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全省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国土资源支撑各行各业,联系千家万户,影响千秋万代,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中央把保护资源作为基本国策之一,连续多年召开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今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座谈会上提出“国土资源工作要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最大限度地发挥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对国土资源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土地和矿产资源管理的职能部门,我们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资源管理的总方针,以保护和合理利用国土资源为目标,为全省经济建设服好务。
2005年,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我们通过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国土资源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坚持服从大局、服务中心、保护资源、保障发展,全省国土资源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
(一)努力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保障。2005年,为全省经济发展提供建设用地8.3万亩,基本满足了建设需要;开发整理耕地8.5万亩,连续3年实现了耕地占补平衡。在陕实施地质矿产勘查项目341个,落实勘查资金1.18亿元,其中吸引社会资金9700万元。探明煤、铅锌、钼、金、镍等主要固体矿产储量77.85亿吨,新增石油储量1亿吨,天然气储量500亿立方米,饰面大理岩储量9.6万立方米。全省矿业完成工业总产值302.9亿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20.1%;其中,石油、煤、金、钼、铅锌等十余种矿产的产值超过亿元
(二)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得到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地质灾害防治和环境保护工作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年度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编制、灾情速报等工作和相应的制度得到落实。到2005年底,完成了62个县(市)地质灾害调查区划;略阳县狮子山滑坡等一批地质灾害治理项目取得新进展。全省成功预报地质灾害14起,有效避免了人员重大伤亡,受到国土资源部的充分肯定。陕北等缺水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勘查和评价工作取得进展,在富县、定边、扶风等地开展的找水项目已经完成,这些探采结合井已提供当地使用。完成了全省地下水资源评价和能源开发区地下水资源图等,为地下水开发利用及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提供了重要依据。
(三)积极推进土地和矿业权市场建设。在全省大力推行征用土地公告、土地收购储备、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试点等改革措施,有力促进了国土资源市场建设。全省有偿供地1.9万亩,土地出让收益20多亿元,其中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土地1876亩,成交额8亿多元,比2004年翻了一番。矿业权市场起步良好,在商洛市及洛南等县开展的探矿权、采矿权招标拍卖出让试点工作,为在全省推行矿业权招标拍卖提供了经验。全省通过市场出让“两权”26宗;勘查开采项目招商签约74个,引资15.14亿元。
(四)依法行政和执法监察力度加大,国土资源管理秩序进一步规范。2005年,各地按照省人大常委会的要求,积极开展了《矿产资源法》执法检查活动;按照“预防为主,事前防范和事后查处相结合”的执法监察新思路,积极采取执法监察工作上下联动、市县互查、动态巡查等方法,使违法案件得到了严肃查处。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治理整顿取得阶段性成果,从2004年8月开始至2005年6月底,全省共取缔无证采矿677处,查处越界开采93起,关闭小煤矿385个,整顿不合格非煤矿山305个,责令停止670个,吊销采矿许可证6个,注销采矿许可证706个,有8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同时,依法加强对采矿权、探矿权的管理和重点矿区的监督检查,进一步规范了矿产勘查开采管理秩序。
为了落实省十次党代会和省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提出的建设西部经济强省和加快关中“一线两带”建设等一系列重大决策,国土资源工作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长期坚持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方针,实行严格的资源规划管理制度。首先,要根据省委、省政府“一线两带”、“三大区域”、“四大基地”建设的战略部署和经济发展对用地的需求,认真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调整的准备工作和重点地区矿产资源规划的编制工作。矿产资源规划要在完成10个市级规划编制的同时,突出重点矿区特别是陕北煤炭、石油、天然气、岩盐等重要矿产品和矿产地的规划及陕北地下水资源勘查规划,为陕北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和煤、油、气、盐的深加工创造条件。同时,要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土地整理等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做到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年度规划相衔接,确保规划实施的严肃性。
其次,要为重点建设提供良好的用地服务,优先保障“一线两带”、基础设施、重点项目、龙头产业建设用地指标,切实做好建设用地批准后的备案和跟踪检查服务,确保项目用地落到实处。要积极探索征地补偿安置的新途径,进一步完善征地制度,维护失地农民的切身利益。
第三,要切实加强耕地保护,逐步从数量型保护向数量、质量、生态型保护推进;严格保护基本农田,稳定粮食生产能力;依法落实耕地占用补偿制度,努力实现耕地占补平衡。
第四,要加强基础地质调查工作,继续抓好陕北能源区、秦岭中段和勉略宁有色金属区的矿产资源勘查评价工作,争取实现新的突破;进一步加强鄂尔多斯盆地地下水勘查工作;做好榆林长城沿线风沙区和能源开发区、延安黄土沟壑区、渭北旱塬区、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工作,为治沙造林、工业基地建设和人民生活用水,提供新的水源地。原创文秘材料,尽在文秘知音网。同时,要加强关中特别是秦岭北麓地热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为发展温泉旅游业作出贡献。
(二)深化国土资源使用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市场机制配置土地和矿产资源。要积极推进国土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扩大土地和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范围。对建设用地除法律规定可以划拨方式供地以外,对经营性用地必须采取招标拍卖或挂牌出让的方式供地。要加强存量土地的管理,依法对国有闲置土地进行处置;原划拨土地改变用途,用于商品住宅开发的,要统一由政府收回进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严禁开发商利用教育用地、工业用地搞经营性开发。
要加快建立运用市场处置探矿权、采矿权的新机制。今后,凡能够采用市场机制配置矿产资源的,一律不再采用行政审批方式授予。特别是对热点矿区和热点矿种,应尽量采用招标拍卖或挂牌的方式出让矿权。对无偿取得的探矿权采矿权,在企业改组改制和探矿权采矿权延续申请时要依法妥善处置,尽量缩短有偿和无偿“双轨”运行的时间。凡是国家出资勘查形成的探矿权采矿权灭失的矿产地,都要采用竞争方式出让探矿权采矿权,凡是无需勘查即可直接进行开采的矿产地,都要采用市场方式出让采矿权。
(三)进一步治理整顿国土资源市场秩序,规范国土资源管理工作。
按照国土资源部和省政府的部署,从今年2月到10月,要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土地市场秩序治理整顿工作,重点查处违反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设立的各种名目的园区及违法占地、越权批地和违法供地等行为;查处违法圈占集体土地和违规进行土地交易的问题;查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给不法分子大开方便之门的问题。通过治理整顿实现土地市场秩序的明显好转,为我省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用地环境。
要进一步推动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的实施,配合监察部门搞好招拍挂执法监察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土地批租领域内的腐败问题。对市、县、区政府是否按照国务院要求建立了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是否建立了包括各类园区在内的集中统一供地制度;是否建立了基准地价定期更新发布及市场信息公开制度;是否建立了建设用地和地价确定等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进行重点检查。自2005年8月26日中央明确要求经营性用地使用权必须实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以后,各级政府凡与中央政策相违背的规定都要立即废止。
矿产资源管理秩序整顿的重点是对去年治理整顿治理情况进行“回头看”,继续查处无证采矿,清理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无证矿山;打击非法探矿、采矿行为,依法查处以非法承包、出租、转包等方式转让探矿权、采矿权。通过“回头看”,巩固治理整顿成果,实现矿产勘查开采秩序的明显好转。
(三)努力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土地管理要积极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服务,为畜牧业和果业发展提供便利条件。对因调整内部结构,耕地变园地或用于水面养殖等不再进行土地变更登记;根据果业、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需要,临时搭建的看护房、圈舍用地不按建设用地对待,各级国土资源部门不得收取任何费用。要积极推进城镇化建设,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对关系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村环境的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用地,要减少环节,切实搞好服务。同时要抓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工作,为在全省推行提供政策依据。
(五)切实做好地质灾害预防和地质环境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对地质灾害重要性的认识和预测预防能力,抓好汛期地质灾害预防监测,搞好预案编制,把重点地区和重要隐患点特别是主汛期的预防措施和责任落到实处。要严格落实巡查、值班、灾情速报三项制度,加强监测预报和突发性地质灾害应急调查,杜绝由于工作松懈,责任不到位造成损失。
三、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强国富民安天下的大事,必须始终坚持抓得紧而又紧,做得实而又实,绝不能有丝毫的放松和懈怠。我们要认真传达、学习这次会议精神,把会议精神落到实处。
(一)深入抓好学习宣传。要认真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座谈会上的讲话,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国土资源工作的要求,联系部门职责,进一步提高认识,增强搞好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运用多种形式,大力宣传国土资源国情、省情,宣传国土资源法律法规,在全社会兴起珍惜土地、珍惜矿产资源、爱护地质环境的好风气。
(二)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中央和省委制定的大政方针是着眼于全局和长远的,我们一定要紧密结合工作实际,开拓创新,培养新思维、培育新机制,创造新经验。在决策思路、管理制度、工作方法、技术手段等方面进行探索,实现创新。
(三)努力改进工作作风。国土资源工作要充分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中央和省委关于国土资源工作的方针政策是否落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的战略目标是否实现,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为标准来检查我们的工作,在转变作风上下功夫,多实干少空谈,多学习少应酬;深入实际及时掌握国土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研究分析,为政府重大决策服务。
第二篇: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各位领导、同志们:
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就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一、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总体情况及2004年所做的主要工作
自20世纪70年代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全市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了有效遏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由1971年的36.66‰和28.9‰下降到15.8‰和9.8‰;妇女总和生育率由5.9个下降到1.8个,33年累计少出生100余万人,全市人口总量减少了四分之一。按市统计局提供的户籍人口测算,2004年全市人均gdp 为6207元,如果全市不减少100万人,人均gdp将为4959元,人均将减少1248元;初步测算的农民人均纯收入1807元,如果不减少100万人,人均纯收入将为1458元,人均将减少349元;测算人均耕地为0.96亩,如果再增加100万人,人均耕地将为0.77亩,人均将减少0.19亩, 全市人均耕地将在联合国粮食组织确定的人均0.8亩耕地警戒线的标准以下。按国家统一测算标准,以人均终身2.3万元的教育成本计算,可节约教育支出费用230亿,按平均每所小学和校点每年支出10万元的最低标准测算,每年可节约教育支出4160万元;按每人人均消耗1.15立方米木材计算,每年节约木材115万立方米。30多年来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2004年,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2004年末全市人口为405.92万人,出生人口由上年的6.9万人减少到了6.4万人,减少0.5万人,出生率为15.8‰,比上年下降了1.42个千分点;在死亡率比上年低的情况下,净增人口由上年的4.32万人减少到了3.97万人,减少了0.35万人,自然增长率为9.8‰,比上年下降了0.8个千分点,首次下降到了10‰以下。新办农业人口《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23158户,占农村一孩家庭户的20.66%。2004年主要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抓“奖优免补”政策的落实
在全面总结2002年少生奖励工作和2003年“奖优免补”政策落实工作的基础上,2004年在以下几方面加大了工作力度:一是广泛宣传。对农业人口独生子女家庭实行“奖优免补”政策,主要目的是鼓励农业人口自觉放弃生育二孩,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在政策可以生育二孩的原则下,通过宣传教育使广大农民逐步接受先进的生育文化,转变生育观念,树立少生快富,成为幸福文明家庭的意识。因此,这项工作能不能落到实处宣传发动的广度和深度很重要,我们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做到了面上宣传不漏村,目标人群宣传不漏户,对象宣传不漏人,努力提高群众对“奖优免补”政策的知晓度。二是政策兑现。“奖优免补”政策许多群众是支持、拥护的,群众最担心的是各种政策能否真正兑现,我们在财政、教育、邮政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狠抓兑现工作,到2004年底,新领取《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23158户中,有12520户符合一次性奖励条件,其中已有6912户12857人在春以前领到了一次性奖金,其余的5608户8131人也正在兑现中。96名初、高中生享受了升学加分政策,5108名小学生和1486名初中生享受了教育“三免费”,4190名年满60周岁符合“补”的对象领到了养老生活补助金。三是抓紧规范化管理。“奖优免补”政策是计划生育工作的一个新举措,牵涉面广、政策性强,我们认真按照上级规定的程序办事,还结合实际制定了资金管理发放办法。(二)、加大南部地区和北部山区人口控制力度
针对全市违法多生育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区和北部山区的实际,2004年实行了分类指导,加大对边疆六县和一些北部山区违法多生育工作的控制力度。计划外生育从2003年的6900人减少2004年的5800人,计划外多孩从2003年的153人减少到2004年的123人。(三)、加强计生服务站所的管理和建设
针对计生服务站所人员编制少,业务素质相对低,硬件设施较差的实际,为进一步搞好计划生育服务工作,我们对全市112个服务所制定了达标要求,现在已经达标的有69个,我们还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为54个服务所配备了新的设备,提高了服务站所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四)、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鉴于“奖优免补”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时间跨度长,仅靠人工操作已适应不了工作要求的实际,2004年,我们在市、县、乡三级逐步实施电子信息化管理,初步实现了“奖优免补”信息和政务信息上报下传的计算计机网络化传送,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五)、实施了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工程
为了做好市政府关于防治艾滋病六项工程中推广使用安全套预防艾滋病工程,我们充分发挥计生网络点多面广的优势,采取免费发放和社会营销并举、政府主导与群众团体参与相结合和有关部门紧密配合的方法,初步实现了宾馆、酒店均已摆放安全套,使群众增强了防治艾滋病的意识。(六)、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2004年,我市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与省政府签订的责任目标,具体指标完成情况是:1.人口控制指标:出生率控制在15.8‰,比控制数16.07‰,低0.27‰,违法多生育人数控制到128人,比控制数200人少82人。2.投入指标:投入计划生育事业费780万元,与任务数持平。3.农业人口独生子女领证率:全市共完成23158户,占农业人口一孩户的20.66%,比任务数多0.66%。4.黄牌警告制度执行情况:市委、市政府对全市十三个县市实行了黄牌警告制度,并认真进行了考核,其中弥勒、元阳、金平三县还对人口与计划生育责任目标完成不好的十二个乡镇给予了黄牌警告,符合省政府的考核要求。全市13个市县已有11个市县全面完成了市政府与县政府签订的责任目标,只有石屏和金平两个县个别指标未完成。全市计划生育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人口形势依然十分严峻,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的任务还十分艰巨。一是人口总量和新增人口总量大,人口出生仍处于峰值期,全市育龄妇女人数还在100万以上,生育旺盛期的妇女,仍保持在40万人的高位,年平均出生人口还在6.8万人左右,净增人口4万人左右。全市常住人口已达到420万人左右,列全省16个地、市、市的第4位,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市首位。二是人口增长的水平与全国、全省相比尚有较大差距,人口出生率分别比全国、全省的平均水平高3.51个和0.2个千分点,尚未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的标准计算,还高2.8个千分点。三是计划外生育率仍然较高,计划生育率仅为91%,每年计划外出生的人口在6000人左右(主要是间隔年限不到的生育和早婚早育)。四是人口控制工作极不平衡,南北差距大,北部地区一些市县已经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但南部地区的多数市县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仍居高不下,南部地区六县的计划外生育人数,占全市计划外生育人数的70%以上。五是人口素质偏低的状况十分突出,目前全市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11年,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比重居全省后几位。六是人口出生性别比在一些地方出现了明显的偏离,全市人口出生性别比为117比100,人口出生性别比趋于正常的市县只有7个,偏离最突出的县,已达144比100。七是人口老龄化速度在加快,按国际标准(65岁以上为老年人口)测算,我市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与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的数据显示,第四次人口普查老年系数为4.84%,第五次人口普查为5.92%,提高了1.08%,我市已属成年型人口,预计再过十年左右,我市将进入老年型社会(国际标准为7%以上)。二、2005年全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主要措施
2005年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基本思路是:认真贯彻市委四届五次全会和这次会议精神,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为动力,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重点,采取两项措施,抓好五项工作。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使我市人口自然增长率降到9‰左右。突出两个重点,一是突出深入推进“奖优免补”这一工作重点。加大落实“奖优免补”政策的工作力度,争取更多的农业人口家庭自愿只生一个孩子。目前,我省政策生育标准相对较宽,要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必需在人口占大多数的政策可以生育二孩的人群当中积极做好工作,使他们自愿放弃生育二孩,这是进一步降低生育水平的关键所在。奖励政策在我市已实行了三年,收到了初步的成效,要用先进的生育文化宣传教育农民,促进他们转变生育观念,树立少生快富,成为幸福文明家庭的意识。同时要认真兑现政策,取信于民,将“奖优免补”的各项奖励政策及时落实到自愿领取独生子女证的所有农户。要按《云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认真落实好独生子女保健费政策,确保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二是突出加大控制计划外生育这一重点工作,减少计划外生育。目前我市计划外生育主要是间隔年限不到的生育和早婚早育,要全面认真贯彻落实好计划生育的法规和政策,加大依法管理的力度,充分利用法规和政策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减少计划外生育。采取两项措施,一是继续实施黄牌警告和一票否决制度,使党政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进一步落到实处。二是强化政府对政府、计生对计生的双线目标管理考核,使计划生育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抓好五项工作,一是加强县乡服务站所的管理和建设,使服务站所管理规范化,真正实现“三配套”,充分发挥“四功能”。二是进一步做好推广使用安全套防治艾滋病工作,确保所有宾馆、旅店、娱乐场所都摆放安全套,增强全民防治艾滋病的意识。三是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省人口计生委和省科技厅已将出生缺陷干预工程的全省试点确定在我市内地七县市,要按上级的要求积极开展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努力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四是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切实研究解决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中的新问题,努力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五是综合治理出生性别比攀升的问题,采取关爱女孩、打击弃婴、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流产等措施,遏制胎儿性别比攀升的趋势。2005年是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任务十分艰巨的一年,希望各县市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对人口和计划生育的领导,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第三篇: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我们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严格土地管理制度。以开发区清理为重点,全面开展了土地市场治理整顿;优化土地供应结构,进一步完善了土地供应方式;切实做好征地补偿安置工作,维护了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积极贯彻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各项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XX年,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精神,进一步适应本市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节约使用土地,集约利用土地,切实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新贡献。主要抓好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抓紧修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二是从严从紧利用好计划指标;三是落实“批项目、核土地”制度;四是稳步推进农民宅基地置换试点;五是坚决清理、收回闲置土地;六是深入推进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体制改革。当前需要重点在以下三方面工作中进行突破。
1、抓紧完成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进一步摸清本市土地利用现状和家底,特别是基本农田的现状,在原来各区县二次申报基本农田数量的基础上,加快核对工作,根据国家的要求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合理确定本市基本农田的数量,并实事求是地将基本农田的保有量分解到各区县。由各区县做好基本农田划定工作,落实到地块和农户,并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机制;上半年在合理确定建设用地总量和耕地保有量的基础上,将市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大纲上报国土资源部,争取国土资源部原则同意,并不断深化完善修编工作,形成最终的规划成果,由市政府上报国务院;适时开展区县和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并探索新一轮规划实施的评估和动态监测机制。
2、强化土地的调控作用。一是合理用好计划指标。根据国家下达继续从严从紧的农转用指令性指标,我们将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确保浦东机场二期、浦东铁路、轨道交通、世博会动迁用地、重点制造业项目等国家、市重点项目的用地,保证经济社会发展中薄弱环节建设项目的用地。二是增加以配套商品房为主的中低价普通商品住房的项目用地,在全市3000公顷经营性用地计划中,优先安排XX公顷土地专门用于以配套商品房为主的中低价普通商品住房的建设,推行项目综合招标,实行地价和房价“双控”;对其他经营性项目特别是高档商品房用地,实行市场化配置。三是对1990年以来已批未建项目的(主要是工业用地)土地使用情况进行动态跟踪,摸清现状,分类处置,该清理的坚决清理,该收回的坚决收回。同时积极盘活存量土地,稳步推进农民宅基地置换试点,在去年确定15个试点单位的基础上,扎实推进,总结经验,完善操作办法和政策。
3、推进国土资源执法监察体制改革,加强土地执法。在管理体制方面,完成以土地执法为核心、房屋土地资源执法监察一体化的专业执法管理机构的组建,同时进一步理顺基层土地管理体制,将乡镇土地管理所作为区(县)房地局的派出机构,实行人、财、物统管,强化市、区(县)两级政府的土地管理职能。在土地执法方面,加强业务建设,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建立一季度一次的土地动态巡查工作机制,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及时查处违法用地行为,努力将违法用地遏制在萌芽状态。我们将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和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完善管理体制,提高队伍素质,推进依法行政,为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不断努力。
第四篇:在全市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发言
一、2005年主要工作
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2005年我市人口计生工作整体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势头。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0.30‰,控制在责任指标14‰以内;农村计生率为78.79%,高于省上下达指标75%的3.79个百分点,圆满完成了省上下达的“十五”及分人口计划。
--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人口计生工作。市委、市政府先后召开座谈会、工作会、电视电话会、督查协调会、基层基础现场会,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为人口和计生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投入保障。各级领导经常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和检查指导工作,促进了各项工作措施的落实。
--工作思路在坚持中得到完善。努力探索人口计生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切入点,引入“以人为本”理念,融进“人文关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围绕群众生产、生活、生育需求开展全方位优质服务;寓管理于宣传教育之中,以引导启迪群众婚育观念转变为主题,把宣传教育作为搞好计生工作的治本措施来抓。
--工作措施在落实中得到创新。创新政策环境,整合社会资源,在协调和动员各方面力量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促进计生工作上有了新的举措;创新工作机制,把开展查病治病融入到督查工作和入户调查之中,有效缓解了群众接受环孕情检查和生育情况调查的对立情绪,提高了群众的满意程度;创新宣传方式,改革宣传标语,拓展媒体宣传,举办大型宣传活动,突出优惠政策引导,强化入户宣传职能,使宣传教育在促进计生工作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创新工作领域,把建设计划生育示范村纳入到全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总体规划之中,为抓点示范、提升计生工作整体水平提供了机遇和动力。
--全方位加大政策推动力度。市委、市政府出台了《XX市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二女结扎户优待奖励与社会保障办法》,有力地促进了“四纳入一保证”和各项优先优惠政策的落实,全市为1710户二女结扎户兑现了一次性3000元奖励金,为2987户独生子女和二女结扎户办理了养老储蓄,有2993名花甲老人享受到了奖励扶助金,计生特困家庭救助有了突破性进展。
--优质服务创建活动步伐逐渐加快。华亭县较好地巩固了“国优”成果,灵台县、崆峒区“省优”水平得到一定提升,崇信县创“省优”顺利通过省上验收和命名,庄浪县列入争创省优行列,静宁、泾川两县努力巩固提升“三为主”水平,并积极创造条件向“省优”迈进,为整体创建省级优质服务市奠定了基础。
--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以开展“质量管理年”活动为依托,夯实、规范基层基础工作,强化包村包对象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加强督查指导和报表监控,促进后进转化。继续开展了清理清查活动,共清理出生漏报4963人,虚假节育手术335例。
--“双推优”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市委组织部、市人口委在全省率先联合下发了《关于在全市认真开展“双推优”活动的意见》,受到了省人口委的充分肯定。目前,全市计生系统提拔任用58人,推优入党484人,极大地激发了人口计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热情。
当前我市人口计生工作还存在很多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平抑人口出生高峰的任务十分艰巨,据预测,从现在到2015年我市将进入第四次出生高峰期,全市年均出生将在3万人以上,控制人口数量依然是首要任务;二是由于群众生育观念中的性别偏好、生产力水平较低、计生政策因素影响等原因,导致二女户结扎困难重重、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流动人口管理滞后、社会抚养费征收难度大,是制约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的主要症结;三是人口计生队伍的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计生技术力量薄弱,与以人为本、优质服务的要求差距较大等。这些困难和问题有待于我们在今后工作中努力克服和解决。
二、2005年省、市考核评估情况
(一)省级考核评估结果
全市全面完成了省政府确定的2005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目标任务,被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领导小组授予“目标责任奖”,奖励4万元。7县(区)中有四个县受到省上奖励,华亭县较好地巩固了国家级优质服务先进县工作成果,奖励2万元;崇信县被命名为省级优质服务县,奖励3万元;泾川县被授予“政策落实奖”,奖励3万元;灵台县在市州考核名次列前,奖励2万元;崆峒、庄浪、静宁三县(区)经市级考核,省级校正,较好地完成了2005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目标。
(二)市级考核评估结果
(1)灵台、崆峒、华亭、崇信四县(区)“三线”综合评分列前;(2)灵台、崆峒、华亭三县(区)“党政线“考核列前;(3)灵台、庄浪、泾川、静宁四县“计生线”取得了较大进步, 全面完成了人口计生责任目标;(4)崆峒、庄浪、泾川、静宁四县(区)分别在队伍建设、优质服务、政策落实、管理质量“四项”活动中成效明显,工作有较大进步;(5)经县(区)考核,市级校正,位居优质服务县前列的乡镇有:安口镇、龙门乡、柳湖乡、铜城乡。位居“三为主”县前列的乡镇有:南湖镇、泾明乡、细巷乡;分类排序在全市靠后的乡镇有:古城乡、荔堡镇、通化乡、黄寨乡、寨河乡、梁原乡、河西乡,列入后进管理;对工作处于后列的曹务乡、窑店镇、朱店镇、西阳乡、邵寨镇,实行“一票否决”,纳入重点管理。(6)市政府与市直签订责任书的13个相关部门中,扶贫办、民政局、教育局、妇联、广电局名列前五位,全面落实了计划生育工作责任目标,成效显著。
三、2006年工作重点
2006年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总体工作思路是: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市委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这一主题,以创建优质服务市为目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切入点,夯实基层基础,加强宣传教育,创新工作机制,深化优质服务,完善利益导向,强化工作措施,在重点工作上攻坚,在难点环节上突破,巩固“国优”,提升“省优”,主攻“三为主”,努力提高人口和计划生育整体工作水平,为构建和谐XX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工作重点是落实好“三项政策”,突破“四个难点”问题,攻坚“五个重点”工作。原创文章,尽在文秘知音wm338.com网。
落实“三项政策”:即全力落实奖励扶助、“少生快富”扶贫工程和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救助。
突破“四个难点”:一是在影响落实各项节育措施的顽疾--二女户结扎上求突破。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因取消生育间隔产生的生育堆积。力争二女户结扎当年平茬,历年对象不欠帐,实现二女户结扎村村破白。二是在计生管理工作的软肋--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上求突破。逐步建立“社区为主、部门配合、物业协助、综合治理”的流动人口管理新机制。推行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三是在治理人口出生性别比失调的黑手--打击“两非”上求突破。各县(区)要查处几例典型案件,下决心解决人口性别比失调问题。四是在强化社会制约机制的抓手--社会抚养费征收上求突破。加大处罚超生的力度,严肃查处党员干部职工违纪超生问题,严把干部提拔任用中计生政策审核关,下功夫解决社会抚养费征收率低的问题。
攻坚“五个重点”:一是重视宣传教育,引导群众增强执行计划生育政策的自觉性。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建设新型生育文化,不断拓宽宣传领域,提高群众生育知识普及率和政策知晓率。二是加强技术服务,努力提高群众对计划生育工作的满意程度。围绕满足育龄群众在计划生育、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健康等方面的需求,拓宽服务渠道,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使优质服务真正落实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上来。三是扎实开展“双推优”活动,充分调动计划生育干部的工作积极性。积极吸收计生户入党,扩大执行国策的模范群体。坚持“培养与推荐并重的原则”,关心计生干部的成长,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四是加快推进信息化步伐,不断提升计划生育工作管理水平。建立全市育龄妇女信息个案数据库,能够多利用WIS系统提供的信息,指导计生管理与服务,使工作效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一个大幅度提高。五是创新工作领域,努力建设计划生育先进示范村。把人口计生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步推进。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细则,在市上确定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中,高标准建设计划生育先进示范村,为推动面上工作、提升整体水平创造提供经验。
第五篇:在全县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的发言
在全县人口资源环境座谈会上的发言
(2006年3月4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下面,我将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基本情况和2006年的工作重点汇报如下:
一、2005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基本情况
2005年,全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指导和关心支持下,各项工作都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较好成绩。经省、市两级调查考核,人口出生率为10.8‰,自然增长率4.9‰,合法生育率98.2%,节育措施落实率98.8%,出生婴儿性别比104.8,荣获全市人口和计划生育责任目标一等奖,继续保持了“全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荣誉称号。
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深化宣传教育,努力转变群众的婚育观念。以“双进”、“双建”活动为载体,从优化宣传环境入手,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在县、乡、村建起了集中宣传一条街;在基础较好的行政村,建起了婚育文化大院;在县电视台常年开办了《人口之窗》栏目。利用节假日、纪念日走上街头发放宣传品,设立咨询台开展面对面的咨询服务。县、乡服务站在为育龄妇女进行技术服务的同时,发送计生知识宣传折页;为全县每个育龄妇女家庭 1
发送了生殖保健宣传画和生殖保健科技丛书;常年利用县、乡、村三级人口学校,对育龄妇女进行普遍培训。印刷2万份宣传材料,并在县电视台向全县发出倡议,推迟婚育时间,避开生育高峰期。全县共动员740名准备结婚的育龄青年推迟了婚期,329户符合安排生育二孩条件的夫妇推迟了二孩生育时间,456户新婚推迟了生育时间,并签订了推迟结婚、推迟生育合同,确保了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的平稳过渡。二是坚持依法行政,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各项政策。3月份,结合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对县、乡、村计生人员进行了思想、作风、纪律整顿。9月初,在县委党校集中对乡镇分管领导和全体计生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和岗位培训。制订了《计划生育行政执法规范》,将计划生育各项收费、处罚和行政行为,向全县公开。针对个别计生工作人员不作为或乱作为、弄虚作假、失职渎职等问题,制定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过错责任追究办法》、《计划生育领导过错追究办法》和《违法生育人员追究办法》。认真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年初,在全县计生系统开展了“向计生献爱心”活动,集资救助了20名计划生育贫困女孩。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在鄄城进行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试点,对全县718位60岁以上老人发放了每人每月30元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金。三是坚持是人为本、大力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广泛开展了以避孕节育、优生优育、生殖道感染为
重点的生殖保健服务。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开展了不孕不育治疗、妇科疾病的诊治、更年期保健等服务项目。乡镇服务站普遍开展了优生优育、男女生殖保健咨询、独生子女病残儿家庭和高危家庭优生监护等技术服务,最大限度的满足群众的生殖保健需求。大力实施了计划生育优质服务运行机制试点项目,提高了广大群众的满意程度,受到了省、市计生委的高度评价。四是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大力推行村(居)民自治。为强化村级自治,指导、帮助村级配强了计生女专职主任,配齐了育龄妇女小组长,制订了《村级规范》,完善了工作制度。较好地解决了村级的管理与服务问题,提升了村民自治水平。在城区,我们从网络建设入手,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建立健全了单位内部组织管理体系。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我们加强重点监控和信息核查,做到了流入、流出清,信息管理规范,管理服务到位。五是围绕平抑第四次人口出生高峰,大力开展了春季计划生育专项治理活动。2月份,全县集中开展了以“六查六看、三加强、一促进”为主要内容的100日奋战活动。全县落实节育手术4437例,征缴社会抚养费145万元。
2005年,计生工作尽管取得一定成绩,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控制人口增长的压力大。二是控制违法生育的任务重,城市和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成为新的热点和难点。三是控制出生人口性别失调的难度大。尽管我县已连续三年完成了性别比控制目标,达到正常范围,但由于上报女婴死亡率严重超过20‰的正常值,被省认定为没有完成出生婴儿性别比控制目标,纳入重点帮促范围。四是计生干部队伍状况与工作要求还有不相适应的地方。五是基层基础工作仍较脆弱。
二、2006年的具体目标和工作重点
具体目标是:符合政策生育率达到97%以上,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2.6‰以内,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节育措施落实率达到98%以上,统计合格率达到95%以上,出生婴儿性别比控制在109以内。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人口计划管理,在控制违法生育上实现新突破。一是按照市下达的人口出生计划,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层层分解到村、到人,使该生育的有计划,不该生育的有措施。二是积极做好晚婚晚育和“双推迟”工作,对实行晚婚晚育的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奖励。三是做好孕前管理,坚持为育龄群众免费开展季度查体制度,落实好对重点服务对象的月访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妊娠,杜绝计划外大月份怀孕。四是做好流动人口等特殊人群的计划生育管理。五是加强孕情监控。六是实行人口信息月报告、季通报、半年一发布制度。
(二)大力推行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在提高基层工作水平上实现新突破。一是抓好试点,加强指导。制定好《计划生育
村民自治章程》,指导村“两委”依法与村民签订《计划生育合同》。二是培养典型,抓好带动。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加快全县村民自治工作进程。
(三)大力开展“三级联创”,在提高以技术服务为主的优质服务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建立以“信息采集—科学决策—组织实施—考核评估”为基本流程的优质服务运行机制,建立完善与之配套、易于操作、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工作规范和检查措施。
(四)加强人口信息化建设,在提高信息应用和决策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建立完善综合统计应用信息平台,建立数字服务站和相关部门人口信息共享机制,实现上下纵横贯通。
(五)加强计生宣传教育,在营造舆论氛围上实现新突破。深入开展 “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大力推进“关爱女孩,扶困帮富”和对农村部分实行计划生育家庭奖扶制度的宣传工作。在城乡主要街道等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和社区,设立宣传橱窗、标语牌、广告画和电子灯箱;村主要街道有高质量、永久性的知识板块和标语;实施精品入户工程。充分发挥人口学校作用,面向群众,搞好有针对性的宣传培训。
(六)坚持依法行政,在解决热点问题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和行政效能监察。抓好政务公开,提高群
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鼓励、支持社会各界及群众参与、支持、监督计划生育。
(七)认真落实奖励政策,在建立完善计生利益导向机制上实现新突破。大力实施“少生快富”工程。继续采取“一帮
一、结对帮扶”的形式,对计划生育贫困家庭,尤其是一女孩、双女户家庭进行帮扶、救助。建立“奖励、扶助、救助、优先、优惠、扶持”六位一体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使计划生育家庭在政治上感到光荣,经济上得到实惠。
(八)加强计生队伍建设,在提高能力水平上实现新突破。全面建立“岗位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绩效制工资、层级监督制、服务承诺制和过错追究制”等人事管理制度。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下大力制止吃拿卡要和乱收费、乱罚款等违法违纪行为。
各位领导、同志们,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把我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做好,创建一个良好和谐的人口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的快速协调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