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鼓励和促进就业工作暂行办法(讨论稿)
福建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鼓励和促进就业工作暂行办法(讨论稿)
为进一步贯彻教育部《关于做好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及闽工院学[2010] 50号文件精神,加强就业观念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关心和支持各类毕业生积极就业,进一步促进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结合我系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一、工作目标
今年就业工作目标是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去年93.3%就业率水平,力争使我院今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5%,并在此基础上稳步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努力提高毕业生及用人单位的满意度,使我院毕业生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二、就业工作奖励办法
为提高我院广大教职工和毕业生参与就业工作的积极性,表彰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特制定办法如下:
(一)鼓励应届毕业生到欠发达地区服务和就业的奖励办法 毕业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福建省大学生志愿服务欠发达地区计划”和福建省“三支一扶”计划,除享受国家、我省以及学校的相关政策待遇外,学院再给予一次性奖励200元。
(二)鼓励毕业生继续提升学历层次的奖励办法 鼓励本科学生升硕士研究生学习。对参加硕士研究生考试被录取的毕业生给予一次性奖励200元,对于考取我院研究生的给予一次性奖励300元,此两项可累加奖励。
(三)鼓励应届毕业生积极就业的奖励办法
1、以宿舍为单位,以月份时间为结点。每间宿舍所有同学在当年3月份以内签订就业协议书并审核通过的,给予宿舍集体300元奖励、在4月份以内签订就业协议书并审核通过的宿舍集体给予200元奖励、5月份内签订就业协议书书并审核通过的宿舍集体给予100元奖励。
2、以班级为单位,以月份为时间结点。3月份以内班级实际签约率达50%的、4月份以内班级实际签约率达70%的、5月份以内班级实际签约率达80%的、6月份中旬(6月15日之前)班级实际签约率达100%的,以月份为时间结点按月进度奖励班级集体1000元,此奖励可累加。
(四)对家庭经济特别困难的毕业生的求职补助办法
对于毕业生中的“双困生”,根据闽工院„2009‟学毕1号精神,除对家庭经济困难且就业困难的毕业生提供“一对一”的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和重点推荐外,学院给予适当的求职补助,实行每生200元的就业援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二〇一四年四月十一日
主题词:鼓励 促进 毕业生 就业 办法
主送:校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学院领导
抄送:各辅导员、各班级、存档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2014年4月11日印发
第二篇:高新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进一步推进成都高新区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根据国家、省、市相关政策,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成都高新区内的用人单位和户籍在本区内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
第三条成都高新区的就业工作遵循“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方针,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比较充分的社会就业。
第四条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各部门、各街道办事处要认真履行在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工作中的责任,加强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工作。
第五条坚持改善和优化创业环境和条件,鼓励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对再就业扶持对象的创业活动,给予扶持。
鼓励劳务型、就业型企业和非正规就业组织的发展,对符合条件的,给予相应的再就业扶持优惠政策。
鼓励劳动者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弹性工作等灵活多样形式实现就业。
第六条加大投入,采取多形式、多层次的就业训练,提高劳动者的就业素质与能力。
鼓励属于成都高新区重点发展行业、规模在100人以上,能提供见
习职业(工种)相应培训条件并有服务社会意愿的企业,申请认定为“成都高新区青年就业见习培训基地”,开展3-6个月的见习培训,高新区管委会根据培训难度和岗位技术含量发放培训补助;凡本辖区从大中专或职业技术学校毕业,或拥有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16-25周岁未就业的居民,均可提出申请参加见习培训,由高新区管委会向学员提供相当于失业保险金标准的生活补助和见习保险。
高新区内持《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证》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参加成都高新区再就业定点机构组织的免费创业培训、技能培训并取得培训合格证者,根据课时安排按每人每天6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参加高新区再就业定点机构承担专业(工种)以外的培训,取得职业等级证书者可按不超过每人800元的标准核报70%的培训费用。
第七条建立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并鼓励各类人才中介、职业介绍机构为区内下岗职工、失业人员提供免费就业服务,可按中介成功1人补贴100元给予职业介绍补贴。
第八条发放就业补贴,鼓励高新区内用人单位更多地招用本区域内的劳动者。
将国家再就业扶持政策中的岗位补贴延伸至所有用人单位,凡招用本辖区持《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证》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的人员并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办理社会保险的,每招用1名人员给予用人单位500元的就业奖励。
第九条承担高新区财政投资项目的企业,有义务做好本区域失业人员和新成长劳动力的就业安置工作,招用本区域居民的比例不得低于30%。代表高新区管委会对政府项目进行投资、营运的部门,负责监督执行。
第十条进一步健全再就业援助制度,通过社会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对符合条件的,给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等扶持政策。
社会公益性岗位主要指高新区机关、事业单位的后勤岗位(包括收发、门卫、打字、保洁、物业管理等需要招用编制外人员的岗位)和由各级财政出资形成的就业岗位(公共物业管理、社区治安协管员、城市管理协管员、环卫清扫保洁、公共设施维护管理等社会化服务岗位)。
社会公益性岗位由劳动保障部门掌握和调控,重点用于安置高新区内持有《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证》、《失地无业农民再就业证》的“4050”(女40岁以上,男50岁以上)的就业困难人员。
第十一条本办法所列各项扶持政策所需资金,符合国家、省、市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扶持政策条件的,从促进再就业资金中支出;其余补助资金由高新区财政支出。
第十二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暂定执行三年,若遇国家、省、市有关政策调整,从其规定。
第十三条本办法由高新区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制定实施细则,并负责解释。
第三篇: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
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的提高,对劳动者的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据了解,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仅需要各类高级的专家,而且需要大量受过良好教育的中、初级专门人才、技术工人和熟练劳动者。目前,我国劳动者的文化技术素质普遍偏低,直接影响企业新技术的应用和劳动生产率、经济效益的提高。
特别是目前,我国劳动就业的矛盾之所以比较突出,固然有经济发展、劳动力供给等方面的原因,但同职业教育不够发达也有密切关系;社会上每年都有大量的新成长的劳动力由于缺乏职业能力而不能就业,而许多企事业单位又往往补充不上合格的人员。于是,大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十分迫切的问题。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在很大程度上要通过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来解决。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我们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这就更充分地说明了职业培训的重要性。大力发展职业培训,使广大青年在就业前接受与就业岗位要求相适应的文化知识、操作技能、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使他们具备就业的必要条件,这对促进就业、缓解就业压力具有直接的意义。同时,对下岗和失业人员进行的职业培训,也为他们重新就业创造了条件。
海明健康文化研究所“海明职业培训说明会”主要针对这类群体的特点和求职择业要求,从环境分析到择业技巧,从形势政策到有关法律法规等各个方面对大学生予以全面系统的指导和帮助,从而培养他们的就业意识,帮助他们的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在广西南宁,一家专门为社会无业、失业人员提供就业、兼职等职业培训指导的公益性机构——海明健康文化研究所,积极响应国务院提出的“要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工作”的号召,联合了国内外的高级专家和有成就的学者一起主办了“海明职业培训说明会”,主要针对那些待业、下岗、想创业群体的特点和求职择业要求,从环境分析到择业技巧,从形势政策到有关法律法规等各个方面对他们予以全面系统的指导和帮助,从而培养他们的就业创业意识,帮助他们的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创业观。
据了解,海明健康文化研究所“海明职业培训说明会”经过近10年的无私奉献,先后在广西、福建和海南省培养了100多名成功老板,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指导了3000多个人每月增加了3000元的收入;帮助了10000多名儿童入学或重返校园学习,为社会做了一件极其有意义的事情,深得社会各界人士的赞誉。
第四篇:促进就业创业工作
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团总支
促进就业创业工作
一、就业见习的目的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是当前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重要载体,而我校校团委就业见习部就是将我校学生送入这个载体的媒介。通过组织在校学生见习,帮助我校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创业能力,提高就业创业的成功率。学生到企业参加见习,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全方位了解见习人员的机会,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同时,学生也能有一个走进企业,了解企业,展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有利于提高双向选择的成功率。
二、见习工作要求
按照团中央及团省委下发文件的相关要求及任务部署,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校团委根据创建见习基地的条件和标准,并结合我校学生的专业特点,本着“就近就便、服务青年、扎实推进、促进就业”的原则认真落实大学生创业就业见习基地工作的相关工作要求。
三、见习活动的实施
1、为了更好的组织我校毕业生到用人单位见习,选拔适合见习基地岗位要求的毕业生到见习岗位,首先进行毕业生见习报名工作。报名后将对毕业生进行初步筛选和培训工作,同时根据企业要求时限和毕业生情况输送到企业见习。
(1)准备工作
①高校须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荐优秀见习基地创建单位,激活一批见习岗位。
②高校应逐步展开见习生的动员工作,优先动员和选拔见习志愿强,见习时间有保障的同学,做好见习生人才储备工作。
③我校应积极响应省团委部署,尽快完成见习计划岗位人才对接工作,正式将见习计划投入运作。
(2)宣传工作。
①根据见习岗位所需专业,下发宣传单,做好各学院宣传工作。
②通过校园公告栏张贴海报,校网站发布公告,电台广播等途径。③开展就业见习动员大会。
注:① 宣传时应明确注明见习单位和报名条件。
②报名方式要具体明确。
③见习实质与待遇要明确给出。
(3)报名工作。
通过各学院团委和校团委办公室下发报名表,有意报名且符合条件者均可填写报名表。
(4)选拔工作
①根据各见习单位的报名条件与报名者报名表内容,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学生。
②对符合条件者进行面试,择优录取。
2、实习基地协议书的签订
① 实习基地共建双方有合作意向,在符合建立实习基地条件的基础上,经协商可由学校教务处或院系与基地所在单位签订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协议书,协议双方及主管部门各一份。
② 实习基地协议合作年限根据双方需要协商确定。
③ 协议书应包括双方合作目的、承担义务、合作年限等内容。
四、见习工作计划
(1)编制校外实习基地建设规划和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和检查执行情况。
(2)完善校外实习基地的规章制度,完善实习大纲等教学文件,规范校外实习基地的工作流程,严格实习基地工作日志制度,及时准确填报各种报表。
(3)提供为完成实习教学内容所必须的场所和条件,为大学生创新实践活动提供机会。
(4)严格遵守国家环境保护和劳动法的有关规定,做好环境管理以及实习师生和工作人员的劳动保护。
随着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职业教育的发展再次迎来新的挑战和机遇,稳定生源市场,拓展就业基地是招生就业科的工作重点。2009年的招生就业工作将以教育部的《规划纲要》为导向,围绕学校发展,争创国家、省示范性学校这个主题,狠抓学校形象宣传、稳定生源规模、开拓就业渠道,全面开创我校招生就业工作新局面。
一、指导思想
1、深入贯彻全国职业教育会议和湖南省职业教育会议精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发展精品专业和精品课程,扩大技能型实用人才培养规模,加大“订单式”培养力度。
2、认清教育体制改革新形势,把握“加快发展职业教育,重点加强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并逐步实行免费等新政策”给学校发展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在招生工作中,着眼生源求规模;在毕业生就业推荐工作上,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推动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3、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践行科学发展观,把我校招生就业工作落实到每一个“精细化管理”细节中去。
二、奋斗目标
2009年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一年,国家新的教育政策更有利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只有充分筹备、准确把握、学校才能迎来飞速发展;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我国返乡农民工高达2800万人,高校毕业生达700余万人,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同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和结构性调整力度加大,民办教育得到较快发展,高中大量扩招,对中专学校冲击加大,2009年全市有效生源急骤下降。因此,2009年招生就业科的工作中心:一是抓好形象宣传,理顺关系,为学校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全方位发动,步步为营,巩固现有生源基地,生源市场;三是转变观念,广开就业门路,走校企联合的路子,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发展后劲;四是把握机遇,适当调整专业设置和教学进程,增加办学层次,抢占学校发展的制高点。
(一)强化日常管理,规范工作程序,树立敬业意识,加强责任考核,确保各项日常工作无差错,力争科室目标考核优秀。
(二)积极组织招生宣传,制定各类各层次招生方案及配套的招生奖励办法,搞好2009年招生计划的申报和衔接工作,开展切实有效的招生宣传活动。确保2009年招生计划顺利完成,同时做好新生注册工作。
(三)认真搞好2010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讲座,加强就业准备教育,转变就业观念,强化就业管理,实行多渠道衔接,多方式推荐,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安置工作,确保我校毕业生基本得到妥善安置,力争一次性就率达95%以上,对口就业率达70%。并加大就业、创业指导力度,加快实验进程,及时总结,完成阶段性实验任务。
(四)继续推行”内引外联”战略,开展校企联合办学试点,促进学校办学格局向多元化发展。
三、工作举措
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紧跟教育部《规划纲要》,联系我校实际,谋全局、想大事,为把我校建成国家级示范性学校而奋斗。“示范性学校”要靠精品专业,精品专业要有精品课程,精品课程育出精品学生,精品学生反响于社会实践,社会实践就得就业。招生就业科肩负着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任,外部环境要理顺,招生局面要稳定,就业渠道要疏通。为此,本我们摒旧观念,树新思维,走创新之路,坚持虚实并举,立足本市抓生源,放眼省外促就业,主要工作举措如下:
(一)健全制度,严格考核,日常管理精细化
第一 完善各项招生就业工作制度,根据今年学校形势发展确定奋斗目标,制定2009科室个人岗位目标及相关考核办法,做到目标到人,工作到人,责任到人,对照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检查,充分调动积极性,增加工作上的预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 规范招生就业工作程序,对外树立“窗口”形象。招生就业工作不仅政策性强,而且各项工作均与外部有关单位接触较多,涉及面广,影响大,要积极组织科内人员加强业务学习,选派代表参加课题实验研究,强调规范服务,做到服务态度好,政策掌握准,业务操作熟,协调衔接好。
第三 坚持科务会议制度,发扬民主,集思广益,做到工作有思路,月度工作有计划,周工作有要点,增加工作中的预见性和计划性。
第四坚持科务日志制度,科室每天安排人员值班,填写工作记录处理突发事件。
(二)全方位发展,立体式发动,加大招生宣传力度
第一 抓形象宣传,创学校品牌,树学校声誉,一是协同有关科室组织参加各类竞赛活动,树学校质量品牌。二是搞好学校形象设计,印学校招生手册和宣传图片手册,采用墙体广告扩大宣传面,把学校的校容校貌,更好推介出去。三是利用深入各区、县、市及周边地区进行生源发动时,通过各类招生指南报刊、电台、电视台、学校网站等传媒工具进行大力宣传,重点生源地印发专题宣传册,争取把工作做到乡镇一级中学,真正使“常德财校”家喻户晓,树学校整体形象,增强学校的影响力和生源组织的“辐射力”。
第二积极协调,争取支持,努力改善学校与各类各级主管部门的关系,为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营造一个有利的外部环境,切实加强与省市教委等行政主管部门的联系。
第三立足本市,着眼周边,建立较为稳固的生源输送基地,学校完善招生方案,分步实施,全面推进。一是,要依靠本校招生骨干,通过他们带动全校教职工积极参与招生工作。二是,要深入各乡镇初级中学组织宣传,建立较为巩固的生源输送协作关系,要深入乡村农户,组织优质生源。三是,要瞄准周边地市(如湘西、张家界、益阳等),使其成为我校生源地。
第四做好春季招生工作,保证插班生生源质量。春季招生作为我校生源的补充应得到重视,我们制定了转插班学生就读《试读协议》,由此保证了春季招生的生源质量。
第五修定招生奖励政策,完善生源组织激励机制。根据形势的发展和兄弟学校的招生经验,及时归纳总结,向校领导献计献策,充分调动全校教职员工共同关心学校发展,共同参与组织生源的积极性。
(三)加强就业指导,分步实施,推进毕业生就业创业观念根本转变
第一转封建观念,继续强化就业准备教育。结合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教育的需要,并针对校内毕业生在个人就业问题上存在的“等”“靠”“高”思想,让科室成员走进课堂,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教学,帮助学生克服就业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为学生顺利就业做好铺垫。
第二宏观看市场,继续搞好人才和专业需求调查,建立中专毕业生人才交流信息网络,增强招生就业工作的前瞻性。对内认真搞好毕业生及往届生的就业意向摸底调查,对外及时将人才库信息向用人单位输送,推行网上快速就业机制。
第三走出校门,放眼省外,加快就业基地建设进程。一是积极参与各类人才市场的招聘会,摸清就业市场行情,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二是巩固现有就业基地,拓展新的就业市场。三是准确把握就业时机,努力将我校本届毕业生及时输送出去。
第四改进学生顶岗实习制度,加强学生学籍管理,进一步推行实习一就业一体化工程。联合相关科室加强实习学生跟踪服务管理。
(四)迎各级就业评估,创就业先进典型
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大中专职业院校的就业工作,每年组织就业评估检查,并将结果向社会公布。做好就业评估工作不仅是就业工作成绩的体现,更能促进招生工作的顺利开展。做好评估工作要求完善就业推荐流程,收集好每个环节的资料要克服工作量大,工作繁琐等困难将评估工作做好,力保就业先进单位荣誉。
信息工程系团总支
2010-11-10
第五篇: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若干意见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若干意见
云政发„2009‟1号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办、厅、局,省属各大型企业,各大 专院校,各人民团体,中央驻滇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以创业带动就业,实现更加充分的社会就业目标,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做好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工作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重大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经济发展的活力之源,坚持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创业促进就业,扩大就业容量,事关我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大局;有效促进广大劳动者实现稳定就业,事关广大劳动者的生存权、发展权和社会的公平正义与和谐稳定,直接影响着当前和未来我省各项事业的发展。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做好鼓励创业促进就业工作,努力保持我省就业平稳,维护好广大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是贯彻落实国家扩大内需政策,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措施,是衡量应对危机成效的重要标准。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从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深刻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做好就业创业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各级政府保障和改善
民生的首要任务,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就业岗位,努力实现扩大就业与促进经济增长的良性互动。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鼓励创业促进就业
(一)放宽市场准入限制
1.申请个体工商业、创办合伙企业或独资企业登记,一律不受出
资额限制。申办营业执照工商部门在1个工作日内办结。
2.创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给予免费办理有关证照,首次创业人
员,3年内免收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3.允许创业人员将家庭住所、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作为创业
经营场所。其经营活动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
(二)财政扶持
4.省政府2009年从失业保险基金中筹集2亿元以上资金,对困
难企业给予一定数额的岗位补贴,稳定10万人就业。
5.政府2009年从就业专项资金中安排2亿元资金,购买3万个
公益性就业岗位,帮助3万名失业人员实现就业。
6.省财政2009年继续安排2亿元资金,用于扶持中小企业发展,鼓励中小企业吸纳就业。
7.省财政每年安排1亿元创业资金,重点用于支持有创业能力的大学毕业生、农民工、复转军人、留学回国人员等自主创业。
(三)税收优惠
8.从2009年1月起,从事个体经营的工商业户,营业税起征点
从1200元/月提高到3000元/月。
9.从2009年1月起,大学毕业生、农民工创业从事个体经营,2
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四)金融支持
10.省内金融机构2009年用于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新增贷款不
低于500亿元。
11.创业人员申请小额担保贷款额度每人最高放宽到5万元;当
年新招用我省失业人员达到企业在职职工总数30%(超过l00人的企
业达l5%)以上,并与其签订l年以上劳动合同期限的劳动密集型小
企业,参照每人不超过5万元的额度,贷款最高可达200万元。
12.各级财政对以上小额担保贷款给予贴息。
(五)培训和创业补贴
13.凡参加经劳动保障部门认可的创业培训,当地劳动保障部门
按每人不超过1300元的标准给予创业培训补贴。
14.按规定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我省
失业人员,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给予不超过800元标准的职业培训补贴
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15.从事个体经营的首次创业人员,省级劳动保障部门给予一次
性创业补贴,即带动我省3人至5人(含5人)就业的,给予1000
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带动我省6人以上就业的,给予2000元的一
次性创业补贴。其中,对首次创业的大学生,再增加一次性创业补贴
1000元。
16.各级劳动保障、农业、扶贫等部门要认真帮助返乡农民工做
好生活安置,维护农民工土地承包权益,对返乡农民工统一登记、造
册,并全部免费组织培训。
(六)社会保障优惠
17.首次创业从事个体经营人员,可按上统筹地区职工月平
均工资的60%为基数,缴纳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费;参加工伤保险的,可按用工人数、经营面积或工程总造价等情况实行实名制定额缴
费。
18.对所有招用我省就业困难人员(包括办理了城镇登记失业的零就业家庭人员、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连续失业1年以
上人员、女40周岁和男50周岁以上的“4050”人员、残疾人和完全
失去土地未就业的生活困难人员),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企业,当地劳动保障部门给予最长不超过3年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
保险、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单位应缴部分的补贴。
19.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自主创业,前2年继续保留
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
20.国有企业在克服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特殊困难时期,要切实承
担社会责任,原则上不要裁员。
三、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就业创业服务
(一)各级人民政府要加强领导,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建立健全就业工作责任制,把稳定和扩大就业的目标任
务作为督查、考核的重要内容,全面落实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各项政
策。
(二)认真清理并消除影响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在吸纳就业
中存在的户籍、用工、收费等方面的政策限制,进一步健全劳动保障
制度、用工制度,扩大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容量,努力营造
有利于创业就业的良好环境。
(三)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由各
级人民政府分管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领导统一负责。统筹协调劳动
保障、人事、教育三个系统的就业指导工作,建立透明规范、公平统一的就业服务平台。各级有关部门要恪尽职守,加强协调,互相配合,形成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合力,加强对创业就业人员的信息服务、项
目推介服务、咨询服务和跟踪服务。
(四)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及相关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机构的作用,搭建就业、创业培训和服务工作平台,提供“一
条龙”创业就业服务。
(五)鼓励和引导企业充分利用各类园区、规模较大的闲置厂房
和场地、专业化市场等,建立创业孵化基地,为缺乏创业经验和经营
场地的创业者提供服务和帮助。
云南省人民政府
2009年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