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年就业促进司工作要点
2013年就业促进司工作要点
2013年就业工作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统筹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等群体就业工作,努力完成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1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的目标任务,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
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一)健全目标责任制,抓好任务分解落实。指导各地逐级逐项细化分解就业目标任务,明确责任分工,完善工作机制,层层抓好落实;定期调度和分析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加大工作指导和推进力度,确保各项任务按期完成;深入推进就业专项规划落实,指导各地按照规划要求健全就业考核指标体系,完善考核办法,将就业目标任务作为政府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二)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把促进充分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优先的位置,指导各地积极参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经济结构调整方案的制定,探索建立经济政策对就业影响评价机制、政府投资和重大项目带动就业考核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中的就业工作,在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中扩大就业规模,大力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发展带动就业。
(三)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积极就业政策实施力度,组织开展督促检查、政策宣传、经验交流活动,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加强政策梳理,优化政策流程,简化审批程序,跟踪政策实施效果,充分发挥政策效力。着力推进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群体政策落实,对资源型城市、独立工矿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政策落实情况进行重点督导。研究完善促进就业创业的税收优惠、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探索对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给予特
殊扶持。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的变化,研究做好相关政策储备,建立应急预案,加强对各地的分类指导。积极推进顶层设计,重点开展就业质量、产业转型升级与扩大就业、就业应急预警机制等重大课题研究。
(四)加强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积极争取财政部加大中央财政就业专项资金支持,督促地方进一步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就业工作的投入。总结就业专项资金绩效评估试点经验,完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并逐步推广。按照就业专项资金管理纪律规定,督促地方严格落实完善资金管理、使用和监督的各项制度,做好审计调查、纪检监察、群众举报等渠道所反映问题的处理工作,确保资金安全运行。
二、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五)完善和落实各项创业政策。完善和落实鼓励劳动者创业的财税、金融、工商、场地等扶持政策,规范小额担保贷款操作办法,推进其健康发展,优化创业环境。发挥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的联动作用,重点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
(六)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总结各地经验,研究拟订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对创业公共服务的内容和标准、资源配置、管理运行、供给方式以及绩效评价等作出制度安排,健全创业服务体系。指导各地继续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七)深入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推广首批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经验,继续推进创业型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创业型城市评价体系和绩效考评办法,加强对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的引导,更好地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
三、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统筹做好各类群体就业工作
(八)全力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全面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完善高校毕业生档案服务、就业见习等政策。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中小企业就业。改进就业服务方式和手段,开展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全面做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实名制就业服务工作。组织实施新一轮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和培训,组织各地开展“百场就业政策业务培训”、“百名人社局长校园行”、“千名企业人力资源经理校园行”等活动。充分发挥对口支援机制的作用,统筹做好不同地区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九)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针对产业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中农村劳动力流动就业新特点,改进就业服务,加强信息引导,根据形势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完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工作机制,总结推广工作经验。指导各地推进跨区域劳务合作,帮助输出地和输入地供需对接,引导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就业和稳定就业。开展被征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促进其顺利就业。
(十)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健全就业援助制度,对不同就业困难群体实施分类帮扶,全面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推进就业援助工作制度化、精细化,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完善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制度,研究制定公益性岗位规范管理指导意见,解决好就业困难人员、零就业家庭就业问题。落实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
(十一)统筹做好其他各类群体就业工作。做好外国人来华及港澳台居民在内地就业管理工作。落实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政策措施,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退役军人、妇女、刑释解教、戒毒康复人员等各类群体就业工作。
(十二)组织实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专项活动。以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联合有关部门和团体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网络招聘月”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6个全国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专项活动。
四、全面推进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均等化
(十三)加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建设。制定加强公共就业服务指导意见,明确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的目标任务,指导地方全面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和制度建设。推动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12]103号)精神,指导地方重点加强县级以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和经费保障工作。继续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
(十四)加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能力建设。推进服务标准建设,制定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基础业务流程,开发实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国家标准,组织开展标准化试点,认定首批国家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标准化示范基地。加强企业用工指导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搭建全国职业指导师在线服务平台,创新服务方式,扩大服务范围。加强专业化队伍建设,组织开展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工作人员政策业务骨干培训,指导地方对一线工作人员加强培训。
(十五)推进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制定实施全国统一的就业信息系统技术指标体系,指导各地推进就业服务管理工作全程信息化。依托全国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建立劳动人事档案信息全国共享平台,提高就业信息监测和管理服务水平。加强全国公共招聘网建设,组建全国就业信息公共服务联盟,推进就业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建设。
(十六)提高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质量效率。研究制定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和管理办法,组织部分地区开展服务绩效考核管理试点。指导地方组织开展“强化人本服务,提高群众满意度”服务活动,推进服务方式多样化、服务过程精细化、服务手段信息化。指导部分重点城市探索建立就业服务新机制,树立一批全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示范窗口。
五、强化就业基础工作
(十七)加强就业信息统计监测和形势分析。健全就业统计制度,完善统计指标体系,全面执行2013年就业统计报表制度,加强统计管理,提高数据质量。完善就业信息监测制度,加快建设就业信息监测平台,扩大监测指标范围,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企业用工情况监测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监测机制,探索开展31个大中城市就业形势统计月报制度,加强信息统计分析应用,为决策提供
有力支持。健全就业形势分析制度,深入研究就业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在联系。
(十八)充分发挥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完善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就业工作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协调配合,加强就业系统上下联动,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共同做好就业工作。协调总工会和工商联继续推动三方合作,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吸纳就业。
(十九)加强就业宣传,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开展形式广泛、灵活多样的舆论宣传活动,大力宣传国家促进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宣传各地促进就业的经验做法和成效,宣传劳动者就业创业的生动事迹,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营造全社会尊重劳动、支持就业的良好氛围。做好部门户网站建设、信息发布和管理运行工作,及时回应劳动者关切。
(二十)加强作风和能力建设。密切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加强调查研究,倾听群众和地方意见,了解真实情况,总结经验,以良好的作风抓好工作落实。加强对就业系统工作人员业务指导,开展经验交流活动,提高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
第二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2012年工作要点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2012年工作要点
稿件来源:人社部网站
发布日期:2012-02-07 字体大小:【大】【中】【小】
2012年就业工作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会议部署,把促进充分就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实“十二五”促进就业专项规划,深入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统筹做好各类群体就业工作,加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努力拓宽就业渠道,全力确保就业局势稳定。2012年就业工作目标任务是: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员900万人以上,失业人员再就业500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2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一、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一)层层分解目标任务,逐级逐项落实责任。指导各地健全就业目标责任制,逐级逐项分解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强化责任分工,层层抓好落实;加强督促检查和情况调度,了解各地工作进程,及时发现和解决任务落实中存在的问题,确保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围绕落实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和促进就业专项规划,指导各地研究制定指标考核体系,把重点指标完成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
(二)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会同有关部门推动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在研究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等宏观经济政策、进行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时,优先考虑对扩大就业的影响,探索建立宏观就业政策效果评估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会同有关部门做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就业工作,着力发展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和企业,特别是支持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及各种服务业发展带动就业。
(三)组织实施“十二五”促进就业专项规划。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组织协调,拟订落实规划通知和分工方案,指导各地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目标责任、任务分工、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建立健全监测、督查和考核等实施机制,组织开展学习培训和舆论宣传,推动规划贯彻落实。积极协调有关部门支持规划重大工程实施和重点项目建设,更好地提升公共就业综合服务能力,为落实规划提供有力保障。
(四)全面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大政策落实和工作推进力度,组织开展监督检查、政策宣传、工作调度和经验交流,指导地方创新管理手段,改进管理方式,切实落实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研究解决公益性岗位、职业介绍补贴等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就业政策。指导各地简化政策审批程序,优化审批流程,进一步畅通政策落实渠道。全面落实就业促进法,组织开展就业促进法实施情况调研督导。
(五)加强就业形势分析和重大政策研究。密切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和就业形势的变化,深入研究就业政策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内在联系,健全就业形势分析制度,加强对就业形势的科学分析和研判。积极推进就业领域重大政策制度的顶层设计,加强产业转型升级和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低碳经济发展与促进就业、就业应急预警机制、提升就业质量等重大课题的研究,做好应对重大就业风险和挑战的政策储备。
(六)强化就业专项资金使用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协调财政部加大中央财政就业专项资金支持,督促地方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就业工作的投入。督促地方进一步落实就业专项资金监管的各项制度,落实资金自查和互查机制,确保资金安全运行。做好审计调查、纪检监察、群众举报等渠道反映的问题的处理工作。
二、深入推进以创业带动就业
(七)完善和落实各项创业政策。继续完善和落实鼓励劳动者创业的财税、金融、工商、场地等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优化创业环境。推进“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深入实施,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指导各地做好大学生创业促进帮扶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鼓励扶持农民创业的政策措施,促进农民自主创业。
(八)继续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完善国家级创业型城市评价体系,举办创建创业型城市工作研修活动,开展创业环境满意度调查,发挥创业带动就业引领作用。
(九)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研究拟订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导意见,制订创业公共服务开业指导试行标准,总结推广行之有效的创业服务模式。制订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认定办法,认定一批示范性的创业孵化基地。
(十)加强小额担保贷款工作。加强分类指导,指导小额担保贷款发放量增长较快的地区加强规范管理,完善贷款申请、担保、放款、贴息、回收等工作环节;推动工作进展缓慢的地区进一步落实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劳动者自主创业和帮扶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稳定就业。选择部分有条件的地区积极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融资机制。
三、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首位,统筹做好各类群体就业工作
(十一)切实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做好2012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文件,开展专项督查活动,督促各地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各项政策措施。会同有关部门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衔接,建立完善以实名制为基础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制度。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创新,畅通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完成“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探索建立就业见习长效机制。指导各地开展公共就业人才服务进校园活动、实名制就业服务活动,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强化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进一步做好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十二)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示范县建设,组织开展经验交流,指导各地开展示范县评估工作。完善职业培训、就业服务、劳动维权“三位一体”的工作机制,促进农业富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返乡创业和有序进城务工。
(十三)加强对就业困难群体的扶助。加强就业援助的制度化、长效化、精细化建设,做好对就业困难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的登记认定和针对性帮扶,大力开发公益性岗位,全面落实岗位补贴和社会保险补贴等各项扶持政策。落实残疾人就业扶持政策,多渠道促进残疾人就业。
(十四)统筹做好其他各类群体的就业工作。落实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合法就业权利政策措施,加强外国人就业管理和服务,与有关部门配合共同做好退役军人、妇女、刑释解教、戒毒康复人员等各类群体就业工作。
(十五)组织实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专项活动。以高校毕业生、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就业困难人员为重点,联合有关部门、团体继续组织实施“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和“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全国性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专项活动,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四、推进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的均等化、制度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十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推动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人社厅发[2009]116号)精神,研究制定促进就业和人才交流公共服务职能范围并组织实施,指导地方加快推进完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体系,推广地方市场整合、工作整合、机构整合的典型经验,全面实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制度,指导地方加强《就业失业登记证》发放使用管理工作,并组织进行检查督导。
(十七)结合工作全面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组织各级公共和人才服务窗口全面开展“为民服务创先争优”活动,宣传各地的典型经验和先进事迹,树立一批人本服务先进典型,召开全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经验交流会,以点带面。
(十八)全面开展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能力建设。研究制定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标准,开展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绩效考核评估试点,指导各地进一步增强服务功能,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的及时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全面推进基层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工作平台建设,深化开展“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工作,启动第二批国家级“充分就业示范社区”创建工作。加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队伍建设,制定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专业培训大纲,并指导地方组织实施。
(十九)加强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化建设。制定实施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系统指标体系,推进各地建立健全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信息系统,实现各项业务信息的整合贯通。健全全国就业信息监测平台,完善以登记失业人员和享受就业扶持政策人员为主体的就业信息监测制度。完善全国招聘信息公共服务网功能,指导各地加强就业信息公共服务网络建设工作。
五、夯实各项就业基础工作
(二十)加强就业统计工作。完善就业统计制度,全面执行2012年就业统计报表制度,加强统计管理,畅通统计信息汇总、分析、上报渠道,提高数据质量。做好就业失业状况监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统计监测和企业用工情况监测,加强职业供求信息分析工作,建立按月上报职业供求信息分析重点联系城市制度,为准确掌握就业形势和研究就业政策提供参考。
(二十一)健全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充分发挥就业工作联席会议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形成促进就业工作合力。会同总工会和工商联继续召开三方合作推动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举办民营企业发展与促进就业政策咨询会。加强对地方工作的指导,共同推进全国就业工作。
(二十二)开展就业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和宣传形式,开展广泛的舆论宣传活动,加强对就业形势、就业政策、各类就业服务专项活动,以及各地促进就业好经验好做法的宣传,使党和政府促进劳动者就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深入人心,营造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户网站就业板块栏目建设和管理运行工作,及时编发就业工作新闻和信息,及时回应劳动者关切,正确引导舆论。
第三篇: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2014年工作要点(本站推荐)
北京市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 联席会议2014年工作要点
2014年发展家庭服务业促进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落实《关于鼓励发展家政服务业(“家七条”)的意见》(京政办发【2011】23号),以家政服务、养老服务、社区照料服务和病患陪护四个业态为重点,以规范化和职业化“两化”建设为基础,以千户百强企业创建为载体,以促进员工制试点企业发展为抓手,进一步优化结构、创新业态、拓宽领域、增强活力,努力扩大家庭服务供给,不断提升家庭服务质量,推动家庭服务业新发展。
一、做好家庭服务业发展规划实施工作
(一)推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以及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涉及家庭服务业相关工作任务的落实,做好规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工作。(市民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人力社保局、市社会办参加)
二、大力推进家庭服务体系建设
(二)加快推进家庭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工作机制,加强政策扶持,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基础保障,积极构建家庭服务体系。(市商务委、市人力社保局、市民政局负责)
(三)加强对家庭服务体系建设工作联系点的督促指导,总结和交流经验,推动联系点发挥示范和引导作用。(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其他成员单位参加)
(四)依托北京市各级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配备家庭服务必要设备和设施,推动街道、社区家庭服务站点建设,推进家庭服务企业(单位)进驻社区。(市民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社会办参加)
三、强化家庭服务业规范化建设
(五)开展家庭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制修订工作,探索建立家庭服务质量评价体系。(市商务委牵头,有关部门参加)
(六)加强对家庭服务业行业协会的指导和支持,推动区县建立家庭服务行业协会,进一步发挥协会在加强家庭服务行业自律中的作用。(市商务委负责)
(七)培育规范有序的家庭服务市场,强化市场监管,加强诚信建设,整顿市场秩序,规范市场行为,指导做好服务矛盾纠纷处理工作。(市商务委、市民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工商局负责)
(八)加强家政服务业政策法规及制度建设,规范家政服务企业、从业人员、家庭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市商务委、市人力社保局负责)
(九)推动家庭服务从业人员按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市商务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总工会参加)
(十)推广家政服务机构职业责任险,鼓励企业(单位)为从业人员投保人身意外伤害险,研究推动家庭服务相关的保险产品开发。(市商务委、市金融局、市人力社保局负责)
四、强化家庭服务业职业化建设
(十一)开展家庭服务业专业建设和理论研究,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鼓励市属普通高等院校积极招收家政学本科专业学生,为产业发展提供高端人才。(市人力社保局商有关部门负责)
(十二)在高等职业院校和中等职业院校中,选择优质教育培训机构,为发展家庭服务业提供技能人才。(市人力社保局商有关部门负责)
(十三)完善修订家政服务员、养老护理员、护理员(护士)培训教材,鼓励家庭服务从业人员参加技能鉴定,持证上岗。(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市商务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参加)
(十四)按照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强家庭服务业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以家政服务、养老护理和病患陪护服务等从业人员为重点,根据统一培训标准、统一考核鉴定、统一资格证书的要求,依托骨干企业、行业协会、工青妇组织等培训资源,开展订单式培训、定向培训和在职培训。(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市商务委、市民政局、市卫生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参加)
(十五)充分发挥工青妇组织所属的各类职业培训基地在家庭服务业培训中的作用,实现年培训2万名家庭服务从业人员目标。(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负责)、(十六)鼓励开展多种形式的家庭服务从业人员技能竞赛活动。(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市商务委、市民政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参加)
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十七)充分利用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和引导资金,将家庭服务业作为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重点,按照国家服务业引导资金申报程序,做好项目储备和筛选工作。(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人力社保局、市商务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参加)
(十八)搞好员工制家政服务试点工作,加强对试点企业的跟踪服务,落实扶持政策,加大试点企业宣传推介力度。(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参加)
(十九)落实扶持员工制家政服务企业和中小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市地税局牵头,有关部门参加)
(二十)落实国家价格有关政策,对养老服务机构用水、用电、用气、用热与居民家庭用电、用水、用气、用热价格同价。(市发展改革委牵头,市民政局、市商务委、市人力社保局参加)
(二十一)以稳定就业、场地租赁、社会保险、贷款融资、商业保险等方面为重点,研究制定进一步鼓励扶持家政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市商务委、市财政局、市民政局、市金融局参加)
六、积极推动家庭服务业产业发展
(二十二)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重点做好居家养老服务,创新发展居家养老服务的手段和途径,重点扶持家政(居家)服务企业和公益性家政服务机构发展。(市民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妇联参加)
(二十三)鼓励、引导民间资本和境外资本开发养老服务项目,参与养老服务机构建设和运营,积极扶持非营利性社会组织和中小型养老服务企业创新发展。(市民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市金融局参加)
(二十四)拓展养老服务领域,逐步实现从基本生活照料向健康服务、辅具配置、康复护理、精神慰藉、法律服务、紧急救援等方面延伸。大力发展社区照料服务,推进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之家、互助式养老服务中心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市民政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人力社保局、市财政局参加)
(二十五)按照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实施家庭服务业千户百强创建工程,进一步扶持大中型龙头企业发展。巩固千户百强家庭服务企业创建工作成果,推动家庭服务示范企业建设工作。开展家庭服务企业职业经理人培训,提高家庭服务企业经营者人员综合素质。(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其他成员单位参加)
(二十六)加大对知名企业和品牌的培育推广力度,支持引导企业积极发展连锁经营,完善质量监控管理体系,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和服务水平。(市商务委、市工商局负责)
(二十七)开展家庭服务业工作标识宣传推广和使用工作,全方位宣传推广家庭服务业标识,在全行业树立“把爱心送到家,把服务做到家”的优良风尚,打造具有鲜明首都家庭服务特色的行业文化,塑造北京行业精神。(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市商务委、市民政局、市社会办参加)
七、加强家庭服务业就业工作
(二十八)引导劳动者转变就业观念,积极鼓励和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等到家庭服务业就业。(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参加)
(二十九)以“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为载体,支持家庭服务业从业青年更好地就业创业。(团市委负责)
(三十)建立一批家政服务员输入基地,通过家务基地、家政市场、招工对接、网络信息对接等形式,做好家庭服务员输出地与输入地对口衔接工作。(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市商务委、市总工会、市妇联参加)
(三十一)推进均等化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就业服务,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促进稳定就业,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贯彻落实现有促进就业各项政策,对从事家庭服务业的创业人员给予相应扶持。(市人力社保局负责)
八、健全完善发展家庭服务业工作机制(三十二)推进家庭服务业工作协调机制建设,加强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联席会议职能作用。(市人力社保局负责)
(三十三)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区县家庭服务业工作机构建设,充实力量,落实职能、经费和人员。(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其他成员单位参加)
(三十四)加强组织协调,整合各类资源,发挥服务业扶持政策、资金的最大效能。(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其他成员单位参加)
九、加强基础工作
(三十五)整合各类公共资源,重点推动养老服务、社区服务、残疾人服务等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构建家庭服务相关业态的基础服务平台,改善设施条件,完善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能力。(市民政局、市社会办、市残联负责,市发展改革委参加)
(三十六)按照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加快建立全市统一规范的家庭服务平台,依托该平台,健全供需对接、信息咨询、服务监督等功能,为家庭、社区、家庭服务机构提供公益性服务。(市民政局牵头,市商务委、市发展改革委、市财政局、市人力社保局参加)
(三十七)研究建立本市家庭服务业统计调查制度,健全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开展统计分析和研究工作,为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市人力社保局、市统计局牵头,各成员单位参加)(三十八)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网路等媒介,大力宣传发展家庭服务业相关政策措施和家庭服务行业先进典型,提升从业人员的社会地位。(各成员单位负责)
(三十九)加强发展家庭服务业简报、信息报送工作,探索建立家庭服务业工作考核评价机制。(市人力社保局牵头,其他成员单位参加)
第四篇:社会科学司2006年工作要点
社会科学司2006年工作要点
2006年的工作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发【2004】3号文件、16号文件精神及各项要求推进工作;以教材建设、队伍建设为主线,以质量建设为核心,在原有的工作基础上,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狠抓落实,不断深化,促进提高,积极推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与繁荣。
一、全面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工作
今年是全面实施新课程方案的关键一年。根据中央的总体部署和要求,紧紧抓住教材建设和队伍建设两个关键环节,为顺利实施新课程方案开好局、起好步,为全面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奠定基础。要切实加强宏观指导,加强教学研究,改进教学方法,力争通过几年努力,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状况有明显改善。
1.全力做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的编写、修改、送审、定稿、出版工作。及时掌握4门教材编写组的工作进展情况,认真做好组织协调和服务工作,按时保质完成教材送审任务。加强教材出版环节的协调配合,确保秋季开学 ‚课前到书‛。
2.全面展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工作。制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方案》。组织开展教育部、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三个层次的培训,从2006年3月中旬起至7月底前,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轮训一遍。加强与省级教育部门的工作协调,指导并督促高校做好本校教师的培训和集体备课工作。抓好试点学校及新课程教材试讲工作。3.加强配套教材建设。组织征集、评选和制作4门课程的‚精彩一课‛全程教学示范光盘,推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有效应用,逐步实现教学手段现代化。组织研制教育教学资料数据库。组织编写《学生辅学读本》、《教师参考书》、《教学案例解析》、《热点难点问题解析》等系列丛书,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提供全方位支撑。
4.切实加强教学研究工作。梳理新课程教材编写和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青年学生普遍关心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设立科研课题,集中力量,重点攻关,为日后教材不断修订完善创造条件。
5.加大对实施新课程方案的督导检查力度。举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主管副书记培训班,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的组织领导和管理工作。研究制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立评估机制,探索科学有效、简便易行的操作办法;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质量建设纳入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考评以及教学评估工作之中;充分发挥专家作用,组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督导检查组,确保新课程方案顺利实施。
6.组织专科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工作,采取集中编写方式,于7月底前完成编写任务,保证秋季开学时提供专科层次学校使用。
7.进一步明确研究生层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设置。在国务院学位办调研的基础上,召开座谈会,充分听取有关专家、教师和研究生对课程设置方案的意见和建议,提出加强和改进意见。
8.切实加强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继续组织编写《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于春、秋两季开学前印发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作为教学参考资料。继续举办全国高校 2 形势与政策课骨干教师培训班。继续组织制作《时事》VCD,作为学生学习辅导资料。
二、进一步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继续办好2006年中央部委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推动地方高校研修工作;启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提升计划‛,大力提高科研质量、增强创新能力;继续加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管理创新、增强研究活力。
1.贯彻落实《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总政治部关于组织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的意见》,继续举办六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加强地方高校的教学科研骨干研修工作。成立联合调研组,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大力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建设。
2.在总结‚十五‛科研工作的基础上,制订‚关于贯彻落实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进一步繁荣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的实施意见‛;对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编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一五‛规划纲要进行部署。
3.推进科研管理创新,建立健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管理体系。下发《关于大力提高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质量的意见》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管理办法(修订)》、《人文社会科学重点基地管理办法(修订)》、《哲学社会科学后期资助项目实施办法》等,着力提高科研质量,增强创新能力。
4.加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召开基地主任工作会议;开展重点研究基地项目评审、中检、结项工作;对优秀重点研究基地的典型经验进行总结推广。
5.做好2006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的招投标评审工作;启动后期资助研究项目评审工作。做好2006规划基金项目、博士点基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和专项任务研究项目申报、评审和立项工作;做好2006年项目中期检查、结项和项目成果的鉴定、宣传推广工作;组编《社科要报》。继续做好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和成果鉴定工作。
6.营造良好氛围,鼓励精品力作,组织实施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评奖工作,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进一步繁荣发展。
7.积极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础设施和研究能力建设。制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专题数据库建设计划》和《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文科综合实验室建设计划》,重点建设一批国内一流、国际上有影响的大型专题数据库、案例库、模拟仿真系统和文科实验室。
8.加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高校社会科学评价中心、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人文社会科学图书基金、外文原版图书期刊中心书库及社科服务与管理中心等的建设;召开CSSCI工作会议;进一步做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统计年报工作,不断提高科研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9.进一步发挥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的咨询作用,召开社会科学委员会工作会议;召开社科委学风建设委员会成立大会,继续推进学风建设。组编《中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2006年)》;继续编发《社科委专家建议》。
三、切实加强教育新闻出版和教育电视管理工作
教育出版和教育电视工作具有显著的意识形态属性,必须坚持正确的导向。同时,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意 4 见》的要求,通过积极稳妥地改革,推动教育出版和教育电视事业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繁荣、壮大与发展。
1.会同新闻出版总署召开全国高校出版工作会议。指导高校出版社研制 ‚十一五‛出版规划。分类召开座谈会,总结高校出版单位在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提高质量等方面的经验和作法并积极加以推广。继续实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名刊建设工程‛,评选第二批名刊。推动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努力促进我国高校优秀出版物走向世界。继续协调解决高校出版社优惠经济政策的工作。支持‚中国高校教材图书网‛的建设。
2.按照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和要求,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做好高校出版社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深入调查研究,积极探索高校出版改革的整体思路,明确改革的目标、要求和政策措施,推动高校出版单位的体制创新和机制改革。协助中宣部做好对部直属出版单位的调研工作。
3.完成市(地)、县(市)教育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工作。配合中国教育电视台研究改革发展问题。分级(省、市、县)召开教育电视改革发展研讨会,探索新形势下教育电视事业的改革发展思路,理顺教育电视机构的管理体制。
4.建立并完善主管主办制和属地管理相结合的高校出版管理体系,促进高校出版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按照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对出版社和出版物进行质量检查和协查工作。建立通气会制度,及时向全国高校出版单位进行问题、政策和情况通报。做好高校出版社选题的审核、审批以及书号管理和出版单位的年检工作。
5.进一步加强高校出版人才和队伍建设。协助行业主管部门建立优秀出版人才培养机制和高校出版从业准入及退出机制。5 加强高校出版人力资源建设,实施人才培养工程,特别要加强经营管理、专业技术和版权贸易等方面的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做好高校出版社和期刊主管领导以及编辑、发行人员的培训工作。举办第九届社长总编辑岗位培训班和高校学报主编培训班。
6.进一步发挥大学出版社协会、人文社科学报学会、高校校报学会、教育电视协会和教育音像出版委员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推动教育新闻出版电视单位相互学习借鉴,开展联合与合作。指导大学出版社协会、教育音像出版工作委员会办好第十八届全国大学出版社定货会和教育音像电子出版物定货会。
四、做好司内建设工作
尽快完成司组建的‚三定‛工作,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增强政治责任、责任意识,强化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建设学习型司局,进一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党支部建设,巩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成果,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与环境。
2006-2-16 6
第五篇:2013年文化市场司工作要点
2013年,文化市场司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按照文化部工作要点,转变工作作风,推进政风行风建设,以文化市场信息化、规范化建设为重点,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一、推进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
(一)继续开展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启动文化市场地理信息、移动执法、演出经纪人、舆情监控、决策支持、绩效考评和游艺娱乐市场电子标签化管理等系统建设。
(二)巩固和推广2012年开发成果,组织平台应用测试“大会战”,试点运行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
(三)下发《文化部关于全国文化市场技术监管与服务平台建设的实施意见》,开展监管平台标准规范、信息化指导目录、黑名单机制等研究。
二、开展文化市场规范化建设
(四)出台《娱乐场所管理办法》,并组织开展学习贯彻实施工作。
(五)修订《互联网文化管理暂行规定》、《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启动修订《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调研起草《艺术品市场管理条例》,启动《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管理条例》起草论证工作。
(六)开展全国文化市场审批工作大检查,完善审批管理工作规范,推进以“依法、高效、优质、清廉”为目标的文化市场政风建设。
(七)开展全国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比武,推进以“依法行政、文明执法、执政为民、服务基层”为目标的综合执法队伍行风建设。
(八)开展2012年—2013年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案卷评查活动。
三、强化文化市场管理和执法人员培训
(九)举办娱乐演出艺术品、网络文化市场管理和执法人员专题培训班。
(十)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师资人员调整培训等工作;组织地市级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负责人培训班。
(十一)依托全国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基地(上海),组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文化市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现场模拟培训班。
(十二)重新核验网络执法业务骨干,开展网络文化市场以案施训活动;组织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数据、信息及办公系统应用等系列专题培训班。
四、指导监督文化市场监管
(十三)对省级文管办工作开展专题督查,召开第三次全国省级文化市场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人座谈会。
(十四)定期发布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工作要点、综合执法工作通报和网吧监管平台监管通报,加强对综合执法工作的督导检查。
(十五)组织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交叉检查,督导检查2012年出台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规范化系列文件落实情况。
(十六)结合两节、两会、暑假、国庆等重要节点,组织专项督查,加强网吧、娱乐、演出、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市场监管;加大棋牌类网络游戏市场整治力度。
五、加强娱乐演出艺术品网络文化市场建设与管理
(十七)进一步调整完善游戏游艺机管理政策,改进机型机种准入制度。
(十八)培育区域演出市场,指导中西部地区建立面向中小城市和农村为主的演出交易平台。
(十九)开展艺术品鉴定管理工作试点;举办第二届艺术品市场法制宣传周。(二十)举办第二届中国国际文化休闲周。
(二十一)深入研究加强网络游戏虚拟道具管理;出台棋牌类网络游戏管理规范。(二十二)下发加强网络音乐管理工作的通知,改进网络音乐内容审查和备案制度。(二十三)规范移动互联网文化产品的内容审查与备案并开展试点。
六、加强理论研究与行业自律
(二十四)开展文化市场管理绩效评估标准和评价方式研究。(二十五)开展文化市场综合执法规范化研究,编撰综合执法手册和典型案例,印发文化市场综合执法培训教材。
(二十六)开展演出市场区域一体化、艺术品立法等问题调研;完成游戏机涉赌问题、艺术品鉴定、网络游戏行业标准、网络音乐行业标准等课题研究。
(二十七)指导、督促各地开展文化市场基础信息采集、研究发布和报告编撰工作;发布演出、艺术品、网吧、网络游戏、网络音乐等市场发展报告。
(二十八)指导中国演出行业协会、中国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行业协会依法开展活动,提高行业协会服务能力;推动全国艺术品、娱乐等行业协会的筹建。
广州游戏机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