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科学设置岗位规范聘任管理[人事局]
科学设置岗位规范聘任管理[人事局]
××区有事业单位316个,在岗的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3355名,具有高级职称392名,中级职称4786名,初级职称8177名,分别占全区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2.94、35.8、61.26。为了进一步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解决过去岗位不清、职责不明、考核不细、优劣不分的弊端,近几
年来,我们在全区事业单位中开展了职称评聘分开工作,尤其是在科学设置岗位,深化聘任制度改革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一、抓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和环境
(一)狠抓政策宣传。一是及时传达上级人事制度改革和职称改革工作的有关精神,使广大专业技术人员人人知晓。二是将省职改办关于做好职称改革、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岗位设置、职好范文版权所有务聘任等13个文件编印成册,印制10000本,免费发放到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手中,使专业技术人员对上级关于职称改革和实行岗位管理的有关政策有充分地认识和了解,三是充分发挥《××人事网》的作用。开辟了《人事政策》和《人事改革》栏目,让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各界对人事政策进行全面了解。
(二)狠抓舆论引导。为了破除“一旦取得职称终身享受待遇”这一模糊认识,我们投资近万元在区电视台开办“××人事”专栏,定期或不定期地宣传各类人事政策、法规,利用各类大小会议反复宣讲推行岗位管理的目的、意义。同时,还请区委、区政府领导来人事局专题办公,听取汇报,争取领导的重视和支持。
(三)狠抓重点宣传。我们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在全区专业技术人员较多的教育、卫生、文化等部门重点宣传,宣讲职称改革的重要意义、职称改革的发展方向和我区职称改革方案、方法和步骤,特别是实行岗位管理等相关政策。我区部分教师对评聘分开不理解,特别是降聘后,认为是克扣教师工资,是违反《劳动法》的行为,造成单位领导与教师关系紧张。我们及时会同教育局领导到学校召开座谈会,在听取教师们发言后,我们进行了耐心、细致的宣传解释工作,得到了教师们的认同和理解。
二、抓岗位设置,实行分类指导
(一)制定相关政策。我们严格依照湖北省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关于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比例和岗位设置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区实际,以区政府文件的形式批转了我局制定的《关于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在此基础上,又出台了《事业单位全员聘用合同制管理试行办法》、《事业单位岗位聘任制试行办法》和《××业单区事位岗位设置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我们在岗位设置工作中有了较强的操作依据。
(二)科学设置岗位。在岗位设置工作中,首先,我们在区教研中心进行试点,从事业发展需要出发,严格按照结构比例设置岗位,充分体现按需设岗,分别设置高、中、初级岗位并详细编制《岗位说明书》,明确岗位名称、岗位条件、岗位职责和工作目标等内容,扎实开展聘任工作。试点积累了一定经验后,在全区事业单位普遍展开,并做出统一规定,凡不设置岗位的单位或者设置岗位方案不经政府人事部门批准的,该单位不得开展职称评审工作,聘任的职务不与工资待遇挂钩。其次,针对事业单位的不同性质,实行分行业、分层次进行岗位设置。对在专业技术人员相对集中的教育、卫生等单位,明确规定,高级岗位必须设在主要学科、骨干科室,行政,后勤岗位一般不得设置高级岗位。同时单位内部再分层次进行分类,把高级岗位都设在本单位内专业最强、声誉最好、同行公认的一线岗位中;对分散且人数较少的站、所等单位,在岗位设置中,将岗位职数核定到各乡镇、区直各部门,并将高级岗位重点向全区重点支柱产业、重点项目和农林牧渔等一线倾斜。
(三)分类进行指导。对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的重点单位,我们适当放宽结构比例。如三峡高中、教研中心、党校、××医院等职务高、学历高、专业技术人员集中的单位,其结构比例放宽10%;对专业技术人员较少、学历较低、职务较低的区环卫处、公路段等单位,我们适当限制结构比例。在岗位设置工作中,我局还派出指导组到问题多、困难大、工作进展慢的单位进行指导。帮助各单位根据其工作性质、工作职责设置岗位,编制《岗位说明书》和《专业技术职务设置网络图》。
截至目前,全区316个单位岗位设置方案已全部审批,设岗率达100,共设置高级岗位589个,其中正高级10个,中级岗位3481个,初级岗位4600个,签订聘任合同7938份,续(新)聘专业技术人员7938人。
三、抓竞争上岗,规范聘任管理
(一)大力实施竞争上岗。为了指导好全区事业单位搞好竞争上岗工作,我局成立了领导小组,全区52个部门、316个事业单位都相应成立了工作专班,负责抓好竞争上岗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择优”的原则,在高、中级岗位少,高职称资格人员多、矛盾突出的情况下,
第二篇: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聘任后岗位管理问题初探
四川省乐山市事业单位
岗位设置聘任后岗位管理问题初探
A Preliminary Study on Issues of Post Management after Post Establishment of Sichuan Leshan Institution
Personnel department of Leshan Human Resources and Social Insurance Bureau Institution Gong Yanrui
摘要:事业单位试行岗位设臵管理制度,是我国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意义重大。本文试图从岗位设臵后乐山事业单位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认为主要问题包括管理岗位比例过低、管理岗位人员待遇偏低、岗位梯队不合理等问题,并根据问题的形成机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设臵合理的岗位结构、提高管理人员素质和水平、妥善消化超比例人员、完善考核考评体制等相关对策和建议,为进一步完善岗位设臵后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Abstract: Setting up the management system in trial posts of institutions has its great significance.It is the basis of the reform of income distribution system.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sums up the issues arising after the post establishment in Leshan Institution, and then attributes the main issues to the excessively low management post proportion, relatively low pay of the management staffs, and unreasonable post echelon.Based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the developing trends of these issues, the article comes up with some related measures and advices, such as setting up reasonable post structure, improving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the management staffs, making good arrangement of the excess number of staffs, improving the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system and so on, which give references for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after post establishment。
关键词:事业单位 岗位设臵 岗位管理
Keywords: Institutions;Post establishment;Post management
事业单位试行岗位设臵管理制度,是进一步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需要,是进行工作人员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基础。从2002年起,原人事部开始在全国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同年,四川省政府印发了《四川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试行办法》,我市庚即启动以聘用制为基础的事业单位岗位设臵工作,并于2008年出台了《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实施办法》,开始对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实施规范化管理。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员结构较复杂,工作进度各不相同等因素影响,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出现方方面面的问题,处理好这些问题,把握好改革的方向,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逐步得到规范是人社部门必须要解决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主要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以专业技术为主的的事业单位,在岗位设臵时管理岗位比例过低
岗位设臵是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的基础,各类别之间、同一类别不同等级之间的结构比例究竟确定多少才合适,是岗位设臵管理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由于国家政策只对不同性质事业单位主体岗位明确了最低结构比例,而最高结构比例没有限定,各单位为了解决现有人员的聘任问题,一般都将主体岗位比例设臵过高而其他两类岗位比例设臵相对较低。而在主要以专 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事业单位为确保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有岗位,在设臵岗位时普遍存在管理岗位比例过低的问题,在教育、卫生系统表现比较明显,有时管理岗位仅设校长或院长一个管理岗位。如某副县级事业单位,共设岗位105个,其中:管理岗位设立1个;专业技术岗位设立99个,占设岗总数的94.3%;工勤技能岗位5个。少数几个管理人员,要同时完成科研管理、文秘、人事、党务、工会、共青团、档案、保卫等方面工作,只能是疲于应付,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本无法保证。
(二)管理岗位人员待遇偏低可能导致后继无人,从而影响管理水平提高
2006年事业单位实行了工资制度改革,在没有进行岗位设臵管理前,所有人员按不同类别分别套到相应岗位等级,专业技术人员套入相应级别最低岗位等级,目前执行的事业单位工资政策来说,总体情况是管理人员工资水平明显低于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水平。实行岗位设臵管理后,在国家宏观政策指导下,预计四川也将出台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政策,根据现行政策推断,管理岗位的绩效工资和津贴补贴仍可能会低于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岗位人员与专业技术人员相比收入差距会越拉越大。市属事业单位“双肩挑”人员(既占管理又占专技岗位)在主岗选择时几乎全部选择以专业技术岗位为主岗,主要原因是专技岗位待遇比管理岗位要高。另外,事业单位的规格是按人事管理权限由各级机构编制部门设定,受单位规格限制,管理岗位设臵的总体情况是低级别岗位占绝大多数,单位规格越低越情况越明显,管理人员受单位规格限制,晋升的空间相对较小。由于管理工作头绪多,涉及面广,任务重,不但要求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较强的综合协调与管 理能力,而且要求有较强的服务意识,不容易出成绩,工资待遇又偏低,容易形成“能力高的人不愿干,能力低的人又干不好”的不利局面。很难达到管理岗位要适应增强单位运转效能、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管理水平的要求。
(三)高等级专业技术岗位空闲与紧俏现象并存,加大岗位效能发挥难度
从目前的设岗情况看,事业单位专业技术高等级岗位存在空闲与紧俏并存的现象,岗位效能发挥受到限制,不利于事业单位人员的管理。一方面,事业单位在岗位设臵时,会尽可能争取高等级专业技术岗位,例如正县级事业单位在设臵副高等级专业技术岗位时,会尽力争取专技五级岗位,但从岗位的利用效能来看,多设立专技七级岗位无疑对有效调动中级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帮助最大,但实际案例却是与之相反。另一方面,事业单位有限的高等级专业技术岗位要么被全部聘用,要么就是被“双肩挑”人员占据,在单位规格为正科级及以上事业单位表现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双肩挑”人员与一线科技人员、科技人员之间两个方面的竞争,事业单位“一把手”由于占有行政资源,在“双肩挑”时占据高等级专业技术岗位机会较大,科研型事业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间竞争原本就较激烈,“双肩挑”人员的加入必将加剧竞争。本单位中有资格竞争高等级专技岗位的纯专技人员一般年龄在40—50岁之间,正是干事业、出成果的黄金时期,是一个单位的中坚力量,如本单位有限的高等级岗位被全部聘任,工作积极性会受到打击,可能直接影响科研的进程,甚至造成人才的流失。
二、对策与建议
(一)岗位结构比例设臵即要立足现状,又要考虑长远发展岗位设臵
坚持“按需设岗”,既要满足现有人员聘任需要,更要符合单位长远发展的需要。原人事部制定的《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试行办法实施意见》规定了三类不同性质的事业单位主体岗位最低比例,为了完成主要工作任务、工作职责和工作目标,各单位在岗位结构比例设臵时,岗位数量尽量向主体岗位倾斜是必须的,但不能设臵过于绝对,辅助岗位也应占一定的比例。在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中,专业技术岗位比例应控制在70-85%之间,而管理岗位应占lO%左右,既可发挥专业优势,又能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在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中,管理岗位应设臵相对较多的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应设立较少,工勤技能岗位应尽可能少设,达到体现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效能,减少冗杂人员,降低行政成本的目的。
(二)多种措施并举,努力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和管理工作水平
在事业单位中,尤其是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管理工作兼有服务与管理的双重职责,是联系上级机关、社会其他部门及科研人员的桥梁和纽带。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事业单位服务社会整体效能的发挥,要求管理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分析、参谋协调等方面的能力。全市管理岗位共设5807个,管理九级岗位就设岗4127个,占管理全部岗位的71%;区县、乡镇的事业单位岗位设臵中,由于受单位规格影响,管理岗位级别集中在九级管理岗位更加突出。将管理岗位承担的职能与所处的级别、待遇相比较,级别不高、待遇明显偏低,这将严重削弱 优秀人才到管理岗位的聚集效应。鉴于这种情况,国家和省上应从政策层面进行调控,并在绩效工资、津贴补贴标准设立上,较多地考虑工作业绩和工作量,适当地缩小管理岗位与专业技术岗位之间的收入差距,给管理人员信心和希望,使管理工作真正“上水平、上质量”。
(三)妥善处理并消化超比例结构人员,使岗位聘任工作逐步规范操作
国家和省上规定,对于超比例结构人员要通过自然减员、调出、低聘、解聘或“退二进一”等多种途径逐步调至规定比例结构。为了确保稳定和岗位聘任工作的顺利进行,要将矛盾消化在萌芽状态。一是实行过渡期,明确一定的消化时间,根据情况不同按3—5年时间掌握。二是实行过渡岗,对部分年龄较大的人员,如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实施过渡岗,聘任到相应岗位但不占单位岗位职数,不影响下一层级优秀人才的正常晋升,逐步调整达到规定比例结构。三是严格控制“双肩挑”人员资格,“双肩挑”人员可按专业技术人员聘任,但不占单位专业技术岗位,不影响专业技术中坚力量的工作积极性。单位领导要克服为难情绪,广泛宣传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和政策规定,制定聘任方案要科学合理,聘任程序要公开透明,确保岗位聘任工作的稳步推进。
(四)研究出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办法》,规范事业人员管理制度
相对岗位设臵管理制度的实行,与之配套的事业单位人员管理体系建设严重滞后。目前,乐山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管理上按《四川省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试行 办法》)执行,但《试行办法》还不能解决完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现行的考核制度存在量化性指标较少、考核结果作为人员续聘、解聘、晋升、奖惩等的重要依据运用还不够好等弊端,而且没有解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解聘、退休制度与企业职工养老制度的平稳对接问题,导致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进得来,出不去”的现象依旧存在。建议国家、省上针对事业人员的特点尽快出台《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专门性管理办法,《管理办法》应包括:针对三类岗位不同特点,指标可量化、操作性强的考核办法;考核结果在日常管理中的应用;落聘人员的养老保险与企业养老保险的对接等内容。真正实现事业单位人员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固定用人”向“合同用人”的转变,达到“岗位能升能降、待遇能高能低、人员能进能出”动态管理目标。
二0一一年七月六日
第三篇:专业技术岗位设置及聘任管理办法
集团公司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及聘任管理
暂
行
办
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集团公司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及聘任工作,建立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竞争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专业技术人员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专业技术职务设置及聘任必须在各单位(部门)管技人员编制定员范围内进行。
第二章 岗位设置原则及范围
第三条 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原则:
(一)因事设岗、按需设岗、精简高效、结构优化的原则;
(二)岗职相符的原则,即按照专业技术职务设置范围和岗位职责要求设置相应的专业技术职务岗位。
第四条 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的范围:
(一)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安全、生产、工程技术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二)政工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党员干部、职工群众思想政治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三)经济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经济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四)会计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财务、审计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五)统计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计划、统计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六)审计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审计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七)档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八)小学教师系列专业技术职务设在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专业技术岗位;
(九)其余专业技术职务要根据岗职相符的原则,设置在相应的专业技术岗位。
第五条 集团公司机关部门专业技术职务设置范围:
(一)董事会秘书处(法律顾问室)设经济、法律专业技术职务;
(二)综合办公室设政工、经济、档案专业技术职务;
(三)财务资产部设会计、经济专业技术职务;
(四)经营管理部设经济、工程专业技术职务;
(五)规划发展部设经济、工程、统计专业技术职务;
(六)党群工作部设政工、经济、新闻专业技术职务;
(七)人力资源部设经济、成人教育专业技术职务;
(八)审计部设审计、会计、经济、工程专业技术职务;
(九)安全监察部设工程专业技术职务;
(十)工会设政工、会计、经济专业技术职务;
(十一)技术研发中心设工程专业技术职务。
第三章 聘任对象及管理办法
第六条 聘任对象范围:集团公司在册在岗具备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
第七条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择优原则;
(二)重能力、重实绩、重贡献、重群众公认原则。第八条 各单位要严格按照集团公司批准的本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及岗位定编方案,制定本单位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方案,报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审批。
第九条 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不占各单位专业技术人员职数,其专业技术职务由集团公司聘任。
第十条 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期限为3年。各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科学制定本单位专业技术人员动态考核与淘汰办法,以专业技术人员绩效考核结果为依据,按照本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情况,实行竞争上岗、择优聘任,原则上高、中、初级聘任比例1:4:5。专业技术职务的低聘(含不聘)率应控制在管技人员总数的3%左右,原则上高、中、初级均应有低聘指标。
第十一条 专业技术职务聘期内实行考核。各单位要根据岗位需要,及时进行补缺聘任。补缺聘任工作原则上每年进行一次。对补缺聘任人员应进行绩效考核,在符合聘任条件的情况下,经审批后执行。第十二条 对引进的高等院校毕业生,实践锻炼1年期满,经考核合格聘任管技岗位,实行评审制度的各类专业可认定并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大专毕业生,为员级职务;大学本科毕业生,为助理级职务;硕士学位获得者,为助理级职务;博士学位获得者,为中级职务。已实行考试制度的各类专业(经济、会计、统计、档案、审计等),不再进行初次专业技术资格认定,必须通过考试取得专业技术资格后,方可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三条 对通过考试取得了初级专业技术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在聘任相应专业技术职务时,大专及以下学历毕业的应先从员级聘起。可聘任助理级职务具体规定:大专毕业担任员级职务2年以上、中专毕业担任员级职务4年以上,不具备上述学历担任员级职务5年以上。
第十四条 上工人岗的大中专毕业生,不再进行初次资格认定,在聘任到管技岗位的同时予以认定相应初级专业技术资格(已实行考试制度的除外),并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其聘任情况。
第十五条 因工作需要转入其他岗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经考核符合聘任条件者,可暂按其现有专业技术资格进行聘任,且在晋升高一级专业技术资格时,必须符合相应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条件。
第十六条 取得执业资格人员,如岗职相符、专业对口,经考核符合聘任条件,可根据省人事厅有关文件规定按相应专业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七条 对已取得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聘任管技岗位后,根据其考核结果从初级职务开始聘任,任满一个聘期后,经考核,符合聘任条件者方可聘任高一级专业技术职务。
第十八条 从管技岗位解聘的专业技术人员重新聘任到管技岗位后,其专业技术职务应先聘任较低的专业技术职务,任满一个聘期后,再根据其考核结果决定聘任情况。
第十九条
同时担任不同职务的专业技术人员,按主要岗位性质聘任专业技术职务。
第二十条 外单位调入集团公司所属单位的专业技术人员,由各单位提出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意见,经审批后执行。
第二十一条 调入集团公司机关的专业技术人员,由所在部门根据岗位设置、空岗情况及其工作表现,提出其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意见,经审批后执行。
第二十二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实行高职低聘或不聘:
(一)专业技术人员考核中,考核结果为不称职者或连续2年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者;
(二)考核结果处于末位者;
(三)因岗位职数限制或专业不对口等原因未能聘任到相应专业技术职务者。
第二十三条 低职高聘必须根据本单位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情况,且在完成规定的低聘率的前提下进行。低职高聘只能高聘一个档次。低职高聘的比例应控制在本单位管技人员总数的3%以下。
第二十四条 低职高聘适用范围:只在具有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或无专业技术资格、现从事生产技术或经营管理工作的科级(不含副总师)及以下管技人员中进行。第二十五条 低职高聘人员的条件:
(一)低职高聘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理论水平和较高的业务工作能力,业绩突出,为群众公认,且在现职岗位上工作时间满5年、绩效考核结果为优秀;
(二)低职高聘人员除符合上述条件
(一)外,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
1、在科学技术工作中,获得集团公司二等以上科学技术奖,或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且为主要完成人;
2、发明专利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专利发明人(须经有关专家论证,并提供相关证明)。
3、集团公司级以上的重大建设项目、科研攻关项目的主要完成者;
4、引进、转化、推广应用国内外高新技术、先进技术以及技术革新改造、管理创新成果,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者(须经有关专家论证,并提供相关证明);
5、在本职岗位上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或者为省级以上先进集体的负责人;
6、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经营管理能力,能够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积极探索和实践提高管理水平的新方法、新途径,并取得突出成绩,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须经有关专家论证,并提供相关证明)。
第二十六条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解聘:
(一)经组织考核不称职者;
(二)无正当理由,不服从组织调配者;
(三)玩忽职守,造成重大事故或经济损失者;
(四)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累计超出15天者。
第四章 附 则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各单位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单位实际,制定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及聘任管理的具体实施办法。
第二十八条 对未进行考核及未落实考核结果的单位,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将不予审批聘任方案。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党群工作部负责解释。
第四篇: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人员聘任管理(共)
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和人员聘任管理
一、岗位设置管理
一、岗位设置或调整的依据和方法:
根据三定方案所确定的单位性质、职能确定本单位岗位设置的类别。设岗单位类别分为三种:管理型单位、公益型单位、服务型单位。
(一)新成立的事业单位设岗,由单位提出申请,按照三定方案后单位编制数设岗或按照单位实有正式在册事业人员数设岗;
(二)已设岗单位三岗比例、岗位职数重新核定,需本设岗人数超过上一岗位基数10%以上,单位方可提出申请,逐级上报经市局批准后予以调整。
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程序:
(1)单位制定岗位设置方案;
(2)报主管部门审核、政府人事行政部门核准;
(3)在核准的岗位总量、结构比例和最高等级限额内,制定岗位设置实施方案;
(4)广泛听取职工对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的意见;
(5)岗位设置实施方案由单位负责人员集体讨论通过;
(6)组织实施。三、三类岗位比例的确定:
事业单位三类岗位的结构比例由政府人事行政部门和事业单位主管部门确定,控制标准如下:
(1)主要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保证专业技术岗位占主体,一般不低于单位岗位总量的70%。
(2)主要承担社会事务管理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管理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3)主要承担技能操作维护、服务保障等职责的事业单位,应保证工勤技能岗位占主体,一般应占单位岗位总量的一半以上。
(4)事业单位主体岗位之外的其他两类岗位,应该保持相对合理的结构比例。
四、岗位等级设置
(一)管理岗位等级设置
1.管理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和权限确定。
2.事业单位现行的部级正职、部级副职、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管理岗位一到十级职员岗位。
3.根据事业单位的规格、规模和隶属关系,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设置事业单位各等级管理岗位的职员数量。
(二)专业技术岗位等级设置
1.专业技术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事业单位的功能、规格、隶属关系和专业技术水平等因素,根据现行专业技术职务管理有关规定和行业指导意见确定。
2.专业技术高级岗位分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正高级的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的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其中十三级是员级岗位。
(三)工勤技能岗位等级设置
1.工勤技能岗位的最高等级和结构比例按照岗位等级规范、技能水平和工作需要确定。
2.事业单位中的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依次分别对应一至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二、人员聘任管理
一、范围和对象
(一)已完成本事业单位岗位职数审核工作的事业单位。
(二)上一经评审或考试取得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并符合专业技术职务首聘条件的在编在岗专业技术人员,可申请参加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的首聘。
(三)上一已聘任相应专业技术岗位,并符合同一岗位层级高等级专业技术岗位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可申请参加相应高等级专业技术岗位的竞聘。
(四)上一取得相应工人技术等级资格,并符合工勤技能等级岗位首聘条件的在编在岗工勤人员,可申请参加相应工勤技能岗位的首聘。根据吉人社字[2016]48号文件规定,在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2年的工勤人员,取得高一级工勤技能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后,可以不占工勤技能岗位职数聘任。
(五)上一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任命的管理人员,按管理岗位的有关规定进行聘用。
二、首聘聘任条件
(一)竞聘高层级专业技术人员的首聘条件:
1.拟聘任等级岗位有职数余额;
2.符合拟聘任等级岗位的任职条件;
3.具有相应层级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
4.以考代评取得任职资格的,除达到吉办字〔2009〕65号文件规定的任职条件外,聘任高级岗位还需具备相应的职称外语要求。
(二)竞聘同层级专业技术人员的首聘条件:
1.拟聘任等级岗位有职数余额;
2.符合拟聘任等级岗位的任职条件。
(三)工勤技能岗位首聘条件
1.拟聘任岗位等级职数有余额;
2.具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符合拟
聘
任
岗
位
等
级的任
职
条
件。
(一)事业单位人员岗位任职条件:
1.资格条件:首先须取得相应层次资格证书,其中包括包括助理级资格证书、中级资格证书、高级资格证书。
2.年限条件:
(1)初级首聘年限条件:取得助理级资格证书后,可首聘至助理级12级,满一年后在有职数条件下可聘到助理级11级。
(2)中级首聘条件:取得中级资格证书后,在助理级聘期满三周年后有职数条件下可首聘至中级10级。(1)专业技术九级岗位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①任十级(含原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三年以上。②任十二级(含原聘任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岗位累计七年以上。(2)专业技术八级岗位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①任九级岗位三年以上。②任十级岗位(含原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六年以上。③任十二级(含原聘任助理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岗位累计十年以上。(3)高级首聘条件:取得高级资格证书后,在中级聘期满三周年后有职数条件下可首聘至高级7级。(1)专业技术六级岗位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①任七级(含原聘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岗位三年以上。②任十级(含原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岗位累计八年以上。(2)专业技术五级岗位应具备以下条件之一①任六级岗位三年以上。②任七级岗位(含原聘任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六年以上。③任十级(含原聘任中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岗位累计十一年以上。
(二)工勤技能人员岗位任职条件:
1.资格条件:首先须取得相应层次资格证书,其中包括初级工资格证书、中级工资格证书、高级工资格证书、技师资格证书。
2.年限条件:
(1)一级、二级工勤技能岗位,需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技师、技师技术等级考评;
(2)三级、四级工勤技能岗位,需在本工种下一级岗位工作满5年,并分别通过高级工、中级工技术等级考核;
(3)学徒(培训生)学习期满和工人见习、试用期满,通过初级工技术等级考核后,可确定为五级工勤技能岗位。
3.职数条件:在资格条件和年限条件都满足的条件下,必须在本单位工勤职数存在余额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首聘,其中技师职数由全县统筹,取得技师资格人员可直接报人社局批准。
三、事业单位岗位聘用,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管理岗位。管理岗位按照干部人事管理权限有关规定进行聘用。
(二)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
①按照人事部门审核的岗位设置方案,公布各岗位等级职数及其岗位职责、聘用条件等。
②本单位符合竞聘条件人员填写《吉安市事业单位岗位竞聘申请表》,申请参加竞聘。
③对照岗位条件和竞聘条件,单位对申请竞聘人员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核并公示参加竞聘人员名单。
④按照岗位设置方案,在同一岗位层级按岗位等级由高至低依次组织竞聘。单位对所有竞聘人员进行量化打分或考核,对照岗位等级职数,按照从高分到低分顺序确定拟聘人员,公示无异议后,单位负责人集体讨论决定拟聘人员。
四、首聘的起聘时间和聘任期限 1.首聘的起聘时间为每年的9月1,起聘时间不得早资格证书的取得时间。
2.聘任到期时间为到期的8月31日,聘期原则上不超过三年,临近退休人员的聘任到期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其退休时间。
五、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解聘、低聘、续聘
(一)解聘: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予以解聘:
1.触犯国家法律被判刑的;
2.受到开除处分的;
3.脱离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的。
(二)低聘:受到警告、记过处分或考核为基本合格以下的专业技术人员,应予以低聘;在竞争上岗中落选的专业技术人员(工勤人员),应予以低聘。低聘按低聘至下一层级的最高等级处理。
(三)续聘:到期的聘用人员,在聘期内考核全为合格以上,可按程序办理续聘手续。
第五篇:岗位设置和人员聘任实施细则
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院(部)、校级研究院
岗位设置和人员聘任实施细则
根据《浙江工业大学关于进一步完善校内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浙江工业大学校内岗位聘任和岗位津贴实施办法》和《浙江工业大学绩效工资实施办法》,为进一步完善学院(部)(含校级研究院,下同)岗位聘任工作,充分调动和激发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经学校研究,特制定本次聘任实施细则。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学校岗位聘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各院(部)岗位分配方案审定;负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方案的审核;负责学院(部)聘任委员会(小组)组成名单审批。
(二)人事处负责核定各院(部)专业技术岗位总数,提出首席科学家、8-9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方案,核定各学院7级和部分6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数量;负责8-9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期目标审核,负责首席科学家、8-9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推荐对象资格审查。
(三)成立由院士、省特级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和校外专家等组成的8-9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专家评审推荐小组,校长任组长,负责首席科学家、8-9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评审和推荐工作。
(四)各学院(部)成立院(部)岗位聘任委员会,人数一般为5-15人,由相关学部领导、学院党政领导、分工会主席和专家教授组 成;校级研究院成立由院领导、挂靠部门和组织部、人事处负责人组成的岗位聘任小组。学院(部)聘任委员会(小组)的组成名单需报学校审核批准。院(部)聘任委员会(小组)的职责是:制定本单位岗位聘任实施细则,包括岗位设置、聘任和考核等办法;提出本单位高级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期目标;接受教师应聘申请;负责首席科学家、8-9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人选推荐,负责1-7级专业技术岗位及学院办公室管理岗位聘任。
(五)学校8-9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专家评审推荐小组和学院岗位聘任委员会(小组)召开会议时,出席会议人员应达到组成人员的三分之二以上;以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岗位聘任人员或推荐人选,按照出席会议人数的三分之二(含)通过方为有效。
二、岗位设置的类型与各类岗位数的确定
(一)岗位类型和等级
1.学院(部)岗位包括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2.专业技术岗位分1-9级。7-9级及部分6级岗位为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其他1-6级岗位为一般专业技术岗位。
3.管理岗位包括学院领导和学院办公室职员岗位。学院管理岗位按照校机关管理岗位设置。
4.工勤技能岗位的聘任可根据所在部门的性质参照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聘任。
(二)各类岗位数的确定 1.院(部)岗位数的核定 院(部)岗位数 =(学院核定编制数÷全校各学院核定编制数的总和)院(部)岗位总数
2.各学院8-9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设置方案和高级岗数量由人事处提出,报学校岗位聘任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占院(部)总岗位数。院(部)办公室管理岗位职数由学校编制委员会核定。
3.对于院(部)岗位总数高于实有人数,超出实有人数106%部分的岗位学校予以收回。2011年院(部)新进人员学校补贴新进人员数的二分之一岗位数,对于院(部)岗位总数低于实有人数的院(部),学校补贴低于部分的50%岗位数。
4.根据校级研究院的建设方案以及阶段目标和工作要求,学校核定校级研究院的专业技术岗位(科研为主型)数。
5.人员超编的学院(部)可自设岗位,按实际人员和工作情况聘任,但不列入学校下达的学院岗位总数。
(三)岗位设置原则
1.各院(部)按照学校核定的岗位数量进行岗位设置,可根据教学科研实际情况设置三种类型的专业技术岗位,分为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和科研为主型三类,可分别明确各类岗位的工作职责、任期目标和上岗条件,报人事处审核后执行。
2.8-9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学院(部)一般应按学校核定方案进行设置。因建设与发展需要,可以自主调整设置其他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或增减7级岗位的设置数量,但不能超过学院高级岗位核定数 10%(须报学校同意)。
3.跨学院(部)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下达至负责人所在学院(部),相关学院(部)协商后分配(其他岗位数作相应调整),由相关学院(部)聘任,岗位绩效奖励津贴相应核拨到实际聘任学院。
4.当核定的首席科学家、8-9级岗位为同一人员兼任时,岗位可在高级岗位总数内降级设置使用。
5.经学校同意的校中层管理岗位人员兼聘高级专业技术岗位时,学院可相应增加高级岗位数,但岗位等级不得高于7级。
6.对于辅导员岗位和专职组织员岗位,各学院可根据实际情况参照专业技术岗位或校机关管理岗位设置。
(四)学术特聘岗位设置
学校为学术成绩突出,对学校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学术骨干教师设置8-9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科研为主型、学术特聘)岗位。学术特聘岗位数量不受限制,根据学术水平和评审程序确定。三、一般专业技术岗位平均等级的确定
学校核定除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以外的一般专业技术岗位的平均等级为3.8级,允许各院(部)浮动10%;对于具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的人数占教师总数的比例高于50%的学院(部)允许上浮20%。由院(部)根据岗位数和平均等级,设置一般专业技术岗位及等级。
四、岗位职责和任期目标的确定
(一)8-9级高级专业技术(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岗位的 工作职责和任期目标由院(部)制定,学校人事处审核。
(二)8-9级高级专业技术(科研为主型、学术特聘)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期目标由申报人员自主设计,经学院认定后人事处审核。
(三)院(部)1-7级专业技术岗位、学院办公室管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期目标由各院(部)自行制定并公布,报学校人事处备案。
(四)各级岗位职责和任期目标主要体现出对教师所聘岗位的分类要求。主要内容包括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实验、专业建设及参加校院和学科的其它工作等。
(五)各院(部)制定各岗位职责时,除提出岗位应承担的教学、科研、实验等工作职责要求外,还要明确对教师教学质量和育人效果的要求。学科带头人岗位的工作职责和任期目标除学科带头人本人应完成的基本教学科研任务外,主要体现对学科建设任务和发展目标的要求。
五、岗位聘任条件
(一)8-9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的聘任条件按《浙江工业大学8-9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聘任条件》执行。各学院(部)可以根据学院和学科工作的具体情况,在学校聘任基本条件基础上制定岗位的具体上岗条件。
(二)申报7级专业技术岗人员一般应具有高级职称,同时近五年业绩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1)主持省部级科研(教改)项目;(2)作为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A类期刊(SCI、SSCI、A&HCI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篇及以上;(3)作为主要获奖者(前3)获得省部级 科研(教学)成果三等奖及以上,或作为第一发明人以浙江工业大学作为专利权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项及以上,或人文社科咨询报告被省级有关厅局采用或批示的,或艺术类作品在全国美展获优秀作品奖。各学院可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科、岗位的特点自行制定7级专业技术岗位聘任条件,并报人事处备案。
(三)各院(部)自行制定1-6级专业技术岗位聘任条件,应根据教师的不同类型制定岗位聘任条件。学院(部)管理职员岗位上岗基本条件参照校机关管理职员岗位执行,具体岗位职责、上岗条件和考核要求由各学院(部)自主设置。
(四)应聘者应将主要精力放在完成学校工作上,对于精力不在学校或达不到岗位职责要求的人员不予聘任。
(五)各院(部)在上报8-9级高级专业技术岗推荐人选时,要严格按《浙江工业大学8-9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聘任条件》进行审核。确实因为学科发展急需聘用,而候选人不满足聘任基本条件时,可按低一级聘用。
六、岗位聘期与聘期考核
(一)岗位聘期
1.本轮岗位聘期为三年,聘期为2012年7月1日至2015年6月30日。
2.首席科学家、8-9级岗位人员根据需要可以申请2个聘期为一个长聘期。长聘期人员可以免中期聘任考核,以工作考核替代中期考核。申请长聘期人员要明确任期目标和工作计划,由个人申请,院(部)聘任委员会推荐,经公示期后,由学校高水平岗位专家评审推荐小组评审、投票确定人选。
3.上岗人员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聘期自动终止。(1)到达国家法定退休年龄者;(2)延聘的高级专家,延聘到期不再继续延聘者;(3)与学校签有聘用合同人员,聘用合同到期不再继续聘用者。
(二)聘期考核
1.岗位聘任前必须对前一聘期进行考核。期满考核结合考核进行,考核的重点是按聘约检查履行岗位职责的情况和进展的程度。期满考核结果分为合格、不合格。
2.考核对象填写《浙江工业大学岗位考核及聘任表》,对照前一聘期工作职责和任期目标,总结聘期内的工作业绩。
3.8-9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考核由院(部)组织,主管处(部)配合;院(部)其它岗位人员的考核,由各院(部)、学科负责。
4.各院(部)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制定学院绩效奖励津贴的具体发放办法。可根据考核等情况对聘任人员进行岗位等级调整或暂时停发基础性绩效工资中的岗位津贴和岗位绩效奖励津贴,由人事处审批后按调整结果发放岗位基础性绩效工资中的岗位津贴和绩效奖励津贴;聘任期满考核不合格的不能再续聘原岗位或等级更高的岗位,应降级或解除聘约关系。
5.对因年龄原因不能聘满一学期的人员,因工作需要,并有明确工作职责,本人能胜任工作,原学院(部)可申请额外岗位(原岗级)聘任,该人员退休后其岗位学校予以收回。
6.纳入“海外支持计划”等项目的培养人员按相关文件执行。7.其他类型岗位人员原则上不能向教师岗位流动,如确需要,同时引进单位(部门)尚有空缺岗位,在达到所聘岗位新引进人员的最低要求下(含教师岗位之间的流动),由双方单位(部门)同意后,报人事处审批。
(三)免考核人员
为了给一些有重要贡献的学术带头人创造更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潜心思考和研究,学校对下列人员在岗位聘任期间不再进行聘期考核。
1.院士、浙江省特级专家和国家级教学名师在岗工作期间不再进行岗位聘任和考核。
2.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和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省重中之重学科、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负责人,省级重点学科负责人,国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负责人,国家特色建设专业负责人,国家精品课程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按相关文件要求执行,学校岗位聘任期间不再进行聘期考核。
3.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百千人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浙江省“钱江高级人才”特聘教授、学校“运河学者”特聘教授等人员,考核按相关文件要求执行,学校岗位聘任期间不再进行聘期考核。
七、岗位聘任程序
(一)8-9级高级专业技术(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岗位聘任程序
1.各院(部)公布8-9级岗位设置方案,包括岗位名称、岗位职责、任期目标和津贴等级等。
2.个人申请,填写《浙江工业大学岗位考核及聘任表》。需声明对履行岗位职责的承诺和完成任期目标的计划,并将个人的申报材料递交学院(部)。
3.个人申报材料按学校统一格式,在校园网上公示。
4.由学院(部)组织评议推荐,明确考核结果和工作业绩认定。学院(部)聘任委员会经公开述职、评审、投票确定候选人名单,经公示期后,报学校人事处。上报的候选人数不超过学校下达的8-9级岗位数额。
5.经学校高水平岗位专家评审推荐小组评审、投票确定8-9级推荐人选,报学校岗位聘任工作领导小组同意。
6.学校下文公布8-9级高级专业技术(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型)上岗人员名单。
7.首席科学家由学校直接聘任。
(二)8-9级高级专业技术(科研为主型、学术特聘)岗位聘任程序
1.个人申请。已聘任学校其他岗位的人员可申请比其岗位更高等级的8-9级高级专业技术(科研为主型、学术特聘)岗位。申请9级(科研为主型、学术特聘)岗位人员,也可以同时提出8级(科研为 主型、学术特聘)岗位的申请。
2.个人申报材料按学校统一格式,在校园网上公示。
3.院(部)聘任委员会推荐,并明确岗位职责和目标认定,经公示期后,报学校人事处。
4.学校高水平岗位专家评审推荐小组经公开述职、答辩、评审,投票确定推荐人选,报学校岗位聘任工作领导小组同意。
5.学校下文公布8-9级高级(科研为主型、学术特聘)岗位上岗人员名单。
(三)1-7级专业技术岗位、管理岗位(职员)聘任程序
除8-9级岗位以外的学科负责人(研究所负责人)及方向负责人、系主任、实验中心主任、工程中心主任等负责人岗位由院(部)聘任委员会评议和审定,院(部)聘任;其他岗位由学科(部门)负责推荐人选,院(部)聘任委员会评议和审定,院(部)聘任。
1.公布方案。在相应范围内公布岗位设置方案,包括岗位名称、岗位职责、考核指标、任期目标和岗位等级等。
2.个人申请。个人申报应说明对岗位职责的承诺和对任期目标的执行计划,并将个人的申报材料递交学院(部)或学科(部门)。申请材料需在一定范围内公示。
3.确定名单。院(部)岗位聘任委员会或学科(部门)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召开会议,充分讨论,投票表决,聘任或推荐各级岗位人员名单。
4.人员名单公布。经公示期后,由院(部)聘任,签发聘任表,负责日常管理与考核,并报学校备案。组织员在学院党委(总支)确定拟聘人员名单后报党委组织部审核批准,由学校党委发文聘任。
5.管理岗位(职员)聘任与学校机关管理岗位(职员)同时聘任。
(四)对于个别有特殊贡献或业绩特别突出的人员,学校可以直接聘任为高级岗位,并确定相应的岗位津贴。
八、申报材料要求
(一)申报8-9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申请人应填写《浙江工业大学岗位考核及应聘表》,内容包括申请人基本情况、前一聘期教学科研代表性成果、期满考核结果、工作量认定、对岗位职责的承诺、工作目标的执行计划等。聘任单位填写任务书,包括对该岗位的职责要求和岗位考核指标等。
(二)申请人或推荐候选人应递交的材料: 1.《浙江工业大学岗位考核及应聘表》;
2.对照聘任条件,本人近五年在教学、科研、论文论著、获奖等方面的成果材料;
3.申报各类岗位人员的申报材料,须以一定方式公布;8-9级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候选人的《浙江工业大学岗位考核及应聘表》必须统一在校园网上公布。
(三)学院申报材料包括: 1.被推荐人申报的材料;
2.院(部)聘任委员会对申请人的评价意见(包括期满考核结果、工作量认定、申报材料内容的真实性,申请人取得的教学科研等成果及其对学科、学院发展的意义,申请人的发展潜力等);
3.拟聘人员名单(包括岗位名称、岗位等级、聘任人员、津贴等级、岗位职责、任期目标等);
4.聘任委员会的工作程序、票决等情况的综合报告。
(四)申请人递交的材料必须真实,如有弄虚作假,一经查实,取消聘任资格。
九、投诉与申诉
(一)各级岗位聘任结果应在一定范围公示;在公示期内,教职工有权就各级岗位申请人的情况和岗位聘任工作提出投诉;在公示期内,应聘申请人或有关单位有权就岗位聘任工作提出申诉。
(二)学校和学院分别设立岗位聘任工作监督协调小组,监督聘任过程,调解聘任过程中出现的矛盾,接受教职工的申诉和投诉,并就投诉和申诉进行调查,提出意见,调查结果送学院聘任委员会或学校岗位聘任工作领导小组审议。学校岗位聘任工作监督协调小组由校纪委、纪检监察处、工会、信访办、教师代表和法律专家组成,由学校发文成立,日常工作机构设在学校工会;学院(单位)岗位聘任工作监督协调小组由各单位党委(总支)纪检委员、分工会主席和教师代表组成,日常工作设在各学院分工会。投诉或申诉应通过正常渠道进行。
(三)任何投诉和申诉都应以书面形式,投诉者要签署真实姓名,学校岗位聘任工作监督协调委员会和学院(单位)岗位聘任工作监督 协调小组有义务为投诉人保密。投诉必须以事实为依据;经查实,属于有意诬告的,学校将严肃处理。不署名的投诉不予受理。
(四)岗位聘任过程中的投诉或申诉,应先由各学院(单位)岗位聘任工作监督协调小组进行调解,如调解不成,再由学校岗位聘任工作监督协调小组进行调解。若再有异议,报学校岗位聘任工作领导小组研究。
十、其他有关事项
(一)高级专业技术岗位和院(部)领导岗位的岗位津贴由学校按岗位数核拨,纳入院(部)自主理财范围。根据8-9级高级专业技术(科研为主型、学术特聘)岗聘任实际情况,按所聘岗与7级岗的岗位津贴标准差额核拨到相关院(部)。
(二)特聘教授聘期内到期可继续申请延聘,如不能延聘,学校按7级岗位聘任,也可以参加本轮聘任,申请8-9级岗位。各类派出人员聘期内回校,学校按原岗位聘任,也可以参加本轮聘任申请其他岗位。
(三)经学校同意兼任专业技术岗位的中层管理干部,所兼教学科研岗位由相关学院考核,其岗位津贴按照专业技术岗位津贴与管理岗位津贴(不含年终业绩津贴)两者之高者发放。中层管理干部(含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兼任教学科研岗位)参与学院分配部分应纳入学院分配方案,由各学院教代会讨论决定。
(四)个人考核业绩的起止时间为2007年7月1日至2012年6月30日。
(五)本实施细则由人事处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