第一篇:生物制药复习重点
【专业符号】
rhIFN 重组人干扰素 EPO 促红细胞生成素 rhGH 重组人生长激素
rhtPA 重组人组织纤溶蛋白酶源激活剂 INS 胰岛素 HBV 乙肝病毒
HBsAg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IL 白细胞介素 CSF 集落刺激因子 SOD 超氧化物歧化酶 PEG 聚乙二醇
Ag 抗原Ab 抗体 SCF 超临界流体 RCF 相对离心力 HPLC 高效液相色谱
SDS-PAGE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 HIC 疏水作用层析 IEF 等点聚焦电泳
PCR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 ELISA 酶联免疫反应
G-CSF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LacZ β-半乳糖苷酶
IPTG 异丙基-β-D-硫代吡喃半乳糖苷 DTT 二硫苏糖醇 CM 羧甲基
DEAE 二乙氨基乙基 MVL 脂质体多囊颗粒 McAb 单克隆抗体 IFN干扰素
CSF集落刺激因子 HAMA人抗鼠抗体反应 GF生长因子 【名词解释】
1生物药物:来源于生物体的,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或用于调节机体生理功能,促进集体康复、保健物质。
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的细胞或原始细胞,是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转基因动物:将外源基因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和胚胎中,使导入基因与受精卵染色体整合,并将外源基因稳定的传给自带,使子代表现外源基因的性状。基因治疗:在基因水平上治疗疾病的方法,其手段包括,基因置换,基因修正,基因修饰,基因失活,引入新基因等。反义药物(信息药物):是根据碱基互补原理,用人工合成或生物体内合成的载有特殊生物信息的药物分子和特殊核酸酶。生物技术:利用生物有机体和其部分组成成分,形成新的技术手段来发展新产品和新工艺的一种技术体系。
细胞工程:通过细胞融合入,核质转移,染色体或基因移植以及组织和细胞培养等方法,重组细胞的结构和内含物,以获得人们所需的特定的细胞,细胞产品和新物种的生物工程技术。
酶工程:指通过化学方法,酶学方法和DNA重组技术改善自然酶的形成,结果和性质,提高酶的催化效率,降低成本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化中应用。
微生物工程:又称发酵工程,是一门利用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活动来生产各种有用物质的工程技术,是生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2生化药物:从生物体分离纯化制得的生化基本物质,以及用化学合成,微生物合成或现代生物技术制得的一类药物。生物技术药物:利用生物体或其组成部分发展产品的技术体主要是DNA重组技术研制的药物。
基因工程药物:利用重组DNA技术,将该基因导入可以大量产生的受体细胞中不断繁殖或表达,并能进行大规模生产的基因或蛋白质。
生物制品:引用普通的或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蛋白质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获得的微生物,细胞及各种动物和人源组织和液体等生物材料制备,用于疾病预防,治疗和诊断的药品。
疫苗:一切通过注射或黏膜途径接种,可以诱导机体产生针对特定致病原的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保护或消灭该致病原的生物制品。亲和层析:利用生物分子与配基之间所具有的专一而又可逆的亲和力
纸层析法:纸纤维上吸附的水为固定相,有机溶剂为流动相,当流动相流经固定相,样品中各组分电荷,亲和力等差异,各组分分配不同,以不同速度前进而分离。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scf 利用超临界流体,即其温度和压力略超过或靠近临界温度(Tc)和临界压力(pc),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的流体为萃取剂,从固体或液体中萃取出某种高沸点或热敏性成分。
4基因工程:是指在分子水平上按照人们的设计方案将DNA片段插入载体DNA分子,从而实现DNA分子体外重组,产生新的自然界从未有过的重组DNA,然后再将之引入特定的宿主细胞,进行扩增和表达,使宿主细胞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技术。
蛋白质工程:基因工程的基础上,结合蛋白质结晶学,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蛋白质化学等多学科的基础知识通过对基因的人工定向改造等手段,对蛋白质进行修饰,改造和拼接以生产出能满足人类需要的新型蛋白质的技术。
重组DNA技术:在体外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DNA片段全部或部分构建成一个DNA分子的方法。
限制性内切酶:一类能识别并切割双链DNA分子中特异核苷酸序列的DNA水解酶。
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指在四种脱氧核苷三磷酸存在下,以寡聚糖核苷酸为引物,以单链DNA为模板,经DNA聚合酶催化,合成DNA互补链达到基因扩增目的的过程。
原位杂交:直接用探针与菌落或组织细胞中核酸杂交,未改变核酸位置。
插入失活:抗四环素基因上插入一个外源基因后,导致抗四环素基因失活,变成只对氨苄青霉素有抗性。
5初生氨基酸:微生物通过固氮作用,硝酸还原自然界吸收氨使酮酸氨基化成相应的氨基酸,或微生物通过转氨酶作用,将一种氨基酸的氨基转移到另一种酮酸上,生成的新氨基酸。
固定化酶:借助物化方法,将酶限制或定位于特定空间仍具有催化活性。
次生氨基酸:在微生物作用下,以初生氨基酸为前体转化成的其他氨基酸。
吸附法:通过载体表面和酶分子表面的次级键相互作用。物理吸附:通过氢键,疏水键和π-电子力等将酶固定于不溶性载体。
共价结合法:借助共价键将酶的活性非必需侧脸集团和载体的功能基因进行偶联。交联法:利用双功能或多功能试剂CHO—戊二醛CHO在酶分子间,或酶分子与载体间。交联以共价键。
包埋法:将酶或细胞定位于凝胶网络或微胶囊内技术。
脂质体:是具有脂双层结构和一定包裹空间的微球体。
抗体药物:抗体是有机体在抗原性物质的刺激下所产生的一种免疫球蛋白,能与细菌,病毒或毒素等异源性物质结合而发挥预防,治疗疾病作用。
细胞因子:多种细胞所分泌的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调节免疫功能、参与炎症发生和创伤愈合等小分子多肽。
多肽类药物:机体特定腺体合成并释放的一种物质,通过与远程敏感细胞表面的手提相互作用而使靶细胞发生变化。
基因工程技术:利用重组DNA及蛋白质工程技术对编码抗体的基因按不用需要进行加工改造和重新装配,经转染适当的受体细胞所表达的抗体分子,第二代单克隆抗体。
单克隆抗体:由一个杂交瘤细胞的细胞株(或克隆系)产生的抗一种抗原决定簇的抗体。
单克隆抗体技术:体外能无线增殖的骨髓瘤细胞和能分泌抗体的小鼠肝脏B淋巴细胞融合,制备杂种细胞,再通过筛选和克隆化培养生产某种预定性质的单克隆抗体,又可在体外无限增值。
质粒:独立于染色体外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的双链DNA分子。
【填空题】 疫苗分类
1传统性疫苗:a灭火疫苗b减毒疫苗 2新型疫苗:a重组疫苗b核酸疫苗
3治疗(预防)性疫苗:a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Hp;b乙肝(HBV)治疗性疫苗;c针对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性疫苗;d心血管病疫苗;e肿瘤疫苗;f糖尿病疫苗 抗体药物结构分类
1诊断性抗体:单克隆抗体和多抗2鼠源和兔源3治疗性抗体:人源性或人源化抗体
抗体药物按结构分5类
1鼠或兔源抗体:用于各种诊断试剂,OKT-3,美国FDA批准的第一单抗,抗CD3,用于治疗和预防急性肾移植排斥反应。
2嵌合抗体:人源序列2/3,鼠源1/3 3人源化抗体:人源序列90%,鼠源序列10%
4全人源抗体:噬菌体展示技术Humira,转基因小鼠技术Vectibix 5抗体片段:Fab、scFv.、dsFv、Diabody、Minibody
生物技术的基本内容
a基因工程 b细胞工程 c酶工程d 微生物工程:发酵工程
酶与细胞的固定化方法
酶:a可溶——间歇;b固定化——间歇(吸附、包埋);连续(交联、共价键结合)
基因药物种类
1基因治疗2反义核酸药物3小干扰RNA 生物制品分类疫苗 2 抗毒素及免疫血清 3血液制品 4 细胞因子及重组DNA产品 5 诊断制品
生物药物分类
按化学本质和化学特性分类氨基酸类药物及其衍生物:a单一氨基酸制剂 b 复方氨基酸制剂 2 多肽和蛋白质类药物:a多肽 b 蛋白质类药物 c 细胞生长因子酶类药物:a助消化的酶类 b消炎酶 c 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酶 d 抗肿瘤类 e 其他酶类 f辅酶类药物核酸及其降解物和衍生物:a核酸类 b多聚核苷酸 c核苷、核苷酸及其衍生物 5 多糖类药物 6 维生素与辅酶脂类药物:a磷脂类 b多价不饱和脂肪酸和前列腺素 c胆酸类d固醇类 f卟啉类 按原料来源分类:人体组织来源、动物组织来源、微生物来源、植物来源、海洋生物来源
按功能用途分类:治疗药物、预防药物、诊断药物、其他生物医药用品、常用提取方法 :1.酸、碱、盐水溶液提取方法2有机溶剂提取 3表面活性剂提取方法与反胶束萃取法 4双水相萃取法 5 超临界萃取法
测定蛋白质的浓度方法:凯氏定氮法、紫外吸收法、分光光度法、考马斯亮兰法 蛋白质纯度的方法:色谱纯、电泳纯、结晶纯
层析分离方法:吸附层析、分配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层析、亲和层析、疏水作用层析
空间结构分析方法
二级结构的比例:圆二色谱法
三维结构:a X射线晶体衍射法-蛋白质晶体b 核磁共振c电子显微镜
按分子大小分离方法:有超滤法、透析法(膜分离法)、凝胶过滤法、超速离心机法
按所带电荷差异分离方法:电泳、离子交换层析、等点聚焦
亲和层析方法:免疫亲和层析、生物亲和层析、金属螯合亲和层析、染料亲和层析、凝集素亲和层析
重组DNA技术必备的四个工具:工具酶、载体、目的基因(靶基因)、宿主细胞 主要工具酶:限制性内切酶、T4 DNA连接酶、大肠杆菌DNA聚合酶I、反转录酶 质粒三种构型:cccDNA、LDNA、OCDNA PCR技术反应周期三个步骤:高温变性、低温退火、适温延伸
PCR技术的应用:遗传性疾病的基因诊断、传染病的诊断(肝炎病毒)、癌基因监测、法医学(亲子鉴定)上的应用、DNA测序、基因克隆、引入基因点突变,基因融合等
DNA重组体筛选和鉴定方法:抗生素抗性基因分析法、X-gal显色反应筛选重组体、质粒小量快速提取加酶切鉴定 20种蛋白质氨基酸和分类
根据R基侧链的极性:a非极性AAb极性AA
最大吸收波长:Trp最大吸收波长为279nm, phe259nm, tyr278
α-氨基参加的反应:与亚硝酸反应(脯氨酸除外)、与酰化试剂反应、烃基化反应、Edman反应、脱氨基反应、α-氨基和α-羧基共同参加的反应和作用:茚三酮反应、成肽反应、发酵法的基本过程:培养基与灭菌—菌种—菌种—灭菌接种发酵—产品提取及分离纯化
氨基酸分析主要方法:纸层析法、薄层层析法、高效液相层析法(HPLC)、质谱(MS)
氨基酸分离方法:溶解度法、特殊试剂沉淀法、吸附法、离子交换法、等电点沉淀法
氨基酸的生产方法和特点:蛋白质水解法、化学合成法、发酵法、酶法
固定化方法:a载体结合法:共价结合法、离子结合法、物理吸附法b交联法c包埋法:格子型、散胶囊型 多肽抗生素的作用:抗菌活性,免疫活性,抗氧化作用,结合矿物质,杀虫、抗病毒作用
多肽药物的种类:
1、多肽激素:促皮质激素、胃泌素、胸腺素
2、多肽类细胞生长调节因子:表皮生长因子、转移因子等
3、其他生化药物:蜂毒、蛇毒、各种水解物
与蛋白质分离纯化相关的理化特性:分子大小,分子形状,带点特性,溶解特性,与配体特异性结合不同,吸附性质,变性和复性
蛋白质的粗分级方法:硫酸铵分级沉淀,有机溶剂分级沉淀,超速离心,等电点沉淀,透析、超过滤,蛋白质结晶
蛋白质溶液的浓缩方法:盐析浓缩,有机溶剂沉淀浓缩,葡聚糖凝胶浓缩,聚乙二醇透析浓缩,超滤浓缩,真空减压浓缩与薄膜浓缩
【简答题】
生物制药分类方法?能举二例。(填空题)生物制品的概念(名解)、特点、分类(填空)。其质量控制和质量检定是采用生物学分析方法,其效价或生物活性检定有其变异性生物制品原材料、中间品、成品、运输、贮存、甚至使用保持在“冷链”系统中 3 特别是预防制品使用对象不是病人,而是健康人群生物制品的质量控制实行生产全过程监控。
离子交换色谱的操作步骤 1 离子交换剂预处理离子交换剂转型(阳离子交换剂用NaOH处理,可转为Na+型,用HCl处理,则转为H+型;阴离子交换剂用NaOH处理转为OH-型,用HCl处理转为Cl-型等)3 装柱溶剂或缓冲液平衡 5 上柱(加样)洗脱和收集(洗脱液中应含有离子,样品离子交换,交换剂亲和力)7再生(再次转型)分离纯化原理根据分子形状与分子大小 2 根据电荷差异根据分子极性与溶解度大小 4 根据吸附特性根据生物配基特性 基因工程的基本过程目的基因(靶基因)的制备能自我复制并具有选择几号的载体的选择与制备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链接将重组DNA分子转入适当的宿主细胞,并在其中进行复制、扩增 5 重组子的筛选与鉴定 6 表达产物的鉴定工程菌(细胞)的大规模培养 8 表达产物的分离与纯化 Ⅱ型限制酶的基本特性识别位点为4~8核苷酸序列 2 识别位点即为切割位点位点上核苷酸顺序通常呈双重旋转对称结构,即呈回文结构。理想质粒载体具备的条件其分子结构中带有多克隆位点(MCS),多个单一限制酶切位点构建后的重组质粒必须易于转化 3 带有一个以上强选择性标记分子量较小,属松弛型复制控制(拷贝数多,可大10~200个拷贝受宿主细胞的控制不严),便于操作 5 宿主范围小,无感染性具有复制起始点(origin,ori)表达载体具备的条件 1 一个强启动子Lac(乳糖启动子)或Trp(色氨酸启动子)、及其两侧的调控序列 2 有SD序列且该序列与起始密码ATG之间要有合适的距离在克隆基因与启动之间有正确的阅读框架外源基因下游有转录终止子等 目的基因获得的常用方法 1 基因分离的物理方法 2 基因的化学合成聚合酶链反应技术(PCR)4 cDNA文库的建立(逆转录法)5 基因组文库法鸟枪法,又成散弹法
AA在医药中的应用:构成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蛋白质营养价值是氨基酸作用的反映(八必须);氨基酸制剂:改善营养状况促进康复(精氨酸组氨酸外界补充);治疗消化道疾病:谷氨酸甘氨酸及其衍生物;治疗肝病:精氨酸盐酸盐、谷氨酸钠、蛋氨酸、瓜氨酸;治疗脑及神经系统疾病;肿瘤治疗;高氨血症、肝机能障碍:精氨酸;低钾症心脏病、肝病、糖尿病:天冬氨酸;秃发症:半胱氨酸;降压,心绞痛:组氨酸
固定化酶概念与特性:借助理化方法,将酶限制或定位与特定空间,仍具有催化活性,此即为固定化酶,又叫固着酶;优点:稳定性提高,半衰期延长;酶与底物易于分开,可长期反复使用;产品易纯化,质量高;可连续生产,自动控制;酶利用率高;“三废”少;缺点:要进行固定化载体和固定化条件的选择;活力有损失;酶需经纯化制备;投资大,成本高;对操作管理人员要求高。
发酵法的基本过程:培养基与灭菌;接种及发酵罐培养控制;取样及分离纯化。技术关键是选择合适工业化的高产氨基酸新菌种及其优化发酵条件。
固定化生产L-Asp:菌种培养(天冬氨酸酶);E-coli的固定(菌体明胶戊二醛凝固洗涤);转化反应(延胡索酸铵转化液);产品纯化与精致(过滤PH2.8结晶稀氨水溶解 活性炭脱色真空干燥)
多肽及蛋白质类药物的制备过程:原材料的获取---预处理---细胞破碎(研磨、超声、渗透压、酶)---蛋白溶解(酸碱、醇、去垢剂、尿素)---粗提(沉淀、相分离、分子筛、透析)----精制(各种色谱、电泳分离、差速离心)---保存(浓缩、干燥 制剂、)
胸腺素(α1)制备工艺:
1、大肠杆菌惯用密码子将Tα1、28个氨基酸转化为核苷酸序列,pET-rhTα1基因的串联,得到Tα1的n(2-8)串体;
2、对基因工程菌进行诱导表达;(3)基因工程菌的培养和高密度发酵;(4)融合蛋白的粗提、纯化和裂解:(5)胸腺素α1的纯化。
简述胰岛素的结构特点:51个氨基酸,有A(21)、B(30)两条链,两个链之间由两个二硫键连接,在A链本身还有一个二硫键
胰岛素提取制备方法的基本过程:1.提取2.碱化、酸化3减压浓缩4去脂、盐析5精制(1)除酸性蛋白(2)锌沉淀(3)结晶
基因工程方法生产胰岛素的基本步骤:在实验室中将人胰岛素基因A、B链的人工合成基因分别组合到E.coli的不同质粒上,然后再移至菌体内,着种重组质粒在E.coli细胞内进行正常的复制和表达,从而使带有A、B链基因的工程菌株分别产生人胰岛素A、B链,然后再用人工的方法,在体外通过二硫键使这2条链连接成有活性的人胰岛素。
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基本过程:1选择制备亲本细胞 2细胞融合 3筛选及克隆化培养 4大量生产 5分离纯化。
第二篇:生物制药考试重点
生物制药考试重点
第一章
药物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人的疾病。改善生活质量和影响人体生物学进程的物质。药物可分为化学药物、中药、生物药物三大类。P1 生物药物是指利用生物体、生物组织或其成分、综合应用多门学科的原理和方法进行加工、制造而成的一大类药物。P1 天然生化药物是指从生物体(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获得天然存在的生化活性物质。抗生素是指由生物(包括微生物、植物和动物)在其生命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类在微量浓度下就能选择性地抑制他种生物或细胞生长的生理活性物质及其衍生物。P2 生物制品,一般指的是用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原虫、动物毒素、人或动物的血液或组织等直接加工制成,或用现代生物技术方法制备的,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药品。P3 自1982年重组人胰岛素投放市场以来,利用基因工程开发生物药物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P4 1989年我国研发出第一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医药产品——重组人干扰素a-1b。(细胞因子)P5 生化制药主要是从动物、植物、微生物和海洋生物中提取、分离、和纯化生物活性物质,加工制造成为生化药物。天然的生化药物包括氨基酸、多肽、蛋白质、核酸、酶和辅酶、糖类、脂类药物等。P5 微生物制药是以发酵工程技术为基础、利用微生物代谢过程生产药物的制备技术。微生物制药生产的药物包括抗生素、酶抑制剂、免疫调节剂以及维生素、氨基酸、核苷酸等。P5 生物技术制药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和蛋白质工程等),生产多肽、蛋白质、酶和疫苗、单克隆抗体等。P5 迄今为止,已上市的基因工程药物多数以E.coli表达系统生产,其次是酿酒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中国仓鼠卵细胞CHO和幼仓鼠肾细胞BHK)。P6
第二章
生物活性物质的制备技术很多,主要是利用它们之间特异性的差异,如分子大小、形状、酸碱度、极性、溶解度、电荷和对其他分子的亲和性等建立起来的。P9 传统的生化制药的基本工艺过程可分为:材料的选择和预处理,组织与细胞的破碎及细胞器的分离,活性物质的提取和纯化,活性物质的浓缩、干燥和保存。P9 细胞破碎后,一般采用差速离心方法分离细胞内质量不同的细胞组分,沉降于离心管内不同区域,分离后即所得所需组分。P14 某一物质在溶剂中的溶解度大小与该物质的分子结构及所使用的溶剂的理化性质有密切关系,一般遵循“相似相溶”的原则。P14 提取的原则是“少量多次”,即对于等量的提取溶液,分多次提取比一次提取的效果好得多。P14 生物活性物质的初步分离与纯化,一般采用沉淀分离法,即通过改变某些条件或加入某种物质,使溶液中某种溶质的溶解度降低,从而从溶液中沉淀析出。沉淀分离法包括盐析沉淀、等电点沉淀和有机溶剂沉淀等。P15
.o一般的透析时间是24h,每小时换水一次,整个过程在4C下进行。P16 电泳技术既可用于分离各种生物大分子,也可用于分析某种物质的纯度,还可用于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P17 常用的干燥方法是真空干燥和冷冻干燥。P18 生物活性物质的保存可分为干粉保存和液态保存两种方法。P18 高产菌种或分泌新型特效药物菌株的选育,包括自然选育和人工选育两种两种方法,后者又分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等方法,其育种原理都是通过基因突变或重组来获得优良菌株。P19 常用的自然选育方法是单菌落分离法。P19 凡是利用诱变剂处理分散而均匀的微生物群体,促进其基因发生突变的育种技术就称为诱变育种。P19 一个优良菌株不仅要高产,而且要具有足够的遗传稳定性,火力强,产孢子丰富,发酵周期短,培养基要求比较粗放,能广泛适应环境条件等优良特性。突变菌株选育后,为了应用到工业生产上,要对菌种纯度、生长速度、产孢能力、培养条件、产品提取难度、保藏法等进行研究。(问答题)P20 菌种保藏的原理是根据微生物生理、生化特点,创造条件使菌体的代谢处于不活泼、生长繁殖受抑制的休眠状态。这些人工造成的条件主要是低温、干燥、缺氧和营养缺乏等,在这些条件下,可实现菌种的长期保藏。(问答题)P21 一般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基本途径包括:前体聚合、结构修饰和不同组分的装配。P23 发酵的基本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发酵罐及其辅助设备的灭菌:2.大规模的有活性、纯种的种子培养物的生产;3.发酵罐中微生物在优化条件下大规模生产目的产物;4.发酵产物的分离提取;5.发酵废液的处理。(问答题)P25 发酵罐是微生物发酵的核心设备,是现代生物工程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的生物反应器。P27 下游加工的工艺流程图:
基因工程药物的研制开发一般包括五个阶段:1.制备基因工程菌株(或细胞)及实验室小试阶段,主要涉及DNA重组技术,称为基因工程上游技术;2.中试与质量鉴定阶段,主要涉及基因工程产物的分离、纯化,称为基因工程下游技术;3.临床前研究阶段;4.临床试验阶段;5.试生产阶段。(问答题)P29 酶工程制药是生物制药的主要内容之一,主要包括药用酶的生产和酶法制药两方面的技术。P47 酶的提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适当的溶剂(或溶液)处理含酶原料,使酶充分溶解到溶剂(或溶液)中的过程。
第三章
氨基酸的生产方法主要有水解法、化学合成法、微生物发酵法及酶合成法等。目前,除少数氨基酸采用水解提取法外,大部分氨基酸已采用化学合成法和发酵法生产,个别也采用前体发酵和酶合成法生产。P55 赖氨酸的结构:P58
第四章
自1953年人工合成了第一个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催产素以后,整个50年代够集中于脑垂体所分泌的各种多肽激素的研究。P71 白蛋白的性质:p80 白蛋白的生产工艺路线:
绒毛膜促性激素:是一种糖蛋白激素,作用于卵巢,使黄体发育,临床用于男性垂体功能不足所致的性功能过低症和隐睾症,由于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子宫出血和习惯性流产。与子自孕马血清、绝经期妇女尿中提取的促性激素合用,可诱发排卵,治疗不育症。亦可用于皮肤瘙痒症、神经性皮炎等。P90 白细胞结束-2主要功能是介导白细胞间的相互作用。P92
第五章
酶能治疗某些肿瘤,如L—天冬酰胺酶可用于治疗白血病。P96 尿激酶:尿激酶是丝氨酸蛋白酶,丝氨酸和组氨酸是其活性中心的必需氨基酸。尿激酶是专一性很强的蛋白水解酶,血纤维蛋白溶酶原是它唯一的天然蛋白质底物,它作用于精氨酸-缬氨酸
第三篇:浅谈生物制药
浅谈生物制药研究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本文回顾了我国生物制药60年的发展,总结了我国生物制药的成就和我国生物制药的现状及我国面临的问题,并对我国生物制药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做出展望。
关键词:生物制药,生化制药,基因工程制药,细胞工程制药
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人类在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方面取得空前的进步。生物制药就是把生物工程技术应用到药物制造领域的过程。广义的生物制药产业包括与药品(包括医疗器械)研制、生产、流通有关的所有集合;狭义的医药产业仅指生物制药工业。目前生物制药主要应用在肿瘤、神经退化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冠心病、银屑病等疾病的治疗上。
1、我国生物制药在过去的成就
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伴随着新中国成立走过了不平凡的、传奇性的60 周年。前30 年是在计划经济的体制下,主要是从牲畜原料中提取天然生化药物,并在多肽合成,微生物发酵等方面也获得很大进展;后30 年则处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迎来了世界生物技术药物发展的新势态。1982年我国第一个重组基因药物牛胰岛素上市;1989 年我国自行研制采用中国健康人血白细胞来源的干扰素基因克隆表达IFN A1b 获得成功, 1993 年上市。之后我国生物制药产业飞快发展,在微生物制药方面,中国己经成为抗生素生产大国。
2、世界生物制药产业的发展现状
几年来随着生物技术的应用,生物制药产业快速发展。目前,世界上生物制药公司数量与日俱增,全世界从事研发工作的生物技术公司已有6000多个,其中以医药产品研究占有三分之二。而世界上生物制药的高新技术比较集中于西欧、美国和亚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占据的份额较大。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医药的需求不断提高,这对于医药行业的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3、我国生物制药的进展
我国生物制药的起步和开发较晚,直到国家“863”、“973”高技术计划、国家自然基金等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出台,才有了快速发展,在近30 年的时间里逐渐缩短了与国外的差距。特别是功能基因组研究、干细胞研究、生物芯片研究等技术更是已经跨入了国际一流的行列。2006-2010 年,我国生物制药产业总产值保持了年均25%左右的快速增长趋势。2008 年生物制药产业总产值768.7 亿元,同比增长了30.60%,高于整个医药行业的增长率,占全部医药产业产值的8.9%;2009 年总产值达到了887.2 亿元,同比增长29.1%。
我国在生物制药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化药物、基因工程药物和细胞工程药物。
3.1生化药物
生化药物是指在生物化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生物体中起重要作用的各种基本物质,通过一定的提取、分离、纯化等手段研制出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如氨基酸、多肽、蛋白质、酶、辅酶、多糖、核苷酸、脂和生物胺等,以及它们的衍生结构。目前,我国对于生化药物的研究已经有一定的进展:在抑制肿瘤生长、抗血栓、脑出血临床应用、抗疲劳、治疗骨关节炎等方面都获得了一些科研成功。
3.2基因工程药物
基因工程药物的生产一般是通过先确定对某种疾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的蛋白质,然后利用限制性内切酶,从外源基因中将控制该蛋白质合成过程的目的基因取出来,再通过DNA连接酶把目的基因与载体(质粒、噬菌体、病毒)DNA 连接,接着转入微生物或细胞内进行克隆,并使目的基因最终在宿主细胞内成功表达,获得所需的蛋白质。
干扰素具有广谱抗病毒效能,是治疗乙肝的有效药物,也是国际上批准惟一治疗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药物,它是一种常见的基因工程药物,我国对其做了大量的研究。因为只有在发生病毒感染或受到干扰素诱导物的诱导时,人体内的干扰素基因才会表达产生干扰素,而且数量微乎其微。而利用基因工程可以大量的生产干扰素,所以基因工程的优势就显而易见了。
3.3细胞工程药物
细胞工程药物是根据细胞生物学和工程学原理,定向改变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从而获得新型生物或特种细胞产品的一门技术,它是细胞工程技术在制药工业方面的应用。目前全世界生物技术药物中使用动物细胞工程生产的已超过80%。植物细胞工程的应用集中体现在大规模植物细胞培养生产药用成分和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物两个方面,同时植物生物反应器在国外的生物制药领域已经开始发展,并取得一定的科研成功,而国内也正在逐渐被重视起来。
目前我国在细胞融合、核移植、植物药物提取等方面已经获得一定的研究成果。其中乳腺生物反应器的研制是最被看好的一个细胞工程制药方向。早在2005年中国农业大学李宁教授等人首次利用体细胞克隆技术获得人乳铁蛋白转基因克隆牛和人ɑ-乳清白蛋白转基因克隆牛,该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4、生物制药发展的趋势
近年来由于新药研究的成本的增加,为了减少资金投入,增大消费群体,很多大的医药公司把目光投向了发展中国家,开始了向发展中国家进军。而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了新药研发的热点地区。从相关数据与统计得知,世界500 强的制药公司中绝大多数都在中国建立了各种类型R&D机构。尤其是近年来,这种趋势正日益增强。
5、我国生物制药存在的问题及意见
5.1我国生物制药存在的问题
尽管外界的环境很利于我国生物制药的发展,而且我国也在这方面得到了较大的进展,我们还是看到了很多不足。主要表现在:(1)用于研究的投入资金不足且结构不合理。生物制药研究所需的投入是惊人的,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有限的生物制药研究投资使得新药开发缓慢,缺乏竞争力;(2)科研成果缺乏创新性。我国的生物制药研究现在仍然处在模仿阶段,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较少;(3)科研成果产业化的力度不够。我国的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由于不能顺利产业化,无法达到生产刺激科研、科研带动生产的目的;(4)国际合作渠道不畅。虽然我国的生物制药科研水平在一些领域上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总体上和美国等比较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打开国际合作的渠道、学习国外相关领域的经验,全面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十分必要的。
5.2对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意见(1)实现研发和产业化的无缝对接
虽然在我国高校和研究院有着很大一批人从事生物制药方面的研究,但是很多研究成果并不能迅速产业化。而生物制药企业也不能高效和科研机构的研发水平相媲美。所以,二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合作,企业可以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多具有市场价值的知识,高校可以获得来自企业的科研经费的支持,实现高校和企业的双赢。
(2)加快产业升级
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核心是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现今,很多规模小的企业频频出现基础产品过剩、高端产品供应不足和产业整体大而不强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加速行业整合、兼并和重组,加快产业升级,提高产业整体的竞争力。在医药行业中,产业升级包含三个层面的意义:产品种类的升级、产品标准的升级和质量保障体系的升级。为此,监管部门应加快对新药的审批速度,提高新药创新的门槛,使得新药可以获得价格优势,得到相应的回报。而整个生产体系和行业也应该提高质量保障体系,使得缺乏竞争力的小企业退出市场,加快产业升级。
(3)制定专利战略
所谓专利战略,是指企业从长远战略目标出发,充分有效地利用专利制度、专利技术、专利情报信息,研究分析竞争对手状况,为取得专利竞争优势,以求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采取的综合性对策。在生物制药企业中,专利已经取代设备、厂房等成为最有价值的资产。在生物制药知识产权保护中,专利是最有效的方式,也是生物医药企业价值评估的核心指标,只有拥有大量高质量的专利技术,才能形成技术、市场优势,以保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生物制药企业通过专利战略可以减少资金和时间的投入,避免重复研制,更可以针对竞争对手的专利作出调整来获得市场的主导权。
6、生物制药的展望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运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等现代生化与分子生物学技术,结合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生物芯片等常用技术,在将一些疾病的发病机理的认识清楚的基础上,针对生物制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开综合研究是生物制药发展的趋势。同时,和生物技术相关的许多领域也能也对新药的研究有很大的意义。如计算机模拟和分子图像处理技术相结合可以提高设计具有特定功能特性的分子的能力,这一技术很可能成为药物研究和药物设计的得力工具。药物与使用该药物的生物系统相互作用的模拟在理解药效和药物安全方面会成为越来越有用的工具。另外,人类的遗传信息也是医药的宝贵资源,对以后生物制药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总之,通过我国科研人员的不断努力,综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利用新技术,一定会使我国的生物制药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我国的生物制药产业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吴梧桐,王友同,吴文俊.持续快速发展的生物制药产业[J].中国药学杂志,2010,45(24):1881-1888 [2] 赵立希,孙晶晶,蒋永平.基因工程技术在生物制药领域的应用和发展[J].基础医学与临床,2009,29(9):996-998 [3] 靳珅,李洋,李乾,范一文.我国生物制药研究进展及展望[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2,12(2):370-372 [4]李云静.浅谈生物技术在制药行业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0,34:182 [5] 逢春华,董海霞,包艳玲.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及药品生物的测定[J].黑龙江医药,2011,24(5):759-761 [6] 王友同, 吴梧桐,吴文俊.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药物生物技术,2010,17(1):1-14 [7] 陶然, 余正.我国生物制药产业的现状及发展建议[J].中国药房,2012,23(37):3463-3465
第四篇:复习重点
复习重点
1试述国际贸易的作用
2简述国际分工各个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3简述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4试述对外贸易政策积极理论的历史演变过程
5简述侵略性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及新贸易保护主义的特点
6简述普惠制方案的主要内容
7简述进口配额制简述进口配额制
8比较分析买方信贷与卖方信贷的异同之处
9简述贸易条约和协定所依据的法律原则
10简述WTO(GATT)的基本原则
11为什么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处于特殊中介地位
12简述中国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
13简述中国对外贸易的方针
14试述中国发展外贸的主要理论依据
15试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外贸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各阶段的主要措施
16大经贸战略的基本概念,新内涵、指导思想、主要内容、目标及实施措施 17试述调节国际收支的主要政策措施
18试述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19试述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20简述汇票的定义及其主要票据行为
21简述本票与汇票的不同
22简述支票与汇票的不同
23简述信用证的业务流程
24比较分析国内金融市场与传统国际金融市场的不同
25比较分析传统国际金融市场与欧洲货币市场的不同
26简述国际金融市场的作用
27比较分析外汇期货交易与远期外汇交易的异同
28试述欧洲货币市场的作用与影响
29试述国际货币制度的历史发展过程及主要内容
30比较分析三种国际货币制度的不
31试述欧元创立的过程
32试述欧元诞生对国际的影响
33简述IMF贷款的特点
34简述世界银行贷款的特点
35试述我国外汇管理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及主要措施
36试述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历史演变过程
第五篇:生物制药技术
08药学***3陈省委
组合生物合成药物进展
摘 要50年来抗生素在人类疾病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的几十年里它们也将是关键的治疗剂。尽管在过去的20年中通过靶向筛选发现了一些微生物药物,但是这种筛选方法很难发现新类型药物。组合生物合成可以弥补这种不足,通过基因工程方法改造微生物基因和酶,产生新的抗生素,发现那些在自然界中不能发现的药物。
关键词 基因工程合生物合成新抗生素
微生物种类繁多,其产物化学结构丰富多彩,生物活性十分广泛,是开发各种新产品的丰富资源,但是传统的筛选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组学、代谢组学研究的深入,人们对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也有了显著进展,已经阐明了许多与微生物代谢有关的生物合成基因,为微生物组合生物合成药物的研究和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研究背景
自1928年弗莱明发现青霉素和1942年瓦克斯曼发现链霉素以来,微生物药物在疾病防治和拯救人类生命中起着十分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别是抗生素被国外科学家誉为20世纪医学领域的皇冠宝石。微生物药物一直是临床最常用的药物,在西方发达国家,抗生素占临床处方药物的20%以上,在中国约占处方药物的30%。但自上世纪70年代后,随着脊髓灰质炎、天花、麻风等传染性疾病先后在全球范围内被消灭,国家对微生物药物研究的支持逐渐下降,抗传染病药物研究进入了困难时期。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在已有亿乙肝病毒携带者的基础上,又出现了100万以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携带者。2002年末以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SARS)的出现使我国的传病控制告急,不得不重新思考微生物药物的研究策略在新的时期里,微生物药物研究再度升温,原因
①新病原微生物不断出现,如SARS、艾滋病(AIDS)疯牛病等;②生物武器的使用,如炭疽等;③各种耐菌株在世界范围的传播;④许多传染性疾病,如肺核、血吸虫病等的死灰复燃。目前国内外侧重研究的生物药物,主要有抗新病原微生物,抗耐药菌,抗病毒,抗肿瘤抗生素以及微生物来源的生理活性物质。微物药物的研究主要
包括以下内容:①抗新病原微生药物的寻找与开发;②细菌耐药机制及其抗耐药细药物研究;③微生物药物的生物合成基因研究;④组生物合成微生物药物研究。其中组合生物合成微生药物是近年发展较快的研究领域,将在创新药物研中发挥重要作用。
二、组合生物合成生物技术,尤其是基因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为生物医药领域开辟了广阔的前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所得到的药物也在临床治疗某些疑难疾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广义,基因工程产品分为两类
①单基因直接产物。通常是指单个基因编码序列的翻译产物(蛋白质),它们一般是生物大分子如干扰素和单克隆抗体,目前生物医药领域中开发的多数产品均属于此类,其中包含有效地用于临床治疗的如重组人胰岛素、干扰素和促红细胞生成素。我国在此领域独创的药物不多,而且这类药物的一个突出缺点是它们比较容易被仿制,只要有了相应的细胞系即可利用基本设备进行生产。
②多基因间接产物。是指由多基因编码的多酶体系介导而合成的小分子化合物和多肽,包括自然界由微生物和植物产生的天然产物,如抗生素、生理活性物质或萜类化合物等结构比较复杂的化合物。它们品种繁多,性能各异,仅就目前研究得比较深入的聚酮体和萜类化合物,就包括具有抗肿瘤作用的阿霉素、紫杉醇,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FK506、西莫罗司,具有降血酯作用的洛伐他汀、银杏内酯,具有抗结核杆菌作用的利福霉素,抗疟药物青蒿素等。
组合生物合成(combinatorial biosynthesis)是在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合成基因和酶学研究基础上形成的。组合生物合成的概念是结构不同但生物合成途径相似的抗生素生物合成基因之间可以进行重组、组合或互补产生新结构的化合物。尽管微生物药物的结构多样,但形成这些产物的主要生化反应机制却基本相同,它们通常是由非常简单的化学物质,如小分子羧酸和某些氨基酸作为合成起始单位和延伸单位,通过由一系列基因编码的多酶体系参与的生物化学反应(构成一个合成途径)而形成的,参与这些天然产物生物合成的多酶体系是由多个结构明显分开的功能区域所组成。研究表明,参与这类小分子生物合成的基因通常是连锁或邻接而构成一个基因簇(cluster),这为基因的克隆和操作提供了方便,同时由于参与
次级代谢生物合成酶系对底物的特异性,专一性要求不是很严格的,对结构相类似的底物均可识别,这一特点为不同基因组合产生新的化合物创造了条件。因此,有针对性地对某些基因进行操作,如替换、阻断、重组以及添加、减少组件等,均有可能改变其生物合成途径而产生新的代谢旁路(metabolic pathway),继而形成新的化合物,这就为组合生物合成提供了基础,国际上已有通过这些手段得到多个化合物的报道。
三、研究的科学意义
开展微生物基因工程组合生物合成创制新型药物研究,具有如下意义。
1、利用组合生物合成体系,完成化学方法不能完或难以完成的活性化合物的合成,如抗癌药物紫杉(taxol)等;这类活性化合物在自然界中含量少、需要大、医学价值高,而且通常化学合成困难(成本高,难大,环境污染严重),为了确保红豆杉资源的可持续用,除正在开展的苗圃栽培,并以苗圃作为紫杉醇提的原料之外,通过生物合成来使它们具最终的商业值是一个极具潜力的手段。例如,与抗癌药物紫杉醇用相似的埃波霉素(epothilone)已在链霉菌中通过合生物合成方法获得表达,现已进入开发研究阶段。、对一些现有的结构复杂的天然产物如青蒿素银杏内酯等有效组分进行定向合成,对临床用抗生品种进行有针对性的修饰和改造,如对红霉素进行造产生酮内酯型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获得对临床药菌具有活性的抗生素衍生物;或者通过对现有天产物或抗生素的结构改造,获得具有全新活性的或化性能有明显改善的天然产物或新抗生素。、组合生物合成产生新化合物的潜力很大,化合数是以可操作基因的指数方式形成,如设R为可利的基因数,n是每个基因的不同等位形式(即不同天产物来源的数目),从理论上讲经过基因组合可得Rn种排列组合,即得到Rn个化合物。通过组合生合成,获得一大批新化合物,作为高通量药物筛选样库的来源之一。、由于多基因组合操作的平台是以易于大规模产的微生物体系为基础,使创制新型药物的研究便产业化。、组合生物合成的研究,必将推动我国在基因水对天然资源的利用,更好地利用植物代谢产物,挖掘前实验室条件下无法进行培养的生物体,包括海洋的生物体。随着研究和应用的发展,植物和海洋生物级代谢产物的组合生物学研究,也将蓬勃
发展起来。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
1985年,Hopwood教授[4]在世界首次报道用遗工程的手段合成“非天然”的天然产物isochromanequinone,该工作为后来的组合生物合成奠定了础。在以后的十几年里,这一领域成为天然产物代工程研究中最活跃的领域,许多微生物次级代谢研的专家都加入这一领域的工作,因为组合生物合成潜力制造出很多先导化合物。目前的发展趋势由最初的基础研究逐步演变为基础与应用兼顾,有的地向产业化迈进。该领域的研究也同样得到工界的重视,美国加州高新技术产业公司研制的埃波素(epothilone D)已进入III期临床评价阶段。埃霉素原来由纤维堆囊黏细菌产生,其产量低,繁殖时间长,产品无法进行产业化生产。该公司利用基因组合技术使纤维堆囊黏细菌的埃波霉素生物合成基因在链霉菌中得到表达,并通过酰基转移酶域替换及羟基化酶基因的阻断,获得了主要产生埃波霉素中抗肿瘤活性最好组分的epothilone D的基因工程菌。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展以多基因组合工程技术研制新药的研究,在聚酮类抗生素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利福霉素、安莎霉素及抗生素产生菌分子生物学研究方面,取得一定进展。国家重大专项支持的基因工程必特螺旋霉素己进入临床研究,基因工程必特螺旋霉素的研制为组合生物合成技术应用于小分子化合物的创制中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基础和经验。我国微生物代谢产品研究历史悠久,已形成多学科协调合作的体系,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下该体系已得到一定的发展,加强了微生物及代谢产物资源的开发。我们已逐步建立难培养极端微生物和未培养微生物资源及海洋微生物的挖掘工作,建立并完善从土壤或其他来源直接分离DNA技术。我国有很强的有机化学合成能力,可以合成进行组合合成的起始单元,开展前体介导的组合生物合成(precursor-directed biosynthesis)研究。我们已建立并不断完善多种生物活性筛选模型,有天然产物化学分离鉴定及药理、药效、毒理评估的配套学科。
目前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水平,在单基因操作方面已经比较成熟;在多基因操作层次上虽然技术难度相对比较大,但近年来在此研究领域已有了迅猛的发展,已积累了较好的研究基础,许多次级代谢产物生物合成基因簇已得到克隆,基因结构与功能已得到阐明,并且发展了一系列大容量载体和合适的宿主表达系统。组合生物合成已形成国际药物领域研究的热点和一个重要发展方向。
五、研究方向与前景
我国天然微生物及植物资源丰富,以微生物作为平台的药物生产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利用这一宝库开展组合生物合成研究,建立新型化合物库,作为新型药物或先导化合物的重要来源之一,有重要的理论与实际意义。组合生物合成为当今世界研究热点,我国也有一定工作基础,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将有利于加深对次级代谢生物合成机理的研究与应用、促进生物技术新药研制中的作用,对发展我国新药有重要意义,并推动新药研究中高通量筛选技术与方法的建立与善,筛选出有价值的新药。
我们要重点加强难培养微生物及海洋生物资源挖掘工作,建立并完善从土壤或其他来源直接分DNA技术,以丰富组合生物合成基因资源;加强微物天然化学研究,建立微量、快速、高效鉴定天然产化学结构的技术和方法;充分利用我们已经建立的种生物活性筛选模型,通过广泛地联合与协作,扩展合生物合成技术在创新药物中的应用,建立我国基工程微生物组合生物合成创制新型药物或先导化合研究的技术平台。该研究将有助于开拓和促进我国新技术在新药研究与开发中的应用,对创制具有我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将会有积极推动作用。
对本课程的意见:
1、可能是因为选课人太少的问题,上课的时候没有很好的听课气氛,不过主要
还可能是自己的原因,自己不能集中精神听讲。
2、以后只要选课的人比较多了,应该会好一些,上课的人少了,总是觉得就像
这门课不重要,老师讲的很清晰,主要是我们上课时常开小差。自从上了大学,就没太有人管了,有时听起课来就爱听不听,这倒是对每门课都差不多的。
3、课堂上可以稍微提问一下,因为提问往往可以引起同学们的注意,这样走神的情况可能会少一些。
4、课堂中还可以穿插一些与课程有关的历史、说一下那些地方比较适合做研究、考研究生去哪里比较好啊什么的,这样既可以对现在的科研大环境有所了解,课堂内容也不至于太单调。
最后谢谢老师兢兢业业地为我们把课上完,尽管上课人数少,你还是把课完整地给我们讲完,谢谢老师为我们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