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二学习目标。
期中应考课堂学习目标一览
█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
一、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耕作方式经历了哪些变化?
二、如何从农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进步、耕作制度日趋合理和农田水利等方面理解“精耕细作”?
三、从产生前提、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目的等方面分析小农经济的特点?
四、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有哪些?
█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封建官府控制官营手工业的目的是什么?官营手工业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二、简介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中冶金、制瓷和丝织业的发展概况?
三、民间手工业由哪两个部分组成,发展概况以及发展艰难的原因有哪些?
四、明清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其发展缓慢的原因有哪些?
五、归纳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点?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一、简要介绍从春秋到明清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概况?
二、宋朝前后“市”的演变特点以及城市的变迁(地域分布、城市职能)?
三、历代政府是如何加强对外贸易的管理的?
█第四课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井田制与封建土地所有制有哪些区别?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如何确立的?它有什么致命缺点?历代政府是如何
解决的,结果如何?
二、重农抑商政策产生的原因、历代政策表现以及如何评价?
三、海禁与闭关政策出现的原因是什么?表现有哪些?分析其社会影响?
█第五课: 开辟新航路→世界市场的初始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原因与条件)、过程简介和历史影响是什么?
二、从背景、目的、方式、影响等方面对东西方航海做一比较(郑和与哥伦布)?
█第六课: 殖民扩张→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荷兰成为殖民强国、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的原因?
二、西方殖民活动产生了哪些影响?
█第七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一、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于英国?
二、英国工业革命有哪些重要发明?有什么特点?
三、从生产力、生产组织形式、经济结构、政治结构、世界市场、自然环境等方面分析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八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的完成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的背景,简介(时间、地点、人物、领域暨重要发明等),历史影响?
二、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
█第九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表现和影响有哪些?
二、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洋务企业产生的背景、目的、人物、活动范围以及评价?
三、在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表现和特点是什么?
█第十课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分别介绍一下民族资义从产生、到初步发展、再到短暂春天、再度繁荣而后衰败的过程(原因、表现、影响)?
二、分析影响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
第二篇: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知识能够被获得,并且因为它的本质,知识总是局部的,它永远都不是完整的,所以,一切源于知识的行动也都是局部的、不完整的。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1
第四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道路的探索
一、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及经验教训
(1)过渡时期总路线
①核心内容“一化三改”: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2)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①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年)
②主要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处理好农、轻、重等关系
③成果:“一五计划”成果图
④意义:初步建成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
(3)三大改造:1956年底,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标志:生产资料的公有,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计划经济建立。为工业化开辟道路。
(4)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
①中共八大:(1956年)分析了社会主要矛盾和当前的主要任务。
②作用:促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蓬勃发展。
③左倾错误:
表现:1958年提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1958年的大跃进运动(以大炼钢铁为中心)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一大二公”为特点)
特征: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危害: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挫伤人民的生产积极性;1959—1961年三年经济困难。
④纠“左”举措:1960年,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到1962年底,国民经济开始好转。
⑤
时间:1966——1976年
原因:“左”倾错误恶性膨胀的结果
表现:严重干扰和破坏国民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
⑥教训:
要实事求是,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生产力的矛盾;
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保持必要的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
发展经济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事,不可片面追求高速度;
生产关系的调整要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
三、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及历史意义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
①时间:1978年12月
②内容:实行改革开放、将党的工作重点转移
(2)历史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伟大的转折点;揭开中国经济改革的序幕。
四、农村与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1)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①开始:安徽、四川
②前提:土地公有制
③特征:包产到户,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的改革
④作用: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
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目标
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五、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特点
(1)形成:
①经济特区:1980年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②原因:对外交通的重要通道或港口;著名侨乡,离港、澳、台较近;历史上与海外联系密切
③目的:吸收和利用外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④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⑤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⑥沿海经济开放区:闽南三角区(厦漳泉)、长三角、珠三角;
1990年开放浦东经济技术开发区、高科技园区等;
20世纪90年代,新一轮对外开放高潮,各地出现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科技园区、保税区、金融贸易区和出口加工区,开放形式更加灵活多样。
六、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2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①背景:?1929年经济大危机和二战的惨痛教训;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化;美国经济实力膨胀和称霸世界的野心。
②概况:1944年夏,美、英、中等国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开会
③内容:通过《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议定书》及附件,决定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这两个国际货币金融组织
④意义:标志着布雷顿森林体系——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
⑤影响:是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世界贸易。
二、二战后以美国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
①内容:
①国际金融组织及宗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成员国义务:认缴资金——决定投票权。
②国际货币制度:双挂钩制度—美元以黄金挂钩,其他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固定汇率制。
(2)作用:
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建立;确立了美国在二战后的霸主地位;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满足了美国对外扩张的需要,成为美国扩张的工具。
(2)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①成立的时间:1947年
②性质:国际多边协定
③目的:使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消除贸易壁垒。实现贸易自由化,充分利用世界资源,促进经济发展。
④影响: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三大支柱
①构成: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
②影响:顺应全球化趋势;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方向。
三、欧洲联盟
(1)欧洲共同体到欧盟的发展进程:
1952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正式成立——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
1967年,三个共同体正式合并为欧共体
1993年,欧盟成立
(2)欧共体经济一体化建设共同农业政策、共同的关税政策、统一大市场、欧元
(3)欧盟初具规模:欧元的诞生(2002年1月1日正式启用)
性质:具有经济和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
(4)影响:欧洲一体化符合欧洲整体利益和欧洲各国利益,改变了世界格局,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
四、北美自由贸易区
(1)北美自由贸易区
①建立:美、加、墨签订《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成立。
②性质:单一的经济组织
③影响:三国间经济联系大大加强;对发展中国家造成负面影响
五、亚太经合组织
(1)建立:1989年,在堪培拉12国外长会议,宣告亚太经合组织正式成立
(2)扩大: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和香港加入该组织
(3)性质:论坛性经济组织
(4)影响:亚太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地位与作用大大提高;开创了新的合作模式。
六、世界贸易组织(WTO)的由来和发展
世界贸易组织是由关贸总协定发展而来的;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正式形成。
七、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入时间:2001.11.11
性质: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
作用:标志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意义:
①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②中国经济融入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繁荣与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八、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及影响
(1)进程:
①?新航路的开辟,开始了经济全球化;
②20世纪90年代以后,经济领域的全球化速度大大加快。
(2)推动因素:?
①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根本推动力;
②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
③两极格局的结束为全球化发展消除了政治障碍;
④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全球化疏通了流通渠道。
(3)表现:国际贸易的增加、世界市场的扩大、国际分工日趋成熟、大型跨国公司数量增加。
(4)影响:
积极方面:?
①能有效的利用世界各地的资源;
②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极大的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存在问题:
?①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
②各国经济互相依赖导致世界经济的不稳定性增加;
③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
(5)展望:全球化是历史发展的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从长远来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的发展;只要建立起新的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对全球化因势利导、趋利避害,就能达到共同繁荣。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3
一、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1)农作物:水稻(南)、粟(北)(引进作物:玉米、番薯)
(2)生产工具的变革:
①原始农业:刀耕火种
②商周:主要使用耒和耜
③春秋战国:铁器和牛耕出现
④唐代:曲辕犁
⑤灌溉工具:三国翻车、唐代筒车
(3)水利设施的完善:
①春秋战国: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水旱从人,不知饥馑)
②汉代:漕渠、白渠、坎儿井、治理黄河
(4)生产方式的变化:
①千耦其耘:商周时期大规模简单协作
②自耕农经济:?
原因:生产工具和耕作技术进步;私有土地出现
产生:春秋
特点: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自给自足;规模小,难扩大再生产
二、古代中国主要的土地制度
(1)井田制:
形成:商周时期
实质: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
(2)私有制确立:
形成:战国时期
原因:私田逐渐私有;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商鞅变法从法律上确认土地私有
(3)多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君主土地私有制、地主土地私有制、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4)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土地兼并
三、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1)以种植业为主,畜牧业为辅
(2)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
(3)“男耕女织”式的经营方式
四、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和特征
(1)金属冶炼术的演变: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2)纺织技术:
①丝织技术:?西汉中国被称为“丝国”称号?唐代发明了缂丝技术
②棉纺技术:
?元代: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元明时期:江苏成为棉纺织业中心,棉纺织业新兴的手工业部门
明代后期: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
第三篇: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顺口溜汇总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顺口溜汇总(按照课节先后顺序)
1、中国古代铁犁牛耕的发展顺口溜
春秋战国时期中,铁犁牛耕得产生。之后逐渐得推广,汉后主耕方式成。
西汉赵过有耦犁,二牛三人去耕种。后来二牛一人法,东汉珠域得推行。
为防二牛来捣乱,鼻环掌在人手中。犁冠构造较简单,只能把土来破松。
后来犁壁又出现,碎土做垄有功能。长直辕犁架大重,掉头拐弯费时工。
隋唐技术再进步,曲辕犁儿出江东。三大改进利耕作,不同土田皆适应。
耕犁完善终定型,后世一直在沿用。辕变短曲架轻小,省力便转操作灵。
增加犁评控犁箭,上下调整深浅耕。犁壁较前再改进,翻土覆块草根净。
铁犁牛耕日完善,精耕细作农业兴。开沟播种相结合,西汉耧车有发明。
人牛一去三行成,一日可以播一顷。功效提高几十倍,近代条播机雏形。
2、古代灌溉工程工具记忆顺口溜
发展农业灌溉兴,工程工具要分清。塘堰河渠是工程,工具多以车冠名。
战国时期多工程,楚国芍陂利农耕。秦国李冰都江堰,韩人郑国史留名。
沟通泾水与洛水,可灌良田四万顷。更有魏国西门豹,辛苦凿得渠儿成。
汉代水利有发展,漕白龙首要记清。尤其龙渠井渠兴,传至西北坎儿井。
灌溉工具使用早,商代开始用桔槔。更有戽斗行灌溉,两人一绳一水桶。
杠杆原理一巧用,轻松汲水人力省。三国曹魏有马工,改进翻车建奇功。
木头做成一灌具,又将龙骨水车称。脚踏手摇作用之,提灌排涝可两用。
唐朝水转筒车成,高转筒车宋朝中。引水上山行灌溉,高地丘陵意义重。
明清时期再发展,风力水车巧用风。自然力量新利用,农灌增加适应性
最后一定要弄清,水排绝非灌溉用。水力鼓风来冶铁,机械工程大发明。
人排马排到水排,动力改进利鼓风。南阳太守杜诗制,早于欧洲千有零。
3、小农经济的形成时间、条件及发展过程 顺口溜
时在春秋战国中,小农经济模式成。形成条件有两个,两个角度须记清。
铁器出现牛耕广,生产力儿得提升。生产关系新变化,土地私有制度兴。
传统社会主模式,贯穿封建社会中。鸦片战后渐解体,城乡程度不平衡。
小农经济的特点 顺口溜
二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知足性 男耕女织有分工,一家一户各西东---分散性
地少具简规模小,精耕细作少不了---精细性 生产资料不给力,技术水平效率低---落后性
农手结合用度保,人勤无灾堪温饱---稳定性 赋役沉重多灾荒,多有贫困或流亡---脆弱性
为免市场被挤占,技艺秘方不外传---保守性 自然经济一形态,自给自足少买卖---自足性
庄家不收年年种,今年不收待来年---再生性 我的地盘我掌控,生产经营我做主---自主性
生产安排欠周密,人家种啥我种啥---盲目性 终年不离家和地,安土重迁少联系---封闭性
克服脆弱力创收,多种经营补家用---柔韧性 村社家族意识浓,勤俭互助寄亲情---血缘性
4、关于中国古代瓷器的发展顺口溜
瓷器故乡在中国,中国瓷器有得说。商朝原始瓷器有,东汉青瓷已成熟。
北朝白瓷已成熟,南青北白唐分流。唐朝越州产青瓷,中有珍品秘色瓷。
宋朝瓷器放异彩,瓷窑普遍名窑在。五大名窑豫三个,汝官钧窑莫记错。
另有定哥两窑在,白青瓷品冀与浙。元代瓷技有进步,青花名瓷要记住。
明清瓷器种类丰,青彩珐琅瓷争锋。明宣青花瓷绝伦,江西瓷都景德镇。
5、关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时在明朝中叶后,民营手工得奋起。纺织制瓷矿冶业,技术进步产量提。
超过官营手工业,主导地位始确立。原因考虑两方面,官营民间去分析。
花楼机儿有使用,结构复杂又精密。各种花纹都能织,所织丝品多精细。
农手商经大发展,生产关系得改变。江南苏杭丝织业,资义萌芽始出现。
机户投资开机房,雇佣机工生产忙。机户就是资本家,机工雇工一名堂。
手工工场即机房,生产关系大变样。封建依附不存在,资义雇佣利双方。
彼此不再受牵制,互炒鱿鱼没商量。自由劳力得提供,资义生产有保障。
明朝中后稀疏见,清朝发展但缓慢。发展表现有三点,先是规模大于前。
其次部门有增多,地区方面得拓宽。再有商人投工业,商人资本家出现。
资义经济要发展,必须具备诸要件。资金原料与市场,劳力技术政策看。
制度政局有影响,内外环境关发展。明清条件不兼具,资义萌芽受局限。
地租沉重民贫困,国内市场不惊人。地主商人购房产,工业资金被挤占。
重农抑商多关卡,封建行会仍可见。海禁闭关政策行,海外市场难拓展。
思想文化有专制,近代科技未出现。缓慢原因有多端,宏观微观具体判。
以上乃是具体因,关键因素有两点。封建制度多阻碍,自然经济抑发展。
6、关于宋代市的变迁顺口溜
宋代之前坊市分,市内经商坊住人。坊市不能相混杂,商住两区不容紊。
宋前之市管理严,商贸活动多受限。县治以上城设市,定点设市不能乱。
市之四周有围墙,开市闭市有时间。市长市令管市务,交易活动有监管。
宋起坊市无界限,坊市混杂随处见。前坊后市被允许,前市后坊随人便。
宋后市管不再严,时间地点不再限。早市夜市相连接,草市城郊日普遍。
交易活动亦放松,政府不再直接管。商业环境变宽松,商业繁荣交子现。
7、关于重农抑商政策
商鞅首倡秦先行,间有松动延明清。工商皆本顾氏言,末业地位得提升。
目的手段各分明,官商私商有侧重。重农未必定抑商,抑商缘于重农情。
汉初无为多重农,武帝抑商搞官营。明代海禁御倭患,清代闭锁广州兴。
国赖三业得振兴,重农抑商有初衷。法律贱商商人富,上下背离现象生。
重农抑商咋评定,措施目的作用明。正反内外都要谈,切忌片面绝对性。
8、关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顺口溜
经济发展是根源,商业危机是关键。宗教人文是动力,寻金热潮助探险。
西葡中央集权建,造船航海技领先。地圆学说被接受,各奔西东新路探。
十五十六世纪间,几个航家勇探险。西欧中心两方向,东非西美葡西占。
迪达相继向东行,到达东方梦得圆。哥氏西行到美洲,麦氏船队证地圆。
新路开辟意广泛,西葡欧世中来谈。西葡虽掠财富多,惜乎未能得发展。
原因财富未留住,辗转又到其它国。为他人作嫁衣裳,之后不久便衰落。
欧人眼界得开阔,称为地理大发现。商业革命有内涵,商路转移最关键。
原来中心地中海,自此西移大洋边。英荷法等得利多,意土衰落留遗憾。
欧洲市场金银广,银价下跌物价涨。价格革命冲击下,三种人儿受影响。
封建地主势日衰,定额地租缩水快。新兴资级获利多,贱买贵卖多剥削。
工人农民日困苦,物价上涨受不住。或言工资有增长,两个涨幅不一样。
世界孤隔状态变,资义市场雏形现。中国也有受影响,欧洲殖民到东南。
伴随开路行扩张,早期殖民扩张忙。英国战胜西荷法,终将殖民帝国享。
殖民主义罪多端,诈抢屠杀黑奴贩。西欧列强敛财富,原始积累利发展。
亚非拉美多灾难,被动渐向近代转。各地联系有加强,世界市场得拓宽。
工业革命英国兴,欧美紧随其后行。手工生产换机器,工场工厂意不同。
机器工厂提效率,车船出现利交通。为求原料与市场,列强再刮扩张风。
亚非拉美被拓殖,纳入资义市场中。十九世纪中后期,资义市场基本成。
二次革命兴美德,科技密切相结合。电力石油新能源,交通通讯奏凯歌。
生产资本日集中,垄断组织出现多。资本主义大发展,国际分工更明确。
为求资本好去处,列强再度四处扩。租借地儿争抢占,势力范围不蹉跎。
美国来迟没羹分,门户开放有政策。世纪之交市场成,亚非拉美尽失国。
9、关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顺口溜
工业革命强实力,列强殖民扩张急。鸦片战争开国门,外国经侵日加剧。
商品输出潮水涌,掠夺原料价格低。外商企业口岸建,资本输出亦开启。
西方经侵影响下,经济结构起变异。洋纱洋布传中国,纺织耕织相分离。
农副土特商品化,自然经济渐解体。中国日渐成附庸,商经发展资义起。
内忧外患形势急,清廷分化生派系。曾李洋派占上风,洋务运动得兴起。
为求自强建军企,求富又将民企办。筹划海防建海军,求才新式学堂建。
惨淡经营三十年,甲午海战终破产。自强求富愿未遂,个中缘由有几点。
帝国主义多阻挠,顽固势力多发难。自身亦有局限性,且从几个方面谈。
目的反动思想偏,组织领导显松散。管理落后多腐败,未改制度是根源。
洋务运动意义宽,最要近化有开端。外国经侵遭抵制,自然经济日益散。
人机技术多引进,资义兴起与发展。近代企业得发展,无产阶级势力添。
资义萌芽奠基础,自然经济日解体。洋务技术多诱导,外企利润有刺激。
六十七十年代间,民族资义得兴起。官僚地主与商人,资产阶级第一批。
先天不足弱小少,后天畸形沿海轻。资封夹缝求生存,资级具有两面性。
新的经济因素生,近代进程得推动。资产阶级得产生,无产阶级再扩容。
民主革命新力量,民主进程得转变。新的思想得传播,新的运动得开展。
10、关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兴起与发展的历程顺口溜
外商企业利润见,洋务运动做示范。资义萌芽奠基础,小农解体供条件。
民族资义得产生,六十七十年代间。官僚地主与商人,民族资产阶级现。
千呼万唤始出来,近代企业得拓展。新的经阶思想现,民主革命新局面。
诞生双半社会中,帝封压剥伴始终。天生具有革命性,反对帝义又反封。
危机面前自奋起,戊戌辛亥有明证。出身官僚地主层,阶级联系难撇清。
资金技术常短缺,外依帝义内赖封。依赖导致软妥性,运动因此常败终。
戊戌辛亥相继败,根源软弱妥协性。实践证明啥道理,以下几点须心明。
半殖半封社会中,改良共和路不通。资产阶级不胜任,中国革命须转型。
甲午战后危机现,民间办厂政策宽。自然经济解体深,民族资义初发展。
资产阶级登舞台,康梁变法行立宪。惜有戊戌政变事,百日维新昙花现。
爱国进步打折扣,思想启蒙开新篇。这一阶段有戏称,小荷初露角尖尖。
辛亥革命共和建,欧帝疲命忙一战。群众反帝倡国货,实救思潮再出现。
帝封压制稍放松,民族工业有春天。春天虽好时短暂,一战结束天又变。
列强卷土又重来,萧条又如一战前。如此短春巧记忆,千树万树梨花现。
国民政府前十年,经建运动得开展。映日荷花别样红,民族工业入夏天。
八年抗日战争间,经济统制日摧残。无边落木萧萧下,民企萎缩在眼前。
战后蒋氏卖主权,中美友好条约签。美货涌入国货惨,官僚资本行垄断。
苛杂增加又通胀,民生艰难民生怨。无可奈何花落去,民族工业绝境陷。
建国初期行调整,民族工商得繁荣。过渡时期搞改造,所有制度私变公。
资级成为劳动者,资义经济得寿终。民族工业新生态,告别剥削享平等。
1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顺口溜
建国初期经济惨,通胀严重民生艰。多策并举抓恢复,根本好转五二年。
新生政权得巩固,计划经建有条件。五三过渡路线颁,一化三改是关键。
一化发展生产力,三改生产关系变。一五优先重工业,主要工程东北建。
五七超额完成后,工化基础得初奠。三改变更所有制,由私到公利发展。
五六年底改造成,社会主义入初段。过渡时期七年整,由新至社揭新篇。
五六中共八大开,矛盾分析挺透彻。据此力建工业国,综合平衡有政策。
八大路线系正探,惜乎不久被改变。五八社义总路线,党内左倾错误现。
多快好省建社义,快是灵魂美英赶。依此开展大跃进,更将人民公社建。
三面红旗高高飘,左倾错误在发展。天灾人祸不单行,三年困难局面艰。
困难面前未等闲,八字方针来纠偏。方针核心是调整,比例关系是关键。
六二经济得恢复,六五调整得实现。两弹一星惊世界,结晶牛岛中国先。
六六文革大爆发,影响领域渐扩大。工厂停产制度废,国民经济速下滑。
七一周总行调整,七三复苏局面佳。批林批孔运动起,经济形势立变差。
七五邓氏搞整顿,经济回升利国家。批邓反右翻案风,刚稳局势又恶化。
七六十月文革毕,举国上下民欢喜。遗憾左错未根治,两个凡是在继续。
禁区雷池不能越,经济难有大奇迹。两年徘徊民怨大,期盼改革呼声急。
七八三中全会开,中国历史大转折。马义路线再确立,实事求是不胡扯。
阶斗为纲被抛弃,工作重点建设转。经济建设为中心,改革开放有决策。
组织路线做调整,拨乱反正民称快。中特之路新起点,新的时期建伟业。
全会精神得贯彻,改革开放硕果结。改革大业经济始,经改农村先展开。
安徽四川敲鼓点,联产承包富起来。乡企非农产业建,农村发展出路在。
八三配套改行政,公社大队被取代。改革使得三农富,促进城市经体改。
八四国企改革端,分为前后两阶段。先行改革管所分,增强活力是关键。
再将产权制度改,现代企业制度建。改革调动积极性,竞争机制活力现。
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效益大改善。经改解放生产力,经发民生得改善。
世纪之交苏东变,社义运动挫折现。国内阻力重重在,改革进入关键段。
中国改革路何在,一人一会给答案。九二邓氏有南巡,南方谈话见报端。
本质标准论断出,经改方向有明断。同年十月十四大,三点内容记心间。
基本路线不动摇,改革开放要加鞭。经体改革目标定,社义市场经济建。
九三决定建框架,十五理论更完善。公有经济为主体,多种制度共发展。
世纪之初成果显,市场配置主手段。供求关系大改观,商品市场体系建。
对外开放有阶段,先是特区来创办。特区改革供经验,开放步子再向前。
八四开放十四城,八五开发区儿建。九二形成开放带,外向战略利发展。
九零弓箭战略始,上海浦东得开发。长江流域新飞跃,上海经济新亮点。
改革开放二十年,开放体系终得建。三沿一内格局现,全多宽合有重点。
12、关于五个经济特区的记忆
对外开放第一篇,经济特区来创建。八零厦汕和深珠,八八建省开海南。
何以选址闽与粤?靠近港澳华侨见。另有资源较丰富,加快发展好条件。
(五个特区要记全,厦汕深珠和海南。地域闽粤海南省,时间八零八八年)
特区之特啥表现,经济管理大权限。建设资金多外资,所有形式有多元。
活动调节重市场,外商投资多惠便。经济结构多三资,产品外销主手段。
特区创办意非凡,体制改革试验田。外向经济排头兵,对外开放窗口建。
探索示范作用强,全国改革供经验。深圳最早一特区,发展速度史空前。
一夜崛起不夜城,深圳速度新概念。特区姓社不姓资,社义方向不能变。
13、关于沿海14个港口开放城市
辽大连,冀秦皇,(从南到北)。鲁省烟青遥相望(从北到南)。
闽浙福温和宁波,(从南到北)。江苏南通连云港(从北到南)。
广州湛江和北海,(从北到南),沪津两市不能忘(从南到北)。
14、关于八字方针顺口溜
自然灾害又左倾,苏联单方毁合同。三年经济困难时,八字方针行调整。
八字调巩充提记,核心调整记心中。具体措施有几点,农村调整当其冲。
公社三级所有制,整风整社纠五风。农民发还自留地,自由市场得以兴。
三力支持兴农业,增收节支乃初衷。城市调整两举措,首先规模来缩容。
精简职工支农去,主要五八新进城。企业关停并转策,提质降耗又节能。
基本建设做调整,规模战线双开弓。压重充轻保重点,减少开支缓失衡。
财政政策行紧缩,节减支出赤字清。必需价格保稳定,部分高价货币笼。
经营管理重提质,专业协作方向明。文艺科教亦调整,旨在调动积极性。
15、关于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顺口溜
●历史步入近现代,社会生活变迁快。具体表现几方面,衣食住用行俗在。
物质习俗大变化,交通通讯有迭代。大众传媒变迁速,信息渠道更便捷。
(变迁的时间与方面)
●社会生活含义宽,先是物质四方面。衣有洋布洋装穿,食可出入西餐馆。
住有洋房与豪宅,出行条件大改观。铁公水航利交通,报话网络通讯便。
(社会生活内涵之物质生活)
●其次精神生活变,四个方面有体现。报纸杂志拓视野,播音利闻多优点。
影视出现发展快,娱乐教育作用显。更有互联网兴起,第四媒介意义宽。
电子邮件聊天室,网上讨论真方便。生活更加便捷化,产学娱乐方式变。
(社会生活内涵之精神生活)
●最后风俗习惯变,近代现代有表现。断发易服行改革,放足禁止把足缠。
婚丧嫁娶更简约,旧式称呼不再见。更有民国颁新法,历法改变新节添。
新的中国建立后,社会风尚谱新篇。文革之前简挤低,文革之中绿占先。
勤俭节约搞建设,无私奉献主流显。改革开放人民欢,社会新风有展现。
节日增多时延长,体育旅游有时间。休闲娱乐多样化,环保赈灾新观念。
(内涵之风俗习惯与社会风尚)
●变迁主要四阶段,四个时期记心间。鸦片战争近史端,社会沉沦生活变。
辛亥革命建民国,废除帝制谱新篇。新的中国建立后,社会生活再向前。
改革开放新时期,社会风尚大改观。对应时期找变化,衣食住行俗娱看。
(社会生活变迁的几个重要时期)
●社会变迁有特点,近代现代不一般。近代封闭与落后,现代开放新局面。
地域具有方向性,由东到西渐改变。过程具有渐进性,西引殖地色彩显。
中西合璧有特色,新旧并存一景观。城乡差异处处有,农村封闭多贫寒。
新国建立新风见,改革开放利发展。动力城乡不均衡,城大农小均有变。
移风具有革命性,易俗常与政革联。趋势日渐近代化,实质近化一表现。
(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趋势实质)
●社会变迁影响宽,政经思文有表现。利于反封促革命,政治民主推向前。
经济工化得发展,社会文明进步见。思文影响双重性,积极消极两方面。
封建文化弊端革,传文精髓得续延。西化严重盲崇洋,斗富争雄奢风现。
(社会生活变迁的影响)
●且问变迁因何来?内外因素来总结。内因政经与思想,外因西方影响在。
政治政策影响大,经济工商发展写。工业文明有冲击,民主思想传播开。
(对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分析)
●对于变迁怎么看,可从以下几点谈。变化顺势应潮流,进步性儿得彰显。
政经文化之反映,内外纵横角度全。近代现代两阶段,前后变化与时变。
近代帝封两阻碍,变化程度多有限。地区具有失衡性,殖民色彩较明显。
现代中国开新篇,与世同向同步变。开放平等多元化,近代全球趋势见。
(对社会生活变迁的认识)
16、中国传统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差异 顺口溜
中西科技有不同,传统近代相对称。彼此区别有四点,侧重方面要记清。
研究领域与方法,服务对象有侧重。经验综合与实用,传统科技侧重明。
实验分析与理论,近代科技特点成。服务对象大有别,传统农业近代工。
17、关于罗斯福新政顺口溜
三十年代大危机,山姆大叔发病急。股市崩盘银行闭,企业破产市场疲。
生产锐减失业多,农品价跌收入低。人民生活水平降,望而兴叹心戚戚。
危机原因多方面,资义基矛是根源。国民贫富差距大,市场购买力受局限。
分期付款与信贷,刺激消费与生产。股票投机求暴富,金融市场多风险。
二九十月廿四日,华尔股市突告急。股价狂跌股市崩,股民财富化为泥。
金融一发动全身,全面危机接踵抵。柯氏繁荣泡沫破,经济进入萧条期。
面对危机该咋办?船长胡佛太大意。以为危机只暂时,措施自然不给力。
继行自由放任策,间接局部浅干预。危机未除民怨涨,期盼换人救危机。
新任船长罗斯福,临危受命挽危局。上台伊始行新政,多管齐下强干预。
首先整顿是金融,休业整顿复信用。放弃黄金本位制,美元贬值出口兴。
扩大联储委权力,证券行业力管控。金融调整稳金融,其它干预有保证。
工业调整是核心,加强计划与指导。颁布工业复兴法,公平经营秩序保。
防止盲竞致过剩,蓝鹰运动有收效。通过干预调关系,企业劳资关系好。
农业调整有主意,农调署儿得建立。行政手段调农策,调控市场救危机。
减耕减产供补贴,调整结构是目的。更为价格稳中提,防止农产过剩余。
社会福利政策三,先把救急署来建。发放紧急救济金,保证贫民能吃饭。
社保措施有加强,老残失儿保障全。以工代赈建机构,公共工程多兴办。
增加就业与收入,刺激消费与生产。社会秩序得稳定,齐心协力度难关。
危机包含两方面,危机机遇在里边。新政除却危机策,尚有改革利长远。
先颁劳工关系法,工人可把工会建。再建全国劳工委,权利地位有改善
三签社会保险法,失业老人有饭碗。财产税法又通过,财富再分公平显。
罗氏新政成功行,摆脱危机出困境。经济复苏出低谷,生产生活得回升。
贸易活跃失业少,收入堪与战前平。彻底摆脱二战中,二战之后又繁荣。
政治影响亦显见,社会矛盾得和缓。百姓低保有保障,公众生活有改善。
社会危机得缓解,资义秩序趋安然。纳粹势力遭遏制,法西斯路得避免。
新政开创新模式,积极意义深又远。加强干预行调控,经济协调得发展。
自由放任时代去,国垄资义得出现。战后普行干预策,黄金时期好局面。
新政成功不待言,新政局限亦有端。维护资义是前提,资义制度不能变。
稳发资义是目的,缓和矛盾是手段。局部眼前利可舍,长远根本不容撼。
市场之外行干预,绝非要把社义建。资义基矛未消除,危机日后定再现。
18、关于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新变化 顺口溜
经济危机大爆发,二次大战影响大。罗氏开创新模式,战后资义新变化。
凯氏经济政策行,加强干预与调控。战后至于七十初,黄金时期经济兴。
七十年代危机后,经济陷入滞涨中。各国调整干预少,混合经济渐形成。
贫富差距惹祸端,战后社会问题现。分配制度行调整,西方福利国家建。
六七十年代日完备,医养住教保障全。七十年代危机后,虽有受挫仍发展。
进入八十年代后,福利制度有改变。福利制度利贫弱,阶级矛盾变和缓。
国家财政负担重,纳税阶层有不满。或有惰性得滋长,道德危机亦出现。
科技生产大发展,生活消费有改观。经济结构新变化,第三产业应时现。
利用新技行改造,传统产业得发展。涵盖范围日扩大,活动领域得拓宽。
就业市场得增扩,资源配置得改善。经济波动有缓和,经济发展有质变。
战后新兴产业建,经济增长模式变。九十年代初期始,新经济概念即出现。
知识经济为基础,信息技术是关键。三低一高优点多,经济持续得发展。
19、关于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
十月革命政权建,内忧外患局面艰。国内战争如何胜?战时政策来实现。
战时政策啥内容?几个制度概括全。农业余粮收集制,工业国有记心间。
取消自由贸易制,实物配给不能占。普行义务劳动制,人人为国做贡献。
战时政策效果显,集中三力渡难关;三年打败内外敌,战争胜利二零年。
战时政策两特点,战时共义特色现。实质行政管经济,商品市场放一边。
内战结束情况变,恢发经济成重点。苏俄继行战时策,直接过渡危机现。
列宁布党做调整,新经政策扭局面。农业粮食税制行,工业所有制多种。
商业自由贸易制,按劳分配受欢迎。经济发展政局定,间接过渡获成功。
时在一九二五年,经济恢复基本成。政策新在啥地方?商品市场关系兴。
一九二二苏俄完,统一苏联得出现。二四列宁去世后,斯氏领导地位建。
经济政策生变化,新经政策不再见。为了经济与国防,二八开始工化忙。
优先发展重工业,单一公有没商量。管理高度集中化,计划经济排市场。
分配方式单一性,效率公平受损伤。工化发展问题现,粮供困难资金短。
农集化儿得开展,集体农庄普遍建。积累多来消费少,农民积极性不乐观。
一九三六宪法颁,工农成果终入宪。社义在苏初建成,苏联计经模式建。
斯大林模式作用显,资源集调快又便。短时经济发展快,两五计划国力变。
工业欧一世二位,卫国战争胜基奠。斯大林模式有弊端,二战之后尤明显。
片面发展重工业,农轻落后民生艰。农民东西被拿走,生产积极性受局限。
指令性计划长期行,压制地企积极性。体制日僵改不力,九一苏联终解体。
战后和平建设始,斯式弊端藏不住。片面重工集体化,农业农民受束缚。
三夫相继行改革,各有得来亦有失。赫改重点在农业,工业也有措施在。
高价收购增收入,扩大自主搞副业。开垦荒地提产量,玉米运动终失败。
工业方面多策举,重在放权与利益。废弃部门管理制,央企管理权下移。
放权企业增活力,承认利益人积极。赫改冲击旧模式,农业工业有收获。
惜乎认识不科学,未能根本得突破,**赫氏黯下台,赫氏改革一段落。
赫氏下台勃氏来,调整赫策再改革。恢复部门管理制,集中领导管理严。
集中计划前提下,扩大国企自主权。经济手段得运用,刺激管理得改善。
勃改重点在工业,军工重工尤青睐。任内实力堪比美,争霸态势反过来。
惜乎军竞负担重,七五渐呈停滞态。八五戈氏行改革,行政命令被取代。
市场作用被承认,指导计划推行开。所有制结构被调整,经营形式多起来。
戈氏改革有局限,宏观决策不曾见。配套措施跟不上,继续优重没改变。
经济不断在滑坡,人民生活继续降。经改成效不明显,政治改革成重点。
改革方向背社义,国内局势大混乱。西方和平演变烈,九一苏联解体完。
纵观经济体制史,两策两化一模式。战后体制日僵化,改革赫勃与戈氏。
探索调整有成败,几点认识写出来。社义模式不一统,经策定当符国情。
模式僵化须改革,改革往往有曲折。指导思想要明确,科学合理施措施。
苏解证明斯式败,社义运动遇挫折。中国模式获成功,中国成就是明证。
20、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顺口溜
战后西欧尽衰落,英镑体系已成昨。美国经济速膨胀,成为最大债权国。
经济秩序须重建,货币体系是关键。美欲取英而代之,美元中心来掌舵。
怀特合作竞争言,真实意图已显现。布森货币会议开,布森协定又得签。
据此成立两组织,世行货币组织建。世行长贷助发展,货币短贷汇率管。
总部要职投票数,美国绝对控制权。更有两挂一固策,美元又把美金言。
布森体系得建立,美元货币体系建。货币体系正常转,美国金融有特权。
垄断阶段危机间,自由主义晾一边。贸易保护行其道,国际贸易萎缩现。
为把贸易体系建,美国牵头把约签。瑞士关贸总协定,美国再掌主导权。
关税降低壁垒减,贸易自由利发展。九五世贸代协定,更加法制与规范。
布森瑞士条约签,金贸体系终得建。世行货币总协定,三大支柱记心间。
经贸金融得调整,世界经济得发展。经济体系制度化,世经体系功非凡。
21、关于欧洲走向联合的原因顺口溜
战后欧洲地位降,两营对峙冷战忙。为保安全求发展,联合自强乃良方。
地域经济相接近,文化心理认同强。冲突战争盼统一,舒曼计划有妙想。
法德和解奠基础,六国联合管煤钢。一九五一迈开步,巴黎揭开新篇章。
西欧经济大发展,三足鼎立新局面。独立自主反控制,不再唯美马首瞻。
两极格局受冲击,多极趋势渐出现。世界格局新变化,利于和平与发展。
欧洲衰落求发展,美苏影响保安全。共同心理是渊源,法德和解是关键。
22、封建土地制度的形成特点影响解决顺口溜
岁在春秋时期中,生产发展铁牛兴。井田之外私田出,诸侯重私多轻公。
国君收入因之少,税收政策做调整。鲁国实行初税亩,公私田亩税率同。
事实承认合法性,土地私有蔚成风。及至战国变法潮,商鞅立法井田终。
土地制度大变化,封建制度得形成。占有处分全由己,买卖兼并得流行。
富者田亩连阡陌。贫者立锥地成空。农民成佃或流亡,基本生活难保证。
阶级矛盾日尖锐,封建统治难稳定。为维统治行干涉,政府大多抑兼并。
北魏实行均田制,鱼鳞图册始于明。唯有宋代是例外,任由兼并与集中。
阶级矛盾甚严重,初期起义便不停。均田图册成效显,鼓励垦荒有作用。
惜乎未把根源触,不能根本治顽症。要想根上治兼并,废除私有是正经。
第四篇: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正直但无知识是软弱的,也是无用的;有知识但不正直是危险的,也是可怕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1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课)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火耕)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松土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
(3)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春秋时期,小件铁农具问世。牛耕是我国农用动力上的一次革命。战国时,牛耕初步推广。此后,铁犁牛耕逐步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1)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己自足的自然经济,小农经济精耕细作,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中国封建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3)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
(第二课)领先世界的古代手工业
●了解古代中国在冶金术、制瓷业、丝织业等手工业部门取得的主要成就
1.商朝的司母戊鼎世界稀有。2.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利鼓风冶铁。3.魏晋南北朝发明灌钢法
4.唐代制瓷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5.宋代江西的景德镇,到元代发展为全国制瓷中心,明清时是全国的瓷都。6.明朝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出彩瓷;清代还发明了珐琅彩。7.明清时苏州、杭州是著名的丝织业中心,使用花楼机机构复杂精密。
(第三课)古代商业的发展
1、了解“市”的形成和发展
(1)西汉:每个城市都设专供贸易的“市”与住宅区严格分开,长安城东西有市。设官员管理(市长或市令),按时开市闭市。
(2)隋唐:长安城有市和坊,市与坊用围墙隔开,白天定时开市闭市。
(3)宋朝:市与坊的界限逐渐打破,店铺随处可设,且早晚都可经营
2、知道主要的商业城市和著名的商帮:
(4)西汉:长安、洛阳、邯郸、临淄、宛、成都著名商业中心
(5)隋唐黄河流域长安、洛阳;长江流域扬州、益州,成为繁华的商业城市;广州重要的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
(6)宋代开封、临安;益州发行“交子”,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7)元的大都、杭州。世界第一大港泉州
(8)明清:出现商帮。如,徽商、晋商(两者相同之处:都从经营盐业起家;商业活动都涉及金融领域(徽商经营典当业,晋商兴办票号);活动范围都涉及国外,都积累起巨额财富)
(第四课)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了解“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基本含义极其影响
(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
首倡“重农抑商”政策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
“重农抑商”得以长久实行的根本原因:适应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需要。
其目的:维护自然经济,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维护政治稳定,巩固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保护了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封建社会初期巩固新兴地主政权。
明清重农抑商的表现:农本商末的思想,专卖制度,关卡重税,歧视商人,庞大的官营手工业。
消极后果:强化自然经济,阻碍工商业发展,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明代“海禁”是防倭寇之患,但并未禁止官方对外贸易;清代是因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两者都是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3)清代一直实行的“闭关锁国”的含义: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清代只开一处对外通商是在:广州(由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隔绝,没能及时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以发展生产力,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2
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一课)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背景和兴起的史实:
1、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使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3)洋务派对民办企业起了诱导作用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时间是: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地点是:东南沿海地区
2、代表企业:发昌机器厂、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机器磨坊
(第二课)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阶段:
●短暂春天(1)时间:一战期间(1915-1921)
(2)原因:a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帝制,建立中华民国,为我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有力地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c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3)主要行业:纺织业、面粉业(4)著名实业家:张謇、周学熙、荣氏兄弟
(5)为什么是“短暂”春天: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
●曲折发展(1)国民政府前十年(1927—1936):民族工业得到了较快发展
原因:为了巩固统治,国民政府推出了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和措施
(2)抗日战争期间:民族工业遭到沉重打击
原因:沦陷区:一些厂矿或被日军所毁,或被日军以各种形式吞并
国统区:国民政府实施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统治,官僚阶层压榨民族企业牟取暴利
●萎缩(1)时间:抗战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期间或1945—1949)
(2)原因:a美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市场,排挤了国货(19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b官僚资本大肆进行经济垄断,挤压民族企业c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不断增加,通货不断膨胀
二、理解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1、经济上,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有利于社会进步;
2、政治上,为民族资本主义登上政治舞台奠定物质和阶级基础;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到来和中共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
3、思想上,不断冲击和动摇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走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3
第三单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一课)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1、了解三大改造:1956年底,我国基本上完成三大改造。使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
2、了解八大的主要内容: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主要内容:(1)国内的主要矛盾是:先进的社会制度和落后的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当前的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了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掀起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我党在探索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一次严重的失误,造成1959—1961三年经济困难。
(第二课)伟大的历史转折
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历史意义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
主要内容:(1)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2)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实行拨乱反正。
(3)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4)实行改革开放
意义
(第三课)经济体制改革
1、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村: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废除人民公社制度3、发展乡镇企业,为农民致富、为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
2、了解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作用
城市:中心环节是增加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内容:(1)、管理体制上:实行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2)所有制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3)分配制度上: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4)、1992年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实行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的现代企业制度
作用:调动工人生产积极性,增加了企业活力,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使人民总体达到小康水平。
(第四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我国对外开放格局是怎样形成的:
(1)经济特区的设立:1980年,深圳(第一个经济特区)、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海南省。
(2)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沿海经济开放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湾地区
(4)经济技术开发区:1988年
(5)1990年开发上海浦东,带动长三角和长江流域经济,成为90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2、十四大的主要内容:1992年召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4
第四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南京政府在20世纪初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市内电话电话。
3.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0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还用传真机和互联网发送文件。
报刊 影视 互联网
概况 1.19世纪中前期,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2.1873年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昭文新报》被认为是国人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
发展:
3.此后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越来越多,如戊戌变法时期的《事务报》,辛亥革命时期的《民报》,五四时期的《新青年》等。
1.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
2.1931年,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拍摄成功,结束中国电影无声的历史。
3.蔡楚生导演、王人美主演《渔光曲》1935年获得莫斯科国际电影节荣誉奖。
4.1958年北京电视台实验播出,标志着中国的诞生。
1.、、电视被称为三大媒介。20世纪90年代以后媒介诞生了。它被称为“第四媒介”。
2.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3.互联网的四大优势:
(1)集三大媒介的优势于一体。
(2)费用低廉
(3)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4)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5
第五单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第1课)开辟新航路
1、新航路的开辟意义:(1)新航路的开辟,逐渐结束了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发生接触与碰撞,开始了汇合交融,世界日益连成了一片整体。(2)贸易范围空前扩大,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3)、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4)、葡萄牙、西班牙首先开始了殖民扩张。
(5)、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新航路的开辟
时间 航海家 支持的王室 开辟的航路 意义
1487年 迪亚士 葡萄牙王室
欧洲到非洲 到达非洲最南端的好望角,开辟了沿非洲海岸由大西洋进入印度洋的航路。
1492年 哥伦布 西班牙王室 欧洲到美洲 发现美洲新大陆
(第2课)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1、列举荷兰、英国野蛮掠夺殖民地和建立海外商品市场的史实,认识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列强建立世界市场的主要途径。
(1)上马车夫——荷兰:
背景:优越的地理环境和经商传统、资本主义工商业发达,是欧洲资本主义萌芽最早的地区之一、政治上摆脱了西班牙的统治获得独立。
地区 基本情况
亚洲 在印度建立殖民据点、夺得马六甲和锡兰,侵入印尼一带,一度占据中国台湾
非洲 从葡萄牙手中夺得好望角殖民地
北美 建立新尼德兰殖民地
(2)“日不落帝国”——英国
战争 结果 备注
1588年.英国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西班牙失败,西丧失海上实力的丧失和英国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三次英荷战争 英国夺取荷兰在北美的新尼德兰殖民地,荷兰失去了海上殖民霸权 由英国颁布的《航海条例》引起
英法七年战争 英国夺取了大片法国的殖民地,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2、了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与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扩张与掠夺
欧洲殖民者在世界范围内的扩张是世界市场建立的主要途径,殖民掠夺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同时也给亚、非、拉美等殖民地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打断了它们正常的历史进程,使它们发展缓慢、贫穷落后,造成这些地区的长期落后。
(第3课)工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工业革命的开始——珍妮机的问世(英国工业革命最早发生在棉纺织业)
(2)、瓦特改良蒸汽机解决动力问题,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2、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欧美资产阶级确立对世界的统治。
(2)、工业革命在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促使世界面貌发生了变化
(3)、工业革命还引起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结构的变革,产生了两个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4)、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时间:19世纪中后期)
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电力的广泛应用: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研制发电机成功;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汽车和飞机;
化工技术的发展;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4、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垄断组织的出现(是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建立。(19世纪末20世纪初)
5、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在交通领域: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火车、轮船,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汽车和飞机
在社会结构: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两个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垄断组织。
在世界市场: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促使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6、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新航路开辟: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
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高中历史必修二知识点
第五篇: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笔记
第1课
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原始农业的产生和发展:
1)
产生:距今一万年左右
原始
发展:距今七八千年
农业
耕作方式:刀耕火种的产
生活方式:经常迁徙
生
主要作物:最早培植水稻和粟
2)
农业工具:出现青铜农具(很少使用)以及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等
商周技术: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治虫灭害。
时期
主要农作物:西周时培植出粟稻稷
黍
麦
桑
麻等(后世主要农作物都已存在)的农业
生活方式:开始走向定居
·耕作方法的演进过程:
原始农业——刀耕火种——石器助耕
——商代出现青铜农具,掌握施肥、灌溉、除草、治虫等技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铁犁牛耕耕作方法。
·耕作方式的变化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提高
·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
1)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2)西汉时:耧车(播种)、耦犁与犁壁,在东汉时推广到珠江流域;
3)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的进步
1)春秋时期的垄作法。
2)西汉时的代田法
3)魏晋南北朝时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耕作制度的发展
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经济重心南移:南宋时,江浙地区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A.水利工程:
1)战国的都江堰
2)汉朝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
B.灌溉工具:
1)曹魏时的翻车
2)唐朝时的筒车
3)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4)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商周:土地国有制、集体劳动
2、春秋战国时期: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形成1)概念: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2)小农经济形成原因:
①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②生产关系的发展: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3)小农经济的特点:
(1)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分散性。
(2)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
(3)生产目的为生活和交税——自给自足
(4)规模小、水平低、抵抗天灾人祸能力差——脆弱性。
4)对小农经济的评价:
(1)进步性:勉强自给自足,生活较稳定,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是封建社会繁荣的基础。
(2)局限性(弊端):
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小生产);
封闭性(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相互之间缺少交往和合作);
落后性(简单的工具、不变的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态,阻碍技术进步和生产发展);
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和土地兼并的影响);
随着人地矛盾突出,土地的过度开垦造成生存环境恶化。
5)破产:
在封建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基本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
封建社会后期(明清),随着生产力和商品经济日益发展,逐渐阻碍经济的发展
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入侵,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小农经济不复存在。
四、古代中国农业的基本特点:
1.农业起源:起源早,领先世界;独立发展,自成体系。
2、耕作方法——铁犁牛耕
3.生产特点——精耕细作
4.土地制度的基本特点——封建土地私有制
5.经营方式——男耕女织(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
6、产业结构——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发展历程:
1)夏商周时期:官府垄断,形成官营手工业
一统天下的局面。
2)春秋战国时期:继续发展。
3)西汉武帝后:煮盐、冶铁、铸钱等行业都收归官办。
4)至明代中叶以前: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2、特点:
1)政府直接经营。
2).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技艺高超,产品精美;只供官府使用,不在市场流通。
3).素称发达,冶金等诸多行业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3、官营手工业成就
(一)高超的冶金技术
1)冶铜--------青铜器的发展历程
(1)原始社会晚期: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2)商周时代:青铜器的铸造进入繁荣时期
(3)典型: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2)冶铁与炼钢
西周晚期:出现铁器
战国时期:铁农具推广
两汉时期:出现高炉炼铁和炒钢技术,东汉杜诗发明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水排)。
魏晋南北朝:灌钢法
(二)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1)瓷器的发展过程
商朝:烧制出原始瓷器
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
北朝:出现成熟的白瓷
唐代:形成南青北白的制瓷系统
宋代:瓷窑遍布全国,出现了五大名窑
(官窑、汝窑、哥窑、定窑和钧窑)
元明清:青花瓷(元)、五彩瓷(明)和粉彩珐琅彩(清)争奇斗艳,江西景德镇是著名的瓷都。
(三)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1)地位: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距今四五千年)
2)突出成就:
①商朝:已有织机,能织多种丝织品
②西周: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③西汉:长安的东西织室工人多;马王堆出土的素纱单衣;提花技术相当成熟;丝绸之路。
④唐朝:以轻盈精湛著称,还吸收外来风格。
⑤宋朝:品种繁多,织锦吸收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⑥明清:中央和地方官府设在苏杭等地的织造局生产的丝织品超过前代;尤其是细密精致的缎;出现苏州、杭州和南京著名丝织业中心。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一)家庭手工业
1.形成历程:伴随农业的产生而产生
2.特点:农户的副业;主要用于家庭消费和缴税,剩下的部分才出售。
(二)民营手工业
1.发展历程:
1)春秋战国:发展受鼓励。如商鞅变法鼓励生产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出现巨富的手工业者,如鲁人猗顿、邯郸郭纵、能工巧匠鲁班等。
2)秦汉:发展。
3)魏晋南北朝:遭摧残。
4)隋唐:恢复和发展
唐朝朝廷赋税户调的布、帛、锦等大多出自农夫织妇之手。
5)两宋:艰难发展,日常用具和用品出于此
6)元朝: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7)明中叶以后:丝织使用花楼机;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8)清: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
2.特点:①民间私人自主经营;
②产品主要作为民间消费品用于市场销售。
3、艰难经营的原因: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
2).官营手工业的压制;
3).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
4、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1)时间
明朝中后期
2)原因
社会生产力与商品经济的发展
3)地区
江南地区
4)基本特征: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
(雇佣关系)
三、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1、地位:长期领先于世界。
2、表现:
1)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丝绸远销亚洲、欧洲,获得“丝国”称号
2)唐朝时期瓷器输出国外,远达欧洲、非洲。
3)明清时海上丝绸之路
3、影响:从17世纪开始,欧洲国家陆续生产瓷器
四、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1)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与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2)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3)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与工场手工业出现,经营方式不断进步。
4)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5)经济重心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6)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不仅供国内消费,而且还远销亚、非、欧许多国家,广受欢迎和赞誉。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影响商业发展有哪些因素?
1、经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程度
2、政治:社会政治局面是否稳定;政府的政策
3、交通条件:国内外交通是否便利
4、统一通用的货币等
5、人民的辛勤劳动
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
商业出现、商运情况(交通和对外贸易)、货币种类、商人群体、市的发展(市场)、商业都会(城市)。
一、重农抑商下的古代商业
1、古代商业的发展历程
1)产生
先秦时期
2)艰难发展
秦两汉时期
3)进一步发展
隋唐时期
4)繁荣
宋元时期
5)继续繁荣
明清时期
2、古代商业的发展概况
1)先秦时代的商业
(1)商周时代
①表现:商人出现(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使用货币(贝币)
②商业特点:官府控制
(2)春秋战国
①表现:商业繁荣,商人社会地位高;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
②特点:打破了官府控制
③变化原因
封建制度的确立;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
2)秦汉时代商业的发展
每个城市设有专供贸易的“市”,市坊隔离,发展受限;中外贸易发展(利用丝绸之路)
(2)原因
①秦:国家统一;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等。
②汉:汉初休养生息政策;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3)隋唐时代商业的进一步发展
(1)表现:城市繁荣(长安、洛阳、扬州、益州);农村集市发展成为市镇;对外贸易发达(广州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两条路);金融方面:柜坊(成为银行的雏形)
飞钱(是早期的汇票);出现邸店。
(2)原因:国家统一,政局稳定;农业、手工业发展;大运河的开通;政府开明政策,鼓励对外交往等。
4)宋元商业的繁荣
(1)表现:城市繁荣,商业环境宽松(时间、区域);商品种类增多;各种集市出现;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海外贸易发达,大都是国际性商业大都会。
(2)原因:结束分裂走向统一,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农业、手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商业的兴盛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政府逐渐放松对商品交易的限制;水陆交通的便利有利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如海上丝绸之路);纸币的出现和应用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5)明清商业的进一步繁荣
(1)原因:政治;小农经济与市场联系日益密切;城镇经济的繁荣等。
(2)表现:城镇商业呈现繁荣景象;大量农产品成为商品;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快;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大;出现区域性“商帮”(徽商、晋商)
·链接
徽商与晋商为什么在明清时闻名全国?
(1)徽商与晋商都以经营盐业起家;
(2)积累起商业资本后扩大经营范围,涉足其他行业;
(3)还办金融机构,甚至走出国门,把生意做到国外,积累起巨额财富。
(4)徽商与晋商是全国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两大商帮。
二、市的变迁和城市的发展
1、“市”的变迁
1)西汉:长安城东、西九市
2)唐朝:长安设东西二市
3)宋朝:破坊市界限,市分散在城中;城郊和乡村草市更普遍;出现市镇;破时间限制(早市、夜市);官府不直接管理。
4)明清:出现单一商业城市,四大商业名镇。
1)
(宋以前)古代的大都市: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
特征: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中心
2)(宋以后)繁荣的南方大都会:扬州、成都等
原因:丝绸之路的开通、大运河的开凿、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以及南方经济的发展
3、我国古代城镇发展的特点
1)对政治中心的依附性渐减,趋向生产性和商业性,经济功能增强。
2)政府的限制逐渐放松,但“重农抑商”的政策没变。
3)政治和经济格局变更影响城市城市商业活动。
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
1、历史概况
1)西汉开通陆地和海上两条丝绸之路,中外贸易逐渐发展。
2)唐朝时,广州成为外贸港口,政府设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
3)两宋时,中国同东南亚、南亚、阿拉伯半岛以至非洲的几十个国家进行贸易,海外贸易税收甚至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时泉州是重要外贸港口,为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渐趋萎缩。只开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
2、明清为什么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呢?
1)原因: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控制;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根因);防范倭寇和西方殖民势力的侵略。
2)影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海外市场、资本);助长了统治者妄自尊大心理,盲目排外,保守愚昧
;阻碍了中外文化交流,使西方近代科学和技术无法传入我国。导致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一定程度上抵御了西方列强侵略。
3、外贸的主要形式——朝贡贸易
1)含义:通过朝贡与赏赐完成交易.2)特点:厚往薄来、倍偿其价。
3)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特产的需求。
4、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特点
1)先陆路贸易,后海路贸易。(以唐朝为分界,汉至唐主要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对外贸易和交流;唐至明朝,海路对外交往日益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时因为北方战乱不止、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和造船技术的进步所致。)
2)以友好为主流
3)朝贡贸易占重要地位
4)由对外开放走向闭关锁国
5)外贸主要在官府控制下进行。
6)外贸伴随着文化交流。
四、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特点
1)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相联,但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主导地位。
2)受到政府的严格管理,商业和商人社会地位地下。
3)商业市场形式多样。
4)城市商业经济发达。
5)货币种类不断丰富。
6)商人群体活跃,明清时期出现区域性商帮。
第4课
古代的经济政策
一、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
1)所有权:氏族公社所有
2)特点: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成员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3)原因: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
2、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井田制
1)所有权:国家
2)特点:土地属于国家;国王把土地层层分封,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转让与买卖;并要向国王交纳贡赋;庶民和奴隶在井田上集体耕作;耕地规整,形同井字,故称井田。
3)原因:生产力发展;国家出现,公社的土地所有权被国家掌握。
4)井田制的发展历程
(1)兴于商朝
(2)盛于西周(3)瓦解于春秋
①原因:生产力的发展(铁牛);战争频繁,土地转让关系进一步发展;诸侯视自己疆域内的土地为私产,加上在井田耕作的劳动力不断减少,井田制遭到破坏。
②表现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私田,都要按亩收税;其他诸侯国也相继进行税制改革。
③、影响: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性。
(4)废除于战国
各诸侯国先后进行变法(秦国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3、封建社会的土地制度
1)三种类型
(1)土地国有制: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的均田制等。
(2)地主土地私有制
①历程:出现于春秋战国,到新中国土地改革才被彻底废除。
②地位:封建生产关系的基础,在封建社会中占有支配地位。
(3)农民土地私有制
2)封建土地制度的顽疾——土地兼并
(1)含义:地主、官僚通过各种手段兼并农民土地、甚至国有土地,使得国家、农民控制的土地急剧减少。
(2)原因:封建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源;封建经济的发展是土地兼并的重要条件。
(3)方式:买卖、抵押、赏赐、强占。
(4)实质:封建地主与国家争夺财源
(5)影响:造成了社会两极分化,激化社会矛盾,危及统治;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影响商品经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6)历朝政府大都采取抑制兼并的措施
A、目的:维护小农经济,增加收入,巩固统治。
B、措施:北魏至唐朝前期:实行均田制,限制土地买卖。
明丈量全国土地,按照人丁和田亩的多少收取赋税,绘制“鱼鳞图册”。
C、结果:起到鼓励农民垦荒的作用,但不能真正阻止土地兼并。
二、重农抑商
1、含义:重视鼓励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2、原因
1)工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影响农业生产。
2)保护农业生产和小农经济,以确保赋役征派和地租征收,巩固封建统治。
3、主要表现:
(1)战国商鞅首倡重农抑商
①主张
农业生产粮食布帛,是本业;脱离农业生产的工商业,为末业。国家要鼓励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限制工商业的发展。
②影响
保护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壮大了秦国的实力,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此后的封建统治者大多继承重农抑商政策。
(2)西汉的抑商政策
①原因:长期战乱,经济凋敝;商贾操纵物价,危害民生,威胁统治
②措施(武帝):货币官铸;盐铁酒专卖;官营贩运;管控物价;加重征税。
③评价:积极作用为主:利农;抑制富商大贾势力,利于统治.(3)明清时期固守重农抑商政策
①背景:工商兴盛,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发展。
②表现:继续实行专卖制度,垄断盐、茶等重要商品的经营;加征商税,限制民营商业发展;歧视商人,限制商人的社会地位。
③影响:强化了自然经济,一定程度上巩固了明清的统治;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4.评价:
积极:①在封建社会初期,保护小农经济,促进封建经济发展;②有利于社会稳定,巩固封建制度,维护国家统一。
消极:在封建社会晚期,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进步。
三、“海禁”与“闭关锁国”
1、明初的“海禁”
①背景:明初东南沿海倭患日益猖獗
②措施: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2、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1)含义:严格限制国人出国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2)原因:自然经济决定的;清政府害怕与外国人交往易“滋扰生事”;为了防范和抵御西方侵略者。
3)措施:
清初:禁止官民私自出海;将沿海居民内迁数十里,不许人民片板下海。
清中期:只许广州“十三洋行”外贸
4)影响
①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家安全。
②妨碍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第5课
新航路的开辟
一、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
思考:人们渴求黄金的根源是什么?
15世纪前后,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货币(黄金白银)成为普遍交换和支付手段。
(一)原因(必要性)
1.经济根源
(根本原因)
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2.社会根源
欧洲人对黄金的渴求——寻金热
3.商业危机
(直接原因)
奥斯曼土耳其控制东西方之间的商路
4.宗教因素
传播天主教的热情
5、思想根源: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可能性)
1、客观:
西欧生产力的发展;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地圆学说,绘制地图技术);航海造船技术的发展(多桅帆船,指南针,火炮)
2、主观:
葡萄牙和西班牙王室及教会的支持(掠夺财富,加强在欧洲的地位)。
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迪亚士:葡萄牙→非洲西海岸→非洲最南端好望角
·哥伦布:西班牙→大西洋→美洲巴哈马群岛(发现“新大陆”)
·达·伽马:葡萄牙→非洲西海岸→大西洋→非洲最南端好望角→非洲东海岸(马林迪等)→印度洋→印度(卡里库特)
·麦哲伦船队:西班牙→大西洋→南美洲东海岸→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群岛→印度洋→好望角→大西洋→西班牙
时间
人物
国别
支持者
到达地
1487
迪亚士
葡萄牙
葡萄牙
好望角
1492
哥伦布
意大利
西班牙
美洲
1497-1498
达伽马
葡萄牙
葡萄牙
印度
1519-1522
麦哲伦
葡萄牙
西班牙
环球航行
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对世界:
1)引起了“地理大发现”,世界逐渐从分散孤立走向整体。
2)结束了世界各地相互孤立的状态,各地的文明开始会和交融,日益连成一个整体。
3)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4)观念、习俗变迁;促进物产交流
对欧洲:
1)引起“商业革命”(贸易规模扩大,商品种类增加,商业经营方式变化,贸易中心转移)
2)引起“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社会分化:资产阶级、封建地主、劳动群众)
3)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亚非拉
1)殖民扩张和掠夺,给亚非拉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2)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当地落后的生产方式
第6课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
一、海上马车夫——荷兰
1.兴起的条件:(原因)
1)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商业革命的受益者。
2)经济基础较好(经商和手工业传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较早)
3)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政权保障)
2.殖民过程:
1)方式
a.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
b.参与殖民争夺
2)殖民区域
·非洲
好望角
·亚洲
印度沿海,马六甲海峡,锡兰,印度尼西亚,台湾
·美洲
新尼德兰
3.结果
17世纪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
二.“日不落帝国”
---英国
1.“日不落帝国”形成过程:
1)1588年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开始走上殖民扩张道路,开始确立海上霸权。
2)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东印度公司和伦敦公司),进行殖民扩张,在印度和北美拓展殖民地。
3)17世纪中期,颁布《航海条例》,引发三次英荷战争,打败荷兰。夺取海上贸易霸权,进一步确立霸权地位。
4)18世纪中期,通过七年战争(1756--1763)打败法国。成为“日不落”殖民帝国,最终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
2、扩张方式:
海盗式掠夺(早期);组织商业公司;从事黑奴贸易;进行商业战争
3.英国霸权建立的条件:
1)地理位置:地处大西洋航运中心,具备了扩大海外贸易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2)物质基础(经济条件):英国发达的手工业,为海外殖民提供了物质基础。
3)制度保障(政治条件):资产阶级革命确立了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
4)武力后盾:英国重视海军建设,大力发展海军力量,为海外殖民提供了武力保障。
三、世界市场的拓展(殖民扩张的影响)
1.殖民扩张的方式(罪恶)
1)方式:抢劫和掠夺财富;垄断(欺诈)贸易;种族灭绝;贩卖黑奴
2)原因:资本主义生产水平比较低,处于工场手工业阶段。
2、殖民扩张的影响
1)对世界市场:殖民扩张和掠夺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2)对殖民国家:
A、殖民主义是灾难和祸害,造成了亚、非、拉地区的落后(破坏性)
B、殖民主义也给亚非拉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客观上促进了殖民地历史的发展进步(建设性)
4)对国际关系:激化了国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链接:工业革命
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机器大生产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的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
1)前提条件:18世纪时,随着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发展,社会稳定。
2)可能条件:资本: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劳动力:圈地运动;技术:工场手工业的长期积累;原料:殖民掠夺
3)必要条件:18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国家,市场需求扩大。
2、工业革命的进程:
1)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1)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妮纺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
(2)第一次工业革命期间纺织领域的主要发明
注意:发明家多为工匠(科学与技术未真正结合);靠水力带动,因此工厂的发展受到自然的限制。
(3)技术革新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中的原因:
棉纺织业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部门,没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技术革新和开展竞争;棉纺织品便宜,市场需求量大,对技术革新的要求比较迫切;分布比较集中,比较容易改变为机器化的大生产。
2)冶金、采煤等其他生产领域出现发明和使用机器的高潮。
3)动力技术的革新:1785年,瓦特研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在工厂投入使用,推动工业革命发展到新的阶段。
意义:能产生巨大动力,且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加快工业化速度;工厂开始集中,工业城市兴起;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推动工业到新的发展阶段。
4)运输领域: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轮船;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
5)工业革命的完成(1)时间:19世纪40年代(1840年前后)
(2)标志:用机器制造机器的机器制造业产生。
6)扩展:工业革命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欧洲大陆和美国。19世纪六七十年代,法国、美国和德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思考:为什么工业革命没有扩展到中国
经济→虽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资金→有钱的官僚、地主热衷于买房置地
劳动力→国家重农抑商,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
市场→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闭关锁国阻碍了海外市场的拓展
政策→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1.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把人类推进到“蒸汽时代”。
2.生产组织形式:生产组织形式变化--出现工厂制
3.经济结构: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相对减少,工业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工业逐渐取代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的产业部门)
4.生活方式: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加速了城市化进程,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
5.世界市场:19世纪中期,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6、社会关系: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工人运动兴起)
7、经济思想:资产阶级要求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占主导地位。
8、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调整内外政策:
对内: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社会改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
对外: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的步伐,促进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导致世界格局变化,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二)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条件
工业革命推动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广阔市场和原料);资产阶级竭力在全世界拓展市场,强占原料产地,使世界贸易的范围和规模迅速扩大;蒸汽机车和轮船的出现大大改变了交通运输条件,世界各地间的联系更为便捷;资产阶级凭借着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
2、基本形成: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3、影响:随着世界市场的逐渐形成,以英国为代表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在攫取利益的同时,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变世界的面貌。
·思考:工业革命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
①欧美列强发动两次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②受外国在华企业的诱导,中国近代工业产生
③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科技。
第8课
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起止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
19C中后期,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一、第二次工业革命兴的背景
1、政治:19C下半叶,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确立。
2、资本: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的持续发展和对殖民地的长期掠夺。
3、技术:自然科学突破性发展并迅速转化为技术。
4、市场(直接原因):一工推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5、社会条件:资产阶级革命基本结束和无产阶级运动处于低潮,社会较为安定。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电的广泛应用
2.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
3、化学工业的发展
4.传统工业的进步--纺织、钢铁、造船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1.生产力:推动了生产力的巨大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
2.工业部门、生产结构:诞生了一系列新兴工业部门;重化工业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成分。
3.生产组织形式:产生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
1)原因:二工,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2)部门:新兴工业和钢铁工业
3)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4)影响:
(1)积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2)消极:干预国家的政治经济生活,对外疯狂扩张、瓜分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4.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1)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2)条件: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增长,世界各地经济联系更加密切。
(2)新发展起来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大大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3)途径:(1)政治上,殖民扩张、瓜分世界(2)经济上,输出资本。
4)表现:(1)促进世界贸易额增长(2)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5、生态环境
带来环境污染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v
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v
重工业在生产中占主导地位
v
多个国家几乎同时进行
v
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易混易错: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区别和联系
自然经济,是与商品经济相对应的一种经济形态,生产目的是为生存,不是为市场需要而生产。曾经在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存在。
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单位,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
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
1、原因: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倾销商品掠夺原料)
2.开始地区:东南沿海地区.3、表现:
(1)倾销商品:洋纱输入→
“纺”与“织”分离
洋布输入→
“织”与“耕”分离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掠夺原料(列强收购农副产品)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
4、自然经济逐渐瓦解的影响
(1)积极: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积极)
(2)消极: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
5、近代地位:虽然解体,但一直存在并仍占主导地位。
二、洋务运动(洋务派发动的一场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
洋务运动:
“洋务”指一切涉外事务。“洋务运动”即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口号,采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工业的“自救”运动。
1、背景:二鸦后,清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
2、目的: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
3、指导思想:“中体西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4、时间:19世纪60年代初——90年代前期
5、代表: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6、主要活动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1)旗号:“自强”
(2)著名企业
创办时间
地址
创办人
安庆内军械所(最早)
1861
安庆
曾国藩
江南制造总局(最大)
1865
上海
曾国藩李鸿章
福州船政局(最大)
1866
福州
左宗棠
天津机器局
1867
天津
崇厚
2)近代民用工业(19世纪70年代开始)
(1)旗号:“求富”
(2)目的:为了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困难(辅助军事工业)
(3)企业
时间
创办人
备注
轮船招商局
1872
李鸿章
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
开平煤矿
1878
湖北织布局
1890
张之洞
汉阳铁厂
1890
中国近代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工业
3)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1)时间: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
(2)结果: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
4)教育: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目的:培养人才,适应洋务运动的需要
7、洋务运动的结局
1)破产
2)标志:甲午中日战争中清军的惨败
3)破产的原因:
(1)根本原因: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而没有变革腐朽的封建制度。
(2)西方国家的阻饶。
(3)顽固派的阻饶。
(4)洋务派本身在中央缺乏统一的领导核心,地方上力量分散,难成大事。
8、评价:
1)积极:引进了近代化生产方式,出现第一批近代企业;创建了近代军事工业和海军,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国防力量;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客观上刺激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促进中国自然经济的进一步瓦解;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总之,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2)消极: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经营管理腐败落后。
三、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背景:
①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②洋务运动引进先进技术的的诱导。
③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提供了市场和劳动力)
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地点:广东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区
·最早产生在广东上海天津等沿海地区的原因
便于引进技术和设备;最早受到列强侵略,自然经济最先解体;外商企业最早在此建立,刺激了中国近代企业的建立;有的资本家故意将工厂办在通商口岸的租界中,以寻求“保护”,避免封建势力侵害
4、投资者:
官僚、地主、商人。
5、主要企业:方举赞在上海创办的发昌机器厂;
陈启沅在广东开设继昌隆缫丝厂;
朱其昂在天津经营贻来牟机器磨房
6、近代中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
1)先天不足:
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
2)后天畸形
①工业结构不合理
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②地区分布不平衡
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通商口岸,内地很少
3)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矛盾,又依赖(民族资产阶级两面性);
4)发展艰难曲折,始终未占主导地位;
7、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与作用:
1)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
2)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既有矛盾,又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
3)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使中华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是维新变法运动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和阶级基础;同时也促使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阶级基础。
四、民族工业
与洋务企业的性质有何异同?
①同:都是近代工业(以机器生产)
②异:洋务企业中的军事工业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性质企业,因为其资金由政府提供,管理方式是封建衙门式的,其产品提供给军队使用,不作为商品投入到市场,但又采用雇佣劳动制,使用机器生产。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和民族资本家创办的民族工业,生产目的都是为了获取利润,产品作为商品投放市场,生产是为了满足市场需要,采用雇佣劳动,因此是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
·史观新方法概述:五大新史观
(1)文明史观(横向包括政治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纵向包括人类文明经历了渔猎采集时代、农业文明时代、工业文明时代)。
(2)现代化史观(强调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化,是历史的纵向发展。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核心,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生活方式乃至思维方式的全方位的社会变革)。
(3)社会史观(从衣食住行娱习俗等社会生活角度考察人类历史的发展变迁)。
(4)全球史观(即整体史观,把具体历史事件放在整体世界和世界潮流中去看待)。
(5)生态史观(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进行历史考察)
第10课
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时间:19世纪末
2、原因.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争相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②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3、表现:
兴办厂矿数量增多;规模扩大;投资额扩大;兴办企业的地区由沿海向内地拓展;
4.初步发展的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了旨在救亡图存的维新变法运动;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推进到制度层面。
二.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
1、时间:一战期间
2、原因:
1)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
2)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实业救国思想的倡导。
3)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主要)
3.发展概况:
开办工厂和投资数额增长迅速;轻工业发展显著,特别是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最快;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
4、中华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要特点
①时间“短暂”。②不平衡:行业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分布不平衡(沿江沿海)③经济结构:带有半殖半封的特点(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显得十分薄弱,不可能独立发展;与封建经济相比,只占极小的比例,封建经济占绝对优势)。
5、民族工业的短暂春天的结局
1)结果:一战结束后,民族工业迅速萧条;
2)原因:欧洲列强卷土重来,3)启示:在两半社会的中国,帝国主义是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根本因素;
只有实现民族独立,才能实现现代化;
6、影响:促使无产阶级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五四运动),为中共诞生奠定阶级基础。
三.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一)国民政府统治前期:民族工业较快发展
1、时间:1927~1936年
2、原因:
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很快实现了全国的基本统一;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鼓励发展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民族资本家的爱国运动。
3、表现:轻工业(纺织、面粉;重工业也有较大发展(制碱工业)
(二)抗战时期:民族工业日益萎缩。
1.原因: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破坏和野蛮的经济掠夺;国统区国民政府实行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官僚资本借机压榨民族工业。
(三)
抗战胜利后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1、原因:美国经济侵略的加剧《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官僚资本的挤压;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
四、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最终归宿
1949-1953年间:合理调整工商业
1953-1956年间: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成为我国现代化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阻碍因素:
1)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2)帝国主义的侵略
(根本因素)
3)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认识:民族独立、国家统一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前提;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行不通。
2、推动因素:
1)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2)清末至民国历届政府鼓励兴办实业
3)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4)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
认识: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民族工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政府的政策对经济的发展起推动或阻碍作用
第11课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949-1956
过渡时期)
一)、国民经济的恢复(1949---1952)
1、背景: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1)表现:交通堵塞;通货膨胀;生活困苦。
2)原因: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肆意搜刮;多年战争的严重破坏。
2、结果:
1952年基本恢复,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二)“一五”计划(1953--1957)
1、“一五”计划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2、“一五”计划的特点:
①优先发展重工业;②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相结合。
3、目的: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
4、“一五”计划实施的概况
1)发展重工业
(1)原因:中国工业水平低;发展不平衡,重工业基础差;增强综合国力(国防)的需要;受苏联建设经验的影响。
(2)结果:超额完成;建成四大重点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3)意义:
形成东北重工业基地,开始改变我国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思考:一五的重大企业分布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集中在这里?
特点:主要项目集中在东北地区。
原因:
(1)东北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资源丰富,交通发达。
(2)日本侵华后遗留的工业设备。
(3)离苏联较近,方便苏联指导。
2)三大改造(1953—1956变革生产关系)
(1)概况:
①、农业
原因:小农经济满足不了工业发展需要。方
式:组织农民成立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变农民土地所有制为土地公有制)
②手工业
方式:组织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走合作化道路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最具特色)
政策:国家赎买
方式:公私合营
(2)实质: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3)意义: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失误:急于求成,速度过快。
二、探索与失误(56—66)
1.中共八大的召开(1956.秋)
(1)背景:三大改造完成,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苏共二十大批判斯大林
(2)主要内容①主要矛盾: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把我国从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③经济建设方针: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3)评价:
中共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但八大确定的路线未能坚持下来。
2、总路线:
1)内容:1958年提出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2)评价:反映了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3、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1)内容
(1)“大跃进”运动:片面地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高指标,忽视客观经济规律.(2)人民公社化运动:
①时间:1958年
②内容: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
③特点: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一平二调”(平均主义、无偿调用)
2)危害:
①“大跃进”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环境
②人民公社化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③二者使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
④导致1959-1961年我国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注意:1958年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在当时被称为三面红旗。
实际上是经济建设中的三个严重失误。
4、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1959-1961年我国出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
2)内容:村纠“左”;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核心)、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3)结果:1962年起,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
1965年国家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取得重大成就。
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966-1976
文革时期)
1.原因:
1966年文革开始,“左”倾错误引发的**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大批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
2.表现:两年里损失的工农业总产值超过一千亿元。
3.调整:
1971年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1973年出现复苏局面;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纠“左”),国民经济迅速回升。
四、从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得出的经验教训
1、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
2、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必须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3、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必须有计划按比例进行,不能急于求成。
4、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水平相适应。
5、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制,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
第12课
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
一、伟大的历史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背景:
1)政治:1976年粉碎四人帮,结束文革;但党的主要领导人仍坚持“两个凡是”的观点,继续犯“左”的错误,2)经济:国民经济处于停滞状态。
3)思想: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其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
4)指导思想:1978年,邓小平《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为其召开确立了指导思想。
2、转折的实现--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时间地点:1978年12月
北京
2)内容:
①思想路线:重新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②政治路线: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倾错误方针,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③工作重心:确定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在经济工作中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
④组织路线:拨乱反正,审查和解决了党的历史上一批重大冤假错案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3)意义:
①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②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
复习:中共历史上具有转折性意义的会议
会议名称
时间
主要内容
历史意义
八七会议
27年
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通过了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是由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点
遵义会议
35年
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党中央的不正确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领导
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七届二中全会
49年
指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出党的总任务是把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十一届三中全会
78年
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是建国以来伟大转折
二、经济体制改革
一)含义:
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①改革前提: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②改革内容: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环节
③改革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④改革的根本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⑤改革的实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二)原因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严重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
三)内容: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为什么首先在农村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①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农业不发展,农村就不会稳定,社会也不会安定。(无农不稳)
②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条件。
③现实原因:过去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它已关系到两亿农民的温饱问题;农村出现成功的改革试验。
(2)原因:
人民公社体制(经营管理高度集中,分配中搞平均主义,农民经营没有自主权),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发展。
3)概况:
(1)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①历程:
a.安徽、四川开始实行包产到组、包产到户的生产责任制,获得巨大成就;
b.后在全国广泛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
②内容:
经营方式—集体生产→分户经营
土地的所有权依然属于集体
分配方式—平均主义→按劳分配
③作用
责任制使农民有了生产、经营和分配的自主权,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城市改革。
(2)深化改革
管理方式
撤人民公社→建乡、镇政府
撤生产大队→建村民委员会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原因: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导致政企职责不明。企业缺乏自主权,严重压抑了企业和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社会主义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活力。
2)概况:
(1)全面展开:1984年
(2)核心:增强企业活力
(3)措施:
项目
改革前
改革措施
管理体制
高度集中管理体制
政企分开,简政放权,扩大企业自主权
所有制
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
分配制度
平均主义
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3)作用:
调动了企业和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提高了企业效益,经济得到快速发展。
四)经济体制改革的作用:
调动了各方面的积极性,极大地解放了社会生产力,推动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背景: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形势
①国际: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运动受挫
②国内:改革遇到重重阻力,认识上存在误区
③邓小平南方谈话,冲破思想束缚
2、建立过程
①提出: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
②目标确立:中共十四大(1992)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键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要抓住机遇,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基本框架: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④理论完善:中共十五大(1997)
1997年,中共十五大进一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⑤基本建立:21世纪初社会主义商品市场体系基本建立。
3、结果: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达9
%,成为经济速度增长最快的国家);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总体上达到小康,并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第13课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一.对外开放的含义:
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基础上,遵循平等互利,互守信用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
二.我国对外开放的背景
1、国内方面
1)“文革”的十年**和长期闭关使国民经济濒于崩溃,急需恢复和发展
2)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做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2、国际方面:
1)20世纪70年代的国际形势趋向缓和
2)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3)亚洲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对中国有借鉴作用。4)机遇: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对外投资
三、过程:
一)经济特区
1、含义: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外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2、设立:
1980年建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8年将海南设为经济特区。
3、特点: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有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特区建设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实行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元化经济所有制形式;经济活动以市场调节为主,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4、国家为何首先在闽、粤两省建立经济特区
临近港澳台,靠近国际市场;地处沿海,交通便利;是著名侨乡;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有利于吸引侨资;依托广阔的经济腹地,资源丰富。
5、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区别:
1)区域范围不同:前者,内地;后者,限于统一后的港澳台地区。
2)政策范围不同:前者,只是经济上享有特殊政策。后者,除外交权和国防权外,按照基本法规定可以行使其他权力。
6、经济特区创办的意义
①是发展外向型经济的排头兵
②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突破口
③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
④对沿海地区实行外向型经济战略,具有探索和示范作用。
二)扩展
1、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①时间:1984年
②城市: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烟台、上海、南通、连云港、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共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③目的:旨在加快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步伐。
2、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①时间:1985~1992年
②区域: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
③结果:到1992年,沿海经济开放区已从
南到北连成片,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地带。
④意义:
a.进一步深化了对外开放;
b.对促进本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动内地开发,有深远影响。
3.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
1)设立:自1988年起,在沿海和其他地区的开放城市中,划出一定区域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2)目的:引进外资,生产高新技术产品或加工出口产品.3)特点:汇集优秀人才和先进技术,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
4)意义:是学习先进管理经验、提高管理水平的重要场所;也是了解国际行情的重要窗口。
三)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1、时间:1990年
2、开发开放浦东的目的①以浦东为龙头,进一步开发长江沿岸城市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
②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地区经济的发展
3、浦东的发展的有利条件
①上海长期积累的经济和社会文化基础;
②地理优势;
③交通优势;
④人才和产业优势。
4.浦东开发的意义
①浦东新区已成为上海新兴的高科技产业和现代化工业基地,是上海新的经济增长点。
②是中国90年代改革和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三、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表现:已初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城市的开放体系。
2、特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全方位是向所有国家开放;发展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的经贸合作关系。多层次是开放经历了从东到西、由点到线、由线到面、从沿海到内地再到沿边逐步推进的过程,已初步形成了全国性的由沿海开放带、沿江开放带、和内陆省会城市为代表的的格局;宽领域指不仅在经济领域,也在科学、教育、文化等领域对外开放。
四、对外开放的意义
1.政治:提高中国国际地位,改善中国国际形象;完善中国民主与法制。
2.经济:对外开放使中国改变了长期封闭、半封闭的状态,引进了大量外国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促使中国向开放型经济转变,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有力推动中国经济发展;大大加速了社会进步(城市化进程加快;进入互联网时代;衣食住行变化)。
3.思想文化:改变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封闭心态
第14课
物质生活与社会习俗的变迁
一、动荡中变化的近代社会生活
(一)变化的概况
1、“衣”:
1)鸦片战争前:
(1)种类:皇帝、达官贵人长袍,马褂;平民百姓布衣
(2)衣料:以中国自产棉布、丝绸缝制
(3)生产:官营手工业、民间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4)特征:自然经济自给自足。
2)鸦片战争后:
衣:西装、长衫、中山装、旗袍、学生装、西式裙子等。中西合璧、多元化与新旧并存。
2、“食”:
1)战前满汉美食(粗食);南方米饭(海鲜)
北方面食(肉类);各地还有一些风味点心或菜肴。
2)战后:西餐馆
;面包房
;咖啡馆
3、“住”:
1)战前:深宅大院;普通民居。
2)战后:欧式洋房;中西合璧豪宅
4、风俗习惯:
1)战前:
婚礼(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葬礼(厚葬、土葬);
蓄辫;缠足;
日常礼仪(跪拜、叩头、作揖;称呼大人、老爷);日历使用阴历。
2)战后:
断发易服
废止缠足
社交礼仪:
见面:西式握手、鞠躬取代等级分明的跪拜礼;
称谓:平等的“先生”、“同志”取代了尊卑贵贱森严的“老爷”“大人”等称谓。
公历增添了国庆、元旦等新节日。
婚姻:自由恋爱、婚姻自主
葬礼:殡仪馆、公墓、火葬;仪式简约文明
二、新中国的新生活新风尚
1、改革开放前:
1)物质生活: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分得土地,城市解决就业问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0世纪50——70年代,人们衣着朴素,食物简单,住房拥挤,物资匮乏,许多生活必需品凭票证计划供应,生活水平较低,但差距不大。
2)风俗习惯: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改革开放后
1)衣;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由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2)食: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提高人们的饮食水平。
2)住:农民纷纷建新房;1995年,国家在城镇中启动“安居工程”,人均居住面积增加,目前,人们更加追求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
4)风俗习惯:
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且方式多样化,体现了生活质量的提高。
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逐渐形成。
三、物质生活与习俗变化的原因
1、外因
西学东渐:鸦片战争后,西方的思想文化、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的涌入;
2、内因
政治变革: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中国成立、十一届三中全会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推动;
经济发展:吸收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改革开放等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社会生产力;
思想解放:
1840年后,“向西方学习”的思潮;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改革开放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四、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的特点
1、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密切相关,并伴随近代中国民主进程的发展而不断深入
2、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的过程(如服饰的变化)
3、变化在地域上严重不平衡,城乡差别极大
4、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融合,但始终保持着中华民族特色
五、近代社会生活习俗的变迁的影响
1、政治:有利于反封建斗争,促进了民主革命的发展;
2、经济:有利于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发展;
3、思想文化: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
总之,这些变化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第15课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一、交通事业的进步
一)古代传统交通运输工具
①南方——水路:船;
②北方——旱路:马车;
③外出:轿子。
④百姓步行!
二)中国近现代交通的进步:
1.铁路:
(1)中国近代铁路的修建:
A、概况:①19世纪70年代(1876),英国人擅自修建淞沪铁路
②19世纪80年代(1881),清政府修筑唐胥铁路(自建)——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③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④
20世纪上半叶:进展缓慢,西北、西南与内地之间,基本没有铁路交通。
B、近代中国铁路发展缓慢的原因。
①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控制。②政局动荡。③顽固落后势力的反对④资金和技术的缺乏
根本原因: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性质
(2)新中国铁路建设的发展
①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了宝成、兰新等铁路,加强了内地与西北、西南地区的沟通,促进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
②
20世纪90年代,国家加大投资,加快铁路建设,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
③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3)机车制造和铁路技术的改进:
①近代中国:使用从国外进口的蒸汽机车;
②新中国成立后:国产“解放”型蒸汽机车→第一台内燃机车(1958)→第一台电力“韶山”号机车(1958)
③改革开放以来:
A、20世纪90年代末,高速列车“蓝箭”号开始在广深铁路运营;
B、2003年,世界上第一条磁悬浮列车在上海投入商业营运;
C、1997-2007年全国铁路六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的效率。
2、公路交通:
(1)近代:20世纪初,汽车、有轨电车、筑路技术传入
(2)民国时期
①概况:陆续修建一些公路,但发展受限。
②原因: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油料靠进口
(3)新中国成立后:公路运输发展快
①汽车制造:建立汽车制造厂:如长春“中国一汽”、湖北十堰“中国二汽”、上海大众等。
②公路建设: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以国道为主干,连接城乡,辅以高速,形成密集公路网);偏远山区也通了汽车:如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缅公路等。
③桥梁建设:黄河、长江等江河上架设了一座座公路大桥:如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
④社会生活:20世纪90年代,轿车进入百姓生活。
3、水运交通:
(1)近代:起步
1)原因:列强的侵略;洋务运动的开展。
2)表现:
①鸦片战争后,列强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
②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
3)作用: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
(2)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萎缩、改制
①发展:国家统一管理轮船运输业
②萎缩:20世纪90年代后(铁路、公路、民航)
③改制:由轮船运输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
4、航空:
(1)近代:
①1909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②1920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序幕。
③到1949年,中国民航共有国内外航线52条,航线总长度近八万千米。
(2)新中国成立后:
①成立初期:乘飞机有限制,民航发展有限。
②改革开放后:放宽及取消限制;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并开通旅游航线和直通航线;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三)近代中国交通发展的特点
1、时间:开端艰难、起步晚,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
2、发展水平:发展缓慢,受到封建顽固势力的阻挠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
3、地域:分布不平衡,大多分布于东南沿海通商口岸
4、作用: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四)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原因
1、先进中国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
2、中国政府的政策转变及积极引导
3、列强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
4、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条件。
5、中国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
五)中国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有何影响?
积极影响:
有利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
消极影响:
有利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侵略和经济掠夺。
带来了城市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等。
二、通讯工具的变迁
1、古代的通讯手段
2、近代电讯业的变迁:
(1)电报:
①丹麦电报公司在上海建立电报机房(19世纪70年代)
②
1877年,福建巡抚丁日昌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用于军事
③
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设立无线电报局——用于官商通报。
(2)电话:
19世纪80年代,外国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但电话发展非常缓慢。
2、新中国成立后电讯事业的发展:
①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
②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到2003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
③还通过互联网发送电子邮件等。
3、通讯事业变迁与发展的影响:
①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
②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
三、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社会生活:
改变了人们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快捷、简便),加快生活节奏、提高生活质量。
深刻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开阔视野、丰富生活)
2)经济:
加强了商品、信息、人员的流动和联系;推动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
2、负面影响:能源危机、环境污染、交通阻塞等。
第16课
大众传媒的变迁
一、大众报业的发展
(一)、中文报刊的基本常识: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出现报纸的国家之一。发行于公元887年的唐代《邸报》(一说源于西汉初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报纸。
2、世界上第一家中文报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1815年在马六甲创刊。
3、中国境内由外国人创办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东西洋每月统记传》;1833年在广州创办的。
4、中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1873年由艾小梅在汉口主办的。
5、世界上最早的印刷出版的周报是:
1609年德国的《新闻报》
最早的日报是:1663年德国的《莱比锡新闻》
最早出现并具有影响力兼售价低廉的大众化报纸:
是1833年美国的《纽约太阳报》
(二)、中国近现代报刊业的发展历程
1、报刊业的形成阶段:
1)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①时间: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华办报
②著名报刊:
外文报:《中国丛报》《万国公报》
中文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申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近代历时最长、影响最大的中文报刊)。
2)中国人开始自己创办近代报刊
①时间:19世纪70年代
②刊物:国人最早在中国境内创办的报刊——《昭文新报》(艾小梅
1873年
汉口)
③19世纪70年代的报刊的主要内容:介绍时事、发表评论或讨论商情。
2、报刊业的发展阶段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戊戌变法时期《时务报》;
辛亥革命时期《民报》;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新青年》等。它们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武器,发挥着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启蒙作用,近代中国报刊业走向繁荣。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中共先后创办了《共产党》《红色中华》《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政论性报刊,同国民党控制的《中央日报》等报刊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这些报刊为夺取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
3)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舆论工具;《光明日报》《文汇报》等其他类型的报刊在介绍学术文化、社会生活方面,内容比较丰富。
3、报刊业的繁荣阶段
(1)表现: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报刊业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除了党报党刊继续发挥主导宣传的作用外,各种专业性、娱乐性报刊也如雨后春笋般创办起来。各报把真实、及时、客观和讲求新闻价值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普遍扩大信息含量,拓宽报道领域,并重视可读性。
(2)作用:扩大了信息含量,拓宽了报道领域,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三)、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对社会的影响
报道新闻、传递信息、通达民情、传播知识、开启民智、立言议政和实行舆论监督的功能,从总的趋势来看,它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二.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
一).广播事业
文字
+
声音
=
广播
1)特点:携带方便、覆盖面广。
2)局限性:缺乏感染力与形象性。
二)影视事业:文字
+
声音
+
图像
=
影视
1.电影
1)电影的诞生
1895年,由卢米埃尔兄弟制作的电影《火车到站》、《工厂的大门》在巴黎公映,标志着世界电影的诞生。
2)近代中国电影事业
①1905年,由中国人自己摄制的电影京剧《定军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演员为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谭鑫培)。
②、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电影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在三四十年代,诞生一批蜚声中外的进步影片。
3)新中国电影
①建国后,电影创作的特征为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题材成为主题。
②80年代中期以后(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电影走向一个辉煌的新时代,数量和质量远远超过以前,涌现出许多名导和明星,许多优秀影片在国内外获得大奖。
电影发展历程
时期或时间
代表
影响
1905年
《定军山》
中国电影事业开始起步
1931年
《歌女红牡丹》
中国电影从无声→有声的标志
1935年
《渔光曲》
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1935年
《风云儿女》
插曲后来成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建国后
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成为主要的电影题材
20世纪80
年代中期后
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4)电影媒介的特点
及作用
制作精良,画面清晰,能在短时间内使观众得到充分的视觉和听觉的享受;电影奇妙的教化功能也能能给观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参与和情感体验(时效性不强)。
2、电视业的发展
1)中国电视的诞生
1958年,北京电视台的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但电视台少,电视少,节目单调。
2)中国电视的普及——
改革开放后
①电视普及,且档次越来越高
②电视节目越来越丰富
3)电视事业不断发展的原因:
①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②电视技术的进步,如卫星传送技术的运用。
③国家的政策支持,如“村村通”工程;
④电视的优点:是信息传递的主要形式,具有可视性、多角度、覆盖面广的优势;
⑤群众精神生活的需要。
⑥电视工业的发展
4)电视的发展带来的影响
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增加了信息量,对社会产生很大影响。
三、互联网的兴起
1、互联网的发展
20世纪60年代末,互联网诞生
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风靡全球
2、中国互联网:
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据统计,到2003年上半年,我国互联网用户达到6800万,居世界第二位;截至2009年1月,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2.98亿。
3、列举互联网应用的事例:
网上购物、网络办公、网络教学、电子信箱、电子报刊、网络游戏等
4、互联网的特点:
1)互联网同报纸、广播、电视等媒介一样,具有迅速传播信息的功能,被称为“第四媒介”.2)网络媒介可以集文字、图像、声音于一体,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3)互联网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5、互联网的影响:
1)积极:①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快捷与方便
②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学习、娱乐方式
③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推动了信息化社会的出现
④推动传统产业提高管理水平,扩大市场
2)消极:①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脱离现实、荒废学业。②互联网中的不良信息和网络犯罪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安全构成危害和威胁。③互联网对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构成潜在威胁(传播影响青少年成长的不良信息)。
第17课: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一、虚假“繁荣”的幻灭
1、虚假“繁荣”的原因:
1)美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横财,扩张了经济实力,为其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
2)技术革命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因。
3)广阔的国内外市场刺激了经济的发展。
2、虚假“繁荣”的表现:
3、虚假“繁荣”的幻灭:全方位的经济危机。
·链接:经济危机(Economic
Crisis)指的是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周期性爆发的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
二、1929-1933年经济危机(大萧条)
1、危机的爆发:1929年10月24日,纽约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2、经济危机爆发的表现:
1)金融业:股市崩溃,银行倒闭。
2)工业:企业破产,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
3)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很多人濒临破产。
4)人民生活:人民生活水平骤降
3、危机发生的原因:
1)直因:生产与销售之间的矛盾。
2)具体原因:
①贫富分化限制社会消费能力增长,形成了生产相对过剩
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烘托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③股票投机过度,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④“自由放任”政策使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缺乏宏观上的计划
3)根因: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4、危机的特点:
1)波及范围广
从地域范围看,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德、日、英、法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并且波及到殖民地半殖民地和不发达国家,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从经济范围看,危机期间信贷货币危机、工业危机与农业危机同时并发、相互交织。
2)持续时间长
达四年之久。
3)破坏性特别大
不仅在危机期间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国际贸易额减少2/3,甚至在危机以后也不见经济的复苏。
4)影响特别深远
5、危机的影响:
1)经济方面: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遭到空前严重的破坏。
2)政治: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3)国际关系:加剧世界局势的紧张和动荡
①
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为摆脱危机,各国纷纷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加紧对国际市场的争夺,使彼此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②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还加强对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掠夺,民族解放运动进一步高涨
③
导致国际格局发生巨变:德、意、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4)思想:推动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出现和发展。
5)民众心态:造成民众心理绝望恐惧,带来严重社会问题。
三、美国:胡佛的反危机政策
1、政策: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直接干预经济。
2、措施:采取一些小规模的国家干预措施,如联邦政府和私人企业合作、扶持私企等。
3、结果:
①没有克服危机,反而更加恶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②人民不满,期盼新的强力政府,采取有效政策,迅速克服危机。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调节的成功典范
一、临危受命—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复习: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危机导致政治危机)
经济危机:
a.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
b.企业破产
------
工业危机
c.农产品价格猛跌--
农业危机
d.失业人数激增-----就业危机
政治危机:
e.社会动荡不安(工人罢工;法西斯分子趁机兴风作浪)
f.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使美国经济状况持续恶化,社会危机不断加深。
背景:1、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发社会危机。
2、胡佛政府反危机措施的失败,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不断恶化。
3、美民众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进行改革
4、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任总统:1933年3月
二、新政的主要内容(3R):
救济: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
复兴:为失业者提供工作机会,使陷入大萧条的经济恢复运转;
改革:采取长远措施改善全国总体经济状况,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就。
1、整顿财政金融体系(股市崩溃,银行倒闭------金融危机)
1)措施:①银行暂时休业整顿,逐步恢复银行信用;②放弃金本位制,实行美元贬值,刺激出口;③扩大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权力;④管制证券业。
2)作用:恢复了银行信用,促进了金融体系的正常运作,稳定了人心;也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前提保证;同时通过有限的通货膨胀手段扩大了商品出口.2、复兴工业(中心)
1)措施: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①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将生产的各个环节置于国家监督之下;
②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
2)作用:加强国家对工业的计划与指导,减少了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同时保障了工人的基本权利,缓和社会矛盾,对恢复经济起了积极作用.
3、调整农业生产
(1)措施:
①颁布《农业调整法》,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
②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
③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
(2)作用:经过两年多的时间,农产品的价格逐渐回升,克服农业品生产过剩,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状况,促进了农业的复苏。
4、加强社会福利----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1)措施:《联邦紧急救济法》
①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
②加强社会保障措施,为老人、残疾人、失业者和儿童提供社会保障。③推行“以工代赈”,建立专门政府机构,兴办公共工程,增加就业。
(2)作用:增加了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改善了基础设施,对经济的长久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奠定美国现代福利制度基础。
5、进行社会立法保护劳工权利
1)措施;1935年通过《全国劳工关系法》,工人有权组织自己的工会;成立全国劳工关系委员会;1938年的《公共劳动标准法》规定了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禁止雇佣童工。
2)作用:保障工人基本权利,缓和阶级矛盾,稳定社会的秩序;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三、新政的特点、实质:
1、特点:多以立法形式解决问题;开创了国家政权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2、实质: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前提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四、摆脱危机困境—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1、摆脱了危机困境,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2、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新政为百姓提供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改善了公众的生活状况;遏制法西斯势力,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3、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4、资本主义世界迎来以国家干预经济为特征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5.局限: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故不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
五: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1、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2、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如给予农民大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
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从而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5、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6、罗斯福的个人因素。
六、罗斯福新政对我国社会发展有哪些有益的启示?
(1)要大胆吸收资本主义先进文明成果;
(2)要开拓进取,勇于创新,深化改革
(3)将市场机制和政府干预有机统一
(4)要关注弱势群体利益,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5)注意化解社会矛盾,努力建设和谐社会。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含义:是私人垄断组织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的资本主义。
2、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历史纵横)
3、特点:国家干预经济,实行宏观调控.1)原因:
大危机的惨痛教训;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二战的客观推动;第三次科技革命要求。从根本上说,是生产力发展。
·链接: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至今并未终止。标志是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航天技术、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领域取得的重大突破。
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的展开,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航天技术等高科技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一系列新型工业部门,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
2)方式:
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财政、税收、信贷等杠杆来调节社会生产。
·认识:国有制与公有制有本质的区别,只是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成一群资本家占有。不仅没有改变私有制,反而巩固了私有制。
4.作用:
取得一定成功,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二战结束到70年代初)
5、调整:
1)背景:70年代初,欧美各国的经济出现“滞胀”现象。
“滞胀”
含义;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猛涨;通货膨胀严重。
2)措施:
①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②削减社会福利开支。
③建立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相并存的“混合经济”。
链接:混合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私人所有和国家所有相结合,自由竞争和国家干预相结合,因此也是垄断和自由竞争相混合的制度。
6.影响
积极:避免了“自由放任”下的生产盲目性;
建设了许多大型基础性设施;
政府职能、权威得到加强;
有利于国家发展,延长垄断资本主义的影响力。
消极:国债大增,财政赤字加大;
对私人企业管制过严,使其活力降低。
二.建立“福利国家”
1、“福利国家”制度的含义(历史纵横)
2.实质: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3、目的: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
4.内容: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及工伤保险、教育等在内的众多福利。
5.特点:单纯的救济à公民的社会权利(法律保障,制度完善);种类多,覆盖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
6.“福利国家”的产生背景
1)从人道主义出发,认为国家政府为那些在社会上处于不利地位的人提供福利是社会正义的要求和应尽的义务。
2)吸取经济危机教训,财富分配不均易导致的社会危机;工人阶级和进步政党的长期斗争。
3)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
4)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5)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示范、压力。
7.发展过程
①
19世纪中叶,概念起源于欧洲;
②
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是福利政策成功实践;
③
二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
④
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发展日渐完备;
⑤
1973年经济危机后,发展受挫,但仍在继续发展;
⑥
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8.评价
1)实质:福利制度实质是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
2)积极:促进了社会平等,缩小了贫富差距缓解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扩大了社会消费
3)消极:政府财政支出过大,负担过重,造成财政赤字;制造了懒人,助长了惰性,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增加了企业的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影响了经济的发展。
·启示:社会的福利制度既要兼顾公平,又要注重经济发展的效率
福利制度的健全与完善,要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相结合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第三产业的兴起
1)含义: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或间接服务的部门。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教育、法律、旅游等服务行业。
2)原因: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3)表现:国民经济中增长速度最快;产值和就业人数方面迅速上升,并开始超过物质生产部门。
4)作用:
促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
缓和经济波动,使经济发展发生质的变化。
2.“新经济”的出现
1)时间: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
2)原因:传统工业陷入了困境;现代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激烈。
3)定义: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4)特点: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
5)影响:推动了经济可持续性发展。美国经济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增长。
单元总结: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变化的原因
资本主义各国主动寻求自我调节和经济发展的结果。
(二)新变化表现
1.经济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社会政策:普遍建立福利国家。
3.产业结构:第三产业蓬勃兴起。
4.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的出现。
(三)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1、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不甘心失败,它们联合起来,企图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扼杀在摇篮里;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目的:直接: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根本: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3.内容:
农业:余粮收集制
工业:大中小企业国有化
贸易:取消自由贸易
分配:义务劳动、配给制
4、特点:“战时”(行政和军事手段来管理经济);“共产主义”(国有化)
5.评价
1)积极:集中了人力和物力,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超出了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损害了农民利益,最终引发经济政治危机。
·链接: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
在生产力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建立社会主义,实行公有制、计划经济和按劳分配,取消商品生产和货币。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
1.原因:
直因:苏俄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根因:战时共产主义政不适应当时的生产力水平。
2.时间:1921年俄共(布)十大通过。
3.目的:直接:为解决国内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根本:最终“迂回过渡”到社会主义。
4、内容:
农业: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解除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于国家暂无力经营的企业,政府以租让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
贸易:恢复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
分配:废除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的工资制
5.特点:
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6、实质:在国家掌握主要的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最终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7.作用:
1)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2)理论:表明列宁找到了一条在小农占优势的落后的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
·比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主要内容
农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粮食税
工业
全部工业实行国有化
国家资本主义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恢复自由贸易
允许商品买卖
分配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实物配给制
实行按劳动分配制
特点
利用军事和行政手段发展经济,否定了市场和货币的作用
利用市场、货币恢复发展经济,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资本主义
评价
积极:取得国内战争胜利
消极:引起政治经济危机,不是想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积极: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
局限:没有坚持实施下去,逐步被取消
三.“斯大林模式”(1928~1953)
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执政时期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它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
1、背景
1)1922年底,苏联成立
1922年底,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
2)1924年列宁逝世,斯大林领导地位确立
2.形成的原因:
1)帝国主义包围威胁;
2)苏俄落后的经济文化状况(小农经济占优势);
3)斯大林个人因素。(追求形式——公有制和计划经济、速度)。
·拓展:斯大林建设社会主义的侧重点是什么?这样选择的依据是什么?
优先发展重工业。重工业既是现代国防的基础,也是一个国家在国际地位的表现。中国近代由于没有重工业而受西方列强侵略。
3.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
4、主要内容:
工业革命:1925年开始开展工业化,优先发展重工业
农业:1929-1937年推行农业集体化。
经济体制:建立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5.特点
1)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公有制;
2)管理体制: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经济手段: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
4)管理手段: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6.评价
1)积极作用:
开创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道路;
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实现了工业化;为反法西斯战争奠定了物质基础。
2)消极性:
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农业集体化损害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后期体制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课后延伸:
“斯大林模式”对中国50—70年代的社会主义建设产生过重大影响,有何体现?对我国改革开放有什么启示?
体现:
“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
启示:
(1)应从实际国情出发,走自己特色道路;
(2)经济政策的制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
(3)建设社会主义要保证农、轻、重协调发展;
(4)建设社会主义要注重改善民生;
·链接:
人类通往现代化道路的三种模式
西方模式:市场经济体制(英国为代表)
斯大林模式:计划经济体制(苏联为代表)
中国模式:市场与计划相结合(中国为代表)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斯大林经济体制的特征及弊端
主要特征
(1)
单一的公有制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
(3)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主要弊端
(1)片面发展重工业
(2)为支持工业,不惜损害农民利益,损害了农民的积极性
(3)计划指令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一、赫鲁晓夫的改革
1.背景
1)二战结束,苏联进入和平建设时期;
2)斯大林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
农业:集体化的消极影响越来越明显(总产;单位面积产量;积极性);
工业: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问题(比例);
生活:人民生活水平低。
3)斯大林逝世,赫鲁晓夫上台(1953)
4)苏共二十大(1956
“秘密报告”)
2.内容:
1)农业(重点)
①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
②鼓励农民和农场职工发展家庭副业,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
③大规模垦荒、提倡种玉米等
2)工业
①废弃部门管理体制;将部分央企的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
②给企业部分权利
③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3.评价
1)积极:打开了苏联社会主义改革的序幕;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2)局限:对斯大林模式的弊端缺乏科学认识,未能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加之赫鲁晓夫本人喜欢浮夸冒进,作风浮躁,反复无常,最终导致改革失败。
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
1.内容
1)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集中领导;
2)扩大国营企业自主权
3)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2.重点:注重发展重工业,特别是与军事工业有关的工业部门。
3.评价:
1)结果:取得一些成果(经济增长;生活水平提高;实力增强)。1975年以后,经济增长率下降,进入停滞时期。
2)原因
改革仍没有突破原有经济体制的框框;苏联与美国军备竞赛消耗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影响经济发展。
·比较:勃列日涅夫的改革和赫鲁晓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提示:比较点:目的、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
异:内容有所不同,前者的重点在农业,后者的重点在工业。
同: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结果:都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
失败的主要原因:都是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85年)
1.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期,苏联社会动荡,经济增速下降,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危机局面。
2.内容:
1)经济改革(首先)
①重点: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②措施:政府减少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通过一系列法规调整所有制结构,个体劳动者和合作社得到迅速发展;企业实行租赁和承包,出现合资企业;农庄和国营农场实行租赁制或建立家庭农场
③.结果:经济不断滑坡,人民生活水平下降,没有取得预期成果。
④经济改革失败的原因:
缺少宏观决策和相应的配套措施;继续优先发展重工业。
2)政治改革导致苏联解体
·比较
赫鲁晓夫改革
勃列日涅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改革
相
同
指导思想
都为了解决斯大林体制的弊端
点
具体内容
都在工农业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进行调整
结果
都以失败而告终
不
同
点
内容
重点在农业
重点在工业
从所有制改革和发展
商品经济入手
经济成效
取得一定的成效
未见成效转而进行政治改革
失败
原因
未改变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虽然指导思想是从根本上变革经济体制,但因具体措施不符合国情而失败。
从赫鲁晓夫到戈尔巴乔夫,苏联的改革始终没有成功,苏联也在改革中解体,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①社会主义制度需要在发展的道路上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将是一个复杂、艰巨、曲折的过程
②改革须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情道路
③改革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④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⑤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确保国民经济协调
⑥关注民生,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⑦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世界经济格局演变(二战后至今)
第一阶段(1945-20世纪60年代末)
特征:美国建立了以它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初-80年代末)
特征:世界经济格局开始向全球化方向发展,经济区域集团化也是经济全球化的一个表现。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至今)
特征: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
1、含义:二战后形成的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2、背景
1)必要性:①大危机及二战的惨痛教训使人们认识到必须建立有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制度化、体系化)
2)可能性:①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西欧尤其是英国经济实力大减,以英镑为中心的货币体系难以为继;
②美国实力大增欲建立以美元为主导资本主义国际货币体系
(物质基础;动力)
3、建立:
1)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布雷顿森林会议)
(1)召开: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的44个国家参加的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
(2)内容: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以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两个附件)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国际金融体系
世界银行
(WB)
(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成立时间:1945年
现成员国:180多个
基金来源:成员国应缴的份额
宗旨:稳定国际货币体系
主要任务:
①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
②加强国际货币合作,为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2)国际复兴开发银行World
Bank
(WB)
成立时间:1945年
现成员国:180多个
初期——致力于战后的欧洲经济复兴。
后来——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比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同
都是1945年成立;都是联合国的专门机构;
总部都设在美国的华盛顿,战后初期都处在美国的掌控之下
异
侧重汇率;稳定国际汇率和金融秩序;短期贷款
侧重国际投资;全球发展援助和恢复经济;长期贷款
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
①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
②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
③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
④美国有绝对控制权
探究:这两个金融机构如何体现美国主导地位呢?
理论:资金来源于成员国认缴的资金。并根据认缴资金的数额来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总部都设在华盛顿
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
决定性的控制权
主导地位
最大的投票权
5、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影响:
1)积极:
①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②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2)消极:
①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②美国由此建立起以美元为支柱的国际货币体系,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6、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
1)时间:20世纪七十年代
2)原因:
西欧和日本的崛起;
该体系内在的不稳定性,美国经济实力的相对衰弱,美国无力稳定美元(不得不宣布美元贬值,各国也纷纷放弃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固定汇率,这样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
二、关贸总协定: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1947年)
1、原因:19世纪末20世纪初,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2、成立:1947年,美、中等23个国家签订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并于次年生效。
3、宗旨: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
局限性:只是一个临时性的多边组织;规则不严密(贸易保护主义有空可钻);不具有法律约束性。
4、评价:
1)积极:
①客观上世界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②促使世界贸易朝体系化和制度化的方向发展;推动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2)消极:
①对发达国家有利,它可以大量地向发展中国家倾销商品。
②被美国所操纵,便于美国向外扩张经济。
三、战后美国主导的资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标志: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订,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与贸易的三大支柱,标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2、特点:
1)美国主导(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以美国为主导的世界贸易体系)
2)制度化、体系化
3、作用:
1)使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
2)有利于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发展
第23课
世界经济的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
经济区域集团化是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地理位置邻近的若干国家,通过一系列协议和条约建立的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一、欧洲联盟
1、原因:
1)可能性:西欧国家有相似的文化传统和心理认同感;近代欧洲各国的冲突和战争不断,激起人们对欧洲统一的愿望;相近的经济发展水平。
2)必要性:二战后西欧国家普遍衰落,国际地位下降;美苏在欧洲的冷战,使西欧各国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法德两国的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
2、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1)1950年法国外长舒曼为缓和法德矛盾,提出舒曼计划
2)1951年欧洲六国签《欧洲煤钢共同体条约》,正式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标志法德关系走向和解,也标志欧洲开始走向一体化
3)1957年签《罗马条约》,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与欧洲原子能共同体
4)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正式建立欧共体。
5)1992年,签《欧洲联盟条约》,目标是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
6)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7)1999年1月1日,欧元的问世,2002年欧元成为欧元区单一货币。
欧洲联合的进程
欧洲煤钢共同体(1951)
欧洲经济共同体(1957)
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57)
1957年
《罗马条约》
欧洲共同体(1967)性质:经济实体
1992:《欧洲联盟条约》
欧洲联盟(1993.11)性质:经济政治实体
欧元问世(1999年)
欧元的象征意义
每种纸币正面图案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门和窗,象征着欧盟推崇的合作和
坦诚
精神
纸币的反面是各类
桥梁,包括很早以前的小桥和现代先进的吊桥。桥梁被视为纽带的象征,象征着欧洲与其他国家之间的联系纽带。
3、欧洲一体化的特点
■从单一经济领域扩展到多种经济领域;
■从经济一体化向政治军事一体化方向发展;
■从政府间合作到公众参与推动;
■成员国规模不断扩大;
■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
■开创了出让部分国家主权建立共同管理和协调机制的区域和平发展的新模式。
3、欧洲一体化——意义
1)对欧洲:符合欧洲各国和整个欧洲的利益
①经济上:推动欧洲经济发展;②政治上:提升欧洲国际地位。
2)对世界:对其它地区的经济联合起到了示范作用;推动世界朝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二、北美自由贸易区
1、原因:20c80年代美国在国际经济中的优势地位面临欧洲、日本的挑战;美、加、墨为适应全球化和为经济发展创造机会。
(根本原因)
2、过程:1992年,美、加、墨三国签署了《北美自由贸易协定》;1994年正式建立。
3、特点:
(1)南北合作.(2)大国主导.(3)减免关税的不同步性
(4)战略的过渡性.4、内容:北美自由贸易区将用15年的时间,逐步取消关税和其它贸易壁垒,实现商品、劳务、资本等的自由流通。
5.影响:
1)加强了三国经济合作和交流,促进了该地区经济增长.2)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增强国际竞争力.3)三国实现优势互补,增强区域集团的实力.三、APE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1、原因: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的推动;亚太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和联系加强。
2、建立:1989年
1991年中国正式加入,香港、台湾以地区经济体名义加入。
3、宗旨和目标
相互依存,共同受益,坚持开放的多边贸易体制体制和减少区域内壁垒。
4、特点:区域性的官方经济论坛
5、意义: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以及经济技术合作方面取得了成就。
6、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的意义
1)有利于推动中国经济走向世界,表明我们改革开放的决心;
2)有利于我国对外融资及经济技术交往与合作,提高我们的竞争力;
3)有利于完善我国外经贸管理体制,促进我国外贸事业的发展;
4)有利于加强反恐合作,为本地区发展创造和平安定的环境。
四、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增长。
②促进了集团内部的分工与生产专业化。
③推动了国际经济技术合作的发展。
④进一步推动了国际贸易自由化。
⑤也有利于形成多极化的政治格局。
2、消极影响:
①不利于商品、资金、技术和服务在区域集团间的流动(排他性),世界经济发展失衡将加剧。
②各成员国在制定政策时,关心的首先是本集团和本国的利益,往往置全球利益于不顾。
③国家主权的概念将受到冲击。在集团内,随着经济合作程度的加深和合作范围的扩大,各成员国必须让渡的主权也相对增多。
第24课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一、经济向全球化发展
1.经济全球化的定义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
①贸易的全球化
②生产的全球化
③资本的全球化
④经济管理制度与经济习惯的国际化
……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进程
①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各民族、各地区经济联系增多,世界市场开始形成(雏形)
②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
③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国际贸易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④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⑤20世纪,特别是9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4.90年代发展迅速的主要原因
①新科技革命和生产力提高(物质基础和根本动力)
②交通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技术手段)
③跨国公司和各种国际组织(成为推动力量)
④两极格局的瓦解(扫清政治障碍)
⑤市场经济体制普遍实行(商品流通渠道与制度保障)
⑥国际金融的发展是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催化剂
⑦国际协调机制不断加强是全球化发展必要条件
5.经济全球化的实质和影响
1)实质:
是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资本扩张。
2)影响:
①对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
②对发达国家:占据优势地位(优势的技术、资金、市场、经营管理),是最大的受益者
③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经济全球化中处于处于劣势和被动的地位。
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既是机遇又是挑战
①机遇:有利于吸引资金、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促进各国经济发展
②挑战:南北贫富分化严重
发展中国家经济安全、经济主权面临挑战
发展中国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加大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
6.发展中国家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态度
①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势,无法阻挡
②从长远看,全球化有利于世界和各国经济发展。发展中国家应抓住机遇,制定适合本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竞争中求发展。
③对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冲击和风险保持清醒的头脑,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
④发展中国家要团结起来,共同斗争,努力改变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秩序,促进各国共同繁荣
探究:面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呈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发展,全球化浪潮带来机遇与挑战,我们将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达到趋利避害?
1、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2、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大科教投入
3、积极倡导建立起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因势利导、趋利避害。
二、世界贸易组织(WTO)的建立:
1.背景:
①关贸总协定作为一个临时适用的多边贸易协定存在弊端,特别在解决争端时缺乏法律性的强制措施
②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建立一个新的国际贸易多边体制。
2.成立:1995.1.1正式取代关贸总协定
3.性质:独立于联合国的永久性国际组织,是规范国际贸易、维护公平贸易的经济组织;
4.宗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
5.原则:非歧视原则(含最惠国待遇原则、国民待遇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等
6.特点:
①规范化与法制化
②运行基于规则而非强权
③决策采取“完全协商一致”的方式
世贸组织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被称为当今世界经济体制的“三大支柱”
5.作用:
①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开始建立;
②(通过多边贸易,促使各成员国之间逐渐取消贸易壁垒),促使各国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繁荣;
③(努力减少成员间的不平等),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强权政治。
④加快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三、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过程:
①1947年中国参与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②1986年申请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身份;
③1995年11月中国“复关”谈判转为申请加入WTO的谈判;
④2001年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
①对中国:有利有弊,但利大于弊
利:促进中国的经济发展;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利于进一步改革开放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更广泛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分工)
弊:市场进一步开放,关税大幅度降低,使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有些产业会受到冲击。
对策:中国企业应不断提高自身竞争能力,以适应新的国际经济形势
②对世界:
促进世界经济增长,利于建立完善的世界贸易体系。
面对加入世贸组织后给中国企业带来的压力与挑战,中国的策略:
1、继续扩大对外开放,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2、主动熟悉经济全球化规则,积极倡导建立全球化新规则,加强国家经济安全防范。
3、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提升国际竞争力,打造民族企业,扶持民族品牌。
4、加大科教投入,培养各方面人才。
四.经济区域集团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如何
①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
②经济区域集团化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经阶段或初级形态;经济全球化则是经济集团化的最后归宿。
③经济全球化在各地区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经济区域集团化的趋势
④经济区域集团化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的双重作用,但总体上利大于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