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的人口与民族课件
中国的人口与民族这一节则是从人文角度讲述中国人口的现状,主要包括人口数量、人口增长曲线和人口分布的特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国的人口与民族课件,欢迎阅读。
中国的人口与民族课件
1【学习目标】
1、知道我过的人口数量、分布,学会分析我过的人口增长趋势
2、知道我国的民族数量与分布特点,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民族风情
3、树立科学的人口观和民族观
【学习重难点】
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及人口政策,我国民族分布及各民族风情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一、我国人口数量
读图1-
7、1-8分析我国人口数量
1、全国人口数量: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亿,占世界,居世界第位
2、各省人口数量
我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我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是,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份有个,分别是,除外均居于东部地区,山东省人口居全国第位
二、我国人口增长
读课本P11,完成活动,分析我过人口增长趋势及原因
1、人口增长状况
根据我国人口增长图回答:1949年前增长,1949年人口数为亿,以后人口迅速,到2000年达亿,51年增加亿,人口呈上升趋势,虽然实施计划生育,由于人口基数,增长速度仍然
2、人口增长原因:新中国成立,人民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条件,人口死亡率,人口出生率,人口迅速
三、我国人口分布
读图1-9,分析我国人口分布,我国人口分布
1、地区人口分布
①黑河——腾冲线:我国人口分布以此线为界,以东人口,以西人口
②我国人口地理分布特点:东部地区人口,西部地区人口,沿海、沿河、沿湖地区人口,干旱荒漠地区人口,平原、盆地人口,山地、高原人口,经济和交通运输发达的地区人口,经济落后,交通闭塞的地区人口,城镇密集、工业发达的地区人口,偏僻的农业、牧业地区人口,汉族地区人口,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
2、城乡人口分布
①特点:农村人口比重,城市人口比重
②趋势: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我国城镇人口将不断
四、我国人口政策
读课本P14,结合七年级所学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人口现状:目前,我国人口比重,青少年比重,在今后一段较长时期内,人口总量还将持续
2、我国人口政策:人口增长必须与、相协调,与相适应,实行,控制,提高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五、我国民族概况
读课本P15,完成相关内容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共个民族,族人口最多,占,个少数民族,占,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是,超过400万的少数民族有
2、各民族具有地位
六、我国民族分布
1、分布特点:相互交错分布
2、分布状况: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和,少数民族则分布在……地区
3、我国民族分布最多的省是
七、我国民族风情
1、民族乐器
长鼓两面鼓马头琴和欢萧
冬不拉神鼓鹰笛芦笙
2、民族节日
那达慕大会泼水节火把节
三月三歌会晒佛节、雪顿节、忘果节
3、体育活动
手鼓舞孔雀舞跳板
摔跤、赛马、射箭
中国的人口与民族课件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知道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3.了解我国人口增长情况,知道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4.理解我国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5.了解有关华侨、华人的知识。
能力目标:
1.学会运用人口资料,计算人口密度。
2.学会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能够使用图例、注记识别图上所表示的 地理事物及其分布,培养阅读人口分布专题地图的能力。
3.能够根据不同地区的面积大小、人口多少和人口密度资料,说明人口分布的状况。
情感目标:
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方面的基本国情,懂得人口的增长要同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从而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教学建议
关于“中国的人口”的教材分析
1.本节教材主要内容是我国人口及其分布概况,是中国 地理的基础知识。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是我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出发点。
2.“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一段中,运用“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的比较”示意图,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读一读”中的资料更是体现了中国人口的这个特点。
3.人口分布的知识是从“做一做”引入的。这部分内容即可以使学生学会运用人口资料,计算人口密度,而且还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的分布很不均匀。“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展示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既是某些自然环境区域的结果,又是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运用“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本节应学会的读图技能。
4.关于我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华侨和侨乡的知识不是本节的重点。
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人口数量的增长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教材通过“我国人口的增长”图、“我国每年新增人口的消耗占当年新增财富的百分比”图、“我国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在世界的位次”图,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这也是本节必须使学生理解的重点知识。
关于“中国的人口”第一课时教法建议
1.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学生所熟悉的常识。教师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除
去利用课本中“中国与俄罗斯、加拿大、美国的面积和人口比较图”和“读一读”的材料之外,还可以联系一年级的世界 地理知识,让学生知道我国人口相当于西半部欧洲30多个国家人口之和的2倍多,比非洲和拉丁美洲两大地区的人口还多,用这些材料进行渲染,使学生对我国人口众多这一国情有深刻的印象。
2.由于学生在初一已经学过人口密度的概念,并接触过人口密度图,在讲“人口分布不平
均”这部分内容时,可先让学生完成课文中的“做一做”。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口数量”图上,读出江苏、山东、新疆、西藏的人口约数(江苏6700万、山东8500万、新疆1500万、西藏200万),计算人口密度(江苏和山东每平方千米分别为670人和560人,新疆和西藏每平方千米分别为9.4人和1.7人),比较东部沿海两省和西部内陆两自治区的人口密度大小(江苏、山东人口密度大,新疆、西藏人口密度小)。通过以上练习,使学生对我国东西部人口分布不均的状况有一个深刻的印象。然后再让学生阅读“中国人口分布”图,结合课文,自己总结出中国人口分布的特征。
中国人口地区分布的不均状况,是 历史上长期以来形成的,与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和自然条件的关系十分密切。教师不宜把中国人口分布的不平均这一特征作为中国的“人口问题”来讲。最好结合本段课文的内容,联系初中“世界的人口”一章的知识进行 教学,让学生搞清楚中国人口分布同地区经济发展和自然条件的关系,使这部分内容的 教学成为义务 教育 地理教材“人和环境的关系”这条主线的一个部分,为学生初步建立正确的人地观打下基础。
3.在讲授我国“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采用列表讲述的方法。
同时,应向学生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不断增加。
今后,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城镇建设的发展,城镇人口的比重还将继续增加。至于我国城市发展的政策这一内容,教学中可一带而过。
4.“华人与华侨”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区别“华侨”和“华人”两个概念,然后说明我国的侨胞遍布世界各地,广大侨胞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也要说明关怀和重视保护海外华侨是我国政府的一贯政策。
关于“中国的人口”第二课时教法建议
1.“人口增长过快及带来的问题”是本节的重点内容之一。
这部分内容可以分三部分讲授:
①我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
可以结合课文中的“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让学生看看我国人口直线上升的情况。或者让学生简单算算如果人口自然增长率相同,11亿人和100万人所增加的人口有什么不同,以此理解人口基数大对人口增长的影响。但这种计算不要搞得太多、太复杂。
②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
我国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比较复杂。这里应主要向学生讲明两个方面。
一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医疗卫生条件改善,平均寿命延
长,人口死亡率有大幅度的下降。另一方面,由于我们控制人口的工作做得还不够好,人口出生率长期处于较高水平,这两个方面的共同作用,使人口自然增长率居高不下,即使在70年代后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较低的年代,由于已形成庞大的人口基数,每年的新增人口仍是个惊人的数字。
③“人手”和“人口”、“人的生产”和“物的生产”之间的关系:
要让学生明白人既是物质财富的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生下来就需要衣、食、住、行
各方面的物质资料。人口越多,需要生产的产品、耗用的资源和占用的空间越多,在我们国家这个既定的范围内,每人平均占有的就越少。如果我们不注意控制人口,使人口的增长超过物质资料增长的速度,我们的生活水平不但得不到提高,反而要降低,四个现代化的目标不会实现,而且会使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进一步恶化,给我们的子孙后代造成困难。
这段课文插有几副图,较为形象地反映了“人的生产”和“物的生产”的关系,突出了人均的观念。教师可让学生自己分析这些插图,谈谈这些关系。
2.在讲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前,可先联系第一册课本中学过的有关人口与经济、资源和环境相适应的知识,让学生对为什么我国把计划生育作为基本国策有所认识。
我国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政策,以及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具体要求,应让学生牢记。
同时还要让学生明白,在实行计划生育的同时,还要努力发展生产。只有经济发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了,才能最终解决我国的人口。
第二篇:中国人口与社会主义建设
一.当前中国的人口问题呈现哪些特点?如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中国人口的优势,同时克服其弊端?
答: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社会保障面临空前压力;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对公共资源配置构成巨大挑战;贫困人口结构趋于多元,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 清醒认识全面加强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二 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
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不动摇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坚持依法管理严肃处理违纪违法行为凡违法生育的一律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四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三提高人口素质,将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全面实施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大力提高全民族素质。
五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建立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标本兼治工作机制,加强综合治理的过程评估和责任考核,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以消除性别歧视为重点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文明婚育观念,普及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知识,制定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促进男女平等就业和共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六 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
要深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改革,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健全出生人口登记和生命统计制度,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解决流动人口在就业就医定居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逐步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其合法权益。
七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要制定和落实老龄事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把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发扬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八 切实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保障力度
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公共投入是保稳定促发展的基础性投入。要从财政基础设施人力科技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必须坚持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和完善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第;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坚持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宣传教育与利益导向。行政管理与群众工作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加强并改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
新,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以开放务实的姿态开展国际人口与发展合作交,流树立负责任人口大国的形象。
二.阐述理论创新对实践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有哪些创新?请各举一例说明。
理论来源与实践、高于实践同时又能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理论创新是在原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创新理论更适应于客观规律,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强。理论创新能够推动实践活动的层次、质量不断提高和更新,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成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理论的创新、与时俱进也能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列举《决定》中你认为对你的工作与生活影响最大或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项举措,并充分阐明理由。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目前城村教育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农村的孩子学到的知识远比城市孩子要少得多,这说明当前的教育深度只局限于城市,而农村的教育并没有得到公平发展。
“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四.当前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或将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新格局,世界经济的,世界政治格局,周边国家的经济、政治及对世界各大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地位的影响。
第一,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中国走的以经济带动综合国力,以经济带动中国政治地位的政策,已经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到了有效的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约,但是中国始终走独立自主的发展政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选择了一条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的道路。中国的发展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变化,中国的政治主张已经扮演到了世界政治角色。中国同周遍国家的经济往来已经影响到他们同美国的政治关系。中国的经济发展给周遍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繁荣,一些国家已经在政治上开始实行亲华。
中国以一个新的东亚区域合作组织取代有美国参加的亚太经合组织,从而逐步消除美国在本地区影响。
第二,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明焕发青春,并与其他文明共存与交汇,必将有助于世界文明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和取长补短,必将促进世界文明和谐时代的早日到来。
第三,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已经而且必将继续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更大的合作空间,形成更多的利益共同体和利害共同体,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这是一个事实。中国实行和平发展经济的战略手段,实行以经济发展带动中国政治,带动中国在世界中的影响,带动在世界政治舞台中的地位。近年来,中国同周遍国家的经济往来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中国同韩国,东南亚国家的对外贸易已经赶超美国,中国在他国家的地位日趋上升。相反的是,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在亚洲已经下降,在很多方面已经是力不从心,东道主的地位已经被中国所取代;美国是一个世界经济强国,但随着今年来中国的发展,中国同周遍国家经济贸易额的日趋上升,在很多方面美国在他们国家中的地位已日趋被中国取代。中国向周边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吸引了亚太地区大量闲置资本前往中国投资,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开发了新的财源。可见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市场,是世界各国的贸易伙伴;为世界提供了有效的发展空间,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世界经济的繁荣。
第四,中国的和平崛起将为国际社会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即不是通过传统的军事扩张、争霸或称霸,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渐进的方式,在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的进程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既向整个国际社会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又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扩大内需,挖掘潜力,走有中国特色的富民强国的现代化之路。这对国际社会将具有巨大的启迪意义。
总之,中国在一步步强大,但是世界人民也应该认识到,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中国的强大是友好的强大。和平崛起的中国,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维护力量;她为国际社会带来的只能是机遇。和平崛起的中国是一个在国际社会起建设性作用的负责任的大国。和平崛起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伟大事业
第三篇:中国的民族与民俗
导游基础知识-a(总分250,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
1.我国现有56个民族,其中______个为少数民族。
2.汉族是以先秦华夏为核心,在______时形成的统一与稳定的民族。
3.秦汉______的建造,无疑是汉民族形成的重要标志。
4.汉人的信仰观念以______为核心,同时也相信万物有灵与风水观念。
5.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民族自治地区是______自治区。
6.我国民族成分最多的是______省,共有25个民族。
7.傣、布朗、德昂等族信仰______。
8.年的名称从周朝开始,至______才正式固定下来。
9.农历正月初一现在称为春节,古时称______。
10.农历新的一年里第一个月圆之夜,那一天称______节。
11.清明节前两天为______节,至唐代两节合并。
12.赛龙舟早在______时代就有了。
13.“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______》中。
14.17世纪初,皇太极将女真族更名为______。
15.蒙古族的传统乐器是______。
16.维吾尔族全民信仰______教。
17.______是我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
18.______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19.______是藏族特有的水上交通工具。20.丽江坝区的纳西族群众的房屋普遍采用“______”的形式。
21.先秦时期,华夏民族多居住在______中下游一带。
22.汉族的语言简称汉语,属______语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语言之一。
23.汉族自古以来对各种宗教就采取了______的态度。
24.关于端午节的来历,说法不一,多数人认为是为了纪念______。
25.满文是16世纪末参照______字母创制的。
26.满族群众的院内有一影壁,立有供神用的“______”。
27.在蒙古族人家里做客,主人躬身端来的奶茶,客人应欠身______手去接。
28.维吾尔族男女都爱戴的四楞小方帽,称为“______”。
29.回族年轻姑娘的盖头一般是______色。
30.朝鲜族群众把六十大寿称为______节。
31.壮族有“______之乡”的美誉。
32.土家族房屋一般傍山而建,呈虎坐形,也有不少高脚吊楼,称为“______”。
33.黎族女儿成年后即住在屋外的“______”里,盛行不落夫家的习俗。
34.“______茶”是苗族用来待客的独家饮料。
35.在藏族地区,______有“高原之舟”的美称。
36.藏族礼俗欢迎宾客时要献一条丝织长巾,藏语称为______。
37.泸沽湖的纳西族人还处在母系氏族社会,流行______。
38.纳西族人民集体创作了长篇史诗《______》,它是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39.傣族每年最盛大的节日是______节。
40.傣族的村寨大多建于平坝近水的地方,______
式建筑是傣族住房的特点,分上、下两层。
二、单项选择题
1.()完成了儒法合流,确立了孔孟儒家学说的统治地位。A.汉文帝 B。汉景帝 C.汉武帝 D.汉明帝
A B C D 2.下列名词中,属于广义民族概念的是()。A 中华民族 B 汉族 C 回族 D 满族
3.满语属()语系。A 汉藏 B 印欧 C 南亚 D 阿尔泰
4.中国第四次民族大融合是在()。A 春秋、战国 B 魏晋南北朝 C 清代 D 民国
5.维吾尔族女性多在宽袖连衣裙外套()对襟背心,现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A 黑色 B 红色 C 粉色 D 蓝色
6.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被称为“踏青节”的是()。A 春节 B 元宵节 C 清明节 D 端午节
7.满族群众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以居住在()为最多。A 北京市 B 黑龙江 C 吉林 D 辽宁 8.在二十四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是()。A 立春 B 清明 C 芒种 D 夏至
9.维吾尔族人睡觉时忌()。A 头东脚西 B 头南脚北 C 头北脚南 D 头西脚东
10.壮族三月三是备耕时期,吃()预示五谷丰登之意。A 抓饭 B 五色饭 C 竹筒饭 D 钵仔饭
11.具有纳西族本民族特色的传统节日是()。A 三朵节 B 古尔邦节 C 那达慕大会 D 望果节
12.苗族群众在父母或同村人去世后()内忌食辣椒。A 一个月 B 三个月 C 六个月 D 九个月
13.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是()。A 汉族 B 壮族 C 回族 D 俄罗斯族
14.纳西族()是研究纳西族社会历史、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的重要史料。A 《十二木卡姆》 B 《创世纪》 C 《东巴经》 D 《丹珠尔》
15.元宵节为“三元节”中的()。A 上元节 B 中元节 C 下元节 D 后元节
16.在南北朝时期,()成为通行的主要字体。A 隶书 B 大篆 C 楷书 D 草书
17.南京临时政府决定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A 元旦 B 正旦 C 春节 D 阴历年
18.民间文化娱乐属于()民俗。A 经济 B 社会 C 精神 D 游艺
19.最具傣族特色的舞蹈是()。A 摆手舞 B 长鼓舞 C 孔雀舞 D 肚皮舞
20.白族群众聚居在()。A 云南大理 B 云南腾冲 C 贵卅I黔南 D 贵州黔东
21.下列节日中不属于白族传统节日的是()A 三月街 B 绕三灵 C 雪顿节 D 耍海节
22.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是()。A 四川阿坝 B 四川凉山 C 云南大理
。D 重庆大足
23.土家族崇拜()。A 盘王 B 瑶王 C 土王 D 大王
24.北京话属于汉语当中的()方言。A 北方 B 吴 C 客家 D 湘
25.朝鲜族的民间舞蹈不包括()。A 农乐舞 B 长鼓舞 C 顶水舞 D 摆手舞
26.下列习俗与土家族有关的
是()。A 赶年 B 芦笙节 C 藏历年 D 游方
27.回族使用的语言是()。A 汉语 B 英语 C 回语 D 蒙古语
28.满族在隋唐时期称为()。A 女真 B C 满洲 D 女真
29.蒙古族的标志性建筑是()。A 碉楼 B 吊脚楼 C 蒙古包 D 四合院
30.我国各民族语言当中,属于印欧语系的有()个。A 2 B 3 C 17 D 25
31.回族老年妇女一般戴()盖头。A 白色 B 黑色 C 灰色 D 青色
32.在战国时期,“七雄”都自称为()A 夷族 B 华夏族 C 汉族 D 中华民族
33.藏族群众吃()。A 驴肉 B 马肉 C 骡肉 D 羊肉
34.到蒙古族牧民家做客,进门从()A 左边 B 右边 C 东边 D 西边
35.在藏族礼俗中,欢迎亲友互献()A 哈达 B 奶茶 C 酥油茶 D 糍粑
36.壮族人中90%以上聚居在()。A 广东 B 广西 C 湖南
。进,入包后在主人的陪同下坐在右边。是最普遍的一种礼节。
D 云南
37.黎族群众忌头朝()睡觉。A 炕头 B 门口 C 窗口 D 柱头
38.傣族的年节是()。A 泼水节 B 春节 C 关门节 D 开门节
39.不属于纳西族群众信仰的宗教是()。A 东巴教 B 喇嘛教 C 道教 D 伊斯兰教
40.最早纳西族普遍信仰()。A 东巴教 B 佛教 C 道教 D 基督教
41.“赛乃姆”是()最普遍的民间集体舞蹈。A 回族 B 蒙古族 C 朝鲜族 D 维吾尔族
42.属于斯拉夫字母体系的是()。A 傣文 B 俄文 C 藏文 D 锡伯文
43.进入()世纪后,随着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和国外思潮的影响,“民族”一词在国内开始普遍使用。A 18 B 19 C 20 D 21
44.傣族民间歌手称为()。A 阿訇 B 阿注 C 赞哈 D 山哈
45.我国共有()个民族自治区。A 2 B 3 C 4 D 5
46.藏族群众转经筒、叩长头和转寺院应以()方向转动。A 逆时针 B 顺时针 C 交错 D平行
47.中国有56个民族,除()外,其他泛称为少数民族。A 汉族 B 壮族 C 回族 D 蒙古族
48.蒙古族群众喜爱()。A 红色 B 白色 C 蓝色 D 紫色
49.回族群众不吃()。A 牛肉 B 羊肉 C 驼肉 D 猪肉
50.壮族歌圩节的活动不包括()。A 碰红蛋 B 织壮锦 C 踢毽子 D 抛绣球
51.夏历七月()日接送祖先亡灵时,白族忌出门。A 十四 B 十五 C 十六 D 十七
52.朝鲜族群众的房屋门一般不朝()面开。A 北 B 东南 C 南 D 西南
53.藏族群众忌讳触摸的物品不包括()。A 转经筒 B 佛像 C **身体 D 佛寺经书
54.八宝茶是()的特色饮料。A 白族 B 藏族 C 回族 D 蒙古族
55.回族群众主要聚居地为()。A 河北 B 北京 C 宁夏 D 青海
56.下列饮食中与朝鲜族有关的是()A 泡菜 B 白肉血肠 C 粉糕 D 萨其玛
57.下列项目中不属于“男子三项那达慕”的是()。A 赛马 B 投布鲁 C 射箭 D 摔跤
。58.()又称为灯节。A 春节 B 端午节 C 清明节 D 中秋节
59.纳西族信仰()。A 藏传佛教 B 上座部佛教 C 大乘佛教 D 小乘佛教
60.清明扫墓在()成为定俗。A 秦 B 汉 C 唐 D 宋
61.壮族群众家有产妇时,门上悬挂(),暗示外人不得入内。A 草帽 B 雨伞 C 斗笠 D 灯笼
62.满族实行一夫一妻制,结婚时,新娘要在()上坐帐一日,称“坐福”。A 东炕 B 西炕 C 南炕 D 北炕
63.登高是()节的习俗。A 劳动节 B 儿童节 C 重阳节 D 教师节
64.回族婚礼多在“主麻”日举行,由()证婚。A 家长 B 主教 C 阿訇 D 神父
65.不属于藏族葬仪的是()。A 天葬 B 土葬 C 火葬 D 树葬
66.黎族女子盛装时,戴项圈、手镯、脚环、耳环等,有些妇女耳环多且重,耳根下垂至肩称()。A 大耳 B 长耳 C 儋耳 D 福耳
67.黎族人是古代()族的一支,唐末称“黎”,宋代固定下来沿用至今。A 瓯越 B 闽越 C 百越 D 楚越
68.维吾尔族古代信仰过萨满教、摩尼教、景教、佛教等,()世纪后主要信奉伊斯兰教。A 10 B 11 C 12 D 13
69.蒙古族忌讳坐蒙古包的()角。A 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
70.哈萨克族信仰()教。A 道 B 佛 C 伊斯兰 D 基督
71.藏族农区的主食是()。A 包谷 B 稻谷 C 高粱 D 糌粑
72.()是黎族待客、订婚不可缺少的佳品。A 酒 B 茶 C 槟榔 D 烟
73.土家族无文字,通用()。A 英文 B 藏文 C 纳西文 D 汉文
74.维吾尔族群众的住房一般用泥土建筑,顶平,用天窗采光,喜爱在墙上挂()A 唐卡 B 佛像 C 壁毯 D 斗笠
75.彝族流行多神崇拜,祭司称()。A 毕摩 B 阿訇 C 土司 D 神父
76.()与汉族共同使用汉语。A 回族 B 壮族 C 京族 D 朝鲜族
77.土家族群众忌吃()。A 猪肉 B 狗肉 C 辣椒 D 甜酒
78.下列不属于火把节的活动是()。A 赛马 B 赛歌 C 浴佛 D 斗牛
79.()是我国朝鲜族最大聚居区。A 辽宁铁岭 B 吉林延边 C 北京牛街 D 广东连南。
80.唐卡是()传统艺术。A 回族 B 藏族 C 彝族 D 白族
三、多项选择题
1.白族的节日主要有()。A 三月街 B 绕三灵 C 火把节 D 赶年
2.中秋节的别称有()。A 团圆节 B 仲秋节 C 八月节 D 寒食节
3.满族信仰()。A 萨满教 B 伊斯兰教 C 苯教 D 佛教
4.蒙古族人待客一般用()。A 酸汤鱼
B 手抓羊肉 C 火腿粑粑 D 全羊宴
5.壮族歌圩节的活动主要有()。A 唱山歌 B 抛绣球 C 碰红蛋 D 抢花炮
6.汉族的集中分布区主要在()等区域。A 青藏高原 B 黄河流域 C 长江流域 D 天山山脉
7.民族是指具有共同()的共同体。A 地域 B 语言 C 经济生活 D 心理素质
8.除藏族外,信仰藏传佛教的民族有()。A 蒙古族 B 纳西族 C 回族 D 汉族
9.苗族舞蹈以()最为普及。A 芦笙舞 B 赛乃姆 C 板凳舞 D 夏地亚纳
10.纳西族人()时,外人不得偷看。A 祭天堂 B 祭祖先 C 祭战神 D 过火把节
11.回族女性的盖头的颜色一般有()。A 绿色 B 青色 C 白色 D 紫色
12.藏族的传统节日有()。A 雪顿节 B 望果节 C 火把节 D 藏历年
13.重阳节的习俗有()。A 祭月 B 登高 C 赏菊 D 放风筝
14.端午节的习俗有()。A 贴春联 B 赛龙舟 C 踏青 D 吃粽子
15.经济民俗主要包括()等几个方面。A 服饰 B 饮食 C 居住 D 岁时节日
16.下列属于拼音文字的是()。A 藏文 B 汉字 C 彝文 D 蒙古文
17.端午节又称()。A 端阳节 B 重午节 C 重阳节 D 卫生节
18.蒙古族的传统舞蹈有()。A 长鼓舞 B 马刀舞 C 筷子舞 D 甩发舞
19.傣族的节日主要有()。A 三朵节 B 泼水节 C 开门节 D 歌圩节
20.春节习俗有()。A 贴春联 B 挂年画 C 拜年 D 吃粽子 21.那达慕大会早期只有()项目。A 套马 B 赛马 C 摔跤 D 射箭
22.下列事项与黎族有关的是()。A 竹筒烧饭 B 嚼槟榔 C 放寮 D 浮内浮
23.回族人忌食()。A 马肉 B 驴肉 C 羊肉 D 牛肉
24.回族丧葬实行()。A 火葬 B 土葬 C 速葬 D 薄葬
25.满族在历史上曾被称为()。A 吐蕃 B 回鹘 C 女真 D 满洲
26.苗族手工艺有()。A 壮锦 B 银饰 C 蜡染 D 土家锦
27.下列节日为回族传统节日的有()A 开斋节 B 古尔邦节 C 回婚节 D 回甲节
28.蒙古族人忌讳吃()等食物。A 羊肉
。B 牛肉 C 虾 D 蟹
29.在下列称谓中,与春节有关的是()。A 新年 B 阴历年 C 元旦 D 岁首
30.过春节的民族包括()等。A 汉族 B 傣族 C 藏族 D 纳西族
31.维吾尔族人以()为主食。A 面粉 B 玉米 C 大米 D 高粱
32.人口超过千万的民族有()。A 汉族 B 壮族 C 维吾尔族 D 畲族
33.清明节又称()。A 浴佛节 B 聪明节 C 踏青节 D 月夕
34.属于阿尔泰语系的语言有()。A 满语 B 蒙古语 C 维吾尔语 D 壮语
35.汉语方言包括()等共七种方言。A 闽方言 B 赣方言 C 粤方言 D 吴方言
6.我国民族的分布状况可概括为()。A 大杂居 B 小聚居 C 交错居住 D平均分布
37.下列食物中,为满族人喜食的是()。A 萨其马 B 猪肉炖粉条 C 手扒肉 D 八宝茶
38.忌食狗肉的民族有()。A 回族 B 土家族 C 满族 D 汉族
39.元宵节有()等娱乐活动,所以元宵节又称“灯节”。A 放灯 B 观灯 C 赏灯 D 猜灯谜
40.精神民俗包括()等。A 信仰 B 迷信 C 宗教 D 禁忌
四、判断题
1.在我国,少数民族是人口比汉族少的民族的泛称。()
正确 错误
2.我国是汉藏语系的发源地,使用汉藏语系的人绝大部分在中国。中国所有民族的语言都属于汉藏语系。()
正确 错误 3.我国有56个民族,都有各自的语言,也就是说我国共有56种不同的语言。()
正确 错误
4.清代奠定了现在中国的疆域和以汉民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基础。()
正确 错误
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陆续建立了6个省级民族自治地区。()
正确 错误
6.俄罗斯族群众信仰东正教。()
正确 错误
7.春节活动从腊月二十四过小年开始,经过除夕、春节,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结束。()
正确 错误
8.古时的正月初一不称春节,而称元旦。()
正确 错误
9.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
正确 错误
10.农历一年分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八月十五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故又称为仲秋。()
正确 错误
11.满族以东为上,特别忌讳一般人尤其是青年人坐东坑。()
正确 错误
12.蒙古族人的饮食大致分三类,即粮食、奶食和肉食。()
正确 错误
13.维吾尔族的乐器有“独他尔”、“马头琴”等。()
正确 错误
14.回族人所用的水井或水塘,非信伊斯兰教的人不能动手取水,如有需要必须请回族人代取或征得主人的允许。()
正确 错误
15.朝鲜族最有名的乐器是伽倻琴。()
正确 错误
16.朝鲜族的回婚节是指结婚50周年纪念日。()
正确 错误 17.民间盛传壮族歌圩节与宋代歌仙刘三姐有关。()
正确 错误
18.壮族群众家有产妇时,门上悬挂灯笼一个,暗示外人不得入内。()
正确 错误
19.土家锦与摆手舞并称土家族人民的艺术之花。()
正确 错误
20.赶年是指苗族比汉族提前一天或几天过春节。()
正确 错误
21.苗族人不吃猪肉,忌狗肉上灶。()
正确 错误
22.黎族船形屋建筑有铺地形和高架形两种,高架形就是历史书上所说的“干栏”式建筑的一种形式。()
正确 错误
23.黎族妇女文身忌男人参与或偷看。()正确
错误
24.维吾尔族《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史诗之一。()
正确 错误
25.藏族人信仰藏传佛教,转经筒、转寺院、叩长头要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正确 错误
26.藏族人忌男女混坐,男女入室后男坐左,女坐右。()
正确 错误
27.彝族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
正确 错误
28.绕三灵,即祭拜佛、道、巫神灵。()
正确 错误
29.东巴教、东巴经、东巴文学艺术,形成了大理白族独具特色的东巴文化。()
正确 错误 30.三朵节是傣族传统的节日。()
正确 错误
31.国家疆界和民族疆界有时一致,形成单一民族国家,但大多数情况不是一致的。()
正确 错误
32.我国各民族的种族成分很单纯,绝大部分属于蒙古人种的各个类型,只有很少一部分具有或混有欧罗巴人种的体质特征。()
正确 错误
33.我国各民族的分布状况基本上是汉族多居住在边疆或交通不便的山区,少数民族多分布在平原地区。()
正确 错误
34.在我国,每个民族都使用自己的语言,也就是说我国有56种不同的民族语言。()
正确 错误
35.蒙古文属于拼音文字中的阿拉伯字母体系。()
正确 错误
36.我国地域辽阔,“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应尊重各地的风俗习惯,要入乡随俗,入乡问禁。()
正确 错误
37.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周边的各族以“汉人”称呼中原人。()
正确 错误
38.春节俗称“新年”,也就是农历正月初三,是汉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正确 错误
39.元宵节又称“中元节”、“灯节”,是春节活动的高潮和结束。()
正确 错误
40.满族民居的里屋北、西、南三面有炕,以西炕为尊,供祖宗牌位。()
正确 错误
41.满族人逢年过节吃饺子,农历除夕必吃五色糯米饭。()
正确 错误
42.蒙古包里若有病人,便在包前门的右侧缚一条绳子,把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表明主人不能待客,来访者就不应进门。()
正确 错误
43.维吾尔族的文学艺术也很独特,口头文学“阿凡提的故事”至今仍流传极广。()
正确 错误
44.维吾尔族房前屋后一般栽种桃、杏、苹果树等,门前往往种植葡萄,形成凉棚。()
正确 错误
45.回族人的衣着基本上与汉族人无异,其主要不同在头部,即女人戴盖头,中年男子戴青帽,老年男子戴白帽。()
正确 错误
46.朝鲜族人比较喜欢素白服装,有“白衣民族”之称。()
正确 错误
47.在拜访朝鲜族家庭时,男客进客房,女客进灶间大铺灶,禁进儿女卧室。()正
确 错误
48.壮族人民能歌善舞,有定期举行的唱山歌会,扁担舞、板凳舞等流行至今。()
正确 错误
49.土家族还保留“以山歌为媒”的择偶习俗,婚礼中盛行“哭婚”。()
正确 错误
50.傣族青年妇女多束发于头顶,中年妇女多戴黑色高筒帽。()
正确 错误
第四篇:中国人文地理-第二节-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第二节中国的人口和民族
1、中国的人口
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中国人口(2000年)为12.95亿,占世界人口的1/5
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密度在135人/平方千米以上,人口密度远大于俄、加、美、巴等国家。
[注意]2005年1月6日“中国13亿人口日”
我国人口(包括人口增长、人口分布、人口问题、人口迁移)是高考试卷经常涉及的内容。
⑴人口分布:(掌握腾冲-黑河一线):我国人口的空间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城乡分
布:农村人口比重大,城镇人口比重小。我国约有三千多万华侨和华人生活在国外。侨胞的原藉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
⑵人口增长: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加快,庞大的人口数量严重地
制约了我国社会的发展,所以国家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其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⑶人口问题:人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人口发展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与
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协调。目前,人口已成了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人口问题的主要表现有: ①人口增长过快。每年国家所产生的新增财富很大一部分为新增人口所抵消。国家、社会、家庭面临沉重的负担,妨碍了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资源、环境面临巨大的压力。1/3,仍低于
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但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城镇人口最多的国家。今后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镇人口还将快速增长。与此同时,我们又要防止城市人口膨胀所带来的城市
问题。所以,国家对城市发展的方针是: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小城市;建设有
特色的新型乡镇。使大中小城市有机结合,城乡人口合理布局。③人口迁移问题: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目前,我国每年都有数千万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形成了特殊的“民工潮”。民工流动一方面使城乡差别
缩小,促进了城市的发展与繁荣。同时也使农村过剩劳动力部分得到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也给城市就业、交通、居住环境和生活环境、社会治安等带来很大压力。④人口老化。近年来,我国人口老化、老年人口增加的趋势发展很快。人口老化将给国家、社会和
家庭带来沉重负担。同时,如何解决老年人的生活、娱乐、社会福利、医疗保障等问题,使
老年人都有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
[补充]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人口有六个方面的特点:①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
到了有效控制。②城市化发展较快。③人口素质进一步提高,人口受教育程度显著提高。④
老龄化进程加快。⑤少数民族人口有较快增长。⑥家庭户规模继续减小。
2、中国的民族
中国共有56个民族,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社会主义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占92%。
其他55个民族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有1500多万人。超过400万的少数民
族还有:满、回、苗、维吾尔、藏、彝、土家、蒙古族等。
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
各民族的地区分状况:汉族的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多分布
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
民族政策:我国实行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国家
尊重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如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的政策。国家根据各少数民族的特点和需要,帮助各
少数民族加快发展本地区的经济、文化和各项社会事业。
第五篇: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精)
收稿日期:2001 05 09 作者简介:王灿,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环境产业、环境系统分析。*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环境产业管理的微观基础与宏观政策分析(项目批准号:70073040,项目负责人:邹骥支持,特此致谢。给水工业的特性及其可持续发展* 王 灿 陈吉宁 陈吕军
(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环境产业研究所,北京,100084 摘 要 给水工业是关系到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基础性行业。长期以来,给水工业在平衡自身经济效益与社会用水效益过程中,一直以满足于后者的要求为主导,造成了我国当前给水工业发展中的举步维艰。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为基础,提出了保证给水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并分析了给水工业的特性及世界范围内的市场化趋势的原因。这些研究为制定我国水工业发展的政策和管理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关键词 给水工业;可持续发展;市场化
水是一项重要的环境生活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条件之一。给水工业直接影响和制约了社会发展的三大要素,即公众健康、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增长。全世界由于供水不足、争抢水源而引起 的争端时有发生[1~3];北约和美国一直把水看作是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多数发展中国家落后的给水工业和公共卫生设施已经制约了其经济发展[4];而不少发达国家则为此承担了沉重的财政负担[5]。人类未来用水的供需矛盾将更为尖锐,未来50年水将比石油更具有战略意义[6]。给水工业的定义
水工业是一个广义概念,涉及水资源使用的一切活动,其核心内容是水源保护、给水工业和排水工业[7]。不少国家的现代水工业管理体现了这一思想。
给水工业是指为满足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需求而提供符合一定质量要求水量的各种生产、服务、管理部门的总称。在生产层次上,它包括取水、输水、净水、配
水等环节;在服务层次上,它包括基础设施(如自来水厂、给水管网等的建设和维护、水质水量的监测、水费的收取等;在管理层次上,它包括与给水行为相关的各种管理法规、制度的建设和执行,如水源取水管理办
法、给水部门的资格认证制度、服务质量管理制度、用
户投诉制度、价格管理制度等。一般而言,生产层次决定企业的内部效率和经济效益;服务决定消费者的利益,或社会效益;而管理则决定企业的性质,同时也影响生产和服务的效率。可持续发展下的给水工业内涵
根据可持续发展观的基本原则,可持续发展下的
给水工业可以定义如下:既满足当前用水需求,又不损害满足将来用水需求能力;既满足本地区用水需求,又不危害其他地区满足其用水需求能力。给水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包括如下几方面的内涵:(1可持续利用水资源。给水工业作为向自然界直接取水的社会活动之一,为了实现其发展的代际公平,必须保证给水工业生产原料!!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不能因为当代人满足其需求而过度地开发或污染水资源。给水企业不能以无限地扩大给水量来获得赢利,而应考虑到水源时间上的可持续性和地域分配上的公平性,走集约型而不是粗放型给水的发展道路。提高社会整体用水效率是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至关重要的方面,因此,给水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促进用水效率的提高。
(2公平有效给水。在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上,给水工业应该满足所有社会生产和生活的基本用水需求,并尽可能地降低费用,实现社会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由于给水工业是具有生活必须性的服务,是地区大多数居民使用的公共服务,所以有来自用水客户方面的 提供服务的稳定性、可靠性、规则性和质量稳定性
[9] 的要求,并且用户还强烈要求 禁止提
供差别性服务以及禁止提供差别性价格。这是由给水工业的公益性(文章后面部分将详细分析所决定的,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代内公平原则的体现。公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年 第11卷 第4期
CHINA POPULAT 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 ENT Vol.11 No.4 2001平有效给水的内涵要求给水企业的服务质量、给水价格、水质水量等方面符合社会用水需求,并保证相关利益在消费者之间、消费者与给水企业之间公平分配,因此,这一内涵又可以理解为保证消费者的利益。给水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保证消费者能公平地获得安全可靠供水。
(3给水企业经济自立。给水作为社会生产活动之一,既有公益属性,又有商品属性。因此,在确保社会基本用水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上,应该实现给水部门的正当赢利,使其有能力根据社会需求的变化相应地提高自身的供水能力和服务质量,从而不断地满足消费者的用水需求和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开发。
尽管给水工业的最终目的可以单一地定义为使社会用水需求(不论是现实的还是将来的需求得到最大满足,但是上述三个内涵决定了其在操作和管理层次上的相互制约和相互矛盾。例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势必要求消费者节约用水,限制其需求的无限满足;促进用水效率的提高和公平有效给水,将使给水企业的赢利受到约束,必须以提高内部效率、增强经济效益为根本途径;给水企业的经济效益与消费者的用水费用无疑也是一对矛盾。面对这些矛盾,如果不能很好地协调处理,过分偏重某一方面而偏废其它方面,必然导致给水工业可持续发展的失败。因此,研究各种不同的给水工业发展途径,探讨它们在各自有所侧重的情况下,如何相互兼顾,保证三个内
涵得到协调,这是给水工业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难点与核心内容。在这一研究之前,我们有必要对给水工业的基本特性进行深入的探讨。
3给水工业的特性:公益性和商品性
给水工业最主要的特性是其公益性。长期以来,给水工业在绝大多数国家主要以非营利的社会公益事业的形式存在。这种存在形式可以归结为如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水是生产生活的必需品,不同的生产部门、不同的社会阶层都必须用水,因而决定了给水的价格需求弹性和收入需求弹性很小。这也是产生公平给水问题的原因,即不能因为高收入者的支付意愿高就忽略甚至放弃对低收入者的给水;不能因为部分行业的用水效益高就拒绝对社会基础行业的给水。从而导致了水价的制定不能完全以市场为杠杆,给水工业必须以保证全社会的基本用水需求为首要目标,而不是利润最大化,显然这个目标本身具有强烈的公益性。
其次,给水工业的产品质量直接影响和制约了公众的健康,必须对整个行业的给水水质和水量进行严格监控和管理,避免事故尤其是恶性事故的发生。这就无形中强化了政府和公众的职能,给水企业对市场的任何反应特别是短期行为往往引起政府和公众的强烈关注,从而造成了给水企业的对市场驱动的非敏感性。这种特点也是公益性的重要表现之一。
再次,由于市场竞争的原因,给水企业(水厂在其产生和发展的最初阶段就形成了低价供水的特点。在给水工业发展的初期,新建水厂为了占领市场,必须与原来的打井取水、直接从湖泊河流等水源取水的个体给水行为进行竞争[10]。显然,因为早期个体给水的成本不高,竞争的结果是自来水的水价也很低。根据诺斯的制度变迁理论,在公共政策的决策中 人们过去做出的选择决定了他们现在可能的选择 [11],因此,长期以来认为自来水应该低价供应的观念不能不说与这种历史低水价的惯性作用有着藕断丝连的联系。
决定给水工业以社会公益事业形式存在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自来水厂及其输配水管网系统需要大量的建设投资和运行维护费用,而且规划建设时间超长,使用周期受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一般一个城市的给水系统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完成需要
20年左右的时间;给水处理设施的使用年限至少20年,输配水管线管网的年限一般都是50年、100年甚至更长[12]。这就极大地增加了给水工业的投资风险。对于这种高投资、高风险、低收益的基础性行业,个体不愿也很少有能力参与,由政府集资建设、统筹控制和管理因而成为世界各国的广泛实践。所以,给水工业由市政公共部门负责建设、运营也就在情理之中。
由于上述原因,公益性给水的存在可以说具有很大的必然性,在很多国家的一定时期内也得到了健康良好的发展。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变化,它也产生和积累了许多矛盾,并且,随着全球市场化的趋势增强,这些矛盾也越来越突出。首先是公平给水失效。为了保证低收入者也能获得必要的供水,传统的给水事业通常采取福利供水政策,由政府对给水部门进行补贴以提供低价给水。这种措施只注意了公平给水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福利分配的公平性,形成了用水越多,享受政府的补贴也越多的局面。这种社会资源的再分配显然对富人有利,从而实际上加剧了社会财富的分配不公。其次是用水浪费严重。由于水的收入需求弹性和价格需求弹性小的假设只在满足基本用水量的情况下成立,超过了这个水平,其弹性系数急剧增大。如仍保持低价供水,必然造成公众对奢侈用水的漠视,使节水技术和措施的开发和实施缺乏动力,从而造成社会性的用水浪费现象。同时,大规模的低价高耗用水
王灿等:给水工业的特性及其可持续发展
也进一步加剧了政府的财政负担,这也是目前不少国家推行给水工业市场化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政府的持续财政补贴阻碍了企业对自身生产效率的提高,给水部门没有动力开发利用新技术、减少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在世界范围内,几十年来缓慢变化的供水技术、冗肿的人员设置、陈旧的设备和设施是大多数国家水工业面对的主要问题。
给水工业的另一个重要属性是其商品性。给水工业的产品水凝聚了一定的社会必要劳动,具有使用价值和可交换性,因而也是一种商品。由于传统观念对给水工业公益性的过分强调,使得人们忽视了给水的商品性。但是,日益严峻的水危机要求必
须把给水的商品性提高到应有的重要地位,不能认为水是一种便宜而丰富的资源。目前,几乎所有易获得的水源都已开发或正在开发,因此未来开发过程的单位成本将会增加。有关生活供水工程的一篇综述表明,下一轮供水工程的单位成本将比20世纪90年代初的水平提高2~3倍[13]。许多发展中国家债务负担沉重,可用于投资的内、外资金有限,而且公用事业的各种资金需求之间竞争激烈,给水工业的发展将受到威胁。另一方面,随着世界人口的持续增长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生态系统的退化和水体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将进一步激化用水需求和给水之间的矛盾,从而加剧作为生产生活必需品的水的稀缺性。
4给水工业的市场化趋势
给水工业的公益性和商品性是相互对立、矛盾的两种属性。强调给水的公益性必然削弱其商品性,反之亦然。因此,一旦水资源的稀缺性要求突出给水的商品性,就不可避免地要弱化一些属于公益性的给水行为,同时强化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如取消用于低价给水的政府财政补贴,推行给水工业的企业化、市场化。
正是由于上述问题的存在,许多国家给水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私人建设与经营到国有经营再到市场化的过程。最早的时候,许多与水相关的服务都是由私人部门提供的。20世纪50年代以前,私人部门经营供水行业非常普遍。即使在今天,在很多国家,农业灌溉仍是依赖私人部门进行的[14]。公共部门直接参与给水工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起始于本世纪初,40年代后出现了广泛的国有化浪潮[15]。然而,自70年代以来,给水工业的管理体制开始逐渐接受私人部门的参与。不少国家(如拉美、北美国家、欧洲国家等以不同的形式把给水工业推向了市场,特别是80年代,英国水工业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彻底的市场化改革,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震动和争论[5]。其间伴随着法国给水企业咄咄逼人的全球战略的推行以及冷战的结束,给水工业的企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已成为当今国际上的主导趋势。
不同于传统的公益性或福利性的给水事业,给水工业企业化的基本原则是把企业从政府的附属机构向独立的市场主体转化。传统的给水事业作为政府的附属物,缺乏独立的经营自由权、缺乏有效的机制来约束和激励企业提高经营效率、扩大生
产能力,因而难以调和日益增长的用水需求和逐渐紧张的供水条件之间的矛盾。与公益性给水形式相比,水工业企业化对给水企业来说能更好地使用资金、革新技术、降低成本;对消费者来说,因为强调了给水的商品属性,能刺激用水效率的提高,促进节约用水。
给水工业的企业化符合其经济属性的确切定位,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给水工业的本质是一个社会生产行业:取水是对自然物质资源 水 的采掘工业活动,给水处理是对原料 水 的加工工业活动,而输水和配水等给水服务则是对净化处理后的产品水所进行的销售和分配。所以,将传统的市政给水转向企业化给水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显示了一定的生命力。
必须看到,给水工业企业化的一个重要结果就是给水市场的逐渐国际化。事实上,法国企业闯入英、美的给水市场正是促成这些国家给水工业市场化改制的重要原因之一[5]。这种发展趋势对我国的给水工业来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我国的给水市场潜力巨大,虽然1995年我国城市自来水普及率就达到了90.7%,但是普遍供水不足,全国一半以上的城市不同程度地缺水,其中108座城市严重缺水,缺水总量达到1600万m3/d[16]。而另一方面,我国的给水企业发展落后,规模不足,技术水平低,缺乏国际竞争力。一旦水工业市场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被迫放开,即使是很小程度地放开,都有可能对我国的给水工业造成严重地冲击。因此必须对给水工业的发展进行深层次的探讨,研究其发展的内在机制,从而为提高我国给水工业的竞争力提供直接的、正确的理论依据。
另外,还必须看到,给水工业的市场化削弱了其公益性,给水企业有可能在利润最大化的驱动下,利用其市场垄断地位牟取不正当利益,如降低服务质量、拒绝向边远住宅区供水、制定垄断价格等,从而损害社会整体福利。给水工业的市场化在减少政府部门一些不必要行为的同时,也增加了很多新的职责,对其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分析研究市场化过程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1年第4期
中的政府管理体系也就成为给水工业改制的重要内容之一,需要进一步专门研究探讨。
6结论
根据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本文提出了衡量给水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三项基本标准:(1社会效益,包括可持续地开采水资源和逐步提高社会生产生活用水效率;(2消费者利益得到保障,即消费者的基本用水需求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3给水企业经济自立,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水质水量、提高服务质量。对给水工业特性的分析表明,偏重给水工业的公益性而忽视其商品性是造成给水工业发展艰难的根源,必须把给水工业的商品性提高到应有重要地位。这种观念转变的结果就是给水工业的市场化趋势。给水工业商品性和公益性的相互竞争,直接影响到市场化的程度,也制约着给水工业可持续发展三项标准的实现。必须研究不同市场化程度对给水工业本身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在不同程度的市场化情况下,政府应该采取什么有效措施保证给水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编辑:温武军 参考文献
[1]Toset,Wollebaek,H.P.and Ni ls,P.G.Conflict and Shared Rivers.Paper presented at the40th Conventi on of the International Studies Associ a tion,Washington,DC,USA February1999,16~20 [2]W olf, A.Con flict and Cooperation al ong Internati onal W aterways.Water Policy.1998,1,(2
[3]T uran,I.,Water Problem s:Can the United Nations Help?A Di scus sion w i 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M iddle East,Water internati onal.1996, 21,(1M arch [4]H amdy,A.,M ahmoud Abu-Zeid,Lacirignola, C.Water Crisi s i n the M editerranean:Agricultural Water Demand M anagem ent,Water Inter national.1995,20(4December [5]M aclean,M.French Enterprise and the Challenge of the British Water Industry:Water without Frontiers,Pub.Athenaeum Pres s Let,1991 [6]许保玖.论水工业.载:钱易等主编.水工业与可持续发展,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1~7 [7]世界发展与环境委员会.我们共同的未来,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1989 [8]S leeman,J.F,British Public Utili ties,London:Pitman,1953 [9]Katko,T.S.Water!Evolution of Water Supply and Sanitati on in Fi n land from th e mid-1800s to2000,Fi nnish Water and Was te Water Works Association(FIWA,1997 [10]道∀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中文版序.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1,1~2 [11]Baumann, D.D.and Bolan d,J.J.Urban Water Demand M anage ment and Planning,M cGraw-Hill,Inc,1997 [12]Biswas, A.K.Water for sustai 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tw enty-fi rst century:A global perspective.In:Water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Tw enty-first Century.Delhi.Oxford Univers i ty Press1993 [13]UN/ECLAC(United Nations/Economic Commis sion for Lati n Amer ica an d the Caribbean,T he adminis tration of w ater resources in Lati n America and the Caribbean,LC/G.1694,Santiago,Chile,1991 [14]Lee,T.R.W 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in Latin Ameri ca and the Caribbean,Studies in Water Policy and M anagement, 16,Westview Press.1990
[15]黄仲杰.我国城市供水现状、问题与对策.给水排水,1998.24,(2.18~20 CHARACTERISTICS OF WATER SUPPLY INDUSTRY AND ITS S USTAINABLE DEVELO PMENT Wang Can Chen Jining Chen L uj un(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 ng,Tsinghua Universi ty,Beijing,100084 Abstract I nstitutional management of water supply industr y lies in balancing its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In China,t he balance has long been overweighed towards t he social aspects result ing in the current stagnancy of t he w ater supply industry.With focus on r eso lving such problems,t his paper proposes three basic principles for t 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and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fundamental char acteristics of,the water supply in dustry,as well as the necessity of water enterprise reform.Key Words water supply industry;sustainable development;enterprising 113王灿等:给水工业的特性及其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