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工作 新环境 新定位(写写帮推荐)

时间:2019-05-12 15:50:4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新工作 新环境 新定位(写写帮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新工作 新环境 新定位(写写帮推荐)》。

第一篇:新工作 新环境 新定位(写写帮推荐)

月 工 作 小 结

作为一个刚入职的党建工作指导员,许多东西我还在探索、学习当中。幸好新入职的还有另一个同事,我们能互相扶持帮助,给予对方信心和支持。因为我们是刚入职的,主任也没有立刻安排某项具体工作给我们,而是叫我们多听多看多问,用最短的时间熟悉办公环境和工作内容。主任给我们介绍了政工办的大概工作内容,有三块:创文、宣传和组织。创文和白云机场第三跑道的征地拆迁工作是目前政工办的主要工作,所以从入职以来,我们这两位新人的主要工作也是围绕着这两点转。录入资料、编辑文档、复印、装袋……这是我们日常主要的工作内容。当然,还有其他的,例如向前来咨询如何把党组织关系转回村党支部的同志解释清楚具体的操作流程,遇到开展今年积极分子培训班我们就打电话通知各党(总)支部组织委员让他们安排好参加培训的人员,因此我们也熟悉了开展一个积极分子培训班的具体操作过程。除了以上内容,我还学会了如何开车单、订会议室、写简讯等,虽然工作很琐碎、繁琐,但我深知这是体现一个人能力的细节,应该予以重视,不要因事小而不为。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一定会加倍努力,听从领导的指示,做好本职工作。

第二篇:《新定位》读后感

大脑是如何运行的——读《新定位》所感

定位的基本概念:

确定某一事物在一定环境中的位置,如产品在市场中定位、人物在一个团体或组织中的定位、物品在某一地理位置的定位等。从营销管理的角度理解,所谓定位,就是自己(公司)或产品希望在消费者心中树立怎样的一个印象,然后找到最有效的方式进行传达,使得消费者认同和接受你的观点,并建立维护和稳定的这样一个印象。这是特劳特作为一个营销专家在产品营销方面所理解的定位,对于我们个人来说,自己的人生需要的定位可能不是很一样,但仍有值得借鉴的理论加以学习和实践。

全书包含了“对于大脑的剖析”、“各行业重新定位的案例解析”、“商业诀窍的分享”三大部分。我个人更喜欢第一部分“研究大脑”,读起来更像是一本心理学书籍。

大脑所存在的五个最重要因素:

大脑的有限性:只能接受很有限的信息,广而复杂的信息很难让客户有兴趣,只有那些最满足客户某个方面的需求,而且做得非常有特色的产品,才能进入客户的记忆。

大脑憎恨混乱:讨厌复杂,喜欢简单,客户对于难以理解的东西,往往是不愿意去理解,直接失去兴趣。产品定位要集中力量把一个重点信息清楚地打入客户的心,要极力避免复杂。

大脑的不可靠性:没有安全感,客户往往对陌生的东西没有安全感,也不愿意冒险尝试,大脑不会改变:对品牌的印象不会轻易改变 一旦用户对某个产品或者服务形成了印象就很难去改变。

大脑不能丧失焦点:客户的想法容易失去焦点 在公司提供了产品数量和功能的时候,太多的产品定位很可能让客户模糊了对现有产品的印象。

研究表明,“定位”需要遵循人类大脑的运行规则。通过对于大脑的研究,得出了顾客购买行为中的五种形式感知风险:

1.金钱风险(我买这个东西可能会浪费钱)

2.功能风险(也许这个产品不好用)

3.生理风险(它看上去有点危险,我可能会受伤)

4.社会风险(我要是买了它,我的朋友会怎么看呢)

5.心理风险(我买了这个产品可能会感到内疚、后悔或不负责任)从定位论中,我学到了简洁,慎用复杂(将复杂简单化),必须让对方能够清楚、准确、迅速地了解自己的观念和目标。“简单才是最终的成熟化”,比如沃尔沃的安全性能、格兰仕的微波炉王国、施乐的文件管理专家。

读完新定位,曾经的一些疑问和想法,在书中得到了验证。新定位也让我很乐意主动改变自己,努力变得简单、高效。

第三篇:论新“环境保护法”的定位和基本原则

论新“环境保护法”的定位和基本原则

摘要: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方面最主要的立法,新《环境保护法》认真贯彻“十八大”关于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将其定位为环境保护领域的综合性、基本性法律,对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长期的基础性指导作用。修改后的《环境保护法》首次在立法上明文规定了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具有显著而巨大的历史意义。就法理解释、立法技术而言,新《环境保护法》的定位及其规定的环境法基本原则在未来的中国仍有进一步阐释和发展的必要。关键词:环境保护法;环境基本法;环境法基本原则。

2011年,修改《环境保护法》被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计划,其后,《环境保护法》历经四次审议,并两次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直到2014年4月24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8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修订草案》,即新《环境保护法》。纵观新《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内容,有两点颇为引人注目:一是将新《环境保护法》定义为环境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二是新增了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专条,这也是我国近30年来环境立法史上首次以明文规定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对于环境保护法而言,此两点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是,若要准确解读上述两点涵义,还需要结合相应的法条和立法过程进行分析,笔者拟尝试之。

一、新《环境保护法》的基本定位

关于《环境保护法》的定位,我国的相关环境法学者一直存有争议。如吕忠梅教授认为应将《环境保护法》定位为环境领域的基本法,张梓太教授认为《环境保护法》应当是综合法,还有人认为《环境保护法》是综合性的基本法。其实,早在我国环境法立法开始阶段,就曾有过关于《环境保护法》基本定位的描述。与旧法相比,新法在立法目的上增加了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性发展的要求。新法中对立法目的的表述契合了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生态文明理念。而这一立法目的的承载体只能是一部基本法。进一步明确了环境法的基本原则,对于协调环境保护的各个具体领域的法律制度都会产生积极的影响,甚至对后续的环境保护中的执法和司法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将新《环境保护法》定位为环境基本法,是《环境保护法》立法目的的当然要求。

新《环境保护法》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以及生态文明理念,是对我国近15年来环境保护单项立法的概括和总结。作为一部环境基本法,从法理上来说,《环境保护法》应当在立法目的条款上保持其统摄地位,必须客观审视并吸收其他环境保护单项立法所确定的普遍性的法律目的。而新《环境保护法》所增加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恰恰是对环境法部门下位法己经确立的“促进可持续发展”法律目的的吸收、总结。作为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其立法目的,正是对众多环境法法律部门单项立法的总结和归纳,是《环境保护法》作为环境基本法在环境部门法法律体系中统摄地位的应然体现,也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中国发展的体现。

二、新《环境保护法》明确了我国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一)保护优先原则

关于“保护优先”的具体含义,无论是世界各国的环境立法,还是相关学者的著述,均未直接论及。认为保护优先“仍主要是从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或其某个特定的领域)发展之间的关系角度进行的使用,并未形成特定、独立、内涵外延确定的法律或法学术语。”基于环境法基本原则的解读必须结合环境立法目的和环境发展基本国策的观点,(二)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

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原则定义为一种综合防治的原则,即对环境污染整体系统的防治,同时,这一原则也统摄我国环境法上的相应制度,如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排污许可证制度、限期治理制度等。(三)公众参与原则

公众参与原则是一项国际上普遍遵循的环境法基本原则,关于其具体含义,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表述。如有学者认为环境法上的公众参与原则“是指公众有权通过一定的程序或途径参与一切与公众环境权益相关的开发决策等活动,并有权得到相应的法律保护和救济,以防比决策的盲目性,使得该项决策符合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和需要”。也有学者将公众参与原则定义为一项公民享有的权利和义务。在实践中,我国公众参与保护环境己经从理论走向实践,并形成了一系列的具体制度。1989年《环境保护法》专门规定了一切单位和个人有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的权利。2002年《环境影响评价法》首次较为细致地规定了在环保领域中公众参与环境影响和环境评价的制度。相关的行政法规也对政府机构环境信息的公开做了强制规定。综上所述,无论是就环保法的理论而言,还是就国内的具体实践而言,将公众参与上升为一项具体的法律原则都是巨大的进步,新《环境保护法》规定了公众参与原则,使这一原则从理论走向了立法实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其对于充分动员广大民众参与环境保护事业必将发挥重大作用。(四)损害担责原则

就学理层而而言,新《环境保护法》第5条规定的“损害担责”应是污染者付费原则的另类表述。对于污染者付费原则,一般认为其源于广大公众对于政府对环境保护投资的质疑,质疑者认为,国家投巨资进行环境保护实际上是用全体纳税人的钱为个别人造成的环境污染买单。有鉴于此,应当由排污者负担控制污染和消除污染的费用。此外,还有一种扩展的污染者付费原则,除了要求污染者承担上述费用外,还应当对遭受环境污染的居民提供补偿。污染者付费原则也被国内一些环境法学者称之为“环境责任原则”。新《环境保护法》中的“损害担责”原则主要包含两个方而:一是“损害”,二是“担责”。针对“损害”而言,笔者认为,此种损害既包括一般意义上对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的行为,也包括过度开发环境而导致的环境无法自愈甚至退化的行为。日本环境法将该原则广泛用于污染防治、环境复原和被害者救济等方面。“只要从环境或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获得实际利益者,都应当就环境与自然资源价值的减少付出应有的补偿费用,而不局限于开发者和污染者。”针对“担责”而言,主要是指承担责任,同时,这种责任不仅仅包括环境修复、生态修复所承担的费用责任,还包括赔偿因环境污染而受到损害的普通公众的责任。

三、结语

2014年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新增了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文明的立法目的,将环境法基本原则用专条予以规定,给予了《环境保护法》以“基础性、综合性”的定位,在这部环境保护基本法中明文规定了环境法基本原则,对于广大学者、环境保护工作者和公众而言,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吕忠梅.环境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张梓太.环境保护法[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5.[3]汪劲.从环境基本法的立法特征论我国《环境保护法》的修改定位[J].中外法学,2004(4).[4]汪劲.环境法律的理念与价值追求[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0.[5]高利红.环境资源法的价值理念和立法目的[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第四篇:营销《新定位》读后感

会计系

0 9 级 9 班马鹏伟学号:2 0 0 9 1 9 5 1 1 3 8 1

营销《新定位》读后感

在《新定位》中,主要包含了“如何寻找好的定位”、“如何进行再定位”“商业诀窍”三大部分。

一、“如何寻找好的定位”。特劳特主要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剖析人脑对信息、数字,以及不同刺激的一些具体反应。要求我们在进行定位的时候要遵守人脑运行的规则。这部分内容告诉我们定位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同时回答了“如何寻找好的定位”的问题。

二、“如何进行再定位”。竞争与变化的需要,你不可能一劳永逸地为自己定位,在适当的时机“再定位”是成功的保证。书中进行了大量的案例研究,具体展示和讨论“再定位”的要素与方法。

三、“商业诀窍”部分,特劳特运用他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定位的过程中,其实是有规律,有技巧可循的。定位和所有的商业活动一样,是创新和突破的过程,有一整套的“商业诀窍”。针对总结出的一些窍门,特劳特都以详尽的案例,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具体阐.在本书中,作者细致剖析人脑的结构与功能,引证大量心理学观点,无可争议地论证定位-再定位的要素、过程及其误区。

身为实务型营销战略专家,本书作者与菲利蒲·科特勒、迈克尔·波特等学院派大师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始终抓住案例,从剖析营销史上的经典案例入手,总结出具体而又可供借鉴、学习的商战原则。而且,其中许多战例就是作者在以往的咨询实务中创造出来的,例如饮料市场的细分、“莲花组件”的营销方案、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品牌定位……

很多企业被评价为:表里不一;尤其是企业文化方面,被形象的称为: 会计系

0 9 级 9 班马鹏伟学号:2 0 0 9 1 9 5 1 1 3 8 1

里外两层皮!很多企业都很烦恼!这其实没什麽,一个企业完全可以表里不一的,但必须层次分明!

成功的销售者是最鲜明的例子:他们通常都是表里不一,但他们对层次的把握是很分明的;代表上游厂家,还是代表下游商家?要不搞定客户,要不搞定老板,否则只能被老板和客户搞定自己!对于销售者来讲,只有不被两边搞定的人,才可以成为优秀的销售者。

我们经常重复这样的做人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定位。但轮到一个企业的营销定位,我们就自乱阵脚了!其实在定位的层面,做企业如同做人!你是全世界最物美价廉的产品或者服务,也不可能所有消费者都购买你;请记住购买你和喜欢你不是同一概念!这道理就想你是全世界最美丽富有的女人,也不可能全世界的男人都非你不娶一样简单!定位不是去猜测和想象人家喜欢的模样,用来化装自己,而是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形象,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销售是个人的动作;但营销是一个组织的动作;营销的定位首先关心的,不是盲目猜测一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层面的定位,而是聚焦一个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定位!一个企业在一个行业中的定位,其实也是一个三维的选择,这三个选择就是:上游;中游和下游!如果一个企业认准了,自己是一个行业的上游,中游或者下游,是不是就等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呢?

市场营销是浩瀚无际的大海,时间+空间+精力,是市场营销的根本!企业营销是一朵小小的浪花,经营+管理+销售,是企业营销的基因!行业营销是奔流不息的小河,上游+中游+下游,是行业营销的核心!我们的营销都有一个通病,就是重视市场和企业,忽视行业;市场被比喻成一块蛋糕,大家 会计系

0 9 级 9 班马鹏伟学号:2 0 0 9 1 9 5 1 1 3 8 1

都想多占一点;企业被形象的称为孩子,谁说你的企业不好,就想有人打自己的孩子一样,不能容忍!行业被看作老婆,大家都觉得别人的好,但又一定要接受自己的!

行业定位才是整个营销定位的核心。不是在一个行业中定位,而是准确定位你所在的行业。美国西南航空是最典型的例子,其他航空公司把自己定位为空中运输行业,竞争对手就是其他航空公司了;但西南航空把自己定位为运输行业,汽车,火车,轮船自然也成为了竞争对手。西南航空把飞机当作空中的公共汽车,不设所谓的头等舱,在西南航空公司的大多数市场上,它的票价甚至比城市之间的长途汽车票价还要便宜。想让所有美国人明白:其实你可以不必开车,因为坐飞机更快、更省钱。”

所有销售导向型的企业都是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中游,因为他们有上游,也有下游,所以他们认为自己肯定是中游;这就象那些优秀的销售者的口头禅一样:我就是一个中间人!这个观点足以造就一个优秀的销售者,但同样足以毁掉一个企业!因为营销就是不能做判断题,一定要做选择题,把自己定位在中游,根本就已经没有办法选择!营销与销售的区别就在于:每个销售动作,销售者都把自己定位为中游!但每个营销动作,营销者都在上游;中游和下游之间变换!行业最真实的定义是:竞争对手构成行业!竞争对手不停在变,整个行业的空间和结构也就不停在变,营销也必须在上游,中游和下游之间变换!做制造还是做流通,其实根本不是问题,你对整个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就能得心应手的在上游,中游,下游之间做选择!

在特劳特看来,所谓定位,是你希望在消费者心中树立怎样的一个印象,然后找到最有效的方式进行传达,使得消费者认同和接受你的观点,并建立 会计系

0 9 级 9 班马鹏伟学号:2 0 0 9 1 9 5 1 1 3 8 1

起你预期达到的这样一个印象。当然,这是特劳特作为一个营销专家在产品营销方面认为的定位,作为我们个人来说,对自己的人生需要的定位可能不是很一样,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接下来,且让我们一起分享几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案例。

首先是关于西部联盟的例子。特劳特认为:消费者一旦认定一种产品,是很难改变他的观念的。曾经有这样一个调查,因为很多人都认为日本电器是很好的,调查人员就刻意把三洋电器的商标贴在一个美国无线电公司(RCA)的电器上,让900人把这个电器同带有RCA商标的同一产品进行比较,结果有76%的人都说有三洋商标的那个电器质量好。

特劳特认为大脑是靠耳朵运转的,这是一个关于传播定位的诀窍。事实上,不管怎么样的定位,都是需要传达的,需要别人接收的。因为定位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人也是一样,举例来说,容易明白。比如说我们09five马上要做个公司,我说我定位做董事长,大家可能都不会同意吧,因为在日常的各种表现中,我并没能体现出我比别的同学更能胜任董事长这个职位的特质。在这部分里,特劳特强调了了在传播你的定位意图的时候,声音比图像重要很多。我有一个学长,自己创业,投资做网站的,现在也做得非常好,最早主要进行一些网络推广以及活动推广,因为它主要想以最少的钱能达到访问量增加,而且吸引网站消费目标人群的目的。但是随着网站的发展,去年开始定位策略变化了,他们希望能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开始在各个相关平面媒体做广告,包括参加一些电视节目等等。举个例子,去年在地铁时代报上做广告,每次大约做个1/8版面,一个月的花费不少,但是因为报纸上做的广告吧,效果也没办法量化考量,后来通过别的一些方法,结果发现这个效果 会计系

0 9 级 9 班马鹏伟学号:2 0 0 9 1 9 5 1 1 3 8 1

真的很差,很少有人通过看这个报纸对网站有什么印象的,更不用说带来点击率了。今年年后,就改在北京地铁站做了通过声音传播的报站广告了,效果相当不错,至少很多很多人都通过这样的方式,下意识的去了解这个公司了。差不多的花费,目标显然更好达到了。当然,例子未必很贴切,但代表了我对这个观点的认同。在特劳特的案例里,有很强的数据基础支持了这个观点。这点给我的启示是:如果以后有机会到市场部去工作的话,广告投放媒体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充分理解《新定位》,将来肯定可以做得更好一点。毕竟市场部是落实定位,进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这样一个重要的关键部门。

任何一本书,内容不可能涉及太多,但是在我看来,重要的我觉得不仅是内容本身,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它的内容打动了你,让你想到和学到了什么。由此对我而言,在读新定位的过程中,我联想最多的是:我自己怎么定位?我不知道我我们同学有多少有这样的困惑?如果有,也可以先读读《新定位》,再好好想想自己究竟如何定位。

回到今天讨论的主题,总结一下,《新定位》是本好书,特劳特是个大师,我们有时间和机会的话,还是多看看大师的著作,对自己的思维还是很有帮助的。最后,祝福大家,对于未来都有一个好定位,并能够最终达成你的定位目标。

第五篇:营销《新定位》读后感

会计系0 9 级 9 班马鹏伟学号:2 0 0 9 1 9 5 1 1 3 8 1

营销《新定位》读后感

在《新定位》中,主要包含了“如何寻找好的定位”、“如何进行再定位”“商业诀窍”三大部分。

一、“如何寻找好的定位”。特劳特主要从生理和心理的角度剖析人脑对信息、数字,以及不同刺激的一些具体反应。要求我们在进行定位的时候要遵守人脑运行的规则。这部分内容告诉我们定位是一个理性的过程,同时回答了“如何寻找好的定位”的问题。

二、“如何进行再定位”。竞争与变化的需要,你不可能一劳永逸地为自己定位,在适当的时机“再定位”是成功的保证。书中进行了大量的案例研究,具体展示和讨论“再定位”的要素与方法。

三、“商业诀窍”部分,特劳特运用他的经验告诉我们:在定位的过程中,其实是有规律,有技巧可循的。定位和所有的商业活动一样,是创新和突破的过程,有一整套的“商业诀窍”。针对总结出的一些窍门,特劳特都以详尽的案例,来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具体阐.在本书中,作者细致剖析人脑的结构与功能,引证大量心理学观点,无可争议地论证定位-再定位的要素、过程及其误区。

身为实务型营销战略专家,本书作者与菲利蒲·科特勒、迈克尔·波特等学院派大师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始终抓住案例,从剖析营销史上的经典案例入手,总结出具体而又可供借鉴、学习的商战原则。而且,其中许多战例就是作者在以往的咨询实务中创造出来的,例如饮料市场的细分、“莲花组件”的营销方案、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品牌定位……

很多企业被评价为:表里不一;尤其是企业文化方面,被形象的称为:

里外两层皮!很多企业都很烦恼!这其实没什麽,一个企业完全可以表里不一的,但必须层次分明!

成功的销售者是最鲜明的例子:他们通常都是表里不一,但他们对层次的把握是很分明的;代表上游厂家,还是代表下游商家?要不搞定客户,要不搞定老板,否则只能被老板和客户搞定自己!对于销售者来讲,只有不被两边搞定的人,才可以成为优秀的销售者。

我们经常重复这样的做人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这其实就是一个人的定位。但轮到一个企业的营销定位,我们就自乱阵脚了!其实在定位的层面,做企业如同做人!你是全世界最物美价廉的产品或者服务,也不可能所有消费者都购买你;请记住购买你和喜欢你不是同一概念!这道理就想你是全世界最美丽富有的女人,也不可能全世界的男人都非你不娶一样简单!定位不是去猜测和想象人家喜欢的模样,用来化装自己,而是找到自己的位置和形象,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

销售是个人的动作;但营销是一个组织的动作;营销的定位首先关心的,不是盲目猜测一个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消费者层面的定位,而是聚焦一个企业在整个行业中的定位!一个企业在一个行业中的定位,其实也是一个三维的选择,这三个选择就是:上游;中游和下游!如果一个企业认准了,自己是一个行业的上游,中游或者下游,是不是就等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呢?

市场营销是浩瀚无际的大海,时间+空间+精力,是市场营销的根本!企业营销是一朵小小的浪花,经营+管理+销售,是企业营销的基因!行业营销是奔流不息的小河,上游+中游+下游,是行业营销的核心!我们的营销都有一个通病,就是重视市场和企业,忽视行业;市场被比喻成一块蛋糕,大家

都想多占一点;企业被形象的称为孩子,谁说你的企业不好,就想有人打自己的孩子一样,不能容忍!行业被看作老婆,大家都觉得别人的好,但又一定要接受自己的!

行业定位才是整个营销定位的核心。不是在一个行业中定位,而是准确定位你所在的行业。美国西南航空是最典型的例子,其他航空公司把自己定位为空中运输行业,竞争对手就是其他航空公司了;但西南航空把自己定位为运输行业,汽车,火车,轮船自然也成为了竞争对手。西南航空把飞机当作空中的公共汽车,不设所谓的头等舱,在西南航空公司的大多数市场上,它的票价甚至比城市之间的长途汽车票价还要便宜。想让所有美国人明白:其实你可以不必开车,因为坐飞机更快、更省钱。”

所有销售导向型的企业都是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中游,因为他们有上游,也有下游,所以他们认为自己肯定是中游;这就象那些优秀的销售者的口头禅一样:我就是一个中间人!这个观点足以造就一个优秀的销售者,但同样足以毁掉一个企业!因为营销就是不能做判断题,一定要做选择题,把自己定位在中游,根本就已经没有办法选择!营销与销售的区别就在于:每个销售动作,销售者都把自己定位为中游!但每个营销动作,营销者都在上游;中游和下游之间变换!行业最真实的定义是:竞争对手构成行业!竞争对手不停在变,整个行业的空间和结构也就不停在变,营销也必须在上游,中游和下游之间变换!做制造还是做流通,其实根本不是问题,你对整个行业有了深刻的认识,就能得心应手的在上游,中游,下游之间做选择!

在特劳特看来,所谓定位,是你希望在消费者心中树立怎样的一个印象,然后找到最有效的方式进行传达,使得消费者认同和接受你的观点,并建立

起你预期达到的这样一个印象。当然,这是特劳特作为一个营销专家在产品营销方面认为的定位,作为我们个人来说,对自己的人生需要的定位可能不是很一样,但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接下来,且让我们一起分享几个令我印象深刻的案例。

首先是关于西部联盟的例子。特劳特认为:消费者一旦认定一种产品,是很难改变他的观念的。曾经有这样一个调查,因为很多人都认为日本电器是很好的,调查人员就刻意把三洋电器的商标贴在一个美国无线电公司

(RCA)的电器上,让900人把这个电器同带有RCA商标的同一产品进行比较,结果有76%的人都说有三洋商标的那个电器质量好。

特劳特认为大脑是靠耳朵运转的,这是一个关于传播定位的诀窍。事实上,不管怎么样的定位,都是需要传达的,需要别人接收的。因为定位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人也是一样,举例来说,容易明白。比如说我们09five马上要做个公司,我说我定位做董事长,大家可能都不会同意吧,因为在日常的各种表现中,我并没能体现出我比别的同学更能胜任董事长这个职位的特质。在这部分里,特劳特强调了了在传播你的定位意图的时候,声音比图像重要很多。我有一个学长,自己创业,投资做网站的,现在也做得非常好,最早主要进行一些网络推广以及活动推广,因为它主要想以最少的钱能达到访问量增加,而且吸引网站消费目标人群的目的。但是随着网站的发展,去年开始定位策略变化了,他们希望能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开始在各个相关平面媒体做广告,包括参加一些电视节目等等。举个例子,去年在地铁时代报上做广告,每次大约做个1/8版面,一个月的花费不少,但是因为报纸上做的广告吧,效果也没办法量化考量,后来通过别的一些方法,结果发现这个效果

真的很差,很少有人通过看这个报纸对网站有什么印象的,更不用说带来点击率了。今年年后,就改在北京地铁站做了通过声音传播的报站广告了,效果相当不错,至少很多很多人都通过这样的方式,下意识的去了解这个公司了。差不多的花费,目标显然更好达到了。当然,例子未必很贴切,但代表了我对这个观点的认同。在特劳特的案例里,有很强的数据基础支持了这个观点。这点给我的启示是:如果以后有机会到市场部去工作的话,广告投放媒体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充分理解《新定位》,将来肯定可以做得更好一点。毕竟市场部是落实定位,进而实现企业目标的这样一个重要的关键部门。

任何一本书,内容不可能涉及太多,但是在我看来,重要的我觉得不仅是内容本身,而是在这个过程中,它的内容打动了你,让你想到和学到了什么。由此对我而言,在读新定位的过程中,我联想最多的是:我自己怎么定位?我不知道我我们同学有多少有这样的困惑?如果有,也可以先读读《新定位》,再好好想想自己究竟如何定位。

回到今天讨论的主题,总结一下,《新定位》是本好书,特劳特是个大师,我们有时间和机会的话,还是多看看大师的著作,对自己的思维还是很有帮助的。最后,祝福大家,对于未来都有一个好定位,并能够最终达成你的定位目标。

下载新工作 新环境 新定位(写写帮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新工作 新环境 新定位(写写帮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心理学--客户新定位

    客 户 新 定 位 ----大脑是一切工作的焦点 一、关于大脑 1、“定位”是对大脑的定位,而不是对客户、市场或产品的定位。 2、市场营销的最终战场是大脑,如果你能更好地了解大脑......

    《新定位》经典句子50句

    《新定位》经典句子50句 1. 人们必须有信心使自己的头脑清晰、准确,并确信公司里每一个人——从高层到低层——都能明白公司要达到的目标。2. 最简单的人做事最清晰、最坚决......

    适应新环境

    《适应新环境》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1、尽快让新生适应环境,快乐的在新环境中成长。2、做到自立、自信、自强、自尊、自学。【教学准备】制作PPT课件、下载的录像资料......

    如何适应新环境

    如何适应新环境 一位在公司服务不到一个月的文员小王,向我递交了辞职报告,理由是自己的男朋友正在创业,她很想过去帮助他。所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用这样的理由辞职,任谁也无......

    感受新环境

    感受新环境人力源部:林海春 今年二月中旬,我依依不舍脱下穿了十三年的蓝制服,踏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开始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工作。 从货场到培训中心,对我而言是一次大的工作环境转......

    如何适应新环境

    如何适应新的工作环境? 在这个盛夏的季节,我们走出校园,来到了渤钻,在这片充满朝气的热土上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作为新员工,我们满怀理想与激情地投入到工作中,但却发现现实的......

    如何适应新环境

    人的一生,其实质是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新员工的适应只是人生某一阶段的一个新起点,我们要学会尽快地适应新环境,主动地适应新规则,用新思想提升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刚刚加入一个新......

    新环境 新感受

    能有幸加入到宝安鸿基集团这个温馨的大家庭中,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从入职到如今,转眼间我已经在这里工作了一个多月的时间。一直以来都受到前辈们耐心的指导和细心的帮助,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