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安置帮教工作的思路及对策
浅析安置帮教工作的思路及对策
近年来,我市各级安置帮教部门在党委、政府和司法行政机关的领导和指导下,以维护社会稳定、创建平安、和谐**为目标,按照“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法制化”的工作思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综治委等六部委局联合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和帮教工作的意见
》及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司法部、公安部、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除劳教时衔接工作的意见》等有关规定,全面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工作部署,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安置帮教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新举措,加强协调配合,努力提高刑释解教人员特别是“三无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水平。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至今,全市回归刑释解教人员1915人(其中:帮教刑释解教人员1880人,帮教率达98%,安置刑释解教人员502人,安置率为26%)。
在安置帮教工作中我们发现,绝大多数的刑释解教人员都有弃旧从新的良好愿望,但是由于他们的心理十分脆弱,思想不够稳定,回归社会后,如果得不到妥善的安置,生活上没有出路,缺少必要的教育和监督,极有可能旧病复发,重蹈覆辙,再次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对社会治安的稳定和平安**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都会造成更大的危害。
几年来,全市各级安置帮教机构及其安置帮教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司法行政机关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切实做好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从稳定社会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局出发,各部门相互配合和协作积极探索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工作和建立帮教机构,全市共建立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5个并设立安帮办公室5个,成立安置帮教工作站98个,做到了安置帮教工作机构落实、人员落实、制度落实,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还于2006年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实施意见》,从而使各成员单位分工更加明晰,责任更加具体、工作成效更加明显,加大了安置帮教工作的力度。
对刑释解教人员开展安置帮教工作,使他们走上新生之路,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决策,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开展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犯罪,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也是全面维护社会稳定、改善社会治安环境,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是促进经济可持续性发展和贯彻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安置帮教工作的开展,应坚持“党政齐抓、社会参与、严管重教、妥善安置、重新树人”的原则,贯穿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理念,应力求在领导体制、管理方式和思想观念上实现新的突破;要注意因人制宜与分类实施相结合、社会安置帮教与家庭安置帮教相结合、一般帮教与重点帮教相结合;要遵循“组织工作网络化,档案管理规范化、就业安置市场化、帮教服务社会化”的安置帮教工作总体思路,逐步建立和健全安置帮教工作网络。为了在工作中达到上述要求,本人结合目前全市安置帮教工作的实际,对安置帮教工作怎样开展提出如下思路:
一、要转变思想观念,提高重视程度,全面加强对安置帮教工作的领导
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一方面要坚持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刑事犯罪活动;另一方面要在对违法犯罪分子进行劳动改造和劳动教养的基础上,动员社会力量对他们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安置帮教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预防和减少犯罪,实现“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普法依法治理的目标,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抓好安置帮教工作的关键在各级政府。政府应当转变行政工作理念和思路,提高重视程度,全面加强领导,建立相应的政策、体制和制度,逐步建立起由政府主抓、司法行政部门主管、各成员单位和乡村、社区基层组织主办,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安置帮教工作网络,各部门分工配合和协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要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关爱,积极开展送法工程和送温暖工程,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巩固回归社会的信心,扬起生活的风帆。各级安置帮教职能部门和组织要坚持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不断提高认识,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形成党委政府、社会家庭、职能部门的联动机制,注重社会实效。
二、要加强地方政府规章的制定工作,使安置帮教工作有法可依,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
在安置帮教工作中,我们应当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以实现“平安**”工程和和谐**战略为核心,以提高全社会平安意识和法制素质,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目标和出发点,以安置帮教“四化”建设为核心,依
法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目前,在全国人大没有制定专门的《安置帮教法》、国务院没有制定相关行政法规的情况下,我们应以宪法为依据,制定符合我市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方面的地方性规章或管理办法,规范刑释解教人员的权利和义务,防止侵害刑释解教人员合法权益的现象产生。政府规章或管理办法的制定,应当包括安置帮教的立法思想、性质、帮教
对象和范围、部门间衔接的登记办理程序、刑释解教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各级政法机关、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工商税务机关、教育部门、共青团、妇联以及安置帮教组织的职能分工和工作程序,具体的安置措施和办法以及用人单位的义务等内容。这样作,可以使安置帮教工作在各个领域、各个层面都有章可循,长效机制得到落实。
三、要加强组织创新,完善安置帮教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为安置帮教工作提供坚实保障
加强安置帮教工作,组织和队伍建设是基础。为保障这项工作的正常开展,应在全市建立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企业几级安置帮教组织网络。一是要在现已建立的安置帮教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基础上,建立市、县(区)两级安置帮教工作协会,挂靠在司法行政部门,由政法机关、民政、社保、工商、税务、教育、工青妇和相关企业、基层安置帮教工作人员、法学界人士参与,研究和探讨安置帮教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以促进安置帮教工作上一个新的台阶。二是由主管和分管政法工作的领导挂帅,集中受理和处理涉外和跨地区以及本辖区范围内安置帮教案件受理、管控和衔接工作,改变以往司法行政、公安机关和其他部门各自为阵的被动局面;三是在相应的街道或社区建立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工作指导站,具体承担社区安置帮教的日常工作;四是要加强基层司法所的建设,争取增加人员编制,由专人专管安置帮教工作,以提高工作效率,改变司法所一人一所和一人九块牌(九项工作任务)的被动局面,使安置帮教工作真正有人抓、有人管。
四、要积极构建市场化的就业安置和培训基地
为了使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有序开展、应建立有效机制,让全社会广泛参与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和帮教工作。对于刑释解教人员中原来有单位的,要积极与该单位协商,争取该单位接收;对于没有单位的和单位无力接收的,要鼓励、扶持他们从事个体经营,但工商、税务部门要按照中央综治委等八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促进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意见》的规定给予政策上的扶持和税费上的减免,以鼓励他们自食其力,从而减少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由其亲属抚养、赡养或当地政府给予适当救济;对于农村两劳回归人员,乡村两级要积极协调落实好土地、责任地等生产资料,使他们的生活有所依托。
同时,要建立帮教培训基地,大力实施刑释解教人员的技能培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注重发挥街道、乡镇劳动站的作用,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建立就业技能培训基地,加大对两劳回归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其自身的劳动技能水平和适应社会的劳动能力。
五、要广泛整合社会资源,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营造全民参与的安置帮教氛围
开展安置帮教工作,要积极争取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开展心理矫正等工作,营造全面参与的氛围;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对两劳回归人员家庭收入低于我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基本生活有困难的,应当将其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我们要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努力开创安置帮教工作的新局面,为创建“平安**”工程作出应有的贡献。
第二篇:安置帮教工作思路
温亚尔司法所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
工作思路
为进一步做好刑释解教工作,根据上级指示精神,结合我乡实际,制定安置帮教工作措施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以安置帮教工作“帮教社会化、就业市场化、管理信息化、工作职责法治化”为总体思想,与时俱进,勇于探索,开创新局面,努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稳定。
二、安置帮教实务工作
1、及时做好回归后帮教对向的衔接工作。
一是收到监所寄发的通知书后,及时为帮教对象建立个人档案;二是及时进行走访,掌握帮教对象的思想动态,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及其家人共同做好帮教对象的思想转化工作;三是定期对帮教对象进行考评,确保帮教对象不失控、不脱管,并及时提出新要求。
2、及时做好回归后帮教对象的思想教育和转化工作。
切实把握导向,正面教育; 工作中大力倡导帮教小组与刑释解教人员开展交朋友结对帮教活动。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鼓励刑释解教人员放下思想包袱,燃起生活的希望。在教育中做到对刑释解教人员不嫌弃、不歧视、不敌视、不纠缠历史旧帐。工作中加大定期、入户、逐人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思想引导和法制教育的力度,定期组织帮教对象参加集体、公益活动,使刑释解教人员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教育,从而改变其人生观、价值观,走向新生之路。
3、完善安置帮教作工作责任制
乡、村帮教组织与刑释解教人员签订帮教协议书,明确帮教小组、帮教人员、帮教对象三方权利义务,奖惩兑现。形成乡、村、组三级帮教责任制,确保安置帮教工作层层有责任,刑释解教人员个个有人管、有人帮。
附表:1 合作经营协议书
甲方: 乙方: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就中石油煤层气保德区块地面工程合作经营事宜,自愿达成如下协议,以资信守:
一、合伙宗旨:共同合作、合法经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二、合作经营项目:中石油煤层气保德区块地面建设工程。
三、合作经营地点:山西省保德县。
四、出资金额方式:期限垫付。
1、甲方以现金方式出资200万元;乙方以现金方式出资200万元(主要用于补足前任合伙人撤资款项)。
2、合同签订之日乙方向甲方交付100万元投资款,剩余100万元乙方须在2012年3月31日前全额到位。3、2012年3月31日前应付前任合伙人撤资的17万利息,双方各承担8.5万元。
4、乙方垫付2012年2月开工前期全部费用。(回款前)
五、股份划分:甲方 %、乙方 %。作为确定盈余分配和债务承担的基础。
六、合作期间甲乙双方的出资为双方共有资产,不得随意请求分割。
七、甲乙双方的任何一方原则上不得中途退撤,任何一方在不给合作事务造成不利影响的前提下可以退出,但须经双方协商认可。
八、甲乙双方的分工、权力与义务:
1、甲方为合作项目的负责人,全面负责合作业务的日常经营与管理,重点负责商务活动及工程的回款工作。费用不得超过工程总额的10%。
2、乙方负责合作项目的生产,施工、安全工作。
3、以甲方公司的名义,在保德县与当地银行开设账户,双方各留印鉴、共同管理。乙方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财务工作,对于涉及财务、账目以及借款、还款、日常投资等资金使用事项在超过 元额度(元以下的应各自记账留存凭证定期对账),应许甲乙双方协商一致方可进行。同时,甲乙双方都有对财务账目的监督权利。
九、盈余分配与债务承担:
合作双方共同经营,共同合作、共担风险、共负盈亏。
十、合作任一方违反本协议导致合作损失的,应当对另一方承担。本协议未尽事宜,双方协商解决。
本协议一式 2 份,甲乙方各执一份,经甲乙方签字画押后生效。
甲方: 乙方: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第三篇:浅谈加强安置帮教工作之思路和对策
文章标题:浅谈加强安置帮教工作之思路和对策
浅谈加强安置帮教工作之思路和对策
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开展安置帮教工作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决策,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开展安置帮教工作,预防和减少犯罪,不仅是全面维护社会稳定、改善社会治安环境、实现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更是促进经
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得以实现的迫切需要,对提高刑释解教人员的改造质量和减少、预防犯罪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现阶段安置帮教工作的开展,应坚持贯穿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理念,力求在领导体制、管理方式和思想观念上实现新的突破;在具体操作上要注意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制宜与分类实施相结合、社会安置帮教与家庭安置帮教相结合、一般帮教与重点帮教相结合、安置帮教与监所教育相结合,遵循“组织工作网络化,档案管理规范化,就业安置市场化,帮教服务社会化”的安置帮教工作总体思路,逐步建立安置帮教工作网络,并结合具体实际,积极探索一条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安置帮教工作新路子。
一、政府要转变观念,提高重视程度,全面加强对安置帮教工作的领导
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的稳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构筑好和谐社会,需要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坚持依法严厉打击各种危害社会的刑事犯罪活动;另一方面要在对违法犯罪分子进行改造或劳动教养的基础上,动员全社会力量对他们做好安置帮教工作,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从这个角度上看:安置帮教工作的最终目的,在于“惩前毖后,治病救人”,预防和减少犯罪,实现普法依法治理目标,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抓好安置帮教工作的关键在政府。市委、市政府应当转变行政工作理念和思路,提高对安置帮教工作的重视程度,全面加强对安置帮教“四化”建设的领导,建立相应的政策、体制和制度,完善软硬件配套设施,逐步建立起市委、市政府主抓、司法行政部门主管、社区组织主办、社会广泛参与的多层次、多渠道的安置帮教网络,形成各部门分工配合和协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同时,在制定安置帮教具体措施活动中,要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关爱,解除他们以及他们家属的后顾之忧,使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巩固回归社会的信心,扬起重新开始新生活的风帆。在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活动分过程中,广大党、团员以及政府公务人员、特别是政法系统的干警更要处处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契机,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开展党、团员手拉手帮教活动,积极主动参与和推动安置帮教工作深入开展。各级安置帮教职能工作部门和相应的组织也要坚持以党的方针、政策为指导,不断提高认识,创新工作理念和方法,积极争取党委、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支持,如邀请公、检、法部门的有经验同志担任司法指导员,对刑释解教人员开展行之有效的法制教育、邀请企业、事业单位的社会志愿者开展送技术、送经验等活动、邀请工、青、妇等社会团体会同刑释解教人员的家属、所在社区的志愿者开展送温暖活动,形成共同参与,共建社会联动机制,注重社会实效。
二、有条件要加强安置帮教的立法工作,使这项工作有法可依,走上规范化、法制化轨道,现阶段要注重制定切实有效的规章制度,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我们应当坚持依法治国的方针,提高全社会公民的法律素质和法制意识、促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目标,以安置帮教“法制化”建设为重心,依法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目前,在全国人大没有制定专门的《安置帮教法》、国务院没有制定相关行政法规的情况下,我们开展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应该以宪法和法律为指导,依法制定可行性的政策、规章,规范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程序,加强衔接管控,明确刑释解教人员的权利和义务,防止侵害刑释解教人员合法权益的现象的发生,为此可以这样设想:制定刑事解教人员安置帮教相关政策时应当包含可能的安置帮教的立法思想、性质,帮教对象和范围,衔接的登记办理程序,刑释解教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各级政法机关、劳动社会保障部门、民政部门、工商部门、教育机关、安置帮教组织的职能分工和工作程序,具体安置措施和办法,用人单位的义务以及申诉机制等内容。
各级政法机关和安置帮教组织也应当积极主动地推进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政策的调研和制定,配合人大部门和政府部门,争取在制定的规章制度中明确工作范围和程序,保护刑释解教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安置帮教的立章建制工作,使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工作有章可循,积极探索安置帮教“法制化”建设的长效机制。
三、政法机关要加强组织创新,完善安置帮教工作组织体系和开拓安置帮教工作的新思路,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坚实保障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之重点是加强安置帮教工作的组织和队伍建设,因此各级政法机关要积极探索和创新安置帮教工作组织体系。为此可以这样设想:在全市建立市、区、街
道、社区四级安置帮教组织网络:一是建立安置帮教管理中心,集中受理跨地区帮教案件的衔接工作;二是创想和完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领导小组的职能,仿照律师协会的模式成立相应的“安置帮教协会”挂靠在市司法局基层工作科(处),由政法机关、民政部门、劳动社会保障部门、工商部门、教育部门以及相关企业、基层法律工作人员、法学界人士共同参与,研究和
探讨新形式下安置帮教工作的新问题、新理念、新理论、新思路、新制度、新方法,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交流工作经验,发挥行业管理模式的科学性和专业化作用,促进安置帮教工作上新台阶;三是在各乡镇(街道)司法所设立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联络点,重点协助处理好回归人员的登记、分类、归档等工作,联络点由司法所主任牵头,直接对区司法局负责;四是以乡镇(街道)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为载体,除了做好必要的法制宣传以外,充分利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经验和成果为安置帮教工作提高经验和思路;五是通过各社区矫正组织的作用,立足于社区矫正工作,将安置帮教工作同社区矫正工作有机结合、与人民调解委员会配套,开通法律服务专线,加强统筹协调;六是在生活小区建立安置帮教工作站,在区工商部门、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以及个体协会和相关协作企业的帮助下建立帮教互助组,按照“属地管辖”原则,由区司法局负责领导,分别负责本辖区、本单位的安置帮教工作。
在加强和完善安置帮教工作的队伍建设中要注意:一要加强基层司法所建设,确定由专人专管安置帮教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二要建立安置帮教志愿者队伍,邀请离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同志、老法官、老检察官、法律工作者和大中专院校的法律志愿者参与安置帮教工作;三要加强司法所、社区、志愿者队伍的培训工作,提高安置帮教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四要与公证机构、律师事务所建立定点联系,通过开展法律进社区、法律进学校、法律进生活活动,因人制宜,为刑释解教人员提供法律咨询、服务,解决他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遇到的法律难题。
四、财政部门要加大对安置帮教工作的资金支持力度
当前,由于经费的限制,已经严重地影响了安置帮教工作的有效开展,即便是安置帮教工作做的好的地区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经费紧张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些社区苦于经费不足,使得安置帮教工作,回归人员的就业安置工作的作用十分有限,软硬件设施建设和一些新的帮教举措难以开展起来,因此,各级党委和政府财政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对安置帮教工作的资金投入,做到专款专用,落实和监督帮教费用的使用情况;另一方面,可以考虑采取政府投入为主体、社会支助相补充的办法,建立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基金,由民政部门统筹安排、合理使用,审计机关加强监督,监管基金流向;此外,各级安置帮教机构也要积极做好沟通、协调工作,争取财政和社会加大对安置帮教的资金投入,解决组织体系和队伍建设、信息化建设、宣传教育、就业安置和培训基地建设资金不足的困难;各行业组织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好的大企业也要多为社会发展尽社会义务,主动承担安置帮教工作责任,对这项工作提供必要的支持。
五、安置帮教工作要考虑以“文化立项”战略为依托,加强社会宣传攻势,构建立体、动态的安置帮教工作体系,以文化促帮教,以帮教构和谐
为了更好地开展高效有序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我们还有必要从“构建法制文化”的战略高度出发,以群众性法律文化建设为突破口,比如,一,建立每月定期的“安置帮教活动宣传日”活动,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在每年的适合时候建立“安置帮教活动宣传周”活动,综合、合理、有效地利用本地的社会资源,整体推进安置帮教工作发展,形成集法制宣传职能部门、各级党政机关、新闻传播机构以及包括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在内的全体公民之间,上下联动,全面发展普法和安置帮教宣传教育网络;二,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结合公民和刑释解教人员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努力探索更为广大人民群众接受的宣传教育形式和方法,提高社会认识,增强工作的实效性,如,建立“刑释解教人员读书日”活动,并将这项活动同社区矫正工作有机结合;三,要特别注意发挥电视、广播、报纸、互联网站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发挥它们迅速、生动、直观的优势,寓宣传教育于新闻事件,寓宣传教育于百姓生活,寓宣传教育于文艺娱乐,比如,我们可以考虑通过电台、电视台和互联网开办“安置帮教大家谈”等专门栏目,定时播出,组织大家讨论,谈见解,以案说法,现身说法,树立典型、反映群众呼声等,通过这种形式提高普法和安置帮教宣传教育工作的覆盖率,让全社会共同关心刑释解教人员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化歧视为乐助,让全社会理解和重视安置帮教工作,促进社会稳定,力争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
六、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为依托,构建市场化的就业安置和培训基地
为了使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有序开展,还应当建立安置帮教工作长效机制,安置帮教领导小组和安置帮教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探索开展“一能人助一人,一能人帮一群”活动,即通过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领导小组及其成员的工作,组织和介绍社会上那些有良好工作技能和工作经验的热心同志对刑释解教人员开展“一帮一”的技术指导和培训,并根据实际情况对刑释解教人员开展整体培训和传授技术经验,实现“一个能人带动一片”的良性互动,切实做好刑释解教人员的帮教工作和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对于刑释解教人员中原来有单位的,我们要积极与原单位协商,争取原单位接收;对没有单位或单位无力接受的,要鼓励、扶持他们从事个体经营或由其他单位安置;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由其亲属扶养、赡养或当地政府给予适当救济;在社会招工时,要积极向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有关单位推荐有一技之长的刑释解教人员,鼓励其竞争上岗;对没有资金、生产资料和技术或年老体弱、孤独无靠的刑释解教人员,由安置帮教组织、居委会共同安置。
通过创造条件,与企事业单位相结合,建立就业安置基地。通过创办过渡性安置实体或就业安置基地,安排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的刑释解教人员就业;对刑满释放、解除劳动教养人员中的大专院校毕业生、专业技术人员或者在劳动改造、劳动教养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安排就业时适当予以优先照顾,优先予以安排。
建立安置帮教人员技能培训基地,实施技能培训工程,注重发挥街道劳动服务公司或者有关劳动培训机构的作用,与社会培训机构联合建立就业技能培训中心,与社会资质考试并轨,制定减兔培训费的优惠政策,对家庭困难刑释解教人员减半收取学费,对家庭特别因难的刑释解教人员实行免费学习,有针对性地加强刑释解教人员的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其自身的劳动技能水平和适应社会的劳动能力。在培训费用的支出上,可以考虑“四个一点”的方法,就是:劳动培训部门减少一点;政府部门出一点;社区资助一点;刑释解教人员自己出一点。通过这种方法带动安置帮教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
七、整合社会资源,完善社会保障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的安置帮教良性氛围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要走向社会化,开展安置帮教社会化建设,一方面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和资源,广开门路,争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开展心理矫正等工作,营造全民参与的安置帮教氛围;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现阶段的社会保障。对本地刑释解教人员,其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基本生活有困难的,各级有关部门应将其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帮助申请最低基本生活保障,实现“应保尽保”;对外来的刑释解教人员,真正生活有困难,又没有工作的,建议纳入固定期限的“低保”范围,比如,三个月为限,同时加强同他们户籍地的安置帮教部门联系,一是做好落实低保的延续,二是便于必要的遣返,在给予低保后,如果三个月后仍然没有找到工作的,应当移交援住所管辖或遣送回原籍。
八、加强数字化、网络化安置帮教信息系统建设,逐步形成全息化的信息管理体系是安置帮教工作要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数字化的社会,因此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必须走向信息化和数字化管理,可是在现有的市镇村三级帮教组织网络体系中,由于种种原因,人员精力分散,加上司法行政系统本身力量的局限性,使安置帮教队伍力量薄弱,在实际工作中力不从心。
硬件设施不到位。除几个良好的基层安置帮教部门在硬件建设上配有电脑,具备实现实现信息化管理外,其余安置帮教部门多依托在司法所、社区办公,电脑合用,安置帮教系统不落实,即便是配备了电脑,可真正懂得操作电脑的工作人员寥寥无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刑释解教人员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推广和发展。
对此,一方面要加强安置帮教工作人员的信息化和电脑技能的培训,使之尽快掌握计算机知识;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电脑、互联网等现代高科技手段的作用,建设数字化、网络化安置帮教管理信息系统,使安置帮教工作人员需要了解某一情况,可以随时通过电脑迅速查询,便于因人制宜,开展帮教工作,大大节约工作时间,提高工作效率,这方面,全省的安置帮教工作系统正在建设之中。现阶段,有条件的司法局以及其所辖的司法所应该编制一些适合于本地区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计算机程序,一方面可以率先实现信息化管理,提高安置帮教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工作中培训人员,为将来全省安置帮教信息系统的普及打好基础。
九、以“长三角”开发为契机,积极探索开展安置帮教工作的新思路,打开安置帮教工作的新局面
安徽省是“长三角”的前沿阵地和中心地带,随着“长三角”的开发和经济的发展,在安置帮教工作中不断出现情况和新问题,比如,近几年来,刑释解教人员到沿海地区打工和就业的人数逐年增多,这样难免会出现一些脱管、漏管的现象。同时,外地有刑满释放人员为了生计,前来我省经商和就职,他们并不能排除在我省发生重新犯罪的可能性,因此安置帮教工作要做到前瞻性,必须采取有效途径,强化专项管理,认真组织对刑释解教人员进行排查清理工作,进行登记造册、分类梳理、回访考察,全面掌握各类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情况,突出重点,把漏管脱管人员作为工作重点来抓,同时也要积极组织、相互配合,做好跨地区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
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巨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广泛动员政府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分工协作、齐抓共管。我们要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普法宣传和安置帮教“四化”建设为突破点,着重引导政法工作从事后严打补救向事前预防方向转变,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法制意识和理性行为能力,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努力开创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的新局面。
《浅谈加强安置帮教工作之思路和对策》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浅谈加强安置帮教工作之思路和对策。
第四篇:安置帮教制度
安 置 帮 教 制 度
一、安置帮教小组负责学校劳教释放人员,监外执行五种罪犯(缓刑、管制、保外就医、剥夺政治权利、假释和暂预监外执行)的安置帮教工作。
二、对两劳释放人员实行二帮一的方法,每季回访一次,并做好回访记录。帮助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尽力做好安置工作。
三、协助公安机关做好监外执行罪犯的监控和管理工作,落实一名帮教人员实施帮教。
四、定期对刑满释放人员和监外执行罪犯进行法制教育,每季度集中学习不得少于一次。
五、要随时掌握帮教对象的活动情况和思想状况,发现新情况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
六、向镇政府综合治理办公室汇报总结情况。
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
第五篇:安置帮教试题(推荐)
江苏省司法行政系统
安置帮教社会工作者职业培训考试试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一)政治理论部分
1、以下哪个内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不属于公民基本道德规范?(D)
A、爱国 B、敬业
C、诚信 D、自由
2、十八大提出要确保到(B)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A、2018 B、2020 C、2025 D、2030
3、(A)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A、法治
B、德治
C、人治
D、法治和德治
4、坚持用制度(D),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的根本之策。
A、管权
B、管事 C、管人 D、管权管事管人
5、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始终(D)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A、实现好
B、维护好 C、发展好
D、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6、推进依法行政,切实做到严格(D)。A、规范执法
B、公正执法
C、文明执法
D、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7、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增强全社会学法(D)意识。
A、尊法 B、守法 C、用法 D、尊法守法用法
8、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D)和司法公信建设。A、政务诚信 B、商务诚信 C、社会诚信 D、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
9、坚持和发展(C)是贯穿党的十八大报告的一条主线。A、共产主义 B、社会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社会主义理论
10、十八大报告指出: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D)。
A、以言代法 B、以权压法 C、徇私枉法 D、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
11、我国形成了以(B)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A、民法 B、宪法 C、刑法 D、诉讼法
1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C)共同推进。A、公正司法 B、严格执法 C、依法行政 D、依法办事
13、习近平强调,(A)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A、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B、确保社会安全
C、保证稳定 D、促进和谐
14、习近平指出,(B)是政法工作的核心价值追求。A、促进社会和谐 B、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C、促进社会文明 D、促进社会稳定
15、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政法战线要旗帜鲜明坚持(D)。A、依法办事 B、严格执法 C、执法为民 D、党的领导
16、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C)。A、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B、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D、国家治理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17、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将每年的(A 为国家宪法日。
A、12月4日 B、12月5日 C、11月4日 D、11月5日
18、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规定建立(A 度。
A、宪法宣誓 B、国旗宣誓 C、党旗宣誓 D、法律宣誓
19、(A)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A、全面贯彻实施宪法 B、有法可依 C、有法必依 D、执法必严
20、党的十八大强调,(B)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A、以德治国 B、依法治国
C、建设法治国家 D、建设民主国家
(二)安置帮教工作业务知识)定)制
1、江苏省综治委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组办公室设在(B)。
A、省公安厅 B、省司法厅 C、省民政厅 D、省财政厅
2、司法所通过全国刑满释放人员信息管理系统查看、下载辖区内预释放人员名单,确定衔接人员和衔接日期,填写回执单于(A)个工作日内录入全国刑满释放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向监所反馈,重点帮教对象要通报公安派出所、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A、3 B、5 C、7 D、10
3、上级司法行政机关对下级司法行政机关(C)进行一次安置帮教工作考核。
A、每半年 B、每季度 C、每年 D、每月
4、(A)是指罪犯刑满释放时,由监狱、看守所与司法所之间为了工作衔接而相互提供的相关信息。
A、衔接信息 B、户籍信息 C、犯罪案底信息 D、核查信息
5、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档案资料一般保存期为(C)年,到期销毁的,应报上级安置帮教工作机构核准。
A、3 B、5 C、10 D、20
6、(C)是刑满释放人员危险性评估的实施单位,负责对刑满释放人员的摸底排查、危险性评估、确定危险等级、制定和落实管控措施和帮教计划等工作。
A、各县(市、区)司法局 B、各省辖市司法局 C、各乡镇(街道)司法所 D、省司法厅
7、刑满释放人员的危险性评估,原则上(B)进行一次,对评估确定为C类人员自季度评估后的下月起每月评估一次。
A、每半年 B、每季度 C、每年 D、每两个月
8、安置帮教工作中所称的“三假人员”是指(C)人员 A、假姓名、假身份、假学历 B、假姓名、假住址、假学历 C、假姓名、假身份、假住址 D、假身份、假住址、假学历
9、司法所、公安派出所(B)相互通报一次辖区内刑满释放人员特别是重新犯罪风险较高人员的情况,对各自登记在册的人员名单进行比对,发现漏登漏报的要及时增补,并落实好帮教措施。
A、每周 B、每月 C、每季度 D、每半年
10、(A)于2010年4月启用,是各级安置帮教办公室、司法所与全国监狱、看守所互动的工作平台。
A、全国刑满释放人员信息管理系统 B、监狱服刑人员信息管理系统 C、江苏省刑释解教人员信息管理系统 D、戒毒人员信息查询系统
11、根据苏安教办[2011]4号文件规定,县(市、区)定期分析和报告工作(C)进行,省辖市定期分析和报告工作按季度进行。
A、按年 B、按半 C、按月 D、按季度
12、监狱、看守所在罪犯刑满释放前(D)内,要将其在监狱、看守所内表现、综合评估意见、帮教建议等通过全国刑满释放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传递至其户籍所在地县级安置帮教办公室、公安机关和乡镇(街道)司法所。
A、3个月 B、15天 C、10天 D、1个月
13、(D)年,中央综治委要求各地把安置帮教工作纳入基层平安创建活动之中,切实抓紧抓好。
A、1982 B、1987 C、1992 D、1997年
14、根据江苏省《关于构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工作体系的意见》文件精神,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危险性评估覆盖率要达到(D)。
A、70%以上 B、80%以上 C、90%以上 D、100%
15、监所应在罪犯刑满释放当日(B)前办结释放手续,以便衔接人员于当日及时接走刑满释放人员。
A、8时 B、11时 C、18时 D、24时
16、安置帮助小组每月(A)要将本村(社区)安置帮教对象上月安置帮教工作情况报告乡镇(街道)司法所。
A、上旬 B、中旬 C、下旬 D、月底
17、(C)就是要求各级安置帮教机构会同社会各有关部门,在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能帮助解决他们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现实问题,使其生活有着落。
A、帮教 B、救助 C、安置 D、保护
18、安置帮教工作全覆盖的(C),是指从罪犯入监、入矫开始,社会组织入监帮教、出监前或解除社区矫正前的评估、刑满释放信息和解除矫正信息的录入、刑满释放接送衔接、解除矫正的对接性衔接,到安置帮教、监督教育,直至撤销帮教,整个流程要实现全覆盖,无一疏漏。
A、全员化 B、全方位 C、全流程 D、全公开
19、安置帮教工作中的(C)是指安置帮教机构、社会组织和个人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帮助和教育,使其重新做人的过程。
A、安置 B、教育 C、帮教 D、衔接
20、安置帮教的(D)工作主要是指在服刑人员即将刑满释放、融入社会以前,监狱、看守所与公安、司法行政等部门相互配合,完成其由受监狱等部门强制监管向社会化管理和帮助转变的一系列工作。
A、安置 B、教育 C、帮教 D、衔接
21、安置帮教工作衔接无缝化要求通过安置帮教工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对刑满释放人员实现衔接无缝化,刑满释放人员(B)衔接。
A、80% B、100% C、60% D、90%
22、根据江苏省《关于构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工作体系的意见》文件精神,重点刑满释放人员接送率应达到(D)。
A、70%以上 B、80%以上 C、90%以上 D、100%
23、每季度最后一个月(D)日前,各乡镇(街道)司法所通过全国刑满释放人员信息管理系统上报本季度《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情况统计表》(法定节假日顺延)。
A、4 B、10 C、14、D、24
24、对有明显(A)倾向的刑释人员,安置帮教的工作重点在于预防控制其重新犯罪。
A、重新犯罪 B、失业 C、流浪社会 D、自杀
25、(B)是指经省、市、县(市、区)综治委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组办公室或乡镇(街道)司法所确认、授牌,具有接纳安置一定数量刑满释放人员能力的各类企业、个体工商户。
A、安置帮教志愿者协会 B、过渡性安置基地 C、安置帮教管理服务中心 D、安置帮教基金
26、对一般帮教对象刑满释放时,由(D)负责动员其家庭成员或所在村(社区)代表将其接回。
A、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B、公安派出所 C、县(市、区)安置帮教机构 D、司法所
27、安置帮教工作领域的专职社工,是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服务的形式设立的(B)岗位。
A、服务性 B、公益性 C、救助性 D、辅助性
28、对于刑满释放人员中的“三无人员”,(A)要派人将其接回,并进行安置,帮助其实现就业。
A、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B、公安派出所 C、村(社区)D、司法所
29、按照有关规定,安置帮教对象重新犯罪率应该控制在(B)以下。A、3‰ B、3% C、5% D、1‰
30、按照规定,乡镇(街道)安置基地每年至少能够接收刑满释放人员(A)人以上。
A、3 B、5 C、10 D、30 8
31、对于每个帮教对象,村、社区居委会接到乡镇(街道)司法所寄发的安置帮教对象相关材料或者司法所电话通知后,应在(B)建立帮教小组。
A、24小时内 B、3日内 C、5日内 D、7日内
32、我省有关文件规定,刑满释放人员当年重新犯罪率不得超过(B)。A、3% B、1.5% C、1% D、1‰
33、安置帮教工作领域的专职社会工作者,是指具备一定条件,(A)人员。
A、专门从事安置帮教事务的全日制专业 B、兼职从事安置帮教事务的临时性专业 C、专门从事安置帮教事务的全日制非专业 D、兼职从事安置帮教事务的临时性非专业
34、社区矫正人员解除矫正后,由当地(C)负责做好衔接工作,将其纳入安置帮教工作范围,确定帮教责任人,落实后续帮教措施。
A、公安派出所 B、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 C、司法所 D、县级以上安置帮教管理服务中心
35、对于安置在过渡性安置基地的(B)人员,由当地公安机关办理暂住(居住)登记手续,司法行政机关落实帮教措施。
A、三无 B、三假 C、孤寡 D、病残
36、服刑人员信息核查要求,司法所通过全国刑满释放人员信息管理系统查看服刑人员基本信息,核实身份后将核实结果连同制定的配合监管改造方案,于(D)个工作日内录入全国刑满释放人员信息管理系统反馈给监所。
A、10 B、7 C、5 D、3 9
37、一般来说,对监狱(含未成年犯管教所)、看守所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期限为(C)年。
A、十 B、七 C、五 D、四
38、一般来说,对解除社区矫正人员的安置帮教期限为(B)年。A、一 B、三 C、五 D、十
39、司法所从接收刑满释放人员之日起(B)日内,应摸清其服刑期间的表现情况,同时填写基本情况登记表,将监所部门发放的通知书一并存入个人档案。
A、3 B、5 C、7 D、10 40、1994年2月14日,中央综治委、公安部、司法部、劳动部、民政部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联合下发了(B)文件,明确规定安置工作的性质是在各级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特定对象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和管理活动。
A、《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
B、《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和帮教工作的意见》
C、《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政法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见》
D、《关于进一步做好服刑、在教人员刑满释放、解除劳教时衔接工作的意见》
41、《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罪犯释放后,公安机关凭(C)办理户籍登记。
A、出监登记表 B、危险性评估报告
C、释放证明书 D、职业技能鉴定证书
42、《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对刑满释放人员,(C)帮助其安置生活。
A、当地司法所 B、当地民政部门 C、当地人民政府 D、当地居委会或村委会
43、《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国发〔2014〕47号)规定,临时救助制度实行地方(C)负责制。
A、各级党委 B、各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 C、各级人民政府 D、各级司法机关
44、《国务院关于全面建立临时救助制度的通知》(国发〔2014〕47号)规定,(C)地方人民政府部门要统筹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的临时救助工作。
A、省级 B、市级以上 C、县级以上 D、乡镇以上
45、我省有关文件规定,要按照(B)名刑满释放人员配备1名安置帮教社工的标准来配备安置帮教专职社会工作者。
A、100 B、50 C、30 D、15
46、江苏省司法厅《关于推进县(市、区)安置帮教管理服务中心建设的意见》(苏司通〔2013〕140号)要求,2015年全省县(市)安置帮教管理服务中心建成率要达到(D)。
A、60% B、80% C、90% D、100%
47、(C)负责对安置帮教志愿者的教育培训,开展志愿工作的宣传和交流,提高其工作技能和服务水平。
A、乡镇(街道)司法所 B、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
C、县(市、区)安置帮教机构 D、县(市、区)民政部门
48、县(市、区)司法局负责对安置帮教管理服务中心进行管理,(B)至少进行一次工作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
A、每个月 B、每季度 C、每半年 D、每年
49、安置帮教管理服务中心要定期向司法局报告工作,安置帮教对象重新犯罪、突发事件等重大事项应于(A)内向司法局报告。
A、24小时 B、48小时 C、72小时 D、1周
50、县(市、区)安置帮教管理服务中心有重点刑满释放人员被临时过渡性安置时,县(市、区)司法局或安置帮教管理服务中心应根据入住人员数量,安排(D)进行管理。
A、安置帮教专职社会工作者 B、安置帮教志愿者 C、安置帮教对象近亲属 D、政法专编人员
51、重新犯罪信息通报制度要求县(市、区)公安(分)局、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要在(C)天内分别将对刑满释放人员实施刑事强制措施、批准逮捕、刑事判决等信息通报当地司法局。
A、5 B、10 C、15 D、30
52、对于有就业愿望和就业能力的刑满释放人员,(C)应及时指导和督促他们到户籍所在地进行失业登记。
A、村(居)委会 B、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 C、基层安置帮教组织 D、地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
53、(C)是安置帮教工作的决策者和指挥者。A、各级司法行政机关 B、各级综治部门
C、各级党委、政府 D、各级公安机关
54、我国改革开放以前的安置帮教工作着重以(A)为主。A、就业安置 B、文化教育 C、思想教育 D、法制教育
55、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工作要实现多元化,通过落实原有责任田(林)、自谋职业等多种途径,实现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刑满释放人员(D)就业。
A、70% B、80% C、90% D、100%
56、对安置帮教专职社会工作者的考核由(B)负责。A、市司法局 B、县级司法局 C、司法所
D、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
57、对安置帮教专职社会工作者的日常考评由(C)负责。A、市司法局 B、县级司法局 C、司法所
D、乡镇人民政府或街道办事处
58、全国刑满释放人员信息管理系统显示某监狱新录入的服刑人员李某户籍地为甲市的乙县丙镇,丙镇安置帮教工作人员在信息核实时发现李某早在两年前就已搬迁至同在甲市的丁县戊镇定居生活,丙镇安置帮教工作人员按照程序退回上级请求重新发送核实,(A)安置帮教机构可对这一请求进行审批变更。
A、甲市 B、乙县 C、丁县 D、甲市、乙县、丁县都可以
59、刑满释放人员赵某重新犯罪危险性评估得分为65分,据此评估结果,赵某应该划分为(A)人员。
A、高等级危险性(C类)B、中等级危险性(B类)C、低等级危险性(A类)D、无法确定危险等级
60、重点帮教对象应由司法所与公安派出所共同落实管控措施,(B)走访一次,及时登记走访记录。
A、每半个月 B、每月 C、每季度 D、每半年
二、多项选择题
(一)政治政治理论部分
1、下列哪些内容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属性?(ABCD)
A、自由 B、平等 C、公正 D、法治
2、政法机关要信仰法治、坚守法治,做(ABCD)的执法者。A、知法 B、懂法 C、守法 D、护法
3、(ABCD)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A、解放思想 B、实事求是 C、与时俱进 D、求真务实
4、坚持(ABCD),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A、系统治理 B、依法治理 C、综合治理 D、源头治理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由(ABC)三位一体构成的。A、道路 B、理论体系 C、制度 D、法治
6、十八大报告提出要逐步建立以(ABD)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
A、权利公平B、机会公平C、收入公平D、规则公平
7、加强法治工作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支(ABCD)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
A、忠于党 B、忠于国家 C、忠于人民 D、忠于法律
8、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ABCD)A、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B、绝不允许以言代法 C、绝不允许以权压法
D、绝不允许徇私枉法
9、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宪法和法律实施,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尊严、权威,形成人们不愿违法、不能违法、不敢违法的法治环境,做到(ABC)。
A、有法必依 B、执法必严 C、违法必究 D、立法科学
10、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加强(ABCD)建设。
A、政务诚信 B、商务诚信 C、社会诚信 D、司法公信
(二)安置帮教工作业务知识
1、安置帮教工作社会化具体表现在(ABC)几个方面。A、安置帮教主体社会化 B、安置帮教形式社会化 C、安置帮教手段社会化 D、安置帮教内容社会化
2、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危险性评估的重点是(ABCD)A、主观恶性较深、社会交往复杂的人员
B、有暴力、涉黑、涉恶、涉毒、涉枪犯罪史的人员
C、有悲观厌世情绪、敌视社会心理,教育改造不彻底的人员 D、有重新犯罪倾向以及“无家可归、无亲可投、无业可就”人员
3、安置帮教工作主要由(ABC)等几方面构成 A、衔接 B、安置 C、帮教 D、转化
4、我省安置帮教信息系统有(ABD)等五大功能模块
A、必接必送 B、分类管理 C、统计报表 D、安置帮教管理
5、新中国建立后,改革开放前,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途径大体上有(ABCD)。
A、留场落户就业安置 B、由监狱成立的专门农场落户就业安置 C、社会安置 D、其他安置
6、我国安置帮教工作的经验有(ACD)
A、党委政府主导 B、借鉴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先进经验 C、社会化帮教 D、安置帮教工作与社会发展相协调
7、安置帮教工作全覆盖的原则有(ABC)
A、以人为本与服务为先原则 B、党政主导与社会参与原则 C、突出重点与注重实效原则 D、与时俱进与科学发展的原则
8、根据江苏省《关于构建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全覆盖工作体系的意见》文件精神,安置帮教工作全覆盖的主要目标,是在全省建成(ABCD)的刑满释放人员服务管理体系。
A、信息主导 B、教育科学 C、帮扶多元 D、专群结合
9、安置帮教管理服务中心的作用有(ABC)A、食宿作用 B、教育作用 C、培训作用 D、就业作用
10、专职社会工作者一般应具有(ABCD)等方面的要求 A、专业知识 B、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环境适应能力 C、心理素质 D、道德素质
11、专职社工在聘用期内有突出表现或重大贡献的予以表彰奖励,奖励种类有(BC)等。
A、表扬 B、嘉奖 C、评定先进工作者 D、记功
12、安置帮教志愿者按照(ABCD)的原则,在各级综治委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协助开展安置帮教工作。
A、尽己所能 B、不计报酬 C、帮助他人 D、服务社会
13、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安置帮教组织应及时协助他们办好落户手续,并建立帮教小组,签订帮教协议,落实帮教措施。帮教小组的成员由(ABCD)及家属组成。
A、司法所专职人员 B、社区民警 C、村(社区)干部 D、帮教志愿者
14、刑满释放人员中的“三无”人员是指(ABC)A、无家可回 B、无业可就 C、无亲可投 D、无职业技能
15、对刑满释放人员进行重新犯罪危险性评估,由(BCD)组成评估小组组织实施,有关监狱、看守所予以配合。
A、刑满释放人员亲属 B、乡镇(街道)司法所 C、村(社区)基层组织 D、驻地派出所民警
16、开展延伸帮教的方法有(ABCD)A、物质资助 B、提供心理支持 C、开展技术教育、加强就业培训 D、法律援助
17、分类帮教的形式有(ABC)A、平时帮教 B、重点帮教 C、解除帮教 D、个性化帮教
18、对安置帮教对象重新犯罪形势进行分析研判的目的有(BCD)A、为地方经济发展统计劳动力资源情况 B、及时掌握安置帮教工作情况 C、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D、最大限度的预防和减少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
19、要求安置帮教工作管理人员工作中做到“三个不”是指(ABC)。A、不嫌弃 B、不歧视 C、不纠缠旧罪过
D、不掌握过去情况
20、过渡性安置基地的作用有(AB)
A、有效落实衔接管理措施,及时了解刑满释放人员思想动态和生活困难,有效解决他们刚回归时的生活着落问题,为刑满人员提供适应社会的过渡场所,帮助其更好地融入社会,体现政府的关怀。
B、有利于减少重新犯罪,减少和消除社会对抗,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C、落实幸福民生工程各项措施,彻底解决刑满释放人员,尤其是“三无人员”的生活、就业、养老等问题。
D、为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后创业提供全面的培训,帮助他们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培育回归创业典型,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关注安置帮教工作。
21、对安置帮教工作管理人员的“四知道”工作要求是指(ABC)以及知道安置帮教对象的工作单位。
A、知道安置帮教对象的姓名 B、知道安置帮教对象的住所 C、知道安置帮教对象的罪错 D、知道安置帮教对象的主要社会关系
22、发生(ABC)等情形时,应及时解除帮教。A、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期满 B、刑满释放人员帮教期内重新犯罪 C、发生其他需要解除帮教的情形
D、刑满释放人员直系亲属或配偶请求撤销帮教
23、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衔接管理包括(ABCD)、制定和落实帮教措施等内容。
A、出监前教育 B、监所向社会移交、转递文书 C、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报到落户 D、及时列管接茬
24、安置帮教对象大致可以分为(BCD)等几大类。A、一般 B、危险 C、稳定 D、弱势
25、安置帮教协会可以担负对刑满释放人员的(ABC)几大职能。A、帮扶 B、劝业 C、募款 D、教育
26、对在册的刑满释放人员,根据其(BC)建立分类帮教制度实行分类帮教。
A、家庭经济状况 B、社区表现 C、重新犯罪倾向程度 D、劳动技能
27、安置帮教工作的对象包括(ABC)。A、从监狱(含未成年犯管教所)刑满释放的人员 B、从看守所刑满释放的人员 C、解除社区矫正的人员
D、执行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回归社会的人员28、1981年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处理逃跑或者重新犯罪的劳改犯和劳教人员的决定》规定,犯人刑满释放,除强制留场就业的以外,均应放回捕前所在地或直系亲属所在地,当地公安机关凭释放证明给予落户,由(ABC)负责安置就业。
A、原工作单位 B、当地劳动部门 C、街道 D、公安派出所
29、监狱工作的“三个延伸”是指(ABC)A、监狱向社会延伸 B、向后延伸 C、社会向大墙内延伸 D、向下延伸
30、安置帮教工作中的“双包五落实”是指(CD)、帮教组织落实、主管领导落实、帮教人员落实、帮教措施落实、帮教任务落实。
A、包安排就业 B、包思想转化 C、包引导就业 D、包思想帮教
三、判断题
(一)政治理论部分
1、党的政策与法律本质上是一致的(√)。
2、我们要从社会层面,紧紧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3、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依法执政,关键是依宪执政。(√)
4、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5、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和法律,党可以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
6、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是权力正确运行的重要保证。(√)
7、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8、要坚持司法为民,改进司法工作作风,通过热情服务,切实解决好老百姓打官司难问题(√)
9、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10、坚持系统治理,加强政府领导,发挥党委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
11、稳定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
12、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更加注重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特色鲜明、富有效率的,已经是尽善尽美、成熟定型的。(×)
14、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是政法工作的根本目标。(×)
15、保障人民安居乐业是政法工作的基本任务。(×)
16、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是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
17、我国形成了以民法为统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8、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
19、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首要任务和基础性工作。(√)
20、要以最坚决的意志、最坚决的行动扫除政法领域的腐败现象,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二)安置帮教工作业务知识
1、安置帮教工作是一种准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的活动。(×)
2、安置帮教工作的对象,仅限从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看守所依法刑满释放后的人员和社区矫正期满被解除矫正的人员。(√)
3、重点帮教对象是被监所评估为回归社会后重新犯危险性较高的那部分刑满释放人员。(√)
4、对于安置帮教对象中具有重新犯罪倾向的刑满释放人员,根据实际需要,也可以不将其界定为重点预防对象。(×)
5、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看守所刑满释放的人员和解除社区矫正人员,终生都是安置帮教工作的工作对象。(×)
6、安置帮教工作实现全覆盖,其工作着力点就是要深入推进刑满释放人员的管理、教育和帮扶。(√)
7、安置帮教管理服务中心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建立以政府投资为主,司法行政部门具体管理,集食宿、教育、培训、救助等管理服务功能为一体的安置帮教管理服务机构。(√)
8、安置帮教专职社会工作者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协助基层司法所开展安置帮教工作和社区矫正工作。(×)
9、刑满释放人员接回补助费用由各地财政预算安排。(√)
10、按照监所刑满释放人员接送制度要求,重点帮教对象的接回率要保证80%,一般帮教对象接回率要达到50%。(×)
11、因为刑满释放人员曾经违法犯罪给社会和他人造成危害,所以他们刑满释放后即使确实生活困难,各方面符合条件,也不应该将他们纳入当地最低生活保障范围。(×)
12、安置帮教工作管理人员是指在刑满人员安置帮教工作中的领导者、管理者。(√)
13、构建安置帮教工作全覆盖的目标,需要做好衔接无缝化、帮教科学化、安置多元化、管理信息化等工作。(√)
14、安置帮教工作全覆盖的任务包括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构建动态管控模式、丰富教育服务方法、引导社会多元参与、健全完善工作载体等。(√)
15、安置帮教工作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可以泄露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社区矫正人员的个人隐私。(×)
16、专职社工一般是指经过笔试、面试、体检和政审后择优聘用的编内工作人员。(×)
17、对农村刑满释放人员,在为他们落实好责任田(林)的基础上,应尽可能把他们介绍到企业就业或组织外出打工。(√)
18、帮教协会按照“政府主导推动、社团自主运作、社会各方参与”的模式运作,为社会各界在安置帮教工作中进行交流、学习、培训以及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提供平台。(√)
19、安置帮教基金以社会的慈善募捐为主,但政府的财政拨款等形式也是基金筹集的重要途径。(×)
20、对城镇刑满释放人员,要努力帮助他们认清形势,尽快转变就业观念,设法做好原单位接收或扶助他们自谋职业、自食其力的工作。(√)
21、安置帮教工作应在上级安置帮教工作机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
22、安置帮教工作只要有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就不需要社会力量来共同参与。(×)23、1992年7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政法工作,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见》提出:“对刑满释放人员,一是提倡尽可能由原单位接受安置;二是鼓励和帮助其自谋职业;三是暂时无业可就的,由司法行政部门和劳动部门共同开办以第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实体,予以就业前的过渡性安置,并积极帮助其就业,防止流落社会重新犯罪。”(√)
24、党和政府重视对刑满释放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是我国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出狱人保护、更生保护等主要由社会、民间组织倡导、参与有明显不同,优势明显,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优越性。(√)
25、安置帮教工作全覆盖要实现的全方位覆盖,就是指安置帮教工作要在衔接管理、就业安置、社会救助、教育帮扶、管理引导等方面统筹兼顾开展工作,不可只帮不管,或只管不教。(√)
26、刑满释放人员安置帮教工作既是体现以人为本的终极关怀,也是社会自我保护之需要。(√)
27、因为安置帮教工作具有政府公益性的特征,所以安置帮教工作必然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强制性。(×)
28、依托企业建立的县(市、区)过渡性安置基地,每年至少要能够接收刑满释放人员3人以上。(×)
29、对安置帮教社会工作者予以嘉奖或评定先进工作者,均应经县(市、区)司法局或市司法局批准。(×)
30、县(市、区)司法局和司法所要定期到公安(分)局、派出所了解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情况,及时向县(市、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分)局提供刑满释放人员帮教期间的表现情况,及时协助配合做好有关调查取证工作。(√)
31、安置帮教工作中的人户分离是指刑满释放人员户籍所在地和实际居住地不一致。(√)
32、刑满释放人员回社区的,由落户地的街道和乡、镇人民政府接收,享受与其他居民同等的待遇。(√)
33、保留职工身份或未解除劳动合同的刑满释放人员一律由原单位安排就业。(×)
34、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门对刑满释放人员实行有偿求职登记,符合条件的优惠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
35、刑满释放人员符合就业困难人员认定条件的,可以纳入就业援助范围,享受税费减免、贷款贴息、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公益性岗位优先安置、重点帮助等就业援助政策。(√)
36、企业吸纳刑满释放人员就业,不得享受任何就业扶持政策。(×)
37、因长期服刑导致原有责任田(林)被他人耕种的,刑满释放后,就不应为其落实原有责任田(林)。(×)
38、刑满释放人员在服刑前已参加失业保险或正在领取失业保险金,其刑满释放后,符合条件的,可以按照规定享受或恢复失业保险待遇。(√)
39、服刑人员服刑期间原有的责任田(林)被征用的,不应为其保留安置补偿费。(×)
40、按照相关规定,刑满释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属于营业税应税劳务的月营业额未达到5000元的,可以免征营业税。(√)
41、基层安置帮教组织针对初次评估为重新犯罪风险较高人员和少数恶习较深、社会交往复杂、有敌视社会心理的人员以及“三无人员”每月所进行的重新犯罪危险性评估结果为内部资料,不得向地方公安派出所通报。(×)
42、对重新犯罪风险较低人员,可以改为每半年进行一次新的评估。(×)
43、对一般帮教对象的平时帮教,可以每半年走访一次。(×)
44、重点帮教对象应由司法所与公安派出所共同落实管控措施,每月走访一次,及时登记走访记录。(√)
45、当刑满释放人员遇有婚丧嫁娶家庭变故等重大事件时,帮教小组必须及时走访,在重大节日、重点时段必须切实掌握帮教对象的情况。(√)
46、各地公安派出所、司法所要加强对外来刑满释放人员的排查、管理、帮扶、教育工作,努力减少和预防外来刑满释放人员重新犯罪。(√)
47、重点帮教对象仅仅指有明显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不包括经济困难、生活无着落的刑满释放人员中的弱势群体。(×)
48、安置帮教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也是社会管理综合治理的系统工程。(√)
49、对于重点帮教对象,安置帮教部门为了工作需要,可以适度限制其人身自由。(×)
50、安置帮教工作是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活动,因此必然具有公益性、民间性、自愿性的特征。(×)
51、政府只能对刑满释放或被解除社区矫正的人员,以公益性的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而在其无犯罪情形的情况下,不能采取任何强制性措施。(√)
52、刑满释放人员是指根据人民法院判决或裁定确定的刑期,通过执行刑罚和矫正,服刑和矫正期满,由刑罚执行机关结束刑罚执行和矫正,回归社会的人员。(√)53、1991年七届人大常委会十八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明确规定:“妥善安置刑满释放和解除劳教的人员,减少重新违法犯罪。”(√)
54、安置帮教工作的全员化,就是指对每一位刑满释放人员要覆盖到位。(√)
55、安置帮教工作的效益包括政治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56、为保证工作独立性,县(市、区)安置帮教管理服务中心不应与县(市、区)司法局安置帮教工作管理部门合署办公。(×)
57、安置帮教专职管理人员既包括安置帮教专职社会工作者,也包括安置帮教志愿者。(×)
58、安置帮教专职社会工作者的工作职责要求不包括负责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社区矫正人员文书档案管理,规范运作安置帮教信息管理平台。(×)
59、对安置帮教专职社会工作者的考评考核制度分为日常考评、季度考核和考核三种。(×)
60、根据财税〔2010〕84号文件规定,对持《就业失业登记证》(注明“自主创业税收政策”)的刑满释放人员从事个体经营(除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外)的,27 在3年内按每户每年8000元为限额依次扣减其当年实际应缴纳的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附加和个人所得税。(√)
四、简答题
(一)政治理论部分
1、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原则。要点:⑴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⑵坚持人民主体地位。⑶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⑷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⑸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2、简述建设法治中国的“两个坚持”
要点:⑴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 ⑵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
3、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基本涵义。
要点:⑴从国家层面来说,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⑵从社会层面来说,要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⑶个人层面来说,要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要重点解决好损害群众权益的突出问题,要做到“四个决不允许”,其内容是什么?
要点:⑴决不允许对群众的报警求助置之不理,⑵决不允许让普通群众打不起官司,⑶决不允许滥用权力侵犯群众合法权益,⑷决不允许执法犯法造成冤假错案。
5、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五个过硬”和“十六字方针”的内容是什么? 要点:⑴“五个过硬”:政治过硬、业务过硬、责任过硬、纪律过硬、作风过硬
⑵“十六字方针”:信念坚定、执法为民、敢于担当、清正廉洁
6、总书记提出“三严三实”的要求,“三严三实”的内容是什么? 要点:⑴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⑵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
7、党的十八大要求全党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其内容是什么?
要点: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8、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怎样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 要点: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
9、习近平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强调政法工作的三项主要任务是什么? 要点:⑴维护社会大局稳定;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⑶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10、简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要形成的五个体系。
要点: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形成⑴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⑵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⑶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⑷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⑸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二)安置帮教工作业务知识
1、安置帮教工作人员必须遵守的工作纪律有哪些? 要点:安置帮教工作人员必须遵守以下工作纪律:
(1)不得泄露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社区矫正人员的个人隐私;(2)不得歧视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社区矫正人员;(3)不得吃请受礼;
(4)不得侮辱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社区矫正人员的人格;(5)不得处罚刑满释放人员和解除社区矫正人员;(6)不得凭个人意志和感情办事。
2、什么是安置帮教工作全覆盖?
要点:安置帮教工作全覆盖是指安置帮教工作要全员化、全流程、全方位覆盖刑满释放人员,使刑满释放人员不脱管、不漏管,把刑满释放人员百分之百纳入安置帮教工作之中,以降低刑满释放人员的重新犯罪率为目标,促进其顺利融入社会,成为守法公民。
3、服务工作理念在具体的安置帮教工作中,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人为本、平等对人、真诚待人、真心助人。
4、安置帮教机构和工作人员在对刑满释放人员开展个性化安置帮教,捕捉其个性长处、重塑人格的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哪些?
要点:安置帮教机构和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要注意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引导刑满释放人员确立正确的思维方法;二是在帮教过程中,善于抓住刑满释放人员的长处,搜索个性品质中的“闪光点”,促其转变。
5、重点帮教对象主要有哪些?
要点:重点帮教对象主要包括:经评估认为回归社会后有明显重新犯罪倾向的人员,刑满释放前仍没有核实清楚姓名、身份、住址的人员,刑满释放后无家可归、无业可就、无亲可投的人员等。
6、重新犯罪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要点:重新犯罪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有:刑满释放人员基本情况、监所教育改造情况、回归社会表现情况。
7、简述我国现时期社会帮教工作的基本特点。
要点:我国现时期社会帮教工作的基本特点是“三个转变”,即:以行政手段为主向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为主转变;由部门行为向政府行为与社会行为相结合转变;由引导、提倡为主向制定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制为主转变。
8、什么是安置帮教工作的效益?
要点:安置帮教工作的效益,就是指在安置帮教工作中,各活动或行为主体所使用的手段和方式方法及所预期的结果,同安置帮教工作所取得的符合社会管理综合治理需求的效果之间的比较。
9、简述过渡性安置基地的级别。
要点:依托社会机构、企业建立的过渡性安置基地分为四级:一是省级过渡性安置基地,二是省辖市级过渡性安置基地,三是县(市、区)级过渡性安置基地,四是乡镇(街道)级过渡性安置基地。
10、什么是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衔接管理?
要点: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衔接管理是指监狱(看守所)与社会有关部门各负其责、超前落实、密切配合、相互配合,共同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回归社会前后的法制及政策教育、文书转递、接茬帮教等工作的有效管理活动。
11、刑满释放人员档案内容包括哪些? 要点:刑满释放人员档案包括以下内容:
(1)全国刑满释放信息管理系统下载的本人基本信息表;(2)释放通知书、社区矫正解矫通知书及其他相关法律文书;(3)走访、谈话记录;(4)安置帮教工作协议书;
(5)江苏省刑满释放帮教安置工作记录簿(帮教期由村、社区负责填写,帮教期满交由司法所存档);
(6)决定解除帮教记录;(7)其他。
12、如何建设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安置帮教工作制度?
要点:一是尽快推进安置帮教工作的立法工作;二是安置帮教工作项社会多元化发展;三是完善信息化平台建设。
13、对安置帮教对象开展个性化帮教有哪些独特方法?
要点:对安置帮教对象开展个性化帮教的独特方法有:人性化帮教、亲情化帮教、类别化帮教、爱心感化帮教、经济控制帮教、隔离约束帮教和换位思考帮教等七种。
14、安置帮教工作面临的困境有哪些?
要点:安置帮教工作面临的困境有:衔接制度落实不到位、职业技能培训不足、过渡性安置基地的建设不平衡。
15、什么是延伸帮教?
要点:延伸帮教是指各级安置帮教工作机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行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家属等社会力量在监狱对服刑人员进行思想改造的基础上,对服刑人员回归社会前后所进行的继续性多元化的帮教形式。
16、什么是安置帮教工作?
要点:安置帮教工作是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依靠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力量对特定对象进行的一种非强制性的引导、扶助、教育和管理活动。
17、对刑满释放人员安置的具体方法有哪些? 要点:对刑满释放人员安置的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1)落实就业帮助政策;
(2)鼓励企业吸纳刑满释放人员;
(3)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切实维护刑满释放人员的基本权利;(4)鼓励刑满释放人员自主创业、自谋职业。
18、延伸帮教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要点:延伸帮教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向前延伸”与监狱、看守所无缝衔接;二是“向外延伸”推进社会帮扶;三是“向后延伸”落实社会保障;四是向下延伸与职能部门联动。
19、刑满释放人员积极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要点:刑满释放人员积极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自新悔改心理、自尊心理、期望心理、报答心理、守法心理等。
20、安置帮教工作全覆盖的意义有哪些?
要点:安置帮教工作全覆盖的意义有:实现安置帮教工作全覆盖是社会治理创新的基本方式;实现安置帮教全覆盖是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的基本途径。
五、实务题
1、制作一份安置帮教协议书。
要点:协议书年份、编号、签订日期等,帮教责任单位,第一、二帮教人姓名、职务、联系电话等,帮教对象姓名、联系电话、释放(解矫)日期、帮教期等,协议内容:帮教人承担的事项和责任、帮教对象承担的事项和责任等,150字左右。
2、制作一份安置帮教对象走访记录。
要点:走访日期、对象、工作人员、情况记录等,50字左右。
3、草拟一份本单位安置帮教工作计划。
要点:工作目标(衔接率、安置率、帮教率、重新犯罪率),N个工作项目(项目内容、工作措施、完成期限、责任人等),120字左右。
4、草拟一份召开村(居)安置帮教小组负责人会议的通知。
要点:通知标题、主送、落款,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参加人员、内容等,80字左右。
5、草拟一份本单位安置帮教工作总结。
要点:工作基本情况(衔接人数、重点帮教对象接送率、安置率、帮教率、重新犯罪率等),工作开展情况(衔接、安置、帮教等方面),100字左右。
6、农村籍服刑人员李某,男,43岁,文盲,2014年11月刑满释放后,生活一直没有着落。其找到镇司法所安置帮教工作人员请求解决生活问题。作为接待人员,你认为应该如何处理?
要点:对其进行相关教育,鼓励其自谋职业、自主创业,自食其力;核实其原有责任田(林)是否得到落实,如没有,协调有关部门帮其落实责任田(林);落实责任田(林)有困难的,了解其身体及就业技能情况,如果有就业能力,安排其到镇就业基地就业或通过其它途径帮助其就业。
7、刑满释放残疾人员赵某,现年67岁,原系某集体企业正式职工,2004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去年(2014年)7月刑满释放。由于判刑被单位开除,已经缴纳了近20年个人养老保险账户缴费中断。刑满释放后赵某生活无着,找到安置帮教机构请求帮助。请问应该如何处理。
要点:了解核实情况,如情况属实,让其补齐欠缴金额,并协调人社部门为其办理养老保险金领取手续。
8、请结合实际谈谈如何做好刑满释放人员中特困对象的安置工作。要点:对特困、老、病、残的刑满释放人员,符合社会救济条件的,要及时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险待遇。对于“三无人员”,乡镇(街道)人民政府(办事处)要派人将其接回,并进行安置,帮助其实现就业。具有城市户籍且丧失劳动能力的,经当地民政部门审核后安排在城市社会福利机构。具有农村户籍且符合“五保”条件的纳入“五保”范围。
9、在家人的支持下,刑满释放人员王某准备利用在服刑期间学得的汽车美容手艺在当地开办一家汽车美容店。县级安置帮教机构可以在哪些方面为其自主创业提供协助?
要点:王某属于自主创业、自谋职业人员,县级安置帮教机构要协调工商行政管理、银行、税务等部门,在办理证照、贷款、减免税费等方面,依据政策为王某提供帮助。
10、刑满释放人员某甲系“三假人员”,捕前实际居住在A地,法院判决地为B地,服刑监狱在C地。作为安置帮教工作人员,你认为某甲刑释后应该归属何地衔接安置。
要点:“三假人员”系重点帮教对象,必须做到100%必接必送。A、B、C三地安置帮教机构都有责任对三无人员某甲进行衔接安置,根据我省实际,捕前实际居住地以及法院判决地安置帮教机构更便于对某甲进行衔接安置。
11、刑满释放人员马某某,男,现年61岁,原系苏北某地镇办小学教师,2010年11月因扰乱社会秩序罪(法轮功)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2013年10月,马某某刑满释放后,生活无着落。多次到地方安置帮教机构请求帮助。有人认为该类人员应由610办公室负责处理,安置帮教机构不应接待。请谈谈你的看法。
要点:马某某虽系涉邪教人员,但其依然是安置帮教工作的具体对象,对马某某的救助请求,地方安置帮教机构不应推诿,应按规定予以接待,并核查清楚其服刑前工作以及医疗、养老保险参保等情况,如果情况属实,应该按照规定落实有关政策,协助协调有关部门为其办理养老保险领取手续,促其安定生活。
12、安置帮教对象王某,36岁,初中文化,由于没有一技之长,2013年11月从监狱刑满释放至今一直未能找到工作。妻子患有轻度智障,一直无业在家,唯一的儿子现为某小学四年级学生。由于没有固定收入来源,家庭生活极度 36 贫困,一家三口寄住在亲戚家的车库内。王某找到安置帮教机构请求帮助。请问该如何处理。
要点:
1、王某全家三口人,本人无业,妻子智障,儿子尚在读小学。据此,可以协助王某到人社部门认定为零就业家庭,并领取《就业失业登记证》。
2、王某年轻力壮,本人有就业意愿,可安排到安置帮教基地就业或协调人社部门提供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发给《职业资格证书》,并依据其掌握的劳动技能情况推荐其就业。
3、可对照《江苏省社会救助办法》(省政府第99号令)有关规定,积极为其争取教育救助、住房救助、临时救助等政策,解决其实际困难。
4、定期对其进行跟踪回访。