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城镇失业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的探讨
小城镇失业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的探讨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党在“十六大”就确立的方针,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将发展小城镇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指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离不开农村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小城镇,大战略”已成为事关全国特别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活跃地区经济,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破解“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逐步解决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工业结构的大调整,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一大批崛起的小城镇开辟了城市化的新进程,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当前,我国小城镇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之间、地区与地区差异较大,加上小城镇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不同,造成小城镇的规模以及富裕程度等差别较大。二是由于监管不力引发的土地过度开发和基础设施配套滞后而造成的不和谐,已经成为小城镇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阻碍因素。尤其是小城镇中的居民构成多元化,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就业又以灵活就业为主,多数收入偏低和不固定,造成一定数量的失业人口。在我国社会保障还未能全面覆盖的今天,如何解决小城镇失业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小城镇失业人口的构成我国目前小城镇人口主要有:国有、集体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到小城镇务工、经商和从事服务业的农业人口;乡镇企业职工;因土地被征用而失去土地的失地农民;一些来自城市或其他地方的技术工人和经商人员;一部分从事纯农业的人口等等。而小城镇的失业人口则主要包括:乡镇企业关并而造成的失业人口;盲目扩张带来的失地农民;流动人口;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形成的失业人员。造成小城镇众多的失业人口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乡镇企业自1997年以来就处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折时期,其整体经济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从外部环境看,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和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宏观背景下,迫使他们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参与市场竞争,使得乡镇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加上亚洲金融危机又对乡镇企业有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使乡镇企业的外部环境恶化;又由于乡镇企业所生产的中低档产品市场逐渐饱和,因而在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方面明显降低,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19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就明显下降,1990—1998年年平均吸纳就业人员仅为409万人。特别是在1997—1998年期间,乡镇企业连续两年出现就业负增长,净裁减员工就达971万人。从乡镇企业自身来讲,在新的发展时期乡镇企业的“先天不足”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也是制约了其自身发展的根本原因。我们国家早期的乡镇企业从整体上看大多属于手工业工场形态,其效益低下、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且乡镇企业的布局结构较为分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必须走的是一条惠及子孙后代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因而国家从整体利益出发,对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实行强制性关闭政策,使许多乡镇企业被迫停止运营。因此,关闭“五小工厂”,整顿乡镇企业,使大量的乡镇企业职工重返田间或长期待业。
第二,盲目扩张带来的失业、失地人口。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少
农民的土地被低价征购,小城镇建设也不例外。土地对农民有多方面的保障功能,它可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就业机会,产生直接收益功效和资产增值功效等,如果国家不加以控制和宏观调控,其结果必然造成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局面。自2003年10月起,中央政府要求各地加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力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控制征地规模,抓紧清理整顿开发区,加强土地规划和用途管制,对失地农民补偿不到位的需改正。在城镇化建设中大量耕地被占用,政府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政策又不到位,开发商只顾自己的利益而钻政策的空子,农民的利益难以维护。农民失去土地后,因补偿金太低,又找不到工作,成为既失地又失业的人群。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农民数量的减少,如果农民数目在减少,但是部分改变了户籍性质的失地农民又成为了新的城乡间的贫民,这种依靠挤占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而又不给予必要补偿的方式来加速城市化,已成为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
第三,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小城镇经商、务工或待业,成为小城镇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我国人口迁移活动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流动群体,是由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不断涌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形成的,他们户口仍在农村,甚至还保留着承包耕地,但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已是非农业收入。由于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农业人口基数原本就大,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这也是造成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农村中存在着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人口流动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的流动大量增加,他们或务工或经商或从事服务行业,流动人口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部分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工作、收入不稳定等种种原因造成流动人口当中的一部分成为失业人员。
二、小城镇失业人口社会保障的意义及现实问题分析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指导思想,我们国家能否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解决好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问题,是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的问题。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社会公平,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建立起高层次的、全面的小康社会的需要。目前,大中城市中的国有企业所背负的包袱依然十分沉重,在社会保障体系及其他各方面改革步履艰难的情况下,他们在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上已相当有限。从发展的潜力来看,大中城市由于体制和技术的原因在短期内不可能大规模地吸收低素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城市中的非公企业及其他行业,也无更多能力再吸收从农村出来的大量从业人员,但恰恰在这方面小城镇的载体功能显得较为强劲。小城镇由于靠近农村,进入门坎矮或者说是成本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它已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据有关部门的统计,20多年的时间小城镇共吸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5000多万人,占同期转移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40%。所以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必将使小城镇在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过程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并能减轻大中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有可能受到的冲击,缓解我国现阶段国家基本保障的压力。同时,有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把小城镇作为其安身的最终目的地,而不至于继续盲目地向大中城市流动。另一方面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我国城乡社会结构转型的客观要求,可以改变长期以来的“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将有力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和逐步解决小城镇失业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并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取决于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加快城镇发展速度,是新时期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增效、农民
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我国经济的基本道路。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建立起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减少农业从业人口,逐步实现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与现代化。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只有在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地转变为城镇就业人口之后,才有可能真正具备实现规模经营型的现代化农业的条件。
社会保障关乎国运,惠及子孙。保障能力的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的职能,劳动保障法规的完善,经费来源渠道的开辟等多种因素。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步本来就晚,还要承担着历史遗留下的诸多问题的压力,就目前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讲,还存在一些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而小城镇社会保障的建设则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存在着:认识不统一,管理体制不顺;法制化程度低;资金供求矛盾、资金缺口太大;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小,覆盖率较低;各个地区与部门的保障内容与水平不一致;缺乏针对和适应小城镇特点所设计的制度和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三、小城镇失业人口社会保障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培育农村劳动力就业新的增长点,为小城镇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一是结合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就业机会。特别是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来拓展城镇经济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引导和推动乡镇企业产业实现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扩大乡镇企业的就业容量,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村劳动力方面上的应有作用;三是积极推行户籍、就业、保障、教育等制度的改革,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只有充分就业,逐步提高收入水平,才有可能谈得上提高社会保障的能力。
第二,从实际出发,设计出灵活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小城镇的居民社会保障意识比较薄弱,就业又以灵活就业为主,多数收入偏低,并且收入不固定,对参加社会保障心存疑虑和信心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市场经济要求与社会保障的国际惯例,让小城镇的就业人员从为数不高的收人当中按期拿出一部分来参加有关的社会保障项目,大多数小城镇居民显然是不愿意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已成为政府解决农村问题和城市问题的重心工作,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农民工、乡镇企业职工和他们所在的企业都有参加社会保障的愿望和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已是势在必行的事。由于小城镇居民的构成多元化、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小城镇与其他大中城市的差异性,所设计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要具有灵活性,既能满足小城镇非农居民、农民工的需要,又能满足纯粹农民的社会保障的需要。一般认为,“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样是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等保障项目。”从目前来讲,主要就是建立起适合于小城镇特点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差异都很大,小城镇的规模、小城镇中的居民,特别是乡镇企业职工的收入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为此,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搞一刀切,应先试点,渐进式地逐步推广和完善。
第三,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力度,改革社会保障机构与机制。在一些发达地区乡镇企业职工的收入水平较高,已具备开展小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经济基础,并且有的地方已经开展了部分职工的社会保险项目,对于这些地区来讲应加大对企业尤其是乡镇、私营企业为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情况的监察力度。另一方面是进一步拓宽社会保险基金筹资
渠道,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健全基金监督管理体制,并积极探索基金运行模式,实行低风险市场化动作,使基金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以增强社会保障的功能。
第四,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覆盖范围在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逐步完善,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积累了宝贵的重要经验。国家要尽快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制化建设,为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并加大执法和宏观调控力度,加强监控和提高服务效率,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增大小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以有效解决小城镇中失业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小城镇的社会保障是一项政策性强的工作,必须规范操作,统一政策,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灵活完善制度。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破解,需要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只有建立起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目标和全面的高层次的小康社会。鉴于我国社会保险资金紧张、覆盖面小和多头管理的现状,今后一段时期小城镇社会保障应以养老、医疗保险为基础,以卫生保健、服务保障和扩大就业为前提,以政府为主导,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建立起覆盖率较高的、资金来源宽泛、保障水平和层次多样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作者:朱虹青)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
第二篇:广东省城镇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告(模版)
广东省城镇社会保障问题调查报告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
10届国贸1班方琳
[ 摘要 ]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社会保障与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广东省凭借全国第三大综合发展拔尖的地位,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经济社会结构处于转型的重要时期,完善广东社会保障体系对于促进社会稳定意义十分重大。因此,对广东省现有的城镇社会保障水平进行分析和总体评价,并提出有效的,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能为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人利益,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以及服务质量和效率提供有力依据。
一.社会保障水平现状
在改革开放中先行一步的广东,在经济腾飞的同时,率先一步在全国开展了以社会保险体制改革为序幕的一系列的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1.社会保险体制改革:广东省在全国率先组建了省、市、县三级事业性质的社会保险管理机构;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模式;在全国率先建立了地方性的社会保险法规体系。广东的社会保险制度经过改革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成效。(1)扩大了社会保险覆盖面;(2)社会保险基金征缴率有了大幅增长;(3)离退休人员的养老金100%社会化发放;(4)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积极开展;
2.社会福利体制改革:近年来,广东加快了社会福利体制改革的过程。逐步实现了从单家独户办社会福利事业转向发动社会力量办社会福利事业,从单纯强调社会效益转向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从单纯救济转向扶持生产,从救济型转向保障型和福利型,走上了社会福利事业投资主体多元化、管理形式多样化、服务内容系列化、服务对象公众化的社会福利发展新路子。
3.社会救济体制改革:广东各市已普遍建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并成为全国率先将最低生活保障范围覆盖到农村的省份之一,救济人数和保障标准均居全国首位。全省社会救济工作也逐步形成了工作有规章,救济有资金,通信有网络,物质有储备,慈善组织齐参与的新体制。
4.社会优抚体制改革:目前,全省有18个地级以上市和60多个县级单位建立了抚恤补助自然增长机制,有效地保证了残疾军人、复退军人、军烈属等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
5.根据2011年广东省财政厅公布的今年财政预算,广东省计划在2011年共投入资金约350亿元,集中办好十件民生实事。包括:向全省困难群众发放临时性价格补贴、扶贫、促就业、教育、医疗、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防灾减灾和环境工程、文化、住房和扶助农村。切实履行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作出实际行动。
二.广东社会保障事业存在的问题
广东的社会保障虽然取得了卓越的成效。但由于在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广东的社会保障还存在一些难点:
1.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巨大压力:我省是较早进入老龄化社会的省份。据预测,到2025年,我省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14%。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医疗卫生、医疗保健工作的普及和提高,广东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将呈加速发展趋势。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长,使养老保险费用不断膨胀,赡养率大幅提高,由此产生的退休负担也越加沉重,对广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构成了巨大的压力。
2.劳动就业状况不容乐观:与全国情况相符,广东的事业人数正在不断增加。同时,下岗职工脱离再就业中心的高峰期正在来临,过去的“隐形事业”正显性化。另外,由于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速减慢,更多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广东,因此,就业矛盾更加突出。
3.历史欠账多,财政投入不足,给广东的社会保障造成了一定的负担。
4.由于部分非公有制企业和外来工没有城市投保,因此非公有制企业职工的社保费征管难以到位。
三、加快完善广东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1.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就必须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保证,加强社会保障制度法规建设,抓好执法监督工作是重点;
2.继续推进社会保险的“扩面”工作,强化基金征缴力度,消除非公有制企业和个体商户对参保的疑虑,提高他们对参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3.解决社会保障资金的缺口,稳定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来源,建立一个稳定而可靠的资金筹措机制;
4.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的投资运营能力,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增值机制,确保社会保障基金的保值和增值;
5.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安全运作,建立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机制;
6.医疗和就业作为居民最基础享有的保障,切实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完善和神话医疗卫生体制及药品流通体制改革,以及完善促进就业政策和健全社会救济制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 结束语 ]
通过这次对社会保障问题的调查,了解到广东省本地区城镇社会保障的现状与不足,增强了对社会时事的了解。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肩负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对国家的时事应该有充分的了解,并作出分析以及构思解决的对策。通过这次调查,切实了解到广东省,乃至全中国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能惠及全国约13亿人口,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加强与发展。尽管中国社会保障的现状并不能与资本主义福利国家相比,但中国的路还很长,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与健全需要从我们自身做起,做好一个公民的责任,履行好监督政府,辅助政府的责任。
第三篇:社会保障问题
社会保障问题调研报告
社会保障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制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企业还是个人都无力单独承担社会保障所涉及的各项内容。因此动员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力量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对于缓解社会矛盾,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013年两会前夕,在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与人民网第十二次联合推出的两会“十大热点问题调查”的结果中显示,“社会保障”以18%、142501张选票位居于选项热度排行榜第一位。从2010年“养老保险”首次成为关注热词排行第一,到今年为止,已经连续四年被人们广泛关注,成为社会公众对两会议题中最为关注的内容。社会保障分项调查显示,在“对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的上调是否满意”的调查中,97%的网民对上调的幅度非常不满意;98%网民认为废除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金双轨制的条件已经成熟;在是否支持弹性退休年龄的调查中,83%网民表示支持,15%不支持;在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调查中,50%网民认为骗保者多,制度执行不完善,19%认为国家对低保的投入少;在对我国社会救助存在问题调查中,52%认为社会救助机制不完善,21%认为我国社会救助面不宽,标准偏低,11%认为社会救助渠道单一。
社会保障思想为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不仅深刻地揭示了社会保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性, 也明确了保障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是根本目的。毛泽东带领人民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进程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他的社会保障思想随着他对革命战争的目的和意义的认识的深入不断深化改善, 并随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深入发展而发展。该思想不仅对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具有深刻的指导作用,而且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完善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坚持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基础上,使人民群众不断获得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而社会保障问题切实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与水平,是人民的切身利益,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人民的生活问题,保障了人民的利益,发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社会保障保正了人民的基本生活,使得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真正做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不断加大扶贫开发和社会救助的工作力度,贫困人口数量大幅度减少。从上世纪90年代,我国开始探索建立农村低保制度,从试点开始,逐步向面上推进;1996年底,民政部正式下发了《关于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意见》;近几年农民种地不但免租免税还给一定的补贴,所以政府对农民的惠民政策是有目共睹的。1997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在全国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部署全面开展城市低保工作;1999年国务院颁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为城市低保制度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法规保障;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通知》,针对城市低保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社会保障问题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也具有重要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党的十六大深刻分析了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大体用20年时间,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提高,生态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围绕实现这个目标制定了推进各方面工作的方针政策。在这个过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十分重要。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保障低收入者的基本生活,一定程度上缩小收入差距,缓解社会矛盾,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中央确定的社会保障体系的顶层设计是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以慈善事业、商业保险为补充,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要以经济发展为基础,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合理地确定保障方式和标准,量力而行,循序渐进。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社会保障体系的总框架。现有社会保障制度有: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还不高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需要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想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目前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着覆盖范围窄、制度不健全、管理基础薄弱等问题,不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的要求。要从统筹经济发展与社会建设、统筹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统筹城镇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统筹公平和效率、统筹政府作用与市场效率的高度,进一步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组织群众、带领群众进行革命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产生物质利益的多样化和不同的利益要求,作为执政党,要始终做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社会保障问题,是关系到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因此对于社会保障问题的把握十分重要。
第四篇:济南市城镇失业人员办理
济南市城镇失业人员办理
《失业证》的有关济规定
一、《失业证》有哪些用途?
答:
1、《失业证》是就业的身份证明,可参加求职登记,享受就业服务,同时也是办理其它社会事务的身份证明。
2、经审核办理《失业证》的人员,档案在职介中心暂时管理的,可接受就业指导教育和必要的技能培训,到各公共职业介绍机构都可免费接受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提供的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就业服务。
3、符合失业保险金申领条件的,到失业保险经办机构申领失业保险金并可享受一次国家补贴的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4、符合享受再就业扶持政策的,向劳动保障站提出申请,按规定发放《再就业优惠证》,并享受有关的再就业扶持政策。
5、失业人员被单位录用后,要持《失业证》到劳动部门进行审验,办理录用备案手续。《失业证》由用人单位保管,终止、解除劳动合同后由本人保管。
二、需要办理《失业证》的人员有哪些?
答:
1、年满16周岁,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肄)业生;新增
长的劳动力(含征地农转非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
2、大(中)专院校、技工学校和职业中学的毕(肄)业生,自毕(肄)业之日起半年未就业的;
3、与用人单位终止、解除劳动关系的失业人员;企事业单位由就业转为失业的劳动者,从党政群机关退出并计划到企事业单位就业或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公务员;
4、企业破产、关闭后的失业人员;
5、未纳入国家统一安置的复员转业军人;
6、刑满释放或假释、劳动教养期满的人员;
7、其他符合失业登记条件的尖业人员。
总体说劳动者年满16周岁,有劳动能力且有就业愿望,身份健康,符合法律规定条件的都需要办理。具体是指本市城镇户口,年满16周岁的失业人员(必须具备高中以上学历或专业技能、职业资格证书)和失业职工。
三、办理《失业证》需要哪些相关证明材料?
答:
1、办理《失业证》应持本人户口本、身份证、毕业证、档案、一寸免冠照片二张等相关材料。
2、到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以上劳动就业机构领取“城镇失业人员登
记表”,如实用钢笔填写,并在办证单位一栏内加盖驻地办事处劳动服务站公章。
四、失业职工再次失业以后,《失业证》还有什么用处?
答:如再次失业,经劳动就业服务机构审核后,原《失业证》可继续使用。
五、什么条件下,《失业证》予以作废?
答:《失业证》实行年检,不经审验或审验不合格的,《失业证》自行作废。并且失业人员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保障部将按规定收回《失业证》:1.已被用人单位录用或办理录用登记备案手续的;2.自谋职业的;3.已有固定收入,并且收入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的;4.超出法定劳动年龄或丧失劳动能力的;5.因入学、应征服兵役、被判刑收监执行、被劳勃教养等原因不能就业的;6.其他处非就业状态的人员。
六、《失业证》丢失后应怎样补办?
答:《失业证》丢失后,应及时向发证单位进行书面说明,声明作废,并提供有关材料进行补办。
第五篇: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问题与对策研究
[摘要]失业现象是各国存在的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减少失业、达到充分就业是各国政府和人们追求的共同和长远的目标。在中国体制转型和结构调整加快,城镇人员下岗分流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需求进一步加强,失业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首要社会经济问题。近年来,中国政府从各个方面来减少失业人口和解决其生活困难的程度,诸如: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分流富余人员,开辟就业门路;就业咨询与转岗培训;救济与扶助特困职工„„等等方面的政策实施,虽取得一定成效,缓解了一些社会矛盾,但有些对策和措施仍值得深化和改革。
[关键词]城镇;失业率;失业问题;政策建议;
中国城镇失业状况分析、问题与对策研究
一、我国目前城镇居民的失业状况
我国城镇实际失业人数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即隐性失业和显性失业。显性失业主要是指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目前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绝对数不断上升,从1994年的476万人激增到2001年的862万人,规模上翻了近一翻;相对数上逐年递增,从1994年的2.8%上升到了2001年的3.6%。但这只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失业问题的严峻,因为我国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只是一个名义上的失业率,它将我国城镇企业下岗未就业人员和城镇隐性失业人数排除在外,人为地降低了我国的城镇实际失业率,因此,这个数据是不完整的,需要进行调整。
如果考虑到我国城镇企业下岗未就业职工和城镇隐形失业人数(包括政府机关富余人员、产业结构调整的下岗人员、定编定员定岗的冗员和停产、半停产厂矿企业的职工),那么我国城镇的实际失业人数就不再是城镇登记失业人数,而应该再加上我国城镇企业下岗未就业职工人数和隐形失业人数,即:城镇实际失业人数=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我国城镇企业下岗未就业职工人数+城镇隐形失业人数,城镇实际失业率也应相应调整为:城镇实际失业率=城镇实际失业人数/城镇从业人员人数×100%。通过对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调整,不难发现,我国目前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失业率严重偏高,就业相对不足。
(一)我国城镇失业人口的基本特征
1.分布面广。我国各省、区,从大城市到中小城镇,都有失业人口及其贫困人口的存在。
2. 区域差异明显。城镇化水平高的省区,这一问题就相对严重些,而且受东西部城镇化水平和流动人口流向的影响,我国城镇失业人口和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表现出东部多、西部少的特征。另外,发展较早的省区和城市,工业结构往往落后,新兴产业部门较少,失业人口明显多于发展较晚的省区和城市。
3. 主要来源于国有企业。由于国有企业经营状况不佳,导致了一些企业破产、减员,使失业和下岗人员增多,成为失业人口和贫困人口的主要来源。
4. 增加速度快。随着城镇经济体制和企业用工制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流动人口的增多,城镇失业和贫困人口继续呈增长趋势。
5. 文化技术素质较低。在就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文化技术素质低的人口与较高素质的人口相比,失业和下岗的可能性都要大得多。
6. 中高年龄者居多。在失业人口中,中高年龄人口由于年龄偏大,再就业困难也大得多,往往也是企业裁员的主要对象。
(二)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分布状
全国各地区登记失业率分布差异甚大,西部地区和重工业地区登记失业率过高。1996年全国这一失业率最高的地区是青海为7.2%,其次是贵州为6.2%,甘肃为5.5%,宁夏和陕西5.2%,海南4.3%。
失业青年构成登记失业人员的主体。从年龄分布看,15岁─25岁登记失业人员占登记失业人员总数的62.8%。
3/5的登记失业人员失业持续时间超过半年以上,属于长期性为主失业类 型。1996年我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失业时间6个月以下人员占总数的40.1%,6个月以上人员占总数的59.9%。
我国不少地区属于长期性为主失业类型,失业持续时间超过半年以上的比重过高。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失业时间在6个月及以上比重最高地区是天津市,为71.9%,其次是上海,为70.1%,内蒙古为69.7%,浙江为68.7%,甘肃为68.2%,北京为65.6%,辽宁为64.0%,四川为63.8%,安徽为63.6%。
每个失业者领取失业救济金太低。据统计,1996年全国城镇发放失业救济金为13.87亿元,发放失业救济人数为330.8万人,平均每人每月领取失业救济金费用 35元。其中黑龙江领取失业救济金人数最多,为62.1万人,人均每月领取失业救济金费最低,只有6.5元。这反映了中国搞了近50年的社会主义,但是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制度之一──失业保险制度是“有名无实”,无法承担社会安全网的作用,职工一旦失业就等于失去一切。
二、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计算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登记失业率的计算
城镇登记失业率是指在报告期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占期末城镇从业人员总数与期末实有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之和的比值。分子是登记的失业人数,分母是从业的人数与登记失业人数之和。
在城镇登记失业率中,作为分子的登记失业人员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非农业户口;(2)在一定年龄内(男性为16~50岁,女性为16~45岁);(3)有劳动能力;(4)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作为分母的城镇劳动人口包括:(1)城镇单位从业人员(扣除使用的农村劳动力、聘用的离退休人员、港澳台及外方人员);(2)城镇单位中的不在岗职工;(3)城镇私营业主、个体户主;(4)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5)城镇失业人员。
(二)失业可能导致的问题
1.低估了真实失业程度
(1)虽然名为城镇登记失业率,但在统计口径上其并非属地统计而是身份统计,仅包括城镇本地非农户口的失业人员,未包括下岗失业人口、高校毕业生中失业人口、城镇外来人口中的失业人员;(2)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仅把那些到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求职登记的无工作者视为失业人员,而那些没有去登记的失业人员被排除在失业者统计之外(通过媒体、熟人、亲身去企业求职以及网络等方式的也都不计算在内),由于劳动部门登记的只是失业人口的一部分,显然它低估了真实的失业程度。
2.党的阶级基础将会动摇
如果目前大批的城镇下岗职工得不到工作和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无法向非农领域转移的状况得不到缓解,将导致相当数量的工人、农民的生活越来越贫困,从而将使越来越多的为共和国作出贡献的工人、农民等基本群众对党和国家的政策产生怀疑和不满情绪。这不仅会影响已经取得的改革成果的巩固,影响企业改革和经济结构调整工作的深入,同时将使党失去越来越多的工人、农民等基本群众,使党的“三个代表”的指导思想大打折扣,最终将导致党的阶级基础的动摇。
3.国家的长治久安将受到影响 如果越来越多的失业人员陷入生活困境,必然导致劳资矛盾和干群关系的激化,导致国家和社会的政治不稳定因素增大。据公安部门的资料反映,近年来,我国堵截交通、围攻办公大楼、集体上访等职工群体性事件的发生率增长速度惊人,参加群体性事件的主要是老工人、老教师和老干部,每年涉及的人数多达近千万人。这些人的生活困难若长期得不到解决,极易被国内外不法分子利用,演变成党和国家的敌对势力。
4.社会主义国家的形象将被扭曲 以工人、农民为主体的特困群体的形成,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做主的形象,影响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水平,还将影响中国在世界的国际地位和声望。
三、完善失业保险制度
失业保险是由国家确定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是通过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的办法,使职工在失业期间获得必要的经济帮助保证其基本生活,并通过转业训练、职业介绍等手段为其重新实现就业创造条件。1999 年《失业保险条例》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失业保险制度已形成完整体系,对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和抵御失业风险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我国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尽快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刻不容缓。
(一)失业保险能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
社会稳定,对于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综合国力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失业保险能为失业人员提供最基本的生活保障,满足他们最基本的需求。
(二)实现失业保险制度的创新
失业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最主要的支柱之一,对于保障失业和下岗人员利益,维护社会稳定有着重要的作用。欧美国家曾经建立过非常慷慨和完善的失业保险制度,为失业人员提供比较高的福利待遇。但过分慷慨的失业保险福利支出也带来了很多弊端,诸如抑制了工作积极性,减少了劳动力供给,影响了经济效率以及给政府财政带来巨大负担等。因此,近些年来,即使高福利的欧美发达国家也在探索失业保险制度的创新和改变,从高福利支出逐渐转向强调实现包括失业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险的供给与需求、市场经济的公平与效率、社会成员的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主张实行不承担责任就没有权利的积极的福利政策,在失业保险方面就是主张把生活福利改变为工作福利,政府资金支持的重点不是简单地发放救济金,而是创造条件促进公民学习新技能,接受新工作。从我国当前的情况看,完全依靠政府财政为失业和下岗人员提供福利支出存在很大困难,因此更应该积极探索失业保险制度的创新,包括扩大失业保险的覆盖面;提高失业保险资金的统筹层次;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调整基金支出结构,提高基金使用效益等等。
(三)失业保险能对促进再就业和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在我国目前的“三条保障线”中,失业保险仅仅是保障失业人员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并不能满足其他的需要,所以要想生活质量提高,就必须通过再就业,寻找新的经济来源来实现。我国失业保险从建立起就把发放失业救济金与促进失业人员的转岗培训和生产自救密切结合起来,避免了失业保险与就业脱节的弊端。1994年以后,国家实施再就业工程,更加突出了失业保险基金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的作用,为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鼓励非国有企业发展,拓展各种就业机会
从中国经济近些年的发展轨迹看,国有企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率逐年降低,私营和外资企业的贡献率逐年提高。随着我国政府与市场职能划分越来越清晰,多数产品的生产将通过市场和私营部门解决,政府对市场竞争和生产领域的干预会越来越少,而私营和民营企业的发展会蒸蒸日上,私营和民营企业吸引的劳动力数量也会逐年增加,能为社会提供很大一部分就业岗位。因此政府应为私营和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更宽松、更公平的竞争环境,提供更优良的服务,同时应创造更好的社会氛围,鼓励国有企业下岗人员,新毕业的学生更多地选择到私营和民营企业就业。同时,还应创造条件鼓励个人自我创业和拓宽就业渠道,除了正规就业方式,即全日制、月工资、固定工等以外,应鼓励个人从事各种非正规就业,即非全日、非固定作息时间、短期的阶段性就业、非固定工作场所等的就业。此外,根据中国近些年的发展状况,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是政府投资的重要方面,可以结合各地基础设施的建设情况,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使政府支出扩大与促进就业有机地结合起来。
四、城镇失业状况对策
从劳动力供给方面着手治理失业问题。失业是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上的失衡,即供给大于需求。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的优势: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创造就业岗位。
(一)在全国各城镇全面实施最低生活保障线制度
中国目前虽在334个大中城市和494个县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线,从政府角度在经济上切实保障了部分城镇贫困者的基本生活,是一项较为基本和稳定性的社会保障措施,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覆盖面仍较窄。(仅占全部市、县数的22%),尚不能彻底解决贫困者的经济保障。因此,可采取对高消费品或高收入者征收特种附加税的办法,作为减少贫富差距悬殊的一种调节手段,同时,以确保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线基金的来源。
(三)努力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范围
解决失业问题的另一途径是采取一些优惠政策,大力发展 “劳动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我国在发展第三产业问题上是大有潜力可挖的,现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一般在60~70%之间,发展中国家也平均在4O%左右,而我国1999年仅为26.9%。另一项研究表明,第三产业每增加1个百分点的就业比重,就能增加就业机会1000万个,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四)依法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
“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 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就业模式。这一模式的良好运作, 要求有一个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一个统一开放、依法规范的劳动力市场, 是保障劳动力流动, 使企业和劳动力实现动态优化组合的基础。加快劳动力市场建设, 一是要打破劳动力市场在地区、行业 间的壁垒, 促使企业根据需要更灵活地调整劳动力存量, 根据劳动力市场价位控制人工成本。任何用排斥外地劳动力进入保护本地居民就业的做法, 从长期看都破坏了劳动力的自由流动, 会使当地工资上涨, 企业因此会减少用工, 反过来影响就业;二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 通过规范化的职业介绍机构开展信息、培训、咨询和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系列化服务;三是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 加快推进区域内、区域间乃至全国性统一信息网络建设。包括劳动力供求信息网络、职业培训网络和职业介绍网络, 充分发挥现代通讯工具和手段传递信息的作用, 降低劳动力市场职业搜寻成本。
(五)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劳动力素质
人力资本投资,就是政府或有关机构向劳动者投资,以提高劳动者的文化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从长期来看,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内容是增加教育投资,普及教育,从短期来看,就是对工人进行在职培训,或者对由于技术不适应而失业的工人进行培训。促进人力资本投资增加,提高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水平,要加大教育投入,加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并采取有效的措旌促进个人的人力资本投资,从而使劳动者整体受教育程度、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获得实质性的提高,以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及市场经济条件下就业竞争的需要。
结论
随着20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中国城镇下岗人员被释放出来,形成对城镇就业的巨大压力,城镇失业状况迅速恶化。与此同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的势力丝毫未有减弱,因而出现城镇失业率不断提高。减少失业、扩大就业被各国列为保持社会稳定和消除贫闲的重要指标。在个人失业或寻找工作期间,政府如果能提供足够的失业保障,可以帮助失业和暂时没有工作的人维持基本生活,保证社会稳定。
[参考文献]
[1] 聂金.中国失业问题的根源探究[J].科技经济市场,2011(1):67-68 [2] 张选民.刍议我国城镇失业问题的应对策略[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5(4):32-35 [3] 王霏.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与减少失业 [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1(4):378-381 [4] 吕学山.我国失业问题的成因机理与对策机制建构[D].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6-1:14-20 [5] 赵青霞.我国城镇失业率的协整分析及预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10):7-10 [6]杨伟民主编,罗桂芬副主编.失业保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7]高洁,高凤英.对完善失业保险制度建设的分析.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