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作也好人生也罢
工作也好人生也罢,功到“半坡”为何就这么难?
作者:刘明
有一个多月没有写博客了,这对于曾经荣获2009年新华网十大博客的人来说,多少让人有些失望,看了不少网友的网上留言,我感到不安、羞愧并深深地自责。但也不由地感叹:工作也好,人生也罢,甚至是写博,功到“半坡”为何就这么难呢?
今天,我在人民日报上读了秦国文先生的《克服“半坡”现象》一文,豁然开朗。秦国文先生是中共湘西州委常委、吉首市委书记,经济学博士,江西南昌人。从标题上,这是一篇工作心得,但作者文笔优美,旁征博引,娓娓道来,看似枯燥的内容竟然写得鲜活生动,读后让人受益匪浅。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人对发表在人民日报上面的署名文章,多持观望甚至是不屑的态度,认为这是官样文章,没有什么读头。当然这份中国最具权威的报纸,因发行渠道等原因,与广大普通读者相距较远。但不可否认,中国广大精英人士依然是这份报纸忠实读者。而在网络时代里,这份报纸上好文章也会很快让人“捕捉”到。
何谓“半坡”现象?中国有句古话,“行百里者半九十”;古希腊神话里有个西西弗斯,石头每每未推上山顶就又滚下山去。秦国文先生认为,“抓工作、促发展也是这样。有的人因为某些因素阻碍,工作往往推到一半时就泄气了,‘熄火’了,陷入停滞,甚至迅速滑到谷底。挨过一段时间,又重新点火,开始加油,由此循环往复,工作走不出困境、发展达不到预期。”
那么,怎样才能克服“半坡”现象,不当“西西弗斯”呢?
秦国文先生提出,首先,要有定力,骤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其次,要有动力,来自于自己的那种本真的感情和愿望;再次,要有毅力,有没有“千磨万击还坚劲”的功夫,就是胜负成败的关键;最后,要有合力,“众人拾柴火焰高”,干工作往往是合众人之力才成一事。
此文不长,只有1139字,从字面上阅读,写的只是作者的工作体会。但我却认为,这是一篇很好的励志文章,其实,人生短短几十年,理想、现实、执着、艰辛、收获,世上无难事,无限风光在险峰等等,这又何尝不是一次“爬坡”呢?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生如爬坡,也只有两种结果,不上则下。要攀上人生的“坡头”,我想,除了秦国文先生所说的“不变的定力、不竭的动力、不屈的毅力、不散的合力”之外,下面几点也很重要。
首先,人要认清自己,根据自己情况选择好“坡”尤为关键,宏观上说,整个人生就是一个坡,但具体说,我们该选择上哪个坡也很重要。其次,既要低头看路,又要抬头望天。低下头,我们不会好高骛远,抬起头,我们不会固步自封。最后,必须要拥有一个强壮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啊,这也是我们爬坡的基础。
第二篇:你不会遇见第二个我,友情也好。爱情也罢。
你不会遇见第二个我,友情也好。爱情也罢。
[一]
你不会遇见第二个我。
第二个。这样。固执的我。简单的我。冲动的我。
你不会遇见第二个我。
第二个。这样。胆小的我。贫穷的我。懦弱的我。
[二]
我承认。我的爱没有那么温柔。甚至有些小任性。
我承认。我不会随时电话联系。看起来我对谁都很冷淡。我承认。我不太会说关心的贴心的话。不能哄人开心。我承认。我常常迷迷糊糊粗心大意。没那么在乎小节。我承认。我不会照顾自己。经常把身边弄的很乱很乱。我承认。我笑起来的时候没有那么好看。像个傻子。
我承认。我唱歌没有那么好听。我什么乐器什么舞蹈都不会。我承认。我脑子很笨。我讨厌数学常常被那些公式弄晕。
我承认。我常常牛脾气还死要面子。其实心里常常难过得要命。我承认。我在乎亲情在乎友情在乎爱情。常常被弄得遍体鳞伤。我承认。我有很多毛病。很多时候容易让人不舒服。
谁能忍受这样的我呢?我自己也受不了。所以注定孤独。
[三]
我喜欢看那些不实在的东西喜欢相信那些美好。
我喜欢把眼睛笑成一条缝喜欢吃零食。
我喜欢一个人安静着塞着耳机,不想搭理人。
我喜欢看着一个平淡的电视剧大惊小怪的感触着里面的细节。我喜欢所有人能记得我哪怕只是偶尔。
我喜欢我的付出能偶尔有人看到我喜欢别人能把我当朋友。我喜欢爱情我喜欢很多别人不喜欢的东西。
[四]
现在的我很坚强。
不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讽刺就趴在桌子上哭好半天。
不会在乎头发剪坏不会在乎别人说我不好看。
不会再在身上弄得都是墨水不会在没人的时候喝酒。
不会当别人问我过得怎么样的时候趴在他们的怀里而是一句我很好。
只是谁会知道。在黑夜的陪伴。我睡不着。我会把美好的拿出来看。
[五]
林宥嘉在说谎里这样唱:
“别说我说谎 人生已经如此地艰难 有些事情 就不要拆穿”
陈奕迅在一切还好里这样唱:
“心松点也好 来吧我还好 期望你还好”
王菲在笑忘书里这样唱:
“可以不在乎 才能对别人在乎”
杨千烨在再见二丁目里这样唱:
“原来过得很快乐 只我一人未发觉”
金莎在我懂了里这样唱:
“这一刻我都懂 我真的自由”
张惠妹在我要快乐里这样唱:
“我要快乐,我要能睡得安稳。有些人不抱了才温暖,离开了才不恨”
[六]
我学会了对每个人笑。
只是骨子里那个偏执的小女孩还在。
我学会了放别人自由。
只是听情歌的时候还是会想到那些感伤。
我学会了接受物是人非的感慨。
只是那些人讲过的话还是会在无意间别人的言语里勾起。
我学会了对人说人话对鬼说鬼话。
只是在自己认为最亲近最在乎的人面前还是忍不住说一些别扭的违心的赌气的话。
[七]
我曾经说过。你不会遇见二个我。
你要明白。你身边的角色会有别人填缺。
但是。谁都不是谁。谁也不会代替谁。
就像我总会忘记你。但是他给的温柔终究会与你不同。
我曾经说过。你不会遇见第二个我。
你要懂得。有些人一旦失去了就不会回来。
就像。没有人会永远站在原地等谁。
但是似乎不会有人像我这样迁就你。虽然只是曾经。
我曾经说过。你不会遇见第二个我。
你要懂得。年轻的时候谁都可以任性。
就像。你可以随便对着爸爸妈妈发脾气。
但是未来的某一天。他们终究会先离你而去。
[end]
你不会遇见第二个我。
就如我那么由着你,顺着你,依着你。是因为。我不会遇见第二个你。
过去也是。现在也是。未来也是。
第三篇:成也好,淡也好美文
一个青年为情感离别的苦痛来向我倾诉,气息哀怨,令人动容。
等他说完,我说:“人生里有离别是好事呀!”
他茫然地望着我。我说:“如果没有离别,人就不能真正珍惜相聚的时刻,也没有重逢的喜悦。离别从这个观点看,是好的。”
我们总是认为相聚是幸福的,离别便不免哀伤。但这幸福是比较而来,若没有哀伤作衬托,幸福的滋味也就不能体会了。
在相聚时感到重大痛苦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没有离别这件好事,他们不是要永受折磨,永远沉沦于恨海之中吗?
幸好,人生有离别。
因相聚而幸福的人,离别是好,使那些相思的泪都化成甜美的水晶。
因相聚而痛苦的人,离别最好,雾散云消看见了开阔的蓝天。
聚与散、幸福与悲哀、失望与希望,假如我们愿意品尝,样样都有滋味,样样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
高僧弘一大师,晚年把生活与修行统合起来,随遇而安。有一天,他的老友夏丐尊来拜访他,吃饭时,他只配一道咸菜。夏丐尊不忍地问他:“难道这成菜不会太成吗?”“成有成的味道。”弘一大师回答道。
吃完饭后,弘一大师倒了一杯白开水喝,夏丐尊又问:“没有茶叶吗?怎么喝这平淡的开水?”弘一大师笑着说:“开水虽淡,淡也有淡的味道。”
夏丐尊和弘一大师是青年时代的好友,知道弘一大师是李叔同的时候,有过歌舞繁华的日子,故有此问。弘一大师则早就超越咸淡的分别,这超越并不是没有味觉,而是真能品味成菜的好滋味与开水的真清凉。
生命里的幸福是甜的,甜有甜的滋味。
情爱中的离别是成的,成有成的滋味。
生活的平常是淡的,淡也有淡的滋味。
第四篇:“墨守成规”的年终总结不要也罢
“墨守成规”的年终总结不要也罢
/ 汪蛟腾
人在职场,身不由己,这已经是事实,“墨守成规”的年终总结不要也罢。对于有些来讲,也许你一生中只干一种工作,也许你一生中要干N种工作。不论是何原因,人,不会只是个个体,群体优势已经成为事实。不论你在干什么,一年一个小结,一年一个新台阶,那才是积极的职场心态,受益者不会是别人。
想刚有份工作的时候,心态特别好,工作的积极性特别高昂,是什么原因呢?也许那时饿饭,特别想有份体面的工作,工作了自然就有收入,拿到一份属于自己的薪水,添置早已经想好的生活必须品,年轻人爱干净,爱美很正常。也就是这种心态和工作热情,由农村到了镇上,到区上,到县上,再到市里,最后跳跃到皇城安营扎了寨,常住“沙家浜”事业有成。回想这段经历,原来是多年养成了一种良好的习惯,因此一路风尘仆仆起来,收获多多。
那么是什么习惯呢?刚工作时,看过《成功学》中的17条,讲了那么多,就记住了两句话:第一条良好心态,第十七条习惯,年终总结《“墨守成规”的年终总结不要也罢》。就这两条,让我受用一生,我也不想说那么笼统,一是每年给自己设定一个小小的目标,始终努力达到,达到后就超越,对每件事养成认真负责的习惯;二是爱惜时间,八小时工作满满的,不论什么原因,要不要上司监督,良心上做到对得起这份薪水。就这样,愉快地接受任务,然后努力去完成,别的什么也不用考虑,投入与产出往往是不成正比的,你不用去管它,完成今天应该做的事,必须努力做好就行了。
关于学习充电,那是为了适应社会的进步,迎接挑战和竞争,除了工作中不断地积累,额外每天坚持两小时认真学习就行了,风雨无阻,日积月累,量变到质变,终有一天,你就发现自己把同事们远远的扔在了身后,那些发小根本上就望尘莫及了,最为明显的是社会地位迁升,直接关系到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人说“修行”是为了工作,其实应该是在工作修行,那样你用不完的动力。人非圣贤,一个健康有远见的人,他总是不怕揭短,而且勇于摆出自己的不足,在同事中指教中鞭策自己,完善自己,做到快乐人生。
现时社会,要发挥群体优势,众人拣柴火焰高,于公于私双赢。不论是团体、个人都应该客观地总结过去的成绩,纠正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拟定下一个战略目标,并努力为之实现。与其总结交作业走过场,不敢晒自己的短处,发挥其长处,业务上立争超越别人,千篇一律、避短,还不如不写,费时又费神,干非本意之事,又有何意思呢?
最后告诫同学们的一句话:不论你现在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你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将会怎样对待你,没有捷径可走!
第五篇:代沟,不填也罢
代沟,不填也罢
不知从何时起,代沟成为人们普遍议论的话题。一时间,相互理解、信任、默契成了两代人共同追求的目标,无数不同的家庭,似乎有相同的使命填代沟!代沟,非填不可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必须先看看代沟是什么。它主要是两代甚至几代人由于时代、生活环境、所受教育以及生活经历的不同而造成的在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各方面的看法不同。
代沟必须被填平,得说出它的不合理性才行。它的不合理性在哪里?在于两代人的意见不合吗?只要略懂一点历史就知道,社会的进步,是通过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进步来实现;而人类的认识和能力的进步,正是因为每一代人都不同程度地超越了先人。所以两代人对客观世界看法有差异,这本是天经地义的。假如现在的社会,几代人想法如出一辙,默契无比,根本无代沟可言,那倒真不是什么好事情。不说远的,假设近两百年前,几代人同心同德,则饱学之士固然摇着脑后的辫子陶醉在普天下的理解与信任中,小姑娘亦是踌躇满志,因为裹了那样小的脚,连阴沟都跨不过,望见代沟更是要发晕了。不知那些热心于填代沟者可乐意去过那种日子呢?
再者说,填代沟,怎么填?只有三种方法,要么老一辈向小一辈妥协,要么小一辈向老一辈投降。再就是两边一起开步走,来个胜利会师,握手言和。这容易办到吗?两代人都有自己的经历、自己的价值观念,自己的看法,你想把它们拼命揉合在一起,任何一方都不愿接受别人强加的思想。而且,就算揉合在一起,又有什么用呢?牺牲家庭内部的争鸣气氛,去换取所谓的了解、一致,这必要不必要?巴金名著《家》中的那个家,是毫无疑问有着宽深的代沟,并且高老太爷和觉慧,这代沟两边的代表,是绝不妥协的。而高觉新,正是为了家庭的理解、融洽而充当了填沟人。他填进去的是什么?是他的青春、他的前途、甚至于他的妻子!而他所换来的,终究只是家庭最后的破裂。代沟这个社会现象是自然的,也是必然的。
那么,不填又怎么样?今天的中国人,应该有勇气、有胆量,面对代沟的存在说一声:不填,又怎么样!
代沟是普遍的,对于一定的家庭,不可能表现在所有观点上都相同,因此它的存在纯属正常(至于那些关于生活上具体问题的家庭纠纷,是经济问题或感情问题,不在代沟之属),所以,遇到实际问题,家庭成员可讨论决定。一般的问题则不必强求一致,你上你的班,我上我的学,让时间来证明究竟谁对谁错。地球诞生亿万年,至今仍在活跃地运动着。地壳的运动使这星球上有高山,也有深谷,还有沙漠。它在变化,也在成熟。没有人想去把地球上的高山削低、深谷填平。高低起伏,原是大地本色。沟壑纵横,岂不也正是人生本色?既然如此,那么代沟,不填也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