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教育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2010年4月2日
胡金波副厅长在邱学华从教六十周年暨尝试教育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胡金波
(2010年4月2日)
尊敬的柳斌先生,尊敬的居丽琴副市长,各位来宾、同志们:大家上午好!在这春暖花开、生机盎然的迷人季节,我们欢聚一堂,隆重召开邱学华教育思想研讨会,热烈庆祝邱学华先生从教60周年。这是一次教育盛会,是常州教育的一件大事。在此,我代表江苏省教育厅向本次大会的召开表示诚挚的祝贺,向邱学华老师本人表示崇高的敬意,向光临今天会议的各位来宾、各位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6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短暂的一瞬,但对于人的一生来说,是漫长的生命历程。
60年来,邱学华先生一直躬亲教学实践。他从16岁开始从教,至今从未离开教学第一线,即便是在华东师范大学工作期间,即便是在常州师范担任校长期间,即便是现在已经年逾70,都一直勤耕教坛。
60年来,邱学华先生一直尝试教学改革。从刚刚步入小学讲台,尝试进行小学数学口算、珠算、应用题教学、标准化考试等研究开始,直到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尝试教学法的研究,再到后来创立尝试教学理论,邱学华从未停止过
教学改革与实验。
60年来,邱学华先生的人生不断走向辉煌。60年的教学实践,60年的教学改革,创造出一个个惊人的奇迹。他先后写过278本书,总发行量1000万册,发表过600多篇文章。目前,邱学华先生拥有实验基地学校2300多个,参加实验的教师80多万,受教学生达3000多万。
60年来,邱学华先生给我们留下了丰富而宝贵的精神财富,他创立的尝试教学理论,独具一格,享誉海内外,成为当代中国著名的教学流派之一。我以为,尝试教学理论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尝试教学理论来自于长期的实践探索,得到了实践与理论的双重滋养。尝试教学理论来源于实践,并在运用于实践过程中与实践共长,表现出很强的实践品性。在那浮躁与理论虚华,在国内教育盛行崇洋之风的年代,邱学华先生沉于本土实践研究,而且一干20多年,最后才提出尝试教学法,后又经过30年的实践检验与发展,形成了尝试教学理论体系。同时,尝试教学理论又不乏理论品位。邱学华先后做过小学、中学、大学教师,做过校长和科研人员,他一生亲临讲台,但又受过教育学专业洗礼,一生躬亲实践,但从未停止过理论研究。正是实践与理论相得益彰的完美结合,产生了符合教学实际,反映教学本质的尝试教学理论。二是尝试教学理论来自于博采众长,撷取了中外理论的精髓。它从孔子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中吸取了让学生先尝试的教学思想,从孟子的“我虽不敏,请尝试之”中吸取了尝试的普遍性思想,从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中吸取了联结主义学习理论的合理内核,从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中吸取了激发学生尝试动机的教学思想。不纳细流,无以成江海。尝试教学理论正是由于大胆地从古今中外教学理论中吸取大量的优秀成果,才铸就了自己严密而科学的理论体系。
三是尝试教学理论来自于与时俱进,呼应着教育改革的时代脉搏。尝试教学理论是邱学华先生与广大实验教师在长期实验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产物,并不断融于宏观教育改革的实际。当全国推进课程改革之时,邱学华积极寻找尝试教学理论与课程改革的结合点,为课程改革助力。当增进公平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主题之时,邱学华先生不仅积极研究尝试教学法在提高学困生学习成绩,提高边远地区教学质量的作用,同时,把教改实验与教育扶贫结合起来,致力于教育均衡发展。与时俱进,把握时代脉搏,使尝试教学理论呈现出旺盛的生命力。
总之,尝试教学理论以其独特的形成路径和立足实践、体现学习本质、与时俱进等特点,成为具有现代性的时代特征和民族化的中国特色的理论。
当今,我省基础教育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面临着经
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型、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需求不断提高的挑战。应对这一挑战,我们迫切需要提高质量、增进公平,迫切需要大力发展教育,迫切需要像邱学华先生这样的教改实验来促进教育改革。今天,常州市教育局举办这次会议,我认为很及时,很有意义。我希望以此为契机,加大学习和研究邱学华教育思想的力度,让其教育思想进一步发扬光大。
一、研究尝试教学理论的现实意义,从中吸取教学改革的智慧
要进一步探究尝试教学理论与课程改革、素质教育及教育公平的结合点,不断开掘尝试教学理论在落实学生的主体性、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等方面的价值,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升和发展尝试教学理论,使之更加科学、完善。
二、研究邱学华成功背后的人格特征,从中吸取教育发展的动力
邱学华给我们的不只是他的教育思想,他的尝试人生,给了我们无尽的启迪。他是用他的尝试人生谱写出尝试教育的华丽篇章。尝试,是一种勇于探索,不断改革的精神,是一种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态度。对于一个教师来说,要走向成功,需要尝试;对于一个区域教育来说,要实现跨越发展,需要尝试。不断尝试就意味着不断发展。
三、研究邱学华教育思想成功的路径和方式,从中吸取教育科研的成功经验
我们要研究,为什么很多教改实验随着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消失,而邱学华教育思想能历久弥新,经久不衰?为什么会出现人们称之为“邱学华现象”,这其中的机理是什么?我们要思考,什么样的研究才是切合教育实际,满足教师需求?研究这些,无疑有助于我们改进治学态度,转变教育科研方式。
60年,一个甲子,一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但愿这个节点开启邱学华先生新的人生,开启尝试教育思想新的发展!祝愿邱老先生健康长寿!祝愿本次活动圆满成功!祝愿常州教育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计划生育协会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加强理论研究 促进协会发展
同志们:
我省计生协会第一届协会发展理论研讨会经过X天的紧张日程,今天就要结束了。这次理论研讨会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六中全会精神和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议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针,围绕建设和谐和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认真分析计划生育协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总结理论研讨成果,研究探讨如何转变思想观念、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推动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再上新水平。为了开好这次会,大家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各地市协会领导大都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准备了研讨文章。这些研讨文章我都看了,许多文章很有新意,反映了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很受启发。会上,大家能够紧紧围绕协会发展的主题,敞开思想,畅所欲言,互相交流,深入探讨,集思广益,把研讨会开得生动活泼、富有成效。根据大家的讨论,我总得感到,这次理论研讨会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
第一是,各地市协会领导重视。9月份,省协会下发召开协会发展理论研讨会预备通知后,各级协会的领导思想上都比较重视,及时组织人员搞好调查研究,撰写研讨文章。有的协会领导不但亲自抓,还亲自动手写。这次研讨会共收到XX份理论研讨文章,论文的数量和质量,水平都很高。
第二是,论文都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尤其是人口理论为指导,在作了大量的调查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论点和论据,对协会发展问题的认识进行了理性的升华,很有新意,合大家听后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第三是,这次会议的研究题目比较集中,与会同志围绕着计生协在人口与计划生育中的作用、协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性和长期性、协会在推行“三自”,实行“三结合”,实现“两个转变”中的地位和作用、协会如何在实现计划生育村级自治和村为主过程中发挥作用和协会在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方面的理论等等进行了思考和探讨,问题和角度都比较准。
第四是,大家都能够本着认真积极的态度,对协会发展的理论研究如何开展、对协会的工作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
当然,我们这次理论研讨会也还存在着值得研究和改进之处。参加协会理论研究人员的面还应当更广泛,特别是应当有更多的专家学者、社会上的志愿者包括行政人员等;会议提交的XX篇论文当中,还有相当多的文章不能称之为理论文章,而是经验汇报型的工作总结型的,与理论探讨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在今后还应当予以进一步的改进,应当加强研讨论文的理论含量。但无论如何,我们这一次理论研讨会毕竟为今后的理论研究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作用还是不容低估的。
关于今后如何开展理论和讨论,中国计生协会会长姜春云同志作过重要指示,他指出,在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协会工作要继往开来,上新的水平,开创新的局面,必须在原有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协会理论研究工作的力度,注重应用理论指导实践。在这里,结合大家讨论的结果,我再讲三点意见:
第一点,开展协会理论研究需要把握和注意的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是中家指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道路是行政管理和群众工作相结合。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章程中明确提出,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是协助政府动员群众自学实行计划生育。对这些重要提法和指导思想首先应当理解的特别清楚,对协会的定位应当特别清楚。学中央、国务院和国家计生委每一年对计划生育都有一个总体部署,我们协会也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之下开展工作的,我们应该以此为前提,根据自己作为群众组织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自己的实际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当然,我们说把握好这个总体部署和大的方向并不是要限制大家解放思想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这是两回事。
第二问题是。干任何工作,都是从感性认识,再到理性思维,再到工作实践。搞理论研究,目的和归宿就是搞好工作实践。大家要紧紧围绕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人口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认识问题,作出正确的结论。特别是深层次问题,组织专门力量搞课题研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提出解决问题的真知灼见和思路对策,用于指导工作,要根据需要与可能,合理确定研究课题,既抓当前,又谋长远,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年年有新的理论成果。因此,各级协会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形成人人自觉搞理论研究,人人有理论成果的浓厚氛围。其次,要在工作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用理论研究成果来指导和搞好工作的落实。
第三问题是,要善于学习,提高理论素养。计生协担负的主要任务是计划生育。这项事业关系国家民族前途命运,关系亿万人民的利益、福祉,而我们面临的又是一个社会急剧变革、信息爆炸的时代。从事计生工作的同志要适应形势发展要求,要跟上中央的战略部署和各级党政的工作步伐,必须加紧学习,刻苦学习,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充实新的知识,提高工作水平能力。不然的话,你连形势都跟不上,怎么争取和要求党政领导重视你的工作?每一个同志都要有高度的学习自学性,学理论,学政治,学业务,学文化科技知识,使自己成为时代的智者,也就是有知识有智慧的人。这样,才能担负起应尽的职责,不辜负组织和人民的期望。
第三篇:在全市检察机关检察理论研讨会上的讲话
在全区检察教育培训工作会上的致辞
(2012年3月13日)
尊敬的某某某副检察长,各位领导,同志们: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全国“两会”胜利召开之际,我们迎来了全区检察教育培训工作会的召开。在此,我谨代表××县四家班子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各位领导和同志们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近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和扩大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的总目标,始终坚持抓项目、抓服务、抓民生、抓稳定。目前,××县形成了政通人和、经济发展、社会和谐、人民生活不断提高的大好局面。从2000年开始连续十届入围中国西部经济百强县。2011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94.30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达129.5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7.88亿元;财政收入完成17.22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0253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4570元。这些成绩的取得,是自治区、市党委、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上级有关部门和各兄弟市、县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辛勤工作的结果,也凝聚着全区检察干警的辛勤与汗水。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县社会环境变得更加复杂,自治区、市、县检察机关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大局,始终坚持公正司法、执法为民,充分发挥职能作用,1
努力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正高效的法治环境,为我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此,我谨代表县四家班子向检察系统的干警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这次全区检察机关教育培训工作会在我县召开,必将进一步促进我县各项检察工作,推动我县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我们将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提高我县检察工作水平,同时,也真诚希望各位领导、同志们一如既往地关心与支持××的发展,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帮助我们把××的发展做得更好!
最后,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领导、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谢谢大家!
第四篇:在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不动摇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在讲话中指出,在前进道路上,我们要继续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坚定不移走科学发展道路。今年初,胡总书记视察海南时也做出重要指示,要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这个主题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明确指出,海南国际旅游岛也需要发展新型工业,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着力打造世界一流的海岛休闲度假旅游胜地。胡总书记的讲话突出强调了经济建设在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的基础性地位和极端重要性,也深刻阐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科学性,反映了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发展规律的全面和深刻认识。这些讲话进一步坚定了我们加快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信心,极大增强了我们加快经济发展的动力。
在建党90周年新的历史起点上,在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新形势下,深入学习贯彻落实胡总书记建党90周年讲话和视察海南重要讲话精神,首要任务就是要抓经济促发展,必须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突出科学发展这个主题,抓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个主线,抢抓国际旅游岛建设这个机遇,强化项目建设这个抓手,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 1
调整,构建具有###特色经济结构,扎实推进“一区四地”建设。力争到201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22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5亿元,年均增长21%左右;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50:35,不断做优第一产业,壮大第二产业,提升第三产业,为##发展繁荣筑牢物质基础。“十二五”期间,我县壮大经济实力,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主要依靠三大力量。
一是围绕建设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把发展新型工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的核心力量。紧扣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的区域功能定位和政策优势,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实施“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高科技支撑”战略,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集约发展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的新型工业。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积极配合海南核电公司推进核电项目建设、专用码头建设和输水管线等配套工程建设,保障核电项目各项工作按既定的时间节点有序推进,力争提前建成并网发电,使核电年产能达到100亿度,实现海南电力结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配套产业聚集发展。积极培育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产业,引进一批国内知名生产企业,在沿海地区和叉河工业园区发展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同时,大力推广大中型沼气池工程等生物质能源开发利用,基本建成全省最大的新能源生产基地。大力发展新型钢铁和矿石深加工产业。重点推进海
矿北一地采、保秀地采项目建设,争取在2014年竣工投产,使我县采矿年产能达到600万吨,为做大做强钢铁产业提供原料保障。争取250万吨熔融还原法高品质特钢项目在“十二五”期间动工,发展新型钢铁产业。加快贫矿选矿生产项目建设,确保在“十二五”期间的年产能达到550万吨。推进240万吨球团项目建设,形成相对聚集、互为依托、附加值高的矿石深加工产业链。大力发展新型生态建材产业。发挥全省水泥集约在##生产的优势,加快400万吨水泥生产线和100万吨水泥粉磨站建设,做大做强新型干法水泥产业,力争“十二五”末水泥熟料年总产能达1600万吨、水泥成品年产能达400万吨,占全省水泥总产量的96%以上。积极推进页岩砖项目,引进一批大企业,加快推进水泥制品、彩绘砂等项目建设,推动生态建材向规模化、品种多样化发展,实现从单纯的水泥生产向生态建材产业升级转型,打造全省最大的新型生态建材生产基地。大力发展绿色生态农业生产基地。用足用好国家和省扶持政策,加快##省级太坡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尽快完善园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重点扶持园区农产品物流企业,建设绿色食品加工、乳品加工、冷鲜肉联厂等低碳农业循环经济项目。“十二五”期间,要抓好“三个一”工程,引进一批国内知名农产品加工企业,带动一批乡镇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培育一批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形成集冷藏、保鲜、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产品加工体
系,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市场竞争力和外贸出口能力,打造全省绿色生态农业生产基地。到2015年,力争第二产业预期增加值达到61亿元,比2010年翻一番,占全县GDP比重为50%,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50亿元。
二是围绕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新兴旅游目的地,把培育和发展旅游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的新生力量。发挥“西部滨海-热带雨林-黎族风情”的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按照国际旅游岛建设和西部地区开发建设的规划要求,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和建设“一湾一山一黎乡”三大精品旅游景区:一是棋子湾滨海休闲养生旅游度假区。坚持国际化、差异化发展理念,加快推进高星级酒店、高尔夫球场、棋牌会馆和游艇码头等旅游项目建设,把国际高端旅游产品与资源特色、文化特色结合起来,打响棋子湾休闲养生特色旅游品牌,打造海南国际旅游岛西部金色海岸。二是霸王岭热带雨林旅游度假区。依托霸王岭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优势,加快霸王岭热带雨林旅游项目转型升级,重点推进温泉疗养、热带雨林探险、野外拓展营地、山地高尔夫球场和生态科普教育等旅游项目,打造霸王岭热带雨林旅游品牌。三是王下乡黎族风情旅游度假区。以王下黎族风情为主线,重点推进“船形屋”黎族风情村、南尧河峡谷徒步探险观光、皇帝洞景点以及黎族同胞在服饰、婚嫁、节庆、习俗方面的独特风情等旅游项目建设,培育“中国第一黎乡”民俗风情旅
游品牌。加快推动“山海黎乡,纯美##”特色旅游产业快速崛起,促进第三产业大繁荣。到2015年,力争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预期增加值达到42亿元,占GDP比重从2010年的19%调整到35%,实现大幅度提升,成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的新生力量。
三是围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把大力发展热带现代农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层次的重要力量。编制和实施##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和##三年农民增收计划,加快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努力实现强县富民。加快发展热带特色现代农业基地。以设施农业为抓手,大力发展冬季瓜菜、热带水果、水产品、畜产品、花卉等热带特色现代农业,重点建设芒果、香蕉、香水菠萝、哈密瓜、橡胶等热带高效作物基地,推进休闲观光农业建设。落实##县与海南大学的县校合作协议,充分发挥海南大学的农业科技示范带动作用,推动芒果品种及标准化种植技术改良,重振芒果产业品牌。大力发展畜牧业,充分利用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品牌优势,推动畜牧业向规模化、现代化饲养方式转型,三年内建设标准化养殖小区24个,打造乌烈羊、大风乳猪等一批地方特色品牌。大力发展海淡水养殖业,改进养殖生产方式,积极发展优良虾类、鱼类、贝类、参类、海藻类等养殖基地,扶持渔民新造一批大型渔船,大力发展远洋捕捞,做大做强海洋渔业。加快提
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以强农惠农政策引导农民依托本地优势产业,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择优扶持发展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村专业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积极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等经营形式,走产、供、销一体化的新型农业发展路子,不断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经营水平。加快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太坡农产品加工园区的项目招商工作,建设农业综合服务大楼,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实施##应急联动指挥中心二期工程,提高农业服务和防灾减灾能力。出台农村小额贷款政府贴息政策,帮助农民拓宽融资渠道,切实解决农业发展资金短缺问题。建设农产品产地和销地批发市场,建立购销合作和进驻大型超市机制,建设农产品供求信息平台,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到2015年,第一产业预期增加值为18亿元,保持小幅增长,占GDP比重调控在15%,形成符合##经济发展实际的“二、三、一”产业发展格局。
第五篇:在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庆祝建党九十周年
理论研讨会交流材料
回顾党的历史,牢记中心任务
进一步增强理论宣传和理论创新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中国共产党党校的历史,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我们党的历史。作为一名党校工作者,在即将迎来我们党90岁生日之际,重温我们党的历史和党校的发展历程,牢记自己的使命,才能更好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理论体系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
回顾我们党的历史,党的重大战略决策和理论创新大多是最先通过党校传达出去的;党越是处在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就越需要理论创新和理论指导。1933年3月,党在江西瑞金创建了马克思共产主义学校,这是我们党最早培养干部的学校,是我们中央党校的前身。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在陕北瓦窑堡恢复党校建制,1935年11月正式定名为中共中央党校,此后,逐步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校训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方针。1939年,抗日战争转入相持阶段,在这最艰难的历史时期,为了保证抗日战争的全面胜利,实现全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高度团结统一,提高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解决中国革命实际问题的能力,1942年2月1日,毛泽东在延安中央党校开学典礼大会上作了《整顿党的作风》的报告, 我们党的著名的整风运动由此开始。正如张鼎丞评价说“它是全党范围内有历史意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的 1
思想革命运动。”延安整风运动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建设史上是的一个伟大创举。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把党校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省、地、县各级党校应运而生,形成了一个全国党校教育培训网络,为培养各级党员干部和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1978年5月中央党校率先开展了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正式拉开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思想大解放的序幕,也为随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成功突围掘开了第一个思想豁口,进而推动了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和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得到了党中央的高度重视。此后,中央党校一直紧紧围绕党的工作大局开展工作。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也多次到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可以说,自党的十四大以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等党的许多重大理论和决策都是通过中央党校首先传达给全党和全国人民的。2008年9月3日,中共中央发布了《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党校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所以,我们必须从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党校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牢记培训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中心任务,全面加强党校建设,把党校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县级党校要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实际需求,大力开展党的理论学习、理论宣传和教育培训工作。一要凸显政治性,就是要强化党校特色。坚持“党校姓党”,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宣传普及作为党校培训工作的重中之重,落实到教育培训工作的各个环节,真正把党校建
设成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主阵地,把学员培养成为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实践者和忠实执行者。二要突出时代性,就是要彰显时代特色。以“三基本”“五当代”为基本构架,围绕“一个中心”,从 “七个方面”科学布局培训内容。以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为中心,着眼于提高党员干部的素质能力和执政水平,以掌握党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为重点夯实学员的政治理论基础,以把握时代特征和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为重点拓展学员的世界眼光,以强化大局意识和应对复杂局面为重点培养学员的战略思维,以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宗旨意识和改进工作作风为重点加强学员的党性修养,以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为重点增强学员的法律意识,以提高综合素质和履职能力为重点充实学员的必备知识,以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为重点强化学员的发展意识。三要体现地域性,就是要突出地方特色。着眼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以县域经济发展战略、发展方向、发展重点为主要研究对象,广泛开展调查研究,形成高质量、多领域的科研成果,帮助学员获得最紧缺的知识、最需要的信息;为县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干部群众提供政策咨询服务,达到进一步启迪智慧,拓宽思路,指导实践,推动发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