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哀牢山国家自然保护区居民调查问卷
哀牢山风景名胜区居民调查问卷
尊敬的朋友:
您好!本课题为研究哀牢山风景名胜区的未来规划方向问题,为更加正确的把握和了解景区
现状及将来的发展方向,特进行此次问卷调查,此次问卷结果仅用于科学研究。填表日期:
1.您所属的年龄段? A.0--20B.20--40C.40--60 D.60 以上(男,女)。
2.您觉得你们现在的生活状态如何?
A.非常满意B.一般般C.不满意D.不知道
3.您喜欢近程出游吗? A.很喜欢B.喜欢C.一般D.不喜欢
4.您近程出游一般选择怎样的交通工具?
A 开车B 乘公交C 骑脚踏车D 步行E 其他
5.您去过哀牢山风景名胜区吗?
A.去过,曾去那游玩过B.去过,但只是普通路过
C.没去过,但以后有机会会去D.没去过,以后也不太想去
5-1.如果去过,您对哀牢山风景名胜区内的设施状况做何评价(如公厕、座椅、指示牌、商店等)?
A.很不错,基本满足了我在景区内的需求
B.一般,有些设施个人觉得还不太满意
C.不好,根本无法满足我的需求
D.不知道
5-2.电力设施是否满足日常需求(是否停电)?
A.从未停过电B.很少停电C.一年停电两次以上D.经常停电 5-3.水力设施是否满足日常需求?
A.用水能够完全满足生活生产等需求B.勉强够用C.较为缺水D.严重缺水
6.您希望哀牢山风景名胜区得到开发吗?
A.希望开发,带来经济效益B.不开发,现在就挺好的C.无所谓
7.您认为哀牢山风景名胜区属于哪种类型的景点?(可多选)
A.自然风景观光B.历史人文特色C.刺激冒险游D.其他
8.您觉得你们当地有什么特色的,能吸引外来游人的物品吗?
A.有,并很清楚B.有,但不清楚C.没有D.不知道 8-1.若觉得有特色物品,是什么类型的物品?(若觉得没有,可不填)
A 纪念品B 特色手工艺C 当地农副产品D.其他,如特色饮食
9.您认识的人有从事与旅游业有关的工作的吗?
A 自己就从事与旅游业相关的工作
B 家人或亲戚,朋友,同事中有从事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工作
C 本人,家人,亲戚,朋友,同事都不直接从事与旅游业直接相关的工作
10.您觉得现在来哀牢山风景名胜区的,是当地或附近地区的游客多还是外来(如昆明、外省、外国)游客多?
A.当地游客多B.外来游客多C.差不多,都有D.不知道,不好判断
11.外来游客到这里来游玩,您觉得他们对你们的生活有带来不便吗?
A.有,且产生较大影响,比较反感
B.有些影响,但还是乐意向他们展示我们的生活状态
C.没什么影响,我们依旧按原先的方式生活
D.不知道,不太注意
12.您对现在哀牢山风景名胜区开发明后的环境质量评价如何?
A.很好,和未开发时差不多B.挺好的,但没有以前好,开发有少许破坏C.不好,开发后产生了较大破坏D.不知道
13.哀牢山风景名胜区今后进行旅游开发了,如果要让当地居民搬离,您是否愿意搬离?
A.不愿意搬,土生土长,对这儿有感情
B.不愿意搬,其他原因
C.如果搬迁条件够实惠的话,还是愿意搬的D.愿意搬,对现在的生活环境不是很满意
14.您觉得哀牢山风景名胜区今后能够发展成为像大理、丽江那样全国著名的旅游景点吗?
A.肯定能,而且现在哀牢山风景名胜区就已经很有名了
B.应该可以吧,还是要看今后景区是如何开发的C.不太可能,哀牢山风景名胜区完全没有大理、丽江的名气
D.不知道
E.无所谓,跟我关系不大
15.请问您是否愿意参与旅游服务?
A.愿意B.不愿意C.无所谓D.看到时候的情况
16.请问您参与服务种类的意向:
A.导游B.餐饮C.住宿D.购物E.娱乐F.保健G.景区工作人员H.表演(民俗文化,民族歌舞,民间技艺,服装展示等等)I.其他
15.如果您有个外地来的朋友来哀牢山风景名胜区游玩,您会介绍他去看些、玩些什么?
16.你对哀牢山风景名胜区现在的开发是什么态度呢?
17.对哀牢山风景名胜区未来的发展有什么期待?
谢谢您的帮助与合作!
云南大学
采访问卷问题
1、您去哀牢山风景名胜区都做了什么?
2、.哀牢山风景名胜区开发后,您的生活有什么变化?(经济、生活方式、生活环境)
3、.你对哀牢山风景名胜区现在的开发是什么态度呢?(具体说明原因)
4、我是一个外来游客,作为当地人,您会推荐我到哪儿游玩呢?
5、对已开发旅游区的看法以及对未来的期待
6、旅游开发让搬离是否愿意?
第二篇:关于珠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调查问卷
关于珠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市场调查问卷表
您好!我是一名青岛滨海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的应届毕业生,由于写毕业论
文的需要,设计了一份关于珠山国家森林公园的调查问卷。希望您在百忙之中
能够接受我的问卷调查,您的想法对我很重要,谢谢您的合作!
1.您的性别是?
□男□女
2.您的年龄?
□18岁以下□18岁-23岁□24岁-30岁□31岁-45 岁□45岁-60岁□60岁以上
3.您的月收入?
□2000元以下 □2000-4000元 □4000-7000元 □7000-10000元 □10000元以上
4.您居住地点区域是?
□黄岛区□青岛市其他各区县□山东省□山东省以外□国外
5.您一般选在什么时候出游?
□寒暑假□法定节假日(如五一、十一等)□周末□其他
6.您的出行方式是?
□旅行社跟团□找几个朋友自助游□家庭集体出行□独自出游探险
7.您在旅游中最关注的是
□景区特色□交通条件□门票价格□食宿问题□服务设施□安全条件
8.您旅游的主要开销是?
□门票□住宿□购物□交通□饮食□其他
9.你是出行前一般是通过什么渠道了解旅游信息的?
□旅行社□宣传海报、媒体广告□朋友介绍□网络查找
10.您是否知道珠山国家森林公园(小珠山)吗?
□是□否
11.您是否去过珠山国家森林公园?(回答是的话问卷继续,回答否的话问卷结束)
□是□否
12.您对珠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那些服务表示满意?
□景点□导游服务□餐饮□交通□住宿
13.您认为认为合适的珠山国家森林公园的门票价格区间?
□20元以下□20-40元□40-60元□60-80元□80-100元□100元以上
14.您认为珠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不足之处有?
□旅游景点的设施□个人体验项目过少□ 服务质量□其它
15.您对珠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我们的调查问卷到此结束,感谢您的积极参与配合!
第三篇:居民幸福感调查问卷
居民幸福感调查问卷 正在进行的是有关居民幸福指数的调查,目的是了解居民的幸福感状态,并提出提升居民幸福感的建议。本问卷不记名,整个过程将对您的个人信息严格保密,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谢谢!
问题1:您的性别是
A.男B.女
问题2:您觉得现在幸福吗?
A.很不幸福B.不幸福C.一般D.幸福E.很幸福 问题3:您对幸福感的理解是(多选题)
A.有幸福的家庭B.自己和家人身体健康C.和自己爱的人生活在一起
D.有很多知心好友E.自由自在F.有份理想满意的工作G.有较好的人际关系H.受到理解和尊重I.有目标,有追求J.为社会做出贡献K.有钱,有权L.吃喝玩乐
问题 4:您认为目前存在的什么问题让自己感到不幸福?(多选题)
A.学业的压力B.就业的压力C.情感方面D.经济方面E.人际关系F.兴趣爱好的追求G.身体健康方面H.外界社会环境I.暂时还不知道 问题5::生活中,您是否会感到焦虑、担心或不安?
A.非常严重B.严重C.有些D.很少F.无
问题6:您认为现在的各方面状况和自己的期望值相符吗?
A.现在的状况比期望值好B.刚刚相符
C.现在的状况与期望值有些许的差距D.现在的状况与期望值有非常大的差距 问题7:您不开心的时候,有没有积极去寻找快乐的方法?
A.总是,并且绝大多数情况下很快就开心起来 B.经常,很多情况下能够很快开心起来
C.偶尔有,比较难很快开心起来D.很少去寻找快乐的方法,也找不到 问题8:您认为当前社会是否和谐美好?
A.非常美好B.比较美好C.一般D.不是很美好
问题9:假如幸福感最高分为100分,您认为可给您现在的幸福感打多少分?
A.91-100B.81-90C.71-80D.61-70F.51-60分或更低
谢谢!
第四篇:居民理财调查问卷
调查时间2014年03月05日调查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人填写)
某某企业个人理财调查问卷
您好!我是*******的学生,为了撰写毕业论文而专门作此调查问卷,望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时间做一下这份问卷,您所提供的信息对我的研究很有价值,此问卷只供完成课业,且不留姓名,请您放心如实填写,感谢您的配合!
第 1 题.您的年龄是()
A.小于25岁B.25-30岁C.30-45岁D.46-50岁E.50岁以上
第 2 题.您的学历是()
A.高中、中专及以下B.大专C.本科D.研究生及以上
第 3 题.您在公司的职位是()
A.工人B.销售人员C.财务人员D.经理级领导E.其他
第 4 题.您的平均月收入多少元是()
A.1000-2000B.2000-3000C.3000-5000D.5000以上
第 5 题.您的平均月支出多少元是()
A.500-1000B.1000-2000C.2000-3000D.3000以上
第 6 题.您的每月闲置资金多少元是()
A.500以下B.500-1000C.1000-1500D.1500以上
第 7 题.您的理财主要目的是是(可多选)()
A.资产保值、抵御通胀B.追求高收益C.创业准备D.购置房产
E.子女教育F.退休养老
第 8 题.您选择理财产品的主要考虑因素有哪些是(可多选)()
A.投资风险B.投资回报率C.变现能力D.操作难易度E.投入精力
F.回收期长短
第 9 题.您目前的理财产品有(可多选)()
A.银行储蓄B.房地产C.股票D.基金E.互联网金融F.保险第10题.您对目前理财产品的整体满意度是()
A.非常满意B.比较满意C.感觉一般D.比较差E.非常差
第11 题.您目前对哪种理财产品满意度最高()
A.银行储蓄B.房地产C.股票D.基金E.互联网金融F.保险 第12题.您目前对哪种理财产品满意度最低()
A.银行储蓄B.房地产C.股票D.基金E.互联网金融F.保险 第13题.您下一步的投资主要会选择哪种理财产品(可多选)()
A.银行储蓄B.房地产C.股票D.基金E.互联网金融F.保险
调查结束了,再次向您表示感谢!
祝您阖家欢乐!
调查人:某某
2014年03月
第五篇:120808散文-《哀牢山文艺》,一路上有你
《哀牢山文艺》,一路上有你
尤国兴
一、回首之间的一份美好
时光的长河中,我只是一位过客。尘世的每一次相遇与缘结,若在我内心深处或潮涌,或轻泛涟漪,多年以后剥去岁月的残存,忆及那么一点,也是美好的。
有些记忆,你忘了多年,忘了多次,它仍旧在那里;有些细节,你或许完全不再想起,甚至都没想过,可细节的根仍在那里茁壮,细节深处的每一道纹脉,存在依然,那便是我的回忆中延伸出来的曲线之美;而有些美,你也无须刻意拥有或铭记,甚至一直都不去动它,岁月说,忘了它吧,它仍旧在那里不即不离。
这样一些感觉,在我的很多次回首中出现,都会或多或少地温暖我,提醒我,启迪我,成就我。这也是《哀牢山文艺》给予我的感觉——回首之间,我总能收获到一份美好。
二、少年时代的一抹亮色
1994年秋,我上独田中学,成为一名初中生,由此结识了刚从大学毕业的老师刘兴祥。其实还没见到他,我就先读到了一篇题为《哀牢山,我的母亲》的文章,署着他的名字,当时就张贴在乡政府门外的宣传栏上,张贴在我上学的必经之路旁。
他就教我们语文。在他的点拨下,朦胧的少年记忆里,我第一次知道:我的家乡,在哀牢大山深处;我的学校,就在哀牢山的腹地。我由此有了第一次地理身份的自我确认,也逐渐明白,这就是“文化”的暗示与浸染。
家乡,被“文化”所暗示,我,被“文化”这种空气所浸染,也由此拥有了对“文化”,对“人文”的最初感觉,人文文化就是从这里开启了我的心智。
那时,县里已出了一本文学刊物《哀牢山文艺》,“哀牢山”一词又一次次强化着我内心的记忆,直至扎根。因为我的语文老师,我能较早地阅读到《哀牢山文艺》上的作品,那些作品无论我能读懂抑或读不懂,都成为映照我少年时代的一抹亮色;因为对《哀牢山文艺》的阅读,年少的我开始萌发写作之梦,我蓬勃跳跃的心灵也开始感觉到,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墙一瓦,一人一事,包括一些平时父母不许我们唱的山歌、小调,都可以写进文章,已有被写进文章。这种感觉真是奇妙得难以言传。就在这时,我的母校,坐落于小小山头上的独田中学,一阵文学风已悄然兴起,仿佛一夜之间,我就真切地感受到,诗人近在眼前,作家就在身边,他们就是与我们朝夕相处的几位年轻教师,都在响应文学的召唤积极创作。随着他们的作品陆续出现于《哀牢山文艺》,我更加敬重他们。
我的语文老师刘兴祥,可算作文人教师的典型。他注重言传身教。在课堂上,经常诵读自己的文章来激发我们的写作热情,在校内,携手好友、同事,积极促成文学讲座、写作竞赛、板报宣传、文艺表演等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在校外,组织我们学生或深入乡村体验文学采风,或帮助有困难的农户、五保户做农活,从关注现实和塑造人格方面影响我们。最值得称道的是,在他从教期间,带头发起筹建了中学的第一个图书室,《哀牢山文艺》从这时起被请进了图书室,郑重醒目地摆放在了阅览桌上。独田中学的第一份手抄报《校园文化报》也是在他的带头下创办的,那时他有一个心愿,就是把编入小报中的最好的习作推向《哀牢山文艺》,争取发表。
我没能写出最好的习作,但是,就在那样的氛围和那种难以言传的奇妙感觉里,我一步步爱上文学,向文学靠近,而这,正是梦开始的地方。
创刊初期的《哀牢山文艺》,成为我认识文学、接受文学熏陶的一个契合点,一扇窗,我真正的梦已经开始了,我梦想着有一天,在它蓬勃的绿荫下,也有我耕耘后的一分收获,“哀牢山”也成为我人生追求中的一座南山,因为我就栖居在它的怀里,它是我生命的源头,也是我生命的进发的方向。
三、《哀牢情韵》的悠悠陪伴
散文集《哀牢情韵》是我到县城上高中后自己花钱买下的第一本个人书籍。书不大,刚好放得进我那时穿的外衣内兜里,书的封面颜色接近于自然之绿,给我一种宁静清凉之感。它其实就是《哀牢山文艺》第一个收获时期的结晶。然而现在,我却寻它不回了,我为此伤叹过,因为这本书陪伴我走过了一段苦涩而寂寥的学生时代,并牵引着我那时不断激起的少年梦。
90年代后期的乡下农村,我的寒暑假是苍白而缺乏生气的,很多日子被繁重的家务活所填充,我们一家四口还在为挣脱贫穷而努力着,我年少的双肩较早地担负起生存的艰辛,每次收假前,我和妹妹都要为即将面临的学费和生活费担忧着,父母则为此殚精竭虑,生活的前方究竟是一条怎样的出路,我时有迷茫。但是,在迷茫的间隙中,知识的、文化的力量始终支持着我们,只要未来在梦想就在,梦想在我们就能奋起拼搏。
假期里再忙再累,毕竟还是有几天时间到山上放牛羊,这算是乡下最轻闲的日子,每到这时,无论是晴天阴天,风天雨天,我都会带上一本书——《哀牢情韵》,也是唯一的一本,赶着牛羊上山。
牛羊在山坡上吃草,牛羊乖的时候,我就把蓑衣铺放在相对平坦的地方,打开《哀牢情韵》翻上几页,寂寞的时候,就会有一些思绪,沿着我反复注目过的字里行间,爬上眉头。当牛羊穿过密林爬过山涧,我从中读到了作家山野笔下哀牢山幽幽之景,啁啾的鸟语反复在我耳畔掠过。尽管如此,我还是一心想摆脱它,走向远方。如今,他的文字已渐远离我的记忆,留下的,是我多年异地生活后再回故乡时的怀旧情结,和他那被打了黑框的署名。但在我的回想中,山野笔下的一山一水日渐清晰起来,其一点一滴的构成都是的我家乡。
少年时代的我,对于家乡的山高林密还没有什么深厚的情感,苏敏的笔下展现出的林区的诱惑,我只读出了一份亲切感,那是因为我生于斯长于斯的缘故。作者在我的家乡生活过,我们曾经是大山里的好邻居,她曾经是林区里的好大姐。多年以后,已入而立之年的我,在贯看和领略了许多处异乡的残山瘦水后,才真正理解了作者面对那方绿色的挚爱情怀。我现在还有了那么一点小偏执:除却家乡的绿色,别处的绿色都不是我的最爱!
当然,《哀牢情韵》里还有许多打动人心、启人奋进、发人深思的作品,虽然许多篇什的题目我已记不清,但许多作者的名字一直在我心中像灯盏一样明亮着,每次回乡,看见那吞吐山河的云海,那些数不尽的绵延的梯田,那些从田格子里顽强地走出来走向山外的年轻学子们,我就会想起那些名字,他们,来自《哀牢山文艺》,来自这片讲着同一种方言的土地,他们是我行路途中最本土最地道的指路人。
由于放牛羊的日子里常常有雨,被塑封着的《哀牢情韵》和我一道反反复复淋雨,但仅仅湿了边边角角,里面的内容完好无损。有时,我即使只字不读,也把它随身带着。揣着它,就仿佛揣着一颗踏实的心,就仿佛有了方向。或许,因为《哀牢情韵》的悠悠陪伴,我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已从内心的迷茫中走了出来。
我还算幸运,在那个上学难的年代,在那种离开校园就无书可读的环境里,我能一直读下去,也才有缘相遇这本书。然而遗憾还是接踵而至,在我有书可读的时候,我没守住它,它悄然消失!
我在外地读书期间,我的一位外侄女到我老家借去几本书,其中就有《哀牢情韵》这一
本。后来,她人没了,书也跟着没了,留下一些哀思与惆怅。
四、惊喜之后的意外收获
上高三时,县里组织了一次以“宝岛台湾在我心中”为主题的征文比赛。在我的高中语文老师指导下,我也写了一篇交出去。
评奖结果出来了,我得的是鼓励奖,奖品一本相册。当时我就心灰意冷了,为完成这次征文的写作,我跑图书馆看报查资料,翻阅日记,反复练笔,请教老师,煞费了一番苦心。
一天中午,无意中听到收音机里传出我的名字,电台正在播我的征文《祖国宝岛在我心中》,还带着背景音乐。心中一阵惊喜,鼓励奖“赐予”我的那份失落一时散尽。到县图书馆看书,得知《哀牢山文艺》刊发了我的征文,心中又一次惊喜,同时也多了一股后劲和一份豁达。在我情绪低落之时,《哀牢山文艺》圆了我年少时的第一个梦;电台播文长达一周,使我感到自豪;这一加一大于二的激励,使我的自信心一天天增强。鼓励奖不在成为我的阴影,我鼓足了勇气去迎接更多挑战的机会。
我发了愿,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要写出一篇真正令自己满意的文章,于是每天、每周末,我给自己增加了练笔和阅读文学书籍的时间。不久的将来已来时,正是高考的冲刺阶段。
我没能写出真正令自己满意的文章,但得到了一些意外的收获:读了之前几年来未读的书,长了之前几年来未长的见识,了之前几年来未拓的视野。那年高考,我的某科成绩只有21分,是文科成绩以绝对的优势在高考总分上拉了我一大把,我才如愿地考上了大学。
五、遥远距离的无声眷顾
常常想起那首著名的抒情诗《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其实许多距离是由心造成的。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我被分配到遥远乡镇的一个最为遥远的完小教书。在当时的交通、信息都与外界几乎隔绝的条件下,读书与创作,一直是我不离不弃的坚持。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还有这样一个在最艰苦的地方还坚持读书写作的人。然而我对外来人的评价却很低调,都不太愿意谈及自己的志趣与追求。我也知道,《哀牢山文艺》,准确地说是编辑部的老师们和这个阵营的同仁们一直在远方默默关注着我,而我却无一丝回应,这使得本来很遥远的距离更加遥远,本来很孤独的我更加孤独。
那时我正在看着一本从旧书摊淘来的马尔克斯小说《百年孤独》。情绪是有的。
我所工作的地方,是个典型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投身于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事业,为国家做贡献,我始终认为是无上光荣的。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越需要有人去;人们越需要我们,我们价值理想越能体现出来。因此,接到调令后,我便鼓足情绪,欣然前往。我是从吃苦中长大的,到了那个地方,没有什么困难是我过不去的,虽然总是跋山涉水,但给我带来的更多是乐趣,当时没有数码相机,傻瓜机常随身带着。很快,我就体会到当地彝族人的纯朴;很快,我便喜欢上那里的生活;很快,我的才情就得心应手地展示出来。彝族百姓对外来人的好是直爽的,一心一意的,不存什么心机,因为这样,我很满足,几年来,我始终努力工作,热爱生活。
然而回到外面,一与人提起我工作的那个乡镇,总会引来异样的眼光与声音。“到那里工作啊?!”“是人在的地方吗?”“你可惜啊!”“没变成少数民族吧?”“赶紧出来呀!”这些声音让我听了很不舒服。我意识到,地域的、民族的偏见早已在一些人心中根深蒂固,深深地扎痛我的内心。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抵触来自外界对我的关注,态度也非常冷淡。我就在想,这少数民族地区怎么啦,把我们所做的每一分努力加起来,就不会带来些许改变
吗?我就是要在这里好好地看着,外界的偏见何时会有所减少?
我去看我的恩师,他境界高,希望能从他那里得到鼓励。不想他针对我的一些想法批评我一顿,说在那种边远地区工作,还那么自我感觉良好!他把我的一番很单纯的民族情怀与乐观主义作此理解,颇有恨铁不成钢的意思,一气之下,我一年多不与他联系。再去看恩师时,他说他一直为此难过,我这次能来,他心里高兴。在聊到我那段时间的基本情况时,他肯定和赞赏了我为当地所做的一些事,要我还是要保持那份坚持,那份情怀,那份乐观。当晚我们一起喝茶,一起到街上吃宵夜,他请客,他刚拿到一笔稿费。从那以后,我们的联系又多了。在他的继续影响下,我对外界的抵触情绪渐渐少了,也试着接触更多的外人。
令人振奋和欣慰的是,很快,我们共同为之奋斗的彝乡真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先是,乡升级为镇,新上任的书记、镇长,积极有为,带领大家干出了一番样子。随着城乡公路的拓宽与平坦,较大型水库兴修与建设,彝乡迎来了新城镇发展的新局面。再是,当地的彝族文化得到了弘扬,向外推了出去。
我的工作条件也得到了极大改善,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我们教书育人的队伍中来,校园面貌焕然一新。
我又开始向《哀牢山文艺》靠拢,再遥远的距离,还是一点一点地近了。在我那段情绪的节骨眼上,来自《哀牢山文艺》的编辑老师们不论多远,一直对我眷顾有加,他们的真诚令我感动!
文联的苏轼冰老师是真对我好。他的善意、关注和关心,不带一分同情与施舍的杂质,他每次来这方下乡都提到我,都会过问我的情况,我还未曾与他谋面时,他已相当了解我,并向很多人宣传我读书写作的事迹。这于我来说,已很知足。人与人之间的这种惺惺相惜,使我感到,在这个社会里,“文人相轻”的现象,也并非像一些人说的那么严重。对于苏老师的感激,我出自我内心,也只服从于我内心,这是其他人对他的任何评价都左右不了的。有两次他去看我而我不在,门开着。他进去出来,先后记住了两样东西:一样是我书架那些杂志和全国作品选;一样是我门前那些高大茂盛的凤凰树,凤凰花还开着。
2007年底,在县文联的关心下,我荣幸参加了县第六次文代会,自此,我的创作走进了《哀牢山文艺》这个讲着共同方言共同母语的文学大家园。
六、寄语
须臾一瞬三十年,《哀牢山文艺》由一棵树的守望生长壮大为一片森林的繁茂,为一方读者拓展了精神生活的绿荫。《哀牢山文艺》走过的路又像千里之骑负重前行,开辟文学丝路,每行一步都是荣光,每走一年都是收成。卅年驰骋一回眸,八千里路虽只是时光长河中的一小步航程,但我相信,《哀牢山文艺》将会走得更长远更辽阔,它还会一直眷顾着那些在文字河流上漂泊的人们,把他们从这一岸载往下一岸,每个岸边,都繁衍着一片森林,会更加蓬勃生机!
2012-8-8 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