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与创建和谐社会
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与创建和谐社会
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经济全球化、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城镇化给劳动保障事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党中央、国务院对劳动保障工作高度重视,把积极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协调劳动关系,作为关系民生的大事,明确了劳动保障事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为我们推进劳动保障制度改革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2002年,我国就将基层平台建设作为促进就业的基础设施建设提了出来,特别是《就业促进法》的实施,使得基层平台建设进一步提速,基本上实现了将国家宏观政策与民生的对接,成为政府服务民生的重要窗口。基层平台的工作千头万绪,它不仅给当地以及上级政府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还要担负起日常的劳动力资源调查统计等工作。除了就业这个重头戏,劳动保障工作平台还要协助作为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接续等经办服务的工作。基层平台的工作成为民生政府的窗口,也是民生事业的落脚点。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党2004年提出的一种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指的是和睦、融洽并且各阶层齐心协力的社会状态。同年9月19日,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正式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概念。自05年以来,我党提出将“和谐社会”作为执政的战略任务,和谐的理念要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价值取向。“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胡锦涛总书记
在阐述和谐社会的理念时,就把公平、正义作为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我加入劳动保障工作队伍的时间并不长,只有仅仅9个月,影响我最深的还是劳动保障工作平台与和谐社会的发展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所以做好基层平台工作是十分重要的,而我身边就有许多这样的例子。社区居民穆某是1957年生人,下岗失业后一直靠打工维持生活,其妻子退休并有患有严重的脑出血病症,孩子在上大学,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整个家庭只靠穆某一人支撑。妻子的病况和孩子在学的费用使他感到力不从心,对生活失去了信心。就在此时,我区协管员通过入户调查,了解到其家庭为典型的“零就业家庭”,并主动将“4050”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工作做到他的家中,为他排忧解难。通过协管员的积极帮助,穆某很快将办理援助卡所需文件准备齐全,并在最短的时间内得到了审批合格的援助卡,减轻了其以个人身份缴纳社保费用的压力,无论是现在或是以后的生活都有了绝对的保障。事后,社区协管员对穆某家进行多次的跟踪走访,以确保他的生活有明显的改善。
由此可以看出,劳动关系是否和谐、社会保障是否公平都是与人相关,劳动关系是人与人或组织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稳定和谐的劳动关系是社会安全的必然要求。和谐社会以人为本,劳动保障各项工作都是以为人本。因此,劳动保障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劳动保障部门作为政府的经济管理部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着其它部门不可替代的重
要作用。就业数量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增长,且就业质量也不断提高,是社会稳定的标志。从“零就业家庭”入手,逐步实现家家有人就业、人人都能就业,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社会走向和谐奠定了基础。
作为一名青年协管员,首先我很高兴能有机会的进入我的工作岗位,开始了自己的劳动保障工作生涯。看着老协管员们一次次一丝不苟的检查工作内容,加入一次次热烈的工作讨论,我越来越能体会到他们对工作的敬业和严谨以及对工作的献身精神也让我深深地感到敬佩,我也不断地勉励自己努力向他们学习。在老协管员做好传、帮、带的同时,我们也积极与他们配合,并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工作结合,争取可以尽快独立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并把社区工作做到最好,做好失业人员调查工作,给社区内的居民提供最大的帮助,落实优惠政策,并切实解决居民遇到的实际问题。以贯彻落实《就业促进法》为主线,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开展创业培训,着力完善面向所有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秉承“求实效,办实事,鼓实劲,出实招”的工作理念。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增加就业岗位。同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发挥自己的优点,改正缺点。结合我社区实际情况,巩固和创建开展工作,及时掌握本社区下岗、失业人员情况,做到“随时办理援助卡、随时建立台帐、随时跟踪走访、随时安置”,统筹兼顾,加大投入,努力塑造社区养老新局面。
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的重点是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根本,就业再就业工作是劳动保障工作的永恒主题,也是劳动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老百姓有了工作才会有收入,有了收入才能穿衣吃饭,才能求医上学,俗话说“乐业安居”。百姓安定了,社会才能安定,社会安定了,国家才能安定,才能真正实现社会的大和谐,国家的大发展。我们不能单纯依靠采集岗位信息,采集求职人员信息,然后进行简单拼接式联系和介绍的传统再就业模式。重要的是我们要授人以渔,通过扩大免费技能培训,通过建立再就业援助基地,通过优惠政策的鼓励等各种方法,多方位,多角度地去实现再就业的目标,运用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优越性,促进社会和谐社会的创建!
卫安中里冯祺翱
第二篇:推荐全省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工作经验材料
强化社区平台功能 发挥社区平台作用
切实做好就业服务工作
铁力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2004年10 月8 日
铁力市下辖7个乡镇,25个社区,辖区内有4个林业局和1个国营农场,全市总人口38.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0万人。是一个城镇人口、社会劳动力较多的县级市。多年来,由于境内政企管理体制上的原因,劳动保障工作特别是就业工作缺乏基层工作平台,触角一直难以延伸下去,工作上严重地存在断层断档、交叉重叠而又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全国、全省再就业工作会议以来,我们紧紧抓住“建设统一规范的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的有利契机,在当地党委、政府的有力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下,积极探索加强社区平台建设工作的新路子,不断强化社区平台功能,发挥社区平台作用,就业服务工作出现了崭新的工作局面。
一、把好三关,搭建高效能社区平台
按照“六个到位”和“三个衔接”的工作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情况,我们市委市政府对建立统一规范的街道、乡镇、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工作迅速做出安排部署,市编委下发了专门文件,落实了机构编制,财政部门落实了专项经费。为保证建成高效能的社区平台,我们注意把好三关:
一是把好配备工作人员的素质关。我市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工作人员在乡镇干部中通过竞争上岗的办法择优任用。社区劳动保障平台工作人员通过“笔试入围、面试答辩、组织考核、民主选举”等办法在大中专毕业生和学校分流教师中公开选拔。通过严格把住用人关,有效地保证了社区平台工作人员的素质,我市社区平台的工作人员专科以上学历的占71%,中专学历占29%。为了保证境内企业劳资部门对社区平台工作能够及时指导,在林业职工居住集中的社区,由企业劳资部门选派社区劳动保障协理员,以增强社区的工作力量,通过培训和短时间工作,其业务能力和适应性普遍比较强,为做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统一把关健全了各项工作制度。建立社区保障平台后,为了搞好“三个衔接”工作,我们实行了站长负责制,建立起站长、协管员、信息员一级管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三级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了信访接待、信息月报、调查走访等各项规章制度和站长、协管员、信息员岗位责任制度,明确了每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和任务。同时实行考核奖惩制度,由劳动部门对站长、协管员和信息员的工作进行半年考核、年终总评,并严格兑现奖惩,从而有效地约束了每位工作人员的行为,极大调动了他们从事劳动保障工作的积极性。
三是把好工作程序关,保证工作到位。针对社区平台刚成立,工作人员对业务不够熟悉的情况,我们结合社区平台的职能,边工作边完善,在多年来形成的劳动保障工作制度和业务流程的基础上,每部署给社区一项工作,都事先进行培训,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范围,制定明确的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案,并跟踪指导,以确保平台工作人员有所遵循。例如,在《再就业优惠证》发放上,我们统一制定了“个人申请、社区调查、街道张榜公示、企业劳资部门认定身份、工商税务等部门联审、县区以上劳动行政部门审批等六个环节”的工作程序。在办理再就业小额贷款时,明确了“个人申请、社区入户调查、县区劳动保障部门审核、银行放贷的工作程序。对于涉及林业职工较多的社区,地方劳动保障部门与企业劳资部门联合指导。
二、健全四个体系,强化社区平台功能
社区平台建成后,相应的劳动保障工作也要深入到基层。结合社区平台的职能和工作任务,我们在社区重点健全四个体系。
一是健全政策法规宣传贯彻体系。我们努力把社区保障平台建成全面宣传贯彻各项劳动保障政策的最前沿阵地,社区平台的最首要任务就是宣传落实政策、反馈群众呼声。依托社区平台,开展了有效的宣传工作。我们先后5次在社区召开了就业和社会养老保险政策咨询座谈会,解答社区群众业务咨询3000多人次,向社区居民印发就业和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法规宣传单5000余份。劳动保障信息员在深入小区调查走访过程中,还直接将就业和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法规宣传到职工家里。通过上述多种形式的政策法规宣传,提高了全社会对劳动保障政策认知程度。
二是健全统计报告工作体系。依托社区平台,我们有效地改变了过去统计调查不实的问题。所有统计报表都来自最基层的社区,来自劳动者本人,保证了数据真实可靠。为贯彻落实各项政策提供了可靠的工作依据。目前,我们已在社区建立30多个统计台帐,月报、季报、年报数据齐全。
三是健全了对劳动力资源的动态监控体系。我们组织社区平台开展了劳动力资源普查并建立了每个社区的劳动力资源数据库。为保证工作的高标准、高效率,抽调专业人员,开发了数据库软件,设计了劳动力资源信息采集表,设定的17个项目,全面存贮我市劳动力资源信息。特别是针对下岗失业人员设计的有何技术或专长、是否办理一次性安置、想参加何种培训、是否有求职要求、招工招聘联系电话等项内容,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提供了信息保障;分期分批对各部门、骨干力量和协理员等进行了层层业务培训,使他们对就业和再就业政策、信息采集的方式方法等有了详尽的了解和掌握,确保了信息采集的真实有效。紧紧依托社会劳动保障平台,集中两个月时间,在全市范围内采取逐户、逐人拉网式采集信息的办法,对全市劳动力资源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信息采集,切实做到了未漏一户、未落一人。为保证信息真实可靠,在录入数据库之前,我们选调懂政策、业务精的工作人员,对采集上来的基础信息逐人进行严格审查,对录入的具有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条件的人员进行逐人甄别,确保了具备条件的人员无一人不进入数据库,不具备条件的无一人进入数据库。实行了劳动力资源信息动态管理制度,规定街道(乡镇)、社区(林场)社会劳动保障平台要定期跟踪劳动力资源变更情况,对采集的信息及时修改,并利用网络平台及时逐级上报,从而保证了在动态变化中准确掌握全市劳动力资源信息。
四是健全了对离退休人员的社会化服务管理体系。在社区建立了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中心,把报企业离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编制了企业离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基本情况信息表,企业离退休人员进入社会化管理移交名册,企业离退休人员移交社区管理协议书,同时做好整章建制工作。社区给离退休人员发放了社会化管理服务卡,发到每位离退休职工手中,发放率为98%。构建了对企业离退休人员生存状况的有效监测网络。多年来,在企业离退休人员生存认证工作中,我们一直沿用审验照片、身份证等传统方式,这样很难从根本上杜绝死亡不报和冒领养老金等现象的发生。组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后,我们建立并实行了信息月报制度,实现对企业离退休人员生存状况的动态跟踪管理。社区信息员每月深入管区调查走访一次,随时掌握离退休人员的动态,并逐月报送企业离退休人员的增减变动情况。经过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协助,提高了我们对企业离退休人员生存认证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率,从而有效地避免了冒领养老金现象的发生。疏通了企业离退休人员的沟通渠道。我们借助社区直接联系居民群众的优势,通过信息员分区走访,找准了每一名企业离退休人员的详细住所,实现了社保部门与企业离退休人员直接沟通。现在,企业离退休人员在养老保险方面什么疑问,只要拔打一个电话就可以将疑问查询清楚。
三、发挥社区平台作用,开展好五项就业服务
社区保障平台的建立,搭建了全方位为职工群众服务的工作平台,构筑了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前沿阵地,延伸了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触角。近一年来,借助社区这一平台,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就业服务工作。
一是依托社区保障平台兑现各项优惠政策。积极为下岗职工办理《再就业优惠证》,目前,已为符合条件的22783名下岗失业人员办理了优惠证,这为下岗失业人员能够充分享受再就业优惠政策提供了前提条件。积极协助办理再就业小额贷款,共发放小额贷款256户,发放金额为472.7万元。与相关部门协调,为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职工减免税费,经过我们的努力,工商、地税已为950名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减免了61万元的税费。
二是依托社区保障平台开发公益性岗位工作。两年来,通过社区开发保洁保绿和灵活就业岗位3217个,招用安置下岗失业人员中接近退休年龄的“4050”人员625名,招用其他下岗失业人员2592人。
三是通过社区组织开展对下岗失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年初以来,我们针对下岗失业人员劳动技能偏低,难以适应用工单位需要的现状,结合市内外劳动力市场实际需求,通过社区组织,开展了微机、美容美发、电焊、烹饪、家政服务、皮装护理、保健按摩、酒店服务员、导游员等培训班。现已培训2215人,其中免费培训下岗职工559人,培训合格率98%以上,培训合格后劳务输出1124人,其中有328人独立创业,其余人员被各类用人单位招用。
四是依托社区保障平台开展职业介绍工作。目前,我市已开展职业介绍4400人次,国外成功输出劳务1125人次,市外(包括国内出省)成功输出劳务1853人次,市内新增就业岗位2200人次,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12人,现在每天都有近100名求职人员到劳动力市场进行求职登记,现有100多家市内外企业到劳动力市场进行了用工登记。社区平台在扩大职业介绍宣传工作方面的作用尤为明显。我们组织社区免费为省报业集团、黑天鹅休闲娱乐中心、金谷大厦、蓝莉雅服装有限公司等多家市外企业做用工宣传;印制1000套汽车座套通过社区发放,进行职业介绍宣传;利用休息日、节假日组织社区平台人员深入村屯开展劳务输出,面对面进行宣传;我们还把铁力市劳动力市场的基本情况,通过精心设计印制2万盒火柴免费发放到各社区保障平台的省内各大饭店、旅店进行广泛宣传等等。由于宣传工作做得到位,有力地促进了职业介绍工作,特别是劳务输出工作的开展。
五是直接办理养老保险业务,为社区劳动者提供“零距离”服务。随着社区功能的逐步完善,我们赋予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以更大的职权,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可以为社区居民代办参保、接续和缴费等养老保险业务。劳动保障工作进社区以来,驻社区工作人员为社区职工群众办理养老保险业务500多件次,其中为个体劳动者办理参保手续近200件次,为断保人员接续养老保险关系300多件次。社区居民普遍反映:“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建立,如同把养老保险机构建在自己的家门口,现在办业务可太方便了”。
通过一年多来社区平台建设,我们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市的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保持100%。社区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的到位,社会化管理和服务工作取得了新成绩,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服务场所不断扩大,得到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和下岗职工的普通赞誉和认可。对外劳务输出数量、对内职业介绍均为历年总和,年安置人数逐年上升,各项基础工作明显加强。
第三篇: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
xx社区劳动保障服务平台
工 作 要 求
1、建立“首问责任制”,适应群众需要,灵活搞好服务,遇到问题及时与镇(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沟通解决。
2、熟悉工作业务,了解劳动保障相关政策,积极主动服务,使用文明用语,自觉遵守各项管理规定。
3、遵守职业道德,恪尽职守,团结协作,深入实际,实事求是。
4、开发社区就业岗位,落实好就业再就业政策。
5、做到“六清”:失业人员底数清、领取失业保险金的失业人员清、失业人员家庭情况清、失业人员就业需求清、失业人员安置结果清、退休人员情况清。
6、做到“六必须”:必须定期走访失业人员、必须定期及时发布就业信息、必须为失业人员提供必要的职业指导、必须建立相关台账、必须做好政策宣传工作、必须对镇(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定期反馈和及时沟通。
第四篇: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平台建设“六到位”的标准要求,2004年由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了___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同时成立了5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服务体系,在做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大力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开拓就业渠道,使1102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97名“4050”人员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创了就业工作进社区、社会保障进社区、城市低保进社区的工作局面,全镇就业再就业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喜人态势。
一、劳动保障基本情况。
___镇地处城郊,总人口40770人,其中城市人口18871人,辖13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按照业务部门的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镇政府从着力抓好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入手,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劳务输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区岗位开发、社会保险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
(一)、严格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六到位”要求,镇上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县上在人员编制紧缺的情况下,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18人,正式干部7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11人,其中,镇劳动保障服务所8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10人,并将劳动保障所需的经费并入社区经费,列入县财政统一拨付,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劳动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保证。
(二)、结合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首先从抓硬件入手,争取劳动部门资金,购置了办公设施,做到了“五个一”,即有一块牌子、有一部电话、每人有一套桌椅、有一个资料柜、有一台电脑。镇劳动保障服务所有独立的办公场地96平方米,配备9套办公桌椅;五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同各社区居委会合署办公,做到了标识台帐、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五统一。
(三)、夯实工作基础。所站成立后,组织人力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状况、下岗失业人员、辖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六册一表”下岗失业人员花名册、离退休人员花名册、劳动力资源花名册、辖区内用工单位花名册、享受城市低保人员花名册、求职意愿登记表,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管理。截止目前累计登记失业人员1633人、“4050”人员143人、零就业家庭32户54人,《再就业优惠证》发放660人,企业退休人员766人,为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四)建立工作制度。劳动保障服务所站成立后,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站所职能职责,制定完善了《劳动保障服务所工作职责》、《社区劳保站工作职责》、《劳保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再就业优惠证办理工作程序》、《劳务输出工作程序》、《职业介绍工作程序》、《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工作职责》、《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制度》等9项工作制度,并使之上墙公示,从制度上保证了劳动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二、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主要成效。
1、摸清了底数,促进了就业。社区劳动保障人员经常对辖区居民和用工单位进行走访,不断更新充实劳动保障的各类台帐,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做到了“六清”即思想动态清、家庭情况清、劳动技能清、择业观念清、身体状况清、经济收入清。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发布栏及时发布各种用工信息,随时开展用工职介活动,使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
2、就业再就业政策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开展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等时机,对失业人员进行择业观教育,树立勇于走出家门,国营私营都是单位,各行各业都是工作的观念。二是利用各种例会、信息栏、板报、张帖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宣传就业再就业和劳动保障各项政策。三是树立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下岗不落志再就业典型,通过组织先进典型演讲会的形式,现身说法。使劳动保障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就业援助有序开展。一是收集发布信息送岗位,为了使再就业援助活动落到实处,针对掌握的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多方搜集用工信息,编发劳务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二是以人为本送服务,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和指导,对572名失业人员进行了失业登记和求职登记,详细掌握了他们的求职意愿,特别是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开展了一对一服务,制定服务计划书97份,就业援助有序开展。
4、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一是针对“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58个,安置58名困难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并为他们落实社保补贴41064元;二是为有创业意
愿的67名下岗失业人员落实小额担保贷款134万元,使他们的创业得到了援助资金的扶持,迈出创业的第一步;通过多方援助,形成了就业再就业的良好氛围。
5、抓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以东南沿海劳务基地为依托,积极动员失业人员外出务工,使393名失业人员参加劳务输出实现了再就业,为灵活就业和参加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的43名下岗
失业人员申办社保补贴59404元。
6、适应形势,提高劳动者素质。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机遇,针对失业人员普遍存在的年龄偏大、技能单
一、文化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把开发公益性岗位、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做为工作重点,努力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创造条件。一是以镇劳动力培训基地为依托为259名技能单一的失业人员提供了免费职业技能培训。
7、低保工作有进有出,应保尽保。低保工作坚持有进有出,动态管理,保障困难居民基本生的原则,对低保对象调查摸底,分类归档,动态管理。制定了低保“七三”(三原则、三不凭、三公开、三级审核、三榜公布定案、三严格、三对口)工作制度,严格了工作纪律,加大了公开公示力度,增强了低保调查、初审过程中的透明度,做到动态管理中的应保尽保,目前,有1296户2869人享受到基本生活保障等遇,解决了城市困难群体的实际困难,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
8、退管工作人性化。一是对移交的726名企业退休人员情况,逐户进行核实,填制了基本信息登记表,建立了退休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和工资数据库,同时随着退休人员居住情况的变动而及时调整基本信息,实行动态管理。二是确定了管理服务的项目及内容,印制了管理服务卡800张,下发企业退休人员人手一卡。三是成立了自管和互助服务组织,提高了退管工作的组织化程度,五个社区成立了互助服务小组34个,为退休人员参加各类活动提供了方便;四是规范档案管理,开展查询服务工作,把退休人员的档案以姓氏笔划为序编制了查寻目录,制定了档案管理制度,从而使档案管理更加科学、规范。
《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第五篇: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文章标题:乡镇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汇报
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平台建设“六到位”的标准要求,2004年由县委、县政府批准成立了___镇劳动保障服务所,同时成立了5个社区劳动保障服务站,形成了较为健全的服务体系,在做好基层劳动保障工作、落实各项就业优惠政策、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通过大力加强劳动保障平台建设,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强化服务功能,开拓就业渠道,使1102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97名“4050”人员走上了工作岗位,开创了就业工作进社区、社会保障
进社区、城市低保进社区的工作局面,全镇就业再就业工作呈现出健康发展的喜人态势。
一、劳动保障基本情况。
___镇地处城郊,总人口40770人,其中城市人口18871人,辖13个行政村,5个社区居委会。近年来,按照业务部门的按排部署和总体要求,镇政府从着力抓好社区劳动保障服务体系建设入手,认真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发社区公益性岗位、组织下岗失业人员开展了劳务输出、职业介绍、职业培训、社区岗位开发、社会保险和企业离退休人员管理等工作。
(一)、严格按照劳动保障部门“六到位”要求,镇上成立了劳动保障服务所,社区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县上在人员编制紧缺的情况下,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18人,正式干部7人,公益性岗位工作人员11人,其中,镇劳动保障服务所8人,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10人,并将劳动保障所需的经费并入社区经
费,列入县财政统一拨付,为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劳动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提供了人力物力上的保证。
(二)、结合基层劳动保障工作的实际,首先从抓硬件入手,争取劳动部门资金,购置了办公设施,做到了“五个一”,即有一块牌子、有一部电话、每人有一套桌椅、有一个资料柜、有一台电脑。镇劳动保障服务所有独立的办公场地96平方米,配备9套办公桌椅;五个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同各社区居委会合署办公,做到了标识台帐、规章制度、工作流程五统一。
(三)、夯实工作基础。所站成立后,组织人力对辖区内的劳动力资源状况、下岗失业人员、辖区单位用工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建立了“六册一表”下岗失业人员花名册、离退休人员花名册、劳动力资源花名册、辖区内用工单位花名册、享受城市低保人员花名册、求职意愿登记表,并录入微机实行动态
管理。截止目前累计登记失业人员1633人、“4050”人员143人、零就业家庭32户54人,《再就业优惠证》发放660人,企业退休人员766人,为开展就业指导服务和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四)建立工作制度。劳动保障服务所站成立后,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根据站所职能职责,制定完善了《劳动保障服务所工作职责》、《社区劳保站工作职责》、《劳保工作人员岗位职责》、《再就业优惠证办理工作程序》、《劳务输出工作程序》、《职业介绍工作程序》、《企业退休人员管理工作职责》、《企业退休人员档案管理工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制度》等9项工作制度,并使之上墙公示,从制度上保证了劳动保障工作有序开展。
二、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的主要成效。
1、摸清了底数,促进了就业。社区劳动保障人员经常对辖区居民和用工
单位进行走访,不断更新充实劳动保障的各类台帐,特别是对下岗失业人员做到了“六清”即思想动态清、家庭情况清、劳动技能清、择业观念清、身体状况清、经济收入清。同时充分利用信息发布栏及时发布各种用工信息,随时开展用工职介活动,使辖区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就近就地就业。
2、就业再就业政策深入人心。一是利用开展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等时机,对失业人员进行择业观教育,树立勇于走出家门,国营私营都是单位,各行各业都是工作的观念。二是利用各种例会、信息栏、板报、张帖标语、悬挂横幅等方式宣传就业再就业和劳动保障各项政策。三是树立了一批自强不息、自主择业、积极创业,下岗不落志再就业典型,通过组织先进典型演讲会的形式,现身说法。使劳动保障的方针政策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3、就业援助有序开展。一是收集发布信息送岗位,为了使再就业援助活
动落到实处,针对掌握的失业人员的具体情况,多方搜集用工信息,编发劳务用工信息,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二是以人为本送服务,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职业介绍和指导,对572名失业人员进行了失业登记和求职登记,详细掌握了他们的求职意愿,特别是对“4050”人员、零就业家庭等开展了一对一服务,制定服务计划书97份,就业援助有序开展。
4、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群体。一是针对“4050”人员和“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群体开发公益性岗位58个,安置58名困难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并为他们落实社保补贴41064元;二是为有创业意12全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