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江苏省劳动保障厅
江苏省劳动保障厅 江苏省发改委 江苏省经贸委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监察厅 江苏省民政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建设厅
江苏省国土厅 江苏省农林厅 江苏省外经贸厅 江苏省国资委
人行南京分行 江苏省国税局 江苏省地税局 江苏省工商局
江苏省物价局 江苏省统计局 江苏省编办 江苏省总工会
共青团江苏省委 江苏省妇联
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监察部 民政部
财政部 建设部 农业部 商务部 中国人民银行
国资委 国家税务总局 国家工商总局 统计局 中央编办
全国总工会 共青团中央 全国妇联
《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通知若干问题的意见》的通知
苏劳社就[2006]13号
各市、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发展改革委、经贸委、教育局、监察局、民政局、财政局、建设局(建委)、国土局、农林局、外经贸局、国资委、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物价局、统计局、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总工会、共青团、妇联,人民银行南京分行营业管理部、江苏省各市中心支行:
现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监察部、民政部、财政部、建设部、农业部、商务部、中国人民银行、国资委、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工商总局、统计局、中央编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通知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2006]6号)转发给你们,经省政府同意,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各地要将《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06]24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明确的政策规定与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一并贯彻,同步组织实施。
二、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中发〔2002〕12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意见》(苏发〔2002〕15号)、《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优惠扶持政策的通知》(苏政发〔2004〕61号)、《省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通知的实施意见》(苏政发[2006]24号)规定,对下列人员,发放《再就业优惠证》:
1、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包括:协议期满出中心、但未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且仍未再就业的国有、集体企业下岗职工;曾经是国有、集体企业职工的失业人员;协议保留社会保险关系的人员。
2、国有、集体企业关闭破产需要安置的人员,包括:国有、集体企业关闭破产或改制时领取一次性安置费仍未再就业的人员;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的失业人员。
3、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并且失业1年以上的城镇其他失业人员。
4、城镇失业人员中的就业困难人员,包括:“4050”人员,即截止2007年底女40周岁以上、男50周岁以上的下岗失业人员;夫妻双方均下岗失业的人员;单亲家庭下岗失业的人员;特困职工家庭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人员;有就业能力和就业愿望的残疾人员;“零就业家庭”的人员等。
5、城市规划区(指已撤村改社区居委会,下同)范围内就业困难的被征地农民,具体界定由各市确定。
三、被征地农民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因国家征地后失去承包土地、依法需进行补偿安置的人员。被征地农民的名单由被征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半数以上成员同意提出,经乡镇人民政府审核后,由县级人民政府确定。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被征地农民花名册”(附后)的填报指导、相关审核,并抄送同级劳动保障部门。县级劳动保障部门或其委托的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据以对本辖区范围内、在法定劳动年龄以内、具备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但未实现就业的被征地农民,核发《就业登记证》。
对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就业困难的被征地农民,由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机构根据各市确定的就业困难的被征地农民的标准进行调查、公示、审核确定后,报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审批,发给《再就业优惠证》。
财政部门根据国土行政管理部门提供的被征地农民人数,从当地的土地有偿收益中,按每个被征地农民1000元—2000元一次性安排划出,与促进就业专项资金统一使用,具体办法由各市确定。
四、各有关部门要提高办事效率,简化审批手续,明确办理各项手续的具体时限。劳动保障部门要及时为符合享受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人员办理《再就业优惠证》,街道(乡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受理领证申请并张榜公示核实的时间应控制在4个工作日内,县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审批的时间应控制在3个工作日内。各有关负责实施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的部门要及时为符合条件的人员和单位办理享受政策手续。对报送材料齐全、能当即办理的,应当即办理;不能当即办理的,办结时限应控制在10个工作日内。
五、在推进国有大中型企业实施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工作中,按照有关政策规定,各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要做好履行出资人职责企业和政府明确由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企业的产权多元化方案的审核工作,以及“三类资产”(非主业资产、闲置资产和关闭破产企业的有效资产)的认定工作,并出具相关证明文件;对于吸纳原企业富余人员达到30%以上,并与其变更或签订新的劳动合同的辅业改制企业,同级劳动保障部门审核后出具证明文件;经税务部门审核,对符合条件的辅业改制企业,按规定落实3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的扶持政策。
六、各级负责就业再就业税费减免、各项补贴和小额担保贷款的相关部门要建立信息交换和协查制度。劳动保障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和省规定的范围、程序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定期将发证情况以电子、纸制文件等形式通报同级相关部门。各有关部门根据劳动保障部门核发的《再就业优惠证》兑现有关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时,应在享受政策人员的《再就业优惠证》上注明持证人已经享受扶持政策的项目和起始时间,并加盖戳记。对累计享受期限已满3年的,应及时办理终结手续。同时定期通过电子、纸制文件等形式将兑现政策情况通报劳动保障部门。如对证件有疑问,可提请同级劳动保障部门予以协查,同级劳动保障部门应及时将协查结果通报提请协查的部门。逐步建立省内联网的《再就业优惠证》和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信息查询系统。
七、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就业再就业收费优惠政策。各地要根据省政府苏政发[2006]24号文件等,实行扎口服务(收费)的办法。各地可参照对私营个体业主扎口服务(收费)的做法,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办理工商登记、税务登记、社会保险登记、个人档案委托保管和申请享受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等手续时,推行扎口服务(收费)办法。切实贯彻落实国务院及其有关部门、省政府一系列涉及社会困难群体优惠扶持的政策规定以及《省财政厅、省物价局关于对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和高校毕业生实行收费优惠政策的通知》(苏财综[2006]8号、苏价费[2006]46号)、《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贯彻落实涉及社会困难群体收费优惠政策的实施意见>的通知》(苏价费[2005]281号、苏财综[2005]75号)规定,并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通过初次技能考核鉴定(限国家和省规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指定工种)、生活确有困难的,由职业技能鉴定机构提供一次性免费职业技能鉴定服务。所有管理(服务)单位均要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办事效率,要在登记、收费等场所显著位置公布办事程序、要求、收费减免等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规定。
八、各地要大力推进小额担保贷款工作。积极扶持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城镇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其他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大中专(技)毕业生和进城创业的被征地农民就业再就业。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管理办法,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简化贷款担保和贷款审批手续。建立健全小额担保贷款目标责任制和激励机制,鼓励各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城乡信用社开展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具体办法按中国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省财政厅、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转发<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改进和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的通知>的通知》(南银发[2006]23号)执行。
九、省对有关地区和单位的职业介绍补贴和职业培训补贴标准,分别参照《关于印发<江苏省职业介绍服务收费管理办法>的通知》(苏劳就[1999]60号、苏价费[1999]486号、苏财综[1999]112号)、《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规范培训收费管理的通知》(苏价费[2003]408号、苏财综[2003]157号)关于法定培训收费项目标准核定。对具有资质的培训教育机构提供免费培训的,培训补贴的拨付要与培训质量和促进就业效果相结合,按照培训合格率和培训后就业率分段予以补贴。各地可结合地方实际,在符合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的前提下,按照同级价格、财政、劳动保障部门规定的职业介绍和职业培训补贴项目标准执行。每位符合苏政发[2006]24号文件规定条件的人员只能享受一次职业培训补贴。有条件的地方可制定向符合享受培训补贴条件的人员发放培训券(卡)的办法,个人凭券(卡)到定点培训教育机构参加培训,抵免相应的培训费用。定点培训教育机构由各市劳动保障部门会同有关部门通过招标或资质认定等办法,在各类合法培训教育机构中确定,并通过媒体向社会公布。
十、对农村劳动者在城镇单位就业的,实行城乡统一的失业保险制度,劳动者失业后同等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以前按老办法参加失业保险的,按照新老办法分段计算其应享受的失业保险待遇。要建立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与积极寻找工作、接受培训紧密结合的制度。将是否按时参加培训、主动寻找工作、接受推荐的合适岗位作为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重要条件。对实现就业、停止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其应享受而未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期限可与下次失业时一并计算,但是最长不超过24个月。
十一、建立全省城乡劳动力调查制度。各级统计部门要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要求定期组织开展全省城乡劳动力调查,准确、及时、全面地掌握全省劳动力资源和就业情况,建立健全城乡就业和失业调查统计体系,完善就业失业统计及动态分析监测系统,为政府宏观调控和制定就业政策服务。有条件的市、县应增加城乡劳动力调查样本,以保证调查结果的代表性。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开展城乡统一的就业登记和失业登记制度试点,对年满16周岁的大中专(技)和城镇未能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等新增劳动力,实现就业的进行就业登记,对未能就业的城镇初、高中毕业生和毕业半年后仍未找到工作岗位并有就业要求的大中专(技)毕业生进行失业登记,发给《就业登记证》;对在法定劳动年龄范围内、有比较稳定的就业岗位或有承包责任地、收入能保障基本生活的城乡劳动者,统一进行就业登记;对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就业能力和就业要求,但未能就业又没有能保障基本生活的承包责任地,统一进行专项失业登记,发放《就业登记证》,据以确定本行政区域内的社会登记失业率。试点方案报省劳动保障厅备案。试点市、县开展城乡劳动力登记和增加城乡劳动力调查样本工作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在部门预算中予以安排。
十二、中央企业和省属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就业再就业工作按属地化原则,纳入当地的就业再就业工作规划,统筹安排落实。中央企业和省属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享受当地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和就业服务,其认定、管理、服务和统计等工作由当地有关部门统一负责。中央企业和省属企业也要切实负起责任,配合地方共同做好所属企业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工作。
十三、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积极协调和密切配合,共同落实好国务院和省政府明确的各项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保证不折不扣地贯彻到位。要进一步加大政策的宣传力度,在劳动保障、税务、工商、银行等有关窗口单位和办理场所显著位置公布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规定和办理程序、要求,有关政策规定可通过新闻媒体或网上公布,也可以编印免费发放给政策扶持对象。同时要督促、检查基层办理机构和工作人员认真执行各项政策规定,确保落实到位。
十四、建立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推进落实情况定期检查通报考核制度。各地负责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的各有关部门要建立健全基础台帐,定期汇总、上报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各地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要按季汇总、分析,由劳动保障部门在每季度终了后15日内,汇总当地各部门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情况,填写《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推进落实情况表》(附后),并形成简要文字总结材料,报省劳动保障厅。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将定期通报各地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推进落实情况,公布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咨询投诉电话,及时督促和纠正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落实不到位的现象。省各有关部门将对各地、各有关部门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的情况加强检查考核,对基础台帐健全、贯彻落实到位的,每年年终进行表彰,对工作不力的进行通报批评。
十五、加强对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领导和统筹协调。按照省政府《实施意见》要求,省就业再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调整为省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由省劳动保障厅、省发展改革委、省经贸委、省教育厅、省监察厅、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建设厅、省国土资源厅、省农林厅、省外经贸厅、省国资委、人民银行南京分行、省国家税务局、省地方税务局、省工商局、省物价局、省统计局、省编办、省总工会、团省委、省妇联等单位负责人组成,在省政府直接领导下,加强部门统一协调,组织开展联合调研,掌握工作动态,为省政府决策提供意见建议;制订工作计划,交流工作进展,分析解决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难点;通报工作情况,督促检查各地、各部门政策落实情况和任务完成情况,推动工作开展。各市也要作相应调整,形成统一领导、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
十六、各级劳动保障、发展改革、经贸、教育、监察、民政、财政、建设、国土、农林、外经贸、国资、人民银行、税务、工商、价格、统计、编制等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领导下,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落实措施。执行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向省有关部门报告。
第二篇: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江苏省财政厅、江苏省地方税务局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 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的实施意见
苏劳社[2008]96号
各市、县(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地税局:
为贯彻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08〕117号)和省政府《关于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切实做好稳定就业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苏政发〔2008〕103号)精神,积极应对当前经济形势对就业的影响,千方百计保增长、保就业、保稳定,经省人民政府同意,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阶段性降低企业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率。对失业保险基金结余规模较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后基金当期收支仍有结余的统筹地区,可申请在1至2年期限内将失业保险企业缴纳部分的费率一次性从2%降到1%。有条件的统筹地区也可根据各险种基金收支和结余情况,在2009年之内适当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费率。各地不得擅自降低养老保险费率。在降低企业缴费费率的同时,确保参保人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不降低。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实施方案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制定,经同级人民政府同意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并由省劳动保障厅会同省财政厅汇总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备案。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应将社会保险费率降低情况及时通报同级地税机关,并由统筹地区地税机关报省地税局备案。
二、允许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缓缴社会保险费。统筹地区在确保社会保险待遇按时足额支付、社会保险基金不出现缺口的前提下,允许暂时无力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在一定期限内缓缴应由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缓缴执行期为2009年之内,缓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具体程序是由企业提出缓缴申请,经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会同地税、财政部门研究确认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由相关企业与负责征收社会保险费的地税部门签订缓缴及补缴社会保险费的协议,地税部门可要求企业提供必要的担保或抵押。经核准缓缴期间,企业应继续按月申报应缴的社会保险费,缓缴的社会保险费不加收滞纳金。统筹地区应将企业缓缴各项社会保险基金情况报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备案。困难企业的社会保险历史欠费在2009年内无力清偿的,可继续签订缓缴、补缴协议,缓缴期内不加收滞纳金。上述困难企业经批准少缴、缓缴社会保险费,影响职工社会
保险待遇水平的,经费由各级政府补上,确保职工利益不受影响。
三、使用失业保险基金帮助困难企业稳定就业岗位。统筹地区在确保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按时足额支付失业保险待遇的前提下,对采取在岗培训、轮班工作、协商薪酬等办法稳定职工队伍,并承诺本不裁员或少裁员的困难企业,予以社会保险补贴或岗位补贴,所需资金可在失业保险基金中列支。补贴执行期为2009年之内,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社会保险补贴标准参照当地就业资金对就业困难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标准执行,岗位补贴标准参照当地失业保险金标准确定,补贴的具体范围、对象和标准由各地根据人社部发〔2008〕117号和省政府苏政发〔2008〕103号精神,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确定。上述两项补贴,同一企业只能享受一项。已享受缓缴社会保险费的企业不能同时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上述两项补贴由企业按月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提出申请,由劳动保障部门会同经贸、国资、财政等部门审核批准。申请材料包括稳定职工队伍计划措施、稳定职工队伍承诺书及各统筹地区规定需要提供的其它材料。岗位补贴资金按月划入企业账户,社会保险补贴资金按月划入地税部门征缴户。
对依据《企业破产法》实施重整企业的无生活保障职工,各地可发放一定数额的生活补助费,重整后的企业必须优先录用原企业职工。
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要会同财政部门制定周密的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计划,报当地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备案。
已经批准为省级扩大失业保险基金支出范围的试点城市,其支出项目继续按批复方案执行。
四、鼓励企业通过开展职工在岗培训等方式稳定职工队伍。开展在岗培训所需资金按规定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不足部分可在严格标准和程序的前提下,由就业专项资金予以适当支持。对连续5年按时足额缴纳失业保险费,在生产经营困难情况下积极组织职工开展在岗、转岗和技能提升培训,实施主辅分离改革改制等措施,不裁员或少裁员的企业,可由企业提出申请,经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财政部门审核批准后,在一定时期内从失业保险基金中适当安排职业培训补贴。申请材料包括培训方案及统筹地区规定需要提供的其它材料。培训补贴标准由统筹地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五、指导企业在运行困难情况下依法适度调整工资支付标准。企业因客观经济情况发生重大变化,需要安排职工放长假、轮休作业或者脱产半脱产培训等,各地劳动保障部门应当指导企业与劳动者通过平等协商制定和修改工资分配制度,根据劳动者提供劳动的实际情况,按照双方重新约定的标准支付工资。
企业应支付的加班工资,如及时、集中支付有困难的,可经平等协商与劳动者签订分期支付协议;对加班工资劳动争议案件,应先由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
会、工会和街道乡镇等区域性劳动争议调解组织进行调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对申请仲裁的此类案件应以调解为主,妥善予以处理。
六、简化非标准工时工作制的审批程序,方便企业选择适合自身情况的工时制度。对生产任务不均衡的出口加工型、劳动密集型企业,经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对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和国际服务外包企业的若干工种岗位、非国有企业中实行年薪制的经营管理人员、非生产性值班人员等,经县级以上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可以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各地要根据不同企业的生产状况,及时发布劳动标准引导信息,指导企业完善工作时间和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帮助企业依法合理地减少人工成本支出。
七、妥善解决困难企业支付经济补偿问题。鼓励和引导职工与企业依法平等协商,采取多种措施共渡难关。困难企业经过多方努力仍不得不实行经济性裁员的,可在与工会或职工平等协商一致后,签订分期支付或以其它方式支付经济补偿的协议。
八、规范困难企业界定的条件和范围。本意见所指“困难企业”须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受当前金融危机影响,生产经营发生困难但恢复有望,暂时难以支付职工工资、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已采取稳定就业岗位措施且没有批量减员的;已依法参加社会保险并按规定履行缴费义务的;生产经营活动符合国家、省及所在区域产业和环保政策(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的。困难企业具体认定的条件、范围和数量、比例由统筹地区人民政府充分考虑基金支付能力,在突出重点、总量控制、严格把握、动态监测的前提下确定。具体认定工作由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会同财政、经贸、国资、地税等部门负责。
上述须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的事项,由省劳动保障厅、省财政厅负责受理并及时报送。附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减轻企业负担稳定就业局势有关问题的通知》(人社部发〔2008〕117号)
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江苏省财政厅
江苏省地方税务局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第三篇: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
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制
甲方(用人单位)
用人单位名称
用人单位住所
工商登记
注册类型
劳动合同
履行地
法定代表人 或负责人
乙方(劳动者)
姓 名
性 别
出生年月
文化程度
户籍所在地址
现居住地 址
居民身份证号码
社会(养老)保险号 码
就业登记证号码
联系方式
甲、乙双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江苏省劳动合同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在平等自愿、公平公正、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基础上,签订本合同。
一、劳动合同期限
甲乙双方约定按下列 种方式确定“劳动合同期限”:
A、有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其中试用期自年 月 日起
至 年 月 日止。
B、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自 年 月 日起,其中 试用期自 年 月 日起至年 月 日止。
C、以完成 工作任务为劳动合同期限,自 年 月 日起至完成本项工作任务之日即为
劳动合同终止日。
二、工作内容及要求
(一)乙方根据甲方要求,经过协商,从事 工作。甲方可根据工作需要和对乙方业绩的考核结果,按照合理诚信原则,变动乙方的工作岗位,乙方服从甲方的安排。
(二)甲方安排乙方所从事的工作内容及要求,应当符合甲方依法制订的并已公示的规章制度。乙方应当按照甲方安排的工作内容及要求履行劳动义务,按时完成规定的工作数量,达到规定的质量要求。
(三)三、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一)甲乙双方在工作时间和休息方面协商一致选择确定 条款,平均每周工作四十小
时:
A、甲方实行每天 小时工作制。
具体作息时间,甲方安排如下:
每周周 至周 工作,上午,下午。
每周周 为休息日。
B、甲方实行三班制,安排乙方实行 班 运转工作制。
C、甲方安排乙方的 工作岗位,属于不定时工作制,双方依法执行不定时工作制规定。
D、甲方安排乙方的 工作岗位,属于综合计算工时制,双方依法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工
作制规定。
(二)甲方严格遵守法定的工作时间,控制加班加点,保证乙方的休息与身心健康,甲方因工作需要必须安排乙方加班加点的,应与工会和乙方协商同意,依法给予乙方补休或支
付加班加点工资。
(三)甲方为乙方安排带薪年休假。
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一)甲方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岗位,应当向乙方履行如实告知的义务,并对乙方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二)甲方必须为乙方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安排乙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应定期为乙方进行健康检查。
(三)乙方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乙方对甲方管理人员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有权拒绝执行。
(四)甲方按照国家关于女职工、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规定,对乙方提供保护。
(五)乙方患病或非因工负伤的,甲方应当执行国家关于医疗期的规定。
五、劳动报酬
甲方应当每月至少一次以货币形式支付乙方工资,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乙方的工资。乙方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甲方向乙方支付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
准。
(一)甲方承诺每月 日为发薪日。
(二)乙方在试用期内的工资为每月 元。
(三)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对乙方的工资报酬选择确定条款:
A、乙方的工资报酬按照甲方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中的内部工资分配办法确定,根据
乙方的工作岗位确定其每月工资为元。
B、甲方对乙方实行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相结合的内部工资分配办法,乙方的基本工资确定为每月元,以后根据内部工资分配办法调整其工资;绩效工资根据乙方的工作业绩、劳动成果和实际贡献按照内部分配办法考核确定。
C、甲方实行计件工资制,确定乙方的劳动定额应当是本单位同岗位百分之九十以上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能够完成的,乙方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按质完成甲方定额,甲方应当
按时足额支付乙方的工资报酬。
D、......(四)甲方根据企业经营效益、当地政府公布的工资指导线、工资指导价位等,合理提高乙方工资。乙方的工资增长办法按照(工资集体协商协议、内部工资正常增长办法)确定。
(五)乙方加班加点的工资,以双方经过协商确定的 工资为基数计算。
(六)乙方事假期间,甲方扣除工资的标准为。
(七)乙方依法享有带薪假期(婚假、丧假、年休假、探亲假)期间的工资,按乙方的工资支付。
六、社会保险和福利
(一)双方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按时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其中依法应由乙方缴纳的部
分,由甲方从乙方工资报酬中代扣代缴。
(二)甲方应当将为乙方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情况公示,乙方有权向甲方查询其各项社会保险的缴费情况,甲方应当提供帮助。
(三)如乙方发生工伤事故,甲方应负责及时救治,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为乙方依法办理劳动能力鉴定,并为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履行必要的义务。
(四)乙方依法享有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甲方应当执行。
(五)七、劳动纪律
甲方制定的劳动纪律应当符合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履行民主程序,并向乙方公示。
乙方遵照执行。
八、协商条款
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同意选择 条约定条款。
A、乙方工作涉及甲方商业秘密的,甲方应当事前与乙方依法协商约定保守商业秘密或竞业限制的事项,并签订保守商业秘密协议或竞业限制协议。
B、由甲方出资招用或培训乙方,并要求乙方履行服务期的,应当事前征得乙方同意,并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C、甲方出资为乙方提供其它特殊待遇,如(住房、汽车等),并要求乙方履行服务期的,应当事前征得乙方同意,并签订协议,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D、甲方同意为乙方办理补充养老保险(年金)和补充医疗保险情况,具体标准为:。
F、甲方同意为乙方提供如下福利待遇:。
G、甲乙双方需要约定的其它事项:
九、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
经甲乙双方协商约定,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终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期满的;、----------;、----------。
十、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
(一)劳动合同一经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双方应当依法执行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中止、解除、终止、续订以及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金的规定。
(二)当事人一方故意或者过失违反劳动合同,致使劳动合同不能履行或者不能完全履行,并给另一方造成经济损失的,应当依规定或者约定承担赔偿责任。
十一、劳动争议处理
(一)甲乙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劳动争议,可以协商解决。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甲乙双方也可以直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二)甲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规章,损害乙方合法权益的,乙方有权向劳动保障行
政部门和有关部门举报。
十二、其他
(一)劳动合同期内,乙方户籍所在地址、现居住地址、联系方式等发生变化,应当及
时告知甲方,以便于联系。
(二)本合同未尽事宜,均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国家没有规定的,通过双方平等协
商解决。
(三)本合同不得涂改。
(四)本合同如需同时用中文、外文书写,内容不一致的,以中文文本为准。
(五)本合同一式两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
(六)本合同于 年 月 日生效。
法定代表人签名: 乙方签名:
或委托代理人签名:
甲方盖章:
签章日期: 签名日期:
甲乙双方自愿申请劳动合同鉴证的,应当在劳动合同签订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保障行
政部门提出。
鉴证机构盖章: 鉴证人签名:
鉴证日期:
附件
劳动合同变更记录
经双方协商同意,对 年 月 日签订的劳动合同作如下变更:。
法定代表人签名: 乙方签名:
或委托代理人签名:
甲方盖章:
签章日期: 签名日期:
鉴证机构盖章: 鉴证人签名:
鉴证日期:
第四篇: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关于召开全省劳动仲裁疑难问题
研讨会的预备通知
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仲裁处:
为及时研究全省劳动争议处理工作中的难点和热点问题,统一各级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的认识与做法,不断提高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质量;研究明年工作思路,经研究,拟于2007年11月20日左右召开全省劳动仲裁疑难问题研讨会。现将会议有关准备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内容
(一)研究劳动争议处理工作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规范劳动争议案件的受理和案件处理中的法律适用问题(研讨课题附后)。
(二)交流今年各地劳动争议仲裁工作情况和明年工作思路。
二、参加对象
各省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分管局长,仲裁处处长,部分对劳动争议处理工作有研究的劳动争议仲裁员(另行通
1知);另邀请省总工会、省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省高级人民法院相关同志参加会议。
三、会议要求
各市要针对研讨课题(各市可以增加研讨课题),先行组织本地区仲裁员进行研讨,认真提出解决的思路、措施和办法,并附本地今年工作完成情况和明年工作思路,形成书面材料,打印50份备用。
四、会议具体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二OO七年十一月六日
劳动争议仲裁疑难问题研讨课题
一、劳动者在某单位工作期间没有参加社会保险,后该单位把劳动者转为劳务派遣方式用工,如劳动者诉请原单位补缴社会保险费等发生劳动争议,应如何处理?
二、劳动者以自由职业者身份参加社会保险并个人缴费,或者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有约定,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工资之外另支付一定数额的费用,由劳动者以个人名义参加社会保险或者续保,如劳动者申请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按比例承担费用,或者要求将个人缴费与用人单位缴费的差额补缴,或者要求将个人参保改为单位参保,应当如何处理?
三、原劳动部《关于贯彻(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的通知》([1995]236号)第二规定:“对某些患特殊疾病(如癌症、精神病、瘫痪等)的职工,在24个月内尚不能痊愈的,经企业和劳动主管部门批准,可以适当延长医疗期”,应如何理解和执行?
四、非全日制劳动者的生育保险和失业保险如何缴纳?女性劳动者在非全日制合同期内生育,生育费用和产假工资如何支付?劳动者被终止用工后,能否享受失业保险待遇?
五、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双方协商签订了关于工资、经济补偿金支付等协议,劳动者又反
悔申请仲裁的应如何处理?
六、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如双方劳动权利义务关系停止,可否认定双方事实劳动关系已终止?
七、工伤发生后,未进行工伤认定,用人单位直接委托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了伤残等级鉴定,劳动者据此就工伤待遇提出仲裁申请应如何受理和处理?
八、非法用工(含童工)导致劳动者伤残,劳动者请求一次性赔偿,应如何处理?
九、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已终止劳动关系和工伤保险关系,工伤职工也一次性领取了相关的工伤待遇,如工伤职工旧伤复发需要继续治疗而引起的争议如何受理和处理?
十、工伤职工鉴定为伤残七至十级,停工留薪期满后无法提供正常劳动或用人单位无法安排工作应如何支付待遇?
十一、已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发生工伤后,工伤待遇争议应由参保地还是工伤发生地仲裁委员会受理?
十二、因社会保险发生争议,仲裁时效应如何把握?
十三、劳动者按照《劳动法》第31条规定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又反悔,是否有权撤回已递交的通知?
十四、如何把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关于加班加点工资计算标准?
十五、许多用人单位规定,年终在册且参加年终考评的职工才有参与年终奖分配的资格,对于年终前已离职的劳动者要求支付奖金发生的争议应如何处理?
十六、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但无法办理退休手续和领取养老保险待遇,由此发生的争议是否受理?劳动者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能否支持?如何计算?
十七、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高温补贴(防暑降温费)、夜班补贴发生争议应如何裁决?
十八、探亲假是否适用于所有用人单位?发生争议后如何把握?
第五篇: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
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江苏省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实施办法》的通知
2005-9-16 0:0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发文单位:江苏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 文
号:苏劳社察[2005]10号
发布日期:2005-9-16 执行日期:2005-9-16 各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为适应当前劳动保障监察实际工作需要,切实做到依法行政,完善劳动保障执法方式,提高执法效能,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我厅制定了《江苏省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实施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00五年九月十六日
江苏省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实施办法
第一条 为及时掌握用人单位劳动保障状况,提高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效能,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劳动保障书面审查(以下简称书面审查)是指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行政执法工作需要,依法要求用人单位定期不定期地报送其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方面的相关书面材料,并进行审查的一项监
督检查制度。
定期书面审查是指一年一度的对所有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情况进行的书面审查。不定期书面审查是指根据工作需要,对特定范围的用人单位或特定的劳动保障事项进行的书面审
查。
第三条 书面审查由劳动保障监察机构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可以建立与工资、社会保险、就业等机构的协
作与联合审查机制。
第四条 书面审查的管辖按照我省劳动保障监察的管辖规定进
行。
第五条 书面审查的内容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十一条的规定执行。定期审查为全面审查,不定期审查可以有选择地进行。
第六条 不定期书面审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针对具体的用人单位和要求报送的内容,直接发出《劳动保障监察书面审查通知书》。
第七条 定期书面审查实行《劳动保障书面审查记录手册》和《劳动保障书面审查报告书》制度。《劳动保障书面审查记录手册》包含用人单位名称、住所、单位类型、法定代表人(负责人)、组织机构代码、审查情况等主要内容;《劳动保障书面审查报告书》应当按照定期书面审查的内容设定表式项目和详细内容。
《劳动保障书面审查记录手册》由省劳动保障厅统一印制,《劳动保障书面审查报告书》由各省辖市印制。
第八条 定期书面审查的时间在每年年初进行,应在4月底前结
束。
第九条 定期书面审查的基本程序:
(一)准备和公告: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准备有关资料,并将书面审查的具体时间、方式及相关要求,通过媒体、网上公告或者直接书面通知等形式告知用人单位。
(二)自查和报送:组织指导用人单位进行自查,如实填写《劳动保障书面审查报告书》,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报送相关资料;对未按统一时间报送的用人单位,应当发出《劳动保障书面审查通知
书》。
(三)审查和公示:对已按照要求报送书面审查材料的用人单位,在《劳动保障书面审查记录手册》“审查情况”栏记录“已审”意见。在审查中发现用人单位有轻微违法行为的,责令纠正;发现用人单位违法行为比较严重,或有轻微违法行为但拒不纠正的,依法立案查处。对书面审查的情况可以通过网络或其它形式予以公示。
第十条 对未按照《劳动保障书面审查通知书》的要求提供书面材料的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三十条的规定予以处罚,并加强日常巡查或实施重点监察,在一年内不得授予劳动保障
有关的荣誉或者称号。
第十一条 对自觉地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规章,积极配合劳动保障书面审查的用人单位,劳动保障部门可以给予表彰,在一年内减少或者免除日常巡查和社会保险稽核。
第十二条 书面审查纳入企业劳动保障诚信制度体系,是征信制度的重要形式,是信用等级评价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应根据本地区推进劳动保障诚信制度建设的情况,将书面审查情况作为建立用人单位信用档案的主要依据,对连续三年书面审查合格的用人单位可
评为诚信单位。
第十三条 对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进行书面审查依照本办法执行。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原江苏省劳动保障厅《关于下发<江苏省劳动保障年检实施办法>的通知》(苏劳社察〔2001〕
4号)同时废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