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刘玉娥读后感
《我在为谁工作》读后感
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可否能停下来想一想这个令人深思的问题,我在为谁而工作?
这本书更多的让我想到“生活“这个词语,生活中我们需要工作,工作让我们担当起生活中所赋予我们的责任,让我们产生了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通过工作,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富足,可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可以完成我们既定的目标….有太多太多的答案可以说出工作给我们带来的诸多影响,那么我们究竟是在我为谁而工作,读完这本书的时候,我想的最多就是我能为我所负责的岗位做出怎样的贡献?我的工作意义是什么?我要抱以怎样的心态去完成它所赋于的使命?为了企业,为了家人朋友,更是为了我们自己。
在现在的岗位上我已经工作了两个月了,工作内容很简单,每天都在重复着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作为新人,内心难免会有些浮躁,想要进步,更深一步去了解工作岗位中的细责,却不知道怎么去改变这样的循规蹈矩。看完这本书后,无疑给我的内心进行了一次洗礼,有人曾说,细节决定成败。真是不无道理。我们要从日常工作中的每一个环节去探索,光熟悉工作的表面层意是不够的,比如说当客户问的一些问题让我们感觉茫然时,这也许就是我们工作的失职,所以很多时候会听到客户的抱怨和指责,这样的话语会使我们感觉很不愉快,无形当中减少了我们对工作的热情,但反过来想一想,这正是我们学习的机会。遇到困难,要积极面对及时的解决,努力做到要客户满意。所以正如书中所说的这样:对于一个刚刚进入企业工作的员工
来说,工作经验的积累显得尤为重要,这些经验才是你职业人生的开始。
在工作中,我们要认真的去面对,时刻提醒自己,模糊工作就是在模糊自己,如果在遇到不懂的问题时,得过且过的态度不仅是对工作的不负责,也是对自己的不负责,相对而言,我们更会尊重那虚心请教周围同事或领导的人。弟子规中有这样一句话,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 勿生戚。意思就是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励奋发图强。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饮食不如他人,则不必放在心上,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通过工作我们可以改善我们的外在的富有。工作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也能充分体现出每个人业务素养和能力。正是有这样一个对比,使我们每一个员工在学习强者的同时,对自己的业务能力能有一个高度的提升,使人际交往进行良性循环,在思想认识度上有所提高,我们的改变也会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自己也会从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
其实在工作的同时,努力的汉水也会在无形当中成为我们的隐形的财富,不积畦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心成江海,这是告诉我们,工作是一步一步完成的,在讲究效率的同时,我们的工作经验也是这样的日积月累出来的,繁杂琐碎的工作中,我们需要的是沉稳踏实进取的心态,多一份责任,多一份成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到一个国家,小到一个企业,需要每一个员工的协调配合,在坚守自己岗位的同时,也需要担当起影响公司形象利义的责任。一个好的企业肯定都会有一个相当成熟的团队,众志成城,万众一心,企业的成功也是来源于我们团队的力量,企业不只需要我们把个人的工作干好,而且需要我们凝成一股绳,这也许就是我们公司名称的来源,需要我们每一个员工的努力付出与配合去完成我们共同的目标。所以若想要有将来的成功就必须珍惜自己的工作,认真踏实,努力积攒下那无形的财富和人脉。客户的满意才是对我们工作的一种认可和辛勤付出的回报。我们的工作意义也是在于解客户之所求,及客户之所需。我们的服务宗旨是:您的一个电话,剩下的事我们来做。所以说,我们必须在完善自己前提下才能把客户提出的需求给合理的解决掉。
有人说心态决定一切,未来学家佛里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预言道:“二十一世纪的核心竞争力是态度。”他的这番言论告诉我们,积极的心态已经成为当今世纪比黄金还要珍贵的最稀缺的资源,它是个人决胜于未来最为根本的心理资本,是纵横职场最核心的竞争力!所以说我们都要怀以感恩的态度去工作,凭着对工作的热爱和辛勤的付出,我们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我们是在为谁而工作?为了美好的生活,为了担当起生活赋予我们的责任。
刘玉娥
2012年4月14日
第二篇:刘玉娥民族团结教案
1、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刘玉娥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风俗习惯。
2、知道一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
3、愿意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教学难点:在日常生活中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和邻居的风俗习惯。教学重点:要尊重民族的风俗习惯 [ 教学过程]
一、激发感情,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大中国》
请同学们跟着唱,想想这首歌唱的是什么?
2、谁来说一说你是哪个民族的?我们班的同学大部分是汉族,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3、不同的民族有各自的风俗习惯,谁能举例说一说?
二、学习课文,进行明理。
1(出示傣族小朋友图片,贴在黑板上。)傣族是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的西双版纳,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傣族人民过泼水节时有什么讲究?
2、周总理是怎样尊重傣族人民风俗习惯的?(出示课文插图投影片。)
3、警卫员为什么要用伞为周总理挡水?
4、总理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三、补充事例,提高认识。
1、你们还知道哪些尊重民族风俗习惯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听。
2、我们来听听发生在38号楼里的故事。
3、从《周总理参加泼水节》和《在38号楼里》的故事中,我们认识到尊重其他民族风俗习惯的行为,有什么好处?
四、结合练习,指导行动。
1、说一说: ①同学们,你们生活的周围有其他民族的小朋友吗?
②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把一些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介绍给大家。
③听了他们的风俗习惯,你觉得该怎样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呢?
2、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你们怎样做才是尊重不同民族的同学呢?请看小品表演。
3、配乐诗朗诵《祖国是我们共同的家》。
2、可爱的少数民族
刘玉娥
教学目标:1.在交流分享中了解蒙古族、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激发幼儿热爱少数民族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回忆已有的经验,引出内容,说说讲讲知道自己的少数民族。1.师:谁知道什么叫少数民族?你知道哪些民族?请你们用好听的、有节奏的声音说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的名字。
2.出示地图:刚才同学说了好多少数民族,看,它们就分布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四面八方,除了小朋友说道到,你们看,还有其他的哪些少数民族?
3.这么多的少数民族,你们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吗?
4、总结:哇!祖国真大啊,原来我们一共有56个民族了,每个民族都有它们不同的风俗习惯和特色,藏着好多好多有意思的秘密。
二、同学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了解维吾尔族、蒙古族两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师:前几天,老师让你们自由组队重点调查了几个少数民族,今天请你们来说说你们的发现,轻轻的商量下派个代表上来介绍。1.第一组同学代表介绍:维吾尔族 ①学生介绍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及特色。
2.第二组学生代表介绍:蒙古族(找一找地图上在哪里插上红旗)
三、结束部分,继续激发学生继续探索民族风情的兴趣。
1.教师:今天我们知道了这2个民族的知识,了解了他们的不同风俗习惯及特点,除了这2个你还了解其他的民族吗?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一起来看看。(诸多民族风俗节日的多媒体,边看教师简单的说明)
2.小结:这些少数民族和我们一样都是中国人,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生活在一起,一起劳动,一起唱歌跳舞,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
班级里的民族团结
刘玉娥
一、班会背景
针对七五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学校对初一新生的为期两周的民族团结教育,未作良好总结而开展“民族和谐,社会和谐”主题班会。旨在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帮助同学们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增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
二、班会目的
针对七五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以及学校对初一新生的为期两周的民族团结教育,未作良好总结而开展“班里的民族团结”主题班会。旨在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帮助同学们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增强各民族学生之间的团结友爱。学生对七五事件的了解已经通过两周的学习,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次班会就旨在充分融合班级中的各民族学生,为使其产生深厚的友谊奠定基础。
三、班会准备
1、小品:民族大家庭。
2、视频:关于七五事件
3、故事:讲述身边民族团结的事迹。
四、班会过程
主持人:
同学们,2009年7月,发生在乌鲁木齐的“7·5”打砸抢烧杀严重暴力事件,给新疆各族人民群众造成了严重危害。他是一起境内外“萨比股市里”相互勾结,利用广东韶关旭日玩具厂“6·26”聚众斗殴事件大肆进行山东,蓄意挑起民族仇恨,知道民族矛盾,精心组织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我们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安稳就是我们的幸福,我们要用行动来证明我们各族的学生是团结友爱的,是互帮互助的。今天我们就以“和谐民族,和谐社会”为主题,做一次我们班级内的民族团结会。
小品表演:早上来了,全班同学早早来到教室,准备交作业,而几位民族同学在打扫卫生,室外卫生也是有几位汉族学生和民族学生一起完成的,上课铃打响了,老师来了",于是人人都坐得端瑞正正的,面前摆出了英语书,书声随之响起。(和谐气氛,台词可以没有,但是气愤一代那个要在。)主持人:
同学们,你们通过看这一小品,你能得到哪些启示? 学生对此发表意见。主持人:
这样的和谐班级氛围是我们都想拥有的,但就是有一些人不愿意我们能这样生活下去,下面我们看一段视频。播放有关暴力事件的视频。
学生展开民族团结大讨论,以及声讨破坏民族团结的少数分子。主持人: 将班级组织的板报、征文选出优秀的,念给大家听,感受班级同学对民族团结的内心感悟。
五、班会总结
这次班会活动使学生们懂得必须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必须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必须时时讲团结,事事讲团结,处处讲团结。针对这起旨在破坏民族团结大好局面的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大家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起来,切实认清这起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的罪恶本质。
九月份的主体工作是一个沉重的工作,民族团结对于初一新生来说,理解起来有些困难,所以做一次有意义又简易化的民族团结教育,班会是一个最适合的场合。而且经过这样的教育,让班级民族学生不仅解除了心理包袱,也通过他们的述说,使全班更具凝聚力。
民族团结一家亲
刘玉娥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知道民族团结的故事。
2、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过程与方法:
让同学们了解7.5事件的性质,熟悉民族团结的内涵,要求学生明辩是非,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参与类似的活动,加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增进民族团结而努力,不做有损民族团结的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敬仰维护民族团结的人,培养各民族之间团结友爱的情感。
2、收集我们周围有关民族和睦团结的资料。(特别是本班民族学生的事迹)教学重点:
使学生懂得各民族之间应互相尊重,平等相等,和睦相处。教学策略:
1、运用多媒体课件渲染气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
2、运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理解课文内容。
3、榜样感染法,正反事例对比法。
4、自己动手收集资料法。教学准备:
1、学生通过查阅图书、上网等手段,搜集和整理反映各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服饰特点、文化艺术的资料。
2、认真准备编排小品、舞蹈、故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VCD,欣赏歌曲《大中国》。
2、师导入:大家都喜欢这首歌吗?歌中的“兄弟姐妹”指的是什么?(生答:56个民族)那么56个兄弟姐妹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怎样才能使祖国繁荣富强呢?
3、生答后,板书课题:民族团结。
二、学文明理,激情导行。
(一)学习认识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1、师:今天老师邀请了6位同学在我们课堂作客。(出示课件)请根据他们的服饰打扮判断他们是哪个民族的?
2、生答:汉族、蒙古、回族、藏族、维吾尔族、傣族。
3、师:你们回答得不错。那么你们还知道有哪些少数民族? 生:高山族、土家族。生:朝鲜族、苗族。生:白族„„
4、师出示课件(中国地图),简要介绍少数民族的主要分布;汉族、少数民族所占的比例及少数民族存在的优势。
(二)国家的民族政策;
思考:你知道我们国家有哪些民族政策?看谁说的最多。
(三)畅谈民族团结的故事: 以小组为单位,看哪一小组收集的最多。
三、民语亲密大接触
让我们一起先来玩一个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子叫——双语词汇大竞猜。
女:下面我来说一下游戏规划:
1、请各小组派一名民族同学站到台前来,面向大屏。
2、小组其他成员背对大屏。
3、民族同学用民语说出物品的名称,并同时可用手比划,由汉族同学用汉语说出名称。
4、每组5个名称,时间为50秒,说出最多的为优胜。
5、如果民族同学用汉语不小心说出的物品名称或用汉语说出物品名称所含的字则不得分。
男:同学们你们通过刚才的活动学会了几个物品的名称,谁来说一下。
四、语言对对碰。
男:语言是交流之门,我们班中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的同学比较多,那就让我们通过下面游戏体会一下,学习非母语语言有多难,那么哈萨克族和维吾尔族同学学习汉语就有多难。到底有多难还是让我们亲自试一试。
女:下面我说一下游戏规则:
1、每组派出一名民族同学,说一句民语。
2、另一小组同学说出这句话的含义。
3、猜对的给该小组加分。
4、猜错,则由民族同学教大家这句民语,学的最快的同学,为该同学所在组加分。
男:通过刚才这个游戏我们都收获了什么呢?请大家谈一谈。
五、“7•5”事件性质:
乌鲁木齐“7•5”事件是一起由境内外“三股势力”精心策划组织的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给各族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给社会稳定造成严重破坏。已经造成150多人死亡,1000余人受伤。
六、背后实质:
据了解,民族分裂分子热比娅为首的“世界维吾尔代表大会”近日通过互联网等多种渠道煽动闹事“要勇敢一点”、“要出点大事”。7月5日20时左右,一些人在乌鲁木齐市人民广场、解放路、大巴扎、新华南路、外环路等多处猖狂地打砸抢烧。截止到23时30分,已造成多名无辜群众和一名武警被杀害,部分群众和武警受伤,多部车辆被烧毁,多家商店被砸被烧。有关部门负责同志指出,事实表明,这是一起由境外遥控指挥、煽动,境内具体组织实施,有预谋、有组织的暴力犯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调集警力处置。目前,事态已经得到控制。5.请同学们谈感想;
七、活动导行,深化情感。
八、设计小活动:假如班上来了很多不同民族的同学,你怎样与他们相处?指名答。
九、【班主任小结】
今天我参加你们的活动后和你们一样触很深,我更相信这次主题班会后无论是民族同学还是汉族同学,我们都会更理解对方,我们班再不会出现下课时,汉族同学和民族同学各聚一堆的场景了,因为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样更加坚信各民族是一家人,只有各民族之间彼此团结,相互帮助,相互尊重,共同繁荣昌盛,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我们伟大祖国繁荣富强的脚步才会更强、更快、更有力!教育反思
同学们反响积极,都能认识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大家一致表示,作为中学生,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分裂活动;同时要努力学习,掌握扎实的知识,成为国家靠得住,用得着的人才,报效祖国。
第三篇:刘志娥论文
初中作文情感共鸣性育人路径探究
摘要:
初中作文作为语文课改的重要部分,其作为一种单独的知识与能力体系,被广大教师重视与运用,实现了语文知识学习与运用的良好衔接与实践。本文运用工作总结法展开初中作文情感共鸣性育人路径的探究。笔者认为,以正能量作文写作与负能量事件反思写作的情感共鸣激发办法,对培育初中生责任感与感恩意识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能实现初中生语文学习与知识运用能力的快速提高。关键词:
初中作文;情感共鸣;责任感;感恩教育;正能量;负能量事件
随着语文新课改的深入,初中作文不仅是一种写作能力与知识运用的教学内容与载体,更需要运用内容性与情感性的引导,加强对初中生的人生、理想与责任感的教育,让他们在写作的过程中实现对家庭、社会与他人的责任感提升,培育对国家、政府与他人的感恩之心,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人。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展开初中作文情感共鸣性育人路径探究。
一、初中作文情感共鸣性育人路径
情感共鸣作为一种从外而内如主观感受,在初中生的作文中体现为学生的创造性与感悟性的思考与语言表述,其实现了潜在的内驱性的育人。责任感激发
作为初中生由于其身心成长规律制约,其责任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家庭责任感。即对家庭整体与家庭成员的关爱、帮助与支持的责任。如帮助父母做家务,关爱生病的父母或其他的兄弟姐妹等。在初中生的作文训练中,主要是“感人的...”、“难忘的...”与“我的...”系列的作文,让学生结合单元学习的内容,展开自己家庭责任的思考与践行规划。如在《背影》教学后,让学生写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以此来激发他们对于家庭的责任感。学校与班级责任感。学生对学校与班级同学的责任感,如爱护公务、相互帮助与学习合作等,在搞好自己的学习与全面发展的同时,建设美好的学校与班级。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藤野先生》等文章学习后,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经历,谈谈自己对学校、班级与教师的责任感。社会责任感。主要表现为对传统美德与社会公德的践行,如学习《我用残缺的手掌》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后,学生可以就爱国谈谈自己的责任感,教育他们做一个爱国爱党爱人民的好学生。
感恩的教育
就是教育学生学会理解别人、尊重别人与支持别人。运用作文训练的的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与生活展开切实的思考,从理论到行动上学习做一个感恩的好学生。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把握情感双向性幸福教育的感恩育人方向。无论是父母与子女、教师与学生,以及其他的社会关系,都是双向的,只有在双方都付出的情况下,才会让自己在对方的幸福中获得自己的幸福。初中生作文育人意义就在于此,虽然初中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去让自己周围的人,获得来自于他们创造的学习与成长以外的幸福,却能让他们在感恩且知恩的言行中,提升他们的思想境界。如在《老王》、《阿长与<山海经>》《亲爱的爸爸妈妈》、《我的母亲》等课文教学后的习作中,让学生自己在对照抑或检讨中学会感恩,并随着自己写作能力的提高,不断地强化与提升自己的感恩意识与感恩能力。
二、初中作文情感共鸣性激发办法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情感丰沛性的语言学科,无论是从知识性还是文学性上,都具有激发学生情感的先天性优势。初中生作文,是激发学生情感共鸣性,引领学生主动性成长的高效办法。
正能量情感作文写作
正能量对身心可塑性强的初中生而言,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精神能量,其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斗志与无畏精神,也能让学生切身地发生各种情感的微观积极变化。教师要善于运用此类事迹或案例,让学生在学习性的写作中,挖掘更多情感共鸣的交融点。根据当前社会与教学中的正能量现象,教师可以从两个层面切入:社会性正能量作文写作。如关于弘扬社会中真善美的正能量事迹,如“最美孝心少年”、“感动中国人物”以及各地的“道德模范人物”等,让学生根据语文学习的进度,在写作的积累中实现正能量情感的积累。如在学习《信客》后的关于诚信与责任的写作,在学习《盲孩子和他的影子》后的关于“爱”和“美”的主题思想写作。国家或民族性正能量作文写作,即维护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国家尊严与民族尊严的写作,初中阶段此类文章较多,如《邓稼先》、《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黄河颂》、《最后一课》与《沁园春·雪》等,让学生结合当前的各种
国际性的事件,展开爱国情感提升的写作,如神九升天与蛟龙下海等,从中挖掘自己所缺少的或支持成长的爱国精神。
负能量事件反思写作
在信息时代,媒体的多元化为各种信息的传播创造了非常高效便捷的条件。因为负面因素导致的负能量事件也时有发生,对辨别能力、科学应对能力缺乏的初中生而言,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在无法回避的时代背景下,教师就要结合语文教学内容的特点,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深刻地反思,探索科学应对的办法。如在教学《谈生命》、《人生》、《热爱生命》、《再塑生命》、《丑小鸭》与《理想》等课文后,让学生根据当前一些地区学生因为与父母发生矛盾、遇到学习上的挫折以及其他的问题,而自杀、自残与离家出走等负面案例,展开切实性的思考。通过作文,去直接面对一个并不完美,却在不断成长的自己,该如何应对以后学习、生活与工作中的各种不如意或挫折等,才能让自己在成长中不断坚强,从一个丑小鸭变成自己理想中的白天鹅。
情感共鸣性语文写作育人路径,是基于初中生具有一定自主见解与分析能力基础上的高效教学方法,将写作和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其在调动学生积极认知的同时,为初中生创设了情感成长与全面发展的平台,学生获得了知识,懂得了什么是感谢,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怎样孝敬父母,回报社会等,从而实现学生自我主导下的学习进步和道德的提升。
第四篇:刘春娥----重新鉴定申请书
重新鉴定申请书
申请人: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
住所:景德镇市广场北路35号
负责人:杨峰,院长。联系电话:0798-8203024.申请事项:
请求贵院重新委托司法鉴定机构对刘春娥的休息期、后续治疗费予以重新进行司法鉴定。
事实和理由:
原告刘春娥与被告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即申请人之间的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一案,鉴于原告提交的南昌大学司法医学鉴定研究所法医临床鉴定意见书(昌大司鉴所【2014】临鉴字第07251071号)给出了刘春娥误工期500日、后续治疗费的不确定性的鉴定结论,申请人对此不服,特申请重新鉴定。
具体理由如下:
一、误工期的鉴定结论错误
首先,原告刘春娥的年龄已经71岁,已远超过退休年龄,因其已纳入国家社会养老保险范围,没有误工损失,何来误工期。如果进行必要的后续治疗手术要休息日期,应称其为休息期,上述南昌大学司法医学鉴定研究所出具的鉴定意见对误工期和休息期的概念混淆。
其次,从刘春娥相关病历和2014年4月30日江西人民法医学作出的人民法医(2014)临鉴字第123号法医临床鉴定意见书以及根据 GA/T521-2004《人身损害受伤人员误工损失日评定准则》相关规定的层面分析,昌大司鉴所【2014】临鉴字第07251071号作出的刘春娥误工期500日鉴定结论系错误的,理由如下:
1、误工期起算时间错误。
因患者刘春娥术后视力无提高的损害后果与患者本身疾病(如青光眼)有关,与申请人医疗行为无关,并根据GA/T521-2004《人身损害受伤人员误工损失日评定准则》第3.1项规定,人身损害受伤人员误工损失日指人体损伤后经过诊断、治疗达到临床医学一般原则所承认的治愈(即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或体征固定所需要的时间。因刘春娥后续治疗行为还没有进行,而刘春娥视力无提高的损害后果与申请人的前期医疗行为无因果关系,所以该误工期不存在原因事实,故此昌大司鉴所【2014】临鉴字第07251071号作出的刘春娥误工期起始时间为2012年2月22日系错误的。
2、误工期重复计算。
根据GA/T521-2004《人身损害受伤人员误工损失日评定准则》第5.1.5.2项规定,角膜损伤伴严重后遗症需行角膜移植术的误工期为60日~90日;第5.1.8.2项规定,外伤性白内障的误工期为120日;第5.1.12项规定,眼球摘除的误工期为30日~45日;第5.1.13项规定,外伤性青光眼的误工期为30日~180日;第5.1.14项规定,交感性眼炎、化脓性眼内炎的误工期为90日~180日。因为后续治疗为右眼角膜移植治疗或者“右眼球摘除+义眼座植入”治疗择其一进行,所以根据上述规定以及患者刘春娥术后视力无提高的损害后果 与患者本身疾病(如青光眼)有关,与申请人医疗行为无关的理由,得出刘春娥的角膜损伤伴严重后遗症需行角膜移植术休息期为60日~90日或者眼球摘除的休息期为30日~45日择其一,不能重复计算,更不能将与申请人医疗行为无关的损害后果对应的误工期(如外伤性白内障的误工期、外伤性青光眼的误工期等)予以重复计算。
二、后续治疗费的鉴定结论不具有唯一性、确定性。
南昌大学司法医学鉴定研究所法医临床鉴定意见书(昌大司鉴所【2014】临鉴字第07251071号)给出刘春娥后续如行右眼角膜移植治疗,费用为人民币壹万贰仟元,如行“右眼球摘除+义眼座植入”治疗,费用人民币壹万贰仟元(包括义眼费用)的鉴定结论不具有唯一性、确定性,前述两种后续治疗行为只能择其一,所以后续治疗费用只能择其一,而不能模棱两可。作为司法鉴定结论,是法院作出裁判的重要依据,必须具有确定性、唯一性,以防误导相关当事人或者裁判机关。
综上所述,为维护申请人的合法权益,确保本案的公正处理,特根据民事诉讼证据认定的相关法律规定,请求法院安排法定的鉴定机构对原告的休息期、后续治疗费予以重新鉴定。特此申请。
此 致 珠山区人民法院
申请人:景德镇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0一四年九月二十六日
第五篇:离子反应教学设计刘金娥
《离子反应》教学设计
高一化学
刘金娥
一、设计思想
化学新课程标准倡导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以科学探究活动为手段,以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掌握学习或实验方法为目标的新理念,而离子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理论,起着连接初中化学和高中化学的“纽带”作用,既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化学重要内容的复习,又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本节在全书占有重要地位,是整个高中化学教学的重点之一,概念多且抽象难懂,为避免枯燥,从实验入手,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微观粒子的分析,层层深入,引导学生了解有关概念。
1、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本节知道酸、碱、盐在溶液中能发生电离,并通过实验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根据要求在新教材中删去了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有关概念及应用,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但对学生准确理解知识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离子方程式中弱酸的处理问题等等。
2、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不强,自纠学习的能力不是很强,乐于机械接受,为了避免这些情况,使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得到积极发挥,我采用实验、启发、讨论、对比、归纳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确实成为教学的主体,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设计时遵循由感性→理性→实践的认识规律。
二、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教材要求、学生情况制定的教学目标为:
【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初步学会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以及所发生的反应。
2、会书写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能利用离子反应检验Cl-、SO42-、CO32-等常见离子。
4、根据离子反应学会判断 溶液中离子的共存问题。
【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学会探究、分析化学反应的实质,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观察反应和反应事实,使学生了解研究事物从个别带一般的思想方法,体验研究问题寻找规律的方法。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动手参与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辩证和唯物主义教育。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离子反应是高中重要的理论之一,也是对化学反应本质的重要理解,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的现状来确立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 教学重点】:
1、认识复分解反应类型离子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
2、知道常见的易溶、易电离的酸、碱、盐并会写这些物质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教学难点】:知道哪些物质是易溶、易电离的物质,并据此学会判断离子大量共存问题和常见离子的检验。
四、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启发、对比、归纳多种方法相结合。
以实验为基础,以理论为指导,让学生的眼(观察)、手(实验)、口(讨论)、脑(思考)处于多功能协同动作的状态,来达到牢固掌握知识,启迪思维,培养综合能力的目的。
五、教学程序的设计与安排
1、导入:酸、碱、盐在水溶液可以发生电离,以离子形式存在,那么将不同的溶液混合后,溶液中的离子仍然存在吗?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2、实验探究:
完成实验〔2-1〕为便于观察、分析、讨论,因为该实验无危险性,且操作比较简单,采取分组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1]:向盛有5ml 1mo1/l的CUSO4溶液中加入5ml 1mo1/l的NaCl溶液,观察现象。由实验现象分析溶液中离子在混合前后发生的变化并填表小结: 表一:
小结: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混合前后Cu2+、SO42-、Na+、Cl-均无变化,没有发生反应。
[实验操作2]:向盛有5ml CUSO4溶液的试管里加入5mlBaCl2溶液,观察现象,并填表小结。
小结:通过表格及分析,我们认为混合后Ba2+和SO42-相结合,溶液不再有大量的Ba2+和SO42-,而Cu2+和Cl-仍存在于溶液中。
[探究实验]: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实验证明溶液中是否含有Ba2+、SO42-和Cl-。(教师要鼓励学生设计实验,并强调在操作过程中应分别取出上层清液进行实验,不要在原试管中直接滴加)并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汇报实验结果。
3、总结出相关概念: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用离子符号来表示这种变化: 反应前 反应后
Cu2+、SO42-
Ba2+、Cl-
BaSO
4+ Cu2++ Cl-
这种有离子参加的反应叫离子反应,并从而引出CUSO4与BaCl2反应的实质是
Ba2++ SO42-=BaSO4 ,得出离子方程式的概念。
4、知识延伸:首先阅读教材32页学习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教师要强调易溶、易电离的物质主要就是强酸、强碱和可溶性的盐);然后再通过学生完成〔实验2-2〕并填表:
填表后全班交流,并总结出离子方程式与化学方程式的区别,离子方程式可以表示一类化学反应,从这个过程中也让同学知道研究事物从个别到一般的思想方法;最后,通过学生完成〔实验2-3〕并填表:
实验
反应前溶液中的离子
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
生成的物质
离子方程式
Na2SO4溶液中加BaCl2溶液
Na2CO3溶液中加HCl
NaOH溶液中先加酚酞,再加HCl 填表后全班交流,总结出复分解反应类型的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和水,并从而总结出能结合成沉淀、气体和水的离子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
5、思考与交流:离子反应的应用。
设计实验:1)如何分离KCl和FeCl3的混合溶液?2)如何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3)如何鉴定溶液中是否存在Cl-或SO42-?
6、知识反馈:1)初中学习的实验室制H2、O2、CO2的化学反应是否离子反应,是离子反应的写出离子方程式。2)教材34页第5题、第7题。通过练习使学生对本节知识达到掌握并灵活运用。教师也可及时发现问题,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加以纠正并强调,检测达标情况,及时反馈,进行调控。
7、归纳总结:归纳总结本节内容,构筑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
8、布置作业:34页第6题、第9题和第10题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是概念的教学,通过学生的讨论互动、实验探究,提高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将概念应用到具体问题中的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了本节课的预期目标。本节课最大的特点是在教学中提供给学生一个宽松愉悦的课堂研究气氛,相对开放的探究环境,培养了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了学生的求知热情,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空间。美中不足的是由于学生实验能力较弱,时间不太紧凑,课堂检测试题只做了A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