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1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外语专业就业趋势分析

时间:2019-05-12 12:46: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0-201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外语专业就业趋势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0-201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外语专业就业趋势分析》。

第一篇:2010-201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外语专业就业趋势分析

2010-201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外语专业就业趋势分析 作为学院的就业专员,笔者认为需要对目前的就业宏观形势和外语专业就业形势都有清醒的认识,并且要结合本校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好的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本文是笔者入职以来,从工作实际出发,对目前就业形势和外语专业就业趋势的一些分析,因资料、时间有限,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一、2010-2012年全国劳动力供求情况: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统计,我国每年新进入人力资源市场的劳动力达到1500多万人,加上每年900万失业人员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因素新产生的失业人员,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超过2400万人。GDP增速保持在8%左右,全年新增就业和补充自然减员增加就业仍会在1200万人,城镇就业供求缺口还会在1200万左右。根据最新统计,2011年我国就业局势保持基本稳定,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截至2011年底,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1%。

2010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630万人;2011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为650万人,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2011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超过900万人,宏观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将达到680万人。虽然经济形势自2008年金融危机后逐步好转,人才需求日益旺盛,但受限于人才供求量大、人才培养模式落后于用人单位要求等因素,2012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

二、大学毕业生就业地域分布情况:

根据麦可斯(Mycos)研究院的研究,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本科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3%,对高职高专毕业生的人才吸引力指数为67.1%。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的人才吸引力指数(本科、高职高专均为32.3%)。

东部和沿海地区对本科毕业生人才吸引力最大的前5个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是深圳、上海、北京、厦门、广州。人才吸引力三大指标中,北京市生源在外地就学后回到北京就业的比例最高,为88.7%。;在上海市就学的毕业生留在上海就业的比例最高,为86.9%;深圳市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有94.8%属于既非深圳市生源又没有在深圳就学,该指标比例最高。东部沿海地区对高职高专毕业生人才吸引力指数最高的前5个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是北京、上海、广州、宁波、青岛。

此外,中西部地区对本科毕业生人才吸引力最高的前4个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是成都、重庆、西安和武汉。人才吸引力三大指标中,成都市生源在外地就学后回到成都就业的比例最高,为44.3%。在重庆市就学的毕业生留在重庆就业的比例最高,为41.8%。武汉市就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有38.6%属于既非武汉市生源又没有在武汉就学,该指标比例最高。中西部地区对高职高

专毕业生人才吸引力指数最高的前4个直辖市及副省级城市从高到低依次是成都、武汉、重庆、西安。

笔者认为,在目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城市拥有更多资源、具有更多就业机会等因素的作用下,短期内毕业生的就业选择依然会是北上广深等大城市。但是,随着经济转型、产业转移,相比于大城市的人才饱和,二、三线城市将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而随着信息传播、交通条件的飞速改善,具有更低生活成本的中小城市,将逐渐成为更多毕业生的首选。2010年之后逐渐出现的“逃离北上广”现象的正是这种改变的萌芽。这点对于将来拓广学生就业选择范围、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将很有帮助。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宏观形势不容乐观,那么外语专业的微观就业形势如何?

三、2010-2012年外语专业就业情况:

1、英语专业就业情况:根据笔者整理的资料来看,2008年是英语专业就业的“分水岭”。在此之前,据劳动人事部门统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一直在各专业中居于前10位。即使在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普遍不景气的情况下,大多数院校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仍然保持90%以上,就业形势比较乐观。但2008年之后,英语专业的总体就业情况逐渐变得严峻。笔者认为,这种转变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一直以来,我国经济主要由外贸、消费、投资三驾马车拉动,金融危机前外贸占大头,对外语人才的需求自然大;而危机之后,国家加大了对国内消费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经济逐步转型,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便相应减少。麦可斯研究院对2010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失业总人数位列所有专业之首,商务英语专业专科毕业生的失业总人数在所有专业中排名第九。英语教育专业排在2010年失业率最高的十个专业中的第三位,同时排在2010年薪资较低的十个专业的第九名。该研究院还把英语本科专业列为2011年就业前景最不被看好的十大专业之一,把商务英语列为2011年就业预警高职高专专业之一。(注:麦可斯2011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动画、法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与工程、数学与应用数学、体育教育、生物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红牌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较低,且薪资较低的专业中的前10个专业,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

笔者认为,近年来英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一方面是我国外向型经济的比重逐渐减少,而外语人才供应量来不及调整,形成了人才过剩;另一方面,外语人才培养模式存在滞后性,毕业生的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距离。

2、日语专业就业情况:总体而言,日语专业的就业形势要比英语专业的乐观。近年来,中国良好的投资环境、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日本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日经济关系已由日本主导型向相互依存型转化,近年来在中国注册的日资企业有增无减。2008年在华日资企业有40, 000余家,分布较多的地区依次是:长三角地区约有30 ,000余家,辽宁地区约有3 000多家,珠三角地区接近3 000家。在中国落户的日资公司或企业需要大量既能用日语交流同时又懂一门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但随着国内外经济出现不容乐观的状况,日企在中国市场开始呈现出颓势,日语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也令人堪忧。

四、外语专业就业方向及复合型人才要求:

根据笔者的了解,目前华工广州学院外语系开设的外语专业包括国际会展英语方向、涉外旅游与酒店管理英语方向、国际商务英语方向和日语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方向。

上述各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为:国际商务公司、外资企业、三资企业、民营企业、金融机构、跨国公司中国分公司、境外中国公司、涉外机构、政府、行政事业单位、从事国际贸易、进出口贸易、商务谈判、翻译、涉外文秘和管理等工作。

近年来,广州着力打造“会展经济”,启用了目前亚洲最大的会展中心——琶洲展馆。笔者认为,每年的“广交会”和各种行业性展会,以及由此带动的会展服务业,将会为会展英语、涉外旅游与管理英语等外语专业毕业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会展英语方向的毕业生,将有机会从事国际、国内各种会展的组织与策划、会展翻译、会展协调与服务等工作。

而随着经济的深度发展,对外语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对于会展英语专业,毕业生首先需要熟知管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的基础理论和方法工具,了解国内外会展业的行业现状和经济运行规律;同时掌握会展管理的知识与技巧,拥有会展业策划、设计、控制、管理、评估的基本能力;并且具备宽厚的会展经济与管理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多学科跨行业知识结构,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适应会展行业发展和工作环境变化所提出的新要求;也能运用数理方法和计算机的现代技术手段对会展业经营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当然,拥有相当的英语沟通能力,具备一定的业务沟通技巧,同时了解各国不同的文化背景,更是必备的素质。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市场的成熟,不少跨国公司不用再像以前那样派外籍员工到中国建立企业组织架构,而是培养本地管理人才。这就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比如日语专业,以往通过日语二级就可以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而如今,日语一级加上一门专业才会在激烈的竞争下处于优势,日语+秘书、日语+会计、日语+计算机等复合型人才倍受企业青睐。据这几年的企业招聘信息反馈,日资企业不仅仅需要从事翻译工作的日语人才,更需要了解市场行情,有

一定英语能力,能用流利的商务日语接待客户,商务谈判的一职多能的复合型日语人才。

由此可见,现在社会需要的不再是“单一型”的外语人才,而是实用型﹑技能型的复合型外语人才。笔者相信,这不但会外语人才培养提出新要求,也将对就业指导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五、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渠道:

总体来说,外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信息来源主要包括:校园宣讲会和招聘会、专业招聘网站、学校的毕业生就业平台、校企合作单位、人脉关系、社会就业机构、目标企业、人才市场、网络媒体等渠道。

而根据智联招聘的调查统计,网络已成为大学毕业生求职的首选渠道,占比超过50%,且呈发展态势;其次是就业部门举办的招聘会,例如广东每年的44-48场招聘会,但招聘会因效率不高,受时间、空间限制等原因,逐渐不受求职者和用人单位的重视。一项针对北京、上海120家用人单位的调查显示,有87%的单位通过网络招聘人才;25%的单位通过熟人推荐招聘人才……。

在这些渠道中,通过熟人介绍或社会关系获取就业机会,是一个日益重要的渠道。据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求职有25.9%是通过熟人推荐的。笔者认为,通过熟人等社会关系求职,其中蕴含的一个重要信息就是信用,一个单位招人的时候,越是重要的岗位,信任就越重要,如果获得熟人的推荐,就是在求职中至少拥有了信用优势。

第二篇:外语专业就业形势堪忧

外语专业就业形势堪忧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熟练掌握外语是国际间交流与合作顺利进行的必备要素。因而,外语专业一时成了是很多考生和家长的选择热门。但是,从各专业就业形势比较来看,外语专业人才就业未形势却未必乐观。

独之秀职业咨询顾问指出,当前外语专业人才就业状况主要有以下问题:

(1)英语就业形势热中有降英语,作为衡量职业能力的一项标准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很多企业在招聘时往往明确提出对应聘者英语能力的要求。因而家长和学生对于英语专业队的热情和投入一直居高不下,过渡关注的结果,导致市场需求的饱和,大批只掌握了英语的求职者不由得陷入求职无门的窘境。(2)小语种人才就业因“语”而异据相关资料显示,北京、上海等地翻译职位空缺只有很小一部分是针对英语人才的,绝大部分职位招聘的是日语、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人才。由于这方面的人才相对稀缺,企业在工作经验上的门槛放的比招聘英语人才的低出不少,如东软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的葡萄牙语翻译只希望有一年以上葡萄牙语翻译工作经验,而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招聘负责商务谈判及日常翻译工作的西班牙语翻译,已经打出“应届毕业生也可”的条件。

(3)非外语专业复合型专业人才紧缺企业选拔人才越来越注重实际能力而非一纸证书,这也许是残酷的商业竞争激荡后的产物。在经济全球化的大形势下,做商务的人要知晓英语,学英语的人要懂得商务。懂得西班牙语、阿拉伯语、韩国语、葡萄牙语等小语种,又有非外语专业工作经验的翻译人才正在成为职场上真正的宠儿。如中国四达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招聘的日语翻译细划分为生产

外语专业就业形势堪忧管理类、法务岗位和助理岗位等。一美资500强公司招聘的岗位是韩语财务,要求的是财务相关专业、韩语听说读写流利,英语良好,口语能沟通、有一年以上财务经验。复合型外语人才不仅外语优秀,还掌握法律、经济、贸易、技术等多学科知识,已经成为职场上的“抢手货”。

英语人才过饱和,小语种就业形势参差不齐,只有复合型人才才能在长远的市场竞争中保留一席之地。纯外语专业人才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多多。

对此,独之秀职业顾问认为,出现以上情况主要原因在于专业设置和市场需求存在较大偏差。外语,更多的时候只能作一种交流工具和交流载体而非一个专业方向,这是外语人才无法突破的职业瓶颈。当前,领导者和企业员工总体语言素质不断提高,外语翻译的存在空间必然不断缩小,据不完全统计,进入职场的外语专业人才到最后只有不到5%左右的人可以沿着双语翻译的道路走下去,而绝大多数外语类的人才都不得不面临知识结构转行和职业危机问题。

纯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一般只能被专业性要求不是很高同时兼容性比较强的行业接收,比如行政、市场、销售、商务等一直是外语专业毕业生的第一选择。进入相关行业之后,他们还必须处理好与工作涉及专业磨合。“能否在较短时间内补充相应的专业知识,顺利实现与工作岗位的软着陆”将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严峻考验。

针对外语专业人才的特点和工作性质,独之秀职业顾问根据多年的行业经验特别指出,为了实现人生价值,广大外语类学子在大学阶段首先必须树立一个鲜明的自我的职业定位,分析自身的兴趣爱好和所长,结合周围朋友和老师的意见,外语专业就业形势堪忧以及必要的职业测评参考,才能得出准确的个人职业定位。

其次,在明确自身的优缺点之后,学子们就必须根据自己的职业取向做好相应的职业准备,内容包括:积极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发展自身的兴趣爱好;选择偏社会性和职业性专业作为第二专业进行辅修,提高自己的专业职业技能,为将来的求职做准备;适当的参加相关的技能培训和资格考试……对语言有着特殊偏爱的同学不妨多掌握几门外语以拓宽自己的专业领域。在人人都能说英语的今天,同时熟练掌握两至三门外语对招聘企业来说,才是具备极大的杀伤力的。欧莱雅中国人力资源部的经理曾坦言,尽管欧莱雅的工作语言是英语,但如果某位职员能够用法语与欧洲总部或公司上层沟通,其职业竞争力和在企业内部的发展空间不言而喻。

人生历程中,难免要走很多弯路,其实选择职业又何尝不是呢?关键是你是否想到要“务实”,少走一些弯路。只有将专业所长与市场需求衔接好,个人的职业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文章来源:独之秀职业规划

第三篇: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

姓名:张莹专业:工程管理学号:2011415131

论文摘要: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激烈的职场竞争所形成的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共识,正如我们知道的,随着大学扩招,每年高校毕业生数目巨大,而社会每年能提供的职位有限,使这些即将毕业或已经毕业的人面临着工作岗位的残酷竞争。这一现象在大城市尤为突出。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回流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明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明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100多万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成为胜手呢?首先要破除旧的就业观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求职竞争中成为强者。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

随着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居于高位,2005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

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既有大学生毕业去当工人,也有大学生毕业去做个体经营,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 1

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一些县市是能提供比城市好的多的工作和待遇,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去,认为委屈了自己。实际上,基层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为创业的起步、成材的开始,通过了界国情民意,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从2004年开始,我们学校相继开展了服务西部、农村资教、选拔选调生等工作,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既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对毕业生就业观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在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资教行动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单位的一致好评,我校也涌现了像梁华山、吴天亮等一批优秀的到基层服务的毕业生,他们在基层中展现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为自己、为母校争的了荣誉!

三、从“公有”单位向“非公有”单位转变

在传统的职业观念影响下,人们都希望能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企业谋职、发展,而不愿意到集体企业或民营企业求职发展。但是,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型三资企业由于多种原因(如体制原因、产业结构原因、亏损等),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很难大量接受大学毕业生就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个体企业单位大量增加,随之带来的是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前大学生担心民营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个人没有发展前途;怀疑民营企业管理不规范,福利待遇没保障;还害怕民营企业工作不稳定,办公环境差。而现在的民营企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人才市场薪资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的收入水平甚至已和三资企业不相上下,民企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手段为人才创造了比在其他单位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民企工作也不用担心四金交纳等个人保障问题。

四、从“专业对口”向“通用人才”的转变

很多大学生就业时特别强调要专业对口,认为大学花费了几年时间所学的杂混业是自己生存之本,如果离开了自己所学的专业而选择其他行业,那就白白浪费了大学的时间,专业情节依然影响着求职的心理,实际上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标准是:注重应聘者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至于专业是否完全对口,并不过分计较,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与现实需要难以吻合,求职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则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业,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毕业生,应看重行业的发展前景,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方向,勇于进入与自己相近或相关的职业。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时期,随着结构的调整,必然也会使某些行业迅速发展,如第三产业的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就业人

数将会明显增加。由于我们的教育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会使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学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大学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会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快更好地融入与适应。

五、从“打工”向“创业”的转变

打工是一种被动的就业行为,而自主创业是给自己“打工”,是一种主动的就业行为。新一代大学生精力旺盛,有着强烈的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激情,并且无负担,没有太多牵挂,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善于接受新知识。

从现阶段的就业形势看,国家宏观政策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广大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创业——这包含机遇与挑战的字眼,已经成为无数大学生心中的梦想。中国也已经诞生了一大批大学生创业者,而且其中不乏许多非常成功的典范。由于各方面的转变,再加上大城市生活成本过高,因此,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不同,近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不同的统计资料都表明,“京、沪、穗、深”曾一度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之地,大连、厦门等二线沿海发达城市次之。如今,在大城市生活持续增长的各种压力却使“事情正在起变化”:一部分大学生开始理性地反思这种“唯大城市是从”的就业观念,并且反其道而行之——回流中小城市。2009年,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网络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7761名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示,34.2%的人就业首选省会城市或发达的地级市,其次是普通地级市(26.4%),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则降到了第三位,约为24.7%2。针对这种现象,社会上有很多评价,就我个人而言,认为这是一种进步。当然这种进步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对现实的无奈,但这种现象却对我们的社会、国家有着正面的影响。

首先,我们先具体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高校毕业生回流中小城市这一社会现象。导致高校毕业生出现类似“逆城市化”的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大城市职位提供能力有限,大学生尤其是高水平大学生数量众多。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大学生难以实现自身原有的抱负。

二、大城市生活消费水平太高,房价上涨过快,即使对于已经就业的学生而言也不堪重负。最近的电视剧《蜗居》就是这种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的反映。对于那些没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中小城市现在发展良好,国家给予了大力扶持,能提供现代化的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四、在大城市智力过剩的同时中小城市面临着人才短缺问题,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方面有更多的选择。

五、在中小城市物价较低,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压力不是十分大,竞争相对小,等等。综合以上原因,最近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回流中小城市的社会现象。

然后,我们可以看看高校毕业生回流中小城市的社会影响。对国家而言:

一、它直接缓解了大城市巨大的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为大城市人才已经趋于饱和,能够接纳的待业人员有限,势必产生很多失业人员,如果过多的人没有工作尤其是那些有一定知识的人员失业,会给社会安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二、它给经济正在急速发展而人力资源短缺的中小城市带来了急需的知识分子,有利于人才分布均衡

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国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据报道:清华大学首场2010年毕业生招聘会20日举办。来自重庆地区的近50余家重点单位携1200余个招聘岗位,另有141个博士后岗位以及133 个实习生岗位到清华引才。清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介绍,去京外就业已经成为清华学子的就业选择新趋势。2009年,清华就业的毕业生40%选择京外就业。一滴水见太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毕业生回流中小城市现象对当地引进人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帮助。

三、它有利于改变社会对中小城市甚至是农村的偏见,有利于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均衡发展。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团结统一和长治久安。人们过去是“唯大城市是从”,看不上中小城市。地区与地区,民族与民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或盲目崇拜,任其发展,对国家安定势必有不良影响。对个人而言:

一、它有利于高校毕业生避免过于残酷的竞争,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下生活。

二、它有利于高校毕业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实现自身的理想和抱负。正如一份数据显示:麦可思发布的《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显示,在2008年“211”院校的毕业生中,在地级及以下城市的实际就业率高达44%。这是在有巨大的“蚁族”(待业的高校毕业生群体)的社会中多么难得的就业率。

就如今的社会形势的风云变幻,大学生的就业也随之变化,虽然一时解决不,但不管是各种转变还是回流形现象都会朝着解决问题方向去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贵仁,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DB/OL]

【2】中国青年报社

第四篇:近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键入公司名称] 武汉工贸职业学院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结业论文

汪晓月 2012/11/22

摘 要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学生走向社会谋求发展的切身利益。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内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但只要党和政府重视,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在政策上予以支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人才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以培养学生竞争力为目标培养人才,大学生以优异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参与市场竞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有希望逐步得到解决。大学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对我国社会的稳定,高教事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政府、社会、高等学校和毕业生自身各方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对策;共同努力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近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 要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学生走向社会谋求发展的切身利益。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内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但只要党和政府重视,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在政策上予以支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人才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以培养学生竞争力为目标培养人才,大学生以优异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参与市场竞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有希望逐步得到解决。大学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对我国社会的稳定,高教事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政府、社会、高等学校和毕业生自身各方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对策;共同努力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失衡,大学生就业逐步呈现出“眼高手低”的就业心态与“驱东避西”的就业取向,由此相互交织而引发的失业现象以及相关社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改善不仅与我国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等紧密联系,同时也取决于大学毕业生个人就业观念的转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市场上对会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会计学专业人才供需两旺,毕业生就业面广,前景较好。待遇丰厚,初级人员工资一般在1200元左右,大学毕业生基本在1000

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使企业销售困难,资金周转不畅,大量企业停工停产,因此进一步增加失业人数,降低职工的收入预期。从而导致企业的大幅度萎缩,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也急骤下降。每年,从11月开始就进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时期。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变得扑朔迷离。第三季度企业用人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财经类、尤其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09年会计专业就业率较去年相比幅度下降较大,可见会计就业的紧迫!会计人员工资更是下降至湖底,基本在800元左右,而且竞争大。

之前受金融危机冲击的经济已渐渐复苏,此时经济会有所增长,各个企业慢慢步入轨道,新的企业会不断涌现,此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会直线上升,就业形势会有所舒缓。而会计这个职业是每个企业所需要的,随着企业的复苏与增长,相信会计就业形势会有所好转。

当代大学生就业情况: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显示,2009年全国将有610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再加上去年毕业未就业的毕业生100万人,总计约710万人需要就业。截至5月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45%,较去年同期下降三个百分点,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根据7月1日麦可思--腾讯联合发布的2009届大学生就业跟踪调查显示,截至6月底,普通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40%,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签约率为33%,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大幅下降。6月10日,由“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对外发布。

据该报告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调查显示,200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200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与去年持平,仍为84%.《就业报告》显示,2008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和管理学,最差的是法学和哲学,高职高专就业率最高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最差的是旅游和文化管理大类。

目前,2008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十个本科专业失业人数为10.75万人,占了本科失业量的35.9%,其中有八个专业同时也是2007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

对于就业率持平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来说,同样存在着学科专业设置的问题,据《就业报告》显示,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十个高职高专专业失业总量的34.2%.其中七个专业同时是2007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

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结构性的”.这些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所在。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工业发达国家则为25%-30%,因此,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

大学生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第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第三,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据中新网(2004年7月23日)报道,2004年第二季度本科生最难找工作。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人倍率分别为0.96、0.92、0.91,0.87,1.42.即100名初中生竞争96个岗位,而100名本科生只有87个岗位可供竞争,造成本科学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第四,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有一下几个特点:

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至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相信这也是社会公认的。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话,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3.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现在的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开到只有800元,但这毕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4.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社会竞争激烈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像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虽然私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更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待业毕业生,这个将会是一个盘大的数据,给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2.扎堆现象

专业扎堆现象在上面已经跟大家讲过了,下面就来说说就业单位扎堆和地区扎堆的问题。大多数毕业生都把高薪的外企当作就业的首选,根据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的毕业生把外企当作就业首选的百分比高达29.85%,将近三分之一。其实,外企并不是容纳大学毕业生的最主要力量。另外,还有15.2%的高校毕业生把政府机关当作就业单位的首选,这就使得报考公务员的人们越来越多,“公务员热”不断升温。由于北京,上海等地区相对较为发达,人们通常会认为,那里的就业机会会很多。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地区就首先选择此类地区,从而形成了地区扎堆的现象。而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象大西北,西藏等地区却没有那么抢手,其实这些欠发达地区才最需要人才,去建设,去发展。

3.总结 高等教育制度的革命性变革是教育事业改革中的一个巨大浪潮这个浪潮对高校学生就业造成冲击因而成为问题。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改革的认同和适应下问题的解决虽然己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从存在问题的分析中提及的种种情况来看问题的解决还是任重而道远还有大量的上作要做。首先政府要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要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要建立起完善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次高校要调整好专业和课程设置。高校应该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训练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再次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也需要一个逐步的过程。因此就业指导的对象不能局限于毕业生而应该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再有学校和社会要帮助大学生逐步转变就业观念。只有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念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找准自己的位置也才能在就业难的形势下使自己处于主动状态最后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时机发挥自身的价值。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还很长。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我们要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摸索中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更好方法。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 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 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 敬岗敬业, 吃苦耐劳, 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

第五篇: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分析(原创)

外语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我的专业是日语,因此在论述这个问题时我会更多地从日语方面论述。下面就我自己所搜集的一些资料的基础上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我国对外语类人才的需求也与年俱增,应该说前景是乐观的。但由于前几年外语专业招生过热,各高校大量扩招,这几年总的就业形势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其中,师范类外语专业需求量相对较大,师范院校的外语毕业生的就业相对比较容易一点,甚至不少非师范外语院校的毕业生也愿去从教。

首先说一下英语的就业形势。

传统的英语教育是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现在英语教育的年龄不断往前移,从以前的中学移到现在的小学、甚至幼儿园教育,而这所说的仅仅是城市或者乡镇。对于农村来说英语老师一直十分缺乏就拿我的家乡洛阳来说,在我上小学时四年级时虽然已经开设了英语课但是由于没有英语老师学校只好敷衍了事所以直到小学毕业也仅仅达到认识26个字母的水平。初中老师相对好了一点不过最高学历也仅是专科,而且200多个学生才有3名教师其中一名是高中学历另两名是大专学历。如果按每40名学生配备一名老师的标准,也就说每100名农村学生缺少一名英语老师我国现在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大约1亿5000万(2011年数据),由此计算英语老师缺口达150万。这只是从教师这一领域来看的。另外还有翻译、外贸、外事等领域。因此乐观的来看英语专业的就业形势还是不错的。

不过在现实就业中并没有想象中的容易。对于每年都有大批量的毕业生来说需求是怎么样的呢?现在,整个社会发展情况发生了很

大的变化,英语已经成为一种工具,越来越多的人能够自如地应

用。早期的政府官员或企业的管理人员的英语水平不是很好,需要

有专门的翻译来帮助,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翻译人才供不应求的现

象。随着中国的开放,英语教育的逐渐普及,人们学英语的意识也

在提高,学习英语的环境也在改善,很多企业家或管理者已经有这

个技能,不再需要一个专门的英语人才来帮助他,这样对纯粹学习

英语的人的需求就大大减少。同时,现在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水

平的不断提高使英语专业学生面临着许多强劲对手。所以,非师范

英语专业的学生将面临着更大的压力。

对于日语来说,总体情况比英语稍好一点,不过这两年不太乐

观。下面是日语毕业生在各行业的就业比例:

日资企业占50%-60%;国家机关(包括外交部、各级政府、海

关、外经贸办公室和贸易促进协会等)占20%左右;日语教师和日语

导游各占10%左右。

因为日语专业毕业后的主要去向是日资企业所以日资企业的发展

状况对日语专业的就有很大影响。近几年由于中日在钓鱼岛的争端

以及其他的一些摩擦对日资企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再加上

金融危机的余波仍未消退,日本经济不太景气日资企业大量裁员甚

至破产这些都对日语专业的就业造成很大的冲击。影响日语专业就

业的另外一个因素就是地域性。比如你学的是日语毕业后想在内地

找份与日语相关的工作,机会会非常少,因为日企90%以上分布在沿海城市,日语需求量最大的城市依次为上海、深圳、广州。因此

找工作只能去沿海一些大城市。

不过有利因素也有很多。据日本经济新闻社的最新调查显示,有

近八成的日企表示将继续加强在中国的事业发展,扩大投资。4000

多家落户上海的日企仍保持着强劲的招聘需求。中国良好的投资环

境、巨大的市场潜力为日本企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在沪的日资企业数量大幅度增加。日企增多了,吸纳劳动力数量自

然也增多。日语专业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广阔。据测算,在华日资企

业直接和间接吸纳就业人数920万人。

日资企业招聘需求旺盛,每个月都有400多项岗位需求委

托。和去年同期相比,日资企业招聘的比例增加了,这表明一些高

端职位正在向本地人才招手。日企在快速消费品、制造业、金融和

贸易商社等领域对人才的需求量较大。一些金融方面的岗位需求量

也有增加,原因是部分日本金融和保险公司进入了上海。另外,IT

企业对软件人员需求量也很大,懂日语的软件工程师尤其难觅,很

多公司不得不委托培训机构代为培养。能上机能操作、可用日语流

利对话交流的“能说会做派”最受日资企业的青睐。日资企业对本地

人才的需求也继续呈现旺盛态势。据了解,日资企业薪资一般管理

层高于国内企业1.5倍,技术操作工高于国内企业50%-70%。实习

生薪资也有2000元-3000元。招聘人才非常有竞争力。

另外日本动漫在国内非常受欢迎,像火影忍者,海贼王,名侦探

柯南等几乎无人不晓。因此对日语动漫的翻译、再制作引进等这都

需要大量日语人才。

综上所述,虽然日语专业就业面临一定压力,但是机会还是很

多,和法学、政治、历史学比起来要好很多。因此我们应该以乐观的态度迎接未来。

另外除了日语英语外还有俄语、德语、西班牙语等。从以往的数据来看需求量最大的是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

牙语,意大利语的需求也较大。这些语种的毕业生就业较为容易,高层次人才供不应求。而一些小语种的就业状况不太理想,如北欧

和亚非的一些语种,除韩(朝鲜)语、阿拉伯语基本持平外,就业都

较为困难。目前,教育部对这些小语种的招生进行了控制。但小语

种专业的学生如果能掌握一门大语种,则非常受欢迎。

任何事物都是一样,所谓物以稀为贵当一种事物稀少的时候,人

人都想要,而当它变得大众化的时候自然就会贬值很多。因此我们

教育部门招生时应该充分考虑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遵循价值规

律,这样才不至于供过于求,才更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

下载2010-201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外语专业就业趋势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0-2012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及外语专业就业趋势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水利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

    治水者治天下 ——水利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原创) 关键词: 治水者治天下——水利及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形 古人云:治水者治天下。中华文明古国悠悠千年来的发展历史是一部中......

    高等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幼儿园覆盖率的提高,国家教育政策对幼儿教育也更加的重视。从而使近几年就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也大幅度增加,从......

    梓潼县就业形势分析及就业趋势研究

    梓潼县就业形势分析及就业趋势研究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是一项事关民生及社会稳定的大事,历来为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稳就业、保就业,提高就业质量是我国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期内......

    理工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定稿]

    理工科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是一个令人充满向往和理想的地方,进入大学时,我们都伴着意气风发的朝气,对未来的渴望指引我们来到这个理想的殿堂。或许当时我们不曾想过大学毕......

    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5篇]

    外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报告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就业形势产生了很大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趋向严峻,逐渐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已经成为影响......

    中药学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中药学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中药,始于我国古代人民的生活劳动,发展于历代前辈的经验总结,完善于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发现。中药学,作为我国医药历史五千多年的文化沉淀,越来越受到政......

    会计学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会计学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其实,大家都知道,报会计学的考生,一般都是为了今后的就业而打算的。因为无论高中学的是理科还是文科,大家都不会接触到会计这一个学科,所以自然没有兴趣......

    环保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环保英才网 环保专业就业形势分析 据了解,环境工程师曾被预测为在今后几年是需求量最大的热门人才,很多学生也被这样的预测引领进入环保专业。环保专业如今的就业形势是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