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电气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时间:2019-05-14 10:2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电气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电气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第一篇:对电气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对电气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无疑再次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没有出现经济危机的时候,大学生就业问题就已经成为比较突出的问题,从整个就业情况来看,造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就是大学生的供给明显大于实际需求。这里的供大于求并不是指人数,而是指我们通常所说的“专业不对口”。那么,对于在“十一五”期间有重大发展突破的电气行业来说,电气专业大学毕业生是否也面对就业难问题呢?本文将结合电气行业的发展来分析一下电气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

电气的定义

所谓电气,就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科学,涵盖电能的转换、利用和研究三方面,包括基础理论,应用技术,设施设备等。

由此定义不难看出,电气行业涵盖范围之广。电气专业的主要就业行业

一、各级电力公司

其中,国家电网公司和南方电网公司以及五大发电公司——大唐、华能、国电、华电以及中电投应该是电气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首选。其次,省一级的电力公司、地市一级的供电公司或供电局则是电气专业毕业生比较现实的选择。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电力公司以外,在未来,风能、太阳能等投资高、技术密集的电厂也很有发展潜力。

二、电力设计院、电力科学研究院

设计院、研究所主要从事设计电厂、变电站和线路、现场调试、测试、数据报告、研究等工作。国内的电力设计院主要有中南电力设计院、西北电力设计院、华北电力设计院、华东电力设计院、华南电力设计院、广东省电力设计院、河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等,电力科学研究院主要有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华东电力实验研究院等。

三、工程局

工程局主要负责电厂建设的相关工作和变电站建设,所以相对来说,工程局的工作比较艰苦,因为要随着工程地点不断转移,但是待遇也相对较高。

四、电气设备公司和电力制造行业

另外,每年都会有一半以上的电气专业毕业生都将从事与电力系统有关的工作,他们大多选择进入一些大、中型的电气设备公司、自动化公司、通讯设备公司(在通讯服务公司主

要从事研发、技术支持、项目管理等工作)。此外,还可以到信息、电子、机械、交通、外贸、政府等行业和部门工作,主要从事与电力工程和电气装备有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计算机技术及应用等方面的实验分析、研制开发、技术管理等工作。

电力制造行业一次设备(变压器、发电机、开关等)制造的公司有东电集团、哈电集团、上电集团、西电集团等,二次设备制造的公司有南瑞集团、许继集团、四方集团等,这些都是技术含量高的知识型企业,代表电力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像用电设备、汽车、铁道、照明、通讯、化工等行业也需要电气人才。

如果按照专业对口来评定的话,以上四大行业可以说是电气专业大学毕业生的最优选择。此外,也有部分学生选择留校、深造、自主创业或是从事本专业以外的工作,在就业压力如此大的今天,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决策。

电气行业的发展前景

一、主要成绩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电气行业产业发展的黄金五年,其主要成绩表现在电器工业产业规模获得空间发展;进出口贸易增长迅速、出口产品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兹主场新能力显著增强、为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装备支持;新能源发电设备、智能电网设备行业发展迅速以及资源整合及产业结构调整显成效,综合竞争实力增强。

二、面临的形式

全球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为严峻的能源与环境的挑战:油价持续攀升、农产品价格飙升、环境污染、全球气候变暖。面对这些巨大的挑战,世界各国都深刻认识到目前的能源格局的不可持续性,酝酿着创造新的能源格局。

改善目前的能源格局有两种主要的途径:提高现有能源的使用效率和大力发展替代新能源。电力行业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环节,有着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电力设备行业的革新在其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替代能源发电,主要包括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是解决全球能源危机的根本出路;相关的设备和技术的市场正在急速膨胀。

三、发展前景

由于日本地震,核电污染,使得国际核电进入全面的审核阶段,发展的步伐将有所止步。1月6日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高效发展核电,“优先安排沿海核电建设,稳步推进内陆核电项目”。从“积极”到“稳步”,也反映出国家对于核电发展“速度”的把握。

“十二五”中国的能源将继续大力发展和优化结构,优质清洁的电能将优先发展,中国

极有可能在“十二五”的第一年就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能应用市场。据BP公司公布的年度能源统计数据,2009年,美国的发电量为4.1496万亿度,下降3.8%,占全球的20.7%,而中国的发电量为3.7251万亿度,同比增长6.9%,占全球的18.5%。2009年中国的发电量相当于美国的89.77%,而2007年为75.18%,2000年为33.97%,1990年为19.50%。这个数字2010年将接近100%,而2011年不出意外将大于100%。(数据来源于中国制造网)

电气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

由以上分析可见,电气专业研究范围广,应用前景乐观,毕业生就业形势大都比较好。小到一个开关的设计,大到航天飞机的研究,都会出现电气专业毕业生的身影。如果经过了两到三年的研究生阶段的学习,毕业生的专业素养能得到更大的提升,可选择的机会也更多。

电气专业毕业生具有 “点多、面宽、适应性强”的特点。一般来说,电气专业毕业生能够在电气工程相关的系统运行、自动控制、电力电子技术、信息处理、试验技术、研制开发、经济管理以及电子与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担任重要工作,也能到各级发电厂、供电局、电网调度所、各类大、中型企业从事电力设计、建设、调试、生产、运行、管理、市场运营、科技开发和技术培训等工作,或从事电气设备的维护、检修、安装和调试等方面的工作。此外,该专业的毕业生还可从事其他行业中的电气技术工作。可谓就业形势一片大好。

第二篇:近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键入公司名称] 武汉工贸职业学院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结业论文

汪晓月 2012/11/22

摘 要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学生走向社会谋求发展的切身利益。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内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但只要党和政府重视,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在政策上予以支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人才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以培养学生竞争力为目标培养人才,大学生以优异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参与市场竞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有希望逐步得到解决。大学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对我国社会的稳定,高教事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政府、社会、高等学校和毕业生自身各方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对策;共同努力

[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在此处键入文档的摘要。摘要通常是对文档内容的简短总结。]

近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摘 要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大局,关系到学生走向社会谋求发展的切身利益。通过分析高校毕业生择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对策建议。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在今后一个阶段内将是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但只要党和政府重视,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手段在政策上予以支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全国范围内的人才大市场,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高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结构,以培养学生竞争力为目标培养人才,大学生以优异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参与市场竞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就有希望逐步得到解决。大学毕业生能够充分就业,对我国社会的稳定,高教事业的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要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需要政府、社会、高等学校和毕业生自身各方的共同努力。

关键词:大学毕业生;就业;对策;共同努力

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区域性失衡,大学生就业逐步呈现出“眼高手低”的就业心态与“驱东避西”的就业取向,由此相互交织而引发的失业现象以及相关社会问题日益严峻。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改善不仅与我国经济增长水平的提高、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等紧密联系,同时也取决于大学毕业生个人就业观念的转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才市场上对会计学专业人才的需求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会计学专业人才供需两旺,毕业生就业面广,前景较好。待遇丰厚,初级人员工资一般在1200元左右,大学毕业生基本在1000

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使企业销售困难,资金周转不畅,大量企业停工停产,因此进一步增加失业人数,降低职工的收入预期。从而导致企业的大幅度萎缩,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也急骤下降。每年,从11月开始就进入了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关键时期。今年受金融危机影响,2009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前景变得扑朔迷离。第三季度企业用人需求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下降,财经类、尤其是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类专业的学生受金融危机冲击较大。09年会计专业就业率较去年相比幅度下降较大,可见会计就业的紧迫!会计人员工资更是下降至湖底,基本在800元左右,而且竞争大。

之前受金融危机冲击的经济已渐渐复苏,此时经济会有所增长,各个企业慢慢步入轨道,新的企业会不断涌现,此时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会直线上升,就业形势会有所舒缓。而会计这个职业是每个企业所需要的,随着企业的复苏与增长,相信会计就业形势会有所好转。

当代大学生就业情况: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统计显示,2009年全国将有610万名应届大学毕业生,再加上去年毕业未就业的毕业生100万人,总计约710万人需要就业。截至5月底,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为45%,较去年同期下降三个百分点,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根据7月1日麦可思--腾讯联合发布的2009届大学生就业跟踪调查显示,截至6月底,普通本科毕业生签约率为40%,高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签约率为33%,与去年同期相比均大幅下降。6月10日,由“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撰写的《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正式对外发布。

据该报告对大学毕业生就业流向调查显示,2008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起2007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高职高专与去年持平,仍为84%.《就业报告》显示,2008届本科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和管理学,最差的是法学和哲学,高职高专就业率最高的是资源开发与测绘大类,最差的是旅游和文化管理大类。

目前,2008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十个本科专业失业人数为10.75万人,占了本科失业量的35.9%,其中有八个专业同时也是2007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

对于就业率持平的高职高专毕业生来说,同样存在着学科专业设置的问题,据《就业报告》显示,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十个高职高专专业失业总量的34.2%.其中七个专业同时是2007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

对于大学生就业而言,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还是“结构性的”.这些因素包括短期供给超量、区域选择偏好、就业能力不足等方面,其中解决就业能力不足问题将是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的根本所在。

在时间结构上,大学毕业生供给超量增长在短期内超出了需求的增长,劳动力市场还需要时间逐步调整。近年来,我国经济一直快速增长,特别是经济结构的升级速度加快,带动了对高人力资本存量的高校毕业生的强劲需求,从而促动了高等教育迅速发展。

我国从业人口中具有各类大专以上学历的人员仅占5%,而工业发达国家则为25%-30%,因此,加快提升国民素质的需要也极大地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问题是,大学毕业生供给增长的速度远高于经济增长,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寻找工作。劳动力市场需要一定的时间逐步消化大学毕业生在短期内的超量供给。

在区域结构上,大学毕业生就业区域选择偏好差异与政府政策激励上的错位导致实际有效需求不足。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与城乡间差异,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很难对大学生形成有效需求,而且在较长的时期内,地区性的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都将难以改变,从而对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是一个不利因素。

大学生毕业生自身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诚信问题,不少毕业生发现求职时有一定的证书、文凭、履历能为找工作带来方便,有的大学生凭勤奋刻苦,在大学期间努力争取获得相关证书,不刻苦学生则通过投机取巧或造假来骗取企业初步信任,对大学毕业生整体形象造成一定的损害。第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

由于近几年公办高校扩招,加之民办高校急增,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招生分数不断降低,加上不少大学生大学学习不认真,动手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大学生整体素质有下降趋势。第三,大学生自身定位偏颇。都希望找收入高、待遇好的单位。

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东西部地区之间、沿海地区和内地之间的差距较大,大学毕业生选择就业区域时,过度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热点地区,造成这些地区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同时,大学生“高不成,低不就”心理定位严重影响就业。据中新网(2004年7月23日)报道,2004年第二季度本科生最难找工作。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高中、大专、本科、硕士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求职人倍率分别为0.96、0.92、0.91,0.87,1.42.即100名初中生竞争96个岗位,而100名本科生只有87个岗位可供竞争,造成本科学就业难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目前本科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心理状态。第四,求职途径把握不准。不少大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各样人才交流会“广泛撒网”的方法,或希望通过熟人“托关系”、“找门路”以捧上“金饭碗”,不善于“推销”自己,没有针对自己的切实优势,通过重点了解用人单位实际需求情况,提高就业率。

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有一下几个特点:

1.就业岗位与毕业生人数差距太大

大家都知道,大学毕业为的就是能找到好的工作,可是,为什么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让大家困扰呢?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供过于求。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的数量比社会上所需要的就也岗位数量多的多;而且,这个差距还在逐年的增大。有关资料表明,从2001年至2006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114万增加到413万,是扩招前的4倍;然而,用人岗位增加的比例却远远小于此。这也是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一个直接原因,相信这也是社会公认的。

2.热门专业人才过剩

前些年,出现了几个热门专业,如计算机,土木工程等等。不可否认,这些专业至今仍然是热门专业,仍然是社会的焦点问题。致使众多考生纷纷报考这些专业。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认为的:既然是热门专业,那么社会上的需求量就大,工作自然就好找。这话不假,可是,当所有的人都这么想的话,就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虽然需求量大,但学习这些方面的人才更多,已经超过饱和。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扎堆现象。这也就是为什么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们找不到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3.薪水与自己心中的希望值不符

很多大学毕业生,尤其是名校的毕业生,刚刚毕业,刚刚踏入社会,就认为自己高人一等,希望自己的薪水高出社会现实水准。从而对一些企业的相对较低的薪水不屑一顾。其实,这就象军人打仗一样。能带兵打胜仗的将领,不一定受过什么好的教育,但通过实践,他们可以带兵打出漂亮的一站;而那些从学校里学出来的将领却未必有那样的本领。因为他们只是通过理论来看战争,很少付诸实践,只是纸上谈兵,真要上战场的时候,有些事情跟纸上的并不一样。所以,即使是名校毕业的学生,也不能自以为是,有些事情并不象想像中的那样。所以,也不能期望太高。现在的大学生们的薪酬期望值普遍下降,有的甚至开到只有800元,但这毕竟只是少部分,仍有大部分毕业生的期望值高出社会现实水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高不成,低不就。”中的“低不就”.4.各企业选人挑剔

在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同时,用人单位也普遍存在着“选材难”的问题。好多企业虽明知其公司的栋梁和骨干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他们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这将是应届大学生值得思考的一个问题,企业是不会无缘无故不要应届生的。

造成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社会竞争激烈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3亿,这个数字是令人无法想像的。所以,根本不能保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都有自己的岗位。换句话说,也就是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正在逐渐减小。而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却是逐渐增加的,而且,增加之势远远大于减小之势。随着政府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国有企业深化体制改革、精兵简政,虽然私有企业不断增加,但就业岗位少,不能从更本上解决问题。另外,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年年在扩招,毕业生的数量一年比一年多,造成社会对毕业生的整体社会需求量与实际毕业人数之间的矛盾突出,毕业生求职择业的竞争加剧。再过两、三年,我们的毕业生人数将成倍地增加,加上往年未就业的待业毕业生,这个将会是一个盘大的数据,给就业带来严峻的考验。

2.扎堆现象

专业扎堆现象在上面已经跟大家讲过了,下面就来说说就业单位扎堆和地区扎堆的问题。大多数毕业生都把高薪的外企当作就业的首选,根据相关资料我们可以看出,2006年的毕业生把外企当作就业首选的百分比高达29.85%,将近三分之一。其实,外企并不是容纳大学毕业生的最主要力量。另外,还有15.2%的高校毕业生把政府机关当作就业单位的首选,这就使得报考公务员的人们越来越多,“公务员热”不断升温。由于北京,上海等地区相对较为发达,人们通常会认为,那里的就业机会会很多。因此,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地区就首先选择此类地区,从而形成了地区扎堆的现象。而相对不发达的地区,象大西北,西藏等地区却没有那么抢手,其实这些欠发达地区才最需要人才,去建设,去发展。

3.总结 高等教育制度的革命性变革是教育事业改革中的一个巨大浪潮这个浪潮对高校学生就业造成冲击因而成为问题。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在大学生、家长和社会对改革的认同和适应下问题的解决虽然己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从存在问题的分析中提及的种种情况来看问题的解决还是任重而道远还有大量的上作要做。首先政府要改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要加大人事制度、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力度要加大用人机制、单位编制等制度的改革要建立起完善的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其次高校要调整好专业和课程设置。高校应该拓宽专业口径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训练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再次大学生就业观念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对职业和社会的了解也需要一个逐步的过程。因此就业指导的对象不能局限于毕业生而应该把就业指导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再有学校和社会要帮助大学生逐步转变就业观念。只有树立全方位、多渠道的新的就业观念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就业市场上找准自己的位置也才能在就业难的形势下使自己处于主动状态最后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社会需要的是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把握时机发挥自身的价值。应该看到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还很长。解决大学生就业难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我们要在理论创新与实践摸索中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更好方法。毕业生应该先就业后择业.作为高校在校生或即将走出校门的毕业生,要认清就业的 大众化和市场化,要强化自身的素质,要明明白白知道用人单位选用什么样的人才.用人单 位的用人原则通常是:挑选最能胜任本工作岗位的人选.具体的讲:有学识有才干有素质, 敬岗敬业, 吃苦耐劳, 有团队合作精神和开拓进

第三篇: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

姓名:张莹专业:工程管理学号:2011415131

论文摘要:大学毕业生是社会人力资源中最宝贵的一部分,其就业问题已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激烈的职场竞争所形成的就业难已成为大学毕业生的共识,正如我们知道的,随着大学扩招,每年高校毕业生数目巨大,而社会每年能提供的职位有限,使这些即将毕业或已经毕业的人面临着工作岗位的残酷竞争。这一现象在大城市尤为突出。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形势回流

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上直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今年是我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明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面就业形势就很严峻。那么,明年的毕业生人数630万,再加上往届100多万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数量之大可想而知。如何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成为胜手呢?首先要破除旧的就业观念,建立适应时代发展的新的就业观念。只有这样,才能高瞻远瞩、运筹帷幄,在求职竞争中成为强者。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一下大学生怎样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一、从“精英”向“大众”的转变

随着90年代中后期全国高校扩招规模的逐年加大,全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居于高位,2005年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超过2300万人,毛入学率达到21%以上,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推进,大学生就业模式必然由精英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向大众化教育阶段所形成的毕业生就业模式转变。

在精英教育阶段,由于高等教育是稀缺资源,受教育者的地位必然增高,被称为“天之骄子”,就业实行“统包统分”的就业模式。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上大学不再需要“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学生也不再被称为“天之骄子”,大学生就是普通老百姓,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同老百姓找工作一样,“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是当前就业的主要形式。社会中的各行各业都需要大学生,既有大学生毕业去当工人,也有大学生毕业去做个体经营,只要是大学生通过诚实劳动来为社会创造价值,来实现自己的价值,就是现在社会所倡导的。劳动者的素质普遍提高了,社会才能更好地发展。

二、从“城市”向“基层”的转变

当前,一方面,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问题,另一方面,广大 1

基层特别是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艰苦行业以及广大农村还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一些县市是能提供比城市好的多的工作和待遇,但很多大学生还是不愿意去,认为委屈了自己。实际上,基层的天地广阔,蕴藏着无数的机会,大学生完全可以把到基层就业视为创业的起步、成材的开始,通过了界国情民意,积累经验,增长才干。大学生应该将就业的姿态放低,将人生的目标抬高,在城市就业已趋于饱和的情况下,选择到基层就业是理性的、现实的。从2004年开始,我们学校相继开展了服务西部、农村资教、选拔选调生等工作,出台了诸多优惠政策,既拓宽了就业渠道,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而且对毕业生就业观也是一种引导和教育。在服务西部计划和农村资教行动中,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得到了社会、单位的一致好评,我校也涌现了像梁华山、吴天亮等一批优秀的到基层服务的毕业生,他们在基层中展现了自身的价值和能力,为自己、为母校争的了荣誉!

三、从“公有”单位向“非公有”单位转变

在传统的职业观念影响下,人们都希望能够到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或国有大企业谋职、发展,而不愿意到集体企业或民营企业求职发展。但是,政府机关、科教文卫事业单位、科研院所、大型三资企业由于多种原因(如体制原因、产业结构原因、亏损等),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是有限的,很难大量接受大学毕业生就业。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民营、个体企业单位大量增加,随之带来的是对人才的大量需求,以前大学生担心民营企业规模小,经营管理水平低,个人没有发展前途;怀疑民营企业管理不规范,福利待遇没保障;还害怕民营企业工作不稳定,办公环境差。而现在的民营企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特别是沿海发达地区的民营企业发展非常迅速,人才市场薪资调查表明,民营企业的收入水平甚至已和三资企业不相上下,民企灵活的用人机制和激励手段为人才创造了比在其他单位更好的个人发展空间。随着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民企工作也不用担心四金交纳等个人保障问题。

四、从“专业对口”向“通用人才”的转变

很多大学生就业时特别强调要专业对口,认为大学花费了几年时间所学的杂混业是自己生存之本,如果离开了自己所学的专业而选择其他行业,那就白白浪费了大学的时间,专业情节依然影响着求职的心理,实际上大多数用人单位,招聘人才的标准是:注重应聘者的个人能力和综合素质,至于专业是否完全对口,并不过分计较,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在校期间所学专业知识与现实需要难以吻合,求职过程中如果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则难以找到合适的职业,一个具有开拓精神的毕业生,应看重行业的发展前景,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择业方向,勇于进入与自己相近或相关的职业。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体制转轨时期,随着结构的调整,必然也会使某些行业迅速发展,如第三产业的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社会服务等,就业人

数将会明显增加。由于我们的教育结构不能适应产业结构的调整,也必然会使某些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大学教育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大学生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会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更快更好地融入与适应。

五、从“打工”向“创业”的转变

打工是一种被动的就业行为,而自主创业是给自己“打工”,是一种主动的就业行为。新一代大学生精力旺盛,有着强烈的挑战自我,实现自我的激情,并且无负担,没有太多牵挂,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专业基础扎实、具有创新意识、自主学习知识的能力强,善于接受新知识。

从现阶段的就业形势看,国家宏观政策激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广大毕业生的自主创业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创业——这包含机遇与挑战的字眼,已经成为无数大学生心中的梦想。中国也已经诞生了一大批大学生创业者,而且其中不乏许多非常成功的典范。由于各方面的转变,再加上大城市生活成本过高,因此,与往年大学生千军万马挤向大城市的现象不同,近来大学生就业出现了一股“回流”潮,中小城市受到了大学生的青睐。不同的统计资料都表明,“京、沪、穗、深”曾一度是大学生就业的首选之地,大连、厦门等二线沿海发达城市次之。如今,在大城市生活持续增长的各种压力却使“事情正在起变化”:一部分大学生开始理性地反思这种“唯大城市是从”的就业观念,并且反其道而行之——回流中小城市。2009年,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网络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7761名应届毕业生的调查显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示,34.2%的人就业首选省会城市或发达的地级市,其次是普通地级市(26.4%),而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则降到了第三位,约为24.7%2。针对这种现象,社会上有很多评价,就我个人而言,认为这是一种进步。当然这种进步一定程度上来自于对现实的无奈,但这种现象却对我们的社会、国家有着正面的影响。

首先,我们先具体看看是什么原因导致的高校毕业生回流中小城市这一社会现象。导致高校毕业生出现类似“逆城市化”的现象的原因主要是:一、大城市职位提供能力有限,大学生尤其是高水平大学生数量众多。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巨大,大学生难以实现自身原有的抱负。

二、大城市生活消费水平太高,房价上涨过快,即使对于已经就业的学生而言也不堪重负。最近的电视剧《蜗居》就是这种社会现实在一定程度上的反映。对于那些没就业的高校毕业生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中小城市现在发展良好,国家给予了大力扶持,能提供现代化的生活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

四、在大城市智力过剩的同时中小城市面临着人才短缺问题,高校毕业生在择业方面有更多的选择。

五、在中小城市物价较低,高校大学生的生活压力不是十分大,竞争相对小,等等。综合以上原因,最近出现了高校毕业生回流中小城市的社会现象。

然后,我们可以看看高校毕业生回流中小城市的社会影响。对国家而言:

一、它直接缓解了大城市巨大的就业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和稳定。因为大城市人才已经趋于饱和,能够接纳的待业人员有限,势必产生很多失业人员,如果过多的人没有工作尤其是那些有一定知识的人员失业,会给社会安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二、它给经济正在急速发展而人力资源短缺的中小城市带来了急需的知识分子,有利于人才分布均衡

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国家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据报道:清华大学首场2010年毕业生招聘会20日举办。来自重庆地区的近50余家重点单位携1200余个招聘岗位,另有141个博士后岗位以及133 个实习生岗位到清华引才。清华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介绍,去京外就业已经成为清华学子的就业选择新趋势。2009年,清华就业的毕业生40%选择京外就业。一滴水见太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高校毕业生回流中小城市现象对当地引进人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巨大帮助。

三、它有利于改变社会对中小城市甚至是农村的偏见,有利于全国各地区的经济均衡发展。有利于国家民族的团结统一和长治久安。人们过去是“唯大城市是从”,看不上中小城市。地区与地区,民族与民族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歧视或盲目崇拜,任其发展,对国家安定势必有不良影响。对个人而言:

一、它有利于高校毕业生避免过于残酷的竞争,在一个相对舒适的环境下生活。

二、它有利于高校毕业生找到一份满意的工作,实现自身的理想和抱负。正如一份数据显示:麦可思发布的《2009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蓝皮书)》显示,在2008年“211”院校的毕业生中,在地级及以下城市的实际就业率高达44%。这是在有巨大的“蚁族”(待业的高校毕业生群体)的社会中多么难得的就业率。

就如今的社会形势的风云变幻,大学生的就业也随之变化,虽然一时解决不,但不管是各种转变还是回流形现象都会朝着解决问题方向去发展。

参考文献:

【1】袁贵仁,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视频会议[DB/OL]

【2】中国青年报社

第四篇:理工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定稿]

理工科学生的就业形势分析

大学是一个令人充满向往和理想的地方,进入大学时,我们都伴着意气风发的朝气,对未来的渴望指引我们来到这个理想的殿堂。或许当时我们不曾想过大学毕业时的状况,那么为了我们充满阳光的未来,就让大家一起随我来了解一下,我们即将面临的处境吧。

伴随着高校毕业生的人数不断的增加,近年来作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理工科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愈发的严峻。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清楚的认识当今社会的就业现状,把握正确的就业观念,成为理工科毕业生亟待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持续增加,理工科学生占据大学毕业生一半以上的数量。由于高校扩招,而带来的大学生就业人数急剧增长,而社会需求趋于饱和的问题也越加凸显。虽然高校扩招已经基本告一段落,但是高校扩招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出现,并将在一段时期内长久的存在。作为一个理工科学生,我们需要认识到我们未来的就业形势,它是严峻的,不可忽视的,而且并非十分乐观的存在。虽然我们还未步入社会,但是直面这种现状的时候马上就要到来了。对于我们大多数理工科学生来说,没有人可以逃避。从现在开始,了解社会现状,认清所处专业的就业情况,对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定位,是十分急切的。

数据显示,2014年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达到727万,而这个数据在2013年是699万(2013年被称为是史上最难就业季),2012年是680万,2011年是660万,2010年631万,2009年611万,2008年559万。明显发现2014年的毕业生数量比2013年多了近30万,而实时数据显示理工科学生占了大学生总数的70%左右。而这个数据可能会比调查显示的更高。这对于作为理工科学生的我们的确是个不太好的消息,看来2014年将会是新的史上最难就业季了,即“更难就业季”。分析毕业生人数持续增加,理工科学生就业愈加困难的原因,无非是以下几个方面。

① 最近几年高校招生人数持续增加。由于进入20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的发展,国家对大学生的需求量不断的增加,国家政策鼓励高校扩招。正是这种对人才的需求,使得高校招生人数不断增长,从而导致高校的毕业生也持续增加。加上近年来海归人数的增加,更加剧了就业压力。可是当供大于求的时候,大学生毕业人数的过快增长也带来一些相应的负面问题。高校毕业生总数的增加自然表明理工科学生人数也在持续增加,相应的理工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也不容乐观。高校毕业人数的持续增加是导致就业压力的最直接原因!

② 理工科专业岗位需求正在向“日趋饱和”的方向发展。现在正处在大力发展国家建设的时期,理工科大学生的需求量很大,建设型人才的需求催生了理工科院校的大规模招生。但是随着理工科毕业生数量急剧持续的增加,而有限的理工专业岗位日趋饱和的情况下。对于未来几年的理工科毕业生来说,就业压力其实是非常大的。大多数岗位都已注入新鲜的血液,而年长的理工专业人士也处在黄金发展阶段,那么新毕业的理工科学生进入各自领域,发挥专长的机会就不断的减少,虽然也有一部分的理工工作者进入退休阶段,但是这种空缺根本填补不了理工科大学生就业岗位的空缺。岗位数量有限,限制了就业,增加了就业困难,岗位有限是最现实的客观原因!

③ 大多数大学生思想观念不成熟。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刚刚毕业的大学生自以为上了大学,就跟别人不一样,就一心想要一个他们心中的理想工作,结果就是:你想去的用人单位看不上你,想要你的用人单位你看不上!其实这也无可厚非,毕竟我们上大学就是为了能够找一个好的工作。但是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还是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慢慢积累经验,以求日后的发展。主观因素在就业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④ 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体制机制障碍。社会的高速发展,所带来的体制机制的相对落后,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理工科学生的就业。我国的教育体制处于转型的阶段,因此存在着专业设置不合理,教学环境制约,造成部分专业与实际需求不相符的现象,尤其是在高校扩招的现象严重,降低了教学质量。社会不能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利用,毕业大学生分布区域不均,一些需要大学生的的地方,大学生比较少。而一些地方的待就业大学生,则为了少量较优越的工作环境扎堆在一起,例如北京,上海。而国家没有十分针对性的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政策的鼓励。不难看出,解决体制问题是避免人才拥挤和优秀资源浪费,从而较大程度的解决理工科学生就业,一个比较有效的突破口。

⑤ 就业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和市场体系。就业机构相对较少,就业政策还不完善,社会服务体系相对落后,市场自动调节能力不足。整体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相脱节,人才数量的激增正在考验落后的就业政策。

⑥ 企业用工制度的不合理。地域歧视,性别歧视,学历歧视,户籍歧视,身体歧视。特别是对于理工科学生,尤其是理工科的女生们。相比较而言,往往理工科学女大学生并不享有同理工科男大学生一样的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待遇。许多用人单位不能对男生和女生一视同仁,甚至有的用人单位在招聘启事中直接打出“限招男生”的字样,有的用人单位以种种理由拒招女生。当然地域歧视,学历歧视也是司空见惯。企业不以考量所需人才的能力为招聘指标,而是带着有色眼镜来招收学生,那么这种行为便会导致一些学生从一开始就业便面临了相当高的门槛。面对种种对我们不利的情况,难道我们就不能进行有效的变通么。也许政策上可能会有一些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能改变自己。那么如何改变,如何应对这些令人棘手的问题呢。那么就让我们来着手分析一下:

1.加强自我认识,对自我的性格和能力有个清醒全面的认识,认真分析自己的兴趣爱好,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扎实课本理论,学好课本知识。知识改变命运。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应当充分利用大学四年的宝贵时间,努力学好专业课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2.加强社会实践,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包括身体、心理素质与能力。当代大学生必须有把自己事业与国家进步、社会的发展及人类的文明融为一体的品格,崇尚真善美,坚持真理,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加强人际交往能力,俗话说的好,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在进行学习,生活和社会锻炼的时候,多与人交往。加强自己的人际交往的能力,这个对自己与人的沟通交流,对自己的就业有很大的帮助,也会让自己的就业机遇增加不少。

4.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你要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而能让自己由内到外散发出一种能力的东西,就在于素质与修养。课余时间多读一些课外书籍,关注时事,这对于培养一个人的眼界,对于提升一个人的修养有很大的作用。而好的修养也会帮助你在未来的求职路上比别人更有优势,那么在这么激烈的竞争中,你就会占据了先机,那么对于别人来说的难题,也许在你求职的过程中就不会算是一个问题。

5.了解国家对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充分利用有利的条件。对于有经济优势的家庭,可以选择创业,因为国家在鼓励大学生创业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政策引导和经济扶持。对于家庭条件不太好的毕业生,可以选择参军,到城乡基层就业等国家鼓励的大学生就业渠道。

相信自己能力,对于我们理工科学生来说,就业优势还是相对于文科生来说较好的。作为一个合格的理工科毕业生,把握住加强自身完善,提高个人素质。理性的定位就职类型,不盲目从众,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避盲目追逐城市就业。正确把握工资福利,注重长远的利益。理工科大学毕业生尤其是面临着严重就业压力的女大学毕业生,更应该放低位置,踏实谦逊的寻求工作岗位。着实培养工作能力,注重长远发展,而不应该在求职中过于看重初始工资等物质利益。只要注重培养自己的能力,相信在不久之后,我们便会收到相应的回报,功夫不负有心人。

天道酬勤,有志者事竟成!

第五篇:2011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2011年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调查报告

2010年即将过去,在这一年中,拥挤于就业大军之中的大学生们承受了不少的喜怒哀乐。年初,“大学生做高薪民工”的讨论曾一度让毕业生为当时的就业形势感到焦虑。现如今,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企业的扩张速度与日俱增,各行各业的用人需求也有了微妙变化。2010年大学生整体就业情况究竟如何?2011年的应届生就业形势将会怎样——近日国内最大的人力资源服务商前程无忧公布的“2010年无忧指数年终盘点学子就业篇”调查结果相信会给我们带来一些答案。

●就业形势走好,但“牛市”并未出现

翻看前程无忧发布的各月才市指数,笔者发现在2010年出现频率最多的词汇莫过于“暴涨”、“火热”、“机遇”,由此也能看出2010年人才需求市场的大盘走势不错。

自9月起,各大企业纷纷进入高校进行校园宣讲,不少公司的招聘计划在薪酬、招聘数量等方面都让大学生心动不已。根据前程无忧4月份发布的《2010应届生调研报告》显示,2010届毕业生薪资水平与2009年相比约有5%~6%的回升。因此,经历了前两年的就业寒流,毕业生在面对今年的就业形势时都表现出较为乐观的心态。

虽然利好消息不断,但是大学生就业的春天并没有来临。尽管复苏和回暖是整个人才市场的主基调,但由于受到客观经济环境的影响,人才市场的回升趋势仍未达到2007年的巅峰状态。对于2011年毕业的大学生来说,既不能因为就业形势转好就观望徘徊、待价而沽,以至于错过最好的就业机会;也无需因为庞大的就业人群而诚惶诚恐、望而却步,对就业持消极悲观态度。●2010大学生就业的三大问题

据大学生就业压力管理论坛发布的《2010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显示,在专科学历和本科学历人群中,接受零月薪的人数比例相对较高,分别为18.5%和20%;同时,硕士和博士学历的被调查者中也有一成以上的人明确表示接受零月薪。这一数据让即将踏出校门的大学生惶惶不安。对此,前程无忧网市场部经理王剑提醒大学生,可以通过一些社会实践或者从自己的学长那里了解行业需求情况,不要被一些不利消息击垮而丧失就业信心。

如果说“零月薪”造成毕业生的求职心理障碍,那么“文理不均衡就业”则是2010年底出现的最大问题。前程无忧《2010年全国高校大学生就业状况调研报告》指出,本科生就业率最高的热门专业集中为理工类专业,就连硕士毕业生也存在理工类专业的就业率高于文科类专业的现象。文科生就业难的现象,直接导致了大量文科毕业生在就业时淡化专业概念,大范围撒网,以求得一份工作的消

极心态。而这种“学不能用”的现象,则会让更多学生从心底呐喊“这大学上有何用?”

近日,前程无忧论坛针对“大学无用论”的话题,对应届生和已工作的在职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应届生中有76%受访者认为“大学白上了,什么也没学到”,而在职者中有70%的受访者表示“上大学确实没有用”。学历贬值的现象,不仅需要大学生进行转变观念的反思,同样也拷问了现如今高校的教学内容和教育方式。

●2010大学生就业的四个新现象

相对往年,2010年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上既存在如上所述的老问题,也出现了一些新现象。

首先,国企成新宠,外企追捧程度下降。根据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在2010年对应届生调查的相关数据显示,有34%的应届生最想去国营/事业单位工作,高出外资(欧美)企业8个百分点,位居第一位。物价上涨导致生活成本增加,而外企薪资却变化不大,甚至有个别外企还在一定程度上缩减薪资;相比较而言,近几年公务员和垄断性国企的福利待遇却在不断地改善。福利好、待遇高又有稳定性,这些诱惑当然会促使大学生改变择业方向。

其次是退出一线城市,部分学子回乡发展。和多年来“奔向北上广”趋势不同,2010年很多大学生主动选择去二、三线城市就业。在大城市房价居高不下、生活压力持续增长的情况下,选择“逃离北上广”也是比较务实、比较理性的选择。三是盛行“拼爹游戏”,靠父母找份好工作。有“关系”可走,有“后门”可进,现如今已成为大学生进入社会的资本。据调查,按照就业影响因素从重到轻的排列顺序,列前三位的分别是“工作能力强”、“有相关实习和工作经历”和“学历层次高”,而“亲戚的帮助”只排在第9位。所以,在实际工作中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学识和能力方面,仅凭关系也是不可靠的。

四是就业歧视问题仍存在,大学生求职莫名被拒。“宁要本科男,不要研究女”、“就算学历高,女也不敌男”,如今找工作已经成了不少女生的心病。据中国政法大学宪政研究所发布的《当前大学生就业歧视调查报告》显示,这项涉及中国11所“211工程”名校的2000多名大学生被调查者中54.05%的大学生表示在应聘中受到过歧视,包括性别、户籍、政治面貌、身高、长相、年龄、婚育等歧视。

下载对电气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电气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分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与政策当代大学生在社会中越来越多,而中国职场正进入刘易斯区间,意味着职位供求在总量上趋于平衡。导致一些工作岗位是供不应求,很多大学生毕业以后找不到合......

    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收稿日期:2002 05 29.作者简介:孔秀琴(1967 ),女,甘肃灵台人,主要从事环境工程教学与研究.文章编号:1007 9912(2002)04 0069 05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及教学对......

    教育部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教育部分析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2004年12月10日,教育部有关部门负责人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就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等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网]直播即将开始,敬请关注。[14:5......

    2011年宁波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1年宁波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10 年就业形势预测 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还没有消除,如果说2009年是我国 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可能是最复杂的一年,整个宏观层......

    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与政策研究

    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与政策研究 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是我国宝贵的人力资源。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就业形势十分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加大。窗体底端自 1998 年的高校......

    我国2009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我国 2009 年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 2008 年,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困难日趋显现,2009 年即将毕业的 611 万大学生就业形势面临严峻挑战。国 务院总理温家宝 1 月 7 日主......

    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 大 学 生 就 业 指 导 》 论 文 对大学生就业形势的分析 【提要】随着高校连年扩招,每年毕业生数量也连年增长,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愈来愈困难, 虽然政府方面也在不断增加就......

    就业形势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一、当前政治形势: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从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况看,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据教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