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新增人口住房问题研究

时间:2019-05-14 19:17:3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城镇新增人口住房问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城镇新增人口住房问题研究》。

第一篇:城镇新增人口住房问题研究

城镇新增人口住房问题研究

城镇化是打破我国城乡二元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城镇化的重要内容,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是推动我国社会全面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农业转移人口是我国城镇新增人口的主要来源。住房问题是农业转移人口转移到城镇定居面临的众多重要而现实的重大问题之一,特别是在当前我国城镇住房价格偏高、住房价格快速上涨趋势仍未彻底扭转、农业转移人口收入整体偏低、农业转移人口个人储蓄和家庭财产偏少等大背景下,要妥善解决新增人口的住房问题,预防其对推进城镇化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采取积极措施,解决新增城镇人口、特别是农村转移人口在城镇化过程中的住房问题,为我国稳妥推进城镇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全面实现小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城镇人口的住房现状

(一)我国的城镇化进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经过多个阶段,城镇人口稳步增加,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末,我国内地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27%,首次超过50%。2013年末,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3.73%,比2012年提高1.16%。我国成为近30年来世界上城镇化速度最快的国家。

根据联合国《2014年世界城镇化展望报告》,2014年全球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其中2014年发达国家有82%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比2011年的78%提高四个百分点。而最不发达国家2014年仅有49.5%居住在城市,比2011年提高两个百分点。非洲和亚洲是城镇化水平最低的大陆,2014年分别仅有40%和48%的人口居住在城市。中国是世界上农村人口第二多的国家,仅次于印度。该报告预测到2050年,发达国家将有85.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而欠发达国家将有63.4%的人口居住在城市,全球城镇化率将提高到66.4%。该报告还预测我国将在2030年左右达到人口高峰14.53亿人,之后逐渐回落,到2050年降为13.84亿。2050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为75.8%,将有10.50亿人口居住在城市,仍有3.35亿人口居住在农村。

国家统计局数据表明,2012年末,全国居住地和户口登记地不在同一个乡镇街道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即人户分离人口)2.79亿人,比上年末增加789万人;其中流动人口为2.36亿人,比上年末增加669万人。国家统计局前副局长贺铿和现任总经济师姚景源都表示,按户籍人口计算,2011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仅为35%左右,远低于世界47%的平均水平,更低于发达国家70%-80%的水平。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以2010年11月1日0时为标准,全国非农业户口人口为384339361,仅占全国的29.14。我国城镇化的过程将是已经在城镇工作的农民工和尚在农村的农民进入城镇,定居城镇,成为城镇居民的过程。根据联合国《2014年世界城市化展望报告》,2011年至2030年间,我国城镇人口将增加3.29亿,2030年至2050年间,我国城镇人口将增加5100万。我国城镇人口的增加主要来自农村人口的转移,并且城镇人口的增加主要集中于2010-2030这一阶段,其中2010-2015和2016-2020年间城镇人口各增加约1亿人,2020-2025年期间增加约7000万,2025-2030年期间增加约5000万,之后逐步放缓。

这些数据表面,当前我国城镇化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还有较大差距,但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镇化速度将处于世界前列,每年将有数千万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大规模的人口向城镇转移给城市带来大量劳动力,也给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管理水平、城镇承载能力都提出了巨大的挑战。

(二)我国城镇常住人口住房现状

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制度与政策研究”课题组根据我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和《中国统计年鉴》房地产相关数据测算得,到2010年,全国积累住房存量179亿平方米,2.2亿套的住房,按2010年常住人口的家庭户来算,户均1.02套;2012年全国城镇家庭户的住房套数为2.31亿套,户均0.98套;“十二五”末全国城镇家庭户的住房套数是275683997套,户均套数为1.08套/户。从结构上看,一线城市存在缺房问题,部分三四线城市甚至省会城市存在产能过剩问题。

2006年8月,国家统计局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次城市农民工生活质量状况的调查,调查范围为全国各级城市(含直辖市、副省级市、地级市和县级市)中固定岗位就业的农民工和灵活就业的农民工。调查对象是年龄在16~65周岁的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包括被企业(单位)招用的在固定岗位就业的农民工和社区街道上自主创业、自谋职业的灵活就业农民工。本次共调查各类农民工29245人,年龄分布为16~25岁区间的为8954人,25~35岁区间的为10553人,35~45岁区间的为7516人,45岁以上的为2402人。调查数据表明,有29.19%的农民工居住在集体宿舍里,有20.14%的人居住在缺乏厨卫设施的房间里,有7.88%的居住在工作地点,6.45%的人居住在临时搭建的工棚里,还有12.54%的农民工在城里没有住所,只能往返于城郊之间,或回农家居住。

国内部分部门和学者也开展了调查。2011年,河南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课题组就新生代农民工城镇化问题开展了调查。对457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显示,受访者中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有83人,1001~1500元的有130人,1501~2000元的有118人,2001~2500元的有70人,2500元以上的有56人,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18.2%、28.4%、25.8%、15.3%和12.3%。受访者中有127人在城市购买有住房,136人居住的是单位提供的住房,194人自己租房,分别占受访对象的27.7%、29.8%和42.5%。人均住房面积在5m2以下的有100人,5~10m2的有118人,10~15m2的有63人,15~20m2的有58人,20m2以上的有118人,分别占受访对象的21.9%、25.8%、13.8%、12.7%和25.8%。

数据表明,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户均拥有1套房左右。根据很多城市常住人口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农民工、外地务工人员的现状,可以进一步推测具有本地城镇户籍的城镇常住人口户均拥有1套以上的住房。随着近年廉租房、经适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分配,城镇户籍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也逐步得到解决。基本可以认为,当前我国具有本地城镇户籍的城市常住人口的住房问题基本已经得到解决。而与此相对的是,转移到城镇居住的农村居民拥有自有住房的家庭较少,租住带有厨房和卫生间的独立套房屋的比例也不高,多数仍然与他人合租,或者住在不具备独立厨房或卫生间的房屋,人均居住面积较小、居住条件较差。

二、新增城镇人口住房难的原因分析

我国城镇化不断加快,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有大量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在城镇居住和生活,产生巨大的住房需求。我国房地产在过去十多年间增长迅速,价格远超出普通居民承受能力,新进入城镇的农村居民住房面临巨大的困难。

第一,农村居民收入低。大量农村人口和农民工的收入较低,普遍低于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数据显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较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小的多。2010年、2011年和2012年,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分别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年纯收入的3.2倍、3.1倍和3.1倍。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家庭的居住支出占人均年纯收入的比重上升,与城镇居民在居住支出上的差距逐渐缩小。

第二,农村居民家庭财富普遍较少。我国多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业生产收入较少,与此同时,农村居民在教育、医疗等领域的支出负担较重,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情况时有发生,家庭储蓄较少。另一方面,受过农村土地位置偏僻、经营流转制度限制等因素制约,农村土地、宅基地等农民主要财长价值不高,随着大量农村人口移居城镇,这些财产价值进一步下降,土地经营权流转等财产收益比较有限。

第三,城镇住房价格涨幅过快,价格高。2003年以来,全国住房价格大幅快速上涨的影响,房间收入比快速提高,农民收入增速不及住房价格增速,绝对差距不断拉大,购房压力加大。朱仁友等分析了2002年至2010年间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的房价收入比,分析表明西部地区房价收入比整体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但空间非均衡性突出、区域差异明显,特别是部分省会城市房价收入比相对偏高。戴静采用按不同收入水平的房价收入比加权平均的计算方法,得出2009年北京市城镇居民的房价收入比。计算表明,对低收入户20%而言,房价收入比最高为28.1,高收入户20%的房价收入比也高达8.2,全是平均为13.3。同时,我国住房租赁价格涨幅也较快,房屋租赁支出占收入的比重偏大。链家地产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2年,北京房租绝对水平涨幅分别为18%、15%和14%。据估算,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部分城区房租与收入比高达40%,而南京等二线城市局部地区的房租收入比也已高达30%以上。

综上,移居城镇的农村人口是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对住房需求最大的群体。然而,由于农村居民家庭储蓄少,家庭财产价值较低,移居城镇后,通常缺乏足够的资金在较短的时期内购置自有住房或者租赁具备独立厨房和卫生间的房屋。

三、应对新增人口住房问题的政策建议

我国城镇化快速推进过程中,将有大量农业人口进入城镇定居。而这个群体目前缺乏足够的资金购置或租住设施较为齐备的房屋,住房问题是其在城镇安居乐业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的住房问题,改善农业转移人口的居住条件,平稳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防范拉丁美洲等地区在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贫民窟、贫民阶层固化等问题,是摆在我国各级政府面前的一项艰巨的任务。为此,各级政府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顶层制度设计,促进区域全面均衡发展。,促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改革户籍制度及依附于户籍制度的城镇保障体系,提高教育、医疗、卫生等优质资源的均衡分布;为中小型城镇发展设置优惠条件,促进中小城镇发展,加强中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中小城镇劳动力吸纳能力;政策向中西部地区、集中成片贫困区等相对不发达地区倾斜,加大这些地区在基础设施、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这些地区的竞争力;吸引劳动力就近就业,移居到原居住地附近的中小城镇,使其可以较为顺利的融入城镇。

二是加大保障房、廉租房建设力度。政府可以建设新的保障房、廉租房,也可以购买或租赁存量住房,扩大房源,解决部分农村转移人口的住房需求。为农村人口在移居城镇的最初时期提供过渡性住所,降低困难群体住房支出等经济压力,节省初期生活开支、增加储蓄,帮助其渡过暂时性困难,有利于其开展生活,为在城市长期立足奠定基础。

三是盘活存量住房。城镇原有户籍居民通常拥有多余的住房,通过税收、行政、法律法规等手段,鼓励城镇居民将多余的空置住宅在市场流通或进入出租市场。研究和探索向拥有多套住房的家庭征收房产税,向空置住房征收税费,以及强制空置一定时间以上的住房进入租赁市场。开放商

四是规范和限制房屋租赁价格。学习欧美等发达国家住房保障经验,对房屋租赁价格进行评估并制定房屋租赁指导价格,规范租赁价格,抑制租赁价格过快增长。鼓励较长的租赁期限,保护租户的权益。规范房产中介的行为,努力形成透明、统一、稳定的房屋租赁市场。

五是坚决制止强制城镇化。要防止强制农民离开农村移居城镇的错误做法,尊重农民的意愿,使其能够进得来,留得下,也能回得去。要保留农民的土地、宅基地,使其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流转土地经营权。

参考文献

[1]朱仁友,丁如曦.2002年~2010年中国西部地区房价收入比分析.价格月刊.2012(07)

[2]戴静.北京市城镇居民房价收入比实证分析研究.劳动保障世界.2012(5

第二篇:关于我国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研究

关于我国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研究

摘 要:住房作为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物质条件,是人的基本权力之一。然而,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并不能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特别是在当前转型经济条件下,市场机制在发挥科学合理地配置各种资源作用时,不能完全解决社会公平问题,不能为弱势群体提供必要的福利,需要政府干预来弥补。目前我国住房市场体系相对发达,住房私有化、商品化程度很高。但长期以来我们对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体系重视不够,中低收入阶层住房困难问题还相当严重。特别是近年来房价增长大大超过居民平均收入的增长,住房分配上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日益突出。这要求我们必须加快住房保障体系建设,早日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本文章就关于我国住房制度改革、我国城市住房存在的问题做一简单讨论同时不成熟的提出如何解决我国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有关对策和建议。关键词:住房问题;中低收入人群;潜在需求;有效需求

正文内容:

一、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回顾

第一阶段:高福利住房政策下的完全公共住房(1949-1978)。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居民的住房问题,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公共住房政策。在这一阶段,中国采取的公共住房政策是完全福利化的政策模式,住房建设资金完全来源于国家基本建设基金。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一是公共住房由政府统一供应;二是公共住房的需求主体为企事业单位;三是公共住房无偿分配,采取低租金政策。住房作为福利,以实物形式分配给职工。这种模式的缺点是:由于政府投入兴建的住房太多,每年支出的维修费用相当可观,城市住房租金政策和管理制度很不合理,公共住房的租金偏低,管理不善,制度不严,没有住房交易市场,住房建设不能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阶段:改革开放,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下的住房商品化(1978-1992)。中国在这一阶段采取了从公共住房福利政策逐步向公共住房商品化政策转变得过渡模式。1978年邓小平提出了出售公共住房、调整租金、个人买房建房的住房制度改革的总体构想,明确了住房商品化的道路

采取的政策模式为:一是开始公共住宅商品化政策的尝试;二是公共住宅福利化政策和商品化政策并重。具体措施有:一是以成本价出售公有住房;二是优惠出售公有住房;三是鼓励自建住房。

第三阶段:向市场经济转变后住房市场飞速发展(1992-1998)。1994年,国务院下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了房改的根本目的是:一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相适应的新城镇住房制度,实现住房商品化、社会化;二是加快住房建设,改善居住条件,满足城镇居民不断增长的住房需求;三是同时全面推行住房公积金制度,积极推进租金改革,稳步出售公有住房,加快经济适用住房的开发建设。

第四阶段:住房实物分配向货币分配转变后的公共住房(1998年至今)。提出了停止住房实物分配,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的新政策。这是我国分配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使延续了近50年的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终结,具有划时代意义。我国住房市场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由集团消费转向个人消费,从而带给房地产业一系列的变化。

二、我国城市住房存在的问题

(一)住房紧缺的问题

我国住房问题的主要方面在于住房的供求不能达到平衡,这是由市场潜在需求大于有效需求量所引起的。

第一,潜在需求不断增大。潜在需求是指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可能对某物有一种强烈的需求,而现成的产品或服务却又无法满足这一需求。以下几个方面导致了住房的潜在需求的增加:一是因住房的自然更新形成的需求;二是人口增长形成的需求。进入1990年代,我国城镇人口的出生率与自然死亡率增长率呈下降趋势,但由于1970-80年代人口相继进入婚育期,人口的年自然增长量明显增加,从而引致了对住房大量的需求;三是城市化进程形成的需求;四是生活水平提高形成的需要。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快速提高,住房条件的要求逐步提高,从而对住房的需求也进一步扩大。同时由于我国现今土地征用的严格要求以及开发商资金来源的不足,导致了现有的住房满足不了消费者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

第二,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是指在有支付能力的条件下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要。尽管我国住房市场的潜在需求巨大,但因房价过高,存在支付能力的障碍,致使有效需求大大小于潜在需求。根据中国统计局2006年11月统计数据现示,商品房空置面积分类指数为105.43,比10月份上升2.14点,比去年同月上升6.51点。截止到11月底,全国商品房空置面积为12,35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其中,空置商品住宅6,723万平方米,增长6.4%。商品房的空置并不表示我国居民的潜在需求已经得到满足,而是因为中低收入者支付能力的限制导致的房屋的空置。据有关部门统计,在大量商品房空置的同时,人均居住面积低于4万平方米的住房特困户仍大量存在。

房地产开发商根据居民的潜在需求开发商品住房的同时,城镇中低收入者支付能力的限制导致的有效需求的不足,这种有效需求和潜在需求间的较大的差距,使得我国住房供求不能达到平衡。

(二)住房的社会公平性问题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自1988年起启动到1998年新的房改政策出台历经10年。十年房改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住房分配不公、住房供应紧张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同时,在近几年的住房改革中又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最突出的问题是在仍然存在许多住房困难户的同时,大量新建商品住房空置。这是因为,在我国一部分人由于房价或者租金过高居住拥挤甚至无房可居,而另外一部分人却拥有豪宅或者房屋闲置。

住房问题的社会公平性不仅涉及到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过程中基本核心的制度价值取向,同时也是衡量我国社会主义公共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准。上述对于市场经济与住房问题关系的认识,如果不能基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有内涵理论高度给予回答,就不可能明确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未来发展模式和价值取向。

三、国外住房政策借鉴和解决中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的政策建议

(一)国外住房政策的借鉴

住房政策是为了解决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第一次浪潮下以住房为突出矛盾的城市社会问题而出台的。到目前为止,世界各国解决不同社会阶层住房问题的办法是:中等收入及以上家庭的住房改善、更新等需求交给市场;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则指定公共住房政策来解决。本文以美国、德国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政策为例:

第一,美国。美国住房政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各种措施鼓励建造低收入者住得起的住房;二是通过担保贷款、提供租金补贴以及实行租金优惠券计划等帮助居民拥有自己的住房。补贴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对低收入家庭提供低租金的公共住房

(一般为市场租金的20-50%),这种补贴主要提供给家庭收入占美国家庭平均收入的37%,并申请居住公共住房的最低收入家庭;另一种是向低收入家庭补贴房屋租金,享受这种补贴的家庭必须租住符合政府规定要求的住房,同时要拿出家庭收入的25-30% 支付租金,不足部分由政府补贴。20 世纪70-80 年代,美国住房政策进行了战略性调整,即由补贴住房供应者转变为向住房需求者提供补贴。美国目前实行的住房补贴政策主要是一种直接补贴,即直接用于增加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消费补贴,其政策目标是减轻低收入阶层的住房消费负担,以达到政府提出的最低住房消费水平。

据美国住房与城市发展部(HUD)的最新报告显示,HUD在2004财政支出了240 亿美元用于向低收入家庭发放优惠租金券或者用于增加符合要求的廉租住房,全国约有480万户低收入家庭得到帮助。

第二,德国。德国的政策目标在以前以为人口的绝大部分提供社会住房为中心目标,现在这一目标正逐渐向为低收入、多子女、单亲家庭提供支持转变。“二战”后的一段时间里,德国政府大力推动低价住宅建设,同时也支持建设了相当规模的福利性公共住宅。1951-1956年,住宅建设法规定建造住宅180万套,1953年修订为200万套,而实际建成住宅310万套,其中公共住宅为180万套。联邦法律规定,对于因经济收入低或某一民族、信仰某一宗教或孩子太多等原因导致找不到房子的家庭,政府有提供公共住宅供其租住的职责。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德国住房数量基本得到满足,但政府一直没有停止建设高质量福利房。目前,德国共有住宅3,400万套,有230万套是通过政府长期、低利率贷款等手段建设的公共住宅。联邦住宅法对这类住宅有供应对象(租户)、租金及供应面积等方面的限制,各州政府可以做适当的调整。目前,约14%的福利房租住家庭已经不属于福利房供应对象,是按照市场租金交纳房租的。房租补贴制度是目前德国对低收入居民住房保障的主要方式,由政府根据家庭人口、收入及房租支出情况给予居民以适当补贴,保证每个家庭都能够有足够的住房支付能力。住宅补贴法规定,居民实际交纳租金与可以承受租金的差额,由政府负担;其中,居民实际交纳租金要与家庭住房需要相结合,可以承受的租金一般按照家庭收入的25%确定。房租补贴的资金由联邦政府和州政府各承担50%。1986年,联邦德国共有170 万户,约占总住户的6%,领取共计33.8 亿马克的房租补贴。1998年,有300 万个家庭申请了住房补贴,仅联邦政府提供的房租补贴资金就达到70亿马克。

(二)完善我国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政策的建议

相比较而言,我国自1994年实行住房市场化改革后,住房的私有化率目前已经达到80%左右,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比美国这样的“自由市场经济”国家还要高出4%以上,比欧洲许多国家高出近30%左右。住房的私有化,不仅带动了住房市场投资消费的快速增长,同时也带来了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处理好我国城市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不仅关系到我国社会发展的公平性,更关系到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因此解决我国住房问题的方向、房改的目标应该基于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现代城镇住房新体制,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住房需求。显然,对各个国家而言,公共住房政策都是解决城市低收入者居住问题的核心福利政策。

第一,适度扩大住房保障范围,增加住房保障基金。一是借鉴发达国家经验,适时推出“可支付租赁住房”,是一种切实可行的解决途径。这种方案的实施,一般需要委托有关机构(公房管理部门)或组建中低收入家庭购、租住房中心收购符合廉租住房标准、价格适中、户型较小的“二手房”和普通商品住房,以存量住房配对作为中低价位租售房源,既可向居民提供价格相对低廉的住房,又可按规定租金标准出租给廉租对象。其中,所购房屋交易主体应享受契税减免的优惠政策。二是建立层次丰富的住房供应体系。开发商为中产阶级以上的家庭提供标准较高、价格也较高的商品住宅;政府为中低收入阶层提供标准适中、价格低廉的经济适用房,对收入超过申请经济适用房标准但又无力购置商品房的夹心阶层政府可通过担

保贷款、提供租金补贴以及实行租金优惠券计划等帮助居民拥有自己的住房,从而满足不同收入阶层的需要。三是在现有的住房保障基金的基础上扩大政府的房租补贴资金,根据家庭人口、收入及房租支出情况给予居民以适当补贴,保证每个家庭都能够有足够的住房支付能力,房屋补贴资金可考虑由国家和地方政府分别承担。

第二,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制度的进入、退出机制,一是科学的划分家庭收入水平。一是不同地区根据当地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进行定量分类;二是根据当年的商品房价水平,计算保障型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住房)不同层次的家庭收入线。二是建立严格的审查、登记及征询制度,防止住房保障对象认定出现偏差政府应对需要保障住房的对象进行严格的审查,其对象必须是以民政部门或房地产管理部门登记在册的家庭;同时还必须向社会发布公告,以征询社会的意见。三是建立现代城镇住房新体制是优化住房资源配置、提高住房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居民居住环境及居住条件的根本动力,也是房地产业发展的基础。

第三,建立完善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一是加强住房保障制度的立法和执法机制。居住权作为社会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国家履行基本的保障责任,而以法律形式确定的住房保障是是国家必要的社会政策。二是当今世界各国市场经济体制模式尽管有许多差异,各国住房保障制度设计也有许多不同,但住房政策作为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基础,对市场经济良性运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应该在我国市场经济的现实状况的基础上,借鉴发达国家的住房保障制度,通过比较各国住房社会权利保障政策,不断完善我国现有的住房保障制度体系。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整性和社会主义的内涵高度加以充分认识。参考文献:

[1]成思危.中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目标模式与实施难点[M].北京:民主与建设出版社,1999.[2]陈劲松.公共住房浪潮[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3]厉以宁.中国住宅市场的发展与政策分析[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1999.[4]林增杰.公房入市政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5]万婷.完善我国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政策性研究[J].中国房地产金融,2006,(03).[6]姚玲珍.中国公共住房政策模式研究[J].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3.[7]余南平.市场经济制度与住房社会权力保护[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6,(05).[8]郑征.共同的责任 多样化的方式-国外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政策经验简介[J].中国经贸导刊,2006,(04).

第三篇:全县城镇新增就业7350人

一、全年就业促进民生工程和民生实事完成情况 XXX城镇新增就业XXX人,占市下达目标任务6600人的111.36%;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880人,占市下达目标任务1700人的110.52%;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65人, 占市下达目标任务600人的110.83%;动态消除了“零就业”家庭;全县城镇登记失业率计划控制在4.2%以内,实际控制在4.15%以内。

二、主要工作成绩和工作措施

(一)分解细化任务指标,落实各项工作目标责任 年初,我们在总结上工作的基础上,着手提出本的工作思路。在上级下达今年工作任务后,XXX将就业任务纳入绩效考核和人力资源结构状况特点,合理分解指标,层层落实责任。

(二)加大宣传落实力度,营造良好的就业再就业氛围 一是开展专项活动,送岗位送政策到城乡劳动者手中。在“春风行动”、“大学生专场招聘会”、就业援助活动“等活动中发放促就业宣传资料20万份;

二是接受创业服务56人,组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110人,其中参加创业培训28人;提供劳动维权服务和法律援助人数1000人;推荐用工诚信企业27个;推荐诚信服务机构8个。开展春风行动是“送岗位、送信息、送培训、”的真实行动,是帮企业选人才,帮农民找工作的实在行动,使广大农民享受到了家门口、个性化的就业服务。

三是开展就业援助服务,帮扶就业困难群体。今年,为了帮助各类就业困难人员和残疾登记失业人员就业。我县通过开展“上门走访、了解就业困难人员实际情况,完善基础台账,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并使就业援助活动常态化。为了促进困难人员尽快就业,我们对XXX公益性岗位全面、彻底的清理核查,严格岗位管理。对新开发公益性岗位,优先安排就业困难群体。今年公益性岗位认定 1307个,新招聘大学生公益性岗位54个。

四是落实再就业政策,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审核2013未审核社保补贴资料,包括XXX镇公招、开发、乡镇大学生公益性岗位和劳保岗公益性岗位、残疾人联合会和2013漏审人员,认真做好2013年社保补贴发放工作。本着应发尽发的原则,通过严格的身份审查,截止目前,共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 11447本,年审通过6067本。三做好了公益性岗位补贴相关工作。2014年起,严格按照XXXX公益性岗位管理办法(XXX社发【2013】402号)分季度发放岗位补贴,截止目前,公益性岗位补贴共发放520.17万元。

五是帮助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今年,教育部门交换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信息246人,通过电话访问毕业生本人和毕业生家长等形式,进行相关的职业介绍政策、大

学生创业优惠政策等宣传。通过各种有效的宣传和帮扶,截止目前,已取得联系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82.44%。

六是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平台作用,服务企业用工和劳动力求职需求。对用工存在缺口的企业及时收集缺工信息,常年为各类用工企业和求职者搭建用工平台,引导求职者求职。多渠道促进就业。XXXX各类专场招聘活动共提供就业岗位10000 个,职业介绍成功率达到60% 其中,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3000个。由于我XXX经济快速发展,用工需求量同步增长,用工条件改善,吸引了大量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市场求职人员较去年大幅增加,月均近上百人求职招聘,为此,我们在市场常设用工单位招聘摊位,提供面对面的就业服务。

三、2015年就业形势预测

1、大学生就业难的形势可能将继续。一方面信息化程度高企业对用人需求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大学生期待的 比实际能力。

2、结构性失业依然严峻。劳动密集型用工缺口大,技能型人才缺口更为明显。

3、职业教育较为滞后,职业培训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

4、用人成本增加。

四、2015年工作安排

1、强力推进就业失业登记制度既就业数据监测制度,力争年底实现县、乡镇、社区的三级联网,建立XXX就业服务网,力争用一年的时间,进入全国公共招聘网,2015年实现XXXXXX信息与全国联网。

2、进一步落实再就业优惠政策。一是做好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的申报、发放工作。二是做好公益性岗位补贴资料的收集、上报。

3、坚持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充分发挥现有人力资源市场的窗口服务作用,实行“一站式”服务,及时发布用工信息,为劳动者和用工单位搭建供需平台,做好企业用工和劳动者职业介绍工作、特困就业群体公益岗位开发工作。

第四篇:新增人口户籍申请书

申请书

派出所:

本人(身份证号:),于年月日出生于,现户口在公安局派出所,我与(身份证号:)结婚,的户口也在公安局派出所。我们于年月日(农历月日)在医院生下一儿子,名为,因未为小孩上户口,现特申请贵所办理的入户手续。

特此申请!请贵所予以批准。

申请人:

年月日

代办人:

第五篇:城镇失业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的探讨

小城镇失业人口社会保障问题的探讨

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党在“十六大”就确立的方针,特别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的出台,将发展小城镇作为“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指出:“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要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离不开农村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小城镇,大战略”已成为事关全国特别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活跃地区经济,促进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破解“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别、逐步解决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由之路。随着我国工业结构的大调整,乡镇企业蓬勃发展,一大批崛起的小城镇开辟了城市化的新进程,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发展。当前,我国小城镇的建设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之间、地区与地区差异较大,加上小城镇所处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不同,造成小城镇的规模以及富裕程度等差别较大。二是由于监管不力引发的土地过度开发和基础设施配套滞后而造成的不和谐,已经成为小城镇发展中不容忽视的阻碍因素。尤其是小城镇中的居民构成多元化,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就业又以灵活就业为主,多数收入偏低和不固定,造成一定数量的失业人口。在我国社会保障还未能全面覆盖的今天,如何解决小城镇失业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和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小城镇失业人口的构成我国目前小城镇人口主要有:国有、集体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的职工、到小城镇务工、经商和从事服务业的农业人口;乡镇企业职工;因土地被征用而失去土地的失地农民;一些来自城市或其他地方的技术工人和经商人员;一部分从事纯农业的人口等等。而小城镇的失业人口则主要包括:乡镇企业关并而造成的失业人口;盲目扩张带来的失地农民;流动人口;国有、集体企业改制形成的失业人员。造成小城镇众多的失业人口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乡镇企业自1997年以来就处于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转折时期,其整体经济环境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从外部环境看,乡镇企业在市场经济竞争日趋激烈和世界经济持续低迷的宏观背景下,迫使他们采用新技术新设备参与市场竞争,使得乡镇企业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加上亚洲金融危机又对乡镇企业有一些不利因素的影响,使乡镇企业的外部环境恶化;又由于乡镇企业所生产的中低档产品市场逐渐饱和,因而在吸纳农村劳动力的能力方面明显降低,导致劳动力需求减少。199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就明显下降,1990—1998年年平均吸纳就业人员仅为409万人。特别是在1997—1998年期间,乡镇企业连续两年出现就业负增长,净裁减员工就达971万人。从乡镇企业自身来讲,在新的发展时期乡镇企业的“先天不足”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这也是制约了其自身发展的根本原因。我们国家早期的乡镇企业从整体上看大多属于手工业工场形态,其效益低下、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且乡镇企业的布局结构较为分散。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必须走的是一条惠及子孙后代的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因而国家从整体利益出发,对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严重的小企业实行强制性关闭政策,使许多乡镇企业被迫停止运营。因此,关闭“五小工厂”,整顿乡镇企业,使大量的乡镇企业职工重返田间或长期待业。

第二,盲目扩张带来的失业、失地人口。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不少

农民的土地被低价征购,小城镇建设也不例外。土地对农民有多方面的保障功能,它可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就业机会,产生直接收益功效和资产增值功效等,如果国家不加以控制和宏观调控,其结果必然造成关系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不利局面。自2003年10月起,中央政府要求各地加强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力度,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控制征地规模,抓紧清理整顿开发区,加强土地规划和用途管制,对失地农民补偿不到位的需改正。在城镇化建设中大量耕地被占用,政府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政策又不到位,开发商只顾自己的利益而钻政策的空子,农民的利益难以维护。农民失去土地后,因补偿金太低,又找不到工作,成为既失地又失业的人群。城市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农民数量的减少,如果农民数目在减少,但是部分改变了户籍性质的失地农民又成为了新的城乡间的贫民,这种依靠挤占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而又不给予必要补偿的方式来加速城市化,已成为当前突出的社会问题之一。

第三,农村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涌入小城镇经商、务工或待业,成为小城镇的流动人口。流动人口是我国人口迁移活动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这一流动群体,是由20世纪80年代初以来不断涌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而形成的,他们户口仍在农村,甚至还保留着承包耕地,但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已是非农业收入。由于我国是个人口大国,农业人口基数原本就大,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人地矛盾突出,这也是造成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原因。所以在农村中存在着数以亿计的剩余劳动力。在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下,人口流动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的流动大量增加,他们或务工或经商或从事服务行业,流动人口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部分重要力量。但是,由于工作、收入不稳定等种种原因造成流动人口当中的一部分成为失业人员。

二、小城镇失业人口社会保障的意义及现实问题分析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统筹兼顾,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的发展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整个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指导思想,我们国家能否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解决好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的问题,是直接关系到人心向背、事业兴衰的问题。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就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社会公平,解决“三农”问题,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最终建立起高层次的、全面的小康社会的需要。目前,大中城市中的国有企业所背负的包袱依然十分沉重,在社会保障体系及其他各方面改革步履艰难的情况下,他们在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能力上已相当有限。从发展的潜力来看,大中城市由于体制和技术的原因在短期内不可能大规模地吸收低素质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城市中的非公企业及其他行业,也无更多能力再吸收从农村出来的大量从业人员,但恰恰在这方面小城镇的载体功能显得较为强劲。小城镇由于靠近农村,进入门坎矮或者说是成本低,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它已吸收了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据有关部门的统计,20多年的时间小城镇共吸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5000多万人,占同期转移出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的40%。所以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必将使小城镇在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过程中发挥更加突出的作用,并能减轻大中城市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的改革有可能受到的冲击,缓解我国现阶段国家基本保障的压力。同时,有助于农业剩余劳动力把小城镇作为其安身的最终目的地,而不至于继续盲目地向大中城市流动。另一方面小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是我国城乡社会结构转型的客观要求,可以改变长期以来的“二元经济结构”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将有力促进小城镇的健康发展和逐步解决小城镇失业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并有利于国家的安定团结。我国的农业现代化的程度取决于城镇化进程的速度,加快城镇发展速度,是新时期深化农村改革、农业增效、农民

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我国经济的基本道路。小城镇建设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建立起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减少农业从业人口,逐步实现农业经营的规模化与现代化。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只有在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稳定地转变为城镇就业人口之后,才有可能真正具备实现规模经营型的现代化农业的条件。

社会保障关乎国运,惠及子孙。保障能力的建设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的职能,劳动保障法规的完善,经费来源渠道的开辟等多种因素。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步本来就晚,还要承担着历史遗留下的诸多问题的压力,就目前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来讲,还存在一些不健全、不完善的地方,而小城镇社会保障的建设则面临更多的困难和挑战。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主要存在着:认识不统一,管理体制不顺;法制化程度低;资金供求矛盾、资金缺口太大;社会保障的实施范围小,覆盖率较低;各个地区与部门的保障内容与水平不一致;缺乏针对和适应小城镇特点所设计的制度和可借鉴的成功经验。

三、小城镇失业人口社会保障的对策与建议

第一,以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培育农村劳动力就业新的增长点,为小城镇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创造条件。一是结合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扩大就业机会。特别是发展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来拓展城镇经济和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二是引导和推动乡镇企业产业实现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扩大乡镇企业的就业容量,充分发挥乡镇企业在吸纳农村劳动力方面上的应有作用;三是积极推行户籍、就业、保障、教育等制度的改革,实现城乡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自由流动营造宽松的社会环境。只有充分就业,逐步提高收入水平,才有可能谈得上提高社会保障的能力。

第二,从实际出发,设计出灵活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小城镇的居民社会保障意识比较薄弱,就业又以灵活就业为主,多数收入偏低,并且收入不固定,对参加社会保障心存疑虑和信心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按市场经济要求与社会保障的国际惯例,让小城镇的就业人员从为数不高的收人当中按期拿出一部分来参加有关的社会保障项目,大多数小城镇居民显然是不愿意的。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小城镇的建设已成为政府解决农村问题和城市问题的重心工作,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制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农民工、乡镇企业职工和他们所在的企业都有参加社会保障的愿望和需要,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已是势在必行的事。由于小城镇居民的构成多元化、经济结构的特殊性,小城镇与其他大中城市的差异性,所设计的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要具有灵活性,既能满足小城镇非农居民、农民工的需要,又能满足纯粹农民的社会保障的需要。一般认为,“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同样是以社会保险制度为核心,包括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等保障项目。”从目前来讲,主要就是建立起适合于小城镇特点的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制度。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东西部地区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差异都很大,小城镇的规模、小城镇中的居民,特别是乡镇企业职工的收入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别,为此,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的设计和实施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不能搞一刀切,应先试点,渐进式地逐步推广和完善。

第三,加强劳动和社会保障监察力度,改革社会保障机构与机制。在一些发达地区乡镇企业职工的收入水平较高,已具备开展小城镇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经济基础,并且有的地方已经开展了部分职工的社会保险项目,对于这些地区来讲应加大对企业尤其是乡镇、私营企业为职工缴纳各种社会保险情况的监察力度。另一方面是进一步拓宽社会保险基金筹资

渠道,加强基金管理和监督,健全基金监督管理体制,并积极探索基金运行模式,实行低风险市场化动作,使基金在安全的前提下实现保值增值,以增强社会保障的功能。

第四,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进一步完善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险制度。党和国家一直高度重视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覆盖范围在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和逐步完善,为小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积累了宝贵的重要经验。国家要尽快出台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以加强社会保障制度的法制化建设,为社会保障实现社会公平的目标提供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并加大执法和宏观调控力度,加强监控和提高服务效率,同时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增大小城镇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以有效解决小城镇中失业人口的社会保障问题。小城镇的社会保障是一项政策性强的工作,必须规范操作,统一政策,并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灵活完善制度。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体制,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破解,需要分步实施、逐步完善,只有建立起与经济水平相适应的小城镇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缩小城乡差别,才能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最终实现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目标和全面的高层次的小康社会。鉴于我国社会保险资金紧张、覆盖面小和多头管理的现状,今后一段时期小城镇社会保障应以养老、医疗保险为基础,以卫生保健、服务保障和扩大就业为前提,以政府为主导,小城镇建设为依托,建立起覆盖率较高的、资金来源宽泛、保障水平和层次多样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作者:朱虹青)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经济研究院)

下载城镇新增人口住房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城镇新增人口住房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人口向城镇转移实践报告修改版

    关于三官桥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社会实践心得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进行了全面部署,明......

    关于城镇新增就业工作的调研报告(推荐阅读)

    关于城镇新增就业工作的调研报告 根据《龙山县2012年为民办实事实施意见》龙办法[2012]96号文件精神,我中心把落实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作为实践“创先争优”活动的重......

    土地确权:出嫁女、新增人口、迁出人口怎么登记(范文)

    土地确权:出嫁女、新增人口、迁出人口怎么登记? 目前,安徽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发证率均在90%以上。......

    城镇中小学财务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城镇中小学财务管理相关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基础教育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尤其是城镇中小学,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新一轮课程改革......

    我国城镇贫困人口问题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我国城镇贫困人口问题研究 作者:赵智龙 李 钒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1期 [摘 要]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

    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

    关于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研究研究背景: 所谓人口老龄化, 是指老年人在总人口中的相对比例上升。按国际通行的标准,60 岁或65 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分别超过10%和7%......

    当代中国人口流动问题研究

    当代中国人口流动问题研究 ——人口流动四大态势分析 作为国家人口计生委2009年关于流动人口问题的部分调研成果——《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2010》于近日在北京举行的 “人......

    城镇新增就业将900万人以上 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

    “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这是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为今年就业工作定下的预期目标。 就业是民生之本。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