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心灵守望的星星
心灵守望的星星
----观《地球上的星星》有感
涓涓的溪流,嬉戏的鱼儿,渐行渐远的阳光惬意得洒落在一个小男孩的背上,他正饶有兴致盯着水中的鱼。听!不远处的校车又在急切地按着喇叭了…
他就是伊夏。一个在大人眼中只是个坏学生的小男孩,他喜欢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逃课去流浪在陌生的街头,他不畏惧,反而喜欢自由的生活,追逐城堡前成群的鸽子,坐在海边的礁石上眺望无际的海涯。我印象最深刻的镜头是背着书包的伊夏走到施工前的旷地,抬头望着正赤着脚丫往上攀爬的工人,对于他来说,那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处,当光着膀子的工人挥动着匠刷,一滴白浆从天而降落在小伊夏的脸上时,那是多么百感交集的一幕。他会心地抿起嘴角,他渴望挣脱束缚,获得自由,可惜伊夏小小的心愿在大人的世界里却永远不可能获得实现。
也许现实总是无法满足每个人的愿望。在学校里,老师总是喜欢乖巧的好学生;在家里,父母喜欢听到来自各方对孩子赞扬的声音。可是,伊夏的所作所为总是背道而驰。此时大人们总是在孩子的身上寻找缺点,却不曾想过真正地走进他的内心,聆听他内心深处最真挚的声音。为什么如今会有那么多的孩子走上一条不归路?是他们天生就有一颗坏心眼么?答案毋庸置疑是否定的。他们不过是在迷惘的人生路口寻不到一个能耐心倾听的人,所以,他们宁愿自我封闭,不去在乎外界的看法罢了。如果,我们能为这些半途迷茫的人指点一下生命价值的方向,那他们是不是也就能书写一段不一样的精彩人生呢?
在父母亲对其彻底失望之后,他被送到了寄宿学校,开始了新的生活。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可想而知,当爸爸妈妈跟哥哥开着车离开,独留他一个人站在车后时,内心是如此的恐惧不安。手里抱着哥哥最后留给他的一盒画笔,可惜,他不再画画。空旷的校园徒留他一个孤单的背影,他眼里夹着泪花,陌生的环境把他逼到了人生的死角,只有呼吸,没有情感了。我想,他此刻最想看到的不过是母亲的一个回头,可惜他并没有等到那一刻。看到这一幕时,我的内心很是沉重,有时候,孩子的世界很单纯,而大人总是用一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观念灌输给需要关爱与自由的孩子。像伊夏一样有着自己梦想的孩子比比皆是,喜欢画画,擅长天马行空的想象,满脑子装着稀奇古怪的想法,这样的孩子在老师家长的眼里却并不是规矩的典范。就这样,多少萌发的梦想被活活地埋葬,多少无邪可爱的笑容被浇灭了。他们内心强烈地呼喊着自由,而妈妈,你却不懂。
然而伊夏还是幸运的一员。在新学校里,他遇到了一个曾经跟自己有一样困扰的美术老师——尼克。尼克老师的到来使剧情峰回路转,伊夏重新拾回天真的笑容。原来,伊夏患上一种“识字困难”的病症,不是他淘气不肯读书,而是他并不能像正常的孩子一样识别文字。天生的缺陷却引发了学校和家庭的不解,不禁让人觉得这曲曲折折的过程中,局外人的我们究竟还要反思些什么。尼克老师开始设计一套属于伊夏的学习方式,帮助他在学习生活中重拾信心,再次拿起手中的画笔。这种所谓的因材施教在现实生活中总是很难实现,而真正面临一个有问题的学生,又有多少人愿意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呢?“因材施教”的提出源于孔子的教学理念,而后代的子子孙孙能遵从这一理念发自内心地关怀学生成长的老师估计屈指可数。虽然依据每个学生来制定教学计划的想法是不太实际的,但至少我们要对站在悬崖边的孩子多一份支持和认可,把他们拉回正常的轨道,用爱去感化他们,而不是为了推卸责任就置之于不顾。
故事的另一个高潮就是尼克老师专门举办了一个全民绘画大赛,这将是伊夏生命重要的转折点。天还没亮的时候,伊夏就整装待发,面对着镜中得意的笑容,我们都不得不感慨: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关键在于去发现,去走进他们的世界。他站在高地上等待朝阳的出现。他不是个坏小孩,他比谁都懂事,尼克的爱让他幼小的心灵得到久违的慰藉,当然,尼克也在伊夏身上看到了自己曾经失落的影子,所以他更懂得去珍惜每一个成长的生命,每一个成长的梦想。
伊夏挥动着哥哥送给他的画笔,而尼克也在比赛现场用心画了一幅画。“平静的湖面偶尔游过一群自由的鱼儿,岸上是一个目不转睛的小男孩。”这是伊夏对自由的定义。而他看到尼克的画作,当时积压的泪水忍不住就夺眶而出。是委屈,是感动,是重生。只见画作特写了放声大笑的伊夏,鲜艳的红黄色调冲击着观众的视觉。是希望,是自由,是理解。或许比赛的结果已经不再重要,我们从故事里听到的更多是对生命自由的渴望与追求和千金难求的理解和关爱。
有时候孩子的内心很脆弱,一不经意他们就会误入歧途,而匆匆追逐利益的人忽视了他们的存在,忘却了孩子最需要的是支持和爱护。他们有自己儿时的世界,并不急着追赶时代的步伐,困在纯粹知识的世界里,而是可以偶尔发发呆,看看窗外翱翔的小鸟,岸边拍打的浪花,放逐奇思妙想。
我也是一路匆匆而往的人,偶然间驻足脚步,看着街头父亲肩头扛着孩子散步游戏时,一丝心酸。原来,我们和他一样,也是需要被爱包围的人啊。
2011010044 蔡佳琳
***(774083)
第二篇:无私奉献 守望心灵
无私奉献 守望心灵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我叫高国富,是遵化市特殊教育中心的一名教师。今天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我深感荣幸和自豪。
我于2008 年从普小调入遵化市特殊教育中心,蓦然回首,在特教工作已经有六年多了。作为一名特教教师,一辈子也许只能教几十个学生,即使倾注一生的心血也许不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可是,我始终钟爱着我的事业,无怨无悔。我深深地爱着这些孩子:因为他们是社会的不幸儿,同样具有生存的权利、美好的心灵和真挚的情感,他们也要长大,也要自立,也将为国家为社会尽自己的一份力,他们也是祖国的花朵,也同样需要阳光和雨露,需要爱与关怀。虽然已经饱尝了做特教教师的酸、甜、苦、辣!也使我深刻领悟到“特教教师”这一职业的真正内涵,那就是:用“高度的责任心”来托起这份沉甸甸的重任,用“无私的爱心”去润泽学生的心田。
在特教任职六年多来,虽有“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惑,但更多的时候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惊喜。六年的辛勤耕耘,六年的默默守护,使我深深的懂得爱心是特教教师的立德之本;耐心是特教教师的立德之道。
一、爱心是特教教师的立德之本
特殊人群更需要特殊关爱,爱心贯穿于我教育工作的始终,用爱子之心,教育每一位孩子,在课堂上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关爱的眼神,每一句信任的鼓励,都能赢得学生的信赖,会使他们的潜能发挥出来,使他们能充分享受到学习的乐趣。
我校是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时间较长,我自然而然地担负起了家长的职责。2009年冬天的一个晚上,十点多钟了,正准备休息的时候,我接到了值班老师的电话,说我班的学生杨旭发高烧了,嘴里不停的喊着“我要高老师,我要高老师……”我得知消息后立刻给他家里打电话,他的奶奶说先让老师看着安排一下,明天再过来。我从十几里路的家里赶到学校,及时把孩子送到了医院。看着脸烧的通红的杨旭,我心痛极了,暗自责怪自己白天怎么就没有发现他不对劲呢?由于紧张,杨旭把大便都拉在了裤子里,我等他安静下来后小心脱下他的裤子,不声不响的到水房给洗干净了。当转身从水房出来的时候我才感觉今天自己脚上的鞋怎么这么别扭,低头看时我自己也笑了,由于出门着急鞋穿错了,有一只鞋是妻子的。回到病房,同屋住院的老太太说“你一个大老爷们带这么个儿子,真不容易啊。”同来的学生说“他是我们的班主任,不是杨旭的爸爸”,老太太听后不太相信地说“是老师不是爸爸,不太可能吧,亲爸能做到这样就已经很难得了。”我整整一夜没敢合眼,悉心照料着他。第二天当杨旭的奶奶赶到医院时,孩子已无大碍。孩子的奶奶拉着我的手感激地说:“多亏老师你了,要不孩子就有危险了”。
如果赶上节日在学校上学,如中秋节,我就从超市买来月饼和水果,与学生一起共度佳节,让学生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就是凭着这种特别的爱,我去理解,去宽容,去体谅,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不断地用爱心跨越着沟通的障碍,走进一个个孩子们的内心,开启了常人无法窥见的心灵之窗,使他们越过了心灵沟壑,也使我真切的体会到:爱心是特教教师的立德之本。
二、耐心是特教教师的立德之道
在特教学校工作的这几年,我深深地感到,要干好特殊教育,必须把学生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学生们吃住都在学校,家长周一送来,周五接走。作为班主任,既要管理学习,还要管理生活。特别是刚来的学生,小的只有七、八岁,自理能力差,与人交流困难,在生活、学习技能培养方面都存在着比正常儿童更多的问题,要帮助学生过好生活关、学习关,必须付出更大的努力和耐心。
在生活技能的培养上,我手把手地教他们系鞋带、叠被子、洗衣服、打扫卫生,一次次、不厌其烦。就拿一个看似简单的叠被子来说吧!把被子铺平,先把长的两边一折,然后再把两头一折,往起一叠就行了。但是对于刚入学,在家里叠被子少,或者不叠被子的学生来说却很难。在宿舍里,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学生围在我的身旁,看我如何把摊开的被子变魔术似的叠好。看着他们惊讶得张大嘴,睁大眼睛,我都会微笑着鼓励他们,“只要多练习,你们也会叠好的。”接下来,我就一边讲解,一边示范,手把手地教他们,有时候一个动作要重复很多遍,我没有厌烦,一步一步耐心地教,学生们一点一点认真的学。经过不断地练习,现在大部分学生的被子叠的都很好了,有的个别学生叠的还不是很好,但是和以前比,也有了不小的进步。
我教的学科是培智数学。在学习上,我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我班是复式班,因为孩子来的早晚不一样,智力水平也有高有低。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要开不同的教材,一册、二册、三册、四册、六册都有,每天要背五节课,每节课要讲五个不同的内容,因为课上时间有限,所以要不停的讲,否则很难完成学习任务。一节课上下来感觉口干舌燥,咽喉胀痛。
培智班的学生一般智商较低,所以教学上不能着急,有时候因为一道题要重复几遍,甚至几十遍,要不厌其烦,要难得住性子。在教育教学中,我始终把耐心作为自己行为的最高准则。从孩子们一点一滴的变化中,我体会到耐心是特教教师的立德之道。
2010年9月10日,我和往常一样走上讲台。全班学生站了起来,大声说:“祝高老师节日快乐,老师辛苦了。”随后班长杨旭代表全班同学给我献上了一束自己制作的花。那一刻,我眼睛湿润了。这是参加工作以来收到的最难忘的礼物,因为那束花代表了学生“可爱而纯真的心灵”。我所付出的辛苦是值得的!
每天来时满心牵挂,走时一身疲倦。一片丹心,双肩重任,千般希翼,万般奉献。这是我在特教学校的真实写照。由于自己的努力付出,2011年荣获师德先进个人称号;2011年、2012年分别荣获遵化市优秀班主任和唐山市优秀班主任;2013年被评为教育系统乐于助人道德模范;2014年被评为遵化好人,并在遵化电视台综合频道和先锋频道等多个频道播出。这是学校、家长和社会对我极大的肯定。
今天,我依然努力,认真地工作,平淡地生活。因为我深深地知道,自己只是特殊教育学校的一名普通教师,今生不会拥有金钱,不会拥有名誉,不会拥有权势与地位,但我却永远拥有孩子,拥有一群特殊的孩子。我愿一生,在特殊教育的园地里谱写这样一首平平淡淡却富含满腔爱意的的歌曲。我会一直坚守我的人生信念——无私奉献,守望心灵!
谢谢大家!
2014
年6月17日
第三篇:倾听心灵,守望心灵
倾听心灵,守望心灵
万安实验小学肖美花
很久以前,人类就幻想拥有翅膀能像鸟儿一样飞越高山,飞越大海去追寻心中的梦想。今天,人类仍无翅膀,但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翅膀,都在不知疲惫地飞向自己理想的家园。《追梦的岁月》就是一群带着爱的微笑的追梦人的故事。细心品读着他们或忧或喜、或笑或泪的述说,用心追寻着他们播种和收获的温暖的记忆,在收藏好他们给予的感动的同时,又赋予我对这个神圣职业更多的感慨。
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书,每本书都蕴涵着不同的情感内容。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用心去品读每一本书,让自己的情感与书中的情感相融,让自己的思想与书中的思想碰撞,让自己的灵魂与书中的灵魂相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领悟每一本书的内涵,让他们各放异彩,齐放光芒!
江西省南昌市豫章小学的熊丹琳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心灵的倾听者,更是心灵的守望者。刘宜,熊老师的学生,一个皮肤白皙、五官清秀的小男孩。上课举手,如果老师没点到他,他会生气地揪自己的头发或拍桌子;他喜欢的朋友,不管别人愿不愿意总是抱着别人亲;如果你批评他,他马上会用双手抱着头,把头深深地埋在桌子下;老师转身写板书的时候,他会突然站在你身后,理由是“你挡住图了,我看不见。”老师们,面对这样的一个孩子,你会怎样做呢?大发雷霆、正言厉色、恨铁不成钢,抑或采取怀柔政策。我想,这都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是无法真正走进孩子的内心,无法让生命绽放色彩的做法。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孩子?熊老师走进了刘宜的家庭,走进了孩子的父母,了解到孩子是一个生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同情、酸楚和责任,促使她决定用爱打开孩子心中那扇紧闭的大门。熊老师悄悄地告诉刘宜:“喜欢同学,想和他们交朋友,就要尊重别人。以后你想亲自己的朋友就来亲老师吧!”对孩子许多的反常行为,熊老师不妄下结论,而是首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就这样,由于熊老师的悉心呵护,精心倾听来自心灵的声音,毕业前夕,刘宜在熊老师的留言簿上留下了这样一段话:“熊老师,有你的日子真好。如果有下辈子,请你当我的学生吧!我也要用自己全部的爱,让你感觉到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学生。” 不知为什么,当我读到这的时候,心为之一振,一股暖流欲喷涌而出。真的,一种感动,一丝幸福洋溢在心中。我想,这样稚气而又真实的话语,任何为人师者都无法抵挡地会升腾起一种幸福和快乐。“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对学生自尊的呵护,给学生于尊重,让学生真正的从心灵深处感化和触动,这才是教育对爱的诠释,才是我们真正的细心、耐心与爱心啊!设想,如果只是一味的斥责和讥讽,又怎能换来”浪子回头”的觉醒呢?
反思自己的教育,虽然也有和风细雨,也有循循善诱,也能将关爱的目光,偶然的微笑,轻轻的问候,真诚的赏识带进每一节课,但扪心自问:我真的走进了孩子的内心世界吗?不,没有。面对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我没有细致地去追寻他们闪烁不定的眼神,没有真心地去关注他们茶余饭后的生活,没有仔细地去分析他们启而不发的症结,更没有耐心地去等待花开的日子。有的只是痛心地数落和纯粹的知识辅导,更有甚是一种责任的推卸:家庭教育的失败,家长素质的低下和极端的不配合。
回想自己初出茅庐时,曾立志做个好老师。但城市的繁华让我远离了简单,职业的倦怠让我远离了童真,源于爱心的急功近利让我远离了心灵的家园。感谢熊丹琳老师,让我在喧嚣中寻找到了一丝静谧,让我在一路风尘中驻足回望自己走过的足迹。更感谢《追梦的岁月》一书,让我于浮躁中看清了路在何方,让我懂得:教师今天的教育,能为孩子的明天点亮一盏灯,可以照亮他们的心灵,更能照亮他们的一生!今天的我,虽然仍然立志做个“好教师”却仍然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好教师”,但我并不气馁,我依然在追求着。我自信我是一个富足的人,因为我有那么多的书等着我去读,有那么多渴求知识的眼睛等着我去润泽,有那么多的信任和鼓励等着我去努力。
老师们,孩子是一本需要倾注真心去翻阅的好书。每个孩子摆脱幼稚,告别无知,都需要一个过程,让我们静心倾听花开的声音,真心播撒爱的阳光,耐心等待花开的日子,用心守望心灵的家园,充满憧憬,寄托希冀,倾注期望,满怀向往,那么,我们收获的将是美好、甜蜜、幸福和感动!
第四篇:诗歌朗诵:守望心灵
天长长,夜茫茫 幼小的心儿在流浪 亲爱的爸爸妈妈
为了祖国更富强
怀揣着梦想 留下幼小的我 和年迈的爷爷奶奶
远离祖祖辈辈生活的故乡
千里之外打工忙
每当夜深人静
凝视窗前的明月光
泪水在思念中流淌 爸爸妈妈呀
我像一只孤独的小样
谁为我赶走这寂寞中的恐慌
谁为我抚平这算出的忧伤 在那个风雨交加的晚上
我一直盼望着
天早点发亮 放学回家,望着空房
我站在窗口久久的守望 我的心呀一次次彷徨
我的梦啊一次疯狂 不是孩子太儿女情长
毕竟血浓于水呀
亲情的饥渴无人体谅
幼小的心灵装上的是荒凉 不要说你们太忙
一个电话也会我欣喜若狂
我羡慕的并不是漂亮的衣裳
我心中的渴望
就是你们早点回家乡 让我快乐的围在你们身旁
我想,我不要让我等得太久太长
春风暖,桃花香
留守空巢的孩子放声唱
我们的处境得到了社会的关注
我们的生活又有了新的希望
“春蕾行动”在我们心里洒满了阳光
“手拉手”活动扶直了我们弯曲的脊梁 爸爸妈妈
你们安心的工作吧 不要再为我挂肚牵肠
老师的关怀胜似爹娘
感谢社会主义大家庭
党的温情暖胸膛 教室里,操场上 我们的学习生活喜洋洋
留守空巢的孩子呀 一样幸福,更加坚强
老师带领着我们
在知识的海洋里翱翔
我们努力学习,天天向上 我们的成绩一样棒
你看,那墙上贴满的 就是我的一张张奖状 爸爸妈妈呀
此时虽然我们天各一方
不能把这快乐分享 我,要把这快乐永远珍藏
是老师, 荡起了我人生的双桨 是同学,激起了我友谊的光芒 是自立,让我们承受了风浪 是自强,让我们坚定了希望
这生活中的不如意 只能让我们更坚强
今天我们还需要大家的扶帮 我们将成为祖国的栋梁 少年志则中国志 少年强则中国强
我们放飞理想 我们崛起梦想 我们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第五篇:《守望心灵》观后感(写写帮推荐)
守望心灵 守住精神
——《守望心灵》观后感
近期,我和单位全体干部职工组织观看了《守望心灵》话剧。话剧是从一个记者采访“杨善洲植树事迹”的角度,以杨善洲先进事迹为主题,通过林场、家庭、在职岗位、生命尽头几方面,深入他独特的情感生活、清廉而智慧的为官道理。
杨善洲同志是党多年培养的一位地厅级领导干部,其在位期间他没有以权谋私、以势欺人,而是视百姓为亲人,一心为民办事;不在其位时他扎根大山植树造林,了却为当地群众做一点实事不要任何报酬的承诺,主动发挥余热,为地方和国家创造出宝贵财富。杨善洲一生两袖清风、清正廉洁,他不为妻子转城镇户口,不让女儿进城工作,退休后把自已所有的积蓄、工资都投入到林场建设中去。林场见效后,他不要一分工资,还将自己亲手建设价值3亿元的林场无偿上交国家,他至高无尚的品质是全党全社会的榜样。
造的是树林,留下的是精神力量。
树的是榜样,塑造的是廉政典范。
话剧讲述的每一个故事情节令人感受至深,一位无私奉献、清正廉洁老地委书记的伟大光辉形象另人肃然起敬。我将和全体工作人员将学习并传承杨善洲老书记的无私奉献精神,争取在全县百姓中发扬光大,为建设一个积极向上的、和谐美好的家园努力奉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