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场决定作用(写写帮整理)
一、中国市场化改革的五个里程碑和三个飞跃(历史分析)
中国改革倒逼出来的,这句话怎么理解。(习)
李提出凤阳倒逼改革
最基层的呼声能不能成为决策,关键在于最高层有没有这个勇气和气魄。把农民的呼声提升到国策,归功于邓小平。陈云《计划与市场》说改革切入点,中国改革就是引入市场调节。陈云说鸟儿要在笼子里飞,没有笼子,鸟飞了。
第一个改革农村。市场调节完全在计划领域 内。用农民说话,交给国家之后,全是我自己的。
第二个改革全社会整体改革。农村到城市。实质上是国有企业改革,在市场调节范围内,在计划经济里面的一种改良,是承包制。84-88年,国有企业承包制。基数是计划,超额都归自己,活力在市场这块。从自己利益出发。双轨制,计划和市场平分天下。通过双轨制,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桥梁和,相对平稳转变。一种产品两种价格,而且差价很大。一定要放开市场价格。邓小平说。但由于操作失当,出现抢购风,流通环节买卖。我们国家政府出手,去治理整顿市场。行政出手,带来了代价,银行不发票子,收回市场票子。物价管住,企业没有资金,企业关门,市场疲软,工人失业。小平去调研深圳,市场引过来,不断快速发展,一定要走向市场,计划和市场谁多一点。大家都是调节手段。14大提出建立市场经济,从计划走向市场,由市场在基础配置作用,第三次改革。十四届三中,市场调节——市场基础作用,市场经济奠定制度基础,十四届三中全会奠定制度基础,国有企业改革,从93年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国有企业从不应该存在领域的进入到国有企业应该发挥优势的领域,国退民进,工业经济主体利益对等,等价交换。保留国企进行股份制改造。产权多元化。整个社会是市场经济原则。市场经济要求经济制度基础与计划经济不同,要求利益多元化,从自己利益出发,这样经济动力充足,效率最高。国有企业进入了大发展
二、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理论分析)
三、以市场决定资源配置为导向,全面深化重要领域改革(问题分析)
第二篇: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一、【教学目标、要求、重难点、方法及思路】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1、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和掌握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明确两个概念问题。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
2、要求:培养良好的学习风气,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并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二)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三)教学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事例分析法、讨论法相结合并运用多媒体教学工具
二、【教学过程】
课题导入:在上次课中我们通过***讲解了实践和认识的含义,使我们对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为了让同学们能够更好的融入本节课,更加深入的了解实践与认识的含义以及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请大家观看幻灯片。
(一)实践的含义(板书)
人们每天都在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实践活动,历史上的一些哲学家对于什么是实践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但始终没有做出科学解释。然而,马克思第一次对什么是实践作出了科学解释认为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板书)。
(二)认识的含义(板书)
认识是指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板书)。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中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 艾思奇《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第八章:“认识和照镜子、摄影有相类似的地方,但又有着根本的不同。
(三)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重点)
原理内容:一方面,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另一方面,实践对认识具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能够指导人们有效地开展实践活动,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认识会把人的实践活动引入歧途,从而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而真理、科学理论对于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方法论意义:我们要坚持实践的观点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检验、丰富和发展认识,要把我们已有的知识运用于实践,指导实践。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原名叫陶知行。那么他为什么要改名呢?(改名原因:陶行知在大学期间开始研究并信奉王阳明的心学理论,王阳明的“知行合一”的思想对陶行知的影响极大。后来陶行知在出国留学时期又接受了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对“知”和“行”关系又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并且针对王阳明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错误观点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的思想,又因当时有人称他为“行知先生”,于是他就有了改名的念头。)
(引入下一个课题: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
那么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又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
(四)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板书)
(1)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板书)
人们面对各种客观事物,先认识什么后认识什么,不是人任意规定的,它只能由实践的需求来决定。实践需要解决什么问题,人们就关注什么问题,它们也就成了认识的对象。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而服务的,科学研究的任务也是围绕着人类实践的需要来确定的。
(2)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板书)
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应,人们只有在实践中同客观事物反复作用,变革客观对象,是对象的各种特性暴露出来,才能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深入到事物内部,认识其本质和规律。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尝一尝。(毛主席说的这句话就充分印证了这个观点)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板书)
(1)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提出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2)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
伟大思想家恩格斯同志曾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说明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实践活动才能推动认识的发展,才能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从而促进社会的发展)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板书)
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认识的根本目的则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
毛主席还说过: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那么同学们,你们现在的学习目的又是什么呢?我国的人才强国战略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也不是为了夸夸其谈而学习,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和自我的发展和完善。所以我们要心系社会的发展,把自己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我们的实践活动改造客观世界,改造我们的国家,使我国不断的发展壮大)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板书)
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认识正确与否,靠人的主观认识本身无法证明,认识的对象也不会“自言其明”,只有社会实践才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通过漫画“农夫与先生的对话”来证明)
三、【本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并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认识的最终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进行了一些区分。同时也学习了其方法论意义,这对我们的学习及生活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四、【巩固练习】
(一)、哲理寓意题
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也。”这句话包含的哲理什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出真知)
2、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从认识论角度看,其哲学寓意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3、心动不如行动(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4、陆游《冬夜读书示子半》:“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中蕴含的哲理是(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二)、选择题
1.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这一论述说明(B)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C.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实践比认识更重要。
2.关于认识来源正确的说法是(C
A.客观事物是人类认识的来源。
B.实践是认识的主要来源之一。
C.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
D.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都是认识的来源。
3.一种认识正确与否,只能由实践来检验。这是因为
A.实践是社会性历史性的活动。
B.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性的活动。
C.实践的主体是人民。
D.实践能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
五、【参考书目】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BD()
第三篇:实践对认识有决定作用1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和来源
实践是认识的起点,也是认识的归宿,是全部认识的基础。“实践观点是马克思注意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引用:《马克思注意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版第63页)因此,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先就要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树立实践的意识,尊重实践,一切从实际出发。“所谓认识的过程就是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引用:《马克思注意基本原理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版第63页)
由此可以看出,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对认识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下四个方面:
首先,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毛泽东曾经说过:“如果要直接地认识某种或某些事物,便只有亲身参加于变革现实、变革某种或某些事物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触到那种或那些事物的现象,也只有在亲身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的斗争中,才能暴露那种或那些事物的本质而理解它们。这是任何人实际走着的认识路程。”(引用《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287页)也就是说,当人类有某种社会实践的需要时,才会对这个社会实践慢慢了解,从而产生对其的认识,更好的满足这种需要。就像古时候人们不懂得使用光时,只能是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渐渐地,他们感觉到白天的时间不够充足时,他们就发现了蜡烛、煤油灯,直到对这一事物的认识加深,灯泡被发明了出来,也就解决了人类的这一问题,再后来,人们需求的不断扩大,不同类型和功能的灯也就随着人们的不断研究制造了出来。可以说,人类的认识活动总是为各个时代社会实践的特定需要服务的。
其次,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这与第一点是直接相关的。由于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的次数增多,认识也会在发展,实践为认识不断地提供着物质工具来帮助认识进一步的发展。在现代,人类的科学技术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克隆、探索宇宙、纳米技术等都需要极其精密的仪器的辅助来进行,否则就很难从事现代高难度、高精度的科学研究。就是这样随着认识的不断加深,实践中根据现有理论基础所发明创造的物质工具同时也为发展中的认识提供着必要条件和经验。恩格斯说:“人的智力是按照人如何学会改变自然界而发展的”。
第三,实践使得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人类的认识是从以往的经验中总结出来的,而经验是从各种实践中得到的,我们之所以对一事物非常了解,就是因为我们经常去使用它,提出猜想,再继续实验之前提出的猜想,就这样在不断实验和猜测的过程中,对这一事物就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事物的本质、属性、规律就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了。
第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这是实践对认识起决定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事物的认识是否正确,是否是真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够检验其真理性。做几何题时,只有通过对题目的推导才能证明题目的正确与否,不可能直接就说出正确或者是错误,必须有一个逻辑合理的证明过程来证实。
实践是所有认识的起点和基础,尊重实践,就能从根本上保证我们的思想和行动符合客观世界的规律,有效地改造世界。只有尊重实践,才能有力地反对各种形式的唯心主义,克服主观主义。我们现在懂得的一切,都是经过前人的多次实践才得来的。人们为了使某些重金属的原子核发生裂变,曾经用质子作炮弹去轰击原子核,命中率低得可怜。后来,用中子轰击原子核,不仅很容易击中,而且随着原子核的分裂,还有新的中子释放出来,使轰击原子核的反应不断进行下去,形成链式反应。人们利用核燃料分裂时释放的大量热能,建立了原子能发电站。有教书的实践,才能总结育人的道理;有办工厂的经验,才能有管理工厂的知识,我们应该将这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观点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不断地实践总结验证正确的认识,并且把认识再应用到新的实践中去,使得认识加深,更好地满足于实践的需要。
第四篇:《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教案
《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理解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懂得既要认真读书,更要努力实践的道理。培养学生和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等。
2、过程与方法:在分析“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具体到一般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结合实践是认识的教学,引导学生树立实践意识,积极投身社会实践。通过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的学习,培养好的学风,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实践是认识的、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教学难点】: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
【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讨论法、辩论法等相结合,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教学过程】(展示火星资料并提出问题)
材料:目前,美国的两个火星探测器仍在火星轨道工作;另外,欧洲发射了“火星快车”探测器。美国宇航局助理局长说,XX年是有史以来人类对另外一颗行星发起的最密集探测行动的一年。
学生活动:
说一说:你认为当今世界为什么掀起了探索火星的热潮?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随着人类的几百万年来的生存与繁衍,经济、资源、人口、社会的矛盾日益凸现。解决这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寻找可供人类使用的资源。因为火星上可能存在水、可能存在可供人类使用的资源而成为人类的探究对象,即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
、实践是认识的(板书)
(1)认识是适应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板书)
材料:人类的对火星的探索早在上世纪60年代就开始了。196年美国的宇宙飞船拍摄照片显示火星表面是一片坑坑洼洼的贫瘠荒地。1969年美国同时派两艘飞船去探测火星拍下了100多张照片,并对火星上的大气及其表面进行了分析。1976年发射的宇宙飞船在火星表面着陆,在火星土壤中发现了奇特的化学元素,1996年美国宇航局的“火星全球调查者号”发射,并让科学家们意识到火星表面下可能有水。
学生活动:
说一说:结合材料谈谈人类对火星从“贫瘠荒地”到“可能存在水”的认识是怎样形成的?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引导归纳:40多年来,我们对火星经历了一个探索-试验-再探索-再试验的实践过程。在反复的探索试验过程中,我们既形成了对火星的认识,也深化了对火星的认识。这里的反复探索、实验的过程就是实践。即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
(2)认识是在变革对象的实践中发生的(板书)
学生活动:
讨论:人的知识,一是于亲自实践,二是于书本知识,所以认识的应该是实践和书本。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引导归纳:总之,认识既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人脑里固有的,而是社会实践中产生的。实践出真知,实践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源泉,而且实践是认识的唯一。
电脑展示:《免疫之路》
教师围绕录像内容提问
学生活动:
想一想: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引导归纳得出: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板书)
(1)实践的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认识题,提供新的经验,提高人的认识能力,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板书)
(2)实践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板书)
提出问题?
学生活动:
议一议:人类在同瘟疫斗争中,不断获得新的认识。人类对病菌的认识不断深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引导:回到实践中去指导实践,就像毛泽东同志所说的一句话“马克思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
3.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板书)
教师设疑:你们现在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赠语: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的中国的人才强国战略告诉我们,学习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也不是为了夸夸其谈而学习,而是为了更好的改造世界和自我的发展和完善。要心系社会的发展,把自己的创业和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学生活动:
辨一辨:你认为火星上存在生命物质吗?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引导归纳: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它一方面受主观认识的指导,联系着主观认识,另一方面它又改造和变革客观对象,联系着客观事物。这样,在实践过程中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就有了联系的桥梁,人们就能够把主观认识同客观事物加以比较,可以用实践的客观结果来检验认识是否符合客观实际。一般来说,以一种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事物,能够达到预期目的,那就证明这种认识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4.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板书)
学生活动:
辨一辨:
1、正确的理性认识是否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2、客观事物自身是否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本小结】:这节,我们学习了实践是认识的,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是认识的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的标准。因此,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对认识具有决定作用。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
【堂探究活动】:
材料:当一位成功的企业家被问起成功的“诀窍”时,他说:“最初我凭着热情和经验去管理企业,没有成功;后来,我读了上百本如何管理企业的书,按照书上的道理去做,也没有成功;最后,我专心研究了我的企业的特点,并总结了以往失败的经验教训,摸索出自己的一套管理企业的方法,终于取得了成功。”
学生活动:
说一说:
1、你认为这个企业家取得成功的“诀窍”是什么?
2、他的成功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第五篇: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辩证论
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辩证论 班级:能环10-2班姓名:王志东 学号:201020307016 关键词: 辩证法上层建筑生产关系
内容提要: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生产力之于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决定作用,在具体的时空范围内是有条件的,亦即相对的,不是无条件的,亦即绝对的。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是我们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指南,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论是历史唯物论的基石。如同对任何事物的认识一样,对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问题,也不可避免地会有形而上学和辩证法两种见解。这里先说形而上学的见解。“所谓形而上学的或庸俗进化论的宇宙观,就是用孤立的、静止的和片面的观点去看世界。”(《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00页)以形而上学的观点看待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就把这种决定作用简单化、绝对化,而不是把它看作是一种普遍联系的发展变化的极其复杂的矛盾运动。在这种观点看来,既然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那么,生产力发展到什么程度,社会就进化到什么程度,两者应该是完全同步的;在这种观点看来,既然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归根到底由生产力的发展所决定的,那么,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不可逾越的历史阶段,没有经过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历史阶段的国家和地区是不能搞社会主义的;搞了社会主义也应当倒退回去,从先搞资本主义开始。
随着苏联的瓦解和社会主义在苏联的失败,这种对生产力的社会
历史决定作用的形而上学的见解又一次泛滥起来。这种见解认为,苏
联社会主义的失败,证实了十月革命的“早产”和“先天不足”;这种失
败“是落后的俄国缺乏实行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而必然导致的失
败”。按照这种见解,戈尔巴乔夫─叶利钦们搞的资本主义的“改革”和
在俄国复辟资本主义是必然的合理的;按照这种见解,地球上的社会
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必须首先在美国进行和在美国出现,因
为它的资本主义最发达;按照这种见解,在美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
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之前,谁也不能先进行和先进入,因为你们的资本
主义都没有美国那么发达;按照这种见解,20世纪地球上进行的社
会主义革命和出现的社会主义的社会形态,都是偶然的和不合理的,迟早都得像苏联一样,倒退回去。
然而,一部错综复杂的波浪式前进的螺旋形发展的人类社会史,从来没有遵循这种形而上学的逻辑;换言之,这种形而上学的见解无
法解释错综复杂的波浪式前进的螺旋形发展的人类社会史。别的不
讲,明王朝及其之前,我们中国不但在经济上,而且在科技上,都是
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清王朝又出现了历时130多年的“康乾盛世”,经济总量是全世界的三分之一。然而,我们中国不但没有首先突破封
建主义的生产关系进行资本主义革命,相反老是在封建主义社会形态
中昏睡;而生产力远没有我们发达和经济总量远没有我们庞大的西
欧,却首先进行资本主义革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并且按照资本主
义的逻辑,强盗式地对外扩张,把我们中华民族打了个落花流水,使
我们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之中。要合理地解释这种错综复杂的历史现象,要对过去的和未来的人类历史发展作出合理的说明和预
测,形而上学的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论是不行的,必须付诸辩
证的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论。
在辩证法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和历史的进步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矛盾运动,是一个波浪式前进螺旋形发展的矛盾运动。在这个矛盾
运动中,虽然归根到底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种决
定作用既是普遍的绝对的,又是特殊的相对的,前者寓于后者之中。
说普遍的绝对的,是说古今中外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个地
区任何一个民族,其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归根到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无条件的,因而是绝对的。然而,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
相同的树叶,事物的矛盾各各特殊,古今中外世界上各个国家各个地
区各个民族的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千差万别,因而生产力对社会发展
和历史进步所起的决定作用也就各各特殊,亦即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生产力之于社会发展和历史
进步的决定作用,在具体的时空范围内是有条件的,亦即相对的,不
是无条件的,亦即绝对的。最主要的条件是包括思想文化在内的上层
建筑适应不适应。上层建筑又是竖立于经济基础之上的,经济基础又
是生产关系的总和,因此,归根到底看生产关系适应不适应。倘若上
层建筑和生产关系是阻碍甚至扼杀先进生产力发展的,那么,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就与社会的发展、历史的进步不协调、不同步──
尽管生产力很发达,经济很繁荣,但整个社会发展的脚步却在某一历
史点上滞留。而这种不适应的上层建筑和生产关系,一般地说,源于历史的沉淀。历史沉淀的厚薄重轻,对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的发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中国由于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至“康乾盛世”,封建主义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历史沉淀特别厚重,成为束缚资本主义工商业和近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极其坚硬的外壳,靠自身突破极其艰难和缓慢,整个社会也就只好在这个坚硬的外壳中昏睡。相反,西欧中世纪封建社会的历史远比我们中国短,历史沉淀也远比我们中国轻薄,因此,资本主义工商业和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就比较容易地突破封建主义的外壳,狂飚突进式地推进资本主义社会的形成和历史的进步。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普遍的共性的绝对的东西,总是寓于一个个特殊的个性的相对的东西之中的,除却一个个特殊的个性的相对的东西,也就无所谓普遍的共性的绝对的东西。因此,这种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的发挥所呈现的复杂的辩证的逻辑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普遍规律。对此,毛主席作了极其精辟的概括:“从世界的历史来看,资产阶级工业革命,不是在资产阶级建立自己的国家之前,而是在这以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大发展,也不是在上层建筑革命以前,而是在这以后。都是先把上层建筑改变了,生产关系搞好了,上了轨道了,才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为物质基础的增强准备了条件。当然,生产关系的革命,是生产力的一定发展所引起的。但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总是在生产关系改变以后。……法国、德国、美国、日本,都是经过不同的形式,改变了上层建筑、生产关系以后,资本主义工业才大大发展起来。”(《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31页—132页)“一切革命的历史都证明,并不是先有充分发展的新生产力,然后才改造落后的生产关系,而是首先造成舆论,进行革命,夺取政权,才有可能消灭旧的生产关系。消灭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新的生产关系,这样就为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开辟了道路。”(同上,第132页)
由此观之,形而上学的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论是不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的。那种认为俄国十月革命以至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是“早产儿”、“先天不足”的论调,那种认为苏联社会主义的失败“是落后的俄国缺乏实行社会主义的客观经济前提而必然导致的失败”的论调,是站不住脚的。
综上所述,我们似可得出这样的一些结论:
其一,生产力的社会历史决定作用论是历史唯物论的基石。这种社会历史决定作用既是普遍的绝对的,又是特殊的相对的——普遍和绝对寓于特殊和相对之中。由此,决定了这种决定作用的发挥是一个 无限的辩证逻辑过程;我们对这种决定作用应当从普遍的绝对的和特殊的相对的两个方面把握,从这两个方面的联系上把握,其二,根据这一辩证逻辑,在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全面发展的关系上,我们既要看到生产力发展对社会全面发展的决定作用的普遍性和绝对性,也要看到这种决定作用的特殊性和相对性。倘若我们只看到其普遍性绝对性而看不到其特殊性相对性,就会陷入机械唯物论;反之,倘若我们只看到其特殊性相对性而看不到普遍性绝对性,我们就
会陷入历史唯心论。这两者都是违反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的,从而是不能科学地处理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的。
其三,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正与负的两重性,这种两重性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下表现得尤为突出。只有变革这种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以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取而代之,才能实现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进步的比较完全地统一,实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比较和谐地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