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质量安全重大问题通报与报告制度

时间:2019-05-12 16:3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莆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质量安全重大问题通报与报告制度》,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莆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质量安全重大问题通报与报告制度》。

第一篇:莆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质量安全重大问题通报与报告制度

莆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质量安全重大问题通报与报告

制度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和总局《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加强对我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监督管理,提高食品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及时通报和报告食品质量安全信息,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处理,根据《福建省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我市食品质量安全重大问题通报与报告制度。

一、县局、片区监管单位应建立食品质量安全重大问题(指可能引发区域性,危害性的食品质量问题)报告制度,各单位发现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后,应当立即组织人员进行必要的核实并作出事态性质的判断,确属食品质量安全重大问题的,应立即向市局及所在地人民政府报告,通报所在地相关职能部门。

二、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是质量技术监督的技术保证,对食品质量安全负有重要的监管职责。为此要求市质检所务必认真依法开展食品质量检验,在抽检、检验过程中要注意发现搜集食品质量信息,对发现食品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重大问题的,在向市局报告的同时应组织力量及时检验,当结果确系涉及重大质量安全问题时,应在24小时内书面报告市局,并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通报相关部门。

三、县局、片区监管单位在向上级报告的同时,应立即按照食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开展工作,及时召开有关会议,采取应对措施。市局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向省局、市政府报告,并通报各基层

局和相关部门做好应对工作。

四、在发生食品重大问题期间,所属辖区监管单位应逐日向市局及所在地人民政府报告事件动态及所采取措施情况。市局对于职责内的请示事项应立即解决,对需要政府解决的应立即上报请求解决。

五、食品质量问题解决后,发生地监管单位应及时做好总结报告市局和当地政府。市局应及时汇总基层局的情况,形成具有事件发展经过、发生原因、应对措施、处置结果等内容较为全面的材料上报省局和当地政府。同时,通报相关职能部门,做好后续工作。

六、严格信息发布,未经市局同意,任何人不得对外发布。

七、对未依照要求履行报告职责,对突发事件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的相关责任人,贻误采取应急控制措施时机或不采取有效措施致使扩大事故的,将对主要负责人及其他直接责任人予以行政处分或依法追究行政责任。

二OO七年十月十五日

第二篇:质监局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通报和报告制度(推荐)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食品质量安全事故通报与报告制度

县局建立、健全重大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报告制度。明确产品安全突发事件报告、通报时限及责任主体。

一、报告单位或人员

报告单位或人员可以是来自各级质量技术监督局、企业、检验机构、科研院所等产品质量突发事件发生(发现)单位或个人等。

二、报告范围

(1)已经造成公众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损害的产品质量安全事件;

(2)对公众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可能引发产品质量安全事件的情况;

(3)消费者、新闻媒体、社会团体、专家、企业等对某类产品质量安全提出质疑,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社会影响的情况。

三、报告内容

报告内容视初步掌握的情况而定。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产品名称、数量、批次、检测结果、初步掌握的流向、已经产生的危害程度或社会影响、事故发生原因的初

步判断、事故发生后的紧急措施、控制情况、可能的发展与变化以及事故报告单位、报告时间、联系人员和方式等。

四、报告时限

事件发生地质监部门应在知悉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后1小时内作出初次报告;根据事件处理的进程变化或者上级的要求随时作出阶段报告;在事件处理结束后10日内作出总结报告。

五、报告程序

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发生(发现)后,事件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报告单位负责人,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向当地政府、质监部门及有关部门报告。地方质监部门接到重大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后,应当立即向上级人民政府和上级质监部门报告,并在2小时内报告至省级质监部门。

六、报告要求

(1)初次报告。应尽可能报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单位、危害程度、伤亡人数,事件报告单位及报告时间、报告单位联系人员及联系方式,事件发生原因的初步判断、事件发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件控制情况等,事件的简要经过和处置意见、建议。

(2)阶段报告。根据突发事件处置的进展变化或者上级的要求随时作出阶段报告。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也要对

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包括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原因等。

(3)总结报告。在突发事件处置结束后l0日内作出总结报告。包括产品质量突发事件鉴定结论,对事件的处置工作进行总结,分析事件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七、建立举报制度

市局应建立健全产品质量安全事故举报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向市质监局举报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和隐患,以及相关责任部门、单位、人员不履行或者不按规定履行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监管职责的行为。市局接到举报后,应当及时组织或者通报有关部门,对举报事项进行调查处理。

***县质量技术监督局

二〇〇九年十月二十八日

第三篇:重大问题报告制度

重大问题报告制度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紧急重大事项的管理工作,确保主管领导及时准确地掌握并妥善处置紧急重大事项,避免工作失误,特制定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如下:

一、报告内容1、2、3、4、上级领导交办的培训、迎检等重要事项的完成情况 业务工作中,出现的不执行、难执行等情况。日常督查巡视工作中发现的重大违纪行为。

教学点存在影响正常教学的安全隐患、设施不全、人员严重不齐、外来干扰等问题。

5、教学点的桌凳、柜子、多媒体等财产设备使用和维护中出现丢失损坏严重的现象。6、7、8、9、学员学习期间出现打架、人身伤害和其它安全事故的问题。教学用车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安全等重大问题。教学用网络、用电出现的重大故障问题。突发性事件、事故及其它的问题。

二、重大问题报告程序和要求

1、各处室成员及全体教职员工做到有事及时报告,保证领导对情况的掌握和处理。

2、实行逐级报告,凡属职权范围内出现的重大问题向所属领导报告,然后再向上级领导报告。

3、重大突发事件或事故,必须在第一时间报告上级主管领导,其余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可先电话口头,然后再补文字报告。来不及详细报告的,可先初报然后根据事态进展和处理情况再续报。

4、凡领导交办的事都坚决执行,认真落实不打折扣,确实遇到困难应及时报告,不能有抵触行为。

5、报告对象必须及时按要求如实报告,并严格按批复意见办事,如未按批复意见办理的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

6、对出现突发事件、重大问题没有及时上报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第四篇:食品质量安全情况报告

食品质量安全情况报告

一、目的为加强对全国出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分析和应用,规范对检验检测不合格结果、检出未超标结果以及国外通报不合格问题的处理程序,建立出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预警通报机制。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出口食品的法定检测、企业自检自控与委托检测检出的不合格结果、检出未超标结果以及被国外通报的不合格问题的处理与预警工作。

三、定义

1、食品:指各种供人食用或者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是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2、不合格结果:是指出口食品经检测发现其涉及安全、卫生、健康与反欺诈的项目不符合我国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与进口国有关法律法规或标准要求的结果。

3、检出未超标结果:是指出口食品涉及安全、卫生、与健康的项目被检出但未超过我国技术规范的强制性要求与进口国有关法律法规或标准的限量要求的结果。

4、法定检测:是指检验检疫机构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定抽取出口食品的代表性样品对有关质量安全卫生项目进行的检测,包括残留监控、食品安全监控与日常检验检测。

5、企业自检自控检测:是指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对其出口食品开展的质量安全卫生项目检测。

6、委托检测:是指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委托经检验检疫机构认可的检测机构对其出口食品有关安全卫生项目进行的检测。

7、处理:对于不合格结果,是指进行调查、信息收集、原因分析、报告、风险评估、货物处臵以及对企业进行监督管理等。对于检出未超标结果,是指进行信息收集、统计、报告与风险评估等。

四、管理职责与要求

1、省局主管处室按照职责分工负责对全省出口食品检验不合格结果与检出未超标结果的处理和预警工作的管理、监督、协调与指导,组织开展风险分析。

2、省局技术中心负责对所承担的法定检测和企业委托检测信息录入(LRP2000系统,包括样品性质、编号、国内产地、输出国别、检测项目、进口国限量要求、送样人等信息)、检测、结果判定、登记、出具报告与反馈等。

3、各分支局负责对所承担的法定检测、委托检测业务的受理、信息录入(LRP2000系统,包括样品性质、编号、国内产地、输出国别、检测项目、进口国限量要求、送样人等信息)、检测、结果判定、登记、上报、原因调查(包括追溯)与分析、后续跟踪与监管等工作,确保实验室检测业务和结果反馈完全处于受控状态。

4、分支局依据省局规定对检出的不合格结果、检出未超标结果以及国外通报的不合格问题等进行调查处理与分析。

五、质量安全问题的报告

1、各分支局实验室、省局技术中心对检出的不合格结果和检出未超标结果应在24小时内录入LRP2000系统,并在结果登记的评价栏内分别注明“超标”和“未超标”作为筛选标识。

2、对于分支局承担的法定检测和委托检测等检出的不合格结果以及委托省局技术中心检测检出的不合格结果,由分支局负责确认并填写《进出口食品、化妆品检验检疫重要风险预警信息表》(附表1),随附实验室检测报告,在24小时内通过传真报省局主管处室,对于检出特别重大、特别敏感,并需及时采取处臵措施的不合格结果,应在第一时间上报。

对于检测样品名称与总数、项目与总数、检出的不合格结果以及检出未超标结果的统计等,由分支局填写《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控结果统计表》(附表2,青岛局和黄岛局委托省局技术中心开展的检测业务,由省局技术中心负责填写),每两周汇总一次,并于第二周周五通过OA报省局主管处室(如遇假期,放假前1天报送)。

3、对于企业自检自控、委托检测检出的不合格结果与检出未超标结果,由分支局参照第五条第2款的要求进行收集和报送。

4、分支局、省局技术中心应对法定检测和委托检测检出的不合格结果加强保密管理,未经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批准,不得将有关信息透露给其他企业、单位或个人。分支局应要求经检验检疫机构认可的第三方实验室加强保密管理并对其进行监督。

5、各分支局对于直接或间接收集到的出口食品被国外检出的严重质量安全问题(如农兽药残留、添加物、动植物疫病疫情等),要在第一时间报送省局主管处室,其他质量安全问题要在24小时内报送。

6、省局主管处室负责对全省出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汇总、分析,上报国家质检总局、通报地方政府及预警等工作。

六、质量安全问题的处理

(一)出口法定检测不合格结果的处理

1、对货物的监管

对于检出农兽药残留、致病菌、添加剂、重金属、生物毒素、辐照、成分标识等项目不合格的,分支局应及时通知企业有效隔离并标识相关成品、半成品、原料、辅料、添加剂与包装材料等;对于已经放行出口且存在严重质量安全隐患的产品,应及时通知企业采取召回等措施,以降低或消除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企业应向分支局提交对有关货物的处理情况报告。

对于出口食用动物产品被检出疫病疫情问题的,应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进行报告和处理。

2、组织调查及处理

(1)对于检出生物毒素、允许使用的农兽药与添加剂、重金属、辐照、成分标识、致病菌等不合格的,分支局应要求企业立即对不合格问题进行自查,并对企业调查情况进行监督;必要时分支局应派调查组调查。

对于检出禁用农兽药、禁用添加剂、非食用添加物等不合格的,分支局应及时派调查组对不合格问题进行调查,调查期间,分支局可根据国家质检总局20号令《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第18条第(二)款规定,暂停企业出口报检。

(2)调查范围应至少包括:一是企业质量安全管理档案与诚信情况;二是企业自检自控情况;三是企业有关原料、辅料、添加剂、包装和标识材料等的来源、验收、核销与管理等情况;四是生产工艺与配方、生产计划、生产、加工过程的控制与管理等情况。

(3)在调查中,如发现企业存在诚信问题的,一律暂停其出口报检,情况特别严重者,要将其列入“黑名单”。因管理不到位造成产品不合格的,应及时提出整改和加严监管的要求。

3、企业整改与结果验证。对自查和检验检疫核查发现问题进行整改的企业,完成整改后应书面向分支局提出验证申请。经考核合格的,按程序批准恢复对其实施正常检验监管。

对于农兽药残留、添加剂、生物毒素、重金属等,检测结果未超标的,分支局要指导企业对结果进行分析和利用,并收集有关信息。

(二)企业自检自控与委托检测不合格结果的处理

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自检自控与委托检测检出不合格结果时,分支局应指导企业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与调查,查明原因,同时要指导企业开展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措施,及时

消除质量安全隐患。

(三)被国外通报不合格结果的处理

1、对货物的监管

对于被国外检出农兽药残留、致病微生物、非食用添加物、添加剂、重金属、生物毒素、辐照等不合格问题的,分支局应要求企业主动采取召回等措施,避免或降低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并对国外退运和企业主动召回的货物做好后续跟踪监管。

对于被国外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并退运的货物,要按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理。

2、组织核查

(1)对于允许使用的农兽药物、添加剂、重金属、生物毒素、致病菌、辐照、成分标识等被国外检出不合格问题的,分支局应及时派调查组进行核查。

对于被国外检出禁用农兽药残留、禁用添加剂、非食用添加物以及检疫性有害生物等不合格,并在国外造成重大影响的,分支局应立即派调查组核查,必要时省局将派调查组进行调查。调查期间,检验检疫机构可根据国家质检总局20号令《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第18条第(二)款规定,暂停企业出口报检。

(2)核查范围至少包括:一是企业质量安全档案与诚信情况;二是企业自检自控情况;三是企业有关原料、辅料、添加剂、包装和标识材料等的来源、验收、核销与管理等情况;四是生产工艺与配方、生产计划、生产加工过程控制与管理等;五是检验检疫机构监管与监控情况;六是检验检疫人员扦样、检测和检疫处理等情况。

(3)经调查,凡是因企业诚信造成出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一律暂停企业出口报检并将其列入“黑名单”,问题特别严重的,要吊销企业注册登记资格,并按照我国有关规定进行处理;凡是因企业管理不到位造成出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一律实施限期整改并加严监管;凡是因检验检疫人员责任造成出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要按照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监督检验检疫行政执法监督与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总局第59号令)追究当事人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完成调查后,分支局应及时向省局主管处室提交《出口食品化妆品不合格信息情况反馈表》(附件3)与书面核查报告,并附核查材料。

3、批准与恢复。被暂停报检、限期整改、加严检验监管的企业,完成整改后应向分支局提交整改报告和书面申请,分支局负责受理并对企业落实整改情况进行现场考核与验证。经考核合格的,按程序批准对其恢复出口报检和实施正常检验检疫监管与监控。对于被吊销卫生注册登记资格的企业,提出恢复卫生注册登记资格时,要按照质检总局有关规定办理。

(四)跟踪监管

对于暂停报检、限期整改的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分支局应加强后续跟踪监管,确保各项整改措施落实到位并持续符合要求。如发现企业不能保证其产品质量安全的,应依据国家质检总局20号令《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注册登记管理规定》有关规定进行处理,确保出口食品质量安全。

七、风险分析与预警通报

(一)风险分析

1、省局主管处室依据汇总的全省出口食品法定检测、企业自检自控、委托检测检出的不合格与检出未超标结果以及被国外检出的不合格问题等信息,结合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监管、国外食品质量安全政策、法律法规与标准要求的变化情况,组织开展风险评估,撰写风险评估报告,提出风险管理措施报局领导,经批准后下发各分支局执行;对于特别重大、紧急敏感,需立即处臵的质量安全问题,要及时提出处理意见报局领导批准后执行。同时,省局将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对全省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监控计划提出指导意见。

2、各分支局要组织企业对出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认真进行分析,并结合日常监管情况,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指导企业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切实消除质量安全隐患,并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保障体系,确保出口食品质量安全。

对于出口食品中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项目,各分支局应及时调整监控频率,有针对性地加强对相关产品及项目的监控检测,并举一反三,杜绝类似问题在其他企业发生。相关企业问题分析、整改报告以及分支局的风险分析与监管措施报告要留存备查。

各分支局要对本出口食品质量安全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并据此调整下一出口食品安全监控计划。

(二)预警通报

1、检验检疫系统内通报

(1)省局将按照我国有关规定适时在全省系统内对出口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发布预警通报。对需要采取紧急预防措施的质量安全问题,要随时研究,及时发布预警通报。

(2)分支局要认真落实省局预警通报要求,及时采取措施,加强对高风险食品的检验检疫和监督管理,加大对有关项目的监控检测,降低或消除风险。同时,要针对有关问题举一反三,及时采取相关跟进措施。

(3)对于已发布的预警通报,省局将适时开展风险评估,确定风险已经消除或达到可接受水平后及时发布预警解除通报。

2、对政府部门的通报

(1)向省政府报告

省局定期对全省出口食品农兽药残留等不合格问题进行全面汇总、分析,结合全省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情况,适时向省政府提交有关报告,提出工作意见与建议,提请省政府及相关部门进一步完善有关工作。

(2)向地方政府通报

对于出口食品农兽药残留等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省局将及时把有关情况汇总通报其地方政府,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商请地方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农兽药等化学投入品的生产、销售与使用管理,净化农兽药市场,并加强动植物疫病疫情监控和产地环境治理,确保区域内出口食品质量安全。相关分支局也要对辖区内出口食品不合格问题情况及时汇总分析并通报当地政府。

第五篇:食品质量与安全调查报告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需求调查报告

“民以食为天”。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在我国国民经济中,食品工业已成为第一大产业。根据有关资料显示,1993年至1998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由3430亿元增至6000亿元,平均每年递增12%。2003年我国食品工业总产值更是首破12000亿元。但是全球及我国接连不断发生的恶性食品安全事故却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高度关注,也促使各国政府重新审视这一已上升到国家公共安全高度的问题,各国纷纷加大了对本国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要加强食品安全管理,保证食品质量与安全,离不开具有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知识的人才的培养。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政府以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在教育部的批准下,许多农业院校及原来具有食品相关专业的理工科院校纷纷增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

一、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需求的宏观背景

(一)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人才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迫切需要

营养是人类生存和健康的基本条件,营养的好坏是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国民的营养状况作为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昌盛、国家富强的具体体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物质供应的日益丰富,我国国民选择食物的余地越来越大。但由于我国食品企业、餐饮业、集体单位食堂大多没有营养师,加之居民缺乏必要的营养知识,我国国民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不平衡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不利于健康的多脂肪、多热能、高糖、高盐、过于精细的饮食成为食品加工业、餐饮业的主流产品。我国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并有年轻化的趋势,与营养不平衡有密切的关系。

近年来,食品的安全性问题,特别是食品的污染对健康造成的威胁,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因致病微生物污染引发的食源性中毒事件逐年上升,中毒和死亡人数逐年增加。畜牧业生产中应用激素、瘦肉精作为动物饲料添加剂导致动物体内激素残留,对人体生理机能造成破坏,引起致残、致敏、致畸、致癌等后果的已屡见不鲜。

中国卫生年鉴汇总的各地疾病统计资料表明,近年来,我国居民的疾病谱和死因顺位发生了改变,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却在上升,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的主要问题。1

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已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迫切需要。

(二)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是社会发展的必然

2001年11月3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论及的我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适应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营养改善的要求,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动员和号召全社会力量,加快我国食物与营养的发展。在论及促进食物与营养发展的政策措施时指出,加快食物与营养立法步伐,制定食品管理法规,保证食品安全卫生与人民身体健康。加强食物生产、加工、流通过程的标准化建设、加快食物质量、安全、卫生的标准体系建设,制定不同类别食物与营养标准,科学地指导食物生产和消费。

近年来国内外发生的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使各方面更加认识到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性,食品卫生问题已经上升到食品安全的高度。为了确保食品具有无污染、安全、优质、营养的内在品质,我国正在加快食品质量与安全立法的进度,完善食品质量与安全标准体系,覆盖生产、加工、流通和消费各个领域,并实行“从土地到餐桌”的全程管理,建立完整的食品安全生产体系,从源头抓起,大力发展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生态食品、天然食品和绿色食品。建立完善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督和管理体系,由食品药品监管局组织协调,农业、技术监督、工商和卫生部门分工管理。

培养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是《食品卫生法》、《营养师法》及相关法规得以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

二、我国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是我国教育部特批的一个新专业。针对当前的食品质量与安全问题,根据中央和政府的指示和统筹规划,教育部于2001年率先批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增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该校于2002年9月开始招收全国第一届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生。随后,一批农业院校及具有食品相关专业学生培养能力的理工类高等院校也先后加入了增设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行列.()食品质量与安全监管部门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的需求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食品相关专业人员数量相差较大,最多的企业有200~300人,而最少的企业只有8人,这显然与企业的规模有较大关系.从人员比例上来看,大多数企业中食品相关专业背景人员数量占企业总人数的比例在20%左右,个别企业较高,企业的类型,特别是企业产品技术含量的高低,对人员比例有较大的影响。

从学历背景来看,大多数企业都有大专生和本科生,而且大专生和本科生的数量占企业食品相关专业背景人员数量的比例普遍较高。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技校生的数量不多,有些企业正慢慢开始引进一些研究生。

从食品相关专业背景人员在企业各部门的分布来看,基本上各部门都有食品相关专业背景人员;比较而言,产品开发及产品质量管理这两个部门食品相关专业背景人员数量最多。因此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具有较大的需求。

六、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可从事食品生产、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管理、公共营养等方面的工作,就业部门包括全国各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的食品质量检测机构、食品卫生监督部门、农业部门的质检中心、工商部门的检测和监管机构、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食品企业的产品策划和设计、管理部门,食品企业的安全质量控制和管理部门,社区的食品质量与安全服务部门,餐饮业的营养配餐部门。

我们这次的调查结果表明,大多数企业未来三年每年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人才均有一定的需求,平均每个企业每年人才需求数量为1~3人;因此,我校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生将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下载莆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质量安全重大问题通报与报告制度word格式文档
下载莆田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食品质量安全重大问题通报与报告制度.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食品质量与安全论文

    浅谈食品安全问题——民以食为天 On food safety problems,food is what matters to the people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人们饮食文化日益多样化,食......

    新建 食品质量与安全

    题目:从三聚氰胺和瘦肉精引发的食品安全隐患谈我国的食品安全 姓名:肖冬冬 学院:法学院 学号:200948400511 指导老师:陈志成 时间:二零一一年四月二日 从三聚氰胺和瘦肉精引发的......

    1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

    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本公司向社会做出郑重承诺: 1、保证遵照《食品安全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落实国家质检总局《关于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监督检查规......

    销售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

    销售食品质量安全承诺制度为了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特制定本制度。 一、对本单位为群众提供的食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向消费者做出的承诺履行义务。保证其提供的食......

    食品质量安全情况报告(5篇)

    食品质量安全情况报告 (GL014-2005)为健全食品质量安全保障制度,明确食品质量安全责任,加强食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保障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国......

    食品质量安全整改报告

    整改报告为切实加强我单位的食品安全工作,保障消费者的权益,我单位组织了仓库、配料中心以及生产部门针对食品从原材料到成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进行深入探讨,结合消费者对我......

    食品质量安全分析报告(本站推荐)

    新右旗质监局上半年食品质量安全分析报告市质量技术监督局:2010年上半年我局在旗委、旗政府和呼伦贝尔市质监局的正确领导下,围绕地方经济发展,确保食品质量安全,认真贯彻执行上......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实习报告 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毕业>实习报告(一)一、实习目的 1、通过对XXX食品厂的实地实习认识,对工厂的设计以及冷冻蔬菜等生产过程要有一定的感性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