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人口与社会保障观后感
中国人口与社会保障观后感
拥挤也许是现今中国人必须面对的生活了。中国有13亿人口,这也许也是中国在世界上的一个特征,13亿中国人与资源、环境的矛盾,13亿中国人的生存发展是中国最大的课题。北京妇幼保健院副院长张为远介绍说:“早晨挂号以前从十点钟左右,头一天(晚上)十点钟排队,去年就是提前了,头一天下午就来排队。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研究小组的估测,中国人口承载的最大极限约为
16亿人,最理想的人口数量是7
到10亿。
科学家们是根据生态系统的负荷能力作出这样的估测的,比如,按粮食产量,不应超过12.6亿人;按能源负载,不应超过11.5亿人;按土地资源,不
应超过10亿人;按淡水供应,不应超过4.5亿人。
今天的中国,人口已经超过了13亿,比理想状态多出了3亿多。现实似乎并没有那么悲观。然而,活着,并不等于活得自在!面对13亿人,中国任何一个值得骄傲的数字,都很可能在瞬间变得微不足道。虽然我国拥有数不清的河流湖泊,但当这“生命之源”平分给13亿人,我们就只能和沙特、阿联酋这样 的沙漠之国,一起站在联合国的缺水名单当中。虽然我国地下蕴藏的煤炭总量位居全球三甲,可被13亿人一分,我们的排名就会迅速下滑整整五十位;虽
然我国人脚下涌动的石油总量,就连OPEC成员国都要羡
慕,但人均以后,我们又会被全球四十个国家远远甩在身后。13亿人要吃饭,平均每天就要吃掉160万头猪,就要消费掉大约13亿公斤的粮食。13亿人要生活,每天就有10万吨垃圾需要填埋,就有3个西湖的水要被马桶抽掉。
中国近三十年虽然发展的速度非常的快,但是比较美国、英国等国家的工业化的发展中国巨大的人口确实是一个潜在的问题。对此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这对控制我国人口的快速增长起到了巨大作用,但是人口老龄化,蘑菇型的中国人口结构又是我们面临的一大难题。西方国家由青壮年步入老龄化大多数都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而我国则只用了不到18年。这实在是令世界人震惊的。
中国人口虽然巨大,但是人口素质还是比较低的,翟振武:“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中国要想创造出美国这样的GDP的总量,中国不需要13亿人,他就应该能创造出来。国家能不能发展得强盛,民族能不能发展强盛,人口多少不是一个决定的因素,那么技术水平,科技,人口的素质,这个是决定的因素。所以我们应该把关注人口数量转移到关注到人口质量上来,加大我国教育的投入力度。
人口如此大的中国在社会保障道路上的崎岖也是可见一般的,但是民生问题一直就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一直相当重视的问题,“安居乐业”也向来是我们中国人所向往说的生活。如今的民生,就业,住房、养老、医疗,关系到每一个公民。民生在今天,意味着:劳有所就、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住有其所。但如今的找工作难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了;看病难,看病贵也说明了我国现今的医疗保障还不够完善;住房问题更是让我们大多数国民头痛的事;养老保障现在国家虽然已经加大力度了,但是对于我们如此之多的中国的老龄人口来说,要将此做好实在是件不易的事情。中国在教育上的投入在世界上看也是落后的,如今的九年义务教育远赶不上国民对教育的渴望,高等教育的费用对一些农村人来说还是难以支付的。虽然我国在社会保障工作方面仍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是相比较这三十年来,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前进的步伐还是相当大的,再考虑到我国如此
庞大的人口,做好社会保障工作的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所以对如今的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地抱怨,要理解,要对我们的国家有信心。
如今控制人口的数量,提高人口的素质仍是我们应努力的方向。只有做好人口大计的工作才能做好我国的发展大计,才能把我们的民生问题解决好,我们的幸福感才会提升,这样也才能使我们国家国强民富久立于世界的名族之林。
第二篇:中国人口与社会主义建设
一.当前中国的人口问题呈现哪些特点?如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中国人口的优势,同时克服其弊端?
答: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社会保障面临空前压力;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对公共资源配置构成巨大挑战;贫困人口结构趋于多元,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 清醒认识全面加强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二 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
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不动摇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坚持依法管理严肃处理违纪违法行为凡违法生育的一律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四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三提高人口素质,将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全面实施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大力提高全民族素质。
五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建立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标本兼治工作机制,加强综合治理的过程评估和责任考核,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以消除性别歧视为重点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文明婚育观念,普及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知识,制定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促进男女平等就业和共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六 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
要深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改革,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健全出生人口登记和生命统计制度,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解决流动人口在就业就医定居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逐步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其合法权益。
七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要制定和落实老龄事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把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发扬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八 切实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保障力度
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公共投入是保稳定促发展的基础性投入。要从财政基础设施人力科技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必须坚持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和完善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第;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坚持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宣传教育与利益导向。行政管理与群众工作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加强并改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
新,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以开放务实的姿态开展国际人口与发展合作交,流树立负责任人口大国的形象。
二.阐述理论创新对实践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有哪些创新?请各举一例说明。
理论来源与实践、高于实践同时又能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理论创新是在原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创新理论更适应于客观规律,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强。理论创新能够推动实践活动的层次、质量不断提高和更新,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成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理论的创新、与时俱进也能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列举《决定》中你认为对你的工作与生活影响最大或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项举措,并充分阐明理由。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目前城村教育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农村的孩子学到的知识远比城市孩子要少得多,这说明当前的教育深度只局限于城市,而农村的教育并没有得到公平发展。
“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四.当前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或将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新格局,世界经济的,世界政治格局,周边国家的经济、政治及对世界各大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地位的影响。
第一,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中国走的以经济带动综合国力,以经济带动中国政治地位的政策,已经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到了有效的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约,但是中国始终走独立自主的发展政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选择了一条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的道路。中国的发展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变化,中国的政治主张已经扮演到了世界政治角色。中国同周遍国家的经济往来已经影响到他们同美国的政治关系。中国的经济发展给周遍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繁荣,一些国家已经在政治上开始实行亲华。
中国以一个新的东亚区域合作组织取代有美国参加的亚太经合组织,从而逐步消除美国在本地区影响。
第二,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明焕发青春,并与其他文明共存与交汇,必将有助于世界文明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和取长补短,必将促进世界文明和谐时代的早日到来。
第三,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已经而且必将继续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更大的合作空间,形成更多的利益共同体和利害共同体,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这是一个事实。中国实行和平发展经济的战略手段,实行以经济发展带动中国政治,带动中国在世界中的影响,带动在世界政治舞台中的地位。近年来,中国同周遍国家的经济往来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中国同韩国,东南亚国家的对外贸易已经赶超美国,中国在他国家的地位日趋上升。相反的是,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在亚洲已经下降,在很多方面已经是力不从心,东道主的地位已经被中国所取代;美国是一个世界经济强国,但随着今年来中国的发展,中国同周遍国家经济贸易额的日趋上升,在很多方面美国在他们国家中的地位已日趋被中国取代。中国向周边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吸引了亚太地区大量闲置资本前往中国投资,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开发了新的财源。可见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市场,是世界各国的贸易伙伴;为世界提供了有效的发展空间,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世界经济的繁荣。
第四,中国的和平崛起将为国际社会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即不是通过传统的军事扩张、争霸或称霸,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渐进的方式,在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的进程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既向整个国际社会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又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扩大内需,挖掘潜力,走有中国特色的富民强国的现代化之路。这对国际社会将具有巨大的启迪意义。
总之,中国在一步步强大,但是世界人民也应该认识到,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中国的强大是友好的强大。和平崛起的中国,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维护力量;她为国际社会带来的只能是机遇。和平崛起的中国是一个在国际社会起建设性作用的负责任的大国。和平崛起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伟大事业
第三篇:人口与环境视频观后感
人口与环境视频观后感
姓名XXX班级XXX学号XXXXXX
看了人口与环境的视屏以后我有很多想法下面我分别从这两个方面对自己的想法进行阐述。
蓝蓝的天,清新的空气,鸟语花香,小桥流水,站在一望无际的麦田中深呼吸,此刻你会倍感全身舒畅。但是,如果现在在你眼前的不是绿油油的麦田,也不是蓝蓝的天,更没有清新的空气,而是乌烟瘴气的刺鼻黑烟,还有黑乎乎的河水,那么,请问下,你是有何感想呢?
视频中笔者在一些地方采访时发现,当今农村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生存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百姓。那么,这些问题为何没有被当地政府部门重视起来呢?大多数百姓这样说,我们不是没有反映,而是上面不管,反映等于没反映。
我心存疑惑,不得不为一些地方的环保部门担忧,你们是如何做好“环境天使”的?如此冷漠百姓的生命,这不就等于在毒害百姓吗?
在一些地方,当地为了招商引资求发展,不顾百姓们的反对,硬把重污染的化工厂建在村口。从而,百姓们就过上了“出门带口罩,回来一身黑”的日子。庄稼被熏死,各种癌症也随之而来不断夺走众多百姓的生命,有的村一年都要死上百人,都是得肺癌,食道癌,肝癌。
还有些地方河水已成臭水沟,宽大的河,但是河中的水是一片漆黑,要么就是红色。还有更为严重的是,百姓们放出来的自来水有时候都是黑色的。出现这样的情况往往是附近几条河中的水都被污染了。这都是因为当地化工厂污水没有经过处理而直接排入河中了。最可笑的是一些化工厂还装样子,在明处摆个排污管道,其实不排,而真正排污水的管道都是埋在河道下面,偷偷的排污。。
那么,如此恶劣不堪的生活环境百姓们该怎样长期生活下去呢?他们的子孙后代该如何生活呢?但是,没有人去管,许多村民反映说,他们经常去政府反映问题但都等于白说,没有用,当地只管挣钱提搞财政收入。那环保部门呢,难道他们也不管?村民们也说了,我们都没见到过环保部门的影子。
也许几年,也许几十年,或许我们会自生自灭,为什么,因为我们太不珍惜自然环境了。化工厂本该建设在郊区,远离居民区的,但是,郊区也就是农村附近了,有的地方化工厂离村庄只有两三百米,更近的还有几十米的。这样的情景难道一些地方政府看不见吗?也太不靠谱了。
钱,永远挣不完,但是,命只有一条。我希望各地政府不要只顾眼前的利益而忽略了百姓的健康,同时也希望各位官大人们为百姓们想想,为子孙后代想想!环境问题刻不容缓,人口问题同样需给与高度的重视。
人们最初关心中国人口问题主要是关心它的数量问题,因为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快速增长的人口给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影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说,中国的人口政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偏重人口数量的控制。这种偏重是无可非议的,因为即使在今天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下降到更替水平的情况下,由于人口基数庞大,加之人口发展的惯性,使中国仍面临着巨大的人口数量压力。然而,正当人们讨论如何控制中国的人口数量,为每年新增加的1000多万人口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而担忧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也正在悄然地老化。它使中国又面临另一个挑战:人口老化问题。
中国不仅是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也是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国家。1998年底,中国的总人口已经达到12.48亿,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占总人口的9.7%左右。与其他已经成为老年型国家的人口老化历程相比,中国的人口老化具有两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人口老化速度和老年人口的绝对数增长快;二是人口老化超前于经济发展水平而提前出现。以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数据为基础按中位方案所进行的中国人口预测的结果表明,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正在迅速地老化,年龄结构正在由成年型转变为老年型,但各个时期的老化速度有很大的差异。中国的人口老化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90~2000年,中国人口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第二阶段为2000~2020年,这时中国将变成典型的老年型人口的国家;第三阶段为2020~2050年,这一阶段将是中国人口老化的严重阶段。令人担忧的是,在中国人口总体老化的同时,老年人口内部也在不断老化。据人口学家预测,下世纪上半叶高龄老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是51‰,而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9‰,总人口在达到峰值前每年平均增长速度可能只有7‰。毫无疑问,高龄老人是增长速度最快的人群,而老龄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高龄老人,因为大多数60~70岁的老年人尚有生活自理能力,而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最需要照料,带病生存甚至卧床不起的概率最高。庞大的“中老年”和“老老年”人口无疑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如果分地区考察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这一问题则更为迫切。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总的格局是农村地区快于城市地区,汉族地区快于少数民族地区,东部地区快于中部和西部地区。到1998年底,已经有近一半的省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已经超过或基本接近10%,率先成为中国首批老年型省区。从中国人口老化的地区差异上看,中国人口目前已经自东向西开始老化,而且速度将越来越快,在不久的将来,这一“灰色浪潮”就将席卷全国。从这一点上看,中国的人口并非到2000年前后才突然地成为老年型人口,老年人口问题也并非到下个世纪的某一天才突然严重起来。人口老化本身是个动态的过程,它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是动态的。就中国的整体情况而言,目前人口老化的社会经济影响还没有显性化,但就局部地区的情况而言,形势已经相当严峻。如1993年上海人口开始负增长,目前上海最主要的人口问题并非生育水平问题,人们更关心的是人口结构问题,尤其是人口的老化问题。
正如人们关心人口数量一样,人们之所以关心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出自对人口与发展之间关系的关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们考虑的主要是人口总量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而对人口结构特别是年龄结构的变动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没有予以充分的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人口老化的出现,人们逐渐认识到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比人口总量变动对发展的影响更大,因为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同人口数量的增长一样,会给整个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而且这种变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远比人口数量的增长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要复杂得多。如果我们只考察人口总量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将所有不同年龄的人都视为具有相同特征的“同质”的人,这样的考察方法会抹煞不同年龄的人不同的社会经济含义。事实上,不同年龄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是“异质”的人。中国目前约有1.2亿老年人口和3.2亿未成年人口,从数量上看,同作为消费人口的老年人口和未成年人口,二者的负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但如果我们考虑到这两个不同年龄组的不同的社会经济特征,我们就会发现,老年人口和未成年人口并不是简单的1:3的关系,中国赡养其目前的1亿老年人口也并不一定比抚养其3亿未成年人口简单。因此,考察年龄结构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一种更深层次的研究,它会使我们能更准确地把握人口变动和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世界及中国人口年龄结构正在老化的事实,要求人口学界、经济学界和社会学界对人口老化的原因、过程、特征、社会经济后果进行分析研究,并在扎实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寻求解决人口老化所带来的后果问题的对策。国外对人口老化问题的大量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1956年,联合国出版的《人口老化及其社会经济后果》总结了以往对人口老化问题研究的成果,标志着对
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此后,由于西方国家人口老化问题日益严重,加之人口理论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进步,使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有关人口老化问题的文献也在不断地丰富。同国外关于人口老化的研究相比,中国在这方面的研究起步更晚,这主要是因为中国人口学研究的复兴是从70年代末期才开始,当时中国的人口年龄结构才刚刚进入成年型,人们关注的重点不在人口老化上,即人口老化问题不是人口学领域优先考虑的课题。只是随着中国人口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和人口老化速度加快的客观事实才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心人口老化问题。
近几年来,中国很多部门和机构对人口老化问题进行了一些研究,积累了一批文献和数据。然而,当我们仔细回顾这些数据和文献后,我们会发现,对中国人口老化问题的研究目前多偏重于考察人口老化的人口学效应和社会学效应,也就是说对中国人口老化的现状、特征、原因、过程,以及人口老化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的后果的论述较多。但弱点是,对现实情况的描述多,而理论上的创新少。
随着中国人口年龄结构老化这一不可避免的客观现实的到来,对人口老化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研究已经迫在眉睫,搞清这种关系对于制定中国下一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阶段的中国来说,正确认识中国人口老化发生的原因、运动的过程、发展的趋势以及将会产生的社会经济后果至关重要。中国在制定下一世纪的产业政策、分配政策、交换政策、消费政策和社会保障政策时,必须考虑到未来中国人口老化的客观事实。只有这样,才能使中国的社会经济全面、稳定、协调、健康地发展。
人口与环境的两个问题告诉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标是谋求人口、环境、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尽管现在中国和世界正处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发展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矛盾之中,然而,实践证明,人类是可以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来逐步找到以上矛盾缓解和协调的途径的,从而实现良好的人口环境,适度的经济增长,社会的全面进步,可以持久利用的自然资源和形成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的。这正是人类能够走向未来的希望所在。
第四篇: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现状及认识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要阶段和特点
迄今为止,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6年至1993年)为试点探索时期,第二阶段(1994年至2000年)为全面展开时期,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为修改完善时期。
(一)试点探索时期
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保障并没有被摆上议事日程。被誉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一个纲领性文件,把增强企业活力确定为改革的中心环节,像计划体制、价格体系、劳动工资制度以及国家机构管理经济的职能等方面的改革,均被列为配套改革的范畴。当时,社会保障改革甚至未被列为配套改革。但到了1985年2、3月间,中央决策层意识到:社会保障也是个大问题,是改革中必然提出和必须予以配套改革的重要方面,并责成有关部门制订方案。经过1年的研讨,最后确定:改革和建立新的社会保障制度,重点放在建立社会保险制度上。
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按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先对新招用的工人试行社会保险。1986年7月,中国政府决定改革国营企业的劳动用工制度,自1986年10月1日起,国营企业在新招收工人中普遍推行劳动合同制,同时为合同制工人建立社会保险制度,以解决其退休养老和失业保险(当时叫待业保险)问题。为此,中国政府专门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和《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此举可,被看做是中国社会保险的“预演”,它旨在关闭“新人”踏进旧制度(劳动保险)的大门,并依靠“新人”规模不断扩大,让留在旧制度的“老人”随时间推移逐年减少,最终用新制度取代旧制度。从制度转轨看,这是明智之举。但在社会保险的全面建设中,这种改革策略渐渐被遗弃了。
第二,失业和养老保险是建立社会保险制度的重点。失业保险是配合劳动用工制度改革而实行的新措施。由于企业同新招收工人签订劳动合同,企业拥有辞退工人的权力,被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的工人势必会失业。为保障失业工人的基本生活,中国政府建立了失业保险制度。失业保险费用全部由企业负担,费率为职工工资总额的1%,失业工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期限最长为24个月。对合同制工人的养老保险采用基金积累式,费用由企业和合同制工人共同缴纳,费率为企业缴纳工资总额的15%、合同制工人缴纳本人标准工资的3%。同时,还对合同制工人的医疗费、丧葬补助费等做了规定,而且明确:合同制工人同本企业同工种、同岗位的固定制工人,在劳动保险待遇方面保持同等水平。据统计,到1991年末,全国劳动合同制工人人数达到1971.9万人,其中全民所有制合同制工人1588.6万人,城镇集体所有制合同制工人322.9万人,其他所有制合同制工人60.4万人,分别占全民、集体、其他所有制职工总数的14.9%、8.9%、27.9%,少数达到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制工人已开始按月领取退休金。
此外,1991年6月,中国政府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包括国家强制性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建立多渠道的费用筹集机制,要求个人也要缴纳养老保险费;并确定了以支定收、略有结余、留有部分积累的原则。自1992年起,劳动部还组织進行了养老金
计发办法改革试点,使养老金同社会平均工资和个人缴费工资挂钩。
(二)全面展开时期
1993年11月,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对中国社会保障的范围、制度模式和体制框架等一系列问题都做出了明确规定。1994年5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定有关部门组成专门的小组,按照已经确定的制度框架研究提出实施方案。经过近半年的调查研究和讨论,最终形成了总体方案和13个分项方案。从此,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入了全面展开时期。
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具有以下特点:
一是确定了养老和医疗保险新的制度模式,即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但对养老保险如何实行“统账结合”存在分歧:一种观点主张基本养老保险不能实行单一的社会统筹制,要引入个人账户制;另一种意见则主张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制,补充养老保险实行个人账户制。1995年3月,中国政府颁布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提出“统账结合”的两个实施办法,允许地方政府选择,结果造成制度不统一。1997年7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从三个方面强调实行统一制度,即统一企业和个人缴费比例、统一个人账户规模和统一养老金计发办法。
二是颁布有关社会保障的行政法规。除了上述两个养老保险的制度规定外,1998年颁布了《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1999年颁布了3个条例,即《社会保险费征缴条例》、《失业保险条例》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条例》。
三是统一了社会保障行政管理体制。1998年国务院组建成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把原由卫生部管理的适用于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公费医疗、由人事部管理的机关事业单位职工的养老保险、由民政部管理的农村养老保险和原劳动部管理的城镇企业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统一管理起来了。
(三)修改完善时期
2000年,中国政府组织专门力量研究提出了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试点方案,并于2001年7月起在辽宁省进行试点,目前已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吉林和黑龙江两省。
中国政府提出修改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最直接的动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改善宏观经济环境。受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从1998年起,中国出现了通货紧缩的趋势。那时,从专家学者到政府部门,均把稳定和改善居民的未来预期;当作扩大内需、遏制通货紧缩趋势的药方,也都主张撬动社会保障这个杠杆。二是配合国有企业改革。1997年中国政府提出了国有大中型企业3年脱困的目标,而要实现这一目标,很重要的措施就是实行下岗分流、减员增效,这就需要建立起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三是拯救养老保险制度。从1998年起,中国养老保险制度面临两方面的巨大压力:其一,养老基金收不抵支,养老金拖欠十分严重。其二,个人账户“有账无钱”,是“空账”,个人账户取舍问题再次引人关注:放弃
它,“统账结合”的制度设计落空;保留它,需要财力支撑。
在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核心内容包括两个方面:
首先,调整和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坚持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但对具体实施办法加以改进和完善:一是缩小个人账户规模。企业缴费不再划入个人养老账户,个人缴费比例一步到位提高到8%,并全部记人个人账户;二是个人账户实账运营。社会统筹基金与个人账户基金实行分账管理,后者由省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管理,在一定时期内只能购买国债;三是提高基础养老金水平。缴费超过15年的,每满1年增加一定比例的基础养老金,但最终控制在当地职工上平均工资的30%。
其次,确定下岗与失业并轨时间表。从2001年 1月1日起,国有企业不再建立新的再就业服务中心,企业新的减员不再进人再就业服务中心;用3年左右时间,有步骤地完成下岗与失业并轨。
从2001年7月起,辽宁省按照试点方案进行了试点。到2003年末,全省累计做实个人账户80多亿元,并实行了统一管理;41.5万企业退休人员按新的计发办法领取养老金,其中80%的人员提高了待遇水平。此外,全省约有170多万人完成下岗与失业并轨。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目前实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案,是在10多年前研究制定的,2000年虽然做过调整,但并没有触动总体框架和制度模式。同十几年前相比,中国目前所面对的国际和国内环境都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一系列的新挑战,同时也存在千载难逢的机遇。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社会保障和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平衡问题。按照中国社会保险的制度设定,企业和个人负担的缴费率是非常高的。养老、医疗、失业、伤残和生育等五大险种的综合缴费率高达40.8%,其中企业负担 29.8%。实际费率远比制度设定得要高。比如,养老保险的制度设定费率为28%,企业负担20%。但在一些地区,仅企业负担比例已经达到28%的水平。社会保险缴费率过高,必然增大企业的人工成本。
根据中国劳动保障部一项企业人工成本抽样调查,1998年全国制造业企业所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用占其人工成本的17.4%,人工成本总额相当于成本费用总额的12.9%。也就是说,企业参加社会保险增加其总成本约2.24个百分点。如果企业的盈利空间很小,一旦参保其利润几乎就会被社会保险全部吃掉。
近年来,中国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方案已进行过多次修改与完善,但变更方案的兴趣点,似乎不在如何寻求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平衡点,而在于如何实现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在社会保障与企业竞争力之间,是不能作“二者择其一”选择的,而应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2.社会保障如何服从和服务于宏观目标。社会保障是重要的经济社会制度,但它历来被看做是从属于或服务于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总目标的。虽说社会保障是件大事,但它再大也属于宏观全局中的一个棋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宏观目标。
正在实行的社会保险制度,同稳定和改善居民未来预期这一宏观目标,呈“反方向”运动。退休越晚越吃亏,这是前些年国有企业的老年职工的心态。最近几年,这种心态开始在事业单位老年职工中蔓延。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必须参加社会保险,将来退休时按企业的办法计发养老金。而按照事业单位退休政策计发的退休金,比按企业养老保险办法计发的养老金,要多出一大块:少则多出一半,多则多出1倍。虽然在5年过渡期内,财政或单位采取发补贴的办法,弥补退休金与养老金之间的差额,但是,距法定退休年龄6年以上的在职人员,是不能享受这种补贴的,这些在职人员恰恰大都属于业务骨干。为了不使退休生活水平比在职时下降过多,在职人员也必须攒钱养老。
3.养老保险制度的不可持续性问题。解决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养老金债务,一直被看做是社会保险制度改革的难点,甚至被看做是拖累新体制建立的“罪魁祸首”。近年来,围绕如何偿还这笔债务,学术界和政府部门提出了不少对策建议。最早的方案是维持较高的缴费率,这也是社会保险制度设计者的良好愿望,结果是抬高了社会保险的制度门槛;近年来人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国有资产减持与变现上来,但在操作过程中遭遇了股市的“狙击”,不得已只好宣布暂缓实施。在筹资通道不畅通的情况下,国家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开始向养老保险制度大量“输血”。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问题需要引起高度警觉:其一,养老保险制度靠外在的力量(财政)支撑,是否意味着该项制度已宣告破产?其二,中国目前只是刚刚步入人口老龄化的门槛,靠养老保险供养的老年人并不多,再过20年老年人数量越来越多,国家财政是否会被养老保险制度拖垮?其三,财政收入来自包括企业在内的纳税人,随着国家财政用于养老金补助的资金需求越来越大,纳税人能否承受更高的税率?维持较高的税率,势必损伤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宝贵财富
中国目前主要是对城镇企业职工实行社会保险制度,而未被社会保险覆盖的人群规模很大。粗略估计大约有2.6亿人,其中包括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乡镇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等雇员,城镇个体经济从业人员,进城农民工等。这个群体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宝贵财富。如果以这个群体为对象实施一种社会保障新计划,其意义是深远的。
1.中国只能实行狭义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新计划是一种不同于社会保险的社会保障新制度。新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宜贪大求全,在保障项目上只包括养老和医疗两类,确保参保人历岁以后每月能领到社保养老金,患病时既能得到及时医治,又不能因负担一定数额的医疗费而落人贫困;缴费率不能像现在的社会保险这么高,最好能控制在工资收入的 15%以内(经世界银行精算,养老一项只需12%),并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参保方式一定要灵活,只规定一定期限的缴费年限,同时允许间断式缴费,也可以将缴费年限及其金额折算成若干信用点。
实施社会保障新计划需要专为在职人员研究设计社会保障制度转轨方案。总的原则是,允许在职人员自主选择,或加入新制度,或留在老制度。凡选择加入新制度的在职人员,可
为其设立个人养老账户,参保单位及个人为账户注资可享受税收优惠,但账户实行市场化管理;新制度不再规定退休年龄,年满65岁且缴费达到规定年限即可享受,何时不工作完全由自己决定。凡选择留在老制度的在职人员,其退休养老待遇仍按现行办法确定,但退休年龄将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逐年提高,比如采取“小步快跑”的办法,每年延长1个月或几个月,最终延长到60岁或65岁;同时,国家不再硬性规定为其设立个人养老账户。
在职人员无论加入新制度,还是留在老制度,其历岁以前的医疗保障,将主要通过商业保险解决,即由参保单位及个人购买商业性的大病医疗保险。对此,国家可做出强制性规定,并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需要说明的是,这不会增加用人单位的负担。因为社会保障新制度的缴费率较低,即使加上为个人养老账户注资和购买大病医疗保险,用人单位负担的综合费率不超过20%(大致在16%至20%之间),仅相当于目前养老保险一项的缴费率。
2.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要打好“时间差”。以目前未被社会保险所覆盖的人群为对象,实行上述社会保障新计划,由于政府做出的各项社会保障承诺是极其谨慎的,并且从做出承诺到兑现承诺,“时间差”有20年甚至30年以上。在此期间,政府完全有能力兑现过去的社会保障承诺,同时政府有足够的时间妥善处置国有资产的减持与变现问题,做大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让进入社会保障新平台的人群对国家兑现承诺充满信心。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能够赢得如此宝贵的“时间差”,是二元社会经济结构“恩赐”的,也是时不我待、稍纵即逝的。只要学会并善于利用这个“时间差”,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就会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打好“时间差”,主动权是能被政府牢牢掌握的。
第五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精)
收稿日期:2001 05 09 作者简介:王灿,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产业、环境系统分析。*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环境产业管理的微观基础与宏观政策分析(项目批准号:70073040,项目负责人:邹骥支持,特此致谢。给水工业的特性及其可持续发展* 王 灿 陈吉宁 陈吕军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产业研究所,北京,100084 摘 要 给水工业是关系到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行业。长期以来,给水工业在平衡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用水效益过程中,一直以满足于后者的要求为主导,造成了我国当前给水工业发展中的举步维艰。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保证给水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并分析了给水工业的特性及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化趋势的原因。这些研究为制定我国水工业发展的政策和管理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关键词 给水工业;可持续发展;市场化
水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生活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给水工业直接影响和制约了社会发展的三大要素,即公众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增长。全世界由于供水不足、争抢水源而引起 的争端时有发生[1~3];北约和美国一直把水看作是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多数发展中国家落后的给水工业和公共卫生设施已经制约了其经济发展[4];而不少发达国家则为此承担了沉重的财政负担[5]。人类未来用水的供需矛盾将更为尖锐,未来50年水将比石油更具有战略意义[6]。给水工业的定义
水工业是一个广义概念,涉及水资源使用的一切活动,其核心内容是水源保护、给水工业和排水工业[7]。不少国家的现代水工业管理体现了这一思想。
给水工业是指为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求而提供符合一定质量要求水量的各种生产、服务、管理部门的总称。在生产层次上,它包括取水、输水、净水、配
水等环节;在服务层次上,它包括基础设施(如自来水厂、给水管网等的建设和维护、水质水量的监测、水费的收取等;在管理层次上,它包括与给水行为相关的各种管理法规、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如水源取水管理办
法、给水部门的资格认证制度、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用
户投诉制度、价格管理制度等。一般而言,生产层次决定企业的内部效率和经济效益;服务决定消费者的利益,或社会效益;而管理则决定企业的性质,同时也影响生产和服务的效率。可持续发展下的给水工业内涵
根据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下的
给水工业可以定义如下:既满足当前用水需求,又不损害满足将来用水需求能力;既满足本地区用水需求,又不危害其他地区满足其用水需求能力。给水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涵:(1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给水工业作为向自然界直接取水的社会活动之一,为了实现其发展的代际公平,必须保证给水工业生产原料!!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能因为当代人满足其需求而过度地开发或污染水资源。给水企业不能以无限地扩大给水量来获得赢利,而应考虑到水源时间上的可持续性和地域分配上的公平性,走集约型而不是粗放型给水的发展道路。提高社会整体用水效率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的方面,因此,给水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促进用水效率的提高。
(2公平有效给水。在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给水工业应该满足所有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用水需求,并尽可能地降低费用,实现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由于给水工业是具有生活必须性的服务,是地区大多数居民使用的公共服务,所以有来自用水客户方面的 提供服务的稳定性、可靠性、规则性和质量稳定性
[9] 的要求,并且用户还强烈要求 禁止提
供差别性服务以及禁止提供差别性价格。这是由给水工业的公益性(文章后面部分将详细分析所决定的,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代内公平原则的体现。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年 第11卷 第4期
CHINA POPULAT 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 ENT Vol.11 No.4 2001平有效给水的内涵要求给水企业的服务质量、给水价格、水质水量等方面符合社会用水需求,并保证相关利益在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给水企业之间公平分配,因此,这一内涵又可以理解为保证消费者的利益。给水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消费者能公平地获得安全可靠供水。
(3给水企业经济自立。给水作为社会生产活动之一,既有公益属性,又有商品属性。因此,在确保社会基本用水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应该实现给水部门的正当赢利,使其有能力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相应地提高自身的供水能力和服务质量,从而不断地满足消费者的用水需求和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
尽管给水工业的最终目的可以单一地定义为使社会用水需求(不论是现实的还是将来的需求得到最大满足,但是上述三个内涵决定了其在操作和管理层次上的相互制约和相互矛盾。例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势必要求消费者节约用水,限制其需求的无限满足;促进用水效率的提高和公平有效给水,将使给水企业的赢利受到约束,必须以提高内部效率、增强经济效益为根本途径;给水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消费者的用水费用无疑也是一对矛盾。面对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很好地协调处理,过分偏重某一方面而偏废其它方面,必然导致给水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失败。因此,研究各种不同的给水工业发展途径,探讨它们在各自有所侧重的情况下,如何相互兼顾,保证三个内
涵得到协调,这是给水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难点与核心内容。在这一研究之前,我们有必要对给水工业的基本特性进行深入的探讨。
3给水工业的特性:公益性和商品性
给水工业最主要的特性是其公益性。长期以来,给水工业在绝大多数国家主要以非营利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形式存在。这种存在形式可以归结为如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水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不同的生产部门、不同的社会阶层都必须用水,因而决定了给水的价格需求弹性和收入需求弹性很小。这也是产生公平给水问题的原因,即不能因为高收入者的支付意愿高就忽略甚至放弃对低收入者的给水;不能因为部分行业的用水效益高就拒绝对社会基础行业的给水。从而导致了水价的制定不能完全以市场为杠杆,给水工业必须以保证全社会的基本用水需求为首要目标,而不是利润最大化,显然这个目标本身具有强烈的公益性。
其次,给水工业的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公众的健康,必须对整个行业的给水水质和水量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避免事故尤其是恶性事故的发生。这就无形中强化了政府和公众的职能,给水企业对市场的任何反应特别是短期行为往往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强烈关注,从而造成了给水企业的对市场驱动的非敏感性。这种特点也是公益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再次,由于市场竞争的原因,给水企业(水厂在其产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就形成了低价供水的特点。在给水工业发展的初期,新建水厂为了占领市场,必须与原来的打井取水、直接从湖泊河流等水源取水的个体给水行为进行竞争[10]。显然,因为早期个体给水的成本不高,竞争的结果是自来水的水价也很低。根据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在公共政策的决策中 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 [11],因此,长期以来认为自来水应该低价供应的观念不能不说与这种历史低水价的惯性作用有着藕断丝连的联系。
决定给水工业以社会公益事业形式存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自来水厂及其输配水管网系统需要大量的建设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而且规划建设时间超长,使用周期受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一般一个城市的给水系统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完成需要
20年左右的时间;给水处理设施的使用年限至少20年,输配水管线管网的年限一般都是50年、100年甚至更长[12]。这就极大地增加了给水工业的投资风险。对于这种高投资、高风险、低收益的基础性行业,个体不愿也很少有能力参与,由政府集资建设、统筹控制和管理因而成为世界各国的广泛实践。所以,给水工业由市政公共部门负责建设、运营也就在情理之中。
由于上述原因,公益性给水的存在可以说具有很大的必然性,在很多国家的一定时期内也得到了健康良好的发展。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它也产生和积累了许多矛盾,并且,随着全球市场化的趋势增强,这些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首先是公平给水失效。为了保证低收入者也能获得必要的供水,传统的给水事业通常采取福利供水政策,由政府对给水部门进行补贴以提供低价给水。这种措施只注意了公平给水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福利分配的公平性,形成了用水越多,享受政府的补贴也越多的局面。这种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显然对富人有利,从而实际上加剧了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其次是用水浪费严重。由于水的收入需求弹性和价格需求弹性小的假设只在满足基本用水量的情况下成立,超过了这个水平,其弹性系数急剧增大。如仍保持低价供水,必然造成公众对奢侈用水的漠视,使节水技术和措施的开发和实施缺乏动力,从而造成社会性的用水浪费现象。同时,大规模的低价高耗用水
王灿等:给水工业的特性及其可持续发展
也进一步加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这也是目前不少国家推行给水工业市场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政府的持续财政补贴阻碍了企业对自身生产效率的提高,给水部门没有动力开发利用新技术、减少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在世界范围内,几十年来缓慢变化的供水技术、冗肿的人员设置、陈旧的设备和设施是大多数国家水工业面对的主要问题。
给水工业的另一个重要属性是其商品性。给水工业的产品水凝聚了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具有使用价值和可交换性,因而也是一种商品。由于传统观念对给水工业公益性的过分强调,使得人们忽视了给水的商品性。但是,日益严峻的水危机要求必
须把给水的商品性提高到应有的重要地位,不能认为水是一种便宜而丰富的资源。目前,几乎所有易获得的水源都已开发或正在开发,因此未来开发过程的单位成本将会增加。有关生活供水工程的一篇综述表明,下一轮供水工程的单位成本将比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提高2~3倍[13]。许多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沉重,可用于投资的内、外资金有限,而且公用事业的各种资金需求之间竞争激烈,给水工业的发展将受到威胁。另一方面,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生态系统的退化和水体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将进一步激化用水需求和给水之间的矛盾,从而加剧作为生产生活必需品的水的稀缺性。
4给水工业的市场化趋势
给水工业的公益性和商品性是相互对立、矛盾的两种属性。强调给水的公益性必然削弱其商品性,反之亦然。因此,一旦水资源的稀缺性要求突出给水的商品性,就不可避免地要弱化一些属于公益性的给水行为,同时强化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如取消用于低价给水的政府财政补贴,推行给水工业的企业化、市场化。
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许多国家给水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私人建设与经营到国有经营再到市场化的过程。最早的时候,许多与水相关的服务都是由私人部门提供的。20世纪50年代以前,私人部门经营供水行业非常普遍。即使在今天,在很多国家,农业灌溉仍是依赖私人部门进行的[14]。公共部门直接参与给水工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起始于本世纪初,40年代后出现了广泛的国有化浪潮[15]。然而,自70年代以来,给水工业的管理体制开始逐渐接受私人部门的参与。不少国家(如拉美、北美国家、欧洲国家等以不同的形式把给水工业推向了市场,特别是80年代,英国水工业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彻底的市场化改革,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震动和争论[5]。其间伴随着法国给水企业咄咄逼人的全球战略的推行以及冷战的结束,给水工业的企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主导趋势。
不同于传统的公益性或福利性的给水事业,给水工业企业化的基本原则是把企业从政府的附属机构向独立的市场主体转化。传统的给水事业作为政府的附属物,缺乏独立的经营自由权、缺乏有效的机制来约束和激励企业提高经营效率、扩大生
产能力,因而难以调和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和逐渐紧张的供水条件之间的矛盾。与公益性给水形式相比,水工业企业化对给水企业来说能更好地使用资金、革新技术、降低成本;对消费者来说,因为强调了给水的商品属性,能刺激用水效率的提高,促进节约用水。
给水工业的企业化符合其经济属性的确切定位,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给水工业的本质是一个社会生产行业:取水是对自然物质资源 水 的采掘工业活动,给水处理是对原料 水 的加工工业活动,而输水和配水等给水服务则是对净化处理后的产品水所进行的销售和分配。所以,将传统的市政给水转向企业化给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显示了一定的生命力。
必须看到,给水工业企业化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给水市场的逐渐国际化。事实上,法国企业闯入英、美的给水市场正是促成这些国家给水工业市场化改制的重要原因之一[5]。这种发展趋势对我国的给水工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国的给水市场潜力巨大,虽然1995年我国城市自来水普及率就达到了90.7%,但是普遍供水不足,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不同程度地缺水,其中108座城市严重缺水,缺水总量达到1600万m3/d[16]。而另一方面,我国的给水企业发展落后,规模不足,技术水平低,缺乏国际竞争力。一旦水工业市场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被迫放开,即使是很小程度地放开,都有可能对我国的给水工业造成严重地冲击。因此必须对给水工业的发展进行深层次的探讨,研究其发展的内在机制,从而为提高我国给水工业的竞争力提供直接的、正确的理论依据。
另外,还必须看到,给水工业的市场化削弱了其公益性,给水企业有可能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利用其市场垄断地位牟取不正当利益,如降低服务质量、拒绝向边远住宅区供水、制定垄断价格等,从而损害社会整体福利。给水工业的市场化在减少政府部门一些不必要行为的同时,也增加了很多新的职责,对其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分析研究市场化过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4期
中的政府管理体系也就成为给水工业改制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进一步专门研究探讨。
6结论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本文提出了衡量给水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三项基本标准:(1社会效益,包括可持续地开采水资源和逐步提高社会生产生活用水效率;(2消费者利益得到保障,即消费者的基本用水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3给水企业经济自立,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水质水量、提高服务质量。对给水工业特性的分析表明,偏重给水工业的公益性而忽视其商品性是造成给水工业发展艰难的根源,必须把给水工业的商品性提高到应有重要地位。这种观念转变的结果就是给水工业的市场化趋势。给水工业商品性和公益性的相互竞争,直接影响到市场化的程度,也制约着给水工业可持续发展三项标准的实现。必须研究不同市场化程度对给水工业本身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在不同程度的市场化情况下,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有效措施保证给水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温武军 参考文献
[1]Toset,Wollebaek,H.P.and Ni ls,P.G.Conflict and Shared Rivers.Paper presented at the40th Conventi 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 a tion,Washington,DC,USA February1999,16~20 [2]W olf, A.Con flict and Cooperation al ong Internati onal W aterways.Water Policy.1998,1,(2
[3]T uran,I.,Water Problem s:Can the United Nations Help?A Di scus sion w i 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M iddle East,Water internati onal.1996, 21,(1M arch [4]H amdy,A.,M ahmoud Abu-Zeid,Lacirignola, C.Water Crisi s i n the M editerranean:Agricultural Water Demand M anagem ent,Water Inter national.1995,20(4December [5]M aclean,M.French Enterprise and the Challenge of the British Water Industry:Water without Frontiers,Pub.Athenaeum Pres s Let,1991 [6]许保玖.论水工业.载:钱易等主编.水工业与可持续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7 [7]世界发展与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 [8]S leeman,J.F,British Public Utili ties,London:Pitman,1953 [9]Katko,T.S.Water!Evolution of 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 on in Fi n land from th e mid-1800s to2000,Fi nnish Water and Was te Water Works Association(FIWA,1997 [10]道∀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文版序.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1~2 [11]Baumann, D.D.and Bolan d,J.J.Urban Water Demand M anage ment and Planning,M cGraw-Hill,Inc,1997 [12]Biswas, A.K.Water for sustai 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tw enty-fi rst century:A global perspective.In:Water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Tw enty-first Century.Delhi.Oxford Univers i ty Press1993 [13]UN/ECLAC(United Nations/Economic Commis sion for Lati n Amer ica an d the Caribbean,T he adminis tration of w ater resources in Lati 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LC/G.1694,Santiago,Chile,1991 [14]Lee,T.R.W 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Latin Ameri ca and the Caribbean,Studies in Water Policy and M anagement, 16,Westview Press.1990
[15]黄仲杰.我国城市供水现状、问题与对策.给水排水,1998.24,(2.18~20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SUPPLY INDUSTRY AND ITS S USTAINABLE DEVELO PMENT Wang Can Chen Jining Chen L uj un(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 ng,Tsinghua Universi ty,Beijing,100084 Abstract I nstitutional management of water supply industr y lies in balancing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In China,t he balance has long been overweighed towards t he social aspects result ing in the current stagnancy of t he w ater supply industry.With focus on r eso lving such problems,t his paper proposes three basic principles for t 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and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fundamental char acteristics of,the water supply in dustry,as well as the necessity of water enterprise reform.Key Words water supply industry;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terprising 113王灿等:给水工业的特性及其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