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兰州学习工作感想
兰州学习工作感想
为学习借鉴兰州网建“135”工作法经验和做法,推动宝鸡烟草网建水平提升,落实“135”工作法工具箱应用需求,根据分局(公司)工作安排,3月26日,在副经理陈焕强的带领下,我们一行10人前往兰州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就兰州市局应用的浪潮软件“135”工具箱进行了观摩学习,并同客户经理、市场经理进行了交流互动。通过这次学习考察,令我触动很大,收获不小,感到了震撼,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学到了经验,增强了提升我们网建水平工作的危紧迫感、责任感和信心、决心。
学习心得
(一)规范是“135”工作法的根本保障。规范是行业的生命线,是行业稳定发展的根本保证。实施“135”工作法的根本保障也在于规范,一条主线、三个要点、五个步骤的运用必须规范;计划、实施、评估、关键节点、痕迹的元素必须在操作步骤中全部涵盖;仪容仪表、基本服务语言、基本服务行为必须一致。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业务操作系统,逐步将优化完善的结果体现到工作表单中、固化到信息系统中去,从规范上、系统上为三个工作法提供支撑和保障
(二)重视客户需求的引导和满足,注重提升客户盈利水平是135工作法的核心。“135”工作法是以客户需求为起点,以客户满意为终点,三员通过掌握客户需求,科学的开展需
求分析,制订有针对性的营销服务策略。立足于客户经营陈列规范化、订货信息化、盈利扩大化,提高服务的针对性,落实服务措施,提高满意度。同时综合考虑需求、价格、货源等因素,分析客户盈利状况,有针对性地制订和落实客户盈利提升计划。真正实现“自下而上提报需求,自上而下采购保障”,真正实现了总量控制与均衡供应、市场价格与货源投放的稳定关系,把客户经理从繁重的销售任务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做好品牌培育和客户服务工作。
(三)流程固化是“135”工作法的根本点。通过交流,我们发现兰州的营销人员的主要工作是围绕客户服务开展,客户经理主要承担服务客户及信息收集工作,以客户满意度提升为工作目标。所应用的“135”工具箱就是指导市场经理、客户经理、品牌经理“做正确的事”,“正确地做事”,“把事做正确”。使营销人员的工作每一步都有章可循、有序可依,从本质上简化了我们营销人员的前台工作,通过信息化支持,自动完成信息处理,数据分析等工作,操作简便,提高了客户经理的工作效率。
(四)考核激励是“135”工作法的催化剂。通过与其城关公司市场经理座谈,兰州的考核激励机制非常好。他们的考核全部由第三方进行,确保了考核的公正性和严肃性。同时每月采取不同形式的营销竞赛,并予以不同程度的薪资奖励,充分调动了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的整个
团队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充满活力。
学习的目的在于借鉴好的经验和做法,指导自身工作实践。通过对兰州“135”工作法的学习,给了我很多收获,对我们研发具有自己特色的“135”工具箱也必将发挥积极的指导借鉴作用
下一步学习安排
(一)组织客户经理认真学习“135”工作法及工作法的应用实践。对“135”工作法进行一次通读。在全面了解“135”工作法的具体架构和流程的基础上,再进行详细的精读。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平时的工作方式与工作体会来进行理解,以便充分把握“135”工作法的理念精髓,为推广和使用好“135”工作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化解客户经理、品牌经理对“135”工作法的认识误区。“135”工作法实质是简化了前台,也就是客户经理的工作量,让客户经理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服务客户,做好市场信息和客户需求的收集工作,为自己的工作做出更科学合理的安排,指导自己更高效的工作。让客户经理变被动为主动,激发学习的动力。
(三)积极配合创联公司做好“135”工具箱的研发及试点测试工作,为系统全面上线做好试点工作。
直属营销部陈辉
第二篇:赴兰州参观学习见闻与感想
赴兰州参观学习见闻与感想
11月17日上午8点,我们一行26人在学校领导与好分数公司安排下,来到了兰州华侨实验中学参观学习。这所学校的建筑紧凑,与周围相比,别有一番风格。校领导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向我们介绍了学校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学校教育理念中的八彩教育尤其具有特色。实验中学我们参观的校区现有学生四千多人,七十三个教学班,两百多名教职工,但操场却不是很大,城市总是寸土寸金的。
实验中学的发展是非常富有特色的。学校本着让学生享用一生、赢得一生的教育理念,为华侨学子定制了奠基幸福一生的四项工程,即“自律工程”、“笃礼工程”、“乐学工程”、“博趣工程”。“四大工程”的实施,力争让学生在自律中获得自主和自理的体验,在笃礼中获得尊重和信任的体验,在乐学中获得快乐和成功的体验,在博趣中获得博雅的志趣的体验。
学校有航模、海模、车模、七巧板、摄影、科幻画、电脑等兴趣小组,有机器人、环保、生物、无线电测速、天文、爱拍、Wo do等社团,他们成为了培养学生科技意识、锻造科技精神的最好的基地,一大批科技爱好者从这里成长,一大批竞技场的佼佼者从这里产生,更重要的是一个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在这里形成。学校科普教育成果斐然:机器人社团连续三年夺得WRO世界机器人奥林匹克竞赛中国赛区选拔赛初中组冠军,并作为中国代表队多次走出国门,在国际大赛上展示风采,取得优异成绩。
由于时间所限,我们重点参观了该校的机器人项目,了解目前中学机器人的发展概况,负责项目的教师向我们详细说明了目前学校取得的成绩的发展的项目。机器人项目主要分为两个类别,一种是模块化、通过拖拽组合,参数调整来达成既定任务的机器人,这种相对比较简单,能完成的任务也相对简单,适合初中学生。还有一种是通过c语言编程来让机器人完成一些更加复杂的任务,相对难度较大,发展成本较高,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编程思维基础。实验中学是一所九年一贯中学,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培养学生相关的兴趣和能力,所以具有这方面的基础,发展该项目取得的成就也比较多。基于这一点,我校若发展机器人项目,是不适合发展第二种的。不过可以和片区内的小学共同探讨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就是在小学提前培养学生的相关思维与能力,为进入初中参与更复杂的项目打下基础。
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十四中,由于没有提前预约,所以十四中的领导也没有做相关准备,得知我们想重点了解学校的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后,一位校长做了简单的准备,就开始了生动而丰富的介绍。从她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了这所极具音乐氛围的特色学校。学校有自己的交响乐团,乐团成立于1984年,是全国成立早的中学生交响乐团之一,也是我国个在北京音乐厅举办专场音乐会的中学生交响乐团。乐团先后排练过百余首中外名曲,成功地举办了近百场专场音乐会。2011年10月签约雅马哈示范管乐团。乐团是培育音乐人才的摇篮。二十多年来,已向全国各音乐院校和乐团输送了700多名专业人才。本着“育人、爱乐、崇真、求美”的宗旨,积极参加省内外重大的文艺演出和宣传活动,接待了美国、英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奥地利、瑞典等国的访华团体。作为兰州市中学生的友好使者,乐团曾于1998年赴日本访问演出,2011年赴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获得了圆满成功。合唱团和乐团多次获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一、二等奖。连续12年举办“兰州市中学生新年音乐会”。近年来,承担甘肃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举办多场音乐会及讲座,深受各界好评。乐团为推动高雅艺术的普及,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普及交响乐知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发挥了积的作用。校长在视频中向我们展示了学校乐团在各种场合演出的情况,我们也感受到了该校学生在音乐学习和表演过程中的执着、自信。回想我们上学期间接受过的音乐教育,让人感慨万千。校长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音乐教育意义的课。
中午吃饭期间大家简单地分享一早上的见闻与感受,都觉得受益匪浅,感受到了特色学校科技与艺术发展带给自己的冲击。下午我们参观了位于安宁区的兰州市科技馆。虽然馆内很多项目还在建,但已建成的或即将建成的项目也让我们大饱眼福,感受了科技的神秘与乐趣。于是我们在想,如果有机会组织本校学生参观如此的科技盛宴,学生也会深受科技魅力的影响,在心里埋下科学的种子。
总之,本次外出参观学校开阔了我们的眼界,虽然只了解了省会城市学校发展的一小部分,但也足以让我们调整自己教育观念。不能只死抓文化课的学习,而应该有更加长远的育人理念,不拘一格育人才。
第三篇:兰州学习心得体会
感悟名师,收获幸福
——小学名师经典课堂展示观摩心得
金川区宁远中学 白玉琴
2012年3月17、18日,我有幸赴兰州参加‚山东郎口中学教学模式‛整体观摩会和小学名师经典课堂展示甘肃省专卖研讨会。通过短短的两天培训学习,我领略了名师们精湛的教学艺术、灵敏的教学机智、高尚的人格魅力,使我对数学教学又有了新的认识,感触很深。现将学习感受归纳如下几点:
一、充分展示了“自主学习”的魅力。
‚以学生为主体‛在几位名师的课堂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课堂上,教师随时关注学生的发展,以独具匠心的设计、细腻灵活的诱导,将学生推上了自主学习的舞台,真正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放手让学生做,在操作中发现问题、在分析、推理后得出结论,并反复验证,使学生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有以然。例如孙贵合讲的《三角形边的关系》一课时,就给了学生一段16厘米的线段,留给足够时间让学生动手剪、动手围三角形。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践围三角形,体验到不是随意三条线段就能围成三角形,学生的数据各不相同。给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个学生剪出三个1厘米的线段,他让这学生上来演示操作过程,让他发现自己的问题,也让同学们在交流中实现了资源的共享,在动手实践中掌握了三角形边的关系。
这让我想到,我们平时课堂上习惯于一个问题抛出去后便直接让
学生分组讨论,其实没有个体的独立思考后何谈交流讨论呢,看来我们平时的教学是否只停留在模仿的层面而没有遵照思维的本质。
二、注重过程的探索,正视差错
听了几位专家的课,我深刻地体会到他们真正把学生的困惑摆出来,让大家一起探索,在分析、判断、论证中得出正确结论。孙贵合老师说:‚‘错误’是课堂生成中宝贵的教学资源,只要是学生经过思考,其错误中总会包含着一些合理的成分,而且错误中还能出教师教学中的疏漏,显示出学生的思维过程。‚正确的可能是模仿,但错误的却可能是创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该让错误呈现出来,并利用错误成就精彩的课堂。‛所以他备课总是想法引着让学生出错,在错误中交流讨论,得出正确结论。
想一想,我们备课总是想着让学生都不要出错,按照我们的意愿思考,怕出了问题耽误时间,完不成教学任务。真是惭愧呀!记得有位专家说:‚如果你设计的活动学生都没有错,这样的活动还有必要设计吗?如果你教的知识学生都会,这样的知识你还有必要教吗?‛是呀,我们的教学不正是要从学生的认知起点出发吗?我们如果不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了解学生认知新知的难点,为了教学而教学,那这样的教学还有多大意义呢?
本次培训,使我认识到课堂要围绕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要正视差错,善待差错。差错是通往真理的必经之路,课堂就是出差错的地方,把错误当作资源,在错误中前行,做到层层深入,层层突破,才能达到‚深入浅出‛的效果,才能有效的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让学生真正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喜悦和成就感。
三、关注学生,一切从学生的需求出发
张铁道博士在17日早上与培训教师们进行了互动研讨《儿童心目中的好老师——认识并回应学生的需求》。
张博士通过为我们展示一系列中外儿童‚心目中好老师‛的作文片段以及绘画,使我们认识到儿童需要什么样的老师,儿童的真正需求是什么。他们需要得老师的关注、关心、关爱、尊重、信任,师生之间是朋友,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这一点在几位名师的课堂中就体现得更是生动。课堂上老师面向全体,关注学困生,关照课堂上没有注意听讲或还没机会发言的学生,不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全体学生都能跟上集体的步伐,在充分的交流与展示活动中,学生快快乐乐、真真实实地构建数学的模型。下课了孩子们仍不愿离去,课后刘延革老师、孙贵合老师对学生进行访谈:‚你有什么话对上课的老师说‛时,学生真情流露地说出了‚老师,你您上得真好!‛‚老师,希望您以后能来看我们。‛…… 尤其听完吴正宪老师的课后做专家访谈时,一位学生高兴地说:‚我因学习而快乐!‛‚老师,您不应该当老师,您应该去做幽默大师。‛吴老师从一进课堂时就面带微笑,说话幽默风趣,孩子们就是在这种环境里听完一节课的。当这个学生说完这句话后会场掌声四起,这是为孩子的精彩发言喝彩,也是为教师的精彩课堂教学喝彩。其实,这几位老师的课很朴实,为什么能得到学生和在座教师如此高的肯定呢?那就是他能关注学生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并很好地回应学生的需求。
记得我刚上班时也是用真诚的爱心感染孩子们,贴近孩子们的心。所以我带的班能从差班转变为优秀班级,但随着生活琐事的增加,我便失去了激情,丢失了对孩子们的爱,对学困生缺少应有的耐心。通过这次培训,我会重新找回失去的爱心,关注、关心、关爱、尊重、信任每一位学生,认真地回应学生的需求。
我想,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最应该关注的是课堂的主人——学生。我们应该结合具体的教学任务,设计有效的数学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完整的探究过程。就像吴正宪老师说的那样,放手让学生先自己试一试,让他们在困惑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会反思;在动手实践中,归纳概括、形成正确的结论。
能够参加这培训,我是多么幸福。我要做一个不断学习,不断成长的老师!我要让我的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第四篇:兰州城市学院招聘会感想
招聘会实践心得体会
来到了招聘市场,我心里有点发虚,我是大四学生,还没有毕业,而学习的东西也不那么深,但我看见了许多学长在询问信息,为了能更好地锻炼自己,我不甘于成为一个旁听者。于是,我就来到了一间暂时没有人面试的企业咨询。
首先,我礼貌地介绍自己的专业,并询问该企业是否需要这样的人才。在与该企业招聘人员的聊天过程中,我询问了该公司的相关情况,对该企业的规模、经营类型与状况、行政架构、人力资源等方面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未来两年里,该企业是否有拓展业务的潜力,而自己假如在这间企业工作的话,是否具有发展空间。尽管我以前曾经打过暑假工,但这都是在户外工作,很难对公司的情况进行了解。因此,这次的招聘会确实让自己大开眼界,同时丰富了自己的人生阅历,促进自己见闻的增长,为将来毕业求职作出了铺垫。
之后我又继续来到了其他的摊位,想了解更多的情况。在通过咨询不同公司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了解了目前企业需要怎样的人才,根据企业的需求,我要在哪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水平,改善自己的不足,以便将来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的需求。在咨询的过程中,这也是锻炼我沟通与表达能力的好机会,让自己模拟真实的面试过程,尽量不要怯场。尽管自己不是来面试的,但我还是抱着认真的态度,真诚地与企业招聘人员交流,说出自己真实想法,希望能够给该企业留下好印象,让自己面向社会迈进一步。通过这次招聘会,我了解到很多企业都需要工作认真负责、踏实、有上进心的态度的员工,这是最为一名员工的基本素质。同时,不同企业和不同岗位的具体要求都是不一样的。因此,我要想清楚自己将来的就业方向,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升某一方面的技能,增值自我,以便未来符合企业的招聘要求,胜任工作。
看了那么多公司贴出来的招聘信息,我觉得自己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比如说英语四级,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应变能力等。我想趁我们还没离开学校,还有时间去准备一些该具备的证书、技巧、能力,从现在开始努力改变自己,完善自己。公司说现在急缺人,而人急需找到一份工作。彼此需要。但是公司需要的是人才,而真正的人才需要付出努力的。
很多大学生经常是有想法却没有行动,经常怨天尤人。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找,而是许多人对自己的期望太高,对社会的要求太多。我认为我们大学生应该以一颗平常心去对待。我个人认为大学生没什么可值得骄傲,大学生不一定比初中生、高中生聪明,不一定比他们有能力,但素质要更高,思想要更成熟。从最低层做起,收获会更多。学习技术技巧是件快乐的事。
其实很多道理我们都懂,但在社会久了就会被动摇。总是希望快点升职,快点涨工资。参加这次招聘会让我更加自信,更加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要想用人单位认可你并且聘用你,就得有值得他们那么做的理由。给自己更多的信心,付出更多的努力,到时面试时就不再那么畏惧。
面对目前我国人口众多,竞争激烈的国情,同时经历了这次招聘会,我感受到了社会就业所带来的压力。因此,我不得不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工作能力,充分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将来在严峻的就业环境中脱颖而出!
2011年
月
日
第五篇:赴兰州学习心得体会
赴甘肃省兰州市实验小学学习心得
八坝小学 杨学年
2015年6月17日,在六坝中心校高校长的带领下,我们一行九人来到甘肃省兰州市实验小学参观学习。此行收获颇大,感触颇深,尤其是甘肃省兰州市实验小学勇当课改先锋,十年如一日坚持课改的勇气和信念,足以感染每一位学习者,这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课改成效,非一日之功。给我感受最深刻的是杨润玉老师的《立足绘本教学,拓展属于自己的微课程》教学讲座。
一、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绘本课以及如何上好绘本课
通过听杨润玉老师的绘本教学讲座,我进一步明确了什么是绘本课。绘本课绝不仅仅是讲述故事,还应该学习故事中传递的知识或其他内涵。重点不是故事本身,而是不拘泥于绘本,从故事中引出有用的东西,传递给孩子们。通过听杨老师的绘本课,发现有关于温情和爱的故事,更容易出亮点,尤其再配上舒缓动人的音乐,更会让人感动异常。
二、绘本的情景阅读,可以承载儿童所有的学习课程
我们可以在绘本故事的情景中,开展儿童的任何学习课程。如:《迷离的大秘密》,开展了科学探索的学习;《小石佛》,激发了孩子对情感的表达;《果园》,开展了心理品质的养成活动;《月亮》,养成了儿童良好的问候习惯。所以,可以说绘本的情景阅读,几乎可以承载儿童所有的学习课程。
三、如何更好的进行活动设计
好的活动设计要从儿童的角度出发,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去研究活动设计的逻辑。“让儿童在快乐中学,让老师在快乐中教”。
四、面对孩子的说法,教师如何更好的回应
通过听杨润玉老师的《立足绘本教学,拓展属于自己的微课程》教学讲座,发现杨老师对孩子的回应都非常好,非常到位。对此,杨老师有如下观点:
1、先让儿童展现已有的经验和感受,此时,对儿童的回应,教师只需表示应允或赞许,最忌重复。
2、梳理,帮助儿童突出主题。在儿童没有按教师预想回答时,教师要通过梳理来理顺儿童的思路。
3、归纳儿童经验并有目的的提升。有效的提升,需要教师将儿童的回答和活动目标相联系。
五、教育要心平气和,好老师要永远保持率真和善良 只有心平气和做教育,才能成功。要做一个好老师,就要永远保持率真和善良。杨老师说:“在台上上课时,也不要在乎台下人的眼光。充分享受台上和孩子们在一起的幸福和快乐!”
六、观察绘本封面与题目,激发学生猜想故事情节 这不仅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同时又激发了学生想要探究绘本教学故事内容的冲劲。在绘本教学的世界里,孩子们没有写作文时那绞尽脑汁,眉头紧锁的表情,面对每一页精致的图画,孩子们总能绘声绘色地把脑袋中浮现的想法表达出来。这种教学方法对于孩子的思维,口语表达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绘本教学的选择也是至关重要的。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要选择符合他们年龄的绘本。
总之,这次学习归来,感觉自己学到了很多东西,汲取了更多的营养。我一定会认真反思,争取把专家所讲所教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和能力,在以后的日常教学中,认真贯彻先进的理念,以率真的性格,让每一个孩子幸福快乐的成长!几天的学习实践虽然短暂,但却是听得激动,看得心动,受益匪浅。平复心绪,我一定要把几天来的所学、所感、所悟付诸于行动去,以现在为起点,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为打造一个轻负高效、活力的课堂而不断努力,再努力。
2015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