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是指,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提出,是在党的:十六大。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是:“三农”问题。
6、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是:农业。
7、我国发展农业的根本出路是:发展科技和教育。
8、在国民经济发展速度、比例、效益三个因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效益。
9、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比例协调。
10、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
11、但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由初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12、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14、我国经济发展必须着力解决的战略重点之一是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首位。
15、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
二、多项选择题(注:后面的全是正确答案)
1、邓小平根据我国经济实际情况,提出我国的战略重点是()
A.农业;B.能源和交通;C.教育和科学。
2、我国现阶段已达到的小康是():
A.低水平的;B.不全面的;C.发展很不平衡的。
3、“三农”问题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因为():
A.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B.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C.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D.农民占我国人口的绝大多数;E.我国农业生产比较落后,一直是国民经济的薄弱环节。
4、邓小平指出:发展农业,主要靠():
A.政策;B.科学。
5、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主要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所走的道路是():
A.科技含量高;B.经济效益好;C.资源消耗低;D.环境污染少;E.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6、实现经济集约型增长,必须通过改革形成():
A.有利于节约资源增效益的企业经营机制;B.有利于公平竞争和优化资源配置的市场运行机制;
C.有利于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机制;D.有利于集约增长的宏观调控机制。
7、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则有():
A.公平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
8、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是():
A.改革是动力;B.发展是目的;C.稳定是前提。
8、“两个大局”是指()
A.沿海地区要加快对外开放,内地要顾全大局;B.沿海地区要顾全大局,帮助内地发展。
三、辨析题
1、目前,我国人民生活总体是达到小康水平(对)
2、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因此,我国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发展高科技,农业不应再作为我们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错)
3、新型工业化就是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错)
4、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指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错)
四、简答题
1、简述我国21世纪新“三步走”战略目标。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21世纪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2、繁荣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途径是什么?
(l)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2)深化农村改革,以改革促发展。(3)加大政府对农村的支持和保护力度。
3、简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特点?
(l)既具有雄心壮志,又坚持实事求是。(2)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出发点和归宿点。(3)注重了社会全面协调发展。(4)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
4、什么是新型工业化道路?
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断型工业化路子。
5、简述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实现途径?
(1)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2)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化升级。(3)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4)坚持以改革开放为动力。
6、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一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要坚持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提高人口素质;三要合理开发和节约利用自然资源;四要强化城乡污染治理,保护环境。
五、论述题(注:以下答案是论点和论据,必须结合自己认识去展开,否则只能得一半分)
1、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其意义何在?
奋斗目标:(l)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2)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3)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将康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
(4)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将使经济更加发展、民生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满、国家更加繁荣富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将进一步显示巨大的优越性。
2、试述邓小平关于“两个大局”的战略构想以及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
(1)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即东部沿海地区利用有力条件先发展起来,从而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大局;发展到一定的时候,沿海拿出更多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党中央根据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在世纪之交提出了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2)意义:其一,它将为21世纪我国经济的发展开拓新的广阔空间,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措施;其二,它对保持西部地区政治和社会稳定、促进民族团结和保障边疆安全具有重大意义;其三,推进西部大开发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在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和认真处理现代性和传统性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本,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进一步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积极的有益的思想。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而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研究生,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过程中,尤其应该关注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具体说,也就是如何认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处理。
伴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和平崛起,文化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当代中国的经济实力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文化软实力却远不及经济的增长速度,而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资源,对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本质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从国内形势看,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完善时期,一些落后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依然存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打造,强势文化属性的提出必将对人们的价值观念造成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使西方的各种后现代文化思潮、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大量涌入并深刻改变着中国社会的文化构成;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社会提供的文化产品数量与质量存在着诸多矛盾;而文化领域高端人才的匮乏也难以对文化的规律性研究;相当多的执政官员对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够,使得文化体制改革任重道远。从国际形势看,强势经济带来了强势的文化、经济一体化的使文化呈现一体化的趋势并力图促进文化的一体化,可以说,当代世界严峻的文化形势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冲击。面对国际国内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课题的提出尤为关键。
文化是在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矛盾中产生和发展的。现实中,如果不顾及到现代性和传统性之间在价值取向或价值目标上的一致性和殊异性,那么,在文化选择上就会出现两种极端或偏差。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文化的某个阶段。有一种理解,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化。这是不全面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相对于当下现实的文化而言的。我们理解的传统文化,除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之外,还应包括“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传统文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化。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同时,在这些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优良传统,也有糟粕、不良传统,而事实上精华与糟粕、优良传统与不良传统往往交错在一起,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建设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那么究竟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呢? 在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 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但对于这些古文化, 我们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这是毛主席的观点,仍然适用于我们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中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 这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地继承的方针仍然是正确的。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些年来由于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方式的冲击, 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整个中国历史传统在许多人心目中日益淡薄, 有的人甚至耻为中国人。有鉴于此,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强了全民的爱国主义教育, 号召和支持文化界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这是完全正确的。但这决不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而是对传统文化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使传统文化的精华更充分地融人中国现代文化之中, 这也是对批判地继承方针的真正贯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将有机地融入中国现代文化之中, 而且将融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并行的开拓过程,更是一个培植文化土壤与引进具有生命力的希望种子的培育过程,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其最新成果,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即是文化系统价值体系的构建。历史的实践的时代的发展表明,我们需要正确把握和认真处理现代性和传统性的关系,批判地继承是对传统文化唯一正确的态度, 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真正做到弘扬优秀传统,吸纳现代文明,彰显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黄楠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J],探讨与争鸣
[3]李冬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文化背景、历史进程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
第三篇:《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已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虽然已发表一百六十余年,但如今我们用现在角度去解读《共产党宣言》,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仍具有十分宝贵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引言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的德文版序言中所说“这个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因此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5周年后写的德文版序言中所说“这个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中的许多原理仍然对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指导的理论价值。
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深远意义
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有160余年,而这160余年来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正是依靠和运用《共产党宣言》所阐明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理论精髓,才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发展和创新,才有一代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实现新飞跃,才有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思想解放。
马克思、恩格斯从19世纪40年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实际出发,在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马克思、恩格斯从世纪年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实际出发,在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分析资产者和无产者的产生、发展、现状,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亲身参加无产阶级斗争实践,总结无产阶级的斗争经验并吸取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发现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形成唯物史观。并于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震撼世界的光辉巨著——《共产党宣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的发表把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上升到科学,实现了人类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但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理论当做僵化的教条,正如他们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5周年后写的德文版序言中所说“这个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并曾多次重申:“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仅仅是无产阶级的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显然,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与活的灵魂。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下,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特点,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创立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运用它列宁领导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并取得了全面胜利,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 类历史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新纪元,迎来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一次高潮。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深刻影响着中国革命的进程。1920年《共产党宣言》中文版在中国出版,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1921年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革命实际紧密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义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马克思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中国和一系列国家相继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迎来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二次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正确分析了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总结出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对于像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刻影响了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21世纪。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前发展现状相结合,站在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物,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体现,是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正是因为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广泛传播,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与各社会主义国家实际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并将更深远地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二、解读《共产党宣言》坚信共产主义信仰
《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年来的历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应用唯物史观,深刻分析了资产者和无产者产生、发展和相互斗争的过程,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解读《共产党宣言》必须要提到一个震撼世界的科学论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两个必然”:“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是整个《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的规律。
尽管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后的160余年里,资本主义由自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再到今天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世界非但没有消亡反而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占有明显优势,而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仍处于低潮,但是资本主义毕竟是资本主义,它的本质特征是无法改变的。《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运动,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矛盾,它将集中体现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 2 资本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无雇佣劳动,就无资本家,就无资本主义。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资本主义社会也绝不可能例外。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矛盾运动得出的科学结论。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到了濒临灭亡的时刻,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建立,可能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要经过反复的斗争。正如马克思说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之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从前苏联和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只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蓬勃向前,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前苏联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由一个封建帝国的烂摊子发展到能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凶残侵略,并成为最终打败德国法西斯发挥最重要作用的社会主义强国,其经济、科技、军事实力能与超级大国美国相抗衡,这不能不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60年来,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相结合,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充满勃勃生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社会不断取得巨大进步,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样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反之,如果放弃甚至背叛了马克思主义,丢了我们的根本,造成像苏联解体那样给社会主义事业、给本国人民带来的惨痛损失的教训我们要时刻铭记。
所以,我们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正确认识发展趋势的必然性和发展过程的曲折性,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秀传统,克服和战胜在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风险。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任务、路线和纲领。当前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为实现我国现阶段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当前的努力也是为了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即最终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服务的。正如《共产党宣言》观点鲜明指出的“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会乘风破浪不断地向前发展。
三、《共产党宣言》与科学发展观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在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现状,提出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中国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共产党宣言》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因此,资本主义是以物质和金钱为本。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失去了独立性和个性,只是资产阶级资本增殖的工具。而我国目前虽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不够发达,但我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胡锦涛同志在谈到社会主义发展时反复强调:“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
中国的发展是全面的。《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资产阶级关于自由、教育、法律等等的观念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而社会主义的区别在于我们能够认识到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并自觉按照这一规律行事。从邓小平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到江泽民提出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再到胡锦涛书记扩展到“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都反映出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不断深化和拓展。
中国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资本主义为谋取高额利润而破坏生态环境,最终让整个世界都付出惨痛代价。我们要吸取这一教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理念的一次升华。
总结
发表于一百六十年前的《共产党宣言》虽然不可避免的因为时代的变迁许多观点已经过时,但是其阐述的许多基本原理对于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这也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才能更充分展现其现实意义,《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将永放光芒!
第四篇: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教学目的:
使学生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了解到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性,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科学内涵,掌握“两大战略”的实质。教学重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步骤;
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新型工业化道路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战略
授课时数:4学时
导入新课:
1927年大革命失败,全国一片白色恐怖,毛泽东分析了国内形势,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他还指出:“我们的战略是„以一当十‟,我们的战术是„以十当一‟。”1946年8月,毛泽东在和美国记者谈话时,提出了“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表明了对反动派的极大蔑视。
“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是毛泽东战略思想的核心。打仗的时候,我们要制定切合实际的战略、战术。和平建设年代,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也要从整体战略上布局,从局部战术上设计。
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目标和步骤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根据对经济、社会发展各种制约因素的分析,从全局出发制定一个较长时期内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达到的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的根本途径和方法。它主要包括战略目标、战略步骤及实现战略目标的措施,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的特点。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是:到21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这一战略目标,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目标,是一个符合中国实际的目标,也是一个要经过艰苦努力才能实现的目标。
(二)邓小平同志“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从1980年到1990年,用十年的时间,使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我国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三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努力,原定于到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的任务已于1995年提前完成。到20世纪末,我们已经胜利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
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目前我国正在努力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
党的十五大对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进行了展望和部署:
第一步,21世纪头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第二步,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设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三步走可以称为“小三步”。
(三)新世纪新阶段的发展战略目标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一个集宏观与微观、城市与农村、政治经济文化与生态环境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在内的综合性、系统性目标。
这个目标大体涵盖了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第一,经济方面。要在优化经济结构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第二,政治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第三,人的自身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四,人与自然共同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十六大要求我们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确立的依据——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进程和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
第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使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第二,改革开放取得重大的突破性进展。
第三,人民生活实现两大历史性跨越。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战略
第一,发展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第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第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是不平衡的。
4、21世纪头20年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
第二,科技革命和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为我国实现跨越式发展带来了机遇。第三,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以及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们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加快现代化建设创造了机遇,提供了条件。
第四,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打下了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战略机遇期的判断,使我们深深感到形势逼人,不进则退。世界经济史表明,每当出现生产力革命性突破的机遇时,都有某些国家后来居上。中国历史上曾痛失了几次重大发展机遇,留下了深刻的历史教训。面对新世纪的新战略机遇,中华民族再次走到一个能否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关头。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使命感和忧患意识,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不断研究和探索发展的新思路、改革的新突破、开放的新局面、各项工作的新举措,再继续奋斗几十年,到本世纪中叶,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二、推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一)经济结构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经济结构: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社会生产各方面的比例组合。主要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地区布局结构和就业结构等。
2、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整体性调整,而非局部调整。
(2)结构升级的调整,而不是相互适应的调整。
(3)注重经济增长质量的调整,而不在于经济总量的一时扩大。
3、加快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
主要任务:优化产业结构,合理调整生产力布局,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1、新型工业化道路
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科技含量高:把经济发展建立在科技进步的基础上
经济效益好:成本(投入)小,产出大
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相协调;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处理好提高劳动生产率与扩大就业的关系,增加就业。
总之,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充分运用最新科学技术和依靠科技进步的工业化,是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工业化,是能够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2、信息化建设和产业结构升级
(1)信息化建设
第一,积极推进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的应用,实施一批信息化重大工程。
第二,加强现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电信、电视、计算机的三网融合。第三,加快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
第四,加快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努力改变信息资源开发落后的状况。
3、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必然选择
(三)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城镇化进程
1、解决“三农”问题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的关键——“三农”问题一直是我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根本问题
2、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3、加快城镇化进程(耕地少、人口多)
城镇化:由农村人口占很大比重的传统社会,向非农人口占多数的现代文明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是伴随工业化的一种经济现象,也是衡量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四)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1、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
2、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安宁的经济基础
(1)东西部地区差距拉大,发展协调的矛盾仍十分突出
(2)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巩固社会稳定和边境安宁的经济基础。
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生产力
实体性要素: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
渗透性要素:科学技术
运行性要素:生产管理
2、科学技术渗透
使得劳动工具自动化,人的劳动智能化,管理更加规范化、科学化、现代化,这就势必引起产业结构、劳动结构重大调整,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变。
(二)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和内容
1、提出和内容
(1)1995年,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第一次正式提出中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内容:全面贯彻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和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繁荣强盛。
2、坚持实施科教兴国
人口多不等于人力资源丰富(素质和创新能力)
(1)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
(2)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3)形成促进科技创新和创业的人才汇集机制
(三)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内容
1、可持续发展及其战略
可持续发展:是以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重要条件,坚持经济发展同人口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相适应,实现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在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社会相互协调中推动经济发展,并在经济发展进程中带动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的解决。
指导思想:第一,经济发展着眼于历史的长远。第二,把经济发展纳入系统工程。
2、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事实说明,我国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主要任务:控制人口增长;开发和节约各种自然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加强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和战略资源储备;实施海洋开发,搞好国土资源政治。
3、坚持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1)可持续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前提
(2)人口问题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3)资源的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可持续发展以社会全面进步为目的参考文献:
1、十六大报告第三部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十六大报告第四部分“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
作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特点?
第五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了社会建设六大方面的内容: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完善社会管理等。
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目的。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一、要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办好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积极发展继续教育,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支持特殊教育,让每个孩子都能成为有用之才。
二是要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增强就业稳定性。健全人力资源市场,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和争议调解仲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三是要增加居民收入。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四是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全面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机制和正常调整机制。建立社会保险基金投资运营制度,确保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支持发展慈善事业。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加强保障性住房建设和管理。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大力发展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健全社会保障经办管理体制,建立更加便民快捷的服务体系。
五是要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健康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健全全民医保体系,巩固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六是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改进政府提供公共服务方式,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增强城乡社区服务功能,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建立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完善国家安全战略和工作机制,高度警惕和坚决防范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特殊的国情决定了中国的社会建设任重而道远。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我国各族人民一定能构建更加和谐的社会,一定会迈向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全党全国人民行动起来,就一定能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