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第一,名牌效应
首先,名校与一般院校毕业生在就业选择上存在较大的差别。名校学生给予自己就读学校的牌子,基于自己心理优势和面子问题,许多人有傲气甚至霸气,期望值很高,缺乏“下嫁”心态,就业理性也不够。一般院校学生自感没有明显优势,甚至于有些自卑,期望值较低,就业选择更趋务实,主要差别体现在对地区选择、工资要求、行业选择、工种选择和跳槽选择等方面。
用人单位方面:厚“名牌”轻“一般”
近年来,受人才高消费的影响,一些地方和用人单位越来越注重个人的学历和“出身”,动辄非名牌大学生面谈,“宁要名牌大学的草,不要一般院校的苗”。在他们的心目中,名牌大学生代表高水平、高质量。同样的专业,同样的学历,是否来自名校,情况就大不一样,甚至有天渊之别。在一些人看来,凡是名校的学生能力必然强,因为他们享受较好的教学条件,有好的学习气氛,他们再进入高校时的基础就好,因此这些出身于名门的“望族”发展潜力就比较大,那么将来为单位带来的收益就大。1而对一般院校的本科生十分冷淡,对专科生、高职生更是不屑一顾。
很多大学生为了投身名牌不惜复读一次两次,有的选择进大学再考名校,选择考研的道路,还有的花费人力物力进行高考移民„„对名牌院校的追捧由此可见一斑。
第二,贫困大学生就业难
贫困大学生是中国高校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交不起学杂费,生活费也很低,按现在一般标准每月生活费低于150元。其中月生活费低于9-元者为特困生。他们主要来源于广大贫困地区的农村、城市低收入者家庭、城市中体制外无技能家庭和残疾人或长期患病者家庭。贫困生的生活状态是什么样的呢?早在1994年9月3日,《改革时报》便以《大学上得起吗?》为题发表文章。该文开头便惊呼:“大学的门槛越来越高了。”作者举出湖北、南京两地先后有女生因无力缴纳学费而服毒自杀的惨剧,以此向全社会发出令人心颤的警告。
贫困大学生不光生活成问题,心理问题也很值得关注。他们在特定环境成长,以往的生活模式已经形成了心理定势,一旦进入新环境,并且遭遇挫折后,就会形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这是,起心理素质的缺陷变会表现出来。如性格内向、沉郁压抑、过于自卑、不善与人交往等心理特征在贫困大学生中普遍存在。这些因素与青春期大学生内在矛盾一旦交织在一起并且激化,就会导致他们心理失衡,这也是贫困大学生心理疾病高于其他大学生的其他原因之一。
那么贫困大学生就业状况是怎么样的呢?贫困生上学难,就业又遇到困难。高校大学生中流传这样一句话:“再苦不能苦求职,再穷不能穷包装。”大学生求职包装越精美,各种费用连年看涨,过高的求职成本不单单给许多家庭带来沉重经济负担,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有的毕业生甚至为了求职面试去整容,这些费用带来的经济压力对于大学生,尤其贫困大学生来说都是不堪重负的,而对于这个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来说,考研更是一个可望不可即的“梦里水乡”。
第三,女大学生——传统歧视的延续
为什么说女大学生是一个边缘化的就业群体呢?首先,传统的男尊女卑观念在大学生找工作这个问题上仍然有所体现。台湾学者李美枝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了性别角色的刻板形象,认为一个典型的男性形象是刚强、独立、胆大、冒险、智慧、理性,而刻板印象中女性则是温柔、内向、仔细、体贴、情感细腻、胆小、依赖。不仅如此,男女职业刻板印象中在某些方面也设立了规范,他鼓励男性走出家庭,从事社会性的劳动,赋予男性从事可以尽力发挥1 谢维和、王洪才著:《从分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15页,第216页,第218页。
他们才能的职业,而规定女星必须为家庭服务,并以此为天职。
而现在的女性,我们这里特指女大学生,随着社会的进步,她们和男生一样进入了高等院校进行深造。她们刻苦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质。他们热切希望毕业后和男生一样走向社会,报效祖国。但他们又是女性,妇女就业的种种问题必然在他们身上有所反映。
有学者在2002年5月22日至28日对天津南开大学98级本科毕业生及99级硕士研究生进行了抽样调查。其中,在被问到“在应聘过程中你是否曾因性别、身高、容貌等原因而遭到用人单位的拒绝”这个问题时,回答“有的”占总体的19.2%,其中女生因以上原因遭拒绝的共有82人,占女生总数的31.3%,男生有42人,占男生总数的10.9%,即,男生中每10个人中就有1个人因为身高等原因遭到拒绝,而女生则每3个人中就会有一个因为自己的容貌或者性别遭到拒绝。2
社会上的偏见和用人单位的性别歧视使得女大学生就业十分困难,在考研和就业中做选择时,不少人选择了牵着,于是形成了女本科生就业难就考硕士,女硕士生就业难就考博士,女博士就业更难这样一个怪圈。
第四,高学历崇拜症
近年来,我国的高学历崇拜症愈演愈烈,许多用人单位为学历是瞻,已经到了“万般皆下品,唯有学历高”的地步了。几年前,中专生、专科生还能从容就业,现在他们连招聘会的大门也难以迈进;二本科生的就业道路也坎坷了许多。
“高学历崇拜症”的传染性是极强的,教育领域,特别恨死高校时中感染区,表现的特别明显。一流大学强调教师博士化,没有博士学位根本不能迈过这座高门槛,三四流高校在引进教师时也强调博士优先,特殊专业可招硕士,本科生免谈。也就是说,没有博士学位,要进入高校从事教学难度越来愈大,而已在高校工作的教师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这样,许多高等院校的老师成为考博热的一股最重要的力量。这个问题不止存在在教育领域。如今世界第一考——中国高考都取消了各种条条框框比如年龄,结婚限制等,司法考试却提高了考试门槛,非本科毕业不得报考,有的人尽管拿到了本科文凭,但有关部门认为不“正宗”,还是不得参加考试,就算通过了,也难获得“通行证”。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那么考研到底是致力于学术还是逃避就业竞争?考上了研究生的学子,你研究的是什么?
《文艺争鸣》杂志曾刊登过两位学者的文章,批评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论文水平太低,上海学者许纪霖说:“我做了将近20年的大学教师,现在的博士研究生,只相当于过去的硕士生;现在的硕士生相当于过去的本科生。”
第五,应试教育
提到中国的教育,不得不提应试教育这个定性。应试教育以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是以片面追求升学率来指导学校教育工作的一种传统教育模式,学校的一切工作都围绕升学考试进行,是一种淘汰选拔教育。在这种教育环境下培养出来的小学生、中学生乃至大学生,创新能力缺失,每天忙于应付各种考试——拿大学生来说,应试教育最典型的就是四六级和计算机考试,专业反倒排在这两位之下,而考研,说白了就是考英语和政治,这两门课程都是以考“背功”见长。
应试教育不光带来创新能力缺失,更是能够导致思维能力退化,中国的教育历来就忽视传授和训练新的思维方法,更不讲究思维方法的科学性。大学阶段,本该是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可是在应试教育中,在题海战术中,大学生更善于背诵而不善于思维。
传统应试教育造成的另一个恶果是知识面狭窄。在中小学阶段,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指引下,学生在学校里学的,在课外做作业练得,许多都是简单的重复,学生知道的就是课本上拿点东西,死记硬背得来的,稍微时间长一点就都忘了,进入大学,我国本科教育的2 王小波,《性别差异与性别歧视——关于“女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实证分析》,2002年第9期。
培养目标定位在“高级专门人才”上,专业设置是与实际工作岗位相对应的,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一个部门或者一个岗位的专门人才。文科学生对理科知识一窍不通,理工科学生对文科知识知之甚少,就是这一制度造成的恶果。
第六,大学生就业失信
大学生就业失信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过度的就业包装。就业包装必须注重实效,表里如一,比如精致的简历、求职信,适当的衣着,优雅的贪图和礼貌待人来衬托自己的修养,学识,这都是可以的。但是我们的毕业生很多都错误理解了包装,有的甚至去哄骗用人单位,各种华而不实的包装纷纷出笼,有的还故意贬低自己,以博取同情,比如“从小父母双亡”,“在冷眼中顽强成长”,这种效果非但不理想,还会被用人单位视作“煽情”。更有人致力于拍写真集,在衣着打扮上费工夫,记过丧失了真实的自我,反而引起用人单位的反感。
参考文献 大学生就业报告 胡解旺
从非配到择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实证研究 谢维和 王洪才
第二篇:当前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 •
1、就业领域单一。
2014年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公务员招考,虽报名门槛抬高、基层艰苦岗位增多,但仍吸引了全国141万名大学生报考,“国考”竞争比达64:1。都知道考“国考”就像买彩票一样,即便那么难,但是每年都有好多大学生挤这条“独木桥”。这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求稳定的心理,他们往往对工作时间固定、双休日稳定、工作压力较少、工作环境舒适等一些岗位比较“上心”,所以找工作时挑肥拣瘦,更多的愿意去党政机关、大公司、科研单位、大型企业,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就业。
• •
2、就业地区集中。
在我国沿海城市及北京、上海等地经济发展迅速,这些城市企业多、机会多、薪酬高,文化氛围浓,成为大学生毕业首选的理想就业地。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选择到上海、北京和以深圳为代表的沿海地区就业者高达65%以上。大学生不愿意去农村、中小城市,扎堆“北上广”,加剧了这些发达城市的人才过剩和大学生就业难。
• •
3、就业期望偏高。
有的毕业生感到“找不到理想单位”,但同时有许多基层一线的单位急需人才但又招聘不到毕业生,反映出毕业生求高薪、求舒适、求名气的心态仍较普遍。一部分看重稳定职业和理想环境及较高报酬的毕业生,择业期望值过高,选择单位不切实际,放弃多次选择机会,一味等待观望,甚至不惜主动待业,就业愿望过于理想化,不愿去基层单位和第一线,对一些繁重的体力劳动、苦脏累的工作,更是不屑一顾。
• •
4、就业稳定性差。
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人平均5年至少更换一次工作。而在高学历人群,这种现象更为凸显。2014年6月发布的大学生就业蓝皮书——《2014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调查结果显示,2013届大学毕业生34%在毕业半年内发生过离职,其中本科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24%,高职高专毕业半年内离职率为43%。中国大学毕业生三年内跳槽偏高不下,2010届为69%,2009届为71%,2008届为71%。
第三篇: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近几年来,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难度日渐突出,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逐步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就业是民生之本,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促进
大学生更好地就业,是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是建设人才资源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是保持高等教育健康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一、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大学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高薪不干,非大城市不去
当前,许多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过分看重工作待遇,忽略自身特点和长远发展及用人单位要求,他们往往看重沿海地区、经济发达地区,忽略了个人理想与国家、社会利益的结合,忽略了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这种以自身利益为中心,比较功利的现象比较严重。.具体表现为:追求大城市,不愿到乡镇;追求大专院校,不愿到中小学;追求大企业、大单位,不愿到小企业,小单位:追求到东部地区工作,不愿到西部和边疆工作。有些大学生受
经济利益驱使,人生价值发生了倾斜,在选择上过分选择经济条件好、生活环境舒适、工资收入高的发达地区,而较少考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2)有业不就,宁可当“漂”族
当社会各界为大学生就业着急上火时,“有业不就”的大学毕业生却日趋增多。教育部部长周济在人民网强国论坛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所以就业工作对于高等教育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这几年来,我们对就业工作进行了深入改革,建立 了一整套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政策体系。因此,在毕业生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就业情况总体还是好的,但是挑战是非常严峻的。现在就业问题涉及到方方面面,总体来说,还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有人说是因为大学生太多了,不是这样一个情况。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还是需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现在的就业主要还是一个结构性的矛盾,“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同时存在。
(3)跟风现象严重,缺乏自主择业目标
随着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加,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在不少招聘会上,大学生求职都出现了盲目跟风现象,一些知名企业或者是热门岗位,受到了大多数专业学生的青睐,不少学生不论自己的职业理想是否与这些热门企业相一致,条件是 否符合那些热门岗位的需求,常常是一窝蜂地前去应聘。尽管大学生们非常重视和追求兴趣爱好与个人才能的发挥,但面对现实,他们往往缺乏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在临近毕业找工作时,一时不知如何是好,出现就业迷茫,续而从众跟风,大家都觉得好的工作单位一哄而上。
二、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就业竞争激烈,就业难度增大
造成就业难度增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就业岗位增长缓慢。
大学扩招是一个重要原因。”学生数量的增加直接改变了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一方面,新的劳动力涌入市场,另一方面,就业岗位的增长却较缓慢,客观上引发了一部分大学生就业难。当前就业市场供大于求,大学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大学毕业生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势。
2.教育与就业市场需求不吻合。
毕业生就业难与学科结构和培养模式不尽合理也有一定的关系。经济、金融、市场营销等专业的毕业生找工作要么颇为吃力,要么就只有改行。另外,一些工科学校升格成综合类大学,设立了不少文科专业,而到了毕业时,社会对这些学校毕业的文科生认同率不高,这造成了很多优秀大学生就业难。
3.薪水与预期相差较大。
大学生的薪水预期与用人单位的薪金待遇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二)就业期望过高,就业观念更新滞后
分析造成高校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过高原因主要有:
1.人生价值观的影响。
人生价值观直接影响毕业生的就业观,特别是受到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潮的冲击,不少毕业生在选择工作单位时,就事论事多,长远设计少,过多地考虑待遇、地区,抱着“就高不就低,往东不往西”的思想找工作,而较少考虑国家的需要,缺乏艰苦创业、自主创业的精神准备。
2.自我认知的偏差。自我认知是指对自己的需要、兴趣、能力、个性、行为和心理状态的认识,对自我存在的各个方面作出的评价。现在部分大学生不能全面、客观、正确地认识自我,盲目乐观,过高地评估自己的能力,以为凭自己的能力完全可以找到比较理想的工作,不少毕业生在自荐书上写道:给我一个机会,我为你创造一个辉煌!他们在显示自信的同时,也暴露出过于理想化的求职心态。
3.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大学生的智力得到了比较好的开发,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也有相当的发展,但由于他们缺乏社会阅历的磨练,思维中仍然表现出一定的浅表性,导致认识问题时带有一定的片面性、表面性和肤浅性,在择业过程中容易产生简单化的心理。一方面不善于将各方面的就业信息加以分析、综合与判断,作出科学的选择:另一方面他们不肯降低择业标准,高不成低不就,因此错过了
许多就业的机会。
三、解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问题的基本对策
(一)加强形势和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形成合理的择业期望 形势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激励大学生为祖国为社会作贡献 理想信念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反映,是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核心内容。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帮助他们确立崇高的理想信念,对他们的一生走什么样的路、做什么样的人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大学生如果缺乏科学、远大的人生理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思想道德约束感和现实责任感低下,分析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缺乏为国家、不能很好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观察、民族发展作贡献的远大目标和应有的社会责任感,就看不清社会的前途,认不清前进的方向,走不好人生的道路,担不起社会的责任。提高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实效性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开展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的教育。
(三)加强就业指导,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到农村建功立业加强
大学生就业指导,是大学生充分就业,就业稳定和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当前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一部分大学生没有岗位需要,一部分用人单位招聘不到毕业生,有的毕业生掌握着许多用人单位有效需求信息,却不积极就业,有的毕业生手里却没有任何需要信息。“无业可就”与“有业不就"现象并存。加强就业指导有利于解决这一矛盾。
最后,希望所有的大学生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工作。
第四篇: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状况及其存在的问题(模版)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调查与分析
陈忠 2012215639 计算机科学学院 1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摘要:目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就业的结构性失衡日渐突出、就业观念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必须重新审视高等教育扩招政策、政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提供全面政策支持、高校加强教育目标的针对性、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与培训工作。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调查
改革开放以来,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校园走向社会的形式也经历了沧桑巨变。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经历了从“统包统配”到“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转变。“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观虽然已逐渐被社会所接受,也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所认可。近年来,在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指导思想下,高校不断地大幅度扩招,加之对少数民族学生入学时的政策倾斜,使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逐日突出。
如何解决好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不仅成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也是人才工作的当务之急。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关系千家万户少数民族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高等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与进一步深化改革,关系到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与社会稳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我们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就业观念与预期、影响就业的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在校及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访谈,收到了有关就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第一手资料,并针对南北疆的300户城镇家庭、300户农村家庭、300户企业、高校在校的各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及600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共2100份,回收有效问卷2000份,有效回收率95%。其中,维吾尔族占到92.41%,其他少数民族占7.59%。
一、目前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
1.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
高校1999年开始扩招之后,在校大学生人数不断上升,平均每年以20%至30%的速度在增长,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也在不断上升。与此同时,就业率逐渐走低。根据有关部门统计,2003年来,高校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基本保持在70%左右,与全国的平均水平大体相当,但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一次就业率在20%左右,而且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还在在不断下降。在城镇少数民族家庭的调查中,近三年,有67.72%的大学生没有就业,只有32.28%的大学生已经就业。调查结果还显示,被调查对象中未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占到总数的66.28%,就业率为33.82%,实际就业率可能更低。
2.结构性失衡日渐突出。
由于经济欠发达、南北疆经济发展又不平衡,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对不同专业的少数民族人才的需求差距悬殊,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和不同学科存在着失衡现象,具体有两个方面的失衡:
(1)地区性失衡。
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基本上留在民族地区,为的经济发展服务,由于沐足地区在全国来说属经济欠发达地区,所能够提供的就业岗位比较有限,而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后都希望在周边地区就业,又由于新疆北疆的经济较南疆发达,可容纳的毕业生相对南疆较多,由于地域差异及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来源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北疆就业的非常有限。同时,自治区人民政府对大学毕业生前往南疆三地州或更偏远的一些乡、镇、村等地方就业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但由于力度不够并缺乏配套措施,大多数未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仍顾虑重重。虽然在校大学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5.97%的学生表示“愿意”去艰苦地区工作,有44.03%的的学生表示“不愿意”。但事实上据我们走访调查,越是偏远贫困地区,就业越是困难。落后地区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安心地投身于当地建设的最重要的地方,但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最困难的地方。
(2)行业性失衡。
由于各个行业的利益分配不均衡,社会保障不一致,使得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多集中在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及经济效益较好的大中型企业。而对于那些规模小的私营企业、民营企业则是瞻前顾后,迟迟不愿签约。据问卷调查显示,有48.81%的学生表示“愿意”去党政机关工作,有30.83%的学生“愿意”去事业单位工作,有17.98%的学生“愿意”大中型国有企业工作,有5.53%的学生愿意去民营企业工作,但作为首选却寥寥无几。实际已在民营企业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只有2.55%。
3.就业观念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观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
(1)就业意识淡薄,坐享其成心态明显。绝大部分少数民族毕业生仍留恋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统包统配”的就业制度,害怕竞争,对实现自己的就业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处于被动地位。因此没能在大学期间主动培养自身各方面的能力,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而只是在毕业时才感觉就业的压力。从少数民族毕业生的问卷调查显示,有59.68%感到就业压力过大,有30.24%的学生认为未能就业是因为自身综合素质不高;而未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中有63.32%的生活完全依靠父母,愿意通过自己努力过活的只有3.53%。从面临毕业的少数民族在校大学生的问卷显示,有84.83%的大学生从未参加过人才招聘会,有2.82%的学生从不过问人才招聘会,只有2.28%的学生参加过多次人才招聘会。
(2)就业期望值过高,功利化倾向严重。少数民族毕业生大多数追求高薪和高层次岗位。面临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49.8%的学生要求月薪至少在1500元以上才满意,有45.9%的要求月薪至少不低于1000元;未就业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中仍有43.55%的学生要求月薪不低于1000元,而2004年新疆城镇人均月可支配收入最高的乌鲁木齐地区也不过才810.74元。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择业时,有50.2%要求工作环境好,26.1%的要求待遇高,而即将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也有50.4%的要求工作环境好,有37.37%的要求待遇高。
(3)片面理解就业,认为就业就是到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工作,而对民营企业等非国有单位,则认为不稳定、不可靠、不保险。据在校生问卷调查显示,有45.15%的学生择业时最先考虑去党政机关工作,有40.16%的学生最先考虑去事业单位工作,只有10.11%的学生愿意考虑去企业工作。从对企业的问卷调查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占被调查企业职工的比例偏低,未超过10%。
二、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政府、学校以及学生自身行为的非理性等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最终导致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过程中问题的出现。原因分析如下:
1.扩招速度过快
连年扩招,使在校生和毕业生大幅的、成倍的增长。2003年普通高校的毕业生人数是9702人,2005年就达到19580人,递增102%。远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和社会发展水平,增加了巨大的就业压力。诚然,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高等教育也需相应的发展。但在迅速发展它的同时,应考虑全面发展的需求和承受能力。如果盲目追求高速度,会对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
目前也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型期,原来能接受大量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部门,如国企、政府机关和事业单位等基本进行了机构改革,纷纷压缩编制,从整体上减缓了对于劳动力需求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招生总量增加,用人相对减少情况下,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就在所难免了。
2.就业政策上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机制对于资源配置开始发挥基础作用,新疆劳动力市场开始逐步发展和成熟起来。但是当前新疆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政策与入学时的倾斜政策还不配套。恢复高考二十多年来,高考民汉分数线一直存在150-200分的差距(或再考虑到有些科目是新疆出题,少数民族学生得分的课目构成等因素,实际水平差距还要大得多)没有改变。调查中,有36.14%的少数民族学生在大学里感到最困难和棘手的问题是学习基础差。基础教育的差距导致民汉学生两个标准进入高校,高校也只能以两个标准考核和要求,以两个标准毕业。毕业之后进入同一个人才市场,而市场无情,没有两个标准,它只用一个标准衡量、评价、录用。因此,导致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尤其困难。
3.人才市场机制仍不规范、不健全
高校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完全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条件还不成熟:缺乏及时准确的人才供求信息收集、发布、检索和交流的权威机构和通道;稳定规范的人才劳务市场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网络体系;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权利的社会保障、法律保障体系也不健全等等,这大大削弱了少数民族大学生供求信息和自主择业的时效性和可靠性。另一方面,一些用人单位的选人心态与方式过于保守与苛刻。有的单位只要研究生,但本科生其实就有能力干好这些工作;有的单位只要男生,但有些女生往往比有些男生更有能力等等,这些都造成择业和择人渠道紊乱不畅。
4.用人单位选人标准与学校培养目标不匹配
随着经济的发展,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但是现实中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用人单位对于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要求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校培养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有所长,但实际工作能力却大打折扣,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培训,才能达到用人标准,这必然会增加用人单位的运营成本。作为人力资源投资方的用人单位,人力资本的投资升值空间是他们共同考虑的问题。从这个角度讲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愿意把工作机会提供给“有工作经验”的求职者是无可厚非的。但也正是这一要求成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求职的瓶颈。据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企业选人最看中的是工作经验,有37%的企业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时最缺乏的是工作经验,有23%的企业认为还缺乏专业知识,还有11.4%的企业认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缺乏汉语表达能力。
通过对大学生参加面试感受的分析发现,不同的用人单位表现出不同用人的理念。一些用人单位,特别是企业非常看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专业对口和现有工作经验、能力,在招聘面试中就侧重这方面的考核,要求也很严格。企业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有36.4%的企业认为最好是“专业对口”,有13.6%的企业认为“专业对口”是用人的主要条件,还有14.1%的企业认为专业不对口,绝不录用。用人单位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的要求也非常高。据调查,有24.9%的企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非常重视,47.7%的企业比较重视,只有0.5%的企业认为不重要。这说明专业局限和汉语水平给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困难。同时也说明一些用人单位对专业限制过于苛刻,不利于少数民族学生在相关领域就业,因而必定造成就业渠道狭窄。
与此同时也应看到,学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有企业坦言,高校的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目前高校人才培养内容中,普遍缺少实践环节和创新思维教育,显然与社会需求不完全合拍。用人单位对少数民族毕业生总体的认同程度不高,必然导致“有效需求上的就业难。”企业调查显示,只有0.9%的企业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很满意,有5%的企业认为不满意,而存有顾虑不回答的多达48.6%。
5.高校在高等教育定位中存在问题
首先,高校“人才培养观”社会认可的约束性小。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过程中,高校是受市场冲击较小的一块桃园。由于高等教育供给资源远远小于高等教育需求市场,形成了高校供给的优势地位,到目前为止,不管高校办学效果如何,都没出现高校破产的现象,使得高校成为市场经济中优胜劣汰之外的不倒翁。这样缺乏竞争压力与社会认可淘汰制的约束,使办学理念失去“服务社会”的效果检验标准,即使造成了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不适应,也不能从根本上构成对高校办学的压力。
其次,大规模的扩招与有限的投入制约了高校人才培养服务于社会目标的具体实现。招生规模的扩大,没有带来相应的财政投入,财政对教育的投入满足不了高校扩招后进行日常教学运转需要的相应费用。教学软环境无财力支持,如学科专业资料少,教师对外的教学与学术交流经费奇缺,学生实验室与学习基地的建立跟不上课堂教学的要求等等。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使高校办学局限于讲台与黑板之间,又由于扩招后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超负荷地应付上课,对课堂教学,尤其是少数民族学生的课堂教学与课程设置的研究心有余而力不足,最终导致高校脱离社会、关门办学。这种办学方法无法造就出适应发展变化的少数民族人才。
6.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时的不良心态
少数民族大学生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社会阅历较浅,心理尚未成熟,择业时一旦遇到挫折,稚嫩的心灵极易受到伤害。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时的不良心态表现在三方面:
(1)过高的预期和攀比心理
期望是面向未来的一种心理取向。少数民族大学生追求理想的职业,追求自身价值得以实现,是一种正常的要求。另外,现在上大学不再是单纯受教育,而是要投入相当数额的资本。城镇居民问卷调查显示,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家庭中51.92%的家庭年总收入在2万元以下,而子女在校期间一年的平均总花费是10770.15元,每年支付给一个上大学孩子的生活费和学费,占家庭收入50%以上的家庭达到40.41%,占家庭收入50%的有25.37%,甚至有的家庭负债供子女读书。在被调查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中,有57.12%的学生在大学里感到最困难和棘手的问题是学费、生活费紧缺。因此完成学业并在短期得到回报的迫切心情不难理解。但是现实就业形势比较严峻,往往是不如人意。当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观愿望超过了客观条件,一旦遇到困难和挫折,对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就会缺乏应有的思想准备,导致过低地评价自己,对前途丧失信心。如对高收入的期望和追求,有89.14%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抱有上大学就意味着就业、上大学就能找一个好工作的心理倾向,而面对现实的反差,产生强烈的震撼,导致大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对自己的学识、能力和前途都失去信心。有44.62%的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对整个就业形势所持的是失望、没有信心。
(2)从众心理与保守心理
有些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择业时,没有树立起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没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求职标准,更没有总体职业规划。同时在择业过程中,缺乏相应机构对其职业能力、职业倾向和职业选择的指导。随着传播媒体的宣传导向,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忽视自身的特性,参照社会的取向,跟着感觉走。表现再就业上,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没有更新,视野狭窄,缺乏竞争意识,缺乏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了解,缺乏面对挫折的心理准备。
(3)焦虑情绪和依赖心理
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具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但是由于他们成长过程一般比较顺利,没有遇到过挫折,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决策能力方面没有得到锻炼。在择业时,面对选择又不能很好依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做出合理的决策,而是过分依赖父母和其他人的意见进行取舍,表现出依赖被动,不能“该出手时就出手”。择业的失败体验又加剧了急于求成的心理负担,再经过招聘的残酷竞争和时间的无情推进,更加剧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不安、烦躁、着急、焦虑,使他们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三、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政府、高校和学生个人都必须积极主动采取相应的措施。
1.研究高校扩招的速度和规模,重新审视高等教育扩招政策
决定未来社会发展走向的重要因素,并不是某个时期大学在校生的保有量和大学毕业生的数量,而是社会各个阶层吸收新技术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诚然,人力资本在新疆经济建设过程中十分重要,但抛开教育和社会的实际而盲目快速发展新疆高等教育并不十分可取。从各国的经验来看,大学教育普遍被看作是受教育者进入上流社会和获得丰厚收入的重要手段之一,所以,新广大的少数民族家庭愿意承担接受高等教育所花费的高昂成本。但如果没有一个广阔的劳动力市场,那么就会有过多的各学科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他们不得不四处寻找工作,甚至是长时间找不到工作而呆在家里,由于他们无法得到他们认为自己所受教育应当得到的工作、薪水或社会地位,他们会产生极端不满情绪,甚至是民族情绪,这将会影响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因此,高等教育改革必须同新疆的社会需求和环境协调发展相适应,要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根本目的,实现高等教育增长方式的转变。
2.政府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应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政策是就业政策的一个方面,政府要加快制定和完善保障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权益的各项政策,促进就业市场的健康发育,加快劳动人事制度、户籍制度、社会保险制度等相关制度的改革,实现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规范化和法制化。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少数民族的基础教育,逐渐减少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入学时的政策倾斜,相对加大对少数民族大学生毕业时的就业政策倾斜。同时,政府不同于高校,掌握着最全面的信息,应发挥自身优势,主动为高校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和指导,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创造良好的环境。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社会不能解决所有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应多从政府的角度入手。除了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增加民族地区就业机会,完善就业中介机构的功能,调整高校专业设置等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一般性措施外,为了解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政府还应采取一些特殊对策。比如,借助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广泛动员、引导社会力量,通过各种方式方法,直接、间接地创造就业岗位,对吸纳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达到一定比例的企业,给予一定的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做好城市少数民族社区建设工作,为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到经济相对发达、就业机会较多的东南部地区就业创造便利条件。
3.高校应加强教育目标的针对性,进一步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加强管理
首先,高校应对教育目标注入新的内容。过去常用的教育口号是“德智体全面发展”和“提高综合素质”。应当说,它们都缺少针对性和操作性。教育的目标具体的说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在社会上获得一个恰当的生存位置,从而实现其人生的幸福。因此,学校应传授给受教育者获得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创造财富的知识和技能和追求幸福(生存价值)的知识和能力。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因需施教,学生才能学有所用,从而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其次,高校应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并加强管理。的高等院校应结合新疆的区情和学校的校情,在对市场需求作出科学预测的基础上决定其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规格,并以此来设置专业结构、专业课程和教学内容;加大学校的改革力度,强化师资队伍,特别是少数民族师资队伍的建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重视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质量,尤其重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表达、交际、创新和动手能力的提高,培养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少数民族复合型人才。
4.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少数民族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往往受到利益和自尊心的驱使愿意到待遇丰厚、环境优越的地方工作,然而这种工作的岗位毕竟有限。因此,我们应对少数民族大学生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树立正确的择业观。高校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来武装少数民族学生,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通过思想教育可以让学生认清社会,了解国情、区情,充分认识当前新疆的就业形势,引导他们到需要的地方去,并使他们意识到贫困地区、基层单位、乡镇企业等地方人才紧缺,到那里更能体现知识的价值,更有发展创造的空间,更能实现人生的价值。
5.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就业指导工作
对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一要重视。应重新定位就业指导工作,加大投入,改善条件;二要采取多种形式。保障和支持就业指导机构的建设、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开展毕业生求职技能培训,多提供给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三要建立全员及全程的就业指导工作。即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并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过程;四要帮助少数民族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并大力进行创业教育。创业教育并不是让大学生在校期间创业,也不是让大学生一毕业就去创业,而是给大学生播下将来创业的种子,知道应该如何创业,根据什么样的条件,创办什么样的事业。当机会来临时,他就会抓住机会进行创业。
参考文献:
1、周济.教育部周济部长在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就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
2、马强,张莉.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现象探析[J],东南大学学报,2003,(2)
3、崔什平.换个思路看就业[N], 中国教育报,2003年4月4日
4、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1,(4)
5、高校毕业生就业对策研究课题.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面临问题德思考,高教探索,1998,(2)
6、赵晓芳(西北民族大学)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特殊性及对策建议》
第五篇: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1、专业技能不过硬
我们在访谈中了解到,有许多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由于专业知识不扎实或技能操作不熟练而被企业淘汰。比如,有的大学生在面试过程中,对专业知识一问三不知。一位人力资源经理发出“这些学生上学时候都干吗了”的感慨。所有人力资源经理都表示不会录用专业技能差的求职大学生,企业不会培训他们应该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2、就业观念有待调整
大学生求职目标容易锁定大企业、好企业。所以被访谈企业中的知名企业可以“优中选优”的挑选人才,而一些小企业“望才兴叹”,招不来急需人才。85%的人力资源经理指出大学生不愿意到基层锻炼。如一家大型企业,子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北京生源的大学生不愿意到外地工作,外地生源的大学生又希望能够留在北京。同时,部分人力资源经理指出大学生缺乏踏实作风,频繁跳槽,这给他们留下不好印象,影响他们对大学生的招聘录用。
3、沟通能力和自信心不足
这方面主要表现在对自身的素质和就业竞争力评价过低,不敢主动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不敢主动参与就业竞争,陷入不战自败的困境之中。尤其是专科生,面对激烈的就业市场竞争,本来就信心不足,害怕遭到拒绝,在竞聘时特别是和本科生同场竞争情况下,专科学生往往自信心不足,不能放松,不敢理直气壮,说话没底气、怯场。根据我们对30家企业对求职大学生学历起点要求的统计:中专、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的比例分别为3%、28%、51%、18%、0%。
4、缺乏团队意识
部分大学生过分崇尚“个人奋斗”,缺少团队合作和集体主义精神,不能很好地融入公司之中。主要表现为行为取向功利化、缺乏合作意识。日常活动中以个人目标为中心,处处想着个人怎样获取更多的实惠,功利化取向明显。而合作意识淡化,对集体的事情和他人的事情漠不关心。在这方面与具有工作经验的社会求职者形成明显反差。
三、企业的用人偏好
虽然大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种种问题及不足之处,但我们通过访谈了解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优势。如大多数人力资源经理认为:大学生虽然缺乏经验,但充满朝气活力、观察力敏锐、富有创新精神。大学生这些特质尤其成为时尚、设计方面公司招录员工的标准。例如某家网络公司,我们在访谈过程中了解到该公司急需具有创新思维的青年人来捕获信息。也有一些中老年员工过多的企业部门需要新鲜血液,例如某大型金融国企的行政管理部门,该部门以中老年员工为主,对于新型管理理念不能够充分掌握,所以就需要招收相当比例的具有管理学背景的年轻人。
同时,根据对访谈记录进行归纳统计分析,在企业的用人方面,人力资源经理有以下四种明显的偏好:
第一,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100%的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表示,参加过志愿活动、村官经历、专业实践等活动的大学生更能引起他们的关注,同等条件下,会优先录用社会实践经验丰富的大学生。
第二,看重工作经验。对于刚刚走出校园,缺少实践经验的大学生来说,一些企业往往不考虑他们,招聘时明确规定了相关工作经历年限。如某家金融公司在金融危机影响下,不但没有裁员,反而吸收大型金融公司因金融危机裁减的资深员工。该公司2009年的招聘中,就明文规定“要求有10年以上工作经验”这样的条件。
第三,追求名校毕业生。90%的人力资源经理表示,简历筛选过程中,资质相同条件下,看重知名院校的毕业生。
第四,具有用人“惯性”。这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经理在招聘录用时会倾向选择某些特定高校的大学生。人力资源经理的用人思维倾向可以用“晕轮效应”来解释。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属于心理学范畴,它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反映在人力资源招聘中就是,若企业在录用某所大学的学生后,该校学生表现优异,就会使企业人力资源经理肯定该校人才培养质量,用人时会优先考虑录用毕业于该校的大学生。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建议
根据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分析及企业的用人偏好,下面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学校与学生相结合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第一,作为大学生,首先应转变就业观念,客观评价自己,准确把握社会发展趋势,转变职业理念,脚踏实地,愿意从基层做起,主动把握就业机会;其次,学好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在专业问题上有一技之长;最后,注重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通过参加各类实践活动,可以提高自身的沟通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求职时就会有自信。尤其是对于非名校的大学生来说,这点更为重要。
总的来说,大学生应该在学校的指导下,尽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有目标有方向地学习知识,珍惜每一次锻炼的机会,通过一系列的课外社会实践活动、志愿服务活动、专业相关的社会工作,锻炼实际操作的能力,积累经验,用“人无我有、人有我熟、人熟我精”的优势在竞争中取胜。
第二,从学校来说,首先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专业设臵、课程设臵、学科建设与社会需要结合起来,调整专业结构,大力发展应用性专业,不断打造品牌专业,建设特色学科,与时俱进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更新知识内容。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注重综合能力培养,加强实习实践环节,不断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其次,动员学生珍惜寒暑假的社会实践和学校组织各种活动的机会。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让学生了解社会, 认识自我,不断积累经验, 增强自信心;最后,对学生进行全程化的就业指导,为不同年级制定不同的指导方案。例如对于大一的学生,可围绕了解自己、专业、职业开展系列课程;对大四学生则主要是求职技巧的指导。
第三,从学校与学生相结合的角度,应充分开发校友资源。高等学校作为人类知识的传承者与创造者,其社会影响正是通过分布于社会各个行业的校友实现的。校友资源,是高等学校的第一资源。毕业的学生,常常称自己的学校为“母校”, 母校这个词突显了校友与学校之间的天然联系,校友对学校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是学校发展的无形财富。高校可以邀请在各行各业里做出成绩的校友回校给在校学生做报告,采访杰出校友,通过新闻报道、校友通讯、校友人物传记等形式,宣传其先进事迹,总结其成长历程,用校友的奋斗经历和感人事迹激励和引导学生,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从更直接地促进大学生就业来说,校友可以给学弟学妹们提供实习、工作机会。
综上所述,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专业技能不过硬、就业观念落后、沟通能力和自信心不足及缺乏团队意识等问题;在企业的用人方面,人力资源经理注重大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看重工作经验、追求名校毕业生和具有用人“惯性”。据此,本文从大学生自身、学校、学校与学生相结合三个角度,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给高校发展提供参考,促进大学生就业。
大学毕业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其就业问题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切身利益。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为全社会所关注。
一、成因分析
(一)自身主观原因
1.高不成低不就。造成大学生找工作高不成低不就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好高骛远。多数毕业生渴望找到待遇高环境好工作又轻松的岗位,但这些岗位往往比较稀缺,并且对毕业生的知识技能和工作经验有较高的要求。二是攀比心理。不少大学生患得患失,求职时唯恐自己找的工作不如同学找的好,怕丢了面子,在求职过程中往往犹豫不决。
2.向往大城市。笔者长期在县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工作,从日常求职登记和历次人力资源交流会情况看,进行求职登记和参加交流会的大学生非常少,绝大多数大学生不愿在县级企事业单位就业;从每年就业报到情况看,本科以上返回原籍的大学生也比较少。原因是许多来自农村和边穷地区的学生,他们读大学的目的就是要离开农村,离开边穷地区,因为农村和边穷地区的生活条件确实比较艰苦,比起城市来讲确实存在很多的不便利。
3.学不成器。自上世纪九十年代末高校扩招以来,高中毕业生只要愿意上大学,只要有钱,即便没钱有关系也行,几乎都可以进入大学学习,无非是院校的档次和知名度存在差异而已,造成无数纨绔子弟和缺乏学习能力在过去根本没有机会考入大学的群体也进入大学。同时,部分大学院校,只注重经济效益而不顾教学质量,学生有没有学到知识不管,只要交钱就行,三四年大学过去,虽有大学文凭,却无半点本事。笔者在陪同企业招工时就经常遇到这种情况,拿着本科文凭,对所学却是一问三不知。
4.不愿到企业就业。当前存在的考公务员热,有的招录岗位竞争比例达1000比1,1000个大学生在竞争一个公务员岗位。周围不少亲友的孩子毕业不到人才市场求职,也不到用人单位应聘,而是呆在家里埋头苦读,以求在公务员或者机关事业人员考录中一举成功。原因是公务员和全供事业岗位工作稳定,退休后生活有保障,而到企业就业,工作会比较辛苦并因经营形势变化存在不稳定性,很多企业还不为员工办社保,退休后缺乏保障。
(二)社会客观原因
1.供求矛盾。“供求矛盾”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重要原因。在“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体制下,毕业生作为人力资源提供方通过就业市场择业,用人单位作为需求方在就业市场中选拔毕业生,只有供求相一致,才能实现均衡,否则则会失衡,导致“就业难”。“供求矛盾”的主要表现:一是毕业生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学历层次,甚至毕业院校不适应市场需求;二是毕业生的择业倾向与技能不适应市场需要,比如当前高校毕业生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尚未普遍确立,许多人不愿意去中小企业和条件艰苦的地区工作,就业期望值偏高,从而造成了就业意愿与实际人才需求的结构性矛盾,人为加大了就业难度;四是用人单位出于直接“使用人”的需要存在重男轻女、片面强调工作经验等用人导向;五是中小企业虽然吸纳了大量农村劳动力就业,但因其技术创新能力不强、缺乏自主品牌、管理水平不高、抗风险能力较弱、工资待遇较低、工作环境不优等问题普遍缺乏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六是公务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公开选拔虽然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但同时也助长了毕业生非“铁饭碗”不去的观念。
2.市场缺陷。围绕高校、地区、行业存在不少就业市场,但是未形成较统一的大市场,导致市场化程度低,信息渠道不畅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相互选择和匹配的成本较高;同时,市场规则不统一,发育不充分、不完善,部分市场甚至秩序混乱,导致市场就业的不完全竞争,造成用人单位招不到满意的毕业生,毕业生找不到满意的单位,有的毕业生甚至被迫放弃市场就业。
3.办学失范。高校扩招之后,一方面是民办、合资、股份制等非公办高校异军突起,另一方面是公办学校的层次升格愈演愈烈,还有网络教育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这样一来,大学院校越办越多,招生人数年年增加,高校毕业生人数年年创历史纪录。然而,不少院校只求招生人数,只重经济效益,却忽视专业的科学设臵,不是按市场需求设臵专业,也不是根据自身优势和特点设臵专业,而是什么专业经济效益好,什么专业热度高,就设臵什么专业,更别谈必要的设施投入和严谨的教学质量了,造成学历的泛滥、文凭的贬值。
此外,就业难还有一些其他方面的原因,如户籍、性别,人事户籍制度改革的滞后,都制约了人力资源的充分流动。虽然这种现象随着人事代理等中介服务措施的出现得到了一定缓解,但距离由毕业生就业障碍转变为就业动力还有不小差距。
二、对策建议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增加有效岗位需求
当前由于我国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导致适合高校毕业生特点的岗位比较缺乏。为此应把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放在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上水平的大局中来考虑,树立以发展促就业、以就业促发展的理念,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不断增强我国企业的自主研发能力,创造更多的自主品牌,增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吸引力;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知识型服务业,创造更多适合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以经济发展拉动人才需求。
(二)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创新培养模式,培养适合对路人才
高等学校作为高素质人力资源培育的主要阵地,要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结合学校自身条件,及时调整学科专业结构、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增加教学设施投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要树立社会需求为导向、能力培养是关键的理念,开设更多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的选修课程,增强毕业生社会适应能力;要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适度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急需专业的招生计划,按照社会发展方向适时调整专业设臵,努力为社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对路人才。
(三)着力加强就业指导,强化媒体宣传,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
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应当加强对就业指导人员的培训,提高就业指导能力,并利用案例分析、课件演示、交互式训练等直观、简明、形象的指导方式,着力提高就业指导质量和水平。要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分析市场、客观认识自己、克服心理障碍、找准自我定位,突破传统就业观念束缚,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就业观;要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技巧,增强信心,善于辨别和利用市场信息,善于自我展示和推销,通过市场找到适合自己的就业单位。
各类媒体要与各级人社、教育等政府部门想结合,加大政策宣传和文化渗透力度,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自主创业、竞争就业、灵活就业、先就业后择业、行行可建功、处处能立业、劳动最光荣的新型就业观和成才观,把个人理想与社会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干工作和干事业结合起来,克服目光总是瞄准大城市、心里总是想着高待遇的思想障碍,勇于到西部、到农村、到厂矿、到边穷地区就业,到最需要自己的地方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全社会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引导用人单位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观念,让员工充分享受经营发展成果,努力在工资、食宿、社保、娱乐等方面为员工提供良好服务,努力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前来效力。
(四)加强就业服务体系建设,落实扶持政策,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
要加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建设,逐步构建全国统一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尽快形成覆盖省、市、县、乡、村的公共就业信息服务网络,畅通就业信息渠道,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时就业服务。尤其要加强村、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建设,选拔富有吃苦耐劳精神、无私奉献意识,喜欢基层工作、乐于并善于同基层群众打交道的高校毕业生从事公共就业服务工作,从源头上解决制约促进就业工作的瓶颈。要加强促进就业创业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为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提供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微利项目经营税费减免等各项政策扶持服务。要继续贯彻好“三支一扶”、“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等高校毕业生就业扶持计划,落实好资金保障,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农村社区就业创业,并通过大力宣传在基层成功创业的高校毕业生典型事迹,在全社会营造基层就业市场最广阔、最能发挥聪明才智、最易脱颖而出、最能实现自身价值的浓厚氛围,逐渐转变当代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成才观,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创业。
二、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建议
(一)发展经济是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
要努力推动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大力加快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以提供更多的高学历人才就业岗位。为什么欧美国家大学生就业比例高得多,大学生就业问题没有中国这么突出?就因为欧美国家的经济已发展到以高端经济、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为主的高级阶段,金融行业、软件行业、高新技术产业等需要高素质人才的产业比较发达,而传统的制造行业等低端产业结构大批向亚洲等地区转移。所以欧美国家对高端岗位的需求会比较多,在就业市场所占比重较大,因而能吸纳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就业。
(二)尽快立法,使就业市场走向规范化
加强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法律法规建设,要建立和健全毕业生就业市场运行规则,规范市场行为。尽快建立和实施《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条例》,规定就业市场开设的条件、程序,制定出全国统一的毕业生就业市场管理办法。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监督和管理,维护市场秩序,反对不正当竞争,遏止“权力就业”,制止欺诈行为,保证毕业生就业市场正常运行。尽快制定毕业生就业市场交易规则,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主体行为,规范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介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法规和政策。建立和完善举办毕业生交流大会的审批制度,明确举办毕业生交流大会的条件和审批程序,提高交流会的实际效果;加强毕业生招聘的管理,对招聘单位进行资格认定,明确《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的法律地位;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制止乱招、滥聘、乱收费、性别歧视和毕业生随意违约等违反政策规定行为,建立良好的市场运行秩序,明确供需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严格执行《高等教育法》、《劳动法》、《合同法》、《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完善《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暂行规定》,使毕业生就业工作有章可循,并逐步达到规范化、法制化。条件成熟后应尽早出台《市场就业法》、《公平机会就业法》和《大学生就业法》。规范大学生就业市场行为,优化制度环境,反对就业歧视,使毕业生就业真正走向市场化、法制化。
(三)大力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首先是就业指导定位问题必须落实。国家要求“全程化指导”,多数学校均未落实。据调查:52.9%是大四才开始抓,光靠毕业前“临门一脚”根本不可能完成就业指导任务。许多学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还保留着很强的行政工作痕迹,没有以塑造大学生、“教之以渔”、提高其就业能力为中心,相应地也缺乏现代社会的服务意识,缺乏竞争社会的客户意识,缺乏文明社会的生涯意识,缺乏信息社会的技术手段,缺乏面向市场、面向社会需要塑造大学生的现代教育理念。
1、树立“职业指导”理念,树立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的理念。要把“就业指导”改为“职业指导”,由把毕业生送出校门上升到帮助大学生规划职业生涯发展的层次,帮助毕业生作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职业规划是个人对自己职业发展总体计划和总轮廓的勾画,是一个人在其一生中与工作相关的一系列活动、行为、态度、价值观、愿望等的有机整体。个人职业规划并不是一个单纯的概念,它与个体所处的家庭及社会存在密切的关系。每个人要想使自己的一生过得有意义,都应该有自己的职业规划,特别是大学生正处在对个体职业生涯的探索阶段,这一阶段职业的选择对于大学生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生的职业规划为自身的职业发展指明了途径和方向。因此,对大学生而言,职业规划就应在明确自己兴趣和爱好的前提下,在认真分析个人性格特征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和知识结构,对将来从事工作制定出方向性的方案。大学生在走向社会前,将现实环境和长远规划相结合,给自己的职业生涯一个清晰的定位,是求职就业乃至将来升级的关键一环。
2、树立全程指导理念,将管理转变为服务。要树立对大学生从一年级开始,进行四年全程服务的理念。要淡化和去除就业指导中心的行政色彩,做学生的良师益友,真心实意为学生服务。为此,要加强以职业指导为中心的职能部门,配备专业化职业指导队伍,做到专家化。要常年开设职业指导课程和就业心理辅导课,并使职业指导工作渗透到学校各部门,融入到各科教学之中,开发就业指导的隐性课程,形成齐抓共管,协同配合,提高指导效果。
(四)加强创业教育,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全新理念已在越来越多高校受到重视。就业教育以填补现有的、显见的就业岗位为价值取向,而创业教育则以创造性就业和创造新的就业岗位为目的。从就业教育走向创业教育,既是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趋势,也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目前,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要大力支持和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清华大学在全国率先闯出了大学生创业之路,学校建有鼓励学生创业基金和相关机构,并有专人进行创业指导。四川2006年有533位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并均已获得稳定发展。希望工商、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能进一步大力支持和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简化相关手续,降低创业门槛,积极给予扶持。各高校也要加强对创业学生的关怀、支持与资助,帮助他们解决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使他们能成功地走上创业之路,茁壮成长。
(五)制定配套措施,建立长效机制
国家虽然对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工作有优惠政策,但政策的落实和完善还存在问题。例如,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和边远地区工作可享受工资优惠政策,但有年限,不利于鼓励大学毕业生在基层和边远地区长期工作。在助学贷款,深造学习和晋升机制上还应有明确的措施。
对策与建议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实现高等教育与社会接轨,增强毕业生素质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高素质人力资源的主要阵地,社会和市场发展的需要应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导向。增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根据社会需要开设专业、设臵课程,不断革新教学形式和内容,才能使高等学校更好地履行社会服务职能。无视社会需要,盲目培养,就会导致高校毕业生不适应用人单位需要,在就业市场上缺乏需求,形成结构性失业。高等学校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市场为导向,以质量为基础,培养服务社会各级各类需要的多种人才。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情况,按照社会发展方向设臵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这是解决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根本思路。
★高校教学改革中应坚持推进素质教育,强化学生实践能力,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市场需求是多样化的,不同岗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就不一样。如果高等学校培养出的学生千篇一律,或是心理素质差,或是动手能力差,或是社会适应能力差,其结果必然就是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缺乏竞争力和吸引力。素质教育强调个人素质的发挥,因而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毕业生,可以有效地提高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力,克服摩擦性失业。
★着力提高就业指导和服务水平,增强毕业生的择业技能。
在就业市场上,毕业生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择业技能差是导致摩擦性失业的重要原因。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作为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应当充分发挥服务职能,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着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科学地分析市场、客观地认识自己,有效地消除“供需矛盾”。通过就业指导和服务,帮助毕业生掌握一定的择业技巧,善于利用市场信息,善于在就业市场中“推销自己”,通过市场落实就业单位。
★加快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
要重视和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就业市场的信息化。充分而有效的信息可以降低市场成本,提高效率,实现节省资源和提高效益的目标。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中信息不充分是影响用人单位选材和毕业生就业的突出问题,因此,加强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化建设是当务之急。国家、地方和高等学校要围绕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立体化的毕业生就业市场和信息服务体系,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促进就业市场中的充分信息,为毕业生就业提供更多的选择。同时还要制订相关规定,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管理。有效的调控和管理是市场发挥优势的重要保证。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中还存在着一些秩序混乱、缺乏监督的情况,不利于就业市场充分发挥资源配臵作用,各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市场的调控和管理力度,出台相关管理办法和规定,为毕业生就业市场提供统一规范,保证市场秩序。
★积极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实现多渠道、多形式就业。
处在新世纪战略机遇期的大学毕业生和高校教育工作者都会发现,我们所面临的时代是一个快速变革的时代。面对不断变化的新形势,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创新的思路不断加强和改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积极引导毕业生突破传统的就业观念的束缚,树立与时俱进的就业观,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自觉树立自主创业的思想观念,主动到基层就业。努力实现多渠道、多形式的科学择业,积极创业。(钱建国 宋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