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山西省经贸学校全力打造电子商务专业
山西省经贸学校全力打造电子商务专业
为促进我省电子商务发展,2011年,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中,对我省电子商务发展任务作了具体安排,2013年4月,副省长王一新带领省市商务部门负责人首次调研代表性电商企业。随后,商务部门对本土电商展开摸底,相关指导意见开始加紧制定,为解决电商人才短缺问题,系列培训频频进行。2014年3月,山西省商务厅、财政厅、经信委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山西省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设定2015年全省电子商务交易额的目标为1万亿元。文件中对我省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任务、政策支持等做了详细阐述。山西省商务部门的各项政策、措施为推动全省电子商务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山西本土电商企业发展迎来了春天。
山西省经贸学校隶属于省商务厅,是一所国家级重点中专。学校建有2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专业。是一所具有餐饮、电子商务、会计等商务特色的优质特色中专学校。学校教学条件精良、师资力量雄厚。学校注重技能教育,在全国全省大赛中多次获得一等奖,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关注,特别是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展洽会上,我校技能展示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教育部副部长鲁昕等领导的关注,山西省前副省长张平曾亲临学校,观看学生技能表演并题词。
近年来,在省商务厅的支持下,借助我省发展电子商务的东风,学校重点打造电子商务专业,在软、硬件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建成了电子商务人才培养基地和计算机省级实训基地。学校对网络中心设备进行了全面更新、升级,校园网络出口带宽可达50M。目前拥有计算机实训室、电子商务实训室、淘宝设计室、淘宝运营室、网络组装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会计手工无纸化实训室、语音室
等共12个校内实训场所,合计550余台教学电脑接入互联网,可同时承载计算机基础、数字媒体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四个专业的学生学习。在加强设施、设备等硬件建设的同时,学校更加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安排专业教师赴东北财经大学、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等高等院校进行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或下企业学习。
2014年3月,淘宝大学贡天下山西培训中心落户山西省经贸学校,针对省内本土网商群体进行专业、科学和系统化的培训,提高我省电商业内人士的实际运营操作能力。
4月中旬,受省教育厅委托,学校承办了山西省首届中职学生电子商务技能大赛。4月14日下午16:30,省教育厅、省商务厅、省电子商务商会、山西贡天下商贸有限公司、南京奥派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的领导以及来自全省11所学校的指导教师和60名参赛选手来我校参加电子商务大赛开幕式。4月15日上午8:30—11:30在我校综合楼六层电子商务实训室进行比赛。电子商务大赛属于3人团体项目,由网络营销、在线交易、知识测试三部分构成。其中,网络营销部分包括商品拍摄、照片处理上传、商品描述、网络调研、Email营销等;在线交易部分是让学生利用模拟系统,完成比赛指定的在线交易任务,完整实现买家、卖家和服务商等角色的交易流程;知识测试是所有选手的必做项目,由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电子商务基础知识、法律法规等组成,着重考查参赛选手电子商务综合职业素养,比赛顺序和分工由参赛队自行商定。省电子商务大赛的举办,是对学校电子商务专业发展的肯定,必将推动我省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及职业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为全国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奠定坚实的基础。
山西省经贸学校电子商务专业重在培养实际操作人才,通过人才培育净化用人环境,吸引更多电商企业的合作,为我省互联网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第二篇:全力打造花卉专业市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全力打造花卉专业市
近年来,我市围绕打响“东方花都”和“青州花卉”品牌工作思路,加强扶持,因势利导,加快花卉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实现花卉产业规模膨胀、提质增效、转型发展。截止目前,全市花卉面积达到11.8万亩,花卉专业村163个,从业人员11万人,花木交易量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青州花卉产业入选“中国产业集群品牌50强”,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协命名为“中国花木之乡”。
一、强化扶持引导,实现规模膨胀。一是抓好科学规划。将全市划分五大花卉发展片区,分别是以花卉高新经济区为载体的高端花卉研发示范区,以黄楼街道为核心的高档花卉提升区,以云门山街道和弥河镇为中心的高档盆景发展区,以王府、王坟、庙子镇花卉盆景生产基地为依托的花卉旅游观光区,以益都街道、高柳、何官、东夏、谭坊等镇为轴线的新兴花卉发展区,确立“东方花都”新轮廓,拉开青州花卉产业新一轮发展的框架。二是抓好政策扶持。出台贴息贷款、以奖代补、用地补偿等优惠政策,推动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引导黄楼街道周边的弥河、谭坊、东夏等乡镇农民逐渐实现由种菜、种瓜到种花的转变,今年上半年新增花卉面积6000亩,其中谭坊镇已新建高档温室2万平方米。三是抓好重点项目。去年以来,引进投资35亿元的花卉高新科技园、北方花卉交易中心等4个花卉产业重点项目。建成5000亩的全省 1
首家省级花卉高科技示范园区,24家国内知名花卉企业入驻经营。在弥河两岸建设50000亩的花卉高新经济区,已有中华盆景园等8个项目落户。其中,北方花卉交易中心项目是国内最大的花卉交易中心,总投资26.5亿元、面积1600亩,近期将投入使用。四是抓好龙头企业。对于花卉产业龙头企业,采取一事一议的办法,根据各自情况给予相应的支持。同时,成功申报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吸引资金1000万元,对3家花卉企业重点扶持,效果初步显现。目前全市投资过百万元的花卉企业达到260家。
二、突出科技支撑,推动发展转型。一是搞好科技研发。成立全国首家花卉创业者科技联盟,组建山东省仙客来研究所、良田花卉研究院等12处科研机构,先后引进培育国内外名、优、稀、特花卉品种480多个,推广现代化生产技术60余项。与清华大学、国家航天育种育苗中心等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技术合作关系,成立花卉苗木专家工作站,研发标准化种植新技术60项。积极推进科技自主研发,奥斯特公司今年将有2—3个新品种获得省级鉴定,金日禄禧生物科技公司年产150万株蝴蝶兰组培室建成投产,亚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烟台农科院蝴蝶兰研发项目已开始启动。二是注重人才培养。加强花卉从业者素质培训,筹建花卉职业学院,开办花卉专业讲坛,累计举办培训班120多期,培训人员2万余人次,8000多人获得“绿色证书”。引进10名花卉专业硕士研究生,全市评出10名花卉专业人才纳入青州市人才库进行管理,为花卉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三是实施标准化生产。制定实施《蝴蝶兰栽培技术规范》等12项地方标准,组织20个示范基地与4000户花农签订标准化合作协议。抓好“基地+合作社+农户”模式,落实质量检控制度、质量认证制度、产品质量信誉认可等10项制度,加强标准化生产基地质量监管。
三、发展节会经济,打造产业平台。连续11年举办花博会,青州花博会成为“山东省社会文化活动知名品牌”、“中国十大花卉类节庆”,今年入选商务部2012年重点支持展会。一是丰富“花博会”内涵。加大“花博会”的宣传力度,突出“展会搭台、经济唱戏”思路,扩大“花博会”影响力,把“花博会”办成集花卉展销、科技交流、技术贸易、商务洽谈、招商引资、文化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盛会。二是创新办会模式。创新花博会运作体制,扩大市场参与份额和比例,今年花博会通过招标洽谈,与青岛维美展览展示公司共同组织筹办,并在全国会展业中首次尝试“全程财务跟踪评审”模式,预计减少政府投入500万元。三是带动产业发展。自花博会举办以来,国内外参展客商累计达到2万余家,现场交易额累计达到25.6亿元,为广大花农搭建了交流、合作、发展的平台,提高了青州花卉的知名度,提升了花卉园区的规模和档次,促进了花卉交易和种植水平,培植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四、拓宽发展空间,拉长产业链条。一是发展关联产业。发展花卉园艺机械、花肥和花卉包装、保鲜、物流配送等二、三产业,现全市花卉器械生产企业已发展到100多家,年产值超过46亿元;花肥、花药、包装资材生产经营企业200多家,年产值9亿元,带动相关产业实现年收入86亿元。二是传播花卉文化。在青州电视台开设花卉旅游频道,加强花卉文化和花卉知识的宣传。组织有关专家,广泛搜集资料,编写了《青州花卉系列丛书》、《花卉诗词》等书籍,传播花卉的文化内涵。策划重大花卉文化活动,每年举办各类花与文化主题活动20项,弘扬花卉文化,打造东方花都品牌。三是发展花卉旅游。将花卉旅游资源有机融合,形成“生产基地+花卉市场+花博会+观赏旅游”的特色旅游产业。依托花卉生产交易项目区建设,整合弥河滨水资源,融合青州民俗文化,打造融花卉生产、文化展示、生态保护、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花卉产业旅游观光区,拉动旅游业门票收入、总收入实现年增长30%。
第三篇:全力打造
全力打造“主动·有效”课堂,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崇东中学“主动·有效”课堂工作总结
根据《崇明县中小幼“主动·有效”课堂新一轮达标与提升工程的实施意见》以及《崇东中学 “主动•有效”课堂达标与提升工程活动方案》,我校以“聚焦课堂、发展教师”为工作理念,以研究“课堂教学五环节”为突破口,全力打造“主动·有效”课堂,全面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推进“主动•有效”课堂的关键是一线的教师,所以提高教师素养,更新教师观念、改变教师行为是学校当前工作的重点;制定科学的实施方案、健全的评价体系是打造“主动·有效”课堂的有力保障。
一、精心规划,全力打造“主动·有效”课堂。
(一)组织理论培训,更新教育理念。
1、在8月21—27日,我校一方面印发了有关“主动·有效”课堂的文本资料,另一方面把相关的学习课件上传校园网,采用大会宣传发动、大组学习交流、教师自学撰写心得的形式,进行了第一轮的培训学习。在8月31日,我校自行命题并组织教师进行考试,考试的内容有“主动•有效”课堂的理论与教学设计两个方面,通过学习、考核,教师们明确了“主动·有效”课堂的内涵及要求。
2、在9月10日前,组织教师撰写有关“主动·有效”课堂的学习体会,发到研修博客网上进行交流,开展校级层面好论文的评选活动,并选送优秀论文参与县级层面的评选,有一位教师获得了三等奖。
3、在10月20日,我校邀请崇明教师进修学校吕波副校长作了关于“主动·有效”课堂的讲座,教师们茅塞顿开,均感到获益匪浅。
由于精心组织理论学习,我校教师提高了对“主动有效”课堂的认识,并能主动地转化为实践动力,有效地推进我校“主动有效”课堂活动的开展。
(二)开设“教师论坛”,探索“主动有效”课堂。
以教研组为单位,举办系列“教学论坛”。围绕“主动·有效”课堂背景下的教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批改以及提优补差等课堂教学基本环节,教师结合所学的理论和自己的课堂实践,撰写相关文章,在教研组活动中进行交流、分享,达成共识,每组推荐一名代表参加校级层面的教学论坛。
(三)开展课堂研讨,践行“主动·有效”课堂。
1、落实“人人上一堂研讨课”。开学伊始,教务处要求每个教研组制定计划,每两周落实组内一位教师上好“主动·有效”课堂的研讨课,并以备课组为单位,确立研究的主题。例如初一语文组确立“让学生真实表达”主题;初三数学组“让学案教学更科学”主题;物理组“小组合作有效性”主题。教研组的课堂研讨促进了青年教师的主动发展,一些优秀的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2、组织骨干教师“主动·有效”课堂研究课。10月份,在校级层面组织了骨干教师“主动·有效”课堂研究课活动,进行全校性的“主动·有效”课堂研讨。语文组朱慧老师执教《走一步再走一步》;数学组黄红柳《锐角三角比》;英语组由张雪英老师执教;物理组施洪周老师执教《光的折射》。上课教师必须写教后反思,听课老师写500字以上的点评,并上传博客,师训专管员进行资料汇总。骨干教师的引领,提高研讨的实效,有利于将“主动·有效”课堂向纵深发展推进。
3、组织初三复习研讨课。为打造“主动、有效”的复习课,探讨复习课策略,提高复习课效率,有效地开展校本研修,我们学校在12月下旬借助初三年级,开展了复习周研讨活动,为全校期末复习工作拉开了序幕,指明了方向,重点研究复习计划及分层教学策略,提升学科的合格率。
(四)开展检查评比,展示有效教学
11月中旬,教务处组织了 “学生优秀作业展”活动。本次活动面向全校各个班级,班主任老师指派学生将各科平时常规作业参与展示,这些作业书写工整,格式规范,正确率高,订正及时。一方面,我们组织教研组长参观评比,发现教师作业布置与批改的闪光点和存在问题,以此提高教师作业教学的效率;另一方面,组织学生参观学习,以此促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规范学生的作业是打造“主动有效课堂”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作业习惯不但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巩固知识,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良好学习品质的养成,学生受用终身。
二、初见成效,归功于“主动·有效”课堂。
1、毕玲玲老师在“主动·有效”课堂论文评比中获县三等奖。
2、在县数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上,我校的唐晓、朱海鸿两位教师分获二等奖和三等奖,唐晓在12月7日召开的市教育信息化应用推进工作会议上代表学校作交流发言。
3、本学期我校三(5)班王甜莲同学在读懂中国征文活动中,获上海市一等奖,一(2)的杨雯倩同学获本次上海市作文竞赛一等奖。在县作文竞赛中,我校共有5位同学获一等奖。
三、坚持不懈,追求“主动·有效”课堂。
(一)继续开展“主动·有效”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1、建立教师课堂教学个人档案。下学期,各教研组长组织落实人人上研讨课,每节研讨课后,各教研组长要及时将上课的教案、听课评课记录及教研组长评价意见交教务处,提出改进措施,作为此工程达标验收的基础。
2、开设青年教师“主动·有效”课堂沙龙,开展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基本功竞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
3、根据新授课、作业讲评、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要求,组织校内的县、校级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县校骨干教师每学期亮相课不少于2次),提升日常课的效率。
4、根据期末考试的情况,组织部分经验欠缺、学生有反响的教师上研讨课,学校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教学诊断。
(二)各教研组认真学习、讨论学科“主动•有效”课堂评价标准。
1、打破唯“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绩效,建立能有效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提高的评价体系。
2、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教学评价模式。
(三)开展各类单项教学评比活动,组织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设计、说课、案例、论文、课件、上课等专项评比活动。
(四)开展“主动·有效”课堂背景下的班建工作研究
第四篇: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全力打造人民满意学校
接到任务后诚惶诚恐,一是怕做不好,因为对综合督导评估了解太少,对学校各项工作,尤其是数据等了解不全。二是真做不好,因为水平太低。
经过一天努力就改善办学条件、加强教师建设、提高管理机制、确保安全稳定、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重点做一简单整理。望甄别舍取,批评指导。
正文中带*需要补充。
求真务实 开拓创新 全力打造人民满意学校
我校建于1956年,多年来坚持“传承文明,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秉承“一切为了学生的未来与发展”的办学宗旨,本着“以人为本,放飞理想,弘扬个性,和谐发展”的管理方向,按照“以德育工作为先导,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安全教育为首位,追求科学管理,细化过程操作,强化师德师能,优化学风教风”的工作思路,达到“引领教师专业发展,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指导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四有型学生”的目标。建设学校管理文化,创建充满活力具有特色的山区名校。现将几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创建良好的育人环境
我校位于山川秀美的顺平县大悲乡。占地面积17826m2,生均占地34.7m2,建筑面积8996 m2,生均占地17.6m2。现有学生514人,共一十二个教学班。我校拥有一支专业知识丰富、业务能力较强、教学水平较高,爱岗敬业的教师队伍,全校教职工**人,高级教师*人,一级教师*人。学历达标率100%,教师普通话达标率100%。几年来,学校在县政府、教育局的领导和支持下,极大地改善了环境面貌和硬件设施,创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让全体师生感到学校是我家,力求教师舒心,家长放心,学生安心。
1、基础设施建设上了新台阶
投资405万元的周转宿舍楼已于去年交付使用,至此我校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独立。集图书、档案、实验、办公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楼、整洁的餐厅楼、宽敞明亮教学楼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学习环境。学校硬化、绿化面积达到40%,园林式的刍形初步形成。投资1.34万元主题文化教育展板既美化了校园环境又让师生随时置身于文化氛围之中。全校师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对操场的改建中,目前操场已基本使用,篮球场正在筹建之中。
2、信息技术设施配置上了新水平,为教学手段现代化提供了保障。
学校开通了校园局域网,教学资料共享,教师能随时上网,实现电子备课。学校建立了电视教学控制系统、校园多功能有线广播系统和多媒体教学系统。学校投资70余万元购置微机40台和电子白板4套;投资12万元完成教学研究互动系统;为课改的全面推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和硬件基础,为学校的教学和教育管理的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3、学校图书馆借阅一体化
我校图书馆馆藏图书*册,生均*册。涉及体育、军事、地质、收藏、历史、兵器、汽车、科幻等。去年我校投资2.8万元新购置图书3000余册。图书阅览室的设立丰富了课余生活,提高了读书兴趣,孩子在这里可以挑选到自己喜欢的书。“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使他们深深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开阔了视野,提高了个人的情操和修养。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铸师魂,修师德,强师能
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学的灵魂,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为此学校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弘师志扬师德,开展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组织教师学习政策法规,学习先进典型,进行经验交流、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制定了相应的考评细则。让全体教师正视教育面临的现状和困难,正视执教在山区的艰辛,抵制拜金主义,敬岗爱业,极大地提高了全体教师的思想道德和职业道德,强化责任心和事业心。
2、注重培养培训,狠抓继续教育。学校制定教师培训计划,加强教师现代信息技术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与外界的联系,让教师走出去开阔眼界,吸取先进经验。这在一定程度上较快地提高了教师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也为学校在宏观教学改革、课堂微观教学改革等方面起到了推动作用。
3、落实教研教改,注重教育创新
明确目标,在教师中全面实施“五个一工程”(一堂优质课、一篇好论文、一本好教案、一口标准普通话、一笔漂亮字);措施得力,教导处制定了教学规划,实施了教育教学管理的奖励办法;开展优质课评比活动,进行集体研讨,采用多种扶助措施,引导其成为“学者型”、“研究型”教师,能自觉地运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实践。
三、结合校情科学管理,构建高效管理机制
教育思想是一所学校的灵魂。我校的办学思想是:坚持“以法治校,以德立教,以人为本。优化基础教育,强化素质教育,注重特色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1、落实“以人为本,以法治校”的管理理念
学校建立了党、政、工、团等健全的组织机构,能有效实施对学校发展、教育教学、后勤安全等各方面的管理。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领导班子分工明确,做到了“一个深入”、“两个带头”、“三个到位”,即深入工作第一线;带头吃苦奉献、带头做好本职工作;管理到位、措施到位、督查到位。各部门分管领导实行对校长负责下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学校形成了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件件抓落实的工作氛围。
2、突出德育为首,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我校在办学历程中,始终把德育工作摆在主导位置,要求学生做到在校做个好学生、在家做个好孩子、在社会做个好公民;把爱心献给他人、把孝心献给父母;要有责任心、同情心;要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他人、关心集体。
(1)加强德育工作机构建设。学校成立了校长亲自挂帅的德育工作小组,成立了固定的德育教育基地和家长委员会,构筑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把德育工作形成制度化、程序化、经常化。
(2)突出德育特色。学校全面实施 “四种教育”(养成教育、理想教育、成功与挫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加强“三个联系”(联系社会、联系学生、联系家长),创造“三种氛围”(环境育人、制度育人、活动育人),培养学生“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的优良品质。
(3)重视德育实践。学校通过举办爱我学校、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到德育基地学习、每周一全校升旗仪式、聘请法制辅导员为学生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3、以人为本,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教学质量是一个学校的生命线。但我们从不片面追求分数和升学率,而是始终注重推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
(一)改革评价机制,实施素质教育
为了让学生的个性能充分地发展、让学生的未来能持续地发展,我们建立了教师推行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对教师的师德工作、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等方面进行全面的考核,特别注重教师是否尊重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人格完善,是否能既教好书又育好人,而不是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
(二)注重特长培养,让每个学生各显其才
(1)特长班效果凸显。学校开设了美术、音乐、舞蹈特长班。丰富了校园文艺生活,增长了自身才艺,使民族艺术得到传承。近几年来,我校向高等学校输送了大批艺术类人才。
(2)体育竞赛成绩突出。学校坚持每天出操,每年定期组织校运会,成立了校运队,经常组织比赛,既强健了体魄又增进了友谊;积极队参加县级运动会,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3)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学校每年组织元旦联欢会、“祝福祖国”歌咏比赛、经典诵读等比赛活动。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又助于学生养成优秀的品德,能够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还可以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良好个性,使其在校园文化情境中得到充分的陶冶。
4、传承文化 尝试特色办学 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既要有科学技术手段的支撑,又要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引领。特色是学校几年或几十年的思想文化的沉淀,不是简单的模仿。我校在实实在在落实教学工作,一丝不苟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前提下。为了继承传统文化,弘扬中华艺术,开设中学生书法课。书法既提高审美能力,还利于健全人格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使人心态良好,能力充沛的、兴趣浓厚,富有饱满的热情和较强的恒心毅力,对个人的成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
安全是学校的生命线,离开了安全,学校的所有工作皆成一句空话,因此学校经常教育全体师生必须牢固树立“安全重于泰山”的意识,定期举行安全知识讲座,安全应急演练。充分利用周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橱窗等各种阵地,在全体师生中,增强安全工作的法制观念,切实做到发展与安全两头兼顾。做的目标明确、责任到人、措施得当、检查细致、值班严谨。保证了学校的财产和师生生命安全。
五、主要工作成绩
几年来,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取得了较为优异的成绩。
教学方面:* 德育方面:* 共青团方面:2009、2011、2012年我校三次获“五四红旗团委”光荣称号。
其它方面:
六、目前尚存在的问题
1、学校的发展和目标的达成度还不适应家长的需要及社会的期望。主要表现在学校特色创建等方面有待强化,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整体教育质量有待提高。
2、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
七、今后努力的方向
1、继续抓住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好机遇,把学校工作的落脚点放在狠抓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上来,进一步优化校园育人环境,全面提升办学品位。
2、注重管理的精细化,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和合理性,充分利用现有的办学条件,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服务教育教学。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点滴抓起,从广大教师最需要解决的突出问题和焦点问题抓起,形成合力齐抓共管,不求大,只求实。
4、认真做好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和信息技术教育知识运用的培训工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教育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第五篇:突破校园文化建设全力打造品牌学校.
突破校园文化建设全力打造品牌学校——陇县西大街小学校园文化建设及取暖工程建设情况汇报材料
2010年的创建“市级校园环境建设示范校”工作对提高我校环境建设水平,提升办学品味和办学效益,充分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有着特殊的意义。我校抓住了这次建设发展的大好机会,高效合理地用好了上级拨付的20万元建设专款,并积极多方筹措资金、争取项目,将创建工作列为新学期头等要事,成立专门机构外出学习考察,认真规划论证,明确分工,严格按照上级文件精神,加快进度,确保质量和品味。目前各项预定建设工程及附属设施均已完工,现将我校校园环境建设及取暖工程建设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建设情况: 二〇一〇年三月初,我校向市局呈报了《陇县西大街小学创建“校园环境建设示范校”工程实施方案》。六月底前,各工程项目全部竣工。
1.新建“家园▪乐园”主题花坛2个,月季花坛1个,修建前院转盘1个,小扇形花坛4个,共栽种小花苗5200株。栽种了7株玉兰、女贞等树形高大、品种名贵的景观树。共投资1.74 万元。
2.建造不锈钢主题雕塑“成长”一座。高6.2米,宽
3.6米,不锈钢国标320材质,表面为镜面,共投资5.36万元。3.新建喷泉假山一座,共投资3.33万元。
4.根据总体规划,将原前院零散石碑集中移建至前院东侧建成纪念碑群,共投资0.86 万元。
5.新建了教学楼过道灯箱式展厅,分10个板块展现了学校的发展历史、建设成果及未来规划,共投资4.41万元。
6.购置安装造型独特优美的大型景观灯2座,共投资1.59万元。
7.对前院438平方米路面进行了硬化处理,铺垫了小广场 砖,共投资3.81万元。
8.检修了学校前院给水、排水管道、地埋线铺设共投资0.28万元。
9.对前院西围墙进行了新建,建成了长33米的较高规格文化墙,投资8.3万元。10.操场周围拆建围墙并绘制彩图,修建学校后大门,清理平整硬化原出租院等,共投资14.05万元。
11.新修健身小广场,添置健身活动器械,共投资6.597万元。12.操场回填及硬化5760平方米,投资54.9万元。13.铺设了人工草坪操场,投资56.89万元。14.操场四周种植花草、绿化带投资0.94万元。15.综合楼临街面安装了LED美化灯,投资3.95万元。
我校以创建环境建设示范校为契机,全面长远规划,加大实施力度,使学校原有的破旧面貌发生了巨大改观。校园环境建设共投资165.957万元,其中上级拨付校园环境建设专款20万元,学校争取在后重建及其它专项资金46万元,目前仍有欠款44万元。
为解决师生冬季取暖问题,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关心下,我校取暖工程从规划设计到施工安装已全面结束,现已正常供暖。该工程架设变压器一台投资9万元,铺设空调取暖专用线路16.88万元,购置95台柜式空调机和24台壁挂式空调机33.39万元,此项工程总投资59.27万元。解决了全校2003名师生的冬季取暖问题。
但由于工程设计原因,出现专用线路变更返工,怎家工程量,目前仍有欠账12万元,暂无着落。
二、整体效果
创建市级环境建设示范校和供暖工程的实施为我校改善
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创造了良机,学校绿化、美化、亮化、硬化建设都得到了大的发展,使学校育人氛围更加浓郁,文化
气息更加浓厚,师生学习工作环境更加美好。同时,作为全县的窗口小学,我校的建设发展成果不仅受到了上级的表彰和社会的称赞,也为全县学校校园文化环境建设积累了经验,发挥了示范效用,县域内兄弟学校先后多次到我校参观学习。
回顾各项工程的立项和实施,一是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是我们成功创建的保障。在我校创建过程中,市县各级领导曾先后多次亲临施工现场进行督察指导,并为我们提供了帮助,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二是高点定位、凸显特色的专业规划是成功创建的前提。得到市局批复后,学校在原整体规划的基础上,再次聘请专业人士对各工程细部进行精心的设计,力求做到科学合理、因地制宜、具有艺术品位,并凸显小学校园“轻松、活泼”的特色。三是尽职尽责,严把工程质量关是成功创建的关键。学校多次召开了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外出学习参加讨论商议创建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制订并下发了《创建工程分工及职责》,要求各成员各负其责,各尽所能,同心协力保证工程高质量完工。学校主管领导及各项目分管领导对工程项目实行全程质量监管,严格执行各项目的质量管理标准。
我们西大街小学将以创建市级环境建设示范校和实施空
调取暖工程为契机,群策群力、多措并举、合力攻坚,全力打造具有西小特色的“环境文化亮点”,营造一个“校园环境美、文化底蕴厚、艺术氛围浓”的校园育人环境,全力加快创三秦名校、育优秀学子既定目标的早日实现。
二〇一一年十一月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