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院医师事迹材料
卫生院医师事迹材料
**,**区**卫生院放射科医师,1997年9月**卫校毕业后来到**区**卫生院工作。自参加工作以来,他15 年如一日恪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爱岗敬业,上进好学,曾于1999年、2001年、2003年分别到**区医院、**市第一医院进行临床和影像科的业务进修学习,2009年山东
大学专科毕业。在工作中,通过实践与学习相结合来充实自己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使得业务能够更上一层楼。用最先进、最科学医学知识为病人的健康服务。时刻践行着“仁得、爱德、诚德、孝德”,以实际行动赢得山区群众的信赖和好评。他对待病人不论职位高低,不管贫富贵贱,都一视同仁尽职尽责,每位来就诊患者他都会认真的为他们做好各项准确的检查,从而让病人得到最准确的诊断。从而使每位患者得到临床最佳治疗方案,让患者得到满意的服务。
父母眼里,他是个好孩子。
在家孝敬父母,帮助父母干农活,记得刚工作发的第一份工资时候他把全部收入交给父亲手里时,父亲当时眼里湿润了,他的父亲因工作劳累于2003年被诊断为胃癌,需要做手术。他每天下班后马上到医院照顾手术住院的父亲。父亲手术后还需要做化疗,他亲自为父亲打针、喂药。父亲心疼的说孩子你注意休息,还要做好你的工作啊,不能耽误工作啊.他说父亲你好好的把身体养好,身体早日好转你是我们家的顶梁柱啊。在他和家人的精心照顾下父亲手术后已经9年了身体康复的挺好的。
同事眼里,他是一个热心人。
爱是人性最高的情感境界,热心帮助同事,单位同事事情不管是单位上的事,还是家里的事情,他都热心帮助去做。一年前单位有位同事的母亲因在家中干农活时不慎摔倒致使股骨骨折,当时同事自己很着急。他急忙热心的帮助同事找车,一块把老人送到区医院就诊,到医院后忙前忙后的帮助办理住院手续。让老人得到及时的救治,当时得到他的同事及家人的感激,出院时他又热心的帮助同事,把老人从医院接回家里。同事的母亲现已康复,还时不时提起当时热心的他,表示感激。记得三年前,他当时开车回老家给父亲送药时,因为修路需要绕行,经过一路口时一位老人在路边很着急的样子。他急忙把车停下问明情况。原来老人因为急事需要到**的孩子家里,身旁又带着几个行李。当时因为修路没有公家车,需要到七八公里的地方坐车。他二话没说便帮忙把老人的行李放到自己车上把老人送到开往**的公交车上。他更热衷于公益事业,2011年5月他成为中华骨髓库骨髓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之前曾多次参加无偿献血活动。2012年5月他为敬老院的老人们自费1000余元购买了36台便携式收音机,捐赠给**区**敬老院的老人们,让老人们在茶余饭后休闲时刻听听广播节目,为活跃和丰富老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便利工具。让老年人深切的感受到党的温暖和社会的关爱。充分体现出他敬老、爱老的爱德之心。他说这只是尽了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不足挂齿。
患者眼里,他是一个贴心人。
他一直从事放射影像工作,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时刻把具体工作和学习贯彻“三好一满意”、”创先争优活动“和”四德建设“联系起来,贯穿起来,用自己的贴心服务,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实现心中的理想和目标。**地处**东部山区,群众经济条件相对比较落后,而且交通不便,有时候为了来卫生院看个病要跑十几里甚至二十几里路,为了不耽误给病人做检查,不影响病人的及时诊治,无论时间早晚,即使已经下了班,甚至在家里吃着饭,只要有病人打电话找,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回到自己的岗位上,认真细致的为病人拍片、透视,做检查,为的就是能够及时的给病人一个放心的检查结果,不耽误、不影响病人进一步的治疗。三年前的一个周末他在家休息,有一个病人在家干活时不慎摔倒,胳膊不能活动来院就诊,他接到电话马上赶到医院为患者拍片检查,当时病人身上没有带钱,他没加思索立即给病人垫付了检查费20元钱;还有,他对胃肠检查患者都会提前准备好一杯白开水,让患者做完检查喝点水把口腔内残留的钡剂清理干净,做完检查后还要不厌其烦的给病人解说检查的结果。因为他的热情周到,周边乡镇的患者都来找的看病、做检查。多少年来,**同志就是这样默默无闻的坚守着,在心底坚守着为患者做一个贴心人。
领导眼里,他是一个实在人。
在单位,同事们都知道他是一个务实、肯干、能吃苦的人。集体意识强,服从领导安排。单位哪里工作需要他哪里做,凡是他做的工作领导同事都能够认可、满意。在干好本科的工作同时,他还把基本药物的登记和统计工作做好、做细。在单位公共卫生工作缺乏人手时,他又服从工作安排,做好辖区内每位居民健康档案的电子档案入录工作。他工作扎实,脏活、累活、重活抢着干。由于表现出色于2011年被院党支部批准为中共预备党员,他说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还会一如既往的奉献他的爱心,多做好事、多做公益事。还会去帮助和关爱更多的弱势群体,他以实际行动诠释我们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呼吁更多的医务人员和社会有爱心的人士积极投身到“四德”建设活动中去,他相信只要人人献出一份爱心,我们的整个社会就会变的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第二篇:卫生院党员事迹
爱岗敬业 开拓奋进
----记亢村镇卫生院优秀共产党员张克正先进事迹
张克正,亢村卫生院党支部书记、院长。他常说:一个人要严格要求自己、要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才不会愧对社会、愧对人生。他还说:人的一生要做到三个字:学、思、行,就是要通过不断学习来充实自己,勤思悟道正己修身,努力实践不断提高。
2004年,张克正调至亢村卫生院负责全面工作。进院之初,他面临的是一个烂摊子:房屋破旧,设备陈旧,医院面貌脏、乱、差,管理无序,人心涣散。他感到了肩头那付担子的沉重,同时也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下大力气彻底改变医院的面貌!
从此,他以院为家,没日没夜地为医院的管理、为医院的发展操劳。夜半清晨,在急诊、在病房、在检验楼,总会不时看到他巡视的身影。通过细致的考察,他找到了问题的症结,并着手治理。首先,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提升管理团队的凝聚力,同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奖勤罚懒,工作有的放矢,使医院的各项工作逐渐不入正轨,他提出了打造“技术好、服务好、设备好、环境好”、“无红包、无吃请、无回扣”、“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对待每一位患者;像做好自家的事情一样做好每一项工作”、“医疗服务价格最低”的“四好三无二像一低”的服务品牌。在此基础上,下大力气抓医疗质量管理,鼓励干部职工努力学习,刻苦钻石业务技术,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并采取走出去、请进行的方法引进新知识、新技术、使医院的的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作为一院之长,张克正深知:在本地区要想占领医疗市场的制高点,争取社会各界、患者及亲朋的信任和依赖,就要增加医院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就要有医院的特色;要想医院发展,就要拓展新领域、开展新项目,更新医疗设备。所以几年来,他带领医院的管理团队,想方设法为上项目筹集资金;带领相关业务人员为考察项目南北辗转,日夜奔波,多方奔走,克服重重困难,终于使一个个项目落实到位:05年扩建病房366平方米,完成了门诊科室及药库的搬迁,并对老门诊楼进行了拆迁,同年十月,引进大型医疗设备CT机一台;06年,购进彩色多谱勒一台,微机6台,并修建了电动大门及两座角楼,硬化了前大院地面,彻底改变了医院的面貌;07年更换了锅炉,购臵了血凝仪、麻醉机、手术电刀等医疗设备,08年购臵了大型医疗设备彩色超声诊断仪,同年12月,亢村卫生院第一座水电暖齐全的家属楼竣工,职工住上了宽敞、明亮、舒心的新房,工作热情更加饱满。目前,1451平方米的新楼房楼已经完工,马上即可投入使用。每一个新项目的上马都凝结着张院长的心血和汗水,医院的每一次腾跃也记录了张院长带领全院职工顽强拼搏、艰苦创业的历程!
疗等各项工作齐头并进,争力上游,不管是去年的“三聚氰胺”,还是今年的“手足口病”、“甲型流感”。工作都做得有声有色,受到上级的多次嘉奖,张克正也多次被上级评为“先进管理者”、“先进工作者”等。张院长在任的几年里,医院资产由05年的300多万增加到09年的700多万元,医院的业务总收入以每年递增100多万的速度稳步上升,医院面貌焕然一新,取得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他也因此赢得了大家的信任和拥戴。
获嘉县卫生局 亢村卫生院(报送)二0一0年十二月二十一日
第三篇:优胜卫生院主要事迹
优胜单位主要事迹
2011,我院在区卫生局的关心指导下,全院职工齐心协力,奋发图强,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强化管理,狠抓医疗质量,提高技术水平,增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态度,完善服务功能,规范医疗行为,优化医疗环境,促进医患和谐,顺利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全面推进医院科学发展。
一、总体收入增加,业务目标顺利实现
2011年,在医改大形势下,我院继续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年业务收入1658万元,再创历史新高,较2010年增长5%。全年门诊病人12.8万人次,住院病人1815人次,较2010年增长1%。
二、深入学习“一甲”标准,积极迎接“一甲”复审。
1、领导重视,细化措施,不断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我院根据区卫生局等级医院评审通知要求,多次召开会议,反复认真学习,对照标准,完善组织,健全制度,修订标准及职责,规范各种医疗护理文书的书写,组织全院职工参加相关理论知识的考试及操作考试,提高了医护质量,为等级医院评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根据“一甲”医院标准要求,先后完善和调整了医疗护理质量管理小组,将十二项核心制度装订成册,下发科室,认真学习,组织落实,完善医院质量管理体系,使科室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开展监督、检查、指导和评价。健全了各项操作规程、工作质量标准及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
3、2011年10月24日,区卫生局等级医院评审专家团一行莅临我院,在管理、医疗、医技、护理、院感及财务后勤等方面对我院创建一甲
工作进行了全面、细致、深入的评审。专家组对我院各项工作给予肯定,认为我院领导班子团结协作,行风工作扎实,医疗服务质量优良,院容院貌整洁,为患者创造了良好的医疗环境,同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希望我们继续发扬成绩,弥补不足,争取更好的成绩。
三、加强对医疗环节管理,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1、院领导明确分工,职责明确,责任到人,完善了医院质量管理体系,为全院质量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积极选派管理人员参加各类管理培训,多次选派管理骨干到武进医院学习管理经验,质量管理工作稳步推进,扎实有效。
2、强化制度管理,规范医疗行为。组织职工学习各项制度,用制度、方案及措施约束职工行为,规范各种医疗执业活动。
3、突出重点,多管齐下,努力提升医疗质量。采取定期与不定期形式下科室,检查《十二项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和处方质量。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点评中存在的问题归纳总结,完善处方的开具,提高处方书写的合格率。加强门诊管理,定时检查门诊工作,统一门诊病人记录内容。
4、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的要求,健全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隔离工作制度;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认真贯彻《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全员培训,实行专人管理,专用包装、专用容器,分类收集、规范储存等,按规定处理医疗废物,加强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管理。
5、本着预防为主的原则,成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制定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并实施演练。认真落实值班制度,开展应急值班人员及应急队伍的培训。同时,为规范传染病管理,成立传染病监测报告和应急处置工作领导组,由专人负责,加强传染性疾病的防控。
6、多次组织临床和医技科室的医护人员,进行“三基”理论、院感知识及护理操作技术考试以及心肺复苏知识的培训。
四、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树立行业新风。
1、转变服务观念,促进医患和谐。坚持对住院病人出院1周内主治医生进行首次电话随访,了解病人康复情况,并制定完整的实施办法,每月检查落实情况,加强医护人员和病人的交流与沟通,增强患者的信任,医患关系日趋和谐。要求职工佩戴胸卡上岗,设立意见箱、监督举报电话,发放满意度调查表,召开工休人员座谈会及院外监督员座谈会,从不同角度接受群众监督,促进各项工作的不断改进。
2、加强收费和财务管理,认真落实医疗服务价格管理,公布主要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及常用药品价格,严格按标准收费。规范医生用药,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3、落实便民服务,畅通服务流程。坚持以人为本,为门诊病人提供开水、推车、轮椅等;进一步规范科室标识,使科室标识统一、清楚、醒目。检查科室缩短出报告时间,为广大患者提供帮助。
五、加快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促进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 2011年我院辖区内60岁以上人群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建档工作已基本结束,在镇党委、政府及各村委的大力支持下,共为11个村7721人建立了纸质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了94%,查缺补漏工作正在进行。电子档案录入7721人,录入率为100%。累
计筛查出慢性病病人4707人,重性精神病人254人,慢性病管理率达100%。儿童系统管理率100%,早孕建册率98.73%,产后访视率100%。1-12月份11种一类疫苗接种率达99%以上,累计完成15岁以下人群乙肝疫苗补种64人,召开乡村医生例会12次,开展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技能及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培训4次,乡村医生业务理论知识测试4次,卫生院和各村卫生室开展健康教育知识讲座54期,健康教育咨询活动14次,累计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材料12种17950份,累计接受咨询11527人次。
六、强化措施,完善机制,做好大型活动卫生应急保障工作
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卫生应急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确保各项卫生应急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卫生应急反应能力。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大型活动卫生应急保障工作重大传染病、群体不明原因性疾病、重大中毒事件为主要内容的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2011年在区卫生局的领导下,成功地参与了江苏省环球动漫嬉戏谷开园庆典及太湖湾第十届世界龙舟锦标赛选拔赛的卫生应急保障工作。
尽管我们通过大量的努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规章制度的落实、人才梯队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需要继续完善和提高。
雪堰镇潘家卫生院2011.12.18
第四篇:儿科十佳医师事迹
儿科十佳医师事迹
2002年来到医院,一转眼也已经工作了16年。十多年来,从最初的见习医生,到现今的副主任医师。在医生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凭着对生命的尊重与珍爱和对患者及其家人尽心尽责的理念,忠实地履行着一个医生的神圣职责,始终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医学誓言。
随着医疗卫生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对医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来多,各种儿科疾病的诊断与治疗越显得复杂和困难,现有理论知识无法满足临床要求,为了给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尽可能极快地治愈患者,减轻病痛。我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经过不断学习与锻炼,现在也能从容应对,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一一掌握,按部就班。因基本功扎实,在今年6月,来自美国的专家到我院进行“无痛分娩中国行”督查时,有幸协同我们的医护团队进行复苏演练。爱铸善业,心系妇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工作之余,还与医院的演练团队到五邑地区的医院进行急救演练,深获好评。
身为科室的总带教,承担着繁重的带教学习学生任务。多年来立足医院实际和临床实践教授学生,为人师表,遵循医学科学规律,讲究方式方法,注重实习进修人员的基础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狠抓面授,辅导和操作三个环节,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将自己的经验、操作技能毫无保留地传给实习生、进修人员,注重培养实习生的实践能力,大胆让他们参与临床实际诊断、治疗全过程,深得广大实习生,进修人员的好评。本人还负责科室病历质控工作,于病案室多次质控病历,使病历书写更加完善。
马上就三甲评审了,作为医院这个家庭的一员,我坚信,有责任,才有动力,才能成长。坚决服从医院的工作安排,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和整体意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积极参与到三甲评审的各项工作当中。
尽管医生这个职业需花费太多的劳动和艰辛,但我坚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对医疗专业的再认识,医师这一神圣的职业一定会被更多的人认可。作为一名儿科医生,我将以荣誉为责任,继续追求我热爱的事业,继续面对我的病人,继续服务于我的患者。
第五篇:卫生院院长个人事迹
胡贤林不计个人得失,扎根山区33年,全心全意为山区群众服务,赢得了山区群众的信赖和爱戴,展现了一名基层医务工作者高尚的医德和崇高的职业精神。
胡贤林医德高尚,体现为他把救死扶伤的天职看得高于一切。33年来,他把病情当作命令,甘当“全天候”医生,克服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千方百计方便大山里群众就医。他视病人如
亲人,时时为病人着想,处处从病人的利益出发,不让病人多受一份罪、多花一分钱。33年来,他走遍了全乡28个自然村,叫得出六千多号人的名字。他把对病人的爱,融入日复一日的工作中,一举一动都是情。
胡贤林医德高尚,体现在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山区群众健康有保障。胡贤林说,“与大山里治病救人的头等大事比,自家的事都是小事。”为此,他一心扑在双峰卫生院这个“大家”的建设上,一次次放弃了离开山区的机会,为了在大山里建设好让乡亲们放心的生命守护站,他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
医生是个特殊的职业,病人以生命相托,这不仅需要高明的医术,更需要高尚的医德和甘于牺牲的精神。胡贤林扎根山区33年,以对事业极端负责的精神和高尚的医德,在山民心目中树立了大山一样伟岸的形象,山民们只要看到他,“眼睛亮了,病也好了一半。”
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这些年,与医疗设施越来越先进不相称的是,一些地方医患关系日趋紧张。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作为医护人员更是责无旁贷。胡贤林的感人事迹告诉我们,广大医务工作者只要恪守职业道德,弘扬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就一定有助于化解医患矛盾,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海拔六百米的天台山脉连绵不绝,横亘宁海、新昌和天台。素有宁海“小西藏”之称的双峰乡就坐落在这群山环抱的三地交界处。那里,有一个山民们熟悉的身影时常在崎岖的山路间穿行。33年来,他忠实地履行着救死扶伤的天职,用脚丈量着大山深处的每一寸土地;他一次次放弃了下山行医的机遇,一直坚守在大山里,为山区的父老乡亲建起了“生命守护站”;他以高尚的医德赢得乡亲们广为传诵的好口碑……
他就是共产党员、宁海黄坛镇双峰卫生院院长胡贤林。已经83岁的当地村民何行龙,这样评价胡贤林:“这么好的医生,难得。”1974年1月,何行龙大吐血,被送到卫生院。听说新来的病人有肺结核病史,当时在卫生院仅有的两间病房住院的病人谁也不肯与他同住一处,胆小的干脆吵着要回家。可何行龙的病情需要一日数次观察诊断,对症下药,理应住在医院里,而且最好安排单间。这时新婚才三天的胡贤林作出了一个令同事们感到意外的决定,让老何住进他安在医院宿舍里的新房,自己和妻子搬到附近的丈母娘家去住。
让病人住婚房,多不吉利,万一是传染病咋办?有人好心相劝。胡贤林反劝道,我是医生,治病救人最要紧;确诊是传染病再转院也不迟。后来,经确诊老何得的是肺结核后遗症———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就这样,老何在胡贤林的新房里整整躺了一个月。在胡贤林的精心治疗下,老何终于康复出院。
此后,老何一有病就找他,而胡贤林也从不嫌麻烦,每次都给予亲人般的照料。去年,老何出现原因不明的便血。他又找上胡贤林,要他帮着联系山外的大医院去看病。胡贤林不但很快通过在杭州工作的小女儿帮他联系上了浙一医院,还利用休假时间陪他到杭州看病。上个月,老何又高烧不退,来到卫生院一查,白细胞高达17000单位,比正常人高出7000单位。这对一个冠心病、肺气肿和老年慢性支气管炎等多种疾病缠身的老人来说,最好是到大医院去诊治,可这次何行龙执意不肯去。无奈之下,胡贤林只得每隔几天,就给老何抽血化验,调整用药;晚饭后,他带上出诊箱送医送药到床头。经过9天的精心治疗,老何的病情终于得到明显的缓解。33年来,类似这样的麻烦事,胡贤林不知揽过多少次。有时不仅要出大力,还要垫上自己的钱。
榧坑村的胡永安患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时常复发。气急时他脸色铁青,最犯愁的是每次挂针、吸氧的医疗费,五六天下来就要六七百元。这对丧失劳动力的他来说是很难承受的。这时,胡医生总是说“先看病,有钱了再来还”。10多年来,几十元的欠费胡贤林悄悄垫上;多的就记在卫生院的账上,待村民有钱时还上。账上的欠款从每年的数千元越滚越大,直到上万元。2003年前,这笔欠账直接从卫生院业务结余中核销。此后,由乡财政核销。胡贤林没有统计过10多年来自己垫了多少医药费,但一些生活特别困难的村民记得,每当要还他垫的钱时总被他婉拒。卫生院的平均处方26元。青霉素、庆大霉素等廉价药是双峰卫生院的当家药。为了让村民省药费,胡贤林动足了脑筋:山乡多发尿结石,急诊时打针消炎,待控制病情后,就教病人上山采车前草、金钱草和紫金沙三味草药煎服调养;上呼吸道感染时,教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