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整风
关于在全公司开展整风的通知
为杜绝工作中不良风气,进一步加强全体员工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提升企业效益,在企业内部形成一股积极向上,争先创优,比学习、比干劲、比作风的良好风气,公司决定在全公司范围内开展整风运动。相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1、坚持以“强观念,转作风,重学习,重责任” 为主题,以提高工作效率为原则,转变思想观念,转变工作作风。
2、全体员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落实各项学习计划、工作计划,持续完成自身完善,以保证通气后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目标要求
通过开展活动,在思想上高度统一,行动上高度一致,观念彻底转变,使公司整体素质高度提升,真正形成团结进取、务实创新、科学高效的工作学习新局面。
三、整顿重点
1、思想方面。对照自身工作内容,结合本职工作开展情况,坚决予以扭转工作标准低,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提高各级管理者的思想认识,统一思想高度,紧紧围绕公司经营目标开展各项工作。
2、作风方面。全体员工查找是否存在:工作不扎实,自由散漫,风气不端正,工作中缺乏激情,缺乏斗志,工作态度不严谨,实际工作中沟通配合存在欠缺,脱节等问题。
3、工作方面。针对当前个人的岗位要求,认真扎实的做好学习、工作计划,为既定通气后的各项工作开展打下扎实基础,是的工作起来游刃有余,针对自身的缺点查漏补缺,不断完善。
四、具体要求
严格执行公司各项管理规章制度,遵守办公秩序,以部门为单位,不定期进行检查,并且通过各种学习、培训使全体员工掀起学习有热情、工作有激情的高潮,并将此热情持续保持下去。以结果为导向,紧紧围绕公司既定通气时间及年度生产经营目标,狠抓管理,科学管理,规范管理。各级管理者、领导班子成员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高思想认识,提高学习能力,强化考核机制,落实各项运行经营保障措施。
各部门根据要求积极落实通知精神,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结合实际工作、学习以及目前实际情况,转变思想意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认真的展开学习和各项工作,不断提升,自我完善。通过此次活动,号召全体员工认真学习各项基本技能,起到整顿思想、整顿组织、整顿作风的作用,达到提升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稳定发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
涿鹿通达燃气公司办公室
2012年9月15日
第二篇:延安整风
延安整风
本文节选自《延安整风运动中的周恩来》,作者:刘明刚 原载于:《红岩春秋》2013年第2期
有的说:王(王明)、博(博古)、洛(张闻天)、稼(王稼祥)已在党内没有大的危险了,再来统治党已很困难,但经验宗派的危险还未过去,因此仍是最危险的人物。这样的发言,无疑加剧了会议的紧张气氛。再加上康生这样的人不断地煽风点火,推波助澜,因此,第二阶段会议有党内斗争过火的偏向。
周恩来这次回延安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参加正在深入开展的整风运动。
周恩来参加整风,并不是这时才开始的。1941年9月,根据中共中央书记处作出的决议,周恩来领导了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南方局高级学习组的整风学习。不过,在重庆那种险恶的环境下,加上工作繁忙和资料缺乏,使他难以集中时间,系统地整理自己的认识。
回延安后,便有了这种可能。1943年8月底,周恩来参加了高级干部的学习。为了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础上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分清路线是非,特别是对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他在学习文件、参加中央会议的同时,阅读了大量历史资料,写了四篇5万多字的学习笔记。
这四篇笔记是《关于共产国际指示及反立三路线的研究》、《关于新立三路线的研究》、《关于四中全会决议和1931年8月共产国际主席团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的研究》、《阅读1941年9月政治局会议记录后的笔记》。其中第一篇和第三篇学习笔记,着重分析了共产国际对中国的指导;第二篇分析了王明路线产生的社会根源和思想根源;第四篇笔记是阅读了1941年9月中央政治局会议记录后写的,着重说明在第三次“左”倾错误中教条主义之所以能在中央取得统治地位,与犯有经验主义错误的同志受其披着“马列主义理论”外衣的迷惑有关。
在学习的基础上,周恩来对自己进行了严肃认真的检查,写下了两万多字的笔记。从11月15日起,他在整风学习会上作了5次发言,是整个会议中讲得最细、检查时间最长的发言。
周恩来回顾了参加革命20多年来的斗争历程,着重谈了六届三中全会以后到这次整风运动前的情况。他在发言中说:“经过大革命和白色恐怖的锻炼,坚定了我对革命的信心和决心。我做工作没有灰心过,在敌人公开压迫下没有胆怯过。”“同时,我的本质还忠厚,诚实,耐心和热情。”对自己的失误和不足之处,他也作了认真的检查。当然,在当时紧张的气氛下,他也说了一些过分谴责自己的话。在报告的结束语中,周恩来表示,在今后“必须从专而精入手。宁可做一件事,不要包揽许多。宁可做完一件事,再做其他,不要浅尝即止。宁有所舍,才能有所取。宁务其大,不务其小。这样,做出一点成绩,才能从头到尾,懂得实际,取得经验。”周恩来的发言实际上是以史为纲,对重大事件进行深刻的分析,而又不以偏概全,能启发人们的深入思考。
在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的学习中,党内对中共“六大”有不同的看法,发生了激烈的争论。周恩来认为“这是启发思想的一种争论。党内思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解放”。他觉得自己参加了“六大”的筹备、召开以及贯彻执行等各项工作,是当时的主要负责人之一,应当认识得更加清楚。因此,经过深入的思考,并与当年参加“六大”的同志交换意见后,周恩来于1944年3月3日和4日在延安中央党校就“关于党的‘六大’研究”作了两次报告。他在报告中提出“研究‘六大’要有合乎历史实际情况的眼光,要有今天整风的思想方法,两者缺一,就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并从中国革命的性质、任务和前途,中国革命的动力和阶级关系,大革命的经验教训,革命形势和党的策略,党的各项政策,“六大”本身及其影响等6个部分对中共“六大”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这对统一全党认识、推动延安整风运动的健康发展,对党制定《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均有重要作用。
遭过火批评被认为是“犯经验主错误”的代表
延安整风运动的宗旨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既要弄清思想,又要团结同志。但是,由于是第一次以这种方式开展党内的思想斗争,很多人还不太习惯,因此不免出现偏差。在第二阶段整风会议上,对周恩来的批评就有过火的偏向。
在胡乔木组织编写的《胡乔木回忆毛泽东》一书有这样的记载:
在会上,一些同志对洛甫、恩来等同志的整风检查提意见,有一些偏激之词。有的说:王(王明)、博(博古)、洛(张闻天)、稼(王稼祥)已在党内没有大的危险了,再来统治党已很困难,但经验宗派的危险还未过去,因此仍是最危险的人物。这样的发言,无疑加剧了会议的紧张气氛。再加上康生这样的人不断地煽风点火,推波助澜,因此,第二阶段会议有党内斗争过火的偏向。上述过火的批评,过高的“上纲”,给检查者以较大的精神压力,这对于后来的党内斗争产生了不好的影响,是一个应当总结的教训。
书中还指出,当时对周恩来有一些“偏激之词”,甚至认为他是最危险的人物。
长期在周恩来身边工作的童小鹏在《读〈周恩来传〉笔谈》中写道:
周恩来在党内经过多次复杂斗争,根据马列主义原则,依靠党的组织,同右的和“左”的倾向作不妥协的斗争,并在斗争中克服了这些倾向的事迹,由于种种原因,清楚地知道这些情况的人并不多,而且长期流传着对他的许多不实之词。
加之周恩来本人从来不宣传自己的功绩,却经常过分检讨自己的过失,在党内就产生了一些误解,使他受到不少过分的责备,以致在某些重大问题上是非不清。如认为周恩来在六届三中全会上纠正李立三路线错误时,采取的是“调和主义”的态度;六届四中全会王明“左”倾教条主义之所以能统治中央,是由于当时中央一部分犯经验主义错误的同志成了“俘虏”,对王明等人妥协的结果,所谓经验主义的代表,就是指周恩来。这种误解一直延续到1942年延安整风,并且不指名地将它写在1945年党的决议上。
在1931年至1934年王明错误路线统治中央苏区时期,周恩来的功过是非,也是模糊不清的,似乎到了遵义会议他才拥护毛泽东的。
杨尚昆在回忆录中写道:
不可否认,会上也出现了“左”的偏激情绪,有人把教条宗派说成是反革命集团,说王明是特务,让他讲怎样出卖党的利益。也有人向毛主席提出:教条宗派面目已经统统暴露了,现在的问题就在经验宗派,它的危害也很大。康生甚至煽风点火,攻击武汉长江局的机关报《新华日报》“完全成为国民党的报纸,有许多反共言论”。他还企图把矛头转向在长江局工作过的周恩来和叶剑英同志,要公开批判周恩来。
在这个关键时候,幸亏毛泽东及时发现并阻止了这种过火的批判。他说:周恩来同志自大革命以来做过很多好事,八一南昌起义就是周恩来等同志打响的第一枪。
毛泽东的阻止非常重要。如果延安整风在“抢救运动”外,再来一个“反周”,那就很危险了。不过,在整风运动基础上形成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仍然有反经验主义的内容。《决议》写道:党的历史证明,教条主义者缺乏经验主义者的合作就不易“流毒全党”,而在教条主义被战胜以后,经验主义更成为党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发展的主要障碍。
《决议》对周恩来不点名的批判对于后来的历史也有着不良的影响。1975年3月,张春桥、姚文元掀起了一场反“经验主义”的闹剧。他们不但善于从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中寻找时机,以求一逞,而且善于从历史档案中寻觅攻击对手的武器。当时,他们以反“经验主义”为突破口,企图借助历史上对周恩来的过火批判来打倒周恩来。关于这个问题,由金冲及主编的《周恩来传》写道:“张春桥、姚文元这样步调一致地批判‘经验主义’,是有所指的。三十年前的延安整风时,周恩来曾经被认为是‘犯经验主义错误’的代表。”
因此,在整风运动中,确实存在对周恩来的过火批判。不过,应该指出的是,这种过火批判的偏向与20世纪30年代的“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不能同日而语,它没有把肃反“逼供信”的错误做法搬到党内来,也没有采取简单化的“惩办主义”,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顾全大局相忍为党
历史事实证明,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每一个紧要关头,周恩来都是或者基本上是站在正确一方的。即使在1931年至1934年王明“左”倾教条主义统治中央时期,周恩来也有不少正确的主张,并同“左”倾错误进行过斗争。特别是四中全会前后,周恩来忍辱负重,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1930年9月,在共产国际指示下,由周恩来和瞿秋白主持召开的中共六届三中全会,初步制止了李立三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正当周恩来为纠正党内第二次“左”倾错误而尽心竭力之时,共产国际却批评六届三中全会犯了“调和主义错误”,对瞿秋白、周恩来他们仍将李立三留在政治局内却将已经回国的王明拒于其外大为不满。
为了纠正六届三中全会的所谓“错误”,共产国际改变了不再向中共派遣代表的决定,于1930年12月派东方部副部长米夫来华。
在沉重的压力下,周恩来为了避免因严重的分歧而导致党的分裂,便同瞿秋白一起对六届三中全会所犯的“调和主义错误”承担了全部责任,并提出与瞿秋白一起退出政治局。米夫在权衡各方面的情况后,采取了“留周拒瞿”的方针。对此,瞿秋白对周恩来说:“你还要背着这个担子。”果然,1931年1月召开的六届四中全会对三中全会又进行了猛烈地批评。周恩来的处境是相当困难的,他和瞿秋白都被置于“被告”席上,成为主要的批判对象。会议通过的决议指责中共“党的领导对于共产国际代表有不可容许的不尊重的态度”,以至于可能“只是字面上承认共产国际的路线”。米夫在会上谈到改造党的指导机关时说:“在改造中我们要看谁能为党的一致而斗争”,“如恩来同志自然应该打他的屁股,但也不是要他滚蛋,而是在工作中纠正他,看他是否在工作中改正他的错误”。对于此次会议,刘少奇在1943年延安整风时说:本来,(六届)三中全会虽然未在思想上纠正“立三路线”,但在实际工作上当时还是纠正了的。当前问题是解决了,本来可以不开(六届)四中全会的。但米夫到中国后与王明结合,却召集四中全会,打击恩来、秋白。
经过这场突然袭来的轩然大波以后,中央的威信削弱,党内思想极度混乱,小组织活动到处都是,情绪严重对立,正常的党内批评已难以进行。罗章龙等正在酝酿成立第二中央,王克全等也准备成立第二江苏省委,不少党员一时不知所从,全党面临大分裂的现实威胁。这种状况在中国共产党过去的历史中是从来不曾有过的。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中,一旦出现大分裂,就会给党带来致命的打击。面对这样复杂而艰难的局面,周恩来该怎么办?他极其痛苦--听任党组织出现大的分裂,是对党的不负责任;自己遭受了不应有的打击,趁此撒手不管,置身事外,这从他的思想和性格来说,又是绝对做不到的。
周恩来后来说:这时支配着他的想法就是“顾全大局,相忍为党”。他不顾自己的处境,恳切地说服大家,不能意气用事,要团结起来,使党避免出现分裂,共同渡过这段最艰难的时刻。他还代表中央同罗章龙、王克全等人谈话,严厉批评,并告诫说:分裂和反对党的行为是绝对不能容许的。六届四中全会以后,中国共产党内部出现了较大的分歧与纠纷,但党没有分裂,这与周恩来发挥的巨大作用是分不开的。今天看来,他的种种努力不是帮助教条主义“流毒全党”,而是维护全党的团结与统一。
面对整风运动中过火的批判,周恩来仍是顾全大局,忍辱负重,严于解剖自己,勇于承担责任。而同样受到批判的王明,却始终耿耿于怀,不断地喊冤叫屈。对此,周恩来的评价是:他还是站在个人利害上来了解问题。
宰相肚里能撑船。周恩来襟怀坦荡,对自己的过失从不原谅,经常自觉地作自我批评。用他自己的话来说,“错误要逢人就讲”,这样做有两个好处:一是可以取得别人的帮助,二是可以给别人以借鉴。延安整风期间,他对自己20余年革命历程的功过是非进行了深刻的检查,抱着严于律己的态度,诚恳地检讨了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在中共“七大”上,他又一次检讨了抗日战争初期武汉的工作。后来,周恩来屡作自我批评,甚至是过分的检讨,目的在于教育全党,引以为鉴。
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周恩来不仅在党内讲得很多,而且在党外也经常讲。新中国成立前夕,他对出席青年团代表大会的代表们说:“我虽然有二十七八年的党龄了,还不是犯过许多错误。每次谈起来,总觉得自己对革命有所欠缺,总觉得工作做得不很好,不能满意。”
1961年,周恩来在上海同一些演员谈话,有人提议他把自己丰富多彩的一生写成一本书。他笑了笑,回答:“如果我写书,就写我一生的错误,这可不是卢梭的《忏悔录》,而是让活着的人都能从过去的错误中吸取教训。”
这就是周恩来,在他身上有一种严于律己的精神;而他的谦虚,更加衬托了他人格的伟大。正是由于有这种严于律己和谦虚的精神,周恩来在参加延安整风运动中思想上收获甚丰,他这样说道:“做了20年以上的工作,就根本没有这样反省过。去年的整风,才在我思想上开门。这一次历史检讨,才进一步认识自己。”
第三篇:整风行动
整风行动
今天学校组织了以五、六年级和七、八年级学生为主的学风整改会议,很庆幸学校领导层终于开始着手整顿学生的学风问题了。也让我开始看到头顶的阴郁在慢慢消散,希望的光芒慢慢照射进来。曾经一度以为只有在我的课堂上学生才会自由散漫,毫无纪律约束感。甚至好长一段时间都陷入了“星期三综合症”,因为星期三我的地理课是最多的。每到这天,我会变得焦虑不安,无心备课,总担心待会儿课堂上那群熊孩子又会给我变出哪些戏法让我闹心。这样的心态让我的每堂地理课都像是与学生展开的一场拉锯战,各种战术都尝试过了,但不得不佩服这群孩子真是身经百战的好战士,最后败下阵来的只有我。也许现在我是用一种幽默并带讽刺的口吻在述说那些辛酸的往事,但也不得不感叹:往事确实不堪回首!
时间久了,我也开始任由这种状态肆意蔓延下去。还能怎么办呢?各种方法都试过了,结果就只剩下一个身心疲惫、力不从心的我。
直到几星期前,校长从七年级教室路过,很不幸当时就是我站在讲台上。看着他在窗外停留了一会儿,目光注视着教室里的学生,一群绝大部分都在津津有味的忙着自己事情的学生。好吧,我知道这次我又撞枪口上了。下课后,校长用最委婉的方式——QQ信息提醒我:请着力解决七年级散漫的课堂纪律。我想他一改平日里的作风,没有当面指出,应该也是在同情我这个毫无威信可言的老师吧。其实他并不是第一个看到这种情景的人,因为七年级处于教学楼人群比较集中的位置,人来人往,不免会注意到我这个比较特殊的课堂氛围。过往的观众有:七年级的其他任课老师,寝室值班老师,也有食堂后勤老师,甚至还有学生的家长,班班通的修理工等等。他们有的是带着笑意注视着教室里的学生还有我,有的是面不改色的往教室里看了几眼,有的甚至面色凝重„„
我想有一天我要是能在学校里出名,应该靠的就是这种富有“特色”的课堂吧。曾经设想过当老师后的各种经历,但万万没想到的是当下的状况连自己都觉得可悲。
不过,尽管这样,我依然每节课都盼望着有新的学生愿意参与进我的地理课 1 堂;我依然激情澎湃得讲解着每一个新知识,并尽可能让这些知识变得有趣,尽管我的激情讲解仍感化不了大部分学生;为了不让下面如集市般的喧闹盖过我的音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清我讲的内容,我依然在用生命呐喊着,尽管这学期自己的嗓子已经明显出现了问题。我想这一切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我还不想放弃这群学生,更或者是我仍对教师这个职业抱有满腔的热血,尽管目前只感动了自己一个人„„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更何况现在还有学校的整风行动在保驾护航,为老师们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我们老师更应该团结起来,将这一行动有效的落实下去,因为最终获利的还是我们自己。
第四篇:整风讨论
能力、责任、效率、沟通四到位,切实提高###作部服务工作能力
结合公司开展的思想作风整顿活动,按照公司思想作风整顿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关于开展“能力·服务·责任”大讨论活动的通知》要求,在公司主管领导###同志的指导下,我部及时召开内部会议,就如何提高自身能力、做好服务工作、强化自身责任,如何使党群部各项工作均走在各部室及所属子公司的前列等问题展开讨论。经过党群工作部员工之间充分、细致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工作能力。
###部主要负责公司安全生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及公司党建和纪检监察、宣传、工青团妇等多项工作。一年来,在公司领导的亲切关怀和细心指导下,我部员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仅加强了政治理论学习,而且还积极参加业务专项知识培训,注重综合协调、联动配合能力的锻炼,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均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需加强学习、锤炼,我们要以“六个表率”为指导,将“三融入,三服务”理念渗透到日常工作当中,进一步提高服务能力,提升工作水平,为能够圆满完成公司领导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提供坚实的能力保障。
二、强化责任意识,切实推动工作落实。
责任意识表现在实际工作中,就是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就是精益求精,一丝不苟;就是讲奉献不讲条件,找办法不找借口;就是主动做好份内工作的同时还能对部门其他同志的工作给予不遗余力的支持。部室员工都应摆正位置,自觉站在在主人翁的角度,树立“以公司为家”的观念,要充分认识到没有“大家”就没有“小家”,只有搞好“大家”,才有幸福的“小家”。要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抱有深厚的感情,以高度的政治觉悟和良好的精神状态,以对单位极端负责和对工作严肃认真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要把“大家”的事情当成“自家”的事情来看待,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保证在思想上、组织上、措施上、行动上与上级保持高度一致,同时将领导布置的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统筹开展工作,不断提高办事效率。
针对当前工作实际,部室员工要克服人员少、工作经验有限等不利条件,将日常繁杂的工作分门别类,有计划、按步骤、有节点的统筹推进。首先,就是明确目标,也就是对自己每天、每月、每季乃至全年的任务清楚明了。其次,就是对实现目标过程中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深入分析,要分清轻重缓急,找准主次。第三,要理清工作思路,突出重点,科学安排,优化组合,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详细工作计划。最后,就是扎扎实实地执行工作计划。总之,要有计划性的做到规划统领,按部就班,逐一推进,统筹兼顾,分阶段、按步骤扎实开展工作。
同时在日常工作中,部室员工还强化“今日事今日毕”的意识,克服“等、靠、要”的懒惰思想。在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严把质量关,要做到保质保量的完成工作任务,切实提高我部工作效率。
四、注重沟通协调,提高监督指导水平。
部室员工一定要结合实际工作,以公司经营工作为中心,以情感为纽带,注重日常思想沟通和重点协调,培养部门员工“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综合协调能力。在各项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做到恰到好处的沟通,协调多方面因素,为推动工作开展创造融洽的氛围。采取定时召开调度会、座谈会、组织互动检查等方式,将监督指导工作落到实处,特别是针对各所属子公司及相关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落实、安全生产防护措施落实及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整改等情况的监督检查。遇到重大事情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向有关领导汇报,征求领导意见,寻得领导帮助,以利问题的解决,圆满的完成各自分管工作。
总之,通过召开本次讨论会,部室员工更加清醒的认清了自己,摆正了位置,端正了态度,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仅要增强责任心,激发事业心,保持进取心,爱岗敬业、坚韧不拔、勤奋工作,而且还要把责任真正的落实下去,把能力提升上来,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力争使###各项工作均走在各部室和所属子公司的前列。
第五篇:整风心得体会
煤矿安全整风活动心得体会
近段时间,我矿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导致安全压力不断增大,为了扭转被动局面,结合事故教训,以加强安全思想意识为重点,公司上下全面开展安全整风活动,整风运动对于公司对于个人都是一个升华的过程,只有认认真真对待才能更好的为公司谋取利益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好的精神面貌,整风运动的开展我们要鼓足勇气,重新认识自我,把理想信念、思想认识、工作态度、工作作风等问题显现出来,把存在的问题逐一分析找出解决的办法。
我按照矿的规章制度和纪律要求,认真分析总结近段时间思想认识上存在的问题和对事故进行剖析,查找思想根源,严格工作纪律作风整顿,使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安全”的重要性,企业成于安全,败于事故,任何一起事故对企业都是一种不可挽回的损失。我在安全整风活动中心得如下:
1、进一步加强学习,学习一些专业知识来充实自己,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学习无止境,在学习上也要增强自我约束机制,自觉学习,自我加压,强化学习,拓展学习的知识面,要作到学以致用,运用新知识多研究些工作,多思考些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提高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的能力。
2、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不断地感受、认识新生事物,善于从新的科学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进一步增强自己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创
造性地开展工作。
3、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继续保持和发扬求真务实工作作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继续保持和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工作作风。遇到问题随时向领导、同事请教。多与同事和领导沟通交流、增加理解,促进团结。提高个人修养,善于耐心听取批评意见,以促进工作质量的提升,取得良好的效果。
4、不断完善制度体系,加强质量标准化建设和提升科技水平,按照源于标准、高于标准的原则,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检查验收、考核奖惩,以狠抓工程质量、工作质量为切入点,强化安全监督检查,严格工程质量验收,规范作业行为,增强搞好质量标准化建设的压力感、荣誉感,推动矿井质量标准化建设水平稳步提高。围绕生产难题,强化科技攻关。大力实施科技兴矿战略,搞好前瞻性技术研究和科技攻关。
4、在严格执行各项制度的同时,为领导做好参谋,当好助手,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做为一名科级干部,要敬业奉献,要有大局观,并富于自我牺牲,无条件的服从组织和大局的需要。
今后的工作中我要不断的自我加压,从每一件小事做起,从每一个细节做起,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踏实的工作作风要求自己,要精益求精、追求高质量、高效率,切实做好每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