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作变简单十种方法
工作变简单十种方法
1、问清楚工作目标;
2、勇敢說NO适度拒绝;
3、排定工作顺序,向老板报告工作狀況;
4、报告简明格要;
5、善用PPT;
6、有效过滤email,看重要邮件;
7、email要精简,对方回应意願也高;
8、已沒有沟通空間,就不要再浪費时间;
9、只要取得信任,不需反沟通通也能爭取资源;
10、不要为绩效评估而工作。
第二篇:让工作变简单的十种方法[推荐]
<< 让工作变简单的10种方法 >>
让工作变简单的10种方法
“我从早忙到晚,但是没有一件事情是完成的。我这么的拚命,结果却是白忙一场,没有什么成果。感觉自己一直被工作追着跑。我到底在忙些什么呢?”你的忙乱不是因为工作太多,而是因为没有重点、目标不清楚,所以才让工作变得愈来愈复杂,时间愈来愈不够用。
你的一天只有1440分钟,你能完成多少的工作?在信息庞杂、速度加快的职场环境,我们必须在愈来愈少的时间内,完成愈来愈多的事情。在如今愈趋复杂与紧凑的工作步调中,“保持简单”是最好的应对原则。“简单”来自于清楚的目标与方向,你知道自己该做哪些事、不该做哪些事。这正是生涯顾问专家比尔·詹森(Bill Jensen)给所有工作者的衷心建议。
追求简单,解决效率低落问题
目前担任沟通管理顾问公司詹森集团(Jensen Group)总裁兼执行长的比尔·詹森,自1992年开始至今,持续进行一项名为“追求简单”(The Search for Simpler Way)的研究调查,长期观察企业员工的工作模式,探讨造成工作过量、效率低落的原因。最初的调查对象包括了来自460家企业的2500名人士,持续至今已经扩大到1000家企业,人数达到35万人,其中包括了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花旗银行(Citibank)、默克(Merck)、与迪士尼(Walt Disney)等知名的大型企业。
2001年,詹森出版了第一本书《简单就是力量》(Simplicity),自上市立即登上了《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的畅销书排行榜,引起了热烈的回响。今年11月,他再度推出最新著作《简单工作,成就无限》(The Simplicity Survival Handbook),更得到了《出版人周刊》(Publishers Weekly)的推荐。
这次詹森将“简单”的概念运用到日常的工作实务上。根据他多年的研究调查结果,现代人工作变得复杂而没有效率的最重要原因就是“缺乏焦点”。因为不清楚目标,总是浪费时间重复做同样的事情或是不必要的事情;遗漏了关键的讯息,却浪费太多时间在不重要的讯息上;抓不到重点,必须反复沟通同样的一件事情。
“少做一些,不是要你把事情推给别人或是逃避责任,而是当你焦点集中、很清楚自己该做哪些事情时,自然就能花更少的力气,得到更好的结果,”詹森在接受最新一期的《快速企业》(Fast Company)杂志访问时如此说道。换句话说,目标清楚、掌握重点、做好沟通,是简单工作的不二法门。以下我们整理出10种最实用的简单工作的方法,提供给你作为参考。
1.问清楚工作的目标与要求,可避免重复作业与减少错误的机会
通常的情况是,你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这个目标对你的工作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这个目标对你的意义是什么?当你理清了所有的问题后,再开始工作。
你必须理清的问题包括:
——我现在的工作必须做出哪些改变?
目标清楚不是要对方跟你解释公司的目标或是策略,而是这个目标对你的意义是什么,公司的目标与你个人目标之间的关联是什么。如果老板重新设定公司未来一年的营运策略与目标,你可以问:“我的工作目标应该做出哪些调整?是否有必要改变现在的工作方式?”
举例来说,如果公司预计提升10%的营业额,那么行销部门必须达成什么样的部门目标或是个别业务员必须达到多少的业绩,才能完成公司整体的目标。
——可否建议我,要从哪个地方开始?
你要知道的不是工作细节的问题,而是要确定大致的方向与优先级。例如,应该先确认做好哪些
事项,才能开始进行后续的作业;哪些事情应该排在最后,以避免其它流程的变动而必须一再的重做;各项流程之间应如何协调与整合等等。
——我应该注意哪些事情,避免影响目标的达成?
可以寻求主管的建议,在过程中有可能犯下哪些错误或是疏失,应该要如何避免;根据过去的经验,曾经发生过哪些意料之外的情形,必须预做准备。这样可以大幅减少不必要的错误尝试,当然更能增加成功的机会。
——有哪些可用的工具与资源?
你应该先了解公司有哪些既有的资源可以应用,可以寻求哪些支持,这样才能更有效规划自己的时间以及工作进度。
2.懂得拒绝别人,不让额外的要求扰乱自己的工作进度
对于许多人来说,拒绝别人的要求似乎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你总是担心:
——会不会因此丢了工作?
——我和同事之间的友谊是否就此结束?
——老板有可能接受吗?
拒绝的技巧是非常重要的职场沟通能力。只有你最清楚自己的工作情况,你必须对自己负责,管理自己的时间与工作,不应让别人的额外要求,让自己陷入忙乱的局面。
在决定你该不该答应对方的要求时,应该先问问自己:“我想要做什么?或是不想要做什么?什么对我才是最好的?”你必须考虑,如果答应了对方的要求是否会影响既有的工作进度,而且因为你的拖延而影响到其它人?而如果你答应了,是否真的可以达到对方要求的目标?
一旦有了决定之后,该怎么拒绝呢?如果是比较熟识的同事、朋友,或是完全不相识的人,最好是直截了当的说:“抱歉,帮不上忙,”或是“现在真的很忙,抽不出时间。”不要多费唇舌,也不需要解释一堆的理由,只要简单的一两句话就可以。而且必须在当下直接回绝,不要拖延一两天才说出你的决定。不要考虑太多,宝贵的时间应该花费在以下提到的另一种情况。
如果是面对客户或是比较不熟识的其它部门同事,就应该采取比较间接委婉的方法。你要考虑的问题是:要如何响应才能维持更好的关系,建立未来合作的基础?
首先,你要说明为何无法答应的原因,并表示你的歉意。然后,最重要的是帮助对方找到另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法,有没有可能找到其它人帮忙。让对方觉得你不是在推卸责任,而是真的想帮助他解决问题。
这时候的回答不再是“是”与“否”的问题,而是沟通与对话的过程。你不是拒绝对方,而是与对方沟通解决的方法。沟通的过程也同样让对方了解你实际的工作情况,而不会无缘无故的一再找上你,请求你的帮忙。
3.主动提醒老板排定优先级,可大幅减轻工作负担
“手边的工作都已经做不完了,又丢给我一堆的工作,实在是没道理。”但是有没有可能问题是出在你自己身上?你有没有适当的反应真实的情况?如果你不说出来,老板就会以为你有时间做这么多的事情。况且,他可能早就不记得之前已经交待你太多的工作。老板其实是需要被提醒的。
你当然不可能同时完成这么多的工作,为什么不主动的帮助老板订出工作的优先级。你不是不做,但是凡事有先有后。你可以事先衡量哪些工作可以为公司带来最大的效益,必须优先处理。然后列出手中有哪些工作正在进行,需要哪些支持才能在期限内完成。
当你做好以上的准备时,再开始与老板面对面讨论,你可以问:“未来几天或几星期内必须先达成哪三个目标?”或是直接告诉他:“我已经先排定未来几天应该要优先完成的工作项目,想听听你的建议?”总而言之,把短期内应该先完成、而且你有能力完成的工作项目确定下来。这样不仅可以减少自己的工作负担,更可以提醒老板,让他了解你的实际工作量。
最后提醒一点,讨论的过程中必须时时站在主管的立场思考,体谅他所面临的压力。你该做的是协助主管解决问题,而不是把问题推给主管。当然,更不应该自己承受问题。
4.报告时要有自己的观点,只需少量的信息即可让老板感到满意
多数人在向主管或是老板报告时,总是担心信息不够多,“万一老板问起来,答不出来,该怎么办?”根据商业心理顾问公司(Psychology for Business)的心理学家约翰·维佛(John Weaver)所进行的研究显示,有10%到15%的人在面对老板时会有恐惧的心理,而且如果向老板报告时手中的资料不够多,感到恐惧的人数比例又会更多。
其实,这种担忧是多余的。太多的信息会变得没有重点,如果又缺乏解释,对于老板一点帮助也没有。“内容精简、切中要点,最重要的是能够帮助我快速的做决策,”这是詹森访问多位资深主管对于演示文稿内容的要求时,所得到的一致结论。
你要做的是利用重要的信息或是数据提出解释,一定要有自己的观点,而不是模棱两可的描述。如果你是老板的话,你会做出什么样的决定:新产品上市的最佳时机是什么时候?该不该跟随竞争对手降价,还是要逆势操作?
此外,向老板报告时,要能精准的掌控时间,你要有心理准备,在报告的过程中必定会被打断,老板可能得先接个电话,或是提出一些问题,必须花时间说明与讨论。所以,如果你有30分钟的时间,只要准备10分钟的报告内容,不仅可以避免超出时间,而且可以替老板省下更多的时间,更能显现出你的工作效率。
如果报告的主题是关于长期的规划,要记住:过去以及未来的90天是最重要的。如果你要制作10页的演示文稿,报告未来一年的规划,未来90天的计划应该占9页的内容,需要详细的说明,至于其余的部分只要1页就可以。
此外,如果你希望得到老板的支持,必须清楚、直接、而且是简明扼要。不要让老板觉得你只是想偷懒,把责任推给老板。举例来说,如果你希望老板支持你的提案,你应该条列已经完成的工作项目,而后提出未来30到60天之内需要老板协助的事项:例如,他可能要参加哪些会议、参加会议的人员有哪些、他需要公开向所有员工宣布哪些事项等等。
5.演示文稿时增加互动的机会,可缩短演示文稿的内容与报告的时间
PowerPoint的发明,让我们有了更方便的沟通工具,但事实上也占据了不少的工作时间。每一年每一个人制作的演示文稿数目不断的在增加,制作演示文稿所要花费的时间也是有增无减。在詹森的研究调查中,最高的纪录是,25分钟的议程总共有108页的PowerPoint。有多少人能记得108页的内容?
一份好的演示文稿,必须能产生影响力,改变对方的决定。在制作演示文稿时,我们时常忘了听众的存在。真正成功的演示文稿在于清楚而正确的传达讯息,创造沟通与对话的机会,进而让对方因为你的演示文稿内容而改变思维、决策、或是行动。因此,重点不在于演示文稿,而是沟通的品质。你不只是“报告”,而是要引发双向的对话,试图影响对方。
在做任何的演示文稿之前,你必须思考以下三点原则:
——你希望听众听完演示文稿之后记得哪些重点?
——听众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你希望他们听完演示文稿之后有什么样的决定?
接下来就是实际的制作问题了。最好的开始方式,就是把听众想知道的重点转换为问题,这样不仅可以立即吸引听众的注意力,更可以大幅减轻你的工作负担。演示文稿的过程不应只有你一个人在说话,提出问题,可以让你和观众有互动的机会。这样一来,50分钟的议程你只需要准备30分钟的演示文稿内容,其余的时间应该是与听众互动的时间。
举例来说,在解释产品策略时,不是滔滔不绝的解释策略的第一点、第二点、第三点……,而是提出问题:我们的产品对你们有什么好处?可以为你的部门带来哪些改变?
每一次的演示文稿都必须有一页的内容摘要,不是要列出报告的重点,而是简要叙述这份报告所要传达的最重要讯息。此外,一页一个重点,这样才能让他们印象深刻,而且真正的去思考你所说的内容。过多的讯息只会让听众感觉无聊,甚至记不得你说了些什么,等于是一次失败的演示文稿。
6.有效过滤邮件,让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最重要的讯息上
电子邮件以及实时通讯技术是一种幸福,同样也是一种诅咒。因为它,你可以看到全世界,也因为它,你被杂乱、没有焦点、不必要的讯息给淹没了。你应该要做的是知道何时要该关闭你的虚拟沟通之门。
贾德纳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 Research)认为,现代人无可避免的陷入了所谓的“无所不在的连结”(pervasive connectivity)的迷思,你让所有人在任何时间都可以接触到你。不仅是电子邮件,包括手机、实时简讯等等。这些科技让我们可以实时的沟通,我们也自然而然的觉得必须随时让人找得到、必须响应每一件事情、必须立即完成每一件事情。所有人都因为这种不切实际的期待而工作过量、过度消耗自己。
垃圾邮件的泛滥或许是原因之一,但更重要的是,我们不知道要如何利用客观的标准快速有效的过滤以及编辑大量的信息,花费太多时间在不重要的信件上,真正需要你注意的却被遗漏了。正确的过滤流程,第一步是先看信件主旨和寄件人,如果没有让你觉得今天非看不可的理由,就可以直接删除。这样至少可以删除50%的邮件。第二步开始迅速浏览其余的每一封信件内容,除非信件内容是有关近期内(例如2星期内)你必须完成的工作,否则就可以直接删除。这样你又可以再删除25%的信件。
前两个步骤所花费的时间不应超过10分钟。现在你的信箱应该只剩下25%的信件,但是并不表示你必须全部保留剩下来25%的信件。你必须判断这封信件:
——是否与你现在的工作内容有关
——是否有提到你必须完成哪些事
——是否有说明应达成什么样的目标
——是否有列出可使用的资源
如果不符合以上的条件,就直接删除或是回复给寄件人,请求对方尽快回复以上的问题。经过以上三个阶段的步骤,你应该可以成功的删除90%的信件。
7.邮件内容尽量精简,节省写信的时间并增加对方响应的机会
“最容易阅读、理解、与回复的信件,最吸引我的注意。”这是詹森在进行“追求简单”的研究计划时,一位资深主管对于电子邮件使用习惯的回答。
每一个人的时间与注意力是有限的,电子邮件的内容愈精简愈好,不仅可以节省自己的时间,更能吸引收件人的注意,提高响应的机率,否则你的电子邮件就会成为对方90%的删除名单之中。你必须利用最小的空间、最少的文字,传递最多、最重要的讯息,而且必须更容易阅读,节省对方的时间。该怎么做呢?信件的文字必须限制在3×5英吋的空间范围内,大约是一张照片的大小。为什么是这样的数字?因为对于接收讯息的人来说,这样的空间可以让他们在2到3秒钟的时间迅速浏览全部的内容,不需要卷动画面。
你该如何利用这有限的空间写电子邮件的内容?
——每一封电子邮件的内容大约在8到12句的范围内。
——超过20个字就应换行。
——如果超过3行必须空行。
8.当没有沟通的可能时,不要浪费时间想要改变
主管对于你的意见通常会有以下5种可能的回答:
——完全同意:“我完全同意你的看法,也会全力的支持你。”
——同意:“我并不是完全同意,但是我相信你的判断。”
——不置可否:“我不同意你的看法,原因是……不过很谢谢你的意见。”
——不同意:“就照我的方法做。”
——完全不同意:“我绝不允许有这样的想法,更不允许其它人有这样的想法。”
如果你发现,在沟通的过程中,主管的回答多半是前三种情况,就表示这个主管是可以沟通的,愿意接受别人的想法。如果多半属于最后两种的情况,就代表他是不容易沟通的人。总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冲动做出决策、不愿意反省、只为了个人的利益或权力……不论你提出什么样的想法或意见,每一次都是吃了闭门羹。
如果真的遇到这样的主管,完全没有沟通的可能时,这时候你就不必再浪费时间或精神做无谓的沟通或是尝试改变。这时你必须做出选择,你是否能够接受这样的工作环境,凡事只依照主管的意见做事;或是你比较喜欢有自己发挥的空间。这是选择的问题,无关乎好与坏。你可以有以下的做法:——微笑点头。你已经决定不会将所有的精力投入在这家公司,只当这是一份工作,做好份内的事情就可以。这份工作不是你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部份,你宁愿花更多的时间在家庭或是自己的兴趣上。
——寻求其它发声管道。你仍然相信这家公司,也认为这是不错的工作环境,只是遇到了不好的主管。所以你还希望再做一些努力:公司内是否有其它的管道可以让你的想法或是建议被公司其它的人或是更高层的主管听到,例如全体员工大会等。
——准备转换跑道。你已经知道问题是无法解决的,也许是这家公司不愿意解决,或是缺乏健全的制度与管道,这时你应该当机立断,转换新的环境。
9.只要取得信任,不需要反复的沟通,同样可争取到你要的资源
在经营成本的压力下,要向公司争取更多的资源,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尤其是碰到钱的问题,事情似乎就变得复杂许多。即使经过无数次的讨论或是精确的计算,成功的机会却是少之又少。然而,多半时候,争取预算成功与否并非仅是关于钱的问题,它更是人际关系与信任的问题。如果老板信任你可以真正解决问题,为公司创造利益,自然而然可以得到你要的预算。但是如果他对你没有足够的信任,即使公司有再多的盈余或者只是争取一小笔的预算,都很困难。
不要只看到钱的问题,如果你一直陷入数字游戏当中,情况对你永远是不利的。公司必须面对严酷的经济压力,永远是希望可以用更少的钱,创造更多。
老板对你的信任来自于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你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什么是让你的老板感到最头痛的问题?
——无法依照原定计划完成。
——无法掌控情况,对于未来感到不确定。
——希望员工能够做得更多,减少更多的成本。
当你在争取预算时,必须先想清楚老板可能担心的问题,作为你的说服理由,这是最有效的。例如,“如果再增加两个人,只需要6个星期,就可以按照预定计划完成。”
而且,不要只强调你的单位或是部门的需求,你争取预算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老板解决问题,达成目标。所以,你的重点在于老板所担心的问题,而不是预算数字。
当你第一次提出要求时,最重要的是让老板了解你的提案,会议时间愈短愈好,最好不要超过15分钟的时间。千万不要在第一次提案的时候就直接要求需要多少的预算,这样通常不会有太高的成功机率。你的目标应该是有第二次讨论的机会。如果老板愿意再次讨论预算的问题,通常成功机会可高达八成以上。
10.专注工作本身,而不是绩效评量的名目,才能真正有好的表现
绩效评量本身立意良好,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随时知道自己的工作绩效如何。只是多数企业的情况是,绩效评量被过度操作,有各种不同的名目,还有复杂的计算。主管根本没有足够的时间做深入的评量,最后只是沦为数字游戏。
公司真正的目标是扩大控制、减少成本,绩效评量的制度让公司有合法的借口可以开除不适任的员工。员工为了保住工作,只想着该怎么让自己的成绩好看一些。
事实上,你根本不必把精神花费在这些数字游戏上,不要因为公司今天要评量外语能力,所以你开始自费上课恶补;某一天公司决定加入提案企划能力的考核项目,你又开始烦恼该怎么办。这样只会让你疲于奔命结果却适得其反。
要有好的绩效,你的出发点是工作本身,而非绩效评量。你只要想到以下的问题:该怎么把这件事情做好?你必须加强自己哪方面的能力?当你顺利完成目标、有了具体的成果,自然会有好的评量结果。你要做的只有以下两件事情:
——至少每个月询问你的主管:“我做得如何?”尽量提出具体的问题,例如“老板对于我所排定的进度是否有什么意见?”“我想会议流程非常顺畅,你认为还有地方要改进的吗?”
你应该随时和主管沟通自己的工作表现,而不是只有在每年一次的绩效评量,这样你可以事先知道自己的缺点在哪,及时做出改正,同时也可以了解主管的期望。
——至少每个月询问:“原先的工作安排有没有必要调整?”也许你的目标是在年初,甚至是前一年年底所订下的,然而外在的环境有所改变,先前所设定的目标势必要做出调整,所以应该随时确认最优先的目标是哪些。
当你做到以上两件事情,便可以随时了解自己的工作绩效,以及确认自己是在处理应优先完成的事项,自然可以达成具体的成果与绩效.
第三篇:内部十种审计方法
一、假设问题存在审计求证法 审计人员带着疑问和问题去实施审计是目前较为普遍采用的一种审计方法,也是最见成效的。这一点符合国家审计存在的前提假设,即国家审计制度的设计是建立在审计客体舞弊客观存在为基本假设,通过国家审计成本的较少支出去遏止或阻止因舞弊问题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与国家审计同时发挥审计作用的还有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但三者之间有本质的区别,国家审计的本质就是监督,通过审计监督职能作用的充分发挥对经济活动行为进行约束,国家审计维护的是国家与人民的利益或社会公众利益; 内部审计则是针对内部集团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维护的是本部门或本单位团体的利益; 社会审计则是一种受托行为的中介服务,因对委托的审计客体发表公正性的审计师意见而倍受报表使用者或社会公众的关注,由于社会审计的有偿性往往会使最终发表的审计师意见受制于委托人。因此,具有法定独立地位的国家审计监督职能的充分发挥是任何市场经济国家不可或缺的制度安排。在审计实践中通过假设问题的存在去收集审计证据,从而求证问题的真实结果,验证审计人员对问题的最终判断符合舞弊行为发生的基本规律,也是提高审计的效率的有效途径,使审计人员的审计活动行为有的放矢。其必要的审计路径为:利用审计客体提供的资料评估其经济活动行为→找内部控制制度的薄弱环节→找问题存在的可能疑点→分析疑点对经济活动行为影响程度→确定审计样本→收集审计证据→求证问题的真实性。
二、审前征集审计线索法 审计线索的提供者一般情况下都是知情者,因为舞弊的最终结果是在使得一部分人受益的同时侵害了另一部分人的利益或是国家利益或是社会公众利益,这些都会促使知情者在安全的情况通过第三者(如审计组)予以遏止的愿望,而信息的不对称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对审计客体的经济活动行为的了解是不充分的,国家审计所面对的审计客体的经济活动行为也是多样化的,在审计人员处于信息掌握的劣势地位去揭示审计客体舞弊问题往往如大海捞针。一方面,国家审计成本与审计作业时间的制约要求审计组在一定的时间内必须完成审计任务。另一方面,审计客体舞弊行为的预谋性与隐蔽性藏匿在巨大经济活动中的某一个环节或事件中,并在虚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保护下使审计人员在有限的审计时间里难以揭示,导致审计工作事倍功半或审计失败。此时,最有效果的审计方法就是寻找审计线索,通过审计线索收集审计证据。审计路径:公告审计事项→提供审计组联系方式→获取审计线索→甄别线索的真伪→收集证据→查证问题。如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办在某市进行国土审计前,召开大型审计进点会,在电视、报纸等媒体上广泛发布审计消息,公布了4部举报热线电话。40天内就接到了106封举报信,312个举报电话,接待上访达195人次,经查证,发现违法倒卖土地等案件6起,6人次被司法机关逮捕,另向有关部门移送了70封可信度高的人民来信。
三、审计经验判断法 审计经验来源于审计实践是审计人员长期从事审计实践积累的结果,因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持续学习专业技能能力以及接触的审计客体和审计工作时间的差异性,使得每一个审计人员所获取的审计经验存在着巨大的差异性,因此说审计经验具有独有的特性。厚积薄发是审计人员最典型的特征,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审计也不例外。一个优秀的审计人员所形成的审计经验就是通过从事、分析和总结一个个典型的审计项目或审计案例的基础上取得,并通过长期的审计实践培养了审计人员职业判断的敏锐性与直觉,形成了以揭示审计客体舞弊问题存在为国家审计的基本理念。此外,审计经验也来源于审计人员对日常生活、经济活动行为和社会交往中细节的关注与感知。审计客体的千差万别性长期以来一直挑战着审计人员对不同领域知识与信息的持续获取能力,审计经验或审计专家经验也往往决定着一个审计项目的成败,就如同传统中医中的国粹“望闻问切”一样决非一日之功夫,诸多的客观与主观因素作用的结果最终导致不同的审计人员所形成和拥有的审计经验是不同的。国家审计的核心一般不发表审计师意见(外资审计是个例外),主要是报告所揭示问题对经济和社会的危害性,所以国家审计过多关注的是对审计客体舞弊问题的揭露,即审计人员凭借审计经验能够尽可能的揭示问题存在的真实。由于审计经验的独有性、差异性的存在,审计人员的审计路径也将是不同的,但最终结果是以完成审计目标为根本出发点。
四、追踪资金流向审计法 按照资金的流程实施审计是审计人员最常用的审计方法之一,此方法适应于专项资金或单一资金的追踪检查,通过资金流转的各个环节检查是否存在资金流转过程中的“跑、冒、滴、漏”行为,直到资金最终的合法、有效、效率和效果使用。在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经常会发现因资金流转过程中的资金“渗漏”或“蒸发”的现象,使专项资金的使用达不到预期目的或专用目的,损害了资金使用者的切身利益。追踪资金流向审计法在审计实践中具有明显的审计效果,资金流转的每一个环节都在审计人员的可控制范围之内,其缺点是耗费时间、精力,也扩大了国家审计成本支出。在具体的审计业务中审计人员往往采取抽样的方式确定样本,完成样本审计的流程过程以期获取舞弊存在的证据,从而决定是否放弃或扩大审计样本。审计路径:确定源头资金总量→确定资金流转环节→审查流转环节资金的安全存在性→计算资金流转的时间性→审查资金流转末端的完整性→测试资金使用的合规合法性。
五、走访调查审计法 当一个单位的管理层有预谋的从事舞弊活动事件时,单位制定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不起作用的,审计人员所接触到的记录经济活动行为的载体似乎是合规合法的,此时审计人员已经很难就会计资料所记录的事项作出符合审计目标的专业判断,可审计直觉与审计经验使审计人员觉察到问题远非如此简单,审计人员为了进一步证明自己的直觉判断,选择走访调查的审计方法很可能会得到令审计人员十分惊喜的审计线索或审计证据。走访调查哪些对象、谈话技巧与方式方法、调查的内容以及陪同人员等因素都在影响着真实结果,实践证明,审计人员按照审计目标的需要突击而秘密的进行会有明显的效果,反之,如果审计人员将走访调查事项告知被审计人,走访调查的结果往往令审计人员失望或无功而返。此方法面对基层、社区审计、资金量小点多面广、关系到老百姓切身利益的经济行为事件发生的诸多活动行为审计效果十分突出,在老百姓中影响很大。
六、分析性复核审计法 几乎每一个审计项目都要使用的一种方法,分析性复核顾名思义就是在面对审计客体所提供的各种资料记录的载体上,利用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知识与经验。在审计人员收集到的相关联的审计记录的基础上,利用合理的推断、验证、计算以及法律法规的量度,进一步核实其提供的会计记录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和一致性,通过审计人员理性的分析与复核作出具有证明力的审计结论,从而揭示出问题存在的真正根源。
七、环境因素影响审计法 环境因素影响审计法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作业时要要考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以及审计客体自身环境的影响,可能导致舞弊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审计判断的一种审计方法。也就是说审计人员要通过对审计客体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因素的作用力,作出符合审计目标和能够收集审计证据的基本线索依据,有针对性地组织和进行审计作业。
八、抽样审计与详细审计结合审计法 抽样审计是确定审计样本的一种审计方法,是基于审计成本与审计时间的制约而考虑的。从技术手段上看,抽样审计潜伏着巨大的审计风险或是因样本的确定可能导致舞弊不能被揭示的内在存在性; 从实现审计的目标来看,抽样审计是在一定成本与时间的基础上能够相对效率的实现审计目标。在审计实践中,审计人员确定审计样本是基于内控制度与重要性水平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当对某一样本产生怀疑时,审计人员可能会扩大样本的数量或对某一样本的业务流程进行详细审计。
九、实物观察与计量审计法 此方法也是审计实践中较为常用的一种审计方法,即通过实物的现场观察与实际计量的手段来核实资产账面记录的真实性、存在性和准确性,通常使用的审计工具是各种类型的度量衡,如卷尺、电子称等计量工具。如对粮食企业、煤炭企业的审计来核实真实的库存和产量,对基本建设项目核实工程量和查看项目的形象工程进度也多用此方法。
十、部门行业对比审计法 对比分析法也称比较分析法,他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对照考察,比较其异同,进而予以定量定性的分析方法。在国家审计中对比分析法贯穿于审计活动的始终,在审计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审计分析诸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由于对比分析的方式和方法种类较多,具体应用中往往存在方式选用不当或者方法应用混淆等问题,导致审计情况分析出现误差,降低了审计成果的质量。在对比分析法中常用的方法有百分比、比率、绝对比、相对比、倍数比和比重等,审计人员根据审计的具体情况会作出一种或几种的选择进行比较与求证,以保证审计结果的客观真实性。同时,在正确选用对比分析时,还要考虑选用最适合的对比方式,然后才能运用分析方法实施具体分析,只有选用科学的对比方式、方法进行分析,才能正确把握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纵向对比、横向对比、计划与实际比、整体与部分比和综合对比。
第四篇:面试十种小方法
十种小方法,面试其实就这么简单!月 19日
【返回首页】 【打印】 【本页面已被浏览1655次】
1.开始面试时即进入一种轻松的注意力集中状态。这种状态是杰出的网球运动员、篮球运动员或花样滑冰运动员在开始比赛时所具有的。你可以在开始面试前通过沉思和冥想来去除心中的杂念,把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面试上,从而使你不至陷入紧张、自责和自我怀疑的状态。
2.要表现自然。这种自然来自于你面试前的充分准备。要表现出真实的自我,表现出自己的专业性,与面试者诚实地对话。面试前,应与你的家人或朋友做几次模拟面试,就像期末考试前设想可能出现的试题一样。
3.为面试定下目标。要做到在结束面试前尽可能多地向面试者介绍自己的技能、能力、经历和成就。如果有什么误解的地方,在离开前一定要澄清。如果你感到面试者没有问到你认为很重要的问题,直接或间接地引导其提出这些问题并给出圆满的回答。在面试中一定要提出你自己的问题,并尽可能争取第二次面试。
4.明辨问题背后的问题。事实上,所有的问题最终都归结为这样一个问题,即:“为什么我们应该雇佣你?”有些问题实际上是想了解你的个人生活,担心你的家庭是否会干扰你未来的工作。这时你应该有意识地避免给面试者造成这样的印象。
5.面试后马上给面试者发一封感谢信(Thank-you letter)。感谢信一定要精心写就,这是你推销自己的又一次机会。在信中,你可以进一步发挥你们在面试中讨论过的主题,提出建设性的建议以证明你对雇主来说是有价值的人才。精心写就的感谢信将使你在众多候选者中鹤立鸡群。
6.站在面试者的立场考虑问题。面试者的责任重大,她所选择的必须是众多候选者中最棒的。“你确实有能力做这份工作吗?”“ 你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吗?”“ 你能融如我们公司的文化氛围吗?”这些问题时常萦绕在面试者的脑海中。作为候选者,你不仅应该表现得刚好合格,还应该超越工作所要求的最低标准。
7.对常见问题的回答要充分准备。“请介绍一下你本人的情况(Tell me about yourself.)”,这是每个面试者都会被问到的问题。你的回答应该围绕这样一个问题来展开,即:“为什么我们应该雇佣你?”面试前详细准备好这个问题的答案,一定要包括有你过去工作经历中的例子,并尽量与你当前申请的工作的要求相吻合。因此,事前尽可能多地了解你所求职的公司的情况必不可少。
8.把握好自己的身体语言。据专家分析,口头语言只表达了我们要交流内容的30%-35%,而其余的是靠面部表情和身体动作来传达的。以一种自信的姿态走进面试者并就座,向面试者稍微倾斜上身以显示自己的兴趣和热情,保持眼睛接触,说话时语调自然而略带兴奋以显示你是多么渴望得到这份工作。
9.小心有关薪酬的问题。不要过早地提出自己的薪酬要求以免落入陷阱,过高或过低地的薪酬要求都可能使你得不到那份工作。你可以询问这个工作的薪酬范围,尽量推迟讨论有关薪酬的问题,直到你对这份工作的职责范围有了充分的了解。
10.避免说多余的话。不要有意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谈论与面试无关的人和事。以正面的态度谈论自己过去的经历。即使你与过去的老板有过节,也应尽可能地表达你对过去工作的热情。在面试中,你对任何人或事所做的负面评论都会使你显得像是一个难以与人相处的人。
第五篇:常见读书方法十种
常见读书方法十种
(1)泛读 :即广泛阅读,指读书的面要广,要广泛涉猎各方面的知识,具备一般常识。不仅要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也要读社会科学方面的书,古今中外各种不同风格的优秀作品都应广泛地阅读,以博采众家之长,开拓思路。通过阅读来搜集大量的准备资料。
(2)精读: 就是说,要细读多思,反复琢磨,反复研究,边分析边评价,务求明白透彻,了解于心,以便吸取精华。对本专业的书籍及名篇佳作应该采取这种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细细咀嚼,文章的“微言精义”,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说,精读是最重要的一种读书方法.(3)通读 即从头到尾通览一遍,意在读懂,读通,了解全貌,以求一个完整的印象,取得“鸟瞰全景”的效果。
(4)跳读 这是一种跳跃式的读书方法。可以把书中无关紧要的内容放在一边,抓住书的筋骨脉络阅读,重点掌握各个段落的观点。有时读书遇到疑问处,反复思考不得其解时,也可以跳过去,向后继续读,就可前后贯通了。
(5)速读 :是一种快速读书的方法,对文章迅速浏览一遍,只了解文章大意即可。这种方法可以加快阅读速度,扩大阅读量。
(6)略读: 略观大意;抓住评论的关键性语句,弄清主要观点,了解主要事实或典型事例。而这一部分内容常常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所以重点看标题、导语或结尾,就可大致了解,达到阅读目的。
(7)再读 :即重复学习,“温故而知新”。重复学习,有利于对知识加深理解,也是加深记忆的强化剂。
(8)写读 :读书与作摘录、记心得、写文章结合起来,手脑共用,不仅能积累大量的材料,而且能有效地提高写作水平,并且能增强阅读能力,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9)序例读 :读书之前可以先读书的序言和凡例,了解内容概要,明确写书的纲领和目的,有指导地进行阅读。读书之后,也可以再次读书序和凡例,以便加深理解,巩固提高。
(10)选读 :就是读书时要有所选择。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有针对性地选择书目,进行阅读,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读书笔记四大类
(1)摘要式。即将书中或文章中一些重要观点、精彩警辟语句,有用数据和材料摘抄下来,目的是积累各种资料,为科研、教学、学习和工作作好准备。可按原书或原文系统摘录;也可摘录重要论点和段落;还可摘录重要数字。
(2)评注式。评注式笔记不单摘录,还要写出自己对这些要点的看法和评价。常用方法有书头批注。即在书中重要地方用笔打上符号或在空白处加批注、折页作记号;也可用提纲方法把书和文章论点或主要论据扼要记叙下来;还可用摘要式综合全文要点、记下主要内容;读完全书或全文对得失加以评论也是一种方法。
(3)心得式。即读后感。是读书或读文章后写出的自己的认识、感想、体会和启发。常用方法有:札记,也叫札记,是摘记要点与心得结合的产物;心得,也叫读后感。将读书体会、感想、收获写出来;综合观点、见解,提出自己看法并记录下来,也是很好的读书方法。
(4)记载式。1)笔记本。成册笔记本可用来抄原文、写提纲、记心得、写综
述。长处是便于保存,缺点是不便分类,但可按类单独成册。2)活页本。可用来记各种各样笔记。便于分类,节约纸张和日后查阅。3)卡片。好处便于分类,可按目排列,便于灵活调动又节省纸张,但篇幅小,内容不宜长。4)剪报。把报纸和有用资料剪下来,长文章可贴在笔记本或活页本上,短小材料可贴在卡片上。剪报材料可加评注,也可分类张贴,要注明出处,以便使用。5)全文复印。
常用工具书介绍
1. 字典、词典:字典分类为两大类,一类普通字典,是按照读者对象的需求收录一定范围的汉字,能较直观地展示汉字的意义和用法。如小型、中型的《新华字典》、《古代语常用字字典》,大型的如《汉语大字典》;另一类则为特种字典,是指在某一方面具有一定特点的汉字,如异体字、俗字、形似字等,一般着重对汉字的某一方面特征作出解释,如《同源字典》、《汉语俗字字典》。词典从不同角度可划分不同类型。这里特讲解按照所收录词目的性质和释文内容的找重点,分为语文词典、专科词典和综合性词典。语文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汉语大词典》,专科词典如《中华人民共和国过地名词典》、《中华百科辞典》等,综合性词典如《辞海》
2. 百科全书:百科全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概述性,是知识的总汇,语言准确、精练;二,完备性,几乎囊括了各方面的知识;三,权威性,是供长期查检和引据的权威工具书,带有“知识标准”性质。百科全书可分为以下三大类:一,综合性百科全书,如《中华常识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二,专业性百科全书,如《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百科全书》;三,地域性百科全书,如《西藏百科全书》、《北京百科全书》。
3. 年鉴:是逐年出版,提供相应年份内各行现行资料的工具书。常有幸被称为“微型百科全书”。既是各类动态性资料和实事、数据的综合性查考工具,也是编制百科全书类工具书的基本信息源。常用的热门年鉴有:《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年鉴》;《中国经济年鉴》;《中国经济特区开发区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电影年鉴》;《中国年鉴》;《世界知识年鉴》;《美国年鉴》等等。*《中国现代教育年鉴》是教育系统逐年连续编纂的资料性工具书。它以记述教育系统一年内各项事业的新发展、新情况为主要内容,具有知识密集、信息密集、时间密集的特点,是中国教育高密度、高容量的知识、信息、文献资料的结合体。它“集教育为一册,缩一年为一瞬”。《中国现代教育年鉴》的时间性很强,一年一编,一年一卷,年复一年,成为系列。是全面、系统、连续、准确的教育界工具书。它把大量的资料分类归纳在类目、分目、条目中,全而不杂,广而不乱。编去年的事情,标今年的年号,例如记载2008年的事情,做2009年年鉴。《中国现代教育年鉴》既可为读者及时提供新资料,也为社会积累史料,对教育发展和教育历史都有文献价值,更是反映我国教育发展全貌的文献全书。
4.手册以简明、缩写方式提供专门领域内基本的既定知识和实用资料的工具书。手册可分为综合性和专科性两种。常用手册有:《化学物理手册》;《贝尔斯坦有机化学手册》;《核磁共振光谱数据手册》;《兰格化学手册》;《无机物热力学数据手册》;《物理化学手册》;《联合国手册》;《国外科技核心期刊手册》;《机械工程手册》;《橡胶工业手册》;《溶剂手册》;《电子器件数据手册》等。
5.标准:对重复性事务和概念所做的统一规定。它以科学、技术和实践经验综合成果为基础,经有关方面协商一致,由主管机构批准,以特定形式发布,作为共同遵守的准则和依据。按标准的涉及内容分为:基础标准、产品标准、方法标准、安全与环境保护标准;按标准的实施的有效范围分:国际标准、国际地区性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为方便标准的管理、检索和使用,各国的标准都有一个标准编号,其标准编号的结构大同小异。例如:《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标准》;《联邦德国科学技术协会标准文献》;《中国国家标准》
6.传记资料类工具书:包括传记词典,人名录,传记索引和姓名译名手册。常用的有:《简明科学家传记词典》;《美国男女科学家》;《世界名人录》;《美国已故政治家名录》;《北京天津地方志人物传记索引》;《英语姓名译名手册》等
7.地理资料类工具书:包括地名词典,地名录,地名译名手册,地图及地图集,旅游指南等。如《世界地名词典》;《世界地名录》;《世界地名译名手册》;《世界地图集》;《中国公路与旅游地图册》;《中国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旅游》;《欧洲大陆》等等。
8.机构名录:是一种系统收录政府部门、学术团体或学术机构、工厂企业的名称和地址、概况的工具书。常用的有:《学术世界》;《在版名录》;《世界环境组织机构名录》;《科技名录指南》;《世界主要图书馆指南》;《世界大学名录》;《国际出版商名录》;《中国企事业名录大全》;《中国工商企业名录大全》;《日本对华企业名录》等。
9.类书和政书:是中国古代编纂的工具书。*类书:一般兼收各类,辑录群书,按事物性质分类或韵目编排,查考事物、典故、诗文出处。例如:众所熟知的《永乐大典》、《古今图书集成》 *政书:指分门别类记载历史或某一代典章制度的沿革变化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专书。例如:唐代的《 政典》(三十五卷)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政书。还有《通典》、《通志》、《文献通考》等
10.书目、索引和文摘:书目、索引和文摘同属检索性工具书,又称为“二次文献”。*书目:是图书或报刊目录的简称,常用书目如《四库全书总目》、《全国总书目》、《全国新书目》。*索引:将文献中具有检索意义的事项(可以是人名、地名、词语、概念、或其他事项)按照一定方式有序编排起来,以供检索的工具书。如:《十三经引》;《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古今人物别名索引》;《全国报刊索引》;《社诗引得》 *文摘:是将文献的内容编成摘要,按一定方法编排的检索、报道性出版物,一般以期刊或报纸的形式出现。常用的的如《中国电子科技文摘》、《机械制造文摘》等。
11.丛书、总集、汇编 :查找历史文献资料,查找政策法令、条约及有关资料,查找统计资料。例如:《当代中国丛书》 /《历代赋汇》《全唐文》/《中华人民共和国法规汇编》
12.图录,表谱: *图录:以图形揭示事物形象。类型主要有:历史图录、文物图录、艺术图录。如:文物图录:《太平天国革命文物图录》。艺术图录:《中国雕塑史图录》、人物肖像画,《历代古人像赞》等。历史图谱:《中国历史参考图谱》。*表谱:以表格、谱系、编年等形式反映历史人物、事件、年代的工具书。例如:年表:《中国历史纪年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历表: 《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其他专门性历史表谱:《历代官职表》 读书活动表格形式 读书活动方案主题 主办部门 协办部门 活动地点 参加对象 活动时间 至活动目的和意义:活动内容和安排:活动小结:
课题咨询为教育教学科研服务
课题咨询是图书馆文献借阅服务的深化和延伸,是图书馆信息传递功能的重要体现。
一、了解教育、教学科研课题课题咨询服务又叫参考咨询服务,它包括定题跟踪服务,课题委托服务。是图书馆为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研究者提高文献信息资源检索、综合分析、与课题有关的一系列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它不仅包括本馆所收藏文献信息资源,还包括从其他载体和其他文献信息资源单位所收集到的文献信息资源,所提供的最终资料应是经过整序、编目、标引和分析形成的二次或三次文献信息。因此,必须及时了解教育、教学科研课题,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题咨询服务的类型课题咨询服务是图书馆开展的一种高层次服务工作,它能帮助教师解决教育、教学科研中所遇到的需要紧迫给予解答的难题。由于课题咨询内容千变万化,课题咨询服务的类型也就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
1.专题咨询:这种课题咨询所涉及的内容大多与具体的人物、地点、事件或时间有关,在有关参考工具书相对完备的情况下,比较简单容易,有时可以用口头解答的方式来完成。对于相对较为复杂、或在有关参考工具书和检索工具书不十分完备的情况下,则需要通过专业咨询人员采用各种查询渠道和方法,进行充分的考证后再给与回答。
2.文献检索咨询:这种咨询所涉及的内容并不需要考证,实际上是一种文献信息资源的代查服务,课题研究者为节省时间,把所需查找的课题内容交给图书馆工作者,由他们代替进行文献信息检索。
3.定题跟踪咨询:图书馆根据自身的文献信息资源情况和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需要,明确一个或几个亟待解决的重点课题作为定题跟踪咨询的目标,定期及时向课题研究部门提供有关的文献信息资源,直到课题得到解决或科研项目完成。体现了主动性和持久性两个特点。
4.信息摘编咨询:图书馆定期或不定期地将收集到的文献信息资源加以分析、提炼和浓缩,根据研究者的需要进行有序化整理或加以汇编,以印刷型文献载体的形式或网络信息的形式发布的一种课题咨询服务。这对图书馆工作者咨询水平和知识结构有较高要求,不仅要有图书馆信息服务的能力,还要对社会、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有敏锐的察觉目光,能慧眼识金,对各门学科的专题性研究提供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