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地狱》读后感
《地狱》读后感
厌倦了爱情小说的缠绵悱恻,我最近偏爱悬疑推理小说,其紧张的情节,巧妙的手法,引人入胜的过程,在这个快速阅读的时代,都是十分吸引人的。我之前读过丹·布朗的《天使与魔鬼》、《达芬奇密码》、《失落的密符》这几本书,虽然其中对上帝、圣杯等神学元素最终都含糊其辞,但过程绝对精彩。相比而言,《地狱》这本书让我觉得有点缺乏新意,但总能从丹·布朗的书中学到很多关于艺术的知识,这是他的个人特色,也是这本书吸引人的地方。
《地狱》是罗伯特·兰登教授的第四次冒险。在《地狱》这部最新的作品中,兰登教授不仅要从佛罗伦萨奔赴威尼斯,继而再转战伊斯坦布尔,还必须与神秘组织“财团”与国际卫生组织的特别部队周旋。与以往不同的是,兰登教授这一次出场更为戏剧化,让人觉得更加扑朔迷离。他遭遇袭击后毫无意识的出现在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一家医院里,他甚至不明白自己为什么会从哈佛大学的校园来到意大利。失去记忆加上再次遭遇杀手的袭击,兰登教授不得不随着女医师西恩娜逃亡,并于逃亡中加以反击。
兰登教授需要在混乱的局面中根据细微的线索、利用自己渊博的知识储备去寻找真相,一切都是从他脑海中反复出现的恐怖梦境开始。梦境中的画面惨厉,出现的神秘女子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去寻找,你就会发现”。
兰登教授失忆,手中的线索又实在少的可怜,知情人又不能告诉他真相,各种谎言与隐瞒,寻找的过程可谓是让读者煎熬。后来,读者才发现要寻找的是一个遗传学天才放置在某个地方的病毒。我们才发现,作者想要讨论的原来是人口问题啊!
即使兰登争分夺秒,找到病毒之时,才发现病毒早已扩散了一个星期。遗传学家是个但丁迷,他坚信巨大的瘟疫后会迎来繁荣。所以他要制造一场大的瘟疫,以解决世界,人口过剩的问题。作者最后还是让病毒扩散了,也许表现了作者的某种倾向吧。可是我却对这个所谓天才想出的解决办法很不赞成。
书中扩散到全世界的病毒可谓十分厉害,首先,它是靠空气进行传播,传播速度很快。其次,它是一种DNA病毒,能够改变人类的DNA,使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失去生育能力。人类现在对基因工程的研究确实很有隐患,这也是作者关心的问题。我觉得这个病毒虽然不会使人产生生理上的痛苦,可是,却会造成更多的问题。那些失去生育能力的人们,他们的心理伤害是很大的,难道他们不会有过激的行为吗?凭什么是他们失去了生育能力?这样的病毒也许比瘟疫更有危害,使世界陷入更大的混乱之中。所以,对于作者的这个设定,我觉得很不合理,情节处理也颇为混乱,读过作者其他的书,对于这本,还是有点小失望的。
人口过剩,这个世界性问题,也许有些人会有过激的主张。可我觉得出于人道主义,人口问题只能以较温和的手段解决,控制人口增长。我们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虽然有些副作用,可是却是很好的控制了人口,使我们国家有可能繁荣下去。可是有些国家,可能是出于宗教文化方面的原因,抵制堕胎、节育,对人口问题并没有做出相应的措施,这是不明智的。非洲国家的生存问题更是严重,希望我们更多人能关注他们的生存,让世界变得更好。
由于兰登的失忆,本书的前半部分让人觉得很扑朔迷离,分不清敌友,作者刻意的引导,使读者心中的人物形象正恶颠倒,对后文的理解也有困难。我读过一些日本的悬疑小说,对这种出乎意料的结局实在是感觉乏味,因为作者不正面的描写,才使读者思维进入误区。希望以后的悬疑小说作者能突破这种固定模式。
丹·布朗以《神曲》为切入点,让我对《神曲》有了进一步了解。丹·布朗的每本书能让读者了解一些新的东西,比如郇山隐修会、共济会等等。其实,作者不仅仅是介绍《神曲》,更是讲述了文艺复兴那个年代,那是充满才情的年代,确实让人向往。而且,在这场探险中,讲述了许多关于艺术品的知识,更是穿梭于几大教堂、风景名胜之中。维奇奥宫、碧提宫、圣母百花大教堂、圣马可大教堂以及圣索菲亚大教堂,那些金碧辉煌充满异国风情的古朴建筑在情节的衬托下,显得越发珍贵令人过目难忘,亦更加令人向往。
总体来说,我喜欢丹·布朗的小说,因为他将一些艺术方面的知识融入小说之中,让我在阅读惊险的情节之余,还有了艺术方面的收获。期待他的下一本书。
第二篇:天堂与地狱读后感
天堂与地狱读后感(精选7篇)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天堂与地狱读后感(精选7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天堂与地狱读后感1从前,有一片森林。森林里住着一只英俊潇洒的兔子,它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个个很漂亮。女儿美丽大方,名叫丽婼。它在父母的爱护下,幸福地生活着。但不幸的事情不久就发生了,母亲突然生病,卧床不起,去世了。父亲又娶来一位狠毒的兔子,还自称 “美丽’’。一天,美丽与三个儿子发生了矛盾,还使用魔法,但法力有限,三个儿子变成了三只蜻蜓,还将丽婼让贫瘠的兔子农夫收养。丽婼听到三个哥哥变成了蜻蜓后,悲愤欲绝。丽婼一天天长大,变得更美丽了,美丽非常嫉妒。一天,丽婼突然有了去找哥哥的想法,美丽没有理,但丽婼还是被一只狡猾的狐狸盯上了。在找哥哥们的途中,它认识了聪明的信鸽,并与它作伴。一天,丽婼遇到了一个巫婆,她说:“只要你找来狐狸毛让哥哥们拿在手中,一会儿,就可以变回原形了。”丽婼很高兴,可它知道狐狸不是好惹的,所以和信鸽商量。聪明的信鸽不久就想到了办法。它在草地上布置了一个陷井。第二天,丽婼和信鸽来到狐狸家前,信鸽让丽婼上爬上树。一会儿信鸽开始乱叫,不时还大声地说说狐狸的坏话,搞得狐狸不得安宁。狐狸生气了,它紧追着信鸽,树上的丽婼很是紧张。狐狸万万没想到,信鸽会把它引到一个精心布置的陷井,“扑通!”一声掉了进去。随后,信鸽带着丽婼来到狐狸家,在枕头上找到了三根狐狸毛。巫婆也给丽婼准备了一个惊喜,当丽婼回到居住的树洞时,看到了三只蜻蜓,迫不及待地拿出三根狐狸毛给了它们,蜻蜓们拿着狐狸毛,一会儿,变回了三只漂亮的兔子。
从此,哥哥们和丽婼决定留在这儿,幸福地生活着。
天堂与地狱读后感2今天,我读了《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的第3封,名字是《天堂与地狱比邻》。
工作比什么都要重要。假如你在天堂里享受所有的美食,可是你没有工作的话,你就没有了快乐。你要是想干一件事情的话,必须要付出代价;也必须一心一意,不能三心二意。
喜欢工作才能觉得工作不是一种负担,觉得很轻松;如果不喜欢的话,就会有很多的烦恼。
你喜欢这个工作的话,才去做;如果不喜欢的话,就不能去做,任何很简单的事你都做不成、也做不好。
你要是工作好了之后,就会很快乐。不管多厉害,也不能有一堆人抬着轿子让你坐在上面上山,你至少要自己先爬一段山路。
学习和工作一样,你越觉得难,就越要努力,越要立刻去学。就象射击一样,你等待的时间越长,枪口就越可能偏离目标。
你想学习数学的话,你就要先有基础,要先学会数字怎么读、怎么念,然后才能学习加、减、乘、除法。
你工作不是仅仅为了赚钱,你要是做得好的话,会有很大的成就感。你要是在死之前,有很多奉献的话,你就会上天堂;如果你去偷盗、或者干坏事的话,你就会下地狱。
如果你觉得什么事情都很累,你就觉得一生都在地狱里;如果你觉得做什么事情都很有兴趣,你就会觉得很快乐,你就是在天堂。
天堂与地狱读后感3今天阅读了《舍得》中养心篇部分。下面,结合《天堂与地狱一念间》一文,按3R标准,谈谈我的体会。
一、认同观点
星云大师说:“天堂地狱在一念之间,只要我们将心中一念的地狱摧毁,用自己的正念在心中建设永恒的天堂,就可以使我们远离颠倒梦想。所谓‘地狱除名,天堂有份’,何乐而不为呢?”我深以为然。
二、联系实际
工作比什么都重要。假如说你在天堂里享受所有的美食,但如没有工作,你可能没有一丁点快乐。喜欢工作才能觉得工作不是一种负担,觉得很轻松;如果不喜欢的话,就会有很多的烦恼。相反,如果你觉得做什么事情都很累,就觉得一生都在地狱里;如果你觉得做什么事情都很有兴趣,就会觉得很快乐,你就是在天堂。
天堂与地狱在一念之间。天堂在人间,地狱也在人间。天堂地狱在我们的心里,心中一念善就是天堂,心中一念恶就是地狱。你愿意在天堂里呢,还是在地狱呢?若解剖自己的一念之间在想什么,就可以知道了。
三、重构反思
我想起了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第三封信:《天堂与地狱比邻》,在信中他告诫儿子:“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检视一下你的工作态度,那会让我们都感觉愉快。”这是积极的人生观,相信每个人看了都会从中受益。
“一念之间包含所有的时空、人我对待。一念之间在时间上超越三大阿僧只劫,在空间上超越东西南北十方。”“一念之慈,万物皆善;一心之嗔,千般为恶。”我的感悟:心存恶念,即是地狱;一心向善,就是天堂。以此自勉。
天堂与地狱读后感4和谐美是美的最高境界。早在古希腊时期,著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说过:“美在和谐。”可见,和谐美是一个极古老而又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美学命题。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看到了一篇《天堂与地狱》的故事,从中所悟出的道理让我永远铭记于心。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人问上帝,他想知道到底天堂和地狱是什么样子,于是上帝就说先带他去看地狱,带他来到一间房间,里面有一个长条形的桌子,桌上摆满了各种很香的食物,桌子上面坐满了人,每个人都面黄饥瘦,非常的饥饿,他们每人有一双很长很长的筷子,他们把夹起的菜尽力想喂到自己的嘴里,可是由于筷子太长,没有一个人能把菜喂到嘴里,所以这个房间所有的人都是非常痛苦的样子,看着好吃的菜,却吃不到!于是这个人就给上帝说:“太残忍了吧,那带我去天堂看看吧!”上帝说:“好啊,其实天堂就在地狱的隔壁!”于是他们来到隔壁的房间,看到的是同样的长条桌子,同样很好吃的菜,同样的每人拿了一双不可能喂到自己嘴里的筷子,不同的是他们都非常的开心!因为他们都把自己夹起的菜喂到了别人的嘴里,所以大家都吃到了美味,而且人与人之间也非常的开心!听了这个故事让我感触到人与人之间是需要多多的交流的,只要能和谐相处,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幸福地生活。
读了《天堂与地狱》的故事,再想想我们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真是惭愧。记得有一次上课,老师让我们四人小组讨论问题。本以为我们可以和谐地相处,可是偏偏在一个问题上出现了分岐,大家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针锋相对,谁也不让谁。结果,不但没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而且还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这都是我们不能和别人和谐合作惹的祸。
还有一个是发生在我们宿舍的故事:一位同学不小心弄湿了另一位同学的衣服,眼看那位同学要发火了,另一位同学及时而又真诚地说上一句:“对不起!”一场即将发生的战争就这样避免了。你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人与人之间能那么和谐,还人什么问题是我们不级解决的呢?
和谐,一个多么美丽而又熟悉的字眼。成为一个更好的团体,需要和谐;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需要和谐;人与人之间,更需要和谐。我们渴望和谐,更渴望一种由和谐形成的“和谐之美”。
天堂与地狱读后感5今天,我读了一个故事《从地狱到天堂》,我能大概的给你们讲述。
有个人想看看地狱与天堂的区别。他先来到地狱,地狱的人正在吃饭,但奇怪的是,一个个面黄肌瘦,饿得嗷嗷直叫。原来他们使用的筷子有一米多长,虽然争先恐后的夹食物往各自嘴里送,但是筷子比手长,就是吃不着。
‘地狱真悲惨啊!’这个人想,然后他来到天堂。天堂的人正好也在吃饭,一个个红光满面、欢声笑语。但奇怪的是,天堂人使用的也是一米长的筷子,不同之处在于—他们在互相喂对方!
我明白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生活在同样的世界中,但每一个人都要面临天堂和地狱的生活:当我们懂得付出、帮助、爱、分享,我们就生活在天堂;若只为自己,自私自利、损人利己,实质就等于生活在地狱里。
天堂和地域,就在自己的心中。
天堂与地狱读后感6今天,我读了一篇《天堂地狱之别》的文章,文章的大意是这样的:有一天,上帝带着教士去看地狱,地狱里许多人围着一只正在煮食的大锅坐着,他们又饿又失望。每个人都有一只汤勺,但是汤勺的柄太长,所以食物没有办法进入口中。他们又来到了天堂,这里跟上次的房间一模一样,但这里的人看起来又快乐又饱足,而且他们的汤勺和刚才那群人的一样长,教士很疑惑,上帝说:“因为这个房间里的人都学会了喂对方。”……文章用天堂和地狱的对比手法描写出了真实生活中人们对朋友、邻里之间的关心。地狱的人都只为自己着想,从不顾及他人,就觉得自己的利益高于一切,他人的事情与我无关,很冷漠,从而每个人都吃不饱饭;而天堂的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把他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觉得别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也要帮着做,从而每个人都吃得饱饱的、快快乐乐的。
人与人之间的冷漠让生活无助而苍白,但彼此的关心和爱却使每一个人渺小的力量汇成江海。所以,我们要学会帮助他人,团结友爱,要把集体的利益放在自己的利益之上,这样别人也能在危难时刻帮助我们。
天堂与地狱读后感7《天堂与地狱》这一个故事讲的一个大善人死后。天使飞来接他上天堂的时候,大善人想到地狱去看看地狱与天堂的差别,结果才知道,天堂与地狱其实只相差一点点:
自己给自己夹食物———地狱;
用自己的筷子给别人夹食物—相互养活对方。
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意思。我们平常形容两种很大差别的时候,总是说“好比天堂与地狱”。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最大的差别只有那么一点点,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态度。可见,人们之间的态度很重要。
我想大家一定都知道“千人糕”这样一个故事吧;哪怕一点点也是通过许多只手作成的。你有没有想过,你在一个森林里,没有任何工具,也没有任何食物,也没有任何人理你,难道这不是地狱吗?你能坚持多就久?
只有我们先帮助别人,别人自然会帮助你。
人人付出一点点的爱,这个世界更温暖、幸福。
第三篇:《天堂与地狱》读后感
《天堂与地狱》读后感
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读后感头疼,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天堂与地狱》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和谐美是美的最高境界。早在古希腊时期,着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说过:“美在和谐。”可见,和谐美是一个极古老而又至今依然熠熠生辉的美学命题。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我看到了一篇《天堂与地狱》的故事,从中所悟出的道理让我永远铭记于心。故事是这样的:有一个人问上帝,他想知道到底天堂和地狱是什么样子,于是上帝就说先带他去看地狱,带他来到一间房间,里面有一个长条形的桌子,桌上摆满了各种很香的食物,桌子上面坐满了人,每个人都面黄饥瘦,非常的饥饿,他们每人有一双很长很长的筷子,他们把夹起的菜尽力想喂到自己的嘴里,可是由于筷子太长,没有一个人能把菜喂到嘴里,所以这个房间所有的人都是非常痛苦的样子,看着好吃的菜,却吃不到!于是这个人就给上帝说:“太残忍了吧,那带我去天堂看看吧!”上帝说:“好啊,其实天堂就在地狱的'隔壁!”于是他们来到隔壁的房间,看到的是同样的长条桌子,同样很好吃的菜,同样的每人拿了一双不可能喂到自己嘴里的筷子,不同的是他们都非常的开心!因为他们都把自己夹起的菜喂到了别人的嘴里,所以大家都吃到了美味,而且人与人之间也非常的开心!听了这个故事让我感触到人与人之间是需要多多的交流的,只要能和谐相处,不管在什么样的环境下,都能幸福地生活。
读了《天堂与地狱》的故事,再想想我们自己平时的所作所为,真是惭愧。记得有一次上课,老师让我们四人小组讨论问题。本以为我们可以和谐地相处,可是偏偏在一个问题上出现了分岐,大家各自坚持自己的意见,针锋相对,谁也不让谁。结果,不但没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而且还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这都是我们不能和别人和谐合作惹的祸。
还有一个是发生在我们宿舍的故事:一位同学不小心弄湿了另一位同学的衣服,眼看那位同学要发火了,另一位同学及时而又真诚地说上一句:“对不起!”一场即将发生的战争就这样避免了。你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如果人与人之间能那么和谐,还人什么问题是我们不级解决的呢?
和谐,一个多么美丽而又熟悉的字眼。成为一个更好的团体,需要和谐;建立一个更好的社会,需要和谐;人与人之间,更需要和谐。我们渴望和谐,更渴望一种由和谐形成的“和谐之美”。
第四篇:地狱的第19层读后感
地狱的第19层读后感
(一)“地狱的第十九层是什么?”看到这句话的每个人肯定都会是一种新奇,一种冲动,想要知道他的答案,从古至今,我们听的最多得是十八层地狱,无论东西方,无论任何国度,均如此。听的最多得也姿势对这第十八层地狱得诅咒和恐惧,但究竟地狱得第十九层是什么?
佛经上所说得地狱是对人生前得惩罚,因为他前生得罪恶,从第一层得拔舌地狱,一层层得惩罚更是成二十倍得剧增,一直到那经常被任何人恐惧得第十八层地狱?无间地狱,更是无法想象,十九层是比这更邪恶还是……
伴随着对他的好奇,一个个鲜活得生命进入了那个“地狱游戏”,造成两死,一疯,一重车祸……究竟是什么造成得,催眠,对,这的确是一种疯狂得催眠。使你不由自主得对他着迷,在漆黑得午夜与地狱得亡灵收发短信,并产生种种“真实得幻觉”,严重得会在这种幻觉下死亡,就造成了前面得那些惨状。
它是催眠,但人为什么就会不由自主得进入它得催眠状态呢?人性得弱点!每个人内心深藏着“罪恶”,它会把它激活,并让她控制你,使你神经错乱。完全不自主得做些常人无法想象得事。
伴随着这些惨状,还是有一批新鲜得血液涌入了这场游戏,他们收到得第一条信息还是那句永恒不变得话:你知道地狱得第十九层是什么吗?发来这个信息的却往往是已故的好友……
就在这些血液中,只有两个人幸存了下来。春雨,叶萧。
叶萧,光荣的人民警察,但因其坚强的意志力摆脱了地狱的缠绕。
春雨,一个经历过恐怖荒村后奇迹般返校的大四女生,身边总是出现着离奇的事。因为死去的几个人均跟她很熟,在别人眼里,她就是个扫把星的准确定义。她的幸存除了她的意志力外,更重要的是另一个人的帮助。
这个人拥有可以迷倒一切女生的脸庞,他温柔而深刻的眼神可以电倒一切,估计那所大学中所有的女生都会在睡梦中呼喊他的名字?高玄。
但就是这个英俊不凡,又具有名画家才气的人却恰恰是那疯狂游戏的幕后黑手……
他深爱着春雨,想拯救她,但他又不能违背誓言,只好一步步的保护她,引诱她找到那个最后的答案:地狱的第十九层是?谁也不会想到那邪恶的地狱最深层居然会是?爱,疯狂的近乎变态的爱。
人常说:物极必反,凡事都是如此,这也许就应证了这句古语。无极的邪恶背后就会是爱。虽然是爱,但此爱已绝然没有了她那神圣的一面,经历了无间地狱,也就是经历了上帝给予你的所有惩处以后,内心平静了,心灵也许真的被感化了,此刻需要的也正是那疯狂的爱,但这爱似乎已断然脱离了她原来的轨道。他爱的太自私,爱的太不顾一切,只因为他看透了世间的冷暖是非,人间的一切罪恶……
也许难道这才是真正的爱?
地狱的第19层读后感
(二)“地狱的19层”第一次听到是否觉得有点怪?通常我们所说的地狱也就18层,何来地狱的第19层呢?菜骏的《地狱的第19层》这部恐怖网络小说讲述的就是一个关于地狱的第19层的故事,那么究竟“地狱的19层是什么呢?”暂且卖个关子,不过如果你哪天收到这样的一条短信,那么你要小心了,因为它是一个恐怖的地狱短信游戏的开始,接踵而至的将是一系列离奇的自杀事件。小说讲述了一所大学校园的女生寝室内,几个女生因玩一个来自地狱的短信游戏,而相继自杀、变疯。似乎有点不可思议,一个短信游戏怎么会让人自杀,变疯呢?因为那是来自地狱的短信,是魔鬼制造了这个短信游戏,某种程度上说,这个魔鬼又是一个天才,然而通常天才都是疯狂的,他有权去审判那些有罪的人,将其打入地狱的深渊。
可能这会你和我一样更关心的他究竟是怎样制造了这个短信游戏的呢?那当然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它利用了心理学上的一些原理,以小说中的话说就是“心理控制”。“我们每个人都有心理阴影,但有的人会遇到一些特殊的刺激——如果说我们的心理阴影是魔鬼,而这个魔鬼一直被锁在保险箱里,现在有人给了你一把钥匙,迫使你把那个魔鬼释放出来”。而“达到心理控制的手段有很多,最常见的是暗示与催眠。(www.xiexiebang.com)暗示——就是人们为了某种目的,通过语言、手势、表情、行动或某种符号,用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发出一定信息,使他人接受所示意的观点、意见,或按所示意的方式进行活动。一般情况下暗示者是主动的、自觉的,受暗示者是被动的。在黑暗、恐惧的环境中,人们比较容易接受暗示。”而催眠必须要通过某种特殊的手段,使人进入类似于睡梦的状态,产生妄想和幻觉,进而进入“梦行”阶段。它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暗示。催眠说的有点远了,但是心理暗示我们还是可以借鉴一下,如何掌握用户的心理,又恰如其分地给其一个宣泄的掘口。如果我们在开发短信产品时,能让用户达到如此欲罢不能的地步,那么我们何愁我们的产品没有市场?当然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故事的结局有些忧伤,虽然最终正义战胜了邪恶,恶魔被打入地狱,但是还是隐藏不住那丝丝的悲哀,天使最终爱上了魔鬼,这也就是地狱第19层的答案。
看完整部小说,总有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之前作者埋下的许多引线、伏笔,最后也没再铺开、解答。使人不免对其逻辑的严密性留着些许的遗憾。
现在的你不知是否急不可待想看看这部小说呢?
地狱的第19层读后感
(三)《地狱第19层》,又名《第19层空间》是根据蔡骏的小说《地狱的第19层》改变的电影。我很喜欢蔡骏的悬疑推理系列小说,当得知此本小说将被改编成电影,女主角还是我喜欢的演员阿娇时,我充满了期待。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此影片的公映,没时间去电影院看,只能和室友一起在电脑上看。
看完此片,我有了去年看《达芬奇密码》后的感觉:希望有多大,往往失望就有多大。《达芬奇密码》是因为和原着差距太大,而《地狱第19层》是因为拍摄太烂,人为营造的恐怖气氛太明显!灰色的画面色彩,特意的拍摄角度,目的明确的剪切方式和技术后期合成,配上营造气氛的音乐,让人怎么看怎么都觉得别扭。我比较胆小,几乎不看恐怖、惊悚类的影片,此片看下来我不但没有被吓着,反而觉得有些搞笑。
《地狱的第19层》这本小说其实是《荒村公寓》的后文,它还有下文《旋转门》。不看前文,其实不能了解女主角春雨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不看下文,你在看此本小说后的遗憾得不到平复。《地狱第19层》这个电影在改编过程中做了大副度的变动,春雨到底是一个怎样性格的女孩根本没有在影片中体现出来,书中的男主角高玄在片中成了一个幻象中的配角。另外书中离奇死亡的春雨的三个室友在片中都最后活了过来,这大大减低了原着恐怖惊悚的魅力。
最让人难以接受的是地狱的第19层秘密到底是什么,片中的演绎和原文相比,让人震撼的程度太小。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没有爱情存在的小说真的太少。在有恐怖气氛存在的悬疑推理和惊悚小说中,爱情是温暖的存在色彩,更具有让人憧憬的魅力。书中的谜底是天使爱上魔鬼,虽然高玄是整个事件的幕后导演,是个杀人不长眼的“恶魔”,但他对春雨的那份真挚的感情让人羡慕,他这个人让人恨不起来。春雨是个可怜的女孩,有这样一个人来呵护天使一般的她,我相信这是大部分读者的愿望。最后,他为了救春雨而掉下了苏州河,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不希望高玄就这么死掉。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存在心理阴影,春雨和她的三个室友都有严重的心理阴影。这就导致了她们在心理辅导师严明亮的催眠下,出现了幻觉,从而走上自杀的道路。催眠术很神奇,也太可怕了。
叶萧是蔡骏悬疑系列小说中的“福尔摩斯”,在整个案件的侦破中举足重轻。可在影片中,他似乎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配角,作用只是扮演着最后道出真相。片中没有他寻着蛛丝马迹寻找线索的具体过程,没有一个侦探在面对疑难问题时让观众信服的模样……总之一句话,扮演的色彩太浓而且不到位。
也许是我事先看过小说的原因吧,知道故事情节怎么发展,所以总在挑影片的漏洞。文字和画面总是有区别的,文字往往能带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而画面却是局限的。
此片在宣传时声称是香港恐怖大片,但愿它在票房成绩上实至名归。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成为了拇指一族,手机WAP网站也在和网络“竞相开放”。我想伴随着影片的热播,“地狱第19层”这个手机网络游戏将会很快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地狱的第19层读后感
(四)最近读了曹骏的《地狱的第19层》,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很久没有一本书让我的心如此紧张了,有点害怕,却不同与那些恐怖片,毕竟书没有视觉的冲击力,又不是鬼怪,能让人如此紧张,可见功力不浅,虽然收尾处有点不尽人意,不过最后给19层地狱的定义却意味深刻,19层地狱=爱上魔鬼,爱确实可以变成一个巨大的杀伤力,比苦难更可怕,而一个狂人也比鬼和地狱还可怕!
此书还有一大优点,就是很贴近生活,因为手机短信现在很普遍。这里面的名堂也很多,现在有人通过它骗钱,那么有一天也会有人用它犯罪,看此书时,我对自己的手机着实害怕了一把,不知有没有一天,会不会收到地狱发来的短信。
也许仔细推敲,用审视小说技巧的眼光来看,此书可能有不成熟之处,但总体效果很好,喜欢悬疑推理的读者不妨一读。
小女子拙见!
第五篇:《地狱来鸿》摘录
你那痞子从小就习惯满脑子里有成堆互不搭调的哲学在那里各吹各的号,他并非以“真”或“伪”来区别各样学说,对他而言,只有“学院的”、“实用的”、“落伍的”、“当代的”、“传统的”或“惊世骇俗的”之分。要让他对教会裹足不前,你的最佳搭档是大家一知半解的流行术语,而不是“理性的争辩”。„„尤其重要的,避免使用科学(我指的是真正的科学)来敌挡基督教,因为科学可能会促使人去思考那些无法触摸以及肉眼看不见的真实。——最最慈祥的用螺丝钉和戒尺雕你扁你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一封信
请充分利用这痞子初上教会的几个星期内必然感受到的失望或落差。老贼头允许这种失望发生在人的每一种憧憬正要付诸实现的关卡,譬如当一个小男孩着迷于儿童版的奥德赛故事,终于下定决心开始学习古希腊文时,或者当情人们结为夫妇,开始要学习共同生活时。大体上,在人生的每一部门,梦幻的憧憬转化为身体力行的当儿,失望就会蹦出来。„„一旦这些人成功地捱过了初期的枯索无味,也就学会不再那么倚赖感觉,以后,要诱惑他们就更难上加难了。——肚子里的蛔虫大榔头给蠹木的第二封信
务必让他的祷告都非常“属灵”,总是关心她的灵魂,却毫不在乎她的风湿痼疾!——最认识亲情个中三昧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三封信
教导他们以自己是否成功制造出所祈求的感觉来衡量每一桩祷告的价值。„„在祷告中灵魂真实地赤露敞开——避免让这种情况发生。——洞察人心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四封信
战争让人不断想到死亡。这样一来,我们的最佳武器之一——醉生梦死,就发挥不了作用了。——不喜欢人类受苦受难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五封信
再也没有什么比悬宕和焦虑更能阻碍人心归向那老贼头了。„„阿蛮的灵魂里总会有些善念,也有些恶意。最酷的妙招是把他的恶意导向近旁的邻居,那些天天见面的,再把他的善念抛向最外围的圆周,就是他不认识的人,恶意因此就彻底落实了,而善念则飘飘然通常只停留在想象里。——把德国佬恨之入骨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六封信
任何小圈圈,由一小撮人基于某一种他人不喜欢或漠视的利益而聚合,很容易在其内部发展出一种温室效应,成员间彼此相濡相沫。相互崇拜,对外面的世界毫不羞愧地表现出深恶痛决的态度,只因有伟大的全然超我的“祈求”为他们撑腰。即使当这小圈圈原是为了传扬老贼头而成立的,这种毛病也仍然存在。我们乐于见到教会成为小群,不只因为不愿意让太多人认识老贼头,也因为那些少数认识他的人或许会因而凝聚出高度的自负,以及秘密结社或搞小宗派特有的防卫性的自义。——同情非主流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七封信
当一个人虽然不再渴慕,但仍立志要遵行老贼头的旨意,当他环顾宇宙,发现老贼头的每一道痕迹都渐逝了,心头油然袭上被抛弃的疑问,然而却还能顺服,这时,我们神圣的把戏就面临破功的危险了。——跟随人进入谷底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八封信
快乐是老贼头发明的,不是我们。是他创造了形形色色的快乐;所有的研究迄今仍无法使我们制造出一种快乐。我们唯一能做的是鼓励人去享受老贼头所创造的快乐,不过必须是在他所禁止的时刻,以他所禁止的方式和程度进行。„„温温吞吞的信仰和完全没有信仰一样,都是好的,还更有趣呢!——与人一起沉沦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九封信
人总是这样子的,装什么,就真的变成那样子。„„在现代的基督徒著作里,我虽然读到许多(简直汗牛充栋!)关于抗拒金钱诱惑的教导,却很少读到古老的警告,教人防备属世的虚荣,注意择友,并且对时间的价值要有明确的认识。所有这些教导,你那个痞子也许会将之归类为“清教徒主义”——在此容我欢呼一下,唆使人给予这个名词负面的评价可以说是我方近一百年来最具体的胜利之一!透过诋毁清教徒精神,每年我们拯救了成千上万的人脱离节制、守贞和生活严谨的桎梏。——最最热衷于风雅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十封信
持久下去,戏谑的习性会在这种人的身上打造出一件我所知道的最最精良的盔甲,用以敌挡老贼头,其中又完全没有潜藏在其他逗笑因子中的危险成分。戏谑与喜乐相差十万八千里;它使人的知性僵化,而非敏锐;以嘲弄互相取乐的人彼此之间毫无温情可言。——最爱搞笑的戏剧大师大榔头给蠹木的第十一封信
你不再需要用一本好书、一本他真正喜欢的书迷住他,让他不祷告、不工作、废寝忘食;昨天报纸上的一栏广告就绰绰有余了。你可以让他浪费时间,不仅仅跟自己喜欢的人闲扯,而且与他根本不在乎的人谈一些趣味索然的课题,也可以耗掉大半天。你会使他一长段时间无所事事,夜深了还不睡,不是在外当孤魂野鬼,而是在一间冷飕飕的斗室里瞪着已灭的炉火发呆。„„“虚无”最有威力,它的威力大到能够窃取一个人的黄金岁月,不是去浪费到甜甜腻腻的罪中,而是让自己的心思像风中残烛一样,在一些有的没有的、不知何以致之的事上晃来荡去,在一些令人好奇的猥琐事上半醉半醒地寻找满足,终日浑浑噩噩,东摸摸西逛逛,百无聊赖时吹吹口哨,全都是自己讨厌的曲子,或者沉溺在深邃的、暗昧的幻想迷宫中,却又缺乏足够强烈的色欲或野心让自己从中获得快乐,只不过偶然间兴起遐想,而作为哺乳动物的他意志薄弱、脑筋雾煞煞,也就无力自拔了。——最能体贴人的软弱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十二封信
你应该千方百计使你的阿蛮为了所谓最“优秀”的同伴、最“适当”的食物,和最“重要”的书籍,甘心放弃自己真正喜好的同伴、食物和书籍。我认识一个人,就因为嗜吃牛百叶和洋葱,而成功地抗拒了角逐社会地位的诱惑。„„不管阿蛮多重视这次的悔改,只要他不付诸行动,就不会形成大碍。„„只要他不付诸行动,不论在他脑海里或情绪上有多虔诚,都对我们毫发无伤。——珍惜自我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十三封信
所以你一定得用尽心机让那痞子忘记谦虚的真貌。让他以为谦虚不在于忘我无私,只在于对自己的才能和特质采取一种特殊的观点(主要就是轻蔑)。我想,阿蛮确实有些才能。设法让他以为谦虚就是要认为这些才能的价值比自己所想的还要低。„„虽然老贼头想要尽快铲除痞子们心中兽性般的自爱;但是,我认为他的长程计划是要在痞子们心中重建一种崭新的自爱--就是要对所有凡人(包括痞子们自己)都抱持一股仁爱与感激之心;一旦他们真学会爱邻舍如同爱自己,也就能够爱自己如同爱邻舍了。千万不可片时或忘老贼头最令人作呕与费解的特征,那就是他还“真的”心爱他创造的那些无毛的两足动物,并且对于从他们身上挪走的任何东西,老贼头总是左手取右手还。——那最最谦卑以致自我嫌弃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十四封信
咱们在诱使他们对未来产生种种憧憬的时候,也就陷他们于虚妄当中了。换句话说,在一切事物中,未来和永恒最截然不同。未来是时空中最无法捉摸的一段--过去已经冰冻起来而不能再有任何变动,当下则被永恒的光焰所燃亮。因此,我们所鼓吹的那些搅乱人心的思想,例如创造进化论、科学人本主义以及共产主义等等,都让人把热情的焦点放在那最不确定的未来。因此,几乎所有的妄念都植根于未来。感恩的心本于过去,仁爱的心专注于当下;恐惧、贪婪、色欲以及野心则着眼于未来。——着眼于未来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十五封信
你应该心知肚明,如果无法阻止痞子继续上教堂,那么至少也要让他四处奔波寻觅那最“适合”他的教会,直到他变成对教会品头论足的行家。——热衷于制造派系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十六封信
不论你采用什么方法,最高的境界就是要使阿蛮一离开任何癖好(不管是香槟或者热茶、烧鳎鱼或者香烟)就“停摆”了,这样一来,阿蛮的爱心、正义感和服从心就全都随你摆布了!——大力推广精致美食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十七封信
透过诗人和小说家,我们说服人们相信:那奇特的,通常极其短暂的经验,人称之为“恋爱”的,是婚姻唯一值得尊敬的基石;婚姻可以,并且也应该,使这种令人亢奋的激情维持于不坠;一个无法使激情存续的婚姻不再具有约束力。这道讴歌爱情的观念是我们向老贼头学来的,只是学走了样,变成拙劣的模仿。„„你我应该鼓励人类把遭到过度渲染和歪曲的爱情,视为婚姻的根基,虽然依据老贼头的应许,爱情其实是婚姻的产物。——主张爱情无罪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十八封信
如果他是个心性高傲的人,对于同辈所赞许的总要嘲弄一下,又碰巧对属乎肉体的事都心生鄙夷,其实是莫名其妙的洁癖在作祟,却误认为这叫纯洁,像这种人,你要使出千方百计让他唾弃爱情,用一种过度的禁欲主义渗透他的心思,等到把他的性欲与一切使性欲人性化的事物隔绝之后,再反过来用比性欲更野蛮、更犬儒的表现驱迫他,让他难以招架。反之,如果他是个感情充沛、容易受骗的人,就让他阅读老派的二流诗人和三流小说家的作品,直到他相信“爱情”是无法抗拒的,而且具有内在的价值。——对爱无置可否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十九封信
透过一小撮人,像通俗艺术家、服装设计师、女演员和广告设计家等,来决定流行的类型,目的是误导男女两性,让他们不去选择其实最适合与自己共同缔造有益心灵、幸福美满又有生殖力的婚姻对象。——爱情专家大榔头给蠹木的第二十封信
人总是宣称自己拥有这个拥有那个,在天堂或地狱听来都同样可笑。„„我们教导他们不去分辩所有格背后的不同意指,让他们无视于“我的”这字词出现在“我的靴子”、“我的狗”、“我的仆人”、“我的老婆”、“我的父亲”、“我的主人”、“我的国家”和“我的神”时,其实存在着非常微妙的,层级不同的差异。是啊,务必教导人把“我的”背后的意指全都化约为与“我的靴子”同义。——心细如麻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二十一封信
音乐和静默——这两者都是我深恶痛绝的!„„闹哄哄的杂音、大规模的骚动、高分贝的喊话,鼓噪一切让人激昂的、霸道的、豪强的—— 只有喧嚣能够保护我们免于陷入愚昧的怨怼、令人沮丧的迟疑,以及无法构筑的欲望。——魔界总书记大榔头给蠹木的第二十二封信
我今天才读到有位基督徒作家提到他之所以提倡经过自己改造的基督教,正是因为“唯有这样的信仰才能比已死的旧文化以及新兴的文明,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你看得出里面的破绽
吗?“不是因为他是真实的,所以相信他,而是为了其他理由。”其中的奥妙你自己去玩味吧!——天天花样翻新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二十三封信
要紧的就是使基督教成为一种神秘的宗教,而那阿蛮又自认为是登入堂奥的分子之一。——迷恋正统核心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二十四封信
对老套所产生的厌恶感,是我们植在人心里最宝贵的情绪,从中繁衍出宗教里的异端,心理智商里的愚昧,婚姻里的不忠,以及友谊里的背叛。——追新族的祖师爷大榔头给蠹木的第二十五封信
陷于狂恋中的男女都有体贴对方的倾向,也就是真心乐意委屈自己迎合对方,他们也知道要是自己做到老贼头要求的博爱时,也会有同样的表现。你一定要设法使这种相互的牺牲成为他们婚姻生活的律法,目前因为他们还在热恋中所以轻易就做到了,一旦恋情渐趋平淡,恐怕就没有足够的爱心继续牺牲下去了。由于他们错把恋爱当博爱,又以为可以维持激情于不坠,所以对其中隐藏的危险毫无警惕。——最最大公无私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二十六封信
如果他所祈求的事情没有成就,那就为祷告无效又加添一个明证;要是真的如其所愿成就了,就让他将之归功于因果关系,认为“该发生的总会发生”,于是就把原本应该是印证祷告的证明,曲解成了否定祷告效用的反证。„„身为灵体的你,确实很难理解为什么凡人的思想会这么错乱。„„任何想要从古代著作中撷取真知灼见的念头——也就是认为因此可以改进自己的思想或者行为 ——都会被人讥笑为不可救药的愚念。既然我们无法永远欺瞒所有人类,那么最好的作法就是切断每个世代之间的联系;容许每个世代间任意交流所带来的危机就是,一个世代的错误有可能被另一个世代发掘的真理纠正。所幸,感谢我们在地下的父和历史观点,现在的鸿学硕儒都已经不再以古为鉴,而和那些机器白痴一样认为“历史只是槽粕”,无啥用处。——喜欢制造思想短路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二十七封信
中年人那冗长、乏味又单调的富足岁月,或者所谓中年危机,正是你绝佳的下手时机。要知道,那些受造之物一点也经不起考验。日常的各种逆境,逐渐凋零的青春爱情与抱负,因为无力抵挡我们一波又一波层出不穷的诱惑所感到的绝望(甚至已经不再感觉是一种痛苦了),对生命所感受到的百无聊赖,以及因为我们的怂恿而对这些窘境产生无言的愤怒——这一切正为我们消磨俗人的灵魂提供了绝佳的良机。另一方面,如果阿蛮中年的生活相当顺遂,那么我们就会更占上风。一帆风顺足以使凡人更加与世界紧密的结合,他因此会觉得自己“适得其所”,其实是世界钻进了他的心窍。他水涨船高的声望,逐渐扩大的交际圈,自重的感觉,与日俱增的各种工作,使他在这个世界如鱼得水,而这正是我们最期待的结果。——珍惜世俗生命经验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二十八封信
在所有的恶中,怯懦会使人陷于痛苦之中——害怕预测未来,害怕感觉现在,害怕回忆过去;仇恨却会带给人快感。因此,受到惊吓的人往往会用仇恨补偿恐惧带给他的愁苦。他心中的恐惧越大,仇恨也就越深。同时,仇恨也能有效地减轻羞耻感。„„由于我们在背后作祟,大多数的恶习,人染上了还深以为傲,只有懦弱例外。——对懦弱敬畏三分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二十九封信
有关人的出生、血汗与痛苦是“真的”,所感受到的欢乐不过是出于主观的看法;对死亡而言,可怕与丑陋显示出死亡的“真实意涵”。可憎之人的可恨是“真的”——你能够透过恨意看穿一个人的真面目,你对这人所存的幻想破灭了;但是对关爱之人的爱意则只是一种主观的迷惘。„„只要好好调教你那阿蛮,总有一天他在看到人体血肉横飞的时候,会毫不犹豫地认为当时的情绪反应所代表的就是人生现实,而看到欢乐的孩童或者晴空万里时,却会认为自己的情绪反应只不过是一种情感作用罢了。——喜欢贴近冰冷的现实取暖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三十封信
阿蛮识破你的刹那,同时也看见了三位一体的老贼头。我知道这是怎样的一种光景。你龟缩回去,头晕目眩,比起阿蛮被炸时还更遍体鳞伤。多丢脸啊!这个来自尘土的痞子竟然可以昂首挺立与神交谈,而你呢?本属于灵的,在老贼头面前却畏首畏尾,羞见天日。或许你以为这种奇特的经验令人凛然生畏,足可折损阿蛮的喜乐。可诅可咒的是,虽然在人的眼中,三位一体的神让人惊异莫名,人对他们却不觉得陌生。那一刻之前,阿蛮或许全然不知神的模样,甚至怀疑他们的存在。这下子看见了,也就了然于心,知道自己向来认识他们,并且悟知一生中许多自以为孤独的时刻其实有神做工其内,以致现在可以——对他们说:“原来是你啊!”而非“你是谁?”在这次的相遇里,神的形质和话语勾起了诸般的回忆,打从婴儿期起,当他独自一人时,常常隐约觉得周围有人相伴,这下子终于获得了解释;一首乐曲恍然旧识,淌过每一道至纯至美的经验,待要捕捉,却又难以记省,这下子终于鲜鲜活活涌现了。几乎就在他垂死的肢体即将归于平静之际,这样的认知让他自由酣畅地享受到神的同在。而你,你却被摒除在外。——爱你逐日渐深,食欲也逐日增强的大榔头给蠹木的第三十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