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赴上海、浙江、福建、云南等省市工商局
关于赴上海、浙江、福建、云南等省市工商局
学习考察外资登记管理工作的报告
按照省工商局的统一部署,经局领导批准,省局外资处组织全省11个市局外资科长组成考察团,于9月19日至30日,赴上海、浙江、福建、云南等省(市)工商局,就外资企业登记、企业分类监管等工作进行考察学习。上海、浙江、福建三省工商局的外资登记管理工作在全国位于前列,云南省局也有其独特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现将学习考察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四省市工商局外资登记管理工作给我们的深刻印象
(一)以服务经济发展统领外资登记管理工作
强烈的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外商企业发展的意识,是四省市工商局自身建设和改革发展的内在动力。他们认为:工商离不开发展,发展是第一位的,只有经济发展了、外商投资企业发展了,工商外资登记管理工作才有作为、有地位、有发展、有前途。在服务经济发展、服务外商企业发展的理念指导下,浙江省工商局较早推出了“文明服务窗口”创建活动,2004年宁波市局注册科一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劳模,全省工商系统评选的11个先进典型,有6个是在注册登记岗位。
(二)以与时俱进的政策措施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发展
四省市工商局在外资企业登记管理中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推出新政策、新举措,有特色、有实效。去年4月福建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省工商局《关于促进和服务我省企业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三十五条
1内容中有六条涉及到外商投资企业登记工作。今年8月福建省工商局又制定了《关于支持和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若干意见》、《关于贯彻执行支持和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发展若干意见有关条款说明的通知》,对外商投资企业申请名称、登记条件、经营范围、登记手续、出资方式等给予最大限度方便。
(三)以科学的机制、完善的制度实现了外商投资企业登记监管的规范、快捷、高效
1、注册登记人员权责明确。2004年7月,人事部、国家工商总局将上海市工商局作为企业注册官制度试点单位,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了企业注册官的职级设臵、职责、权限、竞争条件和方法等内容。按照考职结合,分级管理,权责明确,便捷高效,注重专业的原则,通过客观、公正、科学的评价办法,到10月底,完成了企业注册官竞聘上岗、考评。对通过任职资格考试的人员,由上海市人事局颁发了企业注册官任职资格证书。福建省工商局自今年6月开始了企业注册官制度的筹备工作,省工商局、各设区市工商局企业注册官已从10月1日起上岗。
上海市工商局同志们认为,实行企业注册官制度有以下优点:第一,企业注册官资格评审与岗位聘任分离,能够有效提高企业注册登记队伍的整体素质。第二,权责更加明确具体。企业注册官共分7个等级,明确了各级企业注册官的岗位职责、权限。被聘任的企业注册官在规定的业务职权范围内,对申请人设立、变更或注销企业登记注册的申请,依法独立履行受理、审查、核准职能,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第三,激发了队伍活力。企业注册官不搞终身制,在实践中出现
行政过错的将被降级或取消任职资格。同时,定期进行再培训和再考试,考试未通过的企业注册官将失去任职资格,增强了注册官的责任心和危机感。
2、登记方法简便快捷。上海市工商局外资注册处与信息中心共同设计开发了一套登记软件,全市普遍推行,对没有取得授权资格,外资企业又比较集中的县级工商局,实行县局初审,各种材料通过网络传送到市局,市局审核合格后,发放注册号,由县局直接打印下发加盖授权局公章的营业执照。对涉及前臵审批的外资企业登记,只须输入相关内容,就能够直接显示出所有应提交的文件、材料,可操作性极强。
3、科学的执法理念。在强化服务的基础上,四省市工商局都特别注重树立正确的执法理念。他们认为:一味地放宽政策不可取。执法部门必须以法律法规作为工作开展的基础,如果在执行法律法规时随意放宽条件,就会给外商、给社会、给领导造成错觉。不管哪个市、哪个地区,都不应该单独出台与法律相孛的优惠政策,那样是与立法相抵触的,是不可取的,只会给自己制造困境。
为规范登记行为,浙江省工商局制定了《企业登记档案检查评分标准》,对在企业登记中应提交的材料、各种材料填写内容、核审人员意见等是否齐全有效制定了具体的考评标准,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就要从严追究相关人员责任。上海市工商局、福建省工商局还实行了登管分离。上海市工商局外资工作机构分注册处和管理处,企业分类监管和年度检验都是由管理处负责。该局将企业分为四类,实行远距离(一年或半年监管一次)、近距离、零距离(经常进行监管)监管,对一些信用高、没问题的企业不再监管;在年度检验中,对信用好的外资企业实行免审备案制,对在两年内不参加年检,经实地查验后进行吊销。福建省工商局实行了外商投资企业属地监管机制,将监管重心下移,制定了外商投资企业监督管理工作十项制度:即信息数据录入、交换限时办结制度、属地监管告知制度、分类监管制度、出资提醒和催缴制度、前臵审批许可证件提交催缴制度、外商投资企业年检初审制度、注销企业核查、督办制度、重大事项报备制度、住所与生产场所分离备案制度和外商登记行政指导服务制度。以外商投资企业“经济户口”为依托,以企业信用建设为核心,运用计算机网络手段,建立了即时性的信用信息系统,实现了对市场主体准入、经营行为和退出行为的全过程监管。
二、四省市先进经验作法给我们的启示
1、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是变革的前奏。通过考察学习,我们深深感到,与上海、浙江、福建、云南等省市相比,我们最大的差距就在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拼、抢、赶、超”的精神状态,强化竞争意识,抢抓机遇,谋求更大、更快的发展。
2、以信息化建设为基础,提升内在运行程序。不论上海、浙江,还是福建、云南等省市,纵观其外资登记工作先进之基础,就是以信息化建设工作平台为依托,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网络,简化工作程序,缩短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3、以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为根本,强化登记管理人员素质培养。再
好的制度,再先进的现代化办公手段,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因此对人员整体素质的培训是重中之重,是一切工作之根本。
三、加快我省外商投资登记管理工作发展的建议
1、加快信息化建设步伐。工商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外商登记注册、监管工作的发展离不开现代化的手段。加强硬件建设,积极开发软件,已迫在眉睫。我们要站在工商事业发展未来发展的高度,全力推进这项工作的开展。要做好统筹规划,以现有网络为基础,以工作需要和现实应用为重点,对我省原有的DOS系统进行改进,加快外商投资登记监管应用软件开发步伐,努力实现“三统一”即:标准统一、程序统一、使用统一的目标。
2、加强系统外资登记管理人员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外资登记管理队伍。近年来,我省外商投资企业不断增加,新的监管领域的不断扩大,迫切需要一支高素质的外商投资登记监管队伍。但各被授权局的人事调整频繁,致使外资系统登记管理人员水平不一,突出表现为:很多市局没有精通外语的专业人才。因此,要采取自主培养、招录引进等方式,积极培训和选拔调用外资登记监管的高、精、尖人才,以满足外商投资企业发展和现代化监管工作的需要,提升外商登记监管工作水平。
外资处
二00五年十月十五日
第二篇:福建赴江苏、浙江两省林业考察报告
福建赴江苏、浙江两省林业考察报告
[关闭窗口]
当前位置:首页> 综合信息> 专题调研>[发布日期:2007-2-1 15:20:49] [被阅次数:668]
为了借鉴江苏、浙江省林业改革与发展,特别是在产业建设、平原绿化和市场建设等方面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深化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现代林业建设,2006年8月30日至9月5日,省厅黄建兴厅长和黄家铭副厅长率领九个设区市林业局局长和厅有关处室局站主要负责同志一行26人前往江苏、浙江考察。考察组实地参观了两省8个市、县(区)的23个现场考察点,与两省林业厅(局)以及有关市、县政府、林业(园林)主管部门、林业企业召开了9场座谈会,并与南京林业大学签订了科技项目成果开发合作协议,收获很大,圆满完成了考察任务。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考察的主要收获
总的看,这次学习考察,时间安排十分紧凑,内容丰富,一路上所见所闻对大家触动很深,启发很大。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点收获:
一是看到了自己的不足。我省林业基础比较扎实,森林覆盖率、产业发展等许多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特别是我们林权制度改革名声在外,来参观的人很多,听到的赞扬话也很多,许多同志都不同程度存在飘飘然,自以为是,骄傲自满,忧患意识不够。但出来一看,大吓一跳,甚至在某些方面大大落后,感到压力很大。浙江省森林资源不算多,全省有林地面积8766万亩,活立木蓄积量仅1.94亿立方米,只有我省的39%,但林业产业总产值2006年预计突破1200亿元,比我省要高出100多亿元。江苏省原来是个典型的缺林少绿的平原省份,有林地面积仅1472万亩,但“十五”以来,发展很快,每年新造林面积均保持在150~180万亩之间,森林覆盖率和城市绿化覆盖率每年以一个百分点速度增加,特别是在产业上,“一棵杨树撑起了一个产业”,2006年实现林业总产值716亿元,居全国第5位,以占全国0.7%的林地(2134万亩),实现了占全国7%的林业产值,是名符其实的“小林业大产业”。看到这一点,让大家知不足而奋发,这是我们此行最大的收获。
二是看到了理念机制的重要性。福建林业这几年立足体制机制创新,有效激活了林业,取得一定成绩。但出来走走,更让我们看到了理念机制的重要性,看到了这方面与江浙存在的差距。江苏和浙江都是沿海经济比较发达的省份,经济社会发展已有一定基础,社会对林业的多功能需求更加明显,市场机制发育也比较完善,因而他们在林业发展的定位上、市场运作的操作上都体现了一种新的理念、新的机制。比如,浙江省的“农家乐”,全省命名公布了82个省级林业观光园区(农家乐),年森林旅游达1500多万人次,经营收入90多亿元,为什么有这样的理念?因为它看到了社会的需求,就是城市居民生活条件达到一定程度后,渴望回归自然,到乡村休闲度假的巨大市场;张家港的绿化,每年投入8~10亿元大手笔搞绿化,为什么肯投这么大资金?因为党委、政府的领导认为,钢材、发电全国都有,不可能是名片,但绿就是“名片”,就是“品牌”,因此不惜巨资打造“绿色张家港“这个品牌。这都是理念上的问题。同样在机制上,江苏提出“不栽无主林,不种姓公树”,产权明晰、权责利明确,这就是机制;浙江抓合作组织建设、抓专业市场建设也是机制。所以我们认为,只
要大家认识到这一点,福建林业就有希望,今后只要大家一门心思抓理念、抓观念更新,抓体制机制的改革,福建林业就一定能上一个新的层次和水平。
三是看到了人生路不平。这次学习参观发生了一个小小的插曲,吴奕同志不小心摔断了骨头,坐轮椅回来,让我们深切感到“人有旦夕之祸”,还好问题不大,小灾化大吉,过了这一关,今后就会平安无事。但其中也说明了一个道路,就是人生是坑坑洼洼,不可能一生都很平坦,搞林业改革也一样,坎坎坷坷,只要我们瞻前顾后一些,小心翼翼一些,人生和事业一定会平安顺利。
四是看到了接待上的差距。这几年,外省来我省参观学习的人较多,有些部门、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些厌烦情绪,有的敷衍了事,消极对待,必须认真克服。这次考察,他们高度重视,所到之处受到了热情周到的接待和周密细致的安排,我这里讲不是要花大钱摆阔气,也不是要什么都包了,而是指热情服务、周到服务方面,“一个简单的欢迎条幅(牌)”、“一本详细的服务指南”、“一份专门的介绍材料”等等,接待工作细微之处,都可以让我们感受到主人的细心和用心。所以,我希望厅机关各部门和各地林业部门都要认真对待外省来参观的兄弟单位,热情接待,周到服务,这也体现了我省林业部门的形象和素质。
二、考察的三点启示
应该说,这次江浙之行考察的收获和启发是方方面面的,两省在林业改革与发展中有许多亮点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借鉴。这里,我着重介绍感触最深的三个方面:
㈠学宿迁,大种树。
宿迁是苏北的一个地级市,地域不大(8555平方公里)、人口不多(526万人),属江苏省经济欠发达地区。“十五”以来,宿迁市致力于“杨树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每年植树以3000万株速度推进,全市活立木蓄积达1000万立方米,年采伐木材100万立方米,年生产板材300万立方米,销售80多亿元,覆盖率虽然才23.5%,但因为是平原地区,所到之处满目青翠,所有的庄台都变成了林区,所有的荒地都变成了林地,所有的河道都变成了林带,所有的窑场都变成了“林场”,基本做到应栽尽栽,初步形成了“路在林中,林在田中,人在景中”的格局,被誉为华东的“一块净土”、江苏的“两湖清水”和黄淮河地区的“最大氧吧”。学习宿迁,学什么?一是学习它改天换地的精神。以前的宿迁也是一个黄河古道上风起沙落的地方,缺林少绿,生态环境很差,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发动全社会把树一棵一棵栽种起来(不象我们有大自然的恩赐,可以封山育林),很不容易,改变了宿迁的生态环境,改变了宿迁人的面貌,改变了宿迁的形象,形成了今天的“生态宿迁”、“绿色宿迁”。二是学习它利益驱动的原则,江苏省林业局夏局长跟我们讲,如果说宿迁林业崛起,政府引导起了重要作用的话,他认为利益驱动起了更大的作用。老百姓没有积极性,在效益不高的情况下,九头牛都拉不动,但当他们看到有利可图时,想控制都控制不住。宿迁林业的利益驱动在哪里?①明晰产权。早在2000年,江苏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推进林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苏政发〔2000〕39号),允许通过租赁、承包、拍卖、股份合作等形式,鼓励全社会参与造林绿化,进一步明晰了林权,落实了政策。如今的宿迁,造林已不造无主林,除机关部门参与的示范林外,基本都是有主的林子,而且连路边的“树坑”都可以拿来拍卖,高的一个树坑能拍卖100多元钱(杨村一个轮伐期8年左右),产权十分明晰,利益自然也就十分直接。②产业拉动。宿迁有种杨树,也有种水杉等树种,但为什么水杉种
不起来,而单单杨树能种起来?关键还是杨树产业的拉动。目前全市杨树木材加工企业2384家,对原材料需求很大,每年消耗杨树原来近400万立方米,木材价格持续走高,现在大一点的木材能卖1000多元/立方米,中小径材也能卖700-800元/立方米,你说老百姓怎么会没积极性。三是学习它政府推动。相比其它地方而言,宿迁杨树为什么发展这么快?很重要一条:党政强力推动。市委、市政府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万人规模的大会,从市四套班子到村(居)两委负责人全部参加。市县两级主要领导在造林绿化期间逢会必讲绿化,下乡必查栽树,检查必到田头,并制定了“拉网式检查”、“诫勉谈话”等一系列检查评比制度。市纪委等部门还专门对植树造林实绩情况进行检查,作为实绩评定重要依据。据他们介绍,农村工作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都放在杨树生产上。我们学习宿迁,就是学习他们林业部门的运作操作,主动向领导宣传鼓动,让领导重视支持,把部门的想法上升为党委政府的想法,我们的工作就比较主动,也更好推动。这一点,在我们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中已得到很好的验证。
学习宿迁的这三种精神,是学习它内在的机制、规律和经验,而不是我们也去种杨树。结合福建实际,种什么树?我们认为,在抓好山上一般造林的同时,在理念上要突出种“两种树”:一种是风水树。大种风水树是老百姓的情节,以前各村各户房前屋后都有大树,是大人小孩夏天乘凉的好去处,也是防治泥石流、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重要屏障,宣传大种风水树,老百姓容易接受。另一种是财富树。莆田市提出“户种百棵黄檀,留下百万家产”,且不论其口号提得确切不确切,但这是一种理念,就是种名贵树种的理念,今天种一棵名贵树种,20-30年一晃而过,留下的就是一笔可观的财富。所以我们要大力宣传种风水树、种财富树。在具体工作中,怎么抓?我们认为,结合非规划林地造林和“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活动,突出抓好五个方面工作:一是抓机制。充分运用利益机制,落实“谁造谁有”政策,对“四旁”等闲散地,可以采取承包、拍卖等方式,鼓励社会参与种植,不造无主林,并依法及时发放林权证书,让经营者吃下“定心丸”。二是抓政策鼓励。结合落实省厅《关于非规划林地植树造林的若干规定》,加大对种植风水树、财富树的政策扶持,在工作起步阶段,各级都要安排适当资金,推动这项工作的顺利启动。三是抓宣传鼓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方式,加大宣传种植风水树、财富树的好处,学会用算帐的办法和典型的事例鼓动群众,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四是抓种苗准备。种苗是基础,没有种苗,其他一切准备工作都会落空。种苗抓什么?省里就定三棵树:楠木、樟树、花梨木。为什么只定三棵?因为开始时各地也收集了20多种,抓多了,就等于没抓。这东西只有规模才能形成产业,泛泛而抓,没有规模,形不成产业,所以省里重点只抓“三棵树”,全省南北皆宜,老百姓能容易接受,黄小晶省长对此也十分赞赏。但各地在具体的工作中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地抓。五是抓示范引路。各级党政和林业部门都要抓些示范,选择一些积极性比较高、具备条件的乡村先行开展试点示范,以点带面,逐步推进。林业部门要带头种植,这不是与民争利,并发动自己的亲戚朋友一起参与,引导和推动这项工作。
(二)学南浔,扩市场。
南浔区隶属浙江省湖州市,总人口51.4万人,财政总收入9.7亿元,基本没有森林资源,主要两大优势:①区位优势。南浔区位于长三角腹地,距上海、苏州、杭州等大城市均只有100公里,交通便利,被誉为“江浙雄镇”。②人文优势。居民素有经商的传统,涌现了近代中国最大的丝商群体,目前南浔木材经销商遍布世界各地,在许多国家都设有办事处,被人们称为“世界上有木材的地方,就有南浔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没有森林的南浔充分依托这两大优势,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大力培育木材市场和加工中心,做
到“无中生有”。目前全区已拥有440家规模型实木地板生产加工企业,2005年销售实木地板6000多平方米,占全国总销量的60%,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实木地板生产基地,被誉为没有木材的“木业之都”、没有森林的“林产大县”。我们学南浔,学什么?主要有三条:一是学它“无为”的理念。产业发展、市场的发育,不是靠行政命令、政府安排就能做好的,关键是靠市场运作,南浔区产业发展上的“无为”,并不是说放任不管,而是遵循市场规律,因势利导,用市场的机制促进林业生产要素的集聚,做大做强林产业。二是学习它强烈的服务意识。经济规律是不可违的,南浔能够办起这个市场,首先得益于长三角这个大市场的需求,有巨大的人流物流,但这并不意味着人们在市场面前就无所作为。南浔区委、区政府采取了政府扶持(投资4000多万元建了一个木地板城)、搭建科技平台(政府出面帮助企业与南京林业大学等科研院校签订科技合作协议、举办木地板博览会扩大企业影响)等一系列措施,优化投资环境,引导和加快市场的形成。三是学习它的注重品牌的战略眼光。品牌是一个巨大的无形资产。为了树好“南浔地板”这个品牌,南浔市提出“诚实是打不倒的品牌,信用是用不完的资本”的口号,开展了“诚实立身、信誉兴业”活动,引导地板生产企业提高质量意识和品牌战略意识。目前,全区已有方圆、世友等7种产品被评为“国家级免检产品”,格尔森等4家企业跻身全国重点30家“实木地板双承诺”单位。
南浔木地板加工市场发展经验告诉我们:无林地可以有大作为,无资源也照样可以办成大产业。从我省实际看,目前福建也有以下几个比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先走一步,通过加大政策引导、加快招商引资、强化优质服务、优化发展环境等措施,进一步加快特色产业集群的形成:①莆田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利用莆田秀屿港这个我国海运进口唯一的检疫除害处理区的便利,发挥莆田的区位和人文优势,加快推进莆田秀屿成为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建设,逐步建成全国重要的木材集散地与加工中心。②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充分发挥闽台两岸气候相近、林业互补性强的优势,加快推进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建设,加强与台湾在林业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经营高优林业项目等领域合作,主动承接台湾林产业转移,逐步建成全国林业对台示范窗口。③闽北林产工贸园区。利用闽北森林资源丰富和林产加工业较为发达的优势,启动了闽北林产工贸园区建设项目,力争把它建成闽浙赣地区最大的林产品加工、贸易、展示、电子信息交流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④建瓯笋竹城。充分发挥闽北竹资源丰富、笋竹加工企业多的优势,加快建瓯笋竹城建设,促进闽北笋竹特色产业集群形成。
(三)学安吉,抓机制。
浙江省安吉县是“中国竹子之乡”,拥有林地面积197.9万亩,其中竹林面积100.5万亩,毛竹蓄积量1.45亿根,竹加工企业1600多家,年销耗竹材8000万株(其中本地年产商品毛竹2500万根,杂竹8.3万吨)。2005年,全县竹业总产值达53.6亿元(其中山上资源产值5.1亿元,山下加工48.5亿元),出口创汇8亿人民币,农民人均竹业收入4000元,占其总收入的80%以上,成为名符其实的支柱产业。安吉竹资源只有全国的1%,不及我省建瓯市,但竹产值都占了全国的20%,占我省的41%,是建瓯的3倍。安吉竹产业为什么能够做得这么大?有科技的原因、有投入的原因,但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原因还是机制问题,就是市场经济运作的机制问题。这里,重点介绍两件事:一是安吉的协会。按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机制,全县建立了各类民间林业协会组织38个,为维护经营者权益,促进产业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举一个竹制品协会维权打官司的例子: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安吉许多企业就在生产一种“镶边竹地毯”的产品,但因对知识产权重视不够,没有
申请专利,前两年被江苏一家企业申请了专利。据此,该企业要求安吉生产该产品的企业每年要支付近1亿元的专利费。为此,安吉竹制品协会出面打官司,花了200万元,历时一年多时间,终于使主管部门撤销了该专利,打赢了官司,挽回了企业的巨大损失。这个例子说明了协会在市场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它能打官司,能起自律维权作用,有服务功能,能把产业做大做强。这些仅靠政府行为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市场行为来解决,这就是机制。二是安吉农家乐。农家乐是近年来兴起的一项休闲旅游项目,许多地方(包括我省一些地方)也都有类似的形式,但没有形成规模,成不了产业,为什么浙江安吉能搞成?关键也是机制问题。什么机制?就是“大户+农户”的机制,即企业在大户投资开发,当地老百姓参与,两者结合,以人为本。每个乡镇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农家乐服务中心,对外负责联系旅行社,寻找客源,对内负责分配安排客源,协调各农家乐点之间的关系,实行统一接团,统一标准,统一价格,防止恶性竞争。目前全县已有农家乐400多家,接待床位4000多张,占旅游床位的平壁江山,2005年营业收入达3500万元,接待旅客35万人次,2006年预计还将增长20—30%。我们参观的大溪村农户每年收入高的达20多万元,少的也有5—6万元。这两件事都充分说明了市场机制在产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必须高度重视。
安吉的经验告诉我们:在林业工作中要始终把机制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结合福建实际,当前重点要抓好三件事:一要大办协会。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加快引导建立生产、加工、销售、科技服务、护林等各类区域性、专业性的协会组织,并形成网络化、互通互联的服务构架。要结合政府职能转变,将行业规划、行业管理、名优产品的推介、龙头企业的推荐跟踪管理服务、行业标准制定等一些职能放手给协会,以便扩大协会影响力、增强凝聚力、树立权威性。二要大抓合作经济组织。引导各地以亲情、友情、资金为纽带,使分散的农户自主联合,成立家庭(或股份)林场、合作社等,实现经营规模,或以资金、技术为纽带,通过“企业+基地(或协会)+农户”、“订单林业”等方式创办原料林基地,逐步实现林纸、林板、林化一体化经营。要发挥国有林场、采育场技术、管理上的优势,以它们的经营区为中心,按市场化运作,与林农合作成立股份合作林场,辐射带动周边群众规模经营。三要发展“森林人家”休闲健康游。以森林公园为依托,以设区市所在地及周边区域为重点,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大户)投资、职工参与、农户联动”的原则,大力推进“森林人家”旅游建设,争取“十一”前在九个设区市都建成一个示范点,年底前至少建成“森林人家”300户以上。
第三篇:赴上海浙江考察学习情况报告
赴上海浙江考察学习情况报告
新闻作者:严官金 王正怀
新闻来源:省政府研究室 日期:2005-2-1 17:22:58
去年11月10日至15日,我室随罗清泉省长率领的湖北省政府代表团赴上海、浙江进行了考察学习。在沪浙期间,我省政府代表团与上海、浙江两省市党政领导交流了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实地考察了一批企业、开发区、港口、文体场馆、城市规划和市政设施等。这次考察活动时间虽短,但代表团成员都感到解放了思想,开阔了思路,增加了压力,看到了机遇,增强了加快发展的信心和紧迫感。我室将这次考察学习的一些情况和感受进行了整理,现简要报告如下:
一、沪浙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成就巨大
上海、浙江均地处我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改革开放以来,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引下,两省市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
(一)发展快,实力强。1978年至2003年,上海市生产总值由272.81亿元增加到6250.81亿元,浙江省由124亿元增加到9395亿元,年均增长分别达10.38%和13.1%;财政收入上海由190.67亿元增加到2828.87亿元,浙江由27亿元上升到1468.9亿元,分别列全国第2、第4位。上海在2003年全国城市综合实力评估中名列全国首位;浙江经济实力由改革开放前全国的第12位上升到第4位。
(二)结构优,后劲足。上海确立了三二一产业发展方针,第三产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18.6%上升到2002年的51%,去年受非典的影响,第三产业比重有所下降,仍达到48.4%。2003年上海金融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房地产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住宿和餐饮业等六大行业占全市生产总值的近40%,其中金融业居第三产业之首,占全市生产总值10.1%。全市三次产业的比例关系由1978年的4∶77.4∶18.6调整为2003年的1.5∶50.1∶48.4。浙江坚持走工业化道路,三次产业构成由1978年的38.1∶43.3∶18.6转变为2003年的7.7∶52.6∶39.7,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基本以工业为主。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面积29.6平方公里,现有在建和准备上马的重大项目200多个,其中投资逾百亿元的项目8个,未来几年将形成1000万吨炼油、1000万吨炼钢、120万吨乙烯、60万吨丙烯、300万吨造纸、20万辆汽车等生产能力,发展势头令人震憾。
(三)开放力度大,外向型经济发展势头强劲。2003年上海口岸进出口总额突破2000亿美元,占全国1/4左右;上海港国际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箱,居世界第3位。2003年上海市出口总额1123.5亿美元,占全国1/8以上。其中外贸出口达484.6亿美元,比1990年增长了8.1倍。浙江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0.5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416亿美元,年均增长30.7%,跃居全国第4位。在利用外资方面,上海目前累计吸引外资企业3.4万家,合同外资800亿美元,实际使用500亿美元,外商投资创造的工业总产值和实现的外贸出口都占全市的60%以上。浙江去年实际利用外资达到 54.5亿美元,同比增长72.4%,居全国第5位。对外经济合作发展势头良好。上海在海外的投资项目累计达到756项,总投资逾8亿美元,分布于1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3年上海对外承包工程实际营业额11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实际营业额2亿多美元。浙江2003年境外投资8500多万美元,同比增长65.9%,外派劳务工程人员8900多人次,完成营业额6.5亿美元。
(四)城市美,人民富。上海以构建枢纽型、功能性、网络性基础设施和立体化交通网络建设为核心,加速推进城市基础设施的现代化建设。1991年至2003年,全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累计达到4798.8亿元,年均增长27.1%,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23.7%,这是上海城市建设史上投资强度和建设规模最大的时期。一批批展示现代化国际大都市面貌的标志性建筑拔地而起。杭州、宁波、绍兴等城市,坚持规划高起点,建设大手笔,改造大气魄,城市风格各具特色,一片旧城改造就是一座新城,美不胜收。
1978年至2003年间,上海市人均生产总值由2498元增加到46718元(按现行汇率已突破人均5000美元);浙江由331元增至20147元(按现行汇率人均2440美元)。浙江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由1978年的332元、165元增加到2003年的13180元、5431元,年均增长8.0%和8.6%。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连续18年保持全国省区第1位。依据国家制定的评价标准测算的农村小康实现程度达51.2%,在京津沪之后居各省区之首。
目前,上海正在向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目标迈进。在这个人口仅占全国1%、土地面积占全国0.06%的城市里,完成的财政收入占全国的1/8,口岸进出口商品总额占全国的1/4,港口货物吞吐量占全国1/10,并在改革开放、产业升级、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着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浙江在“改革开放政策并无特殊、地理区位条件亦非独有、经济基础更无优势”的情况下,经过短短25年,基本实现了由传统计划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以农业为主的经济小省向以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大省转变,并继续加速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小康的城乡一体化道路前进。“浙江现象”享誉全国。
去年以来,沪浙两地在要素资源供应紧张和国内外市场竞争激烈的大背景下,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发展实现了在高基数上的高增长。去年元至10月,上海市实现生产总值5981.32亿元,同比增长14.0%;地方财政收入同比增长26.5%;外贸出口增长48.1%,外商直接投资实际到位金额增长17.5%。浙江去年1-3季度,全省生产总值7870亿元,同比增长14.7%,这是自1997年以来同期的最高增幅;外贸出口增长40.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1.1%、15.4%和31.0%。
二、沪浙经济发展的主要做法
上海和浙江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创造了许多好做法、好经验,我们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力实施工业强市兴省战略,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一是着力推进国有企业改组、改造,优化工业结构。上海是全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方。他们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推进国有资产的战略性重组,主动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周边和内地转移,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制造、石油化工及精细化工、精品钢材、成套设备制造和生物医药等六大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2003年这六大产业新增工业产值、实现销售收入分别占规模以工业新增产值、销售收入的77.1%和62.9%。浙江依托港口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加快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二是加快建设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园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2003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完成总产值2980.64亿元,比上年增长43.5%,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26.5%。杭州高新区去年元至10月高新技术产业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52亿元,同比增长37.3%。其中以UT斯达康、东信等企业为代表的通讯设备制造业、软件及相关服务增长幅度达到45%和37%。“天堂硅谷”发展势头十分强劲。三是大力实施大公司、大集团和品牌战略,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沪浙均培育出一大批综合实力强、产品信誉度高、市场占有率大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如上海大众、贝宁、海立,浙江的万向、罗蒙、正泰、雅戈尔、娃哈哈等公司(集团)。目前,浙江拥有中国驰名商标36件,总量居全国第一;中国名牌产品称号37个,总数居全国第二位。UT斯达康是回国留学生于1995年创办的,从事现代通信领域前沿产品研制开发的国际化高科技通信公司,1999年销售收入1.88亿美元,2003年销售收入19.7亿美元,今年可达28亿美元,明年计划45亿美元;去年出口5亿美元,上交税金 10亿元,其中职工交个人所得税达1.7亿元。一个企业的经济规模超过我省一个县市。UT斯达康所在的杭州市滨江区,只有500个财政供养人口,今年财政收入可达28亿元,可用财力12亿元。
(二)大力实施外向带动战略,加快经济国际化进程。一是大力招商引资。上海浦东开发以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300亿元,推动重大产业和重要功能性项目向浦东集聚,加快陆家嘴金融贸易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外高桥保税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四个重点小区建设。到2003年末,已有84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浦东投资了10150个项目,吸收外资合同金额达219.96亿美元;有63家外资金融机构落户浦东。同时,不断拓宽利用外资领域,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利用外资从工业扩展到商业、金融、旅游、房地产等多个产业,以及旧城区改造、公共设施、道路交通、环保等各个方面;利用外资形式也从吸引直接投资为主发展到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并举,特别是采用国外金融机构贷款、发行中长期债券、实行BOT、发行B股和H股等多种融资方式。近两年来,上海又出台新政策,把跨国公司作为引进外资的重中之重,鼓励世界500强和跨国公司总部、研发中心落户上海,发展大产业、大合资、大基地。“九五”以来,上海建设资金三分之一来源于外资,大项目平均规模达3500万美元;六分之一的生产总值是外资企业创造的。浙江也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宁波开发区外商投资项目强度达440美元/平方米,有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累计兴办外资项目1105个,其中千万美元以上的224个,实际利用外资30亿元,已有39家全球500强落户。去年元至10月,该区实际利用外资达4.9亿美元。二是不断扩大对外贸易。沪浙都高度重视营造良好的外贸环境,抓好“大通关”工作。上海试行“5+2天”工作制(即365日天天能通关),提高口岸贸易便利化程度;深化外贸体制改革,优化出口产品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品和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比重,扩大出口加工区、保税区企业及民营企业出口。2003年,上海高新技术产品、机电产品出口占全市外贸出口总额的比重达33.7%、60.3%,分别比上年提高10.4个、7.5个百分点。同时,沪浙坚持优化进口结构,着重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推动产业升级。三是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沪浙重点鼓励开发境外原材料、能源等资源类项目,开展境外工程总承包,收购兼并带有研发中心和品牌的境外制造业项目,拓展海外销售、服务网络,优先支持能带动产品、设备、工程和劳务等出口的项目,加快培育跨国企业和著名品牌。浙江万向集团已在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等8个国家拥有31家公司,其中独资或控股18家。去年元至10月出口创汇5.16亿美元,同比增长30%。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积极推进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转制。改革开放以来,沪浙率先进行市场取向改革,培育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市场主体,特别是浙江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放手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明确提出“保护民营企业就是保护生产力”等先进理念,坚持“三个凡是”(凡是国家法律、法规未明确禁入的领域,凡是国有经济退出的领域,凡是对外开放的领域,都鼓励民营经济进入),取消歧视性规定,给民营企业以“国民待遇”,降低工商登记门槛,简化进入手续,允许跨行业经营,有力地促进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新增就业的主渠道。2003年,浙江生产总值中民营经济占70.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民间投资占57.4%,全省外贸出口总额中民营经济占36.5%。全省有私营企业30.2万家,个体工商户159万户,个私从业人员712.6万人。浙江个体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和出口创汇等四项指标,已连续6年居全国第一;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183家。与此同时,浙江公有制经济也得到长足发展,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更加突出。与1978年相比,浙江国有经济总量增长近42倍。目前,浙江96.7%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完成改制任务,88.9%的国有和集体企业已完成劳动关系改革。
(四)大力发展块状特色产业,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多年来,浙江从本地实际出发,大力发展“配套经济”、“小狗经济”,一乡一品,一县一品,一市一品,企业之间通过专业化分工,最有效地优化资源配置。同时,加快各类市场建设,形成了中小企业、专业市场和特色产业紧密结合,互为依托,竞争优势比较明显的企业集群和区域块状特色产业。浙江现有年产值超亿元的各类特色产业区块500多块,涉及175个大小行业和24万余家企业,年产值占全省工业年总产值的49%左右。如嵊州形成“领带之乡”,年产领带2.8亿条,占全球的1/3;海宁年产皮衣1600万件,占全国产量的1/4;诸暨市大唐镇生产袜子的家庭企业8000多家,年产量48亿双,成为全球最大的袜业基地;温州成为“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打火机、剃须刀生产基地”等。这些特色产业有力地带动了县域经济的发展。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3年全国百强县市中,浙江占30席,总数居全国第一。省里同志在介绍情况时,自豪地称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和块状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三大特色、三大亮点。
(五)大力加强环境建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上海以世博会的举办为契机,继续加大城市建设力度,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浙江在实施“八八战略”(发挥八个优势,推进八个举措)过程中,加快“五大百亿”工程建设(即从2003年到2007年,完成百亿基础设施建设、百亿信息化建设、百亿科教文化设施建设、百亿生态环境建设、百亿扶贫助困工程建设),进一步缓解要素制约。在软环境建设方面,上海以政府信息公开为突破口,推进政令的公开、透明,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浙江建设“平安浙江”,推进机关效能建设,着力构建服务型政府和法治政府,不断改善投资环境。两省市都高度重视科教文卫事业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上海重点推进失业、养老、医疗、工伤、生育保险,准备将这五保统一建立起来。浙江全面加快覆盖城乡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重视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建设。全省已有115.67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保范围。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的农民达1500万人,还准备探索将这一制度扩展到城镇非社会医疗保险人群。同时,大力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三、几点启示
(一)必须把握机遇,用好机遇。抓住机遇,珍惜机遇,用好机遇,是赢得主动、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沪浙两省市之所以发展快,就是因为他们有抢抓机遇、抢先发展的强烈意识,眼光敏锐,思路开阔,善于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不同的发展阶段抓住机遇、利用机遇,加快发展。当前,由于受土地、能源、劳动力成本等要素的钢性约束,沿海地区一部分产业的发展空间受到限制,产业调整、升级和向中西部转移呈加快趋势。这是湖北承接转移、加快发展的又一难得机遇。必须加快实施开放先导战略,在继续扩大对国外开放的同时,下大力推进与沿海发达省份的经济交流与合作。重点抓好已签约项目的落实,组织各方面力量,采取多种形式,主动出击,到沿海地区招商引资,抢占沿海产业转移的先机。
(二)必须解放思想,敢为人先。沪浙两省市得改革开放之先,思想解放,与时俱进,“小河有水大河满,不论成份论发展”,“用事实说话,用效果说话”,一切有利于经济建设和生产力发展的事都敢想、都敢闯、都敢干。波导集团总裁徐立华是湖北随州人,1992年他和他的合伙人带着中文寻呼技术,跑了全国很多地方都未能找到合作者。到浙江奉化市,当地政府不仅划给他们500亩土地,投资500万元资金,使他们成了当地的一家乡镇企业,而且还让他们专利占股49%,大大突破了国家规定不得超过20%的限额。政府充当风险投资的主体,这在当时是十分罕见的。1994年乡镇企业改制,政府又让创业者持股80%。1997年市里拿出专项指标,优先支持波导上市;积极推动波导兼并宁波电子集团,使波导迅速发展壮大。波导的销售收入几乎每年翻一番,2003年达120多亿元,交税18亿元,手机出口量全国第一。正是这种敢冒风险、敢为人先,竭尽全力支持企业家创业的行动,激活了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铸就了浙江经济的辉煌。
(三)必须勇于开拓,善于创新。创新是事物发展的内在要求和强大动力。多年来,沪浙两省市始终以开拓创新的精神致力于现代化建设,不管遇到何种困难和干扰,坚持不争论、不观望、不等待,大胆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式,促进经济快速发展。降低土地价格,是开发区吸引外商投资的有效办法,但也是一件难事。杭州高新区征用土地平均成本每亩30多万元,为吸引外资,对工业用地亩只收9万元,亏损部分通过采取招拍挂方式出让商业用地弥补。去年该区开发商业用地900亩,收入47亿元。他们用这种方式,吸引了一大批有实力的跨国公司进驻。类似的事例很多。我省要加快发展,必须大力推进体制创新、技术创新、结构创新和组织创新,尤其是在大环境一时难以改变的情况下,要善于从细节着手,从具体操作层面创新。学习沿海地区的思路,创出我们自己发展的办法。
(四)必须鼓励创业,营造创业环境。浙江人总是围绕市场转,人人想赚钱,户户想发财,不怕吃苦,敢想敢干,“四千精神”(走遍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说尽千言万语)是其创业的真实写照。他们经商,一分钱不嫌少;一个办法行不通就换个思路干,一个地方没有发展空间了,就拖家带口寻找新的创业舞台。如今,哪里有商机,哪里就有浙江人;哪里有浙江人,哪里就有红火的专业市场。在浙江特别是温州等地,用当地干部话说,“除了摇篮里的娃娃和躺在病床上的老人,人人都是活跃的市场细胞。”面对紧迫的发展形势,我们更应大力倡导兴业创业有功、勤劳致富光荣,鼓励人人当老板、个个发大财,并加强环境建设,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为各界人士创业发展创造条件。
第四篇:赴江苏、上海、陕西、云南等地考察报告
赴江苏、上海、陕西、云南等地考察报告
为进一步解放思想,借鉴经验,加快发展,2012年5月7日至13日,我市组织党政考察团赴江苏、上海、陕西、云南等地进行了为期7天的考察学习。通过这次考察,我们近距离、多角度地领略了江苏、上海、陕西、云南等地的魅力,学习了他们在招商引资、经济发展、旅游产业开发、城市建设等方面好的做法和先进经验。时间虽短,但内容充实、收获很大,既看到外地迅猛发展的势头,学到加快发展的先进经验,又感受到时不我待的发展压力,看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触动很大,感受很深,受益很多。
一、考察感受
这次学习考察的江苏、上海、陕西、云南等地,既有长江三角洲的发达城市,又有陕滇等地的著名旅游城市,部分地区高点定位,发展迅速,展现了雄厚的经济实力;部分地区立足资源,开发旅游,展现了旅游文化的独特魅力,他们的发展成就硕果累累,尤其是江宁区和昆山市的发展模式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借鉴。一是经济综合实力强,发展迅速。所考察地区江宁区和昆山市经济实力雄厚,已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省内有位次的强市区,成为区域发展的领头羊。2011年江宁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759亿元,是2007年的2.2倍;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216亿元,实现四年翻番,地方财政收入突破百亿,达115亿元,连续三年位列全省区县第五位。昆山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432.3亿元,比上年增 1
长15.8%,全口径财政收入602.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00.2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3%、22.7%。我市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95亿元,年均增长13%,财政总收入52亿元,比上年增加19.7%,地方财政收入21.7亿元,年均增长22.3%。目前,我市的地方财政收入与2002年的昆山市(19.04亿元)、2005年的江宁区(21.99亿元)相近,而昆山市在短短的10年间增长了10倍,江宁区在7年间增长了5倍,我们不禁思索,是什么造就了昆山模式、江宁模式,他们的成功也为我们今后的加快工业发展进一步坚定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二是园区建设层次高。所考察地区江宁区和昆山市都在建设高水平开发园区,靠园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是他们共同的特点,而且园区内都是投资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带动能力强的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江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自1992年创建以来共引进42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个项目,其中千万美元以上项目500多个,45家世界500强企业进区投资;累计实现合同外资90亿美元,到位外资60亿美元,主要包括电子信息产业、汽车制造及零部件产业、智能电网与电力自动化产业等。昆山开发区自1984年创建以来,共引进45个国家和地区的1800多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300亿美元,注册外资超180亿美元,形成电子信息、光电显示、精密机械、装备制造、民生轻工五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
三是工作理念气魄强。所考察的发达地区思想解放、观念常新、敢闯敢干,与周边地区比着干、拼着跑、赛着冲、瞄准省内
有位次、区域争先进的目标,制定了符合实际的发展战略,积极争创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排头兵。昆山市坚持“科学发展,和谐昆山”的发展理念,大力弘扬“敢于争第一、勇于创唯一”的新昆山精神,走出了一条以改革开放为时代特征、以“三创”精神为强大动力、以全面小康为显著标志、以人民幸福为不懈追求的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昆山之路”,率先达到江苏全面小康社会水平,成为江苏科学发展的排头兵。
二、经验做法
(一)坚持改革创新,敢拼敢闯。江宁、昆山等地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奇迹,思想解放、改革创新就是奇迹产生的源泉。他们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创新覆盖在发展的各个层面和角落。无论是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经济,还是在发展理念、人才引进、机构运转等方面上,都体现了敢想敢干、敢拼敢闯的风格,体现了勇于第一个吃螃蟹的探索精神。昆山打造的国际领先的小核酸产业基地,探索实施了“政产学研资”的合作模式,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历程,最终打造成为高新区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实现转型升级的新亮点。
(二)坚持园区主导,重抓招商引资。这次我们考察的江宁、昆山等地,都有强烈的工业兴市意识,无论是启动民间资本,还是开展招商引资,重点都放在兴办工业上,以此带动相关行业及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他们以规模化的园区建设为载体,强化园区对工业发展的拉动效应,在园区内普遍形成了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和完整的产业链。在园区的设计上,突出规划先行,集约化利用,同时,紧紧抓住了招商引资这个“牛鼻子”,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的中心,拿出最多的时间、最强的力量抓招商。
(三)坚持产业升级,自主创新。所考察江宁、昆山等地,目前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特征是自主创新,科技创业。通过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鼓励自主创新。加快培植光电、太阳能、新材料、生物技术等新兴产业,形成了产业升级、企业生根、产品创牌整体推进的格局,抓住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这两个重点,以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调整,做优做强工业。
(四)重视人才引进,以人为本。所考察江宁、昆山等地在产业在产业引人、产业留人、产业育人,着力打造人才特区,积极培育研发机构、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等方面都有非常明确的思路、非常创新的举措、非常显著的效果。在人才引进和培养方面,由花大精力举办招聘会吸引人才转变到自己办学培养人才;为吸引更多高层次人才,昆山还计划组织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名牌院校在当地设立研究生分院,帮助其培养高层次人才。
三、几点启示
第一,必须不断解放思想,以更加超前的理念谋划发展。解放思想是扫除障碍、引领发展的法宝,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这些地区之所以能够取得经济上的腾飞,就是因为他们有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敢于突破条条框框,敢于突破制约和束缚抓
发展。尽管这几年我们一直强调转变观念、创新思路,但思想解放程度仍然不高。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立足工作实际,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发展理念和工作思路。针对财政工作,我们更要继续解放思想,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充分发挥财政的宏观调控作用,努力走出一条符合88建设的财政体制框架的发展之路。
第二,必须全面走出去,以更有效的办法推进招商引资。当前全国各地都在招商引资,资本总额有限、市场份额有限,各地的招商政策、环境逐渐趋同。面对僧多粥少的形势,这时候谁的办法好,谁的手段高,谁招的商就多,谁的发展就快。因此,要继续把招商引资作为第一要事,进一步完善招商引资的新办法、新举措,比效果、比质量、比速度;要摒弃“坐在家里等客商、指望上级送客商”的观念,积极走出去,超前谋划,高点定位抓招商,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外出招商上来。
第三,必须突出产业升级转型,以科技支持加快工业企业快速发展。这些地区的成功经验表明,单纯的依靠传统工业发展已经不能满足现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需求,要想脱颖而出,必须依靠技术革新。要坚持一般项目和高科技项目齐抓的同时,突出抓财税贡献大、科技含量高的项目,以项目建设的大推进加快88工业化进程,同时,要牢固树立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的理念,要充分发挥财政引导作用,全力打造企业科研孵化器,积极引领企业自主创新。
第四,必须打造人才“核动力”,全力做好人才引进培养工作。
我们要借鉴昆山等地的经验,加大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尤其要注重由“外引”转变为“外引”和“自培”相结合,充分发挥我市民办职业教育的优势,积极与全国知名高等院校联合,制定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探索建立远程教育人才培养机制,同时,加快高层次人才创业园建设,吸引更多的高精尖人才和各行各业的领军人才落户,把88打造成人才聚集洼地。
第五篇:云南小学校长赴上海培训学习总结
云南小学校长赴上海培训学习总结
一、基本情况:
2007年10月19日至12月17日,省教育厅组织全省部分明德小学校长一行30人到上海师范大学师资培训中心进行了为期两月的学习培训。期间,全体学员分别听取了上海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谢利民,上海师大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吴钢,上海师大教授李丹,上海师大师资培训中心高级讲师宋蔚雯、朱纪华,上海师大师资培训中心博士英配昌、李敏,上海实验学校副校长,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副院长徐韵安,上海市杨浦小学特级校长张治等著名专家、校长的讲座;实地考察了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上海市曹扬二中、卢湾第一中心小学、黄浦区曹光彪小学等名校;参加了以“学校文化建设”为主题的第八届中德教育学术研讨会,听取了上师大副校长项家祥先生,上海市教委副主任李俊修先生,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专家朗格先生、汉斯.凯夫勒先生,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张民生教授,华东师大教授、博士生导师范国睿,普陀区金州小学校长潘阿芳,闵行区教研所董屹敏,南汇区周浦镇小学校长沈卫东等专家、学者、校长的报告;到徐汇区康宁科技实验小学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挂职锻炼;学习期间,参训的校长们还经常私下进行校际间的交流、总结活动。
上海之行,使我们对教育本质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获得了新的启迪。此次考察培训,内容丰富,既具超前性、理论性,又具实践性。通过考察培训,为32位中小学校长(宁夏2人)提供了与教育专家直接交流、对话的机会,搭建了深入上海名牌学校亲身感受、体验、学习的平台。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专题报告,与时俱进、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制度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学习期间,所有参加培训的人员认真听课、学习、记录,勤于思考、勤于交流,在与学者、专家的思想碰撞中,学习了新的教育理念,提升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进一步加深了认识和了解,为今后学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主要收获:
(一)在理论学习中接受新的教育思想。
从深层意义上说,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教育的竞争是学生质量的竞争。在学习考察中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上海的教育界同行都把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摆在最关键的位置来阐述,充分展现了“人本主义”理念和改革的力度,他们以强烈的时代责任感、敏锐的战略洞察力、领先的教育新观念、踏实的改革真功夫,在自己的教育园地上开拓出一片全新的天地。
1、追寻人本。教育的本质就是开发人才资源,从知识本体转向人本体,促进人全面健康的发展,使之符合教育规律。学生角色要由工具人、分数人转变为社会人、资源人,学校要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前提,使学生获得社会化统一性发展、个性化多样性发展,让每个学生选择一份富有个性的课程,给每个学生创造一片充分发展的时空,使每个学生获得自我价值的实现,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教师角色也要演变为引导者、设计者、组织者、参与者、激励者和合作者。
2、走向校本。现代学校的变革主要立足学校的发展,使学校管理重心下移。校本的基本内涵是:为了学校----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面临的问题为指向;基于学校----从学校实际出发,挖掘学校潜力,利用学校资源,释放学校活力;在学校中----由校长、教师、学生自己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并在学校中实行。校本包括五个方面:校本研究、校本管理、校本发展、校本课程、校本培训。校本管理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校本管理的基本构架为制衡型的法人治理机构、扁平化的管理机构设置、透明化的管理规则制定、规范化的程序设定执行,校本管理呼唤专业化、职业化的校长。一名出色的校长,要善于提出学校发展的愿景并清楚达到的途径、方法与条件;善于冒更大的风险并清楚自己和同事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善于思考决策并清楚从组织成员和外部人员中借脑借力;善于把成员组织为团体并清楚如何指挥团队去协同作战;善于提出最必要的简明的规范并清楚何时需要突破规范;善于从各种渠道捕捉信息并清楚如何有效运用信息;善于树立自己的威信并清楚如何能使自己众望所归;善于必要的集权并清楚哪些要分权、放权、授权;善于开发学校的资源并清楚如何合理配置资源;善于塑造自己的外部形象并清楚必须表里如一。作为一名校长,要不断地进行自我诊断、自我设计、自我定位。
3、关注成本。效益是管理的永恒主题,教育成本管理是现代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尺,是学校管理的新课题。建立教育成本管理规范,包括学校教育成本管理基本规范、学校教育成本管理机构与岗位、学校教育资源软件编制;教育成本管理操作系统要求学校要实行办学经费预决算制度、收费标准审核制度和学校办学成本评估制度。人力资本管理是成本管理的重要方面,要以人力资源管理替代传统人事管理,建立人力资源管理机构。
(二)在参观考察、挂职锻炼中感受上海教育的先进经验。
1、深刻理解教育的真正意义,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在上海,我们所接触的几位校长都十分了解世界最先进最前沿的教育改革发展信息,十分熟悉教育政策法规,都有明确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超前,办学思路清晰,学校定位准确。像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校长张人利认为:教育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供了相应的人力资源,继而提升千百万家庭生活的质量,生命的价值在于拥有理想和希望,学校的魅力在于帮助儿童学会独立、尊严、平等地生活在世界上。为此,他提出,开放教育、尊重生命,教育应服务于儿童的终身发展,学校应引领学生走向幸福人生。
2、重新建构学校课程,尊重学生的生命与个性。
为激发学生兴趣,激励学生探究问题,实施因材施教,上海市在第二期课改中推行了新的课程结构:基础规范课程和自我设计课程。各学校结合自己的教育理念,在对学生需求进行系统评估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通过自行研讨、设计,或与专业研究人员及其他力量合作编制出了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3、依托校本抓教研,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静安区教育学院附校、上海市新黄浦实验学校、上海市曹扬二中、卢湾第一中心小学、黄浦区曹光彪小学、徐汇区康宁科技实验小学等名校提出,敬业精神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驱动力,终身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保证,校本培训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途径,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点和归宿,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力抓手,课程改革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最佳契机。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重中之重,是“理念转化为行为”的培训。学校应该为教师构建两个平台,即“理念”和“行为”的平台,并且要着力在两者之间铺设一座通向教学行为的坚固桥梁,而这一桥梁就是教研组建设,为此,学校教研组建设的指导思想确立为:以新课程为导向,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学过程中教师所面临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式,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宗旨,加强和改进教研组工作,使教研组成为教师学习的共同体。在实践中,他们探索出了“以理论学习、行动研究、专题讨论、同伴互助、专业引领、自我反思为主”的教研活动方式。其中,教师的自我反思是校本研修的基础和前提,同伴互助合作是校本研修的标志和灵魂,专业人员的参与是校本研修向纵深、持续发展的关键。校本研修只有聚焦课堂,以“行动研究”为主,才能做到教学、教研、培训一体化。同时要从学校课改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注重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立足学校的长远发展,重视学校管理的变革。
根据市场经济需要多样化人才的要求,上海市提出以改进学校实践,解决学校面临的问题为指向,从学校实际出发,利用学校资源,挖掘学校潜力,释放学校活力。在学校的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不同风格的学校管理体系。同时,学校的管理又集中体现在校长的专业化、职业化上。张人利、张治、程华、潘为淋等名校长认为,现代学校的校长应该走出教育看教育,面对教育想教育,深入教育办教育;学校应该成为教师投身事业的“引力场”,成为教师向上攀登的“脚手架”,成为教师成功的“孵化器”。他们提出,校长应把心用在人本上,就是要让教师学会选择,让教师认识自己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自我意识和需要,培养主观的能动和作为,把手抓在关键上。即抓关键的空间、抓关键的人物、抓关键的事件。其中在学校的各个要素中关键是队伍,在学校的各项要求中关键是质量,在学校的各个方面中关键是课堂;把脚踏在自己校园的土地上。就是要紧跟形势而不形式主义,要学习别人而不跟随别人,要看懂别人而看见自己,要借鉴别人发展自己,扎根学校而不局限学校;把眼睛盯在持续发展的规律上。学会参与,主动发展,把工夫花在自己的提高上,注意提高影响力、决策力和执行力。正是有了校长们这样的思考,成就了上海许多有特色、有影响力的名校、名师、民生。
三、几点体会:
(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打造名校的灵魂。
办好学校,提高质量,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关键取决于教育干部和教师队伍的思想和业务素质,其中首要的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更新。为此,必须以转变观念为切入点,不断提高教育干部和教师的素质,提高中小学校长的管理水平和“经营”能力。各个学校,从干部到每一名教职工,都应认真学习、借鉴上海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育管理经验。教育干部应进一步解放思想,重点强化教育“经营”的意识和观念,增强教育成本意识和效益意识,尽快实现由单
一、被动的管理学校向主动“经营”发展学校的角色转变。搭建促进校长学习交流和共同进步的平台,推动校长的专业化成长。广大教师要切实树立起为学生服务、对学生负责、为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观念和意识,努力实现由单纯的教育者向教育者与服务者的角色转变。要充分利用中小学新课程改革这一契机,强化对所有教师的培训,大面积地提高教师素质,尽快使他们适应素质教育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
(二)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教育传统,是培育人才的“肥沃土壤”。
这次考察的每一所学校,我们都感受到一种高品位的文化享受,小校园、“大文化”。这些学校在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中,重视的不仅是现代化校舍和教育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独特校园文化的建设。校园文化和办学传统使这些学校处处都有教育功能,时时都有教育机会。这一方面为学校实
施素质教育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反映出学校“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精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校教育工作的层次性、科学性和长效性。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充满人文精神和科学色彩的校园文化,为培育高素质人才提供了“肥沃土壤”,展示了当地校园建设特有的风采。学校文化和教育传统是一所学校多年的积淀,是从学校内部不断培植的,需要一点一滴的经营和积累,校长要成为学校文化的倡导者,要有超前的教育理念,有恒心、耐心和信心,言行举止、待人接物,做一名读书人、文化人;要引导全体师生员工参与建设,通过制定规划、机构改革、人才流动、考核评价等管理手段来促进和体现学校文化,学校应打造为人才成长的摇篮,出名师、育名生、办名校。
(三)加强“四园”建设,努力打造精品学校。
这次参加学习培训的都是小学的校长,考察中,学员们深刻感受到,上海的校园建设如同教育发展一样,不仅“小中藏大”,而且透出一种朴实、自然和率真的氛围。学习上海教育经验,深层的东西要学,表面的东西也要学。相比较而言,我们的学校追求的多是整齐划一,缺乏的是特色和层次,我们的校园有过多的“广场”,绿色面积覆盖率远低于上海的同类学校。走进我们的校园,经常看到的是,两侧种植着非常齐整的小树,再加上修剪得非常平整的草坪,大都是刻意“装饰”。为此,我们要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支持,继续加强“四园”建设,把每一所学校都建成为“生动活泼的乐园、积极求知的学园、充满亲情的家园、陶冶情操的花园”,真正做到让墙壁说话、花草开口,使学生心灵随时随处受到感染和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