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方人大常委会工作方法探析
地方人大常委会工作方法探析
熊刚
中国人大网 日期: 2010-01-20浏览字号:大 中 小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2006年8月,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高票通过了监督法。监督法历经20年锲而不舍,总结和提升了地方人大常委会在依法履行职责中的实践探索,对于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权,促进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以监督法的颁行为标志,地方人大常委会工作更加理性而规范。
1、把握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政治原则。地方人大常委会所开展的工作必须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巩固党的执政地位,这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的核心问题。在工作中,要善于实现“两个转变”,善于通过法定程序使党的主张转变为人民的意志,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转变为国家政权机关的工作人员,并对他们进行监督,从制度上、法律上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
2、树立有为有位的工作理念。人大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工作,要树立有为有位的理念,用作为争地位,以业绩树威信,从而最终实现地方人大工作从社会问题的呼吁者到国家事务管理者的角色转换,用法律赋予的职权来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幸福安康。人大工作与政府工作不同,它的效益是综合性的,人大工作所产生的效益,对国家、集体、人民来说,是整体的、根本的、长远的。随着价值取向的转变,人们不再感到人大工作可有可无,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基本形式,其工作是大有可为的,其作用是其他国家机关无法替代的。
3、围绕中心工作履行职能。始终把监督与支持、发展有机地贯穿到人大工作的全过程,在工作部署上,围绕党委工作大局科学谋划人大工作,把监督的重点和着眼点放到支持和促进推动政府的工作上来。在工作方式上,努力营造融洽和谐的工作氛围,对发现的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对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督促问题和矛盾的解决;在工作开展中,既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监督者,又做推动经济发展的参与者,不做指手画脚的旁观者,而做身体力行的参与者。
4、正确处理监督与支持的关系。我国的政治构架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相互制衡。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与地方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虽然是决策与执行、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但都是在同级党委的领导下,依法独立履行职责,分工合作,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虽然性质和职责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人大监督目的是督促和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把工作做得更好。因此,既要依法对其进行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又要支持“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做到思想同心、目标同向、行动同步、事业同干,形成相互配合、相互支持、共同奋进的合力,通过监督,把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人民利益的各项重大举措,真正落到实处。
5、重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人大代表是人大工作的主体,做好代表工作是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业务工作和基础工作。地方人大常委会在实践中不断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探索发挥代表作用的有效举措。尤其是2005年5,中共中央转发了中共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关于进一步发挥全国人大作用,加强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度建设的若干意见》以后,各级人大常委会普遍建立和形成了包括代表培训、代表联系、代表活动、代表建议办理、代表履职激励、代表履职保障在内的一整套代表工作的机制和办法,通过这些机制和办法,人大代表的代表意识不断增强,人大代表的活动日趋经常化,人大机关的代表工作更加规范化和制度化。
第二篇:地方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初探
地方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初探
近年来,专题询问频见于各种媒体报端,各级各地人大常委会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直至将专题询问作为一种独立之监督方式,笔者对此认真审视,尝做思考。
一、专题询问的渊源
在人大监督实践中,专题询问源于全国人大常委会。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今年将选择代表普遍关心的问题听取国务院有关部门专题汇报,请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答复问题。6月24日上午,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的常委会组成人员分为6组审议中央决算报告,许多常委会组成人员就加强和改进预决算管理工作、优化转移支付结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等提出了问题,财政部负责人一一认真作了回答,此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专题询问”。此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就粮食安全、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保障性住房建设、教育改革、农田水利建设、保障饮用水安全等问题,结合审议国务院相关报告,开展了多次专题询问。
二、专题询问的实践
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期间,各级各地人大常委会也积极探索和实践,纷纷“效仿”全国人大常委会,陆续开展了为数不少的专题询问活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是将专题询问剥离于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或议案之外,独立进行;二是事先确定专题询问之内容,甚至于常委会议审议通过工作要点时安排询问事项;三是在专题询问之前成立组织、开展调研、形成专题报告并提交会议审议,为专题询问而专题询问、调研、审议;四是专题询问当场不能作答者,可在事后书面答复,询问后形成专题询问意见并督办落实等等。
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询问)的实践可以看出,专题询问是全国人大常委会结合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开展的询问活动,其本意绝不是把专题询问作为一种独立的监督方式而使用,是结合审议专项工作报告而开展询问,是针对专题而开展询问,是询问监督方式 的深化。然而,地方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实践中的做法,很多曲解了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询问)活动的本意,将专题询问作为了一种全新的监督方式,剥离于审议工作报告或议案之外,将其专门化、独立化,并不断健全完善其办法、程序,为专题询问而专题询问。
三、专题询问的思考
专题询问,现代汉族词典中并不作为词组存在,其汉语本意应源于询问(征求意见、打听),监督实践中的专题询问活动应近似于询问及质询的法定监督方式。询问的监督方式在我国的监督法、地方组织法、预算法、代表法、立法法中均有相关规定;监督法更是对质询的主体、答复方式、质询案等做出了详细、明确的规定;而关于专题询问,在法律中则没有任何表述。
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作为本区域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其监督活动首当循法而行,曲解之下,将专题询问作为一种全新、独立之监督方式,实为不妥。一方面,将专题询问作为一种独立之监督方式,没有法律依据,也没有实践参考依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历次专题询问(询问)均是结合审议工作报告而开展;另一方面,专门、独立地开展专题询问没有意义,未见报告或议案而事先确定询问内容似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专题询问而成立组织、进行调研、提请审议、寻找询问事项,实在是浪费成本、舍本逐末,难免渲染、做作之嫌。此外,询问其实也无所谓专题,东拉西扯、谈高论阔为乡野杂谈,作为法定监督方式,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为审议报告而获知信息、了解情况,理应专注,自然为专题事项而询问。
方式创新诚然值得提倡和鼓励,然须遵守法律之规定、考虑成本之取舍。当前,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开展的专题询问其实更倾向于询问与质询之间的过渡性方式,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定监督方式尚需进一步探索、完善并常态化,实在无需于法定之外引入其他方式。
(辽宁朝阳县人大常委会
魏殿余
***)
第三篇:人大常委会助推地方经济发展通讯
一切为了人民利益
——**县人大常委会助推新农村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编者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我国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重要篇章,并规划了十四项新农村建设重点工程,各级地方政府也相继将其纳入了规划的重点工作。在这一新的伟大工程中,作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人大及其常委会应该如何作为?且看**县人大常委会的探索与实践。
**县辖**个乡镇2个办事处,农业人口**万人,占全县总人口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农业大县。近年,虽然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但农业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产业结构不优,特色不明,直接影响着农民收入的快速增长。2007年3月,**县第**届人大常委会组成伊始,就明确了服务“三农”的工作思路,要做好助推新农村建设这篇大文章。
新农村建设是一项新的系统工程,怎样因地制宜探索新农村建设之路,是摆在该县干部群众面前的一道新课题。**县人大常委会一班人集思广义,认真研究,围绕县委中心工 作,将新农村建设纳入了当年的重点工作之一,截止目前,人大常委会围绕新农村建设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听取专项工作报告、视察等活动,已使该县新农村建设初见成效,并赢得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广大群众的认同。
介入:探索新农村建设之路
2007年初,中共**县委就提出了项目推进、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县人大按照这一工作思路,提出了要深化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要求,为推进重点工作作出贡献;要进一步创新人大工作,拓宽工作领域,创新监督方式;要适应发展要求,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提高履职实效。要求一提出,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领导首先带头下基层搞调研,先后对该县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康居示范点建设等进行了广泛调研。通过县人大的主动介入,深入调查研究,探索出了该县新农村建设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和积极稳妥,把握重点、突出要点,找准切入点,统筹推动的基本工作经验。
建言:为新农村建设助力
县人大常委会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围绕调研课题,写出了较为详实的调查报告,为县委、政府抓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材料。县委、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见》、《关于实施新农村建设“133”工程的意见》,明确了选取1个基础条件较好的乡进行整乡推进,选择3个村作为市级示 范村、选择30个村作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推进村,以此带动和推进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开展。各乡镇、各部门高度重视,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建的良好局面,特别是重点村工作成效明显,其集体经济得到了壮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在重点村的推动下,全县农村社会事业有了新的发展,农村文化建设有了新的进步,村容村貌有了新的变化,农民增收稳步增长。2007年,全县共计新培育市、县级龙头企业13家,组建专业合作组织24个,带动3万户农户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其中**养蜂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国最大的专业合作组织,会员遍及14个省市,达6500户,新培训农村劳动力5032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4000人,实现劳务收入17.3亿元,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全市劳务开发先进集体”称号。
监督: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的实现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被纳入到**县“十一五“规划和县政府的工作重点。为了使政府更好地依法行政,按照规划有序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县人大常委会将新农村建设纳入了人大常委会专项监督的内容,常委会组织调查组先后深入10多个乡镇对新农村建设实施情况进行了全面调研,在调研中,县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调研组人员与相关乡镇负责人进行了座谈,并分别听取了部分重点推进乡村群众的意见。在其后召开的县人大常委会上,常委会组成人员 结合此次调研,认为**县推进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在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半年的努力,取得了农民群众得实惠,党和政府得民心,“三农”事业得发展的成效。但其间也存在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如农民参与主动性不足、依赖思想较重,多数乡村缺乏产业支撑,优惠政策落实不够等,对此,组成人员提出要进一步强化宣传,向广大群众讲清新农村建设的好处和作用,教育引导农民群众克服等、靠、要思想,提高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县人民政府要切实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为新农村建设的推进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等建议和意见。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后不久,县人民政府便召开专题会议,对推进新农村建设进行了再次动员,并针对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对实施方案作了一系列改进。一是加大宣传发动力度,努力提高群众参与热情;二是优化产业配置,壮大农业产业化基地规模,培育引进农头企业,提高农业基础实力;三是研究出台农村宅基地审批、金融投入及农业资金统筹使用方面的办法政策,形成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合力。通过采取听取政府专项工作报告的监督形式,在充分了解情况的基础上,对政府贯彻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方针政策情况进行审议检查、提出问题、促进整改,较好地保障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项目标的实现和维护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代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带头作用 **县各级代表中,有这样一批代表,他们带领农民脱贫致富,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走出了一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路子。**县人大常委会十分重视代表工作,采取措施加强代表工作:一是及时制定了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县人大代表制度,通过定期走访和联系代表,解决了代表反映的一些突出的问题;二是坚持和完善县人大常委会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制度,扩大代表知情知政的权利并解决代表反映的实际问题;三是做好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和闭会期间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理工作,提高实际问题解决率;四是改进代表视察形式,注重代表视察效果,积极组织开展代表视察、调查活动。通过这些措施,为代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充分发挥作用提供有力保障,增强代表活动实效,充分发挥代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作用。
视察:督查新农村建设
去年以来,**县人大积极组织市、县人大代表、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和农民群众反映突出的一些问题开展了一系列视察活动,先后进行了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落实、水利设施保护及维修、农村五保家园建设等专题视察和检查。组成人员和代表们通过听取汇报、现场视察和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积极的建议和意见。县政府和相关部门认真听取和采纳了人大常委会委员及各级代表的意见,制定其相应的整 改措施和方案,抓落实,抓创新,达到了新农村建设规划科学务实;分步实施计划和项目建设落实机制具体扎实;工作亮点突出,对全面启动新农村建设工作起到了借鉴示范和指导意义。
信访: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人大信访工作是沟通人大与广大农民的重要渠道,**县人大常委会高度重视人大信访工作,认真贯彻全国、重庆市人大信访工作会议精神,把信访工作作为联系群众、体察民情、反映民意的重要窗口,作为监督“一府两院”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重要渠道,认真对待每一个个案,认真解决农民反映的问题;积极与有关部门和单位研究对策,从源头上、根本上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和减少类似情况发生。近年来,常委会加大对涉农信访问题的处理力度,妥善解决有关矛盾和问题,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政治环境。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县人大常委会充分发挥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保驾护航,全县新农村建设呈现点面联动的良好势头,2007年,全县实现了农业总产值达**亿元,农业增加值**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分别较上年同期增长10.4%、12.5 %和20 %。共计硬化公路152公里,新建人行便道289公里,改造农房 607处,新建维修水利设施686处,建设沼气池1046口,整治农村环境1116户,全县新农村建设呈现“重点突破、梯次推进、以点带面”的良好局面,一个靓丽和谐的新农村正逐步展现在世人面前。
第四篇:工作方法
工作方法总结
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研讨方案制定计划 明确节点明确分工 公示计划推动实施 节点讨论检验结果
调整方案 推陈出新
第五篇: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的探索与思考
关于地方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的探索与思考
自2010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开展专题询问以来,地方各级人大纷纷效仿全国人大相继探索开展了一系列专题询问活动,专题询问正稳步走进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是各级人大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和各级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常委会会议期间,结合审议议案或报告,有计划、有目的地向有关国家机关了解情况、实施监督的一种方式,目的是提高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实效。如何开展好专题询问,使之成为增强人大监督实效的重要途径,是法律的要求、人民的期待和代表的呼声,迫切需要地方人大常委会大胆探索,勇于进取,依法行使好这一权利。
一、开展专题询问的意义和作用
当前,许多地方人大常委会已经或正在尝试开展专题询问,专题询问的制度化和常态化趋向日益显现。专题询问作为一种新的监督工作方式的探索,之所以呈现出“四处开花”之势,关键在于其在增强人大监督实效上所发挥的作用。
首先,开展专题询问有利于增强人大监督力度。开展专题询问,与提交议案建议、下发审议意见等相比,具有监督、批评的“硬”色调,虽然只是提出询问,实际行权时却可以连续追问、句句较真,有效增强监督的主动性、纠偏性和约束力,成为促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的有力有效监督行动。同时,询问权的运用,有利于整合监督资源,增强监督实效。
其次,开展专题询问有利于增强人大监督的针对性。询问权是人大监督权中的一项重要职权。与一般的询问相比,专题询问的对象比较明确,内容更加具体,通过选择群众普遍关心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听取“一府两院”及有关部门的专题汇报,并要求其负责人当面给予答复,具有社会关注度高、针对性强、互动效果好等特点。在这些方面,已经开展了专题询问的地方人大常委会都做出了很多努力,通过事先精心准备、深入调研、“网上直播”、“会上追问”等做法,紧盯事关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大事,关注百姓生活和民生疾苦,直击社会热点,直指时弊,以扩大公众的参与度。
最后,开展专题询问有利于督促“一府两院”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对于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来说,询问是监督法规定的一种重要监督形式。对有关国家机关来说,回答是一种回应民意、接受监督的政治义务,有问必答则是接受监督的应有姿态。在询问过程中,组成人员就相关工作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诉求,为进一步做好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为“一府两院”的工作出谋划策,以及通过与有关机关或部门负责人对话、互动交流,可以更好地推进“一府两院”的工作,增强监督实效。通过加强对被询问部门答复意见的跟踪督办,势必强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履职责任,促使其更好地依法行政,用好手中的权力。
二、各地开展专题询问的情况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率先破冰,为地方人大开展专题询问提供了示范和借鉴。专题询问不再成为装点人大监督门面的“摆设”,而是以“燎原”之势成为全国遍地开花的人大监督新实践。据调查,2010年,全国32个省级人大常委会中开展专题询问的省份有3个,分别是
上海、安徽和湖北;2011年,全国省级人大已开展或计划开展专题询问的已达到23个,分别是甘肃、宁夏、山西、上海、陕西、湖南、四川、海南、西藏、吉林、内蒙古、宁夏、浙江、福建、湖北、重庆、江西、新疆、黑龙江、广西、云南、贵州、广东。两年间共有24个省级人大常委会开展了专题询问,占全国省级人大常委会总数的75%。在分布上,西部地区除青海外,均开展过专题询问,长江以南的所有省份也全部开展或计划开展。未开展的8个省份或直辖市中,其市县人大也普遍开展了此项工作。济南市天桥区人大常委会于2011年3月31日,对区政府农业经济发展、整顿规范医疗市场两项工作进行了专题询问,这是全省人大系统首次开展的专题询问,其后,天桥区人大将专题询问这一监督形式坚持下来,每次常委会议期间都安排专题询问环节。济南市其他县(市)区人大常委会还未开展专题询问,济南市人大和部分县(市)区人大已将开展专题询问列入2012年工作计划。
从各地人大开展专题询问的实践看,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监督实效,还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并在询问主体、规模、形式、问答方式等方面为这一监督方式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模式。如,广东、湖南在开展专题询问时,通过网络广泛征求社会公众、全体省人大代表和常委会组成人员的意见。湖北在对全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情况开展专题询问时,邀请10位农民工、棚户区、低收入以及新参加工作的青年代表现场旁听,并通过网络邀请旁听建言。湖南在开展食品安全的专题询问中,近百个旁听席位被法学界和群众、学生代表挤满。全国人大和湖北等地方人大,在进行专题询问时通过电视、网络等现场直播,并通过各类媒体广泛报道,努力做到及时、准确和全面地公开专题询问的相关信息,接受公众的实时监督,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与参与权。广东、湖北等省在开展专题询问之前,出台了专题询问工作暂行规定,并制订了详细的专题询问工作方案,确保了专题询问工作的顺利进行。可以说,在全国人大的示范下,专题询问在全国各地人大纷纷“问”起来了。
三、影响地方人大开展专题询问效果的主要因素
自从去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率先开展专题询问以来,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也纷纷开展。但有极少数地方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重在“形式”,致使人大监督效果不明显,其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是意义和价值没有被充分认识,开展专题询问的主动性不够强。有的错误地认为询问权同质询权等其他一些刚性监督手段一样,是装点人大监督工作门面的摆设,难以真正发挥应有的监督效能;有的认为专题询问只是组成人员随便问问,一问一答,没有监督刚性,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也不会取得实质性效果;还有的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待专题询问,思想上不重视,行动上不积极。
二是主体意识不够强,存在畏难情绪。有的认为政府的重大工作多由党委决定,询问多了会影响同党委的关系,人大监督工作是例行公事,举手赞同才是地方人大常委会应尽的职责,开展专题询问意思一下就可以了;有的瞻前顾后,担心开展专题询问会影响人大同“一府两院”的关系,工作不求过得硬,但求过得去,缺乏询问的勇气和信心,不敢提出尖锐的、实质性的问题。
三是工作机制不健全,存在不善询问的情况。由于一些地方开展专题询问还处于摸索阶段,工作经验不足,其方法、步骤和问什么、怎么问、怎么答尚无章可循,工作不规范。有的地方人大迫于形势压力开展了专题询问,走走过场,摆摆样子,让社会和公众了解一下人大监督工作的“新花样”,没有在询问的效果上下功夫。还有些地方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在结构、素质上存在一些薄弱环节,询问抓不住重点和关键,有的提问题不痛不痒,或随声附和,或很少发言,影响专题询问的有效开展。
四、对开展好专题询问的建议
结合全国人大和各地人大开展专题询问活动的做法,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抓好准备环节
专题询问是一项系统性、程序性、规范性很强的工作,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大,做好议题选择、方案制定、沟通协调等前期准备工作尤为重要,只有将准备工作做细、做实,才能确保专题询问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取得实效。
一是科学确定询问议题。开展专题询问,首要的是选准、选好询问议题,才能确保询问活动的顺利开展和富有成效。要坚持把“事关全局和工作大局的问题”、“委员、代表和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切的问题”和“通过努力能够解决的问题”作为议题选择的标准。通过向社会公开征集、向代表和委员征集、向人大各工作和办事机构征集、向基层人大征集、与政府及有关部门沟通征集等,拓宽询问议题选择渠道。在议题的选择上要坚持可行性,即选择经过询问可以解决或可以有效推动解决的问题作为询问议题,避免议题选择过大、过窄,偏离实际。坚持敏感性,即选择带有倾向性、矛盾性、前瞻性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作为询问议题,确保问之有意。坚持实效性,即选择当前突出矛盾、亟需解决、时限性强的问题作为询问议题,以确保专题询问的社会效果。
二是认真制定询问方案。为使专题询问组织工作有章可循,确保询问有序进行,专题询问活动开始前,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和相关工作机构要围绕常委会的意图精心设计专题询问工作方案,内容主要包括指导思想、目的意义、主题内容、时间地点、参加对象、程序步骤及责任分工等。专题询问方案根据实际需要还可细分为询问议题选择方案、询问内容调研方案、询问组织实施方案、询问后跟踪监督方案等,以便于实际操作。专题询问工作方案须经主任会议研究并通过。由于专题询问涉及的内容重要且敏感,涉及到“一府两院”及相关部门等众多单位,因此,专题询问实施前还应以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名义向同级党委进行汇报。三是精心组织询问调研。专题询问的调研工作关系到委员提问的针对性,直接影响着询问的质量。调研前,要认真组织调研人员学习专题询问方案及监督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人大相关工作机构要围绕专题询问议题和内容提前准备好有关法律法规、条例规定、文件资料等背景材料,供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及调研人员调研使用参考。调研中,调研组可以单独组织调研,也可与政府相关部门共同进行调研,同时可邀请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参与调研。调研可以采取视察、召开座谈会、走访群众、外出参观学习等形式,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
实际开展调研,掌握第一手材料,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切实把情况摸透,问题找准,这样才能做到在询问时心里有数、理由充分、证据确凿,才能确保问有深度、问到要害。四是注重加强沟通协调。由于专题询问涉及人大、“一府两院”及众多相关部门,需要密切沟通和协调。要密切人大内部协作。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要密切与相关委室的协作,明确责任分工,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加强工作协调,搞好工作衔接。要密切与“一府两院”的沟通。专题询问开展前,人大常委会要及时召开工作协调会,加强与被询问的“一府两院”及相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协商,明确专题询问的目的意义、参加人员、时间地点、内容范围、形式方法、程序步骤等,统一对开展专题询问活动的思想认识,克服畏难情绪和模糊认识。根据专题询问的需要,人大常委会可将专题询问提纲提前告知受询问单位,以使受询问单位按照专题询问的有关要求,及时认真地做好回答询问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询问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抓好实施环节
实施环节是搞好专题询问的最重要阶段,采取什么形式、使用什么流程、控制多长时间、如何应对突发情况等问题有效解决,是决定专题询问成败的关键因素。从实践来看,抓好专题询问的实施环节,要切实做到“三个规范”。
一是规范询问形式。专题询问与一般询问相比,组织形式更规范、程序步骤更复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议事规则和全国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的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开展专题询问主要采取分组会议和联组会议的形式。从地方各级人大制定的一些规定和开展专题询问的实践来看,省、直辖市人大常委会主要采取常委会全体会议和分组会议的形式进行专题询问,市、县一级人大常委会则多采取常委会全体会议形式进行专题询问,也可结合分组的形式进行。时间一般控制在三个小时之内,必要时,常委会还可以对有关专项工作报告作出相关决议决定。
二是规范询问程序。专题询问的组织实施程序主要包括:主持人介绍开展专题询问的目的、意义、流程、要求等;被询问对象就询问的内容向常委会进行专题报告;常委会组成人员进行询问,“一府两院”相关部门负责人答复;“一府两院”主要或分管领导表态性发言;主持人总结询问情况,并提出询问意见、建议办理要求。在整个询问实施过程中,要重点把握好问答环节,通常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进行,也可以根据询问的实际采取指定人员询问和随机询问相结合、随问随答、连续追问等形式进行,以达到询问的效果。
三是注重询问质量。专题询问的效果取决于询问的质量,询问时要有追问、有辩解、有讨论、有分析、切实做到:问准、坚持易准不宜偏,紧扣主题提问,切中要害实质,设问要科学合理,符合逻辑、观点鲜明、严谨得体,防止脱离实际、泛泛而谈。问精,坚持易精不宜多,由于专题询问的时间有限,提问问题不可能面面俱到,询问问题要少而精,答复要精而简,一问一答要体现精益求精。问深,坚持易深不宜浅,在深度上下功夫,特别是对答复不清楚或不满意的,要及时跟进追问,防止其答非所问、走形式和消极应付,起不到应有效果。
(三)抓好督办环节
对“一府两院”来说,虚心听取、有问必答、落实承诺则是回应民意、接受监督的政治责任,也是抓体询问的应有之义和最终目的。所以,询问结束并不意味着监督工作的结束,还要不断跟进,抓好督办。
一是梳理交办。专题询问结束后,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办公厅或办公室)与相关工作机构要把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所有问题,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对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提出办理意见、建议,经主任会议同意后以函件的形式交“一府两院”研究处理,明确办理回复方式和完成时限。对询问中达成的重要共识、重要事项、重要内容等也可通过召开询问问题交办会的形式进行交办,统一思想认识,增强“一府两院”办理人大常委会专题询问意见建议的责任意识。
二是跟踪督办。专题询问的意见建议书面交办后,市人大常委会相关工作机构负责跟踪督办,通过及时沟通、电话了解、听取汇报、视察检查等方式,督促“一府两院”对专题询问意见建议提出的问题深入调查,认真研究,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抓紧落实整改。对“一府两院”答复承诺的问题要一跟到底,防止不了了之,对其答复不满意的,可以开展质询,真正做到有询问、有答复、有结果,使专题询问的监督起到改进和推动“一府两院”工作的目的。
三是总结评估。专题询问意见办理规定时限结束后,人大常委会可根据“一府两院”专题询问意见办理情况,在下次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办理情况,必要时可对意见办理情况进行再询问、满意度测评或质询,评估专题询问绩效,切实做到言必行、行必果,确保专题询问问出实效。同时,及时总结专题询问工作经验,进一步改进专题询问形式,不断提高常委会专题询问的实效。
(四)建立完善专题询问常态化工作机制
自2010年6月首次开展专题询问两年多来,全国人大每年都要开展2-3次专题询问,已将其作为常规工作坚持下来,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地方各级人大要效仿全国人大的做法,通过提升思想认识,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创新丰富询问形式,真正使专题询问走进人大,实现专题询问的常态化。
一是明确专题询问的定位。专题询问作为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一种重要形式,是有组织、有准备地集中对特定议题进行问答的活动。相较于一般的询问,专题询问具有主题突出、问题集中、针对性强的特点,能有效克服提问的随意性和问题的发散性等不足,是提高各级人大常委会审议质量、增强监督实效的有效形式。但长期以来,这种形式很少在人大监督实践中使用,一个重要原因是监督法等法律对询问的内涵未作具体界定,以致在实践中产生种种误解,影响到专题询问的正常开展和常态化工作机制的形成。笔者认为,要深化对专题询问的认识,明确专题询问的定位,将其作为法律层面的要求,既要大胆行使,又要理性对待,更要善于运用、科学运用。进入专题询问的程序,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会更加深入,要根据监督效果的需要,及时地、程序式地开展专题询问活动,推进专题询问的常态化,充分发挥其简便性、经常性、针对性、互动性等特点优势,提升人大监督的实效。要注意增加专题询问的频次。当下中国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各类问题也成增生之势。因此,迫切要求各级人大加大对“一府两院”尤其是政府的监督,促使政府执政为民、依法行政、防止腐败。地方人大常委会应使专题询问成为每两个月一次的常委会会议的规定议题,必要时还可就专题询问增加常委会会议的次数。通过这一措施,真正增强地方人大常委会对 “一府两院”的监督力度。
二是强化专题询问的制度保障。人大行使职权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是讲究程序性,遵循规范性。专题询问作为询问的一种形式、一种创新的监督方式,在监督法等法律中并无具体体现和操作规范,因此容易在实践中出现随意性、主观性、降低和弱化了人大监督的效力,亟需在法律层面和制度上做进一步完善。因此,笔者认为,在国家具体规范专题询问程序的法律出台之前,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可以在法律的框架内大胆探索,结合各地好的做法和本地实际情况,或在监督法实施办法中做出更为具体的规范,或制定开展专题询问实施办法,或在人大常委会议事规则中,明确专题询问的法定人数、形式要件、内容要求、具体程序、答复机关和人员,特别针对个别部门敷衍应付的心态,对答复的时间和整改效果作出明确规定,切实增强专题询问的法律权威,为专题询问走向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建立坚实的法理基础。
三是创新专题询问形式。目前,全国人大和部分地方人大大多是在常委会会议期间开展专题询问,一般采用分组或联组会议进行,形势相对单一。笔者认为,地方人大常委会应积极探索开展专题询问的方式方法,拓宽专题询问渠道范围,在地方人大常委会会议或分组会议进行专题询问的基础上,探索结合人代会各代表团、代表小组专题审议时进行专题询问的方式,使代表更好地履行询问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不断创新专题询问的形式。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是人大工作力量的源泉。专题询问向广大人民群众公开程度,一定意义上决定了人大询问监督的成效。从各地实践看,继全国人大通过网上图文直播、电视直播向媒体开放后,不少地方人大还采取网上视频直播、邀请群众旁听等方式,公开专题询问的全过程,并向人民群众广泛征询存在问题,增强询问的针对性、实效性。这些形式不仅有助于增强公民的民主意识、权利意识,激发关心、参与国家事务的热情,还能够让被询问部门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给他们的工作施加一定压力,促使他们及时解决问题,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因此,在今后开展专题询问的实际工作中,应建立规范的询问公开制度,在询问问题、公民旁听、接受群众监督等方面扩大公众的有序参与,并将询问和答复情况向社会公布,以增强监督的透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