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在全市培训就业暨农民工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2 12:42: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在全市培训就业暨农民工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在全市培训就业暨农民工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在全市培训就业暨农民工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在全市培训就业暨农民工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前不久,省厅在广州召开全市培训就业暨农民工工作座谈会,我局局长和培训就业科、养老失业科、就业服务中心、职介中心等科室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为了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培训就业暨农民工工作座谈会上精神,总结今年以来全市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分析当

前面临的形势,研究部署下一阶段工作,确保今年就业再就业工作目标完成,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市培训就业暨农民工工作座谈会。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全市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我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总揽,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的决策部署,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统筹推进,积极开展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在全市劳动保障工作暨社保扩面征缴工作会议上,得到了市政府主要领导的充分肯定。我市的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主要取得如下成绩:

(一)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

今年1-9月,全市新增就业岗位36839个,国企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78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就业局势基本稳定。

一是积极就业政策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市按照“体现公平、惠及城乡、降低门槛、突出特色”的工作要求,分别出台了贯彻国务院和有关部委的新一轮就业扶持政策、市级灵活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办法,扩大了扶持政策的覆盖面。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积极联合有关部门制定实施收费减免、税收减免、小额担保贷款、培训补贴、再就业资金管理等五个配套文件,新一轮就业再就业政策得到积极贯彻落实。今年1-9月全市累计享受到有关优惠政策的下岗失业人员6450人次,累计受惠金额295万元;核发社保和岗位补贴433.3万元;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4万元。

二是就业援助工作力度进一步加大。积极完善“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群体就业援助制度,将“再就业援助月”、“技能岗位对接”、“民营企业招聘周”、“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等就业援助专项活动转为每月开展的常规行动。今年1-9月全市累计举办劳务集市及各类型的专场招聘会285场次,累计12.7万人次进场求职,3.9万人次求职成功;共帮助了448名“4050”人员,276名“低保家庭”人员和145名“零就业家庭”人员实现了就业再就业,为224名从事灵活就业的下岗失业人员申请了社保补贴。

三是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就业援助制度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质量创新年”活动成效显著,县级以上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和街镇劳动保障工作机构全部建立。为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劳动者的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制度,规范城乡者就业和失业登记行为,7月份我市启动《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的发放,目前,全市已累计发放《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19369本。进一步健全完善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出台了城乡统筹就业实施意见和市实施“广东省百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实施方案及相关配套措施。今年1-9月份止,全市共组织了9243名农村青年参加免费培训并100%推荐就业。在巩固壮大广州、深圳、中山、东莞等地劳务输出安置基地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网点,扩大安置量,全市建立了32个劳务输出基地。

四是组织实施“大培训-广就业”。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全市经培训后转移就业的农村劳动力23034人。全力以赴实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全市累计减免费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871人次。着力抓好下岗失业人员创业培训,全市有281人参加了创业培训,有163人实现了创业。抓紧抓好智力扶贫工作,以来全市共招收了4440名贫困学生免费读技校,到目前止,已有1343名学生毕业并全部就业,人均收入1200元左右,达到了“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

五是高技能人才工作取得新进展。认真贯彻中办发[]15号文件的实施意见,明确了高技能人才工资福利、户口迁移、工资待遇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完成了“十一五”时期全市高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我局依托接收茂石化公司原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区和依托就业培训中心现成教学区基础上进行改建升级,开始筹备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同时,制订了《市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试行办法》并已通过市政府发布实施,第一次在市级建立起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和表彰制度。

六是技工教育跃上新台阶。以前,全市没有一所合格的技工学校,经过这几年的努力,全市技校尤其是市直的市技工学校、市二技、市交通技工学校等三所技工学校的发展一年一台阶、年年新面貌。市技校、市二技、市交通技校等三所技工学校底被评为省一类技校、初被评为省重点技工学校、今年又晋升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这使我市成为全省同时拥有三所国重技校的三个地级市

之一。目前,全市7所技工学校中已初步形成了以市技校、市第二技校、市交通技校为骨干,层次结构相对合理,专业设置多样化,办学形式多样化的技工教育发展新格局。近年来,我市技工学校连年招生人数名列全省前三名,今年全市技校在校生人数由的5000多人增加到了2万多人,翻了4倍多,全市技校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8%以上,而技校培养的90%以上的学

生是农民子女,通过技校的培养,大量的农民子女实现了就业,为促进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农民工工作初显成效

一是农民工工作协调机制取得新进展,初步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农民工工作得到了各级各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均已成立了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设立了农民工工作办公室,统筹协调和指导全市农民工工作。为明确城乡成员单位工作职责,我局代政府起草《市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报政府待发。

二是按照“上岗有培训、劳动有合同、工资有保障、伤病有保险、维权有渠道”的要求,确保农民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全市共开展“春风行动”农民工专场招聘会48场,对进城农民工一律免费提供求职登记、职业指导、就业咨询、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并对初次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免费开展进城务工常识等引导性培训。派发“春风卡”等宣传资料45000多份,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14114人次,其中介绍成功5658人。积极开展农民工技能提升计划,目前已有666名外省籍在岗农民工参加免费技能培训并领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定了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办法和农民工参加医疗保险专项扩面工作方案。到今年9月底,全市参加工伤保险和医疗保险的农民工分别达到6693人和4530人。

(三)基础建设成效显著

劳动保障“六个一工程”建设扎实推进。“一楼”方面:全市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服务大楼的建设,建立了仲裁庭、信访大厅、行政服务大厅和配置了现代化办公设备,服务环境和服务条件进一步改善,树立了劳动保障新形象,增强了群众对劳动保障工作的信心。“一场”方面:我市劳动力建设规范、设备较为完善,最近,根据《就业促进法》的要求,为整合人力资源、统筹城乡就业、构建和谐社会,市级劳动力市场已更名为人力资源市场,扩大了工作业务范围,市人力资源市场2700平方米,是粤西地区最大的劳动力市场,招聘卡位从54个增到70个,每个卡位都配置了电子信息显示屏,开通了远程招聘系统,可同时容纳3000多人进场求职应聘。全市共建成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市场)7个,总面积达7010平方米,全部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联网。“一所”方面:全市110个街道、镇劳动保障事务所都按照“六到位”、“八统一”的要求进行建设,配置了电脑、电话、传真机和打印机,其中88个事务所实现了与省、市、县、镇(街道)四级信息联网。“一校”方面:市二技创建国重工程进展顺利,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有教室140多个、可容纳10000名学生同时上课的教学楼和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可容纳5000人就餐的第一饭堂已建成使用,新学生宿舍和第二饭堂等二期工程也已完工。“一网”方面:就业信息网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联网,并覆盖到80%的街道和乡镇,市级数据中心机房扩建到了230多平方米,市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系统硬件平台已建成运行;社保信息网实现了全市联网。“一线”方面:我市各级均已开展了“12333”劳动保障咨询服务热线,实行语音自动查询和人工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了劳动保障业务举报投诉,国家和省有关劳动保障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咨询、业务办理程序、社会保险业务办理查询以及职业介绍服务等多方面的内容,做到了民众心声句句有回音、事事有落实。

我市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各级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社会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和大力支持;离不开全市劳动保障系统特别是战斗在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第一线的同志们的艰苦奋斗和努力拼搏,今后的工作也将更加繁重,需要我们努力拚搏。

二、认清形势,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

200年是我市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重要一年,做好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面临着很多有利条件和良好机遇:首先是培训就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显现。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将“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和“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纳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体系,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省委九届九次全会《实施意见》也将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列为构建和谐广东的重要内容,提出了明确任务和具体要求。在省第十次党代会上,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被列为我省今后五年努力开创社会和谐新局面的重要内容和举措,提出要“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城乡群众基本生活。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大力实施农村青年和退役士兵技能培训等工程,着力帮助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农村贫困家庭、被征地农民和转产转业渔民就业。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发展和谐劳动关系。”、“推进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养老、工伤、医疗等社会保障工作。”在刚结束的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在报告中更把就业工作单独列一条来讲。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完善和落实国家对农民工的政策,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可以看出,中央对培训就业工作重视程度是前所未有的,我们面临的发展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同时,几年来,国家和省还出台了多个培训就业和农民工相关政策文件,尤其是《就业促进法》出台,以法律形式确立了就业政策的法律地位,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的位置更加突出,为工作开展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证。其次是我市经济社会保持又好又快的良好发展态势,每年经济发展提供的就业岗位达5万个,为就业和农民工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再次是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管理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为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我市培训就业还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公共就业服务资源配置与统筹城乡就业的要求不相适应。公共就业服务的组织资源、人力资源、财力资源严重短缺的矛盾将会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不同群体就业诉求多元化的形势下,公共就业服务的机制、体制、质量、效率将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二是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体系的现状与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的要求不相适应。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机构规模偏小,层次偏低,制度不健全,管理不规范,监管不到位,与建立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的要求相差甚远。三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资金筹措与促进就业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我市是经济欠发达市,筹措的再就业资金有限,个别地方落实政策不积极,出现再就业资金支出难。农民工工作“四个不到位”:一是机构建设不到位。农民工工作专门领导机构不健全,未能起到组织协调作用。二是政策落实不到位。目前仍有个别县区未出台具体贯彻意见,使国家和省文件的政策效应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三是部门配合不到位。部门联动的常规机制未健全,部门合力还没有有效形成。四是管理服务不到位。维权难、管理难、服务难等问题还没有从制度上、体制上得到根本解决,管理服务工作还远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工日益增强的各项需求。

总之,我市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已步入一个新的重要发展时期,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存在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我们劳动保障系统作为政府民生工作的职能部门,任务更加艰巨,责任也更为重大。一定要按照十七大报告对培训就业工作提出的新目标、新任务和新要求,认真总结近年来培训就业发展的实践经验,全面把握培训就业的新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进一步完善和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和创业政策,加快构建实现社会充分就业网;进一步推动技工教育和职业培训事业发展,加快构建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教育培训网。一定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沿着党的十七大指引的方向和道路,开拓创新,奋发有为,把握机遇,正视问题,进一步增强做好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再谱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新篇章。

三、突出重点,狠抓落实,努力开创全市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新局面。

省厅将今年全省培训就业工作确定为“政策落实年”,按照省厅的部署,我市培训就业工作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新一轮积极就业政策,着力解决困难群体就业再就业,进一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援助体系,建立完善技能人才培养、创业促就业和失业保险促进就业机制,努力实现培训就业政策制度和机制体制创新。

(一)全面落实积极就业政策,大力促进就业再就业工程

按照“城乡统筹、注重公平、突出重点、强化服务”的原则,全面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积极扩大就业和促进再就业,确保全市今年到年底新增就业岗位4.5万个,实现再就业2500人,农村劳动力转移8.4万人,其中培训转移3.3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一是以贯彻落实国发[]36号和粤府[]3号文件为重点,切实抓好延伸扩展后的就业再就业政策的落实。在全面落实新的就业政策的同时,加强绩效评估,不断完善就业管理、就业服务、职业介绍、就业培训和就业援助工作制度。强化再就业工作责任制,突出抓好公益性岗位的开发。加大就业再就业资金投入,加强对热点难点问题的研究,深入实施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办法,不断提高再就业政策的实施效果。大力帮扶就业困难群体就业,加快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着力帮助城镇“零就业家庭”、“低保家庭”人员、“4050”再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贫困户家庭成员、被征地农民、部分就业困难大学毕业生等困难群体实现就业。

二是进一步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工作。全面落实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试行办法,认真做好《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的申领工作,规范城乡就业失业登记行为,建立健全覆盖全市城乡人力资源市场的就业失业管理长效机制,积极开展企业用工调查工作,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收集、分析、评估和发布制度,有效配置城乡人力资源。各县(市、区)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要认真做好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情况数据统计分析和季报、年报,指定专人负责,并建立电子板块,依时上报。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建成覆盖所有街镇、延伸到社区企业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服务网络。

三是深入开展“就业服务完善提高年”活动。深入推进就业服务“新三化”建设,落实好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人员编制和财政核拔经费工作;进一步健全街道(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六到位”和“八统一”建设,全面完成劳动力资源调查建库工作。全面开展“路径就业服务”和创建“充分就业社区”活动。深入开展再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就业服务专项活动,全力促进城乡劳动者就业。

四是以落实政策为重点,加快建立完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当前促进就业政策体系已基本形成,关键在于狠抓落实,不断扩大政策效应,真正惠及城乡百姓。要积极突破难点。通过组织专项活动、简化申请程序、提高补贴标准等办法,着力解决申请难、时限长、标准低等问题,特别要以落实灵活就业社保补贴作为切入点,化解社保补贴使用难的问题。要积极筹措资金并优化资金使用绩效。各地要加强协调,积极争取财政投入,为各项政策落实提供财力保障;同时要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完善绩效评估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还要强化责任考评。建立完善责任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依靠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政策落实。同时,要注重研究新情况,探索新办法,结合《就业促进法》将积极的就业政策制度化、普惠化、长效化,使相关政策措施更易操作、更易落实、更加有效,真正惠及千家万户。

五是要加快建立健全城乡就业援助制度。谢强华副省长在今年全省劳动保障工作会议上提出,从今年起启动“三年30万”城乡困难群体就业援助计划,用3年时间,重点扶持全省30万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复退军人、就业困难大学生、农村贫困户和被征地农民实现就业再就业,我市也要按省统一部署,认真组织实施“三年30万”城乡困难群体就业援助计划,市局将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建立专项统计和通报制度,推动工作落实,各地要迅速行动,迅速部署,狠抓落实。具体要求是:要切实提高援助质量。原则上要帮助城乡就业困难人员至少得到1次免费中级或以上技能培训和鉴定,被用人单位招用者要签订1年以上期限的劳动合同,创业者要办理工商登记,灵活就业者要相对稳定,所有实现就业再就业困难人员都能按规定享受社会保险和岗位补贴或小额担保贷款扶持,这是检验援助质量的硬指标。要实行就业援助实名制和承包制。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特别是街道(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工作人员,都要与帮扶对象签订《就业援助协议书》,明确援助内容、方式、次数、期限和所达到的效果等,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所承担的责任,切实强化援助责任,提高援助效率和质量。要完善机制。要根据就业困难群体的特点和就业需求,大力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创造社区再就业安置基地,建立青年见习基地,完善扶持创业、鼓励吸纳、托底安置、公益性劳务派遣相结合等援助模式,加快建立日常援助、集中援助、重点援助有效结合的长效工作机制。

六是以推行《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为重点,加快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已全面启动的《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将取代现行的《劳动手册》、《流动人员就业证》、《外出就业登记卡》和《失业证》,作为用人单位和城乡劳动者进行就业和失业登记、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待遇、记载劳动合同履行情况、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新凭证。这是我市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重大改革,对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制度,建立就业登记与签订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良性互动机制具有积极的意义。省厅已下发了专门的管理办法,开发了专门的管理软件,各地要制订具体方案,指定机构和人员,有组织、有步骤地抓好落实,力争年底前《手册》发放率占从业人员总量的40%。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服务机构,要坚持以人为本服务理念,全力做好职业介绍工作。要积极创新职业介绍方式,依托“12333”劳动保障热线搭建服务平台,开展电话职业介绍服务,提高针对性和成功率。要针对不同服务对象,重点举办好民营企业招聘周、再就业援助月、高校应届毕业生网上和远程招聘、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专项活动,大力促进各类就业困难群体就业。

七是要切实抓好《就业促进法》的实施准备工作。就业促进法是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一部重要法律,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广大劳动者的权益维护、民生保障的重视和关怀。《就业促进法》的颁布实施,将多年来行之有效的就业再就业政策措施通过法律形式固定下来,从法律上确立了促进就业的政策体系、制度保障和长效机制,符合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必将对推动劳动保障事业法制化进程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就业促进法》侧重规定了政府在促进就业中的职责,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我们已明确了各县(市、区)的责任,各县(市、区)劳动保障局要切实加强对贯彻实施《就业促进法》的组织领导,成立由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就业、培训和监察等机构参加的领导小组,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责任和工作措施,认真抓好落实。要大力开展宣传普及工作,用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就业促进法》的立法精神深入人心,使各项政策措施为群众所理解和关注。要组织和动员劳动保障系统工作人员认真学习《就业促进法》,为正确执法奠定良好基础。要推动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各有关部门认真学习《就业促进法》,共同做好贯彻落实工作。要将按照《就业促进法》关于建立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的规定,积极加强与各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研究落实促进就业的各项具体配套措施,制定好配套政策,使法律规定能切实落到实处,尽快转化为百姓福祉。要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中介机构进行清理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要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加快建立有效的防范和查处机制,切实把《就业促进法》的各项制度和要求落实到位。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营造全社会支持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用人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在促进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形成全社会关注就业、支持就业、促进就业的良好氛围。

(二)大力做好农民工工作,着力解决涉及农民工的切身利益问题。

200年我市农民工工作的主要思路是:以省政府关于实现农民工“六个有”为主要任务,按照“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完善政策,夯实基础,突出重点,配套推进”的思路,进一步健全各项配套政策制度,重点抓好农民工职业培训、工资保障、劳(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动合同、安全生产、社会保险等权益保障工作,健全组织领导、经费投入和统计分析等制度,推动我市农民工工作取得新的进展。主要目标是:新转移就业84100人,其中培训转移30200人,免费培训14200人,农民工技能提升4000人,农民工合同签订率达到90%,用工登记率达到80%;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明显下降;安全生产和职业卫生事故有所减少。劳动保障部门在履行自身责任的同时,还要履行好组织协调的重要职责,确保全面完成今年全市农民工工作任务。

一是加快完善组织领导体系。各地要将建立健全工作制度,明确部门分工,完善工作机制。为加强督办落实,请各县(市、区)从下个月起,每月的5日和20日前向市农工办上报本(市、区)成立领导和办事机构及制度建设情况,市农工办将每半个月通报一次,并抄送各市政府。

二是协调做好重点工作。今年省已确定了农民工工作十项重点任务,各地要积极采取措施,确保这十项重点任务的完成。同时结合本地实际,确定本地的重点工作,做到重点突破,以点带面。各地要重点完善维护农民工权益、查处侵犯农民工权益行为、农民工信息统计共享、社区农民工综合管理服务等部门联动制度,特别是要将工作重心下移,加快研究各部门在街道(乡镇)设立的工作机构业务衔接的具体办法,依托基层平台开展农民工管理服务工作,夯实农民工工作基础。

三是确保完成农民工培训任务。农民工培训工作,是劳动保障部今年确定的重点工作之一。在全国农民工培训工作座谈会上,张小建副部长和谢强华副省长分别作了重要讲话,对农民工培训就业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指出做好农民工培训工作必须把握方向,紧密结合生产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必须运用好政策,充分发挥培训补贴资金的引导和保障作用:必须创新组织形式,调动用人单位、培训机构和农民工三方的积极性:必须从各个环节加强管理,切实提高培训的质量;必须发挥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形成推进工作的合力。要强力推动农民工培训工作,已制定的政策一定要不打折扣地落实,已确定的培训任务一定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在促进就业和稳定就业上一定要取得实效。

同志们,从事培训就业和农民工工作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让我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振奋精神,团结拼搏,开拓进取,为我市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和实现全市人民的富裕安康做出积极贡献!

第二篇:在全市政务信息工作座谈暨培训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政务信息工作座谈暨培训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临近年末岁尾,进入收官之时,县区换届之际,各项工作千头万绪。2010 年 11 月 19 日(周五下午)我们成功在XX区召开(近年来)第一届信息网络年会。今天,我们把大家召集起来,召开第二届信息网络年会,主要目的是总结成绩,交流经验,查找不足,鼓舞士气,切实提高信息工作水平。

(“年会感怀”—— 信息年会轮流开,县区部门依次排。浅谈慢叙显文采,酸甜苦辣述情怀。XX承办第二届,恭候兄弟姐妹来。XX山水敞开怀,诸位今日乘兴来。群英聚首各显能,笑逐言开满堂彩。)

下面,我讲几点体会,供大家参考。

一、总结成绩,正视差距,增强做好政务信息工作的自豪感和责任心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在各级领导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市政府系统各单位办公室积极适应新形势,围绕全市中心工作,紧密结合本地本单位工作的重点、热点和亮点,加大信息组织和报送力度,信息数量逐年增长,质量明显提高。为推进政务公开、反映工作动态、交流工作经验、宣传和扩大自身影响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一些信息有关领导作了重要批示,一些信息得到省政府的采用和肯定。较好地满足了各方面的信息需求,对及时发现和处理我市有关重大情况、问题,推动有关工作决策和开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与此同时,信息工作做好了,既服务了上级领导的决策,又展示了本地本部门的工作绩效和干部职工的精神风貌,还能展示信息员才华和实现人生价值;对内增强了信心,对外树立了形象,个人增长了才干,可以说一举数得。

回顾今年以来的工作,我们的成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信息参政作用明显增强。1-10 月,市政府办公室共计收集整理和综合分析各类有效信息近1万条(其中约稿调研信息约90条),共编发《昨日要情》205期,《内网信息》29期,《报省信息》205期1千多条。市领导(书记、市长等市领导)签批40多条(次),批示量前所未有;被省采用78条(2010年55条);得分359分(2010年275分),实现省采用条数(8月63条)和得分(8月293分)两个提前四个月超过去年全年水平。

(二)信息地位作用大大提高。由于信息工作不断加强,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其地位与日俱增。市政府领导非常重视信息工作,经常把一些重要批示和重要信息提供给信息科,不仅丰富了信息内容,也提升了刊物档次、质量和影响力;县区部门越来越重视、支持和利用信息工作,并从机构、人员和经费上给予保障,形成了领导抓信息、全员办信息和有人干信息的良好氛围;不少县区政府和市直部门领导都把信息工作作为办公室工作的首重要任务,作为本单位的 “ 窗口 ” 工程和 “ 形象 ” 工程,紧抓不放,常抓不懈,逢会必讲,并对内部各科室实行信息工作目标责任制,形成了全员办信息的良好氛围。

(三)信息体制机制日益完善。由于信息工作的性质决定了服务性强,而强制性弱,下级信息点容易把信息的收集报送当作“软”任务。为实现由“软”到“硬”,我们将信息纳入规范化、制度化建设轨道,建立激励约束机制,推动信息工作任务的落实。近两年,我们初步建立一套内外(利用两块阵地、两个市场、两方面资源)兼顾的制度组合拳。主要内容:一是实行目标管理制度。二是定期通报制度。三是审核把关制度。四是稿酬奖励兑现制度。五是学习培训制度。六是市长重要调研活动和政府重要专题会议信息科参与制度(x政办秘〔2012〕47号)。这些制度的设计和安排(领导的关注度+政策的保障度;西医+中医)既管眼前、又打基础、还利长远,有利于推动各县区、部门和单位之间形成信息工作比学赶超、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格局;对于广大信息员更是起到事前激励、事中鼓励和事后奖励的争先恐后(争上游)的良性竞争格局。给予适当精神物质表彰奖励,政治上给荣誉,业务上促提高。感到思想上有想头、工作上有干头、经济上得实惠,激发信息员报送信息的积极性。

目前,一个纵向通过各县区政府、横向覆盖市直各部门的政务信息传输网络基本形成,实现了信息收集、刊物采编的无纸化处理。一是 首次对2010信息工作进行考核评比表彰。二是 定期统计汇总和分析通报月度信息报送采用情况。三是 分批次召开或参加信息工作观摩点评会、座谈会、培训会等,传授讲解交流政务信息编写方法、报送技巧,提升信息员文字水平。四是 政务信息QQ已经发展到80家单位,构建信息科和各单位之间稳定而实时的沟通平台。利用QQ群与信息员进行一对多的集体在线交流、约稿。利用QQ群的共享等功能,把《昨日要情》《内网信息》《月度通报》等相关材料传到QQ群上,便于及时受到看到下载。五是 建立信息催报制度。即时动态检查,发现,督促。截止目前,已有百多个单位与市政府办公室联网。这些联网单位不仅可随时把编辑的信息上传市政府,而且可从 QQ 群 上直接调阅 《昨日要情》《内网信息》《月度通报》 等刊物。凡是加入政务信息 QQ 群 的单位,大多数信息工作搞得比较好,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通过网络加快了信息的传递和反馈,提高了信息的收集能力,从而提高了采用率。

(四)信息队伍建设得到加强。今年以来,我们不断加强信息人员素质建设,锻炼出了一支作风优良、敢于争先的信息员队伍,大家都把搞好信息工作当好自己的光荣任务,在思想上与时俱进,在工作中各显其能,不断开拓创新,保证了我市信息工作始终走在全省前列。如 XX单位 组织信息人员到市跟班培训,既学到了经验,又增长了才干;既联络了感情,又促进了工作,一举多得。而更多的信息人员,则是在平凡的岗位上辛勤劳动,默默奉献,甘当老黄牛,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信息服务。

总的说,今年以来,全市政务信息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不仅实现了信息工作质和量的新突破,而且也得到各级领导的认可。这些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各级领导高度重视、亲切关心、全力支持的结果,特别是今天在座各单位办公室主任忠于职守、勤奋工作的结果,是各部门、各环节理解、配合工作的结果,更是信息员任劳任怨、辛勤工作、甘于奉献、不懈努力的结果,这里面凝聚着大家的智慧、心血和汗水。承蒙领导厚爱,大家支持。在此,我代表信息科向长期关心支持政务信息工作的各县区和市直各单位表示衷心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但是我们必须头脑清醒,居安思危,未雨绸缪。目前,我们的整体工作水平还不够高,差强人意,与领导的要求相比,与一些先进市相比,差距不小,前有标兵,后有追兵。存在的差距和不足:

主要表现:一是各单位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和支持的力度有差距、不平衡;二是建章立制体制机制有差距;三是队伍建设有差距、不平衡(信息员专职的少、兼职的多;人员基本素质参差不齐,能力有高低之分,责任心有强弱之分);

具体表现:一是报送数量有多有少,应报未报反映工作态度;二是质量有优有劣,反映水平能力;三是一些信息员对什么是信息、怎样写信息等应知应会的内容不同程度存在这样那样问题。

上述问题可能挂一漏万,对事不对人,大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这些问题,既是我们前进中的障碍,也是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加大责任感和使命感,发扬成绩,克服不足,正视困难,增强信心,尽快把我市政务信息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二、提高认识,强化措施,促进政务信息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政务信息工作是办公室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级政府考核下级政府的一项硬指标。信息工作的状况,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办公室服务的层次和质量,是衡量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因此,无论是办公室主任,还是从事信息工作的同志,都要从当前信息工作所处的位置、承担的责任和时代的要求,充分认识到信息工作的重要性,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迎难而上,奋力拼搏,努力推动政务信息工作上层次、上水平。

第一,正确认清形势,增强做好政务信息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人们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观念更加多元多样多变。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规则扑面而来,领导干部的言行举止自觉不自觉地接受着各种信息的调节。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就要求我们各级政府领导必须尽快适应新形势,由传统的领导方式转向依靠信息来分析、研究事物动态,学会利用信息来管理经济,依靠信息来引导经济发展。对政府工作来讲,政务信息可以说是领导了解情况的耳目,科学决策的参谋,解决问题的助手,加强联系的桥梁。对办公室来讲 , 它是发挥参政议政职能的好途径。通过政务信息工作,可以紧紧围绕政府领导的需求,经常地、及时地、大量地为领导提供重要的信息,更好地为领导决策服务,从而提高参政议政水平,服务和推动政府全局工作。目前,有不少同志特别是地方和部门领导对信息工作认识还不足,认为信息工作只是争位子、要面子,是政府办公室的一项内部工作,可有可无,可轻可重,可强可弱。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我们一定要突破这种旧的思维定势,抛弃狭隘的信息观念,不断拓宽信息工作视野,用大信息观来指导工作。

第二,加强信息网络建设,确保信息网络畅通高效。要搞好信息工作,必须建立四通八达、上下贯通,横向到底、纵向到边的信息网络,才能保证充分利用政务信息资源,保证为各级领导提供大批量、高质量、高时效的重要信息。

第三、强化信息目标考核,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肩上有指标。各地各部门要把任务落实到科室和个人,强化奖惩措施,确保报送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在完成报送数量的基础上,努力提高信息质量。质量是信息的生命,只有高质量的信息,领导才爱看爱用,才能对领导决策发挥较大影响,信息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什么样的信息才是优质的信息呢?我体会就是信息内容和形式必须符合 “ 高、新、全、实、精、深 ” 的六字要求。高,就是站在领导高度去观察、分析问题,反映的事物十分重要或比较重要,是领导十分关心的大事、要事和急事。对领导特别是高层领导掌握全局重要情况,进行科学决策,制定和完善政策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可操作性。新,就是内容要新,反映的情况具有超前性、预见性和创新性。即使是老问题,也要从新的角度和侧面反映,让领导经常了解最新信息。同时,信息的形式也要新,不仅题目要新鲜,结构也要新颖活脱,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全,就是反映的信息是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的全局情况,而不是局部情况,不能以偏概全、以点代面。反映的情况要完整,结构要素要齐全,使领导能够完整地掌握信息的全貌和实质。实,信息的价值在于真实。信息人员在报送信息时一定要实事求是,反映成绩的信息要恰如其分,反映问题的信息要真实可靠,反映困难的信息要准确得当。题目与内容一致,观点与材料一致,使人读后可信。精,就是信息的文字精练、简洁,可读性强,使领导用较少的时间掌握较多的信息。深,就是提供的信息不仅要反映事物现象,更重要的是透过现象深刻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趋势,便于领导了解实质,抓住要害。我相信,只要大家按照 “ 六字 ” 要求,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围绕改革和建设的重点难点,围绕基层和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广泛收集,深入挖掘,就一定能够“写一篇成一篇,篇篇是精品;报一篇用一篇,篇篇是佳作。”只有这样,才能为领导科学决策、统揽全局提供参考依据,对基层工作起到有益指导和服务,才能使信息工作真正适应领导需求。

第四,加强信息业务学习,提高信息队伍整体素质。信息工作人员每天都要给领导提供精神食粮,每年都有新的工作目标,可谓天天短平快,月月马拉松,是一项人人都想搞,但并非人人都能搞好的工作。做好这项工作必须要有一批政治品质好、业务素质高和敬业精神强的专业人才。今年以来,我市在信息工作队伍建设上虽然采取了不少措施,但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仍然存在素质不齐、业务不精等问题。对此,市政府办公室采取以会代训、跟班培训和外出学习等多种方式,对全市的信息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信息识别和文字综合水平。同时,从事信息的人员要意识到自己肩负的重任,自觉地锤炼自己,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努力使自己成为生产精品信息的行家里手。无论时间多紧,任务多重,也要挤时间、钻时间学习,在精通信息业务的基础上,博览众采,广泛涉猎,既当专家,又当通才。

三、加强领导,优化环境,增强政务信息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政务信息工作是为政府工作服务的,也是为领导同志服务的,始终是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重视下推进的。一个地方、一个单位政务信息工作搞得好不好,领导起着关键性作用。要做到 “ 四个到位 ” :即思想认识要到位、组织领导要到位、工作人员要到位、技术保障要到位。

第一,要高度重视信息工作。各级各部门领导负责同志要把信息工作抓在手中,落实到行动中,经常给信息工作提要求,定目标,做到有计划、有检查。要通过管理制度来要求和鼓励办公室人人动手写信息、报信息,形成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信息热潮。对信息要多看、多批、多督促、多指导。对单位的信息工作人员要相对固定,少给他们安排一些杂事、份外事,保障他们做到专职、专责、专心。同时,要用较高的标准要求信息工作者,把独特的见解传授给信息工作者,让他们在良好的氛围中锻炼工作能力,提高服务水平。

第二,要加强改善信息工作条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必要的工作环境是搞好信息工作的保证。信息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是搞好政务信息工作的基础,否则,信息工作为领导提供优质服务只能是一句空话。办公室主任要当好信息工作环境建设的 “ 促进派 ”,重点在改善办公条件上下功夫,对信息工作必须的设施要给予保障。对信息奖励和网络活动和考察学习等费用也要给予保障。要安排信息人员参加重要的政务会议,优先阅读重要的文件和信息,积极安排他们下基层调查研究并提供车辆方便等。

第三,要关心支持信息工作人员。政务信息人员不是领导却要有领导头脑,不是行政中心却成为政务活动的神经,不在第一线却提供前线信息,工作面宽,政策性强,不仅要求高、难度大,而且担风险、很辛苦,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领导同志要多理解,少批评,多担待,少责怪。当然,信息人员也要尽职尽责,任劳任怨,千方百计做好工作,尽量少出问题,少捅漏子。我们当领导的要多关心信息工作人员的思想、工作和生活,做到工作上关心,政治上关怀,生活上关照,尽可能地为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精神饱满地投入到工作中。对成绩显著的优秀信息人员,要大胆提拔和重用,推荐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真正做到以真情感人,以事业待人,以待遇留人,使信息工作成为办公室让人眼热的岗位,不断地有进有出,进来的有盼头,出去的有干头,形成良性循环,一潭活水。同时,信息员也要在服务本级领导上多下功夫,靠优异的成绩赢得领导的赞赏,靠超额的付出引起领导的支持,靠广泛的参与博得同志们的配合,靠扎实的作风取得基层的信任。

做好信息工作,固然要有领导重视、建章立制、完善机制等条件,但更重要(关键)是要有一支爱岗敬业、富有进取心、能打硬仗的和长年累月、辛勤奋斗的队伍。信息工作看似简单,其采、编、发实际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责任重大,既是对我们工作能力和技巧的检验,又是对我们思想认识的高度、政策理解的深度、业务工作熟悉的程度和领导意图理解的准确度的检验。

第四,提高质量是做好信息工作的灵魂和核心。做好信息工作不仅要有激情、热情和痴情,更要有敏锐的思想,写作的技巧,知识的储备。搞政务信息,离不开知识的积累。搞政务信息不但要对本职或是本部门工作情况了如指掌,而且还要广泛的涉猎不同门类、不同行业的知识、扩大视野、增加知识积累。要多方面了解国家时事、舆论导向、经济发展和政策趋向,保持政治敏感性,同时注意收集整理有关资料。政务信息文稿的写作技巧是一个复杂而精深的课题,它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琢磨提高,并非通过今天的讲座就可以完全掌握。广大信息工作者要努力适应工作要求,要增强责任,提高认识,钻研业务,提高技能,多出精品。

信息工作还是一个人文字表达能力、总结归纳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反映。从基层站所到县区里到市局机关再到市里层面,大家要把这项工作当成尽快熟悉本地本单位本市中心工作、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途径,自我加压,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素质水平,始终保持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统筹好业务工作和政务信息工作的关系,以业务促信息,以信息带业务,做到了业务工作和信息工作两不误、两促进。

信息员的信息意识和工作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 , 而是一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 , 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学习培训。

信息工作做得好不好,提供的信息及时不及时、准确不准确、全面不全面、质量高不高、领导看不看、签不签、如何签,将或多或少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一个单位的层次和质量,反映着单位的整体工作水平,影响到各级机关的决策。

信息工作的作用定位主要是为领导服务,信息报送一定要围绕领导心思和意图,要以领导需要不需要、适合不适合和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信息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一条信息价值大小,关键看它是否被用于领导决策。政务信息工作的考核,要坚持质量为主的原则,除了本级政府载体采用量之外,主要看市领导对信息的批示量、被上级政务信息刊物的采用量。

在座同志们是信息前沿阵地和生产基地的主力军,全市政府系统信息工作的生命和活力来自于你们,大家有责任有义务更有必要做好信息上报工作。只要我们上下联动、左右互动,我们的信息工作就会卓有成效,更进一步。

同志们,这次会议虽然时间很短,但达到了预期目的。会议通报了情况,明确了任务,理清了思路,找准了方向,想必大家都有不同的收获。这是一次学先进、找差距、鼓干劲、促赶超的会议。通过座谈交流,大家进一步把握撰写信息的方法技巧,开阔了视野,明确了今后的工作思路,增强了做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会议富有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市政府办公室领导对信息工作寄予厚望,希望通过这次会议,在全市掀起比学赶超的热潮。大家的工作非常辛苦。但我相信,有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有广大信息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市的政务信息工作一定能够再攀高峰,再创辉煌!

最后,再次感谢 XX 政府办公室(东道主)为我们提供现代化的会场和周到安排。我们祝愿县区政府和部门信息工作多出经验、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争取在全市当好排头兵和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祝同志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阂家幸福,万事如意。

第三篇:在全市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一、回顾改革历程,充分肯定成绩,增强劳动保障工作信心

(一)就业再就业工作全面推进(略)

(二)社会保险征缴办法得到创新发展(略)

(三)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在全省率先起步(略)

(四)城镇居民合作医疗制度开始试行(略)

二、分析当前形势,牢牢把握大局,理清劳动保障工作思路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劳动保障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进一步完善大社保体系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是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客观需要。当前扩大就业所面临的压力日益加大,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十分艰巨。新形势下的劳动保障工作,领导更加重视、百姓更加关注,各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要求:

一是从上级政府的工作要求来看:随着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提出和不断发展,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十分重视社会保障工作,对我们劳动保障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下达的任务越来越重。中央和省都通过了劳动保障“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了对今后五年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规划和指导。省政府最近召开的全省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更是对抓好今后的社保工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并连续下发了六个关于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文件。

二是从人民群众的保障需求来看: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社会保障意识日益增强,对社会保障权益越来越重视。与此同时,广大群众对维护自己合法劳动权益的意识越来越强烈,维权行动明显增加。据市劳动保障局统计,立案的劳动保障举报投诉案件从2002年的533件上升到了2005年的2227件,立案的劳动争议仲裁案件从762件上升到了1360件,劳动合同签订率也从75%上升到了87.5%。

三是从社会保障的自身发展来看:我市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经过长期的创新发展,不断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的险种由养老、医疗逐步发展到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五大保险,保障对象从单一的就业人群逐步向全体人民转变,保障区域也从城市逐步拓展到了农村,大劳动保障的格局已经初步形成。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无论是基本原则、体系构建、制度安排,还是运行管理,都面临着承前启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历史重任。

总而言之,我国经济社会处于重要的转型时期,劳动保障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但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劳动保障形势也更加严峻,困难和问题也更加多。从事劳动保障工作的同志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劳动保障工作全局,全面理清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思路,当前尤其要把握好以下三点:

一要坚持执政为民,转变职能,把劳动保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社会保障是社会稳定“安全网”、经济运行“减震器”和社会公平“调节器”,抓好社会保障工作是政府切实履行职责、体现执政为民的重要内容。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把社会保障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充分发挥其在加强社会管理、提供公共服务中的重要作用。各级政府要积极调整公共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形成劳动保障财政投入的良性增长机制,为劳动保障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

二要坚持城乡统筹,探索机制,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破好题。从事劳动保障的同志要对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有一个客观的认识,既要看到我市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又要看到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处在低水平阶段。各级各部门要深刻把握“两个趋势”的重要论断,以当前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实验示范区建设为契机,顺势而为,加快推进新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坚持“多条腿走路”,在政府和全社会给予必要支持的同时,要看到“农民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紧密联系、土地是其最基本的社会保障”的特点,统筹兼顾好推进城市化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的关系,研究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切入点和运行机制,推动城乡社会保障工作协调发展。

三要坚持实事求是,稳步推进,走劳动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之路。社会保障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劳动保障工作也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劳动保障工作不能吃光祖宗饭,也不能断绝子孙粮,要为政策制度的后续发展留下空间和余地。出台政策的基本点是,制度从体系上要不断健全,水平起步时可低一点,以后可逐步提高,一下子很高,要调整下来很困难。要深入调查研究,把握好节奏,有条不紊、循序渐进推进劳动保障工作。

“十一五”时期我市劳动保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从维护劳动者切身利益入手,逐步形成扩大就业和稳定劳动关系、完善社会保险体系相互促进的劳动保障工作新机制,建立健全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比较完善的劳动保障运行机制,逐步实现城乡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比较健全、劳动关系比较和谐、分配格局比较合理、管理服务规范高效的目标,为我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实现全面小康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三、贯彻省府要求,突出工作重点,开创劳动保障工作新局面

结合省政府文件精神,再强调一下当前几个重点问题:

(一)关于推进工伤保险扩面工作。今后三年,省里要组织实施推进工伤保险参保率的农民工“平安计划”,我市到2008年底的参保任务是50万人,而目前参保人数仅为20万,差距很大。工伤保险扩面工作成为当前我市社会保险工作的头等大事。现在职工的主体是农民工,农民工进城打工,是想赚点钱改善一下生活,但同时面临的风险也很大,如果没有参加工伤保险,一旦出现工伤,不仅钱赚不到,日后的生活也会没有着落。设身处地为农民工想一想,五大保险中,工伤保险是第一需要,是当务之急。去年年底我们研究决定,工伤保险也实行申报参保,让未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先行参加工伤保险。工伤保险是社会保险工作的牛鼻子,牵住了,就能拉动其他社会保险工作的进展。参加工伤保险,职工个人不缴费,用人单位缴很少的费,职工和用人单位的积极性都很高,工伤扩面难度不大。工伤保险参保率上去了,劳动合同签订率就上去了,其他社会保险也能逐步跟上去。因此,工伤保险扩面,不仅是上级的要求,而且是广大职工的呼声,是我们加强社会保险工作的需要,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快推进。

(二)关于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是为老龄化高峰的到来提前做好准备。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要求各级政府切实加大对养老保险的财政资金支持力度。省政府对做实个人帐户的目标已经有明确的规定,劳动保障和财政地税部门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认真调研分析,把帐算好,根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结余能力和财力状况,研究确定起步比例,逐步做实养老保险个人帐户。

(三)关于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工作。建立市区城镇居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是今年市政府的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一,领导重视、群众关注,必须确保明年1月1日前实施。近段时间,市劳动保障局、吴兴区、南浔区工作抓得很紧,推得很快。尽管区里的实施主体是卫生部门,但是区人力资源部门要关注进展,大力配合,在机构设置、人员编制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四)关于完善“五费合征”工作。我市“五费合征”工作在全省先行一步,积累了不少经验。目前,我市的“五费合征”工作仅是初步的,参加各大社会保险的人员是不一致的。省里提出了“五统一”规范要求,即参保登记统一、征收机构统一、缴费基数统一、征缴流程统一、数据信息统一。下一步要加快各大社会保险的扩面工作和费源的监管工作,同时要研究医疗保险和其他保险的基数统一问题。

(五)关于维护职工的合法劳动权益。各级党委、政府历来高度重视维护广大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国务院、省政府先后发文要求切实解决农民工问题,国务院是40条,省政府是31条,各级各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农民工问题。10月8日中央将召开十六届六中全会,主要是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劳动关系是人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之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劳动关系不和谐,和谐社会建设将无从谈起。要看到部分企业违反劳动法的现象还比较突出,维护劳动者权益的工作任务很重。非法使用童工是一条高压线,要重点地区重点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必打、必严惩,这是一条底线。对于其他问题,劳动保障部门要做到“民求必助、民告必查、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对严重违法的要严厉打击。

(六)关于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平台建设内容比较多,比如去年我们实施了“金保工程”一期工程,提高了信息化管理水平,陈加元副省长和市里一些领导去看了,给予了充分的肯定。现在还有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各县区工伤与仲裁机构的建设问题,等等。目前,劳动保障平台的“六到位”考核已经纳入到新农村建设考核体系,各县区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明年市里将加大对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考核力度,县区综合考核劳动保障部分要拿点分数出来加强考核。同时,市、区两级政府都出点钱,安排一个计划,把乡镇(街道)的劳动保障平台场所落实好。

(七)关于基本医保门诊问题。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办法,群众呼声很高,外地部分城市也正在逐步推开,我市也要认真研究推进这项工作。

(八)关于就业再就业工作。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央、省、市新一轮就业政策都已经出台,新一轮政策措施尚未出台的县要抓紧出台,已经出台的,要抓好政策措施的细化和落实。

第四篇:在全市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

按:9月28日,市政府召开全市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XX市长在会上作了题为《贯彻四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保障工作,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的重要讲话。现将讲话要点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贯彻。

XX市长在全市社会保障工作

座谈会上的讲话要点

一、肯定成绩,正视不足,正确估价一年来我市社会保障工作

去年8月全省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以来,我市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大城市、实现新跨越”的宏伟目标,按照省政府“一个率先”、“一个加快”要求,在率先建立比较完善的城镇社会保险体系、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方面,大胆探索,积极推进。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展顺利,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积极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政府主导、各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本届政府从成立之初,就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着力在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统筹协调的社会保障工作新格局上化功夫。先后成立社会困难群众救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等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就业再就业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召开全市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全市民政工作会议、市社会困难群众救助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全市劳动保障工作座谈会、建立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动员会议等一系列重要会议,并对就业再就业、社会救助、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开展了全市性的专项督查。去年9月全市社会保障工作会议后,各级各部门迅速行动,认真贯彻会议精神,迅速形成了一个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工作的高潮。各级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全力抓、职能部门具体抓、有关部门配合抓的良好工作格局和全市上下重视社会保障工作、抓好社会保障工作的良好氛围已经形成。

(二)覆盖城乡、统筹协调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去年以来,市政府先后出台了推进就业再就业、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加强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实行城镇职工医疗制度并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和困难家庭子女助学等一系列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从一年来的实践情况看,这些政策符合XX实际,制度设计较合理,政策措施相衔接,操作性较强。各县也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有的县还在政策措施上作了有益的探索,走在了全省的前面,长兴县社会保险费征缴“五费合一”、德清县“城乡统筹就业机制”等都是工作中的亮点。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一些专项政策正在积极酝酿之中,9月20日市政府常务会议还对完善市区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暂行办法进行专题研究,并将在近期出台实施。一年多来,通过各级各部门的积极探索、勇于创新,我市已初步形成了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社会保障政策体系。

(三)团结协作,狠抓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就业再就业工作以增加就业岗位为目标,以落实再就业扶持政策为主线,以强化再就业服务为手段,以加大资金投入为保障,以帮助困难群体就业为重点,全面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今年1-8月,全市新增城镇就业岗位2.78万个,落实再就业专项资金2500万元,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35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5021万人。上半年,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8%,低于全省0.7个百分点,全市培训下岗失业人员8800人。特别是今年先后举办了创业项目洽谈会、“4050”人员招聘会、秋季劳动力交流大会等多种形式的创业、就业招聘活动,一大批下岗、失业人员找到了新的工作岗位,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在本月4日国务院召开的全国再就业工作表彰大会上,市劳动保障局作为全国再就业先进工作单位、谈燕作为全国再就业优秀个人得到了表彰,这既是被表彰单位和个人的荣誉,也是我市的光荣,是上级对我市再就业工作的充分肯定。

城镇五大社会保险坚持以扩面征缴为重点,不断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基础管理,健全服务体系,覆盖面和保障能力稳步提高。1-8月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净增9400人,至8月底全市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缴费人数达到25.94万人。将事业单位及其职工、规模以上私营企业及其职工依法纳入失业保险参保范围,全市参加失业保险职工已达20.5万人。市区企业职工大病统筹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并轨前期工作扎实开展。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基本上覆盖了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职工及“三资”企业的中方职工,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2.02万人和8.97万人。社会保险基金的征缴力度进一步加大,养老保险基金支付能力从2002年底的2.28个月提高到8月底的5.94个月。其他各项保险基金均运营良好,略有结余。

坚持救济与互助相结合、定期救济与临时救济相结合、资金救助与实物帮困相结合,进一步拓宽了救助渠道,提高了救助标准,落实了帮扶措施,缓解了部分群众生活困难的问题。低保对象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至今年8月底,全市享受低保对象17616户共计32783人。1-8月累计发放低保救助金1518.02万元。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的集中供养工作加快推进,集中供养率已达到71.7%。建立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民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至8月底,共有173.34万农民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占全市农业人口的89.89%。XX、南浔区对1152名重点优抚对象和12812名低保人数发放医疗帮困卡、200户特困职工家庭实施医疗费用减免政策。今年1—6月共有11607人次享受了优惠政策,共减免医药费用37.2万元。建立了教育救助制度,切实保障贫困家庭子女入学。全市共为1.2万余人次贫困学生发放教育券,总额达1085.3万元。积极实施廉租住房制度,努力扩大住房救助范围。与此同时,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和生活补助制度有了新的进展,已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至8月底,全市参加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的人员4.1万人,其中已享受待遇的1.9万人。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对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我市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还刚刚起步,水平还比较低,实际工作中也还存在不少亟需解决的深层次问题。一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对新阶段加强社会保障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还不够到位,没有真正把进一步强化社会保障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工作中满足于被动应付。二是社会保障工作力度、工作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一些社会保险制度实施面还不够宽,人员参保率还不够高。社会保障工作管理体制和运作模式还不尽完善,部分工作衔接还不够紧密。三是由于我市经济总量不大,财力也比较有限,加快发展社会保障事业的经济支撑力比较薄弱。对这些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进行分析研究,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决,切实为最广大的社会成员系上保障基本生活的“安全带”,切实体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刚刚闭幕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六个“必须坚持”的要求,四中全会《决定》中指出,要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并对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我们加快推进全市社会保障工作指明了新的方向。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人均GDp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特定时期,既是加快发展的黄金期,也是矛盾交织的敏感期、社会的转型期、经济的转轨期。去年,我市人均GDp超过2300美元,正处在这一关键时期。这一时期,是保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难度加大的时期,是深化改革阻力增大的时期,是扩大开放风险更大的时期,是资源环境制约趋紧的时期,是维护稳定任务艰巨的时期。抓住机遇发展和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两个重大课题。从当前来看,我们必须紧紧围绕 “建设大城市、实现新跨越”的目标,努力强化要素支撑和制度保障,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统筹经济社会发展。面对这样的发展形势和发展格局,各级各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到,切实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任务相当艰巨、意义非常重要,形势十分紧迫。

(一)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不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这些根本利益中,社会保障权是最为基础的,是人生存与全面发展的前提。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就是多做一些解决群众生产和生活问题的实事。社会保障就是最大的实事,老百姓就是社会保障最大的受益者。当前,我们正处在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和很不平衡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通过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使少有所学、青有所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弱有所助、困有所济,让每一位社会成员共享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

(二)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科学发展观,本质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过去很长一个时期,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理念上的制约,我们对物的因素关注较多,对人的因素关注较少,对经济发展关注较多,对社会发展关注较少。在社会保障工作上,缺乏整体的制度设计,保障面窄、受益面小,考虑城镇较多,安排农村较少,考虑基本生活较多,安排专项保障较少。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就是要在科学发展、统筹兼顾中打破这种不平衡的发展格局,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

(三)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是增强市场经济活力、提高综合竞争实力的现实途径。“建设大城市、实现新跨越”、建设“平安XX”,是市委、市政府的重大战略决策,涵盖了改革、发展、稳定各方面的工作。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涉及重大利益格局的调整,这种调整也只有在不断地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的前提下才能得以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打造平安XX、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制度支撑,为企业理顺关系、减轻包袱、兼并重组、做大做强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当前我们培育新一代产业工人、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推进大城市建设等都离不开社会保障工作的推进。

(四)加强社会保障工作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政府管理创新的内在要求。社会保障属于市场不能为的领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打造亲民政府、高效政府、务实政府,就是要更加注重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重大问题上。充分就业是政府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之一,把扩大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着力解决就业方面的总量性和结构性矛盾,是市政府今后的主要工作之一。建设符合市情的社会保障体系是一项崭新的事业,不能照搬照抄现成的经验和模式,从政策制定到日常管理都给政府创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三、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全面推进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经过多年来的探索和实践,我市社会保障工作的良好局面已经形成,工作思路和目标都已经明确。下一步工作就是要在抓落实、促深化、求创新上有所突破。抓落实,就是要对照要求,有针对性地抓好重点工作的落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按期完成;促深化,就是要不断总结完善政策措施,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求创新,就是要学习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各自实际,着力在制度创新、政策创新、管理和服务机制创新上下功夫,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按照这一要求,我再强调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全面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对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就业是最大的保障,就业问题解决了,职工的基本生活就有了保障,就业人群扩大了,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也会进一步拓宽。当前,我市就业再就业工作,面临就业结构快速变化的新情况、国家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新形势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必须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考核。强化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构建起有部署、有监督、有考核的工作责任体系。对现行政策要进一步细化完善,切实把各项再就业扶持政策措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充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二是抓发展。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通过扩张经济总量,带动就业岗位增加,以发展就业容量大的社会服务业和民营企业为新的就业增长点,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改善创业环境,鼓励创业发展。三是抓统筹。逐步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就业机制。围绕统一城乡劳动力市场、统一就业政策、统一就业失业登记制度、统一就业服务制度、统一劳动用工管理制度“五统一”的目标,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就业的步伐,逐步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积极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作用,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工作力度,大规模地开展有针对性的、有实效的就业再就业培训,重点要加强对被征地农民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促进农村劳动力加快转移。

(二)积极推进社会保险体系建设

社会保险体系建设要适应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既要让更多的人享受到实惠,不断提高保障水平,又要考虑基金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险体系建设没有回头路可走,必须一届一届干下去,也不可能一步到位,只能逐步提高。当前在推进社会保险体系建设时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扩好面。扩面要着眼于全覆盖,虽然我们离参保人员“全覆盖”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但是,工作的方向是对的,成绩也是有目共睹的。要推广长兴县社会保险费“五费合一”征缴的经验和做法,通过社会保障费征收办法的创新,来推动社会保险覆盖面的扩大。根据省政府的要求,德清县要研究措施,着力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征缴率,确保在2007年前率先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覆盖的目标任务。二是管好钱。按照整合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要求,积极探索城镇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管理机制。长兴县率先实行社会保险费征缴“五费合一”机制,这是一大创新,有利于强化制度刚性,有利于公平企业负担,有利于保障职工合法权益,又提高了办事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各县区要在学习借鉴长兴经验的基础上,尽快研究制定实施办法,力争明年在全市实行社会保险费征缴“五费合一”制度,全面提高社会保险费的征缴管理水平。要加大养老保险基金征缴和清欠力度,落实以实物资产抵交社保基金的变现处置的政策措施,做到应收尽收。三是建好制。社会保障各有关部门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及时研究、完善社会保障政策,为市政府当好决策参谋,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政策的覆盖面,切实增强针对性、有效性和可操作性。积极探索建立社会医疗救助制度,指导企业和非全额拨款事业单位建立补充医疗保险,加快建立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进一步推进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对保障对象、保障模式、保障水平、资金筹措和资金管理等方面加以规范和完善。

(三)扎实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

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新型的社会救助体系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它承担着保障社会弱势群体生活的重要功能。近年来,我市的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面上有大幅度推进,而且亮点不少,总的来说,开局良好,下一步要坚定信心、乘势而上、扎实推进。推进社会救助,需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强化一个基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社会救助体系的基础,要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规范化操作,实施动态管理,做到有进有出、应保尽保。二是供养好两类人。即要着力抓好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的集中供养工作。切实加强敬老院硬件建设,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严格按照省政府的要求保质保量抓好落实,确保年底集中供养率达80%以上。三是巩固“三条医疗保障线”。要以乡镇福利型、县区大病统筹型和大病医疗救助型“三条医疗保障线”为重点,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力发展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事业,着力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一体化。四是落实四项助学制度。四项制度是指:教育券制度、特困家庭子女免费入学制度、其他贫困学生先报到后交费的“绿色通道”制度、社会公益项目经常性助学制度。通过这四项制度的完善和落实,确保困难家庭子女平等享受受教育的权利。

四、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确保今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加强和改进社会保障工作,不断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事关长远,任务繁重,要求很高,特别需要引起各级政府特别是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积极关注和全力推进。社会保障工作有很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要稳妥推进,不断创新,还要善于总结,善作善成。会后,各县区要认真回顾总结今年以来的工作情况,针对各自存在的主要问题,立足当前,进一步研究落实工作措施,确保今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下面,我再强调一下当前几项重要工作:

(一)关于劳动保障和社会救助机构建设。今年7月,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建立乡镇街道劳动保障与社会救助工作机构的通知》,要求各县区按照有关要求,尽快建立基层工作平台。但市区进展缓慢,目前还没有按文件要求在乡镇街道建立起劳动保障与社会救助工作机构。三县尽管都建立了相应的机构,但与上级要求的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的要求还有不少差距。希望各县区务必按照年底前所有乡镇街道都要建立基层工作平台的要求,坚持标准质量,整合现有资源,全力完成工作任务。

(二)关于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省、市两级政府都十分重视城镇“三无”和农村五保对象的集中供养工作,省政府要求我市今年的集中供养率达到80%,我们一定把这项任务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好。

(三)关于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保障。从去年开始,市区和三县先后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但目前进展不平衡,推进速度不理想,工作成效主要集中在市区。三县除德清县有8462人进入外,长兴、安吉两县分别只有203人和108人进入。因此,要认真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资金筹措机制,做到政府性资金同步到位,不留缺口,加快推进速度,切实维护好广大被征地农民的利益。

(四)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医疗救助制度。9月3日,省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建立和完善医疗救助制度的通知》,要求我们在同步推进医疗救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年内组织实施医疗救助制度。市政府决定,在继续巩固市区已实行多年的低保家庭、特困职工家庭、重点优扶对象和低保家庭独生子女等医疗帮困基础上,建立“XX市惠民医院”(挂靠在市中医院),对上述人员及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人员实行医药费用再优惠救助政策。同时,要进一步研究完善有XX特色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逐步将被征地农民和城镇居民非医保人员全部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切实减轻弱势群体的医药费用负担。希望各县回去后,也要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五)关于加强劳动监察工作。每年的中秋、国庆,元旦、春节期间,往往是劳动者催讨工资的多发时段。为此,我们要早打算、早安排、早行动,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督促企业解决拖欠劳动者工资问题,以使劳动者能及时、足额拿到自己的血汗钱。要坚决杜绝元旦、春节期间因拖欠工资而引发群体性事件。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同作战,打好解决拖欠工资这一仗,维护社会稳定。

(六)关于今年考核目标的完成。促进就业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是今年市委、市政府10项重点工作之一,是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第一项实事,也是市委、市政府对县、区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据统计,截止8月底,德清县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只完成目标任务的47%,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完成目标任务的51%,同时,全市工伤保险扩面进度还不理想。要在余下的三个月内,全面完成目标任务困难不小、难度较大。对此,有关县区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措施,确保全年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二○○x年九月二十九日

第五篇:在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 0 1 6年5月6日)

来源:《求是》2016/14 作者:李克强

核心要点:

■ 我们党是执政党,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民生不断改善,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改善民生的基础何在?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了就业才有收入,民生才会逐步改善,社会才会安定。我们讲稳增长,主要就是为了保就业。

■ 目前我国经济在加快转型、产业结构在加快调整,这对增加就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在推进经济转型、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努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使就业总量不断增加。同时,要积极推进就业转型,降低结构性失业风险,这也有利于支撑经济转型升级。

■ 落实好积极的就业政策,还要突出重点对象,抓住两头:一头是高校毕业生,一头是农民工。这就像“经天纬地”一样,高校毕业生是“经”,农民工就是“纬”,一经一纬,织牢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的“经纬线”,新的发展动力才能形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要牢牢抓住这两个重点。

■我国有9亿多劳动力,其中1亿多是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超过了一个大国的人口数量。这对就业来说是压力,但也是宝贵的人力人才资源。只要把我国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发挥出来,特别是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就能更好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今天召开座谈会,进一步听取大家对就业工作的意见。刚才,听了有关部门和就业中介机构负责人的发言,对当前就业市场情况和最新就业信息,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的一些新情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受到不少启发。总的感觉是目前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也存在很大压力和隐忧。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就业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我们党是执政党,我们的政府是人民政府,发展经济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民生不断改善,让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改善民生的基础何在?就业是民生之本,有了就业才有收入,民生才会逐步改善,社会才会安定。我们讲稳增长,主要就是为了保就业。近年来,在经济增速放缓形势下,就业不降反增,每年城镇新增就业1300多万人,主要就业指标处于合理区间,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大亮点。这主要得益于我们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发展新经济,保持了就业形势的基本稳定。同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教育等系统广大干部职工作出了重要贡献,相关促进就业的社会中介组织也发挥了积极作用。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一方面,虽然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有所减少,但总量仍然很大,还是居世界之首。据测算,未来几年,每年需要在城镇就业的大约有2500万人,除考虑自然减员腾出的岗位,要保持城镇失业水平不上升,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规模不能低于1000万人,这是稳定就业的底线。另一方面,我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新旧动能转换,都必然会影响和反映到就业上来。就业总量压力将长期存在,结构性矛盾会更加凸显,这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挑战。

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多个国际组织认为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最不好的,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但需要就业的人数不减,就业工作难度更大、要求更高。今年高校毕业生人数有765万,创历史新高,还有500多万中职毕业生,都需要就业,军队退役人员的安置必须保证,在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也要防止出现大规模的下岗失业,另外还要给农民工就业留出一定空间。我们要充分认识保持新增就业基本稳定的重要性和艰巨性。虽然现在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潜在风险不可低估。一季度制造业、建筑业的用工需求,降幅都在两位数以上。占全国投资60%以上的民间投资增长明显放缓,特别是服务业投资放缓,其对就业的影响不可低估。我们必须把工作做在前面,做好打硬仗的充分准备,既要打好经济发展这场硬仗,也要打好稳定就业这场硬仗。

就业既是经济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可以说,就业是经济的“晴雨表”,是社会的“稳定器”。世界各国政府都把就业放在突出位置。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又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必须更加重视就业,全力以赴做好就业工作。

二、在经济转型中积极推动就业转型

增加就业的根本在于经济发展。针对我国经济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的关键时期、就业领域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的新形势,必须牢牢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不放松,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稳定经济增长守住就业基本盘,以调整结构拓展就业新空间,以深化改革激发就业潜力与活力,充分依靠市场力量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促进扩大就业的综合效应和持续动力。

目前我国经济在加快转型、产业结构在加快调整,这对增加就业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在推进经济转型、结构调整过程中,要努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使就业总量不断增加。同时,要积极推进就业转型,降低结构性失业风险,这也有利于支撑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推动以传统产业就业为主向服务业就业为主转型。无论是就业主管部门的分析,还是就业中介机构的大数据都显示,现在重化工业、建筑业等行业就业岗位减少,纺织业、房地产业等就业需求下降,这些传统行业的就业能保持基本稳定已很不容易,增加就业就更为困难,而服务业用工需求大幅度增加。这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是相吻合的。这几年,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增大,经济增长带动就业效应增加,就是产业结构优化的结果,其中主要是服务业快速发展。去年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上升到50.5%,首次占据“半壁江山”,成为就业最大的“容纳器”。随着农业和工业就业人数的减少,服务业需要吸纳的就业人数随之增加。要进一步采取措施,支持服务业加快发展,不断提高服务业的就业容量。

二是推动以就业为主向就业与创业相结合转型。过去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是政府分配工作,后来转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业也转为主要通过市场来实现。现在我们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创业带动就业、将就业与创业结合起来,本身就是一种就业转型。近两年,通过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特别是商事制度改革,平均每天新增4万户市场主体,其中新增企业1万多户。当然这里面有生有死,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规律。但据工商总局统计,现在市场主体生远大于死,成为带动就业的主要力量。今后我们要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落实鼓励支持“双创”和“互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创造良好的就业创业环境。前不久我去西部地区的一个小镇考察,那里有一片楼房,原来是提供给外资制造企业的,他们转走后,现在通过发展“双创”,吸引了全国各地上万人在那儿创业,一片红火景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在就业方面起着牵头作用,要注意跟踪研究,提出有关政策建议。同时,商事制度改革还有空间,“一照一码”实现了,“一个窗口”办事能不能完全实现?还要推进“证照分离”改革,这不仅是工商总局的事,其他部门也要配合。要注意在“放、管、服”改革中及时发现问题,通过制度创新和完善政策解决问题。

三是推动以体力型劳动就业为主向智力和技能型劳动就业为主转型。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发展的根本力量。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主要是发挥了低成本劳动力的优势,尤其是农民工功不可没。当前,我们推动转型发展,就要使发展转向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创新。人力资源和人才资源从大概念来说都是人力资源。现在人力资源的概念与过去有所不同,过去主要指劳动力的数量和体能,现在主要指劳动力的质量和素质,包括知识、智力和职业技能等。从就业情况看,目前一般的体力型劳动力是不缺的,但智力和技能型劳动力比较紧缺。一些就业中介分析,各行业人员需求中,现在最缺的是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方面的人才。随着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经济发展,今后智力和技能型劳动力需求将会不断增加。我们要把扩大就业的立足点更多放在加快提高人力资源素质,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智力和技能水平上来。

扩大就业、推动就业转型,必须发挥好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的作用。在经济转型过程中,一些地方没有很好地转过来,现在经济很困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小微企业不发达。实际上,中小微企业在我国占绝大多数,其他国家也是这样。千万不要小看中小微企业,他们生产效率高,在就业方面发挥着主渠道作用。我国经济发展既要有顶天立地、有竞争力的大企业,也需要铺天盖地的中小微企业。这几年,我们对中小微企业不断采取减免税费的措施,就是为了让他们更好地活起来,更多地增加就业。

民营经济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扩大就业必须推动民营经济继续加快发展。我们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提高核心竞争力,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和民间投资的活力,支持民营企业扩大投资。民营企业多是中小企业,量大面广,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5年与2006年相比,国有企业减少就业人员900多万,而民营企业增加7000多万,其中2015年比2014年增加1323万,也就是说,去年1300多万人的城镇新增就业主要是依托民营经济发展增加的。前天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针对民间投资增速下降问题,要开展促进民间投资专项督查,督促落实相关鼓励和支持政策措施,消除各种壁垒和不合理束缚,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促进民间投资回稳向好,推动民营经济发展。

总之,在经济转型中实现就业转型是一篇大文章,我们必须把它做好。让“放、管、服”和“双创”这些有利于就业的措施更大地发挥作用,让服务业、中小微企业、民营经济得到更快发展,创造更大的就业空间,这才是真正的改革红利。特别要大力发展新经济,通过催生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加快成长,创造更多适合高素质年轻群体的就业岗位。这样,我们的经济活起来了,就业也就活起来了。

三、积极的就业政策一定要落到实处

这几年我们一直在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这个政策取向是不能改变的。但国家出台的鼓励和支持就业创业的政策措施,有些还没有很好落实到位,必须加大力度。落实好积极的就业政策,首先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同时,政府在引导市场创造就业岗位方面也要尽可能创造条件。这就要求在推进“放、管、服”改革的同时,不断完善有利于扩大就业的财税、金融、土地等政策体系,加大对灵活就业等非正规就业、新就业形态的政策支持,做好各项政策的衔接、协调和配合,使就业创业者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落实好积极的就业政策,还要突出重点对象,抓住两头:一头是高校毕业生,一头是农民工。这就像“经天纬地”一样,高校毕业生是“经”,农民工就是“纬”,一经一纬,织牢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的“经纬线”,新的发展动力才能形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有关部门要牢牢抓住这两个重点。

高校毕业生已经成为我国城镇新增劳动力的主体。要实施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并进一步加以完善。这“两个计划”要很好地结合起来,可以考虑合并成就业创业计划,更好地以创业带动就业。前不久我在西部一所大学看到一种好的现象,去年有的毕业生出去搞“双创”,取得了不错的业绩,觉得应为母校作出一些贡献,今年就回校招聘人员。高校毕业生的创业门槛应该是比较低的,几个人合伙就可以创业。我们说要让高校毕业生成为“不断线的风筝”,就是要关注他们的就业创业情况,特别是对还没有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要继续提供各方面服务,实施一对一的精准帮扶和服务,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今年经济下行压力大,高校毕业生就业出现新情况,要拿出有针对性的解决办法。中职毕业生就业状况比高校毕业生要好一些,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市场需求很大,但也有供需衔接的问题。在这方面,就业招聘网站可以发挥很大作用。要运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在更广阔领域实现就业供需对接。

农民工是庞大而特殊的就业群体,就业状况受经济形势变化影响最直接。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农民工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要继续重视做好他们的就业工作。从有关部门的统计调查数据看,目前农民工就业形势总体稳定,而农民收入增量中有近一半来自打工收入。因此,有关部门不能只盯着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的目标,还要考虑每年至少新增几百万农民工就业的问题。农民能够外出打工,他们的收入才会增加,这样才能保证收入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同步,也才能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现在农民工回乡创业增多了。去年我到西部一个省考察时专门向一些农民工了解了情况,他们都在外面打工十几年了,我问他们想不想回家创业?有的一听就掉眼泪,说怎么不想,如果能够回乡创业,既能增收又能顾家,当然非常愿意。针对这种情况,国务院专门出台了促进农民工返乡创业的相关文件和政策措施。今年如何给农民工返乡创业创造更好的条件?有关部门要通过深入调研,提出政策建议。凡是有利于农民工就业创业的,都应积极给予支持。要围绕促进农民工就业,加强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权益保护等服务,加大对贫困家庭农民工的就业扶持。农民工有就业门路,能够不断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农村社会就能稳定,也有利于推动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

还有其他的就业重点保障对象,也要采取措施予以支持。比如在推进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过程中,就遇到富余员工分流转岗安置问题,不转岗不行,但不能因此出现大规模的失业潮。我们要努力使富余员工通过企业内部挖潜、开展“双创”、政府专项资金扶持等措施,实现转岗就业;对一时难以就业的,要通过职业培训、托底保障等方式,增强他们的信心,保障基本生活。国家财政已经作了安排,拿出1000亿元专项奖补资金,重点用于支持化解过剩产能企业员工转岗培训和安置。还有复转军人就业问题,要落实好相关政策,确保他们得到妥善安置。今天残联的同志也来了,要支持残疾人就业,这是社会文明的标志。有关部门要对残疾人就业给予特殊的政策支持。

促进就业创业还要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兜住底线。确保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发挥好失业保险、大病保险的“稳定器”作用,解除居民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要帮助经济困难地区解决就业问题,防止出现较大范围失业风险。更多关注就业特殊困难群体,确保有就业能力的零就业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

四、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和职业培训力度

我国有9亿多劳动力,其中1亿多是受过高等教育和有专业技能的人才,超过了一个大国的人口数量。这对就业来说是压力,但也是宝贵的人力人才资源。只要把我国劳动力众多的优势发挥出来,特别是把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出来,就能更好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我国“人岗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突出,“招工难、就业难”问题并存,既有人找不到工作,也有企业招不到人,原因就在于就业供给不适应市场需求。根本解决之道是要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培养更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技能型人才。要扩大培训范围,既要包括农民工,也要包括下岗分流人员,还要包括高校毕业生。要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级各类培训机构要跟着市场需求的指挥棒转,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培训什么人才、需要什么技能就培训什么技能。要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可以是学校教育培训,可以是短平快的培训,也可以是岗前培训,还可以是在岗位上学、在实践当中学。

政府有关部门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都要从各自的角度支持就业培训工作。这方面加大投入是值得的,这是为经济长远发展打基础的事情。特别要把去产能下岗分流人员的培训搞好,通过培训实现转岗就业。工会要保护职工利益,支持培训转岗和就业工作。妇联也可以做许多工作。我在地方考察时看到,农村种田的有不少是妇女,有的地方搞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公司化生产,包括种水果、种蔬菜、农产品加工等,许多也是妇女在做,公司对她们进行岗前培训。共青团的任务就更重,因为新增就业主要是青年人,如何把青年人培训好,让他们能够就业,这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这几年一些国家发生动荡,青年失业率高是一个重要原因。我们要通过广泛而有效的培训,提高劳动者的专业技能,真正把我国人力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这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一定要切实抓紧抓好。

五、就业是各级政府必须完成的硬任务

就业不仅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的职责,也是各个部门的共同责任。大家要从大局出发,齐心协力,密切配合,主动作为,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作为制定政策、发展产业、扩大投资的重要导向,确保就业大局稳定。一是密切关注就业形势变化。我们的许多宏观政策,是根据就业数据来制定的,及时掌握完整准确的就业和失业数据至关重要。要紧紧盯住就业形势的新变化,加强对苗头性问题的分析研判,为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对城镇调查失业率的上升,要保持高度警觉。二是及时拿出促进就业的实在措施。今年就业压力大,除要落实好已有政策外,还要根据形势变化再出台新的政策措施。有关部门要积极提出政策建议。如劳动密集型产业符合环保等要求,该发展的还是要发展。加工贸易就是劳动密集型的,现在不少都转移到国外去了,这种趋势如果延续下去,国内就业怎么办?现在我国对外投资已经超过引进外资,而且大幅增长,从而导致一些产业加速向外转移,对就业造成了直接威胁,要千万注意。有关部门要研究应对措施。另外,现在粮食库存多,要大力发展粮食等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这是解决农民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三是各方面出台政策不能影响就业。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要确保与就业直接相关的行业税负只减不增,比如建筑行业税负无论如何都要只减不增,还有金融行业不能把负担转嫁给企业。总之,大家要一起努力,共同想办法、出实招,把就业基础工作做好、做扎实,把积极的就业政策落到实处,确保完成全年就业目标任务,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保障,让人民群众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

下载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在全市培训就业暨农民工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在全市培训就业暨农民工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座谈会,主要目的是和大家一起研究分析当前就业工作形势,共商促进农民工培训、就业的方法......

    在全县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共五篇)

    同志们: 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返乡农民工培训工作座谈会,主要目的是和大家一起研究分析当前就业工作形势,共商促进农民工培训、就业的方法措施,寻求解决返乡农民工就业和县内企业......

    在返乡农民工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返乡农民工座谈会上的讲话 各位农民工代表、同志们: 你们好!天张彩云贺新岁,地涌琼浆醉春风。值此岁序更迭、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向为“生活宽裕”自强不息奋......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任职讲话

    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任职讲话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 大家好! 这次县政府再次提请我担任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这是县委、县政府对我的信任。在这次县人大常委会上,如......

    在全省劳动纪检监察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我们这次座谈会是经省厅党组研究同意召开的,新到任的党组书记,厅长张勇同志对纪检监察工作十分重视,嘱托我们一定要把会议开出成效。今天会议的主要议题是认真总结交流......

    在群团暨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在群团暨党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我们专门把纪委、组织、宣传、总工会、团区委、妇联以及党校的部分同志,召集起来开这样一个座谈会,主要想通过交流进一步了解大家,听......

    在全县劳动关系座谈会上的讲话

    潜山县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四家会议暨促进服装行业健康发展座谈会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意义 和谐的劳动关系,是企业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础。在当前经济......

    在全省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全省就业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省人社厅就业促进处(高校毕业生就业处) 张祝秀 同志们: 新春伊始,我们召开全省就业工作系统会,学习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