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市委书记韩先聪在全市机关效能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市委书记韩先聪在全市机关效能建设大会上的讲话
(2011年3月28日)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千人大会,既是效能建设的推进会,也是环境创优的动员会。这充分表明,市委、市政府抓效能促发展的决心坚定不移,严奖惩正风气的导向绝不改变。刚才,江山同志全面总结了去年机关效能建设工作,安排部署了今年的各项任务;启远同志宣读了2010年度市直单位目标绩效考核结果和优秀帮扶、帮办单位的表彰通报;几个单位作了典型发言。我完全赞同,请大家按照江山同志的要求抓好落实。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效能保障发展,必须持续强化深化
近年来,我们把效能建设作为追赶跨越的保障、攻坚克难的利器、赢得竞争的法宝,强力破题,动真碰硬,长效巩固,以非常之举取得非常之效。干部的思想越来越解放,许多同志由过去的因循守旧、固步自封、思维僵化,转变为现在的理念超前、敢于突破、勇于开拓;体制机制越来越创新,“七大指挥部”整合了部门力量,“四大平台”优化了审批流程,“六大中心”提高了服务效率;工作作风越来越务实,过去是等着干、不敢干、不会干,现在是抢着干、比着干、学着干;精神状态越来越振奋,学沈浩、创先进、争优秀蔚然成风,“五加二”、“白加黑”成为常态;发展环境越来越优化,外来客商对滁州的发展环境和服务效率日益满意,促进了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落地。可以说,这几年如果没有效能建设的强力推进,就不可能有今天大建设、大发展的丰硕成果。我们的效能建设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和基层群众的普遍称赞,成为优化发展环境、展示滁州形象的靓丽品牌。
我们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也必须看到,越是大发展,对机关效能就越有新要求,更何况我们本来起点就不高,现在依然存在不少突出问题。我在这里点一些现象,希望引起大家重视。一是说不清、道不明的“潜规则”仍然存在,开拓力低。有的机关办事程序明明规定得很清楚,但你去办,就是办不了、办不好,总感到背后有只无形的手,束缚着企业束缚着人,使一些企业欲干不能、欲罢不止,纵有雄心勃勃、豪情壮志,总是施展不开。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隐性权力”仍在制约,执行力低。有的窗口审核速度很快,但关键的“签字权”却掌握
在部门个别人手上,他不点头,事情就是办不成。三是抓不着、查不尽的乱象仍屡禁不止,监督力低。比如,一些企业反映,有的部门仍以种种理由,摊派会费、报刊费等,还要求企业承诺是自愿的。有的甚至给了钱,却从不服务。四是扯不清、割不断的“被服务”仍没有根本改变,公信力低。部分中介市场发育迟、数量少、水平低、不开放,自由竞争的局面还没有完全形成,有的甚至指令企业“被服务”,否则部门不审批,造成政府形象差、威望低。五是差不多、“急什么”的办事效率仍较突出,大而化之水平低。投资者反映,现在到市直机关办事,从上到下都很热情,但具体办事的时候,却总有一些做法让人不舒服。如,有的不能做到一次性告知,让投资者来回奔波;有的办事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要责问他,他还讲“急什么”。六是松口气、歇歇脚的懈怠倦政之风有所抬头,突破力低。有的认为这几年干得很累、干得不错,可以喘口气,歇一歇了;有的推诿扯皮,遇到矛盾绕道走,能推则推、能躲则躲;有的怕担责任,有困难的工作不想干,得罪人的事情不愿做,甚至为了不担责,宁肯不干事,等等。诸如此类现象,虽然发生在个别部门、极少数干部身上,但影响很坏、危害很大。
以上“六低”使许多工作推进慢、不落实,剖析其原因:一是因为责任心不强。对上级布臵的任务,习惯于发个文、开个会便了事;对市委、市政府定下来的事,不盯不落实,有的甚至盯了也不办,致使许多事情有头无尾、不了了之。二是因为能力不够。因循守旧,不思进取,靠经验、走老路,“多少年一贯制”,与新的形势和任务不相适应。三是因为指令不清。有的领导同志对所管的工作、所抓的事情,钻研不深、琢磨不透,说起话来不得要领,讲不到点子上,使有些工作安排不到位、布臵不明确,让下面的同志无所适从。四是因为机制不顺。有的部门各自为战、各自为大,与其它部门相互不沟通、不合作,甚至还互设前臵条件,使工作难以推进。五是因为奖惩机制刚性不够。督事的多,查人的少;表扬的多,批评的少;问效的多,问责的少,还没有很好地解决机关“大锅饭”问题,混日子的大有人在。
当前,滁州正处于追赶跨越的关键阶段,我们要实现深度融入长三角、率先起飞进前列的奋斗目标,有一系列决策部署亟待细化实化,有一大批重点项目亟待落地建设,有一件件惠民工程亟待加快推进,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需要效能建设来保障发展、促进发展,我们必须始终把效能建设牢牢抓在手上,为追赶跨越、奋力“双超”提供坚强保障。
二、机制决定执行力,必须好中求快、以快取胜
今年,我们效能建设的核心是提高执行力,以高效的执行力增强突破力;重点是围绕“66l”行动计划和“三个年”活动,加快推进速度,做到好中求快,以快取胜;着力点是在项目推进、招商引资、帮办帮扶等方面,创新机制,彰显活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决策机制,做到决策要快。当前,承接产业转移稍纵即逝,市场形势瞬息万变,区域竞争日趋激烈,一旦看准了就要果断决策、迅速出击,只有这样,才能抢占先机、领先一步。比如,去年11月份,天长市得知江西吉阳要在全国选点,他们快速反应、全力以赴,一个月内,连续7次与江西吉阳密集洽谈,四大班子全体登门拜访,果断拍板决策。12月26日,总投资50亿元的天长吉阳项目正式开工建设,从得知信息到洽谈、签约、开工仅用了52天时间。再有,南京湾物流项目就是来安县委、县政府靠事不过夜的跟踪、高效快速的决策,神速推进,最终落户汉河。可以说,天长、来安抢到的这两个项目,靠的就是决策快、行动快。决策过程要集思广益、科学民主,决策效率要事不过夜、时不我待,关键要有好的机制。凡是全市重大事项,都要召开市委常委会、政府常务会研究决定;各部门重大事项,都要召开党组(党委)会议研究决定;专项工作要建立各种形式的联席会、碰头会、会商会制度。一旦定夺,工作人员要立即行文,领导同志连夜签批,会议纪要和交办单两天之内下达。
二是进一步完善执行机制,做到接力要快。要高效率地加快公文流转,允许有条件地越级呈文,允许事后补签文件,允许先批示后入程序,允许电话等授权批示或记录批示。要勇于打破常规,一切按照有利于提高效率的原则加以处理解决。要分工负责,市级领导班子成员要带头落实。要建立责任链条,重要工作、重要任务要具体分工到单位,分解到个人。涉及两个或多个部门的事项,要明确牵头单位、参与单位的职责,实行部门牵头责任制、部门参与责任制,形成多个部门相互配合、相互支持、相互提醒的良性机制。对于责任不清的事项,要先联合办理,再理顺体制;一时难以理顺的,要合署办公。
三是进一步完善帮办帮扶机制,做到问题解决要快。要建立效能办和帮办帮扶中心联动机制,实行交叉任职。建立市领导帮办帮扶情况通报机制。实行百分制考核,对帮办帮扶不到位的单位进行扣分,半年兑现奖惩。实行业主单位、承建单位、帮办单位三方“约谈制”,谁的问题,谁承担责任。属于业主问题的,“工招园”指挥部负责追究;属于承建单位问题的,由建委负责追究;属于帮办单位问题的,由效能办负责追究。
四是进一步完善沟通反馈机制,做到信息传递要映。要把工作报告反馈作为一条纪律,对市委、市政府交办的事项都要做到事事有反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都要做到件件有回音,特别是重要工作推进节点、重要时间节点、重大突发事件等,更要在第一时间反馈。现在,我们有许多工作做了但由于反馈不及时而造成被动。比如,去年以来,我们开展“三民工程”大走访,百姓拥护、社会反响好。但最近,我们对大走访梳理问题的落实情况,开展了一次调研,发现少数群众还是有些意见,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有的部门虽然已经解决了问题,但没及时反馈,群众以为还没解决;有的部门自身解决不了,也不及时报告,群众还在期待;有的问题不符合政策,也不及时宣传解释,群众误解有意不办,使我们大走访的成果打了折扣。今后,我们要坚持“两个不允许”:不允许发现不了问题,不允许发现问题解决不了不报告。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不反映、不报告,也要承担同样的责任。
五是进一步完善督查机制,做到奖惩兑现要快。要确保完成全年的目标任务,必须强化过程控制,对照路线图、时间表、责任人,采取周督办、旬督查、月重点督查督办等方式,加大督查密度、强度,以督查倒逼工作落实。要围绕重点工作进行督查督办,做到重点工作推进到哪,督查督办就跟进到哪。要加大明查暗访力度,促进各项工作坚决办、立即办。要把督查督办的主战场放到发展的第一线,在项目工地、施工现场进行督查点评,好的当即表扬、给予加分,差的通报批评、给予扣分,年终计入考评总分。
总之,为了缩短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我们干什么事情都必须坚持“快”字当头,像“千里马”那样往前奔,绝不要像“乌龟”那样慢慢爬。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我们讲“快”字当头,又必须“好”字为先,以快促好,始终做到工作上求“快”,结果上求“好”。好与快相统一,就是要做到合法高效,还要防止陷入这样的误区:一说依法,办事就慢慢吞吞;一说高效,就不按法律程序乱办事。必须明确,让你快,绝不是让你去违法,高效之后不合法,不是一个合格的公务员;强调合法,也不是让你用合法的借口来放慢,依法了效率慢,也不是一个称职的公务员。
三、落实重在作风,必须以刚性手段倒逼
面对十分繁重的发展任务,能不能决战决胜,能不能快见成效,说到底还是在落实、还是在作风。我们要以一流的作风,刚性的手段,树立赛场相马、竞争选马的鲜明导向,弓f导各级各部门把工作抓到位,把实绩干出来。
一要抓考核,给实绩“亮分”。干得好不好,表现行不行,实绩说了算。今年,我们创新完善了考核方式,建立了“4+X”考核模式,即:市直目标绩效、县域目标责任、省级开发区和扩权强镇目标评价等四大类综合考核;招商引资、综治维稳、计划生育等一系列专项考核,目的就是要用结果来说话、用实绩来评判,考出导向、考出压力、考出责任。在导向上,就是要把市委、市政府的重大工作部署,转化为实绩指标,做到中心任务是什么,就突出考核什么;重点要求什么,就突出考核什么。在内容上,突出“在省内争先进位、对标苏北平均水平”两项硬指标,引导各级部门拉高标杆,争上游创一流。在结果运用上,实行“三个挂钩”,即:与干部面子挂钩、与位子挂钩、与票子挂钩,真正让实干的实惠,有为的有位,吃苦的吃香。
二要抓监督,让干部“亮相”。把评判权、监督权交给服务对象和群众。今年我们将以“十百千万”评议活动为手段,在媒体上组织开展领导干部公开述职、公开承诺;在机关和窗口单位继续开展“评优评差”;在社会上公布重点工程、重大项目、重要工作进展情况,就是要通过“直播、亮相”,接受社会各界监督,让干得好的很光彩,干不好的丢面子。在这里,我代表市委、市政府重申:凡是要求领导干部做到的,常委、副市长首先要做到,我和江山同志带头做到;凡是要求下级机关做到的,上级机关首先要做到;凡是要求普通干部做到的,班子成员首先要做到。
三要抓追究,用问责“亮剑”。问责是抓效能最有力的手段。在这里,我再次强调,市委、市政府定下来的规矩、部署了的工作,各级各部门必须不折不扣执行,否则,就要厉行问责,并坚决做到“三转、四不”,“三转”就是,由重视“过错问责”转向重视“无为问责”,由“以对个人问责为主”转向“以对单位问责为主”,由“事后追究问责”转向“事中从小从严从关爱问责”;“四不”就是,责任追究不搞迁就照顾、不搞下不为例、不设过渡地带、不讲客观理由,真正做到在抓责任中检验干部、锻炼干部、使用干部、处理干部。
我们每一名干部都要懂得:怕麻烦不抓事,最终会误事,结果更麻烦;怕碰钉子不揽事,最终事事碰钉子,结果事事干不成;怕吃亏少干事,最终一事
无成,结果会吃大亏;怕得罪人不敢管事,结果讨好了少数人,最终得罪多数人;怕丢选票当老好人,不敢得罪少数人,结果工作没成绩,最终丢了位子。各级纪检、组织部门都要明确:凭实绩用干部、以发展论英雄,让上的服众、下的服气,真正把广大干部状态提上去、作风强起来,真正把方方面面的注意力引导到发展上、聚焦到行动中。
总之,当前我们机遇在握,重任在肩,全市上下一定要坚定信心,强势提升机关效能,强力推进大干快上,奋力夺取“十二五”开门红!
第二篇:中共滁州市委书记韩先聪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共滁州市委书记韩先聪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在全市林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韩先聪
同志们:
这次全市林业工作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认真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传达中央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林业工作会议精神,以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努力地、尽快地打造滁州百亿林业产业,全力推进我市林业又好又快发展。一直以来,省林业厅对滁州林业的发展非常重视、关注和支持,今天厅长韩柏泉同志又特地在百忙中专程到会指导,并作了重要讲话,后面又给我们提出了下一步林业发展的四个重要问题,希望各级林业部门,包括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领会,认真抓好落实。对省林业厅的支持、对韩厅长的高度重视、关心关注,再一次对柏泉同志致以诚挚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
刚才,江山市长就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林业改革发展各项工作了总体部署和安排,这个讲话政策性、专业性、针对 性、操作性很强,我完全赞同,希望到会的同志要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落实好。有关林业部门、部分县、区和企业作了很好的交流,希望在交流中互相借鉴、互相学习。下面,我结合几位领导讲话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前不久做出的决定再强调四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林业在滁州科学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今年6月,中央召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一次林业盛会。温家宝总理和回良玉副总理都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对林业作出了“四个地位”的精辟概括,对新时期林业的“四大使命”进行了科学分析。我认为对林业“四大地位”、“四大使命”的定位对林业来说是史无前例的。在随后召开的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金山书记和三运省长都作了重要讲话。前不久,三运省长又在全省油茶会议上发表讲话。林业是发展黄金时期,最好时期。这充分表明,在新时期新阶段,林业的战略地位日益显现,加快发展林业的战略意义更加重要。就我市情况来看,一方面滁州林业建设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可喜成绩,现场看比数据看好看;但与全省相比,森林资源总量不足,森林质量不高,林业对滁州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还不大。另一方面,按照滁州科学发展要求、跨越发展的需要,林业任务非常繁重,因为林业地位独特,我们要从全局的高度、战略的高度、长久的高度来认识林业、谋划林业、布臵林业、推动林业,就从我市市情来看,有几个战略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
第一,林业是建设“三个园”的重要基础。省委、省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在视察滁州时把滁州的优势概括为“三张牌”,即区位、资源、环境,依托这三大优势,要求滁州努力建设“三个园”,即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工业园、与南京同城化的新家园、长三角魅力后花园。打好“三张牌”,建 设“三个园”,林业是基础。一方面,林业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被形象地称为“地球之肺”,湿地系统是“地球之肾”,在我们滁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这样一个地位。离开了林业,滁州的环境优势、长三角魅力后花园的打造都将无从谈起,这就是我们的市情所在。另一方面,森林具有强大的固碳功能,由此延伸了“碳汇”的概念。与工业直接减排相比,森林固碳具有投资少、代价低、综合效益大等优点,加快林业发展,可以有效提升生态承载能力,扩大发展的环境容量,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重要保障。
26号,三运省长在视察我们经济发展讲到,打造新家园时候,特别强调要重视森林绿化,要做精、做透森林绿化工作,它不仅是一个绿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人的问题。一个地方,再好的建筑、再漂亮的钢筋混凝土,没有绿、没有森林,就没有生机,无美可谈。人对美的追求,始终是最高的追求,森林是基础。我们打造“三个园”,必须把这个绿的问题解决好。在森林、绿化造林、林业产业发展的问题上,对于农民来说是个经济问题,对子孙后代是社会问题,对于生态问题来讲,已经上升到政治问题。科学发展观其中有一条是可持续发展,林业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支撑点。
第二,林业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爆发点。从直接效益来看,我市资源类型多、产业链条长、市场空间广,我们现在产业基础是比较强的。现有483家森工企业,人造板和 强化木地板年产量全省第一;苗木花卉产业是全省三大苗木培育基地之一;国有林场、国家级森林公园、省级森林公园、省级自然保护区组成的森林景观布局,是全省最具森林生态旅游开发潜力的地市之一。从间接效益来看,随着国际上对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行为逐渐限制,由此导致碳的排放权和减排量额度(信用)开始稀缺,并成为一种有价产品,称为碳资产,目前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日益活跃,西方国家和国内发达地区对于二氧化碳减排权需求巨大,我们大力发展林业,就是增加二氧化碳减排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
第三,林业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深受农民欢迎的政策措施,林业建设呈现出生机勃勃的景象。2002年开始实施的退耕还林工程被誉为“民心工程”,找到了林业建设与农民利益的最佳结合点,实现了农民得利、国家得绿。近两年开展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重要措施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林产工业的快速发展,有效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林业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农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增加。我们要把林业发展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大做强林产业,大力拓宽农民就业和增收的空间。
二、准确把握林业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
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经营制度的又一次重大变革,各地、各部门要认真吃透精神,创造性的开 展工作,以改革为动力,大力推进我市林业发展。林业改革问题,金山书记在全省林业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三个并重”,希望要深刻领会、吃透“三个并重”的内涵,在并重中间结合各地实际来解决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扎实有效推进我们的工作。
第一、要特别注重调动好农民发展林业积极性。滁州是中国农业改革的发源地,滁州农民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集体林权改革通过“包山包林”到户,真正实现“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从根本上解决过去长期存在的产权归属不清晰,经营主体不落实,经营机制不灵活,利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实质上是农村经营制度在林地上的拓展和延伸。南谯区率先在全市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广大群众已经尝到了甜头,“集体山”变成了“自家山”,他们把山当田兴,把林当菜种,仅林下套种花生每亩每年收入超过500元,以短补长,既收回了造林成本,又促进了林木生长。农民群众发展林业的积极性被充分激发出来了。全椒县这些年林业一直走在前列,有好传统、好创造,特别是去年以来,围绕“百亿粮仓”建设提出“生态粮仓”,把林和粮结合起来,重要依托是林网建设。
农民是林业发展的主力军,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让农民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进一步激发农民造林、护林、营林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农民“依山脱贫、靠林致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第二、要特别注重维护好农民合法权益。承包到户的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具有四个非常鲜明的特性。一是具有物权性。林地承包经营权为用益物权,赋予农民的经营、处臵、收益等权益。二是具有长期性。林地承包期为70年,承包期届满还可以继承承包。这让农民吃下了长效“定心丸”。三是具有流转性。林地承包经营权人对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可采取多种方式流转。四是具有资本性和资产性。我觉得这四个特性是这次林权制度改革的重大突破。厉以宁专家讲得是更深入、更彻底的一次改革。这一条,我们研究的不足,研究的不够。希望各部门一定要做好这篇文章。一定要做好林业金融这篇文章,它就是一座“绿色银行”。好的林地、好的苗木、好的经营,比银行存款增值还要快。一定要做好“把林业资源当作资产,把资产当作资本,把资本和金融有效结合”这篇文章,林地不仅有资产的功能,还有资本的性质,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可以作为入股、抵押或出资、合作的条件。因此,集体林权改革更深入、更彻底,超越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改革。要把这件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必须充分尊重群众意愿,严格规范程序,严格方法步骤,绝不能搞包办代替、强迫命令。
第三、要特别注意统筹好可持续发展。发展林业,不仅仅是为了经济效益,更要发挥好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次改革涉及全市96个乡镇、857个行政村120多万亩林地,且大部分乡村处在江淮分水岭岭脊上,是农村经济发 展最薄弱的区域,管理范围广、难度大。一方面要做到该放的彻底放开,另一方面也要该管的要管好,要引导激励农民走林业可持续发展之路,防洪眼前利益的短期行为,切实加强监管,强化森林防火,防止乱砍滥伐,守住生命底线,不能越位和错位,更不能缺位、一放了之。
另外,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明年还将全面启动国有林场改革,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现在就要超前谋划,着手准备,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改革谋发展,以稳定促发展,全面构建安定和谐的林业改革发展环境。
三、坚持统筹兼顾,全面推进林业三大效益协调发展 发展林业,可以维护生态平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释氧固碳、净化空气,还可以美化环境,是一举多得的好事情。我们要以这次改革为新起点,进一步拓宽视野,理清思路,坚持走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现代林业,为推进科学发展、加速崛起进程作出新的贡献。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重点抓好林业的“三个协调发展”:
一是要协调生态与产业发展。林业肩负着生态建设和产业发展的双重使命。发展现代林业,必须正确处理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积极推进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努力实现良性互动、协调发展。要继续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要找准生态与产业的最佳结合点,充分利用林业的资源优势,重点开发林业的非 木质资源,着力发展林业新兴产业,大力推进林业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形成以森林资源培育为基础、以精深加工为带动、以科技进步为支撑的林业产业发展新格局,把滁州建设成为林业强市。我觉得林业强市要鲜明地提出来,我认为滁州最有条件把林业大市变成林业强市。
围绕林业强市这个目标,各级党委、政府和林业部门要解放思想,深入地思考。我认为有四个问题要思考:一是立足市情,我们要不要、能不能做成林业强市。要解放思想,统一思想;二是立足林业现情,找准优势和劣势。不仅是生产力,还要在生产关系上找出优势和劣势;三是林业强市的标准。林业的发展、林业产业加工、林业生态旅游业三个方面有什么标准才能强市;四是林业强市的突破口和抓手。要抓准切入点,视野要开阔,思路要清晰,措施要务实。林业部门的同志非常辛苦,党政部门要重视,要想干,还要会干。同经委、旅游部门联系,围绕这个目标,认真编制好森工企业发展规划、森林旅游业发展规划和苗木花卉业发展规划,在现有产业规模基础上,到2015年,通过新建和改造,扶优扶强10家10亿元以上、1至2家50亿元以人造板生产企业,年生产各类人造板150至200万立方米;扶优扶强10家强化木地板加工企业,年生产各类强化木地板5000万平方米;没有森工产业的发展,林农的利益就很难实现。在现有森林旅游景点的基础上,通过招商引资,每个县和市直两个林业总场再新上1-2个森林旅游项目;充分发挥35个国有林场林地资源有势,每个国 有林场发展500-1000亩林苗两用林基地和珍稀树种培植园。
二是要协调城市与农村发展。农村是林业发展的重点,林区是林业发展的主战场。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绿化脱节、城市绿化质量不高的矛盾日益凸显。下一步,必须拓展林业的发展空间,同步推进城市与乡村的绿化一体发展,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林业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切入点最多、抓手最强。如苗圃和城市绿化、林场棚户的土地转换改造。山区要大范围开展植树造林,绿化荒山荒地,保护森林植被。农村要抓好村庄绿化,让绿色进村入院,切实保护好山清水秀的乡村风貌。城市要见缝插绿,大力营造环城林带、穿城林带和城中森林,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要建立城市与农村联动互补的国土绿化新机制,实现城乡绿色共建共享,着力提高城乡绿化整体水平,努力建设以林木为主,品种多样、景观优美、生态功能较强的宜居环境。
三是要协调数量与质量发展。长期以来,我们讲造林绿化的成绩,主要看造了多少林,森林覆盖率提高了多少,而对林地经济产出率重视不够,导致了经营管理粗放、质量效益不高。这是我市林业发展与先进地区的主要差距。发展现代林业,必须依靠提高科技含量,着力加强森林经营,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根本转变。一方面,要坚持以植树造林为基础,推进国土绿化向广度和深度进军,不断促进林业资源的增长。另一方 面,更要同步提升绿化质量,坚持把森林经营作为发展现代林业的永恒主题,把科学经营的理念贯穿始终,大力优化林业结构,合理配臵绿化模式,努力提高林业建设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把林业综合效益提高到新的层次,实现量变到质的飞跃。
四、坚持齐抓共管,加强对林业工作的领导 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一项重点任务,也是关系全局工作的一件大事。各地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提高认识,强化责任,像重视农业生产一样重视林业发展,像关注粮食安全一样关注生态安全,切实抓好林业工作。
一要摆上重要位臵。要深刻认识做好新形势下林业工作的重要性,切实把林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把林业建设作为基础工程、民心工程、德政工程,真正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之中。要在组织领导、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等方面切实体现重视林业的战略意图,层层落实责任制,确保领导力量到位、工作部署到位、工作责任到位、监管措施到位。要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形成共同推动林业改革发展的工作格局,把发展林业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一年接着一年,一任接着一任,一代接着一代,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干下去。对林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指标,实行任期目标管理,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并由同级人大监督执行。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纪检监察机关,要把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市效能办要会同林业、城建等部门制定行动计划并量化考核指标,跟踪问效。
二要形成强大合力。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协作意识,各负其责,通力协作,齐心协力抓好林业工作,完成党委、政府交待的任务。林业主管部门要义不容辞地当好参谋、当好助手、出好点子,各部门通力配合。林业是公益性事业,人人受惠。
三要营造浓厚氛围。要按照全市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办林业的方针,加大宣传力度,强化舆论支持,普及林业知识,引导人民群众更多地关注林业、支持林业。集中起来就是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对相关部门、主管部门提出的意见要及时拍板、敢于支持,对林业部门这支队伍要精心呵护,在机构改革中要精心呵护、高度关注。因为林业是主体,是基础性产业,要重视。林业主管部门要先行一步,会出点子,当好参谋,有作为才能有地位,要调动领导积极性,部门要主动参与。要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踊跃投身国土绿化事业,共同建设美好家园,形成人人讲生态、全民搞绿化的浓厚氛围。要积极倡导生态文明建设,大力弘扬生态文化,引导广大群众转变思想观念,增强生态意识,让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蔚成风气。
现在已经是岁末年初,我们所有工作都要超前谋划、超前制定、超前部署。两节将至,要做好两手抓,一是抓 11 好造林整地,一是抓好森林防火工作,确保首季有大作为,实现林业工作开门红。
同志们,发展林业事业,改善生态环境,事关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一定要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务实的作风,狠抓落实,强力推进。利用这个机会,通过到会的同志向全体林业工作人员提前拜个早年,希望在新的一年里,林业事业有大发展、各项工作有大推进、每一个家庭都圆满幸福、身体健康。
第三篇:滁州市委书记韩先聪畅谈“大滁城”
滁州市委书记韩先聪畅谈“大滁城”
发布日期:2010-08-11
访问次数:
1770 字号:[ 大 中 小 ]
韩先聪,“大滁城”这一概念的首倡者及“大滁城”建设的决策者。日前,在接受记者专访时,韩先聪畅谈了他梦想中的“大滁城”。滁州,一座历史文化古城,她西依琅琊山,东临清流河,好山好水赋予这座城市独有的灵气。唐代诗人韦应物曾在这里留下著名诗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北宋大文豪欧阳修更在这里写下千古名篇《醉翁亭记》。古往今来,为数众多的历史名人和丰富的传统文化提升了滁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今天的滁州,更秉承着这一得天独厚的自然与人文脉胳,谱写出“大滁城”建设的崭新篇章。
记者:韩书记,您好!滁州是一座文化古城,唐代诗人韦应物曾留下“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这样著名的诗句,宋代大文豪欧阳修更在这里写下了千古名篇《醉翁亭记》。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世人对滁州的印象似乎仍然只是一座充满诗情画意的“小城市”。您提出“大滁城”的概念,究竟是出于一
种什么样的考虑?
韩先聪: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怎样的时代?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弄清楚。从省委、省政府的决策和部署来看,“东向发展”始终是一个不可动摇的重大战略方向;而从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高度来看,“城市化”也是一个不可逆转的潮流。
要“城市化”,要“东向发展”,滁州处在一个得天独厚的位置,完全可以作为“东向”的“桥头堡”。现在的问题是,我们滁州的城市还不强,体量还不大,良好的区位优势还没能得到很好的发挥,因此,“桥头堡”的作用也就没有能真正体现出来。可以说,老天爷对我们是厚爱的,我们现在占据着的是一块宝地,如果我们据宝地而不为,那就无颜面对省委、省政府的重托,也无颜面对全市440万“江
东父老”的期盼了。
记者:刚才您谈到了“据宝地而不为”的问题,那么滁州为什么能被称为“宝地”?眼下滁州发展的“软肋”究竟又在哪里呢?
韩先聪:除了刚才你提到的滁州厚重的文化底蕴外,滁州的区位优势也非常明显。她距离江苏,确切地说,是距离南京很近,日益便捷的交通网络,使得滁州在“泛长三角”区域分工发展中的角色无人可以替代。我们的人均土地占有量位居全省前列,工业储备用地非常充足,光是这个条件,周边不少城市就是很难具备的。另外,我们的矿产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丰富,家用电器、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和机械制造等也都在全省占据一席之地。像滁州这么好的地方,难道不应该被称为
“宝地”吗?
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滁州虽是“宝地”,但她毕竟还是一座“地改市”的城市,确切地讲,她是个农业市。滁州的城市发展,较长时间里一直停留在小县城的基础上,是一种小县城的框架、小县城的思维和小县城的品位。我常常说“大树底下无大树”,事实也正是如此,举个简单的例子,滁州市民一年在南京的消费高达16亿元,而在本地却消费乏力。滁州紧邻南京,我们虽然有区位优势,但却没有竞争优势;虽然有产业基础,但却没有产业支撑。如果我们没有什么特长,我们的人才、资源和各种生产要素就会外流;如果我们缺乏影响力和竞争力,我们就会被排除在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条之外。换句话说,一旦出现这样的局面,那就既“没人领着你玩”,也“没人陪着你玩”了,这将对滁州长远的建设和发展产生致命的影响。众所周知,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农村开始的,而农村的改革则始于滁州凤阳的小岗村。作为率先实行农业“大包干”的地方,滁州人曾经给外界留下“敢为天下先”的深刻印象。韩先聪认为,“大包干”的精神,我们怎么评价、怎么赞美、怎么歌颂都不过分,问题是,今天的滁州人应该如何去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大包干”的精神。
去年6月25日,滁州市委把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会议安排在了凤阳召开。在这次会议上,韩先聪为“大包干”精神赋予了新的内容,那就是“创新精神”、“求真精神”、“创业精神”、“民主精神”和“诚信精神”。韩先聪始终认为,干部是“风”,群众是“草”,“风动草才动”,没有广大干部的率先垂范,没有全体市民的积极参与,滁州的建设和发展将只能是一句空话。
记者:听说您来滁州后,曾向这里的干部推荐了《要结果不要理由》、《致加西亚的信》和《冰山在融化》三本书,您为什么要给大家推荐这三本书呢?
韩先聪:前面我和你提到过“小县城”的思维,什么是“小县城”的思维呢?比如说,在矮小拥挤的平房里住着,居住条件虽然不好,但离菜市场很近,离孩子上学的学校也很近,日常生活很方便。所以你让他搬进稍微偏远一点的新楼房,他就不愿意了。这就是小县城的思维。这种小县城思维也表现在我们的城市建设上,比如说、没钱就不办事,有多少钱就办多少事,不敢想着用明天的钱去办今天的事,对大规模的发展、对高速度的发展畏首畏尾、顾虑重重。我推荐的这几本书,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能光在那里等着、想着,要有高的效率,要正儿巴经地干起事情来。
我多次和市里的干部说,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关系到千家万户,你修一条路,一修就是好几年,群众能满意吗?能没有牢骚吗?肯定会有,这是很正常的。我发现,越是欠发达的地方,干部的执行力就越低,这似乎是一个通病。因此,我不太喜欢把想法当做法的汇报,遇到问题,你应该首先自己想办法去解决,我要的是结果,不要把过程当成结果来夸夸其谈,你要想办法把那些打算都变成现实。我们要急老百姓所急,要有奉献精神,干事情要快一点。现在如果还不快速推进城市建设,广大群众是不会答应的。
记者:记得去年4月,您刚刚到滁州任职不久的时候,新安晚报针对滁州市行政服务中心内“黄牛”成群的问题进行了曝光,听说您对此事非常重视,还专门写了1000多字的批示要求整改,紧接着,又在全市开展了加强效能建设的大讨论。这件事,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韩先聪:的确有这么一回事,我也要在这里特别感谢新安晚报长期以来对滁州的关注和重视。其实,新安晚报所反映的问题,和我刚才讲的是一回事,都涉及到了一个干部效率的问题。那篇报道我看了以后,想了很多,觉得如果没有干部效率作保障,如果没有一支具有很强执行力的干部队伍,那我们什么事情都干不成。我写那些话,确实也是有感而发。
那篇报道的确帮了我们一个大忙,促使我们下决心解决这个长期存在于干部队伍中的“老大难”问题。比如,以前开会的时候,是“上面开大会,下面开小会”;办一个批件要跑十几个部门,盖一大堆公章,这怎么行?所以,我们开展了“百日提效行动”,专门针对的就是干部的办事作风,我们在制度上也有创新,压缩批文的办理时间。与此同时,我们还在监督和督办上下功夫,把市委督查室、政府督办室、效能办“三办”合一,成立一个”大办公室“,加大督办力度。市级领导的电子邮箱向社会公布,市民有牢骚、有不满,都可以直接发电子邮件给我,现在我每天都能接到十几封群众的来信。
记者:经过一年多的大力整治,目前的干部队伍状况,您满意吗?
韩先聪:应该说,总体还是满意的。这一年来,特别是通过“大滁城”建设的实践摔打,在我们的干部队伍中,已初步形成了乐于奉献、敢打硬仗的作风,我把这叫作“‘大滁城’建设”精神。我身边有许多人都是“白加黑”、“五加二”式的干部,也就是工作起来没有白天夜晚,也少有休息天,可以说发条是上得很紧的。其实,人就是这样,有时候忙起来进入了那个状态,比闲着的时候还要舒服。现在我们的干部是越干越会干,越干越想干。通过“大滁城”建设,我们锻炼出了一支真抓实干的干部队伍,这也是“大滁城”建设给我们带来的一笔宝贵财富。当然,也还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
2008年4月,韩先聪主持召开了滁州市委四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在这次会议上,滁州市委正式提出了建设以“大滁城”为龙头的城镇化发展战略,而这一发展战略已被解读成是“滁州城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强度投资和大规模建设。”
“大滁城”战略,也被称为“131”战略,即以滁城主城区为中心,以来安、全椒和乌衣为三个副中心,以琅琊山风景区为依托,力争在五年的时间里,打造出一个经济繁荣、山水相连、生态优美、宜人宜居的新滁城。韩先聪说,他和他的同事们眼下所做的一切,正是为了推动这一目标早日实现。
记者:我们注意到,在“大滁城”的战略中有一个“大”字,正是这个字非常吸引人们的眼球,为什么会在滁州的发展规划和建设中加上这么一个“大”字呢?
韩先聪:“大滁城”这个提法听起来的确很大气,但也引起了许多人的疑虑。滁州的建设和发展,能不能“大”得起来?这其实涉及到一个城市经营的理念问题。前面我已经提到过,滁州虽然是“大包干”的故乡,但由于缺少城市文明的洗礼,缺少城市文化的激荡,我们的农耕文化很厚重,小农意识很强,这就导致一些干部群众思想有些僵化、知识有些老化、能力有些弱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滁城”战略的提出,改变的将不仅仅是城市的面貌,更将带来观念的更新,带来城市文明的兴起,这也许比单纯的城市面貌的改变更有价值,也更有意义。
我们要用“大城市”来定位今后滁州的发展方向,要在经济上快速向南京靠拢。我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新盖的很多房子都是南京人来买的,你不盖得漂亮一点,小区环境不搞得美一点,人家怎么会来这里买你的房子呢?所以说,滁州要发展,就要有大城市的理念,就要有大城市的规划。这一年来,我们总共投入了2千多万元,专门请了国内著名的专家学者编修各类规划,目的就是要让滁州大起来、美起来,成为“南京都市圈”中的一个精品城市。
俗话说“思路决定出路”、“布局决定结局”,最近南京提出要“拥江发展”,我们位于长江的西部,他们处在长江的东部,南京“拥江发展”的结果,必然会延伸、拓展到滁州来。所以说,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有点像在打一场战争,我们眼下就必须迅速布点,迅速形成合围的态势,也就是形成所谓“蛙跳式”的发展模式,等到明年马(鞍山)滁(州)扬(州)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后,我们还要沿高速公路兴建一个个开发区、一个个小城镇,这样就能很快和南京衔接上。因此,我们在谈“大滁城”建设时,应该更多地从这样的战略高度上去思考问题。
记者:我们注意到,从去年提出建设“大滁城”至今,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滁城”建设在如此变幻莫测的经济大环境下进展得顺利吗?
韩先聪:的确,我们提出“大滁城”建设这个发展战略,真可以说是有点“生不逢时”。你看,去年上半年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下半年又爆发了全球金融危机,处境确实有些艰难。好在我们果断采取了一系列的应对办法,比如说,突出了规划先行、民生先行等发展思路,先后成立了“‘大滁城’建设指挥部”、“城建投资公司”、“招投标局”、“金融办”、“综合效能办”等创新机构,这使得“大滁城”建设的总体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到今年上半年,在我们已经安排的60多个新建重点项目中,已经完工的有16个,正在建设的有23个,全市累计完成的拆迁面积达到了近100万平方米,新建的安置房、廉租房和经济适用房小区有9个,总建筑面积在100万平方米以上,可以说这些应对办法收到了非常明显的效果。
实事求是地讲,“大滁城”建设刚刚开始的时候,在滁州市的一些老百姓中,在不少干部中,有很多人是有怀疑的,说你老韩这么搞,到底行不行啊?现在一年过去了,随着近20公里长的滁(州)全(椒)路景观大道的完工,以及二三十公里长的滁宁快速通道的打通,城南新区路网框架的形成,大型社区的拔地而起等等,老百姓看到了“大滁城”建设的成果,现在这些怀疑基本上都没有了,有的是拥护和支持。也可以这么说,“大滁城”建设的顺利展开,让老百姓的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今年6月举行的滁州市委常委会上,市委常委们对滁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与市统计局一起拿出的一份名为“‘追宿迁、超千亿、进前列’目标分析报告”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根据这份报告,滁州市到2012年,将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千亿元。
宿迁,这个位于江苏北部的城市,由此在滁州成了尽人皆知的地方,更成了滁州人立在自己面前的一根标杆。
记者:您在思考滁州的发展时,为什么要从江苏找来宿迁这么一个“对手”呢?
韩先聪:准确地说,我并没有把宿迁看作是“对手”,我认为她更多的是一个“目标”,或者叫作一个“参照物”。为什么要立宿迁这样一个“参照物”呢?因为滁州在地理上虽然紧邻南京,但我们目前还是“东部的位置,西部的发展水平”。可我们现在就是搁在这儿了,周边强手如林,我们的压力很大,所以我们的发展必须快,并且周边的发展氛围也不允许我们慢下来。为了实现追赶跨越,我们一直考虑要在周边的江苏省,选择一个地方作为我们的“参照物”,而且这个“参照物”应该是既比我们要强一些,但通过努力我们又是有可能追赶上的,于是最终确定了宿迁作为“参照物”。宿迁在江苏是个比较落后的地区,曾经和我们的发展水平差不多。在5年以前,我们双方的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基本相当的,可现在呢?去年她的GDP就达到了655亿元,我们则是520亿元,差距被拉开了,这让我们有了危机感。滁州四周高手林立,是个极富挑战性的地区,非进即退,慢进也是退。
我曾经两次领着干部赴宿迁考察,感触很深,宿迁的发展就在于思想的解放,在于创新意识强,在于干部的作风踏实,在于时不我待,也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苏北理念”和“苏北速度”。有趣的是,现在宿迁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也知道我们的想法了,他们也有些紧张。现在,我们两家友好竞争,也经常交流,这让我们受益很大。
记者:韩书记,谢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最后还想问一句,您梦想中的滁州应该是个什么样子,能不能给我们描绘一下呢?
韩先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每一个人,大家都应该对这座城市抱有希望、怀有梦想。就我自己来说,我当然也有一个“大滁城”的美好梦想。
我希望一二十年后的滁州,是一座城市人口突破100万、建成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的大城市;是一座经济繁荣、生态优美、山清水秀、宜人宜居的人间乐园;还是一座承接产业转移的新型工业园、与南京同城的新家园和“长三角”地区的大花园。我相信,通过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能美梦成真!
第四篇:在机关效能建设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在机关效能建设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效能建设
同志们:
金鸡报晓展新篇。新春伊始,我们在这里召开镇机关干部大会。借此机会,我首先代表镇三副班子向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新年快乐,工作顺利。今天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县机关干部大会暨机关效能建设总结大会会议精神,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统一思
想、提高认识、团结苦干、争创一流,全面实现2005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力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再创新业绩、再上新台阶。因此,这次大会既是一次鼓劲的大会、加压的大会,更是号召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立即全身心投入新一年工作的动员大会。下面我主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肯定我镇机关效能建设取得的成效,更加坚定创新破难、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刚刚过去的2004年,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质服务年”活动为载体,以加快发展和群众满意为衡量标准,狠抓机关效能建设,努力克服国家宏观调控、要素制约等不利影响,团结拼博、迎难而上,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使全镇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向好的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镇经济在困境中快速增长。2004年,全镇上下齐心协力,坚持发展不动摇,千方百计破制约,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0.7亿元,增长5.1;财政总收入415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01万元,增长7.5;工业性投入8670万元,增长26.4;实到外资600万美元(广隆五金,日资、台资、韩资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项目),实到内资6560万元,分别增长66.2和45.8;农民人均纯收入4342元,增长15.1(扣除经济增长等因素,实际增长9.8)。
二是城乡建设在统筹中协调发展。以统筹的理念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完成了“大梅溪”区域总体规划、生态镇规划和两个生态村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了建城区主街道、公厕、河道、绿化维修改造,新城一期开发建设全面启动,基本完成县人民医院梅溪分院主体工程建设,昆晓公路全线通车,镇容镇貌有了新的起色,城镇品味明显提升。完成了康庄工程9条路基、4条路面建设,总里程达53.74公里;启动了51个村庄环境整治点,其中47个整治点通过验收,人口受益率累计达到48;实施了农民饮水工程建设,已完成12.8公里的总管铺设,农村面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好范文版权所有
三是“平安梅溪”在创建中扎实推进。过去的一年,我们启动并扎实开展了“平安梅溪”创建工作,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重视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构筑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镇机关的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镇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稳定的社会促进了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文明城镇创建工作得到上级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在紫梅社区探索建立了“爱心超市”并在全镇城乡推广,架起了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又一座桥梁。紫梅社区的“爱心超市”经新闻媒体报道后,立即引起了广泛反响,钱书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专门作了重要批示;省级教育强镇创建成果得到巩固,梅溪中心小学、梅溪幼儿园异地新建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文化体育和卫生事业稳步推进,群众性文化与体育活动活跃开展;乡镇卫生体制改革初显活力,安吉人民医院梅溪分院建设进展顺利;以人为本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强,全镇计划生育率为97;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落实,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1683人,完成了4个贫困村脱贫工作;工、青、妇、残等群众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得到很好发挥,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四是党的建设在发展中全面加强。扎实开展了兴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新高潮、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机关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以争创“五好”为目标,扎实推进“三级联创”工作,农村、社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梅溪村通过县“先锋工程”考核验收,誉福等9家非公企业党支部通过创“五星”验收。积极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准备工作,全面推行党员“双带”绩效公示制,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好范文版权所有
过去一年,通过全镇上下奋力进取、扎实工作,我们有许多工作可圈可点。通过积极创建,我镇先后拿到了县级文明乡镇和市、县“双十村示范,双百村整治”先进集体的牌子;在各条线的评比中,我镇共有 个办公室获得县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中:民政办被评为
省民政系统基层窗口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综治办被评为市防范和处理邪教先进集体;工会被评为县工会工作先进乡镇;残联被评为首批规范化乡镇残联,并被县残联评为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农办被评为科学技术推广先进集体。有 个村(社区)、企业获得县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中:龙翔社区被评为“市级文明社区”,紫梅社区被评为“县级文明社区”,晓墅村、黄武村被评
为“县级文明村”,大村村被评为县“双十村示范,双百村整治”先进单位,石龙村、紫梅社区被评为县科普示范村(社区),黄沙站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炜业锅炉配件被评为“县尊知重才先进单位”。
上述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是全镇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我们坚持狠抓机关效能建设不放松。一是建立健全了扎实有效的教育机制。通过召开全镇机关作风建设动员会、对照“四条禁令”和禁酒令,召开镇机关效能建设实施阶段分析会、召开以“对照目标抓落实、对照效能促提高”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总结分析,查摆问题,不断提升干部素质。二是建立健全了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完善了各类便民服务措施,建立了机关工作人员首问制、岗位责任制、否定报备制、一次性告知与限时办结制。着力优化效能服务平台,完善政务公开,健全了镇、村两级办事服务网络,顺畅便民服务渠道。三是建立健全了监督检查的动力机制。通过公布投诉电话,建立以督导员、联络员和监督员为主体的监督网络,运用人大和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加强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建设。建立效能建设督查制度,实施效能建设承诺办理制和效能追究制,促进效能监察的落实,2004年共对3名机关干部进行了组织谈话,受理各类投诉8件,办结率100。完善村级综合考核,认真开展机关工作人员立体考核,不断完善有效考核考评机制。“三大机制”极大地推动了机关效能建设,机关干部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的意识、本领和水平,均有新提高。
总之,2004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要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要大,这充分说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性,也集中体现了全镇干部群众不畏困难、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在各条战线上辛勤工作的同志们,向所有为梅溪加快发展贡献聪明才智的投资者、创业者和建设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保持清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第一、面对新形势,我们创新破难的方法、手段还不够多。当前,我们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尤其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土地、资金等要素趋紧,决定了我们需要创新破难,加快发展,但我们一些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创新意识还不够强,解决难题的方法还不够多,碰到错综复杂的矛盾,束手无策,无所适从,打不开局面,推动不了工作。对此,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善于思考,在工作中找准突破点,切实加以解决。第二、立足当前,我们统筹城乡发展的速度还不够快。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梅溪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发展格局决定了城乡统筹工作的难度,虽然去年村庄环境整治、康庄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但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慢,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城乡差距一定程度上还在拉大,统筹城乡发展任重而道远。第三、基于现状,我们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还不够强。去年以来,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态势,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我们必须看到,过去一年周边乡镇同样都保持了很好的发展速度,而且发展后劲十分强劲,形势咄咄逼人,稍有放松我们就会在激烈竞争中掉队落伍。对此,我们每个干部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增强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危机感;务必保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在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
第五篇:在机关效能建设总结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金鸡报晓展新篇。新春伊始,我们在这里召开镇机关干部大会。借此机会,我首先代表镇三副班子向大家拜个晚年,祝大家新年快乐,工作顺利。今天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县机关干部大会暨机关效能建设总结大会会议精神,动员全镇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团结苦干、争创一流,全面实现XX年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全力推进我镇经济社会发展再创新业绩、再上新台阶。因此,这次大会既是一次鼓劲的大会、加压的大会,更是号召全镇广大党员干部立即全身心投入新一年工作的动员大会。下面我主要讲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充分肯定我镇机关效能建设取得的成效,更加坚定创新破难、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刚刚过去的XX年,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优质服务年”活动为载体,以加快发展和群众满意为衡量标准,狠抓机关效能建设,努力克服国家宏观调控、要素制约等不利影响,团结拼博、迎难而上,基本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使全镇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向好的态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镇经济在困境中快速增长。XX年,全镇上下齐心协力,坚持发展不动摇,千方百计破制约,实现了经济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工农业总产值20.7亿元,增长5.1%;财政总收入4155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01万元,增长7.5%;工业性投入8670万元,增长26.4%;实到外资600万美元(广隆五金,日资、台资、韩资三个国家和地区的外资项目),实到内资6560万元,分别增长66.2%和45.8%;农民人均纯收入4342元,增长15.1%(扣除经济增长等因素,实际增长9.8%)。
二是城乡建设在统筹中协调发展。以统筹的理念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完成了“大梅溪”区域总体规划、生态镇规划和两个生态村规划的编制工作。完成了建城区主街道、公厕、河道、绿化维修改造,新城一期开发建设全面启动,基本完成县人民医院梅溪分院主体工程建设,昆晓公路全线通车,镇容镇貌有了新的起色,城镇品味明显提升。完成了康庄工程9条路基、4条路面建设,总里程达53.74公里;启动了51个村庄环境整治点,其中47个整治点通过验收,人口受益率累计达到48%;实施了农民饮水工程建设,已完成12.8公里的总管铺设,农村面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显著改善。
三是“平安梅溪”在创建中扎实推进。过去的一年,我们启动并扎实开展了“平安梅溪”创建工作,认真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重视基层基础工作,全面构筑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公共安全防范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加强民主法制建设,镇机关的依法行政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镇社会治安状况良好,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稳定的社会促进了我镇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文明城镇创建工作得到上级和群众的一致好评;在紫梅社区探索建立了“爱心超市”并在全镇城乡推广,架起了党和政府密切联系人民群众的又一座桥梁。紫梅社区的“爱心超市”经新闻媒体报道后,立即引起了广泛反响,钱书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专门作了重要批示;省级教育强镇创建成果得到巩固,梅溪中心小学、梅溪幼儿园异地新建工程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文化体育和卫生事业稳步推进,群众性文化与体育活动活跃开展;乡镇卫生体制改革初显活力,安吉人民医院梅溪分院建设进展顺利;以人为本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力度进一步加强,全镇计划生育率为97%;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落实,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农民素质培训工程扎实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1683人,完成了4个贫困村脱贫工作;工、青、妇、残等群众团体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得到很好发挥,国防教育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四是党的建设在发展中全面加强。扎实开展了兴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新高潮、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了“机关效能建设”,机关干部作风进一步转变,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以争创“五好”为目标,扎实推进“三级联创”工作,农村、社区、企业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梅溪村通过县“先锋工程”考核验收,誉福等9家非公企业党支部通过创“五星”验收。积极做好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准备工作,全面推行党员“双带”绩效公示制,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进一步发挥。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风廉政建设进一步加强。
过去一年,通过全镇上下奋力进取、扎实工作,我们有许多工作可圈可点。通过积极创建,我镇先后拿到了县级文明乡镇和市、县“双十村示范,双百村整治”先进集体的牌子;在各条线的评比中,我镇共有 个办公室获得县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中:民政办被评为省民政系统基层窗口行风建设先进单位;综治办被评为市防范和处理xx先进集体;工会被评为县工会工作先进乡镇;残联被评为首批规范化乡镇残联,并被县残联评为残疾人工作先进集体;农办被评为科学技术推广先进集体。有 个村(社区)、企业获得县级以上荣誉称号,其中:龙翔社区被评为“市级文明社区”,紫梅社区被评为“县级文明社区”,晓墅村、黄武村被评为“县级文明村”,大村村被评为县“双十村示范,双百村整治”先进单位,石龙村、紫梅社区被评为县科普示范村(社区),黄沙站被评为“县级文明单位”,炜业锅炉配件被评为“县尊知重才先进单位”。
上述成绩的取得,一方面是全镇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我们坚持狠抓机关效能建设不放松。一是建立健全了扎实有效的教育机制。通过召开全镇机关作风建设动员会、对照“四条禁令”和禁酒令,召开镇机关效能建设实施阶段分析会、召开以“对照目标抓落实、对照效能促提高”为主题的民主生活会,总结分析,查摆问题,不断提升干部素质。二是建立健全了服务群众的长效机制。完善了各类便民服务措施,建立了机关工作人员首问制、岗位责任制、否定报备制、一次性告知与限时办结制。着力优化效能服务平台,完善政务公开,健全了镇、村两级办事服务网络,顺畅便民服务渠道。三是建立健全了监督检查的动力机制。通过公布投诉电话,建立以督导员、联络员和监督员为主体的监督网络,运用人大和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媒体监督,加强机关效能投诉中心建设。建立效能建设督查制度,实施效能建设承诺办理制和效能追究制,促进效能监察的落实,XX年共对3名机关干部进行了组织谈话,受理各类投诉8件,办结率100%。完善村级综合考核,认真开展机关工作人员立体考核,不断完善有效考核考评机制。“三大机制”极大地推动了机关效能建设,机关干部围绕大局、服务中心的意识、本领和水平,均有新提高。
总之,XX年我们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要多,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要大,这充分说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的重要性,也集中体现了全镇干部群众不畏困难、锐意进取的精神风貌。在此,我代表镇党委、政府向在各条战线上辛勤工作的同志们,向所有为梅溪加快发展贡献聪明才智的投资者、创业者和建设者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但是,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应保持清醒,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更应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第一、面对新形势,我们创新破难的方法、手段还不够多。当前,我们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尤其是国家加强宏观调控,土地、资金等要素趋紧,决定了我们需要创新破难,加快发展,但我们一些干部在实际工作中创新意识还不够强,解决难题的方法还不够多,碰到错综复杂的矛盾,束手无策,无所适从,打不开局面,推动不了工作。对此,需要我们加强学习,善于思考,在工作中找准突破点,切实加以解决。第二、立足当前,我们统筹城乡发展的速度还不够快。要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发展。梅溪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和发展格局决定了城乡统筹工作的难度,虽然去年村庄环境整治、康庄工程等农村基础设施工作取得了较大突破,但农业增效难,农民增收慢,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的局面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城乡差距一定程度上还在拉大,统筹城乡发展任重而道远。第三、基于现状,我们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还不够强。去年以来,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保持了良好的态势,取得了一些可喜成绩。但我们必须看到,过去一年周边乡镇同样都保持了很好的发展速度,而且发展后劲十分强劲,形势咄咄逼人,稍有放松我们就会在激烈竞争中掉队落伍。对此,我们每个干部务必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实增强不进则退、小进也是退的危机感;务必保持奋发有为、开拓进取的精神状态,牢固树立强烈的发展意识和责任意识,在竞争中实现跨越式发展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