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工业主导地位不动摇全面加快工业化强县建设
文章标题:坚持工业主导地位不动摇全面加快工业化强县建设
2005年,我县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州直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工业主导地位不动摇,全面加快工业化强县建设,实现了县域经济的又快又好发展。全年实现GDP17.67亿元,比增14;实现财税总收入3.22亿元,比增100.6;实现工业总产值26.54亿元,比
增27.97;实现增加值9.25亿元,比增18.7。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54.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2.38。工业税收首次突破2亿元大关,达2.7亿元,占财税总收入的84.1。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38.1:36.2:25.7调整为15.2:56.7:28.1。
一、狠抓规模企业培育,促进产业集群。一是大力培育龙头骨干企业,积极营造区域优势。近年来,我县电解锰产量已达60万吨/年,广西的电解锰产量已达50万吨/年,整个国内的电解锰产量占全县世界的92,工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力培育优势企业,加快产业集群,提高市场竞争力已成大势所趋。为确保规模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做优,我县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骨干企业为依托,加速存量资产的战略性重组,加快各类生产要素迅速向优势企业、优质产品和优秀企业家聚集,努力营造区域优势。到2005年底,全县工商注册企业已达182家,其中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已发展到38家,比2000年增加26家,比2004年增加8家。全年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23.52亿元,增长30.3;实现增加值6.8亿元,增长25.6;实现出口创汇4280万美元,增长1.45。全县纳税过1000万元的企业已达6家,纳税200万元以上的企业已达23家。二是加快园区建设,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聚集。随着工业开发的逐步深入,我县及时规划工业园区7个,明确一类工业原则上纳入县城高新工业园,二类和三类工业原则上纳入团结、民乐等6个乡镇工业小区,并在用地、用电、税费收取等方面实行优惠,着力打造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平台,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向园区聚集。目前,全县7个工业园区已吸纳各类工业企业150多家,占全县工业总数的85。其中县城高新工业园已吸纳东锰集团公司1万吨/年四氧化三锰、兴银公司1万吨/年高纯电解锰等15个项目入园建设,全年实现产值14.9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产值的63.4;实现税收7900万元,园区建设成效初步凸显。
二、狠抓产业建设,提高工业开发水平。据省统计信息网统计数据反映,我省出口的锰矿经外国第一次加工后卖回湖南,就要增值20倍;加工第二次后再卖回湖南,就会增值60倍。低价卖出,高价买进,不仅降低了工业开发效益,而且制约了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坚持以产业建设为主线,搞好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已迫在眉睫。一是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高工业开发效益。坚持以**、**、**等龙头企业为载体,狠抓生产工艺改造和锰锌下游产品开发,精心打造新材料基地。全年累计实施工业技改项目5个,完成技改投入1.66亿元,比增47。其中,**集团公司无硒高纯电解锰、***公司微细球形铝粉、**公司电解锌技术改扩建、**公司无硒高纯电解锰、**公司青蒿素、**公司电解锌配套硫酸及硫化锌矿石浮选等省规划产业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8亿元,完工项目4个,新增税收6000多万元。二是积极推进新兴产业开发,拓展工业发展空间。坚持集中人力、财力、物力,全力支持涉农工业开发和矿业新产品开发,大力培育接替产业。年内**公司、**纸业、**公司、**加工厂等涉农工业开发进展顺利,带动青蒿、香桂、金银花、龙须草、富硒大豆、线椒等原材料种植4.1万亩,“公司 基地 农户”的订单开发模式初步形成;**集团公司四氧化三锰、**公司微细球形铝粉、**钼制品公司钼酸铵生产线相继建成,矿产资源开发实现新突破。
三、狠抓规范管理,促进工业企业健康发展。一是抓好企业改革改制。坚持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积极引导国有企业改革改制。加强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努力培育一批懂工业经济、懂国际规则、懂资本运作的企业人才和企业经理,全面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年内共有**公司、**公司、**纸业等3家企业开展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工作,公司运作进一步规范;全年共启动改制企业38户,完成38户,置换职工身份1123人,安置退休职工528人,引进企业改制和发展资金558万元,实现下岗再就业580人。二是抓好矿业秩序整顿。成立县矿业综合整治领导小组,组建县锰锌资源保护开发管理办公室,对全县的锰锌资源开发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协调。出台《矿产资源保护开发管理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大矿业生产秩序综合整治工作的通告》等文件,组建专门的矿山管理队伍,大力查处违法开采行为。依法规范矿业权有偿出让,目前已出让矿业权71个,矿业开发效益进一步提高。依法规范矿山安全
管理,全年共查处存在安全隐患的矿洞89个,关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矿洞6个。依法从严、从重、从快查处各类涉矿案件,矿业开发秩序进一步规范。三是狠抓企业污染治理。大力推行“环保无优惠”原则,坚决不开环保政策口子,坚持执行“环评”和“三同时”制度。加快企业环保设施建设,大力查处污染行为。认真落实中央领导重要批示,狠抓锰污染整治工作,全县
18家涉锰企业共完成治污投入9300多万元,14家停产治理企业已有12家获准试产,追缴排污费1228万元。加强示范引导,在***镇***修建大型尾砂库一座,对附近10多家企业的废渣、废水实行集中处理,有效促进了工业生产由污染型向环保型转变,为工业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狠抓协调服务,优化工业发展环境。继续推进工业经济一把手工程,坚持执行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定期研究工业以及县级领导挂点联系骨干企业制度,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工业产业项目,协调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坚持依托县企业投诉中心,严格制止“三乱”,为工业企业保驾护航。积极为工业企业协调解决资金、电力、运输、债务等问题,确保工业企业正常生产。全年安排工业引导资金100万元;对吨产品售价5万元以上且年销售收入5亿元以上的企业及科研课题小组分别按100万元和50万元的标准进行重奖。积极为工业企业协调争取到西开产业项目贷款贴息2447万元、优惠电价3480万元,剥离债务4.5亿元,最大限度地减轻了企业包袱,有效地促进了企业轻装上阵、放手发展。
一年来,我县围绕加快工业发展、提高工业开发水平、壮大工业经济实力做了一些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们清醒地看到,全县工业开发总量依然偏小,工业产品的科技含量依然不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依然偏弱,能源、运输、资金、原材料等瓶颈制约短期内还难以打破,要完成州委、州政府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还有许多艰苦的工作等待我们去做。2006年,我们将继续以产业建设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体制创新、协调服务为手段,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和清洁生产,全力抓好锰锌下游产品开发,大力培育矿业接替产业,壮大工业经济。力争实现工业总产值30亿元,增长13;要通过加快工业发展,确保GDP增长10以上,财税总收入增长20以上。
《坚持工业主导地位不动摇全面加快工业化强县建设》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坚持工业主导地位不动摇全面加快工业化强县建设。
第二篇: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 ——对我市工业化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08-6-12 9:02:46 点击:1111 来源:驻马店日报 编辑:徐明霞 〖大 中 小〗
------------------
□王俊林
我市工业化发展现状
根据国内外对工业化阶段的一般判断,分析我市工业化发展程度:
从人均GDP水平看,经济学家钱纳里将不发达经济到成熟的工业经济变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即初级产品生产阶段(人均530~1200美元)、工业化阶段(1200~9000美元)、发达经济阶段(9000~25000美元)。2006年,我市人均GDP为6813元,相当于920.8美元,是全省人均GDP的一半。2007年,我市人均GDP达到8910元,按年平均汇率计算,首次突破1000美元,这说明我市仍然处于初级产品生产阶段。
从产业结构看,工业化初期,农业占GDP比重较高,产业结构呈“一二三”格局;当农业占GDP的比重下降到20%以下,工业比重大于服务业时,就进入工业化中期,产业结构呈“二三一”格局;工业化进入后期,农业比重下降到10%以下,服务业比重大于工业,产业结构呈“三二一”格局。我市2000年产业结构是35.0∶36.9∶28.1,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一三”的转变。随着项目建设的推进,2007年产业结构是31.0∶39.7∶29.3,与2000年相比,虽然“二一三”的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稳固,但第一产业比重仍偏大,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
从城市化水平看,国内外专家认为,工业化初期,城市化率在30%以下;在工业化的实现和经济增长期,城市化率30%~60%;在工业化后期,城市化率在80%左右。2006年,我市城市化率仅为20.6%,低于全国城市化率23.3个百分点,低于全省11.9个百分点;2007年达25.9%,仍低于全省8.4个百分点,说明我市工业化水平处于初期。
从人民生活水平看,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标准,恩格尔系数在60%以上为贫困,50%~60%为温饱,40%~50%为小康,40%以下为富裕。2007年,我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9762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近1715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3410元,低于全省平均水平441元。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4.6%,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45.3%。人民生活水平刚刚解决温饱,进入小康,是工业化的初级阶段。
总的来看,我市工业化程度比较低,尚处于工业化初期的起步阶段,在新型工业化发展进程中任重而道远。
工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工业经济总量偏小。2007年,全市工业增加值247.9亿元,只占全省的3.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35亿元,只占全省的2.5%;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3.3%;工业占GDP的比重是36.1%,低于全省13.8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19.6%,低于全省16.5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增长速度偏低。2001~2006年我市GDP、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分别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9、1.2和0.5个百分点。2007年,我市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为17.9%,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26.6%,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工业经济结构不够合理。一是工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原材料和基础性产业比重大,深加工和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小。二是产品结构不合理。精深加工产品和名优产品少,科技含量低。三是企业规模偏小,效益较低。2006年,我市大中型企业仅占5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6.7%。2007年,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100亿元的企业达20家,而我市最多的一家才60亿元。
科技进步相对缓慢。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尚未起到主导作用,表现为科技投入低,科技力量较弱,新产品研发投入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截至2007年底,全市有高新技术企业15家,占全市限上工业企业总数的2%;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整个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是7.7%;申请专利66项,占全省的比重不到1%。
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对策和建议
坚持科学发展观,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落后主要落后在工业上,差距在工业上,要加快发展,缩小与全省平均水平的差距,希望在工业上,出路也正在工业上。作为农业大市,要正确把握农业基础和工业主导的关系,牢固树立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理念,突出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工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现农业大市向工业强市的转变,这是驻马店加快发展、平安崛起的现实选择。
我市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总体思路,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项目建设为重心,以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和全民创业为动力,着力扩充工业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
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全力深化项目建设。工业要发展,项目是关键。继续推进“三项建设”,重中之重是围绕项目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一是以思想的大解放推动招商引资的大突破。当前,要认真开展好“解放思想、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大讨论活动,炒热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要牢固树立“以科学发展论英雄、以项目建设论政绩、以招商引资论本领、以贡献大小论奖惩”的工作导向和用人机制,激发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要制定科学的招商引资考评奖惩办法,鼓励更多的干部群众参与到招商引资中来,形成全民创业的氛围。二是树立全新的招商引资理念。要树立大小并招、重在培育的理念,重点引进大项目,但也不放过小项目,通过对项目的培育引发出“滚雪球”效应;要树立全面招商、全力留商的理念,把招商和留商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留商促招商。三是创新招商引资方法。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因人制宜,创造性地开展专业招商、网上招商、以商招商、园区招商、优质项目招商、环境招商等活动,提高招商引资的有效性。
加快工业园区建设,构建“驿城大道工业走廊”。一是加大投入,搞好工业园区硬件建设。把工业园区纳入城市建设的总体规划,统一布局,超前规划,分步实施,高标准建设,达到“七通一平”,推广多层标准厂房,筑巢引凤。二是发挥优势,建设特色园区。按照地域相近、产业关联等原则,明确园区功能定位,探索走特色发展、错位发展、差别化发展之路。三是尽快实施“两区两县一体化”,构建“驿城大道工业走廊”。“驿城大道工业走廊”是以驿城大道为轴线,南至确山,北至遂平,东起京珠高速,西至107国道,南北37公里,东西6公里。随着“两区两县一体化”的实施,这一区域将建成一个工业走廊,成为驻马店工业经济增长极、城乡一体化的试验区、新农村建设的示范区、未来驻马店的新城区。
优化经济发展环境,打造招商引资“洼地”。要明白三个道理:一是开明比开放重要。要看长远、看全局,而不能只看眼前、只看局部。二是环境比资源更重要。优良的经济发展环境是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的法宝。要学习借鉴焦作的“效能革命”,树立服务意识和发展意识,简化、规范办事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人人体现招商环境。同时,要敢于扫除一切影响经济发展的障碍,对吃拿卡要、强买强卖、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等违法违纪行为,坚决查处,以儆效尤。三是解放思想比什么都重要。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招商引资的力度。
“开源”与“节流”并重,走节约集约用地之路。破解工业用地难题在于“开源”与“节流”并重。一是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二是最大限度地搞好土地置换。三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节约集约用地。四是搞好土地清查,对批而未建或不具备开发能力的,依法收回土地。五是建立土地指标购买基金,必要时购买用地指标,调剂土地不足。
多渠道融资,解决企业资金难题。解决企业融资难的关键在于多渠道融资。一是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支持中部地区、黄淮地区发展的各项资金和优惠政策。二是加快建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体系。支持各类中小企业成立协会,互相担保融资。三是积极争取金融部门的支持。四是在工业园区建设标准厂房,也可减少企业前期投入。五是提高利用外资的能力,广泛吸收社会资本。
第三篇:党课讲稿:坚持理论强党不动摇
党课讲稿:坚持理论强党不动摇
理论强党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一贯要求。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以“革命的理论”来建设“革命的政党”,指导“革命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多次强调,联合起来的工人政党,只有在获得知识的指导时,人数才能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列宁明确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宝贵经验和光荣传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历来十分重视理论强党,认为指导一个伟大的革命运动的政党,如果没有革命理论,要取得胜利是不可能的。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理论强党的重要性。可以说,只有与时俱进发挥好理论强党的政治优势,才能保证全党始终保持统一的思想、坚定的意志、协调的行动、强大的战斗力。
准确把握理论强党的丰富内涵
理论强党能够拓展党员干部的视野、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是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只有牢牢把握新时代理论强党的具体内涵,始终坚定理论自信,强化理论武装、理论创新、理论实践,才能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坚持理论自信是基本前提。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在人类历史实践中展示了巨大真理威力和强大生命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就科学性、真理性、影响力、传播面而言,没有一种思想理论能达到马克思主义的高度,也没有一种学说能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世界产生了如此巨大的影响。”只有坚持对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最新成果科学性、真理性、正确性的坚定自信,才能确保新时代理论强党始终保持正确方向。
加强理论武装是首要任务。马克思指出,理论一经掌握群众,就会变成物质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把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作为看家本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离不开一大批熟练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党员干部。新时代坚持理论强党,就必须不断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推动党员干部在读经典、悟原理中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起辩证思维、系统思维、战略思维等科学思维方式,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复杂问题和精准制定政策的能力。
坚持理论创新是内在动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鲜明品格,更是科学理论不断彰显生命力的内在要求和不竭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发展永无止境,我们认识真理、进行理论创新就永无止境”。进入新时代,推进政府机构改革、提高行政效能、完善基层治理等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全党面前。只有坚持聆听时代声音、回应时代呼唤,才能不断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内涵,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问题契合、与时代同步、与民心同向,实现伟大思想引领伟大行动,确保马克思主义永葆生机活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推动实践发展是最终目的。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也只有作用于实践才能实现新的飞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理论强党的目的,归根结底,就是为了更加自觉地应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科学理论来指导和推动实践发展。新时代推进理论强党不能停留在书本里、口头上,必须始终着眼我们党执政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为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提供理论支撑和方向指引。
不断提高新时代理论强党水平
坚定理想信念,始终站稳马克思主义根本政治立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谆谆教导,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推进新时代理论强党,就是要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始终树牢马克思主义信仰,真正站稳马克思主义政治立场。要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与时俱进推动马克思主义不断创新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增添新的内容,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要切实发挥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理论举旗定向作用,用好党的光辉思想和先进理论有力武器,抓实抓深党内教育,促使党的各级组织严格规范政治行为、组织行为,带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持续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有效维护党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强化理论自觉,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把理论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和政治追求,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推动理论武装走深、走实、走心。坚持以上率下。深入实施理论武装“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党的各级领导干部“关键少数”的示范效应,抓实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有效发挥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对全党学习的“风向标”和“排头兵”作用,推动全体党员干部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坚持创新方式。深化“党性教育一刻钟”、红色基地现场教学等多样化学习载体,让理论武装更富时代性、更具针对性、更有实效性。坚持常态长效。突出抓在日常、严在经常,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不断优化“三会一课”制度,提高主题党日质量,建好新时代讲习所、非公企业党组织红领学院等学习的平台,使理论学习宣讲直达基层一线,切实打通基层理论武装“最后一公里”。
突出知行合一,坚决以新思想新理念引领改革发展。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要强化政治建设。牢牢把握党的政治建设根本任务,强化各级党员干部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根本政治担当,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要推动发展实践。紧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质量发展主题,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各级党员干部坚决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改革发展各项工作。要深化改革破难题。坚持以高度理论自信增强改革开放定力,提高理论站位和理论思维能力,以更宽广的视野和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应对涉及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体制机制改革等尖锐矛盾问题,有效整合资源、集聚合力,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
注重刚柔并济,促进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有机结合。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同频共振,充分发挥其内外之功、刚柔之力,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突出思想引领。注重发挥思想建党的基础作用,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使制度建设贯穿于党的各方面建设之中,确保制度治党的实践规范体现思想建党的内在要求。完善制度保障。注重把思想建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升华、固化为制度,以制度治党巩固思想建党成果,以制度建设提升思想建党水平。强化协同融合。建立健全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抓好已有制度的宣传教育和贯彻执行,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情况的督促检查。
第四篇:加快强省建设
过去,促进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分别是(自然资源、廉价劳动力、投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1
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
伟大斗争
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要坚决打好()的攻坚战。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
精准脱贫
污染防治
从十九大到(20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
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人民 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开放型经济新体制逐步健全,(对外贸易、对外投资、外汇储备)稳居世界前列。
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
贡献者
引领者
从19大到20大,是“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我们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又要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ABCDE
1954年提出的四个现代化是 工业 农业 交通运输现代化 国防
从二〇二〇年到二〇三五年,我们的目标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13—2015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我国全年实现货物进出口总额36856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位。
2015年,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逾(76)岁,超过世界平均水平4.3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两个没有变是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塔西佗陷阱”通俗地讲就是指当政府部门或某一组织失去公信力时,无论说真话还是假话,做好事还是坏事,都会被认为是说假话、做坏事。1
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2016年全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5500亿元,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2)大研发经费投入国家。
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1 中国人口13.8亿,占世界人口(18.5%)。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着力加快建设()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
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发展(),提高全要素生产率。
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1
经济体制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制度基础和保障。1
(现代产业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支撑。加快创新发展的重要举措是()。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贯彻新发展理念,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着力点包括:深化供给侧结构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要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三去一降一补”是指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
中国共产党湖南省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于(2015)年11月在长沙召开。
湖南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了建设()新湖南的发展愿景。富饶美丽幸福
湖南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富饶,就是要坚持发展为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0000美元)以上,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湖南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心忧天下”是湖南人民的情怀,(敢为人先)是湖南人民的胆识,“经世致用”是湖南人民的智慧,“坚韧不拔”是湖南人民的意志。
实现“五个大省”向“五个强省”转变,首先是要推动(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实现从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
实现“五个大省”向“五个强省”转变,还包括要推动(开放程度)显著提高,实现从内陆大省向开放强省转变。
实现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愿景,需要把湖南放到(全国发展大格局)中去定位。
湖南地处中部,具有(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区位特征。
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有效承接国际和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是湖南提升经济实力、加快转型升级的必经之路。
发挥“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要进一步发挥承东启西、联南接北的作用,从而打造“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
“一带一部”的区位定位是指,湖南具有作为(东部沿海和中西部地区)过渡带、(长江开放经济带和沿海开放经济带)结合部的区位优势。
发挥“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要把(岳阳)、(郴州)、(怀化)三个城市作为引领省域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门户城市。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落实“一带一部”区域定位,必须大力实施(创新引领 开放崛起)战略。
实施开放崛起战略,基本要求是以培育创新精神、开放意识为先导,以()为重点,以完善体制机制为保障,充分激发全社会的创新热情、开放活力。提高创新能力、提升开放水平
湖南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培育发展新动能的“四大创新”包括()、()、()、管理创新。
实施开放崛起战略,核心内涵是以融入“一带一路”为切入点,实现()、()、()的深度开放。
实施创新引领战略,核心内涵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推进理念创新、()、()、()等各方面的全面创新。
湖南出台的“芙蓉人才计划”,提出了推进引才、聚才、铸才、()、()、()等六大人才工程,为了把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落实到(),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了“三个着力”“四大体系”“五大基地”这个抓手。
工作层面
“三个着力”是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湖南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以()为先导,推动区域产业结构向更高级阶段发展。
战略新兴产业 打造湖南全域旅游基地,要以打造国内外著名旅游目的地为目标,以()品牌为引领。
景秀潇湘
湖南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构建“四大体系”包括科技文化创新体系、()、()、()。
湖南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的打造“五大基地”,包括科技创新基地()、()、()、全域旅游基地。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最早是()提出的。18
()提出“中国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邓小平()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从覆盖的领域看,湖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面临的最大短板是(经济小康)
截止到2017年底,湖南贫困发生率为()。
3.86%
2017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湖南与全国比较相差()
3.9个百分点
2018年湖南省要实现()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2200个左右贫困村脱贫出列。
130
扶贫是最大的民生, 突出抓好总书记交代的()三件实事,推动脱贫攻坚向纵深发展。
中共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战略
创新引领
开放崛起 近年来,湖南经济发展质量不断提高,主要体现在()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新的七大战略要求是()。
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
全面建成小康是“五位一体”的小康,是指()。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通过了《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共分六大部分,其中第(5)部分深刻阐述了纵深推进全面依法治省?
2011年7月正式出台的(法治湖南建设纲要),是当时全国最完备、最翔实的地方法治建设路线图。湖南为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率先在全国建立和推行(领导干部诉法制度),把法律素质和依法办事能力作为领导干部考核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
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全面依法治省,是()。
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
深入推进法治建设,提高依法治理工作水平,打造法治湖南建设“升级版”,要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法治“关键环节”上下功夫,其中,在司法环节上,要注重()。
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通过了《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共分六大部分,其中第(6)部分深刻阐述了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
全面从严治党,要害在“治”。从中央到地方,各单位、各部门都要肩负起(主体责任)。
全面从严治党,基础在“全面”。所谓“全面”是指()。
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选准用好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要()。
第五篇:《全面从严治党面对面》⑤坚持一百年不动摇——如何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全面从严治党面对面》⑤坚持一百年不动摇——如何全面
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坚持一百年不动摇(《全面从严治党面对面》⑤)——如何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1992年的春天,邓小平同志以88岁高龄前往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面对当时国际上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及国内一些人思想产生动摇的情况,邓小平同志告诫全党:“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只有坚持这条路线,人民才会相信你,拥护你。”25年间,无论形势怎么变化,我们始终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作为凝聚共识、攻坚克难的根本政治保证。
党的基本路线,关乎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关乎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强调,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人民的幸福线,也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开展的根本保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我们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丝毫偏离和动摇。
一 党和人民的生命线幸福线
路线指引道路。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首要使命,就是找到一条正确路线并坚持下去,直至取得最后胜利。
党的基本路线,概括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这条路线是党在思考和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形成的,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结晶,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成就,是被事实证明了的一条正确的路线。这条基本路线来之不易,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
党的基本路线是生命线。路线决定命运。党的基本路线决定着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根本保证。当前,国际形势处于百年不遇的大变局之中,不确定因素、不可预见性风险挑战更加复杂严峻;国内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各种矛盾叠加出现。在这样的国内外形势下,抓机遇、迎挑战、求发展、赢未来,就必须用党的基本路线统一全党的意志和行动,巩固党的领导地位,巩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党的基本路线是幸福线。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回顾既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综合实力的大幅跃升,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改善,都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成果;展望未来,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使人民生活得更幸福,也要靠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能有丝毫动摇。
党的基本路线是全党的根本准绳,各级党组织和所有党员必须严格遵守。以党的基本路线为基准,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坚定不移地与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基本要求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与基本路线所决定的党和国家事业的大方向、大原则和大战略保持高度一致,坚定不移地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各项工作符合中央要求、顺应人民期待。
权威解读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所在
韩庆祥(中共中央党校副教育长):党的基本路线抓住了我们党治国理政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根本问题和工作重点,是党和国家发展的根本所在。其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党全部工作的中心,是“主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是两个基本点,是“两个基石”。
二 扭住经济建设中心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经济建设,这是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和社会主要矛盾,对国际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得出的最重要结论,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是因为我们党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没有离开这个中心,国家日益积累起雄厚的经济实力,才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克服各种困难,带来中国今天翻天覆地的变化。
也要看到,虽然目前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我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世界上排第70名左右。尤其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更要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靠发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当前,关键在于坚持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有质量、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发展,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
创新是动源。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靠什么来赢得国际竞争优势?靠什么来培育新的增长动力?创新是应对挑战的“良方”,更是推动发展的“引擎”。只有坚持创新发展,才能推动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依赖规模扩张转向提高质量效益,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提供坚实支撑和强劲动力。
协调是节律。经验表明,发展起来后的问题比不发展时的问题更多,各种社会矛盾和社会风险往往因发展不协调、不平衡、不全面而逐渐显现和加深。如果处理不好,任其延续,就会阻碍经济发展,加剧社会矛盾,甚至会诱发社会动荡。这就要求必须坚持协调发展,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解决发展不协调问题,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努力推动形成各区域、各领域全面发展。
绿色是文明。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2017年年初,我国出现了持续的大范围雾霾天气,引发人们的强烈关注。如果经济发展了,但环境恶化了,人们整天生活在雾霾中,见不到蓝天白云,那也算不上幸福,是得不偿失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必须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使中华大地呈现出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的美丽景象。
开放是大势。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导致落后。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间的互联互动十分密切,没有哪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开放合作是必然选择。中国积极参与引导经济全球化的健康方向,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奉行合作共赢的开放战略,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拓展外部发展空间、创造良好发展环境,在世界经济共振中实现联动发展。
共享是目标。坚持共建共享、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发展的最终目的。近些年党和政府促进共享发展的努力有目共睹,但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一些问题依然突出。必须牢固树立共享发展的理念,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全体人民有更多获得感。
读者问答
问:什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答:2016年1月26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上,总书记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思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最终目的是满足需求,主攻方向是提高供给质量,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三 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979年3月,针对社会上和党内出现的一些思想动向,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提出,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第一,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第二,必须坚持无产阶级专政;第三,必须坚持共产党的领导;第四,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四项基本原则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政治基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根本保证。
四项基本原则是我们党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在新的形势下,重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到头脑清醒、立场坚定,矢志不移地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决维护党的领导。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坚持党的领导,首先必须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确保全党令行禁止。这是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所系,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持党员个人服从党的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中央委员会。必须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中国实行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这样一套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安排,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能够有效保证人民享有更加广泛、更加充分的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广泛参与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将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为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度保障。
写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篇大文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逻辑和中国社会发展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是根植于中国大地、反映人民意愿、适应时代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由之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形成了一系列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开创了新领域新局面新境界。继续做好这篇大文章,抒写更加辉煌的篇章,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为实现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统一提供了坚实思想基础。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指导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的鲜活的马克思主义。必须学深悟透其精神实质,自觉贯彻落实。要着眼于新的实践发展需要,坚持问题导向,聆听时代声音,更加深入地推动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发展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不断开辟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新境界,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微言大义
党的基本路线就像一台导航仪,指引我们既不走老路,又不走邪路,而是走光明正大的正路。
改革从解难题、渡难关中一路走来,道路并不平坦;改革将向着破难题、克难关继续推进,未来充满艰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仅走得通,而且走得快、走得好,是一条强国之路、富民之路,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望之路。
发展是最真的道理,改革是最强的动力,稳定是最硬的基石。
四 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总书记强调:“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改革开放,中国过去39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中国未来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还是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当前,我国发展还面临一系列突出矛盾和挑战,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比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医疗、住房就业、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保障、执法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都必须继续推进改革开放进程。
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3年多努力,一批具有标志性、关键性的重大改革方案出台实施,一批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举措取得重大突破,一批重要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实践创新成果正在形成,各领域具有四梁八柱性质的改革主体框架已经基本确立。2017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推进的关键一年,要统筹协调各方面改革工作,增强改革定力,加强改革协同,完善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和办法,把责任压实、要求提实、考核抓实,推动改革落地见效。
坚持正确方向。我们的改革开放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的改革开放,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不实行改革开放只有死路一条,不坚持正确方向的“改革开放”也是死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迄今为止的艰辛探索和实践创造,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很好的制度基础。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将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为人民幸福安康、为社会和谐稳定、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一整套更完备、更稳定、更管用的制度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全面深化改革,推进改革开放事业,必须保持战略定力,保持正确的改革方向,绝不能有任何偏差,更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发挥群众作用。改革开放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尊重人民首创精神,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紧紧依靠人民推进改革开放。在当前中国社会加速转型、人们思想和利益多元多样的背景下,全面深化改革要最大限度集中群众智慧,紧紧依靠人民推动改革,把党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广泛团结起来,把国内外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充分调动起来,共同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聚合众力、融合众智,汇聚成推进改革开放的强大力量。
勇于攻坚克难。中国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好改的都已经改完,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必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凤凰涅槃的决心,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推进改革事业向纵深发展。近几年来,各项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给国家带来了真真切切的变化,给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要进一步坚定信心、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抓谋划、抓统筹、抓落实,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生根。
五 毫不动摇坚持党的基本路线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些最基本的国情,是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出发点。
今天的中国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就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就是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必须牢牢立足于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的新特点,不断适应变化了的客观实际提出的新要求,在任何情况下,始终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这是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方面和内在要求。
基本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贯彻党的基本路线上立场的坚定性、工作的有效性,是关系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乃至国家发展全局的关键。考察识别任用各级领导干部,首先要看是否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方面必须率先垂范,这是党的事业兴旺发达的组织保证。必须以严格的管理、有力的监督、严肃的问责,确保党的基本路线不折不扣地得到贯彻执行。
坚持把党的思想路线贯穿于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全过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思想路线。党的基本路线的确立,正是以恢复和确立党的正确思想路线为前提和基础的;党的基本路线要长期贯彻执行并保持生命力,必须以坚持党的思想路线作为坚实的支撑和保障。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克服因循守旧、固步自封、畏首畏尾、得过且过等错误思想倾向,以开拓创新的精神贯彻党的基本路线。
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一切违背党的基本路线的错误言行。全体党员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中,除了要不断提高认识、自觉践行外,还要在思想和行动上坚决反对“左”或右的错误思潮的干扰,反对和抵制各种错误言行,反对和抵制一切违背、歪曲、否定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的言行,坚决与这些言行作斗争,以坚强的党性坚决捍卫党的基本路线。
党的基本路线好比“定海神针”,决定着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循着党的基本路线,中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持续稳健发展起来,中华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新形势下,只有继续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才能在新的长征中创造新的辉煌。
权威解读
坚持党的思想路线对于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至关重要
冷溶(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党的基本路线来源于党的思想路线,它的贯彻执行同样离不开党的思想路线。只有坚持实事求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基本路线,在贯彻执行过程中不走样、不偏颇。
深度阅读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6年7月2日。
《 人民日报 》(2017年04月25日 09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