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十二五期间煤化工新发展
“十二五”期间,山西引资投向煤化工的金额总计超过5000亿元。
12月9日,笔者从山西化工行业经济分析会上了解到,山西化工行业在“十二五”开局之年,以现代煤化工为着力点,打造新型化工产业链。
作为传统能源大省的山西,煤炭产业在2010年完成了工业增加值2559.66亿元,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的57.57%,成为了山西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十二五”期间,山西省以新型工业化带动煤炭产业战略转型,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把煤化工建设成为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突破传统禁锢
重复建设、产能过剩、盲目发展的传统煤化工一度被实施紧缩政策。
煤化工产业是以煤炭为主要原料,生产化工和能源产品的行业,具有资金、技术和资源密集型特征,涉及煤炭、电力、石化等领域,对能源、水资源的消耗较大,对资源、生态、安全、环境和社会配套条件要求较高。
煤化工产业分为传统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传统煤化工主要包括合成氨、甲醇、焦化、电石等子行业;现代煤化工则是以生产石油替代产品为主的产业,主要包括二甲醚、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天然气等产品。
山西的煤炭储量和产量分别是全国的1/3和1/4,然而,山西的煤炭产量80%是向省外输出的,其结构主要以采煤为主,煤炭转化和深加工水平有限,只能赚取很低的利润。“山西经济结构单一,化工行业以尿素、甲醇、氯碱等传统产业为主,产业链条短,产品附加值不高,规模及产品结构雷同,具有领先水平的大装置比例偏低,行业核心竞争力较弱。”山西化工行业管理办公室行管部部长李三文说。
为山西煤炭行业转型,山西确定的《煤化工“十二五”发展规划》,原则就是“根据山西省煤炭资源禀赋,兼顾水资源和环境条件,实施战略重组,实现煤炭、化工产业一体化,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产业,把山西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现代煤化工基地。”
同时,《山西省煤化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的出台,确定了山西省化工产业发展目标和发展重点及政策措施。将依托晋东、晋中、晋北三大基地,构建现代煤化工产业新体系。“现代煤化工采用现代先进技术,充分挖掘、利用煤的内在固有特性中的优势,对煤进行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着重解决煤炭转化过程中高效、低污和经济三大方面问题。山西有着得天独厚的煤炭资源优势,在转型跨越的大背景下,充分把握资源和环境的承受能力,延伸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以现代煤化工为动力,带动山西煤炭产业战略转型。”山西省煤化工行业协会副会长郑根堂说。
“十二五”期间,山西将以新型煤化工和精细化工为重点,以提升传统煤化工为基础,以循环经济园区为载体,合力布局全省煤化工产业项目,积极发展现代煤化工,实现由煤炭大省向煤化工大省的转变。
“先行先试”效应
山西煤化工产业在 “十二五”开局之年,承担起了山西工业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重任,其关键在于先行先试。
山西省以国务院批复设立的“山西省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契机,重点解决传统产业转型等问题。山西不仅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先行先试,还在重大转型项目上同样先行先试,率先走出转型发展新路。
山西坚持大企业引领、大项目支撑、大园区承载,大力实施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积极遵循“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产业发展循环化、经济发展低碳化”的模式,产业项目快速推进,现代煤化工项目领先发展。
山西省目前在建的最大的煤化工项目,是同煤集团年产60万吨甲醇项目。经过近一年的施工,目前项目大部分工程都已经完成了60%以上,明年8月将进入试生产阶段。项目
建成后,预计年销售收入可达到14.5亿元,利润3.5亿元,税金1.1亿元。“十二五”期间,同煤集团将按照循环经济的理念,依托甲醇项目建设年产24万吨聚甲醛项目和年产60万吨煤制烯烃项目,形成全省最大的煤化工循环经济园区,园区总投资336亿元。建成以后,每年可实现销售收入183亿元,利润32亿元,将对全省转型跨越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以煤为基、多元发展构建现代煤化工新产业格局,晋煤集团“打造”的氛围也很抢眼。包括总投资428亿元的晋煤集团煤电油化运循环经济工业园施工现场,和总投资30亿元的100万吨煤制油项目,都呈现出为项目推进紧张忙碌的场面。
“没有新支柱产业,就没有新山西。不发展现代煤化工,就不能成为新支柱。”山西煤化工协会会长纪馨芳说。
创新研发支撑
为助力山西经济跨越转型,山西“新”支柱的打造正在紧锣密鼓之中。
4月26日,吕梁孝义市开工千万吨级新型煤化工基地暨总投资100亿元的焦化项目,是全省乃至全国开工建设的第一个年产500万吨现代化焦化项目;5月15日,鹏飞集团总投资58亿元的年产220万吨焦化项目正式奠基;5月30日,国内规模最大的焦炉煤气制合成天然气项目开工,总投资4.1亿元;今年8月1日,山西省第一套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工程在山西焦煤集团开工建设,标志着山西焦煤与神华集团共同建设3000万吨级煤焦化循环经济一体化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总投资1078亿元;8月11日,总投资143亿元的阳煤集团化工新材料园区开工,规划建设年产20万吨己内酰胺、14万吨己二酸、12万吨聚甲醛项目,配套生产24万吨氨醇、20万吨硝酸、24万吨硫酸等产品。
与此同时,山西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创新活动也比较活跃,尤其是煤气化技术创新,已成为推动全省现代煤化工创新的重要支撑。
8月22日,世界第一套可使用水煤浆气化的水冷壁气化炉在山西阳煤丰喜临猗分公司建成投运,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的水煤浆水冷壁煤气化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为大型煤化工企业的技术选型提供了新的选择;11月13日在太原通过山西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的焦炉气中低温换热式甲烷化合成天然气新技术,这一成果是建立在基础研究基础上开发的焦炉气制合成天然气的新途径,具有显著的创新性,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资料显示,山西省开展研发活动的支柱产业中,新型产业的企业数量占到73.2%。创新活动最活跃的是新兴的煤化工业,其开展研发活动的企业占全省的9.4%;在科技机构建设的重视程度上,也显示上述同样特点,煤化工业中有8.8%的企业建立了科技机构。据统计,在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专利数和发明专利数中,全省煤化工产业的产出占全省支柱产业的比重分别达到了5.6%、4.7%、5.2%和7.5%。可以看出,煤化工业创新产出成效明显,已经初现端倪。
五千亿资金助力
在转型跨越发展、打造“新”支柱产业的过程中,煤化工项目成为各路资本追逐的焦点。在建成全国重要的新型煤化工基地的目标引领下,预计山西煤化工产业“十二五”期间总投资将超过5000亿元。
根据《山西省“十二五”规划》,煤化工产业将受到重点培育和扶持。围绕“中国第一煤化工大省”这一目标,目前山西省已与中国海油、中煤能源、中国大唐、华润集团、中化集团、中国石化、陕西煤化集团等签订“十二五”期间战略合作协议,七大集团投入山西煤化工领域的资金高达5000亿元。其中,中国海油在山西的投资将超过1000亿元,目前进行的煤炭清洁化利用循环经济项目一期工程将投入400多亿元;中煤能源拟在 “十二五”“十三五”期间投资1010亿元,在临汾市建设能源化工循环经济绿色园区项目;中国大唐将在山西投资1000亿元,建设临汾浮山煤气电化运循环产业园及朔州煤制天然气一体化项目等。
煤化工投资将主要集中于新装备、新技术上,为化工装备制造业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和市场开拓空间。
统计显示,今年1-10月,山西全省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413.5亿元,同比增长41.8%。而化工行业完成投资126.74亿元,同比上升68.2%。仅上半年煤化工新开工建设项目就有55个,同比上升66.7%;在建项目117个,同比上升31.5%。初步具备了支柱产业引领的基本特征。
“目前在山西,围绕重点领域,以一批代表转型发展方向、带动性大、示范性强、见效快的重大项目为当前转型综改试验区重大标杆项目,由各相关部门牵头稳步推进。”李三文表示。
据了解,到“十二五”末,山西将形成300万吨/年精细化工和新材料、360万吨/年煤制油、100万吨/年甲醇制汽油、240万吨/年煤制烯烃、80亿立方米/年煤制天然气、100万吨/年乙二醇产能,现代煤化工产业产值占全省化工产值的比重达80%以上,培育2-3个资产、年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大型煤炭化工产业集团,形成以“苯、油、烯、气、醇”为主链的现代煤化工产业链。届时,山西煤化工产业年产值将达到2000亿元,年转化煤炭9000万吨,煤炭的化工转化率由目前的2.2%提高到10%以上,实现全省煤化工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第二篇:新疆十二五规划关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的描述
新疆十二五规划关于石油化工煤化工的描述
一、加快塔里木、准格尔和吐哈三大盆地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步伐,扩大开采规模,确
保油气产量稳步增长。大力推进疆内企业参与石油天然气下游产品的开发,增加油气资源在疆内的加工量,最大限度地延伸产业链,形成一批石化产业集群。重点建设独山子-克拉玛依、乌鲁木齐、南疆和吐哈四大石化基地,抓好大型炼油、大型乙烯、大型芳烃、大型化肥的生产,发展塑料、化纤制品、橡胶制品和精细化学品。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周边国家油气资源开发合作,提高合作水平,实现互利共赢。积极推进独山子、鄯善国家级石油储备基地和乌鲁木齐、克拉玛依国家级成品油储备基地建设。到2015年,原油储量达到3300万吨,天然气450亿立方米,油气量超过6500万吨;原油加工能力3800万吨,石油储备库容1300万立方米。
二、煤炭工业和现代煤化工产业
坚持“统筹规划、环保优先、集约高效、有序发展”的原则,认真落实差别化产业政策,大力推进国家煤炭资源转化实施方案,以准东、吐哈、伊犁、库拜四大煤田为重点,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益规划建设国家第十四个现代化大型煤炭基地。强化矿区总体规划和矿业权设置的调控作用,积极培育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着力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和煤炭资源整合,加快建设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大型现代化煤矿,提高产业集中度。加快煤炭资源开发和转化,延长煤炭产业链。
吐哈煤田以“疆煤东运”为主,适度发展煤电及电力外运;准东煤田重点发展煤电及现代煤化工,参与“疆煤东运”;伊犁煤田以发展现代煤化工为主,适度发展煤电;库拜煤田以供应南疆四地州生产生活用煤为主,适度发展煤电及焦化。准北准南等其它煤田按照经济合理原则,满足当地及邻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煤需要。以准东、准南、吐哈等煤田为主,加快煤层气勘探开发,建设2-3个煤层气综合利用示范工程。到2015年,新疆煤炭产能达到4亿吨以上,外运5000万吨。
依托优质煤炭资源,以伊犁、准东煤炭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现代煤化工,提升传统煤化工,提高技术含量和深加工程度,形成煤制合成氨、煤制二甲醚、煤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煤焦化产业链,尽快建成一定规模的现代化煤化工产业集群。到2015年,建成煤制尿素260万吨、煤制二甲醚80万吨、煤制天然气1000亿立方米、煤制烯烃100万吨,煤制乙二醇100万吨;“十二五”期间新增煤焦化生产能力800万吨。
第三篇:煤化工论文
新技术论文
煤炭化学工业的现状及发展
班 级: 煤 化 09-4 姓 名: * * * 学 号: *********** 专 业: 化学工程与工艺 学 院: 化学工程学院
2013.3.12
煤炭化学工业的现状及发展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oal
chemical industry 摘要:
本文以世界能源发展的现状为背景,结合我国油、气短缺,煤炭相对丰富的国情和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特点,分析了有关煤化工产业政策,从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提高煤炭质量和煤炭利用效率,最大限度的减少煤炭开发利用中污染物排放从而合理利用煤炭资源的角度,引出了“洁净煤技术”这一概念,综述了煤的转化利用技术业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主要应用: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等煤化工领域的技术进展及产业现状,并对其中几种具体的前沿技术进行了简要的剖析。
This paper is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world energy development as the bacbkground, combined with China's shortage of oil, gas, coal is relatively rich in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ergy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in China, analyzed about the coal chemical industrial policy, from the energy conserv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o improve coal quality and coal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minimize pollutant emission during coal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to the perspective of rational utilization of coal resources, raises the concept of clean coal technology, and summariz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coal utilization technology is mainly used in industrial production process: coal coking,coal gasification, coal liquefaction and coal chemical industry in the field of technical progress and industry status,and the several specific frontier technology has carried on the brief analysis
关键词: 能源energy sources、煤炭coal、洁净煤技术Clean Coal Technology,CCT、煤焦化coal carbonization cokin、煤气化Coal gasification、煤液化 Coal liquefaction
一、煤炭化学工业(又称:煤炭深加工、洁净煤技术)的含义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化学品,并生产出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煤化工包括煤的一次化学加工、二次化学加工和深度化学加工,煤的焦化、气化、液化,煤的合成气化工、焦油化工和电石乙炔化工等等。根据生产工艺与产品的不同主要分为煤焦化、煤电石、煤气化和煤液化4条主要生产链。其中,煤焦化、煤电石、煤气化中的合成氨等属于传统煤化工,而煤气化制醇醚燃料,煤液化、煤气化制烯烃等则属于现代新型煤化工1领域。
二、能源现状
能源是支持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和生产要素,充足稳定的能源供应不仅为工业提供动力,为农业提供保障,推动技术进步,保障国民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促进人民生活质量的的改善,创造众多就业机会,促进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而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促进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水平的提高,两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1)世界能源发展趋势及现状
目前世界各国能源结构的特点,一般取决于该国资源、经济和科技发展等因素。首先,煤炭资源丰富的发展中国家,在能源消费中往往以煤为主,煤炭消费比重较大,其中南非为77.1%,中国72.9%,波兰68.1%,印度56.8%,澳大利亚44.5%,美国24.9%。其次,发达国家石油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均在35%以上,其中美国39.7%,日本51.1%,德国40.6%,法国37.9%,英国35.4%,加拿大37.9%,意大利58.4%,澳大利亚36.3%。第三,天然气资源丰富的国家,天然气在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均在35%以上,其中,俄罗斯55.5%,伊朗43.8%,沙特41.2%,英国35.1%。第四,化石能源缺乏的国家根据自身特点发展核电及水电,其中日本核能在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例为16.8%,法国核能占40.1%,韩国核能占13.8%,乌克兰核能占13.8%,加拿大水力占13.0%,巴西水力占19.8%。第五,世界前20个能源消费大国中,煤炭占第一位的有5个,占第二位的有6个,占第三位的有9个。
(2)中国能源生产及消费情况
中国一次能源2消费结构与世界的情况大不相同,2002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为煤炭占70.7%、石油占17.2%、天然气占3.2%、水电占8.9%。有关机构预测,要满足2012年国民经济翻两番的需求,届时中国一次能源消费将增加一倍左右,一次能源消费结构将约为:煤炭占60%~61%、石油占26%~28%,天然气占6%~7%、水电与核电占4%~6% 我国能源的基本问题是:人均能源资源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能耗强度高,效率低,结构不良,污染严重;能源消费总量大,但人均能源消费量低;能源消费结构比较复杂;我国能源利用率低,节能空间大。2000年我国能源系统总效率只有9.9%,是国际水平的1/2;能源使用效率为31.2%,比国际先进水平低10%。其中开采率32%、中间转换效率68.8%、终端利用率45%,开采回收率最低。
三、煤的综合利用技术现状及发展趋
我国是一个“富煤少油缺气”的国家。在世界已探明的化石能源储量中,中国的煤炭占世界总量的15%,石油占2.7%,天然气占o.9%。这种化石能源资源的禀赋特点决定了我国是世界上少有的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2002年煤炭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为66.3%,工业消费在煤炭消费结构中占绝对比重,达90.9%。工业消费中,电力用煤占48%,冶金占8.5%,建材占7.2%,石油加工占6.7%,化工占5.7%。2003年,全国原煤产量达到16.67亿吨,消费总量也超过了16亿吨。2003年全国发电装备装机容量达到38450万千瓦,其中火电(燃煤发电)占到总容量的74.3%。专家预测,到2020年即使将煤炭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降至60%,其总量也将超过21亿吨。因此,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资源特点决定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在相当长时间内不会改变”。虽然,根据2003年中国国土资源部公布的数据,煤炭和石油储量都有所下降,但从已有的资源量分析,煤炭具有中长期保证是无疑的。
煤和石油、天然气一样,本身并非污染源,只是由于煤的不合理利用和煤的利用技术的落后,才使得我国这样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环境污染严重。燃煤是煤炭利用的主要方式,洗煤是煤炭燃前最主要的洁净方式,它可以脱除50%~80%的灰分和30%~40%的硫分,但2003年规模以上煤炭生产企业洗精煤产量仅为1.63亿吨,不足煤炭总产量的1/10。中国工程院2001年先进能源技术咨
询研究报告的数据表明,我国SO2、CO2排放量的85%,烟尘的70%和NO2的60%均来自燃煤。2003年中国的SO2排放量已高达2120力吨,成为世界第一,远远超过了1620万吨的环境自净能力;CO2以9亿吨以上的碳排放量也跃居为世界第二;2000万吨以上的NO2。排放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约120万吨。煤烟型的大气污染使全国监测的340座城市中,空气质量达二级标准以上者仅占41.5%,而劣三级城市就有91座,占26.7%。国外专家的研究结果表明,大气污染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的3%~7%。不仅大气,水环境污染也十分严重,七大水系中符合《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
一、二类的仅占32.2%,目前,78%的城市河段不适宜作引用水源,50%的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
因此,煤炭一方面是能源的主要提供者,经济和社会发展离不开;一方面又是环境的主要污染源,不利于可持续发展,解决这一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合理、洁净、高效地利用煤炭,大力研发和应用洁净煤技术。
四、洁净煤技术和煤炭利用技术
(一)洁净煤技术
洁净煤技术(Clean Coal Technology,CCT)最早由美国学者于1985年提出,主要是为了解决美国和加拿大边境的酸雨问题。洁净煤技术是指在煤炭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旨在减少污染和提高效率的煤炭加工、燃烧、转化和污染控制等一系列新技术的总称,是使煤作为一种能源应达到最大限度潜能的利用而释放的污染控制在最低水平,实现煤的高效、洁净利用目的的技术。按照美国能源部化石能源办公室的定义:洁净煤技术属于技术创新家族,比现今使用的技术更具环保性。为使洁净煤技术的应用具有可操作性,根据国内外多数同行的共识我们可以将洁净煤技术进行了分类,主要包括:煤的洁净开采技术(地质灾害防治、矿区和周边环境保护等)、煤的利用前的预处理技术(选煤、型煤和水煤浆等)、煤炭利用的环境控制技术(脱硫、脱氮、除尘等)、先进的煤炭发电技术(1GCC、PFBC等)、提高煤炭利用效率技术(先进燃烧方式、能源新材料等)、煤炭转化技术(先进的热解、气化技术,直接和间接液化技术,燃料电池等)、煤系废弃物处理和利用技术(煤矸石、煤泥、煤粉、炉渣等)。此外,煤层气的开发及利用与CO2固定和利用技术也可归入洁净煤技术。最近,中国工程院陈清如院士根据中国的煤炭利用现状和多年的实践经验提出了“中国洁净煤战略”,主张在煤炭燃烧和利用前,采用煤炭加工与转化技术对可能排放的所有污染物进行最大程度的控制,最为经济有
效地实现煤的洁净化利用。与已有的国内外洁净煤技术相比,“中国洁净煤”集中在煤的燃前处理环节,使煤炭成为洁净煤燃料和原料2。
(二)煤转化利用技术
煤的转化利用技术业已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应用的主要有:煤焦化、煤气化、煤液化,下面作如下简单介绍。
1.煤焦化
(1)发展简史及其主要技术
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的过程,也称做煤的干馏。煤焦化产品主要有焦炭、煤焦油(苯、甲苯等)、焦炉气(氢气,甲烷、乙烯、一氧化碳等)精氨水等。这些产品已广泛应用于化工、医药、染料、农药和炭素等行业。有些甚至是石油化学工业无法替代的,如吡啶喹啉类化合物和许多稠环化合物等。焦化是煤转化利用的主要途径之一,受钢铁工业快速增长的拉动,从2002年开始中国焦化工业呈现高速增长的态势。2004年焦炭总产量突破20亿吨,比2003年增加约4亿吨,出口焦炭约1.5亿吨,约占世界焦炭贸易总量的60%。
据估算,2004年中国炼焦消耗原料精煤约29亿吨,洗选加工原煤约45亿吨,约占当年煤炭消费总量的25%,炼焦已成为涉及原料煤加工和转化数量最大的煤化工产业。1991年我国焦炭产量达到7350万吨,开始跃居世界第一。目前,我国焦炭生产量、焦炭消费量和焦炭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分别为1.78亿吨、1.63亿吨和1472万吨。2003年我国主要工业应用焦化技术是大型机焦工艺。当前主要采用大型炭化室、捣固和干熄焦等技术。
目前正在开发并已具有阶段性成果的焦化新技术有:a.美国Antaeus连续焦化工艺,它是以炼焦煤为原料的一种特殊连续型焦化工艺,整个生产过程在完全密闭的系统中进行,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该工艺较复杂,成本偏高,但具有环保和资源利用等优势;b.美国Calderon连续焦化工艺,它基于1994年Calderon开发的套筒式炭化室焦化装置,进行了重大改进后,实现了连续封闭,取消了燃烧室结构,炭化室在压力下运行,但投资较高,操作难度大;C、乌克兰立式连续层状炼焦工艺,1996年建成工业性试验装置,该工艺可改善入炉煤密度,拓宽炼焦用煤的范围,与传统工艺相比,可节约70%肥煤和焦煤;系统密闭连续,环境污染小,自动化程度高,但用于工业化生产,在保持炉体结构稳定、装煤操作、顺利排焦和装置大型化等方面尚有一定的难度;d. 日本21世纪高产环保优化
焦炉(SCOPE21)工艺,1994年开始研发的SCOPE21工艺通过快速加热煤到接近热分解温度时成型,可提高煤的黏结性,并可使装炉煤堆密度提高到850kg/m3,以改善焦炭质量;e.中国连续三段焦化集成技术,太原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发的连续三段焦化装置将煤预热、连续高温炭化和循环煤气熄焦回收高温焦炭显热技术有机集成,并可实现连续生产;这种新工艺的最大优点在于从源头上根治了装煤、出焦和熄焦等过程中烟气和粉尘的污染,可望实现废水的零排放、同时将高温焦炭显热用于蒸汽—电生产,投资低、充分利用资源和高效节能、成本低。
(2)我国焦化技术的发展及制约因素
针对开发何种焦化技术的问题存在的不同技术观点,国家尚未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经济技术标准,并以这一标准来决定我国焦化技术的发展。中国工程院士谢克昌教授认为,我国焦化工业应首选的焦化技术是连续分段封闭式洁净焦化技术,并建立洁净焦化和能源资源综合利用的工业园。
优质炼焦煤不足是国内提高焦炭质量的主要障碍,通过对低灰、低硫、弱粘结煤或不粘结煤的改质或科学、优化配煤技术,可以扩大和改善原料煤资源,实现在常规工艺条件下提高焦炭质量。
注重煤焦油化学品集中深加工和焦炉煤气的有效利用,是焦化工业综合发展、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方向。对布局较为集中的大型炼焦企业,应在焦油深加工、剩余煤气的利用方面统筹规划,以实现规模化生产和高效、经济生产。
污染控制仍然是当前焦化工业发展的迫切问题,在严格取消土法炼焦,改造落后、污染严重的中小型焦炉的同时,推动大型和新建焦炉采用先进的污染治理技术,切实搞好环境保护。
2.煤气化
(1)定义及发展简史
煤在高温条件下借助气化剂的化学作用将固体碳转化为可燃气体(气体混合物)的热化过程。用空气、水蒸气、二氧化碳作为气化剂。它们与煤中的碳发生非均相反应。此外,煤热分解出的气态产物如CO2、H2O及烃类等也能与赤热的碳发生均相反应。依气化法、气化条件及煤的性质不同,气化气的组成也不同。根据煤气发生炉内所进行的气体过程特点,可以将煤层自上而下地分为干燥带、干馏带、还原带、氢化带和灰层,在干燥带和干馏带中,煤受到高温炉气的加热而放出水分并挥发。剩下的焦炭在还原带和氧化带中进行氧化反应。煤经过气化
后得到的是粗煤气,再经过净化和加工后,可以得到各种化学品。常用于煤气化的方式有:固定床常压气化气,鲁奇加压气化气、考伯斯—托茨气流床气化气(K—T)、德士古流床气化气(Texaco)、改良型温克勒流化床气化气等。
(2)主要应用技术
煤气化技术历经百余年发展,目前世界主要煤气化工业化装置从固定床、流化床到气流装置一般均采用加压气流床技术Texaco和Shell。我国每年化工原料用煤约9250万吨,其中甲醇生产450万吨,炼油厂制氢800万吨,合成氨和合成液体燃料各4000万吨。目前我国共有气化炉8000余台,其中采用的主要气化技术有常压水煤气发生炉(90%,中小型企业),引进的固定床Lurgi炉、湿法进料气流床Texaco炉和干法进料气流床Shell炉。
1.煤气化——甲醇及下游产品
2002年以来,中国甲醇产量及消费量持续快速增长,2004年精甲醇产量达到441万吨,比2001年增加100%以上,比2003年增加34.9%。
目前,甲醇生产能力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新建或拟建项目较多,规模大多在10-60万吨/年,若全部建成,合计可形成新增生产能力超过700万吨/年,如果按照2004年的增长率,2006年的产量将达到700万吨以上。甲醇生产能力和产量的快速增加已经引起关注。煤炭是国内生产甲醇的主要原料,煤基甲醇产量约占总产量的70%以上。今后甲醇消费仍然以化工需求为主,需求量稳步上升;作为汽油代用燃料,主要方式以掺烧为主,局部地区示范和发展甲醇燃料汽车,消费量均有所增加。预计几年后中国国内甲醇生产、消费量将达到平衡,国内生产企业之间、国内甲醇与进口甲醇之间的竞争将日趋激烈,降低生产成本对市场竞争显得更为重要。专家提出,发展甲醇下游产品将是未来发展方向。甲醇是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其下游产品有:醋酸、甲酸等有机酸类,醚、酯等各种含氧化合物,乙烯、丙烯等烯烃类,二甲醚、合成汽油等燃料类。结合市场需求,发展国内市场紧缺、特别是可以替代石油化工产品的甲醇下游产品是未来大规模发展甲醇生产、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方向。
近年来,中国是世界上聚烯烃生产和消费发展最快的国家,聚乙烯、聚丙烯生产量、消费量、进口量均以较快速度增长。2004年国内乙烯产能达到620万吨,产量达到627万吨(同比增加9.4%),当年当量消费量达到1730万吨,乙烯及其下游产品进口折合乙烯约1100万吨。预计到2010年,国内乙烯需求总量可能
增长到2100万吨以上,生产能力也会有较大增长。目前,中国石化行业的乙烯生产基本为石脑油法,国内聚乙烯工业处于供不应求、继续发展的态势,发展煤基甲醇-乙烯-聚乙烯工业生产路线有多方面的作用和意义。2003年以来,国内许多企业关注到甲醇制取烯烃(乙烯、丙稀为主)的技术的发展,并于新上甲醇项目中进行联产烯烃的设计。
甲醇脱水生产二甲醚的技术是成熟的。目前,二甲醚作为汽车燃料的研究和试验正在进行,替代LPG作为城镇民用燃料被认为是更容易实现的利用途径。由于目前尚缺乏二甲醚运输、储存、燃烧等配套方法及装备的系列标准,一些企业在二甲醚生产能力建设方面持由小逐渐扩大的谨慎态度。
2.煤气化——合成氨
近年来,国内化肥市场产销两旺,2004年尿素产量达到1900万吨,同比增加约16%,其它氮肥也有较大幅度增长;磷肥产量达到约1000万吨,同比增长约26%。受化肥需求和价位增长的拉动,国内合成氨产量稳步增长,2003年达到3924万吨,2004年为4222万吨,同比增长11.4%。随着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发展和需求增长,国内化肥市场和价位持续走高,除氮肥以外,磷肥、钾肥近年来也有较大发展,直接推动了国内合成氨的较快速度发展。
目前新建或改造的合成氨生产能力以15万吨/年—30万吨/年的规模较多,原料分为煤炭、石油、天然气,受国内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制约,以煤为原料生产合成氨是今后发展的方向,预计占到60%以上。
与建设大中性合成氨建设配套,煤气化技术也取得较大进步和发展。新建煤气化技术有:水煤浆、干煤粉气流床气化,用于中小型化肥厂改造的流化床煤气化,加压固定床煤气化。中小型固定床间歇煤气化技术所占比例正在逐步减少。
国内先进煤气化技术研究开发近年来也有进展,四喷嘴水煤浆气流床气化技术正在进行工业示范,预计2005年完成千吨级工业运行试验;干煤粉气流床气化技术正在进行中试开发;加压流化床气化技术正在进入工业开发。国内煤气化技术的发展将为煤基合成氨产业提供国内知识产权的技术支持,推动合成氨产业技术的全面进步。
3.煤液化
所谓煤液化,是将煤中有机质转化为流质产物,其目的就是获得和利用液态的碳氢化合物来替代石油及其制品,包括直接液化技术和间接液化技术两部分,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工艺、工程技术集中度高,是中国新型煤化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1)煤直接液化3技术开发及工业示范工程取得进展
煤直接液化、间接液化的产品以汽油、柴油、航煤以及石脑油、烯烃等为主,产品市场潜力巨大,工艺、工程技术集中度高,是中国新型煤化工技术和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近年来,两种技术在研究开发和大规模工程示范方面均得到发展。煤直接液化于50年前已实现工业生产,新工艺研发在国外已有近30年,积累了从基础工艺研究到中间试验的大量经验,中国国内研究已有20多年。国内已完成高分散直接液化加氢液化催化剂实验室开发,该催化剂具有添加量低,催化效果好,生产成本低,显著提高油收率等优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开发形成“神华煤直接液化新工艺”的基础上,建成了工艺试验装置,于2004年10~12月进行了溶剂加氢、热油连续运转和23小时投料试运转,打通了液化工艺,取得开发成果。适合中国煤种、煤质的CDCL直接液化新工艺的基础研究和工艺开发已启动进行。
(2)煤间接液化技术开发和工业化发展速度加快
到2004年底,国内分别建成了设计合成产品能力为1000吨/年、1万吨/年的低温浆态床合成油(间接液化)中试装置,并进行了长周期试验运行,完成了配套铁系催化剂的开发,完成了10万吨/年、100万吨/年级示范工厂的工艺软件包设计和工程研究。低温浆态床合成油可以获得约70%的柴油,十六烷值达到70以上,其它产品有LPG(约5%~10%)、含氧化合物等。
间接液化中试装置开发、运转是自主知识产权煤基合成油技术的标志性成果,对推动技术国产化和工业化发展有重要作用。煤间接液化大规模商业化生产在国外是成熟的,引进技术建设300万吨/年级工厂的可行性研究正在进行中。煤间接液化技术有较宽的煤种适应性,工艺条件相对缓和,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工艺条件调整产品结构,或以发动机燃料为主,或以化工产品为主,因此将会成为未来煤制油产业发展的主要途径。
结论:综上所述,在我国技术经济高度发展进程中必须采取的符合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总体战略部署的重要措施,它既符合我国的资源条件,又能保证我国的安全和环境保护,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因此,未来煤化工的发展方向是在传统煤化工稳定发展的同时,加大力度发展可替代石油的洁净能源与化
工品的新型煤化工技术,并建成技术先进、大规模、多种工艺集成的新型煤化工企业或产业基地。
注释:
1.新型煤化工发展以洁净能源和化学品为目标产品,通常指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等。传统煤化工主要指“煤-电石-PVC”、“煤-焦炭”、“煤-合成氨-尿素”三条产业路线,涉及焦炭、电石、合成氨等领域。2.按开发和制取方式,能源可以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生物质能和海洋温差能等等。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称为二次能源,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等。
3.煤直接液化液化(DCL)是在高温(400℃以上)、高压(10MPa以上),在催化剂和溶剂作用下使煤的分子进行裂解加氢,直接转化成液体燃料,再进一步加工精制成汽油、柴油等燃料油,又称加氢液化;煤的间接液化(ICL)技术是先将煤全部气化成合成气,然后以煤基合成气(一氧化碳和氢气)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将其催化合成为烃类燃料油及化工原料和产品的工艺,包括煤炭气化制取合成气、气体净化与交换、催化合成烃类产品以及产品分离和改制加工等过程。
参考文献:
[1] 《洁净煤技术发展及应用》 俞珠峰主编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2] 我国能源现状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技纵横,2012,(24);60-60王晴
[3] 煤液化技术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Present status and developing trends of coal liquefaction techniques 《现代化工》 2005年10期
[4] 韩思杰,李明坤,王培生.中国能源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中国科技博览,2012,(14);278-278 [5] 石油峰值论下的中国能源未来[N].科学时报,2007-11-0祝魏玮、文永红 [6] 24万吨/年煤焦化制甲醇工艺甲醇合成塔的设计[期刊论文] 《石油和化工设备》-2011年10期张新华姜国平
[7] 新疆阜康市煤焦化产业发展前景分析 [期刊论文] 《中国化工贸易》-201
年11期崔军
[8] 煤液化技术进展与探讨[期刊论文]-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11)刘峰.胡明辅.安赢.毛文元
[9] 我国炼焦煤资源与煤焦化产业发展分析[期刊论文] 《化学工业》-2008年5期范荣香FAN Rong-xiang [10] 神华煤液化干气与天然气共制氢影响浅析及对策 曾吉来 化工技术与开发-2011年9期 [11] Shell煤气化技术(SCGP)的特点 [期刊论文] 《煤化工》 ISTIC-2003年2期郑振安 [12] 煤气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及研究进展 [期刊论文] 《广州化工》-2012年5期陈俊峰 [13] 煤气化技术研究与发展[期刊论文]-辽宁化工2010,39(5)孙凤伟.SUN Feng-wei [14] 神华煤液化残渣的热解特性研究 [期刊论文] 《煤炭学报》 ISTIC EI PKU-2005年3期周俊虎、方磊、程军、刘建忠、肖海平、岑可法
[15] 煤气化技术及应用现状综述 [期刊论文] 《化肥工业》 ISTIC-2010年5期路江鸿赵麦玲Lu JianghongZhao Mailing [16] 德国IGOR煤液化工艺及云南先锋褐煤液化 [期刊论文] 《煤炭转化》
ISTIC PKU-2001年2期李克健史士东李文博Li KejianShi ShidongLi Wenbo [17] 煤液化技术进展与探讨 [期刊论文] 《化学工程与装备》-2009年11期刘峰胡明辅安赢毛文元 [18] Energy Department Announces Awards to Projects Advancing Innovative Clean Coal Technology [19] [20] Coal Leader;0192-7329;2012;vol.46;no.9;p.12,16-16;Utility to Purchase Electricity from Innovative DOE-Supported Clean Coal Project [21] [22] [23] Coal Leader;0192-7329;2012;vol.46;no.1;p.27-27;Coal: A Key Part of Our Clean Energy Future Steve Miller;Power;0032-5929;2011;vol.155;no.8;p.88
第四篇:煤化工自荐书
求职信
尊敬的领导:
您好!我xxx学院的一名大专应届毕业生,所就读的专业xxx,我的姓名叫xxx,能进入煤化企业是我多年的梦想。我所学的主要课程有:普通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煤化学、煤化工工艺学、煤质化验与分析、炼焦工艺及化产回收、化工原理、炼焦配煤学,热工仪表及自动化等。
我得知贵公司要与我们学院签订订单教育,管贵公司的企业文化和发展理念深深地吸引了我, 通过我对贵公司的了解,我认为贵公司的理制度和企业规模很好,我希望能为贵公司效力,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贵公司的发展做一份贡献,同时也为圆我的梦想。
大学三年的砺练为我的梦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专业特长更使我明确了择业的目标。在学校里我不但取得了好成绩,在社团里我也经常被评为工作积极分子,我不断努力地提高自己的办事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并且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通过了电脑CAD考试和英语B考试,熟练掌握了windows办公自动化。
我性格活泼开朗,做事责任心强,有团结合作的精神,“勤恳做事,塌实做人”这是我的做人准则,希望贵公司给我一个展示才华的机会,为贵公司出力争光。
最后祝贵公司广纳贤才,蓬勃发展,再创佳绩。
此致
敬礼!
应聘者:xxx
2011年6月13日
第五篇:煤化工产业政策
煤化工调整应区别对待 传统产业面临问题较多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到煤化工产业属于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行业。不过,业内人士认为,煤化工产业应当区别对待。传统煤化工产业,如煤制焦炭、煤制电石、煤制甲醇等确实存在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情况,但新型煤化工产业仍有发展前景,有的甚至还在示范阶段,并未产业化。据悉,煤化工产业的两个关键政策《煤化工产业发展政策》和《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已经制定完成,业内人士预计这两个政策将对煤化工子行业发展做具体规划。传统煤化工过剩待解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我国煤化工发展面临的问题较多,结构不合理、行业集中度不高、大型现代化高技术的企业较少。尽管各产煤大省都在争相上马煤化工项目,但产业趋势雷同,产品附加值较低、产品的后续应用技术也没有跟上。
事实上,传统煤化工产业产能过剩的问题也一直在政府部门的关注之下。针对煤化工产业的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此前国家有关部门出台了相应的限制性政策,提高行业准入门槛。例如规定焦炭准入条件为焦炉4.3米以上,产能60万吨以上,并将在近几年内逐步淘汰4.3米以下的焦炉。在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之一的“石化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中,明确表示停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等煤化工项目,原则上不再安排新的煤化工试点项目。焦炭、电石由于产能较大而出现供大于求,而煤制甲醇、二甲醚则是由于后续应用技术没有完善,因而面临产能大于需求的现状。据了解,主要是醇醚燃料的应用技术有待突破,环保性也还有待进一步验证。
鼓励新型煤化工示范项目业内人士认为,中国是一个缺油多煤的国家,主要的化工产品完全由石油作原料生产是不现实的,发展煤化工是符合我国实际的发展方向,国家政策总体上对其持支持态度。对于五种新型煤化工产业,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和煤制天然气,除煤制二甲醚已有过剩苗头外,其余仍是国家鼓励开展示范的领域。
据介绍,煤制烯烃目前仍处于示范阶段,尚未产业化。而煤制乙二醇被列入“石化产业振兴和调整规划”,作为国家支持的重点示范工程,将在2009-2011年间实现示范工程建成投产。
而政策对于煤制油产业的发展始终持谨慎态度。有关部门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担忧,一是煤制油投资太大,在工业化示范没有完全被证实为安全可靠,并在经济上可行之前,国家不会允许该行业大规模铺开;二是在煤制油发展初期,全国有煤炭资源的省几乎都有立项,而其中不乏打着煤制油旗号行“圈占资源”之实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