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时间:2019-05-14 21:58: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第一篇: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摘 要】 文章概述了中国传统文化生态,叙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的一致性,探讨如何在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和创新中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文化自觉与自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 传统文化;自觉与自信;传承创新

民族传统文化是一定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生产中的积淀,是民族的“共同记忆”,也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和灵魂。一个民族无论怎样现代化,都不能抛弃自己的传统文化,尤其是现如今西方意识流对中国文化冲击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就更应继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文化。

一、中国传统文化生态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具有源远流长的文化特点,表现为华夏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成为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泯灭的文明;华夏文化还具有强烈的地域性特点,承继着黄河文明几千年的智慧结晶;中国人有着强烈的家国乡土观念,兼容并蓄的民族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延续下来的基本精神思想。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和积淀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文化、民族习俗、民族价值观和价值追求等共同特质,是指具体特定的民族借助传统文化来维系、协调、指导、推动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粹思想。[1]最早对民族精神进行探讨的是卢梭和孟德斯鸠,而对民族精神进行全面论述则是黑格尔。他认为“(世界精神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和任何其他阶级不同,所以都有它的一定的特殊的原则。在历史当中,这种原则便是‘精神’的特性――一种特别的‘民族精神’。”[2]中华民族精神是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发展中逐渐凝聚而成的,这些精神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具体内容表现。

二、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价值取向的一致性

儒学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张岱年将中国以儒学为主的传统文化的内核概括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强不息”是内因,是中国人对自己的道德的基本要求;“厚德载物”是外在表现,是中国人对他者的态度。这种精神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

1、“厚德载物”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理想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基于“万物一体”的基本认识,是在充分尊重人、动物、自然界生命的生存权基础上的认识,自强不息是对所有民生的精神鼓励,“厚德载物”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滋养,是中国之所以历经世代更替、命运多舛却依然能凝结成一个整体的根本。正是这种自强不息,中国人很容易接受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学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支控力量,还是一种美好社会理想的信仰基础。在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中国人在“德治”下憧憬的“大同”社会,实际上就是一个没有阶级基础的缺乏正确革命道路的但却与共产主义理想有着天然联系的社会。《礼记?大同篇》中说“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与马克思主义“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而且本身也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有着相同之处,中国人憧憬的劳动是自我能力的释放,劳动力是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大同世界“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与马克思描述的“社会物质财富极大地丰富、人们不再将其收藏起来据为己有”相通。共产主义社会与中国人所梦想的状态有着相似的状态,又远远高于中国“大同世界”的生活,显然,这更具有现代性,也更符合中国人对未来社会的追求。

2、“入世”哲学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认知的基础

自春秋战国起,诸子的“百家争鸣”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打下了深厚的哲学基础,其中对中国人影响最大的莫过于中国哲学辩证法和对待人生的一种“入世”态度。而中国哲学最显著区别于欧洲的就是中国的“入世哲学”,即注重社会的人伦关系,强调社会道德价值和人的今生今世。当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思想传播到中国的时候,中国人凭借着传统文化中朴素的辩证思想,很快就把马克思主义高深的哲学转化成了中国哲学的一部分。至于马克思主义批判的资本主义金钱拜物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国传统以来重农轻商的传统,反对奸商和社会财富不平等思想也有契合。而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实践观,虽然从中国古代很难找到与“本位论”、“主体论”完全吻合的哲学话语。但是,从思想取向上看,自孔慕大同到杨朱、管子等思想家的主张,“入世”哲学本身就是现实社会实践在哲学基础上的反映,所以中国哲学探究的“养吾浩然正气”、“向善”、“求真”追求人类幸福的远大志向,这些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整体价值目标是一致的。

三、在传承和创新中积极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当中国社会开始改革时,大多数人持怀疑态度,因为世界上一大部分国家都是资本主义,对东方民族缺乏客观的认识,导致他们认为中国文化也是落后的。然而,中国不仅没有在世纪之交演化成资本主义,还在稳定的政治环境下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就,而决定的力量并不是中国拥有最多的人口、广褒的内陆,而是文化的力量。

1、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文化建设

毛泽东在《新民主义论》中指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用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3]文化作为21世纪一国发展的软实力,对一国的政治经济及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而在西方文化构成强势文化的背景下,一些人把庸俗、媚俗的糟粕当成了时髦,考古、旅游商业化倾向越来越严重,这种文化低俗化的倾向与我们社会主义文化极不相符,十八大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4]而在当代中国,要在继承传统文化基础上构建社会主义新文化,就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和谐文化的构建。和谐文化指一种以和谐为思想内核和价值取向,融合思想观念、社会风尚、行为规范、制度体制于一体的一种文化形态。[5]而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首先要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要大力挖掘传统文化的优秀资源,弘扬时代新风,为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提供充足的精神食粮;再次,坚持社会主义文化正确方向,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觉与自信,全面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文化自觉与自信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成果。党在十八大则进一步号召在文化建设中树立起文化自觉与自信。文化自觉与自信是扎根于民族文化基础上的。文化自信首先是来自民族自信的。民族文化的存在以一个民族分享一种共同的历史、共同的情感、共同的想法和共同的生活方式的存在为身份。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每一成员具有凝聚力量,是中华民族成员的归属栖息之地。通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来强化民族身份,培植民族身份认同感,使民族凝聚力得到加强,培养一种文化自觉。

文化自信与自觉还表现为对“他者”立场下的自我定位。由于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一些国家把自己的本民族文化上升到普世价值,甚至企图以本民族的文化指标取代他国文化,而中国的民族文化正面临着这一文化霸权的严峻挑战。如今有些国人已经习惯了“中国任何一种现象都只能在别人的概念框架中获得解释,好像离开了别人的命名系统,我们就无法理解自己在干什么,我们的生活意义来自别人的定义”。为此,有识之士大声疾呼,如果中华民族不能正视自己的文化,“中华民族就成了一个灵魂漂泊的民族,一个不能回答‘我们从哪里来’,也不能回答‘我们到哪里去’的民族。”因此,追求和谐的中国,迫切需要立足于自身民族文化的根,在继承中创新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

3、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还需要正确处理好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首先,要正视文化的多样性、互相尊重、取长补短。费孝通说过:“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定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和其他文化一起,取长补短,共同建立一个共同的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各抒所长的共处原则”。[6]其次,吸收外国文化的同时,要保持民族文化的独立性。保护本国文化的独立个性和民族特色,提高本民族文化产品的竞争力,已成为世界性话题。面对西方文化的冲击,既要主动融入世界、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精华,又要高举本民族文化发展的新秩序。再次,加强对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近年来,中国文化贸易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这既与国内文化产业政策有关,更与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浮躁和商业化有关。我们既要善于学习和吸收优秀文化,更要让中国优秀文化走向世界。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工程,它的建设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对精神文化产品的需要更加强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建设将翻开美好的一页。

第二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

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文化建设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在现代西方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我们正确把握和认真处理现代性和传统性的关系,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根本,批判性地继承传统文化,进一步从传统文化中吸取积极的有益的思想。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而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研究生,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整个过程中,尤其应该关注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具体说,也就是如何认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处理。

伴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和平崛起,文化越来越成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当代中国的经济实力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文化软实力却远不及经济的增长速度,而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资源,对国家综合国力的提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本质上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都是为了更好的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

从国内形势看,中国正处于市场经济完善时期,一些落后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依然存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的价值观也在发生着明显的变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打造,强势文化属性的提出必将对人们的价值观念造成深远的影响。中国的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使西方的各种后现代文化思潮、文化观念和行为方式大量涌入并深刻改变着中国社会的文化构成;同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与社会提供的文化产品数量与质量存在着诸多矛盾;而文化领域高端人才的匮乏也难以对文化的规律性研究;相当多的执政官员对文化建设的意义认识不够,使得文化体制改革任重道远。从国际形势看,强势经济带来了强势的文化、经济一体化的使文化呈现一体化的趋势并力图促进文化的一体化,可以说,当代世界严峻的文化形势对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巨大的冲击。面对国际国内形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课题的提出尤为关键。

文化是在现代性与传统性的矛盾中产生和发展的。现实中,如果不顾及到现代性和传统性之间在价值取向或价值目标上的一致性和殊异性,那么,在文化选择上就会出现两种极端或偏差。中国传统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不能仅仅局限于传统文化的某个阶段。有一种理解,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中国古代的文化。这是不全面的。传统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相对于当下现实的文化而言的。我们理解的传统文化,除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之外,还应包括“五四运动”以来中国革命传统文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的革命和建设时期的文化。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同时,在这些丰富的传统文化中有精华、优良传统,也有糟粕、不良传统,而事实上精华与糟粕、优良传统与不良传统往往交错在一起,因此,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来建设和发展当代中国文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

那么究竟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呢? 在中国的长期封建社会中, 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但对于这些古文化, 我们要“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 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这是毛主席的观点,仍然适用于我们今天在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中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 这一对传统文化的批判地继承的方针仍然是正确的。但不可忽视的是,这些年来由于西方文化和西方生活方式的冲击, 中国传统文化以及整个中国历史传统在许多人心目中日益淡薄, 有的人甚至耻为中国人。有鉴于此,近年来党和政府加强了全民的爱国主义教育, 号召和支持文化界整理和研究中国传统文化, 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这是完全正确的。但这决不是要把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 而是对传统文化采取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取其精华, 弃其糟粕, 使传统文化的精华更充分地融人中国现代文化之中, 这也是对批判地继承方针的真正贯彻。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不仅将有机地融入中国现代文化之中, 而且将融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之中。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过程,不仅是一个理论与实践结合并行的开拓过程,更是一个培植文化土壤与引进具有生命力的希望种子的培育过程,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其最新成果,我们应该认真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即是文化系统价值体系的构建。历史的实践的时代的发展表明,我们需要正确把握和认真处理现代性和传统性的关系,批判地继承是对传统文化唯一正确的态度, 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做到了这些,才能真正做到弘扬优秀传统,吸纳现代文明,彰显时代精神。

参考文献

[1]黄楠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中国传统文化[J],探讨与争鸣

[3]李冬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文化背景、历史进程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09年第4期

第三篇:《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摘要:马克思、恩格斯于1848年发表的《共产党宣言》已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纲领性文件,虽然已发表一百六十余年,但如今我们用现在角度去解读《共产党宣言》,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就仍具有十分宝贵的现实价值。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引言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的《共产党宣言》是一部里程碑式的重要著作。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1872年《共产党宣言》的德文版序言中所说“这个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因此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5周年后写的德文版序言中所说“这个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中的许多原理仍然对中国特色社会事业的发展具有指导的理论价值。

一、《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及深远意义

自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有160余年,而这160余年来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正是依靠和运用《共产党宣言》所阐明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一理论精髓,才有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发展和创新,才有一代代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课题,开拓新境界,实现新飞跃,才有社会主义发展的今天。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历史上一次最伟大的思想解放。

马克思、恩格斯从19世纪40年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实际出发,在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马克思、恩格斯从世纪年代世界历史发展的实际出发,在批判地继承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分析资产者和无产者的产生、发展、现状,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矛盾,亲身参加无产阶级斗争实践,总结无产阶级的斗争经验并吸取自然科学的新成就,发现了人类社会的一般规律,形成唯物史观。并于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发表了震撼世界的光辉巨著——《共产党宣言》,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的发表把社会主义学说由空想上升到科学,实现了人类社会主义学说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但他们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理论当做僵化的教条,正如他们在《共产党宣言》发表25周年后写的德文版序言中所说“这个宣言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来说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但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并曾多次重申:“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理论在任何时候都仅仅是无产阶级的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显然,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就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内在的、本质的规定性,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与活的灵魂。

19世纪末、20世纪初,列宁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下,从新的历史条件出发,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了帝国主义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特点,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创立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运用它列宁领导了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并取得了全面胜利,在世界上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开辟了人 类历史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新纪元,迎来了社会主义革命的第一次高潮。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共产党宣言》深刻影响着中国革命的进程。1920年《共产党宣言》中文版在中国出版,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广泛传播。1921年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者,毛泽东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了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实际,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革命实际紧密结合,继承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中国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义三座大山,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实现马克思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飞跃。中国和一系列国家相继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迎来了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第二次高潮。

新中国成立后,邓小平同志依据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正确分析了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明确指出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即不发达阶段,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总结出一系列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对于像我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中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改革开放30余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深刻影响了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进到21世纪。

进入21世纪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当前发展现状相结合,站在中国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提出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样,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产物,是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体现,是和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理论体系。

正是因为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和广泛传播,才使得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能够与各社会主义国家实际相结合,从而进一步推动整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蓬勃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发展和创新正深刻地改变着世界,并将更深远地影响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二、解读《共产党宣言》坚信共产主义信仰

《共产党宣言》发表160年来的历史证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和完善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是社会历史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应用唯物史观,深刻分析了资产者和无产者产生、发展和相互斗争的过程,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解读《共产党宣言》必须要提到一个震撼世界的科学论断,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两个必然”:“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两个必然”的科学论断是整个《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总的规律。

尽管在《共产党宣言》发表后的160余年里,资本主义由自有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再到今天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世界非但没有消亡反而在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占有明显优势,而社会主义在当今世界仍处于低潮,但是资本主义毕竟是资本主义,它的本质特征是无法改变的。《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运动,即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同社会化大生产的矛盾,这是资本主义无法克服的矛盾,它将集中体现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

《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生存和统治的根本条件,是财富在私人手里的积累,是 2 资本形成和增殖;资本的条件是雇佣劳动”。无雇佣劳动,就无资本家,就无资本主义。而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历史,“只不过是现代生产力反抗现代生产关系,反抗作为资产阶级及其统治的存在条件的所有制关系的历史”。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资本主义社会也绝不可能例外。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是马克思、恩格斯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身矛盾运动得出的科学结论。但这并不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已经到了濒临灭亡的时刻,社会主义乃至共产主义的建立,可能要经历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时期,要经过反复的斗争。正如马克思说的“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们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之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存在的物质条件在旧社会的胞胎里成熟之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从前苏联和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只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蓬勃向前,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前苏联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由一个封建帝国的烂摊子发展到能抗击德国法西斯的凶残侵略,并成为最终打败德国法西斯发挥最重要作用的社会主义强国,其经济、科技、军事实力能与超级大国美国相抗衡,这不能不说明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中国社会主义建设60年来,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指引下,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特别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际相结合,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充满勃勃生机,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社会不断取得巨大进步,国际地位大大提高,各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同样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反之,如果放弃甚至背叛了马克思主义,丢了我们的根本,造成像苏联解体那样给社会主义事业、给本国人民带来的惨痛损失的教训我们要时刻铭记。

所以,我们要坚持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正确认识发展趋势的必然性和发展过程的曲折性,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优秀传统,克服和战胜在前进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风险。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同的任务、路线和纲领。当前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牢牢树立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为实现我国现阶段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当前的努力也是为了实现我们的最终目标,即最终以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服务的。正如《共产党宣言》观点鲜明指出的“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重要战略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不断丰富和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只有这样,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才会乘风破浪不断地向前发展。

三、《共产党宣言》与科学发展观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马克思主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在继承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现状,提出科学发展观战略思想。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是以人为本、全面的可持续的科学发展。

中国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共产党宣言》指出:“在资产阶级社会里,活的劳动只是增殖已经积累起来的一种手段。在共产主义社会里,已经积累起来的劳动只是扩大、丰富和提高工人生活的一种手段。”因此,资本主义是以物质和金钱为本。在资本主义社会,工人失去了独立性和个性,只是资产阶级资本增殖的工具。而我国目前虽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还不够发达,但我们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胡锦涛同志在谈到社会主义发展时反复强调:“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党全部奋斗的最高目的。”

中国的发展是全面的。《共产党宣言》指出:“资产阶级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伴随着相应的政治上的进展”,“资产阶级关于自由、教育、法律等等的观念是资产阶级的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产物”。而社会主义的区别在于我们能够认识到任何社会的发展都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并自觉按照这一规律行事。从邓小平提出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到江泽民提出的“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战略思想,再到胡锦涛书记扩展到“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都反映出我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不断深化和拓展。

中国的发展是可持续的。《共产党宣言》指出:“共产党人为工人阶级最近的目的和利益而斗争,但是他们在当前的运动中同时代表运动的未来”。资本主义为谋取高额利润而破坏生态环境,最终让整个世界都付出惨痛代价。我们要吸取这一教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就是我党科学发展、和谐理念的一次升华。

总结

发表于一百六十年前的《共产党宣言》虽然不可避免的因为时代的变迁许多观点已经过时,但是其阐述的许多基本原理对于当前我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仍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价值。这也需要我们不断去挖掘,才能更充分展现其现实意义,《共产党宣言》的思想将永放光芒!

第四篇:以法治中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尊敬的党组织:

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系统部署,其中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成为公报的一大亮点。法治中国将作为治国基本方略的依法治国思想进行了重大提升,释放出强烈的改革信号,表明未来一切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改革举措都必将以法治为准绳,一切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方针政策都必须在法治的轨道运行,一切与法治相违背的国家行为、社会团体行为和个人行为都必须在法治的框架内得以纠正。法治中国是制度之治,也是治国道路和治国理论。法治中国是对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重大发展。

法治作为制度之治,是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所不断坚持完善的一条基本治国道路和一套科学的治国理论。十八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要求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再次强调,要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不断开创依法治国新局面。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将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紧密相连,更加清晰的勾画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奋斗愿景,表现出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法治中国建设是立足于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是更具包容性和实践性的法治国家理念和提法。法治中国建设有别于单纯的法治建设,其是将中国独特实际与法治建设进行有机的结合的法律之治,因而法治中国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情况相结合,即一方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走社会主义道路;另一方面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不照抄、照搬别国经验、模式,走适合中国特点的道路,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法治中国建设也是要立足中国的国情。法治作为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是内嵌于各个文明主体,其只有与各个国家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才能发挥其最大功效。法治中国的本质就是要衔接中国实际与法治建设,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同时,将法治的一般要求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坚信法治中国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基础和支撑,表现出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法治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相得益彰,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能够实现法治,同时也能将法治与中国实际更好的结合;而法治中国的建设也会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更加宽广。

法治中国是对改革开放以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导思想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重要构成,是我国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智慧结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科学地回答了不同时期不同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面临的矛盾和问题,是一个相互衔接、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当下中国矛盾和问题需要通过推进依法治国来解决。这就需要在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构建良法体系,树立法律权威;建设法治政府,制约权力运行;强化司法独立,增强司法公信;保护民众权利,增进人民福祉。法治中国的提出是在全面深化改革情势下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自觉要求。当前社会发展中违法乱纪,权力膨胀与腐败,司法公信力丧失,民众权利得不到保障等问题依然存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提出法治中国建设就是要根除这些社会顽疾并相信法治中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良药,将对全面深化改革起到保障和促进作用。法治中国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是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拓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形成一整套相互衔接、相互联系的制度体系。法治中国建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脉相承的,体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理论自觉。法治中国要求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这与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根本政治制度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构成的基本民主政治制度是相吻合的。

同时法治中国也要求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这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保障民主政治制度,监督和制约公权力并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纳入法律体系中进行调整,也是一致的。全面深化改革中提出法治中国建设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保障也是制度建设的具体举措,并相信建设法治中国必能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成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同时能够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快建成公正高效权威的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维护人民权益。法治中国建设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推向新局面和新高度,是制度建设的自觉,也是制度建设的自信。

总而言之,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法治中国的提出体现了十八大报告中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立足于中国国情,放眼于中国未来,拓宽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现了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觉和自信,将对凝聚改革共识,提高国家能力,全面推进深化改革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起到重大战略促进作用。

汇报人:xiexiebang

第五篇:中国人口与社会主义建设

一.当前中国的人口问题呈现哪些特点?如何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发挥中国人口的优势,同时克服其弊端?

答:中国人口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低生育水平面临反弹的现实风险。人口素质总体水平不高,难以适应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的要求;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庞大就业形势更加严峻;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社会保障面临空前压力;出生人口性别比居高不下给社会稳定带来隐患;流动迁移人口持续增加对公共资源配置构成巨大挑战;贫困人口结构趋于多元,促进社会均衡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

一 清醒认识全面加强中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道路

二 千方百计稳定低生育水平

不断创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体制机制手段和方法。不动摇全面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坚持依法管理严肃处理违纪违法行为凡违法生育的一律依法征收社会抚养费;四大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三提高人口素质,将人口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全面实施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大力提高全民族素质。

五 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

建立党政负责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标本兼治工作机制,加强综合治理的过程评估和责任考核,深入开展“关爱女孩行动”“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以消除性别歧视为重点广泛宣传男女平等,少生优生等文明婚育观念,普及保护妇女儿童权益的法律法规知识,制定有利于女孩健康成长和妇女发展的社会经济政策,促进男女平等就业和共同参与社会经济活动。

六 不断完善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系

要深化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体制改革,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口登记制度,健全出生人口登记和生命统计制度,实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将流动人口管理服务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促进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生活,解决流动人口在就业就医定居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逐步将进城务工人员纳入社会保障体系保护其合法权益。

七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要制定和落实老龄事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把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作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照料为补充的养老服务体系。发扬敬老养老助老的良好社会风尚。

八 切实加大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保障力度

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是政府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的公共投入是保稳定促发展的基础性投入。要从财政基础设施人力科技等方面加大投入。确保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必须坚持长期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和完善人口政策和生育政第;坚持人口与发展综合决策。充分发挥党和政府在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坚持国家指导与群众自愿宣传教育与利益导向。行政管理与群众工作整体推进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加强并改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坚持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科技创

新,不断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依法行政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坚持以开放务实的姿态开展国际人口与发展合作交,流树立负责任人口大国的形象。

二.阐述理论创新对实践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有哪些创新?请各举一例说明。

理论来源与实践、高于实践同时又能反作用于实践、指导实践。理论创新是在原基础上的提高和发展。创新理论更适应于客观规律,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更强。理论创新能够推动实践活动的层次、质量不断提高和更新,为社会创造出更多、更有价值的成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同时理论的创新、与时俱进也能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三.列举《决定》中你认为对你的工作与生活影响最大或对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项举措,并充分阐明理由。

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目前城村教育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农村的孩子学到的知识远比城市孩子要少得多,这说明当前的教育深度只局限于城市,而农村的教育并没有得到公平发展。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四.当前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或将产生哪些重大影响?

中国的和平发展对世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新格局,世界经济的,世界政治格局,周边国家的经济、政治及对世界各大国在发展中国家的地位的影响。

第一,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中国走的以经济带动综合国力,以经济带动中国政治地位的政策,已经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到了有效的展示。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一直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制约,但是中国始终走独立自主的发展政策,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就选择了一条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的道路。中国的发展影响了世界经济的变化,中国的政治主张已经扮演到了世界政治角色。中国同周遍国家的经济往来已经影响到他们同美国的政治关系。中国的经济发展给周遍国家的经济带来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繁荣,一些国家已经在政治上开始实行亲华。

中国以一个新的东亚区域合作组织取代有美国参加的亚太经合组织,从而逐步消除美国在本地区影响。

第二,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文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国文明焕发青春,并与其他文明共存与交汇,必将有助于世界文明的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和取长补短,必将促进世界文明和谐时代的早日到来。

第三,中国的和平崛起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地发展已经而且必将继续给国际社会带来更多的机遇,更大的合作空间,形成更多的利益共同体和利害共同体,从而有利于世界经济的繁荣,有利于促进各国的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需要世界,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这是一个事实。中国实行和平发展经济的战略手段,实行以经济发展带动中国政治,带动中国在世界中的影响,带动在世界政治舞台中的地位。近年来,中国同周遍国家的经济往来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中国同韩国,东南亚国家的对外贸易已经赶超美国,中国在他国家的地位日趋上升。相反的是,日本经济大国的地位在亚洲已经下降,在很多方面已经是力不从心,东道主的地位已经被中国所取代;美国是一个世界经济强国,但随着今年来中国的发展,中国同周遍国家经济贸易额的日趋上升,在很多方面美国在他们国家中的地位已日趋被中国取代。中国向周边国家提供了巨大的商机,吸引了亚太地区大量闲置资本前往中国投资,为这些国家和地区开发了新的财源。可见中国的发展是世界的市场,是世界各国的贸易伙伴;为世界提供了有效的发展空间,中国的发展带来了世界经济的繁荣。

第四,中国的和平崛起将为国际社会提供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即不是通过传统的军事扩张、争霸或称霸,而是通过和平的方式,渐进的方式,在与经济全球化紧密相连的进程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既向整个国际社会实行全方位的开放,又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扩大内需,挖掘潜力,走有中国特色的富民强国的现代化之路。这对国际社会将具有巨大的启迪意义。

总之,中国在一步步强大,但是世界人民也应该认识到,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国家,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中国的强大是友好的强大。和平崛起的中国,是世界和平与稳定的维护力量;她为国际社会带来的只能是机遇。和平崛起的中国是一个在国际社会起建设性作用的负责任的大国。和平崛起是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伟大事业

下载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应从哪几个方面进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提出了社会建设六大方面的内容:优先发展教育、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深化收......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讲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讲稿 一、 总体成果呈现 从1978 年开始经过30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创造了举世瞩目的经济奇迹, 成功完成了一系列经济发展的大转变和大跨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5篇材料]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战略的第三步是指,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2、我国社会主义建......

    体会和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

    体会和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情况调查报告 前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精选5篇)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 胡锦涛同志重要讲话对当前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进行了深刻而具体的阐述,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

    体会和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

    体会和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 ---文化湖北 湖北是楚文化之乡、三国文化之乡,是中华民族和人类远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中国近现代革命的策源地之一。湖北是文化资......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高一历史必修二复习资料第四单元2012.6 第四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1、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的原因有哪些?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国民政府的搜括、多年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教案(最终五篇)

    一、知识梳理 新中国经济发展线索及特征 发展线索:(1)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进入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历史时期。194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