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布拉格实习报告
很幸运地在与IAESTE短短的接触之后就有了一次去欧洲实习的机会。更幸运的是此行所向一直是心中向往--布拉格。卡夫卡的老家,小资派精神领袖米兰·昆德拉的故乡,欧洲最美且最具传奇色彩的城市之一。
在经过几次小小的签证波折之后还是很顺利地拿到了赴捷克共和国的签证。在浦东国际机场与父母道别时忽然想到此行一下就于二十多年未曾远离的父母一下相隔几万公里不禁也激动了起来。一直到经过16小时的飞机颠簸与在法兰克福的短暂停留终于踏着布拉格夏日晚上九点的晚霞走出了机场算是我正式开始这次实习的经历。陌生的眼睛陌生的天空周围的一切似乎仍不真实。待到被迎接我的漂亮捷克美眉带入住处安排完住宿以后才猛然回过神发现已身处异国他乡。
初到时住所中仅剩一个西班牙学生。典型的西班牙式的热情让我有点受宠若惊,一想中国乃礼仪之邦遂立即用早已在飞机上操练无数遍的问候语打着招呼自我介绍。结果便是从他身上我找回了在国内久已丧失的学习英语的信心。很担心我两个月只能和他你一言我一语。问及怎么只有你一个人?答曰都到外地去进行漂流了。多少人一起?三十个还不到……看来担心太多余了。
国外学生总有一种强烈的自信。这导致我们中国学生在与他们交流时总处于听众的角色。他们慷慨激昂时我们往往只能点头称是,最多出于表示你还在听他们讲话(其实眼皮已经耷下)附和几下YESGREAT!或 VERY WELL什么的。并非自己不想开口,而是唯恐自己开口犯错或者持续时间不能超过30秒。两个月下来发现除了英语母语国家学生尚能占据优势之外,我已经成功地将角色进行了互换。他们更多地成为了听众而且绝对不会有摇摇欲睡的感觉。这并非我的英语有多么强悍,措辞有多么美丽,完全是我找回了我们本该就有的原本就强于外国学生的东西--自信。半个月后大家一起出去游玩时,坐在地铁上,总是受到布拉格本地人诧异眼神的敬礼,看着那么大群不同肤色的操着英语的联合国居民热热闹闹地侃大山。
这在我的实习工作中也随时体现着。我实习的地点位于离我们的住所不到5分钟步行路程的Czec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学校不大,处于一个类似大学城之内,周围错落着一些如医学院等别的高等学府。与我们的大学城不同的是并没有任何围墙,学校与学校之间仅是简单地用林荫道隔开,而外部也直通城市马路,与城市和为一体。我在学校内的移动通讯实验室中工作,该实验室是由爱立信投资建设,设施齐全。我们的任务是通过短消息控制桌面电脑、手持式pDA与手机,并将他们进行互相联络。很幸运遇到了十分友善的教授,由于我在国内学的是强电专业所以刚开始接手任务仍有不少困难,所幸得到了实验室中大部分人对我的帮助,耐心地帮我解释疑难。更凑巧的是一起工作的三个实习生与我又都是住在一间房间内,随时方便的交流与直接指出对方错误的方式,使许多工作中的困难迎刃而解。这无疑大大帮助了我们最后顺利地完成实习任务。
如果说仅仅是为了完成实习工作那仅仅是浅尝辄止。既然身处布拉格就要感受其独特的魅力所在。我对布拉格的了解并不多,大部分还仅限于前面提起的几位文学大师笔下的那个有几分阴郁的城市同书中描写1968年8月20日镇压布拉格之春的描写――布拉格少女在苏联坦克面前和路人当街接吻,如此一个富有冲击力的场面。
但是到了布拉格,你很难再感受到书中的压抑与强烈冲击。更多的是白天的舒缓轻松与夏日夜晚的热情洋溢。
这是个典型的欧洲的城市,或者说欧洲的古典与现代的精神同时活跃在这个城市之中。初到布拉格时便参加了当地IAESTE组织的活动,坐船沿着从布拉格城市中心穿过的伏塔瓦河,看着布拉格城堡、岸边色彩斑斓的房屋在身后缓缓地退却;鸽子在船舷上栖息;温暖的阳光洒落你的指间,你无法不将自己完全的放松下来。上岸后踏着被7XX年岁月磨得光滑可鉴的石子路蜿蜒而上至双子大教堂。看过了郑重的士兵交接仪式后踏入其中百多米高的哥特式建筑从里面你抬头便可见中世纪画家所倾注心血的彩色玻璃屋顶。听到的只有游人默默的脚步声或者还有祈祷着面对耶稣受难像虔诚的心声。你又顿时庄重了起来。再到后来每每傍晚坐着当当而响的有轨电车到达市中心,漫步在布拉格街头,不经意
间已经穿过了查理大桥,穿过了守护这座桥和这个城市的桥上三十多个捷克历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的雕像,穿过了桥上各种卖艺者演奏的乐曲,到了老城的地域。天文钟的浑厚的报时声告诉你已经到了布拉格广场。而你也走累了,便可以坐在胡斯像的长椅前,更可以就坐在路边路沿上,看着马车从你跟前徐徐驶过,周围多同是坐着来自异乡的年轻的面孔,你不需和他打招呼便可以随意的聊起对这个城市的感受,然后他很可能会从身后巨大的背包中掏出两罐捷克最著名pirson啤酒与你共享。友好的Cheers然后Bottom up,你又会在布拉格多认识一个德国或者南美的朋友。10点左右,凭着你的ISIC CARD可以以难以想象的便宜价格在欧洲最著名的剧院之一看一场幽默版的美女与野兽。最后赶上一天的末班地铁在两天交错的时间回到你的住所。这便是我一个人时所谓的古典式的夜生活。
第二篇:夏天没有卡夫卡--布拉格实习报告
你正在浏览的实习报告是夏天没有卡夫卡--布拉格实习报告
很幸运地在与IAESTE短短的接触之后就有了一次去欧洲实习的机会。更幸运的是此行所向一直是心中向往--布拉格。卡夫卡的老家,小资派精神领袖米兰·昆德拉的故乡,欧洲最美且最具传奇色彩的城市之一。
在经过几次小小的签证波折之后还是很顺利地拿到了赴捷克共和国的签证。在浦东国际机场与父母道别时忽然想到此行一下就于二十多年未曾远离的父母一下相隔几万公里不禁也激动了起来。一直到经过16小时的飞机颠簸与在法兰克福的短暂停留终于踏着布拉格夏日晚上九点的晚霞走出了机场算是我正式开始这次实习的经历。陌生的眼睛陌生的天空周围的一切似乎仍不真实。待到被迎接我的漂亮捷克美眉带入住处安排完住宿以后才猛然回过神发现已身处异国他乡。
初到时住所中仅剩一个西班牙学生。典型的西班牙式的热情让我有点受宠若惊,一想中国乃礼仪之邦遂立即用早已在飞机上操练无数遍的问候语打着招呼自我介绍。结果便是从他身上我找回了在国内久已丧失的学习英语的信心。很担心我两个月只能和他你一言我一语。问及怎么只有你一个人?答曰都到外地去进行漂流了。多少人一起?三十个还不到……看来担心太多余了。
国外学生总有一种强烈的自信。这导致我们中国学生在与他们交流时总处于听众的角色。他们慷慨激昂时我们往往只能点头称是,最多出于表示你还在听他们讲话(其实眼皮已经耷下)附和几下“YES”“GREAT!”或 “VERY WELL”什么的。并非自己不想开口,而是唯恐自己开口犯错或者持续时间不能超过30秒。两个月下来发现除了英语母语国家学生尚能占据优势之外,我已经成功地将角色进行了互换。他们更多地成为了听众而且绝对不会有摇摇欲睡的感觉。这并非我的英语有多么强悍,措辞有多么美丽,完全是我找回了我们本该就有的原本就强于外国学生的东西--自信。半个月后大家一起出去游玩时,坐在地铁上,总是受到布拉格本地人诧异眼神的“敬礼”,看着那么大群不同肤色的操着英语的“联合国”居民热热闹闹地侃大山。
这在我的实习工作中也随时体现着。我实习的地点位于离我们的住所不到5分钟步行路程的Czec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学校不大,处于一个类似大学城之内,周围错落着一些如医学院等别的高等学府。与我们的大学城不同的是并没有任何围墙,学校与学校之间仅是简单地用林荫道隔开,而外部也直通城市马路,与城市和为一体。我在学校内的移动通讯实验室中工作,该实验室是由爱立信投资建设,设施齐全。我们的任务是通过短消息控制桌面电脑、手持式pDA与手机,并将他们进行互相联络。很幸运遇到了十分友善的教授,由于我在国内学的是强电专业所以刚开始接手任务仍有不少困难,所幸得到了实验室中大部分人对我的帮助,耐心地帮我解释疑难。更凑巧的是一起工作的三个实习生与我又都是住在一间房间内,随时方便的交流与直接指出对方错误的方式,使许多工作中的困难迎刃而解。这无疑大大帮助了我们最后顺利地完成实习任务。
如果说仅仅是为了完成实习工作那仅仅是浅尝辄止。既然身处布拉格就要感受其独特的魅力所在。我对布拉格的了解并不多,大部分还仅限于前面提起的几位文学大师笔下的那个有几分阴郁的城市同书中描写1968年8月20日镇压“布拉格之春”的描写――布拉格少女在苏联坦克面前和路人当街接吻,如此一个富有冲击力的场面。
但是到了布拉格,你很难再感受到书中的压抑与强烈冲击。更多的是白天的舒缓轻松与夏日夜晚的热情洋溢。
这是个典型的欧洲的城市,或者说欧洲的古典与现代的精神同时活跃在这个城市之中。初到布拉格时便参加了当地IAESTE组织的活动,坐船沿着从布拉格城市中心穿过的伏塔瓦河,看着布拉格城堡、岸边色彩斑斓的房屋在身后缓缓地退却;鸽子在船舷上栖息;温暖的阳光洒落你的指间,你无法不将自己完全的放松下来。上岸后踏着被700年岁月磨得光滑可鉴的石子路蜿蜒而上至双子大教堂。看过了郑重的士兵交接仪式后踏入其中百多米高的哥特式建筑从里面你抬头便可见中世纪画家所倾注心血的彩色玻璃屋顶。听到的只有游人默默的脚步声或者还有祈祷着面对耶稣受难像虔诚的心声。你又顿时庄重了起来。再到后来每每傍晚坐着当当而响的有轨电车到达市中心,漫步在布拉格街头,不经意间已经穿过了查理大桥,穿过了守护这座桥和这个城市的桥上三十多个捷克历史中举足轻重的人物的雕像,穿过了桥上各种卖艺者演奏的乐曲,到了老城的地域。天文钟的浑厚的报时声告诉你已经到了布拉格广场。而你也走累了,便可以坐在胡斯像的长椅前,更可以就坐在路边路沿上,看着马车从你跟前徐徐驶过,周围多同是坐着来自异乡的年轻的面孔,你不需和他打招呼便可以随意的聊起对这个城市的感受,然后他很可能会从身后巨大的背包中掏出两罐捷克最著名pirson啤酒与你共享。友好的Cheers然后Bottom up,你又会在布拉格多认识一个德国或者南美的朋友。10点左右,凭着你的ISIC CARD可以以难以想象的便宜价格在欧洲最著名的剧院之一看一场幽默版的美女与野兽。最后赶上一天的末班地铁在两天交错的时间回到你的住所。这便是我一个人时所谓的“古典”式的夜生活。
和朋友一起则会是另外一副样子。末班地铁是我们离开住处的交通方式,同样是市中心。我们会寻找一个最最热闹的pub或者Night Club,也许某天会是都需要跳典型捷克舞蹈的Melon pub,而后一天绝对就会是充满最Hip-Hop或者R&B的Lafabrique。尽情地舞动一个夜晚的身体。喝上好多扎最大杯的啤酒或者你可以尝试一下混合多种威士忌的Taquila:撒些盐在你的虎口,然后将小杯一饮而尽,最后嘴中咬上块酸柠檬。这就是大家的布拉格夜晚与凌晨,现代式的。
至于周末,你可以和好友买上一张火车票,跳上一列乘客稀少的列车,随意让它将你带往捷克的哪个小镇。在那里逛上一天,因为很可能那里就有着某座中世纪小王国国王的城堡。只要你记得你总是身在波西米亚王国的境内。你就不会得到失望。
总之,夏天的布拉格与捷克可以说是充满音乐,热情与浪漫。没有一天你会感到阴郁。夏天没有卡夫卡也不属于他。
两个月的实习其实非常短暂。但得到的经历确值得久久回味。能够切身面对突如其来的文化冲击、能够有着带薪的实习机会、能够在欧洲的大学中设身处地地感受一下彼此高等教育的差别、能够和真正能被称之为“天南海北”的朋友们共同度过与体验几个月的时间,这样的经历无论如何对于二十岁出头的我可谓是毕生难忘的。感谢IAESTE给我这个机会领略了这一切。也希望更多的和我年纪相仿的人有这样的机会能自己真切地去体验一番。
第三篇:夏天没有卡夫卡--布拉格实习报告解读
夏天没有卡夫卡--布拉格实习报告
[ 06-03-02 10:49:00 ]
作者:本站
编辑:studa9ngns
很幸运地在与IAESTE短短的接触之后就有了一次去欧洲实习的机会。更幸运的是此行所向一直是心中向往--布拉格。卡夫卡的老家,小资派精神领袖米兰·昆德拉的故乡,欧洲最美且最具传奇色彩的城市之一。
在经过几次小小的签证波折之后还是很顺利地拿到了赴捷克共和国的签证。在浦东国际机场与父母道别时忽然想到此行一下就于二十多年未曾远离的父母一下相隔几万公里不禁也激动了起来。一直到经过16小时的飞机颠簸与在法兰克福的短暂停留终于踏着布拉格夏日晚上九点的晚霞走出了机场算是我正式开始这次实习的经历。陌生的眼睛陌生的天空周围的一切似乎仍不真实。待到被迎接我的漂亮捷克美眉带入住处安排完住宿以后才猛然回过神发现已身处异国他乡。
初到时住所中仅剩一个西班牙学生。典型的西班牙式的热情让我有点受宠若惊,一想中国乃礼仪之邦遂立即用早已在飞机上操练无数遍的问候语打着招呼自我介绍。结果便是从他身上我找回了在国内久已丧失的学习英语的信心。很担心我两个月只能和他你一言我一语。问及怎么只有你一个人?答曰都到外地去进行漂流了。多少人一起?三十个还不到……看来担心太多余了。
国外学生总有一种强烈的自信。这导致我们中国学生在与他们交流时总处于听众的角色。他们慷慨激昂时我们往往只能点头称是,最多出于表示你还在听他们讲话(其实眼皮已经耷下)附和几下“YES”“GREAT!”或 “VERY WELL”什么的。并非自己不想开口,而是唯恐自己开口犯错或者持续时间不能超过30秒。两个月下来发现除了英语母语国家学生尚能占据优势之外,我已经成功地将角色进行了互换。他们更多地成为了听众而且绝对不会有摇摇欲睡的感觉。这并非我的英语有多么强悍,措辞有多么美丽,完全是我找回了我们本该就有的原本就强于外国学生的东西--自信。半个月后大家一起出去游玩时,坐在地铁上,总是受到布拉格本地人诧异眼神的“敬礼”,看着那么大群不同肤色的操着英语的“联合国”居民热热闹闹地侃大山。
这在我的实习工作中也随时体现着。我实习的地点位于离我们的住所不到5分钟步行路程的Czec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学校不大,处于一个类似大学城之内,周围错落着一些如医学院等别的高等学府。与我们的大学城不同的是并没有任何围墙,学校与学校之间仅是简单地用林荫道隔开,而外部也直通城市马路,与城市和为一体。我在学校内的移动通讯实验室中工作,该实验室是由爱立信投资建设,设施齐全。我们的任务是通过短消息控制桌面电脑、手持式PDA与手机,并将他们进行互相联络。很幸运遇到了十分友善的教授,由于我在国内学的是强电专业所以刚开始接手任务仍有不少困难,所幸得到了实验室中大部分人对我的帮助,耐心地帮我解释疑难。更凑巧的是一起工作的三个实习生与我又都是住在一间房间内,随时方便的交流与直接指出对方错误的方式,使许多工作中的困难迎刃而解。这无疑大大帮助了我们最后顺利地完成实习任务。
第四篇:布拉格
布拉格,卡夫卡的门前
“K到村子的时候,已经是后半夜了。村子深深地陷在雪地里。
城堡所在的那个山冈笼罩在雾霭和夜色里看不见了,连一星儿点显示出有一座城堡屹立在那儿的亮光也看不见。
K站在一座从大路通向村子的木桥上,对着头上那一片空洞虚无的幻境,凝视了好一会。……”
----《城堡》弗兰茨·卡夫卡
这一段来自《城堡》开头的文字,反复读来,都感觉像卡夫卡对于自身生命状态的一次形象化概括。冷峻,苍凉,如照片上卡夫卡双眼中洞射出的含义复杂的光芒,那里,一半是无所不在的恐惧,一半是旁观者般的镇静。
在漫无边际的黑夜,在空洞的幻境面前,土地测量员K在原地凝视。
1922年,已罹患肺结核的卡夫卡,在生命的黑夜里,在现实的空洞中,写下了这部后来被视为他代表作的小说。
没有谁不会去联想:K莫不是卡夫卡(Kafka)的缩写。
这样的疑问不会有回答,但可以确定的是,K所遭遇的荒诞情节,在无数的生命体上曾无数次上演,并在持续上演。
K的遭遇,是人所遭遇的众多困境的一种概括。
也许在卡夫卡看来,每个人都是土地丈量员。他曾在笔记中写到:
“道路上没有尽头的,无所谓减少,无所谓增加,但每个人却都用自己儿戏般的尺码去丈量。……”
因此,与其将K简单看作作者自己的简称,倒不如将其看作整体人类的概称。
K之存在,其意义大约早已超越卡夫卡本人创作的单纯目的,而在广泛的人群中得到共鸣,引起了灵魂的颤动。
也正是因此,卡夫卡的作品,才能够在他去世后独立于作者之外,用自己的心脏跳动生存,经久不衰。
站在雪地上的K,去苦苦寻找进入城堡的途径,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却义无反顾地继续向目标进发。
城堡,那仿佛无可到达的地方,在阅读过程中令读者感到无限的焦虑和绝望。
卡夫卡似乎是在刻意将这一种焦虑感在文字中扩大,令它笼罩住整部作品,紧紧揪住读者的神经,压抑你的呼吸。
20世纪的人们对于这样的焦虑感到熟悉莫名。透过那或许略显艰涩的文字,人们在K身上见到的分明是一个同样挣扎于其中的自己。
当人在一夜之间变成了虫子,当人开始与曾经的那个人的世界格格不入,显得异样,而充满不安起,这个世界的焦虑便开始了肆意的蔓延。
比瘟疫蔓延的速度更快,比瘟疫更加无影无形,且无孔不入。
卡夫卡用一只甲虫点醒了世人的异化趋势,又用一座无可到达的城堡,揭露了人生的终极困境,和残忍真相。
这样的冷峻无情,他有怎样的勇气,来直面这看得过于透彻的一切。卡夫卡因此是孤独的,卡夫卡因此是痛苦的。
他说,只应该去读那些咬人和刺人的书。
“如果我们所读的一本书不能在我们脑门上击一猛拳,使我们惊醒,那我们为什么要读它呢?”
毫无疑问,卡夫卡的作品便是这样咬人的,刺人的书,使我们惊醒,醒来在浑浑噩噩的生活里,让痛感使我们清醒。
卡夫卡把写作当作一项神圣的使命。写作对于卡夫卡的意义,远远超过了一般作家,虽然,直至他去世他也只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业余写作者。
他在信中写到:
“倘若我不写作,我就会被一只坚定的手推出生活之外。”
写作从不是他谋生的手段,却是他生命的依靠。在卡夫卡看来,人生的意义绝不在于延续肉体的存在,而在于寻找到精神的家园。
于是,我们是否可以对于城堡做这样一种解读:无可到达的城堡,正是人们所追寻的精神家园,而到达精神家园的过程,亦如去往城堡一样,一样的令人焦虑,绝望,充满了痛苦与折磨。
然而,即使如此清醒地意识到这一条道路的真相,卡夫卡依然不曾屈服或者放弃--K倔强地继续着他的寻找。
和卡夫卡许多的小说一样,《城堡》也是一部没有完成的作品。
但或许没有完成,正是它最好的“完成”方式。好像关于人生的太多发问,好像宗教世界的太多悬疑,是不可解,亦无解的。
K是否最终进入了城堡?K是否完成了他的工作任务,丈量好土地?这些,都已无关紧要了。
重要的是卡夫卡让土地测量员K凭空来到这部小说里,接受着煎熬和折磨,荒诞地经历着一次次的尝试和失败。
卡夫卡让我们想到同样是凭空里来到这个世界,接受着与K相似经历的自己。
没有人不是那个无辜的土地测量员,没有人没有一座自己的城堡。我们都在渴望进入,却又无从进入,焦虑与恐惧在这其中生长。
有多少人能够坚持如K,倔强如K,固执地去寻求那一条路途。这是永远不得而知的事情,没有回答,没有结局,像这一部貌似离奇的小说。
孤独的卡夫卡,在病痛与感情的折磨下思索,在恐惧与压抑中走过短短41年的生命。
他有瘦削的脸孔,窄窄的肩膀,一双因冷峻而显残酷的眼。他用一支寂寞的笔,震惊了后世的灵魂。他不曾停止的是思考,不曾停止的是追寻。
布拉格,卡夫卡的故居,朴素的墙漆着蓝色,那是天空的颜色。门前的小巷貌不惊人地延伸,多少人从这里经过。
一定会有人,恍然间记起他的那句话:
“目标确有一个,道路却无一条;我们谓之路者,乃踌躇也。”
读起这样的话,我只想说,也只能够说:哦,我亲爱的,残忍的卡夫卡……
第五篇:布拉格之恋 影评
《布拉格之恋》观后感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描写了二战苏联入侵捷克的那段期间,托马斯等四个人的离奇生活。透过他们的种种经历从不同层面表现文章的主题。人生中充满了选择,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但是选择的背后却是无法抗拒的责任,因为有了责任,生命才变得真切美丽,否则一切毫无意义。
故事中,主人公托马斯徘徊于灵与肉、性与爱之间,他视简单的肉体之爱为生命之轻的标志之一,他认为那种人伦之爱是生命被扭曲的重。但是托马斯在遇上特莉莎之后却发生了变化,他爱上特蕾莎,但又不愿成为家庭责任的附庸。他向情人表明:我爱你,但我不属于你!不断与别的女人偷情,迫使所爱的人能不固守自己。可是,当他感受到所谓的自由时,却很快因失去责任的“轻”变得空虚难耐,他发现承担一份家庭责任的“重”对生活本身很重要!
此外,在社会活方面,托马斯把自己置于一种轻松的环境之中,没有家庭的束缚,职业简单独立,不过问政治和社会事件。但是随着时局的变化,残酷的现实使托马斯认识到,世俗生活的沉重归根结底也是人的生命必须承受的东西。
如果说爱情的重新定义是个人生命体验轻与重的体现,那么,对人的社会角色的反思则是作为一个社会人不可逃避的命运。
一直以为我们所追求的、所承担的就像是生命中难以承受却又无法放下的生命之重。但米兰却抛出了“生命之轻”的论调——“完全没有负担,人变得比大气还轻,会高高地飞起,离开大地亦即离别真实的生活”。如此的生命之轻,我们能承受吗?
我们生命之中的重,如爱情、亲情、事业等等,让我们感到既满足又疲惫。然而,它们却是不能抛弃的生命之重,我们的生命因它越趋真实,一旦抛弃这些,可怕的不真实感就会把人淹没,这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甚至会比生命之重更让人恐慌。
生活本就是沉重的,我们只有承认了“重”,才能更好的追逐“轻”。就像周国平先生说的一样:“人出生到死亡,就是人的一辈子,是一个人的期限,活着就去历练吧”如果我们生下来到死都一直处于“轻”的状态,我们怎么体会生命的本初呢?只有生命的沉重才让我们真实的经历生命的这个过程。而对于轻,我们要保持渴求,把它做为生命的终极目标,最终达到灵魂的最终轻盈和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