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学结合模式运作方式2

时间:2019-05-12 16:11: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工学结合模式运作方式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工学结合模式运作方式2》。

第一篇:工学结合模式运作方式2

高职院校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安徽财贸职业学院 黄诗义

摘 要: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也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本文阐述了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特征;分析了目前高职院校工学交替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开展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工学交替;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双师型;双证制

一、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理念的重大变革。2005年10月《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要改变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半工半读制度。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以职业人才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模式。它以培养学生的全面职业素质、技术应用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通过学校和合作企业双向介入,将在校的理论学习、基本技能训练与在企业实际工作经历的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企业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

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可以具体表述为:

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计划是将在校内学习与在企业工作经历学习有机结合的教育计划,使学生既能获得学历教育,又能经历职业资格培训。

2、学校与合作教育企业建立相对稳定的契约合作关系,形成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动力机制。

3、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的工作岗位都是经学校开发或认定的,是从事专业工作适宜的学习培训环境。企业对学生的录用是由企业与学生双向选择决定的。

4、学生从事的是合作企业的实际生产和经营工作,企业对学生按正式员工要求和管理。

5、学生在合作企业的工作与其学业目标和职业目标密切相关。

6、学生在实践中的工作进展是由学校主导和监控的。

7、由学校和企业共同考查评价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

8、企业要把录用和培养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作为发展企业和培养人才的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

早在1961年,美国在福特基金会支持下进行了一次调查,形成的“威尔逊——莱昂斯报告”认为:工学结合、产学合作,可以让学生们在一线岗位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使学生“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提高“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深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大大提高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企业录取的机会”。

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不足

从国外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来看,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应体现“三化”、“四个结合”。即:能力培养专业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职业化。教学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价标准的制定要企业与学校相结合;教学过程要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学生的角色要与企业员工的角色相结合;学习的内容要与职业岗位的内容相结合。

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大多采用“2+1”工学结合模式,具体讲,就是三年教学两年在学校,一年在企业进行。校内教学,以理论课程为主,辅之以实验、实习等实践性教学环节;学生在企业的一年以顶岗实习为主,兼学部分专业课程,结合生产实际选择毕业设计题目,并在学校、企业指导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毕业实践环节(包括企业实践报告、毕业论文、毕业设计等)。在具体开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下列不足。

(一)校企合作尚停留在表面上

健全的校企合作机制是实施工学交替办学模式的一个重要保障。目前鉴于种种原因,真正愿意接收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企业较少,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寻求愿意合作的单位。工学交替仅仅停留在企业为学生提供参观和少量学生实习的浅层次的合作,与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联合培养人才尚有一定的差距。

(二)实习实训条件与工学交替人才培养不相适应

由于资金等方面的原因,许多高职学院在实训与实验室建设的投入上相对不足,现有实训条件与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尚不相适应,开展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训、实习的平台有待完善。

(三)课程体系与工学交替人才培养尚有差距

受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影响,现有的课程体系与规范性的工学交替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还有一定的差距,企业在课程体系构建中的参与程度有待深入。

(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尚不够完善

学校专任教师尚缺少企业实际锻炼的经验和实践动手能力,企业聘任的兼职教师还缺少相关教育教学方面的知识,从而导致工学交替人才培养的质量难以保证,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对现场教学、顶岗实习的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须进一步完善和制度化。

三、实行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慎重选择合作企业

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否能取得成效,校企合作是关键。进行校企合作联合办学,必须找准双方利益共同点,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为此,合理选择生产技术先进、管理严格、经营规范、社会声誉好的合作企业就显得十分重要。

(二)做好校企双方合作的基础工作

校企双方必须通过建立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相应措施来保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正常进行。形成以学校为主体,企业和学校共同教育、管理和训练学生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成立由校企双方组成的实习基地管理委员会,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企业负责技术指导、生产经营管理和产品质量验收,学校负责教育教学、学生管理,落实实习计划;共同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及实习计划;建设好一支满足工学结合教学的专职和兼职教师队伍,共同承担教学实习任务,共同进行课程建设和编写相关教材。

(三)建立与工学交替相匹配的教学管理模式

工学交替办学模式既要考虑学校教学目标的实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又要兼顾企业生产计划的落实。为此,必须把握好企业生产经营与学校教育教学二者的最佳结合点。形成特色鲜明的教学模式和管理方式。

1、加强工学交替教学过程的管理

校企双方要紧密合作,妥善处理好学生实习与生产之间的关系。注重对实习期间学生的管理。校企双方注重学生理论学习和岗位实习的有机结合,安排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期间学习必要的理论。在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求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定计划、定内容、定时间、定岗位、定师傅、定目标,并在实习结束时对学生进行全面考核,从而保证学生专业技能的迅速提升。

2、压缩理论课时,突出实践教学

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基本要求,对教学计划进行大幅度调整。(1)围绕所确定的职业能力要求设置课程模块,并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对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在课程的难度和广度方面,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进行。(2)加大技能训练课时量,鼓励开展“项目教学法”和“课题过关制”。(3)可将技能训练分为三个阶段,即:基本课题训练阶段、复合作业训练阶段和强化技能训练阶段,每个阶段都应制定明确的学习目标。

(四)高职学院实行工学交替应避免出现下列现象

1、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形同虚设

目前,许多高职学院成立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但所设置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专业建设的方向和具体事项缺乏重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企业中的成员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导致企业技术人员没有实质性地参与教学改革。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并没有发挥真正的作用。为此,要防止机构的形同虚设。

2、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

要确保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质量,师资是关键。要防止高职教师缺乏实践能力和企业指导老师缺乏教育知识而最终影响教育质量。学校要鼓励教师到企业学习锻炼,鼓励教师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提高实践能力。同时,采取学校补助、企业奖励等举措调动企业技术人员加强个人学习与进修的积极性,着力提高企业指导教师的综合素质,从而较好地完成学生在企业顶岗实习的教育与指导,共同提高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教育教学质量。

3、学校过分适应企业现象

工学结合模式的核心是为了提高受教育者的就业能力,因此,在构建工学交替培养模式时要注重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能力的多元化,避免因盲目适应企业的需求,过度地删减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忽视综合能力培养,降低人才培养的质量。要避免建国后我国教育在半工半读中所提倡的“工厂即学校,学校即工厂”的情况再度发生,防止半工半读成“只工不读”,勤工俭学成“勤工即学”,从而使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走上健康轨道。

4、在实施教学计划和环节中一刀切和终身制

工学交替要随着行业发展、市场的变化而变化,学校应积极地适应行业或企业,结合行业的发展变化和企业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既要解决行业、企业所需,又能创新工学交替的教学过程。要避免在实施教学计划的环节中“一刀切”和“终身制”现象。要使高职学院实施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创新精神,与时俱进。

四、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严格来说,人才培养模式的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含培养规格)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模式和运行方式,它们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风格或特征,具有明显的系统性与示范性。我们采取的“2+1”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不应仅仅是时间上的概念,而是通过创设校企结合的内外环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运作模式上应有更为深刻的内涵。要真正实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教学主体的双元化

即学校和企业要密切结合,形成双元驱动、联动、互动的关系体。双元驱动即发挥两个载体(理论传授载体、实践体验载体)的作用,调动企业培养急需人才的动机与欲望,驱动企业利用学校教育资源的积极性;调动学校开拓办学渠道和拓宽学生就业空间的动机与欲望,驱动学校利用企业资源的积极性,实现双赢。双元联动即在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上联动,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产品、业务推广上联动,在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与改变学校办学思想定位上联动,在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与改善企业人才结构上的联动。双元互动即企业经理

人员成为专业建设的顾问,学校的教授到企业开展相关的理论咨询;企业学校协作攻关;开展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等。

(二)建立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双重体系

即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双轨运行。我国高等教育传统的课程设置是按层次结构来分的,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这种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强调知识结构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知识传授和记忆,课程易于编制,有助于打好理论基础,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但存在理论脱离实际、各学科自成系统而学科之间缺乏相互联系、增加了知识的冗余度和学习时间等问题。为此,必须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并行、互动的课程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围绕企业订单要求设置,即专门技能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及专业支持课程——职业素质课程,根据各层次课程的能力培养要求安排理论部分的内容。

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校内、校外课堂联动,实践环节遵循项目的方法,模块运作,逐层递进。校内课堂,分为两个渠道,即主导渠道和自主渠道。两个渠道互补、互联,相互照应。主导渠道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要完成的实践内容。自主渠道是利用课余时间学生参加的学生社团、俱乐部、各类培训、自主实践、学科竞赛与科技活动等。校外课堂包括社会实践、顶岗实习、产学合作、订单培养等。

(三)确定理论课教学与实践课教学双纲

即理论课教学大纲与实践课教学大纲独立运行、自成体系。教学大纲是执行教学计划、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教学指导文件,是编写教材、组织教学、进行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管理的主要依据。为实践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要双纲运作,相互协调,相互促进。

(四)编写理论课与实践课双重教材

采用理论课教材与实践课教材分设的方法。理论课教材要突出知识的系统性、基础性,要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尽量采用图示、表格、文字等多元表达形式,切忌长篇大论、文字冗长繁杂。实践课教材要结合实践岗位,基本采用学校自编的方法进行。在工学交替的背景下,实训教材可以有四种表现形式:案例型教材、岗位训练教材、按活动项目编排教材、企业岗位培训教材。

(五)建立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双基地

即建立起设施完备、效果仿真的校内实训基地和一批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校内外基地互相补充、各自发挥作用。校内基地应具有规模性、仿真性、系统性、超前性。校外实训基地建设要克服现实存在的一些客观的问题:一是签订协议的多,真正运行的少;二是短期参观见习的多,长时间接纳学生实习的少;三是接纳个别学生、部分学生实习的多,接纳批量学生实习的少;四是以需要劳动力为主的多,真正给学生按培养目标要求进行辅导的少;五是以生产任务和经济效益为目标的生产企业,难以做到以学生为主的能力训练,企业既没有为教学服务的责任,也没有为教学服务的义务;六是技术含量密集程度不高。

(六)建设一支“双师型”教学队伍

要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教师的动手能力的提高是关键,要建立一支既是经济师(或会计师、营销师、工程师等)又是讲师的教师队伍。

(七)实行考核方式与教学方法双改革

改革考核方式和教学方法。考核方式应以岗位需求作为质量考核标准,可以采用多元的考核方式。实际教学中,要强化过程考核,可以尝试用职业资格考试取代传统的考试;上岗达标测试取代理论考试;完成规定项目取代课程的考试。教学方法的改革应推行项目管理教学法、行为引导法、激励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仿真模拟教学法等,把学生置于主体地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八)积极创建双证(或多证)认证制度

要求毕业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是提高学生职业素质和就业竞争力,实现职业教育与劳动对接的重要举措,也是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的必然要求。在具体运作办法上,要将职业认证纳入教学计划,学校建立职业资格鉴定站(所),为职业资格认证积极创造条件。

五、实现工学交替教育模式相关保障措施

为保证教学质量,工学交替教育模式必须完善以下保障措施:

(一)学院和企业必须签订工学交替协议,规定要具备的条件、专业、人数、实施办法;

(二)制定有弹性学制的教学计划;

(三)学生应在工学交替岗位从事生产性的工作,而不是走马观花;

(四)学生的工作应得到相应的报酬;

(五)学院和企业共同对学生的工作过程进行管理;

(六)学生工作的表现应由企业基层区队进行考核和评价;

(七)学生工作时间的总数一般应占学校学习时间的50%;

(八)理论学期与工作学期要交替进行。

第二篇:PPP模式及运作方式介绍

PPP模式及运作方式介绍

(公私合营模式)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模式,是指政府与民营机构组织(或更广义点,任何国营/民营/外商法人机构,下同)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和服务,以特许权协议为基础,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并通过签署合同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合作的顺利完成,代替政府建设、运营或管理基础设施(如道路、桥梁、电厂、水厂等)或其他公共服务设施(如医院、学校、监狱、警岗等)并向公众提供公共服务,主要有主要有垂直和水平两种方式;而BOT是指政府通过特许权协议,授权民营机构进行项目(主要是基础设施和自然资源开发)的融资、设计、建造、经营和维护,BOT主要有BOT、BOOT和BOO三种基本形式和十多种演变形式,如BT、TOT等,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预期单独行动更为有利的结果。

PPP模式以其政府参与全过程经营的特点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PPP模式将部分政府责任以特许经营权方式转移给社会主体(企业),政府与社会主体建立起“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全程合作”的共同体关系,政府的财政负担减轻,社会主体的投资风险减小。PPP模式比较适用于公益性较强的废弃物处理或其中的某一环节,如有害废弃物处理和生活垃圾的焚烧处理与填埋处置环节。这种模式需要合理选择合作项目和考虑政府参与的形式、程序、渠道、范围与程度,这是值得探讨且令人困扰的问题。截止到2015年11月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公开推介的第一批1043个PPP项目中,已签约项目达到329个,占推介项目数量的比例为31.5%。

运作方式:

一、BOT(build-operate-transfer)

BOT即建设-经营-转让的一种社会经济,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

中国一般称之为“特许权”,是指政府部门就某个基础设施项目与私人企业(项目公司)签订特许权协议,授予签约方的私人企业(包括外国企业)来承担该项目的投资、融资、建设和维护,在协议规定的特许期限内,许可其融资建设和经营特定的公用基础设施,并准许其通过向用户收取费用或出售产品以清偿贷款,回收投资并赚取利润。政府对这一基础设施有监督权,调控权,特许期满,签约方的私人企业将该基础设施无偿或有偿移交给政府部门。

二、PFI(Private Finance Initiative)英文原意为“私人融资活动”,在我国被译为“民间主动融资”,是英国政府于1992年提出的,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逐步兴起的一种新的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模式。

PFI是对BOT项目融资的优化,指政府部门根据社会对基础设施的需求,提出需要建设的项目,通过招投标,由获得特许权的私营部门进行公共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与运营,并在特许期(通常为30年左右)结束时将所经营的项目完好地、无债务地归还政府,而私营部门则从政府部门或接受服务方收取费用以回收成本的项目融资方式。虽然PFI来源于BOT,也涉及项目的“建设—经营—转让”问题,但作为一种独立的融资方式,与BOT相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项目主体单一。

PFI的项目主体通常为本国民营企业的组合,体现出民营资金的力量。而BOT模式的项目主体则为非政府机构,既可以是本国私营企业,也可以是外国公司,所以,PFI模式的项目主体较BOT模式单一。2.项目管理方式开放。

PFI模式对项目实施开放式管理,首先,对于项目建设方案,政府部门仅根据社会需求提出若干备选方案,最终方案则在谈判过程中通过与私人企业协商确定;BOT模式则事先由政府确定方案,再进行招标谈判。其次,对于项目所在地的土地提供方式及以后的运营收益分配或政府补贴额度等,都要综合当时政府和私人企业的财力、预计的项目效益及合同期限等多种因素而定,不同于BOT模式对这些问题事先都有框架性的文件规定,如:土地在BOT模式中是由政府无偿提供的,无需谈判,而在PFI模式中,一般都需要政府对最低收益等做出实质性的担保。所以,PFI模式比BOT模式有更大的灵活性。3.实行全面的代理制。

PFI模式实行全面的代理制,这也是与BOT模式的不同之处。作为项目开发主体,BOT公司通常自身就具有开发能力,仅把调查和设计等前期工作和建设、运营中的部分工作委托给有关的专业机构。而PFI公司通常自身并不具有开发能力,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广泛的应用各种代理关系,而且这些代理关系通常在投标书和合同中即加以明确,以确保项目开发安全。4.合同期满后项目运营权的处理方式灵活。

PFI模式在合同期满后,如果私人企业通过正常经营未达到合同规定的收益,则可以继续拥有或通过续租的方式获得运营权,这是在前期合同谈判中需要明确的;而BOT模式则明确规定,在特许权期满后,所建资产将无偿地交给政府拥有和管理。

根据资金回收方式的不同,PFI项目通常可以划分为如下三类:

(1)向公共部门提供服务型(Services Sold to the Public Sector)。即私营部门结成企业联合体,进行项目的设计、建设、资金筹措和运营,而政府部门则在私营部门对基础设施的运营期间,根据基础设施的使用情况或影子价格向私营部门支付费用。

(2)收取费用的自立型(Financially free-Standing Projects)。即私营企业进行设施的设计、建设、资金筹措和运营,向设施使用者收取费用,以回收成本,在合同期满后,将设施完好地、无债务地转交给公共部门。这种方式与BOT的运作模式基本相同。

(3)合营企业型(Joint Ventures)。即对于特殊项目的开发,由政府进行部分投资,而项目的建设仍由私营部门进行,资金回收方式以及其他有关事项由双方在合同中规定,这类项目在日本也被称为“官民协同项目”。

三、TOT(Transfer-Operate-Transfer)即移交——经营——移交。TOT方式是国际上较为流行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通常是指政府部门或国有企业将建设好的项目的一定期限的产权或经营权,有偿转让给投资人,由其进行运营管理;投资人在约定的期限内通过经营收回全部投资并得到合理的回报,双方合约期满之后,投资人再将该项目交还政府部门或原企业的一种融资方式。

1.制定TOT方案并报批。转让方须先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编制TOT项目建议书,征求行业主管部门同意后,按现行规定报有关部门批准。国有企业或国有基础设施管理人只有获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或授权才能实施TOT方式。

2.项目发起人(同时又是投产项目的所有者)设立SPV或SPC(Special Purpose Vehicle, or Special PurposeCorporation),发起人把完工项目的所有权和新建项目的所有权均转让给SPV,以确保有专门机构对两个项目的管理、转让、建造负有全权,并对出现的问题加以协调。SPV常常是政府设立或政府参与设立的具有特许权的机构。

3.TOT项目招标。按照国家规定,需要进行招标的项目,须采用招标方式选择TOT项目的受让方,其程序与BOT方式大体相同,包括招标准备、资格预审、准备招标文件、评标等。

4.SPV与投资者洽谈以达成转让投产运行项目在未来一定期限内全部或部分经营权的协议,并取得资金。

5.转让方利用获得资金,用以建设新项目。6.新项目投入使用。

7.项目期满后,收回转让的项目。转让期满,资产应在无债务、未设定担保、设施状况完好的情况下移交给原转让方。当然,在有些情况下是先收回转让项目然后新项目才投入使用的。开展TOT项目融资,其主要好处有:(1)盘活城市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开辟经营城市新途径。随着城市扩容速度加快,迫切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面对巨大资金需求,地方财政投入可以说是“杯水车薪”“囊中羞涩”。另一方面,通过几十年的城市建设,城市基础设施中部分经营性资产的融资功能一直闲置,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甚至出现资产沉淀现象。如何盘活这部分存量资产,以发挥其最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是每个城市经营者必须面对的问题。TOT项目融资方式,正是针对这种现象设计的一种经营模式。

(2)增加了社会投资总量,以基础行业发展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稳步增长。TOT项目融资方式的实施,盘活了城市基础设施存量资产,同时也引导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从“投资”角度拉动了整个相关产业迅速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平稳增长。

(3)促进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在计划经济模式下,公共设施领域经营一直是沿用垄断经营模式,其他社会主体很难进入基础产业行业。由于垄断经营本身一些“痼疾”,使得公共设施长期经营水平低下,效率难以提高。引入TOT项目融资方式后,由于市场竞争机制的作用,给所有基础设施经营单位增加了无形压力,促使其改善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一般介入TOT项目融资的经营单位,都是一些专业性的公司,在接手项目经营权后,能充分发挥专业分工的优势,利用其成功的管理经验,使项目资源的使用效率和经济效益迅速提高。

(4)促使政府转变观念和转变职能。实行TOT项目融资后,首先,政府可以真正体会到“经营城市”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重要的是一项严谨、细致、科学的工作;其次,政府对增加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增添了一项新的融资方法。政府决策思维模式将不仅紧盯“增量投入”,而且时刻注意到“存量盘活”;再次,基础设施引入社会其他经营主体后,政府可以真正履行“裁判员”角色,把工作重点放在加强对城市建设规划,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方向,更好地服务企业,监督企业经济行为等方面工作上来。

和其他融资方式相比,TOT项目融资方式有其独特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

(1)与BOT项目融资方式比较。

BOT项目融资是“建设——经营——移交”模式的简称。TOT项目融资方式与之相比,省去了建设环节,使项目经营者免去了建设阶段风险,使项目接手后就有收益。另一方面,由于项目收益已步入正常运转阶段,使得项目经营者通过把经营收益权向金融机构提供质押担保方式再融资,也变得容易多了。

(2)与向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借款融资方式比较。

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项目法人贷款其实质是一种借贷合同关系。虽然也有一些担保措施,但由于金融机构不能直接参与项目经营,只有通过间接手段监督资金安全使用。在社会信用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的阶段,贷款者要承担比较大的风险。由于贷款者“惜贷”心理作用,项目经营者想要通过金融机构筹集资金,其烦琐手续和复杂的人事关系常常使人止步。TOT项目融资,出资者直接参与项目经营,由于利益驱动,其经营风险自然会控制在其所能承受的范围内。(3)与合资、合作融资方式比较。

合资、合作牵涉到两个以上的利益主体。由于双方站在不同利益者角度,合资、合作形式一般都存在一段“磨合期”,决策程序相对也比较长,最后利润分配也是按协议或按各方实际出资比例分配。实行TOT项目融资,其经营主体一般只有一个,合同期内经营风险和经营利益全部由经营者承担,这样,在企业内部决策效率和内部指挥协调工作相对容易开展得多了。(4)与内部承包或实物租赁融资方式比较。

承包或租赁虽然也是把项目经营权在一定时期让渡出去,但与TOT项目融资相比,仍有许多不同之处。经营承包一般主体为自然人,项目对外法人地位不变,项目所有权权力完整保留。租赁行为虽然经营者拥有自己独立的对外民事权力,但资产所有权权力乃由出租者行使,租赁费用一般按合同约定分批支付或一年支付一次。TOT项目融资是两个法人主体之间契约行为,经营者在合同期内,仍有独立的民事权力和义务,按合同约定,经营者还可拥有部分财产所有者的权力。经营者取得财产经营权的费用也一次性支付。

(5)与融资租赁方式比较。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者根据承租人对供应商和设备的选定,购买其设备交承租人使用,承租人支付租金的行为。融资租赁方式涉及到购买和租赁两个不同合同,合同主体也涉及到出租人、供应商、承租人三方。其运作实质是 “以融物形式达到融资的目的”。TOT项目融资方式,合同主体只有财产所有人和其他社会经营主体两者。经营者既是出资者,又是项目经营者。所有者暂时让渡所有权和经营权,其目的是通过项目融资,筹集到更多的建设资金投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TOT项目融资方式,省去了设备采购和建设安装环节,其采购设备调试风险和建设安装风险已由项目所有者承担。合同约定的标的交付后,经营者即可进入正常经营阶段,获取经营收益。

(6)与道路两厢或其他土地开发权作为补偿方式比较。

以开发权作为补偿项目其本身一般不具备创收经营权,项目具有纯公益性质。TOT项目融资,其项目本身必须是经营性资产,有比较固定的收益。与取得其他开发权融资方式比较,省去了建设环节风险和政策不确定性因素风险,其运作方式对项目所有者和经营者都有益处。注意新建项目的效益

由于新建项目规模大,耗费资金多,因此一定要避免以前建设中曾经出现的“贪洋求大”、效益低、半途而废等情况。首先,在TOT融资方式经验不足的情况下, 要做好试点工作,并及时总结经验,从小到大,从单项到综合项目逐步展开。其次,在建设前一定要进行全面、详细的评估、论证,要充分估计到TOT的负面效应,提出相关预防措施。对于事关国家建设全局的重大项目,要慎之又慎,切忌草率决定,仓促上马。中央有关部门应从国民经济全局的角度出发,严格审核、审批,防止一哄而起,盲目引进外资,防止重复建设。注意转让价格问题

(1)由于外方接受的是已建基础设施,避免了建设时期和试生产时期的大量风险,而由我方承担这些风险。因此,经营权的转让价应合理提高,作为对承担风险的“对价”。

(2)由于TOT项目多为基础设施项目,其价格高低必然会对社会经济造成较大影响。而由于外方承担风险较低,花费费用少,因此,项目产品价格应按国内标准合理制订,要与社会经济承受能力相适应。加强国有资产评估

受让方买断某项资产的全部或部分经营权时,必须进行资产评估。转让资产如果估价过低,会造成国有资产流失;估价过高则可能影响受让方的积极性和投资热情。因此,要正确处理好资产转让和资产评估的关系。聘请的评估机构应具有相应资质,在评估时最好与转让方和其聘请的融资顾问及时沟通,评估结果应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转移项目的维修改造

应明确规定转移经营权的项目的维修改造。为防止外商(受让方)竭泽而渔,在移交回我方时是一个千疮百孔的烂摊子,可以采用一种过渡期的办法。在过渡期内,双方共同管理、共同营运项目,收入按一定比例分享,以利于我方对项目运行的监督管理。此外,还应鼓励外商对项目进行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必要的其他扩建改造。投资法律环境问题

进一步改善TOT方式的投资法律环境问题。尽管TOT涉及环节较少,但作为一种利用外资的新形式,仍必然要求有完善的法律环境的保证。政府应通过立法规范TOT相关主体的行为, 明确各方权利义务,保证转让项目的有偿使用和特许经营权的稳定性,保障投资者合法权益,尽量减少投资的法律风险。因此,有必要依据我国国情和国际惯例,制订出一套适合于TOT方式的法律法规,为TOT在我国的有效利用创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四、DBFO模式

设计一建设一融资一经营(DBFO)模式,是指从项目的设计开始就特许给某一机构进行,直到项目经营期收回投资和取得投资效益。

诸如采用“设计一建设一融资一运营”(DBFO)模式的公路。其合同的关键创新源于它不是传统的资本性资产采购。而是一种服务采购政策。该政策明确规定了服务结果和绩效标准。DBFO这个术语是英国高速公路局提出来的。用来描述依据私人主动融资模式制定的基于特许经营的公路计划。DBFO合同具有下列特点:

它是一份长期合同,合同期限一般为25年或30年;

它对付款.服务标准和绩效评估作出了详细的规定。提供客观的方式依据绩效进行支付。

第三篇:工学结合申请书

社会实践申请书

尊敬的学校领导:

我是学生: 家庭住址:

身份证号:

由于我家庭比较贫困,但又要学好知识,结合自身及家庭条件,决定既要学好知识,又不要家长为我花更多的钱供我上学。特向学校申请社会实践,并保证遵守公司章程和学校管理制度以及《社会实践协议书》,不给任何人增添麻烦,否则后果自负。

此致

敬礼

申请 人:

年 月 日

申请人家长意见和建议(是否同意和希望学校给予的帮助和建议学校该怎样教育管理子女等)

家长意见:

家长建议:

申请人家长电话(常用): 家长签字:

备注:申请书必须是学生本人和家长(监护人)亲自填写

第四篇:工学结合协议书

工学结合协议书

甲方:苏州市职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系

乙方(学生):

身份证号码:

丙方(家长):

身份证号码:

根据学生(乙方)需求和我系学生工作管理的需要,为提高学生(乙方)的社会实践技能与就业的推荐工作,加强学生(乙方)实习期间的管理,经学生个人申请和甲丙双方共同协商决定,允许学生到校外进行实习活动。其具体事宜有甲乙丙三方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职责:

1、按供需双方自愿及招聘意向派遣学生到校外进行就业实习。

2、实习期为该学生接到毕业通知为止。

3、甲方对学生认真协助做好实习期间的管理服务工作,配合实习单位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安全教育、遵纪守法教育、职业道德教育。

二、乙方职责:

1、学生参加实习必须提供跟单位签署的正规劳动合同、协议书或者工作证明。

2、学生参加校外实习期间必须自学完成学业,然后参加学校安排的统一考试(错过考试时间后果自负),考试合格方能顺利毕业。学生本人对在校外实习期间的考试不合格的行为负完全责任。

3、学生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校纪校规,遵守实习纪律,团结互助,不能做有损大学生和学校形象的事。若发生违纪等事件,将按校纪校规和甲方规定严肃处理。

4、学生在实习期间必须严格遵守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安全保障制度,服从实习单位的工作安排,接受实习单位的考核,尊重实习单位的领导、师傅和职工。实习期间,遵守实习单位的作息制度,不得缺勤。实习中途不得无故擅自离开,学生如要变更实习单位须提前两周通知甲方及丙方。

5、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严禁下江、河、湖泊、水塘等游泳,严禁酗酒、吸烟,严禁乘坐无保险的私人营运车辆,严禁违反实习单位的有关安全制度。

6、学生应定期向班主任汇报实习情况,主动了解学校的对毕业班学生的各项安排,学生本人对在校外实习期间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负完全责任。

三、丙方职责:

1、校外毕业实习安全责任的主体是学生本人,家长需对子女反复进行安全教育。

2、家长应定期询问乙方的实习情况,乙方在校外实习期间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丙方负完全责任。

本协议一经签订,甲、乙、丙三方必须严格遵守,任何一方不得单方修改。如有未尽事宜需更改协议时,须经三方协商同意,否则无效。

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章:乙方签名:家长签名:联系电话:联系电话:联系电话:日期:日期:日期:

第五篇:工学结合心得体会

对“工学结合”活动的认识与体会

——工程监理专业工学结合心得

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工程管理系 刘郁贞

随着我国工学结合、半工半读教育模式的深入实施,我院针对目前教学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也积极组织开展了工学结合实践活动,工程管理系工程监理专业学生作为此次活动的参与者之一,从中受益匪浅,我作为一名工程管理系的普通专业教师,对工学结合这一教育模式更是感触颇深,下面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工作谈谈对工学结合活动的体会。

一、对“工学结合”活动的初步认识

工学结合是将学习与工作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主体是学生。它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贯穿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在校内以受教育者的身份,根据专业教学的要求参与各种以理论知识为主要内容的学习活动,在校外根据市场的需求以“职业人”的身份参加与所学专业相关联的实际工作。这种教育模式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同时提高学校教育对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

二、“工学结合”活动的直接效果

通过和学生的教学互动发现,此次“工学结合”活动效果十分惊人。其一,学生通过在施工、监理企业的顶岗实习,深入地了解了公路工程施工企业的生产过程,学会了技术。许多在课堂上无法讲清的概念、施工方法,学生在现场很快就掌握了。

其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这其中,有许多动人的实例。如有一位学生,在一、二年级时,专业思想不端正,经常旷课、迟到,学习成绩较差,补考、重修课程很多。教师经常为其能否毕业而担心。短短半年的顶岗实习,使其整个人产生了极大的变化,认识到专业学习对就业的重要性。这一学期,他的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缺课现象几乎绝迹,结果,这位学生还在学校为他找到的对口工作岗位顺利就业。老师们都发现,实习回来的同学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再不用劳心劳力督促他们学习了。

其三,学生在施工企业的现场工作,还使他们获得在学校难以学到的东西,例如与人沟通、与人合作等社会能力和责任感、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等职业道德和企业文化。使其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

第四,工学结合对学生们的就业产生了十分良好的作用,有些学生就此与实习单位结下因缘,毕业后就到企业工作。即使没有马上找到就业单位的,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了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要求,有意识地在各方面培养自己具备更强的的就业实力。最起码,经过在企业实习的学生,在见工的时候,再不会张口结舌不知该说些什么了。

三、对“工学结合”活动的深刻体会

通过与学生教学互动的感受,更加深了本人对“工学结合”教育模式的理解,现总结如下:

(1)“工学结合”使学生将理论学习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从而加深对自己所学专业的认识;

(2)“工学结合”使学生看到了自己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与工作之间的联系,提高他们理论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工学结合”使学生跳出自己的小天地,与成年人尤其是工人接触,加深了对社会和人类的认识,体会到与同事建立合作关系的重要性;

(4)“工学结合”为学生提供了通过参加实际工作来考察自己能力的机会,也为他们提供了提高自己环境适应能力的机会。学生们亲临现场接受职业指导、经受职业训练,了解到与自己今后职业有关的各种信息,开阔了知识面,扩大了眼界;

(5)“工学结合”为许多由于经济原因不能进入大专院校学习的贫穷学生提供了经济来源和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6)“工学结合”使学生经受实际工作的锻炼,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责任心和自我判断能力,变得更加成熟;

(7)“工学结合”有助于学生就业的选择,使他们有优先被雇主录取的机会,其就业率高于未参加合作教育的学生。

以上就是本人对“工学结合”活动的几点认识与体会,在今后的工作中,本人将结合本职工作,继续深化“工学结合”这一教学活动,为培养出复合型、专业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下载工学结合模式运作方式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工学结合模式运作方式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学结合管理办法

    工学结合管理办法 工学交替是中职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形式,是职业教育“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必然要求,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科学创新精神和熟练专业技能”人......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临朐县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方案(试行) 为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教育......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管理初探

    电工电子30801班,三年制中技班。根据学院教学计划的安排,在入学第二年的第一学期,下厂进行了“工学结合”教学实习。如何做好“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的教育管理,对班主任工作是......

    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模式总结

    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模式探索 一、工学结合的项目教学模式 从职业领域分析入手进行任务分析,以工作任务划分确定课程结构,从而形成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课程群,以便让学生在学......

    浅谈中职学校以“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浅谈中职学校语文科目创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跟工科专业结合3000 )中职一二年级摘要:现阶段我国针对中职学校提出以工学结合为培养新模式,尽力打造中职学生面对就业,步......

    文秘专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文秘专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的探索摘要:当前我国高职文秘专业的“工学结合”模式,其核心思想是强调学校与企业互动,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学生身份及教育......

    旅游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报告

    乐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旅游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报告旅游专业在完善与创新本校“113”和“ZGY”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根据旅游专业定位、旅......

    高职院校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高职院校实践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 【摘要】工学结合是高职教育的核心理念,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显著特征,也是高等职业教育在内涵建设,提升自身实力,打造品牌,凸显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