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就业工作是学校的民生工程,它不仅是学生、家长、政府、社会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更是学校开拓优质生源市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加强外部形象建设的重要工作。高校办学,招生是“入口”,就业是“出口”,如果“出口”问题解决不了、解决不好,轻而言之,就是辜负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充分信任,重而言之,就是没有发挥好大学的基本功能,没有履行好一种应有的社会责任。
去年的10月22日,也是在这里,学校召开了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和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一年来,就业指导处围绕目标、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创新思路,依靠各职能部门和教学院部的紧密配合,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新的可喜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出台了一系列的就业工作规章制度和就业工作管理考评办法,就业工作管理日益规范,就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二是就业工作重心逐步实现下移,各教学院部就业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日益增强,对就业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投入不断增加,“一把手工程”落实到位;三是固本拓新、内引外联,创新校园招聘办法和市场建设策略,就业市场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拓展,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保持良好势头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新的突破;四是强化学生创业实践,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进展顺利,学生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多个创业团队在省、市组织的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和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同志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同志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客观地分析我校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不足,综合起来,我认为这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择业观念的教育与引导缺乏力度
去年下半年以来,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数量不少,提供给学生的就业岗位也不少,但部分毕业生求职意愿不强,校园招聘会上毕业生签约率不高。主要原因就是毕业生自身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对就业区域、工作环境、薪金待遇、单位性质等设定的目标高、提出的要求高。过分追求工作的稳定性、舒适性、优越性,一味地削尖脑袋挤向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知名企业,或者等着考公务员、考教师编制,不愿意到私营企业、基层单位和艰苦地区,不愿意去寻求其他的就业机会,不愿意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路子,因此就业时总是高不成、低不就,导致“不就业”现象严重。这些情况一方面说明毕业生没有端正就业心态,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在择业观念的转变上,缺乏有效的教育与引导。
二、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适应高端市场需求
总体来说,我校大部分毕业生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在面试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岗位成才能力等与用人单位特别是高端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参加招聘会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上能顺利过关,但在综合素质的考评上存在欠缺,竞聘优质企业时竞争力不强、淘汰率较高。这种状况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也就是说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在大学四年里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应该也必须成为学校今后人才培养上的一个重要导向。
三、部分专业设置未能紧随市场变化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要求标准更在逐年提高。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一些过去所谓的冷门专业逐步变成了就业热门,一些新型专业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不断涌现,一些传统专业在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上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新的标准。因此,教务处、招生办以及各个教学院部要根据市场变化和就业需求对专业设置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和修订,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要深入了解和跟踪市场变化,深入了解学校专业的发展情况,深入了解各专业在学生素质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整方案和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
四、全员对就业工作的支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总体上来说,目前我校就业工作的受重视程度较以前已大幅提高,学校在人员配备、条件建设、资金保障、机制扶持等方面都把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予以重视和支持,相关职能部门、各教学院部也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但部分职能部门、多数教师的观念仍没有实质性的转变,不少人仍然认为就业工作只是就业部门、就业工作人员的事情,学校全员关心、参与、支持就业工作的氛围不够浓厚,特别是各部门工作人员、广大教师在学生就业中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许多可利用的关系没有利用,可挖掘的资源没有挖掘,可建立的平台没有建立,可开通的渠道没有开通,学生就业依然主要依赖就业指导处引进用人单位和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式自我推荐。
五、就业队伍专职化建设步伐急需加快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职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是提高我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水平与质量的有效保证。目前,我校16个学院中,大多数学院的就业专干为学生政治辅导员兼职,学生管理工作是他们的主业,就业工作成为了他们的副业,就业市场缺乏专人开拓,就业信息没有专人跟踪,所谓的就业专干无非是做点就业政策宣讲、学生面试通知、就业情况统计等浅表式服务,而就业市场变化分析、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乃至最重要的就业市场的巩固开拓等根本性和延伸式服务缺乏专职力量,这种兼职式的就业队伍配备与破解就业难问题的客观要求不相符合,人事处、学生处、就业处要联合各学院尽快对就业队伍专职化建设问题提出相关方案。
六、统计数据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出就业实情
我们每年都会公布一个大学生就业率,但说实话,这个统计数据并没有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就业实情。数据统计不准,基于两种原因,一是部分毕业生在离校时没有签约稳定的就业单位,而离校后又找到了工作,部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不愿意提供就业证明,不配合就业率统计核查;另一方面是一些学院和少数工作人员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联系毕业生、统计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况,认为联系起来难度大、麻烦多,多几个百分点少几个百分点关系不大,所以数据统计时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同志们,数据统计不准,就不能体现出毕业生真实的就业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专业招生计划的科学性、就业市场拓展的针对性、就业状况评估的客观性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前瞻性。小小数据,影响全局呀!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的长期性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进一步做好我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在现有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借这个会议,我谈几点意见。
一是深化认识的问题
深化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认识,要立足两个高度:
第一是对学校发展负责的高度。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已经“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国务院每年都要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专项部署,教育部每年也都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湖南省教育厅每年都会对高校就业工作进行督查、评估,国家级、省级对高校办学的各类评估,都把学生的就业状况作为重要指标,而每年高考后家长与考生在志愿填报时,都会把学校的就业情况作为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所以说,一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从宏观层面来说,涉及到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影响整个社会对高校的评价、优质生源对高校的选择、用人单位对高校的信赖,总而言之,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事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全校上下要在思想认识上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生命线工程”来对待,代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来对待。
第二个是对学生发展负责的高度。家长和学生选择一所学校,是对学校的高度信任和充分认同,作为学校、作为老师,我们要对得起这种信任。说实话,学生上大学,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图今后能找上一份好工作,能有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一个促进自身发展的舞台吗?所以,我们除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之外,还要为学生打通就业渠道、寻找个人出路、规划未来发展。我们常说学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如果学生在校四年为我们解决了衣食之忧,而四年之后,学生的衣食问题却无力解决,那我们能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吗?我们能说对学生负好了责、服好了务、育好了人吗?对学生负责,不单是管理、教育、引导,也不单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在学生输出过程中为他们寻找适合自身特征、特长的发展空间,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实现人生的价值,而这正是就业工作的职责、目标与重点所在。
二是明确责任的问题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把手工程”,校长必须负总责,主管校领导具体负责,就业指导处负责组织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各学院是工作重心。按照这样的责任划分,我想今后工作要突出两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要形成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联动机制”。从学校层面来说,要进一步提高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意识,使每个部门、每个领导、每个教职员工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上都成为责任主体,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确保对就业工作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为就业工作提供有效支持;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校、院两级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职责。从职能部门的层面来说,就业指导处要进一步实施就业工作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各学院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加大组织、统筹、协调力度;高教所、社科处要组织力量加强对就业工作的专项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和指导学校的就业工作;教务处、规划处、招生处、学科办、学生处等职能部门都要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把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制定有关政策与计划的重要依据,并加强与就业指导处的会商。从学院层面上来说,各学院要进一步把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真正落实到位,院长作为学院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靠前指挥,分管副书记要切实负责,一抓到底,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
第二个重点是要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绩效考评机制。修订和完善学校就业工作考评办法,将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质量评估、招生规模挂钩,与学校资源的配置挂钩,与学院和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考核挂钩,在实施“三挂钩”的过程中,切实落实就业工作责任追究制和就业工作一票否决制:未达到当年就业率和签约率目标,且就业工作考评位于全校最后一位的学院、学院主要负责人和学院分管领导,年终考核不能评为优秀;学校就业率排名未进入全省高校第二梯队,就业指导处主要负责人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对“机构、人员、经费、制度、场所、工作”六个不到位的学院实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对就业率统计弄虚作假的要追究其责任。
三是夯实基础的问题
我校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学生就业能力日益增强,整体就业质量不断提高,与学校的大力投入分不开,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分不开,与从事就业工作的同志们的辛勤劳动分不开。进一步提高就业工作成效,今后要不断完善两个基础:
第一是关系就业工作效能的物质基础。学校将逐年加大投入,从就业咨询、就业指导、就业市场开拓、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就业招聘活动组织实施等方面为就业工作提供场地、条件和资金保证;在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创业孵化园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创业孵化器、创业教育、教学实践的功能,以创业带动毕业生就业;建设就业工作的专职化队伍,并就专职队伍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制定相关的倾斜政策;加强重点就业区域和重点就业行业的就业窗口建设,通过窗口实现市场跟踪、联络与对接。
第二是关系就业质量的人才培养基础。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核心问题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不论是从学校长远和可持续发展来看,还是从破解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来看,我们都要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调整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重要参考内容,要通过毕业生质量的跟踪调查、企业回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市场调研,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状况分析,前瞻性地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各学院要结合就业情况,开展本专业对应的行业市场调研,做好行业定位和特色定位,并据此调整培养方案乃至专业设置,既要打好科学文化基础,增强适应性,又要针对行业特点确立优势和特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这是就业工作的“治本”之道。
四是拓展市场的问题
如果把学校比作工厂,那么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产品推销不出去,不能有效占领市场,工厂迟早就要倒闭。同理,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被市场接受,在市场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学校的生存就会成为大问题。所以,培植、巩固、经营、开拓、发展好毕业生就业市场,至关重要!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巩固和拓展市场,我认为必须抓住两个根本:
第一是着力加强市场开发。在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中,我们必须树立一个观念,虽然说签订就业协议的主体是毕业生和企业,但在就业市场中的主体实际上是高校和企业,因此,加强市场建设,不仅是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更是学校的应尽之责。加强市场建设,我想有四条主要的途径:一个是架好桥梁。要把用人单位请进来,通过校园招聘会这种“集体相亲”的形式,为用人单位提供多元化的选材需求,使用人单位省时省力省心,又能对毕业生进行充分考察;二个是做好推销。要组建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发队伍,根据学校的就业市场开发战略,组团走访用人单位,上门推介毕业生信息,并与用人单位建立人才需求合作关系;三个是搭好平台。要把学生的毕业实习与就业择业联系起来,把校企合作与就业工作联系起来,使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三者之间形成感情上的互融和信息上的互通;四是用好资源。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对外交往优势,宣传毕业生就业成果,收集毕业生就业信息,争取毕业生就业机会,如国际交流部门要多给学生开辟一些出国留学、实习甚至就业的渠道,校友会除跟校友加强联络以外,更要发挥各地校友会和广大校友的作用,让校友为师弟师妹们的就业提供一些便利,等等。
第二是全力加强市场维护。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和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在对自己有了清醒了解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提升就业能力,提高供需双方的签约率,加强学生的就业诚信约束,减少学生的违约行为,以诚信维护市场;要采取问卷、回访、座谈、答谢等方式,向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状况,听取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以诚意维护市场;要完善好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岗位需求、招聘动态等各类就业信息服务,要构建供需双方互动服务平台,为用人单位提供超前服务、跟踪服务和后续服务,以诚心维护市场。全力加强市场维护,是固本拓新的重要手段。
同志们,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及高校面对的共同难题,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整体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在座的各位,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中坚力量,过去付出了很多,现在奉献了很多,学校党委、行政期待你们未来做得更多、收获更多!
谢谢大家!
第二篇:在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同志们:
按照校党委、校行政的部署,今天我们召开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本次会议既是国家和省有关大学生就业工作方针政策的贯彻会、落实会,也是做好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动员会、推进会,目的在于进一步强化毕业生就业工作在学校全局工作中的重要地位,进一步开创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刚才校党委副书记芮鸿岩同志代表校党政作了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的成绩,系统阐述了我校今后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措施,我完全赞成。会议表彰了一批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5个学院交流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经验。在此,我代表校党委、校行政向受到表彰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工作在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向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付出辛勤劳动的教职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
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坚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采取有效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宏观上看,毕业生总量逐年增加,供大于求的局面在短期内难以缓解。从中观上看,毕业生的专业结构不尽合理,与社会需求结构不相吻合。从微观上看,毕业生个体就业观念落后、职业目标缺失、就业期望值过高的问题,就业准备不足带来的岗位对接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就业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都给毕业生就业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国务院前不久召开了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国务委员陈至立同志到会作了重要讲话,要求高校“深化改革,调整学科专业结构,改进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全面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国务院办公厅还将就此下发文件。江苏省政府、扬州市政府也相继召开了贯彻会议,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我校党委常委会多次研究了毕业生就业工作,调整充实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制订《扬州大学加强和改进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进一步完善了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这必将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面,我就如何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强化以人为本,提高对毕业生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在大学生身上,寄托着成千上万家庭的希望,特别对于农村和城镇贫困家庭来说,解决一个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就能使一家人脱贫。如果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在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家长们的教育投资就得不到回报,人民群众对高校扩招的感激之情就会变成对学校对政府的“抱怨”之声,我们党的先进性就无法体现,“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就成了一句空话。
就业也是办学之基,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毕业生就业率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教育部门每年都要定期向社会公布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并将就业率与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招生计划挂钩,这将对学校的形象和地位产生巨大的影响,并最终影响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我们一定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学生根本利益的立场出发,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出发,从保证学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出发,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落实责任、落实措施,实现毕业生就业率的基本稳定,实现就业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深化教育改革,提升毕业生就业的适应力和竞争能力
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有效需求岗位不足、毕业生总量供大于求的客观背景,也有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供求失衡的内在因素。部分专业社会需求已趋饱和,但毕业生存量很大;部分专业生源异常充沛而社会需求大为减少,招生火爆与毕业就业困难的矛盾较为突出。
学科专业结构决定着各类人才培养的比例,影响着毕业生的就业前景。我们一定要以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人才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内容方法。主动开展就业市场需求分析和毕业生跟踪调查,根据国家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现状和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结构的需求,以及自身的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建立完善专业设置、招生、培养与就业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运行机制。
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决定着毕业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学生的素质拓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是专业教育、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我们要从推进素质教育、提高竞争能力的角度出发,将素质拓展工作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加大辅修专业、辅修课程的选择范围,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努力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要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指导,帮助学生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分析职业目标实现过程中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发展引导和个性发展引导,促进更多的学生形成差异性竞争力,实现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
三、明确岗位责任,构建和完善校内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
在2007年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会上,教育部部长周济同志提出,要构建“领导主抓、中心统筹、院系为主、全员参与”的高校就业工作体系,要求高校通过明确各个层面的职责,发挥各自的功能,上下贯通、左右协调,实现招生、培养与就业的良性互动。
“领导主抓”就是要加强对就业工作的领导,强调主要领导负主要责任,实施“一把手工程”。校党政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总体规划、整体协调,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负总责”,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分解,将就业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中心统筹”就是要求职能部门组织协调好全校学生的就业教育指导,负责校内外人才市场的构建和联动、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业指导队伍的建设、学校的社会资源运用以及就业工作各环节的管理。“院系为主”就是要求各学院树立主导意识,努力形成本单位学科专业的领先优势、特色优势、差异性优势;发挥主体功能,强化人才培养责任主体、毕业生就业责任主体的“双重主体”作用;学院党委书记和院长是学院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副院长要切实承担起责任,班子成员要带队跑市场、帮助毕业生找工作,辅导员、班主任、专业主任要落实具体任务、促进毕业生就业。“全员参与”就是要通过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和就业工作激励机制,使全体教职员工立足于岗位育人,着眼于学生生涯发展和素质拓展,致力于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使更多的人热心于做毕业生求职的“参谋”和“红娘”,为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献计献策,实现就业指导工作的全程化、全员化和信息化。
总之,我们要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到与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同等重要的地位,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作为各级领导干部年终述职与考核的重要内容,切实做到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
四、优化指导服务,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
加强指导,优化服务,健全队伍,对于促进毕业生就业具有直接的推进作用。我们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具体工作。
1、加强指导。就业指导应是从新生入学起就开始接受的人生发展指导,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我们要根据教育部的要求,将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课、就业指导课列入必选课,并给予相应的学分。组织开展大学生生涯规划设计竞赛活动,为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社会、找准职业发展目标提供帮助,并为其实现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广泛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除参加规定的教学实践外,应让他们更早地参加与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相关的社会活动,以丰富人生阅历,体味人才内涵,取得工作经历,积累实践经验。组织毕业求职训练活动,帮助学生掌握求职要领,增强自信,提高应对、应变能力。
2、优化服务。我们要在现有学生工作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健全信息网络,丰富网络功能,进一步完善信息共享、政策发布、指导咨询、网上招聘、远程面试五位一体的校内毕业生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各学院要建立并正常维护就业指导网站,使其成为“知识之窗”、“信息之窗”、“职业之窗”,成为广大学生的良师益友。建立健全与学生就业密切相关的主要数据库,常年与校友、用人单位、地方就业主管部门保持密切联系,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加强校内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的场馆条件,积极举办毕业生供需见面活动。加强与地方人才中心、大中型企业的联系,举办联合人才市场和专场招聘活动。与上级业务部门加强衔接,积极开拓互联网上人才市场,为学生提供迅速、便捷的服务。在咨询服务中要做到关心、热心、耐心,进一步提高就业咨询质量。
3、健全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专家化的就业工作队伍是做好就业工作的重要基础。我们要按照一定的比例配备专职人员,注重提高学历层次,改善知识结构。各学院都要在辅导员中落实专人负责就业工作,保证工作的稳定性、连续性。要加强就业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队伍的责任感、使命感,以满腔热情和敬业精神投入工作。要有计划地安排就业工作人员参加系统的理论和技能培训,取得就业指导和生涯发展辅导资质,成为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努力提高就业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同志们!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事关学校全局的一项长期性任务。学校各级党组织、广大教职员工要按照本次会议精神,立即行动起来,抓住关键环节,落实工作责任,精心组织实施,努力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顺利就业和高质量就业,切实抓好毕业生文明离校工作,努力开创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新局面,努力创造我校“十一五”事业发展的新辉煌!
谢谢大家!
第三篇:在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
同志们:
刚才x书记传达了教育部周济部长和省教育厅xx厅长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讲话的主要精神,下面,针对这次会议精神的贯彻,并结合我校****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我谈几点意见:
一、认真做好会议精神的传达贯彻。
这次会议十分重要,希望同志们回去后,抓紧时间召开本院毕业生就业工作专题会议,认真学习周济部长和陈贤忠厅长的讲话,深刻领会教育部****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精神,明确工作思路,制定工作目标,提出工作措施,切实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二、强化责任,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
从学校来讲,我是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那么各学院院长就是本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第一责任人。所以今年我们明确提出了学院要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院长主管,分管领导具体抓,学院教职工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管理体制,进一步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领导。各学院要按照要求抓紧时间充实、调整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没有成立领导小组的,要迅速成立,并报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备案;要进一步完善就业目标责任制,量化细化工作任务,实行领导和工作责任明确、奖惩并举的目标管理。要充分动员学校各方面的力量,要使每一位干部教师都把帮助学生就业当作自己份内的事。从今年开始,学校将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成效纳入综合考核学院领导业绩的重要内容,确保毕业生就业工作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
三、全校齐抓共管,切实营造 “学生的饭碗就是我们的饭碗” 的氛围
今年是我校的质量管理年,全校上下都要树立“学生的饭碗就是我们的饭碗”的意识,图书馆、总务处、后勤集团、校医院、网络中心等直接为学生服务的单位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理念,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各有关单位要加强网络建设,要把学生就业放在校园网主页突出醒目的位置,要限期开通处长信箱,这项工作由宣传部负责实施,办公室负责督察。明年适当时候,我们将召开管理年工作总结会议,到时将请一些工作做得比较好的单位进行经验交流。
四、认真做好****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的各项准备工作。
按照《安徽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暂行办法》的要求,明年元月上旬,学校将对各学院****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考评,目前,考评通知已经下发到各个学院,今天这个会议,既是一个传达贯彻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的会议,也是考评工作动员部署会,此次考评时间紧、任务重,希望各个学院高度重视,按照考评通知的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开展自查自评,按时接受评审,要指定专人及时为考评组提供相关材料。考评期间,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无特殊情况不得离校。在对各学院进行考评的基础上,我们将严格兑现各种奖惩措施,将考评结果与毕业生就业专项经费的划拨进行挂钩,考评总分在前六名的,将被授予安徽农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考评总分低于80分且排在后三位的学院,我们将建立谈话制度,由我和吕书记请这些学院的党政一把手谈话,帮助他们分析原因,寻找对策。希望通过这次考评,能够推动各个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五、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工作,确保****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今年12月底,省教育厅将向社会公布我省各高校****年毕业生就业率,各高校毕业生分专业就业率将在《****年安徽省高考指南》上予以公布,虽然我们加大了对****年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工作,但我们的本科平均就业率在全省本科院校的排名还很低,离我们今年制定的到年底本科平均就业率要达到90%的工作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有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在全省排名很低,一旦向社会公布,将会对招生造成很大的影响。今年我们已经明确了到年底毕业生就业率低于70%的专业,将限制招生,连续两年低于70%的专业将停止招生;在我们即将进行的****年毕业生就业工作考评中,毕业生就业率占了近一半的分值,就业率上不去,将会直接影响我们的考评成绩。现在,距离省教育厅向社会公布****年毕业生就业率已经没有几天时间了,希望各学院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安排专人负责,克服困难,把我们毕业生真实的就业情况统计上来,确保我校****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六、以就业率为核心指标,全面确立****年的工作目标。
****年,我校共有毕业生5695人,比****年增加1700多人,增幅达到30%,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在这次召开的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上,周济部长明确提出了教育部****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既保持****年毕业生就业率水平不下滑。希望各个学院从实际出发,在正确估价就业形势、辨证看待毕业生就业的有利和不利因素的情况下,充分地挖掘潜力,自下而上地制定本学院****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拿出举措,落实责任。学校将在充分分析各学院****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的基础上,制定我校****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并及时上报省教育厅。
七、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努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如果不能充分就业,就不能说我们很好地贯彻了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周济部长在这次会议的讲话中提出了我们要用“走遍千山万水,不怕千辛万苦,道尽千言万语,不惜千方百计”的精神,带着深厚的感情去做毕业生就业工作。年前和年后的几个月,是我们做好****年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关键时期,各学院要加大就业市场开拓力度,党政领导同志要带头跑市场,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同时要把广大教职员工发动起来,群策群力,为毕业生就业牵线搭桥,千方百计帮助毕业生落实工作岗位。
八、更新观念,努力进行学校内涵改造,增强就业竞争力。
做好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根本问题是要进行学校内涵改造,提高培养质量,增强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在学校内涵改造方面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更新培养模式,要按照“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目标来培养我们的学生;
2、改造专业内涵,传统专业要做强,新办专业要巩固;
3、增设新专业,目前,我校共有46个专业,涵盖了八大门类,我们正在积极申报,争取明年新增设7个专业;
4、加快学分制改革;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6、加强学风建设。
同志们,****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全校上下齐心协力,扎实工作,就一定能够做好我校****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第四篇:大学校长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深化认识 明确责任 夯实基础 拓展市场
切实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同志们:
就业工作是学校的民生工程,它不仅是学生、家长、政府、社会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更是学校开拓优质生源市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加强外部 形象建设的重要工作,大学校长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高校办学,招生是“入口”,就业是“出口”,如果“出口”问题解决不了、解决不好,轻而言之,就是辜负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充分信 任,重而言之,就是没有发挥好大学的基本功能,没有履行好一种应有的社会责任。
去 年的10月22日,也是在这里,学校召开了2010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和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一年来,就业指导处围绕目标、统筹安排、突出重 点、创新思路,依靠各职能部门和教学院部的紧密配合,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新的可喜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出台了一系列的就业 工作规章制度和就业工作管理考评办法,就业工作管理日益规范,就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二是就业工作重心逐步实现下移,各教学院部就业工作的积极性、主动 性、创造性日益增强,对就业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投入不断增加,“一把手工程”落实到位;三是固本拓新、内引外联,创新校园招聘办法和市场建设策 略,就业市场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拓展,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保持良好势头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新的突破;四是强化学生创业实践,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进 展顺利,学生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多个创业团队在省、市组织的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和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同志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同志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客观地分析我校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不足,综合起来,我认为这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择业观念的教育与引导缺乏力度
去 年下半年以来,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数量不少,提供给学生的就业岗位也不少,但部分毕业生求职意愿不强,校园招聘会上毕业生签约率不高。主要原因就是毕业生 自身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对就业区域、工作环境、薪金待遇、单位性质等设定的目标高、提出的要求高。过分追求工作的稳定性、舒适性、优越性,一味地 削尖脑袋挤向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知名企业,或者等着考公务员、考教师编制,不愿意到私营企业、基层单位和艰苦地区,不愿意去寻求其他的就业机会,不愿意 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路子,因此就业时总是高不成、低不就,导致“不就业”现象严重。这些情况一方面说明毕业生没有端正就业心态,另一方面说 明我们在择业观念的转变上,缺乏有效的教育与引导。
二、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适应高端市场需求
总 体来说,我校大部分毕业生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在面试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岗位成才能力等与用人单位特别是高端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参加招聘会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上能顺利过关,但在综合素质的考评上存在欠缺,竞聘优质 企业时竞争力不强、淘汰率较高。这种状况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也就是说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在大学四年里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应该也 必须成为学校今后人才培养上的一个重要导向。
三、部分专业设置未能紧随市场变化
现 代社会高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要求标准更在逐年提高。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一些过去所谓的冷门专业逐步变成了就业热门,一些新型专业随 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不断涌现,一些传统专业在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上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新的标准。因此,教务处、招生办以及各个教学院部要根据市场变化和就 业需求对专业设置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和修订,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要深入了解和跟踪市场变化,深入了解学校专业的发展情况,深入了解 各专业在学生素质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整方案和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
四、全员对就业工作的支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总 体上来说,目前我校就业工作的受重视程度较以前已大幅提高,学校在人员配备、条件建设、资金保障、机制扶持等方面都把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予以重视 和支持,相关职能部门、各教学院部也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但部分职能部门、多数教师的观念仍没有实质性的转变,不少人仍然 认为就业工作只是就业部门、就业工作人员的事情,学校全员关心、参与、支持就业工作的氛围不够浓厚,特别是各部门工作人员、广大教师在学生就业中应有的作 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许多可利用的关系没有利用,可挖掘的资源没有挖掘,可建立的平台没有建立,可开通的渠道没有开通,学生就业依然主要依赖就业指导处引 进用人单位和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式自我推荐。
五、就业队伍专职化建设步伐急需加快
建 立一支高素质、专职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是提高我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水平与质量的有效保证。目前,我校16个学院中,大多数学院的就业专干为学生政治 辅导员兼职,学生管理工作是他们的主业,就业工作成为了他们的副业,就业市场缺乏专人开拓,就业信息没有专人跟踪,所谓的就业专干无非是做点就业政策宣 讲、学生面试通知、就业情况统计等浅表式服务,而就业市场变化分析、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乃至最重要的就业市场的巩固开拓等根本性和延伸式 服务缺乏专职力量,这种兼职式的就业队伍配备与破解就业难问题的客观要求不相符合,人事处、学生处、就业处要联合各学院尽快对就业队伍专职化建设问题提出 相关方案。
六、统计数据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出就业实情
我 们每年都会公布一个大学生就业率,但说实话,这个统计数据并没有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就业实情。数据统计不准,基于两种原因,一是部分毕业生在离校时没有签 约稳定的就业单位,而离校后又找到了工作,部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不愿意提供就业证明,不配合就业率统计核查;另一方面是一些学院和少数工作人员不愿意花时 间和精力去联系毕业生、统计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况,认为联系起来难度大、麻烦多,多几个百分点少几个百分点关系不大,所以数据统计时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同志们,数据统计不准,就不能体现出毕业生真实的就业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专业招生计划的科学性、就业市场拓展的针对性、就业状况评估的客观性和人才培养 方案的前瞻性,发言稿《大学校长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小小数据,影响全局呀!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的长期性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进一步做好我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在现有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借这个会议,我谈几点意见。
一是深化认识的问题
深化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认识,要立足两个高度:
第一是对学校发展负责的高度。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已经“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国务院每年都要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专项部署,教育部每年也都把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湖南省教育厅每年都会对高校就业工作进行督查、评估,国家级、省级对高校办学的各类评估,都把学生的就业状况作为 重要指标,而每年高考后家长与考生在志愿填报时,都会把学校的就业情况作为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所以说,一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从宏观层面来 说,涉及到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影响整个社会对高校的评价、优质生源对高校的选择、用人单位对高校的信赖,总而言之,就业率 和就业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事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全校上下要在思想认识上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生命线工程”来对 待,代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来对待。
第二个是对学生发展负责的高度。家 长和学生选择一所学校,是对学校的高度信任和充分认同,作为学校、作为老师,我们要对得起这种信任。说实话,学生上大学,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图今后 能找上一份好工作,能有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一个促进自身发展的舞台吗?所以,我们除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之外,还要为学生打通就 业渠道、寻找个人出路、规划未来发展。我们常说学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如果学生在校四年为我们解决了衣食之忧,而四年之后,学生的衣食问题却无力解决,那 我们能心安理得、理直气壮吗?我们能说对学生负好了责、服好了务、育好了人吗?对学生负责,不单是管理、教育、引导,也不单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在学 生输出过程中为他们寻找适合自身特征、特长的发展空间,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实现人生的价值,而这正是就业工作的职 责、目标与重点所在。
二是明确责任的问题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把手工程”,校长必须负总责,主管校领导具体负责,就业指导处负责组织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各学院是工作重心。按照这样的责任划分,我想今后工作要突出两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要形成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联动机制”。从 学校层面来说,要进一步提高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意识,使每个部门、每个领导、每个教职员工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上都成为责任主体,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 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确保对就业工作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为就业工作提供有效支持;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校、院两级的毕业生就业工作 职责。从职能部门的层面来说,就业指导处要进一步实施就业工作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各学院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加大组织、统筹、协调力度;高教所、社科处要组织力量加强对就业工作的专项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和指导学校的就业工作;教务处、规划处、招生处、学科办、学生处等职能部门都要根据各自的工 作职责,把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制定有关政策与计划的重要依据,并加强与就业指导处的会商。从学院层面上来说,各学院要进一步把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真 正落实到位,院长作为学院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靠前指挥,分管副书记要切实负责,一抓到底,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帮助毕 业生解决就业难题。
第二个重点是要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绩效考评机制。修 订和完善学校就业工作考评办法,将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质量评估、招生规模挂钩,与学校资源的配置挂钩,与学院和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 的考核挂钩,在实施“三挂钩”的过程中,切实落实就业工作责任追究制和就业工作一票否决制:未达到当年就业率和签约率目标,且就业工作考评位于全校最后一 位的学院、学院主要负责人和学院分管领导,年终考核不能评为优秀;学校就业率排名未进入全省高校第二梯队,就业指导处主要负责人考核不能评为优秀;对 “机构、人员、经费、制度、场所、工作”六个不到位的学院实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对就业率统计弄虚作假的要追究其责任。
三是夯实基础的问题
我校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学生就业能力日益增强,整体就业质量不断提高,与学校的大力投入分不开,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分不开,与从事就业工作的同志们的辛勤劳动分不开。进一步提高就业工作成效,今后要不断完善两个基础:
第一是关系就业工作效能的物质基础。学 校将逐年加大投入,从就业咨询、就业指导、就业市场开拓、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就业招聘活动组织实施等方面为就业工作提供场地、条件和资金保证;在大学生创 业园建设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创业孵化园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创业孵化器、创业教育、教学实践的功能,以创业带动毕业生就业; 建设就业工作的专职化队伍,并就专职队伍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制定相关的倾斜政策;加强重点就业区域和重点就业行业的就业窗口建设,通过窗口实现市场跟 踪、联络与对接。
第二是关系就业质量的人才培养基础。增 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核心问题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不论是从学校长远和可持续发展来看,还是从破解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来 看,我们都要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具体来说,就是 要把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调整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重要参考内容,要通过毕业生质量的跟踪调查、企业回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企事业 单位进行市场调研,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状况分析,前瞻性地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各 学院要结合就业情况,开展本专业对应的行业市场调研,做好行业定位和特色定位,并据此调整培养方案乃至专业设置,既要打好科学文化基础,增强适应性,又要 针对行业特点确立优势和特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这是就业工作的“治本”之道。
四是拓展市场的问题
如果把学校比作工厂,那么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产品推销不出去,不能有效占领市场,工厂迟早就要倒闭。同理,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被市场接受,在市场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学校的生存就会成为大问题。所以,培植、巩固、经营、开拓、发展好毕业生就业市场,至关重要!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巩固和拓展市场,我认为必须抓住两个根本:
第一是着力加强市场开发。在 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中,我们必须树立一个观念,虽然说签订就业协议的主体是毕业生和企业,但在就业市场中的主体实际上是高校和企业,因此,加强市场建设,不仅是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更是学校的应尽之责。加强市场建设,我想有四条主要的途径:一个是架好桥梁。要把用人单位请进来,通过校园招聘会这种“集体相 亲”的形式,为用人单位提供多元化的选材需求,使用人单位省时省力省心,又能对毕业生进行充分考察;二个是做好推销。要组建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发队伍,根据 学校的就业市场开发战略,组团走访用人单位,上门推介毕业生信息,并与用人单位建立人才需求合作关系;三个是搭好平台。要把学生的毕业实习与就业择业联系 起来,把校企合作与就业工作联系起来,使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三者之间形成感情上的互融和信息上的互通;四是用好资源。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对外 交往优势,宣传毕业生就业成果,收集毕业生就业信息,争取毕业生就业机会,如国际交流部门要多给学生开辟一些出国留学、实习甚至就业的渠道,校友会除跟校 友加强联络以外,更要发挥各地校友会和广大校友的作用,让校友为师弟师妹们的就业提供一些便利,等等。
第二是全力加强市场维护。要 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和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在对自己有了清醒了解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提升就业能力,提高供需双方的签约率,加强学生的就业诚信约束,减少学生的违约行为,以诚信维护市场;要采取问卷、回访、座谈、答谢等方 式,向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状况,听取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以诚意维护市场;要完善好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岗位需求、招聘动态等各类就业信息服务,要构建供需双方互动服务平台,为用人单位提供超前服务、跟踪服务和后续服务,以诚心维护市场。全力加强市场维护,是固本拓新的重要手段。
同 志们,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及高校面对的共同难题,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 率,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整体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在座的各位,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中坚力量,过去付出了很多,现在奉献了很 多,学校党委、行政期待你们未来做得更多、收获更多!
谢谢大家!
第五篇: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稿
同志们:
就业工作是学校的民生工程,它不仅是学生、家长、政府、社会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更是学校开拓优质生源市场、检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服务社会能力、加强外部形象建设的重要工作。高校办学,招生是“入口”,就业是“出口”,如果“出口”问题解决不了、解决不好,轻而言之,就是辜负了学生、家长和社会的充分信任,重而言之,就是没有发挥好大学的基本功能,没有履行好一种应有的社会责任。
去年的10月22日,也是在这里,学校召开了XX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全面总结和部署毕业生就业工作。一年来,就业指导处围绕目标、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创新思路,依靠各职能部门和教学院部的紧密配合,做出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了新的可喜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出台了一系列的就业工作规章制度和就业工作管理考评办法,就业工作管理日益规范,就业服务质量不断提高;二是就业工作重心逐步实现下移,各教学院部就业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日益增强,对就业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投入不断增加,“一把手工程”落实到位;三是固本拓新、内引外联,创新校园招聘办法和市场建设策略,就业市场得到进一步巩固与拓展,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在保持良好势头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新的突破;四是强化学生创业实践,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建设进展顺利,学生创业氛围日益浓厚,创业意识不断增强,多个创业团队在省、市组织的大学生创业大赛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在座各位对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积极探索和辛勤付出,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行政向同志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
同志们,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客观地分析我校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困难和不足,综合起来,我认为这些困难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择业观念的教育与引导缺乏力度
去年下半年以来,来校招聘的用人单位数量不少,提供给学生的就业岗位也不少,但部分毕业生求职意愿不强,校园招聘会上毕业生签约率不高。主要原因就是毕业生自身定位不准、就业期望值过高,对就业区域、工作环境、薪金待遇、单位性质等设定的目标高、提出的要求高。过分追求工作的稳定性、舒适性、优越性,一味地削尖脑袋挤向政府部门、事业单位、知名企业,或者等着考公务员、考教师编制,不愿意到私营企业、基层单位和艰苦地区,不愿意去寻求其他的就业机会,不愿意走“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新路子,因此就业时总是高不成、低不就,导致“不就业”现象严重。这些情况一方面说明毕业生没有端正就业心态,另一方面说明我们在择业观念的转变上,缺乏有效的教育与引导。
二、学生的综合素质难以适应高端市场需求
总体来说,我校大部分毕业生具有较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较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但在面试过程中,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岗位成才能力等与用人单位特别是高端市场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参加招聘会时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考核上能顺利过关,但在综合素质的考评上存在欠缺,竞聘优质企业时竞争力不强、淘汰率较高。这种状况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也就是说如何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如何在大学四年里提高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应该也必须成为学校今后人才培养上的一个重要导向。
三、部分专业设置未能紧随市场变化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在不断发生变化,要求标准更在逐年提高。从专业的角度来看,一些过去所谓的冷门专业逐步变成了就业热门,一些新型专业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不断涌现,一些传统专业在知识结构和基本技能上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新的标准。因此,教务处、招生办以及各个教学院部要根据市场变化和就业需求对专业设置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前瞻性的分析和修订,不能墨守成规、一成不变,要深入了解和跟踪市场变化,深入了解学校专业的发展情况,深入了解各专业在学生素质培养上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有针对性地提出调整方案和解决办法,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严重脱节。
四、全员对就业工作的支持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总体上来说,目前我校就业工作的受重视程度较以前已大幅提高,学校在人员配备、条件建设、资金保障、机制扶持等方面都把就业工作作为学校的重点工作予以重视和支持,相关职能部门、各教学院部也充分认识就业工作的重要性,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措施。但部分职能部门、多数教师的观念仍没有实质性的转变,不少人仍然认为就业工作只是就业部门、就业工作人员的事情,学校全员关心、参与、支持就业工作的氛围不够浓厚,特别是各部门工作人员、广大教师在学生就业中应有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许多可利用的关系没有利用,可挖掘的资源没有挖掘,可建立的平台没有建立,可开通的渠道没有开通,学生就业依然主要依赖就业指导处引进用人单位和学生自己通过各种方式自我推荐。
五、就业队伍专职化建设步伐急需加快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职化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是提高我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水平与质量的有效保证。目前,我校16个学院中,大多数学院的就业专干为学生政治辅导员兼职,学生管理工作是他们的主业,就业工作成为了他们的副业,就业市场缺乏专人开拓,就业信息没有专人跟踪,所谓的就业专干无非是做点就业政策宣讲、学生面试通知、就业情况统计等浅表式服务,而就业市场变化分析、用人单位信息反馈、就业信息网络建设乃至最重要的就业市场的巩固开拓等根本性和延伸式服务缺乏专职力量,这种兼职式的就业队伍配备与
破解就业难问题的客观要求不相符合,人事处、学生处、就业处要联合各学院尽快对就业队伍专职化建设问题提出相关方案。
六、统计数据不能完全真实反映出就业实情
我们每年都会公布一个大学生就业率,但说实话,这个统计数据并没有全面、真实地反映出就业实情。数据统计不准,基于两种原因,一是部分毕业生在离校时没有签约稳定的就业单位,而离校后又找到了工作,部分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不愿意提供就业证明,不配合就业率统计核查;另一方面是一些学院和少数工作人员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联系毕业生、统计毕业生的真实就业状况,认为联系起来难度大、麻烦多,多几个百分点少几个百分点关系不大,所以数据统计时敷衍塞责、应付了事。同志们,数据统计不准,就不能体现出毕业生真实的就业水平,直接影响到学校专业招生计划的科学性、就业市场拓展的针对性、就业状况评估的客观性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前瞻性。小小数据,影响全局呀!
大学生就业工作,是高校的长期性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如何进一步做好我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在现有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借这个会议,我谈几点意见。
一是深化认识的问题
深化对大学生就业工作的认识,要立足两个高度:
第一是对学校发展负责的高度。
近些年来党和国家已经“把高校毕业生就业摆在当前就业工作首位”,国务院每年都要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进行专项部署,教育部每年也都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湖南省教育厅每年都会对高校就业工作进行督查、评估,国家级、省级对高校办学的各类评估,都把学生的就业状况作为重要指标,而每年高考后家长与考生在志愿填报时,都会把学校的就业情况作为综合考虑的重要因素,所以说,一所高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从宏观层面来说,涉及到国家稳定、社会和谐与民生幸福,从微观层面上来说,影响整个社会对高校的评价、优质生源对高校的选择、用人单位对高校的信赖,总而言之,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事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全校上下要在思想认识上将毕业生就业工作当作“生命线工程”来对待,代做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竞争力来对待。第二个是对学生发展负责的高度。家长和学生选择一所学校,是对学校的高度信任和充分认同,作为学校、作为老师,我们要对得起这种信任。说实话,学生上大学,最终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图今后能找上一份好工作,能有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岗位、一个促进自身发展的舞台吗?所以,我们除了要给学生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升素质之外,还要为学生打通就业渠道、寻找个人出路、规划未来发展。我们常说学生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如果学生在校四年为我们解决了衣食之忧,而四年之后,学生的衣食问题却无力解决,那我们能心安理
得、理直气壮吗?我们能说对学生负好了责、服好了务、育好了人吗?对学生负责,不单是管理、教育、引导,也不单是传道、授业、解惑,还要在学生输出过程中为他们寻找适合自身特征、特长的发展空间,使他们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合适的位置上实现人生的价值,而这正是就业工作的职责、目标与重点所在。
二是明确责任的问题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一把手工程”,校长必须负总责,主管校领导具体负责,就业指导处负责组织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协作配合,各学院是工作重心。按照这样的责任划分,我想今后工作要突出两个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要形成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联动机制”。从学校层面来说,要进一步提高各级、各部门的责任意识,使每个部门、每个领导、每个教职员工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上都成为责任主体,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进一步确保对就业工作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为就业工作提供有效支持;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校、院两级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职责。从职能部门的层面来说,就业指导处要进一步实施就业工作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各学院就业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加大组织、统筹、协调力度;高教所、社科处要组织力量加强对就业工作的专项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应用和指导学校的就业工作;教务处、规划处、招生处、学科办、学生处等职能部门都要根据各自的工作职责,把学校的毕业生就业状况作为制定有关政策与计划的重要依据,并加强与就业指导处的会商。从学院
层面上来说,各学院要进一步把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真正落实到位,院长作为学院就业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亲自过问,靠前指挥,分管副书记要切实负责,一抓到底,辅导员、班主任要深入学生中,有针对性地帮助毕业生解决就业难题。
第二个重点是要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绩效考评机制。修订和完善学校就业工作考评办法,将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学科建设、专业设置、质量评估、招生规模挂钩,与学校资源的配置挂钩,与学院和部门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考核挂钩,在实施“三挂钩”的过程中,切实落实就业工作责任追究制和就业工作一票否决制:未达到当年就业率和签约率目标,且就业工作考评位于全校最后一位的学院、学院主要负责人和学院分管领导,年终考核不能评为优秀;学校就业率排名未进入全省高校第二梯队,就业指导处主要负责人考核不能评为优秀;对“机构、人员、经费、制度、场所、工作”六个不到位的学院实行评优评先一票否决,对就业率统计弄虚作假的要追究其责任。
三是夯实基础的问题
我校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学生就业能力日益增强,整体就业质量不断提高,与学校的大力投入分不开,与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分不开,与从事就业工作的同志们的辛勤劳动分不开。进一步提高就业工作成效,今后要不断完善两个基础:
第一是关系就业工作效能的物质基础。
学校将逐年加大投入,从就业咨询、就业指导、就业市场开拓、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就业招聘活动组织实施等方面为就业工作提供场地、条件和资金保证;在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取得初步成果的基础上,加强创业孵化园的建设和管理,充分发挥出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创业孵化器、创业教育、教学实践的功能,以创业带动毕业生就业;建设就业工作的专职化队伍,并就专职队伍的政治待遇和物质待遇制定相关的倾斜政策;加强重点就业区域和重点就业行业的就业窗口建设,通过窗口实现市场跟踪、联络与对接。第二是关系就业质量的人才培养基础。
增强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核心问题就是要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因此,不论是从学校长远和可持续发展来看,还是从破解当前毕业生就业难的困境来看,我们都要坚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积极推进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把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作为调整专业设置、学科结构、培养模式、课程体系的重要参考内容,要通过毕业生质量的跟踪调查、企业回访、座谈等方式深入企事业单位进行市场调研,开展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状况分析,前瞻性地调整专业结构、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应用型人才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各学院要结合就业情况,开展本专业对应的行业市场调研,做好行业定位和特色定位,并据此调整培养方案乃至专业设置,既要打好科学文化基础,增强适应性,又要针对行业特点确立优势和特色,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这是就业工作的“治本”之道。
四是拓展市场的问题
如果把学校比作工厂,那么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产品推销不出去,不能有效占领市场,工厂迟早就要倒闭。同理,如果我们培养的学生不能被市场接受,在市场上找不到自己的位置,学校的生存就会成为大问题。所以,培植、巩固、经营、开拓、发展好毕业生就业市场,至关重要!
如何在现有基础上巩固和拓展市场,我认为必须抓住两个根本:
第一是着力加强市场开发。
在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中,我们必须树立一个观念,虽然说签订就业协议的主体是毕业生和企业,但在就业市场中的主体实际上是高校和企业,因此,加强市场建设,不仅是为学生就业提供服务,更是学校的应尽之责。加强市场建设,我想有四条主要的途径:一个是架好桥梁。要把用人单位请进来,通过校园招聘会这种“集体相亲”的形式,为用人单位提供多元化的选材需求,使用人单位省时省力省心,又能对毕业生进行充分考察;二个是做好推销。要组建毕业生就业市场开发队伍,根据学校的就业市场开发战略,组团走访用人单位,上门推介毕业生信息,并与用人单位建立人才需求合作关系;三个是搭好平台。要把学生的毕业实习与就业择业联系起来,把校企合作与就业工作联系起来,使学校、用人单位、毕业生三者之间形成感情上的互融和信息上的互通;四是用好资源。各职能部门要充分利用自己的对外交往优势,宣传毕业生就业成果,收集毕业生就业信息,争取毕业生就业机会,如国际交流部门要多给学生开辟一些出国留学、实习甚至就业的渠道,校友会除跟校友加强联络以外,更要发挥各地校友会和广大校友的作用,让校友为师弟师妹们的就业提供一些便利,等等。
第二是全力加强市场维护。
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理想和目标,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在对自己有了清醒了解和准确定位的基础上,不断更新就业观念、调整就业期望、提升就业能力,提高供需双方的签约率,加强学生的就业诚信约束,减少学生的违约行为,以诚信维护市场;要采取问卷、回访、座谈、答谢等方式,向用人单位了解毕业生就业后的工作状况,听取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以诚意维护市场;要完善好就业信息服务网络,为学生提供就业政策、岗位需求、招聘动态等各类就业信息服务,要构建供需双方互动服务平台,为用人单位提供超前服务、跟踪服务和后续服务,以诚心维护市场。全力加强市场维护,是固本拓新的重要手段。同志们,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社会及高校面对的共同难题,破解这一难题,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稳步提高毕业生就业率,不断增强毕业生就业能力,整体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在座的各位,作为毕业
生就业工作的中坚力量,过去付出了很多,现在奉献了很多,学校党委、行政期待你们未来做得更多、收获更多!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