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四关于服饰变迁的小结
关于服饰变迁的历史调查报告
调查对象:服饰变迁 调查时间:寒假
调查方法:图书、网络、询问长辈
前言:
中国近代处于社会巨变时期,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也有了深刻变革。无论是衣食住行、习俗风尚,还是邮电通信、大众传媒,都展现出新面貌。服饰是一种记忆,每一历史阶段的服饰都直接或间接的反映这一阶段人们的思想、文化„„这次我对于中国近代以来服装变迁做了一个调查,窥一斑而见全豹,由此感受社会日新月异的变化。
正文:
我以时间为轴,找出了几个服饰变迁的时间节点。1.清末
清朝时汉族女人的着装宽松肥大,遮盖了女性曲线。常常是身着长度到脚跟的长袍,再在上身罩着一件类似背心的坎肩,且在领口、袖口、襟处、底摆等处加了滚边,这种手艺叫镶滚。清朝的男子则多穿长袍马褂。此时,我国服饰强调二维空间效果,服装结构主要是直线状、整片状、平面状,暗合中国几千年的“天人合一”的观念。
2.民国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前
显然,此时女子着装开始向合身适体、短袍窄袖发展。当时年轻女子的典型装束是上身穿喇叭口圆领袄,下身穿黑裙,脚穿长腿线袜。男人在着装方面,则流行西装、中山装、领带、皮鞋、礼帽,继承前时之风,长袍马褂依然流行。这种中西结合的装扮,和那一时期人们向西方、寻求救国道路的社会风潮相吻合。
其中,旗袍在这一时期有了重大突破。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在辛亥革命后一度被放弃的旗袍又重新回到了流行服饰的行列。只不过,当时的旗袍已经不是满人入关后所穿的那种直筒长旗袍,而是款式朝着有利于突出女性线条美的方向变化。这一时期的旗袍叫改良旗袍,虽然其身长、袖口、领口设计乃至制作工艺等发生过众多变化,甚至三天两头儿变,但总的趋势没有变化。这种变化和妇女地位的变化等因素相关。
从文学作品中,也常常可以找到这一阶段服饰变化的痕迹。《金锁记》中的曹七巧原是麻油店千金,嫁入大户后,为了不被人看轻,在衣着上是紧追潮流的。她“身上穿着银红衫子,葱白线镶滚,雪青闪蓝如意小脚裤子”。辛亥革命后,一度掀起过女权运动。受“男女平等”的思想影响,上衣下裤成了女子的时兴装束。只是在正式场合,良家女子还得系裙。二十多年后,曹七巧的女儿长安长成了大姑娘,可仍待字闺中。当有人为她介绍对象时,她“换上了苹果绿乔琪纱旗袍,高领圈,荷叶边袖子,腰以下是半西式的百褶裙”。上面穿旗袍,下面穿百褶裙,这是满汉女装款式交融的结果。而高领圈和镶荷叶边的袖子都是当时的时尚。
特点:中西结合,新旧共存
3.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
这一整时期,穿衣打扮都和政治生活密切相关。这一阶段前期,以苏式服装(列宁装<左图>,连衣裙)和中山装为普遍选择。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人与苏联在政治上达成一致,因而生活上处处效仿苏联,连中国女性服装都表达了这种政治倾向,带有极强烈的俄罗斯色彩。
后期中苏关系恶化,女性不再穿“列宁装”。而到了十年文革时期。这是个近乎疯狂的年代。“十亿人民十亿兵”,人们意识里的最时尚的服装,莫过于穿一身草绿军装,扎上棕色武装带,胳膊上挎着红卫兵袖章,胸前配着毛主席像胸章,脚蹬草绿草鞋。因而黑、蓝、绿、白成为主要颜色。特点:与政治生活紧密相连
4.改革开放以后
这是我们生活的时代,你必然有着深深的体会。由于人们审美、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欧美文化影响以及改革开放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服饰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服饰种类五花八门,色彩缤纷艳丽,与改革开放前形成对比。
欧美风(干练、直率、简约、大气、高贵典雅、个性化强烈等等是欧美服饰的主要表现特点,面料选材以天然环保为主,色彩搭配或对比强烈、或绚烂多彩,整体装饰性用材很少,主要注重剪裁、突出人体线条、做工精细等方面。)、日韩风(色彩淡雅、温柔可人,比较偏重于装饰搭配细节,近几年颇受世界范围内的广大年轻女性喜爱。)„„不同风格、不同质地、不同款式的服装不断涌现。
特点:由防寒保暖转向美观大方,多元化、个性化
结尾:服饰由肥变瘦,由繁就简,从拘谨、呆板、保守、等级森严到美观、适体、方便、平民化。这是服饰的变迁史,也是中国人思想观念的变迁史。中国人正逐渐从封闭到开放,正逐渐获得世界的认可。
第二篇:中国传统服饰变迁 啊
一、传统服饰发展概述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璀璨华美,丰富多彩。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我们的祖先在与猿猴相揖别以后,披着兽皮与树叶,艰难地跨进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懂得了遮身暖体,从而创造了最早的服饰文化。然而,追求美是人的天性,衣冠于人,其作用不仅在遮身暖体,同时也具有美化的功能。
服饰,即平时所说的“衣”有着广狭两义,狭义的衣仅指身上所穿的,而广义的衣则指的是一切蔽体的织品,包括头衣、胫衣、足衣等。服饰是人类特有的劳动成果,它既是物质文明的结晶,又具精神文明的含意。
中国古代的先民从服饰起源之始,就已将其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以及种种文化心态、宗教观念,都融于日常生活的服饰穿戴之中,构成了服饰文化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内涵,开创了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先河。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是璀璨华美,丰富多彩的。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无论是商的“威严庄重”,周的“秩序井然”,战国的“清新”,汉的“凝重”,还是六朝的“清瘦”,唐的“丰满华丽”,宋的“理性美”,元的“粗壮豪放”,明的“敦厚繁丽”,清的“纤巧”,无不体现出中国古人的审美倾向和思想内涵。但是一个时期的审美倾向、审美意识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产生于特定的时代的。
首先,中国古人的服饰审美意识深受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之精髓,是儒、道两大家都认可并采纳的哲学观,是中国传统文化最为深远的本质之源,这种观念把各种艺术品都看作整个大自然的产物,从综合整体的观点去看待工艺品的设计,服饰亦不例外。
其次是“等级性”。这是阶级社会的标志,它对古人的服装审美意识的影响贯穿了古代社会的始终。中国古代等级制度森严,为巩固自身地位,统治阶级把服饰的装身功能提高到突出地位,服装除能敝体之外,还被当作分贵贱,别等级的工具,是阶级社会的形象代言人。这种功能还表现在服装的色彩上,历史上“白衣”、“绯紫”、“黄袍”、“乌纱帽”、“红顶子”等等都是在一定时期内,某种颜色附于某种服饰而获得了代表某种地位和身份的例子,在每个朝代几乎都有过对服饰颜色的相关规定。
第三,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意识形态也直接影响到了服装的审美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七雄争霸,各自为政,造成了百家争鸣学术论战,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产生了多种的审美主张。魏晋时期是历史上经济、政治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最热情的年代。文人意欲进贤又不得,只得自我超脱,除沉迷于酒乐之外,就是在服饰上寻找宣泄,以傲世为荣,故而宽衣大袖,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
而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释放,对美的大胆追求,其服饰色彩之华丽,重装饰,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即使是现代人也为之惊叹不已,望尘莫及。唐代服饰的丰富多采富丽堂皇,风格独特奇异多姿,成为中国历史服饰中的一朵奇葩,世人瞩目。唐朝经济繁荣,手工艺发达,对外交流频繁,博采众长,比以前朝代增加了新的审美因素和色彩。唐代前期转向后期的历史过程中,人们社会意识和精神状态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则是与当时唐朝由盛转衰的经济和举国上下兴颂佛法这一时代背景是密不可分的。
宋朝时,宋人受程朱理学的影响,焚金饰,简纹衣,以取纯朴淡雅之美。而明代是中国古代服装发展史上又一鼎盛时期,服饰华丽异常,重装饰。明朝已进入封建社会后期,封建意识趋于专制,趋向于崇尚繁丽华美,趋向于追求粉饰太平和吉祥祝福,其服饰从质料到色彩到图案追求艳丽,形成了奢华的风气。
清朝是以满族统治者为主的政权机构,满族旗人的风俗习惯影响着中原地区。几千年来世代相传的传统服制度,由于满族八旗兵的进关而遭到破坏。这种变革是中国传统服制的又一次飞跃,是历史上“胡服骑射”、“开放唐装”之后的第三次大转变。历时数千年的宽袍大袖、拖裙盛冠、潇洒富丽、纤细柔弱,与衣身修长、衣袖短窄的满装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旗装以它用料节省,制作简便和服用方便,取代了古代的衣裙的繁复。而其中女子的旗装随时代的发展,经过加工而成了突出曲线修长秀丽的旗袍,现在已经形成了汉民族的服饰代表,显示了东方女性的温柔与内涵,具有着永恒存在的价值。
二、传统服饰各阶段发展特点
原始社会时期,生产力水平较低,所以那时的衣物大多简单古朴,形制较简单所以不作为重点探讨。但从出土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骨针来看,但是的缝制技术已经成熟,制衣技术已经很成熟。
养蚕技术的普及,商周时期的织物水平大幅提高。这个时期的织物颜色,以暖色为多,尤其以黄红为主,间有棕色和褐色,但并不等于不存在篮、绿等冷色。只是以朱砂和石黄制成的红黄二色,比其他颜色更鲜艳,渗透力也较强,所以经久不变并一直保存至今。经现代科技分析,商周时期的染织方法往往染绘并用,尤其是红、黄等正色,常在织物织好之后,再用画笔添绘。商代衣服材料主要是皮、革、丝、麻。由于纺织技术的进展,丝麻织物已占重要地位。商代人已能精细织造极薄的绸子,提花几何纹锦、绮,和绞织机的罗纱。衣料用色厚重。
西周时,等级制度逐步确立,周王朝设“司服”等官职,掌管王室服饰。根据文献记载和出土文物分析,冠服制度,初步建立于夏商时期,到周代已完整完善,春秋战国之交被纳入礼治。王室公卿为表示尊贵威严,在不同礼仪场合,穿衣着裳也须采用不同形式、颜色和图案。从周代出土的人形文物看,服饰装饰虽繁简不同,但上衣下裳已分明,奠定了中国服饰的基本形制。
但是受限于生产力和奴隶社会对下层奴隶的压迫,这些制作水平较高的衣物仍只供王公贵族享用。
战国时期,穿着胡服一时相沿成风,以致形成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第一次的大变革。秦统一中国后,建立个各项制度,其中包括衣冠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河南襄邑的花锦,山东齐鲁的冰纨、绮、缟、文绣,风行全国。工艺的传播,使多样、精美的衣着服饰脱颖而出。这是服饰向上的跨越。
春秋战国织绣工艺的巨大进步,使服饰材料日益精细,品种名目日见繁多。春秋战国时期,不仅王侯本人一身华服,从臣客卿也是足饰珠玑,腰金佩玉,衣裘冠履,均求贵重。
秦汉魏晋
秦汉时期的衣料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藤蔓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以及织有文字的通幅花纹。随着西汉建元三年、元狩四年,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丝绸之路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自秦而汉,深衣有了一些发展和变化。从东汉社会上层来看,通裁的袍服转入制度化。秦代服制与战国时无大差别,保持深衣的基本形制。西汉男女服装,仍沿袭深衣形式。不论单、绵,多是上衣和下裳分裁合缝连为一体,上下依旧不通缝、不通幅;外衣里面都有中衣及内衣,其领袖缘一并显露在外,成为定型化套装。下着紧口大裤,保持“褒衣大裙”风格。足下为歧头履。腰间束带。
秦代服制,服色尚黑。汉代有了舆服制度。史书列有皇帝与群臣的礼服、朝服、常服等20余种。服饰上的等级差别已十分明显。魏初,文帝曹丕制定九品官位制度,“以紫绯绿三色为九品之别”。这一制度此后历代相沿杂而用之,直到元明。晋代的首服除幅巾为社会沿用之外,有官职的男子还戴小冠子,而冠上再加纱帽的称漆纱笼冠,本是两汉武士之制,传之又传,不仅用于男官员,并流传民间且男女通用
南北朝时期的服饰,受到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显著影响,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第二次大变革。
南北朝时,北方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人民错居杂处,政治、经济、文化风习相互渗透,形成大融合局面,服饰也因而改易发展。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女子衣着“上俭下丰”。这是服饰南北的跨越。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古代服装史的大变动时期,这个时候因为大量的胡人搬到中原来住,胡服便成了当时时髦的服装。紧身、圆领、开叉就是胡服的特点。
盛世隋唐
唐代服饰承上启下,“法服”与“常服”同时并行,这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服饰的第三次大变革,与前两次南北向交流有所不同,这次的特点是东西向的服饰大交流。
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繁荣,盛唐时期,中国成为世界中心,波斯,大秦,天竺,全世界的文化交汇于此,是服饰风格吸收了外来民族的不少内容又受西北民族影响。这是东西的跨越。
唐代服饰在中国古代服饰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以至于现在人们仍然把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服装称为唐装。
经历了长时间的动荡与战乱,中华民族终于迎来了第二个黄金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花纹有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章彩华丽。刺绣,有五色彩绣和金银线绣等。印染花纹,分多色套染和单色染。
“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丝”。“眉黛夺得萱草色,红裙妒杀石榴花”——唐代服饰的华丽程度邻人叹为观止。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尤其是贞观和开元年间,政治气候宽松,人们安居乐业。唐朝的京师长安,是当时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同时也是东西文化交流的中心。在古城西安,雁塔晨钟、灞柳风雪、骊山晚照、碑林石刻仿佛还萦绕着袅袅的盛唐之音。和唐朝政府有过友好往来的国家,曾经有三百多个。灿烂的中国文化,通过他们传到世界各地。时至今日,日本朝鲜等东亚地区的一些国家,仍把唐朝时期的服饰作为正式的礼服,可见影响之久。外国的友好使者云集长安,也把他们的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八百里秦川。唐朝的绘画、雕刻、音乐、舞蹈等艺术都吸引了外来的技巧和风格。对异国衣冠服饰的兼收并蓄,使唐朝服饰的奇葩开得更加鲜艳夺目。
在唐代,有身份的人可以穿开胸衫,永泰公主可以半裸胸,歌女可以半裸胸以取悦于统治阶级,而平民百姓家的女子是不许半裸胸的。当时,唐朝半露胸的裙装有点类似于现代西方的夜礼服,只是不准露出肩膀和后背。
唐代服饰图案,改变了以往那种以天赋神授的创作思想,用真实的花、草、鱼、虫进行写生,但传统的龙、凤图案并没有被排斥,这也是由皇权神授的影响而决定的。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向于表现自由、丰满、肥壮的艺术风格。
晚唐时期的服饰图案更为精巧美观。花鸟服饰图案、边饰图案、团花服饰图案在帛纱轻柔的服装上,真是花团锦簇,争妍斗盛。正如五代王建所说:“罗衫叶叶绣重重,金凤银鹅各一丛,每翩舞时分两向,太平万岁字当中。”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华贵优美的服饰图案,是画工们在敦煌石窟用艰苦的劳动为后人们保留下来的珍贵形象的资料。唐代服饰的发展是整体上的发展,这时服饰图案的设计趋于表现自由、丰满、华美、圆润,在鞋、帽、巾、玉佩、发型、化妆、首饰的表现,都说明了这一特点。
总之,唐代服饰是我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化石,是绚烂中国文明的一朵奇葩。宋明矜巧
宋代的服装,其服色、服式多承袭唐代,只是与传统的溶合做得更好、更自然,给人的感觉是恢复中国的风格。宋朝时候的服饰宋朝的男装大体上沿袭唐代样式,一般百姓多穿交领或圆领的长袍,做事的时候就把衣服往上塞在腰带上,衣服是黑白两种颜色。当时退休的官员、士大夫多穿一种叫做“直掇”的对襟长衫,袖子大大的,袖口、领口、衫角都镶有黑边,头上再戴一顶方桶形的帽子,叫做“东坡巾”。宋代的女装是上身穿窄袖短衣,下身穿长裙,通常在上衣外面再穿一件对襟的长袖小褙子,很像现在的背心,褙子的领口和前襟,都绣上漂亮的花边。
由于程朱理学的思想禁锢,和对外政策的妥协退让,服饰文化不再艳丽奢华,而是简洁质朴。
少数名族的服饰也占据着很重要的位置,这些名族的服饰风格,也原先明代的复式风格水乳交融,形成了新的风格。辽、西夏、金分别为中国古代契丹、党项、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服饰反映了在与汉民族进行长期文化交流中,各自发扬民族传统的发展轨迹。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领间刺绣精美。契丹一般穿窄袖圆领齐膝外衣,足下着长统靴,宜于马上作战射猎;妇女穿窄袖交领袍衫,长齐足背,都是左衽,正与汉人相反,所习惯穿用的钓墩传到内地曾广为流行。
明朝,是中国最后一个汉人王朝,在结束了蒙古的统治后,明朝恢复了汉人的服饰制度。明太祖朱元璋制定了新的服饰制度,这对后来的服饰影响颇深,以至于在各种影视剧中,朱元璋首创的的瓜皮帽几乎成为了中国麦子的代表。这种六瓣、八瓣布片缝合的小帽,看起来很像剖成半边的西瓜。本来是仆役所戴的,但是因为戴起来很方便,所以就普遍流行起来。这就是清代「瓜皮小帽」的前身。明代的男装,大人多穿青布直身的宽大长衣,头上戴四方平定巾,一般平民穿短衣,裹头巾。明代的贵妇多是穿红色大袖的袍子,一般妇女只能穿桃红、紫绿及一些浅淡的颜色。平日常穿的是短衫长裙,腰上系着绸带,裙子宽大,样式很多,像百褶裙、凤尾裙、月华裙等。
清代易服
明立国不久,就下令禁穿胡服,恢复了唐朝衣冠制度。清兵入关以后,为巩固其在中原的统治,强制施行“剃发令”,并相继制定了官民服饰制度﹑服色制度等。结果导致传统服饰制度的最终消灭,形成满族服饰的统一地位,从而出现了中国古代服饰史上的第四次大变革。
清朝是是个满汉文化交融的时代,尤其是服装文化,也是在进入中国后,保留原有服装传统最多的非汉族王朝。满族统治者初入关之时,实行残酷的镇压,“衣冠悉遵本朝制度”,强制汉人剃发易服。而满族人推行的那条辫子因为饱受西方侵略者讥笑,几乎成了中国屈辱近代史的一个文化象征。
不过清代服饰样式华美雍容,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挂。官帽与前朝截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圆斑),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影响所及,其他颜色的马褂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
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
三、结论
服饰的变革与发展,实质上是文化的变革与发展。服饰的变化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有着很大的关系。“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服饰的变化也常常是最高统治者意志的体现。
一定形态的政治经济决定一定形态的文化,一定形态的文化有反作用于一定形态的政治和经济。服饰是政治经济文化的晴雨表,研究它,有助于我们了解一个时代的文化风俗,意识形态,有助于我们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
第三篇:高中历史必修1小结复习[范文]
高中历史必修1小结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2、(世袭君主制)的出现标志着王朝的建立。
3、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不准确的是:受封的有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4、西周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王权平稳过渡
5、“家天下”制度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进步的要求
6、商周政治的共同特点是: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7、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
8、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地位
9、西周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10、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11、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世袭君主制
12、分封制规定,被封的诸侯对周王的义务有:
①服从命令 ②随从作战 ③镇守疆土 ④交纳贡赋 ⑤朝觐述职
13、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1)保证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3)春秋战国后,宗法制日益削弱
14、周初实行分封制主要是为了:巩固奴隶制的国家政权
15、在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独立性,包括:(1)设置官员
(2)建立武装(3)征派赋役
16、西周分封制最核心的内容是:分封土地
17、夏朝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是:用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18、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19、周天子完全失去分封大权是在:战国末年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国实力超过东方任何一国,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比较彻底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秦
3、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4、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标志是: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
5、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的主要目的是:永续秦的统治
6、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是: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7、以下叙述符合春秋战国历史的是:(1)群雄割据,战火连绵(2)大夫夺权,诸侯称王(3)各国变法,富国强兵
8、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先后次序是:韩、赵、魏、楚、燕、齐
9、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10、“皇帝”的称号来源于:三皇五帝
11、夏、秦在我国历史上的相同之处是:政治制度方面有重大创新,为后代长期延续
12、“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反映的是:秦始皇首建大一统国家的历史功绩。
13、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已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
14、与前代相比,秦朝建立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5、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丞相李斯说:“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
上述引文表明,“焚书坑儒”的目的与实质是:严密控制思想,推行文化专制主义
16、春秋战国是古代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以下相关描述中最能反映这一历史时期两大发展趋势的是:(1)社会形态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2)国家形势上由割据纷争走向大一统
补充: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从宏观上讲,有两大历史发展趋势,一是社会形态方面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一是国家状态方面由割据纷争走向大一统。
17、秦灭六国后,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刚刚统一的封建国家
18、按秦朝制度,主管军事的是:太尉
19、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皇帝任命
20、秦始皇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是:韩非子法家思想的应用与发展
21、秦朝百姓如果告官,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他应当找:御史大夫
22、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23、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
24、下列关于秦朝中央“三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1)是秦朝中央三个最高的官职
(2)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牵制(3)始终没有掌握秦朝军政大权
25、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包括:(1)禅让制(2)分封制(3)宗法制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武帝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了:决策中枢的转移 补充:中朝决策,外朝执行,皇权加强。
2、宋元时期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和中书省
3、西汉七国之乱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中央削夺王国封地
补充: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开始着手削夺诸候王国的封地,吴王刘濞等发动叛乱。
4、唐朝政治制度的变化特征是: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
补充:唐朝时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这样,相权一分为三,并且互相牵制,加强了皇权
5、隋唐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是:三省六部制
补充: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改革最主要的是开创了三省六部制,从而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6、宋朝在各州设立的通判一职,其职责是:监督知州 补充:北宋在各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行使监察权。
7、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实行郡国并行制
8、五代至北宋时政治体制的认识。造成五代以来政权更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赵匡胤是有充分认识的。他从财政、政治、军事方面采取了综合治理的方法。
9、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影响有:
(1)加强了中央集权(2)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患(3)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10、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分割王国的封地
补充:推恩令是为了削弱王国势力,不是直接剥夺王国封地,汉景帝已把王国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
11、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对加强中央集权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使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补充:北宋中央政府将地方大部分财赋运交中央,使地方割据缺乏物质条件。
12、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尚书、中书、门下,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13、西汉初期的政治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地方建制
补充: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而西汉在地方上推行的是郡国并行制。
1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的措施是围绕:中央和地方统治集团的矛盾 补充: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就是针对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局面,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解决中央和地方统治集团的矛盾。
15、隋唐时期,实行并完善三省六部制的根本作用是: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6、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补充: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17、下列关于元朝中书省的说法,正确的是:(1)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构(2)其长官相当于秦朝的丞相(3)中书省的长官拥有决策权 补充:虽然元朝宰相的权力非常大,但决策权仍然在皇帝手中。
18、下列关于西汉封国制的说法,正确的是(1)设立封国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西汉的统治
(2)封国制实行后,出现了割据局面(3)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得到解决 补充:实行“推恩令”是在汉武帝时期
19、“汉承秦制”反映在地方制度上,其继承的是:郡县制
20、七国之乱与安史之乱所造成的直接社会后果,相似点是:生产破坏,人民遭殃
补充:七国之乱被平定以后汉朝并未走向衰落,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出现藩镇割据,中央集权日益削弱,七国之乱后汉朝地方割据势力被铲除。两次变乱的直接共同后果是生产破坏,人民遭殃。
21、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哪一机构职能相当:尚书省
补充:元朝的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唐朝的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22、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第四篇:高中历史必修1小结复习——1.1-1.3
高中历史必修1小结复习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司马迁《史记》的第一篇《五帝本纪》,其中记录了有关黄帝、尧、舜等最早的帝王们的事迹 第1课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1、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2、(世袭君主制)的出现标志着王朝的建立。
3、关于西周分封制的叙述不准确的是:受封的有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
4、西周宗法制实行嫡长子继承制的主要目的是:保证王权平稳过渡
5、“家天下”制度是历史的进步,主要是因为: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和进步的要求
6、商周政治的共同特点是:实行宗法制,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7、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突出特点是: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
8、春秋时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地位
9、西周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10、中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夏朝
11、启是从暴力夺取政权的,将传统的首领选举制改为:世袭君主制
12、分封制规定,被封的诸侯对周王的义务有:
①服从命令
②随从作战
③镇守疆土
④交纳贡赋
⑤朝觐述职
13、下列关于宗法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1)保证了奴隶主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2)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春秋战国后,宗法制日益削弱
14、周初实行分封制主要是为了:巩固奴隶制的国家政权
15、在西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独立性,包括:(1)设置官员(2)建立武装(3)征派赋役
16、西周分封制最核心的内容是:分封土地
17、夏朝对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做出的突出贡献是:用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18、西周王族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19、周天子完全失去分封大权是在:战国末年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国实力超过东方任何一国,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比较彻底
2、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秦
3、从分封制到郡县制的转变体现了:封建中央集权制的形成
4、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的标志是:金字塔般统治机构的建立
5、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的主要目的是:永续秦的统治
6、秦朝御史大夫的职责是: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7、以下叙述符合春秋战国历史的是:(1)群雄割据,战火连绵(2)大夫夺权,诸侯称王(3)各国变法,富国强兵
8、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先后次序是:韩、赵、魏、楚、燕、齐
9、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以后,秦朝:郡县长官直接由皇帝任免
10、“皇帝”的称号来源于:三皇五帝
11、夏、秦在我国历史上的相同之处是:政治制度方面有重大创新,为后代长期延续
12、“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这则纪功石刻反映的是:秦始皇首建大一统国家的历史功绩。
13、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已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求其宁息”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
14、与前代相比,秦朝建立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15、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丞相李斯说:“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 上述引文表明,“焚书坑儒”的目的与实质是:严密控制思想,推行文化专制主义
16、春秋战国是古代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以下相关描述中最能反映这一历史时期两大发展趋势的是:(1)社会形态上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2)国家形势上由割据纷争走向大一统
补充: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从宏观上讲,有两大历史发展趋势,一是社会形态方面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一是国家状态方面由割据纷争走向大一统。
17、秦灭六国后,秦始皇“废分封,立郡县”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刚刚统一的封建国家
18、按秦朝制度,主管军事的是:太尉
19、秦朝三公九卿和郡县长官产生的方式是:皇帝任命
20、秦始皇颁布了一系列旨在加强中央集权的政策措施。这些措施是:韩非子法家思想的应用与发展
21、秦朝百姓如果告官,按照秦朝中央官吏的职责,他应当找:御史大夫
22、秦始皇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23、秦朝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皇权至高无上
24、下列关于秦朝中央“三公”的表述中,正确的是:(1)是秦朝中央三个最高的官职(2)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牵制
(3)始终没有掌握秦朝军政大权
25、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包括:(1)禅让制(2)分封制(3)宗法制
第3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武帝中外朝制度的形成反映了:决策中枢的转移 补充:中朝决策,外朝执行,皇权加强。
2、宋元时期的中央最高行政机构分别是:中书门下和中书省
3、西汉七国之乱发生的直接原因是:中央削夺王国封地
补充:公元前154年,汉景帝开始着手削夺诸候王国的封地,吴王刘濞等发动叛乱。
4、唐朝政治制度的变化特征是: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
补充:唐朝时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指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这样,相权一分为三,并且互相牵制,加强了皇权
5、隋唐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是:三省六部制
补充: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改革最主要的是开创了三省六部制,从而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6、宋朝在各州设立的通判一职,其职责是:监督知州
补充:北宋在各州郡长官之下设置通判,行使监察权。
7、西汉统治者总结秦朝历史,从“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的认识出发,采取的措施是:实行郡国并行制
8、五代至北宋时政治体制的认识。造成五代以来政权更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赵匡胤是有充分认识的。他从财政、政治、军事方面采取了综合治理的方法。
9、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影响有:
(1)加强了中央集权(2)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后患(3)改变了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
10、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的直接目的是:分割王国的封地
补充:推恩令是为了削弱王国势力,不是直接剥夺王国封地,汉景帝已把王国官吏任免权收归中央。
11、北宋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对加强中央集权产生的主要影响是:使地方丧失了割据的经济基础
补充:北宋中央政府将地方大部分财赋运交中央,使地方割据缺乏物质条件。
12、唐朝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尚书、中书、门下,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从而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13、西汉初期的政治体制与秦朝相比,最大的差别在于:地方建制
补充:秦朝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而西汉在地方上推行的是郡国并行制。
14、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其核心的措施是围绕:中央和地方统治集团的矛盾
补充:宋初加强中央集权,就是针对五代十国藩镇割据局面,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解决中央和地方统治集团的矛盾。
15、隋唐时期,实行并完善三省六部制的根本作用是: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6、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分天下为13州,每一州设刺史一名。刺史的主要职责是: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补充:刺史位卑权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
17、下列关于元朝中书省的说法,正确的是:(1)是元朝的最高行政机构
(2)其长官相当于秦朝的丞相(3)中书省的长官拥有决策权 补充:虽然元朝宰相的权力非常大,但决策权仍然在皇帝手中。
18、下列关于西汉封国制的说法,正确的是(1)设立封国的目的是为了加强西汉的统治(2)封国制实行后,出现了割据局面(3)汉武帝时期王国问题得到解决 补充:实行“推恩令”是在汉武帝时期
19、“汉承秦制”反映在地方制度上,其继承的是:郡县制
20、七国之乱与安史之乱所造成的直接社会后果,相似点是:生产破坏,人民遭殃
补充:七国之乱被平定以后汉朝并未走向衰落,安史之乱以后唐朝出现藩镇割据,中央集权日益削弱,七国之乱后汉朝地方割据势力被铲除。两次变乱的直接共同后果是生产破坏,人民遭殃。
21、元朝的中书省与唐朝的哪一机构职能相当:尚书省
补充:元朝的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构,唐朝的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22、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与此相关的措施是: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2、秦朝设丞相辅佐皇帝,隋唐分散丞相权力,明朝废丞相。这些措施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补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两个矛盾集中点,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刚刚出现,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不太明显,秦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隋唐时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已经很明显,所以分散丞相权力。专制主义越发展,二者矛盾越尖锐,至明朝时已无法调和,故废除丞相。
3、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是: ①神化皇权 ②皇权控制中央 ③削弱地方势力 ④注重思想文化控制
4、下列关于明太祖废行省、设三司的评述,正确的是:(1)是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2)通过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5、隋朝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宰相权重难制
6、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设置了直属皇帝的具有传达性质的中央机构——军机处
7、明朝是以六部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
8、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表明:皇权日益强化
9、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的是:明宣宗
10、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作用有: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②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③分散了地方的权力
11、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两千余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特征是:①皇帝“家天下”制度 ②中央集权制度 ③官僚制度 ④“多民族”与“大一统”
12、我国宰相制度废除于:明太祖
1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产生到终结,期间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对此问题的评说中,正确的是:(1)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2)秦始皇实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3)明清时期随着丞相制度的废除和军机处的设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14、下列关于军机处设立的表述,正确的是:(1)雍正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军机处(2)军机大臣由皇帝亲自挑选的满汉官员充任(3)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5、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曾起过作用的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1)秦汉时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总体上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全国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崩溃显然是一个重要原因(3)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强化,从根本上说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6、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职:都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17、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君主制度的统治
1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始终伴随着的矛盾有:①中央与地方 ②君权与相权
19、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20、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根本上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21、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中最主要的是:维护国家统一
22、“内阁制度”是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确立于:明成祖时
23、关于军机处的表述:①设于雍正帝时
②是清朝前期加强专制皇权的重要手段 ③它的设立显示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渐趋衰落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2、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是:城邦
3、对古希腊众多奴隶制小国出现具有重要作用的是:地理环境
4、古代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
5、为希腊城邦雅典从君主制向民主制演化准备了条件的是:贵族制
6、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最高的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7、下列关于雅典民主制的说法,正确的是:(1)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2)促成雅典政治、经济、文化臻于极盛(3)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8、在古希腊诸城邦中,斯巴达:实行贵族制的城邦
9、被马克思称作的“希腊内部极盛时期”的是:伯里克利时代
10、公元前8世纪雅典城邦兴起于:氏族制度瓦解过程中
11、希腊城邦政体的主要类型有:(1)民主制(2)贵族制(3)君主制
12、公民大会管理的事务有:①内政 ②外交 ③军事防务 ④官员选举
13、古希腊城邦政体出现的先后次序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14、下列关于希腊城邦的表述正确的是:(1)出现于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2)是奴隶制小国(3)突出特征是小国寡民
15、“全希腊的学校”是:雅典
16、下列关于希腊城邦衰落的原因是:城邦之间长期混战促使其衰落
17、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日常事务的是:五百人会议
18、雅典国家最终形成的标志是:克利斯提尼改革
19、在雅典奴隶民主政治中出现了很多新设机构或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的职务包括:(1)公民大会代表
(2)执政官
(3)陪审法庭法官
20、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是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时期
21、下列民主运作的方式,起源于雅典的是:①差额选举制 ②任期制 ③议会制 ④比例代表制
22、雅典民主政治机构主要由哪些部门组成:①公民大会 ②陪审法庭 ③五百人会议 ④十将军委员会
23、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小国寡民体制
24、维系古希腊文明发展的生命线是:海洋
25、希腊城邦的政体类型多样,包括:(1)民主制(2)贵族制(3)君主制
26、雅典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
27、下列关于古代希腊城邦的评价,正确的是(1)民主政治有了高度发展(2)其实质是奴隶主的民主(3)有利于希腊文化的发展
28、下列叙述,与克利斯提尼有关的是:(1)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2)设立五百人会议(3)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29、雅典实行的是:民主制
30、雅典被称为是“全希腊的学校”,最重要的依据是雅典:民主政治健全
31、在雅典奴隶民主政治中出现了很多新设机构或官职。陪审法庭法官的职责包括(1)陪审各类重要案件(2)监督公职人员的行为操守(3)参加立法
第五篇:高中历史必修1小结复习——1.4-2.1
第4课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我国古代丞相一职的设立与废除,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2、秦朝设丞相辅佐皇帝,隋唐分散丞相权力,明朝废丞相。这些措施体现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补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两个矛盾集中点,即“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中央”和“地方”的矛盾。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刚刚出现,皇权和相权的矛盾不太明显,秦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隋唐时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已经很明显,所以分散丞相权力。专制主义越发展,二者矛盾越尖锐,至明朝时已无法调和,故废除丞相。
3、我国封建社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是:
①神化皇权 ②皇权控制中央 ③削弱地方势力 ④注重思想文化控制
4、下列关于明太祖废行省、设三司的评述,正确的是:(1)是封建君主专制强化的一种表现(2)通过分散地方权力来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3)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势力的形成
5、隋朝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宰相权重难制
6、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的标志是:设置了直属皇帝的具有传达性质的中央机构——军机处
7、明朝是以六部为主体的行政管理体制
8、从明初废除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表明:皇权日益强化
9、授予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的是:明宣宗
10、明朝废行省、设三司的作用有:①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②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③分散了地方的权力
11、自秦朝历汉唐至明清(公元前221年至公元1840年)两千余年间,中国古代国家的特征是:①皇帝“家天下”制度 ②中央集权制度 ③官僚制度 ④“多民族”与“大一统”
12、我国宰相制度废除于:明太祖
1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从产生到终结,期间有一个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对此问题的评说中,正确的是:(1)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
(2)秦始皇实行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和郡县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3)明清时期随着丞相制度的废除和军机处的设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
14、下列关于军机处设立的表述,正确的是:(1)雍正帝为加强皇权而设立军机处
(2)军机大臣由皇帝亲自挑选的满汉官员充任(3)军机处的设置标志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15、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曾起过作用的下列认识中,错误的是
(1)秦汉时代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总体上有利于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国家分裂,全国性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的崩溃显然是一个重要原因(3)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高度强化,从根本上说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6、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康熙帝设南书房,挑选翰林院学士入职:都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产物
17、中国古代社会直接实行君主制度的统治
18、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始终伴随着的矛盾有:①中央与地方 ②君权与相权
19、我国封建社会长期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原因是:封建经济的分散性 20、明太祖废除了宰相制度,根本上是:加强君主专制的需要
21、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封建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中最主要的是:维护国家统一
22、“内阁制度”是明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确立于:明成祖时
23、关于军机处的表述:①设于雍正帝时
②是清朝前期加强专制皇权的重要手段 ③它的设立显示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渐趋衰落
第二单元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古代希腊民主政治
1、雅典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2、孕育古希腊民主政治的摇篮是:城邦
3、对古希腊众多奴隶制小国出现具有重要作用的是:地理环境
4、古代希腊地处地中海:东部
5、为希腊城邦雅典从君主制向民主制演化准备了条件的是:贵族制
6、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最高的权力机构是:公民大会
7、下列关于雅典民主制的说法,正确的是:(1)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与轮番而治(2)促成雅典政治、经济、文化臻于极盛(3)是社会不公的一种暴力机器
8、在古希腊诸城邦中,斯巴达:实行贵族制的城邦
9、被马克思称作的“希腊内部极盛时期”的是:伯里克利时代
10、公元前8世纪雅典城邦兴起于:氏族制度瓦解过程中
11、希腊城邦政体的主要类型有:(1)民主制(2)贵族制(3)君主制
12、公民大会管理的事务有:①内政 ②外交 ③军事防务 ④官员选举
13、古希腊城邦政体出现的先后次序是:君主制、贵族制、民主制
14、下列关于希腊城邦的表述正确的是:(1)出现于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世纪(2)是奴隶制小国(3)突出特征是小国寡民
15、“全希腊的学校”是:雅典
16、下列关于希腊城邦衰落的原因是:城邦之间长期混战促使其衰落
17、处理公民大会闭会期间日常事务的是:五百人会议
18、雅典国家最终形成的标志是:克利斯提尼改革
19、在雅典奴隶民主政治中出现了很多新设机构或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的职务包括:(1)公民大会代表
(2)执政官
(3)陪审法庭法官
20、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是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时期
21、下列民主运作的方式,起源于雅典的是:①差额选举制 ②任期制 ③议会制 ④比例代表制
22、雅典民主政治机构主要由哪些部门组成:①公民大会 ②陪审法庭 ③五百人会议 ④十将军委员会
23、雅典民主制度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当时的:小国寡民体制
24、维系古希腊文明发展的生命线是:海洋
25、希腊城邦的政体类型多样,包括:(1)民主制(2)贵族制(3)君主制
26、雅典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制度的基础
27、下列关于古代希腊城邦的评价,正确的是(1)民主政治有了高度发展(2)其实质是奴隶主的民主(3)有利于希腊文化的发展
28、下列叙述,与克利斯提尼有关的是:(1)用10个地域部落取代原来的4个血缘部落(2)设立五百人会议(3)成立十将军委员会
29、雅典实行的是:民主制
30、雅典被称为是“全希腊的学校”,最重要的依据是雅典:民主政治健全
31、在雅典奴隶民主政治中出现了很多新设机构或官职。陪审法庭法官的职责包括(1)陪审各类重要案件(2)监督公职人员的行为操守(3)参加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