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生艺术教育对学生的人格成长
让艺术之花在校园绽放
下口教学点积极排练文艺节目迎接小学生艺术节的到来
小学生艺术教育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价值。艺术教育在小学生漫长社会活动中积累智慧精神陶冶人、教育人,强调人的道德精神价值,注重对善和美的理解,引导小学生求真、从善、爱美,让小学生找到正确的生活方式。艺术教育综合了音乐、美术、戏剧、舞蹈以及书法等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对学生的生活、情感、文化素养和科学认识等产生直接与间接的影响。艺术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同时还培养小学生的整合创新、开拓贯通和跨域转换等多种能力,促进小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为了在小学生艺术节到来之际积极推进小学生艺术教育。下口教学点充分利用课余时间丰富小学生的课余生活,成立课外文艺兴趣小组,在幼儿教师费海燕带领下积极排练文艺节目,胡长平校长不仅每天提前到学校亲临现场指导,为了结省费用就利用一些建筑下角废料自制文艺节目中使用的道具。中心校郭利校长不仅积极支持还亲自带领领导成员排除炎热天气困难亲自到下口教学点审查文艺节目。图为郭校长一行审查文艺节目现场。
第二篇:讲究教育艺术,铺就学生成长之路
讲究教育艺术,铺就学生成长之路
作为班主任,除了要完成好教学工作外,还要关心全班学生,努力促使学生们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工作任务比一般教师复杂、艰巨得多。这就要求我们做班主任的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既要遵循教育的一般规律,又要能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不同场合、不同内容,设计不同的教育方案与对策,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与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讲,班主任工作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教育艺术。
在多年班主任工作中,我坚持百折不挠、勤劳不懈。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深入了解研究学生,有的放矢教育学生。
要想教育学生,首先要了解学生,因为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完全特殊的、独一无二的世界”。只有全面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脾气、爱好、需求与愿望等,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达到最佳教育效果。
每接一个新班,我总要精心设计第一堂班会课,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通过他们的表现,我可以初步掌握每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口头表达能力、兴趣爱好、生活经历等情况。在对学生有了基本了解之后,我逐个与学生谈话,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家庭情况、成长环境和性格特征,搞清楚他们的一些缺点形成的原因,然后每个学生在我的心目中建立了个人情况档案。
平时,我采用“细观察、勤谈心、说悄悄话”等方式,走进学生的心灵,为一些处于迷茫、困惑之中的学生指点迷津。在和学生谈话时,为了鼓励学生说心里话、说真心话,我提出并坚持遵守三条原则:(1)学生犯了小错误不告诉家长;(2)不公开学生隐私;(3)只要说真话,即使说错了,也会受到表扬。这三条原则打消了学生的顾虑,他们都将心里话告诉我,使我心中有底、情况明,增强了工作的针对性。只有充分掌握学生的各种情况,才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来进行教育,尤其是违纪的学生。我现在的初一七班修宏宇,非常淘气贪玩,行为习惯差,骂人斗殴等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可以说是典型的淘气包,我了解到他的父母离异,受到奶奶的宠惯,逐渐养成了自由散漫、懒惰涣散、不求上进的毛病。班级里的减分多数都是他减的。我-1-
决定治理班级,先从这个“淘气包”入手,我找他谈话,先表扬他热爱体育活动、上课发言积极、关心班集体等优点,帮助他消除自卑感,建立自信心。同时还交给他一个任务,协助舍长管好宿舍里其他几个淘气的男生,修宏宇听了之后感到非常吃惊,私下里对别的同学说:“史老师这样看得起我们,再调皮减分,就对不起史老师的这片好心了。”从那以后,他不但自己很少打闹,还能监督本班的其他同学,遇到同学之间发生口角,他就会马上加以制止。班上打架骂人的现象逐渐减少。更可贵的是他已经养成了每天向我及时汇报有无安全事故的习惯,甚至他个人的事情都愿意向我告诉,爸爸给他打电话说了什么,某个女孩送给他护腕,他没要,去商店买了好吃的,都送给了谁等等。
二、发挥课代表在班级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首先,为课代表营造声势,对其委以重任。初一一开始,我就委派各科教师,利用二到三个周的时间选本学科优秀的学生做课代表。并且召开的第一个班级管理会议就是课代表会。这样做,可以使学生从思想观念上对课代表有一种新的认识,同时也让课代表产生荣誉感。我班课代表的地位决不逊色于班级干部,兢兢业业做事的课代表与其他班干部一样有威信。其次,对课代表高标准、严要求。我认为,课代表的职责除了“收发”功能外,还可以做得更多一些、更好一些。为此,我提出了课代表的“三最”目标:课代表可以不是本学科学得最好的,但一定是学得最认真的;课代表应是任课老师最得力的助手,要主动为后进生答疑解难;课代表应是最能理解任课老师的人,要表达同学的心声,也要顾及任课老师的心情。最后,经常给课代表以鼓励、引导与支持。对每个课代表,我都力求尽其材、用其智。每一次大型考试过后,我都要组织一次学习方法交流会,这时,课代表们需精心准备自己是如何学好这一科的发言稿,为同学们的学习提供了参考。总而言之,我班的课代表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营造良好的班级学风做了不少实实在在的工作。
三、加强与家长的配合,共同教育好孩子
绝大部分学生家长工作繁忙,很少与学校联系;特别是留守学生,他们的家长常年在外地工作,与学校的接触几乎为零。而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都离不开学校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如何构建起“学校——家庭”之间的“互联网”,更好地教育学生呢?
用校信通搭起与家长之间的“连心桥”,效果不错。我通常与家长发的短信内容有如下三种:
1、“求助”信息。接到新班级以后,我做的头一件事就是向每一位学生发“求助”短信,请求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与我密切配合,帮助他们的子女早日成才。如接到初一七班后,我的“求助”信息是这样发的:
尊敬的家长:
欢迎您的孩子成为初一(7)班大家庭的一员。教育孩子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但如果没有您的支持,我们的工作就会显得单调而黯然失色。为了您的孩子能有个好成绩,我诚挚地恳请您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常到学校看看!我们的生活一定会因您的到来而更加精彩!
2、汇报短信。每一次大型考试之后,我就着手给每一位家长发短信,这样的短信比较费工夫,因为我要将每一位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向家长作汇报,每一条信息都要有针对性,不能千篇一律。第一次给家长发这样的短信,我大约用了一个周的时间,如同在给学生写操行评语。当我把短信发出去以后,感觉自己就像播下了一颗颗希望的种子,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尽享收获的喜悦。记得学校没有加入校信通时,我曾经就用短信的形势与一些家长沟通过,教过的一名叫桑井达学生,家住下井,父母都在外地打工,放假就回下井的姑姑家,父母接到短信后,得知孩子成绩下滑很严重,还有一些不良的习惯,放假经常与高他一年级的两个学生混在一起,母亲决定回家与孩子陪读。就在他母亲回来十多天,经常与他在一起的那俩个高一年级的学生溺水身亡,后来他母亲给我打来电话说:“可谢谢你,史老师,如果不是你及时与我们联系,我如果不回来,也许溺水的不是两个孩子了,那有可能就是三个,我打工回到家后,对孩子看的紧,那天那两个学生来找我们孩子,我没放孩子出去。”听完电话的那一刻,我从来没有感到自己如此的伟大、兴奋。
3、恭贺短信。绝大多数中学生都有强烈的自尊心和上进心。他们各有所长,都有优秀的一面。恭贺短信包括测试成绩、竞赛成绩、唱歌绘画成绩、劳动表现等,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引以为豪的亮点,因此,每一位家长都能收到一份别致的喜讯,从而,不断的鼓励自己的孩子上进。
短信是一条用丹心编织而成的红丝带,这条丝带一头连着班主任,一头连着学生家长。有了它,我与学生及其家长的新贴得更近,班级管理工作就会得心应手,很多难题都能迎刃而解。
四、让课堂阳光,与学生共成长
作为班主任,除了关爱学生、做好班级管理之外,还必须上好自己所承担的这门课。尊重和信任从来不会是无缘无故的,只有专业精神=深的老师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威信。所以,我认为,每位班主任都必须掌握高超的教学艺术,强化自己的教学能力。从教以来,我一直努力追求教学一时恍惚,努力以端庄大方的形象、激情四射的手势、抑扬顿挫的声音、丰富多彩的表情,让学生从每一个细节中去享受这种艺术;力求用生动、精炼、准确、富于感染力的语言来感染学生,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思维方法,并注意挖掘教材中与生活相关的知识,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让课堂充满阳光。
几年前,我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对民间文化要不要进课堂进行辩论,学生各抒己见,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提出了许多的新思路与观点,学生们提出的有些想法虽然略显稚气,但毕竟是他们认真思考的结果,我认为这才是教育真正期待的效果。从此,我认定教育就必须有新课堂,我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真正爱上我的课堂。于是,为了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得轻松,我给自己下了任务——尽可能地提高课堂效率。我把阳光还给孩子们。我同样也不断吸收阳光,与吸收共同成长。
在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是学生给了我许多启发,是他们促使我不断地思考、改进自己的班级管理工作以及课堂教学方式方法,促使我不断地总结经验和教训。在这种不断的总结中,我的班级管理和课堂教学水平逐渐提高。
第三篇:礼仪教育对小学生成长的影响
研究方案设计
一、研究题目:礼仪教育对中小学成长的影响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重视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在当今社会很多好的礼仪习惯都被抛弃,例如,小孩子对长辈不尊重,甚至有时不用礼貌称呼,而是直呼其名:有如,社会上层出不穷的公交车上抢座现象和各种的打家劫舍现象等等。这种种现象,导致了很多教育家、教师和家长的担心,因此,进行礼仪教育的呼声也越来越高。面对种种的社会现状,对于礼仪教育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1、礼仪教育的研究有助于提高社会道德水准。礼仪是指一个人的内在文化、艺术、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因为礼仪也是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礼仪教育也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礼仪教育的研究对于中小学的成才有着重要的作用。中小学阶段正是每个人成长的关键阶段,所以,研究出礼仪教育存在的意义对中小学的教育实施具有指向性作用。
3、礼仪教育的研究影响着应试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是否要把礼仪教育当成素质教育的一部分,礼仪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怎样把礼仪教育融入素质教育之中等一系列问题都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应试教育的改革。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研究本课题的主要目标是了解礼仪教育的重要性,以及礼仪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有哪些重要的影响,以及礼仪教育实施的必要性。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对象
课题的研究内容:
1、什么是礼仪教育
2、礼仪教育对于中小学生成长的影响分析
3、礼仪教育的实施注意事项
课题的研究对象:所有在校中小学生
三、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进度
1、研究方法
检索途径:中国知网、江西师范大学图书馆 检索范围:关于礼仪教育的书籍以及论文 阅读计划:大约每天看2-3篇论文或一本书 分析资料的方法:质的研究
2、研究步骤
我把课题研究的进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选择课题,本阶段的用时约是一周时间:第二阶段包括制定研究方案、实施研究方案、搜集资料、整理和分析资料,用时约为十七天左右;第三阶段为解释结果阶段,用时约为三天左右。
四、课题研究的策略
第一,必须反复复习和掌握文献综述的学作要领和写作格式充分;第二,要利用中国知网等一系列的论文和期刊网站,丰富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对礼仪教育的了解,做到有意义研究;第三,做到理论结合实际,在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内研究课题,了解现有条件对于课题研究的制约和帮助。
五、预计效果:礼仪教育对于中小学生的成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礼仪教育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影响的文献综述
摘要:在人类已经迈入21世纪的今天,“礼仪”已成为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人们有无修养和道德水准的尺度。近些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但是道德问题确频出,所以人们对精神文明建设也越来越重视,对中小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的培养变得越来越迫切,因此,关于礼仪教育的文献有很多,其中涉及了如下问题:文明礼仪的养成,礼仪教育的规范,礼仪教育的意义,礼仪教育的内容
关键词:礼仪教育:成长;研究综述;中小学生
导论: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帮”之称,中国人也一向以“懂礼、知礼、守礼”自居,但是现在各种礼仪问题频出,在有些国家甚至专门有中文标注出了文明礼仪规范来告诉中国人要懂礼貌,所以加强中小学生的礼仪教育迫在眉睫。为此,国家也制定了关于中小学生礼仪教育的《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网上也出现了专门的中小学礼仪教育的网站。
一、什么是礼仪教育
“‘礼’是指由一定社会的道德观念和风俗习惯形成的,大家共同遵守的礼节。‘仪’是指人的容貌、举止。‘礼仪’指的就是人类社会交往中应有的礼节仪式,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修养和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1]“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仪容仪表、仪态举止、言语谈吐及相应仪式等方面约定俗成的规范方式,表现律己敬人的过程。也可简述为:约定俗成的律己敬人的行为规范。”[2]礼仪教育,简单的说就是把文明礼仪融入教育,让学生做到知礼,守礼;同时,文明礼仪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也是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如果说礼仪是一面镜子,能照出一个人的修养,帮助人与人的和睦相处,礼仪教育就是制造打磨这面镜子的过程。
二、中小学礼仪教育的内容
礼仪涉及的范围很广,其中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日常生活礼仪,包括见面礼仪、介绍礼仪、宴会礼仪、会客礼仪、舞会礼仪、馈赠礼仪、探病礼仪。第二类是节谷节庆礼仪,包括春节礼仪、清明礼仪、端午礼仪、重阳礼仪、中秋礼仪、结婚礼仪、殡葬礼仪、祝寿礼仪。第三类是商务礼仪,包括会议礼仪、谈判礼仪、迎送礼仪及谈判禁忌知识等。而根据国家颁布的《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指导纲要》,我们对中小学教育阶段提出的礼仪要求是要培养中小学生的良好文明习惯,其中包括基本的礼貌、礼节规范,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初步养成讲文明、讲卫生、讲秩序、讲公德的良好习惯等。而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水平,《中小学生文明礼仪指导纲要》有具体指出了小学礼仪教育的两个阶段:阶段一为一年级至三年级,阶段二为四年级至六年级。阶段一的礼仪教育内容是:①知道“你好”、谢谢等一些常用的礼貌用语 ②知道正确的坐立行姿势 ③做到整洁、干净、卫生 ④懂得尊敬长辈、关爱他人 ⑤懂得以礼待人,知道基本的待客做客礼节 ⑥遵守公共秩序⑦掌握肃立、注目礼、少先队队礼等礼仪。阶段二的礼仪教育内容在阶段一的基础上有所提升为:①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礼俗 ②了解少数民族的一些风俗 ③孝敬长辈,爱护弱小 ④学会倾听他人 ⑤知道餐桌礼仪和电话礼仪 ⑥做到守时守则
初中:在培养学生养成文明习惯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学习文明礼仪的意义。培养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的意识。培养热心参与、友好交往的能力。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举止,完善个人素养。
三、中小学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小学阶段儿童的情感和认识还处于形成阶段,此时的儿童就像一张白纸,你在上面画什么他就是什么;也就是说,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应从最基础的层面抓起,使学生做到待人有礼貌、做事守规矩、行为讲文明个人礼仪和交往礼仪是最基本、最简单的礼仪规范,具有简易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而中学阶段又是人社会化和人格形成的关键时刻,做好礼仪教育对于中学生的成人的有着重大的意义。
1、中小学生礼仪教育是培养孩子形成良好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分丰富。“礼在中国古代用于定亲疏,决嫌疑,别同异,明是非。礼是一个人为人处事的根本。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标准。故《论语》曰:‘不学礼,无以立。’”[3]良好的礼仪规范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良好品德,所以做好礼仪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需要,而做好礼仪教育的根本在于中小学阶段的礼仪教育,因为教育要从基础抓起,礼仪教育也不例外。
2、中小学生礼仪教育有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近年来,学校德育工作得到了加强和改进,但“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学校德育工作还很不适应”,其效果还不尽如人意。现在的中小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相当一部分从小就娇生惯养,养成唯我独尊、我行我素等不良习惯。“富二代”、“官二代” 等现象更是备受关注。受不良社会风气影响,一些青少年在行为习惯上还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中小学
不仅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期,更是良好的思想品德、文明行为、礼仪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文明礼仪教育是关怀一生的教育,良好的礼仪习惯的形成可以转化为一个人内在的性格、情操,将影响孩子的一生。“德育教育不能等具备了条件再做因为未成年的成长是不能等条件的文明。礼仪教育对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人文素养,对于优化育人环境会起到积极促进作用。”[4]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阶段的文明礼仪教育对他们的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
3、中小学生礼仪教育有助于学生交际能力的提升
现在,社会上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要成功三分靠能力,七分靠关系”,虽然这句话不完全正确,但也有一定的道理。首先,好的人际关系可以让人的心情顺畅。试想如果一个人把时间都花在与别人争吵和勾心斗角上又怎么能处理好自己的事业呢?其次,好的人际关系有有利于事业的发展。交际能力强的人走到那里别人都愿意和他做朋友,也愿意在他有困难的时候伸出援手帮他一把,所以说一个好的人际关系对于中小学生以后的成长以及成才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而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加强礼仪教育,因为只有懂得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关爱。做好中小学阶段的礼仪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影响,也同时影响着学生的未来。
4、中小学生礼仪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自信心
在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于美的追求,而美好的外在表现也是提高中小学生自信心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怎么才能让学生的变得更美更有自信心呢?答案是进行中小学生礼仪教育。“礼仪在行为美学方面指导着人们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我,并通过直观的形式体现出来,被交往对象所接受,给交往对象留下良好的印象”。[5]在日常教育中融入礼仪教育可以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也让良好的礼仪举止提升学生的内在道德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与他人之间的交流更加顺畅。
四、中学生礼仪教育注意事项
综合现有文章,笔者认为,中小学生礼仪教育的实施应注意以下内容:
1、“教师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传播者,也是青少年学生养成文明礼貌行为的重要因素”。[6] 中小学教师应首先提高自身的礼仪修养。二是教师要有意识地把“礼仪”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进行安排。
2、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形成良好的校园风气。古有“孟母三迁”的典故,可见环境对于人的影响是巨大的。
3、注重校园礼仪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磨合。家庭教育对中小学生的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所以,礼仪教育的实施也要与家庭教育进行磨合。
[1] 田菊香,雷恒平.论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的重要性[J].山西政报.2005(05)[2]闻珺,薛萌.中学生礼仪常识110例.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第012页
[3]百度百科.礼.http://baike.baidu.com/view/128904.htm [4]贝新茝.文明礼仪教育——富有魅力的德育[J].中国德育.2011(02)[5]何红英.现代礼仪教程.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6页 [6] 田菊香,雷恒平.论加强青少年礼仪教育的重要性[J].山西政报.2005(05)
第四篇:对农村艺术教育
对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在学校教育中,艺术课与其它学科互相渗透,尤其对德育工作的开展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我国艺术教育起步晚,基础差,是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近些年来,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我们也无法回避这样一个现实:在农村,艺术教育仍旧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盲区”,艺术教育的发展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现状
1、艺术教育被忽视。
师资队伍的短缺和教师工作评价体系的不科学,使不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学仍然把音乐课、美术课为主的艺术课看成是可开可不开的“杂课”。而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语文、数学这些能体现学校和教师教学质量的统考课上。即使在课程表上体现了规定的音乐课时量和美术课时量,但在执行中,有的被敷衍了事,成了唱歌课、图画课,有的被语、数等主课挤占,更有的干脆让学生自习。安排在课表中的音乐课、美术课形同虚设。使学生不能接受应有的艺术教育。
2、专业师资严重匮乏。
目前,在农村小学教师中,艺术课教师从正规师范院校毕业,受过艺术专业化、系统化教育和培训的教师少之又少,大部分对音乐、美术等艺术专业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师资严重不足,音乐课美术课完全由语、数等“主课”教师兼教,而且现有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观念、教学态度、学识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与艺术教学的实际需要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同时,由于中小学艺术教育不受重视,把艺术课看作“杂课”,没有建立艺术教育的评价、测试体系,以致于教师的教学无压力,无动力,应付了事。
3、艺术教学设备严重短缺。
目前,农村中小学艺术教学设备的配置,虽然在“普九”、“普图”、“普实”的工作中得到了改善,但有的学校管理不善,使用不当,导致艺术教学设备损毁、流失的现象较为严重,不能保证教学的正常开展。有些学校的艺术课因为没有设备,无从开展。拿我从事教学的学校来说,音乐器材只有一台脚踏风琴。而美术器材几乎没有。
4、学生家长认识不够。
在农村,学生家长的思想封闭,观念陈旧,文化素质低,知识面窄。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他们只关心孩子语数等“主课”的学业,认为自己的子女既不是歌唱家的“料”,也不是画家的“料”。音乐和美术,孩子学与不学,教师教
与不教,没有多大关系,以至轻视甚至阻碍孩子学习音乐和美术。对于学校的一些相关的艺术活动,家长也不支持,有的甚至阻碍。
二、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几点建议
1、选用和培训师资是首要任务。
学校要重视音、美教师和特长教师的选用和培训,采用脱产专职培训和自学成才、业余进修、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法,加强艺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一方面,可以通过严格的考试和面试,从中小学中选拔一些思想政治素质好,并具备一定音美知识的年轻教师到师范院校进行专业学习培训,充实音、美教学力量;另一方面,对边远地区、人员较紧张的学校采用假期集中培训,聘请一些有水平的音、美教育专家授课,使教师们在较短的时间内学到较系统、较实用的专业知识。“艺术不能容忍说教,审美不能依靠灌输”,只有艺术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
2、加强硬件建设。
音乐、美术器材的配置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顺利实施艺术教育的物质基础。我们应抓住巩固“普九”成果的契机,进一步促进学校的硬件建设,利用有限的教育资金,购置各类音、美教学器材,使学校的音、美器材配备上规模、上档次。在教育资金相对困难的情况下,要努力克服等、靠、要的思想,因地制宜,积极采取两条腿走路的办法。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各种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帮助学校购置艺术教育设备;另一方面,尽量依靠自力更生和充分利用本地资源条件,自制部分教学用具和器材。如简易的画夹、画架、画板等,鼓励学生自带或自购一些民间乐器,如二胡、笛子等。另外,应妥善保管各种教学用具和器材,避免损毁和流失。
3、开齐、开足、开好艺术课。
各校应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音乐、美术等艺术课程。不能像以前那样把艺术类课程当成是可有可无的“杂课”,也不能走走形式每周上一节不专业的“游戏课”,不能只偏重于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而应重视学习过程的获得强调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更注重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因为这些因素都是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教”和学生“学”应该互动起来。“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也应该被“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中心”所代替,教学形式应更灵活。要大力加强多媒体电化教学手段在艺术课中的运用,使教学内容更形象、更直观,如精心绘制板报,设计图案、书签,精心制作投影胶片等。要积极开展艺术课教研活动,创设机会,让音、美教师相互交流经验,取长补短。
诚然,农村学校的艺术教育较以前有了很大的改观,但为了更好的适应教学的改革,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仍需教育各部门负责人员共同努力,乘
课程改革之东风,为农村艺术教育开创一个更好的局面。
2005.4.28
第五篇:浅谈数学教学对学生人格发展的影响教育论文
摘 要:在数学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这是培养学生痴迷型人格的动力源泉。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为学生构建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气氛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激励学生思维的展开。
关键词:人格 兴趣 探索 创新
数学是基础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学科,学习数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潜能、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从而促进小学生人格全面健康和谐发展、实现培养具有时代特征的创新人才的要求,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
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人格呢?我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在这方面作了以下尝试:
一、激发兴趣,培养痴迷型人格
痴迷型人格的学生表现为对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持之以恒的毅力,他们对感兴趣的事物有种痴迷的追求,不弃不离,他们能排除杂念,排除外界干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学习效率高。这种人格的品质往往弥补了学生智力上的不足,使智力平平的人成为创造力极强的人。因此,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这是培养学生痴迷型人格的动力源泉。
例如一次思维训练课,我上的内容是“人体中的数学”。直接揭题后,我出示了下列两组信息:
1.如果把头的长度当作一把尺子,那么身长等于7个头的长度,肩宽等于2个头的长度,上肢是3个头的长度,下肢是4个头的长度。
2.科学家发现,根据脚印也可以推测人的身高,因为人们的身长一般是脚印的6.876倍。
由于提出的材料来自于自身,学生们具有浓厚的兴趣,自然就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有了一连串的想法,个个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等着老师让他们去验证。像这样的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手、眼、口、脑等多种感官交替使用,既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让学生尝到了收获和成功的乐趣,同时为培养学生的痴迷型人格奠定了基础,何乐而不为呢?
二、展示个性,培养主动型人格
主动性人格表现为有自己的主见,喜欢独立地做自己的事情,不容易被权威吓到,敢于独立思考、主动开拓、敢于质疑等都是主动型人格最突出的表现。
这是一种良好的创造人格的品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当为学生构建民主、平等、自由的课堂气氛和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环境,激励学生思维的展开。例如学习复式统计表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将班中三人三次的测验成绩制作成了一个表格(见后)。提问:请判断三个同学中哪一个人的数学成绩比较好?
姓 名 总分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何×× 245 83 80 8
2李×× 242 70 82 90
叶×× 248 94 81 7
3问题一提出,各小组立刻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各抒己见,争先发言,下面是教学片段:
生1:我认为是李××成绩比较好,因为他的成绩一次比一次进步,生2:我认为是何××,因为表中看到他的成绩比较稳定。
生3:叶××的成绩差不多,比如第二次考试三人成绩分别是80、82、81,相差不大。
还有的结合平时的情况,结合自己对他人的了解,进行了评判。
我进行总结:刚才大家讲出了这么多的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这说明我们选择不同的标准,就会有不同的结果。那么,通过这个例子,你们觉得我们做数学题的时候应该怎样做?大家畅所欲言。我又一次提出:刚才说的是解决数学问题时的观点,那么在生活中呢?你能得到什么启示吗?学生们你一句他一句,非常热烈地讨论起来,通过看表格、谈看法、说做人,明白了很多道理。只有这样,学生的个性才能充分展示,创新火花才能迸发。
三、合作学习,培养容纳型人格
容纳型人格表现为学生具有一种兼容并蓄的态度,对人、对事不存偏见,宽容大度,能接受自己的一切、正视自己的缺点,也能接受别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成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面相互借鉴。如在教学“统计表”时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先明确分工:有的量身高,有的做记录,有的看刻度,有的检验……然后通过小组一起工作,使他们感受到相互依存的关系。这样培养了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和与人合作的精神,在合作中学会了容忍别人的不同意见、接纳他人的观点,形成了既充满竞争又愉快合作的氛围,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容纳型人格。当然,以上所述的几个方面是相互交融、不可分割的。总之,课堂教学要以21世纪对人才的要求为目标,从远处着眼,近处着手,以创造性人格的培养为核心,以创新思维的激发为实施手段,把创新教育落到课堂教学中,持之以恒。这样才有可能把探求知识的金钥匙交给学生,培养21世纪的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