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理念,尽心尽责干好本职工作

时间:2019-05-12 15:40: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理念,尽心尽责干好本职工作》,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理念,尽心尽责干好本职工作》。

第一篇: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理念,尽心尽责干好本职工作

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理念,尽心尽责干好本职工作-------“两个至上”在岗位实践活动心得体会

海陵大队:陈彤

烟草行业的改革与发展已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国家局“两个至上”的理念贯穿于每名员工的实际工作中。“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是烟草事业得以发展壮大的保证。在实际工作中得过且过,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是做了和尚都不撞钟,对国家、对集体、对自身都无法交待,作为一名海陵稽查大队工作人员,从事具体的事务工作,如果没有责任心,就不能干好本职工作。我在工作中时刻牢记“两个至上”的理念,严格规范,依法行政,恪尽职守,廉洁自律。在日常工作中协助大队领导开展工作,及时了解队员在思想、工作中的想法,并在第一时间向大队长汇报,在市场稽查、许可证管理、内部监管、法律法规宣传等方面,扎实而又细致的开展工作。现将我对“两个至上” 在岗位活动体会阐述如下:

一、每日扪心三问,牢记使命,树立“两个至上”的理念。海陵区作为泰州市区的中心,自古商贾云集,全区有3500多户有烟草证零售户,无证户计185户,大队作为基层管理部门,在证件管理、市场管理、市场检查、内部监管等方面承担着重要职责,我们一线人员就是这些工作的具体实践者,“两个至上”不是

空谈,而是要立足本职工作,员工要时刻牢记使命,树立责任烟草意识,我每天三问自己:一问今天将要做什么工作?二问如何将这些工作做得更完善?三问自己是否有责任心,对工作尽心尽职了?

二、处处以“两个至上”为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许可证勘验、审核扎实有序开展,既要按时完成,又要保质保量

许可证工作无小事,说的是许可证工作的重要性。许可证工作要求我们从小事做起,扎实细致地开展工作,责任心就是这项工作开展好坏的前提,行政许可必须经过当事人申请、市民服务中心受理、大队人员勘验、领导审批等程序,许可证工作既要按时完成,又要保质保量,我认为办事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是这项工作能否圆满完成的前提,而其中对一些细微的环节的处理,就直接影响到工作的质量。我树立“两个至上”理念,时刻要求自己在第一时间到市民服务中心去拿收理件,拿件的时候我留心注意每个件收理材料是否齐全,如果发现差手续我及时与市民中心工作人员沟通,补齐有关手续,到了大队我在第一时间将受理件及新证与延续烟草证发给队员,并做好相关签收手续,督促队员按时完成受理件的勘验工作,并对队员勘验的许可证进行把关,看队员是否对《泰州市烟草专卖零售点合理布局规定》具体条款运用到位,是否及时掌握辖区小区人口、农村人口数量,是否在审请资料上严格把关,如房产证与受理件的关联衔接,有无补充材料。

三、“两个至上”指明前进方向,市场检查与市场监管工作

创新思路,尽心尽责非常重要。

按照上级部署大队每月要完成600条查扣任务,月初大队将任务下放至两个小组,然后由小组长将具体数量下放到每个队员,月底进行汇总,比一比哪个小组查获卷烟多,比一比哪个队员查获卷烟数量多,尽心尽责才能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在市场监管工作发挥“四员沟通”作用,充分履行内部监督职责,专卖管理队员对卷烟配送、访销等行为进行监管,坚持“监管工作不放松,痕迹管理最重要”的思路,扎实工作。

“国家利益至上,消费者利益至上”的理念,烟草人要时刻牢记,将它作为前进道路上的一座灯塔,在工作中尽心尽责,无悔于组织、无悔于自己。

2011年9月15日

第二篇:坚持“三个至上”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坚持“三个至上”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发布日期:2008-8-14 15:24:15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打印本文】

海南高院法学所所长王康寒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代表和全国大法官、人大检察官座谈会上强调,政法事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而发展,政法机关要承担起保障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必须“始终坚持党的事业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宪法法律至上”。“三个至上”既是新时期人民法院工作必须始终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也是人民法院队伍建设的重要指导方针。我们必须坚持“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

一、以“三个至上”为指导,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党的事业至上” 本质上就是坚持人民的事业、人民的利益至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是党的事业的根本,是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立足点,也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宪法法律的最高价值。宪法、法律由党领导人民制定,体现人民意志并以维护人民权益为已任。坚持“宪法法律至上”是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的应有之义。三者之间是相互联系、内在统一的。同时要进一步增强党性观念。必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增强党的执政能力,这是不可动摇的政治原则,在这个问题上必须头脑清醒、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要进一步增强大局观念。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做好本职工作,任何时候都不能把法院工作游离于大局之外。必须充分发挥审判职能,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要增强群众观念。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人民性,决定了我们的工作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必须贯彻专群结合的原则,这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独立行使审判权与群众参与司法并不矛盾。要增强司法为民、亲民和便民、利民的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加大人民群众参与司法的深度和广度,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要进一步增强法治观念。坚持严格依法办事,切实追求司法的公正、高效、权威,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真正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二、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科学内涵的理解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指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是“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所谓“理念”,实际上就是人们的一种观念、认识和信念。我们在行使司法权的过程中,法治理念是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审判权是司法权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每一种审判制度都蕴含着一种法治理念,法治理念通过审判制度得以具体的体现,并在这种制度的实际运作中得到贯彻。其次,每一位法官在行使审判权中,都会按自已对法律制度的理解、对审判制度和诉讼制度的理解、对法律的本质、社会的观念甚至对人性善恶的理解,通过行使审判权来表现出他们的法治理念。再次,法治理念在社会上的推行或拥戴的程度可以直接表现为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的内涵、大小和强弱,从而关系到社会守法、护法、爱法的程度,影响到国家的法治化的进程和审判改革的成败。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法治理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审判制度。而有什么样的审判制度,也会引导人们形成什么样的法治理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重大命题,这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和党的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的把握,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与“三个至上”的核心内容是相一致的。

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司法活动的指导意义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实施所持的内心信念和观念,一定的法治理念是由一定的社会制度、法律文化和价值观念所决定,一旦形成,便相对固化于人们的思想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持久性,有什么样的法治理念就会表现为什么样的立法、执法及守法行为。因此可以说,法治理念是司法活动的灵魂,决定着司法行为与效果。人民法院和法官在国家法治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是我国法治建设事业中重要的主体力量,是法律的忠实守望者和捍卫者。用西方法学家的一句名言:法律借助法官而降临尘世。法官兴则法治兴,法治兴则国家兴。在人民法院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就是要在全面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前提下,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和精神,用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更新司法理念,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开创人民法院工

作的新局面。

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司法实践的灵魂

美国著名学者德沃金称:“法院是法律帝国的首都,法官是帝国的王侯”。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司法机关,法官是司法的主体,如果法官没有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不懂得司法权为谁掌握、为谁服务,不清楚在司法工作中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就不可能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案为民所办,就会迷失前进的方向,盲目崇尚西方的法学理论,脱离我国的司法实际,导致矛盾纠纷不能公正解决、涉法上访和申诉案件增加等一系列不和谐的现象发生,损害司法形象,甚至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所以,法官必须坚持以“三个至上”为指导,牢固树立“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用正确的思想武装头脑,始终保持浩然正气、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永远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

2、法官首先应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忠实信仰者

法治从信仰法律开始。在法治建设的过程中,作为法律的执行者,法官对法律的敬仰就显得尤为重要。正是基于法官地位的特殊,法官的每一个执法行为都会受到社会的关注,都会向社会传递出法律至上或法律虚无的信息。所以只有坚持“三个至上”能坚持法治信念,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法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随着西方法律制度被大量移植,西方的法治理念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法官,特别是在年轻的法官思想中产生了一种盲目尊祟,反映在审判工作中,就出现诸如坐堂问案,不善调解,过分苛求当事人的举证责任等审判官僚倾向。而对西方的法治理念是否能适合中国的国情缺乏理性的反思。比如法律职业追求精英化,使法律人沉溺于自我封闭的体系,对真正的社会追求和基层民众的法律意识视而不见。这将会导致法律家阶层越来越脱离基层社会,并直接影响到审判观念、法律解释、解决纠纷方式的选择等审判活动。面对这一现实,党中央在深刻反思历史经验教训、批判地吸收西方法治的文明成果、科学分析中国社会的文化传统、立足于现实国情和民众法律意识水平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地提出了“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最近胡锦涛总书记在大法官,大检察官座谈会上提出以“三个至上”的指导思想。通过学习,使得我们明确了法官职业的价值追求和事业前进的政治方向,必将深刻地影响我们法官的审判理念、审判方法和审判效果。、法官应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坚定实践者

理念的价值在于实践。一种理念不论它有多正确,只有不断地在实践中贯彻落实才能产生实际效果。任何一种理论在建立之后都必须回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最终检验。依法治国进入根本大法并不意味着社会事务的处理过程都会在朝夕之间纳入法治的轨道。治国方略的变化需要相关观念的渐次转换,同时也凸显了利用怎样的法治观念来指导人们的社会实践的重要性。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法官应该身先士卒,应该自觉坚定地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运用到生动的司法实践中去,通过对宪法和法律精神实质的把握,准确地适用各种法律条文,正确地运用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以高度的社会正义感和责任感,兼顾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通过中立的裁决、公正的审判、有效的调解,使纠纷得到解决,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到更好的维护。法治的道路应该是一个漫长而不断求索的过程,我们有理由对我们所期待的法治社会充满信心。

4、法官应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积极传播者

法官通过审理案件,真切地体现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在指导法官的司法实践中是如何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力和作用力。诚然,单靠法官自身努力是有限的,要向社会宣传,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才能深入人心。法官除了提高司法效能之外,还要通过办案将法治理念、普及法律知识贯彻到执法过程中去。把抽象的法理、理想的公正价值追求,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转换表达为公众可以接受的情理,使司法工作的专业性得到通畅的、通俗的交流,增加公众对审判工作的接受度。这样,法院审判工作、社会根本利益的公正价值、理想追求与社会对司法效果的认可落差也会逐步缩小。

法治的真正实现不在于用法律条文来取代固有的文化传统,而是要把人们对法、法律和法治的信念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去,融入到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中去。这是在中国实行法治的困难所在,但也是在中国实现法治的前途所在。要想建成法治国家,没有广大公民的积极参与,法治化将面临着动力不足的缺失。因为法治的决定力量来自于人,来自于公民的从法意识,所以,培养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在我国实行法治化道路的进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被社会广大人民群众普遍理解和接受,在社会中凝聚成一股全社会向往法治、追求法治的持久的精神力量,我们的法治建设才不会成为空谈。

为什么要求法官担负起宣传法律的重任,成为先进法治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呢? 是因为审判工作除了与诉讼当事人、诉讼参与人密切相关外,还与政府的各职能部门、银行、新闻等机构密切相关,可以说法院的工作与社会的各行各业随时都可能发生联系。法官审理的各类案件始终是媒体关注的对象,所以法官不仅仅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可以向当事人灌输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以自身的模范行为和公正高效的工作成果,向社会充分展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丰富内涵,让民众感受到司法的人文关怀。同时利用各种案件资源、各种渠道、各种机会去宣传

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以此促进全社会形成社会主义法治的共同信念。

四、法院文化建设应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载体

法院文化建设是法院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院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核心,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载体,法院文化建设不但营造法院精神家园,而且是营造法官世界观、价值观、金钱观、权力观的思想武器,是提升法院品味的重要抓手。文化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法院文化内涵:法院文化作为一种特有的文化形式,它包括全体法院工作人员在长期的司法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法院特有的思想观点、精神面貌、行为准则、人文风格和工作作风,以适应法院审判工作,执行工作需要的文化场所的建设。它外在表现形式是法官高尚的精神境界与良好的精神状态,是法官对党的事业和对法律的无限忠诚,是法官对司法公正司法效率的努力追求,是法官的文明司法和对当事人的平等关爱,是法官捍卫正义与公平的不懈精神,法院文化是法院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法院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与核心。加强法院文化建设是新时期审判工作的需要。一个资深的法院应当有丰富的知识很高的学问,博学而多才,靠‘拍脑袋’是不能够审判好案件的。随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经济交往频繁,利益格局变化,社会法律关系始终处在一种新旧交替、复杂多变的多元的动态之中。一方面由于法律相对于社会生活的滞后性,导致新类型疑难案件不断增多,另一方面也由于不断变化的社会法律关系,新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不断出台。这种状况,就要求人民法院的法官,一是要有丰富的综合文化素养和深厚的法律文化功底的养成,保证法官们及时了解各种新颁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并准确掌握立法精神和准确运用于审判工作之中。不仅要从法官的裁判之中看到司法的公正,还要从法官的行为上感受到司法的公正。新的历史时期,现代审判活动,要求一名合格的法官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审判经验、高尚的道德品格,还要有优秀的人格魅力,举手投足、言谈举止之间能够体现法官个人修养,彰显司法权威;法院审判案件,不仅要求法律事实清楚、审判程序合法、法律文书规范,也还要求法官的庭审举止文雅,仪表端庄,充分体现法官的庄严和司法神圣。这些内在的本质的涵养,是一名合格法官靠深厚的文化积淀培养出来的综合素养。文化对于人是一种精神支柱和精神依托。法官作为特殊群体,应当生活在一种健康高雅的法院文化氛围之中。坚持“三个至上,”与时俱进地推法院文化建设。

第三篇:牢固树立创业理念

牢固树立创业理念

在创建院士工作站的实践中加强企业科协建设

辽宁省沈阳市科协

沈阳是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核心城市,工业基础雄厚,企业集群集中,科技与企业结合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党中央、国务院作出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决策后,沈阳市科协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在中国科协、辽宁省科协的有力指导和全市各方面的大力协助下,积极引进高端智力服务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先后创建了32家院士工作站,聘请145位两院院士来沈阳工作。其中,首批创建院士工作站的12户企业,多数是承接国家和省市重大建设项目和自主品牌研发的大型企业集团和骨干企业。2003年以来,在40多位院士的直接指导下,有20多项攻关研发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引起国家和省、市领导的高度关注。院士工作站的创建,为企业科协建设带来了活力。几年来,我们在创建和发展院士工作站过程中不断加强企业科协建设,有效地提升了企业科协的地位作用和能力水平。

一、在建站中建“业”,促进企业科协增强服务自主创新的本领

有作为才能有地位。院士工作站的创建,使企业科协工作有了一个直接为自主创新服务的抓手,科协自身建设也因为有了新的内容而得到加强。一是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企业科协服务全局的能力有了提升。从沈阳的实际看,国有企业经过长期的改革改组和调整,企业科协的地位越来越“边缘化”。多年来,我们通过开展“讲比”活动等有效形式提升企业科协工作,但“边缘化”的问题并未根本解决。院士工作站的创建,拉近了科协工作与中心工作、企业科协与企业领导的距离,为企业科协施展作为搭建了平台。沈重集团是一家大型国有企业,原有的主导产品在市场竞争中优势衰减,急待开发拳头产品。集团科协以成立院士工作站为契机,邀请钱七虎、孙钧等6位院士专家研发全断面盾构机。企业在对盾构机知之甚微的情况下,依靠院士专家的集体智慧合力攻关,仅用了一年多时间就生产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全断面盾构机并迅速投放市场,使我国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装备产品。去年8月,又成功收购了德国维尔特公司和法国NFM公司,以绝对控股的优势占据了世界盾构机开发的制高点并实现了跨国经营。目前,企业已生产销售全断面盾构机10台,销售收入12亿元人民币;承接国内外订单24台,合同额22亿元人民币。沈重集团科协在引进高层智力、推进自主创新中的作为得到了充分体现。

二是通过建立院士工作站,企业科协对接项目的本领有了增长。没有项目引不来“凤凰”,因此,企业科协必须熟悉项目,否则不仅引不来“凤凰”,还可能损毁“巢穴”。2003年一年中,经过各企业科协与企业技术部门共同整理提报,全市一次收集到30多个项目,经过市科协与院士先期对接,很快得到了院士们的积极回应。当年成立的4家企业院士工作站,使企业科协首次进入重大项目对接,科协的专兼职干部切实感受到了抓项目的压力和收获。院士工作站相继成立后,企业科协扭住项目不放,不断延伸与院士专家合作的领域。沈阳黎明航发集团公司是我国著名的大型军工企业,为了开发新型燃气轮机,公司先后聘请9位院士参与项目研发。公司科协不仅积极主动地为院士们提供有效服务,还针对微观技术领域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博采院士“绝技”,突破一系列技术障碍。表面技术是黎明集团急待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刘大响院士在该技术领域处于领军地位。公司积极与刘院士就电子束物理气相热障涂层技术进行合作,取得实质性进展。为解决大型薄壁件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公司科协请我国铸造技术泰斗柳百成院士出招。柳院士领衔开展熔模铸造计算机模拟仿真研发,并把自己开发的软件无偿提供给黎明公司。艾兴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刀具大师”,而黎明公司恰好需要解决高速切削加工技术难题。经过艾院士“点化”,技术障碍很快找到了原因,解决问题的办法应运而生。通过一系列的项目和技术对接,企业科协积累了一套抓项目的经验,做工作有了底气。

三是通过创建院士工作站,企业科协普遍增强了做好工作的信心。过去每逢企业科协在一起开会,大家常常要向市科协诉诉苦衷,提提困难,集中起来往往是企业领导不够重视科协工作,企业科协活动难搞,工作难做,说来说去都是信心不足。院士工作站成立后,不仅建站的企业科协感到工作有奔头,暂时没有建站的企业科协也通过建站企业的示范作用而增强了信心。沈阳鼓风机集团是我国鼓风机行业的排头兵,科协工作一直很出色。建立院士工作站后,集团董事长亲自担任科协主席,党委书记和多位副总任副主席并在科协工作中有具体分工。科协工作不仅在集团内部一路畅行,而且院士工作站建设和“讲比”活动等主要工作纳入到绩效考核体系,以至于科协几名专职干部忙不可支。沈阳协合集团是一家生物技术研发企业。院士工作站成立前,公司董事会先期组建了科协,并责成科协开展合作对接。在董事长的主持下,公司科协与六位院士保持密切联系,还把中科院生态所、同济大学和沈阳药科大学的多位专家请进企业与院士合作。目前,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抗癌新药“单链抗体靶向药物”研究取得重大进展。企业科协也从研发成果中体会到了科协工作的价值。院士工作站给企业科协工作带来的变化,有力地鼓舞着全市专兼职科协干部爱岗敬业。

二、在建站中建“队”,积极培植企业自主创新骨干队伍和拔尖人才

把院士请进企业,等于为企业科技人员请来了导师。市科协和各企业科协抓住机遇开展科技人员培训,为培养造就科技骨干和拔尖人才主动“配方”。

首先,积极组建研发梯队,让企业科技人员面对面地接受院士专家口传心授。沈阳中科靓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是“中国北方第一村”—沈阳市于洪区小韩村科技致富以后成立的生物技术开发公司。近年来,公司面向社会招聘了一大批科技骨干充实研发。同时,公司上级单位靓马集团董事长亲自出面赴北京邀请院士,成立了全市第一家由村办企业组建的院士工作站。公司和集团都把院士工作站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组织了一支具有大学以上学历的研发团队与院士及助手合作,又在中科院遗传所、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和东北农业大学等教学科研单位请来多位专家,三支队伍整合攻关,既顺利开发出研究成果,又使本公司科技骨干开阔了眼界,掌握了核心技术。目前,经过三年的刻苦攻关,该公司开发的荧光素酶已进入实验室批量生产,为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提供了国内领先的技术手段。同时,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在院士专家指导下,迅速成长起来,成为生物技术研发的骨干力量。沈重集团针对盾构机技术力量短缺的实际,选派多名科技骨干出国深造,不惜花费巨资招收大学本科生、研究生,每年还投入百万资金组织各类人员培训。此外,黎明航发集团、沈鼓集团等企业也注重在建站中建“队”,采取了与靓马生物公司相类似的办法培训企业科技人才,分别取得了成效。

其次,开辟产学研合作基地,借“外脑”出成果、育人才。沈阳鼓风机集团几年前就与西安交大、大连理工大学和东北大学共建科研基地,集团定期选派科技骨干赴三所高校开展定向研发。成立院士工作站后,集团又选派科技人员到院士所在的实验室或研究机构接受培训,吸收了院士专家的“真传”。何氏眼科医院是一家由归国博士领衔创办的民营医疗机构,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为拥有多家医疗连锁机构、医学院和医药开发中心的大型眼科医疗基地。为壮大科技实力,院方选派医务人员和科技骨干赴谢立信院士所在的山东眼科研究所进修学习,谢院士给予了精心指导。还从所属的“绿谷”药物基地抽调科技人员与姚新生院士合作。姚院士不仅亲自指导研究,还安排这些科技人员在其工作的实验室研修,为科技人员提高专业素质和研究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目前,医院正在组织科技人员与院士工作站的多位院士共同开发“人工晶体”,决心在替代进口方面取得突破。

第三,举办企业科技创新讲坛,请名家名师传道授业。最近三年来,市科协与企业科协和有关学会合作,陆续举办企业科技创新讲坛,先后邀请王国栋、孙铁珩、吴澄、潘际銮、陆燕荪等一大批院士级名家到企业讲学,近万名科技工作者听取了学术报告。已经建立院士工作站的企业,还请院士为企业职工上课,企业负责人不仅亲自听课,还发动科技人员提问,请院士解疑。沈重集团为推进盾构机研发,多次请院士作专题报告,孙钧院士还以《盾构机在地铁施工中的应用》为题,详细阐述了盾构隧道施工的技术问题及处臵方案,使全体科技人员大开眼界。现在,企业科技创新讲坛已渐成品牌,如果一段时间不来院士讲学,基层单位还会打电话询问。

三、在建站中建“网”,不断完善企业科协的组织体系 创建院士工作站,有效地加强了企业科协组织建设,并且逐渐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的社会化组织网络。跟以往比,建立院士工作站以后,企业科协建设有了新的变化:

第一个变化,地位上升。突出标志是,院士工作站建设变成了“一把手工程”,科协工作备受领导关注。12家建立院士工作站的企业,不论是国企民企,都是一把手出面与院士交流,科协建站服务工作又都是一把手交办,而且经常过问。特别是在民营企业中,几乎每位院士都是企业经营者亲请亲为,科协自然成了老板的助手。这种现象说明,科协有没有地位,不在争取在作为。

第二个变化,各方协力。由于院士工作站的建立直接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科协这方面的工作与经济效益和企业形象直接相关,因此由科协出面协调一些问题比过去顺畅,与企业内部各方面关系也越来越融洽。为了给院士工作创造方便,一些企业科协经领导授权给相关部门分派任务,各部门也能愉快接受。这种态势也启示我们,在科协人力不足的情况下,拉动各方支持,形成协作网络,是加强组织建设的有效措施。

第三个变化,开放作业。过去,企业科协往往工作比较封闭,与外界的联系主要是参加上级会议。建立院士工作站以后,社会活动多了起来,与上级和外部的联系多了起来,围绕院士工作站建设和安排院士活动,市科协与市领导、企业领导和企业科协经常互动。有时候,企业科协还要代表企业领导与中央和地方的相关部门联系工作。活动空间的扩大,使企业科协工作大大增加了开放度,这是院士工作站带来的重大变化。

四、在建站中建“家”,为科技人员提供良好环境 建立院士工作站是一项长期的带有战略性的工作,因此必须坚持用发展的观点与和谐的理念,诚心诚意地将院士工作站建成“院士之家”,让院士感到“家”的温暖。在这方面,我们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一是为院士排忧解难,提供人文关怀。院士过生日,市领导送去生日卡、生日蛋糕,并设宴祝院士健康长寿。当有的院士有病住院,市委主要领导亲自到医院探望,表示慰问,并指示医护人员治疗护理,早日实现康复。对进站工作的院士,有关科协组织为他们创造出最佳的工作环境、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解决他们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沈阳黎明航发集团公司由总工程师亲自负责院士工作站工作,并指派两名专职人员为院士工作站提供全程服务,坚持“四必访”,即逢年过节必访、家中遇事必访、立项攻关必访、出台决策必访。真诚的服务使院士很感动,视沈阳为“第二故乡”,决心“与沈阳共命运”。

二是规范院士工作站的管理,保证健康发展。五年来的实践证明,保证院士工作站的长期稳定健康发展,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组织体系和措施保证。市科协把院士工作站工作纳入了党组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院士工作站领导小组,并指定由组宣部牵头抓总,协调有关工作,制定有关院士工作站的管理规定,定期召开工作会议,加大对院士工作站的指导力度。机关各部门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各基层单位科协对此项工作也给予高度重视,主管科技工作的企业领导分管院士工作站工作,明确科协、技术中心、科技处“三套马车”整合服务,指派专门人员负责院士工作站的工作并与院士进行及时沟通与协调,及时请示汇报,保持与院士的紧密联系。黎明航发集团采用电话、短信息、电子邮件等多种形式,与院士保持密切联系,要求周周报情况、天天有信息。同时,公司还按照院士的专业和技术专长,与相对应的技术室(所)结成对子,组织专业人员去院士实验室进行学习调研。

三是创造良好的“四尊”环境。建立激励机制,尊重院士的劳动成果,努力营造“四尊”环境,对于院士提出的对策和建议,虚心听取,认真采纳;凡是通过院士牵线搭桥引进的项目、资金、人才,认真对待,抓紧对接。每年都要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对为沈阳发展有特殊贡献的院士、专家进行重奖,并聘为市政府科技顾问。从2003年起,我们从院士抵达沈阳的第一时间开始,就为院士“量身定做”了全套的服务计划,五年间从来没有“缺斤少两”。在机场、车站,我们为院士安排了贵宾通道。院士下榻宾馆,直接取钥匙,无需烦琐的登记。院士的活动和工作日程安排,事前已经做了周密安排并有专人服务。为保证院士在沈期间工作愉快,我们一般都邀请院士夫人或秘书陪同来沈,同时,把院士夫妇在沈阳的留影扩印成册,作为礼品赠送,2007年还为来沈参加“中国百名院士沈阳行”和院士专家企业行的院士们赠送了16寸彩照,百名院士人人喜形于色。在众多院士集中来沈参加活动时,我们还要特地为院士安排研究生、大学生志愿者提供“二对一”或“一对一”全天候引导服务,赢得院士们的好评。这些细致入微的尊重关怀,体现的是这座城市的温馨,在留住院士、发挥院士作用方面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总之,院士工作站的创建和发展,为企业科协组织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企业科协组织建设的不断加强和完善,为院士工作站的强劲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院士工作站的建设和企业科协的组织建设互相促进,互相推动,相得益彰。我们将努力通过加强企业院士工作站建设,不断推动企业科协组织建设,促进企业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和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贡献力量!

第四篇:牢固树立法治理念

牢固树立法治理念

确保我县平安和谐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宋明辉

(2008

年7月16日)

目前,我县正处于经济发展和人民内部矛盾多发的关健时期,因此,在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中,政法队伍应该着眼于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主题,着力创新工作理念、转变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机制,以新的工作实践推动政法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

一、真抓实干,成绩突出,社会主义法治进一步加强。在2008年前期的工作中,我县政法队伍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为我县安全稳定作了应有的贡献。全县政法机关进一步强化政权意识和国家安全意识,始终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作为首要任务,牢牢掌握对敌斗争的主动权,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有效维护了全县社会政治稳定、治安持续平稳,为今年的“奥运会”在北京顺利举办创造了一个安定、团结的良好局面。

紧紧围绕北京奥运会安全保卫工作,深入开展宗教场所基础调查,落实“包保”责任,强化重点管控,严密防范、严厉打击“法轮功”、“门徒会”等邪教组织的非法活动,收缴了大量非法书籍、资料。进一步推进公安信访工作长效机制的落实,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沉着应对因行业管理、就业安置、征地拆迁等各种治安热点、难点事件和疑难复杂问题,积极预防、—1— 妥善处置了各类影响稳定的突发性、群体性苗头事件,共调处矛盾纠纷159起。强化网上斗争,落实每日巡查制度,及时掌控网上动态,组织开展跟贴、引导工作,牢牢把握斗争主动权,最大限度减少网上恶意炒作和负面影响,发现删除不良信息3条。切实加强出入境人员的管理,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安装完毕并投入使用出入境管理信息系统,法定不批准出境人员通报备案工作得到加强,共受理出国出境人员105人次,没有出现任何差错。圆满完成了“两节”、“两会”、各级领导到镇雄视察等一系列重大节日、会议和活动的安全保卫,确保了绝对安全。

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社会治安大局保持平稳。共立各类刑事案件605起,同比减少35起,下降5%,破案373起,同比下降18%。其中,当年案件490起,同比增加58起,上升13%。所立案件中,当年重大案件56起,同比减少43起,下降43%。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73起,其中,当年案件242起,当年案件破案率为49%,同比降低7%。所破案件中,当年重大案件24起。查获犯罪团伙6个21人,涉案13起。通过破案,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50名,其中网上逃犯53名,狠狠打击了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有力整治了突出治安问题。

深入开展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以城区为重点,始终保持对“两抢一盗”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共立“两抢一盗”案件254起,同比减少130起,下降33.9%;破获160起,同比减少92起。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继续保持对黑恶势力的严打高压态势,坚持露头就打的方针,摧毁了城区以陶军为首的恶势力犯罪团伙,涉案成员25人,抓获19名,破获刑事案件14起,—2— 逮捕起诉14人。有效防止黑恶势力形成气候,坐大成势,危害社会,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得到增强,城区社会治安进一步得到巩固。

深入开展“打盗抢、抓逃犯”专项斗争。2月1日以来,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全警参与,采取“蹲点守候抓现行、梳理排查破积案、阵地控制摸线索、监管场所挖余罪、适时设卡控外逃、日常工作促斗争、信息交流保案侦”等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办法,充分利用春节期间各类在逃人员可能返乡过节、办证的有利时机,认真落实户籍地签收布控工作,多管齐下、多策并举,强化布控缉捕措施,全力缉捕在逃人员。共破获刑事案件54起,摧毁犯罪团伙5个25人,抓获作案成员78名,缴获赃款赃物折币10.6万元,抓获网上在逃人员53名。

深入开展“平安县城”整治专项斗争。从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月31日,在县城开展为期3个月的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整合城区警力资源,始终坚持主动出击,全面深化“平安县城”创建工作,初步建立起城区经常性严打工作机制,城区治安防控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共破获刑事案件93起,查处治安案件226起,逮捕犯罪嫌疑人47人,治安处罚违法人员302人;办理劳动教养31人,收戒吸毒人员79人,抓获网上逃犯24人;收缴罚没款8万余元,缴获赃款赃物折币6万余元。

深入开展“整治安、强管理、保稳定”专项斗争。召开动员大会进行了全面安排,从3月22日至5月25日在全县范围统一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整治安、强管理、保稳定”专项行动。查处治安案件21起,罚款5750元,行政拘留1人;抓获网上逃犯3名、—3— 吸毒人员1名;查验机动车1180余辆,清查旅店464家、网吧184家、出租房屋361家,娱乐场所326家,学校39所;盘查可疑人员787人,排查重点人员101人;调解纠纷19起。集中统一行动取得实效,为专项行动的深入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加大禁毒工作力度,打好禁毒人民战争。按照“四禁并举”的禁毒工作方针,进一步加大对毒品违法犯罪的打击工作力度,强化禁吸收戒工作,狠抓禁种铲毒,严密易制毒化学物品管理,推进毒品重点整治和“创无”工作,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禁毒和艾滋病预防宣传活动。共破获毒品案20起,同比减少1起,下降5%,其中,重大案件7起,同比减少5起,下降42%。查获毒品犯罪团伙3个10人,涉案3起;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31名,逮捕10人,刑事拘留18人,取保候审2人,其他处理1人;铲除罂粟8534株,缴获海洛因793.3克,同比减少707克;收戒吸毒人员157名,同比减少37名。

着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有效维护社会治安秩序。加大治安案件查办力度。发现受理治安案件849起,同比增加53起,上升7%;查处治安案件847起,查处率为99%,与去年同期持平,行政处罚939人,同比多处罚17人。以查禁取缔“六合彩”赌博为重点,认真开展禁赌专项整治行动。共查处赌博违法案件112起,治安处罚241人,其中,“六合彩”赌博案件24起,治安处罚30人。深入贯彻落实“八条措施”,全力整治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认真开展学校法制教育宣传,健全完善法制副校长选派制度,强化学校内部安全指导和安全大检查,及时发现整改安全隐 —4— 患,加强校园周边治安巡逻防范,维护交通秩序1030人次,开展校园消防检查438次,发现督促整改安全隐患33处。各派出所针对夜间学校上下晚自习治安复杂的实际,组织专门力量开展车辆或徒步巡逻,全县校园内未发生案件或事故。强化民爆物品、危险物品和剧毒物品管理。认真开展毒鼠强专项治理行动,清理检查个体工商户摊点500余家,宾馆旅店150家,学校、幼儿园279所,机关食堂,各类企业、工地食堂、饭馆等300余家,进一步强化了对毒鼠强的安全管理措施;认真开展民爆物品、枪支弹药、烟花爆竹专项整治,共收缴仿真手枪一支,炸药21.5公斤,导火索10米,管制刀具107把,烟花爆竹550万余头,取缔2个烟花爆竹非法生产窝点,逮捕4人,行政拘留8人;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关闭查封非法煤窑和矿山,对严重违法犯罪人员依法查处打击,侦办案件3起,逮捕1人,批捕2人。进一步整合城区警力资源,加强城区街面巡逻防控,有效维护治安秩序,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了“两抢”等案件的发生,城区治安持续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得到巩固。

政法队伍肩负着确保社会长治久安的重大责任,其思想和行动决不能偏离正确的方向。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确立成为我们党和国家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

二、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强化职能,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5—近年来,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各级党委、政府和政法机关对广大政法干警开展了一系列思想教育活动,保证了政法队伍的先进性。但是,必须看到,政法队伍中还存在着执法不公正、不严格、不文明、不作为、不适应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等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其根源还是执法理念出现了偏差,使一些政法干部不适应民主法制不断推进、人民群众法治意识日益增强的新形势;一些执法者还没有真正树立法治社会所要求的基本理念,以权代法、以言代法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认真解决的思想障碍,需要广大政法队伍通过不断地解放思想来解决。全县政法机关应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和服务意识,始终把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促进发展、维护发展上,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扎实做好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维护正常施工秩序,确保塘以路、华电镇雄电厂、西环路、九棵树片区开发、新村小区建设等重点建设项目顺利进行,促进了经济发展。进一步深入开展打击涉烟、涉税、涉电、涉水等专项行动,严密防范、严厉打击经济犯罪,有效维护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紧紧围绕预防和减少重特大交通、火灾事故的目标,继续加强交通、消防安全管理,初步形成了以交警大队、消防大队为龙头,以基层派出所为依托,以各有关部门为辅助,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道路交通和消防管理工作体系,道路交通事故、火灾事故得到有效遏制,杜绝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

—6—

三、要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政法队伍新一轮解放思想的主题

在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中,广大政法队伍要始终把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活动的全过程,加强学习,提高认识,促进思想不断解放,推动法治理念不断深入人心。

(一)树立公平正义的理念。在新一轮解放思想活动中,必须坚持把牢固树立公平正义理念作为政法队伍首要任务来抓,切实克服和纠正在执法过程中存在的不公正、不严格、不文明、不作为等问题,促进公平正义的精髓渗透在法治实施的全过程,使公平正义成为人们实实在在感受得到的结果,社会主义法治真正成为吸引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

(二)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对政法机关和政法工作来说,坚持以人为本,最关键的就是坚持执法为民,通过执法活动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把尊重和保障人权作为执法为民的着重点,一方面要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和普遍的人权,另一方面要在执法活动中尊重和保护包括犯罪嫌疑人在内的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体现社会主义法律制度的人文关怀;坚持廉洁自律,秉公执法,坚决反对和查处吃拿卡要甚至受贿索贿等司法腐败现象,维护司法活动的严肃性、公正性和权威性。

(三)树立科学的稳定观。维护社会稳定既是政法部门的法定职责,也是政治使命,务必恪尽职守,不可丝毫懈怠。因此,要通过有效减少和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促进和谐稳定。政法机

—7— 关和队伍首先要提高办案质量,把案子办好、办铁,努力避免因工作失误引发群众不满,减少涉法上访。要拓宽和通畅正常的申诉渠道,切实保护群众正当利益的诉求。要继续深化“三位一体”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体系,完善化解矛盾纠纷的长效机制。要有效打击和遏制刑事犯罪活动,坚持扫黑除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通过加强对敌斗争、维护国家安全促进和谐稳定。

(四)树立服务大局的观念。政法工作做得好不好,政法干警工作成效大不大,最终要看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成效。政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更加自觉地为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服务,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调节各种关系,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通过依法调节涉及“三农”问题的经济关系,保护农民合法权益,促进农村经济加快发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依法打击经济犯罪,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通过依法防范和打击刑事犯罪活动,依法防范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的渗透破坏活动,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总之,政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的一切工作,都要着力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和公平正义的法治环境。

(五)建立健全工作和考核评价机制。要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逐步建立和完善维护社会稳定和社会治安领导责任机制、社会治安形势分析评估和决策治理机制、社会治安防控机制、—8— 经常性“严打”和治安乱点治理机制、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机制、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的协作联动机制、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机制、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机制、政法综治经费保障机制、工作检查考评和奖惩机制、责任查究机制等各项工作机制,使政法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同时,要建立新的考核评价机制,综合考虑各方面的表现,如不能只看办了多少案件,还要看化解了多少矛盾;不光看抓了多少人,还要看解决了多少问题等,以新的考核评价机制推动新的工作实践,促进政法工作取得新突破。

(六)进一步加强情报信息工作,确保社会政治稳定。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把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放在各项工作首位。加强隐蔽力量建设和情报信息工作,高度重视公安机关综合情报信息系统的建设和使用,建立健全报警预警机制,努力获取深层次、内幕性、预警性的情报信息。坚持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沉着应对各种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和人民内部矛盾。认真开展基础调研工作,全面掌握不稳定因素。进一步开展对10种国保对象的基础调查工作,切实掌握情况,做到“三个绝不允许”。深入开展“打击非法邪教组织”专项行动,加强同“法轮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最大限度地萎缩“法轮功”等邪教组织滋生、发展的土壤。

(七)进一步加强奥运会安全保卫工作,确保万无一失。奥运会将于今年8月在北京举办,全国关注,举世瞩目。我县政法机关讲政治、顾大局,高度重视奥运会的安全保卫工作,认真落

—9— 实各项安保措施,围绕奥运会开、闭幕式等重点环节,有针对性地加强情报信息、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涉法信访、治安掌控等工作,确保不发生危害国家安全的案(事)件,不发生涉法涉诉人员进京上访,不发生造成影响的各种涉外案(事)件,不发生影响稳定的群体性事件,不发生影响稳定的重大刑事案件和群死群伤的重特大道路交通、火灾事故,为奥运会的顺利举办做出积极努力和应有贡献。

—10—

第五篇: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苗 勇

党的十五大政治报告,首次确立了依法治国的纲领。1999年宪法修正案又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努力,法制建设在中国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毋庸讳言,在一个有着两千多年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里,企望用五十多年的时间,尤其是我国的法制建设真正发轫于七十年代末,在这短短的时期内,就建立起先进发达的法治社会,只是一种良好的愿望罢了。在当今,权大于法、以言代法,有法不依、违法不究等悖于法治精神的言行,每每发生。这些不良现象,严重阻碍了法制建设的进程。此类问题的产生,不仅有体制上的根源,更存在着观念上的原因。在相当多公民的头脑中,包括一些党政领导干部,视法律为驭民之工具,无视法律的崇高地位,法律对己有利时便用,无益时就不执行。媒体报道:四川某县一位负责人,当检察机关准备逮捕他手下一位贪污、受贿的干将时,这位“大人”竟自恃“权威”,号令检察官:不经我批准,不准逮捕。后又百般阻扰,结果自己也因犯妨害公务罪而锒铛入狱。此类毫无法治观念的官员,在现实生活中,恐不少见。为了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笔者深感到,在我们的社会里,应大力倡导“法律至上”的观念,确立法律至高无上的地位。如果在公民中,尤其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牢固树立了这一观念,中国的市场经济(也是法治经济)将日趋完善发达,中国的前途将更加辉煌灿烂。正如江泽民同志于1996年2月8日在听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王家福讲授的《关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后指出:“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坚持依法治国,一个重要任务是要不断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干部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是 依法治国的重要环节;公民自觉守法、依法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权益是依法治国的重要基础。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法律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依法治国的进程。”①因此,在当今,强调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意义十分重大。而要树立起这一观念,首先必须认清提出这样一个论断的事实、法律及理论的根据。

1、没有法律至上的观念,也就不可能有法治社会可言,这是历史的 深刻教训。1949年2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我们就彻底废除了国民党统治时期的法律体系。但是由于我们党对法治的重要性及必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更多倡导的是人治思想,因此,在“破”的同时,并未真正重视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工作。当时,党内外普遍认为,法律是政治的工具、阶级斗争的武器。当感到有用时,就重视法律的制定。当认为价值不大时,就将其弃之一旁。建国不久,国家领导人感到国家的政治体制亟需法律来加以确定,便于1954年9月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了《宪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国务院组织法》、《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但从1957年开始至1976年,由于所谓阶级斗争的需要,党和国家由开始轻视法治发展到彻底抛弃法治,法律虚无主义盛行。十年浩劫,《宪法》名存实亡,公检法被砸烂了。大搞群众办案、群众专政,酿成了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建设的悲剧,更是法制建设的悲剧。据1980年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江华所作的《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中谈到复查纠正文革中冤假错案透露的数字,“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共判处刑事案件120余万多件。到1980年6月底,各级法院已复查113万件(其中,反革命案件27万件,普通刑事案件86万多件)。改判纠正了冤假错案25万多件,涉及当事人约26.7万多人。反革命案件中冤假错案比例约占64%,有些地区达70%——80%。普通刑事案件中冤假错案比例占9%。在改判纠正的反革命案件中,包括因刘少奇同志冤案受株连被判刑的案件2.6万多件,涉及2.8万多人。②这种肆意践踏法治的历史,固然有深刻的的社会历史原因,但与国家领导人及广大人民群众视法律为手中的工具,轻视法律的观念,是密不可分的。可见,没有法律至上的观念,也就不可能有法治社会的存在。

2、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也就是维护了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法律至上与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不仅不相矛盾,而是高度统一的。一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明确规定了四项基本原则,要加强 党的领导。《宪法》充分肯定了党的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真理,修正错误,战胜许多艰难险阻而取得的。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各族人民将继续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各项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宪法是母法,任何其他法律都不得与之相抵触。因此,树立法律至上的观点,也就是坚持了党的领导,这是显而易见的。二是共产党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而法律也是在党的领导下由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集中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是与党的性质是一致的。1979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发布了一个保证法律实施的文件,即《中国共产党中央关于坚决保证刑法、刑事诉讼法切实实施的指示》,其中说:“国家法律是党领导制定的,司法机关是党领导建立的,任何人不尊重法律和司法机关,首先就是损害党的领导和威信。”关于确立法律至上地位与党的领导核心地位的关系问题,十五大政治报告做了科学的说明:“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并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法治国把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从制度和法律上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方针的贯彻实施,保证党始

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对此,法学博士郝铁川讲得好:“依法治国意味着人民通过法定的民主程序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执政地位的确认、对党的执政权利的新的配置。”③所以,我们说,要加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就必须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第2页),忠实于法律,便是忠实于党,便是充分实践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违背法律,便是违背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便是对党的一种背叛行为。

3、法律至上的观念,也是《宪法》和《中国共产党章程》所确立的。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原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第五条又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一切违背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在这里,宪法明确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因为任何组织和个人没有法外特权,必然是以法前平等为必要条件的。而法律至上则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逻辑结论。党章在总纲中表明:“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党领导人民制定法律,党本身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因此,党的章程明确要求全体党员必须是守法的模范,党没有一丝一毫的超越法律之外的特权。可见,法律至上,是由国家根本大法和党的最高章程所确定的。

4、法是人民意志、利益的体现,法律至上也就是人民利益至上,法律至上是形式,人民 利益至上是内容。我国的法律,都是代表人民利益的国家权力机关所制定的,其内容是反映了人民的长远、整体利益,是为了维护人们正常的学习、工作、生活秩序的。法律只是反映人民利益的一种形式。尊重法律,便是尊重人民利益;维护法律,便是维护人民利益;亵渎法律,便是亵渎人民利益 ;损害法律,便是损害人民利益。对此,董必武同志指出:“我们国家法制是人民意志的表现,所以,违反国家法制,就是违背人民意志。列宁在论到签署土地社会化法令时曾指出:‘大多数人的意志,对我们来说,永远是必须执行的,违背这种意志就等于背叛革命’列宁这段话,对我们有极深刻的教育意义。”④因此,树立法律至上观念,便是树立了人民利益至上的观念。一个践踏法律的人,是从来不会把人民利益放到至高无上的位置上的。

5、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才能有效地控制和约束权力,才能真正建立法治社会。众所周知,现代法治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一切公共权力都受法律的控制和约束。郝铁川说:“法治与人治的分水岭,根本不在于是不是由人制定、靠人实施,而是权大还是法大。具体说,当法律与掌权者的个人意志发生冲突时,是法最终控制、支配个人意志,还是个人意志凌驾于法律之上。若是前者,那就是法治;若是后者,那就是人治。因此,人治与法治的根本区别,通俗说来,就是能不能管住‘一把手’。能管住一把手的,就是法治,管不住一把手的,就是人治。”又说:“中国法治的关键是:管住‘一把手’!绝不允许任何一个不受制约的权力的存在!”⑤之所以要用法律来制约权力,是因为权力具有特殊性和人格化的特点,任何一种权力都是要有人去实施的,而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和感情,权力往往会被使用不当和滥用。西方政治学公认:权力有绝对腐败的趋势,而没有制约的权力绝对腐败。而法律,是治吏、约束权利的最好方法。如果我们不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以权压法,用权弄法,那么,权力也就根本不可能得到有效的制约,就必然会被滥用,社会就无法治可言。因此,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用法律来制约权力,才能使公权真正为老百姓服务,才能建设真正的法治社会。

英国著名法官丹宁在他的判词中说,“对这块土地上的每一位臣民来说,不管他多么有权有势,我都要用上托马斯 富勒300年前的一句话:‘你决不是那么高贵,法律在你之上……’”⑥一位学者说得好:“法治秩序的确立必须要满足如下的条件:必须以建立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上的,体现了社会公平与正义原则的 法律制度为载体,必须 以法律至上权威为核心。”⑦在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我们每一位公民、尤其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第2页)。作为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的检察机关,我们的检察官们,更要牢固树立这一法治精神。因为,我们肩负着维护法律统一、正确实施的重任。我们如果没有法律至上的观念,没有为捍卫法律尊严而勇于拼搏乃至献出自己一切的大无畏的气概,我们也就不配做一名检察官。一名优秀的检察官无不是把法律奉为圭臬、视法律为“上帝”的法的忠实的奴仆和忠诚的卫士。

注:

①《中国共产党中央法制讲座汇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全国普法办公室编,法律出版社1998年4月版,第107页。

②《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文件汇编》,第2—3页。

③郝铁川著:《法治随想录》,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年10月版,第175页。

④《马克思主义法学论著选读》,司法部法学教材编部编审,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版,第217页。

⑤郝铁川文,《法治的关键:管住“一把手”》,1999年7月21日《检察日报》。

⑥丹宁著:《法律的界碑》扉页,中国法律出版社1999年11月版。

⑦江启疆著:《法治——中国市场经济的独特视角》,群众出版社1997年版,第46页。

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第2页)一文由www.xiexiebang.com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下载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理念,尽心尽责干好本职工作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牢固树立“两个至上”理念,尽心尽责干好本职工作.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真抓实干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

    真抓实干,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理念 根据区纪委、区组织部《关于开好2011年度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通知》精神,我认真学习了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杨善洲同志先进事迹......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中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指引、评价、检验......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的理念 执法为民理念与胡锦涛总书记对公安机关提出的“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殷切嘱托是一脉相承的,是公安机关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必然要求和体......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 胡锦涛总书记的“七一”讲话,深刻地阐述了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性,揭示了我们党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一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一切......

    牢固树立现代司法理念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的重大任务,同时提出“社会主义司法体制必须保障全社会实现公平和正义”。要完成司法体制改革的任务,实现社会普遍的公平与正义这一司法......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合集5篇]

    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征文】牢固树立执法为民理念认真落实为民办实事目标二○○六年,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把在乡镇(街道)全部建立农村法律服务工作站......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文章来源课件 w ww.5 Y K J.cOm 3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在4月11日至13日中央政法委举办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研讨班上强调,全国政法机关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