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泉市公路养护中心施工图说明111
龙泉市公路养护中心石材幕墙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龙泉市公路养护中心位于丽水龙泉市松西路东侧,东面与林业孵化基地相邻,南连横二路,西、北靠物流中心地块。其建筑规模:架空层为办公配套用房;地上6层办公建筑其地上建筑总面积为1003.2平方米,建筑高度为23.800米,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耐火等级地上为二级,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建筑结构抗震烈度为不抗震。建筑气候区划:夏热冬冷地区(III类气候带)。
二、设计依据
1、浙江华洲国际设计有限公司设计的“龙泉市公路养护中心”工程施工图。
2、幕墙工程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2001)》
(2)《建筑幕墙》JG3035—1996
(3)《金属与石材幕墙工程技术规范》JGJ133—2001,JGJ113—2001
(4)建筑荷载设计规范GB50009—2001
(5)《多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50045—95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7)《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8)建筑幕墙物理性能分级GB/T—15225
(9)建筑幕墙风压变形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7
(10)建筑幕墙雨水渗漏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8
(11)建筑幕墙空气渗透性能检测方法GB/T15226
(12)建筑幕墙平面内变形性能检测方法GB/T18250—2000
(13)工程建设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围护结构)
(14)有关建筑幕墙材料规范标准
(15)其他有关文件
三、设计主要参数
1、基本风压按照50年一遇的最大风力,WO=0.3KN/m22、地面粗糙程度为B类
3、幕墙年设计温差为50℃
四、幕墙性能设计
(1)石材幕墙设计,按建筑幕墙设计规范进行,立柱选用6#镀锌槽钢,横梁采用L50*5㎜角钢与梁上的预埋件连接(除注明外)
1、花岗岩采用优质石材,要求体积密度不小于2.5克/立方米,吸水率不大于0.80%,抗弯性不小于8mpa,石材等级MU190,抗剪强度不小于2.8牛顿/立方毫米,抗弯强度不小于5.6牛顿/平方毫米,肖式强度大于90度,石材由供应商保证,石材块上墙采用不锈钢挂件嵌人石材中结构,挂件质量由供应商保证并提供质保单和合格证。
(2)避雷性能:
1、石材幕墙的防雷装置主要解决和建筑物主体防雷系统连通,每层幕墙骨架通过避雷电路板连通,使整个骨架连成整体,并纳入整个大楼避雷系统,防止雷电对大楼的损害,接地电阻少于4欧姆。
2、槽钢采用热镀锌处理,角钢选用镀锌普通角钢,钢号Q235,连接焊缝高度均不小于被焊件的最小厚度,钢架焊缝应凃防锈漆两道,银粉漆两道。
3、经国家经贸委准许使用的耐候胶对石材缝隙进行密封,以免硅油渗透污染石材表面。
(3)玻璃幕墙抗风压变形性能为V级,即2.0>P3>1.0(KPa)。在此风荷载标准值作用下,幕墙主要受力杆件的相对挠度值铝杆件不大于L/180,钢杆件不大于L/250。
(4)幕墙抗雨水渗透性能
按照规范本工程水密性设计为III级,即固定部分为1600>P≥1000(Pa),可开启部位350>P≥250。
(5)抗空气渗透性能
因本工程有空调采暖要求,根据规范,幕墙的空气渗透性能在10Pa的内外压力差下,其空气渗透量固定部分不大于0.10m3/m.h,开启部分不大于2.5m3/m.h。要求达到III极。
三、其他
1、干挂石材板拼接横平竖直,施工中石材的工艺要求按规范施工。
2、设计石材规格尺寸与现场实际稍有出入时,施工时进行调整,柱与梁交接处石材规格尺寸及钢架布置按实调整。
3、已加工好的石板存放在通风条件良好的仓库内,立直存放其角
度不小于85度。
5、用国家经贸委准许使用的耐候胶;具体根据石材安装使用的环
境选用。
6、如施工中后置埋件增补有难度时可采用50X50X5角马与立柱连
接,但支撑点要加密,间距不应超过1.2米。
7、因修改外饰面设计,干挂石材幕墙出图滞后,埋件采用后置处
理,后置埋件规格100x200x8,后置埋件在砼结构上时采用2只M12X160的化学锚栓锚固。砌体上采用¢12X280穿墙螺杆固定,穿墙螺杆垫片不得小于40X40,化学锚栓必须进行现场拉拔力试测试。幕墙花岗岩板材要求石材吸水率应小于0.8%,弯曲强度不小于8Mpa,厚度25㎜。
四、图纸说明
1、墙体及门窗洞口尺寸定位,均同原建筑设计,如有变动根据现场
具体情况。
2、相同造型部位,除特殊指明外,均参照相应节点。
3、本施工图如有遗漏或不明项目,按实计算。
第二篇:2011年公路养护中心工作计划(精选)
为全面完成市局养护科下达的2011年上半年养护施工任务,切实提高公路路况质量,迎接2011年全国公路养护大检查,结合我养护中心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牢固树立“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让人民群众走更好的路”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公路“管理与服务”主题,以四化管理和“链条式”管理为主线,以“人阳光·路和谐”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公路管理各项工作,推动公路服务品质和服务水平实现新跃升。
总体要求:全市公路系统各部门、各单位要把迎检工作作为今明两年公路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全面查找存在问题和差距的基础上,突出工作重点,加大资金投入,强化工作措施,力求在养护面貌上实现新突破,在规范管理上实现新突破,在公路创新上实现新突破,在服务公众上实现新突破,努力做到临沂干线公路更畅通、更安全、更和谐、更高效,集中展示阳光和谐的临沂公路新形象。
二、2011年养护计划目标
安全、优质、高效地完成市局下达的上半年养护施工任务。
三、抓住重点,积极全面开展2011年养护施工任务
2011年针对我中心的养护工作,要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学习,提升养护理念,强化精细化养护
组织养护人员认真学习《临沂市公路局二0一一年公路养护工作要点》和《临沂市公路局精细化养护工作标准》及中心养护科制定的《养护管理办法》等材料。根据我中心的养护施工任务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查找以往工作中的优点和不足,并讨论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通过学习提升养护工作理念,从而达到养护方式的转变,提高养护人员的素质和技术水平,对下一步养护施工管理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2、责任划分。各施工队施工负责人为本队伍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的第一责任人,每位负责人都要树立高度的质量意识和安全意识。各施工队主要负责人如下:
(省略,根据自身实际工作情况,自行填写)。
3、细心筹划、精心组织各项养护施工计划
根据市局文中的路面小修工程施工顺序及工程数量控制表的要求,提前做好施工计划,做好人员、机械及原材料的提前准备工作。主动联系管养单位负责人,做好养护维修工程交底及工程监理工作。
4、充分发挥我养护中心机械和专业队伍优势,积极利用养护中心集约化生产能力。目前我养护中心有灌缝设备3套,冷补设备2套,热补设备4台(套),小型施工机具10台(套),车辆5部;养护管理人员8人,设备操作手14人以及一批技术娴熟业务熟练的作业人员。可以完成所有类型的路面维修工程,遇有突发事件,可进行跨部门调人调机械,进一步强化养护中心的集约化生产能力。
5、制度保障。目前养护中心养护科正在抓紧制定《养护中心养护管理办法》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以精细化养护为工作指导,在养护标准方面,进一步修订、完善、落实养护管理、养护作业、检查考核等标准、办法,规范养护管理与养护作业流程,使之更加系统、合理、实用。在养护执行体系方面,强化“链条式”工作目标责任管理模式在养护管理中的助推功能,逐级逐人落实养护目标、责任、责任追究,提高各级养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形成健康、有序、上下联动的养护工作格局。在养护考核体系方面,完善、落实市局半年养护检查、年终考核和科室月度养护检查考核制度,建立系统、规范的平时与年终相结合的养护考核体系。
第三篇:公路养护中心XX上半年工作总结
公路养护中心XX上半年工作总结
上半年,在局党委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中心认真贯彻县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严谨、高效、优秀、形象、素质、守法”工作总要求,以“基层建设年”和“三自六不让”活动为载体,紧紧围绕“一个重点,两个提高,三个突破”为主题,科学养护夯基础,服务康祁抓项目,安全生产再深入,提升素质塑形象,确保中心健康可持续发展。上半年,我中心着力抓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一、抓养护、夯基础,强化管理保畅通
养护工作是中心第一要务。我中心负责康祁、东镇、永芦三条道路养护工作,养护里程长,作业范围广,在养护资金困难的情况下,中心以日常养护作为工作突破口,按照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强化管理、安全畅通的工作要求,确定“生态康祁、畅安东镇、绿色永芦”养护发展格局。首先是实行养护路段承包责任制。即“三定”,定养护路段、定养护标准、定养护责任人,做到任务清,责任明。其次,强化养护质量管理。积极推行标准化养护示范段。,3段标准养护路段,以点带面,带动全中心养护上档升级,第三,中心对3条养护路段路面沉陷、坑槽等病害进行调查,制定了修补方案,对病害进行了及时修补。上半年,中心共补种新植馒头柳1405棵,整修路肩边坡39200㎡,疏通边沟6000m, 小修挖补1000㎡,清理绿化杂草98km,更换示警桩20根。真正实现了畅洁绿美生态路的交通环境。
二、抓项目,谋发展,内延外拓求生存
为解决养护资金缺口,我中心超前谋划,在开源节流同时,多措并举,狠抓项目落实,全力拓展生存空间。首先是在中心全面开展了以“中心如何发展”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对养护工作献言献策。其次是积极向局党委汇报,取得局党委对我中心养护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并为我中心争取了养护资金,有效的缓解了中心职工工资发放及重点养护项目实施资金压力,为全年养护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开源节流,拓展创收渠道。我中心积极响应局党委过紧日子的号召,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精打细算,杜绝浪费”的原则,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在做好节流同时,紧紧依靠康祁项目办、服务好项目办,取得项目办支持。积极对外拓展创收渠道,拓展生存空间。上半年我中心承揽了康祁公路水毁、防护工程项目4处和康祁线旧路段施工便道项目维修资金,极大的弥补养护经费的不足。
三、抓安全,查隐患,多措并举保稳定
安全工作无小事。我中心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方针,以安全生产责任制为主线,加大安全生产力度,确保安全形势稳定。首先是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成立了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与班组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层层落实责任。其次是加强了对全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职工个人安全防范工作,增强全员安全生产意识。今年中心还为一线养护工人上了职工意外保险,防患于未然。第三是狠抓了经常性安全工作。制定了汛期、雪天、等恶劣天气和洪涝、山体滑坡等突发险情应急预案,加强了值班备勤、预警预报工作,并结合开展“安全生产年”、“安全生产月”、“打非治违”、“平安工地”等活动,加大路网巡查管养以及事故易发、多发、频发路段以及危桥危路、险坡险段排查整治力度力度,对排查出的隐患及时进行了整治,切实消除存在的安全隐患,同时,严格现场管理,明确了安全养护作业标准,要求养护工人严格按规程操作,强化事故防范,确保施工安全。上半年,中心共排查隐患5项,整治5项,安置防护设施63个,修建挡土墙1处,举行公路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演练一次,协调小南辛堡镇搞好防火、防汛工作,使中心安全工作形势明显好转。
四、抓班子,带队伍,转变作风塑形象
为重塑东花园养护中心新形象,达到“养好路、育好人”的目的,我中心按照“新班子、新思路、新形象”的总目标,以开展“基层建设年”和“三自六不让”为载体,抓能力,提素质,全面塑造了中心新形象。首先是在班子中,开展了创建“四好”领导班子活动,极大地提高了班子的凝聚力,营造了一个团结、具有战斗力的领导班子。其次是按照精心 组织、务求实效的原则,切实加强对职工的政治思想教育。中心着手在提高人的素质上下功夫,建立和健全了行之有效的制度,使职工认清形势,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工作责任心,埋头苦干,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充分调动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第三是切实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我中心专门成立了精神文明领导小组,负责抓精神文明建设,层层分解,责任落实到班组、到个人,促进了中心精神文明建设的健康发展。上半年,中心在迎接中央、省、市各级领导迎检政治任务中,全体养护人员充分发扬养护职工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立足自身、不等不靠,克服重重困难,抓好养护各项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在中心资金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为东花园镇姚家河村免费送水,解决了老百姓吃水问题,为社会捐资共计2700元。上半年,中心收到社会各届赠送锦旗3面。
总之,通过全体养护工人的努力,我中心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成绩只代表过去,下半年,我中心在局党委关心支持下,将做好以下工作:
1:做好8月8日“冀台情”活动准备工作及市处养护工作检查。
2:完成好已续签工程项目施工。
3:继续抓好安全稳定工作,确保全年无任何事故。
4:积极筹措资金,补交今年所欠养老金、医保。
5:完成局党委交代其他工作。
第四篇:风景园林施工图说明
风景园林施工图说明
景观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XXXXX建设工程 2.建设地点:XXXXXX 3.建设单位:XXXXXXXX 4.工程内容:包括市民广场、中轴景观步道的铺装、园路、涌泉、园林建筑小品、绿化种植设计以及附属服务设施的配置等。
二、总则 1.设计依据:
(1)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任务书(或委托书)。(2)(3)(4)(5)建设单位认可的景观设计方案。建设单位提供1:500地形图。建设单位提供的相关规划资料。
建设单位提供的设计区域周边市政道路资料。
(6)国家现行规范,规定与标准。(7)《总图制图标准》GB/T50103-2010; 《公园设计规范》CJJ48—92;
《城市绿地设计规范》GB 50420—2007; 《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2012; 《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CJJ83—99;
《建筑场地园林景观设计深度及图样》06SJ805; 《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 《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2012;
2、本工程采用甲方提供的北京坐标系和黄海高程。本图中所指标高均为完成面标高(或尺寸)。
3、本工程图纸所注尺寸除总平面及标高以米(m)为单位外,其余均以毫米(mm)为单位。
4、本图须与道路、建筑、结构、绿化、给水排水、电气等有关专业图纸同时配合施工。预先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在时间和空间上应有足够的计划安排。
5、所有材料须有国家或部、省、市认可的产品合格证,替代品必须得到有关部门批准方可使用。
6、施工应按设计图施工,如有改变,需征得设计单位及有关部门批准。
7、所有外装饰材料色彩、质感需先做小样,经甲方及设计单位认可方可大面积施工,凡铺贴在水泥砂浆面上的石材其背面涂刷“石材处理剂”一道(市场成品)以防泛浆,污染石材面。
8、地下管线应在绿化施工前铺设,功率在100W以上的灯具离植物的距离应大于1m。
9、严禁施工现场拌制混凝土、砂浆,必须按规定使用预拌混凝土、砂浆。
10、未详尽处施工应按国家及本地区现行有关施工规范进行施工。
11、绿化种植按种植设计说明进行施工。
三、施工要求
1、基层做法:
(1)所有的基础均应置于老土层以下。地下水位较高的路段以及其他过分潮湿的路段不宜直接铺筑灰土基层。否则应在其下设置隔水垫层,防止水分侵入土基层。(2)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
土质路基压实采用重型击实标准控制。确有困难时,可采用轻型击实标准控制。土质路基的压实度不应低于下表的规定。
无车辆通行的广场、道路、人行道按下表“支路”标准执行。有小车、轻型车通行的按“次干道”标准执行。土质路基压实度 填挖类型
深度范围(cm)压实度 快速路及主干道 填方 0~80 >80 93/95 挖方 0~30 次干道 支路
93/95 87/89 93/95
90/92 90/92 95/98 90/92 95/98 注:
1、表中数字,分子为重型击实标准,分母为轻型击实标准。两者均以相应的击实实验法求得的最大干密度为100%。
2、表列深度范围均由路槽底算起。
3、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范围内的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要求。
2、砖、石及混凝土施工:除注明者外砖砌体用MU10砖、M5水泥砂浆,不得使用普通实心粘土砖。可选用混凝土砌块,各类烧结空心、实心砌砖,各类蒸压空心、实心砌块。用于基础的及承重的砌块不得使用轻质混凝土砌块。替代黏土实心砖的承重砌块宜选用烧结空心砌块。
3、各类金属件:(1)(2)材料:圆钢、方钢、钢管、型钢、钢板采用Q235B钢,钢筋采用HPB235级钢,不锈焊接及焊接材料应符合《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02的有关技术规定。电钢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钢和不锈钢之间的焊接采用不锈钢焊条。
焊条选用E4303的手工电弧条型号。焊缝应满焊并保持焊缝均匀,不得有裂缝、过烧现象,外露处应锉平、磨光。焊缝的高度为8mm,焊缝长度见各大样。安装后不应有歪斜、扭曲、变形等缺陷。(3)(4)(5)(6)(7)各金属构件表面应光滑、平直、无毛刺、无铁锈、无油污及附着在构件表面的杂物。钢板制作的装饰件应保持边角整齐、切割部分须锉平磨光,不得留有切割痕迹和毛刺。各种机加工件,要求尺寸精确,表面光洁。
钢构件表面装饰及防腐处理:各种钢构件在面层油漆前应进行彻底的除锈处理。油漆:对室外各构件的油漆做法。除图纸中另有注明者外,均按地上建筑做法说明中的做法。
① 金属构件:钢刷除锈、磨去毛刺、湿布擦净、涂硝基底漆一遍。刮5p基腻子一遍。填补麻点,凹痕,划痕,砂纸磨平。硝基基漆处用色漆数遍至颜色均匀,膜面平整,水砂纸打磨,喷亚光硝基外用清漆(Qn11型)罩面颜色另定。注意:所有油料需经脱色处理,颜色为淡色透明。(8)预埋铁件应进行防锈处理。外露钢材宜采用热镀锌处理。
4、本项目所有木材均选用进口成品芳兰防腐木材,外刷两道栗色木纹漆。
5、防护:(1)(2)(3)和
衣物的构造。(4)任何有人活动的场所,在高度2m以下范围不得有尖锐的构筑物、石材、金属饰品等。应做成钝角或圆角,以防伤人。
(5)凡有儿童出入场所的栏杆必须采用防止儿童攀登的构造;竖向杆件净距不应大于0.11m。横向杆件顶部扶手应向内凸出,使攀爬儿童重心不易翻出外沿。
6、防潮、防水:(1)砂浆。
② 墙身防潮层设置为:水平方向设于地面下—0.05m处,垂直方向为有高差土层靠土层时应在墙身内设置高低两道水平防潮层,并在靠土壤一侧设置垂直防潮层。(2)为了防积水,室外所有的广场、道路、构筑物顶面、座椅面、围墙顶、饰物品等应有斜面以便排水。其坡度为:排水路径越长,坡度应越小。反之,坡度应越大。在其排水下口做有组织的排水或无组织的散水排放。一般无组织排水指量小的,可以直接排入绿化种植区域。量大的应设计排水口,管道排出。有绿化的地下室顶板,屋顶花园等。板顶最终保护层必须有1%~3%的排水坡,坡向排水口或地下室外侧大地。(3)(4)广场排水坡度0.3%~0.5%。道路排水,6m以上宽为双面排水,6m以下为单面排水,所有的防水材料以迎水面作为第一道防水层设置。其底面做好水泥砂浆找平层,其顶2.5m以下可单向直接排入绿地。
面做好水泥砂浆保护层。防水材料必须经国家或省、部委相关机构认证,应有明确标识、说明书、合格证,经检测机构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质检部门才可验收。严禁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材料,多种不同类型的防水材料在复合使用或配合使用时应注意相容性,不得相互腐蚀,相互破坏,起不良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
7、变形缝设置:(1)(2)混凝土路面(当路面宽度<7m时不设纵向缝)平面如下图所示。铺装的广场、道路、人行道基层处理: 凡用砖砌体砌筑的地面构筑物,强身应设防潮层。
① 防潮层做法20mm厚1::2.5水泥砂浆内掺水泥重量5%的防水剂,或者5mm厚聚合物水泥防滑:凡是光滑的地面材料(如玻璃、卵石铺装)坡度必须小于0.5%。
人流密集的场所台阶高度超过0.6m并侧面临空时,应有防护设施,护栏应结实、牢固,亭、廊、花架、敞厅等供游人坐憩之处,不采用粗糙饰面材料,也不采用易刮伤肌肤顶部能承受大于1KN/m的侧向推力和竖向力。
① 设计用松散材料碾压而成的基层(如:三七灰土、石粉渣、级配砂等)不必设缝。② 为承受较大负荷用刚性的混凝土做基层,应设变形缝:纵横双方向不大于12m,缝宽20mm,内填沥青砂或经沥青砂处理的松木条。
③ 铺装面层如用石材,每块石材间冬季施工时留2mm缝,夏季施工时留1mm缝,缝内扫粗砂。
(3)地面不规则石材铺装,除特殊标注外,缝宽均为10~15mm,并勾凹平缝,不规则石材周边须用手工切割并使边缘自然,石材尺寸及匀缝方式如下图所示。
8、铺装设计范围内的管井在做铺装井盖时,(有车行道的井盖应特别加强)井盖中面层石材拼接应在现场切
割,与周边铺装接缝对齐。
9、围墙(或其他构筑物)长度超过50m时应设变形缝:设双柱,缝宽30mm,内填沥青麻丝板,两端沥青胶泥封堵。
10、粘结水洗石地面做法中需强调的是待结合层水泥砂浆凝固到一定程度(24h后),用刷子将表面刷光,再用水冲刷,直至砾石均露明,而水泥砂浆不外露。
第五篇:公路施工图审查要点
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
审查要点
目 录
第一章 总则.........................................................................................................1 第二章 总体评价.................................................................................................3 第三章 总体设计.................................................................................................4 第四章 路线.........................................................................................................5 第五章 路基、路面.............................................................................................6 第六章 桥梁、涵洞.............................................................................................8 第七章 隧道.........................................................................................................9 第八章 路线交叉................................................................................................11 第九章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12 第十章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14 第十一章 其他内容...........................................................................................15 第十二章 施工图预算.......................................................................................15 第十三章 基础资料...........................................................................................16 附录一:初审报告格式..............................................................................18 附录二:专家审查意见格式......................................................................19 附录三:核查意见书格式..........................................................................20 浙江省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要点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为加强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的监督与管理,规范设计审查工作,提高公路工程施工图设计的质量,根据国家和省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规范,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审查要点。
第2条 本审查要点适用于浙江省内新建和改、扩建高速公路、普通国省道公路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审查工作;省审批的其他公路项目等可参照执行。
第3条 审查应遵循科学、客观、公正的原则,通过必要的现场踏勘,与设计人员和业主沟通,对全套施工图文件进行全面、系统的审查,提出明确的审查意见和优化建议方案。
第4条 施工图设计审查重点是法规符合性、结构安全性、实施可操作性及经济合理性。
第5条 施工图设计审查实行“双审制”,即先由主管部门认可的具有相应资质的审查单位进行初审并提交书面初审报告,再由业主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会议审查,并形成专家审查意见。
第6条 根据初审报告和专家审查意见修改完善的施工图设计文件,报批前应由主管部门指定的单位进行核查,并提交书面核查意见书供主管部门决策。如确有必要,主管部门也可确定相应资质的单位做进一步复核。
第7条 施工图设计审查分为符合性审查和技术性审查。第8条 符合性审查的主要内容是:
1.是否按照规定实行了勘察设计招投标,设计合同是否有效;
2.设计单位承担的工程是否在其资质等级和业务许可范围内;
3.设计文件是否齐全;设计文件的有效签署是否符合规定; 4.是否取得“初设批复”;
5.设计内容是否满足项目选址、环境影响评估、水土保持、用地预审等专题报告内容及批复(或审查意见)的要求,设计方案是否满足抗风、抗震、防撞和相关安全评估等专题报告要求;
6.主管部门要求审查的其他内容。
凡是不符合上述要求的设计文件,审查单位应及时告知业主或设计单位补充完善。
第9条 技术性审查的主要要求:
1.审查技术标准与建设规模是否符合“初设批复”的要求; 2.审查设计文件深度及内容是否符合《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规定(以下简称《编制办法》); 3.审查勘察设计文件是否执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以下简称《强制性条文》)及各项技术规范; 4.审查工程详勘报告是否达到规范要求的内容和深度,定测详勘外业是否通过验收,基础资料是否全面、可信,能否能满足设计要求;
5.桥梁、隧道及立交工程等主要结构物的计算是否符合规范规定,计算结果是否满足耐久性和安全性要求,特殊结构应采用与设计不同的计算软件进行验算; 6.工程实施方案是否最大限度保护社会公众利益。第10条 提交施工图审查的资料应包括:
1.勘察设计招投标备案文件、测设合同、政府主管部门批准的“初设批复”文件;
2.完整的工程定测、详勘报告,事先指导书、外业验收报告等相关基础资料;
3.全套施工图设计文件(含主要结构原始数据及计算书,并注明计算软件的名称和版本);
4.项目选址、土地预审、环境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专题报告及其批复文件;
5.工程所涉及的其它专题报告及批复文件,如地质灾害评估、矿产压覆、文物、安全性分析、通航论证、行洪分析、地震安全性评价、抗风、抗震、波流力、局部冲刷等;
6.相关部门或单位的协调意见、协议书及其他审查所需的资料。
第11条 施工图设计的初审报告分章节编写,其内容与格式参见附录一;专家审查意见的内容与格式参见附录二,核查意见书格式参见附录三。
第二章 总体评价
第12条 审查设计文件的完整性,文件组成、内容、格式应符合《编制办法》及《公路设计图表示例》的要求。
第13条 审查设计文件执行“初设批复”的情况,以及《强制性条文》和现行标准、规范的执行情况。第14条 对符合性审查内容作出客观的评价。
第15条 评价设计文件所采用的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基础资料的完整性、可靠性。
第16条 审查设计文件对初设所审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决定的执行情况;评价设计文件所体现的安全可靠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先进性及施工可操作性。
第17条 对设计文件存在的原则性、普遍性以及可能影响工程实施的主要问题进行概括总结,并提出明确的建议意见。
第三章 总体设计
第18条 审查项目地理位置图、说明书、路线平纵面缩图、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总体设计图表及附件等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
第19条 审查《强制性条文》及“初设批复”的执行情况;审查对初步设计(或技术设计)所拟定的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决定等进行变更的依据及理由。
第20条 审查施工标段的划分是否合理,审查筑路材料、水、电等建设条件是否满足公路建设需要。
第21条 审查总体实施步骤及工序衔接的可行性、施工组织方案的科学合理性,并对分期修建工程的分期实施计划和工程实施安排作出评价。
第22条 审查平面总体设计图中路线桩号、控制点等要素,以及桥隧结构物、交叉、防护、排水、服务设施、改移工程等内容表达的完整性、正确性,各结构物及设施的布置是否与地形条件相吻合。
第23条 审查各专业之间的总体协调性及衔接的合理性,审查各结构物设置的经济合理性。
第24条 对改扩建工程,审查原有公路检测评估报告及利用情况,包括原有路基、路面、桥涵、隧道及其他构造物的利用、加固、拼宽、接长等情况;评价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及应急预案的完整性、可行性、有效性。
第四章 路线
第25条 审查说明,路线平面、纵断面图,直线、曲线及转角表,纵坡、竖曲线表,总里程及断链桩号表,公路用地图表,征地拆迁表,赔偿数量表,路线逐桩坐标表,控制测量成果表和安全设施各类图表等的完整性、准确性。
第26条 审查路线主要控制点、走向及主要技术指标是否符合初步设计批复;与初步设计推荐方案存在变化的路段应审查其变化的理由,评价路线调整的安全性、合理性和经济性。
第27条 审查平面线形是否平顺、均衡,有无不良的平曲线组合,对涉及行车安全性的视距作重点审查。
第28条 审查纵断面设计是否满足设计洪水位、通航净空、交叉构造物净空等控制性指标要求,以及经济合理性。
第29条 审查平、纵面组合是否遵循设计规范的原则,有无不良的平纵组合;是否体现安全、协调、顺畅,并与地形相吻合。
第30条 审查路基平均填土高度、填挖平衡和工程数量的合理性,对不合理的平、纵面设计提出具体修改意见,并说明优化理由及工程量变化,必要时提供图表阐明量化指标。
第31条 审查隧道洞口、互通区段及特殊结构物区段的平纵面线形及指标是否符合行车安全性的要求。
第32条 审查护拦的设置是否体现因地制宜、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不同型式护拦之间的过渡衔接、刚度渐变是否平顺。
第33条 审查标志的设置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并满足安全、导向的需要,重点审查大型互通区、结构物设置间距较近、地形复杂路段的指示、警告、预告等标志设置的合理性、系统性。
第34条 审查其他各种安全设施的规格、布置位置合适性、完整性,能否满足行车安全要求。
第35条 对于改扩建工程,审查拼宽路段的路线设计是否充分拟合并利用既有工程,是否考虑既有路面的加铺或修复,路拱横坡、超高设计是否与既有工程相适应。
第36条 对于改扩建工程或影响现有营运道路的新建项目,审查施工期营运道路的临时安全设施是否合理、完整。
第五章 路基、路面
第37条 审查说明及《编制办法》明确的37张设计图表内容的完整性、准确性。
第38条 审查路基标准横断面设计图及一般路基设计图的宽度、路幅布置与组成、防护原则等是否符合“初设批复”的要求。
第39条 根据沿线地形、地质条件,审查路基横断面设计图的填、挖方边坡形式、坡率、防护类型及断面布置的合理性。第40条 审查边坡防护设计,是否有具体的路堑地质勘察资料,是否结合沿线地形和工程地质进行针对性设计,防护类型分段、高边坡分级及过渡与建设环境的适应性,绿化防护是否充分考虑与沿线自然景观相协调。
第41条 审查是否对特殊边坡与高边坡防护进行“一坡一设计”,所采取的防护措施能否确保边坡的稳定性、耐久性、经济合理性和施工可操作性。
第42条 审查每个超高路段是否提供单独设计,超高过渡方式与超高渐变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及有利于行车安全。
第43条 审查软基路段的地基处理设计是否针对工点地质条件,是否满足稳定和工后沉降要求,所采用的软基处理设计的工程经济性、预压期可行性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同处理方式间的过渡段设计是否合理、协调。对地形纵横向明显变化的软基路段,结合地质横剖面图,审查特殊设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第44条 审查路基与桥梁、隧道等其他结构物结合部的专项设计,所采用的技术措施是否与地形、地质条件相适应,是否有利于行车安全和结构渐变。
第45条 路面结构设计是否满足“初设批复”、交通等级及累计标准轴次作用下的强度和耐久性要求,评价设计参数、混合料试验指标及结构分层的合理性,审查所采用的材料与建设条件适应性。
第46条 审查填挖方、互通匝道、被交路、收费广场、桥面铺装、隧道路面等各种不同区段路面结构的针对性、合理性;对老路补强设计,审查老路的检测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提出评价或修改意见。
第47条 审查排水系统构成的完整性、合理性,是否与沿线溪河系统相衔接,排水结构断面是否满足泄洪要求,是否有利于节约用地,截水沟设置是否与地形相适应、结构是否合理。审查超高路段排水设计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无路侧护栏的挖方边沟是否加设栅形盖板,及盖板结构合理性。
第48条 审查沿线土石方平衡和调配情况,取、弃土场的位置、防护和绿化设计是否符合水土保持方案的要求。
第49条 对于改扩建工程,审查原有公路路基路面完整性和可利用情况;评价利用、补强或拆除等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评价拼宽设计的完整性、可实施性及对差异沉降的影响。
第六章 桥梁、涵洞
第50条 审查桥涵设计说明、工程数量表、桥位平面图、桥型布置图、结构设计图等图表的完整性、准确性。
第51条 审查桥型方案执行初步设计批复情况,桥梁配跨能否满足泄洪、通航及交叉的要求。
第52条 审查设计所需地形、地质、水文、通航、规划等相关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桥涵设计图纸的内容与深度是否满足,《编制办法》要求及施工需要,结构设计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第53条 审查桥涵上下部结构形式与地形、水文、地质、景观等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协调性。
第54条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提供的地质参数和计算的墩台基础承载力,抽查验算墩台(桩、柱)的结构尺寸和配筋的合理性。
第55条 通用设计图是否具有针对性,评价其构造和配筋是否满足现行规范的要求。
第56条 审查非标准结构设计计算书,对跨径较大、结构复杂的桥梁采用与设计不同的软件进行验算,审查其设计可靠性和施工受力状况,确保安全。
第57条 审查过桥管线、交安设施等预留、预埋件设置情况。第58条 审查施工组织设计是否完善,施工工艺的要求是否明确,预制场地设置是否合理可行。
第59条 审查桥梁耐久性、养护维修设施设计情况,是否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
第60条 审查涵洞的布置、型式、孔径等设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61条 对于改扩建工程,重点审查原有桥梁的技术状况、养护报告和检测报告,评价桥涵利用、加固或拼宽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是否对加宽后的桥梁进行整体验算和评价。
第七章 隧道
第62条 审查说明、隧道表、工程数量表、地质平面图和《编制办法》明确要求的16张隧道设计图、隧道机电设施等附属工程设计图的完整性、准确性,以及与“初设批复”的符合性。
第63条 审查隧道洞口形式、衬砌结构及防排水系统设计和不良地质处治等合理性和适应性。
第64条 审查隧道内及洞口附近的平、纵面线形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有利于通风、排水及营运安全;审查曲线隧道视距是否满足停车视距的要求。
第65条 审查隧道洞口是否遵循“早进晚出”的原则,避免大挖大刷;隧道进洞方案是否安全稳妥,边、仰坡设计是否稳定;是否依据地形设置完善畅通的截、排水系统;洞门设计是否与洞口地形和自然环境相适应。
第66条 审查净空横断面各部尺寸是否符合标准要求,是否满足建筑限界、附属设施安装及超高变化的要求。
第67条 审查隧道的初期支护参数和二次衬砌结构尺寸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隧道内路面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68条 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节理密集带、不同岩性接触带以及岩溶、采空区、滑坡、大型堆积体、深厚崩(或残)坡积体、膨胀性围岩等不良地质段,审查其处理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特殊衬砌的合理性,以及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可行性。
第69条 对特长隧道和结构复杂的隧道,审查其工序安排和施工组织计划的合理性、可实施性;对高地应力区的深埋隧道,评价其岩爆预测及技术措施的可靠性、安全性。对浅埋、偏压隧道,审查衬砌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可行性。
第70条 审查洞内紧急停车带、车行横洞、人行横洞及洞口横向联络线等设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第71条 审查隧道施工方案、监控量测、地质超前预报、超前支护、辅助坑道临时支护及施工防灾预案等设计的完整性、合理性、可实施性,评价隧道施工场地布置、便道、弃碴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第72条 审查隧道机电设施如通风、照明、供配电、消防、紧急救援、控制等设施设计是否满足营运需要;对特长隧道审查通风、防灾、排烟设计及设备配置的合理性,通风井、通风机房及联络风道的空间布置和结构设计的合理性,以及营运期的救援、防灾、逃生方案的可行性。
第73条 改扩建工程,根据现有隧道技术状况和检测结论,审查对既有隧道利用和改建方案的合理性,既有隧道病害整治设计与施工方法的针对性与可行性。
第八章 路线交叉
第74条 审查说明、互通式立体交叉、服务区、停车区、分离式立体交叉、平面交叉、天桥、通道、管线交叉及附属设施等设计图表的完整性、准确性。
第75条 审查互通位置、形式及其连接线的规模、标准是否执行“初设批复”,是否与地形、地貌相适应。主线及匝道各项线形指标是否符合规范要求,是否体现节约用地、经济合理的原则。
第76条 审查互通匝道之间、分离式交叉及通道的净空是否满足相应规范要求,曲线路段视距是否符合规范规定。
第77条 审查互通立交与服务区、隧道等其他重要设施之间的距离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对于设置距离不足的路段,是否按相关专项安全性评估的要求采取必要的交通安全措施,并审查所采取措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第78条 审查服务区、停车区及其进出匝道等服务设施的主体工程设计是否与项目服务功能相协调。第79条 审查分离式立交及通道的设置是否与地形、地貌、地质及被交道路相适应,是否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80条 互通立交、分离立交及通道具有相对独立性,审查是否按照《编制办法》要求专门提供平纵面、路基路面、排水防护、土石方数量及桥涵、通道等相关图表,并根据各涉及专业的审查要点逐一进行审查,并审查与主线相关专业的协调性。
第81条 审查平交口设置与预测交通量是否协调,能否满足平交口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审查被交道路现状及改建采用的标准、交通管理方式、交叉类型等的合理性。
第82条 对于改扩建工程,审查交叉工程的施工工序和施工期交通组织方案对营运道路安全、畅通的影响,施工期临时安全设施是否是否恰当。
第九章 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
第83条 审查总体设计、管养机构,监控、通信、收费、供配电、照明、服务设施、房屋建筑等工程设计图表的完整性、准确性。
第84条 审查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设置规模和标准,是否执行“初设批复”并满足功能需求,是否统筹考虑全线及区域路网统一性、协调性,管理、养护机构的配置是否符合营运管理有关规定。
第85条 审查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与土建主体工程、以及各专业之间的设计界面划分是否清楚、合理;需主体工程实施的各种线缆管道、设备基础、预埋件、手孔、人孔等预留、预埋设计,对照主体工程设计图审查其完整性。第86条 审查主要设备和材料的选型及指标、参数是否合理;位置及安装方式是否可行;材料数量是否统计准确。
第87条 审查监控系统外场设备布设、数据和图像传输方案是否合理可行;管线路径规划是否正确。
第88条 审查收费系统的站点设置、收费制式、数据图像传输方案是否合理;收费车道设备、系统构成及软件流程是否完整、合理;相关的土建设计是否匹配。
第89条 审查通信系统网络构成、站点布设、通路组织及光缆、电缆分配是否合理;通信业务覆盖是否全面;机房布设、设备安装、通信管道及敷设方案等是否合理可行。
第90条 审查系统或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包括线缆保护、病毒防护、接口冗余、报警显示、自测、自愈等功能的实现;各类应用软件的构成、层次、流程及模块详图是否与预期的功能目标相适应。
第91条 审查供配电系统的负荷等级和容量计算是否正确,供电方案、系统构成及变电所设计是否合理可行,防雷接地系统是否完善。
第92条 审查互通区、收费广场等照明设计标准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审查路灯布置、光源及灯具选型的合理性,是否体现节能原则,灯具安装及基础结构设计的安全性。
第93条 审查房建工程的占地和建筑面积是否符合“初设批复”;建筑布局是否满足功能需要。审查结构设计的安全性、合理性,环保、节能、消防等相关设施的设计图表是否符合各专业的规范要求。第94条 对改扩建工程,审查是否对原有公路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进行合理改造和充分利用;对于原有公路的事故多发路段,重点审查所采取交通工程措施的安全可靠性。
第十章 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
第95条 审查说明、环境保护工程数量表、降噪设计图、污水处理设计图、植物配置表、景观工程数量表与设计图及其他环保工程设计图等内容的完整性、合理性。
第96条 审查对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评价报告、“初设批复”的执行情况,及相关部门和业主意见的落实情况;审查各环境敏感区所采取的环保措施是否齐全、合适、满足功能要求。
第97条 审查绿化设计是否结合沿线自然景观,做到因地制宜;互通立交、服务区、隧道洞口等重点区域的绿化设计是否经济、美观、合理,并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第98条 审查服务区、管理区、养护工区及主线所经的敏感区等区域的污水处理设计是否齐全、合理、可行,经过处理的污水是否达到排放要求。污水处理工程所涉及的土方填挖、混凝土浇筑等土建工程是否明确纳入主体工程一并实施。
第99条 审查降噪设施的位置、类型、尺寸及规格是否合适,是否满足环评批复的要求,是否与沿线人居分布相适应,声屏障的结构设计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第100条 对改扩建工程,审查工程建设对原有环境保护设施的影响,提出的利用及处置对策的合理性;审查原有建筑材料的利用及废弃情况。
第十一章 其他内容
第101条 审查其他工程、筑路材料及施工组织计划等说明和有关图表的完整性、准确性。
第102条 审查改路、改河(溪)、改渠、辅道等改移工程与原有工程是否相适应。上述工程规模、标准如有变化,审查其变化的理由及依据是否充分。
第103条 审查施工便道及租用场地是否满足施工要求,是否避开基本农田、主要经济作物用地、军用基地、学校及医院等敏感区域。
第104条 审查筑路材料分布示意图中各材料的质量、储量、采运条件及试验成果是否合理、可信。
第105条 审查对关键工程提出的施工方法和安排是否合理和可行;审查临时便道、临时用地和临时工程设置是否合理。
第106条 对改扩建工程,审查施工组织方案的合理性和交通组织设计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二者之间的协调性;施工期临时交通组织设计图完整性及可行性(包括:交通限流、分流、封闭、绕行等交通管制方案设计图及老路保通的临时工程设计图和相应的交安设施设计图等)。
第十二章 施工图预算
第107条 审查设计预算编制的原则、依据、规则和方法是否符合有关预算编制办法的规定。
第108条 审查预算定额、费率的引用、调整系数准确性,是否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第109条 审查材料、设备、政策处理单价的计列依据,评价人工、材料、机械设备、政策处理单价及费率取用的合理性,审查预算编制使用的材料规格、工程量及施工方法是否与施工图设计内容一致。
第110条 审查设备及工器具购置费是否列出详细的计划购置清单;勘察设计费是否按规定的计费标准计列并列出计算过程。
第111条 审查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中收费、监控、通信、供配电、照明、房建、绿化等项目的第一和第二部分费用是否按相关行业的有关规定编制,第三部分和预留费用是否按交通运输部有关规定编制。
第112条 审查设备工具器具购置费、办公及生活用家具购置费、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建设项目管理费、研究试验费、勘察设计费、工伤保险费、建设期贷款利息等费用的准确性。
第113条 审查施工图预算执行“初设批复”概算的情况,预算总额是否按有关规定控制在批复概算范围以内,对预算超概算的理由分析是否充足、合理。
第十三章 基础资料
第114条 审查各级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文件及专题研究成果、控制测量、工程勘察、水文分析、原有道路检测评价等资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第115条 审查工程勘察的范围和深度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的需要,所提供的地质参数是否完整、准确,工点地质条件是否完整准确。地质勘察报告的内容和深度是否符合事先指导书和规范的要求,定测、详勘的外业成果是否通过验收。
第116条 审查工程不良地质、岩土类型、分布范围、不良状况及对工程的影响评价是否准确,提出的建议措施是否具有针对性和合理性。
第117条 审查软土地基上的路基是否有专门的工程勘察分析,沿山的软基区段是否查明纵、横向工程地质情况,挖方高边坡是否有专项工程勘察及稳定性分析,审查其工程勘察资料及分析结论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是否满足路基、边坡稳定和安全设计需要。
第118条 审查隧道围岩级别的划分依据的充分性和结论的合理性;桥梁基础持力层的确定是否正确合理,评价承载力指标的合理性。
第119条 审查水文地质条件对工程的影响分析是否合理,提出的结论、建议措施是否可行。
第120条 勘察的地下水位、地下水类型的描述是否明确合理,评价提出的水文地质参数的合理性;水的腐蚀性评价是否符合规范、标准要求,评价判别结果的正确性。
第121条 审查地形、地物、导线点坐标、水准点位置等资料的完整性、准确性,所采用的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是否正确,精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第122条 审查有关批文、纪要、协议是否齐全、真实;审查各项专题研究成果是否可靠,并满足设计需要。
第123条 对改扩建工程,审查原有公路路基、路面、桥涵、隧道的检测与评价资料是否完整、可信,并满足设计需要。附录一
初审报告格式
1.施工图设计文件的初审报告一般由封面、资质证书、扉页、目录、正文及必要的附件组成。
2.报告除签名外应为电脑打印文字,不得手写,并装订成A4文本样式,封面颜色为奶油白色或象牙白色。
3.报告名称为“……施工图设计初审报告”。
4.资质证书应为主管部门颁发的正式证书的彩色印刷品。5.扉页上应有单位负责人(或代表)、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的签字,列出各专业主要初审人员名单,审查单位全称及出版日期,并加盖公章或出版专用章。
6.目录应列出各节标题,并引出页码。
7.正文分概述、总体评价、总体设计、路线、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其他内容、施工图预算、基础资料等13个节,根据设计内容顺序编写。若项目中没有其中某节内容或另行审查,可按实际内容编排,但应在概述中明确。
8.概述内容主要简述项目位置、业主、批复情况及批复规模,设计单位及设计过程;明确委托审查内容、审查要求、审查依据。
9.正文字号一般为小三号字,常规字形,中文字体为“仿宋”,西文字体为“Times New Roman”;目录字形为粗体,字体为“宋体”;各节不分页,并依顺序标出页码。
10.附件包括必要的计算书、附图及其他有关依据文件,可单独成册另行编序。附录二
专家审查意见格式
1.专家审查意见包括概述、总体评价、正文及专家名单。2.概述内容应说明主持单位、项目名称、会议时间地点、参加单位和专家、审查程序等。
3.总体评价应对设计文件和初审报告进行客观评价,对设计内容的安全性、符合性、经济合理性、技术先进性及可操作性进行评价。
4.正文包括路线、路基路面、桥梁涵洞、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环境保护及景观设计、施工图预算、其他、问题与建议等部分,按顺序编写。若项目中没有其中某部分内容或另行审查,可按实际内容编排,并在问题与建议中提出。
5.专家审查意见形成后应经组长签字生效,特殊情况下可由全体专家组成员签字生效。
6.专家名单签字后作为附件,附在正文后面。附录三
核查意见书格式
1.核查意见书包括概述、具体核查意见及核查结论。2.概述内容应说明专家审查会议的概况、设计单位执行和修改的总体情况等。
3.逐条核查修改的施工图是否执行了专家组意见,设计单位未执行或未完全执行所答复的理由是否充分、合理,并提出明确的核查意见。
4.概括阐述报批文件对初审报告的接受情况,对专家组意见未明确并可能影响实施的内容提出明确的核查意见。
5.核查结论是对设计单位执行专家组意见和接受初审报告进行归纳总结,并明确是否具备报批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