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甘肃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明确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工作职责的通知
甘肃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明确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工作职责的通知(甘劳社发正
[2003]138号)
2003-12-0
4各市、州、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处)、就业服务局(就业促进中心):
为了进一步加强街道、社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建设,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根据《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政策的通知》(甘政发正[2003]77号)精神,现就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工作职责等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街道劳动利社会保障服务所工作职责
1、全面贯彻《劳动法》,宣传国家、省、市有关劳动就业、社会保险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
2、进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就业援助、用工登记、求职登记、信息发布、信息查询和咨询服务。
3、办理失业证和再就业优惠证的有关手续。
4、进行失业登记、失业保险金申领、失业保险金发放。
5、积极拓宽就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发展非正规组织就业。
6、开发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安置大龄就业困难对象。
7、提供培训信息,受理培训登记,疏通培训渠道。
8、调查和督促辖区内各类企业、个体劳动者按政策规定参加社会保险。
9、开展社区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配合社会保险机构和金融机构支付离、退休人员养老金,负责离、退休人员及供养直系亲属的医疗保险管理服务工作。
10、按时填报上级劳动保障部门布置的各类统计报表。
11、组织离、退休人员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二、社区劳动利社会保障服务站工作职责
1、掌握本社区失业人员和离退休人员状况,建立失业人员跟踪服务制度和离退休人员状况调查制度,建立健全失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台帐和月报制度。
2、及时发布市、区用工信息,并为辖区内参保人员和离退休人员提供个人帐户、养老金及劳动和社会保障政策查询服务。
3、做好社区失业人员的职业指导、就业培训登记、参保政策咨询等有关服务。
4、为社区特困就业群体提供就业援助。
5、协助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所,做好非正规组织就业的有关工作。
6、对特困和孤寡离退休人员做好慰问工作,开展帮困解难活动。
7、在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服务所的指导下,组织本社区离退休人员开展学习、文化娱乐和社会公益性活动。
8、提供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等咨询活动。
9、开发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安置大龄就业困难对象。
10、按时填报上级劳动保障部门布置的各类统计报表。
三、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工作制度、工作规程等由各市、州、地劳动保障局负责统一制定。
二00三年九月十九日
第二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先进经验材料
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先进经验材
料
“>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先进经验材料2007-02-06 12:27:0
2用真情和爱心编织金色的社保之网
×街道管辖面积平方公里(包括博乐火车站平方公里),地处博乐市政治、经济、文化、娱乐、商贸的中心,管辖区域面积最大,辖区单位多,居民住户集中,是博乐市最大的街道办事处。现有总人口人,其中常住人口人、流动人口人。辖区下岗失业人员人,其中“”人员人,城镇其他失业人员人,企业退休人员人,管辖区有个企、事业、行政单位,有各类餐饮、服务、商业网点个。
近年来,大量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
区,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为街道社区工作的头等大事。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自××年月成立以来,我们从构筑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入手,把劳动保障网络延伸到社区,细化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劳动保障覆盖面,用真情和爱心编织金色的社保之网,对辖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一、用责任心一针一线编织工作体系,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与政府业务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街道成立了劳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和劳动保障所,个社区分别设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所有工作与政府业务部门衔接,所站现有工作人员人(其中劳动保障专干人,协管员人,人员人),办公桌椅、档案柜、微机、打印机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全部配齐,劳动保障服务的各项硬件设施较好。同时,各所站制定了规范的个工作制度(考
勤制度、学习制度、例会制度、来信来访制度、月报告例会工作制度、“”人员回访制度、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制度)。并对工作站各工作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完善了劳动保障机构服务承诺,将工作职责、办事程序、服务指南及服务监督电话等内容在服务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充分体现“一站式”服务承诺。为加强所(站)专干的业务培训,××年月底以来街道先后次派出人次劳动保障干事参加学习自治区和州市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班,使其掌握劳动保障和其他相关业务的基本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培养良好务实的工作作风,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与此同时,所站工作与州、市劳动保障工作部门衔接、联动,在开发公益性事业岗位和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及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中,事务所积极和上级劳动保障部门联系,了解各单位的用工需求,掌握岗位信息,积极推荐再就业岗位。
二、用体谅之心一招一式编织培训体系,为再就业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支持
下岗失业人员能否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就业技能高低和择业观念的转变,劳动保障事务所积极与市、区妇联、团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联系,组织开展了以家政服务、计算机、服装裁剪、美容、美发、餐饮、市场营销的各类培训班期,培训人员人,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加强对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促进择业观念转变,努力让他们重新走工作岗位后,不再出现第二次失业。在培训主体上,做到了分类施教,如对有一定技能的名失业人员注重引导就业培训,对于名无专业技能的侧重于行业技能培训,而对于大中专毕业生则注重于社会知识的培训,让他们各怀其能、各显其技。通过技能培训,使名失业人员找到了就业的岗位,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三、用爱心一点一滴编织扶持体系,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劳动保障事务所探索推行下岗失业人员“四个扶持”的工作模式,即通过提供和推荐操作性强、有发展前景的项目扶持;通过协调有关政府部门支持进行政策扶持;通过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或向银行提供贷款担保等途径进行资金扶持;通过提供设备、场地等必需生产资料进行硬件扶持。“四个扶持”机制的运行促进了就业岗位的开发和就业领域的拓宽。
一是认真调查摸底,建立健全管理台账,夯实了平台建设基础。先后对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及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挨家挨户,一厂一店地进行摸底调查,摸清了基数,掌握了实情。对调查排摸的对象分项别类,登记造册,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登记台帐、失业人员登记台帐、用工信息登记台帐、就业登记台帐、《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台帐、离
退休人员登记台帐、小额担保贷款办理台帐等类册,并录入微机实现动态管理,对下岗失业人员也实行动态化管理,力求做到“五清”:即下岗失业的时间清、家庭状况清、个人技能清、就业意向清、安置去向清。截止目前共上门入户万余户,走访群众万人,发放填写各种统计表册万余份,登记造册离退休人员人,下岗失业人员人,实现就业人,城镇其他失业人员人,实现就业人,人已实现再就业,就业率达到。
二是分类指导,多渠道促进再就业。在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劳动保障事务所根据下岗失业人员的求职意愿和特长进行分类指导,多渠道促进再就业。首先,整合社区资源、挖掘社区岗位。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充分利用辖区的优势,全面掌握用人信息,与商家达成用人协议,根据商家用人需求,由再就业服务站培训合格后,输送就业人员,定期进行跟踪回访,为他们寻找了一条有效的就业途径。其次,拓展街道社区服
务内容,开展便民利民岗位,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状况和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我们认识到只有找准发展社区服务业与社区居民服务结合点,才能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使更多的人得到安置。第三,开展社区特色活动,在团结北路社区采取“社区搭台承办、社会共同参与”的运作模式建立社区爱心超市,揭牌运营,超市受赠总额元货物种类种,接受捐赠的困难居民达余人次。在响根布呼东路建立社区手拉手互助联合会,互助联合会成员中的名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与辖区名特困居民、名下岗职工、名困难党员、名残疾人组成“手拉手互助”对子对,签定了份互助对子责任书,建立了由人组成的联络员队伍,定期对互助方联系、协调,制定了工作目标责任、联席会、联络员联系、活动记录、考核总结等项长效制度予以保证),改变了以往“一对一”帮扶模式,建立党组织帮扶个人的新机制,目前帮扶资金达余元。在长城东路社区丽园巷建立便民市场,方便了多
名下岗职工。在长城西路社区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在经营项目上是多样性的,主要开展了家政服务(家务劳动、照顾小孩、照顾老人、做饭菜、专业疏通下水管道、小区物业管理等),为人次职工提供了就业便利。
三是积极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保稳定。对自谋职业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从各个方面给他们创造条件,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办证照、租房子、找摊位。尤其是今年月,在自治区出台《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补贴办法》之际,我们及时组织辖区名下岗失业人员学习此补贴办法,并邀请博乐市劳动保障局专业人员为人员详细解答他们关心的相关政策和问题。通过四送活动,我辖区已有名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率达。同时,为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的人员办理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补贴。“”人员张建国的妻子常年重病,孩子正在上学,家庭生活十
分困难,街道知道这一情况后,积极出面协调,不仅为他申请了城市居民最底生活保障金,通过“手拉手”互助联合会,采取辖区单位“一邦一”活动形式,办理免费医疗救助证,为他解决了家庭实际困难。
四是积极探索临时性、季节性跨区域劳动输送。有计划、有组织、有保障的向劳务需求地输送务工人员,是劳动保障事务所(站)探索的一条扩张性就业途径。春节过后,针对打工人员大量涌入城市的有利时机,组织工作人员在人流密集的州客运站,建立了临时的服务台,开展了政策咨询、信息发布、权益保护等相关业务,共发放《农民工进城就业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维权手册》、《工伤保险条例》等宣传材料余份。今年九、十月份,针对辖区内下岗女工就业难,部分贫困家庭交学费难的问题,再就业服务所大胆尝试,先后分三批组织下岗女工和学生多人,到各乡镇场进行拾棉花活动,既组织学生参与了社会实践活动,又为部分家庭解决了交学费难的问题,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五是协助劳动力市场,在社区大力开展用工信息宣传和征集。共办宣传栏期个版面,利用电视新闻报道进行政策及典型事例宣传,接待咨询群众人次,电视新闻报道宣传次,组织下岗失业人员进行面对面宣传次,参加人员余人次,印制各种宣传资料余份,为有求职要求的下岗失业人员免费开展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真正把法规政策送到了广大下岗失业人员手中。积极主动地向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介绍用工信息,推荐用工。先后通过劳动力市场介绍社区各居民用工人次;极大的带动了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用敬老之心编织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体系,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帮助
现我辖区有名企业退休人员,按照上级劳动保障部门安排,我们首先上门
入户了解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健康状况,各社区普遍组织开展企业离退休人员登记、照像、体检等工作,建立了离退休人员的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医疗咨询,对独居行走不便的离退休老人坚持每月访视一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其中帮助购买生活用品人次,换煤气人次,打扫卫生、拆洗被褥人次。在辖区各社区群众自发形成文艺团体的基础上,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引导他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文艺队。在上级相关单位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协调解决了间平方米的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积极组织群众开展书画、象棋、乒乓球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通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组织,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社区的文化活动中来,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社区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在多年来的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街道社劳动保障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继往地坚持以
人为本的服务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以开发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为工作重点,以全面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工作目标,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推动辖区各项社会服务事业的进步,努力把博乐市××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建成具有一流服务设施、一流服务质量,一流工作业绩的基层劳动保障机构。
第三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先进经验材料
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先进经验材料
用真情和爱心编织金色的社保之网
**街道管辖面积9.5平方公里(包括博乐火车站1平方公里),地处博乐市政治、经济、文化、娱乐、商贸的中心,管辖区域面积最大,辖区单位多,居民住户集中,是博乐市最大的街道办事处。现有总人口36485人,其中常住人口32820人、流动人口3665人。辖
区下岗失业人员933人,其中“4050”人员119人,城镇其他失业人员349人,企业退休人员576人,管辖区有141个企、事业、行政单位,有各类餐饮、服务、商业网点2651个。
近年来,大量下岗失业人员进入社区,由单位人变成社会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成为街道社区工作的头等大事。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自2003年5月成立以来,我们从构筑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入手,把劳动保障网络延伸到社区,细化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体系,扩大劳动保障覆盖面,用真情和爱心编织金色的社保之网,对辖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起到了有力的促进作用。
一、用责任心一针一线编织工作体系,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建立了劳动保障事务所与政府业务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街道成立了劳动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和劳动保障所,7个社区分别设立了劳动保障服务站,所有工作与政府业务部门衔接,所站现有工作人员24人(其中劳动保障专干9人,协管员8人,4050人员7人),办公桌椅、档案柜、微机、打印机等必要的办公设备全部配齐,劳动保障服务的各项硬件设施较好。同时,各所站制定了规范的7个工作制度(考勤制度、学习制度、例会制度、来信来访制度、月报告例会工作制度、“4050”人员回访制度、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制度)。并对工作站各工作人员进行了明确分工。完善了劳动保障机构服务承诺,将工作职责、办事程序、服务指南及服务监督电话等内容在服务场所的显著位置公示,充分体现“一站式”服务承诺。为加强所(站)专干的业务培训,2004年4月底以来街道先后3次派出21人次劳动保障干事参加学习自治区和州市劳动保障部门组织的业务知识培训班,使其掌握劳动保障和其他相关业务的基本知识,提高业务水平,培养良好务实的工作作风,确保了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与此同时,所站工作与州、市劳动保障工作部门衔接、联动,在开发公益性事业岗位和办理《再就业优惠证》及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中,事务所积极和上级劳动保障部门联系,了解各单位的用工需求,掌握岗位信息,积极推荐再就业岗位。
二、用体谅之心一招一式编织培训体系,为再就业人员提供有针对性的技能支持
下岗失业人员能否实现就业和再就业,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就业技能高低和择业观念的转变,劳动保障事务所积极与市、区妇联、团委、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单位联系,组织开展了以家政服务、计算机、服装裁剪、美容、美发、餐饮、市场营销的各类培训班65期,培训人员1101人,在培训内容上,突出加强对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以提高他们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促进择业观念转变,努力让他们重新走工作岗位后,不再出现第二次失业。在培训主体上,做到了分类施教,如对有一定技能的302名失业人员注重引导就业培训,对于110名无专业技能的侧重于行业技能培训,而对于大中专毕业生则注重于社会知识的培训,让他们各怀其能、各显其技。通过技能培训,使1193名失业人员找到了就业的岗位,生活状况明显改善。
三、用爱心一点一滴编织扶持体系,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
劳动保障事务所探索推行下岗失业人员“四个扶持”的工作模式,即通过提供和推荐操作性强、有发展前景的项目扶持;通过协调有关政府部门支持进行政策扶持;通过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或向银行提供贷款担保等途径进行资金扶持;通过提供设备、场地等必需生产资料进行硬件扶持。“四个扶持”机制的运行促进了就业岗位的开发和就业领域的拓宽。好范文版权所有
一是认真调查摸底,建立健全管理台账,夯实了平台建设基础。先后对企业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及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挨家挨户,一厂一店地进行摸底调查,摸清了基数,掌握了实情。对调查排摸的对象分项别类,登记造册,建立了下岗失业人员登记台帐、失业人员登记台帐、用工信息登记台帐、就业登记台帐、《再就业优惠证》发放台帐、离退休人员登记台帐、小额担保贷款办理台帐等15类册,并录入微机实现动态管理,对下岗失业人员也实行动态化管理,力求做到“五清”:即下岗失业的时间清、家庭状况清、个人技能清、就业意向清、安置去向清。截止目前共上门入户11580万余户,走访群众28675万人,发放填写各种统计表册1万余份,登记造册离退休人员576人,下岗失业人员933人,实现就业891人,城镇其他失业人员349人,实现就业302人,1193人已实现再就业,就业率达到93.1。
二
是分类指导,多渠道促进再就业。在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劳动保障事务所根据下岗失业人员的求职意愿和特长进行分类指导,多渠道促进再就业。首先,整合社区资源、挖掘社区岗位。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充分利用辖区的优势,全面掌握用人信息,与商家达成用人协议,根据商家用人需求,由再就业服务站培训合格后,输送就业人员,定期进行跟踪回访,为他们寻找了一条有
效的就业途径。其次,拓展街道社区服务内容,开展便民利民岗位,针对下岗失业人员状况和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我们认识到只有找准发展社区服务业与社区居民服务结合点,才能开发更多的就业岗位,使更多的人得到安置。第三,开展社区特色活动,在团结北路社区采取“社区搭台承办、社会共同参与”的运作模式建立社区爱心超市,揭牌运营,超市受赠总额14188元,货物种类56种,接受捐赠的困难居民达120余人次。在响根布呼东路建立社区手拉手互助联合会,互助联合会成员中的14名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与辖区8名特困居民、3名下岗职工、1名困难党员、2名残疾人组成“手拉手互助”对子14对,签定了14份互助对子责任书,建立了由20人组成的联络员队伍,定期对互助方联系、协调,制定了工作目标责任、联席会、联络员联系、活动记录、考核总结等5项长效制度予以保证),改变了以往“一对一”帮扶模式,建立党组织帮扶个人的新机制,目前帮扶资金达8000余元。在长城东路社区丽园巷建立便民市场,方便了30多名下岗职工。在长城西路社区建立社区服务中心,在经营项目上是多样性的,主要开展了家政服务(家务劳动、照顾小孩、照顾老人、做饭菜、专业疏通下水管道、小区物业管理等),为69人次职工提供了就业便利。好范文版权所有
三是积极鼓励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创业促就业,以就业保稳定。对自谋职业从事个体经营的人员从各个方面给他们创造条件,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办证照、租房子、找摊位。尤其是今年6月,在自治区出台《4050下岗失业人员灵活就业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补贴办法》之际,我们及时组织辖区119名4050下岗失业人员学习此补贴办法,并邀请博乐市劳动保障局专业人员为4050人员详细解答他们关心的相关政策和问题。通过“四送”活动,我辖区已有106名4050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率达90。同时,为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的4050人员办理了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险补贴。“4050”人员张建国的妻子常年重病,孩子正在上学,家庭生活十分困难,街道知道这一情况后,积极出面协调,不仅为他申请了城市居民最底生活保障金,通过“手拉手”互助联合会,采取辖区单位“一邦一”活动形式,办理免费医疗救助证,为他解决了家庭实际困难。
四是积极探索临时性、季节性跨区域劳动输送。有计划、有组织、有保障的向劳务需求地输送务工人员,是劳动保障事务所(站)探索的一条扩张性就业途径。春节过后,针对打工人员大量涌入城市的有利时机,组织工作人员在人流密集的州客运站,建立了临时的服务台,开展了政策咨询、信息发布、权益保护等相关业务,共发放《农民工进城就业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劳动者维权手册》、《工伤保险条例》等宣传材料13000余份。今年九、十月份,针对辖区内下岗女工就业难,部分贫困家庭交学费难的问题,再就业服务所大胆尝试,先后分三批组织下岗女工和学生600多人,到各乡镇场进行拾棉花活动,既组织学生参与了社会实践活动,又为部分家庭解决了交学费难的问题,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五是协助劳动力市场,在社区大力开展用工信息宣传和征集。共办宣传栏63期312个版面,利用电视新闻报道进行政策及典型事例宣传,接待咨询群众3826人次,电视新闻报道宣传27次,组织下岗失业人员进行面对面宣传37次,参加人员2000余人次,印制各种宣传资料8000余份,为有求职要求的下岗失业人员免费开展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真正把法规政策送到了广大下岗失业人员手中。积极主动地向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介绍用工信息,推荐用工。先后通过劳动力市场介绍社区各居民用工1013人次;极大的带动了辖区内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用敬老之心编织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管理体系,为老年人提供生活帮助
现我辖区有576名企业退休人员,按照上级劳动保障部门安排,我们首先上门入户了解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健康状况,各社区普遍组织开展企业离退休人员登记、照像、体检等工作,建立了离退休人员的健康档案,定期开展医疗咨询,对独居行走不便的离退休老人坚持每月访视一次,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其中帮助购买生活用品73人次,换煤气56人次,打扫卫生、拆洗被褥39人次。在辖区各社区群众自发形成文艺团体的基础上,街道社区工作人员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引导他们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社区文艺队。在上级相关单位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协调解决了7间146平方米的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积极组织群众开展书画、象棋、乒乓球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通过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组织,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社区的文化活动中来,社会治安明显好转,社区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在多年来的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街道社劳动保障工作任重而道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一如继往地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以开发社区公益性就业岗位为工作重点,以全面推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为工作目标,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推动辖区各项社会服务事业的进步,努力把博乐市**街道劳动保障事务所建成具有一流服务设施、一流服务质量,一流工作业绩的基层劳动保障机构。
第四篇: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湖
南
省
财
政
厅 湖
南
省
民
政
厅 湖南省军分区政治部
关于实施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 湘劳社工字〔2009〕32号
各市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民政局,各军分区(警备区)政治部:
为进一步加强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就业援助工作,全面建立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就业援助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湘政发〔2008〕20号)精神,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就业援助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切实落实劳动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等关于进一步落实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劳动保障政策的要求,充分调动各部门单位、社区、企业及全社会的力量,全面建立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就业援助制度,帮助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2009年,全省共援助1.5万名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就业,全面建立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就业援助制度,争取用三年时间使我省4.46万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逐步实现就业,并力争建立起就业援助长效机制。
三、援助对象
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以下简称退役人员),即具有城镇常住户口,退役后尚
未就业或从原安置单位下岗失业后尚未再就业的,且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部队转业、复员、退伍军人。
四、工作程序
1、申报认定。退役人员凭本人身份证、退役证、以及一张近期一寸免冠相片,到户口所在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申请并填写《湖南省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附件1),社区服务中心在申请人登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和公示程序,公示时间为3天。公示审查后,签署初审意见,经街道劳动保障站核实,报区、县(市)劳动保障局审批后,在《湖南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栏目中予以注明。持证可享受有关扶持政策。各区、县(市)每季末5日内将《全省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就业援助专项工作情况调度表》(附件2)逐级上报市、省汇总备案。
2、建立援助档案。各街道社区负责为已登记审核的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建立援助档案,记录其个人信息、家庭情况、劳动技能、就业意愿等基本信息和享受的援助政策等相关内容。以实名制在劳动保障数据信息系统中进行登录,逐步建立起全省统一的退役人员就业援助基础台帐和资源数据库。
3、实施动态管理。对退役人员异动情况及时跟踪记录,辖区内人户分离的退役人员,以户口所在街道、社区管理为主。已经实现就业的,则在基础台帐和资源数据库中予以注销,并将安置台帐逐级上报省就业服务局汇总。凡经基层劳动保障机构或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提供3次以上(含3次)就业机会,本人拒绝应聘,或因本人原因导致所辖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连续2个月无法与其取得联络的退役人员,由所属区、县(市)劳动保障部门在《湖南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栏目中予以注销。
五、援助措施
1、强化就业服务。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通过设立专门窗口、采取一站式办公和绿色通道等方式,为退役人员免费提供政策解读、就业指导、岗位推荐、职业介绍事务代理等服务。引导退役人员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应聘技能,增强市场就业和创业意识。协助相关部门,为从事个体经营的退役人员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协调解决经营场地、城市管理、工商管理、卫生监督等方面的问题。
2、提供小额信贷。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并符合相关政策要求的退役人员可以优先得到5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扶持,退役人员合伙经营的实体可以适当扩大贷款规模,最高额度不能超过20万元。贷款据实全额贴息,可以展期一年,展期不贴息。
3、推进培训促就业。对全省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按照人均1000元标准,给予培训补助,使其学会一技之长,并实现就业。
4、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援助。对退役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的按规定提供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5、提供岗位援助。加大公益性岗位援助力度,调整、增加的公共交通协管、社会治安协管、环境卫生协管和社区组织开发的保安、保绿、保洁以及企事业单位后勤、收发、门卫等岗位要优先录用退役人员。鼓励企业单位和私营业主招用退役人员。
6、落实社保待遇。对已就业并参加社会保险的退役人员,要按相关政策落实社保补贴,并做好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工作。对暂处于失业状态的退役人员,要及时发给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通知,并保留社保关系和个人帐户。及时做好从事个体经营和灵活就业的退役人员社会保险接续工作。
7、提供生活援助。会同民政、教育、卫生、工会等部门,把退役残疾军人、以及享受国家抚恤和生活补助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参战参核退役人员,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和困难救济、社会捐赠的主要对象,给予生活、就医、子女就学等援助。
8、实施结对帮扶。在全省劳动保障系统党员干部中开展“手牵手”帮扶行动,与退役人员结成帮扶对子,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帮扶和援助。
六、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就业促进法》强化了政府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的法定职责。帮扶退役人员就业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长期性工作,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具体体现。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扎实做好城镇退役人员就业援助工作。
2、做好协调配合。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财政和各军分区等部门要按照有关政策职责分工,进一步做好信息交流,情况通报等资源共享工作,形成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当地民政部门的沟通与配合,统筹做好退役人员资料核实工作,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调,积极落实援助资金。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作用,深入开展排查工作,摸清底数,力求不留死角。
3、营造援助氛围。要结合《就业促进法》宣传,认真做好退役人员就业援助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工作,让广大退役人员熟悉政策、了解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扶持效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舆论宣传引导,鼓励退役人员自强自立,倡导扶贫帮困的传统美德,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努力营造“政府促、单位扶、个人帮” 关心关爱退役人员家庭的良好氛围,广泛动员各方面的资源帮助退役人员就业。
4、强化督促考核。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组织管理手段,采取逐月报告、按季调度、半年检查、年终验收考核的办法,即各地每月10日之前将退役人员就业援助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逐级上报,省厅按季通报全省就业援助工作情况,年终对市州完成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要加大奖惩力度,将就业援助工作实绩与就业专项资金分配直接挂钩,对任务完成好、援助实效高的市州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没有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市州给予通报批评。
二○○九年二月十六日
第五篇: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湖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湖南省财政厅 湖南省民政厅 湖南省军分区政治部
关于实施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就业援助工作的通知
湘劳社工字〔2009〕32号
各市州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民政局,各军分区(警备区)政治部:
为进一步加强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就业援助工作,全面建立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就业援助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湘政发〔2008〕20号)精神,决定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就业援助工作。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切实落实劳动保障部、民政部、财政部等关于进一步落实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劳动保障政策的要求,充分调动各部门单位、社区、企业及全社会的力量,全面建立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就业援助制度,帮助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为促进我省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二、工作目标
2009年,全省共援助1.5万名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就业,全面建立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就业援助制度,争取用三年时间使我省4.46万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逐步实现就业,并力争建立起就业援助长效机制。
三、援助对象
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以下简称退役人员),即具有城镇常住户口,退役后尚
未就业或从原安置单位下岗失业后尚未再就业的,且在法定劳动年龄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部队转业、复员、退伍军人。
四、工作程序
1、申报认定。退役人员凭本人身份证、退役证、以及一张近期一寸免冠相片,到户口所在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申请并填写《湖南省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基本情况登记表》(附件1),社区服务中心在申请人登记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和公示程序,公示时间为3天。公示审查后,签署初审意见,经街道劳动保障站核实,报区、县(市)劳动保障局审批后,在《湖南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栏目中予以注明。持证可享受有关扶持政策。各区、县(市)每季末5日内将《全省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就业援助专项工作情况调度表》(附件2)逐级上报市、省汇总备案。
2、建立援助档案。各街道社区负责为已登记审核的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建立援助档案,记录其个人信息、家庭情况、劳动技能、就业意愿等基本信息和享受的援助政策等相关内容。以实名制在劳动保障数据信息系统中进行登录,逐步建立起全省统一的退役人员就业援助基础台帐和资源数据库。
3、实施动态管理。对退役人员异动情况及时跟踪记录,辖区内人户分离的退役人员,以户口所在街道、社区管理为主。已经实现就业的,则在基础台帐和资源数据库中予以注销,并将安置台帐逐级上报省就业服务局汇总。凡经基层劳动保障机构或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提供3次以上(含3次)就业机会,本人拒绝应聘,或因本人原因导致所辖街道、社区劳动保障机构连续2个月无法与其取得联络的退役人员,由所属区、县(市)劳动保障部门在《湖南省就业失业登记证》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栏目中予以注销。
五、援助措施
1、强化就业服务。在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通过设立专门窗口、采取一站式办公和绿色通道等方式,为退役人员免费提供政策解读、就业指导、岗位推荐、职业介绍事务代理等服务。引导退役人员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应聘技能,增强市场就业和创业意识。协助相关部门,为从事个体经营的退役人员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协调解决经营场地、城市管理、工商管理、卫生监督等方面的问题。
2、提供小额信贷。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并符合相关政策要求的退役人员可以优先得到5万元以下的小额贷款扶持,退役人员合伙经营的实体可以适当扩大贷款规模,最高额度不能超过20万元。贷款据实全额贴息,可以展期一年,展期不贴息。
3、推进培训促就业。对全省城镇未就业军队退役人员,按照人均1000元标准,给予培训补助,使其学会一技之长,并实现就业。
4、提供职业技能鉴定援助。对退役人员参加职业技能鉴定并取得职业资格证的按规定提供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5、提供岗位援助。加大公益性岗位援助力度,调整、增加的公共交通协管、社会治安协管、环境卫生协管和社区组织开发的保安、保绿、保洁以及企事业单位后勤、收发、门卫等岗位要优先录用退役人员。鼓励企业单位和私营业主招用退役人员。
6、落实社保待遇。对已就业并参加社会保险的退役人员,要按相关政策落实社保补贴,并做好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工作。对暂处于失业状态的退役人员,要及时发给社会保险关系接续通知,并保留社保关系和个人帐户。及时做好从事个体经营和灵活就业的退役人员社会保险接续工作。
7、提供生活援助。会同民政、教育、卫生、工会等部门,把退役残疾军人、以及享受国家抚恤和生活补助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参战参核退役人员,作为重点帮扶对象和困难救济、社会捐赠的主要对象,给予生活、就医、子女就学等援助。
8、实施结对帮扶。在全省劳动保障系统党员干部中开展“手牵手”帮扶行动,与退役人员结成帮扶对子,提供一对一的个性化帮扶和援助。
六、工作要求
1、提高思想认识。《就业促进法》强化了政府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工作的法定职责。帮扶退役人员就业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很强的长期性工作,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利益问题的具体体现。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扎实做好城镇退役人员就业援助工作。
2、做好协调配合。各级劳动和社会保障、民政、财政和各军分区等部门要按照有关政策职责分工,进一步做好信息交流,情况通报等资源共享工作,形成协调联动工作机制。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主动加强与当地民政部门的沟通与配合,统筹做好退役人员资料核实工作,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调,积极落实援助资金。要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平台作用,深入开展排查工作,摸清底数,力求不留死角。
3、营造援助氛围。要结合《就业促进法》宣传,认真做好退役人员就业援助政策的宣传和解读工作,让广大退役人员熟悉政策、了解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扶持效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舆论宣传引导,鼓励退役人员自强自立,倡导扶贫帮困的传统美德,增强企业社会责任感,努力营造“政府促、单位扶、个人帮” 关心关爱退役人员家庭的良好氛围,广泛动员各方面的资源帮助退役人员就业。
4、强化督促考核。各地要切实加强领导,强化组织管理手段,采取逐月报告、按季调度、半年检查、年终验收考核的办法,即各地每月10日之前将退役人员就业援助工作目标任务完成情况逐级上报,省厅按季通报全省就业援助工作情况,年终对市州完成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要加大奖惩力度,将就业援助工作实绩与就业专项资金分配直接挂钩,对任务完成好、援助实效高的市州予以表彰和奖励;对没有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市州给予通报批评。
二○○九年二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