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必修爱课程网心得
项目价值提升的艺术-工程造价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我虽然是工程造价(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但是对于工程造价的更深一层的含义、作用等方面的只是都是缺乏了解的。很开心能够在爱课程网上看尹贻林教授对于《项目价值提升的艺术-工程造价》专题的讲座。
在听课过程中了解到项目价值的提升是对利益相关者满意度的不懈追求,也是工程造价咨询业发展与拓展的方向及动力。课程从工程造价视角阐述项目价值的表象、内涵及本质,分析项目价值之于项目利益相关者诉求及项目管理绩效的重要性,揭示不同类型的理论、方法、工具提升项目价值的内在机理及实现路径等。
其中项目价值提升的思路一节中有项目成功的标准、提升项目价值的思路与路径、项目价值提升的案例、项目价值提升最具辐射性的四大手段;项目价值提升新工具—全生命周期造价管理理论;项目价值提升新工具—价值管理理论;项目价值提升新工具—可建筑性,课施工性分析理论;项目价值提升新工具—设施管理理论:工程造价咨询业的拓展。
现在一般的建筑只考虑美观或者只考虑其他当一方面,就会造成价值不能最大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工程造价这时候就要发挥作用了,工程造价的作用:
投资决策的需要。建筑业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占重要地位,各级政府在安排不同阶段的建筑业发展计划和基本建设规模时,必然要根据财政能力和工程造价水平的发展趋势来确定。而工程造价水平的确定,是依靠长期的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和科学合理的方法测算的结果。所以,工程造价资料收集的方法是否科学,数据是否准确,决定了工程造价水平测算结果是否准确,直接影响宏观决算。
工程定额的编制和管理的需要。定额的编制是在收集大量编制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类资料来源于各类标准规范以及具体的工程设计,施工组织设计等,属于定额编制的技术资料;另一类资料来源于工程的实际结算资料和建筑市场的劳务建筑材料。施工机械台班的价格等,属于定额编制的经济资料,技术资料是定额编制最基本、最重要的部分,虽然庞杂,但在一定时期内是相对稳定的。经济资料,如建筑材料价格,劳务价格,机械的租赁价格以及与工程建设相关的服务价格都会随着供应情况和市场的需求情况进行自动调节。因此,工程的结算价格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定额编制所收集的造价资料也就不断地变化。我们的定额的编制和管理中,应当及时收集工程造价资料,使定额所反映的价格水平贴近于建筑市场的实际情况。
建设单位投资决策和投资的需要。建设单位为了达到投资效益应当不断地总结自己的投资经验,也就是收集整理自己的工程造价资料和投资形成的经济效果;另一方面,建设单位应当尽可能地收集整理与自身建设相关的工程造价资料,同时还要掌握建筑市场的行情,在投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决策。
施工企业经营的需要。工程造价资料是施工企业进行正确经营决策的资本。及时地收集整理工程造价资料能使企业了解建筑市场的环境,找出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和确定自身发展方向。这样,对于准备参与投标的工程项目可以根据企业经营的需要合理的确定投标价格;对于在建工程可以及时掌握经营情况,降低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对于准备结算的已完工程,要以准确的计算结算造价,收回企业应得的资金。
造价咨询单位服务的需要。工程造价资料的积累是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经验和业绩的积累,通过不断的积累,才能提供高质量的咨询服务,在社会上树立起名牌企业形象,企业不仅通过服务来积累资料,还应当通过社会上发布的工程造价信息和市场调查来充实资料,以便及时了解建筑市场的行情和有关工程造价的政策法规,为社会提供全面准确的咨询服务。
第二篇:爱课程网心得2
《项目价值提升的艺术---工程造价》观后感
今天,通过爱课程网观看了《项目价值提升的艺术---工程造价》这次视频教学。
一个项目成功的标准是什么?项目成功的实质是建设工程项目成功,即以最优的资源配置有效地实现项目利益相关者的需求。项目成功,既包括项目管理的成功又包括项目本身的成功,项目管理的成功是指满足质量、工期、成本的计划要求,项目本身的成功是实现项目价值。项目的成功的评价指标是指衡量项目价值不能单单考虑时间、成本和质量等因素,还要从项目产品的整体价值来进行评价。
应该怎么提升项目价值的思想与路径?在项目管理中,项目价值体现为项目的可交付成果满足项目利益相关者的不同需求的能力和完成项目所耗费的资源的多少。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所耗费资源越少,或者项目利益相关者需求满足得越好,项目的价值就越高。提升项目价值的路径有成本缩减型,技能提高型,复合型,扩大成长型。全生命周期价值管理,可建筑性,可施工性理论,设施管理理论对项目价值提升意义重大。思想的转变、工具的前沿性发展将大力推动中国工程项目管理迈向世界一流水平。
从所有利益相关者角度出发,以项目价值提升为导向,均衡满足价值诉求,实现多方向价值诉求的帕累托最优,达到价值体系稳定状态,提高项目价值。
一个项目价值提升的基础是可建筑性、可施工性,项目可建筑性、可施工性分析是为了更好地实现项目的目标,要求施工人员尽早地参与项目的规划、设计、采购等阶段工作,将施工经验与知识等应用大项目实施的全过程中,避免了传统的设计与施工分离所带来的问题。
设施管理
第三篇:课程心得
成绩
职业规划课程心得
课程名称: 职业规划 授课教师: 李宁
院 系: 国际商务学院 班 级: 2015级四班 姓 名: 雍雪 学 号: 150440424
在刚开始上这门课的时候,大家都很疑惑:为什么刚刚踏入大学大门的新生要上这门课。当然,教务处提供的课程表上仅有的“就业指导”四个大字更让我们不知所以然。当然现在已经明白我们所学的这部分其实是职业生涯规划,是就业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在大一开设,除为以后的真正的就业指导做准备外,更多的是让我们学会规划自己大学四年的生活,有效充分的利用大学时间来有针对性的对就业而学好自己的专业。用过课堂上学习的内容,通过老师给我们播放的视频,我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误区
(1)忽视职业生涯规划。在校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的现象比较普遍。此外,真正了解职业生涯规划的大学生更是为数不多。
(2)把职业生涯规划等同于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周而复始的连续过程,其过程包括确定志向、自我评估、生涯机会评估、职业选择、职业生涯路线选择、确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评估与反馈等八个步骤;而职业选择,单纯的讲就是找一份工作,实际上职业选择本身也是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能力等因素选择符合自己工作的一个过程。职业选择是职业生涯规划中的重要一环。
(3)职业生涯规划急功近利。由于近年来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很多大学生一进大学就准备考研,所以在校与放假期间大部分时间都在学习,很少考虑工作的事情,社会活动也不想参加,怕影响学习;部分学生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盲目的考证或参加培训;更有见异思迁者,一看到社会某种职业收入高就想从事该职业,看到别种职位收入高就又从事那别职业,把自己的规划抛到脑后。
二、导致职业生涯规划误区的原因
(1)社会原因。随着我国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就业由分配式向自主择业转变,学生人数激增,学校对学生的指导却难以深入细致;同时,高校和社会本身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和实行还不是很到位,所以导致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知识欠缺、得不到有效指导。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因素开始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占据着最重要位置。人们在评价大学生就业情况时,往往以大学生从事职业经济收入的多少和地位的高低论,导致大学生容易急功近利。“出人头地”,“光宗耀祖”,“非公不选”等观念严重影响青年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2)自身原因。许多大学生的价值观发生很大的变化,由社会中心转向自我中心,追求享受,不愿奉献;自身重视不够,很多的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精力没有专注在自身的发展和职业生涯规划中,或者把时间浪费在上网、玩游戏或者谈情说爱上,或者把时间放在准备考研究生或者各种社会活动中,再草草搞一下职业生涯规划,之后却不再修正;青年大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学习,整体而言缺少社会经验,因而缺乏规划的宽广眼界;自我认识不够,不少大学生不清楚自己的兴趣、爱好,优势、劣势,要么自认为学识渊博,从政、经商、做学问轻而易举;要么自认为自身条件好,素质较全面,工作能力强;要么缺乏自信心和竞争意识,对进入社会感到胆怯,所以不能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趋利避害的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将大学四年制定行动计划,选择需要采取的方式和途径。
如一年级初探期: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增加接触社会的机会。具体活动可包括多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尤其是大四的毕业生,询问就业情况等,由于此阶段学习任务不重,可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学习计算机知识,争取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辅助自己学习。还须考虑是否要获得双学位、考研等。
二年级为定向期:应考虑清楚未来是否深造或就业,了解相关的应有活动,并以提高自身的基本素质为主,通过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同时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并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
三年级为强化期: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上。在撰写专业学术文章时,可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锻炼自己的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多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哥师姐联系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 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可多接触留学顾问,参与留学系列活动,准备TOEFL、GRE、注意留学考试资讯,向相关教育部门索取简章参考。四年级为分化期: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不能再犹豫不决,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该锁定在找工作及成功就业上。这时,可先对前三年的准备做一个总结:首先检验自己已确立的职业目标是否明确,前三年的准备是否已充分;然后,开始毕业后工作的寻找,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和院系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
这就是我对职业规划课程的课程心得。
第四篇:课程心得
课程心得
商务谈判课程已经结束了,但是整个过程还是值得回味和反思。因为这门课的特别之处在于不只是听老师讲,还能亲自参与整个模拟谈判的过程,这无疑让自己对商务谈判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
谈判是一门艺术,这是我最深的体会。如何在谈判过程中用正确的方式表达己方观点并且让对方接受,这是我们的初衷,但不是是整个谈判的目的,谈判的目的我认为是要双方达成共识,取得共赢的局面。要使谈判成功,前期的准备工作很多,要分析己方和对方的优劣势,意愿和前景。在谈判过程中,更是要注意细节,比如开场时,表示尊重与诚恳,可能会让对方在心理上放松,起码不是处于一种敌对的状态。即使谈判陷入僵局时,也要表示尊重与理解,这个时候可以使整个谈判过程停顿一下,大家把工作先放在一边,然后和对方谈一些轻松地话题来缓和紧张的气氛,有时候可能会取得不错的效果,有利于整个流程的延续。
谈判的策略不但重要还很有意思,整个过程就像是玩一个心理游戏。有时候需要表示让步,有时候又需要表示强硬,不管哪种方式都是为了让整个谈判过程进行下去并且取得一个双方满意的结果。我们小组在谈判过程中就赔偿金额和对方产生了争执,双方都据理力争,开始都互不相让,然后大家经过冷静的思考,认为合作才是共赢的最好方式,所以我们都做出了让步,使得整个谈判圆满完成,取得了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这里使我感受特别深的是,谈判为什么叫谈判呢?先是交谈然后再判断,再做决策的过程。交谈必须是互动的,互不相让就不是互动了,要以目的为导向,谈判不是只想着如何让对方答应我们的条件,更不是要至对方于死地,通过合理人性化的沟通,达成共识,就是成功。这就是我的一点心得体会。
第五篇:课程心得
幼儿园实习对幼儿园课程的感想
幼儿园课程是幼儿园教育中最重要、最繁难、最易被误解的教育问题,是因为幼儿园课程涉及了太多的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以及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宏观的,有的是中观的,还有的是微观的,所有的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说不清,理也难。要对幼儿园课程实施改革,这决不是一场运动,或者是几道行政命令,或者是由专家权威们发出一些倡议,或者是只需幼儿教育实践工作者付之满腔热忱和努力就能奏效的。
记得在幼儿园实习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教育现象、幼儿园不同的各项指标、幼儿园的课程安排,幼儿园开展活动的方式等等,都会成为我们经常讨论的一些话题。我们曾经有感而发表过这样的议论:“这些年来,专家也被‘神化’了,只要是专家的话,好像就是真理,被教育行政部门作为制订政策的依据和评价的标准,被幼儿园作为行动的指南。”在“摸着石子过河”的情况下,权威人士们发出的声音是最容易被当作真理的,加上教育行政力量的强大这一独特的国情,幼儿园课程改革可以自上到下,一竿子插到底。
我们并没有任何贬低或否定专家以及他们的研究的用意,但是我们也不赞成那些自己缺乏基于幼儿教育实践的研究,又会运用所谓高深的理论和不断创造的新名词去发表课程改革指导意见的权威人士的做法。我们不认为那些所批评的扑风捉影的教育研究对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推进会有帮助,相反,这样的研究只能让园长和教师陷在“云里雾里”,花费了力气,却没有了方向,而且不知道该怎么去做才好。
通过六周的幼儿园教育实习,我觉得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难点之一,就是理论并不等于实践,过分在乎理论的“先进性”,反而有可能导致幼儿教育实践的“不可操作性”。而今,幼儿园课程改革的新名词、新概念不断涌现,被炒作得沸沸扬扬,而许多幼儿园教师却被弄得越来越糊涂了,难怪有不少幼儿园教师会发出这样的抱怨:“以前会教的教师不会教了,以前不会教的教师更逍遥了。” 幼儿园课程正在进行着一场根本性的变革。《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后现代主义课程专家多尔指出:“适应复杂多变的21世纪的需要,应构建一种具有开放
性、整合性、变革性的新课程体系。课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识体系的载体,而成为一种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课程发展的过程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不再是完全预定的、不可更改的。”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幼儿园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而多尔的观点则为我们对幼儿园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使我们对幼儿园课程有了新的理解──幼儿园课程需生活化,即课程可以追随幼儿的经验与生活,既可以由教师预设,又可以由师生共同引发或幼儿自发生成。幼儿的生活包括幼儿的个人生活、幼儿园生活和社会生活,它们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资源,是幼儿园课程取得成效的保证,也是幼儿园课程的立足点。
关于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探讨,是教育改革的一个永久性的话题。到底采用哪一种课程模式对幼儿园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采用哪一种模式,都必须考虑到是否有利于幼儿的可持续发展。一个好的课程模式,既要有坚实的理论作基础,又能在幼儿园工作的实践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既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又要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一种课程模式是否实际的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不仅仅在于其本身的理念多么先进,更重要的是要符合教育的实际,具有实施的可能性。就我国学前教育的现状来看,大一统的幼儿园课程已不复存在,多种课程模式并存的局面将持续下去。采用哪种模式都各有其利弊。各施教单位,应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将各种课程模式加以分析判断,扬长避短,综合运用,形成自己的课程体系更为切合实际。
近年来,幼儿园课程的建构一直是我国幼教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目前,一些大中城市有条件的幼儿园,几乎都有本园自成体系的课程,各省、市也争相编制本区域的学前教材,真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高潮迭起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无疑是学前教育的一场革命。
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基本态度,基本行为构成幼儿园的课程内容。这些是我以前所不了解的或没有注意的。幼儿园的宋园长给我们开座谈会的时候进一步梳理和分析,我们还是有很深的体会。幼儿园课程所涉及的每一方面,自己除了有较好的理论知识之外,还要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一一尝试,体会才能更深刻。QQ:寡人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