坎坷与辉煌:中国社会保障变迁之路

时间:2019-05-13 12:07: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坎坷与辉煌:中国社会保障变迁之路》,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坎坷与辉煌:中国社会保障变迁之路》。

第一篇:坎坷与辉煌:中国社会保障变迁之路

坎坷与辉煌:中国社会保障变迁之路

(一)2010-3-4 摘要:中国社会保障是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而逐步建立起来的。同其他任何制度体系一样,中国社会保障也经历了从产生、发展,到“文革”时期的重挫,以及改革开放以后的恢复与重建。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在结合国情与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全面而又深入地改革与整合,从而获得了快速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在以民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引导下,以社会保障为主体的社会建设得以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保障的未来指向应该是城乡一体,全民覆盖的小康福利社会。

关键词:中国社会保障,城乡一体,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社会保障即国家和社会依法对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是社会成员因年老、疾病、失业、伤残、生育、死亡、灾害等原因而失去劳动能力或生活遇到障碍时,依法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它的基本功能是保障公民的生存权,进而为实现个人的发展权提供基本条件。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发展及变革的历史,展示了中国社会保障60年来坎坷的历程、辉煌的成就,同时亦揭示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历史沿革

作为新兴的社会主义大国,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从产生、发展,到变革与完善,期间经历了太多的坎坷与挫折。在1978年以前的前30年里,可以说是与计划经济基本相适应的保障模式。自从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间,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受经济发展形势影响,中国的社会保障也随之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1.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1965年,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进入初创阶段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在战争年代解放区供给制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当时满目疮痍、百废待兴而资源又十分匮乏的局势下,国家采取了优先发展工业、保障城市供给的策略,因此其面对的主要是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职工,部分内容还涉及城镇居民。

195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二章第四十五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这实际上以宪法的形式对公民的基本保障权利进行了明确,而且已经蕴含了社会保障的内容。

1951年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使用了“劳动保险”而未使用国际上惯用的“社会保险”,原因是保险制度针对劳动者,而没有涉及其他社会成员。《条例》规定的内容包括:疾病、工伤、生育、医疗、退休、死亡待遇等项目。《条例》还对保险费的征集、管理和支配、保险项目及标准、保险实施范围、执行和监督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养老保险费用由财政支付,由财政部和人事部管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由企业支付,由全国总工会管理。由于当时达到退休条件的老人很少,缴费率(缴纳的养老保险费占月工资总额的比例)仅为3%,养老金工资替代率(相当于养老金占退休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为50%~70%。

1955年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等4个文件,使机关、事业单位的劳动保险制度得以确立。根据1952年公布的《国家工作人员公费医疗预防实施办法》、《各级人民政府工作人员在患病期间待遇暂行办法的规定》,使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得到了较好的医疗保障,且范围比《劳动保险条例》较广,待遇也稍优厚。

当时,劳动部是全国劳动保险工作的最高监督机关,中华全国总工会是全国劳动保险事业的最高领导机构。劳动保险金一部分由企业直接支付,一部分由中华全国总工会统筹。

对于农村社会保障,主要是依据1956年6月30日,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通过的《高级农业合作社示范章程》的有关规定,确立了面向乡村孤老残幼的“五保(吃、穿、住、医、葬或教)”制度。医疗问题则靠刚刚兴起的农村合作医疗来解决。

到1956年,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以国家为责任主体、城乡单位共担责任的社会保障政策。因此说,这一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虽然不太成熟和完备,但对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保证人民的基本生活,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稳定社会秩序发挥了重要作用。

2.“文革”期间社会保障制度的弱化

从1966年至1976年,属于“文革”十年**时期。这期间,社会保障制度遭到严重干扰和破坏,国家劳动部受到严重冲击直至被撤销。主管救灾救济、社会福利等事务的内务部亦被撤销。负责劳动保险事务的工会组织被停止活动,退休费用社会统筹被取消,企业社会保险工作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

1969年2月,随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的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的发布,社会保险金的征集管理和调剂使用制度亦被停止,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退休金、医疗费和其他劳保开支改在营业外列支,使社会保险变成了“企业保险”。这样,原有的国家一单位保障制的重心由国家转向单位,不但使企业职工失去了保障,也造成了企业的社会负担越来越重,企业之间的负担畸轻畸重。

在此情况下,大批具备退休条件的人员待遇不能及时得到解决,即使后来勉强得到了解决,待遇亦十分低下,难以保障退休后的基本生活。这个时期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自建立以来遭遇的最重大的挫折时期,其负面影响甚至波及本世纪初仍未消除。

3.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调整与完善

(1)社会保障制度的恢复和重建(1978-1983)

“文革”结束后,尤其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中国进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国家重设民政部,主管全国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事务;劳动部门的工作亦开始恢复正常。社会保障制度开始恢复和重建,并随之把社会保障制度的整顿、修订和改革作为重要任务来抓。1978年《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颁布,对从事危险工作的工人退休条件有所放宽,鼓励提前退休。养老金替代率提高到60%~75%。缴费率从1978年的2.8%增加到1985年的10.6%。到1980年代中期,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社会保障系统。由企业负责资金的筹集、发放和管理,属典型的国家-单位保障制,保障水平较高,覆盖面主要是国营企业。组织上、制度上的一些举措,为继后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作了重要的准备工作。

(2)适应市场经济形势要求,进行初步改革探索(1984-1991)

到1984年,部分地区开始探索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在国有企业和大部分城镇集体企业中推行了养老金统筹,实行企业补充保险、职工个人缴费制度。一些地区还大胆探索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制度。在试点基础上,1986年国务院颁布了《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建立了劳动合同制工人的养老保险制度。之后,《国务院关于发布改革劳动制度四个规定的通知》把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范围扩大到劳动合同制工人,其费用来源是企业和个人缴纳,企业缴费率15%(包括医疗、丧葬、抚恤等),个人交纳标准工资的3%以下,并开始在县、市级实行统筹。1991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使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决定》肯定了社会统筹的方向,提出了社会统筹基金实行部分积累模式,建立基本养老保险与社会补充保险和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制度,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费用等一系列原则。这时,全国已经有96%的市县实行了养老保险统筹,标志着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坎坷与辉煌:中国社会保障变迁之路

(二)2010-3-4

此时,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亦在探索之中。1986年,“全国农村基层社会保障工作座谈会”召开后,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地区开始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1991年6月,原民政部农村养老办公室制定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并从1992年1月3日起在各地公布实施。但是,由于诸多因素制约,特别是受亚洲金融危机影响,银行利率不断下降,养老基金失去了保值增值功能,也就失去了支付能力。因此随着推广范围的扩大,不少地区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出现了参保人数下降、基金运行难度加大等问题,甚至陷入停顿状态。

与此同时,对医疗制度也进行了改革的尝试,逐步改革劳保医疗和公费医疗的资金筹集办法,使职工少量纳费,提高他们的费用意识,目的是减少国家财政支出、企业经济负担和医疗资源浪费。于是劳保医疗、公费医疗逐步过渡到社会医疗保险。在农村,运行多年的合作医疗制度则处于大面积萎缩状态。

在试点基础上,国务院1986年颁布了《国营企业职工待业保险暂行规定》,确定由企业缴费建立待业保险基金。随后,还考虑了失业保险的享受条件、失业津贴标准和享受期限、建立失业保险基金等,并逐步把失业保险制度建立起来。这说明,在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过程中,劳动者暂时失去工作(即失业)是难以避免的这一新观念逐步确立起来。

1992年劳动部、卫生部、全国总工会联合颁布了《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逐步建立了工伤社会保险基金。在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方面,1988年,国务院颁布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产假由56天增加为90天,产假期间工资照发。

在农村,主要是变革土地经营制度,大力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规模开发式扶贫。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农业生产力大大提高、农村普遍性的贫困问题得到明显缓解、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时,那些自然条件较差、生态环境恶化、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贫困问题日益凸现出来,地区差距逐渐拉大。为适应当时采取的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战略,政府对农村的扶贫开发也作了相应的调整。这一时期农村扶贫开发的主要特点是把解决贫困地区人口温饱问题与对贫困地区进行全面开发结合起来,在农村开展了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

总的来看,这一时期主要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以及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新形势,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做了多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的探索,从而使城镇社会保障有了雏形,农村贫困现象大大缓解。

(3)社会保障制度及管理体制进一步规范化(1992-1998)

1992年3月,邓小平南巡重要谈话的发表,神州大地春风拂面,再次掀起改革开放的热潮。7月,《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的颁布,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形成氛围,落实企业自主权势在必行;同年10月,党的“十四大”召开,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明显推进。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推向高潮。

党的十四大第一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同时,也第一次明确把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四个重要环节之一。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议》,进一步明确了建立新型社会保险制度的目标、原则,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社会保障社会化自此成为改革追求的主要目标,并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改革的实践中。社会保障制度被确认为市场机制正常运行的维系机制而被称为市场经济体系的五大支柱(现代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宏观调控体系、收入分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之一。按照国务院[1995]6号文件《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精神要求,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了由企业保险到社会保险再到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三步跨越,广覆盖、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基本形成。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主要是贯彻1994年国家体改委、财政部、劳动部、卫生部联合发布的《关于职工医疗制度改革的试点意见》,按照“统账结合”的模式进行试点。作为全国第一困难行业的煤炭行业从1995年起,开展省级统筹。失业保险制度改革与企业改革紧密结合,进一步扩大了覆盖范围,强化了失业救济与再就业的双重功能。

1994年2月,中共中央召开第一次全国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20世纪最后7年的扶贫开发工作,力争到2000年底基本解决当时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根据这次会议的精神,国务院于4月15日颁布了《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明确目标、明确对象、明确措施和明确期限的扶贫开发行动纲领。从此,中国农村的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

1998年是中国社会保障历史上极不平凡的一年。“两个确保”成效明显,如期完成再就业服务中心建设、国有企业下岗职工进中心和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发放的目标。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养老保险实现了向全国统一制度的过渡并轨,完成了对行业养老保险的接管,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城镇私营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失业保险以贯彻《企业职工失业保险条例》为重点,逐步走上法制化、规范化;医疗保险在继续抓好试点的同时,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为医保制度改革奠定了基础;按照《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要求实行统账结合后,退休人员能够按时足额领到养老金,解决了其后顾之忧,提高了生产积极性,维持了社会稳定。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也为解决退休人员和下岗人员的安置问题,为企业精简机构和压缩编制创造了良好环境,有利于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总体上讲,这一阶段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随着市场经济改革的步伐加快而加快,主要是为市场经济服务,呈现以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改革为重点的特色。尤其是各项规章制度的出台和颁布,使社会保障制度更加规范有序。

(4)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体系基本确立并日臻完善(1999至今)

1999年,国务院发布《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和《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城镇各行业人员都必须参加社会保险,既包括机关和事业单位职工,也包括外商、港、澳、台商投资企业,集体企业、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企业及私营企业的全部职工;要求大力拓展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在1999年上半年基本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

2002年,街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社会保障的具体业务延伸到社区,离退休人员及下岗失业人员真正实现了社会化管理。做好“三条保障线”的衔接,使符合条件的下岗职工及时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使符合“低保”条件的失业人员及时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衔接。

残疾人社会保障及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得到加强。1990年12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首次将残疾人权益保障问题上升到法律高度。2008年4月2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就如何加强残疾人服务体系建设作了明确要求和具体部署。内容涉及社会保险、残障康复、医疗卫生、教育就业、文化体育以及无障碍服务设施建设等。最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亦于2008年7月1日实施。随着残疾人事业的不断发展,残疾人社会保障的对象也由城市残疾人扩展到农村残疾人;残疾人社会保障的项目,也由单一的生活救济逐渐拓宽为劳动就业、文化教育、社会服务、医疗康复以及改善住房条件等综合保障。

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了1.3亿名城镇职工;在农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也对农民医保有了制度安排,但是游离于上述群体之外的城镇个体工商户、无业人员、职工家属、农民工、在校学生等成了医保制度的“真空地带”。为填补这种“真空地带”,按照“国家补助一点、地方安排一点、个人掏一点”的原则建立了无缝对接的全民医保体系,并选择一批地区从2007年下半年先行试点,2008年总结试点经验继续推广,2009年则全力推进全国性的全民医保方案,医保制度覆盖全国13亿人口,真正实现全民医保。

国际金融危机为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2008年11月5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关于应对金融危机、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被称为4万亿元人民币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十项措施从教育、医疗、住房到就业、社保、救助等众多民生议题。加快推进医疗卫生改革、提高养老金标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扩大社保覆盖面、改善中小学教师待遇、强化对零就业家庭及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强化对农民工转移就业的公共服务、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低保水平等政策措施悉数推出。

坎坷与辉煌:中国社会保障变迁之路

(三)2010-3-4

二、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成就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绩,实现了由国家一单位保障制到国家-单位-社会保障制的初步转型;以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及生育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起来;城乡社会救助、“五保”供养、扶贫开发等社会服务体系建设亦取得明显成效。这一切都为维护社会稳定、深化国企改革、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1.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86年以来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有力地支持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在城镇,国有企业改革作为一项牵动全民的重大社会变革工程,从启动到深化再到基本结束,总体上没有发生大的社会波动,这都要归功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改革与完善。比如,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由于企业的停产甚至破产,或者为了减员增效等原因,释放了大批富余人员,产生了大批下岗失业职工;已经离退休的人员养老金出现严重的拖欠。在此情况下,中央及时做出“两个确保”的决定,保证了上述两类在改革中遭受冲击最严重的群体的基本收入和基本生活,从而也就保证了社会大局的基本稳定。因此可以说,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而完善起来的,也必将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必不可少的重要制度安排。

在农村,由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使广大农民得以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开展多种经营来增加收入。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后来的新农合)的实施,解决了广大农民长期以来缺医少药问题。“五保”供养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了农村少部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对于那些老、少、边、穷单靠自身无法脱贫致富的地区,采取开发扶贫的方式加快其脱贫致富的步子。大规模的扶贫运动使乡村绝对贫困人口占乡村总人口的比重从1985年的30.7%下降到2000年底的3%。明显减少了贫困人口数量,降低了贫困人口的贫困程度。

2.成功实现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整体转型与并轨

以城镇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为重点,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为框架的社会保障体系得以确立;国家主导、责任共担、社会化、多层次的国家-单位-社会保障制正在成为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主体,并走向全面代替原来的国家负责、单位包办、板块分割、封闭运行、全面保障、缺乏激励的国家一单位保障制时期,成功地完成了社会保障制度变革的重要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而且,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也得以理顺。1998年以前,社会保险各项目管理过于分散和混乱,劳动、人事、民政、铁路、交通、煤炭、银行等多家部门都有一定份额的业务职能。正是所谓的“八仙过海”、“多龙治水”,导致政出多门、管理失范。1998年在国家机构改革中成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统一管理劳动保护和社会保险事务。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会同国家体改委等有关部门负责对全国统一的养老、医疗、失业等主要社会保险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指导和监督,这大大加速了中国社会保障改革的步伐,使长期存在的政策、机构不统一问题很快得到解决,过去长期存在的行业统筹与地方统筹条块分割的矛盾也得到了解决。

3.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十分关心城乡特困群众的生活。《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明确提出:“农业合作社对于社内缺乏劳动力、生活没有依靠的鳏寡孤独的社员,应当统一筹划,在生活上给予适当照顾,做到保吃、保穿、保烧(燃料)、保教(儿童和少年)、保葬,使他们生养死葬都有指靠。”从此,人们便将吃、穿、烧、教、葬这五项保证简称“五保”,将享受“五保”的家庭称为“五保户”,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农村“五保”供养制度的雏形。从上世纪50年代起,各地相继兴办了敬老院,将部分“五保”对象集中供养,逐步形成了集中供养和分散供养相结合的五保供养模式。

1994年1月,国务院公布施行《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规定五保供养的主要内容是“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供养标准为当地村民一般生活水平,并明确规定“五保”供养为农村集体福利事业,供养经费从村提留或者乡统筹费中列支。1997年3月,民政部颁布《农村敬老院管理暂行办法》,规范了农村敬老院建设、管理和供养服务。这两项法规规章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农村“五保”供养工作开始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轨道。

2000年以来,随着我国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推进,农村“五保”供养资金渠道随之调整。取消农业税及附加后,供养经费又调整为主要从上级财政转移支付和地方各级财政预算中安排。

综合上述60年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取得的成就可以断言,没有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改革与发展,没有对以社会保障为主体的社会建设事业的巨大投入,就没有我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平稳、快速发展,也就不可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因此,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抑或是将来,于国、于民、于家,社会保障制度功不可没,须臾不可或缺。

三、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近年来,虽然我国社会保障及社会建设事业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由于经济发展基础相对薄弱,现行的社会保障制度与经济发展、社会前进的步伐相比仍明显滞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仍面临不少的困难和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社会保险体制性、制度性的问题仍较突出

在二元结构的影响下,城乡社会保险两大体系是按照两个不同模式来设计的,在缴费基数、缴费年限、补贴办法、给付标准等思路与操作上相去甚远,致使二者很难衔接。同样在城镇,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养老制度的双轨制,造成企业离退休职工与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差异巨大,且目前该问题已经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主要因素之一;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基金节余很不均衡,影响社会保险统筹层次的进一步提高;恶意拖欠社会保险费现象仍很严重,社会保险基金支付压力巨大;灵活就业人员、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等边缘化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亟须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来解决;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由于补报模式所限,使很多农民还不能从中得到预期的实惠,导致参合农民满意度低,新农合有大面积缩水的危险。近两年,虽然农村低保覆盖面和保障标准都有所提高,但是要想较好地解决所有农村贫困人口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做到“应保尽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且,人情低保、权力低保现象也普遍存在。

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止步不前,已经不能适应农村老龄化形势需要

国际社会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10%,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数的7%。据此,我国上世纪90年代即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农村的老龄化程度还要比城镇严重得多。另据农村调查发现,由于家庭积蓄大都用在子女读书、建房造屋或家事应急上,农民年老后留给自己的养老钱极少或者根本没有,以致在晚年仍不得不从事生产体力劳动以维持生计。在传统的家庭养老、土地养老功能日益削弱,而针对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普遍不足,大量青壮年农民进城后农村老弱人群的基本保障问题日益凸显的情况下,加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和老龄服务体系建设已迫在眉睫。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养老机构设施更是残缺不全,这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不相适应,与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形势格格不入。

3.农村贫困人口总量大,灾害频繁,救灾任务十分繁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作为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市场主体,面临着市场竞争和自然灾害的双重风险。一方面,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尤其是近期以来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大批农民工离开务工地回到家乡而处于游离待业状态。他们的社会保障问题,尤其创业与就业问题都亟待解决。还有受出口形势影响,大量的农副产品因滞销而积压。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甚至也成了他们返贫的致因;另一方面,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也影响农民脱贫致富。我国山地多平地少,旱地多湿地少,东西南北跨度大。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使得自然灾害频繁,常受干旱、洪涝、风雹、病虫害、霜冻等灾害的侵袭,其中主要灾害干旱、洪涝的成灾面积占全部灾害成灾面积的70%左右。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在,我国都是一个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

另外,艾滋病致孤致困人口较多,且呈现区域聚集分布,救助任务繁重。

因此,上述多种因素导致我国的贫困人口十分庞大,贫困程度十分深重。这种严峻的局面,既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起到很大的制约作用,同时也是一种促进。

坎坷与辉煌:中国社会保障变迁之路

(四)2010-3-4

四、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既然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运用国民收入再分配的手段,对劳动者和公民提供物质帮助和社会服务的一种制度,那么其中的劳动者和公民应该指全体劳动者和全体公民,而不应该是城乡有别的。因此,对目前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与改革,一定要坚持城乡统筹的原则,力求城乡协调、均衡发展。当务之急,就是创造条件探索实现农村和城镇基本养老关系转移接续办法,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1.社会保障建设要总体向农村倾斜

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逐步改变二元经济结构下城乡保障制度差别过大、城乡劳动者的境遇很不平等的状况。要按照城乡社会保障项目基本一致、资金管理原则基本一致、政策法规基本一致的要求,加快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制度,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的接轨,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一是社会保障财政支出要向农村倾斜,加大对农村地区转移支付力度,逐步实现城乡社会保障支出的相对均衡;二是农村社会保障各项制度设计应以全体农民为保障对象,公平地对待每个农民并确保其享受到相应的社会保障权益,逐步健全保障项目、扩大覆盖范围、提高保障水平,最终形成没有漏洞的社会安全保护网;三是制度实施过程要公开、公平,比如在低保实施过程中,力戒权利低保、人情低保等。

2.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设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抓紧制定指导性意见,建立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我们应抓住应对人口老龄化高峰前的有限时间,建立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社区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自愿储蓄养老保险为补充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加快建立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个人账户为主、保险关系可转移、待遇调整机制健全的完全积累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保障农民的养老金能够在不同地区之间进行有效流转,能在不同保障方式之间进行有效接转,且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现保值增值。创造条件探索实现农村和城镇基本养老关系转移接续办法,逐步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养老保险体系。

保险费缴纳标准应按照预期领取的养老金不低于当地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高于本县(市)上一年城镇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平均水平确定,原则上将来的保障水平应达到低保标准的120%以上。采取农民缴费为主、集体补助、财政补贴的办法筹集保险金。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必须使“三方共担”的原则具体化,尤其要明确政府的财政责任;集体补助,就是村集体应当从经济积累和农村集体资产经营收益中预留一定的资金,用于缴纳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费,集体补助比例控制在缴费总额的10%~30%;财政补贴,就是政府对参保人员按照最低缴费标准的20%~40%给予补贴,并适当提高对农村义务兵、独生子女父母和有困难残疾人的补贴标准。

在为那些适龄农村居民办理社会养老保险的同时,对于已经进入老龄阶段的60岁以上的农村老人发放老龄津贴,无论经济状况、家庭背景等情况,无条件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不等的养老津贴。财政状况较差的地区可以从70岁老人开始执行。解决农村养老问题的另外一个途径就是鼓励有能力、有意愿的农户举办家庭集中养老,政府可以对这些农户进行奖励或补贴。这样可以集居家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为一体的优点。

3.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调整统筹模式,提高补偿比例

鉴于当前农村居民的医疗开支主要还是非住院的老、慢病,因此,在筹资额度增加的情况下,应调整补偿方案,适当提高小病、慢病的补偿额度,来提高农民获益程度。建议广泛开展“院内直补'32作,即参合农民患者在治疗结束出院时,在医院直接办理补报手续。这样既可大大方便参合农民,又可避免以往手续烦琐带来的各种违规及权力寻租行为,从而确保基金的安全使用。对于农村特困群体就医时,要采取医院先垫后报的办法,确保他们能看病、看好病。在一些新农合基金沉淀较多的地区,开展”二次补偿“的做法不应提倡,因为它更增加了制度的不公平性,这很容易使那些平时注意保护身体而不至于生病住院的人产生不平衡的心理,从而产生一种”负激励"效应。

4.把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作为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通道

要探索把失地农民纳入城市社保体系,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障体系,从根本上解除农民对失去土地后的养老之忧,以减少因养老问题产生的城市化阻力;由于失地农民最终要纳入城市居民范畴,为他们提供养老保障,有利于城乡养老保障的顺利接轨,铺通建立城乡一体化基本养老保障制度的道路。根据一些试点地区的经验,在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面,可模仿城市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方式,由政府、集体、失地农民个人共同出资、合理负担。政府承担的部分从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和增值收益中列支以及安排专项财政拨款;集体承担部分从土地补偿费和集体经济积累中提取;失地农民个人缴纳的部分可视其具体经济状况在安置补助费中扣除。养老保险费的交纳标准和养老金的发放标准应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作相应的调整,使失地农民既履行应尽的义务又能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5.加快专业社工人才队伍的培养,并为其提供必要的岗位

随着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快速发展,不同的利益及思想必然发生激烈摩擦、碰撞。在面临经济、工作、生活、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下,就很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涉及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婚姻家庭、残障康复、心理干预等诸多领域。在传统的工作方式无法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的情况下,积极引入社工理念,采取专业方法则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以经济、物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逐步建立和完善的同时,再辅之以精神及服务为主要方式的社会工作,是未来社会保障发展的基本方向(服务及精神保障已经被列入社会保障的范畴)。目前,我们国家的社会工作刚刚起步,我们要依托高校,积极培养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在民政、卫生、劳动保障、司法、工青妇等部门设立适量岗位使之充分发挥专长,将为我国的社会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仍有诸多不完善、不成熟之处,还需要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几代人艰苦的努力方能完成。但是,我们的发展目标既定,就是要通过未来几十年的努力,在本世纪40年代末,即新中国成立国100周年之际,基本形成保障全面、水平适当、城乡一体、全民共享的福利体系。

第二篇:中国社会保障三十年变迁(精选)

中国社会保障三十年变迁

1,“前二十年变迁:从“国家——单位保障制”走向“国家——社会保障制” 从改革开放至1985年是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变革前的准备阶段。在这一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及各项制度都处于起步阶段,做了一些相应的准备:如国家重新设立民政部,主管全国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等。民政部在八十年代中期是推动社保制度建设与改革的重要力量。

同时这一时期有一个重要的转变,即个别地区开始尝试改进传统的国家-单位保障制度。

2,后十年评价:由单项突破变为综合改革。

1998年,这对于中国社保制度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社保制度也从这一年开始,由被动的配套转为基本的社会制度,独立于经济制度之外。1998年是一个标志性的年份,1998年机构改革后成立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险开始有了统一的管理部门。

3,展望

任何国家搞社会保障都有财力不足的问题,所以主要应当考虑国民收入的大分配格局,在国家持续高速发展三十年后,通过社会保障制度解除全体人民的生活后顾之忧并增进国民福利,应当是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继续促使国家发展的重要手段。

对于社会保障的投入,首先是公共财政要增加投入,其次是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再次是动员社会资源。

4,对这三十年社保发展的反思

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诸多漏洞,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其加以分析。将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知识加入其中。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发展水平较好的结合起来。一切从我国现阶段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从社会需要的角度出发完善社会保障各个工作措施。

我们对于社会保障30年的发展的研究的真正目的就是要建立真正有利于社会,益于大众的社会保障体制。

第三篇:必由之路 辉煌之路

必由之路

发展之路

——额济纳旗人口计生事业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

三十年的改革开放,社会主义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这三十年里额济纳旗党委、政府以及广大的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从控制人口增长阶段到稳定低生育水平、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新阶段,为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始终如一的坚持同步于改革开放时代的潮流,有了日积月累的进步,创造了额济纳旗三十年人口计生事业的巨变,三十年人口计生事业的硕果。

行政制约到依法管理

1980年额济纳旗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人开展工作。1984年将旗计划生育领导小组改设计划生育委员会,为政府职能部门,并在各苏木镇场增设计划生育工作岗位,配备计划生育助理员。1982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的指示》,要求国家干部和职工、城镇居民,除特殊情况经过批准外,一对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农村普遍提倡一队夫妻只生育一个孩子,某些群众确有实际困难要求生育两胎的,经过审批可以有计划地安排。1982年党的十二大把实行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之后写入《宪法》,同时规定“夫妻双方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为了落实计划生育工作,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执行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上有些偏激,行政手段过于强硬,给群众造成了不良的社会影响。随着计划生育工作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总结,国家2001年制定并公布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条例》,提出:国家依靠宣传教育、科学技术、综合服务、建立健全奖励和社会保障制度,开展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并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推行计划生育工作中应当严格依法行政,文明执法,不得侵犯公民的合法权益。内蒙古自治区结合本区域实际,相继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社会抚养费征收管理办法》、《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我旗相应建立并逐步完善以规范性文件为补充的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制体系。全面实行了计划生育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规范了计划生育行政职能和权限,建立了人口和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责任制、行政执法过错追究制等。以约束有关人员在工作中依法行政,文明执法,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规范了行政执法行为。依法开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旗级及各苏木镇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均符合医疗机构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执业许可,机构标识统一。技术服务人员均具备任职资格,技术服务程序规范。对旗及苏木镇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强化了人口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宣传教育、技术服务、人员培训、药具发放和咨询指导的服务功能,有效的提高了育龄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

技术指导到优质服务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在起步阶段,由旗医疗机构配合计生部门进行,延续到1988年设置了旗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站,配备专业技术人员5名,专门对育龄群众进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工作,办公业务用房 只有三四十平米。之后,经过了几次搬迁,业务用房条件和技术设备有所改善,工作职责逐步扩展,承担全旗育龄群众宣传教育、三查、上避孕节育器、取避孕节育器、发放避孕药具等。2005年额济纳旗计划生育指导站更名为额济纳旗计划生育服务站,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得到了全面提升。我旗以“加强服务站能力建设、提供优质服务”为目标,加快服务站建设,多渠道筹集资金70万元,于2007年建成了建筑面积为675平米的服务站大楼,并更新配置了B超、乳腺扫描仪。2008年我旗邀请国家人口计生委优质项目办专家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设计指导,并按照设计要求投资近30万元,对服务站内部进行了合理改建和温馨化装饰。

我旗苏木镇计划生育服务站和卫生院实行“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计卫联合、资源共享”的管理模式。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以旗计划生育服务站为龙头,流动服务车为纽带,苏木镇服务站为依托,建立完善了计划生育三级服务网络。并建成了一支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队伍。各苏木镇配备了计生服务车,提高了农牧区基层计划生育服务能力。

实行流动人口“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深入开展以计划生育避孕节育优质服务、生殖道感染干预、出生缺陷干预“三大”工程为重点的生殖保健系列化服务,制定实施方案,开展宣传咨询工作,联合卫生保健部门积极开展叶酸投放工作,进一步预防出生婴儿缺陷,提高了出生人口素质,为全旗育龄群众进行免费“三查”,覆盖率达到90%以上,育龄群众接受生殖健康服务率达到80%以上,男 性也逐步参与到生殖保健服务中,全旗已婚育龄妇女享有免费计划生育技术服务落实率达到100%。稳步推进避孕节育措施“知青选择”。详细了解群众的个性需求,实行分类指导,向育龄群众提供适宜的避孕方式,使用避孕药具及计划生育手术后随访服务率达到100%。

传统观念到新型观念

计划生育工作号称“第一难”,难以开展。一方面是群众个人生育意愿和计划生育政策的差异,有多子多孙、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为农村养老问题突出,社会福利保障体系滞后,在客观上对计划生育工作起到了负面影响。在计划生育工作起步一定阶段,为了落实好避孕节育措施,堵绝违犯政策生育,我们在工作方式方法上有些过激。通过摸索、总结经验逐步开展温馨化、个性化宣传,建立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将计划生育工作由“堵”向“导”的方面过渡,引导群众转变传统的生育观念。

2006年发布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决定》,确定了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当年建立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实施“少生快富”工程,缓解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的实际困难,使农牧民得到了最现实的利益,得民心、顺民意。随之,两项制度相配套的计划生育奖励优先优惠政策体系加快完善。我旗通过新闻媒体、信息网站、集中宣传日、下乡入户、人口学校等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使育龄群众对计划生育基础知识知晓率达到了90%以上。我旗全面落实国家、自治区、盟级出台的有关计划生育优惠政策,相应制定了适合我旗的方 案、措施、办法,并落到实处。仅2008年支出符合政策人群的奖励、扶助、救助资金近30万元。

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结合优惠政策的落实和完善,新型的婚育观念深入人心。1980年领取“独生子女光荣证”的家庭32户增加到2008年的651户;独生子女领证率由1980年的1.57%上升到2008年的15.9%。人口出生率由1980年的16.68‰下降到2008年的8.89‰,下降了7.79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由1980年的12.3‰下降到2008年的5.57‰,下降了6.73个千分点。由此可以看出我旗已经汇集了一支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庞大的人口和计划生育群众队伍,有效的控制了人口过快的增长。

伴随着我国昂然成长的脚步,回味成长经历,感悟发展里程。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额济纳旗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将在党的十七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力度,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两个转变”,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构建和谐额济纳旗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第四篇:铸就辉煌之路[范文模版]

铸就辉煌之路——《担当》观后有感

担当是一部电视文献记录片,记录了几代中国人为了中国能源工业披荆斩棘前赴后继,承担为国家贡献能源的历史责任。用真实的采访和拍摄,呈现了无数感人至深的故事,有力的诠释了能源工业发展的艰辛历程,铸就了石油工人铁一般的形象。《担当》分四集,以工业能源的发展历史为线索,分别讲述了抗战时期,我国能源贫瘠,石油工作者如何坚信开创上下求索保证石油供给;建国初期,我国内部自然灾害外部政治封锁,石油工作者如何扭转形式改变石油资源落后局面;改革开放时期,石油工作者如何继往开来配合经济的告诉发展;新时期,石油工作者又是如何顺应经济发展加强技术创新国际合作,满足新时期的能源需求。这是一部站在历史新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的电视纪录片。身为一名石油工人看完这部影片我深思许久感慨万千,大有归来过我话艰苦,惊汗津津尚流汞之感。沾满油污的工服、饱经风吹日晒的脸膛、粗狂的外表、憨厚的笑容……一幕幕挥之不去,当想到自己也是这其中的一员,自豪之感油然而生,自豪的同时身上也无形的背了一个担子,一个无愧于石油工人称号的担子。

毕业参加已有工作三个年头,自认为工作中肯负责,但比起他们可谓是轻于鸿毛,老石油工人的峥嵘岁月为我们新一代的油田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今我国能源工业已经形成相对

完整的体系,每一个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想要担当起石油工作者的责任必须顺应时代的发展步伐,明确工作目标,将个人思想上升到石油人群体精神的的一部分,上升到国家能源工业的一部分,绝不能孤立静止的去对待个人的工作和责任,我公司在牡丹江投资建厂开发油页岩,切实的顺应了我国工业新时期发展的时代需求,紧跟能源转变的前进步伐,在原始开采的基础上开发新技术,将能源枯竭的后顾之忧防患于未然,作为新一代的石油工作者的我们肩负着用知识技术转化于生产的新的历史使命,保证国家能源的重担落到了我们肩上,我们要敢于担当,勇于担当,为国家能源事业的发展再续辉煌,续写新一代能源工业的宏伟篇章,既往开来铸就石油事业的辉煌之路。

我们在路上……

第五篇:文凭+技能,就业之路并不坎坷

文凭+技能,就业之路并不坎坷

“老师,我现在是高中毕业,能到贵校上学吗?能拿到大专学历吗”?这可能是近期来重庆新华电脑学校咨询的学生们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看来,文凭,依然是这样求学若渴的学生们追求的一个目标。

但同时,也有一些同样是高中毕业的学生们,他们提出的问题更为实际,那就是能不能学到真正的本领,能否找得到工作,毕业后能拿到多少工资?他们的务实和直击要害,真的让人很佩服。的确,他们都是眼光很长远的一族,文凭和技能两手都抓,直接面向求职和就业来考虑问题。一位正在接受咨询的学生说道:“现在,很多单位招人的时候,都要求要有文凭和技术,文凭是敲门砖,没有文凭,工作怎么找呀,也许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而技能才是长远发展的基础。所以,我觉得你们的“TC精英教育”正合我意。文有文凭,武有技能,有了这样的职素,找到满意的工作,将会变得更轻松一些。”

其实,很多咨询的同学,在关注文凭和技能的背后,更重要的是关注就业。重庆新华电脑学院高级职业规划师吕老师认为:“现在就业压力比较大,学校能不能推荐就业,学生在毕业后能不能找得到工作,才是同学们真正所关心的。这是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重庆新华电脑学校的优势所在。因为新华电脑教育拥有遍布全国的就业网络,在各大城市设有20多个就业办事处,几百人的就业服务团队,每天都要与上千家用人单位保持着沟通,为即将学成毕业的学生打通就业的渠道。当然,也有部分同学对于学校推荐工作并不十分“感冒”,他们的想法是,要自己去找更好的工作,因为,他们相信,学到了真正的技能,又拥有了较好的文凭,找工作是不用愁的。这部分学生很自信,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他们敢于去追求自己的理想,这种底气来自哪里呢?那就是对自己专业知识的充分认可”。

据悉,重庆新华电脑学校根据市场的需要,推出的“技能(Training)+学历(College

Education)”(简称“TC精英教育”)项目,一方面培养学生们的专业技能,大家能够在校期间,学习到过硬的专业本领,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能力,并且可以经常参加校内活动,锻炼自己的交际能力和职业素质,拥有了这些职场必备的技巧,在工作中将会是游刃有余。

另一方面还让学生在校期间完成国家规定的相应大专学历教育全部课程,通过考试以后,可以取得重庆邮电大学正规的大专文凭,从而真正实现一份努力,两份收获。

文凭+技能,新华让你就业有保障!

下载坎坷与辉煌:中国社会保障变迁之路word格式文档
下载坎坷与辉煌:中国社会保障变迁之路.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辉煌中国》观后感:科技创新引领辉煌之路

    《辉煌中国》观后感:科技创新引领辉煌之路 中国路、中国桥、中国港口、中国网„„昨晚,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首集《圆梦工程》在央视播出,通过港珠澳大桥、胡麻岭隧道、郑万......

    《辉煌中国》观后感:走向伟大复兴之路

    《辉煌中国》观后感:走向伟大复兴之路 9月24日晚,随着第六集“开放中国”播出,由中宣部、中央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六集电视纪录片《辉煌中国》全部播放完毕,全片以创新、协调、绿色......

    深圳农贸市场的辉煌及变迁

    深圳农贸市场的辉煌及变迁 摘 要:农贸市场在城市中扮演着特殊的角色,不仅承担着生鲜交易的功能,还有诸多社会功能。通过调研深圳农贸市场的变迁过程,了解农贸市场升级改造过程中......

    我教地理的坎坷之路上报稿范文合集

    我教地理的坎坷之路 马 燕 太和县大新镇中心学校 二○一一年三月 我教地理的坎坷之路 太和县大新镇中心学校 马 燕 摘要:我于1997年从池州师专地理系毕业到农村中学任教时就......

    战后英国社会保障思想的变迁[精选]

    战后英国社会保障思想的变迁 刘波 周敏凯 2013-4-15 13:54:13 来源:《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济南)2005年01期 【作者简介】刘波,宁波大学讲师,华东师范大学法政学院2002级博......

    案例分析:万科辉煌之路

    案例分析:万科辉煌之路;课本P11-13 1.案例中的万科公司和其他房地产公司最大的区别在哪里?为什么万科总能走在市场的前面? 答:(1)万科集团和其他公司的最大区别在于,万科集团能够紧紧......

    中国重点大学变迁记

    中国重点大学变迁记 一、1954年确定最早的6所重点大学 1954年12月,教育部在《关于重点高等学校和专家工作范围的决议》中,指定以下6所学校为全国性重点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北......

    中国大学学费变迁

    中国大学学费变迁 中国大学学费变迁免学宿费 30年代国立大学的收费在30年代大学收费情况是:北大清华一律是每年二十银元,一律免收学宿费。国立大学每年约22—40银圆,师范类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