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撇子右撇子》读后感

时间:2019-05-12 16:26: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左撇子右撇子》读后感》,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左撇子右撇子》读后感》。

第一篇:《左撇子右撇子》读后感

读书笔记

一.书本简介

书名:《左撇子右撇子》

作者:[日] 前原胜矢

译者:陆求实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书本类型:科普性图书。作者在此书中虽然是以科学的角度来阐述对左撇子右撇子,但是语

言还是浅显易懂、形象生动的。

主要章节:1.左撇还是右撇——惯用手的构造与功能.左撇子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3.惯用手的遗传

4.脚也分左右撇吗?

5.眼睛也有“左撇子”吗?

6.耳朵的左右惯用现象

7.动物的右撇子和左撇子

8.左撇子右撇子在医学上的意义

二.作者思路及我的看法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即是,作者所说的左撇子右撇子,不仅是针对手,还涉及到脚、眼睛、耳朵的惯用性。

作者选择左撇子与右撇子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为研究课题的原因有二:

第一,在15年前他从事神经学研究的时候,有一位女性患者自诉“右手使不上劲”,最后被诊断为左脑存在发育障碍,作者从此对“人有两个大脑”这一事实有了切实和感性的认识;第二,该课题的研究不需要投入很多经费。

作者的整体写作思路是:

告诉读者人类是从200-150万年以前开始左右手分工 → 提出用手习惯建立在大脑左右半球的优势性上,同大脑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 介绍衡量左右撇的侧性指数LQ=100*(右-左)/(右+左+两手),所有动作都以右手完成的人LQ=100,所有动作都以左手完成的人LQ=-100(不同的统计会用不同的侧性指数范围来确定左、右撇子,因此对左、右撇的范围没有明确规定)→ 动作越复杂左右手的惯用性越明显 → 使用工具越多手就会越发达,这也是左右手分工的原因之一 → 给惯用手下定义:使用频度更高、更加灵巧的手,但这只适用于手的运动功能,当问题关乎知觉(触觉)的时候,惯用手往往是与运动功能惯用手相对的另一只手 → 给左撇子下定义:侧性指数(LQ)-30以下的人界定为左撇子 → 揭示左撇子形成的两个原因:1.遗传性的左撇子 2.病理性(外伤性)的左撇子 → 提出惯用手会遗传的观点 →举出左撇子的优点:在空间认知方面能力突出,具有超常的视觉能力 → 提出脚、眼睛、耳朵也分左右撇 → 通过对动物左右撇的介绍来进一步补充人的左右撇 → 揭示左撇子和右撇子在医学上的意义,解释了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大脑左右半球的优势性

我的看法是:

在我看来,作者写这本书的原因有二:

第一,作者自身对左撇子右撇子这个课题有浓厚的兴趣,渴望和他一样对此着迷的读者分享他对此的研究成果。这不仅可以从作者十五年前就开始对左撇子与右撇子感兴趣中看出,而且可以在本书的写作内容既详尽又简练上体现。本书总共八大章63小节,这63个小节中涵盖的内容很多很广,在我之前提到的整体写作思路上还要衍生出许多的枝节,但是本书仅有222页,作者能够用最精炼的语言将其要表达的观点呈现给读者是需要花很多功夫的。而且书中有大量的调查分析(几乎每次调查都是上千人)、许多对前人观点的肯定和否定,作者在写作本书之前想必一定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

第二,作者希望改变社会对于左撇子的偏见。作者在文中多处提到了社会对于左撇子的偏见,如:在许多国家的语言中,“左”都不具有积极、正面的含义;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都认为“左”是邪恶的、肮脏的;犯人中的左撇子比例比正常人高,因此许多人就认为左撇子容易成为罪犯,认为对左撇子的矫正是对犯罪的预防和教育措施等等。作者对这些错误的看法予以了否定,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产生左撇子的原因,举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毕加索、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莫扎特等天才都是左撇子来增加说服力,并表示如果左撇子不会给生活带来不便,那么就没有将其矫正为右撇子的必要。

三.我对作者观点的赞同点与不赞同点

本书中一部分的观点是作者根据前人的研究而提出的,是有科学依据的,令一部分是 根据调查结果或者作者自己推断得出的,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其中的一些引起了我的共鸣。

赞同点:

1.根据对20-21岁男性做各种难易程度不同的动作时使用惯用手频度的调查得出动作越复杂左右手的惯用性越明显的结论。这一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显而易见,比如做拿汤匙、拧瓶盖、握杯子等简单动作时,我们双手交替使用的概率就比较大,即使有常用的手那也是受到个人喜好的影响。但是当遇见写字、画画、使用剪刀等难度较大的动作时,我们几乎只能使用自己的惯用手。相信每个人对这一结论都有深刻的体会并且能够理解细致性精密性和个人的喜好是构成惯用手的两个重要因素。

2.左撇子是否要矫正,应该根据其大脑右半部优势的倾向,以及与社会文化压力之间的平衡来做具体分析。左撇子是因为大脑右半部占优而产生的极为自然的现象,而且如今社会对左撇子已经宽容了许多,在我的身边也有左撇子,左撇子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智商方面的影响或者社会的压力。因此我也觉得如果左撇子并未给生活带来不便的话,那么没有必要将其矫正为右撇子,有时矫正左撇子反而会带来不好的效果,比如:口吃、心理过激反应、情感障碍、消耗大量的精力等等。

3.左撇子在空间认知方面能力突出,但语言能力相对来说比较低下。左撇子大脑的右半球为优势半球,因此空间能力强,因为语言中枢是在大脑的左半球,而左撇子大脑的左半球不是很发达,因此语言能力比较低下。就拿爱因斯坦来说吧,他三岁时还不会说话,以致父母担心他存在发育障碍,后来他患上了轻度的口吃,甚至诵读困难,他有一段自白是;“理论形成了,可是要用语言将它翻译出来,却要花费掉我极大的能量。”也就是说,相对于发现物理学真理的能力,他的语言表述能力却显得十分笨拙。细细观察我身边的左撇子也发现他们的语文水平或者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但是理科都比较出色。

4.耳朵的惯用现象是存在的。耳朵的惯用现象常常不为人注意,因为惯用耳常常会受到惯用手的影响。例如,在接电话的时候,还伴随着用手握住话筒的这个动作,因此就免不了将惯用手当作耳朵的选择,而且听电话是有时要记录、或者要拨电话号码、按号码键,这些都是惯用手的工作,这种场合一般都必须用非惯用手来握话筒。惯用耳在我身上非常明显,虽然我的惯用手是右手,但是无论是打电话、用一只耳机听歌、身体凑上前听别人的悄悄话,我都会使用左耳,与作者调查结果——左撇子耳人数最多不谋而合,可能也与我左耳的听力比右耳的听力好有一定的关系。

5.动物也有左撇子和右撇子之分。养狗的人家会注意到,公狗撒尿时抬起的腿始终是一致的,虽然不同的狗之间会有差别,但是对于同一只狗,它是不会变换翘起的腿的。还有火烈鸟,它们有用右腿“金鸡独立”的习性,但是它们都是用左腿在水面拍击并捕捉水面下的鱼儿,因此右腿是它们的轴脚,而左腿则是他们的惯用脚。此外还有很多例子,比如猴子和

猩猩总是用同一只手来抓食物,蟹的螯有一大一小,这些无不证明了动物也是有惯用手或者惯用脚的。

不赞同点:

1.作者认为精神发育迟滞、脑性麻痹、自闭症、先天性失读症、注意力集中困难基本上都可以认为是由于分娩时受到损伤而造成的。我认为作者的这一观点太过片面,即使是经过调查的,但是调查者也只是一小部分,不能由此推广到所有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身上。造成自闭症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孩子缺少父母的关心缺少家庭的温暖或者受到突然的刺激;精神发育迟滞可能是胎儿在母亲子宫中就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辐射等。总之导致这些疾病的因素绝不只是分娩时受到损伤。

2.作者认为惯用手除了头部受到外伤就是遗传的,我觉得不尽然。我的哥哥是左撇子,但是他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右撇子,甚至可以说我们家族没有左撇子的遗传基因,而且他的头部没有受过外伤,那么按照作者的观点怎么解释呢?而且有些人到了中老年之后会改变惯用手(右撇子逐渐增多),这又怎么解释呢?所以我觉得除了作者说的这两个造成左撇子的因素外,应该还有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心理也会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3.作者认为惯用手为右手的人,其惯用脚也为右脚,惯用眼也为右眼。这一说法实属牵强。作者的调查结果也不是区分的很明显,惯用手为右手的人其惯用脚为左脚和右脚的比例几乎相等,右脚比左脚稍微多了一点,惯用手与惯用眼联系的调查结果也差不多这样。这一调查结果就不是很令人信服。我认为其实惯用手、惯用眼、惯用脚之间并无多大关系,就如惯用手可能受到社会影响、惯用眼可能受到视力影响、惯用脚可能受到个人喜好影响,这三者并无统一的生理机制。

4.作者认为一些话或者行为假如不能够以自己和别人都能够接受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它就一定会以病态的形式在身上表现出来。我十分不赞同作者的这一观点。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在社会中我们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想法、做法肯定千差万别,肯定有很多时候都是不能使各方都接受都满意,如果照作者说的,凡是遇到一方不能接受就要以病态的形式在身上表现出来的话,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早已经疯了。所以不是所有的意见不和都会使我们扭曲,毕竟歇斯底里也只是少数情况。

5.作者认为现代人类的脑重平均为1400克,已达到人类进化的最后阶段,如果再增大的话,分娩将会有损伤和危险。我认为作者不能根据婴儿分娩时会有危险就推断出人类的进化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我认为人类的进化是一刻不停的,只不过我们自身没有感觉而已,但是如果一旦遇到了突发状况,我们就能立刻感受到自己的进化。无论大脑、身体的进化是否仍在进行也是有待科学研究的,所以不能断言进化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当然我也不能断言我们的进化是在进行的。

四.是否推荐此书

我还是像同学们推荐阅读此书的。虽然书中有一些错误,但是作者也只是执一家之词发一家之言,这些错误之处反倒能引起我们的思考。

我推荐此书的理由有:

1.我们许多人都对左撇子与右撇子这个课题感兴趣。特别是左撇子,因为左撇子人少,所以左撇子对于我们来说总是有一种神秘感,这本书便可以为我们揭开左撇子的神秘面纱,并从科学的角度介绍左撇子和右撇子的联系与区别。

2.本书并不是一本学术性、专业味儿很强的书,所以易于理解。本书有提到大脑的左右优势半球,有提到医学,有提到细胞学等等专业知识,但是都未深入展开的说,只是用了最易于理解的话来展现给读者,并且每一个章节里面都有大量的例子和调查来支撑作者的观

点,读起来既不费尽又有趣味同时又增长了知识。

3.本书条理清晰,语言简练。现在很多书都繁复冗长,让人看了就失去耐性,但是这本书却不会让人有这种感觉。其中一个章节中的问题在下一个章节中就可能揭开,所以让人有看下去的兴趣。仅仅222页,不长的篇幅却涵盖了很多知识内容。我平时不太喜欢看书,可是我居然把这本书带有专业知识在三天之内看完了,而且又反复看了两遍,对惯用手、脚、眼睛、耳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4..作者并不是一味地提出观点和给出结论,仔细翻看此书会发现几乎每一节中作者都会留下问题,有的是作者无法解释的,有的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无法解释的,有的是作者留个读者思考的。在浅显的语言中蕴藏着深奥的问题,读起来更有挑战性。我在读此书的时候就有很多问题也难以理解,因此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有的能够解决了,但是有的问题仍然是个未解的谜,这些谜团或需要依靠未来的科学技术才能解开。

总之,读这本书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你可以带着愉快的心情去阅读。

第二篇:《左撇子右撇子》读后感

读书笔记

一.书本简介 书名:《左撇子右撇子》 作者:[日] 前原胜矢 译者:陆求实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书本类型:科普性图书。作者在此书中虽然是以科学的角度来阐述对左撇子右撇子,但是语言还是浅显易懂、形象生动的。

主要章节:1.左撇还是右撇——惯用手的构造与功能.左撇子有什么地方不一样? 3.惯用手的遗传

4.脚也分左右撇吗?

5.眼睛也有“左撇子”吗?

6.耳朵的左右惯用现象 7.动物的右撇子和左撇子

8.左撇子右撇子在医学上的意义

二.作者思路及我的看法

首先要明确的一点即是,作者所说的左撇子右撇子,不仅是针对手,还涉及到脚、眼睛、耳朵的惯用性。

作者选择左撇子与右撇子这一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作为研究课题的原因有二:

第一,在15年前他从事神经学研究的时候,有一位女性患者自诉“右手使不上劲”,最后被诊断为左脑存在发育障碍,作者从此对“人有两个大脑”这一事实有了切实和感性的认识;第二,该课题的研究不需要投入很多经费。

作者的整体写作思路是:

告诉读者人类是从200-150万年以前开始左右手分工 → 提出用手习惯建立在大脑左右半球的优势性上,同大脑的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 介绍衡量左右撇的侧性指数LQ=100*(右-左)/(右+左+两手),所有动作都以右手完成的人LQ=100,所有动作都以左手完成的人LQ=-100(不同的统计会用不同的侧性指数范围来确定左、右撇子,因此对左、右撇的范围没有明确规定)→ 动作越复杂左右手的惯用性越明显 → 使用工具越多手就会越发达,这也是左右手分工的原因之一 → 给惯用手下定义:使用频度更高、更加灵巧的手,但这只适用于手的运动功能,当问题关乎知觉(触觉)的时候,惯用手往往是与运动功能惯用手相对的另一只手 → 给左撇子下定义:侧性指数(LQ)-30以下的人界定为左撇子 → 揭示左撇子形成的两个原因:1.遗传性的左撇子 2.病理性(外伤性)的左撇子 → 提出惯用手会遗传的观点 →举出左撇子的优点:在空间认知方面能力突出,具有超常的视觉能力 → 提出脚、眼睛、耳朵也分左右撇 → 通过对动物左右撇的介绍来进一步补充人的左右撇 → 揭示左撇子和右撇子在医学上的意义,解释了文章一开始提到的大脑左右半球的优势性

我的看法是:

在我看来,作者写这本书的原因有二: 第一,作者自身对左撇子右撇子这个课题有浓厚的兴趣,渴望和他一样对此着迷的读者分享他对此的研究成果。这不仅可以从作者十五年前就开始对左撇子与右撇子感兴趣中看出,而且可以在本书的写作内容既详尽又简练上体现。本书总共八大章63小节,这63个小节中涵盖的内容很多很广,在我之前提到的整体写作思路上还要衍生出许多的枝节,但是本书仅有222页,作者能够用最精炼的语言将其要表达的观点呈现给读者是需要花很多功夫 的。而且书中有大量的调查分析(几乎每次调查都是上千人)、许多对前人观点的肯定和否定,作者在写作本书之前想必一定做了大量的前期准备。

第二,作者希望改变社会对于左撇子的偏见。作者在文中多处提到了社会对于左撇子的偏见,如:在许多国家的语言中,“左”都不具有积极、正面的含义;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都认为“左”是邪恶的、肮脏的;犯人中的左撇子比例比正常人高,因此许多人就认为左撇子容易成为罪犯,认为对左撇子的矫正是对犯罪的预防和教育措施等等。作者对这些错误的看法予以了否定,从科学的角度阐述了产生左撇子的原因,举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毕加索、达尔文、牛顿、爱因斯坦、莫扎特等天才都是左撇子来增加说服力,并表示如果左撇子不会给生活带来不便,那么就没有将其矫正为右撇子的必要。

三.我对作者观点的赞同点与不赞同点

本书中一部分的观点是作者根据前人的研究而提出的,是有科学依据的,令一部分是 根据调查结果或者作者自己推断得出的,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其中的一些引起了我的共鸣。

赞同点:

1.根据对20-21岁男性做各种难易程度不同的动作时使用惯用手频度的调查得出动作越复杂左右手的惯用性越明显的结论。这一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显而易见,比如做拿汤匙、拧瓶盖、握杯子等简单动作时,我们双手交替使用的概率就比较大,即使有常用的手那也是受到个人喜好的影响。但是当遇见写字、画画、使用剪刀等难度较大的动作时,我们几乎只能使用自己的惯用手。相信每个人对这一结论都有深刻的体会并且能够理解细致性精密性和个人的喜好是构成惯用手的两个重要因素。

2.左撇子是否要矫正,应该根据其大脑右半部优势的倾向,以及与社会文化压力之间的平衡来做具体分析。左撇子是因为大脑右半部占优而产生的极为自然的现象,而且如今社会对左撇子已经宽容了许多,在我的身边也有左撇子,左撇子并没有给他们带来智商方面的影响或者社会的压力。因此我也觉得如果左撇子并未给生活带来不便的话,那么没有必要将其矫正为右撇子,有时矫正左撇子反而会带来不好的效果,比如:口吃、心理过激反应、情感障碍、消耗大量的精力等等。

3.左撇子在空间认知方面能力突出,但语言能力相对来说比较低下。左撇子大脑的右半球为优势半球,因此空间能力强,因为语言中枢是在大脑的左半球,而左撇子大脑的左半球不是很发达,因此语言能力比较低下。就拿爱因斯坦来说吧,他三岁时还不会说话,以致父母担心他存在发育障碍,后来他患上了轻度的口吃,甚至诵读困难,他有一段自白是;“理论形成了,可是要用语言将它翻译出来,却要花费掉我极大的能量。”也就是说,相对于发现物理学真理的能力,他的语言表述能力却显得十分笨拙。细细观察我身边的左撇子也发现他们的语文水平或者语言表达能力不强,但是理科都比较出色。

4.耳朵的惯用现象是存在的。耳朵的惯用现象常常不为人注意,因为惯用耳常常会受到惯用手的影响。例如,在接电话的时候,还伴随着用手握住话筒的这个动作,因此就免不了将惯用手当作耳朵的选择,而且听电话是有时要记录、或者要拨电话号码、按号码键,这些都是惯用手的工作,这种场合一般都必须用非惯用手来握话筒。惯用耳在我身上非常明显,虽然我的惯用手是右手,但是无论是打电话、用一只耳机听歌、身体凑上前听别人的悄悄话,我都会使用左耳,与作者调查结果——左撇子耳人数最多不谋而合,可能也与我左耳的听力比右耳的听力好有一定的关系。

5.动物也有左撇子和右撇子之分。养狗的人家会注意到,公狗撒尿时抬起的腿始终是一致的,虽然不同的狗之间会有差别,但是对于同一只狗,它是不会变换翘起的腿的。还有火烈鸟,它们有用右腿“金鸡独立”的习性,但是它们都是用左腿在水面拍击并捕捉水面下的鱼儿,因此右腿是它们的轴脚,而左腿则是他们的惯用脚。此外还有很多例子,比如猴子和

猩猩总是用同一只手来抓食物,蟹的螯有一大一小,这些无不证明了动物也是有惯用手或者惯用脚的。

不赞同点:

1.作者认为精神发育迟滞、脑性麻痹、自闭症、先天性失读症、注意力集中困难基本上都可以认为是由于分娩时受到损伤而造成的。我认为作者的这一观点太过片面,即使是经过调查的,但是调查者也只是一小部分,不能由此推广到所有患有这些疾病的人群身上。造成自闭症的原因很有可能是孩子缺少父母的关心缺少家庭的温暖或者受到突然的刺激;精神发育迟滞可能是胎儿在母亲子宫中就受到了外界因素的影响,比如说辐射等。总之导致这些疾病的因素绝不只是分娩时受到损伤。

2.作者认为惯用手除了头部受到外伤就是遗传的,我觉得不尽然。我的哥哥是左撇子,但是他的父母以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是右撇子,甚至可以说我们家族没有左撇子的遗传基因,而且他的头部没有受过外伤,那么按照作者的观点怎么解释呢?而且有些人到了中老年之后会改变惯用手(右撇子逐渐增多),这又怎么解释呢?所以我觉得除了作者说的这两个造成左撇子的因素外,应该还有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因素的影响。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重要的,心理也会改变一个人的行为。

3.作者认为惯用手为右手的人,其惯用脚也为右脚,惯用眼也为右眼。这一说法实属牵强。作者的调查结果也不是区分的很明显,惯用手为右手的人其惯用脚为左脚和右脚的比例几乎相等,右脚比左脚稍微多了一点,惯用手与惯用眼联系的调查结果也差不多这样。这一调查结果就不是很令人信服。我认为其实惯用手、惯用眼、惯用脚之间并无多大关系,就如惯用手可能受到社会影响、惯用眼可能受到视力影响、惯用脚可能受到个人喜好影响,这三者并无统一的生理机制。

4.作者认为一些话或者行为假如不能够以自己和别人都能够接受的方式将其表达出来,它就一定会以病态的形式在身上表现出来。我十分不赞同作者的这一观点。我们每个人都是社会中的人,在社会中我们与形形色色的人交往,想法、做法肯定千差万别,肯定有很多时候都是不能使各方都接受都满意,如果照作者说的,凡是遇到一方不能接受就要以病态的形式在身上表现出来的话,我想我们每个人都早已经疯了。所以不是所有的意见不和都会使我们扭曲,毕竟歇斯底里也只是少数情况。

5.作者认为现代人类的脑重平均为1400克,已达到人类进化的最后阶段,如果再增大的话,分娩将会有损伤和危险。我认为作者不能根据婴儿分娩时会有危险就推断出人类的进化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我认为人类的进化是一刻不停的,只不过我们自身没有感觉而已,但是如果一旦遇到了突发状况,我们就能立刻感受到自己的进化。无论大脑、身体的进化是否仍在进行也是有待科学研究的,所以不能断言进化已经到了最后阶段,当然我也不能断言我们的进化是在进行的。

四.是否推荐此书

我还是像同学们推荐阅读此书的。虽然书中有一些错误,但是作者也只是执一家之词发一家之言,这些错误之处反倒能引起我们的思考。

我推荐此书的理由有:

1.我们许多人都对左撇子与右撇子这个课题感兴趣。特别是左撇子,因为左撇子人少,所以左撇子对于我们来说总是有一种神秘感,这本书便可以为我们揭开左撇子的神秘面纱,并从科学的角度介绍左撇子和右撇子的联系与区别。

2.本书并不是一本学术性、专业味儿很强的书,所以易于理解。本书有提到大脑的左右优势半球,有提到医学,有提到细胞学等等专业知识,但是都未深入展开的说,只是用了最易于理解的话来展现给读者,并且每一个章节里面都有大量的例子和调查来支撑作者的观

点,读起来既不费尽又有趣味同时又增长了知识。

3.本书条理清晰,语言简练。现在很多书都繁复冗长,让人看了就失去耐性,但是这本书却不会让人有这种感觉。其中一个章节中的问题在下一个章节中就可能揭开,所以让人有看下去的兴趣。仅仅222页,不长的篇幅却涵盖了很多知识内容。我平时不太喜欢看书,可是我居然把这本书带有专业知识在三天之内看完了,而且又反复看了两遍,对惯用手、脚、眼睛、耳朵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4..作者并不是一味地提出观点和给出结论,仔细翻看此书会发现几乎每一节中作者都会留下问题,有的是作者无法解释的,有的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无法解释的,有的是作者留个读者思考的。在浅显的语言中蕴藏着深奥的问题,读起来更有挑战性。我在读此书的时候就有很多问题也难以理解,因此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有的能够解决了,但是有的问题仍然是个未解的谜,这些谜团或需要依靠未来的科学技术才能解开。

总之,读这本书不会觉得是一种负担,你可以带着愉快的心情去阅读。

第三篇:《天才在左,疯子子在右》读后感

《天才在左,疯子子在右》读后感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疯子、精神病对于我来说就是古怪、可怕的代名词,然而《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让我对他们有了一个新的认识,甚至最终发觉,他们的思想有时会强大到超乎我们的想象。

相对我们这些正常人,我们会发现精神病人的视角远比我们宽阔得多:面对各种包装纸上举着“腿”进行宣传的动物,面对一块从不运动的石头,面对地球是圆是方的质疑,我们总会一笑而过,而与此相反,精神病人会全身心地投入思索之中,乃至成为正常人眼中的异类,从而被人们称之为精神病。其实,一位患者的话可以很好地解释这一切:“你们看我是疯子,实际上我看你们才是疯子。”

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是的,站在精神病人的角度上,我们才是奇怪的,我们会拼命追求好的工作、好的家庭、好的地位……没有尽头。对于常人来说,这是对生活更高的追求,可是一位患者却看到了不一样的本质:“你们拥有了你想要的,还是会无穷无尽地要更多。”这对于人类的欲望概括得何其准确!人们也许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但却知道拥有更多总比没有好——不管有没有用……

书中记录了一位奇人,他未满十八岁,却在思考着物理四维问题,他的观点,甚至让量子物理学教授也听得目瞪口呆,但是他却又在量子物理学考试中错得一塌糊涂——这样的人,在我们眼中只是一个怪胎,可实际上,他的知识却贯穿维度领域!可以想象,如果他不是精神病人,物理界也许会出现一颗闪耀的科学新星。

而与此相对的,是人类物理史上一颗真正的巨星——牛顿。他的一生攻破了无数难关,解释了无数的物理现象,可是却在晚年由于研究的深入,发现了更多未解之谜,他从各种方面去尝试,但依然以失败告终。于是,他只能将这些归于神的创造,思维最终陷入了混乱……

通过精神病人的视角,我们会发现与我们的认知所不同的世界。一位患者曾在自己的口袋里挖了一个洞,用DV机从里面拍下自己一整天的生活,他想站在另外一个视角来审视自己、探究自己。这让我在一瞬间明白了一点什么——某些精神病人也许正因为对未知事物的探索过于执着,达到了偏执、甚至于癫狂的状态,才被人们所不理解,事实上,他们的思想与我们,也许高出了许多。

天才与疯子,有时仅有一步之遥。

第四篇:双撇子——双意识训练方法总结

训练方法总结——孙鸿龙

人类相比于其他生物最伟大的地方就在于——思考。

近百年来人类致力于人脑的开发,作为其中一名微不足道的兴趣人员,我在此写出自己学习及创造的一些脑开发的方法,希望我的方法可以给予大家一些启发,为大家的训练锦上添花。更希望其他朋友能不吝啬的写出自己的方法供大家参考,以此推动我们的开发进程,让我们的训练更加具有成效,为以后的奋斗提供夯实的基础。在此鸣谢!

在此提出我个人对脑开发训练的一个根本观点:无论是照相记忆、速听、速读还是意识分裂、思维体系等等,几乎我们所有的训练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对意识层面的改变。所以,我一下公布的训练流程也是以意识方面为主。

训练: 第一步:

双撇子训练的第一步是以改变不利倾向为主。受成长环境的影响,我们大多数人养成了“右倾身理倾向”,即右撇子。双撇子训练的第一步正是以改变这一倾向为基础,让不平衡的身理倾向平衡。

我们可以刻意的改变一些生活习惯,将原来惯于用右手做的事拿左手来做。可以在课上课下时拿左手来模临字帖,在白纸上用左手写字;休闲娱乐时用左手排球、打球;晨练中用左脚单立,踢球;生活中用左手拿东西等等,刻意用左手、左脚来代替右手、右脚完成生活中的一切行为。(当然,必要时候为了不出意外还是用惯用手比较好)直到可以熟练的用左手、左脚做事,如同右手、右脚一般,算完结此方面的训练。在这里可以提供给大家一个小技巧,那就是“感觉”的重要性,在“左倾”锻炼过程中,可以先尝试去体味我们用右手、右脚时的感觉,将这种感觉铭记并加诸于左手、左脚上。这样可以极大的提高训练速度,更早的完成训练的第一步。(这一方法的具体细节在之后所附的“双撇子意识训练法”中会进行详细讲解。)

第二步:

双撇子训练的第二步是以达到左右手可以初步同时进行简单事宜为目的。当我们的左倾熟练度与右倾熟练度大致达到平衡时,我们开始进行两者简单的“非同步活动”行为。可以在课下时用左右手临摹字母帖、字帖,然后在 简单汉字,熟练后在进行两手写不同的简单汉字的训练;体育课娱乐时可以拿两个篮球,一手拍一个,但是要做到两个球的拍击频率不能一致。感受那种频率不一致时带给你的矛盾感,适应这种矛盾感并逐渐熟练用两手进行不同频率活动的行为。其他的行为就不一一列举了,大家将训练深入到生活中,处处都可以进行训练。

附:双撇子意识训练法

双撇子意识训练法的核心——控制感的转移——感觉复制

此方法选站、坐、卧任意姿势均可,此处以卧姿为例。平躺在床上,双腿与肩同宽,两手自然放于双腿两侧,开始深呼吸并逐渐闭上眼睛。当身体彻底放松时开始想象自己的意识分布于周身各处,胸、腹、双臂、双手、双腿、双脚,这一过程尽量做到缓慢细致。然后开始收缩所有的意识,从四肢开始,由两腿、两手经两腿、两臂、腹、胸,慢慢的所有的意识渐渐地集中到松果体或是眉心,此时身体会产生沉重感。当意识完全集中时,分出一股意识慢慢流向右手,一定要仔细感受流动的过程、感觉。当意识流到右手时,可以轻微动一动右手,感受右手产生动作时的感觉,细细品味并铭记这种感觉。然后将这股意识流收回,再分出一股意识流向左手。此时最后重要的是将刚才在右手上的感觉加诸于左手上,然后动一动左手。如果你真的将这种感觉应用到左手上了,你会发现,此时动左手时的感觉跟你自己直接用意识控制左手的感觉是完全不同的。试着将这种从右手上复制来的感觉存留在左手上,然后在左右腿、脚上进行同样的步骤——这就是控制感的转移——感觉复制。之后就可以进行下面的写字模拟了。在感觉复制的基础上开始在脑中模拟双手写字,想象两股意识流向左右手,(记住,左手上的感觉要是右手上复制而来的那种)。先从字母开始,一手写A,一手写B。第一天先练字母,重复的写,字母颠倒过来的写。如果你能切实按照以上步骤,第一天应该可以练熟字母。待白天在白纸上进行字母书写时,一开始的那种两手写不同字母的生涩、矛盾感会大大降低甚至消失。第二天开始进行一手字母一手简单汉字的书写,如一手写A一手写十,如此反复练习。第三天两手同时进行简单汉字的书写,如一手写九一手写十。(此处如果还想细致化练习的话,左右是刚开始写不同字时可以先练习笔画,一手写丿,一手写一)。汉字书写的练习可以多练几天。本人利用这一方法总共花了不到一星期的时间完成了双撇第二步。希望对大家能有效果。

以上是写字方面的练习,大家同样可以应用于其他项目,如想象两手排球,两个篮球一手拍一个,但是要做到两个球的拍击频率不能一致。就是将你白天做的事在脑海中利用“感觉复制”的方式重新经历一遍。

言而总之,重要的是意识层面对外在表象的深刻剖析及现象还原。第三步:

双撇子第三步训练的目标是达到意识双显,即可以同时进行两种思考。如一遍与人交流一遍进行数字运算。

意识双显应用在生活中会对我们起到一定的帮助,可以让我们更多的搜集信息,更好的提早做好该做的准备性思考等。然而,其缺陷也很大,第一个缺陷就是两个意识同时进行时对身体能量的消耗极大,并非1+1=2模式的消耗。第二个就是对下意识信息处理功能的部分剥夺。如果读者善于进行显意识沟通下意识的话,还是不要学习这一步了,因为能做到沟通下意识,下意识对信息的搜集整理、运算程度等要远远强于双重意识对信息的处理。对于无法进行显意识沟通下意识的读者,若是有兴趣则可以进行这一步骤。第三个就是两种意识同时运行,其速度很慢于单个意识的运行,正如电脑一样。这方面大家应该能类比思考到。

这一步是进行意识分裂。正常状态下,我们是以一个主意识进行思考,既然想拥有双重意识就必须拥有两个意识,所以需要进行意识分裂。然而,意识分裂是一个极其艰辛的过程,是一个考验想象力、记忆力、意志力、思维力、计算力等等的过程。基础能力训练不够,进行意识分裂最终只会成为精神分裂。那么,接下来我谈谈自己对意识分裂的思考。

精神力与意识

人类智力的增长,生理组织上表现为大脑的开发。就目前来看,每个人的智商天生确定,变化幅度不会太大。我们的肉体进化目前似乎陷入了瓶颈,大脑能力的物态开发目前仅仅10%以下,往上增长极其困难。就大众所知的科学发展程度而言,我们的科学家尚未发现出智力变化的来源。然而,人类的生存不仅仅表现于肉体,还包括精神。而“精神”,被大众广泛性忽视。

爱因斯坦曾提出物质与能量的转换,也就是说,能量依托在物质当中,物质靠能量来维持存在。人类在肉体上酝酿出的能量表现之一:精神。很简单的实验:美国科学家将特制的仪器安装在学生脑部,当学生做习题、剧烈思考时,仪器发出刺眼的光芒。这是大脑剧烈思考时,脑电波的急剧爆发,(目前尚未表明精神力与脑电波完全等同,但是两者有着惊人的相似性,并有着逐渐趋和的趋势。在此,我们将脑电波归集到精神力中,因为精神力的涵盖范围更大)也就是精神力运转下的表现。通过对比发现,思维敏捷者,即脑电波影响下,仪器的亮度要远远大于思维迟钝者。这说明了两者在此方面的精神力的差距。

从玄学角度看,一个人每天的思考,行动都是通过消耗精神力而进行的。白昼消耗精、气、神,夜晚通过睡眠来恢复,而人类又籍此创造了“打坐”“冥想”等恢复精神力的方法,效果显著。种种现状表明了,精神支配着人类的生存。籍此,我们开始讨论精神力与意识对智力的影响。

精神力受显意识支配,并对显意识其辅助作用。每个人天生精神力就存在差距,精神力强者对信息处理的能力要强于精神力弱者,从而导致了思维敏捷度的差异。精神力强者,对信息的储存能力大(记忆力强)、逻辑推理、联想能力强。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对精神力的锻炼来侧面提高我们的智力。

意识

意识分为显意识和潜意识

在人类由猿变人的进化中,部分显意识从潜意识中分裂而出,开始对大脑进行有力的支配。然而,人体去除大脑外还有很大部分,显意识仅仅控制了大脑且只是大脑的一部分。换句话说,潜意识要远远强大于显意识。

我们成长中的学习,将我们“无知的本能(潜意识)”转化为理智的显意识思考,这个过程就是对潜意识的剥离,使其显现化变为显意识。然而,这个过程是已有的进化带来的成果,我们仅仅是将其展现出来罢了,并没有进行深入的挖掘、开发。正如我们无法通过大脑控制血液的流动、心脏的跳动、激素的分泌等等。而这些,全是潜意识在控制。若是我们能将潜意识逐渐一点点的剥离,壮大显意识。那么,我们将不仅仅是智力的提高,随之是对身体器官的进一步控制。我们将可以做到小说中的龟息、缩骨、局部力量的提升.......精神力是连接显意识与潜意识的桥梁。通过对精神力的锻炼,以此来分割潜意识,使其另一部分显现化。然而,这一过程是极其危险的。因为新生的显意识必将与原有的显意识争夺对理性大脑的支配权。简单说,这一过程就是所谓的精神分裂。(这里的精神分裂分为两种,细致请参考《精神分裂与意识的关系》一文)两个显意识并存于大脑中,定会在一定程度上干扰理性大脑的正常运转。然而,若是能将其吞并,那么我们的显意识将会有极大的提高。

精神分裂与意识的关系

我将精神分裂简单的划分为两种:正常

低能

正常的精神分裂为意识混乱但尚存在理性思考时刻,低能状的精神分裂则是无法理性思考类型。

受特殊原因刺激,显意识自身分裂,即为低能状精神分裂类型。显意识破裂,其各方面能力急剧下降,智力不足一半,逻辑断裂,记忆空白等。

潜意识的进一步剥离则是两个甚至多个显意识对大脑支配全的争夺,其尚存在理性思考,但由于多者争夺,各种能力的进行容易被干扰、打断。有联想突然中断,脑内一片空白,之后转换为新的话题等症状。

然而,由潜意识 剥离而形成的精神分裂却也存在着巨大的优势:一旦多重显意识融合,其显意识能力定将有很大提升!这也是个人认为为何世界上众多杰出人士都有精神分裂史的原因。然而,纵使融合了,也还存在着巨大风险:潜意识暴动。受特殊原因而被剥离的潜意识无法稳定,定会暴动。最直接的表现在于,分裂着睡眠中,梦境增多数倍,精神波动巨大,纵使醒来仍会有巨大的情绪波动,攻击性强等症状。(这些都是作者切身体验过后的总结)意识分裂前的基础能力的训练:

由于基础能力的训练类别很多,我在长期的学习和训练中最终创造了“世界体系法”。进行世界体系法的训练不可缺少的辅助训练是冥想,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个冥想方法——观呼吸法。大家可以百度查查。冥想可以极大提高自身注意力、凝练精神力。冥想训练要加上精神力的初步训练。

精神力的粗糙训练

类似于双撇子意识训练法的初步,将所有的意识收缩集中至眉心(一般人刚开始练习室无法找到松果体的),往眉心集中时,若是不易集中可以提前在眉心处放置一个微小的事物作为集中的引子。待意识(即精神力)完全集中于此时,开始慢慢引导扩张、收缩。(进行精神力练习前最好百度人脑图片,熟悉人脑构造)。扩散时会有轻松感,收缩时会有紧迫感。然而,其实这里还不是真的精神力,只能叫做“念”罢了。重复扩散和收缩的行为直至“念”的感受变得十分清晰,可以清晰的感受大脑的各个部位。需要提醒的一点是,整个过程要尽量细致,要体味意识流动过程中对大脑的刺激感受。而后,将所有的意识集中于眉心处(此时,眉心处会有极强的紧迫感,甚至会十分疼痛),然后渐渐地往大脑核心处(松果体)移动,当你感觉到意识突然突破某处,变得轻松单却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并能在这个地方进行无节制的迅速移动之时,松果体就找到了。找到松果体后便可以进行“世界体系法”的锻炼了。

关于“精神力”的锻炼,有兴趣者可以去“死神的守护吧”看看,不过值得提醒的一点是,“死神”的训练方法存在极大的缺陷,前两步到是没有危险。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详细查一查有关精神力的资料,对其进行深入了解后,自己创建自己的方法比较好。还有就是,死神的方法过于神化了,人体的确很神秘,但我觉得还没有达到能影响到自然环境的地步,毕竟,这样的行为所需要的能量是在太过庞大了,大家觉得人能拥有像核弹一样的能量来改变环境么? 世界体系法:

这个世界,有了光才有了一切,宇宙的诞生正是从第一束光的爆发开始的。所以,我们先在松果体处,想想,外界的亮元素由身体各处汇集而来,汇集到松果体。由松果体进入,在此聚集成团,形成一个小小的太阳。这时候,如果不容易想象的话,可以借助灯光等发光体照在松果体处,感受光与热,这样有利于小太阳的构造。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无论构造什么,都尽量的细致,小太阳的构造,应该深入到最小的分子、原子等的反应变化。越细致,越可以加强其在大脑中的存在感。太阳构造完了,想象她发出无尽的光芒,照耀周空,驱散黑暗,由此形成最初的天空。想象一片蔚蓝的天空在太阳周围诞生,然后是白云。记住要尽可能的细致,白云的结构等等。然后蓝天下是一片碧绿的海洋。想象微风拂过海面,卷起点点涟漪、浪花。最好去构造每朵浪花,每片波浪,当然。必须是运动的。实在难想象,可以去公园看看湖,看看水波等等。海洋构造了,构造岸边的沙滩、山,河流等等,看个人爱好了。

上面的是非生命物体,接下来构造生物。我是从一棵树开始的。想象粗壮的根扎在地上,每根根、根须,各个根的分叉。然后往上,出现树的主干,主干上的树皮,裂痕,伤创,向上分叉,叉枝再分叉、分叉、分叉....然后是枝上的叶子,树叶上的叶脉,绒毛深入到表皮层,细胞,细胞内部,叶绿体等等。只有尽量细致的去想,她才会在你脑海里留存。当然,没必要每片叶子都去想,可以在造完第一骗叶子后,复制到其他枝上。这样,一颗树就成功了。然后,可以由这棵树复制出一片森林。植物有了,我们来构造动物。动物么,很麻烦。好比我是从老虎开始的。从老虎的头开始,想象老虎的嘴,牙、舌头、胡须、鼻孔、眼睛、冰冷的眼神、鬃毛、耳朵等等。然后是身体,细微处的绒毛,血液的流动、骨骼走路的姿态、运动时候肌肉的变化,甚至要将自身的意识融进老虎的身体,感受老虎运动,捕猎时的思考,身理变化。感受它进食时猎物的血液从其嘴里流出,肉块进入肚中的饱腹感等等。总之,尽可能的细致的描绘每一处,然后以类似的手法创造一群鹿或是其他生物。额,目前就讲这么多吧,你的大脑空间目前还有限,所以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待你所创造的生物稳定在脑海中,可以创造更多的事物。

脑海世界的创作,可以促进意识的分裂,做到一心二用,还可以增强心像能力,记忆力,想象力等等。所以,这个方法很有趣,你可以在你的世界完善的时候,进行生物间的作战,社会的交流等等,仿佛现实的模型,不是很有趣么?

为了加快空间内事物的创造,我想用意识分裂法,让多个意识同时进行创造。所以,我首先进行了意识分裂。小太阳是松果体的代表,所以我企图将其分裂为一个太阳、一个月亮。意识的分裂及其痛苦,我尝试着一点点的将小太阳分裂,一开始稍微有点痛,随着裂痕的增大,松果体部位的痛剧增。意识陷入混乱。由于是第一次尝试,不敢过于强求,怕造成不良后果。所以,在痛苦达到一定程度时,我停止了分裂。随后进入内部空间继续工作,这次,我首先尝试了一心二用的方式,也许是分裂有了部分效果。对两只海鸥的观察变得容易了很多,但还是没有到达随心所欲的地步,这也许是锻炼的次数、时间少的缘故,也许下次会进步的。验证了意识分裂法并无错误后,我开始在第一棵树旁创造一株木藤和一枝花,这次是两者同时进行的,不过只进行了一半,大脑就开始剧痛。主要还是意识分裂还处于初级状态,相信以后会好的。然而,仅仅创造了木藤和花后,以往的大脑充胀感就来了。估计是意识分裂时对精神能量消耗的量过大,只好停止今天的创造。

虽然今天创造的事物仅仅两个,但是却让我发现了新的效果。那就是,我的“映像”发生了变化。正常人闭上眼睛后,在光线弱的地方,只能感到眼前一片黑暗。但是在我闭眼之后,我的眼前却出现了微弱的、似有似无的光芒,模糊间可以感受到或说是看到周围的事物。虽然不是很稳定,影像也很模糊,但是却令我十分兴奋。我想,随着我的进步,最终我定能在闭上眼睛后还能像睁眼一样看见物体的。

关于内在世界的创造,许多人不清楚这么做的作用。我就在此谈谈我个人的感受吧:创造内心世界首先可以提高自己的想象力、心像能力,其次,在创造事物的过程中,可以逐步提高自己的精神力、心算力、一心多用能力,还有就是,在意识不断在各个个体上转换时可以提高自身的感知力,也许我今天发现的就是感知力的外在表现吧。注意事项:

最近,有一些朋友也想进行世界体系的构造,由于此文尚不完全,导致部分朋友在构建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我在此作出些自己的心得,供大家借鉴。世界体系的构造必须从松果体开始,因为目前为止,人类发现的意识贮存地唯有 松果体处。

知道了松果体的具体部位后正式开始进行世界的构建。首先,将意识、精神全部向松果体处集中,或说是向眉心集中(至于为什么要这么做:1内部世界的创建是精神力的开发,只有将精神力尽量集中,世界才能真正开发出来,否则,只是空想而已。2只有精神高度集中了,内部世界才能稳定的构建而出,且在构建过程中不易受到外界的干扰)。这时候,眼前会是一片漆黑,但是,希望大家注意这只是外像。而世界体系的构建是内像。开始在这漆黑的眼前想想一束光(创世之光)。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一步很难,若是光凭想想想不出来的话可以借助一些外物,如灯光,手电筒等。在眉心处感受那种光的热与亮,然后利用这种感觉来想想一束光出现在脑海,并且逐渐扩散,打破大脑空间原有的黑暗,让这束光逐渐扩散处一片亮空间。这时候千万注意,亮空间的构造一定要有限。因为你是在利用精神力创造事物,一旦精神力在创造亮空间的过程中消耗巨大,很有可能无法进行后续的步骤,导致构建过程暂停。而一旦自身对空间的想象力过差,很有可能导致下次无法找到原来构建的亮空间,这便使得原有的精神力被大量浪费。而已构造出来的亮空间却还存在,占据了脑部空间,有可能会对想象力造成阻碍,甚至再也无法构造新的空间。所以希望在此大家要谨慎。当亮空间构造而出后,开始进行更重要的步骤:世界太阳的构造。我自身对太阳的构造是以自己的主意识为基础的,想象着身体外部的亮元素向眉心汇集,同时体内的生命元素也分离出部分向眉心汇集。两者通过松果体一同进入亮空间,然后混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圆。这是太阳的外形。此时开始进行细致的构造。想象着自己的意识逐渐接近太阳,并将刚开始体会到的那种热与亮的感觉加注在太阳上。想象其表面燃烧着赤白色的火焰,就仿佛现实中的太阳一般,然后你逐渐接近他,强忍着巨热。太阳在你的面前逐渐放大,你看到他内部炙热的熔浆在流动,你主见靠近,视野也在住家扩大,熔浆内部是火红的颗粒,颗粒又由分子组成,然后是原子、电子。想象着中子轰击原子核,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也是太阳能持续燃烧的源泉。然后你的意识逐渐退出太阳内部,退出太阳,远离、看着面前的太阳散发出无尽的光芒,照耀着整个空间。这,便是太阳的构造。接下来可以进行其他物体的构造了......在这里进行具体阐述一些内容:我所说的世界体系的构造 必须细致,因为只有细致到一定程度,你所创造的事物才能稳固的、真正铭刻在内心空间中,当世界构造到一定程度时,甚至可以睁开眼具象在眼前。而而普通的想像,在人的意识离开后会很容易就消散,并且很难具象到眼前。

太阳的构造,之所以要以主意识为基础是因为,1.将主意识融入到太阳中,你可以在太阳构造完毕后,不再管他,他自身就能自行运转 ;2太阳位于松果体处且融入主意识,可以方便下次意识进入内部空间,相当于留了一扇门。同时,也为下一步意识分裂做基础。3.太阳之所以要融合生命元素,是为了能赋予太阳生命力,使其真正成为真实的存在,同时,由于太阳之后会照耀万物,其内的生命元素可以加注在生命物体上。无数的生命物诞生、孕育生机,可以增强自身的生命力。

顺便说说世界体系构建过程中的部分小技巧:

太阳的构建大家可以在白天时注意观察太阳,早 中 晚都观察。睁着眼睛看,闭着眼睛感受太阳光芒的温暖,落在皮肤上的刺激感,并记住这些感觉以便于在构建时更加逼真、细致。其他的树、动物什么的也是如此。简单说,就是按照现实进行模拟。

若是有自己完整的世界观,可以将其加入到内部世界中。比如,我自己讲自己领悟的“五行谋略体系”升华到世界观的程度并将其加入到我的内部世界中,使内部世界的运行具有规律。

以上世界体系的构建存在一个缺陷,也是我目前尚未完成的步骤,那就是内在世界时间与空间的存在运行规律,希望有高手能在创造后公布,让我也借鉴借鉴。谢谢大家!

世界体系的构建会有一个极大的好处,这个好处还要超过“意识分裂”所带来的好处,那就是用显意识沟通下意识。我们进行意识分裂,无非就是想要让单位时间内自身对周围信息的搜集大于他人,对信息的处理能多于他人一倍以上。而学会用显意识沟通下意识,让下意识对信息的搜集整理具有逻辑性,这样可以小处双意识运行时消耗大量身体能量的缺陷,而且下意识对信息的搜集两要远大于自身有意识的对信息的搜集量。

以上方法并未完全写完,毕竟,这是一项极为浩大的构建工程,希望练习者可以不断丰富他的内容并能整理出来,大家一起借鉴学习。

内部世界构造成功的标志是:在你白天(因为世界体系法我是在晚上进行锻炼的)不进行锻炼时,你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当自身的内部世界基础构造完结时,可以开始试着进行意识分裂,(上面将太阳进行分裂的方法最好在学会“意识分裂”后再进行)。其实,在这里我本人是不建议大家学习“意识分裂”的,因为意识分裂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后果,大家可以百度“精神分裂”的后果看看。意识分裂之后最痛苦的是“潜意识暴动”,最危险的是第一次暴动。潜意识暴动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思维开始变得极为消极,易怒、易悲、妄想、攻击欲望变强、记忆力变得极差、死亡想法滋生、情绪不稳定、睡眠质量下降、精神极度紧张等等。本人这样的情况经历了四次,我会在下面将我的恢复方法进行详细阐述,希望练习者能着重关注,不要出事!!

意识分裂:

在本文开篇之前我想说,意识分裂涉及到精神力在显意识和潜意识间的切割粘合,据对精神力修炼者的了解,精神力强大者可随意分割意识。我暂时还做不到这点,但据我了解,其分裂无法做到多重意识进行同时思考。这也是世界上目前为止,已知的世界上此类专家尚未解决的问题。

在《精神力与意识》一文中我已经大致阐述了两者的关系,以及潜意识与显意识的联系,于此不再赘述。

意识分裂法 :

显意识分裂法:

1.静坐或是平躺,闭目放松。尽可能将所有的意识全部集中于松果体内,想象着意识有四肢百骸汇聚到松果体的意识空间,化作一团球。(此时意识感受,切断了所有的外界感知,但当去感受四肢时,却要比正常状态要更敏锐)(这里要隔离自己的内部世界)

2.想象球体上空出现一把锯,自上而下进行切割。这个过程要求必须细致,放佛有一双眼睛看着整个切割过程。若是能感受到剧烈的疼痛感,说明你这步成功了,否则就是假想,重试。。

这个过程十分消耗精神力,也就是说,你不可能彻底切割完成。而且此处存在一个悖论:既然是切割显意识,那么锯是什么?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引子。因为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切割过程。

3.进入冥想状态,并将显意识切割作为信息传与潜意识,让潜意识来完成。(暗示潜意识,对显意识进行切割)训练成果:

可以将理性思考与感性思考分离,也就是可以不受情绪影响的思考,同时可以进行理性与感性的思考切换,思考角度增生。训练过程影响:

浅性精神分裂,情绪不稳定,暴躁、攻击性强,负面思考倾向严重。。

4.融合两种思考模式,同样利用潜意识进行粘合,同时利用显意识进行牵制合并。训练成果:

思维活跃性大幅提高,逻辑推理速度提高等。

以上是"显意识部分分裂”过程,分裂过程十分痛苦,但可控性比较强。而潜意识的切割,则是增生显意识,过程十分恐怖,本人尚未完全研究透。虽然《精神力与意识》一文中我提到了其原理,但是希望大家不要随意尝试。我想说,这个过程一定是一个变成“精神病”的过程,希望大家慎重。。

潜意识暴动是意识分裂不可避免的后遗症,然而其并非不可治愈的。接下来我谈谈自己的治愈方法:

1.选择几首平缓、祥和的歌曲,在暴动期间不断的听、品;

2.在小雨天出去散步,感受雨的凉意,微风的吹拂等,让自己的心逐渐变得宁静;

3.修心。这里有我写的一段话,大家可以借鉴:

修心,在我看来,其实只是对心灵的释放。把我们囚禁的心灵释放而出,随心而想,而为。然而,并不是妄想,妄为。而是自然的,符合因果关系的去想,去为。无分善恶,却合因果。我们去读大师的修心之得,大师们往往能用最质朴的语言,揭示出最简单但却最深刻的道理。我们听后,总感觉受益匪浅,颇有茅塞顿开之感。然而,真正能因之而行者,实在不多。我不是在批判大师之言,而是说我们自身做的不够。若诸君真能每日细品大师谨言,并能与自身所言,所行相对比,内省自身。想来,定会有一番收获。这也不失为一类修心方法。

我喜欢漫步于阳光明媚的午后,听一首平和的歌,轻抚着微风,嗅着杨柳的娇气,看着蔚蓝的天,轻触着暖暖的地,身体逐渐放松,心湖渐渐宁静。放开自己的思绪,什么也不想,放开自己的五官,去听,去触,去感。放开自己的心灵,把自己化作风,轻拂着柳枝,触摸过大地;化作一只鸟儿,划过天空,鸣声悦耳;化作太阳,普照大地,温暖世间……闭上眼睛,慢慢的,你会发现,周围的一切渐渐地出现在你的心里,越来越清晰。仿佛,你自己已然消失,真的化作了风,鸟儿,太阳……你仿佛化作了这周围的一切。再去细细体悟,你会发现,生命其实无所不在,太阳,风,石头,泥土等等,我们所认知的非生命体是那么的灵动,生气……此时,你会发现,周围的一切都在动,更确切的说,是你的心在跟着周围的一切在动。然而,你的心却又是前所未有的宁静,仿佛一汪碧海,充满了包容,灵动却又不失宁静。你的心态平和了,然后去与周围的人交流,你可以轻易的察觉到对方的思绪,情绪,甚至能感受到因为情绪变化而引起的周围气息的变动。仿佛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荡漾出的波纹是那么的清晰。原有的,因情绪变化而引发的问题,在此时的你看来,是那么的无知,毫无意义。因为,那样的问题,真的很小。学会修心,会极大抑制暴躁的情绪。4.加强冥想训练的时间和频率;

5.自身要认识到你此时正处于潜意识暴动期,不断暗示自己这是一种“病”等过了就好了;

6.面对事、人,要暗示自己尽量往积极的方向思考。刻意回避消极想法,去除其的影响;

第五篇:【小左小右】的读后感

看了海丝家写的小左小右的故事,说不上超级的感动,感觉挺欣慰的,我听过这样一段话;

【每一段记忆,都有一个密码,【小左小右】的读后感。只要时间,地点,人物组合正确,无论尘封多久,那人那景都将在遗忘中重新拾起。你也许会说“不是都过去了吗?”其实过去的只是时间,你依然逃不出,想起了就微笑或悲伤的宿命,那种宿命本叫“无能为力”。】

这段话我几乎每天都会背一遍

你和我一起听的歌,我几乎每天听一遍。

你和我的回忆,我几乎每天想到几十遍。

一年的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想你,等你,或许也是一种幸福吧。

对你,放弃过,哭过,伤心过,恨过.....就是没有悔过,遇见你我多了 不少的快乐,是你,一次次鼓励着;是你,一次次让我的心感动着;是你,用你的真诚打动着我快冰封的心!

还有一个秘密你知道吗?最近我一直会翻阅着QQ里的聊天记录,一个人发呆;我还会一遍遍重复轻读手机里的一条条信息;我会一个人傻笑,那笑是发自内心的,是甜蜜的笑,是幸福的笑,读后感《【小左小右】的读后感》。

每次【叮叮叮】的qq上线声 我都会情不自禁的翻着你的分组不知道你上没上。

等你,在不知不觉中已成了习惯,也乐意在这样的深夜等你。等你——也是一种幸福!

在校园操场上,我在茫茫人海中第一眼就看见了你

几乎在上课时都会【溜号】着想你,终于,你走了。我累了,该休息了。

休息过度,给你打电话怕你初中学习累,忙。

在我孤独是,你不在我身边。

我只能找佳佳诉苦。因为我知道;

无论跋涉的脚步行于多远,想到在暗夜里,风雨中孤寂时,始终有朋友为我点灯,撑伞,抚慰.总会有种神奇的力量,永远让人感动

日志快写了100遍了,写的都是想你,念你,思你......朋 友:你有这样的朋友吗?如果有,请你一定珍惜,因为失去了将不会复得.

下载《左撇子右撇子》读后感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左撇子右撇子》读后感.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 篇1灵气的驯鹿奔跑在山峦溪流间,自然馈赠的森林在广袤的土地上恣意生长,大气磅礴的日出夕阳亦或宁静的繁星点点共同勾勒出一派清新自然,与现实的浮躁......

    关于子衿读后感[推荐]

    《子衿》中的女子是这样的思慕、等待、张望着“青衿”,一往情深深几许,自古以来女子就是深闺寂寞人。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子衿读后感相关资料,欢迎阅读!关于子衿读后感【一......

    狼子读后感

    狼子读后感 狼子读后感1 今天,我坐在桌前一遍又一追地背着《伤仲永》这篇古文。背着,背着,我不禁陷入了沉思。虽然作者王安石写得有些夸张,但写出了方仲永之所以由神童变为常人,......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接触到这本书《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说真的,那天在网上一看到这个书名,我的眼睛就亮了。这个名字很吸引人。当时的感觉是,和我目前的状态很像。哪里......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在我看来,这本书的所谓启迪,恰恰不是想象力那一面,而有可能是毒害,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我对这本书在豆瓣上的很高评价感到深深的担忧。我想,这么多人给它打了高分,只是因为这......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全文5篇]

    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额尔古纳河右岸读后感1合上书,充满坚韧、温暖和爱的故事如同燃烧的火把,在大自然辽阔的天地间释放着光和热,用那无限的能量,给人以安定的勇气去生活、去奋......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读后感

    他:“你有没有这种感觉:看到某个场景的时候突然觉得似曾相识,甚至可以预知下一秒发生的事情?” 量子物理教授:“有过,但是那是大脑记忆部分产生的临时幻觉和错觉。” 他:“错误?产生......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

    《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在我看来,这本书的所谓启迪,恰恰不是想象力那一面,而有可能是毒害,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我对这本书在豆瓣上的很高评价感到深深的担忧。我想,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