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朱志伟事迹心得
学习朱志伟同志心得
---金融132钱科锋
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在浙江一个欠发达山区的档案局任职局长十年之久,没有轰轰烈烈的事迹,也没有许多催人落泪的故事,他就是如此平凡务实。只是他一直坚持以民为本的理念,恪守一个共产党员的职责,对待工作永远充满热忱和较真。他,就是朱志伟,在一个冷清岗位上干出了火热的事业,把一个小小的档案馆打造成为一个地方的金名片。
通过对朱志伟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清楚了解到他对工作的严格要求与明确定位。既当群众的服务员,也是同事的勤务员;既是基层指挥员,也是一线战斗员。这一系列的角色构建出朱志伟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与务实作风!
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11年的一次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每一个公务员都要真正成为人民的公仆。人民公仆,字面意思指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政干部,顾名思义官为“仆”,民为“主”。既为仆,则须竭尽全力满足主人的需求,排其忧,解其难。只有立足于民,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百姓的问题。现实当中,许多人拼了命地挤入公务员队伍,单纯把这个职业当成了满足个人私欲的踏脚石,远离广大人民群众,充分享受其拥有的特权,以显示出特权的优越性!朱志伟同志任职档案局局长期间,从档案馆的建设、档案资源的组成以及相关机制的出台,事无巨细,无一不是围绕便民利民的角度去考虑,贯彻以民为本的服务宗旨,聆听百姓的声音。用朱志伟的话说,个人的价值,事业的发展,只有在服务百姓中才能得到最大的实现。在他眼里,最
大的收获不是各样的荣誉与表彰,也不是高官厚禄,而是老百姓从档案馆出来脸上满意的笑容。
道德经里提到,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指的是最英名的领导,下属感觉不到他的存在,其次是亲近、赞誉他;再其次是敬畏他;最差的是诋毁他。10年来,朱志伟同志无微不至地关爱下属,在工作或生活中都积极帮忙解决下属的困难。按照他所说的,作为一局之长,就是大家的‘勤务员’,同事有任何困难,他都竭尽所能帮助解决。同时,他从来不武断去干涉下属的工作,让他们在一个岗位上获得不同的尝试,鼓励大家一起大胆创新,把一群原本人心散漫的队伍打造成一支行业内的精兵强将!朱志伟同志良好的人格魅力与崇高的事业价值观让他赢得下属的拥护与爱戴,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整个单位拧成一股绳,把工作的开展捆绑在为人民服务的基础上!而且这种精神不会随着岁月的流逝、领导人的更换而发生变化,在这个档案局的里,所有人都受到朱志伟同志的影响,养成同样的性格与气质,他们将薪火相传!
在蒙牛集团里,挂着一幅醒目的标语,成功就是将平凡的事做到不平凡。在档案局这个“冷清“的单位,日常事务工作就是日复一日对资料进行接收、分类、归档等等。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样的工作过于简单过于普通。但朱志伟同志却全情投入,一次次实现了新的突破,把不起眼的工作也做得不平凡,一家小小的档案馆在他手里魔法般变成了一个地方的金名片!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抱怨,说自己的工作过于默默无闻,怕自己一辈子在碌碌无为中过去了。但平凡不是错
误,我们所有的人原本都是平凡的,不平凡的差距是在后来的岁月里形成的。成功或失败都不是一夜之间造成的,平凡的积累就是不平凡,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只要肯用心,任何平凡的人都能从最平凡的工作中做出最不平凡的业绩。米粒之珠,也放光华!
第二篇:学习朱志伟心得体会
学习朱志伟心得体会
近日,省档案局发出《关于开展向朱志伟同志学习的决定》,他的事迹平凡而感人,是我们全局同志的骄傲,他“创新为民、实干苦干”的工作精神值得弘扬和学习。作为工作30年的我,跟随先进,同事档案工作10年,亲受教育,深感荣幸。借此略述心得,并以自勉:档案是历史的真实记录,是文化的传承载体;档案事业是维护历史真实面貌,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事业,作为档案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学习先进人物和事迹就是要以先进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要找准定位,珍惜岗位,淡化官位;要安平淡心、做平常人、干平凡事;要从身边事做起、从日常事做起、从本职事做起。
要有敬业态度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工作成效的取得,根本上说能力不是主要因素,敬业爱岗才是最重要的。在精神状态上则要静心安分,淡化名利,耐住寂寞,不耐烦、不厌倦,不浮躁。要克服 “无所事事、碌碌无为”的混日子现象,要克服“谈起工作样样会,干起事来不见得会”的漂浮现象,要克服“工作当交差、敷衍了事”的消极行为。
要有务实作风 诚信为本、务实为基。当干部关键是要有群众观念,要有为民服务之心,工作才有作为。要围绕中心,增强大局意识;要面向社会,增强服务意识;立足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发扬实干苦干精神,重实际,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工作贵在落实,说了就干,干就干好。做到尽心尽力,方能无愧于己,无违于民。
要有团队精神 “人从为我,我为人人”。任何工作业绩,不可能是个人单打独斗而取得的,离不开团队合作共济。所以工作中既要分工负责,又要团结协作,这就要求我们要站对位置,进入角色,既各司其职、做好本职,又紧密配合、齐心协力,才能实现共同之工作目标。
作为档案局的一名新兵,7月份上班伊始,获知我局局长朱志伟被省局领导评为为数甚少的“狮子型”干部代表,替朱局长高兴,同时,也为自己能成为以朱局长为领导的档案局的一名工作人员而自豪。经过近期与朱志伟同志的接触,以及深入学习省档案局、丽水市档案局的相关文件精神,我深刻地认识到这份荣誉的来之不易。如果说,当初只是把这一荣誉简单地看做是一种表扬而自豪的话,那么,现在这份荣誉背后所蕴含的信念与艰辛将是我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它不再是一纸荣誉,而是一份激励我奋进与追随的目标。
朱志伟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向我展示了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勤政清廉的工作作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工作宗旨。自2003年6月担任龙泉市档案局局长以来,朱志伟同志一心扎在工作中。十年来守着“冷清”的档案馆,干出火热的事业。从2003年建新馆,到2005年档案馆工作多样化;从接收民生档案到通过数字化手段建立专题数据库;从人民查档难到数字档案下乡镇和来电、来函、来人查档“同待遇”的便民服务等,十年来档案局在朱志伟同志的带领下取得卓越的成绩。由之前不知名的“冷清衙门”转变为集“全省档案系统先进集体”、“全省‘三农’档案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农村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于一身的“火热部门”。这些转变与朱志伟同志恪守职责、心系人民紧密相关。
作为一名新加入档案系统的工作人员,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以朱志伟同志为榜样,像他学习,树立坚定的工作信念、踏踏实实工作、求真务实,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多思考、多学习,力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积极有益的贡献。
第三篇:学习朱志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朱志伟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在全省档案系统学习朱志伟同志先进事迹活动中,我一次次认真阅读省档案局调查组撰写的《关于龙泉市档案局局长朱志伟同志先进事迹的调查报告》及各级领导的批示,一时间,我对自己这位相处时间超过家人的身边典型——朱志伟局长有了一个新的认识。
先进人物的事迹总是在平凡中见伟大,在细微处见真情。认真一对照,朱局长就是这样一个人物,他到档案局工作的10年里,始终是带着激情在做事,带着感情在工作。记得2004年我录用到档案局工作,朱局长下达的第一个任务就是组织实施林权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当时国家、省里的数字化加工规范还未出台,全省开展这项工作的单位也不多,正当我不知所措时,朱局长给了我一个指导原则,那就是从便于群众查阅出发,怎样能使档案查的快、查得全,我们这数字化就怎么搞。之后的十年里,在朱局长的推动下,龙泉市的档案数字化工作就没有停顿过,资金的投入从最初一、二万到现在的上百万元,数据库建设的也从单一的林权拓展到婚姻、婚民、土地等10多个民生档案类型,供检索信息110万条。随着一批批档案数字化成果的投入使用,来档案馆查阅过档案的群众都认为,比以前更方便了,几分钟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档案。当时的我一直认为,朱局长要搞数字化是想出政绩,现在的我才真正明白,朱局长要搞数字化,并坚持十年之久,是为了让档案更好服务群众。这十年,朱局长做了很多卓有成效的工作,档案数字化只是其中之一,我举这个例子,是因我亲身经历。
朱局长今天之所以成为全省仍至全国档案系统的先进,受到省、市领导高度肯定,这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因为他心里装着百姓,他对档案事业有着无比的热爱,对工作充满了激情。他总是那么忙,总是那么操心,就像他自己说得,常常会因为一项工作而整夜睡不好。当一项项艰巨的工作完成后,同志们都想歇歇的时候,朱局长总是提出一个新的更高的目标,然后一个人冲在最前头,以自己的行动鼓舞着大家奋力向前。
成为先进典型后,朱局长常说,荣誉是大家的,是集体的,是靠大家苦干实干得来的,我们要把荣誉当作工作的动力、前进的起点。作为朱局长的部下,我们清楚,龙泉档案工作的每一次进步,每一点成绩的取得,背后是我们朱局长的默默无闻,无私奉献。单位里的同志们都了解朱局长的为人,成为先进典型后的他,一定会更加严厉要求自己,也会更加严格要求同志们,今后的工作要求一定会更高,任务一定会更重。同志们也很佩服朱局长,在单位里,他最苦,他最累,他虽身材瘦小,却他像一头强壮的“领头狮”,带着大家战胜一个个困难,一步步走过来,又带着我们朝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前进。
我深知,作为先进典型身边的人,在感到幸运和自豪的同时,更要对照先进找差距,学习典型争先进。朱局长常说,他要“做好两件事,实现一个梦想”,就是要为群众和身边的同志做好服务,让档案成为群众工作生活的好帮手,让单位成为年青干部煅练成长的平台,实现龙泉司法档案列入世界记忆的梦想。学习先进关键看行动,我相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有朱局长的带领,有同志的们齐心协力,龙泉的档案工作一定会再上一个新台阶,龙泉档案人的中国梦一定会在真抓实干中实现。
第四篇:论文《小学数学课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朱志伟
小学数学课中如何进行探究性学习
安阳市安阳县洪河屯乡崔未炉小学朱志伟联系电话:***
内容摘要:随着新课程教学的不断探索,我国的教育现状有了很大改观,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反馈交流、合理评价”是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
知识是在问题中产生,在问题中升华,在问题中收获的。引导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愿望,最后通过自己的努力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是探究性学习的关键。
探究性学习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1、这个问题通过探究可以得到答案;
2、采用各种方法、通过各种途径去解决问题;
3、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4、能运用适当的方式表述答案或探究成果。5“探究性学习”与“接受性学习”的区别在于从问题出发;
6、重学习过程;合作学习;自主探究、各有所获。
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并会学,已经成为共识。但如何组织教学才更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使学生逐步学会这种学习方法呢?经过不断地尝试,我认为“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反馈交流、合理评价”是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习”的有效途径。
“探究学习”以变“教我学”为“我会学”、“我要学”为核心目标,是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共同参与,全方位展示数学思维过程的一种学习方法,我们应该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探究方法,展现数学问题的提出过程,解决方案的制定选择过程以及探究数学结论的发现、论证过程,逐步形成学习数学的能力和技巧,优化自己的学习行为。通过引导学生“探究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获得了学习方法,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一、创设情境,明确探究目标。
创设情境,启发和激励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是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前提条件。创设情境就是由师生共同去构建一个“认知平台”,以情境的创设,去激活学生探究学习。它要做到使学生有问题令人困惑,有悬疑引人思索,使学生带着困惑和悬疑兴致盎然地在不断观察、研究、交流的学习活动中有所发现,寻求解决问题,达到学习目标的途径与方法,从而满足他们做“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心理需求。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探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出问题,促使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促进学习者卷入学习;通过引导学生探究问题,促进学生开展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在教学实践中,我感到学生在讨论问题时的思维最活跃,也更能激起学生探索学习的愿望。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为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我经常采用提出问题的方式创设情境。这些问题有些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有些是学生提出的。这些问题可以来自生活,可以来自课本。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一课中,有的同学通过原有知识知道了直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这时,同学们就提出: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呢?这里通过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在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他们想提的问题,提出他们感兴趣的问题,从而激起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种强烈的需要,那就是急于想知道: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度呢?正是在这种强烈欲望的驱使下,下面的探究活动才显得更具主动性和思考性。
有了明确的问题,学生就有了探究学习的目标,这种学习就成为学生内在的一种需求,能引起学生探究学习的愿望,学生不在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主动的探索过程,这样的探究就更有意义,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在游戏中,创设情境
游戏是学生喜欢的活动方式,为教学所用,寓数学知识于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之中,开放教学内容,创造性地应用教材,使教材走近学生,真正成为学生探索学习和创新的有力凭借。教师要善于把教材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联系起来,挖掘学生身边蕴藏的许多熟悉、新奇有趣的数学问题。
例如:在“游戏公平”的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学则自己喜欢的游戏,并根据游戏的人数等条件设计对每个人都公平的游戏规则。这样一来,既充分抓住了学
生的兴趣,又能使学生迅速地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激起了学生参与探究的热情,从而达到了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学习中的目的。
(三)、利用故事,创设情境
“商不变的性质”在小学阶段是很重要的的内容,在教学中,学生常常会背,但不会灵活运用。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进行知识的巩固,加深学生对性质的理解和灵活的运用,在课上我给大家讲了下面这个故事:有一天,饲养员给一群小猴子分桃子,对小猴子们说:“我这有100个桃子,平均分给10只猴子”,小猴子们听了很不高兴,嫌给的桃子太少了。饲养员想了想又说:“给你们200个桃子,但要平均分给20只猴子。”这下猴子们高兴了。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都笑猴子太傻了。通过故事情境的创设,老师巩固了教学中的重难点,使学生在轻松中对“商不变的性质”有了更深的印象和理解,为今后的运用达到了良好的效果。
二、自主探究,获得思维方法。
课堂教学不该由教师主宰,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思维的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发现、再创造有关的数学知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使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在探究中深入思考,在探究中获取知识,在探究中掌握学习知识的主动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培养学生独立分析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的目的。
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
叶圣陶指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会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探究学习方法”是指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学生为实现某种学习目标所采用的一些相对系统的学法和措施,它是由多种具体方法优化组合而成的一种系统化的学习方法体系。因此,在自主探索的教学中,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突出数学探究策略的指导,并逐步使学生熟悉和掌握这些方法,为学生将来的探究和创造打下基础,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1、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进行探究。
数学教学是在观察、实验、推理之间寻求发展。将观察实验法引进数学课堂,把一人演示众人看的方式,变为人人参与实践、个个动手操作的学习方式,使学
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并使他们在“探究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满足,创造的潜能得以发挥。
2、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探究与合作探究。
(1)、独立探究。对创设的问题情境,首先引导学生个体独立探究,解决问题。例如:证明“三角形内角和180度”时,引导学生独立对新知进行探究。我是这样设计的:课前发给每组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各一个,要求同学们通过撕拼、折叠、度量等方法独自操作,独立思考。从而证明自己的猜想。
(2)、合作探究。课堂上,提出问题后,学生独立探究遇到障碍或无法解决时,产生合作探究的愿望,进而实行群体合作。在合作探究交流合作中,个人可以得到启发,克服思维的障碍,开拓思路,促进思维创造性的发展。
例如:学习“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时”学生用不同长短的三条边组成三角形时,学生会主动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有的拼摆、有的记录。通过合作,将探究时的所有发现进行汇报,老师再进行引导小结。这样的合作探究,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时,应明确指出:尽量独立探究,当独立探究不能解决问题,进行合作探究。独立探究与合作探究不是孤立的,学生在独立探索时,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合作,力求个更好的解决问题。总之,引导学生学会探究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只有更新观念,在教改中不断探究,为学生的自主探究提供肥沃的土壤,学生探究学习的幼芽才能够茁壮成长,真正成为探究活动的主体,学会探究学习的方法。
(3)引导学生学会在“探究学习”中交流。
探究学习离不开交流,课堂交流十分必要。为了提高合作交流的有效性,教师要重视合作技能的培养:听的技能、说的技能、交往的技能、策略的技能。
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过程。学生在这种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中得以不断打开自己的思路,反思自己的思路,发挥集体的智慧,使每个学生点点滴滴的思维火花成为
大家共享的资源,从而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在讨论、交流中,学生处于一种宽松的气氛中。这种放松的状态是学生思维最活跃、最便于学生再创造的状态。
三、实践运用,增强应用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让学生在探索中了解实际问题中的各种关系 ,进而将现实问题用数学关系表示出来,这对学生数学意识的应用意识的培养和数学思维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设计练习,不仅要有利于帮助学生巩固、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及实践能力的培养。
例如,学习了小数四则运算的,可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小数,通过学生在超市买东西的经验,让学生运用自己收集到的信息编出教师规定的应用题,并互相解决。学生们兴趣极高,这样的实践活动既复习巩固了所学知识,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身边。学习了游戏公平,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游戏规则。这样一些开放性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和意义,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过程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交替、循环的。教师要根据教学实际和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探究活动的设计。在强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排斥包括接受式学习在内的其他学习方式。事实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探究式教学使教师角色由过去的“台前”走到现在的“幕后”。只有安排好适当的情景,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由观众变为参与者。学生获得的知识是亲知,而不是闻知,是切身的感受,实质的理解,是可以凭此而参与科学探究的知识,而不仅是应付考试的死记硬背。因此,探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参考文献 :
1:《新课程标准》
2:《新世纪中国教育文论》
3:《创新教育文荟》
第五篇:学习叶志平事迹心得--wjj
春雨润物细无声
—向叶志平同志学习
ACCSC
WJJ 2011年6月27日,一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史上最牛的校长” —叶志平同志逝世了。
叶志平同志,生前系四川省绵阳市安县桑枣镇桑枣中学校长。这样一位不起眼的中学校长,却被中共四川省委追授为“优秀共产党员”,被社会大众称之为“史上最牛的校长”。为什么?我认为,就单凭一点,他就无愧于这两个称号,—2008年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桑枣中学“零伤亡”。
生命高于一切,没有生命何谈教育!还有什么能比特大灾难中拯救全校2200余名师生生命更为光荣、更为伟大的事迹。春雨润物细无声!这一“灾难中的奇迹”不是运气、不是偶然、也不是老天眷顾,而是叶校长的孜孜不倦、而是叶校长的“责任高于一切,成就源于付出”,更是叶校长那阵阵春雨润物细无声!
自从叶志平同志担任桑枣中学的校长那天起,全校师生的安全问题就是他心中的头等大事。于是,一方面他开始修固学校当时新建的实验教学楼,一方面他开始带领全校师生进行消防疏散演练。当灾难发生真的突然来临时、当灾中所有师生从容疏散时、当灾后师生要求媒体多多宣传时,人们的眼睛湿润了、公众的心灵震颤了。正是叶志平校长16年如一日的默默操劳和无声细雨,才促使了这“1分36秒”奇迹的绚烂绽放!
说到学校当时新建的实验教学楼,这是一栋非正规建筑公司建设的实验楼,这是一栋竟没有人敢为之验收的实验楼。面对这样一栋华而不实的危楼,叶校长下定决心进行维修加固。从1997年开始,便开始了连续几年对这栋楼的改造加固。
安全胜于方便。叶校长首先请正规的建筑公司拆除了与实验教学相连的一栋质量很差的厕所楼,在其他安全的地方重建了厕所。虽然高层教室上课的同学上厕所从此不再方便,但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他们收获了最为宝贵的安全。
一点一滴,从柱做起。叶校长还将楼板间的缝隙中的水泥纸袋去掉,重新实实在在地灌注了混凝土,使楼板的承受力大大提高。另外还将整栋楼的22根承重柱子,按正规的标准要求,从37厘米直径的三七柱,重新浇灌水泥,加粗为50厘米以上的五零柱。之后他亲自动手测量,每根柱子直径整整加粗了15厘米。问题在于教学楼时刻要用于教学,叶校长就利用学校的寒暑假和周末,蚂蚁啃骨头一般,一点点将这栋有16个教室的实验楼修好加固。叶校长心中始终有一个紧绷的弦,—师生的安全。
时间凝固在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山崩地裂,大地在剧烈抖动,突如其来的汶川特大地震没有让全校两千五百多名师生惊慌失措。大地抖动的那一瞬间,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学生。全校2000多名刚刚从午眠中醒来即将开始学习的学生,在各班教师的命令下,立刻趴在课桌下进行自我保护。当震波刚过去的一刹那间,各班学生按照学校的统一指挥迅速有序地疏散到了操场上,全校31个班2000多
名学生疏散完毕,仅用了1分30多秒。强烈的地震严重地破坏了学校的所有房屋和各种设备设施,但两千多名师生却无一人伤亡,这简直是一个人间奇迹。创造这一人间奇迹的是正是叶志平校长。叶志平校长有着强烈的安全意识和高度的责任感,他平时十分注重学生的安全教育。为了让学生在突发事故面前不惊慌失措,他坚持每一学期要对学生进行一两次应急安全疏散演练,让学生自觉养成面临突然事故,沉着应对的良好习惯。由于学生训练有素,所以在这次强大地震面前,人人都能从容自如,平安无恙地跨过了伤亡线。
没有人能预测这每学期进行一两次应急安全疏散演练的巨大作用,没有人能预测这些教学楼将会有一天要面对这样大的考验。但是,叶志平同志却做到了防患于未然。
“1分36秒,是他57年人生最绚烂的时刻。”在阵阵细雨中,我们将永远铭记叶志平同志润物无声的沧桑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